水文学重点内容习题答案

水文学重点内容习题答案
水文学重点内容习题答案

1、某站控制流域面积F=12100km2,多年平均年降水量P =767㎜,多年平均流量Q平=822 m3/s,试根据这些资料计算多年平均年径流总量、多年平均年径流深、多年平均流量模数、多年平均年径流系数。

2、设有一数据系列为1、

3、5、7,用无偏估值公式计算系列的均值x 、均方差σ、离势系数Cv?

3、

4、

5、某水库坝址处有1954年至1984年实测最大洪峰流量资料,其中最大的四年洪峰流量依次为:15080m3/s,9670 m3/s ,8320 m3/s和7780 m3/s。此外,调查到1924年发生过一次洪峰流量为16500 m3/s的大洪水,是1883年以来最大的一次洪水,且1883年到1953年间其余洪水的洪峰流量均在10000m3/s以下,试考虑特大洪水处理,用独立样本法和统一样本法推求上述五项洪峰流量的经验频率。

6、已知某流域及其附近的雨量站如图所示,试:

(1)算术平均法计算平均雨量。

(2)绘出该流域的泰森多边形,并在图上标出A、B、C、D站各自代表的面积FAFBFCFD,写出泰森多边形法计算本流域的平均雨量公式。

7、某流域等流时线如下图所示,各等流时面积ω1 、ω2 、ω3、ω4 分别为20 km2、40 km2、35 km2、10km2,时段Δt=Δτ=2h。若流域上有一次降雨,净雨在流域上分布均匀,其净雨有两个时段,各时段净雨依次为18mm,36mm,试求该降雨形成的洪峰流量和峰现时间及总的地面径流历时。(洪峰流量以m3/s计,时间以h计)

解:地面径流洪水过程计算表

地面径流历时T=Ts+ιm=(2+4)*2=12h。

1、是水资源具有再生性的原因是自然界的___B_____。

A、径流

B、水文循环

C、降水

D、蒸发

2、水文循环的主要环节是___B_____。

A、截留、填洼、下渗、蒸发

B、蒸发、降水、下渗、径流

C、截留、下渗、径流、蒸发

D、蒸发、散发、降水、下渗

3、人类开发利用活动(例如建库、灌溉、水土保持等)通过改变下垫面的性质间接影响年径流量,一般说来,上述这些开发利用活动的影响会使得___B_______。

A、蒸发量基本不变,从而年径流量增加

B、蒸发量增加,从而年径流量减少

C、蒸发量基本不变,从而年径流量减少

D、蒸发量增加,从而年径流量增加

4、某水文站控制面积为680km2蒸发量基本不变,从而年径流量增加,多年平均径流模数为10L/(s·km2),则换算成年径流深为___A______。

A、315mm

B、587mm

C、463mm

D、408mm

5、某闭合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950mm,多年平均径流深为450 mm,则多年平均蒸发为_B____

A、450 mm

B、500 mm

C、950 mm

D、1400 mm

6、某流域面积为1000 km2,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050 mm,多年平均流量为15m3/s,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径流系数为___B______

A、0.55

B、0.45

C、0.65

D、0.68

7、一次降雨形成径流的损失量包括__B_____

A、植物截留,填洼和蒸发

B、植物截留,填洼,补充土壤缺水和蒸发

C 、植物截留,填洼,补充土壤吸着水和蒸发

D 、植物截留,填洼,补充土壤毛管水和蒸发

8、我国年径流深分布总趋势基本上是___A_____

A 、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B 、自东南向西北递增

C 、分布基本均匀

D 、自西向东递减

9、某流域面积F 为500 km 2,多年平均流量Q 为7.5 m 3/s ,换算成多年平均径流深R 为__C___

A 、887 mm

B 、500 mm

C 、473 mm

D 、805 mm

10、水量平衡方程式P-R-E=△S (其中P 、R 、E 和△S 分别为某一时段的流域降水量、径流量、蒸发量和蓄水变量),适合于___D______

A 、非闭合流域任意时段情况

B 、非闭合流域多年平均情况

C 、闭合流域多年平均情况

D 、闭合流域任意时段情况

11、在水文频率计算中,我国一般选用皮尔逊 Ⅲ型曲线,这是因为__D______

A 、已经从理论上证明它符合水文统计规律

B 、已经成该线型的φ值表供查用,使用方便

C 、已经成该线型的K p 值表供查用,使用方便

D 、经验表明该线型能与我国大多数地区水文变量的频率分别配合良好

12、甲乙两河,通过实测年径流量资料的分析计算,获得各自的年径流均值甲Q 、乙Q 和离差系数甲v C 、乙v C 如下:甲河:s m Q /1003=甲,42.0=甲v C ;乙河:s m Q /5003=乙,

25.0=乙v C

两河相比,可知(d )。

a. 甲河水资源丰富,径流量年际变化大

b. 甲河水资源丰富,径流量年际变化小

c. 乙河水资源丰富,径流量年际变化大

d.乙河水资源丰富,径流量年际变化小

13、用配线法进行频率计算时,判断配线是否良好所遵循的原则是__C_____

A 、抽样误差最小原则

B 、统计参数误差最小原则

C 、理论频率曲线与经验频率点据配合最好原则

D 、设计值偏于安全原则

14、%5=P 的丰水年,其重现期等于___C________年。

A 、5

B 、50

C 、20

D 、95

15、%95=P 的枯水年,其重现期等于__D________年。

A 、95

B 、50

C 、5

D 、20

16、年径流系列的“三性”分析是___A_____

A 、资料的可靠性,系列的代表性和一致性

B 、资料的可靠性,系列的代表和成果的合理性

C 、资料的可靠性,系列的一致性和成果的合理性

D 、成果的可靠性,合理性和可观性

17、资料系列的代表性是指____D_______

A 、是否有特大洪水

B 、系列是否连续

C 、能否反映流域特点

D 、样本的频率分布是否接近总体的概率分布

18 在设计年径流的分析计算中,把短系列资料展延成长系列的资料的目的___A_____

A 、增加系列的代表性

B 、增加系列的可靠性

C 、增加系列的一致性

D 、考虑安全

19、在进行频率计算时,说到某一重中现期的枯水流量时,常以__D______

A 、大于该径流的频率来表现

B 、大于和等于该径流的频率来表现

C 、小于该径流的频率来表现

D 、小于和等于该径流的频率来表现

20、确定历史洪水重现期的方法___D_____

A 、根据适线法确定

B 、照国家规范确定

C 、按暴雨资料确定

D 、有历史洪水调查考证确定

21、某河段已经查明在N 年中有α项特大洪水,其中l 个发生在实测系列n 年内,在特大洪水处理时,对这种不连续的统计参数Q 和V C 的计算,我国广泛采用包含特大值的矩法公式。该公式包括的假定是___A_____

A 、1--=n N Q Q α;1--=n N σσα

B 、Vn VN

C C =;1--=n N σσα

C 、1--=n N Q Q α;Vn VN C C =

D 、1--=n N Q Q α ;Sn SVN C C =

22、对设计流域洪水资料长短系列的统计参数相互对比的目的___C______

A 、检查系列的一致性

B 、检查系列的可靠性

C 、检查系列的代表性

D 、检查系列的长短

28、设计洪水的三个要素是___B______

A 、设计洪水标准、设计洪峰流量、设计洪水历史

B 、设计洪峰流量、洪水总量、洪水过程线

C 、设计洪峰流量、一天洪量、三天洪量

D 、设计洪峰流量、设计洪水流量、设计洪水过程线

29、在洪水、量频率计算中,洪量选样的方法是___B____

A 、固定时段最大值法

B 、固定时段年最大值法

C 、固定时段任意取值法

D 、固定时段最小值法

30、暴雨资料系列的选样是采用___A_______。

A 、固定时段选取年最大值法

B 、年最大值法

C 、年超定量法

D 、与大洪水时段对应的时段年最大值法

31、在湿润地区,当流域蓄满后,若雨强i 大于稳渗率c f ,则此时下渗率f 为(c ) a 、i f > b 、i f = c 、c f f = d 、c f f <

32、当降雨满足初损后,形成地面径流的必要条件是(b )

a 、雨强大于植物截留

b 、雨强大于下渗能力

c 、雨强大于填洼量

d 、雨强大于蒸发量

33、若设计流域暴雨资料系列中没有特大暴雨,则推求的暴雨均值x 、离势系数v C 可能会(b )

a 、均值x 、离势系数v C 都偏大

b 、均值x 、离势系数v C 都偏小

c 、均值x 偏小、离势系数v C 偏大

d 、均值x 偏大、离势系数v C 偏小

34、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c )

a 、0>r

b 、 0

c 、 1~1-=r

d 、 1~0=r

35、一条河流泥沙的年际、年内变化,与径流的年际、年内变化相比,通常是(a ) a 、前者大于后者 b 、后者大于者前

c 、二者差不多

d 、不能肯定

36、水文现象在地区上存在相似性和 (B )

(A )随机性 (B )特殊性 (C ) 偶然性 (D )突发性

37、水文分析中,一般认为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应 (C )

(A )<0.9(B ) >0 (C )>0.8 >0.5

4、某水文站控制面积为680km 2蒸发量基本不变,从而年径流量增加,多年平均径流模数为10L/(s ·km 2),则换算成年径流深为___A______。

A 、315mm

B 、587mm

C 、463mm

D 、408mm

5、某闭合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950mm ,多年平均径流深为450 mm ,则多年平均蒸发为_B____

A 、450 mm

B 、500 mm

C 、950 mm

D 、1400 mm

6、某流域面积为1000 km 2,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050 mm ,多年平均流量为15m 3/s ,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径流系数为___B______

A 、0.55

B 、0.45

C 、0.65

D 、0.68

13、用配线法进行频率计算时,判断配线是否良好所遵循的原则是__C_____

A 、抽样误差最小原则

B 、统计参数误差最小原则

C 、理论频率曲线与经验频率点据配合最好原则

D 、设计值偏于安全原则

16、年径流系列的“三性”分析是___A_____

A 、资料的可靠性,系列的代表性和一致性

B 、资料的可靠性,系列的代表和成果的合理性

C 、资料的可靠性,系列的一致性和成果的合理性

D 、成果的可靠性,合理性和可观性

17、资料系列的代表性是指____D_______

A 、是否有特大洪水

B 、系列是否连续

C 、能否反映流域特点

D 、样本的频率分布是否接近总体的概率分布

18 在设计年径流的分析计算中,把短系列资料展延成长系列的资料的目的___A_____

A 、增加系列的代表性

B 、增加系列的可靠性

C 、增加系列的一致性

D 、考虑安全

19、在进行频率计算时,说到某一重中现期的枯水流量时,常以__D______

A 、大于该径流的频率来表现

B 、大于和等于该径流的频率来表现

C 、小于该径流的频率来表现

D 、小于和等于该径流的频率来表现

20、确定历史洪水重现期的方法___D_____

A 、根据适线法确定

B 、照国家规范确定

C 、按暴雨资料确定

D 、有历史洪水调查考证确定

21、某河段已经查明在N 年中有α项特大洪水,其中l 个发生在实测系列n 年内,在特大洪水处理时,对这种不连续的统计参数Q 和V C 的计算,我国广泛采用包含特大值的矩法公式。该公式包括的假定是___A_____

A 、1--=n N Q Q α;1--=n N σσα

B 、Vn VN

C C =;1--=n N σσα

C 、1--=n N Q Q α;Vn VN C C =

D 、1--=n N Q Q α ;Sn SVN C C =

22、对设计流域洪水资料长短系列的统计参数相互对比的目的___C______

A 、检查系列的一致性

B 、检查系列的可靠性

C 、检查系列的代表性

D 、检查系列的长短

29、在洪水、量频率计算中,洪量选样的方法是___B____

A 、固定时段最大值法

B 、固定时段年最大值法

C 、固定时段任意取值法

D 、固定时段最小值法

30、暴雨资料系列的选样是采用___A_______。 A 、固定时段选取年最大值法 B 、年最大值法

C 、年超定量法

D 、与大洪水时段对应的时段年最大值法

31、在湿润地区,当流域蓄满后,若雨强i 大于稳渗率c f ,则此时下渗率f 为(c ) a 、i f > b 、i f = c 、c f f = d 、c f f <

32、当降雨满足初损后,形成地面径流的必要条件是(b )

a 、雨强大于植物截留

b 、雨强大于下渗能力

c 、雨强大于填洼量

d 、雨强大于蒸发量

33、若设计流域暴雨资料系列中没有特大暴雨,则推求的暴雨均值x 、离势系数v C 可能会(b )

a 、均值x 、离势系数v C 都偏大

b 、均值x 、离势系数v C 都偏小

c 、均值x 偏小、离势系数v C 偏大

d 、均值x 偏大、离势系数v C 偏小

34、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c )

a 、0>r

b 、 0

c 、 1~1-=r

d 、 1~0=r

35、一条河流泥沙的年际、年内变化,与径流的年际、年内变化相比,通常是(a ) a 、前者大于后者 b 、后者大于者前

c 、二者差不多

d 、不能肯定

36、水文现象在地区上存在相似性和 (B )

(A )随机性 (B )特殊性 (C ) 偶然性 (D )突发性

37、水文分析中,一般认为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应 (C )

(A )<0.9(B ) >0 (C )>0.8 >0.5

1、在某潜水含水层中有一口抽水井和一个观测孔。设抽水量Q=600m3/d,含水层厚度12.5m ,井内水位10m,观测孔水位12.26m ,观测孔距抽水井60m ,抽水井半径0.076m ,影响半径130m 。试求:(1)含水层的渗透系数k ;(2)井内水位为4m 时的抽水井流量Q

2、承压含水层中两个观测孔距抽水井30m 和90m 。抽水稳定时,测得两孔的水位降深分别为0.14m 和0.08m 。试确定抽水井影响半径。

3、两观测井A 、B 相距1000m ,水位差为1m ,含水层渗透系数K 为5.0m/d ,孔隙率为n=0.2,请问A 、B 之间地下水的实际平均流速是___D_______。

A 、0.005m/d

B 、0.001m/d

C 、0.02m/d

D 、0.025m/d

4、某水源地面积为A=10 km2,潜水含水层平均给水度 为0.1,其年侧向入流量 为1×106m3,年侧向出流量 为0.8×106m3,年垂直补给量 ,年内地下水位允许变幅 为6m ,请问该水源地的年可开采量为

6.7×106m3

5、水源地的面积、平均给水度、侧向入出流量和年垂直补给量等各项参数同上题,请问该水源地的年设计开采量为5×106m3,则计算区的水位变化值为

4.3m

水文学复习题及答案.doc

复习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的答案填入括号内(本大题10个小题,每题2分,共20 分) 1、水文资料是水文统计的基本数据,为尽可能的使计算结果正确、合理,应对 水文资料的()、一致性、代表性、独立性、随机性进行审 查。 2、十年一遇的枯水,其设计频率应为()。 3、一次降雨扣除降雨损失后的部分称为()。 4、常用的流速仪有旋杯式和()。 5、水文资料的來源主要有三部分,即水文站观测资料、洪水调杳资料及 ()资料。 6、降水三要素是指降水量、降水强度及()。 7、一条发育完整的河流,按河段的不同特性,可分为五部分,5卩()、 上游、中游、不游及河口。 8、流速仪的主耍构造有三部分,即旋转器、()及尾翼。 9、现有两个样本系列甲和乙,苏均值相等,但变差系数不等,即, 人甲<c v乙。据此可以断定乙系列的离散 程度比甲系列的()。 10、用点雨量直接推求面雨量的方法有算数平均法、()、及等雨 量线法。 二、解释概念(每个4分,共20分) 水文学 共吋径流面积 径流年内分配 闭合流域水系

三、简答(15分)、简述靠降雨补给的河流,M:地面径流的形成过程。

四、计算题(本大题4个小题,共45分) 2 (10分)、已知我国西北某地区的一条河,流域而积F = 频率为1%的点雨力 是A .s = 70/n/7i//v暴雨衰减指数是M/=0.6,n2 =0.75,造峰历时为0.4/z,形成洪峰典时径流jfli 积 7C=7.6A??Z2,点、面雨量折减系数足々=0.94,径流系数为0.80,(长、短历吋分界点t0=ih)o 1 (10 分)、已知统计参数Q = iQ0Qm-/s , c v = 0.5 , c v = 2c v。 (1)试写出理论频率(矩法)计算式;(2)绘制理论频率曲线,并确定百年一遇的设计流景值。 计算表格:c时 森几率格纸 试计算:(1)该流域上暴雨雨力及造峰而积系数;(2)暴1<袋减指数是选择《 / 还是化?为什么? (3)百年一遇的洪水流量2P/。。洪峰流景计算式:2 = 0.278^^ 3( 10分)、由暴雨资料分析知暴雨强度/与历时Z在双对数坐标纸上是直线分布,且暴财衰减指数是n=0.45, 同吋由i?t?T关系曲线整理得T?A关系如表所示。试写出(1)雨力A的表 达式;(2)暴雨强度表达式。

水文学试题

水文学试题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九寨沟形成的原因是() A.古代冰川 B.无数次地震 C.各种钙化物质 D.风化作用 2、水文现象的研究方法() A.模拟实验法 B.成因分析法 C.地理综合法 D.调查法 3、水循环的影响因素() A.气象因素 B.板块运动因素 C.全球升温 D.下垫面因素 4、全球的水量平衡方程() A.P陆-E陆-R=±△S陆 B.P海-E海+R=±△S海 C.P陆+P海=E陆+E海 D.E陆=P陆-R 5、我国统一的水准点的零点() A.渤海基面 B.北京基面 C.青岛基面 D.南海基面 6、我国河流中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主要分布在() A.我国西北地区 B.我国东北地区 C.我国东部季风区 D.我国青藏地区 7、影响下渗的因素有() A.土壤特性 B.降雨特性 C.地形、植被 D.人类活动 8、超渗产流的决定因素是() A.土壤的前期持水量 B.降雨强度 C.下渗强度

D.降雨量的大小 9、影响年径流Cv值大小的因素主要有() A.气候因素 B.流域面积 C.径流补给来源 D.年径流量 10、承压盆地按水文地质特征,可分为() A.补给区 B.承压区 C.排泄区 D.自流水区 二、判断正误题(每题1分,共10分) 11、流域面积小的河流Cv值小于流域面积大的河流。() 12、水文学是研究地球上各种水体的形成、分布、物理化学性质、循环运动变化规律以及水体与地理环境、生态系统、人类社会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科学。() 13、地球上的水在空间上分布是均匀的。() 14、水分循环是各大洋之间相互联系的主要纽带。() 15、水量的增减是引起水位变化的主要因素。() 16、岩石容水性能的好坏,与岩石的空隙空间有密切的关系。如果空隙度大,且空隙均连通,则岩石的容水性能好,反之则不好。() 17、给水度在数量上等于容水度与持水度之和。() 18、岩石的透水性的大小是相对的,绝对不透水的岩石在自然界中是没有的。() 19、渗流速度 V 大于实际平均流速 u。() 20、单斜岩层中的承压含水层的物质组成发生由粗粒到细粒的相变,或者尖灭所形成的承压斜地。()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21、岩石空隙按成因可分为___、___和___三大类,它们均有储存地下水的能力。 22、陆地小循环又可分为______和______两种。 23、河流在某地某时刻的____称为水位,它是反映______的最直观的重要标志。 24、水位的变化一般可分为___和___。 25、测定矿化度的方法一般有两种:___和___。 26、防凌措施——______。 27、湖泊对河流水量有明显的__作用。 28、闭合流域降雨径流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 29、对于径流年际变化规律的研究,归纳起来目前有两种途径:_____和_____。 四、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32分) 30、陆地小循环:

水文学复习题 2

此份资料不代表权威,相当简洁,请亲慎重考虑,方便看而已。 环境水文学定义:是研究地球上水的性质分布循环运动变化规律及其与地理环境人类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水文循环定义、主要环节、基本过程、成因:(1) 水文循环定义(water circulation) 地球上或某一区域内,在太阳辐射和重力的作用,水分通过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入渗、径流等过程不断变化、迁移的现象。(2)水循环基本过程地球上的水在太阳辐射作用下,不断从水面、陆面和植物表面蒸发,化为水汽上升到高空,然后被气流带到其他地区,在适当的条件下凝结,又以降水的形式降落到地面。到达地面的水,一部分渗入地下成为地下水、一部分形成地面径流流入江河归入海洋,还有一部分又重新回到空气中。其中,渗入到地面的水,一部分被蒸发、一部分最终也流入海洋。(3)水循环的成因的内因:水的三态变化—水是地表条件下唯一能实现三态变化的物质外因:1太阳蒸发,使水蒸发。2,地球引力,使水降落,并向低处汇流。(4)水分循环机理:①水循环服从质量守恒定律—热量、势能。 ②太阳辐射与重力作用是水循环的基本动力。③水循环广及整个水圈,并深入到大气圈、岩石圈及生物圈。④全球水循环是闭合系统,但局部水循环却是开放系统。⑤地球上的水分在交替循环过程中,溶解且携带某些物质运动。 3 水循环类型:大循环、小循环、大陆外流区小循环与内流区水循环。(1)大循环:发生在全球海洋和陆地之间的水分交换过程-外循环。特点:以蒸发与降水两环节水分在空中与海洋、陆地进行垂向交换,以水气输送与径流进行横向交换海洋——云、大气——陆地——海洋(2) 小循环:发生在海洋和大气之间、或陆地和大气之间的水分交换过程-内循环。海洋与大气-海洋小循环—只有海面的蒸发与降雨两环节:海洋——云、大气——海洋,陆地——云、大气——陆地(3)陆地-大气-陆地小循环中可分为:—大陆外流区小循环:除有自身垂向的水分交换,还有多余水量以地表径流及地下径流的方式输向海洋,存在于海洋间的横向水分交换—大陆内流区小循环:地面上不直接与海洋沟通,水分交换以垂向为主,自称为一个独立的循环系统。 5 影响水分循环的因素:自然地理因素1)降水类型2)蒸发3)地貌人类社会因素。 1 水量平衡原理,水文学所依据基本原理:由物质不灭定律而导出的水量平衡原理。可简要表述如下:对任一区域,任一时段内:来水量=出水量+区域蓄水变量 或者说:收入的水量与支出水量之间的差额必等于其蓄水量的变化。 3 水量平衡与水循环关系,水量平衡是质量守恒原理在水循环过程中的具体体现,也是地球上水循环能持续不断下去的基本前提。 1.3 蒸发1 蒸发的概念及意义:蒸发:是水由液态或固态转变成汽态,逸入大气中的过程。也是海洋与陆地上的水返回大气唯一途径。蒸发既是水交换过程,也是热量交换过程。它的实际蒸发量与降水量是相等的。那里的地面上没有河流,连干枯的小河沟也没有。 2 蒸发的物理机制 根据蒸发面的不同分为水面蒸发、土壤蒸发和植物散发。 土壤蒸发和植物散发合称陆面蒸发。流域(区域)上各部分蒸发和散发的总和,称为流域(区域)总蒸发。 植物散发是植物根系从土壤等吸收的水分,通过叶面、枝干蒸发到大气中的一种生理过程。它不仅是物理过程,也是植物的生理过程。 3 影响蒸发的因素:供水条件、动力学和热力学条件。 土壤特性和土壤含水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土壤蒸发,植物散发 4 蒸发量的计算 蒸发量计算途径:一是采用一定的仪器和某种手段进行直接测定; 二是根据典型资料建立地区经验公式,进行估算;

工程水文学复习题及答案

√水文现象变化的基本规律可分为二个方面,它们是:动态物理规律(成因规律)和统计规律。 √按水文循环的规模和过程不同,水文循环可分为大循环和小循环。 √自然界中,海陆之间的水文循环称大循环。√自然界中,海洋或陆面局部的的水循环称小循环。 √水循环的重要环节有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 √单位河长的落差称为河道纵降比。√河流某一断面的集水区域称为流域。 √地面分水线与地下分水线在垂直方向彼此相重合,且在流域出口河床下切较深的流域,称闭合流域;否则,称不闭合流域。√日雨量大于等于50mm的降水成为暴雨。√当气温下降,空气达到饱和水汽压时的温度成称为露点。 √按暖湿空气抬升而形成动力冷却的原因,降雨可分为锋面雨、地形雨、对流雨和气旋雨。 √每日8时至次日8时降水量为当日降水量。 √水面蒸发量每日8时观测一次,将今日8至明日8时的蒸发水深,作为本日的水面蒸发量。 √我国计算日平均水位的日分界是从0时至24 时。√计算日平均流量的日分界是从0时至24时。 √由各次观测或从自记水位资料上摘录的瞬时水位值计算日平均水位的方法有算术平均法和面积包围法两种。 √水位流量关系可分为稳定的水位流量关系和不稳定的水位流量关系两类,同一水位只有一个相应流量,其关系呈单一的曲线,这时的水位流量关系称为稳定的水位流量关系,同一水位不同时期断面通过的流量不是一个定值,点绘出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其点据分布比较散乱,这时的水位流量关系称为不稳定的水位流量关系 √土壤中的水分按主要作用力的不同,可分为吸湿水、薄膜水、毛管水和重力水等类型。 √包气带土壤中所能保持的水分最大量称为田间持水量。 √在充分供水条件下,干燥土壤的下渗率(f)随时间(t)呈递减变化,称为下渗曲线。 √以埋藏条件为依据,地下水可划分为包气带水、潜水和承压水三种类型。 √流域总蒸发包括水面蒸发、土壤蒸发和植物蒸发。√河川径流的形成过程可分为产流过程和汇流过程。 √河川径流的成分包括地面径流、壤中流和地下径流。√汇流过程包括坡地汇流和河网汇流两个阶段。 √某一时段的降雨与其形成的径流深之比值称为径流系数(应当是径流深与降雨之比值)。 √流域出口断面的流量与流域面积的比值称为径流模数。 √计算流域平均降水量(雨深)的方法通常有器测法、雷达探测、利用卫星云图估算。 √降水量累积曲线上每个时段的平均坡度是平均降雨强度,某点的切线坡度则为瞬时降雨强度。 √取多次洪水过程线的退水部分,沿时间轴平移使其尾部重合,作出光滑的下包线,该下包曲线称为流域地下水退水曲线。√常用的地面地下径流分割方法有_________和_______。√蓄满产流是以__________为产流的控制条件。 √按蓄满产流模式,当流域蓄满以后,下渗的水量将成为____径流,超过下渗雨水的部分将成为__径流。 √超渗产流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产流控制条件。 √按超渗产流原理,当满足初期损失后,若雨强大于下渗率,则超渗部分产生___________径流。 √初损后损法将下渗损失简化为______和_____两个阶段。√净雨从流域最远点流到流域出口的时间称为___________。√等流时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流时面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线净雨深一般取______mm,分析使用时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条基本假定。

2004-2005学年河海大学第一学期《工程水文学》试题(B卷)及答案

2004-2005学年第一学期《工程水文学》试题(B卷)及答案 (水务工程专业03级) 班级学号姓名成绩 一、在横线上填上所选结果的序号(单选,每题2分) 1、如果平原地区的雨量站稀疏且分布不均匀,采用(2)计算面平均雨量比较合适。 (1)算术平均法;(2)加权平均法;(3)等雨深线图法 2、河道的糙率增大则河道过水能力(2);河道的比降增大则河道的过水能力。 (1)增大;(2)减小;( 3)不变 3、霍顿下渗公式中的参数f0,f c,K与(3)有关。 (1)降雨强度;(2)土壤含水量;(3)土壤性质 4、闭合流域多年平均雨量1000mm,多年平均径流深350mm,流域最大蓄水能力100mm,则多年平均蒸发量为(2) mm。 (1)550;(2)650;(3)750 5、在流域径流形成和消退过程中,(1)退水速度最快。 (1)地表径流;(2)表层流;(3)地下径流 6、流域内修建大型水库后,通常情况下多年平均径流深(2)。 (1)增加;(2)减少;(3)不变 7、设事件A、B相互独立,且P(A)=0.4;P(B)=0.05,则P(AB)=(2);P(A+B)=(4)。 (1)0.2;(2)0.02;(3)0.45;(4)0.43;

8、某堤防设计标准P=0.05。今后十年内发生河道水位超过堤顶高程的概率(3)。 (1)0.0510 ;(2)1 - 0.0510 (3)1-( 1-0.05 )10 9、已知均值EX = 100.0mm,离差系数Cv = 0.40,离均系数φp=6.5,则设计值x p=(1) mm。 (1)360.0;(2)260.0;(3)260.5 10、城市化地区一般不采用直接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的方法,主要原因是流量资料不满足(1)。 (1)一致性;(2)代表性;(3)可靠性 11、如果设计枯水流量为2.5 m3/s,则供水保证率为(1)。 (1)P( Q>2.5 m3/s );(2)1-P( Q>2.5 m3/s );(3)1 / P( Q>2.5 m3/s ) 12、在一般情况下,月降雨径流相关图的精度(3)年降雨径流相关图。 (1)高于;(2)等于;(3)低于 13、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是假定设计暴雨的频率(3)设计洪水的频率。 (1)大于;(2)小于;(3)等于 14、已知某流域按三小时时段的一次净雨过程为11.5,3.0,25.0,13.5,4.5(mm),产生的地下径流总量为30.0mm,则分析出该次雨洪事件的稳定入渗率f c=(2) mm/h。 (1)2.0 ;(2)2.5 ;(3)6.0 15、一般情况下,采用等流时线方法推求出的流域流量过程线洪峰 (1)实测洪峰。

工程水文学试题库

第二章水文循环与径流形成 (一)填空题 4. 按水文循环的规模和过程不同,水文循环可分为_________ 循环和_________ 循环。 5. 自然界中,海陆之间的水文循环称—。 6. 自然界中,海洋或陆面局部的的水循环—二______________ 。 7. 水循环的夕卜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内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水循环的重要环节有________ ,_______ , _________ ,________ 。 9. 河流的水资源之所以源源不断,是由于自然界存在着永不停止的。 10. 水文循环过程中,对于某一区域、某一时段的水量平衡方程可表述为 11. 一条河流,沿水流方向,自上而下可分为、、、、五段c 12. 河流某一断面的集水区域称为_____________ 。 13. 地面分水线与地下分水线在垂直方向彼此相重合,且在流域岀口河床下切较深的流域,称 ___________流域;否则,称流域。 15. 单位河长的落差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闭合流域中,流域蓄水变量的多年平均值近似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计算流域平均雨深的方法通常有_________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流域总蒸发包括 _________________ 亠 ______________ 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 。 33. 流域的总蒸发主要决定于______________ 蒸发和______________ 蒸散发。 34. 包气带土壤中所能保持的水分最大量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 35. 在充分供水条件下,干燥土壤的下渗率(f)随时间(t)呈 ________ 变化,称为____________ 曲线。 36. 土壤中的水分按主要作用力的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 、 _____ 、________ 和_______ 等类型 38. 降雨初期的损失包括亠 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 。 39. 河川径流的形成过程可分 _________ 过程和_____________ 过程。 40. 河川径流的成分包括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 。 42. 某一时段的降雨与其形成的径流深之比值称为_________________ 。 43. 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断面的水量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 。 44. 流域岀口断面的流量与流域面积的比值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 。 45. 流域岀口断面的洪峰流量与流域面积的比值称为_________________ 。 (二)选择题 1. 使水资源具有再生性的原因是自然界的[]。 a、径流b 、水文循环c 、蒸发d 、降水 2. 自然界中,海陆间的水文循环称为[]。 a、内陆水循环 b 、小循环 c 、大循环d、海洋水循环 3. 自然界的水文循环使水资源具有[]。 a 、再生性 b 、非再生性 c 、随机性 d 、地区性 4. 流域面积是指河流某断面以上[]。 a 、地面分水线和地下分水线包围的面积之和 b、地下分水线包围的水平投影面积 c、地面分水线所包围的面积 d、地面分水线所包围的水平投影面积 5. 某河段上、下断面的河底高程分别为725m和425m河段长120km,则该河段的河道纵比降[]。 a、0.25 b 、2.5 c 、2.5% d 、2.5 %) 6. 山区河流的水面比降一般比平原河流的水面比降[]。 a、相当b 、小c 、平缓d 、大 7. 甲乙两流域,除流域坡度甲的大于乙的外,其它的流域下垫面因素和气象因素都一样,则甲流域岀口断面的洪峰流量比乙流域的[]。 a 、洪峰流量大、峰现时间晚 b 、洪峰流量小、峰现时间早 c、洪峰流量大、峰现时间早 d 、洪峰流量小、峰现时间晚 8. 甲流域为羽状水系,乙流域为扇状水系,其它流域下垫面因素和气象因素均相同,对相同的短历时 暴雨所形成的流量过程,甲流域的洪峰流量比乙流域的[]。 a 、洪峰流量小、峰现时间早 b 、洪峰流量小、峰现时间晚 c、洪峰流量大、峰现时间晚 d 、洪峰流量大、峰现时间早 9. 某流域有两次暴雨,除暴雨中心前者在上游,后者在下游外,其它情况都一样,则前者在流域岀口断面形成的洪峰流量比后者的[]。 a 、洪峰流量大、峰现时间晚 b 、洪峰流量小、峰现时间早 c、洪峰流量大、峰现时间早 d 、洪峰流量小、峰现时间晚 10. 甲、乙两流域除流域植被率甲大于乙外,其它流域下垫面因素和气象因素均相同,对相同降雨所 形成的流量过程,甲流域的洪峰流量比乙流域的[]。 a 、峰现时间晚、洪峰流量大 b 、峰现时间早、洪峰流量大

水文学期末考试复习题

水文学期末考试复习题整理 1.水文学的体系:水文学开始主要研究陆地表面的河流,湖泊,沼泽,冰川等,以后扩展到地下水,大气中的水和海洋。水文科学主要通过定点观测,野外勘测和室内外实验等手段,获得水体时空分布和运动变化的信息,因而形成了水文测验学,水文调查,水文实验三个分支学科。 第一章 2.水体的化学性质:(大气水的化学组成及其特性) 1)溶解气体的含量近于饱和 2)降水普遍显酸性 3.河水化学成分的特点: 1)河水的矿化度普遍低 2)河水中的各种离子的含量差异很大 3)河水化学组成的空间分布有差异性 4)河水化学组成的时间变化明显 5.地下水的化学特征: 1)地下水充填于岩石,土壤空隙中,与岩石,土壤广泛接触,渗流速度很小,循环交替缓慢,而且地下水贮存于岩石圈上部相当大的深度(10公里),构成了地下水圈。 2)矿化度变化范围大,从淡水直到盐水。 3)地下水的化学成分的时间变化极为缓慢,常需以地质年代衡量。

4)地下水与大气接触有很大的局限性,仅限于距地表最近的含水层,此层可溶入氧气成为地下水氧化作用带。 6.水资源的涵义: 1)广义水资源:世界上一切水体,包括海洋,河流,湖泊,沼泽,冰川,土壤水,地下水及大气中的水分,都是人类宝贵的财富,即水资源。 2)狭义水资源:狭义的水资源不同于自然界的水体,它仅仅指在一定时期内,能被人类直接或间接开发利用的那一部分动态水体。 第二章 2.水循环的基本类型: 1)大循环:发生于全球海洋于陆地之间的水分交换过程,由于广及全球,故名大循环,又称外循环。 2)小循环:是指发生于海洋与大气之间,或陆地与大气之间的水分交换过程。小循环又称内部循环,前者又可称为海洋小循环,后者又可称为陆地小循环。 4.蒸发的物理机制:蒸发因蒸发面的不同,可分为水面蒸发,土壤蒸发和植物散发等。 8.水汽输送通量与水汽通量散度: 1)水汽输送通量的概念:是表示在单位时间内流经某一单位面积的水汽量。(水平,垂直)

工程水文学第四章习题含答案分析

第四章习题 【思考题】 1、选择题 水文现象是一种自然现象,它具有[D_]。 a、不可能性; b、偶然性; c、必然性; d、既具有必然性,也具有偶然性。 水文统计的任务是研究和分析水文随机现象的[C]。 a、必然变化特性; b、自然变化特性; c、统计变化特性; d、可能变化特性。 2、是非题 由随机现象的一部分试验资料去研究总体现象的数字特征和规律的学科称为概率论?(×) 偶然现象是指事物在发展、变化中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的现象?(√) 3、简答题 什么是偶然现象?有何特点? 何谓水文统计?它在工程水文中一般解决什么问题?

1、选择题 一棵骰子投掷一次,出现4点或5点的概率为[A]。 a、; b、; c、; d、 一棵骰子投掷8次,2点出现3次,其概率为[C]。 a、; b、; c、; d、 2、是非题 在每次试验中一定会出现的事件叫做随机事件?(×)随机事件的概率介于0与1之间?(√) 3、简答题 概率和频率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两个事件之间存在什么关系?相应出现的概率为多少?

1、选择题 一阶原点矩就是[A]。 a、算术平均数; b、均方差 c、变差系数; d、偏态系数 偏态系数Cs﹥0,说明随机变量x[B]。 a、出现大于均值的机会比出现小于均值的机会多; b、出现大于均值的机会比出现小于均值的机会少; c、出现大于均值的机会和出现小于均值的机会相等; d、出现小于均值的机会为0。 水文现象中,大洪水出现机会比中、小洪水出现机会小,其频率密度曲线为[C]。 a、负偏; b、对称; c、正偏; d、双曲函数曲线。 2、是非题 x、y两个系列的均值相同,它们的均方差分别为σx、σy,已知σx>σy,说明x系列较y系列的离散程度大。 【答案】Y 统计参数Cs是表示系列离散程度的一个物理量。 【答案】N 3、简答题 分布函数与密度函数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不及制累积概率与超过制累积概率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什么叫总体?什么叫样本?为什么能用样本的频率分布推估总体的概率分布? 统计参数、σ、Cv、Cs的含义如何?

研究生复试水文学题库及答案

1.水文现象有哪些基本规律和相应的研究方法? 1.即成因规律、统计规律和地区综合规律,相应地,水 文计算方法则分为成因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和地区综合法。 2.如何确定河流某一指定断面控制的流域面积? 2. 答:(1)搜集指定断面以上河流所在地区的地形图;(2)在地形图上画出地面集水区的分水线;(3)用求积仪量出地面分水线包围的面积,即流域面积。 3、什么叫特大洪水?为什么要对特大洪水进行处理?如何处理? 3、答::特大洪水是指稀遇的量级很大的实测洪水或历史调查洪水。因特大洪水加入系 列后,使之成为不连续的系列,因此在作经验频率计算和统计参数计算时要进行处理。特 大洪水的处理一般采用独立样本法或统一样本法计算洪水的经验频率,经验频率确定后, 则可用包含特大洪水的矩法公式或三点法计算统计参数,用适线法推求理论频率曲线及设 计洪水。 4、水文资料的“三性审查”指的是什么?如何审查资料的代表性? 4、答:水文资料的“三性审查”是指:可靠性审查、一致性审查和代表性审查。审查资料的代表性,一般是与更长的参证系列进行比较,即用与设计变量(N 年)关系密切的长期观测资料的参证变量(N 年)论证,N 年的参证变量系列与N 年的参证变量系列的概率分布 比较接近。也可有用水文变化的周 期性论证,即设计变量系列应包含几个丰、中、枯交替年组。 5. 为什么我国的年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5.答:因为降水是水文循环过程中输送的水汽在适当的条件下形成的,而这些水汽主要来 自海洋的蒸发,在向内陆的输送中,距离海洋愈近,水汽愈丰沛,形成降水的条件愈有利,所以降水丰沛;水汽输送途中,随着不断的降水,气流中的水汽不断减少,形成降水的条 件愈来愈不利,使西北内陆的降水量也就逐渐减少。 6.什么是流量?测量流量的方法有哪些? 6.答:流量是单位时间内流过江河某一横断面的水量,以m3/s 计。它是反映水资源和江河、湖泊、水库等水体水量变化的基本数据,也是河流最重要的水文特征值。 流量测验的方法很多,按其工作原理,可分为下列几种类型: (1)流速面积法:有流速仪法、航空法、比降面积法、积宽法(动车法、动船法和缆道积 宽法)、浮标法(按浮标的形式可分为水面浮标法、小浮标法、深水浮标法等)。 (2)水力学法:包括量水建筑物和水工建筑物测流。 (3)化学法:又称溶液法、稀释法、混合法。 (4)物理法:有超声波法、电磁法和光学法。 (5)直接法:有容积法和重量法,适用于流量极小的沟涧

水文学习题集附答案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教材建设项目《水文学》习题集参考答案 环能学院市政工程系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2010.12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第二章水文学的一般概念与水文测试 (5) 第三章水文统计基本原理与方法 (19) 第四章年径流及洪、枯径流 (34) 第五章降雨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51) 第六章小流域暴雨洪峰流量的计算 (55)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水文现象是指(地球上的水受外部作用而产生的永无休止的运动形式)。 2.水文学是研究自然界各种水体的(存在)(分布)(循环)(物理化学性质)及(环 境因素)的变化规律,预测、预报各水文现象变化情势的一门水利学科。 3.水文循环的重要环节有(降水)、(蒸发)、(渗流)和(径流)。 4.按水文循环的规模和过程不同,水文循环可分为(大)循环和(小)循环。 5.自然界中,海陆之间的水文循环称(大循环),海洋或陆面局部的水循环称(小循 环)。 6.工程水文学是水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为(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运行 管理)提供水文依据的一门科学。工程水文学的内容,根据在工程设计、施工、管理中的作用,基本可分为两个方面(水文分析与计算)和(水文预报)。 7.水资源是水文循环使陆地一定区域内平均每年产生的淡水量,通常用(多年平均年 降雨量)和(多年平均年径流量)描述。 8.水文现象变化的基本规律可分为二个方面,它们是(成因规律)和(统计规律)。 根据水文现象变化的基本规律,水文计算的基本方法可分为(成因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 9.水文现象具有时程变化的(周期性)与(随机性)的对立统一,地区分布的(相似 性)与(特殊性)的对立统一。 二、选择题 1. 水文现象的发生[ d ]。 a 完全是偶然性的 b 完全是必然性的 c 完全是随机性的 d 既有必然性也有随机性 2. 水文分析与计算,是预计水文变量在[ c ]的概率分布情况。 a 任一时期内 b 预见期内 c 未来很长很长的时期内 d 某一时刻 3. 水文预报,是预计某一水文变量在[ b ]的大小和时程变化。 a 任一时期内 b 预见期内

水文学与水文地质学试卷 及答案

水文学试卷 一、填空题(10*1) 1、水文学是研究自然界各种水体的存在、分布、循环物理化学性 质及环境因素的变化规律,预测、预报各水文现象变化情势的一门水利学科。 2、水文循环的重要环节有降水、蒸发、渗流和径流。 3、水资源是一种再生资源 4、河道中各横断面最大水深点的连线称为深泓线。 5、河流某一断面的集水区域称为流域。 6、河川径流的成分包括地面径流壤中流地下径流。 7、特大洪水的重现期,一般要通过历史洪水调查和考证确定。 8、流城中的湖泊围垦以后,流城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一般比围垦前增大 9、降水的三要素是降雨量降雨历时降雨强度。 10、由于我国目前多数城市的雨量资料年数还不够长,为了能够选得足够数量的雨量样本,且各样本有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规范规定取样方法采用年多个样法。 二、判断并改错(10*2) 1、在计算地下热水运动时,可以把渗透系数K当作代表岩层透水性的常数(T) 渗透系数是表征岩石透水性的重要指标,其大小取决于岩石中空隙、裂隙的数量、规模及连通情况等,可在室内根据达西定律测定,与液体的性质无关.

2、自然界中的水位、流量、降雨、蒸发、泥沙、水温、冰情、水质等,都是通常所说的水文现象。(T) 3、水文现象的变化,如河道某一断面的水位、流量过程,具有完全肯定的多年变化周期、年变化周期和日变化周期。(F) 没有确定的周期 4、水文现象的变化,既有确定性又有随机性,因此,水文计算和水文预报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成因分析法或数理统计法,或二者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T) 5、一次降雨形成径流的损失量是植物截留,填洼和蒸发三部分(F)还有补充土壤缺水(入渗) 6、流域退田还湖,将使流域蒸发减少(F) 增加 7、重现期为一千年的洪水,其含义为大于等于这一洪水的事件正好一千年出现一次(F) 大于等于这一洪水的事件很长时间内平均千年出现一次 8、设计洪水是指断面的最大洪水(F) .符合设计标准要求的洪水 9、含水层和隔水层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T) 10、按成因把自然界的岩石分为三类岩浆岩,火成岩,变质岩。(F ) 岩浆岩又称火成岩,还有一类是沉积岩。

工程水文学_复习题

工程水文学本科复习题 一、概念题 标准地下退水曲线:1、标准地下退水曲线:取多次洪水过程线的退水部分,沿时间轴平移使其尾部重合,作出光滑的下包线,该下包曲线称为标准地下退水曲线。 2、径流系数:流域出口断面的流量与流域面积的比值称为径流系数 3、洪峰流量模数:流域出口断面的洪峰流量与流域面积的比值称为洪峰流量模数 4、露点:水汽含量不变,气压一定的条件下,气温下降,空气达到饱和时的温度 5、流域面积:指河流某断面以上地面分水线所包围的水平投影面积 6、对流雨:因地表局部受热,气温向上递减率增大,大气稳定性降低,因而使地表的湿热空气膨胀,强烈上升而降雨,称这种降雨为对流雨 7.河网密度:流域平均单位面积内的河流总长度。 8.连序系列:系列中没有特大洪水值,在频率计算时,各项数值直接按大小次序统一排位,各项之间没有空位,序数m是连序的。 9.水文测站:在流域内一定地点(或断面)按统一标准对所需要的水文要素作系统观测以获取信息并进行处理为即时观测信息而指定的地点。 10、水循环:地球上的广大水体,在太阳的辐射作用下,被蒸发成水汽,随风向各处输送,并在适当的气象条件下,成云致雨,降落在地面或海洋上,前者又形成地面、地下径流,回归大海。地球上这种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再蒸发……的循环过程,称水文循环。形成水文循环的原因,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水具有固、液、气三态转化的特性;再是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 11、重现期:事件的平均重现间隔时间,即平均间隔多少时间出现一次 12、设计洪水:符合设计标准要求的洪水称为设计洪水。设计洪水三要素包括:设计洪峰流量、设计洪水总量和设计洪水过程线。 13、流量历时曲线;流量累积频率曲线,表示出现大于或等于某一流量的累积频率 14、推移质输沙率:单位时间内通过测验断面的推移质总重量 15、单位水样含沙量:在与断面平均含沙量关系稳定的垂线上取样测得的含沙量 16、多年平均输沙量:年输沙量的多年平均值 二、填空题 1. 地球上的水以__汽__态,__液__态,__固__态三种形式存在于自然界的__空中__ 、__海洋__ 和__陆地___ 中。 2. 空气中的水汽凝结需要同时具备两个条件,即要有吸附水分的___微粒____, 以及使空气湿度_达到或超过饱和__状态。 3. 按水文循环的规模和过程不同,水文循环可分为____大___循环和____小____循环。 4. 水循环的重要环节有___蒸发_____,___降雨_____,___下渗____,____径流_____。 5. 一条河流,沿水流方向,自上而下可分为河源、上游、中游、下游、河口五段。

《水文学》习题集与答案

《水文学》习题集与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水文现象是指(地球上的水受外部作用而产生的永无休止的运动形式)。 2.水文学是研究自然界各种水体的(存在)(分布)(循环)(物理化学性质)及 (环境因素)的变化规律,预测、预报各水文现象变化情势的一门水利学科。 3.水文循环的重要环节有(降水)、(蒸发)、(渗流)和(径流)。 4.按水文循环的规模和过程不同,水文循环可分为(大)循环和(小)循环。 5.自然界中,海陆之间的水文循环称(大循环),海洋或陆面局部的水循环称(小 循环)。 6.工程水文学是水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为(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 (运行管理)提供水文依据的一门科学。工程水文学的内容,根据在工程设计、施工、管理中的作用,基本可分为两个方面(水文分析与计算)和(水文预报)。 7.水资源是水文循环使陆地一定区域内平均每年产生的淡水量,通常用(多年 平均年降雨量)和(多年平均年径流量)描述。 8.水文现象变化的基本规律可分为二个方面,它们是(成因规律)和(统计规 律)。根据水文现象变化的基本规律,水文计算的基本方法可分为(成因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 9.水文现象具有时程变化的(周期性)与(随机性)的对立统一,地区分布的 (相似性)与(特殊性)的对立统一。 二、选择题 1. 水文现象的发生[ d ]。 a 完全是偶然性的 b 完全是必然性的 c 完全是随机性的 d 既有必然性也有随机性 2. 水文分析与计算,是预计水文变量在[ c ]的概率分布情况。 a 任一时期内 b 预见期内

c 未来很长很长的时期内 d 某一时刻 3. 水文预报,是预计某一水文变量在[ b ]的大小和时程变化。 a 任一时期内 b 预见期内 c 以前很长的时期内 d 某一时刻 4. 水资源是一种[ b ]。 a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 b 再生资源 c 非再生资源 d 无限的资源 5. 水文现象的发生、发展,都具有偶然性,因此,它的发生和变化[ b ]。 a 杂乱无章 b 具有统计规律 c 具有完全的确定性规律 d 没有任何规律 6. 水文现象的发生、发展,都是有成因的,因此,其变化[ c ]。 a 具有完全的确定性规律 b 具有完全的统计规律 c 具有成因规律 d 没有任何规律 7. 使水资源具有再生性的原因是自然界的[ b ]。 a 径流 b 水文循环 c 蒸发 d 降水 8. 自然界中,海陆间的水文循环称为[ c ]。 a 内陆水循环 b 小循环 c 大循环 d 海洋水循环 9. 自然界的水文循环使水资源具有[ a ]。 a 再生性 b 非再生性 c 随机性 d 地区性 三、判断题 1.工程水文学是水文学的一个分支,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直 接为工程建设服务的水文学。(T) 2.自然界中的水位、流量、降雨、蒸发、泥沙、水温、冰情、水质等,都是通 常所说的水文现象。(T) 3.水文现象的产生和变化,都有其相应的成因,因此,只能应用成因分析法进 行水文计算和水文预报。(F) 4.水文现象的产生和变化,都有某种程度的随机性,因此,都要应用数理统计 法进行水文计算和水文预报。(F) 5.工程水文学的主要目标,是为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提供水文设计

工程水文学试题及答案资料

第二章工程水文学试题解 第一章绪论 一、概念题 (一)填空题 1.存在、分布、循环、物理化学性质及其环境因素,各水文现象(如降水、水位、流量、水质等)2.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建设、运行管理 3.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和多年平均年径流量 4. 水文分析与计算,水文预报 5.成因规律,统计规律 6.成因分析法,数理统计法 (二)选择题 1.[d] 2.[c] 3.[b] 4.[b] 5.[a] 6. [b] 7.[a] 8.[c] 9.[b] 10.[c] (三)判断题 1.[T] 2.[T] 3.[F] 4.[F] 5. [T] 6.[F] 7.[T] 8.[T] (四)问答题 1. 答:工程水文学是水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随着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大规模开展,为满足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的迫切需要,水文工作者针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大量的、深入的试验研究,使水文学发展到工程水文学阶段。它主要包括水文分析与计算及水文预报两方面的内容。 2. 答:工程水文学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的作用主要是:(1)规划设计阶段,为规划设计工程位置、规模提供设计洪水、设计年径流等水文数据;(2)施工阶段,为施工设计提供设计水文数据,为指导现场施工,提供施工水文预报;(3)运用4管理阶段,提供各类水文预报成果,确保工程安全和发挥最大效益;同时,还需不断进行水文复核,提供新情况下的设计水文数据。 3. 答:水文规律,基本上可分为成因规律和统计规律两类,相应地,水文计算方法则分为成因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也有将水文规律分为三类的,即成因规律、统计规律和地区综合规律,相应地,水文计算方法则分为成因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和地区综合法。

水文学考试复习题和答案

水文学复习考试题 一、选择题 1、使水资源具有可再生性的原因,是由于自然界的所引起( b ) a、径流 b、水循环 c、蒸发 d、降水 2、自然界中,在海陆间的水循环称为(c ) a、内陆水循环 b、小循环 c、大循环 d、水文循环 3、流域围湖造田和填湖造田,将使流域蒸发( b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难以肯定 4、同一地区的多年平均雨量山区的往往大于平原的,而多年平均蒸发量则往往相反,为什么? 答:山脉对气流有地抬升作用,与平原区相比,更有利于降水的形成,因此,在同一气候区内,山区的降雨量往往大于平原。山区地势高,气温比平原低,山坡陡峭,雨水不易滞留,土壤常常不如平原的湿润,故蒸发量往往比平原的小。 5、下渗率总是( d ) a、等于下渗能力 b、大于下渗能力 c、小于下渗能力 d、小于、等于下渗能力 6、某流域(闭合流域)上有一场暴雨洪水,其净雨量将( c ) a、等于其相应的降雨量 b、大于其相应的径流量 c、等于其相应的径流量 d、小于其相应的径流 7、水文现象中,大洪水出现机会比中、小洪水出现机会小,其频率密度曲线为(C)。 a、负偏; b、对称; c、正偏; d、双曲函数曲线。 8、百年一遇洪水,是指(b)。 a、大于等于这样的洪水每隔100年必然会出现一次; b、大于等于这样的洪水平均100年可能出现一次; c、小于等于这样的洪水正好每隔100年出现一次; d、小于等于这样的洪水平均100年可能出现一次; 9、正态频率曲线绘在频率格纸上为一条(a)。 a、直线; b、S型曲线; c、对称的铃型曲线; d、不对称的铃型曲线。 10、减少抽样误差的途径是( a )。 a、增大样本容量; b、提高观测精度; c、改进测验仪器; d、提高资料的一致性 11、相关系数r的取值范围是(c)。 a、r﹥0; b、r﹤0; c、r = -1~1; d、r = 0 ~1。 12、相关分析在水文分析计算中主要用于(d)。 a、推求设计值; b、推求频率曲线; c、计算相关系数; d、插补、延长水文系列。 13、在水文频率计算中,我国一般选配皮尔逊III型曲线,这是因为(d)。 a、已从理论上证明它符合水文统计规律; b、已制成该线型的Φp值表供查用,使用方便; c、已制成该线型的kp值表供查用,使用方便; d、经验表明该线型能与我国大多数地区水文变量的频率分布配合良好 二、选择题 1.一次洪水中,涨水期历时比落水期历时(__B__)

工程水文学1-2章习题含答案

1.为什么我国的年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答案】因为降水是水文循环过程中输送的水汽在适当的条件下形成的,而这些水汽主要来自海洋的蒸发,在向内陆的输送中,距离海洋愈近,水汽愈丰沛,形成降水的条件愈有利,所以降水丰沛;水汽输送途中,随着不断的降水,气流中的水汽不断减少,形成降水的条件愈来愈不利,使西北内陆的降水量也就逐渐减少。 2.为什么我国夏季常常发生大洪水? 【答案】我国处于北半球温带地区,附近洋面夏季接受太阳辐射量大,蒸发强度高,大量的水汽随强劲的东南气流自海洋上空源源不断地输入我国广大地区,且夏季降水的天气系统,如台风雨、锋面雨等特别活跃,常常形成高强度、大范围、长历时的大暴雨,从而引发大洪水及特大洪水。 3.使水资源具有可再生性的原因,是由于自然界的所引起(b) a、径流 b、水循环 c、蒸发 d、降水 4.自然界中,在海陆间的水循环称为(c) a、内陆水循环 b、小循环 c、大循环 d、水文循环 5.时段的长短对水量平衡计算没有影响,对吗? 【答案】不对。时段越长,水量平衡方程这中的蓄水变量相对其他各项将愈小,当时段很长时,甚至可以忽略不及,如多年平均水量平衡那样。 【思考题】 1.如何确定河流某一指定断面控制的流域面积? (1)搜集指定断面以上河流所在地区的地形图; (2)在地形图上画出地面集水区的分水线; (3)用求积仪量出地面分水线包围的面积,即流域面积。 2.实际上,从哪些方面判别一个流域是否为闭合流域? (1)流域在非岩溶地区,没有暗河、天坑;

(2)径流系数小于1; (3)出口断面能下切至岩层。 3.毁林开荒为什么会加剧下游的洪水灾害? (1)毁林开荒使山区的植被受到破坏,暴雨时将会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使下游河道淤塞,排水不畅; (2)裸露的坡地,下渗差,暴雨时产生地面径流大,汇流速度快,将使洪峰大大增高。 4.围垦湖泊,为什么会使洪水加剧? 围垦湖泊,主要使湖泊的蓄洪容积大大减小; 同时,被围垦的土地,还要大量排渍,使河流洪水显著加剧。 【思考题】 1.对流层中气温随高程变化的曲线有层结曲线和状态曲线,二者一致吗? 【答案】层结曲线是因为不同高程的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的不同,所形成的气温自地面向高空递减的曲线,其递减率约为平均每升高100m气温下降0.65 ;状态曲线则为气块上升过程中,因气块膨胀消耗内能,气温随上升高度递减的曲线,坡度较前者陡。所以,二者不一致。 2.为什么气旋区的气流呈反时针旋转?并为云雨天气。 【答案】气旋为有闭合等压线包围的低压区,空气在向低压中心辐合时,因受地球偏转力的作用,在北半球该力总是指向运动方向的右方,从而使气流呈反时针旋转。向低压区辐合的暖湿空气,上升过程中,动力冷却作用,导致云雨天气。 3.在高压区,高空气流运动的方向是(d) a.指向高压一侧; b.指向低压一侧; c.与等压线平行,围绕高压中心呈反时针旋转; d.与等压线平行,围绕高压中心呈顺时针旋转。 4.露点是表示空气状态的一种指标(c) a.压力; b.温度; c.湿度; d.密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