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族报业的崛起

清末民族报业的崛起
清末民族报业的崛起

清末民族报业的崛起

第一节:国人办报的最初尝试

一、历史背景:

国内一些有识之士看到了报刊所具备的巨大功能。

二、原因:

1、内因: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与发展,为报业提供了物质条件;

社会形势的急剧变化,人们的需求增加,为报业提供了市场;

2、外因:西方报业产业的发展和文化扩张;

第一节:国人办报的最初尝试

三、国人在内地创办的第一批近代报刊:

1、海外:第一份中国人自办的中文报刊诞生于海外华人聚居之地。1856年12月,创刊于美国加利福尼亚萨卡拉门托的《沙架免度新录》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份华文日报。

2、上海:1873年4月《西国近事汇编》;

1874年国人在上海还创办了第一份民办报纸——《汇报》(单张日报,版式与申报相似,连史纸印刷,每日两张8版,广告与文字各占4版,儿《京报》全录和《辕门钞》又占去文字版的一大部分,其余为上海新闻和中外新闻,约两天左右发一篇论说,鼓吹发展洋务,措词谨慎,不评点官府政事,但对外人侵害中国的言行常有抨击。1874年9月1日更名《彙报》,1875年12月停刊)1876年11月23日《新报》。

第一节:国人办报的最初尝试

三、国人在内地创办的第一批近代报刊:

3、广州:

(1)最早的一份是1872年创办的《羊城采新实录》。

(2)1874年3月27日《述报》创办:该报是我国第一份石印报纸,每日出1张4版,1、2版刊登新闻与评论,3版刊登西方科技书刊译文,4版为商情和广告,每月汇编1卷,新闻评论部分称《中、西近事汇编》,科技知识部分称《格致便览》。在全国很多地方聘有通讯员,1885年4月停刊。

三、国人在内地创办的第一批近代报刊:

3、广州:

(3)、《广报》:1886年6月24日创办,主持者邝其照,版式同申报,最初内容比较琐细,后有调整,顺序是论说、新闻、《京报》、《辕门钞》、商情和广告。1891年因刊登参奏某大员的奏折,被两广总督下令查封,报纸迁入沙面租界,改名《中西日报》,请洋人挂名,并且扩充了版面和内容,言论也更为大胆,后有曾改名《越峤纪闻》,1900年停刊。

(4)、《岭南日报》1891

三、国人在内地创办的第一批近代报刊:

4、汉口:

《昭文新报》:1873年8月创刊,主办者艾小梅。版式与《申报》相同,初为日刊,后改为5日刊。文字版以刊登奇闻轶事为主,也刊登一些诗词、文艺等,后来因销路不畅,不到1年便停刊。

第一节:国人办报的最初尝试

四、代表人物:

林则徐和魏源;

洪仁玕;

王韬;

郑观应;

四、代表人物:

1、林则徐和魏源对外报的认识。

? 1839年3月,林则徐作为钦差大臣到达广州禁烟,注意到“将广东事传到该国,将该国事传到广东”的“夷人刊印之新闻纸”,即近代报刊。他认为尽管“其中颇多妄语,不能据以为真”,但可“藉以采访夷情”。只有“探访夷情,知其虚实,始可以定控制之方”。

? 魏源在他那部著名的《海国图志》一书中曾以赞赏的口吻介绍了西方的新闻事业:“澳门所谓新闻纸者,初出于意大利国,后各国皆出,遇事之新奇及有关系者,皆许刻印,散售,各国无禁。苟当事留意探阅,亦可觇各国之情形,皆边防不可忽视也。”

四、代表人物:

四、代表人物:

2、洪仁玕:

一是设“新闻馆”,出版“新闻篇”,即明确提出了建报馆,办报纸的主张。

二是对报纸的功能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对近代报刊的多方面作用,如传播信息、反映民情、代表舆论、监督政府、教育民众,都大体上有所认识。

第一节:国人办报的最初尝试

四、代表人物:

3、王韬及《循环日报》:

(1)、关于王韬(1828-1897):原名翰,近代早期思想家和报刊政论家。1849年任职上海墨海书馆,1862年在香港协助英国传教士理雅谷翻译经书,1864年受聘主编中文报纸《近世编录》,1874年创办《循环日报》,是我国第一位报刊政论家。其论说往往以“强中以攘外,诹远以师长”为立论宗旨,在论说中鼓吹向西方国家学习,变法自强,抵御外侮。(2)、关于循环日报

第一节:国人办报的最初尝试

(2)、关于循环日报:1874年2月4日创刊于香港。

每期两小张4版,白报纸两面印刷,其中,第1版为商品行情,第2版为新闻,第3、4版为航运信息及广告,另用土纸印有船期时刻表,堪称一份商业经营性报纸,但在第2版的“中外新闻”栏中设有论说,因此,该报也被认为是我国第一份以政论著称的报纸。

此外,该报每月还通过出版中国线装书的方式将报纸所登要闻和论说集结成册,此举开了文人论政的先河。

第一节:国人办报的最初尝试

五、第一批国人自办报刊的特点:

1、报刊的创办者身份较复杂。

2、这些报刊都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3、这些报刊都倡导增广见闻、通达事务。

4、这些报刊对时局都比较关注,表现出了明确的反侵略立场。

5、对洋商和洋务集团有一定的依赖关系。

6、这些报刊中的一部分曾对时弊进行了积极抨击。

7、这些报刊处境十分困难,经常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政府两方面的冲击

8、大多模仿了当地外国人所办中文报纸的样式

第二节:维新运动与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

一、维新派的第一批报刊

(一)、背景:甲午战争失败——变法图强呼声日隆——维新派崛起——报刊起到了重要的鼓动作用。

(二)、康有为的报刊活动

1、办报、立说;

2、康有为的新闻思想

2、康有为的新闻思想

(1)、为变法维新、自强救国而办报的思想;

(2)、关于报纸的四种作用(通过撰写论说和陈述时事,为政府作参谋;反映各地情况,利于朝廷了解下情;让朝廷了解外国的情况;宣传新政)

(3)、设官报裨补新政的主张;

(4)、党报思想;

(5)、报业管理思想(设立“京师时务官报局”统一管理全国新闻业;制订报律来保护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加强报刊内部管理)

3、《万国公报》与《中外纪闻》

(1)、《万国公报》:1895年8月15日由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在北京创办,两日一期。刊式和《京报》相似,木板雕印,每期10页一册,雇请报房送报人随同《京报》免费分送在京官绅。其内容主要介绍与变法有关的西方情况,文章大部分选录自广学会所出版书报中。该报出版后在京城引起了震动,遭到了顽固守旧势力的指责,但同时也受到了很多比较开明的官员士大夫的欢迎。

3、《万国公报》与《中外纪闻》

(2)、《中外纪闻》:1895年8月17日开始正式刊行。为双日刊,每册有编号,无出版年月。册首是《恭录阁钞》,其后依次是路透社电讯、摘录国内外报纸新闻、西学知识、论说等。新闻占2-3页,西学知识占据大部分篇幅。论说则大部分选自国内外报刊,少数由梁启超等自撰。

(三)、梁启超与《时务报》

1、《时务报》:

1896年8月9日在上海创刊。黄遵宪、汪康年、梁启超创办。旬刊。连史纸、石印。梁启超主笔,汪康年总(经)理。该报以变法图存为宗旨,分设论说、谕折、京外近事,域外报译等栏目。发行到全国18省乃至海外。发行量最高时达到1.7万份,创下了当时报刊发行量的最高记录。

该报曾连载梁启超著《变法通论》,猛烈抨击封建顽固派的因循保守。1898年8月8日停刊。名词解释:时务文体

“时务文体”是维新派创造的新型的报章文体,其特点是①灵活自由,不拘一格;②平易畅达,词汇新颖、生动;③笔锋常带感情,很有感染力。

这种文体在梁启超《时务报》上运用得最好,故被人们称为“时务文体”,后来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运用得更加熟练,又被称为"新民文体".

(三)、梁启超与《时务报》

1、《时务报》的内容:

其一、大力宣扬变法维新;

其二、大力提倡发展工商;

其三、对封建思想进行了有力地批判;

2、《时务报》的宣传特色:

A、作为爱国臣民的喉舌,喊出时代的最强音。

B、在宣传中,注意“两结合”:把万事万物发展变化的观点和维新运动相结合;把变法宣传与思想启蒙相结合。

(三)、梁启超与《时务报》

2、梁启超的新闻思想:

1)、早期报刊思想:一:注重选题组稿;二:革新报刊文体;三:认清报刊职责,明确出版原则。

2)、戊戌期间及流亡海外后的办报思想

(1)、提出报馆的“两大天职”(“监督政府”、“向导国民”);(2)、将报刊功能概括为“通”;(3)、把办报视为民众的当然权力和政治民主的体现(4)、对报人素质发表了见解,提出制定报律的建议(5)、关于办好报刊的条件的论述(宗旨定而高,思想新而正,材料富而当,报事确而速”)(6)、关于舆论的论述。(提出并强调“舆论之母”、“舆论之仆”与“造舆论”的重要);(7)、对新闻自由高度重视

二、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的出现

(一)、维新派报刊:

1、《知新报》:1897年2月22日创刊于澳门。戊戌变法时期出版时间最长的维新派报刊。

2、《湘学新报》:1897年4月22日创刊长沙(后更名《湘学报》),湖南第一份近代报刊;旬刊,雕版印刷。线装书式,经费来自公款,以长沙校经书院名义发行,唐才常等主笔。是第一份以推广新学为主的学报,着重传授世界各国的兴衰沿革、新政措施、地理、数学、外交常识等知识,也刊载有关维新的上谕、奏折、公牍和维新团体章程,一度还刊登了一些选自国内外报刊的新闻和评论,其言论“立论处处注射民权”,曾宣传过康有为的孔子改制学说,成为湖南维新运动的思想理论先导。1898年8月28日停刊。

(一)、维新派报刊:

3、《湘报》:1898年3月7日创刊于长沙,是湖南第一份日报;

4、《国闻报》:1897年10月26日在天津创刊,该报是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创办的第一份日报,版式类似申报,1张8版,文字、广告各占4版,文字版内容依次为上谕、路透社电讯、论说、国内要闻、天津新闻、北京新闻、北方各省新闻及外国新闻。另出有附张《京报》及旬刊《国闻汇编》。《国闻报》在“缘起”中自称要“略仿英国泰晤士报之例”,并宣称办报目的是“一曰通上下之情,一曰通中外之故”,“以通下情为要义”,“尤以通外情为要务”,为了实现这一目的,该报聘请了很多翻译,广为翻译外国报纸的新闻与评论,大量介绍外国的情况。1899年2月,迫于形势,该报卖给了日本人。

(二)、维新派报刊宣传活动的进步作用

1、向读者进行了近代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教育;

2、向读者进行了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启蒙教育;

3、冲破了封建统治者对报刊言论出版的禁限;

4、推动了民族近代新闻事业的发展。

(三)、其他国人自办报刊

从1895年到1898年,尤其是1897年和1898年两年,国人新办报刊达到了94种,分布于20多个城镇,其中以上海为最多,达到了40余种。

文摘类报刊:

妇女儿童报刊:创办于1898年7月的《女学报》是中国第一份妇女报纸。

纯白话报刊:

专业类报刊:

官报:

三、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的结束

1898年9月21日,戊戌变法失败。维新派报刊大部分被封禁。

第三节:近代新闻立法活动的有益尝试

一、报禁的逐步放开:

1、1896年强学会被查禁之前:

清政府顽固地执行“言禁”、“报禁”政策;但民间自由办报的呼声却日渐高涨;

2、强学会被查禁之后:

清政府成立的官书局,创办了《官书局报》和《官书局汇报》,对办报活动起了一定的鼓舞作用。

3、第一次办报高潮出现后:

清政府削减了报纸的邮寄费用——是经济上的推动政策。

4、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接连发布上谕,正式承认官报、民报均具有合法地位,“报禁”、“言禁”的藩篱被冲倒,官绅士民第一次得到了办报的自由权利。尤其是他对孙家鼐奏请将《时务报》改为官报的上谕更是具有很深远的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公开宣告开放“报禁”的法令;

一、报禁的逐步放开:

光绪发布的这一上谕的意义:

其一、明确表明了开办中央政府机关报的意向;(具体措施即将《时务报》改组为官报)

其二、公开承认各地报馆的合法地位,并允许报刊“据实昌言”

此后,光绪帝还发布过许多具有法律效力的上谕,进一步扶植、鼓励官绅士民创办近代报刊。

二、新闻法的制订

新闻法(时称报律)的制订也在戊戌变法期间被提上了日程。

一、背景

1、1901年清廷宣布施行新政。1905年开始考虑立宪问题;报禁再度开放,并部分地开放了“言禁”,但此时“造妖书妖言”罪仍是惩处报刊的主要法律依据;(沈荩案和卞小吾案)

2、民间制定报律的呼声日隆

二、新闻法的制订

(二)、历程

1、1905年准许记者采访军事演习;

2、1906年7月颁布《大清印刷物件专律》,规定报刊实行登记批准制;1906年10月12日

颁布《报章应守规则》(共9条,前8条都是防范报刊宣传危及统治的规定,最后一条是有关开办报馆的呈报事宜)

3、1907年准许记者采访审判,旁听各省咨议局会议;

4、1907年8月民政部制定了《报馆暂行条规》(比《报章应守规则》更为具体、详细)

5、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法律文件的形式明确国民言论出版自由的权力);1908年颁行《大清报律》,将报刊的登记批准制改为注册登记制,外加保证金,初步具备了现代新闻法的构架结构。

6、1910年底《著作权章程》颁布。(共55条,对著作权的概念、作品范围、作者权利、取得著作权的期限等作了规定。)

6、1911年1月,原《大清报律》改称《钦定报律》颁行。

三、清末新闻法律制度的内容与特点

(一)、内容:

1、规定了言论出版及新闻从业人员的自由权;

2、制定了有关报刊创办的管理制度;

带有审批性质的注册制“注册登记制+保证金制”

3、明确了报刊出版的管理制度;(报刊在出版时必须标明出版人姓名、发行出版地址;报刊样品须要送呈有关管理部门审核;施行更正制)

4、指出了报刊禁载事项;

(二)、清末新闻法律的特点:

1、资本主义的形式,封建主义的内容;

2、无法取信于民,在实践上缺乏全面实施的社会基础;

3、无权制裁在华外报,带有半殖民地色彩;

(三)、如何评价清末的新闻法律建设

历史进步性:是我国新闻法制第一次全方位的突破,开创了中国新闻法律近代化的先河;初步建立了新闻法律体系,以法律的形式初步确立了言论自由;确立了一系列有进步意义的新闻法律制度,确立了注册登记制,彻底开放了报禁,后又将事先审查制改为存查制度,与当时西方新闻法的潮流是一致的。

历史局限性:首先,各项新闻法虽采取了西方现代新闻立法的形式,但其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其次,对新闻自由的保护有很大局限,而且由于缺乏法制传统,各项制度也很难得到真正的贯彻执行。

中国近现代史复习资料(晚清部分)

中国近现代史复习资料(晚清部分) 本阶段历史主要包含两条主线: 一是西方列强由于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先后发起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不断加深 一是中国各阶级(地主、农民、资产阶级)各阶层人民为挽救民族危亡而进行的不懈抗争和探索 列强侵华史: (一)鸦片战争 1.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状况对比) (1)国内: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备废弛,财政空虚,闭关锁国。 (2)国际:欧美资本主义列强迅速发展,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法美等国工业革命也相继完成。 2.鸦片战争的影响 A、一系列不平等条约(1)《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①《南京条约》内容:①割地——割香港岛 ...给英国(领土主权遭到破坏);②赔款——2100万 银元 ..(加重了人民的负担);③五口通商——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④议定关税——英商进出口 ...货物缴纳的关税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关税自主权遭到破坏)注意:五口通商、尤其是协商关税最能体现当时列强侵略的根本目的:打开中国市场,进行商品输出 ②1843年,英国与清政府签订《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附件 A、《五口通商章程》内容:片面最惠国待遇(利益均沾)、领事裁判权(司法主权受破坏); B、《虎门条约》内容: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的权力。后来英国曲解这一条约在上海开辟了第一个租界 (2)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要注意当中有“修约“要求,是引起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之一 B、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开端 ①社会性质变化:由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走上半殖民地半封建道路。 表现:A、政治:战前中国是个独立自主的主权国家,战后中国的领土、司法、关税、贸易等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 B、经济:战前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战后自然经济开始瓦解,被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②社会矛盾变化: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转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③革命任务变化:由推翻封建统治变为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反对本国封建统治双重任务。 ④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师夷长技以制夷”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1.英法发动战争概况 (1)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晚清中国与国际公约

晚清中国与国际公约 国际公约是在国际会议上,经过多国协商通过或签订,或是由国际组织制订,旨在处理和规定国际社会之共同事务的多边造法条约。一国对国际公约的参加和运用,直接反映了该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作用和影响。晚清时期是中国参与国际公约,对内推进相关立法、出台相关制度,对外承担国际责任的萌起和初步发展阶段。相对于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在列强武力胁迫下,以签订不平等条约的方式被强行拖入国际社会而言,此一时期中国对国际公约的参与无疑开辟了一条相对主动且平等地进入国际社会的新途径。 对晚清中国参与国际公约进行考察,不仅是我们理解近代中国与国际社会关系变迁的管钥,而且也能进一步拓展中外条约关系研究,并帮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透视中国近代化的国家建设。研究这一时期中国在加入国际公约上表现出来的特点,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能够为今天中国参与国际活动提供重要的参考。本文分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对晚清时期中国与国际公约的关系进行探讨。绪论部分重点阐述了国际公约的内涵、参加、保留以及运用,介绍了选题意义,检视和分析了既有的研究状况,指出本文创新与不足之处,说明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正文部分为上、下两篇,共七章。上篇四章,主要按照历史的纵向发展线索,以洋务运动、甲午战后、清末时期为时间坐标,分三个阶段回溯中国参加国际公约的历史脉络,把握其演化及特点。在此基础上,还重点对中国的内外环境及条件进行考察,探讨各阶段变化的根源,揭示政府及各方面人士对参加公约的主张和意见,并与国际法学相结合,从法律关系的视角,对这一时期中国与国际公约关系的构建进行纵向考察和横向剖析。具体而言:第一章交代晚清中国参与国际公约的宏观背景。 指出19世纪中后期以来,国际会议频繁召开,系列国际公约得以制订,这些国际事务处理的新趋向为各国提供了一个融入国际社会、表现自我的大舞台。与此同时,中国在对外关系的处理上还背负着从传统向近代转型的重任,在与国际社会的关系处理上也经历了由隔拒到调适接轨、再到主动进入的转变,这是中国参与国际会议,接触或参加国际公约的又一重要基础和平台。第二章对洋务运动时期中国与国际公约的早期接触进行探讨。认为此一时期中国对国际会议的参与

晚清中国走向世界过程中保守派思想变化

晚清中国走向世界过程中保守派思想变化 —以刘锡鸿为例 指导老师:周山仁 学生姓名:王辰 内容摘要:本文以刘锡鸿使英时的日志《英轺私记》为切入点,通过对比刘锡鸿出使英国前后的思想特点来体现晚清保守派在面对鸦片战争之后前所未有的变局思想上所发生的变化。本文首先分析刘锡鸿使英之前的的思想特点,然后记叙刘锡鸿置身西方世界亲身经历的所见所闻,然后分析这不到一年的时间对其原有思想所产生的影响。通过对刘锡鸿思想变化的研究来折射当时大多数中国人面对突然到来的西方文明的心态,及其由不变到变,一点点的认识、接受西方的心路历程。 关键字:晚清保守派刘锡鸿思想变化使英 在1840年的鸦片战争中,隆隆的炮声惊醒了封建帝国沉迷了千年的天朝上国的美梦,清王朝被迫进入到了近代世界的历史潮流中。中国面临着亘古未有的变局,传统但已腐朽的儒家文化全面遭遇了现代进步的西方文明。面对着西方文明全方位的入侵,中国的统治阶级与普通民众在思想上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不管是统治阶级的盲目排外还是普通民众的极度恐惧,实际上充满的都是对西方文明不解甚至是误解。随着中西文化的进一步交流,或者说是在西方列强的进一步入侵,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一些有识之士开始“睁眼看世界”,通过各自不同的方式来了解西方社会,并将西方社会的种种向统治者及中国传统的士大夫介绍,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帮助落后的国家。这些人以翻译和撰写与西方相关的书籍为手段,并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在晚清一些有识的官僚的支持下,最终引起了统治阶级的重视,从而开展了洋务运动,开始了中国近现代化的历程。然而迂腐的思想是不可能一下子一扫而空的,在中国占主流地位的依然是落后的传统思想,这点在封建统治阶级内部表现的最为明显。在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一直对于西方世界以蛮夷相称,以蛮夷相看,认为西方只是仗着船坚炮利,奇巧淫器,毫无文明可言,提出了“以夏变夷”的主张,依然死守落后的封建文化不放,如同把头埋在沙中的鸵鸟一般。可以说即使和西方世界有了实质性长久性的接触之后,东方世界依然对于西方文明是陌生的,这种陌生一方面是文化使然,另一方面也确实是缺少着对西方世界亲身的接触与了解。随着东西方交流的日益频繁,外交作为新鲜事物之一也被引入到了中国的政治活动之中。中国在一段时间内不断的向国外派去了自己的使团,做贸易或者学习之用。这对西方文明被中国所接受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走出去亲身体验西方文明对于受中国传统封建教育长大的官僚来说是一个良好的开化机会,为中国了解西方文明开辟了一条有效的渠道。在这一过程中很多官员的思想都产生的或大或小的变化,刘锡鸿也正是其中之一。 刘锡鸿字云生,原名刘锡仁,生于现广东省番禺县,是洋务运动时期著名的反对洋务运动论者,是保守主义代表人物。他从小就开始接受正统的儒家文化教育,秉持着“修身齐家

《晚清中国行政区划纲目》之八——河南省

《晚清中国行政区划纲目》之八 河南省 何宗海 河南省地处中国中部,黄河中下游,是置省较早的行省之一。以地处黄河之南而得名。西汉时即有河南郡,为“河南”地名的开始。因河南在《禹贡》九州中为豫州地,简称“豫”。 春秋属秦、晋、楚、宋、卫、郑、陈、蔡等诸国。战国属韩、魏、赵、楚等诸国。秦时分属三川、颍川、南阳、河内、陈郡、东郡和砀郡 7 郡。西汉承秦制,设郡、县两级,并实行分封诸侯王国与中央直辖的郡交错分布,又将全国分为司隶校尉部及13州刺史部。时分属司隶校尉部及豫、兖、荆、冀4州,并设有弘农、河内、河南、颍川、汝南、陈留、南阳和魏郡及淮阳、梁国 2个诸侯王国。东汉都洛阳,实行州辖郡,郡统县,分属司隶校尉部及豫、兖、荆、冀、扬5州,设有弘农、河内、颍川、南阳、汝南、陈留、东郡、魏郡等郡及陈、梁2国。三国时属魏,先都许州(今许昌),后迁洛阳,实行州、郡 ( 国 ) 、县3级行政区划。设有12郡和梁1国。西晋都洛阳,境内有18郡国。南北朝时,分属于北魏和南齐。北魏设8州26 郡;南齐设3州12郡。隋代设20 郡 ( 州 ) 。唐时洛阳为东都,分属京畿及河南、河北、淮南、山东南等道,领有21州郡及河南1

府。五代时,梁、晋、汉周4朝都汴 (今开封 ),后唐都洛阳。境内多数称州,少数称军、府。北宋建都汴梁 ( 今开封 ) 。境内设有京东、京西、河北诸路,路辖有府、州,有些军、监也隶属于路。南宋南迁后以淮河与金为界,大部属金。元代置河南、江北等行中书省,行使中央集权制下的地方行政管理职能。元代置河南、江北行中书省,辖区包括黄河以南,长江以北。时境内黄河以北地区属中书省,黄河以南属河南江北行中书省。明代将黄河以北怀庆(今河南省沁阳一带)、卫辉(今河南省卫辉、辉县一带)、彰德(今河南省安阳一带)3府划入,置河南布政使司。清朝恢复行省。 [1] 晚清的河南省,辖区东界江苏、安徽2省,西连陕西省,南抵湖北省,东北邻直隶、山东2省,西北与山西省接壤。省会祥符(今河南省开封市)。全省辖:开封、河南、怀庆、卫辉、彰德、归德、陈州、汝宁、南阳共9府;陕、汝、许、光共4直隶州;郑、禹、睢、信阳、邓、裕共6散州;共辖95县。 开封府 位于河南省中部。古时称大梁,又名汴梁。春秋称启封。前7 世纪,郑国国君庄公在东南边境筑起一座新城,取名“启封”,在邑内建起了储存食的仓库,又叫“仓城”,位置在今开封城南古城村。秦朝时为启封县。西汉景帝时,为避景帝刘启之名讳,改启封县为开封县。唐朝以前,开封与浚仪一直是两县分置,唐睿宗延和元年(712年),移开封县治于汴州(浚仪)城内,至此,开封、浚仪县治所同域,

浅析中国晚清的近代化

浅析中国晚清的近代化 “近代”相对于“传统”而言的,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就是近代化的过程。近代化也叫现代化,以济领域工业化、市场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法制化和思想领域的人性化、科学化为主要标志,其心是经济上的工业化。这是整个世界近代化最为主要的发展线索,中国近代历史也不例外。中国近代化发生在封建社会后期,贯穿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必经阶段。 危机中清醒 17、18世纪,当古老的中国沐浴在“落日的辉煌”(指康乾盛世)的时候,西方世界正迎来近代文明的曙光,近代化成为世界历史发展的主旋律。当西方国家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大门,冲击“天朝上国”迷梦时,一些具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惊醒,面对时局的变迁,晚清政府也不得做出时代的回应。 艰难中起步 面对民族危机的出现和封建统治危机的加深,一些具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抛弃骄傲自大的陈腐观念,寻求强国御侮之道,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如果说“新思想萌发”开创了思想近代化之先河,则洋务运动迈出了近代化实践上的第一步。洋务运动是清政府面对“内忧外患”而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洋务运动加速封建生产关系的解体,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曲折中发展 19世纪末,甲午战后的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新阶段,它们凭借不平等条约,政治上进一步控制清政府,经济上加紧资本输出。民族危机不断加深。20世纪初,人民群众反帝反封斗争风起云涌,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清政府的反动统治。清政府统治岌岌可危。内外交困的清政府为了适应帝国主义的需要,缓和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宣布实行“新政”和“预备立宪”,但“新政”无法挽救清政府灭亡的历史命运,革命浪潮不可阻挡地淹没了晚清统治。 深远的影响 政治方面: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为适应外国侵略者的需要,设立总理衙门,总理衙门的设立,是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化的标志。同时,客观上有利于新的阶级成分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中国历史的进步。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虽然也未能挽救清政府覆亡的命运,但毕竟是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向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迈出的第一步。它的部分成果,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派推行民主共和的政治基础。 经济方面:洋务运动中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客观上刺激了民族工业的产生,对外国经济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清末“新政”中的奖励实业,直接促进了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新的经济因素的产生和发展,促使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为各项变革奠定了经济基础。 军事方面:洋务运动兴办军事工业,并筹划海防,建立近代海军;戊戌变法中裁汰绿营,精练陆军,添设海军,大大增强了清朝军事力量。“新政”改革旧军制,编练新军,初步建立起近代军事制度和军队。 思想文化方面:鸦片战争期间,以林则徐为代表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想;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思想打破了闭关自守的封闭心态;以康、梁为代表的维新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1.[2015全国卷Ⅰ,28,4分]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 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 A.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 B.英国棉布价格更具优势 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 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 2.[2016江苏高考,7,3分]1884年刊行的直隶《玉田县志》载:“洋舶互市……我之需于彼者,至 不可胜数,饮食日用曰洋货者,殆不啻十之五。”又据光绪《雄县乡土志》:“亚谷城村,居民多以熬硝或以硫黄蘸促灯为业,自火柴行,而此业渐歇。”综合这些材料,可知这一时期() A.经营洋货和新产品的店铺增多 B.中国传统的手工业遭到沉重打击 C.洋货的销售在口岸遭到了抵制 D.外来技术的传入促进手工业发展 3.[2017全国卷Ⅰ,28,4分]1879年以前,福州船政局所造之船均“派拨各省,并不索取原价分文”; 此后造船所用材料费由用船一方拨付,采取“协造”方式生产。这种变化反映了() A.军用工业由官办转为商办 B.“协造”意在缓解经费压力 C.军工产品市场化趋势明显 D.近代轮船制造业走出困境 4.[2015全国卷Ⅰ,28,4分]奕讠斤力倡洋务,又因在兄弟中排行第六,被称为“鬼子六”;洋务派官 员丁日昌被称为“丁鬼奴”;郭嵩焘在一片冷嘲热讽中出任第一任驻英公使。这反映了() A.洋务运动与传统的观念发生冲突 B.崇洋媚外行为遭到社会鄙视 C.洋务派改器物不改制度受到批判 D.西方列强侵略激起国人抵制 5.[2020河南名校联考]下表说明()开滦唐山煤矿1878年建,中国近代煤炭工业。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1880年建,北方最早的船舶修造厂。 北洋银元局1902年建,位于天津,造币中心。 京师自来水公司1908年建,北京第一座官营自来水厂。 A.晚清实业家掀起实业救国热潮 B.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具有促进作用 C.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D.近代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京津地区 6.[2016全国卷Ⅰ,41,1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近代以来,在列强的压力下,中国被迫开放了一系列通商口岸。自1898年至1910年,清政府又主动开设了30余个商埠。 ——据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等

中国清末年间历史知识点总结

中国清末年间历史知识点总结 八国联军在北京的暴行 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分区占领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犯下滔天罪行。1.烧杀:瓦德西到北京后住在慈禧太后原先居住的西苑仪鸾殿(后为怀仁堂),其内藏有珍宝极多。不久该殿即遭焚毁,据称这是偷盗者纵火灭迹。“(北京)城破之日,洋兵杀人无算,……但闻枪炮轰击声,妇稚呼救声。街上尸骸枕藉,洋兵驱华人舁而埋之,畚锸既毕,即将舁尸之人尽行击毙,亦埋坑中。……大约禁城之内,百家之中,所全不过十室。今高门大宅,尚有虚无一人而遗尸未敛、蛆出户外者。 虽青屑、扬州十日记,何以过之!”(《缘督庐日记》)2.抢掠:侵略军攻陷北京后,“曾特许军队公开抢劫三日。……其后更继以私人抢劫。北京居民所受之物质损失甚大,但其详细数目,亦复不易调查。”“(皇宫)最大部分可以移动之贵重物件,皆被抢去。”(瓦德西《拳乱笔记》)第二次鸦片战争劫后残余的《永乐大典》,此次又“失去三百零七册”。此外遗失的珍贵图书“经史子集等,共四万六十余本”。“自元明以来之积蓄,上自典章文物,下至国宝奇珍,扫地遂尽。”(《庚辛纪事》)3.凌辱妇女:“联军尝将其所获妇女,不分良贱老少,尽驱诸表背胡同,使列屋而居,作为官妓。其胡同西头,当径设法堵塞,以防逃逸,惟留东头为出入之路,使人监管,任联军人等入内游玩,随意奸宿”(《拳事杂记》)贵族崇绮,“其眷属尽为联军所拘,驱诸天坛,数十人轮奸之。” (《庚辛纪事》) 慈禧太后的主要政治活动 ①1861年,慈禧太后发动宫廷变,夺取了清朝的最高统治权。此后、即向英、法等国“借师助剿”,联合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 ②在对外关系方面,她对外国侵略采取了妥协退让的态度,是不抵抗派的代表人物。在她主持下的清政府,先后和外国侵略者签订了《中英烟台条约》、《中法新约》、《中俄改订条约》、《中日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这些条约使中国丧失了大量领土主权,巨额的赔款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担,特别是《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完全变成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使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③是顽固派的代表人物,她极力反对戊戌变法运动,并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绪帝,宣布亲政,废除新法,逮捕维新派,杀害了“戊戌六君子”。 ④对义和团运动,她采取利用欺骗的手段,当八国联军进攻时,她又下令清军斩杀义和团,并请求八国联军助剿。

清朝灭亡之后中国历史重大事件

1911年:4曰27日,孙中山发动了广州“三二九”起义,又称之为“黄花岗起义”。5月,保路运动。 10月10日,“辛亥革命”或称“武昌起义”。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 3月,袁世凯窃取中华民国大总统职位。 8月,同盟会与其他组织联合改组国民党。 1913年:4月26日,袁世凯向五国银行团签订《善后借款合同》 7月,“二次革命”爆发 1914年:5月1日,袁世凯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公布《中华民国约法》。1915年:9月15日,新文化运动开始。 12月12日,袁世凯恢复帝制。 1916年:6月6日,袁世凯死,黎元洪任任大总统。 1917年:10月,护法运动开始。 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 1923年:2月7日,吴佩服制造“二七惨案”。 1924年:5月,孙中山建立黄埔军校。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 5月30日,上海爆发“五卅惨案”。 6月23日,沙基惨案。 1926年:3月18日,北京发生“三一八惨案” 7月9日,国民革命军北伐。 1927年:1月3日,帝国主义在汉口制造“一三惨案”。 3月24日,南京惨案。 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4月18日,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8月1日,中国共产党武昌起义。 9月9日,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

12月29日,张学良东北易帜。 1929年:12月11日,邓小平领导百色起义。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 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1932年:1月28日,“一二八事变”。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1935年:1月15-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又称遵义会议。 12月9日,北平“一二九运动”爆发。 1936年:2月,东北抗日联军成立。 12月12日,西安事变。张学良、杨虎城扣押蒋介石。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爆发。 8月13日,日军上海“八一三事变”。 9月25日,平型关大捷。 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 1949年: 9月,第一届政协会议召开,通过《共同纲领》等; 10.1,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筹建新中国之时,提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新中国成立后,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新中国成立前夕,成立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 新中国成立前夕,空军成立; 在建国的第一年里(1949.10—1950.10)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1950年: 美国侵略朝鲜,将战火烧到中朝边境,并派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阻止中国解放台湾,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抗美援朝战争爆发;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进行土地改革;1951年: 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 1952年: 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摧毁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1953年: 美国被迫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抗美援朝胜利; “一五”计划开始执行; 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 社会主义改造开始; 在朝鲜战场共击落敌机300多架; 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年: 第一届人大召开,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发展公私合营;

论晚清时期历史及对现代中国的启示

论晚清时期历史及对现代中国的启示 班级:1202 学号:6511939 姓名:赵雅馨近代以前,中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在明朝前世界上主要的发明与成就一多半均出自于中国。英国著名科学史专家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 史》:“中国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保持了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技术水平。” ①这些发明传入西方国家后,又为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奠定了物质基础。直至乾隆时期,中国的经济总量仍居世界第一。然而辉煌的背后隐藏的是巨大的危机,在康乾盛世之后的几百年里,中国经济水平不断下降。直至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大量白银如流水般流出中国,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步瓦解。美国著名的历史学家费正清曾说过:“导致中国落后的一个原因恰恰就是中国的文明在近代以前已经取 得成就的本身。”巨大的成就背后是巨大的危机。中国在短短的一百年里发生了 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独领风骚数千年的泱泱大国,何以沦为列强瓜分的鱼肉?本文将着重论述晚清时期中国的衰落及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中国五千年历史虽经历代王朝更迭,但本质从未发生改变。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为皇权社会,从秦始皇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中国存在了几千年。中央集权为政府带来了足够的权力调动国家资源,为建立并维护一个统一的国家起到了重要作用,也为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带来了所需要的安定环境,促进了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这成为中国几千年来在世界独占鳌头的因素之一。然而专制的弊端却在清末日益显现。专制阻碍了近代前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重农抑商政策在晚清时期达到巅峰,巩固了自然经济基础,以及晚清王朝的统治。把人民牢牢束缚在土地上,以满清政权的长期稳定。雍正时期中国开始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以抵御外族入侵,这切断了中西文明的交流,阻碍了资本主义文明的传播。思想上,满清政府采取一系列愚民政策,试图控制人民的思想,抑制了新思潮的传播。实行文字狱、八股取士严重摧残了人民的民族精神与自由思想。它加固了旧制度、旧思想在中国的继续。反观当代中国,虽然在党的领导下人民翻身得解放,但在人民的权利实现方面仍有不足。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化进程仍需持续。由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重心一直放在经济建设中,我国对于政治体制改革方面有所欠缺,一定程度上权力过于集中。这带来一系列弊端。如影响政府作为,不能很好地为人民服务。出现政府不作为或乱作为的现象。因此,政治体质改革是我国实现更高民主化的必然阶段,要不断壮大民主的力量,防止权力过分集中,更加充分的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如此,中国才能摆脱近代政治上的屈辱。 清朝前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迅速。清王朝实行了一系列改进耕作制度的政策,使得农业产量增长。同时,手工业迅速发展,出现了新技术、新工艺。商品经济也呈现繁荣的局面。但是,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它与商品经济是相互排斥的。因此,落后的经济制度决定了晚清时期的中国不可能与资本主义列强相抗衡。鸦片战争后,当资本主机逐步进入中国,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也逐渐解体。此外,晚清时期中国的闭关锁国政策客观上也阻止了资本主义进入中国。清朝统治者自诩清为“天朝上国",对于西方的科学技术以及文化都不屑一顾。到康熙年间就开始实行闭关锁政策,少于西方大国来往。这阻止了东西方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交流,统治者也因此闭目塞听,使中国逐渐地落后于西方国家。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八十年

罗辑思维( 海关为何是晚清中国唯一不贪腐的衙门)

罗辑思维(海关为何是晚清中国唯一不贪腐的衙门) 晚清中国的官场,几乎无官不贪,无衙不腐。不过,有一个例外,那就是海关。本来,海关是清代最腐败的衙门。但是,到了晚清,中国海关却一跃成了一个著名的廉洁机构,甚至被认为是“世界行政管理史上的奇迹之一”。那么,这个“奇迹”是怎么创造的?1853年,上海爆发了小刀会起义,海关运转失灵。但是外商的船只还在港口等待,贸易还是得继续进行,英、法、美三国的领事商量了一下,决定三国各派一人,成立了税务司,“代替中国政府”管理上海海关。令中方官员意外的是,外国人居然能诚实认真地收税,收到的税款后来也如数交给了中方。贪污腐败明显减少,“税收大增,政府善之”。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遂脑洞大开,很高兴地同意由英国人代管中国海关,并写入与英美等国签定的《通商章程善后条约》。从此开始由外国人代管海关行政,最高长官称“总税务司”,意即“总司海关税务之事”。外国人管理中国政府事务,这当然是西方侵犯中国主权的一个铁证。但是中国政府在这件事情上并非完全出于被动。英国外交官威妥玛与中国总理衙门大臣文祥谈论海关改革事宜之时,威妥玛曾表示,如果能按外国制度推行中国海关的改革,并不一定由英国人来管理,“中国尽可以雇用中国人、英国人、法国人等等”。没想到文祥

马上回答,“用中国人不行,因为显然他们都不按照实征数目呈报”,并且以原来管理上海海关的薛焕为例,说他近三年来根本没有报过一次账。后来当英国人赫德(Robert Hart)来到北京,与恭亲王奕?谈到海关改革时。恭亲王说,中国官员几乎无人可信。对比之下,外国人的报告较为可靠。 赫德是英国北爱尔兰人,开始他在宁波领事馆做翻译,后来到广东海关管理税务。通过一个多月的接触,恭亲王奕?对他的诚实、能干和专业素养非常信任。他甚至说:“如果我们有100个赫德,我们的事情就好办了”。因此,1863年,赫德得以接任总税务司,开始了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对中国海关的管理。赫德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海关的腐败。晚清海关的腐败,已经达到了无可复加的程度。鸦片战争之前,海关官员最主要的来钱方式是庇护鸦片走私。所有的人,从最高级的海关监督到最低级的杂役,都参与了这种腐败。他们定期向商人索取高额的费用,然后默许鸦片走私的进行。中国历代皇帝都对税关下达过整改命令,但是几乎没有任何效果,只能抓贪官来泄愤。仅在乾隆年间,就先后有六任粤海关监督被弹劫清查、抄家、判刑、罚令退赃,甚至被判流放、全家为奴。赫德不想仅仅以同样的反贪风暴来改变海关面貌。他要做的,是从制度上彻底更新,对腐败来个釜底抽薪。赫德首先做的,是建立新的会计制度。在旧式会计账目中,不但所有陋规和灰色收入不能体现,甚至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