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剂

注射剂
注射剂

一、选择题

[A型题]

1 注射剂按下列给药途径,不能添加抑菌剂的是

A 肌内注射

B 皮内注射

C 皮下注射

D 穴位注射;

E 静脉注射

2 供脊惟腔注射的注射剂pH值应为

A 酸性

B 偏酸性

C 中性

D 偏碱性

E 碱性

3 在下列有关热原检查法的叙述中,错误的为

A 法定检查方法为家兔致热试验和鲎试验法

B 鲎试验法比家兔试验法更灵敏

C鲎试验法操作简单,结果迅速可靠

D鲎试验法特别适用于生产过程中的热原控制

E鲎试验法对一切内毒素均敏感,可代替家兔试验法

4 注射用油的精制方法应为

A 除臭→脱水→中和→脱色→灭菌

B 脱水→除臭→中和→脱色→灭菌

C 中和→除臭→脱水→脱色→灭菌

D中和→脱色→脱水→除臭→灭菌

E 脱色→脱水→除臭→中和→灭菌

5 下列表面活性剂中,可用作注射剂增溶剂的是

A 吐温-80

B 月桂醇硫酸钠

C 硬脂酸钾

D 鲸蜡醇硫酸钠

E 硬脂醇硫酸钠

6 适用于注射剂偏碱性药液的抗氧剂应为

A 焦亚硫酸钠

B 亚硫酸氢钠

C 硫脲

D 硫代硫酸钠

E抗坏血酸

7 为防止注射剂中药物氧化,除加人抗氧剂、金属络合剂外,可在灌封时向安瓶内通人

A O2

B N2

C Cl2

D H2

E

8 在下列注射剂常用时抑菌剂中,既有抑菌作用又有止痛作用的应为

A 苯酚

B 甲酚

C 氯甲酚

D 三氯叔丁醇

E 硝酸苯汞

9 用水醇法制备中药注射剂时,为除去中药注射用原液中的蛋白质和多糖,应将含醇量调整为

A 45%

B 55%

C 65%

D 75%

E 85%

10 当归注射剂的制备宜选用

A 渗滤法

B 蒸馏法

C双提法

D 水醇法

E 醇水法

11 注射剂最显著的优点为

A 药效迅速、作用可靠

B 适用于不能口服给药的病人

C 适用于不宜口服的药物

D 可发挥局部定位作用

E. 比较经济

12 注射用水从制备到使用不得超过

A 5h

B l0h

C l2h

D l5h

E 20h

13 在水中溶解度低或为了延长作用时间的药物可制成

A 粉针剂

B 注射用片剂

C 水溶性注射剂

D 乳浊型注射剂

E混悬型注射剂

14 溶液不稳定的药物可制成

A 粉针剂

B 注射用片剂

C 水溶性注射剂

D乳浊型注射剂

E混悬型注射剂

15 热原的主要成分是

A 胆固醇

B 生物激素

C 磷脂

D 脂多糖

D蛋白质

16 《中国药典》规定用纯化水制备注射用水的方法为

A 澄清滤过法

B 电渗析法

C 反渗透法

D 蒸馏法

E 离子交换法

17 下列能彻底破坏热原的是

A 60℃加热120min

B 100℃加热60min

C l50℃加热30min

D 180℃加热30min

E 250℃加热30min

18 醇溶液中除鞣质pH值应调至

A 6以上

B 不超过6

C 8以下

D 8

E 8以上

19 水醇法提取精制中药溶液时,不易除去的杂质是

A 淀粉

B 鞣质

C 黏液质

D 多糖

E 蛋白质

20 挥发油注射液配制时常加入适量的氯化钠,目的是

A 盐析

B 防腐

C 调整渗透压

D 增溶

E 调节pH值

21 中药有效成分为挥发性成分时,应采用的提取方法是

A 水蒸气蒸馏法

B 透析法

C 酸碱法

D 水醇法

E萃取法

22 要求注射剂必须等渗的给药途径是

A 脊椎腔注射

B 穴位注射

C 静脉注射

D 肌内注射

E 皮下注射

23 配制中药注射剂常用的增溶剂是

A 吐温-20

B 吐温-60

C 吐温-80

D 司盘-80

E 司盘-60

24 在配制中药注射剂时常将药液进行热处理冷藏,目的是

A 除去热原

B 除去杂质

C 除去细菌

D 除去氧气

E 增溶

25 下列能溶血的输液是

A l%葡萄糖注射液

B l0%葡萄糖注射液

C 20%葡萄糖注射液

D 25%葡萄糖注射液

E 50%葡萄糖注射液

26 《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规定,注射液标示量2ml的易流动液体增加的装量为

A 0.60ml

B 0.50ml

C 0·30ml

D 0.15ml

E 0.10ml

27 在无菌操作的情况下,空安剖应选用的灭菌方法是

A 紫外线灭菌法

B 干热空气灭菌法

C 火焰灭菌法

D湿热灭菌法

E 煮沸灭菌法

28《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规定,注射液标示量为2m1的黏稠液体增加的装量为

A 0.70ml

B 0.50ml

C 0.25ml

D 0.15ml

E 0.l2ml

29 输液剂的灭菌通常采用

A 紫外线灭菌法

B 干热空气灭菌法

C 火焰灭菌法

D 热压灭菌法

E 煮沸灭菌法

30 一般注射剂从配制到灭菌不应超过

A lh

B 2h

C 5h

D 10h

E l2h

31 一般1~5m1的中药注射剂灭菌多采用

A 流通蒸汽灭菌100℃,30min

B 流通蒸汽灭菌100℃,45min

C 热压灭菌1l5℃,45min

D 热压灭菌12l℃,45min

E 低温间歇灭菌

32 一般10-20ml的中药注射剂灭菌多采用

A流通蒸汽灭菌100℃,30min

B 流通蒸汽灭菌100℃,45min

C 热压灭菌1l5℃,45min

D 热压灭菌12l℃,45min

E 低温间歇灭菌

33 输液剂中不得含有

A抑菌剂

B乳化剂

C 抗氧剂

D 渗透压调节剂

E pH值调节剂

34 混悬液型注射剂必须严格控制药物颗粒大小,99%的颗粒应直径应在

A 1μm以下

B 1μm以上

C 2μm以下

D 2μm以上

E 3μm以下

35 混悬液型注射剂必须严格控制药物颗粒大小,供一般注射者,颗粒应小于15μm,

15~20μm颗粒应不超过

A l%

B 5%

C l0%

D 15%

E 20%

36 在精制中药提取液时,加大明胶的目的是除去

A 蛋白质

B 鞣质

C 淀粉

D 多糖

E 无机盐

37 蒸馏水器上的隔沫装置的作用是防止

A 蒸汽逸散

B 爆沸

C 蒸馏速度过快

D 带入热原

E 带入废气

38 可制备注射用水和洗涤容器用的水是

A 自来水

B 矿泉水

C 湖水

D 深井水

E 纯化水

39 下列可除去鞣质的方法是

A 离心法

B 醇水法

C 水醇法

D 聚酰胺吸附法

E 酸碱法

40 在注射剂里加亚硫酸钠的目的是防止

A 水解

B 沉淀

C 变色

D 氧化

E 变旋

41 下列属于等渗的葡萄糖溶液是

A 2.5%

B 5.0%

C l0%

D 20%

E 50%

42 中药注射剂中加人枸橼酸的目的是

A 防止水解

B 调节pH值

C 延缓吸收

D 防止氧化

E 调节渗透压

43 精滤中药注射液宜选用

A 微孔滤膜滤器

B l号垂熔滤器

C 2号垂熔滤器

D 滤棒

E 滤纸

44 下列各氯化钠注射液中,为等渗浓度是

A 0.9%

B 2.5%

C 5.0%.

D 10%

E 15%

45中药注射剂中加人苯甲醇的目的是

A 稳定成分

B 增溶

C 止痛与抑菌

D 防止氧化

E 使药效物质均匀分散

46 注射剂的pH值要求一般控制在

A 4.0-9.0

B 4.0-8.0

C 5.0-9.0

D 6.0-9.0

E 7.4

47 下列不属于注射用水质量检查项目的是

A 硝酸盐检查

B 易氧化物检查

C 氯化物检查

D 重金属检查

E 刺激性检查

48 下列关于热原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滤过性

B 挥发性

C 被吸附性

D 耐热性

E水溶性

49 小剂量注射剂与输液剂的区别之一是

A 钾离子不能超标

B 要调节渗透压

C 灌封后立即灭菌

D 可加抑菌剂,止痛剂

E 刺激性检查

50 处理安剖的工序是

A 切割→圆口→洗涤→灌水蒸煮→干燥与灭菌

B 洗涤→切割→圆口→灌水蒸煮→干燥与灭菌

C 切割→洗涤→圆口→灌水蒸煮→干燥与灭菌

D 灌水蒸煮→切割→洗涤→圆口→干燥与灭菌

E切割→圆口→灌水蒸煮→洗涤→干燥与灭菌[B型题]

A 静脉注射

B 脊椎腔注射

C 肌内注射

D皮下注射

E 皮内注射

51 用于皮试或临床疾病诊断,剂量在0.2ml以下"

52 等渗又等张水溶液,不得加抑菌剂,剂量在l0ml以下

53 可为水溶液、油溶液、混悬液及中药注射液,剂量在5m1以下

54 多为水溶液,也可为O/W型乳浊液,剂量在50ml~数千毫升

55 主要为水溶液,不含刺激性药物,剂量在1~2ml

A 250℃,半小时以上

B 160~170℃,2~4h

C l00℃,45min

D 60~80℃,lh

E l15℃,30min, 表压68.65kPa

56 活性炭灭菌用

57 破坏热原用

58 热压灭菌用

59 肌内注射灭菌用

60 玻璃安新灭菌用

A 氯化钠

B 卵磷脂

C 聚维酮

D l%~2%苯甲醇

E 磷酸二氢钠和磷酸氢二钠

61 能使注射剂中的药物缓慢释放和吸收,而延长其作用的应为

62 乳浊液型注射剂,常选用的天然乳化剂应为

63 滴眼剂中常选用的pH值调节剂应为

64 当归注射剂中加人的局部止痛剂应为

65 注射剂中常用于调整渗透压的附加剂应为

A. 0.5%~1%

B 0.1%~1%

C 0.01%~0.5%

D 0.1%~0.5%

E 0.01%~0.5%

活性炭用量

66 输液剂配制时除杂质

67 一般注射液脱色

68 用于注射用油脱色

69 除去注射剂中热原

A 增加药物溶解度的附加剂

B 帮助混悬的附加剂

C 调节渗透压的附加剂

D 防止氧化的附加剂

E 抑制微生物增殖的附加剂

70 聚氧乙烯蓖麻油

71 甲基纤维素

72 维生素C

73 苯甲醇

A l%鸡蛋清的生理盐水

B 30%磺基水杨酸试液

C 浓盐酸

D 3%氯化钙试液

E 浓硫酸

74 鞣质检查

75蛋白质检查

76 树脂检查

77 草酸盐检查

A 必须等张

B 必须等渗,尽量等张

C 等渗即可,不必等张

D 0.5~3个等渗浓度,不必等张

E 不用等渗,也不用等张

78 脊椎腔注射

79 肌内注射

80 皮肤注射

81 静脉注射

A 等渗溶液

B 等张溶液

C 等渗并等张溶液

D等渗不等张溶液

E不等渗也不等张溶液

82 渗透压与血浆相等

83 与红细胞膜张力相等

84 溶液中溶质质点不能透过红细胞细胞膜

85 溶液中溶质质点能自由通过红细胞细胞膜

[X型题]

86 下列哪些物质可作注射剂的抑菌剂

A.次氯酸钠

B 尼泊金类

C 苯酚

D 甲醛

E 苯甲醇

87 蒸馏法制备注射用水时原水预处理及纯水制备的方法有

A 反渗透性

B 离子交换法

C 电渗析法

D 滤过澄清法

E 超滤法

88 关于注射剂的质量要求,正确的为

A.注射剂的成品,不应含有任何活的微生物

B 量大的注射剂均需进行热原检查

C 凡是注射剂不得有肉眼可见的混合物

D 注射剂一般应具有与血液相等或相近的pH

E 注射剂必须等渗

89 中药注射剂灭菌应遵循的原则有

A 大多采用湿热灭菌

B 为确保完全杀灭细菌和芽胞,必须在12l℃热压灭菌45min

C 仅对热稳定的注射剂采用热压灭菌

D 通常小剂量注射剂可用100℃湿热灭菌30~45min

E 对灭菌产品,应逐批进行"无热原检查"

90 注射用水制备过程中通常采用

A 重蒸馏法

B 离子交换法

C 滤过澄清法

D 电渗析法

E 反渗透法

91 在下列关于注射剂特点的叙述中,正确的为

A 作用迅速药效可靠

B 适用于不能口服给药的病人

C 适用于不宜口服的药物

D 可发挥局部定位作用

E 制备过程复杂,使用不方便

92 醇溶液调pH值法除鞣质的条件是

A 含醇量达70%以上

B 醇量达80%以上

C 含醇量达90%以上

D醇溶液调PH值在8以上

E 醇溶液调pH值以不超过8

93 下列有关等渗与等张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有

A 用溶血测定法来确定药物的渗透压比较可靠

B 将不等张溶液调至等张时,该溶液一定是高渗溶液

C 等渗不一定等张,但多数药物等渗时也等张

D 等渗为物理化学概念

E 等张是生物学概念

94 下列能提高注射剂稳定性的方法是

A 使用有色容器

B 调pH值

C加入依地酸二钠等金属螯合剂

D 加人亚硫酸钠等抗氧剂

E 通入CO2等惰性气体

95 注射剂中热原污染的途径有

A 原、辅料带入

B 容器、用具、设备等带入

C 制备过程污染

D 输液器具带入

E 溶剂带入

96 将药物制成注射用无菌粉末可防止

A 药物挥发

B 药物吸湿

C 药物变色

D 药物受热变质

E 药物水解

97 下列有关活性炭用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所处理药液的pH值应在3~5

B 一般活性炭用量为所处理的溶液量的0.5%~1%

C 活性炭使用前应在150℃干燥3~4h, 进行活化处理

D使用活性炭时,先将其加大药液中加热煮沸一定时间,并适当搅拌,稍冷后滤过

E 应选用注射用规格的活性炭

98 除去药液或溶剂中热原的方法有

A 吸附法

B 离子交换法

C 凝胶滤过法

D 超滤法

E 反渗透法

99 关于滴眼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滴眼剂是指药物制成供滴眼用的溶液、混悬液或乳剂

B 用于外科手术、供角膜创伤用的滴眼剂不得加抑菌剂与抗氧剂

C 滴眼剂一般应在无菌环境中配制

D 每个容器的装量,应不超过10ml

E 滴眼剂中不可含有任何辅料

l00 在注射剂生产过程中使用活性炭的目的是

A 脱色

B 助滤

C吸附热原

D 提高澄明度

E 增加药物的稳定性

101 用安韶灌封机灌封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主要有

A 剂量不准确

B 封口不严

C 出现泡头

D 平头

E焦头

102 注射用水质量检查项目有

A易氧化物检查

B 不挥发物检查

C 重金属检查

D 刺激性检查

103 下列有关注射剂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灌封前要进行半成品质量检查

B 植物油可作注射剂溶剂

C 注射剂不能加着色剂

D 常用热处理冷藏法处理药液

E 不宜接触聚氯乙烯制品

104 注射剂的附加剂作用有

A 帮助主药溶解

B 着色

C 抑制微生物生长

D 调节渗透压

E 防止主药氧化

105 滴眼剂的附加剂有

A pH值调节剂

B渗透压凋节剂

C 抑菌剂

D 调整黏度的附加剂

E 抗氧剂

106 安甄的质量检查有

A 物理检查

B 生物学检查

C 化学检查

D 装药试验

E 重量差异检查

107在进行鞣质检查时,尽管注射剂中含有鞣质也可能不产生沉淀的附加剂有

A 热原

B 聚山梨酯

C 聚乙二醇

D 苯甲醇

E聚氧乙烯基物质

108 下列属于输液剂的质量要求的是

A 适宜的pH值

B 适宜的渗透压

C 澄明度应符合有关规定

D 应无菌、无热原、无毒性

E 无任何抑菌剂

109 中药注射剂澄明度问题的解决办法有

A 选用适宜的容器

B 热处理冷藏

C 除净杂质

D 选用适宜的增溶剂、助溶剂

E 调节适宜的pH值

l10 下列属于中药注射剂安全性检查的是

B 刺激性试验

C 溶血试验

D 过敏试验

E 急性毒性试验

111 下列有关乳浊液型注射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微粒大小必须严格控制, 一般应≤1μm

B 有W/O型乳剂

C W/O/W型复乳

D 有O/W型乳剂·

E 可用于椎管内注射

112 除去中药注射剂原液中鞣质的方法有

A 明胶沉淀法

B 醇溶液调pH值法

C 聚酚胺吸附法

D 电渗析法

E 离心分离法

113 乳浊液型注射剂乳化剂有

A 豆磷脂

B 卵磷脂

C 香果脂

D 可可豆脂

E 普流罗尼克F-68

114 热原的性质有

A 不挥发性

B 挥发性

C 水溶性

D 耐热性

E 滤过性

115.除去容器和用具上的热原可采用

A 吸附法

B 高温法

C 酸碱法

D 石灰高锰酸钾法

E 蒸馏法

116 用饮用水制备纯化水的方法有

A 蒸馏法

B 离子交换法

C 反渗透法

D 滤过澄清法

E 凝聚法

117 偏碱性药液宜使用的抗氧剂有

A 亚硫酸钠

B 亚硫酸氢钠

C 焦亚硫酸钠

D 硫代硫酸钠

E 维生素C

118 滴眼剂中调整黏度的附加剂有

A 甲基纤维素

B 三氯叔丁醇

C 聚乙烯醇

D 聚维酮

E 聚乙二醇

119 偏酸性药液宜使用的抗氧剂有

A 亚硫酸钠

B 亚硫酸氢钠

C 焦亚硫酸钠

D硫代硫酸钠

E 硫脲

120 滴眼剂中增黏剂的作用有

A 降低药物的刺激性

B 有利于药效发挥

C 使药物与角膜接触时间延长

D 防止氧化

E 增加黏度

121 可兼做局部止痛剂和抑菌剂的是

A 苯甲醇

B 盐酸普鲁卡因

C 利多卡因

D 三氯叔丁醇

E 氯甲酚

122 滴眼剂常用缓冲液作溶剂的目的是

A 增加黏度

B 减少刺激性

C 抑菌

D 增强药物稳定性

E 提高药物疗效

123 中药注射剂常用的等渗调节剂有

A 氯化钠

B 硼酸

C 葡萄糖

D 硼砂

E 甘露醇

124 在中药注射剂制备过程中,有时加人活性炭,目的是

A 脱色、助滤

B 改变药性

C 吸附杂质

D 吸附热原

E 增加药物稳定性

125 要求注射剂必须等渗的给药途径是

A 脊椎腔注射

B 穴位注射

C 静脉滴注

D 肌内注射

E 皮下注射

126 增加注射剂中主药溶解度的方法有

A 采用非水溶剂

B 采用混合溶剂

C 分子上引入非水基团

D 加助溶剂

E 加增溶剂

127 中药注射剂中常用的止痛剂有

A 羟丙甲基纤维素

B 苯甲醇

C 三氯叔丁醇

D 盐酸普鲁卡因

E 利多卡因

128 使用注射剂时产生疼痛的原因有

A 药效物质的刺激

B 杂质的刺激

C 鞣质的刺激

D 渗透压不适当

E pH值不适当

129 血液中注人大量的低渗溶液会使细胞

A 缩小

B 溶血

C 萎缩

D 膨胀

E 破裂

130 除去10%葡萄糖液中的热原可采用

A 布氏漏斗过滤法

B 减压过滤法

C 超滤法

D 板框压滤机过滤法

E 活性炭吸附法

131 下列有关注射剂灭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主要根据主药性质来选择灭菌方法

B 灌封后立即灭菌

C 输液剂应115℃30min

D 注射剂最常用的灭菌法为滤过除菌法

E 在中性溶液中微生物的耐热性最强

132 防止中药注射剂氧化变色常用的方法有

A 调pH值

B 通人惰性气体

C 加入苯甲醇

D 加人焦亚硫酸钠

E 加入对羟基苯甲酸酯类

133 混悬液型注射剂常用的稳定剂有

A 三氯叔丁醇

B 聚山梨酯-80

C 低聚海藻酸钠等

D羧甲基纤维素钠

E 甲基纤维素

134 混悬液型注射剂中固体药物的分散方法有

A 微粒洁净法

B 机械粉碎法

C 溶剂化合物法

D 醇水法

E 溶解法

135 直接分装的注射用无菌粉末的制备有

A 微粒结晶法

B 机械粉碎法

C 灭菌溶剂结晶法

D 喷雾干燥法

E 发酵法

二、名词解释

1 注射剂

2 中药注射剂

3 热原

4 注射用水

5 纯化水

6 等渗溶液

7 等张溶液

8 鲎试剂

9 滴眼剂

10 混悬液型注射液

三、填空题

1 混悬液型注射剂中药物的粒度应控制在()以下。

2 乳浊液型注射剂中其分散相粒径一般应在()范围内。

3注射剂的pH值一般控制在()范菌内

4 热原具较强的耐热性,一般经()加热lh不受影响,()也不会发生热解,但在()lmin可使热原彻底破坏。

5 法定的热原检查方法为()、()。

6 配制注射剂,必须采用()制备的注射用水,贮存不得超过()h

7水醇法中,含醇量达75%时,可除去()和()。

8超滤法是利用分子分离的()方法。

9针用活性炭使用前应在()干燥()h,进行活化处理。

10 配液所用注射用油,应在使用前经()灭菌()h, 待冷却后即刻进行配制。

11 鲎试剂中含有能被微量细菌内毒素激活的凝固酶原和凝固蛋白原两种物质,经内毒素激活转化成具有活性的(),进而使()转变为()而形成凝胶。

12 注射剂不得含任何活的()。

13 用量大的和供()、()用的注射剂不应含有。

14 溶液型注射剂内不得含有可见的()。

15 供静脉注射的注射剂应具有与血浆相同或接近的()。

16 能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升高的微生物代谢产物称为(),又称为散()。

17《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规定检查热原的方法是()。

18 《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规定注射用水为纯水经()所得的水。

19 因为热原具有不(),所以制备注射用水采用()。

20 注射用水从制备到使用不得超过()。

21 注射剂所用的的各种附加剂均应为()规格。

22注射液的pH值一般应在()。

23 静脉注射剂应尽可能等张,()注射剂必须等张。

24 兼有止痛和抑菌作用的附加剂有苯甲醇和()

25 常用的渗透压调节剂有()和()。

26 滴眼剂用缓冲液的目的是减少(),提高()和增强()

27制备中药注射液常用活性炭处理,其作用有()、()和()。

28 用于眼部手术或创伤的滴眼剂不得加()

29 输液剂的配制方法有()和()。

30 输液剂一般采用()热压灭菌。

四、判断题

1 注射剂俗称针剂,多指药物制成的供注人体内的灭菌溶液。

2 注射剂亦可以是临用前配成溶液或混悬液的无菌粉末或浓溶液。

3 热原是指一种能引起恒温动物和人体体温异常升高的致热性物质。

4 注射剂的渗透压要求与血浆的渗透压相等或接近。而静脉注射、脊椎腔注射尽量等渗

5离子交换法中用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可除去水中的热原。"""""

6 用二乙氨基葡聚糖凝胶(分子筛)可制备无热原去离子水

7 不同物质的等渗溶液都能使红细胞的体积和形态保持正常

8 注射剂中常用的pH值调整剂有盐酸、硫酸等。

9 《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规定的热原检查法有家兔法和鲎试剂法

10 输液剂的质量要求与注射剂是一致的。

五、简答题

1 简述注射剂按分散系统可分为几类及给药途径有哪些。

2 简述热原的含义、组成及基本性质。

3 简述中药注射剂制备的工艺流程。

4 简述注射剂有哪些特点和质量要求。

5 简述输液剂的种类及用途。

6 简述滴眼剂附加剂的种类。

7 何为鲎试验法?

8 简述输液剂药液配制方法中的浓配法。

六、论述题

1 试述注射剂污染热原的途径及除去注射剂中热原的方法。

2 试述注射剂附加剂的含义、各类附加剂的作用及常用品种。

3 试述常用的中药注射用原液的制备方法及其特点。

4 中药注射剂中鞣质如果未除尽,将对中药注射剂产生什么影响?及除去中药注射剂中鞣质的常用方法。

七、计算题

1 现有中药提取液100ml,经试验测定其冰点下降度为一0.05℃,需加氯化钠多少克,才能使之成为等渗溶液?(1%氯化钠溶液的冰点下降度为0.58℃)

2 配制2%盐酸普鲁卡因溶液200m1,间需加氯化钠多少克,使成为等渗溶液?(1%盐酸普鲁卡因溶液的冰点下降度为0.12℃,l%氯化钠溶液的冰点下降度为0.58℃)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A型题]

1 E

2 C

3 E

4 C

5 A

6 D

7 B

8 D

9 D 10 C 11 C 12 C 13 E 14 A

15 D 16 D 17 E 18 D 19 B 20 C 21A 22 A 23 C 24A 25 A 26 D

27 B 28 C 29 D 30 E 31 A 32 B 33 A 34 C 35 C 36 B 37 D 38

E 39 D 40 D 41 B 42 B 43 A 44 A 45 C 46 A 47 E 48 B 49 D 50E [B型题]

51 E 52 B 53 C 54 A 55 D 56 B 57 A 58 E 59 C 60B 61 C 62 B 63 E

64 D 65 A 66 C 67 B 68 A 69D 70 A 71 B 72 D 73 E 74 A 75 B 76

C 77

D 78 A 79D 80 C 81 B 82 A 83 B 84 C 85D

[X型题]

86.BCE 87 BCD 88 ABD 89 ACDE 90 AE 91. ABCDE 92 BE 93 ABCDE 94 BCDE 95 ABCDE 96 DE 97 BE 98 ABCDE 99 ABCD 100 ABCD 101 .BCDE 102 ABCE 103 ABCD 104 ACDE 105 ABCDE 106 ACD 107 ACD 108 ABCDE 109 BCDE 110 BCDE 111 BCD 112 ABC 113 ABC 114 ACDE 115 BC 116 ABC 117 AD 118 ACDE 119 BCE 120 ABCE 121 AD 122 BD 123 ABCD 124 ACD 125 AC 126 AC 127 BCDE 128 ABCDE 129 BDE 130 CE 131 ABCE 132 BD 133 BCDE 134 ABC 135 CDE

二、名词解释

1 注射剂俗称针剂,系指药物制成的供注入人体内的灭菌溶液、乳浊液、混悬液,以及供临用前配成溶液或混悬液的无菌粉末或浓缩液。

2 中药注射剂是指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从中药或复方中药中提取有效物质制成的注射剂。

3 热原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是一种能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异常升高的致热性物质

4 注射用水为纯化水经蒸馏制得的水。

5 纯化水为饮用水经蒸馏、离子交换及反渗透法或其他适宜的方法制得的供药用的水。

6 等渗溶液是指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

7 等张溶液是指与红细胞膜张力相等的溶液。

8 鲎试剂为鲎科动物东方鲎的血液变形细胞溶解物的无菌冷冻干燥品。鲎试剂能与微量细菌内毒素形成凝胶。

9 滴眼剂系指一种或多种药物制成供滴眼用的水性、油性澄明溶液、混悬液或乳剂。

10 .混悬液型注射液是指不溶性固体药物分散于液体分散媒中制成的可供体内注射或静脉注射的药剂。

三,填空题

1 15μm

2 1-10μm

3 4.0-9.0

4 60 100 650

5 家兔致热实验法鲎试验法

6. 新锌12h

7 蛋白质多糖

8 膜滤过

9 150℃3-4

10 150~160℃l~2

11 凝固酶原凝固酶凝固蛋白原凝固蛋白

12 微生物

13 静脉脊椎腔注射热原

14 异物

15 渗透压

16 热原内毒素

17 家兔法

18 蒸馏

19 挥发性蒸馏法

20 l2h

21 注射用

22 4~9

23 脊椎腔

」24 三氯叔丁醇

25 葡萄糖氯化钠

26 刺激性稳定性疗效

27 吸附杂质脱色助滤

28 抑菌剂

29 浓配法稀配法

30 100℃ 30min

四、判断题

1× 2 √ 3 × 4 × 5 √ 6 √ 7 × 8 × 9× 10×

五、简答题

1 注射剂按分散系统分类可分为: 溶液型注射剂、混悬型注射剂、乳浊液型注射剂、固体粉末型注射剂。给药途径有:皮内注射、皮下注射、肌内注射、静脉注射、脊椎腔注射、穴位注射等。

2 热原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是一种能引起恒温动物和人体体温异常升高的致热性物质。是由磷脂、脂多糖和蛋白质组成的高分子复合物(亦称内毒素),其性质具有水溶性、耐热性、滤过性、不挥发性,以及能被强酸、强碱、强氧化剂、超声波所破坏。

3 制备中药注射剂的工艺流程;

4 注射剂的主要特点:①药效迅速作用可靠;②适用于不宜口服的药物;③适用于不能口服给药的病人;④可发挥局部定位作用;⑤使用不便、注射疼痛,使用不当危险性大;⑥制备过程复杂;需一定设备条件,成本较高。

质量要求:为确保注射剂用药安全,必须严格控制注射剂的质量,除制剂中主药含量应合格外,还应在:①无菌、无热原;②澄明度;③PH值;④渗透压;⑤安全性;⑥稳定性,以及杂质限度和装量差异限度等方面符合要求。

5 输液剂的种类及用途是:①电解质输液,用于补充体内水分、电解质、纠正体内酸碱平衡等,如氯化钠注射液等;②营养输液,用于补充供给体内热量、蛋白质和人体必需的脂肪酸和水分等如葡萄糖注射液、氨基酸输液、脂肪乳剂输液等; ③胶体溶液,用于维持血容量和提高血压等,有多糖类、明胶类、高分子聚合物等,如右旋糖酐注射液,明胶注射液、聚维酮注射液等。

6 滴跟剂的附加剂主要有:①调整pH值附加剂,常用磷酸盐、硼酸盐的缓冲液;②调整渗透压附加剂,常用氯化钠、硼酸、葡萄糖等;③抑菌剂常用硝酸苯汞、硫柳汞、尼泊金类;④调整黏度的附加剂,常用甲基纤维素、聚维酮等;⑤根据需要,还可加入增溶剂、助溶剂、抗氧剂等。

7 鲎试验法为一种体外热原试验法。本法利用鲎试剂与细菌内毒素产生凝集反应的机理,来判断供试品中细菌内毒素的限量是否符合规定。鲎试剂为鲎科动物东方鲎的血液变形细胞溶解物的无菌冷冻干燥品。鲎试剂中含有能被微量细菌内毒素激活的凝固酶原和凝固蛋白原两种物质,凝固酶原经内毒素激活转化成具有活性的凝固酶,进而使凝固蛋白原转变为凝固蛋白而形成凝胶。

8 输液剂药液配制方法中的浓配法是先将原料药物加入部分溶剂中配成高浓度的溶液,经加热滤过处理后再行稀释至所需浓度,此法有利于除去杂质。

六、论述题

1 注射剂污染热原的途径,分别可由溶剂、原辅料、容器、用具、管道装置、设备、制备过程、使用过程等环节带入。除去热原的方法,主要是根据热原的性质,以及可能污染热原的途径,从以下两方面解决:①除去药液或溶剂中热原、可采用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凝胶滤过法、超滤法和反渗透法;②除去容器上的热原,可采用高温法或酸碱法。

2 在注射剂中除主药外,为提高注射剂的有效性、安全性与稳定性,还可添加其他物质,这些物质统称为附加剂。根据附加剂的不同用途可分为以下几类:①增溶剂与助溶剂,其作用是增加主药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如吐温-80、卵磷脂等;②抗氧剂,金属螯合物、惰性气体,其作用是防止注射剂中主药氧化。如:亚硫酸钠、焦亚硫酸钠、维生素C、依地酸二钠、N2或CO2;③抑菌剂,其作用是防止注射剂制备过程中或多次使用过程中微生物的污染和生长繁殖。如:苯酚、氯甲酚、三氯叔丁醇等;④调整渗透压的附加剂,其作用是调整注射剂的渗透压,使之成为等渗溶液,如:氯化钠、葡萄糖等;⑤调整pH值的附加剂,这类附加剂包括酸、碱缓冲剂,其作用是调整注射剂的pH值,以减少注射剂的刺激性,增加药液

注射剂类药品安全生产质量技术指导原则概要

注射剂类药品安全生产质量技术指导原则 为提高注射剂类药品生产企业安全风险排查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在严格执行GMP的基础上,指导企业排查生产质量风险和开展生产质量研究,建立完善企业内部质量管理制度,特制定本指导原则。 1.人员管理 1.1主管生产、质量的企业和部门负责人应具备药学及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并具有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经验,有能力对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 1.2配制、灌封、灯检、无菌检验等关键岗位新进人员经GMP知识、岗位操作等专业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和质量管理部门确认后才能上岗。 1.3企业应定期对上述关键岗位操作人员,组织岗位操作SOP及相关管理制度再培训、考核。 2.设备管理 2.1洁净空调系统 2.1.1生产厂房应符合设计要求,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系统性维护、检测。灭菌F0值< 8产品的百级生产区域,高效过滤器的检漏每半年至少一次。 正式生产时,应定期对沉降菌、尘埃粒子进行监控。对压差有要求的关键生产区域,应每班监测。 2.1.2车间连续生产时,灌封等关键生产区域的空调系统停用时应启动值班机组保持正压。如停用时未启动值班机组,应进行相关验证,并应尽量模拟恶劣环境条件进行,确保空调系统重启后的消毒、运行,能符合设计要求。

2.1.3应定期对高效过滤器维护保养,特别是高湿区域、百级区域的高效过滤器。新安装或更换高效过滤器,应对生产区域洁净度重新检测,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更换百级高效过滤器还应进行检漏测试。 2.2注射用水系统 2.2.1应模拟实际生产时的运行状态,开展注射用水系统验证,确定运行、监控等管理制度。 2.2.2车间连续生产时,注射用水系统按规定保温循环使用,循环水泵不得停止工作。 注射用水系统日常运行使用时,应在线监控回水总管及储罐等温度,并定期监测总有机碳等指标。 2.2.3注射用水系统停用(循环水泵停止工作或并联管路单路关闭,恢复使用前应对全系统进行清洁、消毒,并监控检测一定周期,符合要求后才投入使用。 使用纯蒸气消毒的,应明确压力、温度、时间等,消毒前应对管路排空情况进行确认。2.2.4注射用水系统应定期维护、保养及处理,定期对呼吸器进行完整性检查。 2.2.5 注射用水储罐和输送管道不得有死角、盲管。 2.2.6 运行三年以上的管路及系统,应定期采取氯水冲洗等方法,判别是否形成生物膜。如形成,应采用有效方法进行处理。 2.3过滤系统 2.3.1应明确使用的过滤系统材质、孔径、耐压范围、耐温范围、耐酸碱范围等,明确安装、灭菌(温度、压力、时间、清洁、储存等方法和使用周期管理规定。 2.3.2治疗性注射剂,应按要求开展药品和过滤系统的相容性实验。

中药注射剂处方点评指南

中药注射剂处方点评指南 一、概述 纵观中药注射剂生产、流通、使用过程,导致不良反应/事件产生的原因,可归纳为:1. 药物自身问题,如:原料药材、制备工艺、组成成分、质量控制标准、运输和存储等不符合相关要求,未能保证药品质量;2. 安全性研究与风险管理缺乏,如临床前动物试验、临床试验、上市后临床研究等不足或不完整,未能充分证实药品的安全;3. 个体差异,如患者年龄、性别、生理状态、伴随治疗、合并用药、中医证候或体质等的不同,导致机体对药品的反应不同;4. 临床不合理使用。 为促进临床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2008年,卫生部发布了《中药注射剂的临床使用基本原则》,指出,使用中药注射剂时应做到:1. 选用品种严格掌握适应症,合理选择给药途径; 2. 辨证施药,严格掌握功能主治; 3. 严格掌握用法用量及疗程; 4. 严禁混合配伍,谨慎联合用药; 5. 用药前仔细询问过敏史,对过敏体质者慎用; 6. 对老人、儿童、肝肾功能异常患者等特殊人群和初次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慎重使用,加强监测; 7. 加强用药监护。 在实际临床治疗过程中,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存在着:1. 剂量选择不当,过量使用;2. 未辨证用药;3. 联合用药方法不当;4. 溶媒选择不适宜;5. 操作不当引起污染;6. 给药途径选择错误;7. 用药监测执行不到位或未开展;8. 用药疗程过长等问题。 为促进中药注射剂等中成药的合理使用,2010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制定“中成药临床应用基本原则”、“联合用药原则”、“孕妇使用中成药的原则”、“儿童使用中成药的原则”,提出“开展中成药临床应用监测、建立中成药应用点评制度”。同年,卫生部发布《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将中药注射剂纳入专项点评范畴。 制定中药注射剂处方点评指南,促进中药注射剂专项点评工作规范、有效开展,有利于医疗机构评估、了解、掌握、改进中药注射剂的临床使用,促进合理用药。 二、点评依据 1. 《处方管理办法》(部长令53号) 2. 《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卫医管发[2010] 28号) 3. 《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国中医药医政发〔2010〕57号) 4. 《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卫医政发〔2008〕71号) 5.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中成药)2009年版基层部分》(卫办药政发〔2009〕232号) 6. 《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国中医药医政发〔2010〕30号)

醒脑静说明书

醒脑静注射液说明书 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警示语:孕妇禁用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醒脑静注射液 汉语拼音: Xingnaojing Zhusheye 【成份】 麝香、郁金、冰片、栀子。辅料为聚山梨酯80、注射用氯化钠。 【性状】 本品为无色的澄明液体。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凉血活血,开窍醒脑。用于气血逆乱,脑脉瘀阻所致中风昏迷,偏瘫口喎;外伤头痛,神志昏迷;酒毒攻心,头痛呕恶,昏迷抽搐。脑栓塞、脑出血急性期、颅脑外伤,急性酒精中毒见上述症候者。 【规格】 每支装5ml 【用法用量】 肌肉注射。一次2~4ml,一日1~2次。 静脉滴注。一次10~20ml,用5%~10%葡萄糖注射液或氯化钠注射液250~500ml稀释后滴注,或遵医嘱。 【不良反应】 本品偶见皮疹等过敏反应。 【禁忌】 孕妇禁用。 【注意事项】 1.对本品过敏者慎用。 2.出现过敏症状时,应立即停药,必要时给予对症处理。 3.运动员慎用。 【药物相互作用】 尚无本品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的信息。 【贮藏】 密封,避光保存。 【包装】 安瓿瓶,5ml/支×4支/盒。 【有效期】 24个月 【执行标准】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品标准WS3-B-3353-98-2003。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Z32020564 【生产企业】 企业名称:无锡济民可信山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生产地址:无锡市新区长江南路12号 邮政编码:214028 电话号码:(0510)85345680 传真号码:(0510)85342680

醒脑静注射液说明书 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警示语:孕妇禁用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醒脑静注射液 汉语拼音Xingnaojing Zhusheye 【成份】 麝香、栀子、郁金、冰片。辅料为聚山梨酯80、注射用氯化钠。 【性状】 本品为无色的澄明液体。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凉血活血,开窍醒脑。用于气血逆乱,脑脉瘀阻所致中风昏迷,偏瘫口喎;外伤头痛,神志昏迷;酒毒攻心,头痛呕恶,昏迷抽搐。脑栓塞、脑出血急性期、颅脑外伤,急性酒精中毒见上述症候者。 【规格】 每支装10ml 【用法用量】 肌肉注射。一次2~4ml,一日1~2次。 静脉滴注。一次10~20ml,用5%~10%葡萄糖注射液或氯化钠注射液250~500ml稀释后滴注,或遵医嘱。 【不良反应】 本品偶见皮疹等过敏反应。 【禁忌】 孕妇禁用。 【注意事项】 1.对本品过敏者慎用。 2.出现过敏症状时,应立即停药,必要时给予对症处理。 3.运动员慎用。 【药物相互作用】 尚无本品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的信息。 【贮藏】 密封,避光保存。 【包装】 安瓿瓶,10ml×6支/盒。 【有效期】 24个月 【执行标准】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品标准WS3-B-3353-98-2003。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Z32020563 【生产企业】 企业名称:无锡济民可信山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生产地址:无锡市新区长江南路12号 邮政编码:214028 电话号码:(0510)85345680 传真号码:(0510)85342680

化学药品注射剂生产工艺处方核查一般要求.

附件6: 化学药品注射剂生产工艺处方核查一般要求 一、概述 依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及相关规定、《注射剂类药品生产工艺和处方核查工作方案》制定本要求。 化学药品注射剂由于潜在的风险度高,对其批准后的处方工艺的变更应更加重视,需要全面评估变更可能导致的对药品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影响。 化学药品注射剂上市后的处方工艺变更一般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情形: 处方变更:包括变更辅料种类;变更辅料用量;变更辅料来源、型号或级别;变更原料药来源。 工艺变更:包括变更药品生产工艺;变更药品生产设备;变更药品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方法及限度。 这些变更可能因其影响程度不同,而对药物的安全有效性和质量情况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需要根据变更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研究工作,以评估对产品质量的影响,从而保证上市产品的质量。 有关内容可参考《化学药品补充申请研究技术指导原则》等技术指导原则。 二、处方变更相关研究的一般要求 (一)辅料种类变更 注射剂中的辅料可分为以下几类:渗透压调节剂、pH值调节剂、增溶剂、助溶剂、抗氧剂、抑菌剂、乳化剂、助悬剂等。变更辅料种类包括增加、替换或删除已批处方中的一种或几种辅料。辅料种类的变更对药物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通常会产生较大的影响,需要进行较为全面的研究工作。 需要强调的是,辅料选用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应采用符合注射用要求的辅料。(2)在可满足需要的前提下,注射剂所用辅料的种类和用量应尽可能少。(3)应尽可能采用常用的注射用辅料。 使用已批准上市的注射用辅料,应提供辅料来源及质量控制的详细资料,包括生产企业、执行的质量标准、检验报告、购买发票、供货协议等,有批准文号的还应提供批准文号或进口注册证。 对于注射剂中有使用依据但尚无符合注射用标准的国产或进口辅料,可对非注射途经辅料进行精制使其符合注射用要求,并制定内控标准;且应提供详细的精制工艺及其选择依据、内控标准的制定依据。必要时还应进行相关的安全性试验研究。对新开发辅料、首次应用于注射途径辅料,由于存在一定的安全性担忧,应按相关要求同时进行辅料注册,提供相应的试验和/或文献资料,以保证该辅料使用的安全性。 (二)辅料用量变更

中药注射剂基本知识

中药注射剂基本知识 一、概述 (一)概念 注射剂(Injectiones)俗称针剂。指药物制成的供注入人体内的灭菌溶液、乳状液和混悬液,以及供临用前配成溶液或混悬液的灭菌粉末或浓缩液。 (二)类型 1、无菌溶液(如参麦、生脉等); 2、无菌乳浊液(如莪术油注射液、鸦胆子油静脉乳); 3、无菌混悬液; 4、无菌粉末(如穿琥宁)。 (三)组成 药物+附加剂+溶媒+特制容器 (四)给药途径 1、皮内; 2、皮下; 3、肌肉; 4、穴位; 5、静脉; 6、脊椎腔等。 (五)优点 1、药效迅速,作用可靠,药物立即进入组织、血管或器官,不受消化系统及食物的影响。 2、适于不宜口服给药的患者,如神昏、抽搐、痉厥、消化功能障碍等。 3、适于不宜口服的药物,如不易被胃肠道吸收的药物;具刺激性的药物;易被消化道破坏的药物,如天花粉结晶蛋白粉针等。 4、定位发挥药效,如消痔灵注射液用于痔核注射。 5、穴位注射发挥特有疗效,如鱼腥草注射液,利水消肿,抗菌消炎,用于鼻炎的治疗。 6、较其它液体制剂容易贮存(因无菌、隔离空气)。 (六)缺点

1、部分药物注射时疼痛; 2、给药不方便; 3、由于不经过机体的消化吸收而直接进入静脉,使用不当易发生危险,故对质量要求高; 4、制造工艺复杂,造价高。 (七)中药注射剂的发展概况 中药注射液已有60多年历史,最早为30年代的柴胡注射液,用于感冒、发烧的治疗。60年代研制出抗601注射液,茵桅黄注射液,201-2(板兰根)注射液等20多个品种。70年代进入大发展时期,有关资料报道总数达700多种,由于多数质量不过关,副作用大,文革后渐受冷落,给医生留下了不好印象。1977年版《中国药典》共收载了疗效确切的中药注射液23种,也有一些被纳入省市药品标准中,例如单方制剂莪术油、穿心莲、人参、丹参、山豆根总碱、丁公藤注射液。复方制剂用于静脉给药的,据不完全统计约有30余种。 中药注射剂具有高效、安全、低毒的特点,是发展中医药,解决中医急症用药的方向,已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由于中药注射剂的根本问题是质量问题,因此,1993年卫生部出台了《中药注射剂研究指导原则》,说明国家也越来越重视、规范中药注射液的研究、生产。95版《中国药典》及《卫生部药品标准》中收载了多种中药注射剂,且许多中药注射剂被列为《全国中医医院急诊科室必备中成药》,如鱼腥草、生脉、参麦、清开灵、参附、灯盏花、血塞通注射液等。 二、中药注射剂的基本知识 (一)分类 1、按物态分: (1)液体注射液(包括水针和油溶液) (2)注射用粉针(灭菌粉末) 2、按给药部位分:

注射剂质量风险管理

注射剂质量风险管理 1无菌保证风险与质量风险控制点 无菌保证的风险主要来自于以下,即: ●产品灭菌前微生物污染水平 ●灭菌工艺的可靠性 ●容器密封完整性 ●无菌保证管理体系 (1)产品灭菌前微生物污染水平 产品灭菌前通常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微生物污染。微生物污染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 ①原材料和包装材料中的微生物——风险在于其可能进入产品。 质量风险控制方法: ●制定原辅料采购标准,规定微生物限度。通常应不超过100CFU/g,并不 得检出致病菌。 ●进行供应商的确认时应重点关注供应商的生产过程对微生物污染、细菌 内毒素污染、产品混淆和交叉污染风险的控制措施。 ●对供应商及其供应的原料进行年度质量回顾分析,以评估其质量状况。 对有质量不良趋势的供应商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如增加现场检查的频 率,更严格的抽样方案。 ●严格管理仓储条件,确保原料储存过程中质量受控。如干燥、防虫、防 鼠等。包装材料如玻璃瓶应定点采购,其包装应能防止昆虫进入,储存 过程防止受潮长霉。 ②生产环境 注射剂的生产从原料称量开始直至完成密封,都分别在相应的洁净区进行。生产过程各步骤都可能存在药物直接暴露于环境的环节,存在来自于生产环境中的微生物污染的风险。为控制上述风险,采用A、B、C、D四个等级的洁净区标准,分别对应注射剂的各生产工序。如能证明在动态下生产区的洁净度能符合上述标准,则来自环境的微生物污染风险是较低的。 质量风险控制方法:

●洁净区应配置设计良好并经过验证、定期再验证且良好维护的空调净化 系统。洁净区新风和人员数量的关系,应至少达到GB50457-2008《医药 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X》规定的标准。 ●空调净化系统应保证持续稳定地运行。 ●空调净化系统停机超出规定时间后,应重新进行洁净区的验证。 ●精心设计、实施动态环境监控方案,保证监控数据能反映洁净区的实际 情况。 ●对环境监控结果进行环境质量统计分析。 ●根据环境质量统计结果制定、修订环境监控警戒标准和纠偏标准,确保 能及时发现、纠正环境恶化的趋势。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意识,即环境监控取样时段与非取样时段的 行为一致。 ●制定SOP明确规定发生诸如停电、空调净化系统故障、环境超标等偏差 应对措施。 ③生产设备 注射剂通常采用固定的设备,安装了生产及在线清洗、消毒等多种工艺管道。因此设备存在残留物或微生物的可能,对产品有潜在风险。 质量风险控制方法: ●设备在线清洁和在线灭菌的方法应足够详细,应包含所有影响清洁效果 的参数,如水温、清洁剂浓度、流速、时间、阀门的开闭次序和时间、 蒸汽温度、压力等的书面规定,以确保清洁效果的重现性。 ●清洁与灭菌方法,包括清洁、灭菌后最长存放时间应经过验证。 ●认真执行、记录清洁和灭菌过程,发生偏差应及时调查、纠正。 ●应制定、执行可靠的设备状态管理措施,保证设备的状态受控。 ●最好采用经验证的计算机化系统,自动执行、记录清洁和灭菌程序,设 备状态管理由计算机完成。 ●与药品接触的公用介质(如压缩空气、惰性气体等),将对产品质量产生 直接影响,因此需要对公用介质的质量进行严格控制,要求其质量等级 应满足ISO8573.1(GB/T13277-91)的要求,即露点≤-40℃,尘粒数≤

注射剂处方设计的一般考虑

注射剂处方设计的一般考虑 作者: zhangxiaohang(站内联系TA)发布: 2006-08-28 注射剂处方设计的一般考虑 ?(一)药物物理化学性质的测定 测定药物有关物理化学性质,对于制备一种稳定的注射剂是非常重要的。通常要求测定药物以下性质:化学含量或生物效价、溶解度与溶解速度、分配系数、水分、pH-速度图、稳定性等。同时还要了解药物的分子结构、分子量、药物颜色、嗅味。必要时还需要测定药物颗粒大小、形状、晶型、熔点、热分析图、吸收光谱、吸湿性等一系列性质。并进行详细的记录,这是处方设计前的基础工作,应该做到程序化规范化。我国新药审批办法中也有一系列规定,国外也有较系统处方设计前工作经验可以借鉴。这些性质与注射剂的设计,均有密切的关系,特别是溶解度与稳定性更加重要,下面将作进一步讨论。 (二)药物的溶解性 许多药物水中溶解度很小,而临床上又要求制成溶液型注射剂。因此,研究试制这类注射剂,首要问题是解决这类品种的溶解性。药物的溶解度与温度和pH有关,有些药物对温度依赖性很大,温度高时溶解,温度低时又析出。一般弱酸弱碱性药物的溶解度则随pH而改变。还有些药物特别是中药注射剂中某些成分在初制时呈胶态存在于注射剂中,贮存一段时间,胶体老化而析出沉淀。这些说明要解决药物的溶解性,首先必须对药物的性质深入了解,然后根据药物的性质,采取相应的措施。 关于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有制成盐类、改变溶媒、增溶或助溶等措施,这些方法的原理前面已详细讨论。这里只介绍最常用的成盐法的个别例子。如泛影酸与葡萄糖胺制成泛影葡胺,可制成60%浓度的注射液。有些药物虽无酸性或碱性基因,但含有一些羟基,可与多元酸部分酯化,然后制成酯的钠盐,如核黄素磷酸钠、氯霉素琥珀酸钠、地塞米松磷酸钠等。?(三)药物的化学稳定性和生物学稳定性?在溶解性研究之后,对溶液型注射剂来说,就要着手化学稳定和生物学稳定性的研究。此项工作历来是注射剂设计的中心。?1.化学稳定性?首先要考察主药是否稳定,属于何种降解途径,同时还要研究各种处方因素(如pH、溶剂、缓冲剂等)和外界因素(如温度、光线、氧等)对主药的影响,设计出合理的处方和工艺,预测其稳定性,这方面的内容,在药物制剂稳定性一章中已作了详细的讨论,读者可以参阅。?2.生物学稳定性?微生物不仅可传染疾病,也可引起药物的分解变质,解决生物学稳定性的方法,除灭菌外,还需添加抑菌剂,防止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注射剂中有三种情况需加抑菌剂:①多剂量容器的注射剂加入抑菌剂,避免因针头多次穿抽药液被微生物污染;②用滤过法灭菌或用无菌操作法制备的注射液,加入抑菌剂起辅助作用,以保证安全,如胰岛素注射液;③低温灭菌的注射剂,加入抑菌剂,以防止灭菌不完全。 为了使用安全,添加抑菌剂一次剂量超过5ml的注射液要特别慎重,供静脉或脊椎注射用的注射剂,不得添加抑菌剂。凡加有抑菌剂的注射剂,应在标签或说明书上说明抑菌剂的名称和用量。?注射剂中常用抑菌剂的名称、常用浓度见表3-1。抑菌剂加入注射油剂时,用量要增加,如癸酸诺龙麻油注射剂,苯甲醇用量达5%~10%。碱式水杨酸铋油注射剂中酚用量为1%,因其分配在油中的量大于在菌体种的量。此外还应注意抑菌剂与主药是否有配伍禁忌。

《中药注射剂专项点评明细介绍》

中药注射剂专项点评细则 一、概述 中药注射剂是指药材经提取、纯化后制成的供注入体内的溶液、乳状液及供临用前配制成溶液的粉末或浓溶液的无菌制剂。其药效迅速,便于昏迷、急症、重症、不能吞咽或消化系统障碍患者使用,在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肿瘤等疾病的治疗方面有着独特的治疗优势。 自抗战时期第一种中药注射剂(柴胡注射液)问世以来,已有多种中药注射剂被开发应用于临床,为国家多个药品目录所收载(见附件)。然而,在中药注射剂的开发和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增的同时,“葛根素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刺五加注射液”、“茵栀黄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等中药注射剂所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事件,使得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 2011年4月25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2010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指出,2010年全年,中药注射剂引起的不良反应/事件、严重不良反应/事件在中成药中的占比分别为50.9%、87.2%,在引起不良反应/事件、严重不良反应/事件排名前20位的中成药中,中药注射剂分别占据17位、20位。由此可见,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问题已不能忽视。 为警示社会关注中药注射剂的使用,自2001年11月起,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不断以发布《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的形式,将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情况告知社会,以促进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相关中药注射剂信息见附件)。 纵观中药注射剂生产、流通、使用过程,导致不良反应/事件产生的原因,可归纳为:1. 药物自身问题,如:原料药材、制备工艺、组成成分、质量控制标准、运输和存储等不符合相关要求,未能保证药品质量;2. 安全性研究与风险管理缺乏,如临床前动物试验、临床试验、上市后临床研究等不足或不完整,未能充分证实药品的安全;3. 个体差异,如患者年龄、性别、生理状态、伴随治疗、合并用药、中医证候或体质等的不同,导致机体对药品的反应不同;4. 临床不合理使用。

药剂学处方总结

第一部分:处方分析 1. 分析下列软膏基质的处方并写出制备方法。硬脂醇250g 油相,同时起辅助乳化及稳定作用白凡士林250g 油相,同时防止水分蒸发留下油膜利于角质层水合而产生润滑作用 十二烷基硫酸钠10g 乳化剂丙二醇120g 保湿剂 尼泊金甲酯0.25g 防腐剂尼泊金丙酯0.15g 防腐剂蒸馏水加至1000g 制备:取硬脂醇和白凡士林在水浴上融化,加热至75 ℃,加入预先溶在水中并加 热至 75 ℃的其他成分,搅拌至冷凝即得。 2. 写出10%Vc 注射液(抗坏血酸)的处方组成并分析? 维生素C 104g 主药碳酸氢钠49g pH 调节剂亚硫酸氢钠0.05g 抗氧剂依地酸二钠2g 金属络合剂注射用水加至1000ml 溶剂 3. 分析下列处方并写出下列软膏基质的制备方法。硬脂酸甘油酯35g 油相硬脂酸120g 油相液体石蜡60g 油相,调节稠度白凡士林10g 油相羊毛脂50g 油相,调节吸湿性三乙醇胺4g 水相,部分与硬脂酸形成有机皂其乳化作用尼泊金乙酯1g 防腐剂蒸馏水加之1000g 将油相成分(硬脂酸甘油酯,硬脂酸,液体石蜡,白凡士林,羊毛脂)与水相成分(三乙醇胺,尼泊金乙酯溶于蒸馏水中)分别加热至80 ℃,将熔融的油相加入水中, 搅拌,制成O/W 型乳剂基质。 4. 处方分析,并写出制备小体积注射剂的工艺流程肾上腺素1g 主药依地酸二钠0.3g 金属络合剂盐酸pH 调节剂氯化钠8g 渗透压调节剂焦亚硫酸钠1g 抗氧剂注射用水加至1000ml 溶剂 工艺流程:主药+附加剂+注射用溶剂配液滤过 灌封灭菌 安瓿洗涤干燥(灭菌) 成品包装印字质量检查检漏 5. 分析处方,并指出采用何种方法制片?并简要写出其制备方法。 处方:呋喃妥因50g 糊精3g 淀粉30g 淀粉(冲浆10%) 4g 硬脂酸镁0.85g 根据上述处方,选用湿法制粒制片。 制备:取呋喃妥因过100 目筛然后与糊精、1/3 淀粉混匀,加入淀粉浆制成软材,过14 目筛制粒,湿粒在60℃下干燥,干粒再过12 目筛整粒。将此颗粒与剩余的淀粉、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含量测定合格后计算片重。 6. 处方分析并简述制备过程 Rx1 维生素C 104g 主药碳酸氢钠49g pH 调节剂亚硫酸氢钠0.05g 抗氧剂 依地酸二钠2g 金属络合剂注射用水加至1000ml 溶剂制备:在配置容器中,加处方量80% 的注射用水,通二氧化碳至饱和,加维生素C 溶解后,分次加碳酸氢钠,溶解后加入已配好的依地酸二钠和亚硫酸氢钠溶液,调节pH6.0-6.2, 添加二氧化碳饱和的注射用水至足量,过滤,通二氧化碳气流下灌封。 7.写出板蓝根注射液处方中各物质的作用。 处方用量作用板蓝根500g 主药苯甲醇10ml 抑菌剂 吐温80 5ml 增溶剂注射用水适量溶剂共制1000ml 8. 写出复方磺胺甲基异恶唑处方中各物质的作用。 磺胺甲基异恶唑(SMZ )400g 主药甲氧苄啶(TMP )800g 主药(抗菌增效剂) 淀粉/120 目80g 填充剂,内加崩解剂3%HPMC 180 ~200g 润湿剂,黏合剂硬脂酸镁

醒脑静注射液

药剂科快讯第17期总第77期 关于醒脑静注射液的临床应用问题 醒脑静注射液是在传统镇惊开窍中药安宫牛黄丸的基础上研制成的中药注射剂,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活血、开窍醒脑的作用。 醒脑静注射液药物组成及化学成分:醒脑静注射液处方由麝香、冰片、栀子、郁金组成,为中药复方制剂,其化学成分十分复杂。麝香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其中包括大环酮类:麝香酮、麝香醇等;吡啶类化合物:麝香吡啶等;甾体类化合物:胆甾醇等;多肽蛋白质类化合物:精氨酸、脯氨酸等;脂肪酸和酯类化合物等。冰片的主要成分为右旋龙脑律草烯、β-榄香烯、石竹烯等。栀子含有栀子苷、栀子素及绿原酸等。郁金主要含有挥发油成分和姜黄素类化合物及微量元素等成分,挥发油主要成分是莪术酮、莪术双酮等;酚性成分主要是姜黄甲素、姜黄乙素等。醒脑静注射液中可以被检测的活性成分有麝香酮、樟脑和姜黄甲素、姜黄乙素、莪术酮、莪术双酮等。 醒脑静注射液临床应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醒脑静注射液用于气 头痛呕恶,昏迷抽搐。脑栓塞、脑出血急性期、颅脑外伤,急性酒精中毒见上述症候者。 虽然有文献报道临床上醒脑静注射液还用于急性中毒(安眠药中毒、有机磷中毒、海洛因中毒、一氧化碳中毒),脑炎(病毒性脑炎、乙脑),急性小儿感染性高热等以及各种眩晕症的辅助治疗。但相关的临床研究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对其临床应用前景的统一认识尚有待于进一步的研讨。 醒脑静注射液安全性问题:检索CHKD期刊全文库,共发现醒脑静注射液相关的不良反应4例,症状表现有:1.胸闷、憋气、呼吸、心跳加快,血压升高;2.

手背及胸部红丘疹;3.怕冷寒战;4.畏冷、发热T39.7℃,伴头痛。虽然未发现醒脑静注射液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报道,但其安全性问题仍不容忽视。这是因为中药注射剂成分复杂、药理作用研究不充分,同时其应用还受到中药材的质量(产地、采收季节、炮制等因素可影响其药物有效成分含量和毒性)、制备工艺、配伍应用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此外中药注射剂在给药途径、治疗作用及安全性等方面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中药,因此不能完全用中医药理论指导中药注射剂的使用。近年来随着临床应用范围的扩大,尤其是不合理的联用,中药注射剂引起不良反应、甚至死亡的报道也逐年增加,因此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鉴于中药注射剂的化学成分复杂,以及醒脑静注射液说明书未提供儿童用药的相关信息,因此建议临床使用醒脑静注射液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严格把握适应症; 2.单独使用,尤其禁止与西药同时输注; 3.必须联用时,应选择不同的给药途径或者间隔一定用药时间; 4.用药过程要注意观察及防范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北京儿童医院药剂科 2008年9月

浅谈中药注射剂

NANCHANG UNIVERSITY 论文 THESIS OF BACHELOR (20 13 —20 14 年) 题目浅谈中药注射剂 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专业:制药工程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张慧芳 指导教师: 起讫日期:2014-04-26——2014-05-05

浅谈中药注射剂 摘要:中药注射剂被看作是中药现代化的延伸,它改变了传统中药口服的给药方式,弥补 了传统中药口服或其他给药方式见效慢的缺点。它有中药急救的作用,可以和西药优势互补,结合中医理论辨证施治。中药注射剂在某些治疗领域具有不可替代性。不过同时也带来了诸多不良反应,甚至危及生命安全。本文主要就中药注射剂的现状,所面临的问题,解决途径,以及其重要性和未来发展前景等方面浅谈了一下自己浅薄的看法。 关键词: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质量控制;重要性;未来发展 1 中药注射剂简介 1.1中药注射剂定义 中药注射剂在《中国药典》和《中药药剂学》里的定义不同,但内容大致相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将中药材进行提取、纯化后制成的可以注入人体内的溶液、乳状液,或是溶液粉末等。[1] 《中药药剂学》:中药注射剂系指药材经提取、纯化后制成的供注入体内的溶液、乳状液及供临用前配制成溶液的粉末或溶液的无菌制剂。[2] 中药注射剂是传统医药理论与现代生产工艺相结合的产物,突破了中药传统的给药方式,是中药现代化的重要产物。与其他中药剂型相比,注射剂具有生物利用度高、疗效确切、作用迅速的特点。中药注射剂在抢救神志昏迷、不能口服的重症病人和急救等方面,一直发挥着独特作用。 1.2中药注射剂特点 1.2.1优点 (1)药效迅速、作用可靠; (2)适用于不宜口服的药物; (3)适用于不能口服给药的病人,如不能吞咽或昏迷的患者; (4)可以产生局部定位或延长药效的作用;有些注射液可以用于疾病诊断。 1.2.2缺点 (1)使用不便且注射时疼痛,使用不当有一定危险性; (2)制备过程比较复杂,制剂技术和设备要求较高。 1.3中药注射剂分类 (1)按分散系统分,注射剂可分为溶液型注射剂、注射用无菌粉末、混悬型注射剂和乳浊型注射剂等。 (2)根据临床用药需要,注射剂的给药途径主要有静脉注射、脊椎腔注射、肌内注射、皮下注射、皮内注射等。 1.4中药注射剂原料 中药注射剂的处方组成除植物药材以外,还包括珍珠母(珍珠粉)、水牛角、山羊角、麝香、鹿茸、水蛭、没药(一种树脂)、地龙、明矾、斑蝥(一种昆虫)等动物及矿物材料。 2 中药注射剂的发展现状 中药注射剂已成为我国民族制药支柱产业,也是制药产业开拓未来国际市场独具优势的项目之一,并且一直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等临床领域。但是,由于药

维生素C注射液的处方考察与制备

实验六维生素C注射液的处方考察与制备 一、实验目的 1、通过维生素C注射液处方稳定性考察,熟悉注射剂处方设计的一般思路。 2、掌握延缓药物氧化分解的基本方法。 3、掌握注射剂(小针)的生产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 二、实验指导 注射剂的处方设计应根据剂型特点、主药的理化性质及临床使用要求,从制剂的稳定性(物理、化学及生物学稳定性)、安全性(毒副作用)和有效性(速效、长效等)三个主要方面综合考虑,统筹兼顾,分清主、次因素,用科学方法进行原、辅料(品种、用量)的选择,还要考虑生产条件和成本等问题。 本实验通过对维生素C注射液处方组成的稳定性影响因素的考察,确定并设计处方,再按拟定的处方进行制备。初步掌握注射剂(小针)的研制和生产过程。 维生素C(抗坏血酸)的干燥固体较稳定,但在潮湿状态或溶液中,则很快变色,含量下降。这是由于维生素C的分子结构中,在羰基毗邻的位置上有二个烯醇基,很容易被氧化生成黄色的双酮化合物,再迅速水解、氧化,生成一系列有色的无效物质。其反应如下。 因此,维生素C注射液的处方设计应重点考虑如何延缓药物的氧化分解,以提高制剂的稳定性。维生素C的氧化过程常会受到溶液的pH值、空气中的氧、重金属离子和加热时间(如加热溶解与灭菌时间)等因素的影响。通常延缓药物氧化分解可采用下列措施: (1)除氧溶液中的氧和安瓿空间的残余氧对药物稳定性影响很大,应设法排除。在维生素C注射液生产过程中,应尽量减少药物与空气接触,可在配液和灌封时通入惰性气体。配液前,注射用水应通入二氧化碳(或氮气)去除溶剂中溶解的氧。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氮气,采用二氧化碳驱除维生素C溶液中的氧,其效果优于氮气。但应注意二氧化碳可使溶液的pH下降,呈酸性,也可能与某些药物发生反应,影响其稳定性。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故驱除安瓿空间的氧,用氮气较好。

醒脑静注射液说明书(2015年版)

核准日期:2006年12月05日 修改日期:2008年02月26日 2015年03月12日 醒脑静注射液说明书 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警示语:孕妇禁用;本品不良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应在有抢救条件的医疗机构使用,使用者应是具备治疗过敏性休克等严重过敏反应资质或接受过过敏性休克抢救培训的医师,用药后出现过敏反 应或其他严重不良反应须立即停药并及时救治。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醒脑静注射液 汉语拼音: Xingnaojing Zhusheye 【成份】 麝香、郁金、冰片、栀子。辅料为聚山梨酯80、注射用氯化钠。 【性状】 本品为无色的澄明液体。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凉血活血,开窍醒脑。用于气血逆乱,脑脉瘀阻所致中风昏迷,偏瘫口喎;外伤头痛,神志昏迷;酒毒攻心,头痛呕恶,昏迷抽搐。脑栓塞、脑出血急性期、颅脑外伤,急性酒精中毒见上述症候者。 【规格】 每支装5ml 【用法用量】 肌肉注射。一次2~4ml,一日1~2次。 静脉滴注。一次10~20ml,用5%~10%葡萄糖注射液或氯化钠注射液250~500ml 稀释后滴注,或遵医嘱。 【不良反应】 1.过敏反应:潮红、皮疹、瘙痒、呼吸困难、憋气、心悸、紫绀、血压下降、过敏性休克等。 2.全身性损害:畏寒、寒战、发热、乏力、疼痛、面色苍白、多汗等。 3.呼吸系统:呼吸急促、咳嗽等。 4.心脑血管系统:心悸、胸闷、血压增高等。 5.神经精神系统:头晕、头痛、抽搐、昏迷、肢体麻木、烦躁等。 6.皮肤及其附件:风团样皮疹、丘疹、红斑等。 7.消化系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8.用药部位:注射部位的疼痛、红肿、麻木、皮疹、静脉炎等。 【禁忌】 1.对本品或含有麝香(或人工麝香)、郁金、冰片、栀子制剂及成份中所列辅料过敏或严重不良反应病史者禁用。 2.本品含芳香走窜药物,孕妇禁用。 【注意事项】 1.本品不良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应在有抢救条件的医疗机构使用,用药后出现过敏反应或其他严重不良反应须立即停药并及时救治。 2.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功能主治使用,禁止超功能主治用药。 3.严格掌握用法用量。按照药品说明书推荐剂量使用药品。不超剂量和长期连续用

注射剂处方设计的一般考虑

注射剂处方设计的一般考虑

注射剂处方设计的一般考虑 作者: zhangxiaohang(站内联系TA)发布: 2006-08-28 注射剂处方设计的一般考虑 (一)药物物理化学性质的测定 测定药物有关物理化学性质,对于制备一种稳定的注射剂是非常重要的。通常要求测定药物以下性质:化学含量或生物效价、溶解度与溶解速度、分配系数、水分、pH-速度图、稳定性等。同时还要了解药物的分子结构、分子量、药物颜色、嗅味。必要时还需要测定药物颗粒大小、形状、晶型、熔点、热分析图、吸收光谱、吸湿性等一系列性质。并进行详细的记录,这是处方设计前的基础工作,应该做到程序化规范化。我国新药审批办法中也有一系列规定,国外也有较系统处方设计前工作经验可以借鉴。这些性质与注射剂的设计,均有密切的关系,特别是溶解度与稳定性更加重要,下面将作进一步讨论。 (二)药物的溶解性 许多药物水中溶解度很小,而临床上又要求制成溶液型注射剂。因此,研究试制这类注射剂,首要问题是解决这类品种的溶解性。药物的溶解度与温度和pH 有关,有些药物对温度依赖性很大,温度高时溶解,温度低时又析出。一般弱酸弱碱性药物的溶解度则随pH而改变。还有些药物特别是中药注射剂中某些成分在初制时呈胶态存在于注射剂中,贮存一段时间,胶体老化而析出沉淀。这些说明要解决药物的溶解性,首先必须对药物的性质深入了解,然后根据药物的性质,采取相应的措施。 关于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有制成盐类、改变溶媒、增溶或助溶等措施,这些方法的原理前面已详细讨论。这里只介绍最常用的成盐法的个别例子。如泛 影酸与葡萄糖胺制成泛影葡胺,可制成60%浓度的注射液。有些药物虽无酸性或碱性基因,但含有一些羟基,可与多元酸部分酯化,然后制成酯的钠盐,如核黄素磷酸钠、氯霉素琥珀酸钠、地塞米松磷酸钠等。 (三)药物的化学稳定性和生物学稳定性 在溶解性研究之后,对溶液型注射剂来说,就要着手化学稳定和生物学稳定性 的研究。此项工作历来是注射剂设计的中心。 1. 化学稳定性 首先要考察主药是否稳定,属于何种降解途径,同时还要研究各种处方因素(如pH、溶剂、缓冲剂等)和外界因素(如温度、光线、氧等)对主药的影响,设计出合理的处方和工艺,预测其稳定性,这方面的内容,在药物制剂稳定性一章中已作了详细的讨论,读者可以参阅。 2.生物学稳定性 微生物不仅可传染疾病,也可引起药物的分解变质,解决生物学稳定性的方法,除灭菌外,还需添加抑菌剂,防止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注射剂中有三种情况需加抑菌剂:①多剂量容器的注射剂加入抑菌剂,避免因针头多次穿抽药液被微生物污染;②用滤过法灭菌或用无菌操作法制备的注射液,加入抑菌剂起辅

注射剂一致性评价征求意见稿

附件: 已上市化学仿制药(注射剂)一致性评价 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 一、申请人应全面了解已上市注射剂的国内外上市背景、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上市后不良反应监测情况,评价和确认其临床价值。 二、已上市注射剂属于具有完整和充分的安全性、有效性数据的,或被FDA 橙皮书收载的,按本技术要求选择参比制剂,参照本技术要求和国内外相关技术指导原则开展一致性评价研究工作。申报资料格式和内容参照CTD格式要求进行整理。 三、已上市注射剂不具有完整和充分的安全性、有效性数据的,开展药品再评价。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根据注射剂药品科学进步情况、批准上市时的研究情况、上市后持续研究情况等进行综合分析,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进行再评价工作,具体办法另行发布。 四、参比制剂的选择 作为参比制剂的原研产品应具有完整和充分的安全性、有效性数据作为上市依据,符合以上要求的,建议企业按以下顺序选择参比制剂: (一)首选国内上市的原研药品;如原研药品国内未上市,应选择欧美日已上市的原研药品(对于多个国家/地区的,建议依次选择在美国、欧盟和日本已批准上市的)。如果原研药品在国外上市的处方不一致,申请人按照现有技术要求进行评估,选择更合理的原研药品。 (二)在原研企业停止生产的情况下,可选择美国橙皮书标识为RS的药品。 (三)对参比制剂选择有疑义的(专利问题除外),可与总局一致性评价办公室讨论确定。 五、处方工艺技术要求

(一)处方 注射剂仿制药中的辅料种类和用量通常应与参比制剂相同。辅料的用量相同是指仿制药辅料用量为参比制剂相应辅料用量的95%-105%。如附带专用溶剂,应与参比制剂的专用溶剂处方一致。 申请人可以提交与参比制剂抑菌剂、缓冲剂(含常规的pH调节剂)或抗氧剂不同的处方,但需标注不同之处,阐述选择的理由,并研究证明上述不同不影响所申请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辅料的浓度或用量需符合FDA IID数据库限度要求,或提供充分依据。 过量投料(overage):建议参考ICH Q8相关要求。 (二)生产工艺 1、工艺研究 注射剂灭菌工艺的研究和选择应参考总局药品审评中心颁布的《灭菌/无菌工艺验证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进行。 按相关指导原则开展工艺研究,确定生产工艺关键步骤和关键工艺参数。注意以下问题: (1)过量灌装(overfill):如原研产品存在过量灌装,仿制药的过量灌装宜与原研产品保持一致,如不一致需提供合理性论证。 (2)注射剂生产中不建议使用活性炭。为了有效去除热原(细菌内毒素),需加强对原辅包、生产设备等的控制。 (3)根据生产工艺进行过滤器析出物研究、相容性研究、吸附研究。根据溶液的特点进行硅胶管等直接接触药液容器的相容性研究。 2、工艺验证 (1)灭菌/无菌工艺验证 对于终端灭菌药品,至少进行并提交以下验证报告: ?药品终端灭菌工艺验证; ?直接接触药品的内包材的除热原验证或供应商出具的相关证明资料;

中药注射剂制备要点总结

中药注射剂制备要点总结 注射剂容器的种类与规格 (1)注射剂容器的种类按原材料分为玻璃容器和塑料容器。 (2)规格分为单剂量、多剂量和大剂量。 (3)注射剂容器的质量要求注射剂容器主要由硬质中性玻璃制成。玻璃应无色透明,不得有气泡、麻点及砂粒;应具有低的膨胀系数这种优良的耐热性;熔点较低,易于熔封;要有足够的物理强度;应具有高度的化学稳定性。 安瓿的处理方法 处理工序为:切割、圆口、灌水蒸煮、洗涤、干燥灭菌。在烘箱内用120~140℃干燥;灭菌170℃干热灭菌2小时,装无菌操作或低温灭菌药液的。 安瓿的质量检查 安瓿在应用前必须经外观、清洁度、耐热性、耐酸性、耐碱性等检查,合格品经处理后,方能使用。 注射剂的配制与滤过 (1)注射液的配制:有稀配法和浓配法。为提高澄明度和稳定性,配制时常进一步采取以下措施:①水处理,冷藏;②热处理冷藏;③活性炭处理;④加入附加剂 (2)注射剂的滤过:先粗滤再精滤,精滤常用G3常压,G4减压;G6滤过除菌;微孔滤膜常用0.8μm、0.45μm,0.22μm可滤过除菌。 注射剂概念及其分类 现对执业药师药剂学中注射剂概念及其分类作如下总结: 注射剂(injection)系指药物制成的供注入人体内的灭菌溶液、乳浊液或混悬液,以及供临用前配成溶液或混悬液的无菌粉末或浓缩液。包括: (1)水溶液型注射剂:易溶于水或增加其溶解度后易溶于水,且在水溶液中稳定或经用稳定化措施后稳定的药物,可制成水溶液型注射剂,如氯化钠、氨茶碱、维生素C等注射剂。 (2)油溶液型或非水溶液型注射剂:油溶液性药物可制成油或其他非水溶液型注射剂,如维生素E、黄体酮等注射剂。 (3)混悬型注射剂:在水中微溶、极微溶解或几乎不溶的药物,在一般注射容量内其溶液浓度达不到治疗要求的剂量时,可制成水性或油性的混悬液,如醋酸可的松、普鲁卡因、青霉素等。 (4)乳浊型注射剂:油类或油溶性药物,可制成乳浊型注射剂,如静脉注射用脂肪乳注射剂。 (5)注射用无菌粉末:亦称粉末针剂。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为药物的无菌粉末或疏松的冻干块状物,临用前加溶剂溶解或混悬后注射。

维生素C注射液的处方考察及制备OfficeWord

维生素C注射液的处方 考察及制备 O f f i c e W o r d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H2O C C C CH2OH O HO O C H COOH OH H 实验三维生素C注射液的处方考察及制备 一、目的与要求 1.通过维生素C注射液稳定性考察,熟悉注射剂处方设计的一般思路。 2. 掌握注射剂(水针)的制备方法与工艺。 3.熟悉影响易氧化药物稳定性的因素和提高药物稳定性的措施。 4. 熟悉注射剂的质量检查 序号内容时间(h) 1 影响维生素C溶液稳定性的因素考察 5 2 维生素C注射液的制备 4 3 维生素C注射液的质量检查 3 总计12 三、原理与指导 注射剂系指将药物制成的供注入体内的无菌溶液、乳状液和混悬液以及供临用前配制成溶液或混悬液的无菌粉末。注射剂由于直接将药液注入人体血管或组织内,故药效迅速,剂量准确,且作用可靠,适用于抢救危重病人;对于不宜口服的药物,或不能口服给药的病人,注射剂能发挥其应有的疗效;对某些药物可定位给药,产生局部作用。注射剂的成品,要求无菌、无热原,澄明度和剂量合格,安全性和稳定性符合要求,pH值符合规定等。 注射剂的处方设计应根据剂型特点、主药的理化性质及临床使用要求,从制剂的稳定性(包括物理、化学及生物学稳定性)、安全性和有效性三个主要方面综合考虑,统筹兼顾,分清主、次因素,用科学方法进行原、辅料(品种、用量)的选择,同时还要考虑生产条件和成本等问题。本实验通过对维生素C注射液稳定性影响因素的考察,确定并设计处方,再按拟定的处方进行制备。 维生素C用于防治坏血病,促进创伤及骨折、预防冠心病等,临床应用十分广泛。维生素C在干燥状态下较稳定,但在潮湿状态或溶液中,其分子结构中的烯二醇结构被很快氧化,生成黄色双酮化合物,虽仍有药效,但会迅速进一步氧化、断裂,生成一系列有色的无效物质。其反应如下: 抗坏血酸去氢抗坏血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