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制度_对政治学中制度研究范式的再思考_兼论新旧制度主义政治学的差异

理解制度_对政治学中制度研究范式的再思考_兼论新旧制度主义政治学的差异
理解制度_对政治学中制度研究范式的再思考_兼论新旧制度主义政治学的差异

特约主持: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 宁

在政治学中,制度是一个主要研究对象。对于制度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三百多年的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对城邦制度的研究,首开制度研究的先河。从那以后,政治制度一直是政治学家研究的对象,早期如柏拉图对“理想国”、莫尔对“乌托邦”、安德里亚对“基督城”社会制度的研究,近代如圣西门的“实业制度”、洛克的政府制度、卢梭的直接民主制度、孟德斯鸠的分权制衡制度、联邦党人的联邦制度等等,这些都体现了政治学家关于制度研究的智慧。制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分析政治制度与政治价值之间的关系,即如何通过建立和完善某种政治制度来实现某种政治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讲,几乎所有的政治学研究都是制度研究。但是,在政治学的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论之中,却有新旧制度主义政治学的划分。自亚里士多德开创对制度 (城邦政治制度) 研究以来,一直到20世纪中期行为主义兴起

理解制度:对政治学中制度研究范式的再思考

——兼论新旧制度主义政治学的差异

□李永洪1 2毛玉楠3

(1武汉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430072;

2西华师范大学 政治学研究所,四川 南充637002;

3西华师范大学 政治学研究所,四川 南充637002)

【内容摘要】制度是政治学的一个主要研究对象。但是制度研究范式在政治学

的不同发展时期却有着不同的境遇。旧制度主义政治学特别注重对宏观静态

制度的研究,坚持“制度决定论”;而行为主义政治学却抛弃了制度,把政治主

体的政治行为作为了自己的主要研究对象;对旧制度主义政治学和行为主义

政治学的研究范式进行合理扬弃之后形成的新制度主义政治学,又将制度研

究重新纳入了自己的研究视野,开创了制度研究的新范式。

【关 键 词】 制度;旧制度主义政治学;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研究范式;异同。

【作者简介】 李永洪,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西华师范大学

政治学研究所副教授,主要从事政治制度理论研究。

毛玉楠,西华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所讲师,法学硕士,主要从事政治

发展理论研究。

31

以前这段漫长的时期内,以制度作为研究对象的政治学学说、主张或分析途径,一般统称为旧制度主义政治学[1]。自从詹姆士?马奇和约翰?奥尔森教授于1984年在 《美国政治科学评论》 杂志上发表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政治生活中的组织因素》 以来,“新制度主义”一词在政治科学领域中出现的频率已经越来越高。随着新制度学派的研究领域和分析途径的不断拓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加入到这一行列之中,越来越多的问题开始纳入新制度主义的研究视野。新旧制度主义政治学分别是如何理解或看待制度的?新旧制度主义政治学各自有怎样的内在特点?二者有何相同和区别?弄清这些问题,对于我们今天的政治制度创新、政治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旧制度主义政治学中的

制度研究范式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政治学逐渐摆脱了道德哲学,政治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形成。一直到20世纪中期行为主义兴起以前,政治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从来都是对制度的分析和思考,这种分析主要由对不同的立法、行政和司法等正式的政治结构和政治制度的研究构成,国家或国家制度居于研究的中心地位。人们一般将这一阶段的政治学发展过程称为制度主义时期。相对以后出现的新制度主义政治学,制度主义时期的政治学在理论流派划分上就被称为旧制度主义政治学。旧制度主义政治学的学者们主要采用历史研究和比较研究的方法,聚焦于法律及其他正式制度,一方面他们倾向于把政治机构特别是国家作为一种独立的变量来看待,非常重视它们在理解和组织集体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另一方面他们将法律、制度和结构看作政治领域的最重要的独立变量,将人性视为常量,认为政治制度是决定、指导或修正个人行为动机的因素,认为政治制度是支配和影响人类行为的根本性和决定性因素,而非人类行为影响政治制度。他们设想在宪法与法律等正式制度所规定的各种政治机构、官员的权利及特权与他们在岗位上的实际行动方式有着紧密的联系。因而旧制度主义政治学者的研究领域涉及相互关联的四个基本方面,即:立法者、立法过程及法律规范;国家主权和地方行政权的性质;民族与社会及国家之间的关系;作为逻辑和规范框架的政治哲学。旧制度主义政治学者朝内向和外向两个方向发展。这样一来,随着制度结构的日趋复杂,旧制度主义政治学的学者们一方面认为有必要从内部对制度作更周密的审视,以便更深刻地把握合适的立法、行政、司法机构的运作。另一方面,他们重视比较方法的运用,进行国与国之间的比较和制度与制度之间的比较。旧制度主义政治学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哲理性、抽象性、定性化、描述性的。比如,彼得斯把旧制度主义的特征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法律尊重主义、结构主义、整体主义、历史相对论、规范分析等等[2]。

旧制度主义政治学作为19世纪末20

32

理解制度:对政治学中制度研究范式的再思考

世纪前期现代政治学形成时期的主流学派,为政治学的发展做出了奠基性的贡献。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旧制度主义的缺陷逐渐暴露出来。对他们的批评主要有:只注意静态制度层面的政治机构和法律条文,而不太关注实际的政治过程,具有形式主义的倾向;忽视了对政治活动主体的政治心理、动机、情感等非理性因素的研究;没有关注社会这个环境因素,不能抽象出支配政治局部运行的普遍原理,也不能判断局部决定整体的程度,因此对政治的理解不完善;脱离经济因素,并带有民族中心主义色彩;忽略国家以外的政治活动,如政党或利益团体对政治的影响;较少对非西方社会的政治制度或政府类型进行比较研究;对政治实际问题的研究重视不够。

二、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

制度研究范式

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政治学研究内容发生了重大转向,加之受社会科学领域里行为科学和文化领域两大思潮 (科学主义思潮和反理性思潮) 的共同影响,传统制度主义政治学开始向现代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转变。

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西方政治学发生了一次重大的研究范式转换——行为主义革命逐步兴起,行为主义研究范式的兴起。这个时期的政治学家们由于受到自然科学的影响,已经不再满足于政治学中的宏观、静态、规范、描述式的研究方式,在批判传统制度研究范式主要从逻辑上推演并建构政治制度,在语言符号上充满了价

值描述和评估,忽略了个体在制度建构中

的作用的基础上,他们决心将政治学建构

为可验证、可量化、动态性的科学。因此,

行为主义猛烈地批判政治学中静态的制度

分析,决心从政治活动的主体——人的政

治心理、政治行为出发去研究政治学,于是

大量的政治心理研究、政治行为研究、结构——功能分析究、模拟研究、实验研究、案

例研究、沟通研究、系统研究等取代了制度

研究。行为主义的核心就是“根据被观察到

的和能观察到的人类行为来说明所有的政

治现象”[3]。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行为主

义逐渐成为政治学主流理论,制度被排除到

主流政治学研究的视域之外,旧制度主义政

治学逐渐被人们“遗忘”和“冷漠”了。

历史常有惊人的相似现象出现。流行

几十年的行为主义政治学在20世纪70

年代末期,也受到了各方面的批评,批评

者认为行为主义者过分注重政治形式,揭

示政治实质不够;过分注重方法论,忽视

实际问题研究;过分推崇自然科学的技术

与方法而排斥历史与哲学的方法;试图排

除价值成分,保持价值中立;只求解释现

实,不求改造现实;经验理论带有很大的

主观因素等等。行为主义政治学中具有重

大影响的人物大卫?伊斯顿,在1969年的

美国政治学年会上以“政治学的新革命”

为题的发言宣告了行为主义走向衰落的

命运。行为主义的衰落客观上引发了替代

范式的出现,这种范式必须要结合传统制

度研究范式与行为主义的优点,而要抛弃

各自的缺点。历史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

33

由于行为主义革命在几十年中仍无法实现最初宏伟的学术“抱负”,其在政治学研究中的主流地位受到了挑战。与此同时,在经济学界,由于凯恩斯主义失灵、新古典经济学面临着困境、新古典综合派也遭到了沉重的打击,一批著名的济学家开始专门分析制度因素对经济的作用,被称为新制度主义。受经济学界同行对制度研究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的鼓舞,政治学家们开始重新把制度纳入当代主流政治学理论视野。人们开始重新重视制度在政治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制度分析方法开始了回归。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是当代西方政治学的一种新流派,其再次把政治制度当作政治分析的基点,把制度影响下的政治行为当作政治分析的核心。具体说来,新制度主义政治学是在20世纪70年代产生、80年代形成,是政治科学在古典意义上的制度研究和近代对制度研究扩展后经历了行为主义政治学时代以后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政治学流派。新制度主义政治学是在批判继承旧制度主义政治学的研究范式和理性反思行为主义政治学之不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把制度因素重新纳入政治学的核心范畴,重视制度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当然,我们应该注意到新制度主义政治学流派阵营的壮大却并没有带来理论、方法和观点的完全内在统一,新制度主义政治学并不是一个完全统一的派别,一般认为它主要由历史制度主义、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社会学制度主义等三个派别组成[4],各个派别对于制度的概念、制度的来源、制度的变迁、个人与制度的互动、何为好制度等都有不同观点。

与旧制度主义相比,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强调制度重要性的同时,加入了对个体偏好和行为的分析,即从旧制度主义的“制度→宏观政治结果”发展为“制度→个体的偏好和行为→宏观政治结果”,这无疑使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研究更具解释力。二是新制度主义政治学大大扩展了对“制度”的定义,制度不仅包括正式的结构,还包括非正式的结构、惯例和观念,使研究的范围、内容丰富了很多。三是新制度主义政治学在方法论上不是普遍以整体主义为主。与旧制度主义政治学普遍忽视理论发展和方法论问题不同,尽管新制度主义政治学在发展研究的可传递性、可重复性、量化等方面还不尽如人意,但是各新制度主义政治学分支无疑都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而且有的分支,如社会学制度主义、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已经发展出了形式化的研究方法。四是新制度主义政治学则在关注制度对个体偏好和行为、进而对社会的影响的同时,认为制度本身是特定社会中人的行为的结果。新制度主义政治学注重研究在特定的历史时空之中的“政治主体的有限理性、制度的路径依赖趋势和观念的重要作用”这三者的出场顺序和组合情况[5]。

总之,新制度主义政治学在当代的兴起,不仅表现在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制度进行全方位的研究 (包括制度的含义、构成、起源、变迁,行为与制度的关系、制度与文化的关系等主题) ,而且还把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理论运用到公共管理、公共政策分

34

析、比较政治、国际关系,以及欧洲一体化研究中。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基本特点是,既关注制度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又吸收行为主义的动态、过程、定量化的研究方法。

三、新旧制度主义政治学中

制度研究范式的差异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一方面已认识到了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立足现实政治生活,在承继和扬弃旧制度主义政治学、行为主义政治学的研究范式的基础上,逐步得以发展成熟。但更重要的另一方面则是在于我们应该明晰作为制度研究范式的两大集中体现的旧制度主义政治学和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究竟有何差异?

在讨论新旧制度主义政治学差异之前,我们有必要简述二者的相同之处。就二者的相同之处而言,我们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二者都将正式的政治制度作为自己重要的研究对象之一,都将制度作为核心概念,都把制度分析方法作为理论的基石和逻辑的起点。第二,二者在研究方法上有一些相同点。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继承了旧制度主义政治学对制度研究的某些方法,比如整体主义、历史主义、规范分析、比较分析等内容,同时还补充并发展了传统的制度研究。第三,二者都坚持认为对政治现象和政治事务的研究存在价值取向问题,并不主张所谓的“价值中立”或“价值祛除”,并不主张政治学只研究事实问题,而不研究价值问题。第四,新制度主义政治学对于旧制度主义

政治学在基本理论上具有一定程度的一致

性和承继性关系。这正如詹姆士?马奇和约

翰?奥尔森在 《新制度主义:政治生活中的

组织因素》 一文“关于制度主义视角介绍”

部分中所说的那样:“制度主义的观点并不

是全新的……新制度主义是把旧制度主义

的一些因素和最近政治学所奉行的一些非

制度主义的理论模式的结合。”

在简要探讨了新旧制度主义政治学相

同的基础之上,我们应更进一步地分析二

者的差异,进而真正弄清楚新制度主义政

治学“新”在何处?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究竟“新”在哪里?我们认为新旧制度主义政治

学的区别、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新”主要

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二者对制度内涵和外延的认识不

尽相同。旧制度主义政治学中的制度主要

是指法律、组织等为核心的正式政治制度,

而不包括习俗、惯例等符号系统和认知规

范等非正式制度。而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者

则认为,制度不仅包括法律、组织等正式制

度,而且还包括在人类活动中长期形成的

习俗、惯例等非正式制度,甚至被社会学制

度主义流派解读为文化的东西,也应该纳

入制度的范畴,因为这些非正式制度有时

可以强化 (甚至可能支配) 正式制度[6]。一

句话,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者主张制度在外

延上不仅包括正式制度,还包括非正式制

度。这样一来,就大大拓展、深化了对政治

制度的理解。

(2) 二者在认识论尚有所不同。旧制

度主义政治学者们主要致力于政府的正

式制度和与此相关的宪法文件或法律研

理解制度:对政治学中制度研究范式的再思考

35

究,并运用历史比较方法、描述归纳方法与形式法律方法来讨论国家、主权、宪政体制与联邦制度等。他们不仅把制度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甚至是唯一的对象,而且制度研究也是倾向于对整个制度系统进行研究,具有整体性的特征,无论是对本国还是对他国的政治制度进行分析,都是力求对制度的完整和全面的把握。而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者们一方面希望政治学研究朝着与政治理论紧密结合的方向发展,但他们并不主张回到历史学的历史描述与法律学的法制研究的旧制度主义政治学的传统中去。另一方面他们又转而借鉴了经济学、社会学中的公共选择理论、社会资本理论等来理解或解释中观层次的组织现象以及微观层次的个体行为等。他们十分重视镶嵌在各种政治经济体系中的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从而打破了旧制度主义政治学的整体主义观。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者无论是对宏观制度,还是对中观乃至微观制度,都特别注重对制度的整体主义和个体主义相结合理解 (甚至对制度作分散化的理解) 。

(3) 旧制度主义政治学注重静态的、独立的制度实体,而新制度主义政治学在关注政治制度的静态性、独立性特点之时,更注重其动态性、嵌入性特点,更加注重动态、嵌入的制度实体。旧制度主义政治学认为结构决定行为,人们只要能够辨别出政治结构的特征就能预测政治系统的行为,其对制度的研究是静态的、独立的。而在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者眼里,制度不仅仅是一个不变的“东西”,而且更多地表现为一个动态的“东西”。新制度主义政治学主张,制度不再是完全独立的实体,而是“嵌入”特定的环境中。历史制度主义流派的路径依赖观、理性选择制度主义流派的制度互动观以及社会学制度主义流派的文化嵌入观点等[7],就是其具体体现。

(4) 旧制度主义政治学坚持结构主义的“制度决定论”,而新制度主义政治学坚持制度主义的“制度攸关论”,这也是二者的一大差异。旧制度主义政治学倾向于关注政治体系中宪法或者其他正式制度在结构上的“决定论”意义,他们把制度当作决定政治现象的唯一因素来对待。而新制度主义政治学则认为,是“制度建构了个人选择方式以及对行为的有效塑造”[8]。也就是说,在解释、描述或预测政治行为及其后果时,是“制度攸关”而不再仅仅强调结构的重要性,制度只是影响人们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单靠制度并不足以决定人的行为。制度之所以攸关,是因为政治行为是“镶嵌”(或“嵌入”) 在制度之中,受制度制约或受益于制度所提供的便利。这些制约或便利主要体现在制度界定了行动者的权力行使、利益偏好、资源获取等方面。

(5) 二者对政治行为主体的认识不同。在此点上,旧制度主义政治学体现的是对政治行为主体的偏好漠视,而新制度主义政治学体现的是对政治行为主体的偏好重视。旧制度主义政治学在诠释制度与行为关系时,政治行动者的偏好基本上都是被漠视的,不会将其作为一个中间分析变量,政治行为主体与制度之间不存在互动关系,只是制度限定个人行为,而不

36

会有个人行为影响制度运行。而新制度主义政治学在诠释制度与行为关系时,政治行动者的偏好始终被不同流派作为一个重要的中间分析变量。比如,在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各分支流派中,观念、制度与利益三者的结构性关系一直是历史制度主义流派的关怀核心。对于制度变迁的研究,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认为,要么是因为价值观念的改变,要么是制度与观念之间的冲突。其坚持政治主体与制度之间的互动关系:制度限定或影响个人行为,而个人行为也影响制度运行。

(6) 二者在研究分析手段和方法上的不同。旧制度主义政治学注重制度的政治层面分析和比较分析方法,其研究方法主要是哲理性、抽象性、定性化、描述性、归纳性和静态性的。而新制度主义则在对旧制度主义政治学的研究方法做了合理扬弃的前提下,又借鉴了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的方法,并在批判行为主义缺陷的同时,又摄取了其动态、过程、定量化的手段,而且还使用以关于制度运行方式的理论命题为起点的演绎推理方法,使政治学顺应了社会科学研究手段科学化的现代发展趋势,从而对政治现象和制度现象进行多角度的分析。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研究不再满足于规范描述,而是把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结合起来,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政治学相关理论的解释力。

(7) 二者在理论的来源与理论的构

成上也不尽相同。旧制度主义政治学的理

论主要来源于自亚里士多德以来古典政

治学 (或传统政治学) 的相关理论,而缺

少对经济学、社会学、统计学等社会科学

和自然科学的理论借鉴;其理论构成也相

对简单。而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理论除了

来源于古典政治学的相关理论之外,还有

不少理论是直接或间接来源于经济学的

相关学说 (主要是理性选择理论,包括公

地悲剧模型,囚徒困境模型、搭便车假说

等假说模型) 、博弈论 (又称为策略论) 、

系统论和结构——功能主义学说等等,其

理论构成也相对丰富多样。

注释:

[1]此处仅仅从与“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相区别的角度,将

传统政治制度研究理论称之为“旧制度主义政治学”的。

[2]B.Guy, Peters.Institutional Theory in Political Science, London and New York:Wellington House,1999,pp.6-11.

[3]薛晓源、陈家刚:《全球化与新制度主义》 第106页,[北

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4]新制度主义政治学并不是一个统一的派别,其内部流派

众多。现代大多数政治学家都认为对其做出的“历史制度主义”“理

性选择制度主义”和“社会学制度主义”等三分法较为合理。

[5]何俊志等:《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译文精选》(序言) 第1

页,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6]James March, Johan Olsen.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Organizational Factors in Political Life,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Vol.78,No.3,1984.

[7]David Marsh, Gerry Sloker.Theory and Methods in Political Science,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02,pp.97-101.

[8]石 凯、胡 伟:《新制度主义“新”在哪里?》 ,载 《教学

与研究》 2006年第5期。

理解制度:对政治学中制度研究范式的再思考

37

新旧会计制度差异比较

新旧制度整体和主要内容比较 第一节新旧制度整体比较一、新旧制度正文内容比较 二、新旧制度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比较

主要比较结论:新旧制度整体上的结构和内容的最大差异表现在:新制度自成体系,而旧制度不能单独运用。 新制度由《企业会计制度》正文和《企业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构成。在《企业会计制度》中,对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要求、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基本会计要素的定义及其相关经济业务的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作出详细具体的规定,对一些特殊会计事项, 如会计调整、或有事项、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等的会计处理也作出了详细具体规定,同时也对财务会计报告的主要内容及编制基本要求作出了规定。这样,在实际上,新制度本身可以成为独立的会计核算和披露规范体系。而旧制度对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作出了详细具体规定,并不涉及会计核算的总体要求、一般原则,以及会计确认、计量方面的内容,因而必须结合《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及具体会计准则才能成为会计核算的规范体系,不能自成体系。 在其他方面,则在结构和主要内容上是大体一致的。 新旧制度整体结构和内容上的差异可以反映出我国会计核算规范体系的发展趋势是:我国仍将保持以企业会计制度形式为主的会计核算规范体系,或者说是将呈现出双重会计核算规范体系,即企业会计制度规范体系和会计准则规范体系。 三、新旧制度适用范围比较 主要比较结论:新制度是一种打破行业界限和经济成分界限的全国统一的企业会计核算制度,使不同行业的企业、不同经济成分的企业的会计信息口径一致,便于全国范围内不同行业之间、不同经济成分之间企业会计信息的对比分析和汇总。旧制度是一种分行业或经济成分的企业会计制度,在会计方法、会计科目乃至会计报表格式和内容及编制要求方面有较大差异,从而导致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之间会计信息口径不一致而缺乏可比性。 差异体现出我国企业会计制度发展趋势是:我国要建立一种打破行业界限和经济成分界

政治学原理 第三版 笔记

1.1.1政治的分析单位 (1)以个人为分析单位的政治观 该政治观的典范: 政治学中的古典自由主义 第一,个人在价值维度上是崇高的。 第二,个人在分析维度上是理性和能动的。 (2)古典自由主义的政治观主要内容 第一,对政治必然性的认识。 第一,个人与社会本位观。 第二,政府合法性的来源。 第四,消极政治观。 第五,对权力的制约。 第六,公域与私域的区分。 2.以团体为分析单位的政治观 代表理论:古典多元主义 古典自由主义政治学理论与多元主义理论比较 多元主义的基本观点 简言之,多元主义可以被视为一种特定形式的政治结构,它将全体社会成员置于一个强大的体制化网络(established network)之中,这一体制化网络由联结公民和精英的社会组织编织而成,并使有效的政治民主成为可能。 3.以阶级为分析单位的政治观 代表理论:马克思阶级理论 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对政治学研究的影响 第一,国体与政体的区分可以说是阶级分析方法的特定产物。 第二,强调斗争与暴力。 影响选择政治学研究分析单位的因素 第一,如何选择分析单位与所要研究的问题的性质有关,在这一意义上,它有一定的客观性。第二,问题意识的产生又与研究者的价值立场、态度情感甚至意识形态倾向密切相关。 1.2政治的核心概念与核心问题 1.2.1作为政治核心概念的权力 通常而言,政治学中的power(权力)指涉主体间关系,是主体在社会关系中实现某一既定目标或达致某一结果的能力。 权力的三面性: 权力的第一面一一着眼于决策的权力。 权力的第二面“议题设置”或“不决策”。 权力的第三面“思想控制”或“偏好型塑”。 1.2.1政治的核心概念 作为政治核心概念的权力 经典权力观 1.将权力视为制定和实施法律与公共政策 2.这种权力具有强制性 3.垄断性地掌握这种权力的是政府官员

数据库范式练习题

1、请简述满足1NF、2NF和3NF的基本条件。并完成下题:某信 息一览表如下,其是否满足3NF,若不满足请将其化为符合3NF 的关系。(本小题12分) 第一范式的关系应满足的基本条件是元组中的每一个分量都必须是不可分割的数据项。 第二范式,指的是这种关系不仅满足第一范式,而且所有非主属性完全依赖于其主码。 第三范式,指的是这种关系不仅满足第二范式,而且它的任何一个非主属性都不传递依赖于任何主关键字。 考生情况(考生编号,姓名,性别,考生学校)

考场情况(考场号,考场地点) 考场分配(考生编号,考场号) 成绩(考生编号,考试成绩,学分) 2、某信息一览表如下,其是否满足3NF,若不满足请将其化为符 合3NF的关系。(12分) 配件关系:(配件编号,配件名称,型号规格) 供应商关系(供应商名称,供应商地址) 配件库存关系(配件编号,供应商名称,单价,库存量) 3、简述满足1NF、2NF和3NF的基本条件。并完成下题:已知教学关系, 教学(学号,姓名,年龄,性别,系名,系主任,课程名,成绩),试

问该关系的主键是什么,属于第几范式,为什么如果它不属于3NF,请把它规范到3NF。 4、请确定下列关系的关键字、范式等级;若不属于3NF,则将其化为3NF 。 例 1.仓库(仓库号,面积,电话号码,零件号,零件名称,规格,库存数量) 例1答案: 仓库号+零件号;1NF; 仓库(仓库号,面积,电话号码) 零件(零件号,零件名称,规格) 保存(仓库号,零件号,库存数量) 例2. 报名(学员编号,学员姓名,培训编号,培训名称,培训费,报名日期),每项培训有多个学员报名,每位学员可参加多项培训。例2答案: 学员编号+培训编号;1NF;

新旧企业会计制度比较

新旧企业会计制度比较 第一节新旧制度整体比较新旧制度正文内容比较 、新旧制度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比较

主要比较结论:新旧制度整体上的结构和内容的最大差异表现在:新制度自成体系,而旧制度不能 单独运用。 新制度由《企业会计制度》正文和《企业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构成。在《企业会计制度》 中,对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要求、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基本会计要素的定义及其相关经济业务的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作出详细具体的规定,对一些特殊会计事项,如会计调整、或有事项、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等的会计处理也作出了详细具体规定,同时也对财务会计报告的主要内容及编制基本要求作

出了规定。这样,在实际上,新制度本身可以成为独立的会计核算和披露规范体系。而旧制度对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作出了详细具体规定,并不涉及会计核算的总体要求、一般原则,以及会计确认、计量方面的内容,因而必须结合《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及具体会计准则才能成为会计核算的规范体系,不能 自成体系。 在其他方面,则在结构和主要内容上是大体一致的。 新旧制度整体结构和内容上的差异可以反映出我国会计核算规范体系的发展趋势是:我国仍将保持以企业会计制度形式为主的会计核算规范体系,或者说是将呈现出双重会计核算规范体系,即企业会计制度规范体系和会计准则规范体系。 三、新旧制度适用范围比较 主要比较结论:新制度是一种打破行业界限和经济成分界限的全国统一的企业会计核算制度,使不同行业的企业、不同经济成分的企业的会计信息口径一致,便于全国范围内不同行业之间、不同经济成分之间企业会计信息的对比分析和汇总。旧制度是一种分行业或经济成分的企业会计制度,在会计方法、会计科目乃至会计报表格式和内容及编制要求方面有较大差异,从而导致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之间会计信息口径不一致而缺乏可比性。 差异体现出我国企业会计制度发展趋势是:我国要建立一种打破行业界限和经济成分界限的全国统一的企业会计核算制度。 第二节新旧制度主要内容比较 会计基本要素定义的比较

政治学(第四版)杨光斌笔记 第一章政治和政治学教材

第一篇政治的性质 第一章政治和政治学 重点问题 1.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是什么? 2.如何从系统论和博弈论的角度认识政治? 3.政治与经济的基本关系是什么样的? 4.什么是政治哲学和政治科学? 5.什么是新古典主义政治学? 6.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中的制度主义方法论? 7.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主要流派及其内容是什么? 第一节政治的含义 一、什么是政治 (一)不同的政治观 1."君权神授"思想 认为政治是一种上帝安排人世的力量 2.政治是一种治国之道 3.政治就是夺取权力 4.政治就是政府的活动 5.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 (1)政治是经济的最集中体现 (2)政治就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 (3)政治就是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的形式、任务和内容 (4)政治是一门科学,是一种艺术 由上可见,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理论,为人类认识政治现象做出了革命性贡献。马克思主义第一次把对政治的研究同人类的彻底解放结合起来,具有科学性、阶级性、革命性和实践性,同时,在实践中不断

发展。 (二)政治定义 定义:政治就是人们围绕公共权力展开的活动以及政府运用公共权力而进行的资源的权威性分配的过程。 对政治概念的理解 1.社会需要进行资源分配 2.分配必须是权威性的 3.权威性的分配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 4.作为博弈的政治 博弈 博弈是指在一定规则的约束下,基于直接相互作用的环境条件,各参与人依靠所掌握的信息,选择各自策略(行动),以实现利益最大化和风险成本最小化的过程。 政治博弈 (1)政治博弈的要素 局中人——要得到政治利益,必须首先成为局中人,不能出局 包括个人团体和国家 目标和结果——目标复杂多样,不同的局中人追求不同的目标 政治的资源——如财富、人数、威望、职位及说服技巧 规则——它是博弈最重要的要素;规定如何确定博弈结果;规定局中人的角色及其权力、责任和限制;规定越轨者应受何种惩罚;规定如何使规则更具适应性;政治规则变化频繁复杂,在政治博弈中发生 策略——博弈的核心 需考虑 自己的目标和资源 他人会如何行动 (2)政治博弈的规则体系 宪法规定了政治体系的基本框架 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颁布的法律和决定构成政治博弈的基本规则 不成文的传统与习惯是最重要的政治规则 (3)政治博弈的类型 ①零和博弈 参加者一方所得为另一方所失的博弈。结果只有赢家和输家,即得失相加等于零。

数据库范式习题答案

Normalization Questions and Answers Database Systems,CSCI4380-01 Sibel Adal? October28,2002 Question1Suppose you are given a relation R=(A,B,C,D,E)with the following functional dependencies:{CE→D,D→B,C→A}. a.Find all candidate keys. b.Identify the best normal form that R satis?es(1NF,2NF,3NF,or BCNF). c.If the relation is not in BCNF,decompose it until it becomes BCNF.At each step,identify a new relation,decompose and re-compute the keys and the normal forms they satisfy. Answer. a.The only key is{C,E} b.The relation is in1NF c.Decompose into R1=(A,C)and R2=(B,C,D,E).R1is in BCNF,R2is in2NF.Decompose R2 into,R21=(C,D,E)and R22=(B,D).Both relations are in BCNF. Question2Suppose you are given a relation R=(A,B,C,D,E)with the following functional de-pendencies:{BC→ADE,D→B}. a.Find all candidate keys. b.Identify the best normal form that R satis?es(1NF,2NF,3NF,or BCNF). c.If the relation is not in BCNF,decompose it until it becomes BCNF.At each step,identify a new relation,decompose and re-compute the keys and the normal forms they satisfy. Answer. a.The keys are{B,C}and{C,D} b.The relation is in3NF c.It cannot be put into BCNF,even if I remove D and put into a relation of the form(B,C,D)(I need C for the functional dependency),the resulting relation would not be in BCNF. Question3Suppose you are given a relation R=(A,B,C,D,E)with the following functional de-pendencies:BD→E,A→C. a.Show that the decomposition into R1=(A,B,C)and R2=(D,E)is lossy.You can show using any method.My suggestion is to show how spurious tuples result from this decomposition with respect to the table below: A B C D E 12345 18344 1

数据库原理复习题1

一、填空 1.目前,数据库系统支持的主要数据模型有__层次__模型、__网状__模型和关系模型。 2.与文件系统相比较,数据库系统的冗余度__小__,数据共享性__高___。3.关系模型的三类完整性是__实体完整性__、__参照完整性__和用户自定义完整性。若基本关系R中含有与另一个基本关系S的主码Ks相对应的属性组F,则对于R中每一个元组在F上的值必须为_空值___或者_S中主码某个值 __。4.由于数据库系统在三级模式之间提供了__外模式/模式_和__模式/内模式__两层映象功能,这就保证了数据库系统具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 5.1NF的关系消除__非主属性对码的部分函数___依赖后,可将范式等级提高到2NF。2NF的关系消除__非主属性对码的传递函数___依赖后,可将范式等级提高到3NF。 6.E-R图的主要元素是实体、属性和_实体之间的联系___。 7.关系代数中专门的关系运算包括:选择、投影、__连接___和__除__。 8.SQL语言中的GRANT语句的功能是__授权__;REVOKE语句的功能是__收回权限__。 9.数据库的逻辑模型设计阶段,任务是将_E-R模型___转换成关系模型。 二、选择 1.关系模型中,同一个表中的不同属性命名( C ) A.可相同 B.必须相同 C.必须不同 D.可相同,但数据类型不同2.逻辑数据独立性是指( B ) A.模式变,用户不变 B.模式变,应用程序不变 C.应用程序变,模式不变 D.子模式变,应用程序不变 3.进行自然联接运算的两个关系必须具有( B ) A.相同属性个数 B.公共属性 C.相同关系名 D.相同关键字4.数据库具有( D ),最小冗余,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易于扩充等特点。 A.程序结构化 B.程序标准化 C.数据模块化 D.数据结构化 5. 任何由二个属性组成的关系( D ) A.可能为1NF B.可能为2NF C.可能为3NF D.必为3NF 6.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位于____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B ) A.硬件与软件 B.用户与操作系统 C.硬件与操作系统 D.数据库与操作系统 7.数据库中,层次模型( A ) A.有且仅有一个结点无双亲,其他结点有且仅有一个双亲 B.有一个以上结点无双亲 C.每个结点都无双亲 D.有一个结点有多于一个双亲 8.一个关系中的候选关键字( B ) A.至多一个 B.可多个 C.必须多个 D.至少3个 9. 在数据库技术中,独立于计算机系统的模型是( A ) A.E-R模型 B.层次模型

政治学导论标准答案

政治学导论答案

————————————————————————————————作者:————————————————————————————————日期: 2

第一章政治与政治学 重点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是什么? p5四点+意义 1)“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2)“政治就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 3)“政治就是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活动的形式、任务和内容。” 4)“政治是一门科学,是一种艺术。” ?如何从系统论和博弈论的角度认识政治? 系统论p8 结合图表,政府系统由政府机构、政党、社团、领导人及公民构成。输入→输出→反馈→二次输入→……。 博弈论p9~12 对策性博弈五要素:局中人、资源、对策、规则及目标。 政治博弈的规则包括成文的宪法、法律和行政机关的决定,与不成文的传统和习惯。 政治博弈分为零和博弈与非零和博弈。 定义:政治就是运用权力的政府机构根据一套规则以决定谁得到好处及谁支付社会代价的系统化过程,其中团体与团体之间、团体与政府之间充满着合作与冲突。 ?政治与经济的基本关系是什么样的? 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经济基础决定政治上层建筑,而政治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什么是政治哲学和政治科学? P15~16 政治哲学:what should be研究政治的规范性,回答政治对错好坏问题,核心概念是公平、平等、正义、自由、民主等政治价值,是人们进行政治评价和政治分析的基本准则。 政治科学:what is研究政治的科学性,解释和回答政治现象。 ?什么是新古典主义政治学? P22 20世纪70-80年代,罗尔斯的正义论和新制度主义政治学一方面将政治学带回传统,一方面还在发挥着中介性质的作用而把政治学向前推进一大步,形成“新古典主义政治学”。三基本特征: ?制度中心论。不仅包括政体、制度结构,也包括中观和微观层面的规则,以及制度变迁理论和非正式规则的遗传性文化。 ?政治科学与政治哲学的统一性。单纯的政治科学不能解释本质上复杂的政治过程,必须借助于政治哲学。要令人信服地解释制度变迁,既少不了政治科学关于制度作用的 分析,也离不开政治哲学关于制度价值的关怀。 ?研究方法上的整体主义与个体主义的统一性。 ?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中的制度主义方法论? P28 马克思主义的制度分析主要包括六点,制度含义、制度变迁方向、变迁方式、社会关系、技术与观念的关系、个人作用。 时代特征是,制度包含由一系列“关系”构成的宏观的整体性“硬约束机制”,是一种结构决定论分析路径。是一套因果关系密切的方法论体系,对后来制度经济学和新制度主义政治学有直接或间接影响。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主要流派及其内容是什么?

新旧会计制度变更解决方案1.0

新旧会计制度变更解决方案 一、背景 1、所有上市公司于2007年1月1日起执行新会计准则。 财政部2006年2月15日正式发布的新会计审计准则体系,定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中率先执行,新会计准则不仅理念先进、体系完整,而且充分体现了与国际准则的趋同。新准则的实施会极大地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进一步缩小会计收益调整空间。 《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指出,在首次执行日,企业应当对所有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重新分类、确认和计量,并编制期初资产负债表,编制期初资产负债表时,对于一些事项要求追溯调整,涉及损益的直接计入留存收益,其他项目不应追溯调整。 2、所有行政事业单位于2007年1月1日起采用新预算科目体系。 为完整、准确地反映政府收支活动,进一步规范预算管理、强化预算监督,财政部决定自2007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改革后的政府收支分类体系由“收入分类”、“支出功能分类”、“支出经济分类”三部分构成。收入分类主要反映政府收入的来源和性质。支出功能分类主要反映政府活动的不同功能和政策目标,支出经济分类主要反映政府支出的经济性质和具体用途。支出功能分类和支出经济分类从不同侧面,以不同方式反映政府支出活动,有利于全面、完整、明细地反映政府资金的使用情况。 二、系统目标 本方案旨在通过NC系统总帐的多帐簿功能与专项研发的科目体系变更工具,为上市公司及行政事业单位提供新旧科目体系变更与衔接的信息化方案。主要目标是: 1、首次执行新会计准则时,将历史数据按新准则进行转换,以方便的生成按新准则要求提 供的上年财务对比报表 2、在2007年年初,对新准则的账套自动进行初始化,简化首次执行新准则财务人员人工 作量 3、支持双轨运行,即先依照新科目进行记账,依据新旧科目的对照关系,将新科目下录入 的凭证转入旧账套。(是否需要需调研) 三、多帐簿与科目体系变更工具简介 (一)关于多帐簿的说明: 在NCV31以上版本中,提供了多帐簿的功能。也就是说,对同一个会计主体来说,可以

对比新旧基本准则的重大差异

对比新旧基本准则的重大差异 摘要: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入、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和金融工具不断创新,会计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面临着新形势带来的挑战。在这一背景下,财政部于20XX年2月15日发布了新的《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本文通过对新基本准则(20XX)与原基本准则(1992)的比较,揭示新准则在确立我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构建完整的会计准则层级体系,拓展准则制定的法律法规依据和明确会计目标等方面与原准则间的差异,以便更好的理解和把握新的基本准则。 关键词:基本准则;财务会计概念框架;重大差异;会计目标;会计要素 Abstract: Is unceasingly thorough along with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y integration,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idespread application and the financial instruments innovates unceasingly, accountant takes the international general mercial language, is facing the challenge which the new situation brings. Under this background, Ministry of Finance has issued newly “Business accounting in February 15, 20XX Criterion - - - Basic maxim”.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new basic maxim (20XX) with original basic maxim (1992) the parison, promulgates the new criterion to establish our country’s financial inventory accounting the concept frame, constructs the plete accounting standards level system, the development criterion formulation laws and regulations rests on and is clear about accountant aspects and during the original criterion and so on goal difference, so that a better understanding and grasps the new basic maxim. key word: Basic maxim; Financial inventory accounting concept fram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ccountant goal; Accountant essential factor 前言 20XX年2月财政部颁布了《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要求自20XX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执行,同时鼓励其他执行。新的《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简称新准则)是对1992年颁布的《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简称

政治学思考题标准答案(完整版)

政治学思考题答案(完整版)

————————————————————————————————作者:————————————————————————————————日期: 2

第一章政治与政治学 重点问题: 1、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是什么? p5四点+意义 1)“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2)“政治就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 3)“政治就是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活动的形式、任务和内容。” 4)“政治是一门科学,是一种艺术。” 2、如何从系统论和博弈论的角度认识政治? 系统论p8 结合图表,政府系统由政府机构、政党、社团、领导人及公民构成。输入→输出→反馈→二次输入→……。 博弈论p9~12 对策性博弈五要素:局中人、资源、对策、规则及目标。 政治博弈的规则包括成文的宪法、法律和行政机关的决定,与不成文的传统和习惯。 政治博弈分为零和博弈与非零和博弈。 定义:政治就是运用权力的政府机构根据一套规则以决定谁得到好处及谁支付社会代价的系统化过程,其中团体与团体之间、团体与政府之间充满着合作与冲突。 3、政治与经济的基本关系是什么样的? 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经济基础决定政治上层建筑,而政治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4、什么是政治哲学和政治科学? P15~16 政治哲学:what should be研究政治的规范性,回答政治对错好坏问题,核心概念是公平、平等、正义、自由、民主等政治价值,是人们进行政治评价和政治分析的基本准则。 政治科学:what is研究政治的科学性,解释和回答政治现象。 5、什么是新古典主义政治学? P22 20世纪70-80年代,罗尔斯的正义论和新制度主义政治学一方面将政治学带回传统,一方面还在发挥着中介性质的作用而把政治学向前推进一大步,形成“新古典主义政治学”。三基本特征: 一、制度中心论。不仅包括政体、制度结构,也包括中观和微观层面的规则,以及制度 变迁理论和非正式规则的遗传性文化。 二、政治科学与政治哲学的统一性。单纯的政治科学不能解释本质上复杂的政治过程, 必须借助于政治哲学。要令人信服地解释制度变迁,既少不了政治科学关于制度作用的分析,也离不开政治哲学关于制度价值的关怀。 三、研究方法上的整体主义与个体主义的统一性。 6、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中的制度主义方法论? P28 马克思主义的制度分析主要包括六点,制度含义、制度变迁方向、变迁方式、社会

数据库习题答案-3

《数据库习题答案》来自五星文库 点这里,有很多篇《数据库习题答案》 在线阅读本文: 数据库习题答案 导读:第三章习题,1.关系数据库设计理论,数据依赖范式和关系模式的规范化设计方法,其中数据依赖起着核心的作用,2.关系数据库中的关系模式至少要满足第一范式,如果每个属性值都是不可再分的最小数据单位,(2)试分析模式R的数据冗余问题,关系R中的C属性会存在在数据冗余,相应地原来存储在一张二维表内的数据就要分散存储到多张二维表中,第四章习题,A删除基本表B修改基本表中的数据,A数据项B 元组,C表D数据库 第三章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关系模型R中,函数依赖X→Y的语义是(B )A.在R的某一关系中,若两个元组的X值相等,则Y值也相等 B.在R的每一关系中,若两个元组的X值相等,则Y值也相等 C.在R的某一关系中,X值应与Y值相等 D.在R的每一关系中,X值应与Y值相等 2.设学生关系模式为:学生(学号,姓名,年龄,性别,成绩,专业),则该关系模式的主键是( B ) A.性别B.学号 C.学号,姓名D.学号,姓名,性别 3.如果X→Y(Y不包含于X,且Y不能决定X)和Y→Z成立,那么X→Z成立。这条规则称为( B ) A.自反律B.传递律 C.伪传递律D.增广律

4.关系模式R2NF,则R一定是(b ) A.1NF B.3NF C.BCNF D.4NF 5.设一关系模式为:运货路径(顾客姓名,顾客地址,商品名,供应商姓名,供应商地址),则该关系模式的主键是( C )A.顾客姓名,供应商姓名,供应商地址B.顾客姓名,商品名 C.顾客姓名,供应商姓名,商品名D.顾客姓名,顾客地址 6.下列有关范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B ) A.如果关系模式R1NF,且R中主属性完全函数依赖于主键,则R是2NF B.如果关系模式R3NF,则R2NF一定成立 C.如果关系模式R1NF,则只要消除了R中非主属性对主键的传递依赖,则R可转换成2NF D.如果关系模式R1NF,则只要消除了R中非主属性对主键的部分依赖,则R可转换成3NF 7.关系模式学生(学号,课程号,名次),若每一名学生每门课程有一定的名次,每门课程每一名次只有一名学生,则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B ) A.(学号,课程号)和(课程号,名次)都可以作为候选键B.只有(学号,课程号)能作为候选键 C.该关系模式属于第三范式 D.该关系模式属于BCNF 8.已知关系模式R(ABCD),F={A→C,B→C,C→D },则以下成立的是( B ) A.A→B B.A→D C.AD→BC D.AC→BD 9.如果X→Y且ZU成立,那么XZ→YZ成立,这条规则称为(D )A.自反律B.传递律` C.伪传递律D.增广律

新旧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制度的比较(一)

新旧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制度的比较(一)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1项企业基本会计准则和38项企业具体会计准则,这标志着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施行;力争在不长时间内,在所有大中型企业执行。 之前施行的《企业会计准则》是在1992年制定的,当时的企业会计准则主要是为了适应中国经济由计划经济模式向市场经济模式的转变。2001年我国正式签署协议加入世贸组织后,对会计改革又提出了新的挑战,并且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进行,这套企业会计准则渐渐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了。因此,近两年中国对已有的企业会计准则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建立起一套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财政部部长金人庆说,与原有的准则相比,新准则体系的最大特点是它实现了与国际相关准则的趋同,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中国的对外开放水平。 2000年12月29日财政部出台了《企业会计制度》,2001年先在股份公司执行,2002年在所有外商投资企业执行,同时鼓励国有企业执行,到2005年底之前,国资委监管的所有中央企业全面执行会计制度。除此之外,还有针对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投资公司和基金公司的业务《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同时,为了规范小企业会计行为又发布执行了《小企业会计制度》。这样,我国的会计制度体系从原来的13个行业会计制度转成现在的《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三个制度,基本涵盖了全国各类企业。目前我国采纳国际惯例制定会计准则,形成准则与制度并存的格局。 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都是由财政部根据会计法予以制定,都属于同一层次的法规,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两者的基本目的也是一致的,即对企业会计核算进行规范。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的基本内容应该是一致的,这样才不致造成执行过程中对两者的无所适从。但从新企业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的比较中发现,新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制度在基本内容上显然仍然有其不一致之处。 现在,将2006年的《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与1992年的《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旧准则)以及2000年《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会计制度)中基本假设,会计原则,会计要素作比较,对于更好的理解和应用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具有更好的指导作用。 一、会计假设的新旧准则与制度的比较 旧准则有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四个假设。新准则的规定增加了权责发生制假设。会计制度仍然规定为四个假设。 (一)会计主体比较 旧准则规定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为对象,记录和反映企业本身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 新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会计制度的规定与旧准则相同。 (二)持续经营假设 旧准则规定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 新准则规定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前提。 会计制度的规定与旧准则相同。 (三)会计分期假设 旧准则规定会计核算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会计报表。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季度和月份。年度,季度和月份的起讫日期采用公历日期。 新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 会计制度的规定概念与新准则相同,但将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年度,

政治学思考题答案(完整版)

第一章政治与政治学 重点问题: 1、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是什么? 四点意义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政治就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 )“政治就是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活动的形式、任务和内容。” )“政治是一门科学,是一种艺术。” 2、如何从系统论和博弈论的角度认识政治? 系统论 结合图表,政府系统由政府机构、政党、社团、领导人及公民构成。输入→输出→反馈 →二次输入→……。 博弈论 对策性博弈五要素:局中人、资源、对策、规则及目标。 政治博弈的规则包括成文的宪法、法律和行政机关的决定,与不成文的传统和习惯。 政治博弈分为零和博弈与非零和博弈。 定义:政治就是运用权力的政府机构根据一套规则以决定谁得到好处及谁支付社会代价 的系统化过程,其中团体与团体之间、团体与政府之间充满着合作与冲突。 3、政治与经济的基本关系是什么样的? 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经济基础决定政治上层建筑,而政治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 础。 4、什么是政治哲学和政治科学? 政治哲学:研究政治的规范性,回答政治对错好坏问题,核心概念是公平、平等、正 义、自由、民主等政治价值,是人们进行政治评价和政治分析的基本准则。 政治科学:研究政治的科学性,解释和回答政治现象。 5、什么是新古典主义政治学? 世纪年代,罗尔斯的正义论和新制度主义政治学一方面将政治学带回传统,一方面还在 发挥着中介性质的作用而把政治学向前推进一大步,形成“新古典主义政治学”。三基本特征: 一、制度中心论。不仅包括政体、制度结构,也包括中观和微观层面的规则,以及制度 变迁理论和非正式规则的遗传性文化。 二、政治科学与政治哲学的统一性。单纯的政治科学不能解释本质上复杂的政治过程, 必须借助于政治哲学。要令人信服地解释制度变迁,既少不了政治科学关于制度作 用的分析,也离不开政治哲学关于制度价值的关怀。 三、研究方法上的整体主义与个体主义的统一性。 6、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中的制度主义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的制度分析主要包括六点,制度含义、制度变迁方向、变迁方式、社会关系、技术与观念的关系、个人作用。

政治学中的制度主义

政治学中的制度主义 一有关制度的基本概念 (一)制度的含义 1.博弈论视野下的三种制度观 a. 制度等同于博弈的特定参与人,诸如行业协会、技术协会、大学、法庭、政府机构、司法等等。(,1994:第57页) b. 诺斯将制度视为博弈规则。制度是社会的博弈规则,或更严格地说,是人类设计的制约人们相互行为的约束条件……( ,1990:第3-4页) “当共同的规则集合施加于两个不同的社会,其结果会怎样呢?结果会不一样,虽然规则相同,但是,实施机制、实施方式、行为规则以及行为者的主观模式都不一样。于是,真正的激励结构和被认知的政策后果也就不同。因此,同一的相对价格的基本变动或者施加同一的规则将对制度安排各异的社会产生迥然不同的影响。”(,1991:第33页) 赫尔维茨的定义侧重于博弈规则的实施问题。他认为,制度是“可执行的”,唯有对人类行动的一组人为的和可实施的限定才构成一项制度。 c. 博弈均衡观(,1981) 2.奥斯特罗姆的制度观 “制度”()可以界定为工作规则的组合,它通常用来决定谁有资格在某个领域制定决策,应该允许或限制何种行动,应该使用何种综合规则,遵循何种程序,必须提供或不提供何种信息,以及如何根据个人的行动给予回报(E. ,1986)。

3.诺思的制度观 任何社会、经济或政治体制都是由人构建的,并且这种结构在我们所处的这个有序社会里,具有人为的功能。这个结构是规则、惯例、习俗和行为信念的复杂混合物,它们一起构成了我们日常的行为选择方式,并决定了我们达到预期目标的路径。( 道格拉斯.诺思对制度的理解《制度、契约与组织——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的透视》 [美]科斯诺思威廉姆森等著 [法] 克劳德.梅纳尔编刘刚冯健等译杨瑞龙校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p.15) 4.青木昌彦从理解制度安排多样性和制度变迁过程的目的出发,认为制度是重复博弈的结果,即一种均衡状态。 制度作为一种均衡现象,只要别人不忽略它,任何人都不敢不正视它的存在,从而对人们的策略选择构成影响。参与人基于共有信念而做出的策略决策共同决定了均衡的再生,均衡的再生反过来又强化了关于它的概要表征。这样,制度成为自我维系的,浓缩于其中的信念也被参与人视为当然,除非发生了动摇共有信念的事情。(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p.13) 一个制度是规制性的,因为它限制了个体参与人的选择;它是规范性的,因为通过共有信念限定了所有参与人的行为选择;它是认知性的,因为它是共有信念的建构。 一种制度是“由有限理性和具有反思能力的个体的社会长期经验的产物”(,1990) (青木昌彦沿着均衡点演进的制度变迁《制度、契约与组织——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的透视》[美]科斯诺思威廉姆森等著[法] 克劳德.梅纳尔编刘刚冯健等译杨瑞龙校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p.24)

数据库范式理解例题

范式分解 主属性:包含在任一候选关键字中的属性称主属性。 非主属性:不包含在主码中的属性称为非主属性。 函数依赖: 是指关系中一个或一组属性的值可以决定其它属性的值。函数依赖正象一个函数 y = f(x) 一样,x的值给定后,y的值也就唯一地确定了。 如果属性集合Y中每个属性的值构成的集合唯一地决定了属性集合X中每个属性的值构成的集合,则属性集合X函数依赖于属性集合Y,计为:Y→X。属性集合Y中的属性有时也称作函数依赖Y→X的决定因素(determinant)。例:身份证号→姓名。部分函数依赖: 设X,Y是关系R的两个属性集合,存在X→Y,若X’是X的真子集,存在X’→Y,则称Y部分函数依赖于X。 完全函数依赖: 在R(U)中,如果Y函数依赖于X,并且对于X的任何一个真子集X',都有Y不函数依赖于X',则称Y对X完全函数依赖。否则称Y对X部分函数依赖。

【例】; 举个例子就明白了。假设一个学生有几个属性 SNO 学号 SNAME 姓名 SDEPT系 SAGE 年龄 CNO 班级号 G 成绩 对于(SNO,SNAME,SDEPT,SAGE,CNO,G)来说,G完全依赖于(SNO, CNO), 因为(SNO,CNO)可以决定G,而SNO和CNO都不能单独决定G。 而SAGE部分函数依赖于(SNO,CNO),因为(SNO,CNO)可以决定SAGE,而单独的SNO也可以决定SAGE。 传递函数依赖: 设R(U)是属性集U上的关系,x、y、z是U的子集,在R(U)中,若x→y,但y→x,若y→z,则x→z,称z传递函数依赖于x,记作X→TZ。 如果X->Y, Y->Z, 则称Z对X传递函数依赖。 计算X+ (属性的闭包)算法: a.初始化,令X+ = X; b.在F中依次查找每个没有被标记的函数依赖,若“左边属性集”包含于X+ ,则令X+ = X+∪“右边属性集”, 并为访问过的函数依赖设置标记。

浅谈政治学中的哲学主义

浅谈政治学中的哲学主义 一、曼瑟尔奥尔森的集体行为逻辑 往往无法产生集体的理性结果?他的《集体行动的逻辑》出版以前, 社会科学家往往想当然地假设:一个具有共同利益的群体一定会为实 现共同利益采取集体行动。例如,住在同一幢楼里的人们会提供公共 楼道的照明;持同一公司股票的人会齐心协力扶持该股票价格的上涨;消费者会组织起来与不良生产商和销售商作斗争;同一国家的国民会 支持本国货币的坚挺;全世界无产者会紧密联合共同反对资本家的剥削。凡此种种,不胜枚举。不过奥尔森发现,这个貌似合情合理的假 设并不能很好地解释和预测集体行动的结果。现实的情况是,很多个 人自发的自利行为并没有产生合乎集体利益的集体行动。相反地,往 往导致对集体不利、甚至极其有害的结果。为什么呢?他发现集体行 动的成果具有公共性,所有集体的成员都能从中受益,包括那些没有 分担集体行动成本的成员。例如,因为罢工的胜利,工人们获得加薪,这对所有工人都有好处。但是,那些参加罢工的工人却承担了所有的 风险和成本。这种不合理的成本收益结构导致“搭便车”的行为。 “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就是搭便车者的祖师爷。南郭先生本来不会 吹竽,却混进了宫廷乐队。虽然他实际上没有参加乐队合奏这样一个“集体行动”,但表演时毫不费力的装模作样仍然使他得以分享国王 奖赏这个集体行动的成果。奥尔森所以得出了一个结论:因为搭便车 行为的存有,理性、自利的个人一般不会为争取集体利益作贡献。集 体行动的实现其实非常不容易。集体人数越多,产生集体行动就越困难。因为在人数众多的大集体内,要通过协商解决如何分担集体行动 的成本是十分不容易的。而且人数越多,人均收益就相对应减少,搭 便车的动机就越强烈,搭便车的行为也越难被发现。“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两个和尚抬水喝”是体现了集体行动的成功,而“三个和尚没水喝”则体现了集体行动的失败。从“二”到“三”,由成转败的变化,关 键在于集体人数的增加。经过调查和分析,奥尔森还发现,集体行动

新旧中小学会计制度比较-会计制度论文-会计论文

新旧中小学会计制度比较-会计制度论文-会计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1总体结构的变化 新制度将旧制度中的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进行拆分,取消了年终清理结算和账目结算部分,同时也取消了第五部分会计的内容。新制度借鉴了《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相关的内容和格式、根据中小学校财务会计的特点合理地建立了相关会计核算和会计报表制度。 2主要会计科目的变化 (1)资产、负债类科目的变化 新制度对“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财政直接支付“”财政授权支付”科目明确了会计编号并做出了具体规定。同时新增了“在建工程”科目,中小学校在对基建项目进行单独核算的同时应当至少按月在“在建工程”科目中反映。新制度还将勤工俭学项目投资和其他投资调整为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新增了“待处理资产损益”科目来核算相关资产的处置情况。而在负债类科目方面,将相关工资科目整合为“应付职工

薪酬”来统一核算,此举更加细致地对工资制度进行核算。新制度还将“应付及暂存款”科目分解为“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长期应付款”三个部分,但在具体核算内容方面仍有差异。此外,还将“借入款项”分解为“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以上对相关会计科目的增加和分解都反映出我国中小学会计制度和企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趋同。 (2)净资产类科目的主要变化 在新制度中,净资产科目的变化最大。首先,缩小了事业基金的核算范围,即取消了旧制度中的“一般基金”和“投资基金”科目,将其中属于无形资产的部分划分到“非流动资产基金———无形资产”科目中。其次,增设了“非流动资产基金”,将原先的“固定基金”科目取消,增设“非流动资产基金”来核算相关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长期投资等非流动资产项目。再次,整合了“专用基金”科目内容,扩大了本科目的核算范围。最后,增设“财政补助结转”“、非财政补助结转”、“财政补助结余”科目,这些科目的设立严格区分了财政资金和非财政资金,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降低资金下拨的成本,便于对各单位的预算执行和结余情况进行监督。 (3)收入、支出科目的主要变化 新制度在对原有科目进行调整的基础上新增了“公共财政预算拨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