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与运动关系单元练习

力与运动关系单元练习
力与运动关系单元练习

力与运动关系单元练习

一、选择题:

1、学校每周一都举行升旗仪式,当国旗匀速上升时,下列哪一对力属于平衡力()

A旗受到的重力和旗对地球的吸引力 B旗对绳的拉力和绳对旗的拉力

C旗受到的重力和绳对旗的拉力 D旗对绳的拉力和旗受到的重力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不受力时,就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B.物体受力作用时,就一定处于运动状态C.物体受力作用时,也能处于静止状态 D.物体受力作用时,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3、小明在蹦极,当他下落到最低点时,他所受力突然消失,则小明()

A、立即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B、一定静止

C、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无法确定

4、水平方向只受两个力作用物体的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水平方向再增加一个力的作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物体可能做加速运动 B物体可能做减速运动

C物体的运动方向一定改变 D物体的运动状态必定改变

5、一辆小车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受到水平向左的拉力作用后,小车

A、速度减小,做减速运动

B、速度不变,永远作匀速直线运动()

C、最后可能静止不动

D、先做减速运动,再做加速运动

6、一个物体受到10N的一对平衡力的作用而作匀速直线运动,如果这时这对平衡力同时突然增大到40N,则物体()

A.速度增大 B.按增大后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

C.仍按原来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 D.作变速运动

7、如图A所示,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每隔一定时间在纸带上打下一个点)与一木块左端相连,木块在弹簧测力计作用下沿水平桌面(纸面)向右运动时,就能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图B中①和②是打点计时器先后打出的两条纸带,与其对应的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那么

A.F1<F2,

B.F1>F2,

C.F1=F2,

D. F1与F2的

大小关系不

能确定()

8、一科学兴趣小组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将小车放在水平桌面上,两边分别用细线通过定滑轮与重物A、B相连,小车两边的细线在同一直线上且与水平桌面平行,如图所示。当小车在桌面上向右匀速运动时,A、B的物重G A和G B的关系为()

A、G A>G B

B、G A<G B

C、G A=G B

D、以上三种说法都有可能

9、如图所示,甲小车上放铁条,乙小车上放条形磁铁,将两车都放在光滑的玻璃板上,当条形磁铁与铁条靠近时,发生的现象是()

A.甲车向乙车靠近,乙车不动

B.乙车向甲车靠近,甲车不动

C.甲车、乙车相向运动,直到磁铁与铁条吸在一起

D.以上说法都有可能

10、人在匀速直线运动的火车车厢里用相同的力立定跳远,怎样才能跳的最远()

A. 向车行进的方向跳,跳得远

B. 向车行进的反方向跳,跳得远

C. 沿地球自转的反方向跳,跳得远

D.在以上三种情况里人跳的距离均相同

11、如图甲所示,木块与上表面光滑的小车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小车突然减速运动,则会发生哪种情景()

12、一个物体只受两

个力的作用,且这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那么()

A.物体所受的合力可能为零

B.物体的运动状态可能保持不变

C.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D.物体所受合力一定为零

13、一个小球重4牛,以2米/秒的速度,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小球在水平方向上可能受力

B.小球在水平方向上不可能受力

C. 小球的运动状态一定不变

D.小球在竖直方向上受4牛的支持力

14、用16N的压力将重为4N的木块紧紧的压在天花板上,则木块所受合力为()

A、12N,竖直向上

B、12N,竖直向下

C、20N,竖直向上

D、0N

15、空气对运动物体的阻力f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平方成正比(比例常数为k),质量为m的空降兵离开飞机后,先加速下落,后又以速度v匀速下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空降兵所受合力先减小后增大

B.空降兵所受合力先增大后减小

C.f=kmg

D.k=mg/v2

16、有一架飞机沿水平方向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每隔1s从飞机上投掷一包救灾物资。当有包救灾物资落下且未落至地面时,若不计空气的阻力影响,则这包救灾物资在空中运动的正确位置排列图示是()

17、下列给出了几种事例,其中利用惯性的是()

①从树上掉下的苹果;②汽车上坡前,司机加大油门;③锤头松了,把锤柄的一端在物体上撞击几下④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⑤跳远运动员都是跑一段距离才起跳;⑥歼击机在进入战斗状态时要丢掉副油箱。

A 、①②③⑤

B 、②③⑤⑥ C、②③⑤ D、③④⑤⑥

18、小明用30N的拉力拉小牛,小牛、小明都没动而呈僵持局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牛对小明的拉力大于30N

B、地面对小牛的摩擦力大于30N

C、小牛对地面的摩擦力小于30N

D、地面对小明的摩擦力为30N

19、图中表示的是小车做变速运动时车内悬挂的小球和杯中水面稳定后的情况,其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20、如图所示,小华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长方体木块A,木块下面是一上表面光滑的长木板,当F=15N时木板被匀速拉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5N B.木块A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

C.拉动速度变大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变 D.木块A所受摩擦力的方向向右

二、填空、作图、实验

21、断开电风扇的开关后.电风扇的叶片不能立即停止转动是因为叶片具有_______,过一会儿叶片慢慢停下来是因为叶片受到_______作用。

22、“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在距月球表面200km高度经过多次“刹车制动”,最终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卫星“刹车制动”时,沿运动方向喷射高温气体,高温气体对卫星施加制动力,这说明力的作用是

___________的.在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卫星的运动状态___________(选填“改变”或“不变”),此时卫星受_____________力的作用。

23、小宇用50N的水平力把重15N的木块压在竖直的墙面上,木块恰能匀速下滑.此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_______N;若减小水平压力.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将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4、“嫦娥一号”的发射过程包括火箭发射、入轨、变轨、奔月、绕月等过程。“嫦娥一号”实现变轨需要加速。“嫦娥一号”收到地面工作人员发出的指令,发动机点火工作,喷射高温燃气实现加速。此时,“嫦娥一号”获得的作用力方向与其运动方向 (选填“相同”或“相反”)。

25、一人用100N的力沿水平方向推动一个重为250N的木箱在地板上匀速前进,木箱受到的摩擦力是

_______N;当推力增大为250N时,木箱所受合力是__________N。

26、两个相同的物块A、B叠放在一起,受10N的水平推力F1作用,没推动,那么物块A受到的摩擦力为 N,物块B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_N;当推力增大为15N时,A、B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物块B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_N;若将物块B取下与物块A并列,再让它们一起在地面上匀速前进(图乙),那么需要的水平推力F2为_________N.

27、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中.

(1)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向左拉动木块,使其作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根据____________知识可知,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为_______N.

(2)小华将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后,测得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变为原来一半.他由此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接触面积的减小而减小.你认为他的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气垫船的原理就是使船体与水面间形成一层空气,使船体悬浮在水面上,从而大大减小船航行的阻力,加快了速度,船受的重力空气对船体的托力(选填“大于”“等于”“小于”);水面还

(选填“受”“不受”)压力。

29、小明在大统华用10N的推力推着购物车匀速前进,当他看到前方突然出现一小朋友时立即改用6N的力拉购物车,但购物车依然在前进,此时购物车所受摩擦力为 N,

购物车所受合力为 N。

30、某型号洒水车工作时,最大洒水量为8kg/min,当该型号洒水车在平直柏油路面(粗糙程度相同)以2m/s匀速前进,并以最大洒水量工作时,所受摩擦阻力将,发动机的牵引力将(选填“不变”“变大”“变小”)

31、图示是一个演示物体具有惯性的实验装置,其中有小砝码、小木片、固

定在底座上的支柱和弹性钢片。请你说出:在演示物体具有惯性的整个实验

过程中,你观察到的两个物理现象及其对应的物理知识(填入下面的横线

上)。例如:物理现象:弹簧片被压弯物理知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1)物理现象:物理知识:

(2)物理现象:物理知识:

32、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活动中,主要是通过探究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来实现探究目的的。如图所示是可供选择的两种探究方案。(1)图a的探究方案中研究对象是小卡片,图b的探究方案中研究对象

是;(2)小明选择了图

a所示的探究方案。他将系于小卡片两对

角的细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

后,就在两线端挂上钩码。这是用于探

究两个力的和对物

体平衡的影响;(3)探究活动中还要求

要把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然后再松手。

这样做的目的是用于探究不在

上的两个力对物体平衡的影响。(4)两个探究方案相比较,你认为哪个方案的探究过程对实验结论的影响小一些?为什么?

33、如图木块经斜面、粗糙面AB滑至光滑面上后,请画出木块受到所有力的示意图.

34、张宁同学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时,选用了—个木块,两个滑轮,—些

砝码、细线及普通桌面,整个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张宁已经知道了物体在平

衡力作用下可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于是他选择让木块处于静

止来探究Fl与F2的关系,他的实验结果是:当左盘中砝码为100 g、右盘中

分别加110g、120g、130g、140g、150g的砝码时,木块都静止.因此,他认

为两个力平衡时,其大小不必相等.(1)张宁同学的结论显然是错误的,这是

因为他的探究方法不科学.你认为他的探究方法不科学的原因是什么?

(2)请你对他的实验做一些改进,写出你认为比较科学的探究方法,

35、理想实验是研究物理规律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它以大量可靠的事实为基础,以真实的实验为原型,通过合理的推理得出物理规律。理想实验能深刻地揭示物理规律的本质。

如图所示,是伽俐略著名的斜面理想实验,实验设想的步骤有:

①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该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

②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时的高度。

③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将沿水平面作持续的匀速运动。

④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

(1)请将上述步骤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只要填写序号)。

(2)在上述设想步骤中,有的属于可靠事实,有的则是理想化的推论。下面关于这些事实和推论的分类正确

的是()

A、①是事实,②③④是推论

B、②是事实,①③④是推论

C、③是事实,①②④是推论

D、④是事实,①②③是推论

运动和力单元测试题(二)

运动和力单元卷(二) 一、选择题(共38分,1—10为单选题,每小题3分;11~12小题为多选题,全部选择正确得4分,选择正确但不全得1分.不选、多选或错选得O 分) 1.你坐在游乐场的转椅上,当转椅快速地按顺时针方向转动时,你看到的周围的景物: A.按顺时针方向转动 B.按逆时针方向转动 C.静止不动 D.以上说法都不对 2.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在前50s 内通过500m 的路程,那么它在前20s 内的速度是: A.2.5 m/s B.5m/s C.10m/s D.25m/s 3.足球运动员把足球踢向空中,若不计空气阻力,图9-1表示足球在空中飞行的受力图,正确的是(G 表示重力,F 表示脚对球的作用力): 4.起重机的钢丝绳吊着一个重物,比较重物在静止、匀速上升、匀速下降时钢丝的拉力,正确的是: A.匀速上升时拉力最大 B.静止时拉力最大 C.匀速下降时拉力最小 D.拉力一样大 5.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路程s 和时间t 的关系的图像如图9-2所示,则两者的速度关系是: A .V 甲>V 乙 B. V 甲=V 乙. C .V 甲≤V 乙 D . V 甲

7.在日丽无风的体育场,进行百米赛跑。站在终点的计时员,如果在听到起跑枪声开始计时,运动员到达终点时秒表的读数为10.59秒,则运动员跑完百米的时间应为: A .10.30秒 B .10.59秒 C .10.88秒 D .10.18秒 8.下列运动物体中,平均速度有可能为20m/s 的是: A .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 B. 正在快速爬行的蚂蚁 C .正在进行比赛的短跑运动员 D. 在高空中正常飞行的波音747客机 9.汽车在一段平直的公路上行驶了30min 。在第一个10min 内汽车通过的路程是10Km ,在第二个10min 内汽车汽车通过的路程是10Km ,在第三个10min 内汽车通过的路程也是10Km ,那么汽车在这30min 内的运动是: A.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 B.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C.一定是变速直线运动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0.机动车的驾乘人员在行车过程中必须系上安全带,这主要是为了减轻下列哪种情况可能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A .突然启动 B .车速太快 C .紧急刹车 D .车速太慢 11.(多选题)图9-3中,物体不能保持平衡状态的是: 12.(多选题)关于二力平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两个力,一定是一对平衡力 B.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墨水瓶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悬挂在绳上静止的小球,绳对小球拉力和小球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沿水平方向推桌子,桌子没有推动,人的推力和桌子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 分) 13.姑苏城内河畔的景色秀丽迷人,吸引中外游客观光游览。对于坐在行驶于河中游船上的游客而言,若以河岸为参照物,他是__________ 的;以游船为参照物,他是___________的。 14.速度是用来表示物体 的物理量。优秀运动员百米赛跑的速度可达36 ,正常人步行速度约为1.2 ,大型远程客机的速度约为250_____。 A B C D 图9-3

力与运动练习题

2019力与运动练习题 高中是重要的一年,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查字典物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力与运动练习题,希望大家喜欢。 1.(2019佛山高一检测)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以下说法中符合物理学发展史的是() A.是牛顿在伽利略等科学家的研究基础上总结出来的 B.是牛顿在亚里士多德的研究基础上总结出来的 C.是牛顿在胡克的研究基础上总结出来的 D.是牛顿在爱因斯坦的研究基础上总结出来的 【解析】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在伽利略和笛卡儿工作的基础上提出的一条动力学基本规律,故A正确,B、C、D错误. 【答案】A 2.火车在平直水平轨道上匀速行驶,门窗紧闭的车厢内有一人向上跳起,发现仍落回到车上原处,这是因为() A.人跳起后,车厢内空气给他以向前的力,带着他随同火车一起向前运动 B.人跳起后直到落地,在水平方向上人和车始终有相同的速度 C.人跳起的瞬间,车厢的地板给他一个向前的力,推动他随火车一起向前运动 D.人跳起后车在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人落下后一定偏后一

些,只是由于时间短,偏后的距离太小,不明显而已 【解析】人随火车共同运动,具有向前的速度,当人跳起后,由于惯性将保持原水平方向的速度,所以仍落回到车上原处.B项正确. 【答案】B 3.(2019舟山高一检测)下面关于物体惯性大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运动速度大的物体比速度小的物体难以停下来,所以速度大的物体具有较大惯性 B.物体受的力越大,要它停下来就越困难,所以物体受的力越大,惯性越大 C.行驶中的车辆突然刹车,乘客前倾,这是由惯性引起的 D.材料不同的两个物体放在地面上,用一个相同的水平力分别推它们,则难以推动的物体的惯性较大 【解析】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且惯性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受力情况均无关,它仅取决于物体的质量大小,故A、B错误;车辆突然刹车,乘客前倾,是人的上身由于惯性继续向前运动的结果,C正确;因两物体的材料不同,用相同的水平力分别推它们,难以推动可能是摩擦力的缘故,D错误. 【答案】C 4.交通法规规定,坐在小汽车前排的司机和乘客都应在胸前

中考物理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附答案

一、初中物理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 1.两个质量相同的钩码,下端固定有纸带并穿过打点计时器,在拉力作用下两钩码分别同时从同一位置开始沿竖直向上方向运动,纸带上留下的点迹如图(a)所示,它们的s—t 图像如图(b)所示.则 A.甲的拉力大 B.甲的机械能小 C.乙的动能小 D.无法判断 【答案】C 【解析】 【详解】 A.在图a中的甲、乙两图中,打点计时器打出的各点之间的距离是相同的,由此确定钩码在这两种情况下都是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平衡状态,所受的力一定是平衡力,此时的钩码只受两个力的作用:弹簧秤竖直向上的拉力和重力.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这两个力相等,即甲、乙的拉力都等于各自钩码的重力,由于钩码的质量相等,则重力相等,所以甲的拉力等于乙的拉力.故A不符合题意; BCD.两个钩码的质量相同,由题意知,两个钩码上升的高度相同,由图(b)知,甲、乙上 升相同的高度,甲所用时间小于乙所用时间,根据v=s t 可知,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所 以,甲的动能大于乙的动能,甲的势能等于乙的势能,机械能为动能和势能之和,所以,甲的机械能大于乙的机械能.故B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2.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甲、乙丙三块石头均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甲石头对乙石头的压力和乙石头对甲石头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丙石头对乙石头的支持力和甲石头对乙石头的压力的大小不相等 C.甲、乙、丙三块石头所受合力不为零

D.乙石头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甲石头对乙石头的压力和乙石头对甲石头的支持力,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B.乙石头处于平衡状态,丙石头对乙石头的支持力 =+ F G G 甲乙 支 甲石头对乙石头的压力 = F G 甲 压 所以丙石头对乙石头的支持力和甲石头对乙石头的压力的大小不相等,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 C.甲、乙、丙三个石块处于静止状态,是平衡状态,所受合力为零,故C错误;C符合题意; D.乙石块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丙石块对乙的支持力、甲石块对乙的压力三个力的作用,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水平面上叠放着A,B两个物体,在水平方向力F1和F2的作用下,以共同的速度v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已知F1=10N,F2=6N,那么物体A、B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A对B的摩擦力为10N,向右 B.B对地面的摩擦力为4N,向左 C.A受到摩擦力为4N,向左 D.地面对B的摩擦力为6N,向左 【答案】A 【解析】 【详解】 A.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A受到B的摩擦力水平向左,大小是10N,则B上表面受到A的摩擦力水平向右,大小是10N,故A正确; C. A相对于B保持静止状态,水平方向上A受到拉力F1和摩擦力作用,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拉力F1是10N,A受到B的摩擦力是10N,故C错误; D.物体B进行匀速直线运动,水平方向上受到A对B水平向右的摩擦力、地面对B水平向左的摩擦力、水平向左的拉力F2,这三个力是平衡力,所以,地面对B水平向左的摩擦

-力与运动单元测试

八年级物理第十一周假期作业 一、选择题 1.下列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 ) A.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小车 B.在盘山公路上减速运动的小车 C.腾空而起的火箭 D.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 2.匀速竖直上升的气球下端用绳子拴着一个小石头,当绳子突然断了以后,小石头的运动情况是(不计空气阻力)() A.将立即加速下降B.减速上升一段距离后再加速下降 C.由于惯性,将继续匀速上升D.匀速上升一段距离后再加速下降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时,一定会产生摩擦力 B.静止在斜坡上的汽车如果受到的力全部消失,汽车仍保持静止 C.行驶中的公交车刹车时,站立的乘客身体会前倾,是由于人受到惯性的作用 D.马拉车向前运动,车受到向后的摩擦力,马受到向前的摩擦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4.李明看到人从行驶的车上跳下来后,很容易摔倒,下面是他对这种现象的解释:①人的脚着地后受地面摩擦力作用而停下来;②人的上半身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③人向车行驶方向摔倒;④从行驶的车上跳下的人原来与车共同处于运动状态.解释这个现象的合理顺序是 ( ) A.④①③② B.④②③① C.④③①② D.④①②③ 5.关于运动和力,正确的说法是( ) A.将锤柄在石墩上撞击几下,松动的锤头就紧套在锤柄上,这是利用了锤柄的惯性B.竖直向上抛出的排球,在空中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受到的合力方向向上 C.踢出去的足球还能在水平地面上继续运动,是因为足球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D.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该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6.用绳子栓住一个小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作圆周运动,当绳子突然断裂,小球将()A、保持原来的圆周运动状态 B、保持绳断时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 C、小球运动速度减小,但保持直线 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 7.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和细线的重力及一切摩擦不计,物重G=1 N,则弹簧测力计A和B 的示数分别为 ( ) A.1N、ON B.ON、1N C.2N、1 N D.1N、1N 8.一辆汽车沿直线行驶,紧急刹车时,轮胎在水泥地面上留下了黑色的刹车痕,下列关于刹车痕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前轮刹车痕的颜色较深 B. 后轮刹车痕的颜色较深 C. 前轮和后轮刹车痕的颜色一样深 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9.如图所示,车厢顶上A处有一水滴掉下并落在地板上偏前方的B点处.由此可以判断,车厢可能做() A.向前的匀速直线运动B.向后的匀速直线运动 C.向前的减速运动D.向后的减速运动 10.起重机吊着货物时,货物所受重力G和拉力F之间的关系为() A.货物匀速上升时,F>G B.货物匀速下降时,F<G C.只有当货物静止时,F=G D.上述三种情况,都应为F=G 11.若小球在运动过程中只受到力F的作用,且运动过程中力F始终保持不变,则小球的运

八年级物理运动和力测试题及答案

运动和力测试题1 一、选择题 1、挂在树上的苹果,静止时受到的一对平衡力是() A.苹果受到的重力和苹果对树的拉力B.苹果受到的重力和树受到的重力 C.苹果对树的拉力和树对苹果的拉力D.苹果受到的重力和树对苹果的拉力 2、关于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汽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车处于静止状态,它没有惯性 B.车处于静止状态,所受的力是平衡力 C.车处于静止状态,所以不受力的作用 D.车处于静止状态,是因为它只受到摩擦力 3、下列事例中,属于避免惯性带来危害的是() A.拍打刚晒过的被子,灰尘脱落 B.锤头松了,将锤柄在地面上撞击几下,锤头就紧套在锤柄上 C.汽车在行驶时要保持一定的车距 D.跳远时,助跑能使运动员跳得更远 4、如图1所示,“奔马”模型的后蹄能稳稳地站立在手指上,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奔马”受到的重力与手指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奔马”受到的重力与它对手指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图1 C.“奔马”对手指的压力与手指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奔马”受到的重力与它对手指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5、某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若它所受的平衡力突然全部消失,则物体将() A.立即停止运动 B.逐渐减慢,最终停下来 C.仍然做匀速直线运动 D.在水平方向上匀速直线运动下去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泼水时,水出盆后,由于持续受到盆的推力而向前飞去 B.高速行驶的汽车不容易停下来,是因为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C.饺子皮上捏出了漂亮的花边,是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 D.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杯子,受到的重力和它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8、物理知识渗透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以下的安全警示语中涉及到惯性知识的是() A.输电铁塔下挂有“严禁攀爬” B.汽车的尾部标有“保持车距” C.商场走廊过道标有“小心碰头” D.景区水池边立有“水深危险”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推桌子未动,是因为人的推力小于地面对桌子的摩擦力 B.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受平衡力作用 C.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一定保持静止状态 D.运动的物体有惯性,静止的物体无惯性 10、竖直握在手中的瓶子不滑落下来,这是因为() A.手的握力等于瓶子所受的重力B.手的握力大于瓶子所受的重力 C.手对瓶子的静摩擦力等于瓶子所受的重力D.手对瓶子的静摩擦力大于瓶子所受的重力12、下列事例中,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是()

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练习题及答案

第五章 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 宝铁一中 出题人:张洪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给出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把正确答案全选出来) 1.根据牛顿运动定律,以下选项中正确的是( ) A .人只有在静止的车厢内,竖直向上高高跳起后,才会落在车厢内的原来位置 B .人在沿直线匀速前进的车厢内,竖直向上高高跳起后,将落在起跳点的后方 C .人在沿直线加速前进的车厢内,竖直向上高高跳起后,将落在起跳点的后方 D .人在沿直线减速前进的车厢内,竖直向上高高跳起后,将落在起跳点的后方 2.下列关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 .作用力在前,反作用力在后,从这种意义上讲,作用力是主动作用力,反作用力是被动作用力 B .马拉车,车被马拉动了,说明马拉车的力比车拉马的力大 C .在氢原子中,电子绕着原子核(质子)做圆周运动,而不是原子核(质子)做圆周运动,说明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力比电子对原子核(质子)的吸引力大 D .上述三种说法都是错误的 3.一条不可伸长的轻绳跨过质量可忽略不计的光滑定滑轮, 绳的一端系一质量m =15kg 的重物,重物静止于地面上, 有一质量m '=10kg 的猴子,从绳子的另一端沿绳向上爬, 如图所示,在重物不离地面的条件下,猴子向上爬的最大加 速度 (g=10m/s 2 )( ) A .25m/s 2 B .5m/s 2 C .10m/s 2 D .15m/s 2 4 升降机吊索在空中断裂,忽略摩擦力,则升降机在从弹簧下 端触地后直到最低点的一段运动过程中( ) A .升降机的速度不断减小 B .升降机的加速度不断变大 C .先是弹力做的负功小于重力做的正功,然后是弹力做的负功大于重力做的正功 D .到最低点时,升降机加速度的值一定大于重力加速度的值 5.作用于水平面上某物体的合力F 与时间t 的关系如图所示,设力的方向向右为正,则将物体从下列哪个时刻由静 止释放,该物体会始终向左运动( ) A .t 1时刻 B .t 2时刻 C .t 3时刻 D .t 4时刻 6.质量为m 的三角形木楔A 置于倾角为θ 的固定斜面上,如图所示,它与斜面间的动摩擦 因数为μ,一水平力F 作用在木楔A 的竖直面上。在力F 的推动下,木楔A 沿斜面以恒定的加速度a 向上滑动,则F 的大小为( ) A .[]θ θμθcos )cos (sin ++g a m B .θ μθθ sin cos sin +-mg ma F -F

摩擦力 力与运动的关系

学大教育辅导讲义 年 级 九 辅导科目 物理 学科教师 姚老师 课次数 课 题 摩擦力 力与运动的关系 知识点及例题精讲 一、摩擦力 [中考考点]:(1)影响滑动摩擦的因素(2)摩擦力的有无(3)摩擦力方向的判断 [中考题型]:填空题,选择题,作图题,计算题。 [知识网络]: 产生条件:接触、挤压、相对滑动 大小:F=μF 滑动摩擦力 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作用点:接触面上 产生条件:接触、挤压、有相对运动趋势 摩擦力 静摩擦力 大小:0<F ≤Fmax 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作用点:接触面上 滚动摩擦:做一般了解。 [知识要点]: 思考:质量为m 的木刷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刷受几个力?大小、 方向如何?画出木刷受力示意图 一、摩擦力 1.产生摩擦力的条件:相互接触的粗糙物体间存在压力且具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⑴ 两物体接触并挤压;两物体间存在压力是产生摩擦力的必要前提。 ⑵ 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 ⑶ 接触面不光滑。“光滑”是指不存在摩擦。 2.摩擦力的分类:摩擦力可分为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滚动摩擦力。 二、滑动摩擦力 1.滑动摩擦力:两个相互挤压的物体,当接触面存在相对运动时,接触面上产生障碍相对运动的力,叫滑动摩擦力。 2.产生条件:⑴两物体接触并挤压;⑵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⑶接触面不光滑。 3.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⑴ 总是跟接触面相切,与相应的弹力垂直。⑵ 总是障碍两物体间相对运动的进行,“相对”是指接触的物体,它可能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也可能相反 例:试判断下列两种情况下物体所受摩擦力方向: ⑴ 沿水平地面向右滑动的木箱 ⑵ 放在匀速运动的水平传送带上的物体。 4.滑动摩擦力大小 ⑴ 滑动摩擦力f 跟压力N 成正比,公式N f μ=。 ⑵ 动摩擦因数μ,μ的数值与相互接触面的材料、粗糙程度有关,μ没有单位。 ⑶ N 为两物体接触面正压力。 三、静摩擦力 1. 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接触面存在相对运动趋势但没有发生相对运动时,接 mg mg mg

-《力和运动》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图1 《力和运动》单元测试题 1、若物体不受外力的作用,则物体( ) A .一定静止 B .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C .运动状态可能发生改变 D .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也可能静止 2、一个物体同时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那么这两个力( ) A .一定是平衡力 B .可能是平衡力 C .一定不是平衡力 D .无法判断 3、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一种实验方法,如图1 ABCD 中分别用照相机拍摄(每0.1S 拍摄一次)的小球在不同的运动状态下的照片,其中受到平衡力的作用的是( ) 4、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物体在静止时不容易被推动,所以物体在静止时比运动时惯性大 B .物体高速运动时不容易停下来所以物体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C .当物体没有受到力作用时,物体就不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D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5、如图2某同学对下列物体进行了受力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 ) A .甲图中地面上的箱子重100N ,受到60N 向上的拉力时,箱子所受合力为40N 。 B .乙图中手里静止的瓶子所受合力为零。 C .丙甲中人推着木块运动起来,人对木块的推力与木块对地面的摩擦力彼此平衡。 D .丁图中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飞行时,受到脚和地球施加的两个力的作用。 6、惯性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利有弊,下面四种现象有弊的是 ( ) A .锤头松了,把锤柄在地面上撞击几下,锤头就紧紧的套在锤柄上 B .往锅炉内添煤时,不用把铲子送进炉灶内,煤就随着铲子运动的方向进入灶内 C .汽车刹车时,站在车内的人向前倾倒 D .拍打衣服可以去掉衣服上的尘土- 7、当猴子倒挂树枝上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树枝对猴子的拉力和猴子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猴子对树枝的拉力和猴子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猴子对树枝的拉力和树枝对猴子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D.猴子所受的重力和树枝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8、北京奥运,举世瞩目,下列有关奥运项目比赛的现象中,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 A .射到球门框架上的足球被反弹 B .跳远运动员起跳前要助跑一段距离 C .射击比赛中子弹离开枪膛后继续向前运动 D .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时不能马上停下 9、如图3,升降机以1m /s 的速度匀速上升时,升降机对人的支持力为500N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升降机静止在十楼时对人的支持力小于500N B .升降机以1.5m /s 速度匀速上升时对人的支持力大于500N C .升降机以2m /s 速度匀速下降时对人的支持力等于500N D .升降机以1m /s 速度匀速下降时对人的支持力小于500N 10、如图4,关于该图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鱼线的拉力使钓鱼杆发生形变 B .瓶对海绵的压力使海绵发生形变 C .球拍对球的作用力改变球的运动方向 D .脚踢球使球飞出去,说明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 11、一列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列车,车厢内顶上的一颗小螺丝钉松动后掉在地板上,则小螺丝钉落在地板上的位置是( ) A .正下方 B .正下方的前侧 C .正下方的后侧 D .不能确定 12、如图5所示,一物体在外力F 的作用下,以5m/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突然将力F 撤去,则物体:( ) A.立即停止 B.继续以5m/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C.先向右运动,然后向左运动 D.继续向右运动,但速度逐渐减小直至停止 13、一杯水放在列车内的水平桌面上,如果水面突然发生了如图6所示的变化,则列车的运动状态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 ) A .列车突然向右启动或向左运动时突然刹车 图2 图3 A B C D 图4 图5

第七章力与运动单元测试

第七章综合训练(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2016·湖北天门)同学们在一起讨论运动和力的关系时,提出了下列四种观点,其中正确的是() A.一切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 B.一切物体只有受到力的作用,才能保持静止状态 C.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D.一切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2016·浙江台州)如图所示,小球沿弧形斜槽从A点运动到水平轨道的B点时,如果小球受到的外力突然全部消失,那么小球的运动状态将是() A.匀速直线运动 B.立即停止运动 C.速度越来越快 D.速度越来越慢 3.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高速行驶的火车不容易停下来,说明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跳高运动员助跑起跳是为了增大惯性 C.羽毛球容易被扣杀是因为它的惯性小 D.宇宙飞船在太空中运行时没有惯性 4.(2016·内蒙古呼和浩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投篮时,篮球离手后继续飞向篮筐是因为篮球受推力的作用 B.手握水杯静止在空中,水杯只受重力、摩擦力这两个力的作用 C.太阳东升西落,说明无论以什么物体为参照物,它都是运动的 D.以卵击石,虽然卵破,但卵对石头的力与石头对卵的力大小相等 5.(2016·山东菏泽)一辆汽车停在水平路面上,下列答案中,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 A.汽车的重力和路面对汽车的阻力 B.路面对汽车的支持力和汽车对路面的压力 C.汽车的重力和汽车对路面的压力 D.汽车的重力和路面对汽车的支持力 6.如果一个力产生的作用效果跟两个力共冋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

叫做那两个力的合力.如图,一木块静止在斜面上,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木块所受重力和摩擦力的合力为零 B.木块所受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为零 C.木块所受重力和摩擦力的合力竖直向上 D.木块所受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合力竖直向上 7.(2016·湖北荆门)如图,在盛水杯子的杯口盖上明信片,将一枚鸡蛋放在明信片上.用手指将明信片弹飞,鸡蛋掉入水中.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明信片被弹飞前,鸡蛋对明信片的压力和明信片对鸡蛋的支持力相互平衡 B.明信片被弹飞,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明信片被弹飞时,鸡蛋没有随明信片一起飞出 去是由于鸡蛋具有惯性 D.明信片被弹飞后,鸡蛋掉入水中是由于受到重力 8.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甲、乙两物体沿竖直方向运动,两次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若甲的重力比乙小,则对应的测力计示数F甲、F乙的大小关系是()A.F甲一定小于F乙B.F甲一定等于F乙 C.F甲可能小于F乙D.F甲可能大于F乙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9.(2016·辽宁丹东)小红用3N的水平拉力拉着一个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匀速直线运动,木块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N.当拉力增大到5N时,木块所受的摩擦力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0.如图是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示意图,每次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是为了使它在下列三种不同平面上,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由此推理可知:如果小车所受的摩擦力为零,小车将以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11.(2016·广西桂林)公安部要求小型客车的驾驶员和前排乘客必须使用安全带,因为一旦发生碰撞,车身停止运动,而乘客身体由于继续向前运

力与运动测试题

1、台球日益成为人们喜爱的运动项目。下列关于台球受力及运动的说法,其中错误的是()A.台球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台球的支持力相互平衡 B.球杆击球时,杆对球的力与球对杆的力是相互作用力 C.击打球的不同部位,球的旋转方向不同,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D.运动的台球在碰到桌边后会改变运动方向,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就会运动 B、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处于静止状态 C、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其惯性越大 D、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3、在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滚动摩擦力大小的实验中,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同一木块,使它分别在水平桌面上和同一桌面上的几根圆木棍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下列对此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A、实验可以比较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的大小 B、实验研究中用到二力平衡的知识 C、实验可以得出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的结论 D、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的速度大小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4、如图年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5、如图,用100 牛的力把一个重为10 牛的物体压在竖直墙壁上,物体处于静止状 态。当压力减为50 牛时,物体沿竖直墙壁匀速下滑,则物体下滑时受到的摩擦力大 小是() A . 5 牛 B . 10 牛 C . 40 牛 D . 50 牛 6、手握住一个酱油瓶,瓶的开口向上静止在手中不动,以下四种说法不正确的是() A、酱油瓶静止在手中,是由于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 B、随着手所施加的压力增大,瓶子受到的静摩擦力也增大; C、手握瓶的力增大时,瓶子所受静摩擦力并未增大; D、若瓶子原来是空瓶,那么向瓶内注水过程中,瓶仍静止,即使手握瓶的力大小不变,瓶所受摩擦力也将增大。 7、下列描述的物体中,受到平衡力作用的物体是() A.正在加速向上飞的运载火箭 B.正在减速的汽车 C.正在沿弧形轨道快跑的四驱车 D.静止在桌面上的粉笔盒。 8、如图2,小明用水平推力推车而车未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明的推力小于车子所受摩擦力 B. 车保持静止状态是受到惯性的作用 C. 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小明推车的同时车子也推他,所以车没动 D. 地面对车的支持力与车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9、一个重为2N的长方体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的水平拉力为0.6N,若水平拉力增大为0.8N时,此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与合力的大小分别为() A.0.8N,0.6N B.1.0N,1.2N C.2.0N,0.2N D.0.6N,0.2N

合力与运动的关系

合力与运动的关系 合力与运动的关系可从下面两方面理解: 1.若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合力不为零,即物体受到非平衡力作用,这是物体的运动状态必然要发生改变,反过来,若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了,则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力必然不为零。 例1 一个原来静止的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若这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则这个物体将() A.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B.一定继续静止。 C.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也可能继续静止。 D.一定由静止变为运动。 分析: 两个力和三要素完全相同,是指这两个力的方向、大小和作用点都相同。根据“二力合成”知识可知,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大小之和,即物体受到的合力不为零(非平衡力),这时物体的运动状态必然发生改变,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D. 2.若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合力为零,即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这时物体将处于平衡状态,即保持静止状态或做匀速直线运动.反过来,若一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则物体必受到平衡力作用,即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力必为零。 例2 一个载重气球在空中受到1000牛的浮力时匀速竖直上升.若在所载重物中再加入重100牛的物体,气球就能匀速竖直下降,设气球在上升和下降时受到的浮力和阻力大小均不变.则 A.气球上升时受到合力比下降时大. B.气球上升时受到的重力是900牛. C.气球上升和下降时受到的阻力均为50牛. D.气球下降时运动状态一直在改变. 分析气球上升或下降时,都是在竖直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即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合力都为零,所以选项A和D是错的.气球上升时,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F浮,竖直向下重力G和阻力f,由合力为零,有F浮-(G+f)=0 (1) 同理,气球下降时有G+100牛)-(F浮+f)=0 (2) 由(1)(2)式,考虑到F浮=1000牛,可得G=950牛,f=50牛. 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C.

北师大第七章《运动和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北师大版第七章《运动和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1.日常生活中,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A.自行车轮子的直径约为1.5m B.一棵大白菜的质量约为100g C.一名中学生的体重约为490N D.人步行的速度约为6 m/s 2.人们有时要利用惯性,有时要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下列属于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是:A.拍打衣服,把灰尘拍去 B.将足球射入球门 C.公路上汽车限速行驶 D.跳远时快速助跑 5.如图二所示,物体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匀速向右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所受拉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物体所受重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和物体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和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图二) 6.公共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站在车里的人在水平方向上: A.受到向前的摩擦力B.受到向后的摩擦力 C.受到汽车对它的牵引力D.不受力 8.力F1和F2是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它们的合力大小为30N,方向向左,已知F1的大小为40N,关于F2的大小和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F2的大小一定是70N B.F2的大小一定是10N C.F2的方向一定向右 D.F2的方向可能向左也可能向右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静止的物体,如果受到推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 B.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 C.如果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的三要素都相同,这两个力可能是平衡力 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只受到一对平衡力的作用,如果突然失去其中一个力,则该物体一定不再做直线运动 10.农民清除黄豆中夹杂的砂粒时,常把黄豆放在倾斜的桌面上,黄豆就顺着桌面滚下,而砂粒却留在桌面上,这主要是 A.砂粒比黄豆密度大 B. 砂粒比黄豆体积小,不易滚下 C.砂粒比黄豆对桌面的压力小 D.砂粒受到的滑动摩擦比黄豆所受滚动摩擦大

力与运动练习题5份(有答案)

力与运动练习题5份(有答案) (对应学生用书第119页) 1.(2012?佛山高一检测)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以下说法中符合物理学发展史的是( ) A.是牛顿在伽利略等科学家的研究基础上总结出来的 B.是牛顿在亚里士多德的研究基础上总结出来的 C.是牛顿在胡克的研究基础上总结出来的D.是牛顿在爱因斯坦的研究基础上总结出来的【解析】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在伽利略和笛卡儿工作的基础上提出的一条动力学基本规律,故A正确,B、C、D错误.【答案】 A 2.火车在平直水平轨道上匀速行驶,门窗紧闭的车厢内有一人向上跳起,发现仍落回到车上原处,这是因为( ) A.人跳起后,车厢内空气给他以向前的力,带着他随同火车一起向前运动 B.人跳起后直到落地,在水平方向上人和车始终有相同的速度 C.人跳起的瞬间,车厢的地板给他一个向前的力,推动他随火车一起向前运动 D.人跳起后车在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人落下后一定偏后一些,只是由于时间短,偏后的距离太小,不明显而已【解析】人随火车共同运动,具有向前的速度,当人跳起后,由于惯性将保持原水平方向的速度,所以仍落回到车上原处.B项正确.【答案】 B 3.(2012?舟山高一检测)下面关于物体惯性大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运动速度大的物体比速度小的物体难以停下来,所以速度大的物体具有较大惯性 B.物体受的力越大,要它停下来就越困难,所以物体受的力越大,惯性越大C.行驶中的车辆突然刹车,乘客前倾,这是由惯性引起的 D.材料不同的两个物体放在地面上,用一个相同的水平力分别推它们,则难以推动的物体的惯性较大【解析】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且惯性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受力情况均无关,它仅取决于物体的质量大小,故A、B错误;车辆突然刹车,乘客前倾,是人的上身由于惯性继续向前运动的结果,C正确;因两物体的材料不同,用相同的水平力分别推它们,难以推动可能是摩擦力的缘故,D错误.【答案】 C 4.交通法规规定,坐在小汽车前排的司机和乘客都应在胸前系上安全带,这主要是为了减轻下列哪种情况出现时,可能对人造成的伤害( ) A.车速太快 B.紧急刹车 C.车速太慢 D.突然启动【解析】汽车高速匀速行

201X-201x高中物理第5章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5.4牛顿运动定律的案例分析学案沪科版必修1

5.4 牛顿运动定律的案例分析 [目标定位] 1.掌握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动力学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2.学会处理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 一、从受力确定运动情况 受力情况→F 合――→F 合=ma 求a , ???? ? s =v 0 t +12at 2 v t =v 0 +at v 2 t -v 2 =2as →求得s 、v 0、v t 、t . 例 1 如图1所示,质量m = 2 kg 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5,现对物体施加一个大小F =8 N 、与水平方向成θ=37°角斜向上的拉力, 已知sin 37°=0.6,cos 37°=0.8,g 取10 m/s 2.求: 图1 (1)画出物体的受力图,并求出物体的加速度; (2)物体在拉力作用下5 s 末的速度大小; (3)物体在拉力作用下5 s 内通过的位移大小. 解析 (1)对物体受力分析如图: 由图可得:? ?? F cos θ-μN =ma F sin θ+N =mg 解得:a =1.3 m/s 2,方向水平向右 (2)v t =at =1.3×5 m/s=6.5 m/s

(3)s =12at 2=1 2 ×1.3×52 m =16.25 m 答案 (1)见解析图 1.3 m/s 2,方向水平向右 (2)6.5 m/s (3)16.25 m 二、从运动情况确定受力

运动情况――――――――→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求a ――→F 合=ma 受力情况. 例2 民用航空客机的机舱除通常的舱门外还设有紧急出口,发生意外情况的飞机着陆后,打开紧急出口的舱门,会自动生成一个由气囊组成的斜面,机舱中的乘客就可以沿斜面迅速滑行到地面上.若某型号的客机紧急出口离地面高度为4.0 m ,构成斜面的气囊长度为5.0 m .要求紧急疏散时,乘客从气囊上由静止下滑到地面的时间不超过2.0 s(g 取10 m/s 2),则: (1)乘客在气囊上下滑的加速度至少为多大? (2)气囊和下滑乘客间的动摩擦因数不得超过多少? 解析 (1)由题意可知,h =4.0 m ,L =5.0 m ,t =2.0 s. 设斜面倾角为θ,则sin θ=h L . 乘客沿气囊下滑过程中,由L =12at 2得a =2L t 2,代入数据得a =2.5 m/s 2. (2)在乘客下滑过程中,对乘客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沿x 轴方向有mg sin θ-f =ma , 沿y 轴方向有N -mg cos θ=0, 又f =μN ,联立方程解得 μ=g sin θ-a g cos θ ≈0.92. 答案 (1)2.5 m/s 2 (2)0.92 针对训练1 质量为0.1 kg 的弹性球从空中某高度由静止开始下落,该下落过程对应的v -t 图像如图2所示.弹性球与水平地面相碰后离开地面时的速度大小为碰撞前的3 4.设球受到的 空气阻力大小恒为f ,取g =10 m/s 2,求: 图2 (1)弹性球受到的空气阻力f 的大小;

力与运动单元测试题

八年级物理(下)第九章力与运动单元测试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格1分,共24分) 1.跳水运动员在向下压跳板的过程中,压跳板的力的作用效果是使跳板发生________.跳板弹起过程中,跳板推运动员的力的作用效果是使运动员的_______发生改变.跳板弹起过程中________能转化成动能. 2.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在水平桌面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2N,则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是_______N,方向是______;物体受到的合力为_____N.3.雨天容易发生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汽车刹车后由于________,继续滑行;车轮与地面的________减小,滑行的距离较远. 4.射出去的子弹离开枪口继续向前运动,这是由于子弹具有________;子弹最终落到地上,这是由于受到一个方向竖直向下的________作用. 5.重500000N的汽车在15000N的牵引力作用下,沿水平路面向东做匀速运动,汽车所受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N;若汽车行驶的牵引力减小为12000N,则汽车将做_______运动.6.小玲坐在行驶的火车中,看到挂在行李架上的小包突然向前运动,说明火车正在_______; 若看到小包突然向左摆动,说明火车正在向_________转弯等待行驶.这两个事例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若一滴雨天下落的雨滴质量为0.01g,在空气中以2m/s的速度匀速下落,则雨滴受到空气的阻力为________N;如果以4m/s速度匀速下落,则空气的阻力将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g取10N/kg) 8.自行车把手上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_______摩擦;自行车刹车时,是通过增大刹车皮与车圈之间的________来增大摩擦. 9.向上抛出的小球在上升过程中,重力势能_________,动能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不变”). 10.一个男孩用水平力推停在地面上的汽车,但没能推动.这时推力_______汽车所受的阻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1.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甲、乙两个物体叠放在一起,有一大小为10N的水平向左的拉力F作用在乙物体上后,甲、乙两物体仍保持静止状态. 已知甲物体的质量为4kg,乙物体的质量为6kg,则物体甲受到的水平作 用力为_______N;如果当拉力F增大到20时,物体甲和乙均以相同 的速度沿地面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此时甲物体受到的水平作用力为 ________N.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42分) 12.下列现象中,物体运动状态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 A.开动汽车从静止变为运动 B.汽车急刹车,从运动变为静止 C.降落伞从空中匀速降落 D.汽车匀速转弯 13.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可以感知力的存在.以下事例中可以说明力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

初中物理运动和力练习题及解析

初中物理运动和力练习题及解析 一、运动和力 1.盐城市区支付宝共享单车几乎遍布了每个小区,极大方便了市民的出行.自行车上为了减小摩擦的地方是 A.自行车把手为橡胶材质B.自行车轮胎上刻有凹凸的花纹 C.在自行车轮轴处加润滑油D.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闸 【答案】C 【解析】 【详解】 A.自行车的车把为橡胶材质,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自行车轮胎上的花纹,这是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在自行车的轴承中加润滑油,使接触面彼此分离,可以减小摩擦,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D.刹车时用力捏闸,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的,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2.小明同学喜欢动手用简易器材探究物理问题.某天,他用一块较长的木板N与木块M 及弹簧测力计,按如下方法研究滑动摩擦力有关的因素.先将长木板N平放,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M在N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甲,此时木块M所受滑动摩擦力为f甲;然后再将N支起,仍然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M沿N斜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乙,此时木块M所受滑动摩擦力为f乙.对小明同学的实验讨论正确的是() A.两次M所受滑动摩擦力f甲<f乙 B.小明实验是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的关系 C.乙情况弹簧秤的示数等于f乙 D.小明实验时控制相同的量是接触面积大小 【答案】B 【解析】 【详解】 A.甲在水平面上移动,乙在斜面上运动,则甲的压力大于乙的压力,所以甲中受到的摩擦力大于乙中受到的摩擦力.所以A错误;

B.两次实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压力大小不同,所以是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因此B正确; C.在乙中,拉力不仅要克服摩擦力的大小,还要克服重力,所以拉力大小大于摩擦力.所以C错误; D.这两次实验中,控制的是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所以D错误. 3.在水平面上有甲、乙两个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某段时间内其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这段时间内甲、乙两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受力情况是 A.两物体都受平衡力作用 B.两物体都受非平衡力作用 C.甲受非平衡力作用,乙受平衡力作用 D.甲受平衡力作用,乙受非平衡力作用 【答案】D 【解析】 【详解】 由图象可知:甲的速度大小不变,因此甲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平衡力作用; 乙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因此乙做变速直线运动,乙受非平衡力作用; 故D正确. 4.如图所示,单摆中的小球在ABC间不停地往复运动,如果不考虑阻力的影响,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小球在A、C处的势能最大 B.小球在B处只受重力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