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榀框架梁柱模板配筋图2

结构设计pkpm柱配筋详解

2014年7月14日 1、柱大样配筋 一根角筋面积 轴压比 柱节点域 H边配筋面积(包括角筋) 抗剪箍筋 面积 B边配筋面积加密抗剪箍筋面积-非加密抗剪箍筋配筋面积(包括角筋) 2、后浇带 1.后浇带混凝土宜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 2.贯通钢筋的后浇带宽度大于等于800,L1为搭接长度。 3、局部神将版升高或降低的高度>300时,设计应补充绘制截面配筋图,局部升降板配置双向贯通纵筋。 4、柱编号:①柱高相同。②分段截面和配筋尺寸对应相同。 5、配梁上部纵筋时,不同大直径钢筋不超过两级!

6、剪力墙截面注写:①注写截面尺寸及大样,配筋。 ②注明约束边缘构件沿墙肢长度Lc ③墙身注写:墙身编号、墙厚尺寸、水平分布钢筋、竖向分布钢筋、拉筋 ④墙梁注写:编号、截面尺寸b,h、箍筋、梁上部纵筋、下部纵筋、顶面高差(高,低于顶面标高时注写) 7、剪力墙洞口在原位的标注:洞口编号、洞口几何尺寸、洞口中心相对标高、洞口每边补强钢筋。 JD 矩形洞 YD 圆形洞 几何尺寸:b * h 宽x高矩形洞 D 直径圆形洞 8、洞口补强钢筋:①洞口宽、高均不大于800时,注写具体数值。 例:JD 2 ; 400x300 ; +3.100 ; 3φ14 矩形洞口2,宽x高400x300,洞口中心距楼面标高为+3.100米,补强筋为3φ14。 ②大于800时,在洞口的上、下方设置补强暗梁,并注写上、下暗梁的纵筋与箍筋具体数值,补强暗梁梁高为400。 例:JD 5;1800x2100;+1.800;6φ20 φ8@150

矩形洞口5,宽x高1800x2100,洞口中心距楼面标高为1.800米,补强暗梁的纵筋6φ20,箍筋φ8@150(当为圆洞时有环向加强筋,注写在箍筋之后) 9、剪力墙:①列表注法、截面注法(大样) ②可单独绘制也可同柱,墙一同绘制。 ③标高、楼面结构层、结构层号 ④偏心尺寸 ⑤剪力墙可视为由剪力墙柱、剪力墙身、剪力墙梁三部分。 ⑥可分别列剪力墙柱表、剪力墙身表、剪力墙梁表。 ⑦编号分类:墙柱,墙身,墙梁三类构件。 10、墙柱:①约束边缘构件YBZ------>约束边缘暗柱,约束边缘端柱,约束边缘翼墙,约束边缘转角墙。 ②构造边缘构件GBZ------>构造边缘暗柱,构造边缘端柱,构造边缘翼墙,构造边缘转角墙。 ③非边缘暗柱 ④扶壁柱 约束边缘构件一般用于下部抗震结构,其抗震受力作用大于构造边缘构件(抗规P63~P66) 11、墙身编号:墙身--Q、水平与竖向分布钢筋的排数组成,排数写在括号内:Qxx(x

框架结构柱配筋

框架柱纵筋 直径: 《砼规》 (Ⅰ)柱 9.3.1 柱中纵向钢筋的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纵向受力钢筋直径不宜小于12mm;全部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5%; 3 偏心受压柱的截面高度不小于600mm时,在柱的侧面上应设置直径不小于10mm 的纵向构造钢筋,并相应设置复合箍筋或拉筋; 9.3.3 I形截面柱的翼缘厚度不宜小于120mm,腹板厚度不宜小于100mm。当腹板开孔时,宜在孔洞周边每边设置2~3根直径不小于8mm的补强钢筋,每个方向补强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宜小于该方向被截断钢筋的截面面积。 腹板开孔的I形截面柱,当孔的横向尺寸小于柱截面高度的一半、孔的竖向尺寸小于相邻两孔之间的净间距时,柱的刚度可按实腹I形截面柱计算,但在计算承载力时应扣除孔洞的削弱部分。当开孔尺寸超过上述规定时,柱的刚度和承载力应按双肢柱计算。 《抗规》 6.3.3 梁的钢筋配置,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1 梁端计入受压钢筋的混凝土受压区高度和有效高度之比,一级不应大于0.25,二、三级不应大于0.35。 2 梁端截面的底面和顶面纵向钢筋配筋量的比值,除按计算确定外,一级不应小于0.5, 二、三级不应小于0.3。 6.3.4 梁的钢筋配置,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2.5%。沿梁全长顶面、底面的配筋,一、二级不应少于2ф14,且分别不应少于梁顶面、底面两端纵向配筋中较大截面面积的1/4;三、四级不应少于2ф12。 2 一、二、三级框架梁内贯通中柱的每根纵向钢筋直径,对框架结构不应大于矩形截面柱在该方向截面尺寸的1/20,或纵向钢筋所在位置圆形截面柱弦长的1/20;对其他结构类型的框架不宜大于矩形截面柱在该方向截面尺寸的1/20,或纵向钢筋所在位置

框架梁,柱的配筋要求

框架柱得配筋与尺寸要求: 【建筑抗震规范】6、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11、4【高规】6、4 (1):柱纵向受力钢筋得最小总配筋率应按表6、3、7-1采用,同时每一侧配筋率不应小于0、2%;对于建造在Ⅳ类场地且较高得高层建筑,最小总配筋率应增加0、1%。 (2):表6、3、7-1 柱截面纵向钢筋得最小总配筋率(百分率) 注:①表中括号内数值用于框架结构得柱。 ②钢筋强度标准值为400MPa时,表中数值应增加0、05;钢筋强度标准值小于400MPa时,表中数值应增加0、1。 ③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C60时,上述数值应相应增加0、1。 (3):柱总配筋率不应大于5%。 (4):矩形柱截面宽度与高度,四级或不超过2层时不宜小于300mm,一、二、三级且超过2层时不宜小于400mm;圆柱得直径四级或不超过2层时不宜小于350mm,一、二、三级且超过2层时不宜小于450mm。

(5):剪跨比宜大于2(不形成短柱);三级轴压比限值为0、85,二级为0、75;长短边之比不宜大于3;一级框架短柱得每侧纵向钢筋配筋率不宜大于1、2%。 (6)纵筋配置原则: ①满足最小(大)配筋率要求 ②柱纵筋间距不大于200,净间距不小于50。一般取150-200。(大于600得柱子,一侧至少配5根钢筋才能满足间距要求,先在pkpm中改瞧配筋就是否满足,再在施工图中进行手改。) ③上下层纵筋得钢筋直径等级差不超过2级。(柱子,墙等竖向钢筋采用电渣压力焊直径等级差不超过7mm,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2012) (7)箍筋配置原则: ①柱箍筋加密区得箍筋肢距:一级不宜大于200mm, 二、三级不宜大于250mm,四级不宜大于300mm。 ②柱箍筋加密范围:1)柱端,取截面高度(圆柱直径)、柱净高得1/6、与500mm得最大值。2)底层柱得下端不小于柱净高得1/3。3)刚性地面上下各500mm。4)剪跨比不大于2得柱(短柱)以及因为设置填充墙等形成得柱净高与柱截面高度比不大于4得柱、框支柱、一级与二级框架得角柱,取全高。 ③框支柱与剪跨比不大于2得框架柱,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00mm。(框支柱:例如底框结构,柱子上部就是墙,则就是框支柱;剪跨比小于等于2即就是短柱,当剪跨比不大于2而且柱得反弯

框架结构柱配筋

框架柱纵筋 直径: 《砼规》 (Ⅰ)柱?9、3。1 柱中纵向钢筋得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纵向受力钢筋直径不宜小于12mm;全部纵向钢筋得配筋率不宜大于5%; 3 偏心受压柱得截面高度不小于600mm时,在柱得侧面上应设置直径不小于10mm得纵向构造钢筋,并相应设置复合箍筋或拉筋; 9、3.3 I形截面柱得翼缘厚度不宜小于120mm,腹板厚度不宜小于100mm、当腹板开孔时,宜在孔洞周边每边设置2~3根直径不小于8mm得补强钢筋,每个方向补强钢筋得截面面积不宜小于该方向被截断钢筋得截面面积、?腹板开孔得I形截面柱,当孔得横向尺寸小于柱截面高度得一半、孔得竖向尺寸小于相邻两孔之间得净间距时,柱得刚度可按实腹I形截面柱计算,但在计算承载力时应扣除孔洞得削弱部分。当开孔尺寸超过上述规定时,柱得刚度与承载力应按双肢柱计算。 《抗规》 6.3。3 梁得钢筋配置,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1 梁端计入受压钢筋得混凝土受压区高度与有效高度之比,一级不应大于0.25, 二、三级不应大于0、35。 2 梁端截面得底面与顶面纵向钢筋配筋量得比值,除按计算确定外,一级不应小于0。5,二、三级不应小于0.3。 6.3、4梁得钢筋配置,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梁端纵向受拉钢筋得配筋率不宜大于2。5%、沿梁全长顶面、底面得配筋,一、二级不应少于2ф14,且分别不应少于梁顶面、底面两端纵向配筋中较大截面面积得1/4; 三、四级不应少于2ф12、 2 一、二、三级框架梁内贯通中柱得每根纵向钢筋直径,对框架结构不应大于矩形截面柱在该方向截面尺寸得1/20,或纵向钢筋所在位置圆形截面柱弦长得1/20;对其她结构类型得框架不宜大于矩形截面柱在该方向截面尺寸得1/20,或纵向钢筋所在位置圆形截面柱弦长得1/20、 间距:

梁的配筋图画法(内容清晰)

一、梁的配筋图画法 梁平面整体配筋图是在各结构层梁平面布置图上,采用平面注写方式或截面注写方式表达。 1、平面注写方式 平面注写方式是在梁的平面布置图上,将不同编号的梁各选一根,在其上直接注明梁代号、断面尺寸B×H(宽×高)和配筋数值。当某跨断面尺寸或箍筋与基本值不同时,则将其特殊值从所在跨中引出另注平面注写采用集中注写与原位注写相结合的方式标注: 原位注写表达梁的特殊数值。将梁上、下部受力筋逐跨注写在梁上、下位置,如受力筋多于一排时 ,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 如下图表达了在轴线上梁的情况,引出线部分为集中标注。KL2(2A)300×650为2号框架梁,有两跨,一端有悬挑、梁断面300×650;φ8-100/200

(2)2φ25表明此梁箍筋是φ8间距200,加密区间距100,2φ25表示在梁上部贯通直径为25mm的钢筋2根;(-0.100)表示梁顶相对于楼层标高24.950低 0.100m,在轴与①~②轴之间梁下部中间段6φ252/4为该跨梁下部配筋,上一排纵筋为2φ25,下一排纵筋为4φ25全部伸入支座。在①轴处梁上部注写的 2φ25+2φ22,表示梁支座上部有四根纵筋,2φ25放在角部,2φ22放在中部。当梁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相同时,可仅在一边标注配筋值,另一边省略不注,如②轴梁上端所示。当集中注写的数值中某一项(或几项)数值不适用于某跨或某悬挑部分时,则按其不同数值原位注写在该跨或该悬挑部分处,施工时,按原位标注的数值优先选用。如③轴右侧悬挑梁部分,下部标注φ8-100,表示悬挑部分的箍筋通长都为φ8间距100的两肢箍。 梁支座上部纵筋的长度根据梁的不同编号类型,按标准中的相关规定执行。 2.截面注写方式 是将断面号直接画在平面梁配筋图上,断面详图画在本图或其它图上。截面注写方式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与平面注写方式结合使用,如在梁密集区,采用截面注写方式可使图面清晰。 下图为平面注写和截面注写结合使用的图例。图中吊筋直接画在平面图

10框架柱的配筋计算10教程

框架柱的配筋计算 选取第一层柱进行计算和配筋: 1.柱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柱的配筋采用对称式(以利于不同方向的地震作用),为便于施工,柱子纵向钢筋绑扎接头,应避开箍筋加密区。搭接、锚固及截断见混凝土结构施工整体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03G101—1。 柱截面尺寸为550550mm mm ?,'35s s a a mm ==,055035515h mm =-=。 (1)确定钢筋和混凝土的材料强度及几何参数 采用30C 混凝土,2300/y f N mm =,214.3/c f N mm =,采用335HRB 级钢筋, '2300/y y f f N mm ==,21.43/t f N mm =,1 1.0α=,0.55b ξ=。 a. A 轴线外柱 查柱组合表可以知道A 轴线外柱 max 129.72M KN m =?,max 1322.85N KN =。 (2)判断大小偏心受压 0.50.514.35505502162.88b c N f A KN ==???= 0.52162.88 1.64 1.01322.851322.85 b c N f A N ===>,截面破坏时为大偏心受压破坏。 原始偏心距 3 0129.7210981322.85 M e mm N ?=== 附加偏心距 550 18.32030 30 a h e mm ===<,取20a e mm = 初始偏心距 i 09820118a e e e mm =+=+= 1max max 0.52162.88 1.64 1.0132 2.85 b c N f A N N ξ= ===>,取1 1.0ξ= 0 2 1.150.01 1.150.01 6.0 1.09 1.0l h ξ=-=-?=>,取2 1.0ξ= 底层框架柱的计算长度为 00 1.03300 33006.05550 l H l h == ==>所以需要考虑偏心距增大系数220120 1 11()1 6.0 1.0 1.0 1.11118 14001400515i l e h h ηξξ=+ =+???=?? /2 1.11118550/235370.98i s e e h a mm η=+-=?+-= (3)求s A 和's A

框架柱构造配筋须满足的规范要求

一、柱主筋直径相差小于2级 二、柱主筋单侧最小配筋率(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第11.4.12-1条) 第11.4.12条框架柱和框支柱的钢筋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框架柱和框支柱中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百分率不应小于表11.4.12-1规定的数值,同时,每一侧的配筋百分率不应小于0.2;对IV类场地上较高的高层建筑,最小配筋百分率应按表中数值增加0.1采用; 柱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 表11.4.12-1 6.3.7 柱的钢筋配置,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1 柱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总配筋率应按表6.3.7-1采用,同时每一侧配筋率不应小于0.2%;对建造于Ⅳ类场地且较高的高层建筑,最小总配筋率应增加0.1%。 注:1 表中括号内数值用于框架结构的柱; 2.钢筋强度标准值小于400MPa时,表中数值应增加0.1,钢筋强度标准值为400MPa时,表中数值应增加0.05; 3 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C60时,上述数值应相应增加0.1 三、柱全部纵筋最小配筋率(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第11.4.12-1条)说明:依表11.4.12-1注,当采用HRB400级钢筋时,本程序对表中数值减小0.1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0及以上时,程序对表中数字增加0.1 计算最小配筋率时按GB50010-2002第9.5.1条注3取全截面面积计算 注:Ⅳ类场地较高的高层建筑,应按 0.8%的要求 第9.5.1条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百分率不应小于表9.5.1 规定的数值。 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 表9.5.1 率(%)

学习11G101-1图集框架梁、柱的箍筋加密区的规定

有关11G101-1图集框架梁、柱箍筋加密的新规定(11G101-1新图集学习资料) 一、框架梁箍筋xx区范围的规定: 1.抗震等级为一级,箍筋xx区为 2."0h b,且≥500mm。 2.抗震等级为 二、"三、四级,箍筋xx区为 1."5h b,且≥500mm。 3、框架xx腋构造 注意当梁、柱中心线之间的偏心距大于该方向柱宽度的时,一般设计会进行梁加腋。 注意箍筋加密区应从加腋的弯折点开始算起。 二、框架柱箍筋的xx区的规定: 1)首层柱箍筋的xx区有三个,分别为: 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取Hn/3;上部取Max{500,柱长边尺寸,Hn/6};梁节点范围内加密;如果该柱采用绑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围内同时需要加密。 2)首层以上柱箍筋分别为: 上、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均取Max{500,柱长边尺寸,Hn/6};梁节点范围内加密;如果该柱采用绑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围内同时需要加密。 三、“构造钢筋”和“抗扭钢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1、"“构造钢筋”和“抗扭钢筋”都是梁的侧面纵向钢筋,钢筋工把它们称为“腰筋”。所以,就其在梁上的位置来说,是相同的。其构造上的规定,正如 03G101-1图集第62-65页中所规定的,在梁的侧面进行“等间距”的布置,对于“构造钢筋”和“抗扭钢筋”来说是相同的。 2、“构造钢筋”和“抗扭钢筋”都要用到“拉筋”,并且关于“拉筋”的规格和间距的规定,也是相同的。即: 当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6mm;当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8mm。拉筋间距为非加密区箍筋间距的两倍。当设有多排拉筋时,上下两排拉筋竖向错开设置。 3、“构造钢筋”纯粹是按构造设置,即不必进行力学计算。“抗扭钢筋”是需要设计人员进行抗扭计算才能确定其钢筋规格和根数的。

教你直观看懂建筑结构配筋图

3. rb _:~―r-rh -------------------------- *81'J§150 I *I 严6飢5()0 暑 配筋平面 表示现浇水平 钢筋混凝土板的钢 筋配 豊情况 钢筋画法 在平面图中配置钢筋时,底层钢 筋弯钩应向上或向左沪顶层钢筋则 向下或向右= 配双层钢筋的墙体,在配筋立 面图中.远直钢筋的弯钩应向上 或向左「而近面钢筋则向下或向 a 1. 2. 1 C*. r 1 1 底层 近面 p n C 1 "" L b J (分帝筋〉 !; 忖 ?8 0150 ~Z3 J 顶层 远面 不能表示清楚钢筋

作用; 一諒助混凝土承受压力,以减小构 件尺寸* 二承受可能的弯矩*以及混凝土收 编和温度变形引起的拉应力; 三防止构件究然的臆性破坏亠 4. (Q集内配筋⑹板内配筋 图i构件中钢筋的名称 受压构件的配筋: <1)纵向受力钢筋(2)箍筋 纵筋 箍筋 作用: 保证纵向钢筋的位章正确,防止纵向钢 筋压屈,从而提髙柱的承载能力, 5.

7. 箍錠一承受一部分斜拉应力,并固定受力筋的位置,多用 于梁和 柱内。 架立筋一在梁中用于固定箍筋位置,构成梁内的钢筋骨架。 钢苗幌土集 6. 受力強一承 受拉、 压力的钢筋。

受力筋一承受拉.压力的钢筋D 分35筋一用于屋面板、楼板内.与板的受力筋垂直布置,将承受的重量均匀地传给受力筋’并固定受力筋的位置,以 及抵抗热胀冷缩所引起的变形。 I 9.

配筋立面图和配筋断面图(二) 0150 1HO j, 2| 迄) 丝]:20 ?1空14乙亞啓中]Q 1] d:20 Q ”50 | |||§ 100 ④4>6 1=700 r Qp] & J 3600 ____________ _ XL (150x250)1.40 ③沖6 1=3550 —1■275 ② 1虫14 1=4110 2600 2?12 1=3700 3500

框架柱配筋设计

框架柱配筋设计 1.纵向钢筋 1.1纵向钢筋直径及根数(非抗震) (1)纵筋直径 纵向受力钢筋直径不宜小于12mm。(《砼规》9.3.1第1条) (2)纵筋根数 圆柱中纵向钢筋不宜少于8根,不应少于6根,且宜沿周边均匀布置。(《砼规》9.3.1第4条) 1.2纵向钢筋最小配筋率(抗震) 框架柱和框支柱中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百分率不应小于表11.4.12-1规定的数值,同时,每一侧的配筋百分率不应小于0.2;对Ⅳ类场地上较高的高层建筑,最小配筋百分率应增加0.1。(《砼规》11.4.12,《高规》6.4.3,《抗规》6.3.7) 特一级框架柱柱端加密区最小配箍特征值,应按本规程表6.4.7规定的数值增加0.02采用;全部纵向钢筋构造配筋百分率,中、边柱不应小于1.4%,角柱不应小于1.6%。(《高规》3.10.2第3条) 1.3纵向钢筋最大配筋率 柱的纵向钢筋的配筋率,非抗震设计时不宜大于5%、不应大于6%,抗震设计时不应大于5%。(《高规》6.4.4第3条) 框架柱、框支柱(抗震)中全部纵向受力钢筋配筋率不应大于5%。(《砼规》

11.4.13,《砼规》9.3.1第1条) 一级且剪跨比不大于2的柱,其单侧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1.2%。(《砼规》11.4.13,《高规》6.4.4第4条) 2.箍筋 2.1箍筋加密区范围 框支柱和剪跨比不大于2的框架柱应在柱全高范围内加密箍筋,且箍筋间距应符合本条第2款一级抗震等级的要求。(《砼规》11.4.12第3条)框架柱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应取柱截面长边尺寸(或圆形截面直径)、柱净高的1/6和500mm中的最大值;一、二级抗震等级的角柱应沿柱全高加密箍筋。底层柱根箍筋加密区长度应取不小于该层柱净高的1/3;当有刚性地面时,除柱端箍筋加密区外尚应在刚性地面上、下各500mm的高度范围内加密箍筋。(《砼 2.2加密区箍筋构造 (1)加密区箍筋肢距 柱箍筋加密区内的箍筋肢距:一级抗震等级不宜大于200mm;二、三级抗震等级不宜大于250mm和20倍箍筋直径中的较大值;四级抗震等级不宜大于300mm。每隔一根纵向钢筋宜在两个方向有箍筋或拉筋约束;当采用拉筋且箍

框架梁柱的配筋经验

框架梁柱的配筋经验 尽管使用多层框架CAD可免去大量人工计算,加快出图速度,但笔者通过多项多层框架工程的设计后发现,多层框架的电算结果仍需进行人工调整,有些梁、柱的最后配筋要凭设计人员的经验而定。这种不确定性造成有的设计调整放大过于保守,有的不调整时又严重不足。为此,本文就多层框架电算结果的人工调整问题进行探讨,并且提出建议。 一、梁、柱截面尺寸的调整设计人员根据教科书建议的梁、柱截面尺寸的取值范围,结合自己的经验先对所有构件的大小初步确定一个尺寸。此时须注意尽可能使柱的线刚度与梁的线刚度的比值大于1。这是为了实现在罕遇地震作用下,让梁端形成塑性铰时,柱端仍可处于非弹性工作状态而没有屈服,但节点还处于弹性工作阶段的目的。即“强柱弱梁强节点”。将初步确定的尺寸输入计算机进行试算,一般可得到下述三种结果: 1)部分梁柱仅为构造配筋。此时可根据电算显示的梁的裂缝宽度和柱的轴压比大小适当减小梁、柱的截面尺寸再试算。 2)部分梁显示超筋或裂缝宽度>0.3mm,部分柱的轴压比超限或配筋过大(试算时可控制柱的配筋率不大于3%)。此时可适当放大这部分梁、柱的截面尺寸再试算。

3)梁、柱的截面尺寸均合适,勿需调整,此时要进一步观察梁、柱的配筋率是否合适。 二、梁、柱的适宜配筋率原则:掌握配筋率“适中”为宜。这个“适中”指在规范规定的区域内取中间段,其值约相当于定额含钢量。规范规定框架梁的纵向受拉钢筋最小配筋率为0.2%,最大配筋率为2.5%;框架柱的纵向钢筋配筋率区间为0.6%~5%。笔者建议:对于框架梁,其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取0.4%~1.5%较适宜。对于框架柱,其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率取1%~3%较适宜。梁、柱配筋率的上限在试算在试算阶段宜留有一定余地,因为下一部梁、柱配筋的调整还需要一定空间。 三、框架梁配筋的调整框架梁显示的配筋是梁按强度计算的配筋量,调整的目的是解决梁的裂缝宽度超限和“强剪弱弯”的问题。 (一)裂缝宽度超限问题在配筋率一定时,选用小直径的钢筋可以增加混凝土的握裹面积、减少梁的裂缝宽度。增大配筋率是减小梁裂缝宽度的直接方法。提高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亦可减小梁的裂缝宽度,但影响较小。设计人如不注意框架梁的裂缝宽度是否超限即出施工图,这样的图纸存在有不符合规范的缺陷。仔细检查梁的裂缝宽度,如果改用小直径的钢筋后梁的裂缝宽度仍然超限,就要增加梁的配筋

柱配筋图识读

情境四:结构施工图识读子情境二:柱配筋图识读 一、钢筋混凝土有关知识 混凝土是将水泥、砂、石子、水按一定比例拌合、凝固养护制成的水泥石,它受压能力好,受拉能力差,易受拉断裂。而钢筋的抗拉、抗压能力都很高,如把钢筋放在构件的受拉区中使其受拉,混凝土只承受压力,这将大大地提高构件的承载能力,从而减小构件的断面尺寸,这种配有钢筋的混凝土称为钢筋混凝土。由钢筋混凝土制成的构件称为钢筋混凝土构件。 钢筋混凝土构件可分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构件和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现浇构件是在施工现场支模板、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而形成的构件。预制构件是在工厂成批生产,运到现场安装的构件。另外还有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即在构件制作过程中通过张拉钢筋对混凝土预加一定的压力,以提高构件的抗拉和抗裂能力。以上情况均应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图中反映出来。 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图的重要内容就是表达钢筋。 1.混凝土的等级和钢筋的品种与代号 混凝土按其抗压强度不同分为不同等级,普通混凝土分C7.5、C10、C15、C20、C25、C30、C35、C40、 C45、C50、C55、C60等10级,等级愈高,混凝土抗压强度也愈高。 钢筋的品种与代号见下表

2.钢筋的分类与作用 如下图所示,按钢筋在构件中的作用不同,构件中的钢筋可分为: (1)受力筋——承受拉力或压力(其中在近梁端斜向弯起的弯起筋也承受剪力),钢筋面积根据受力大小由计算决定,并配置在各种钢筋混凝土构件中。 (2)箍筋——用以固定受力筋位置,并承担部分剪力和扭矩。多用于梁和柱中。 (3)架力筋——用于固定梁内箍筋位置,构成梁内的钢筋骨架。 (4)分布筋——多配置于板中,与板的受力筋垂直布置,将承受的荷载均匀地传给受力筋并固定受力筋的位置,并承担抵抗各种原因引起的混凝土开裂的任务。 (5)其他——因构造要求或施工安装需要而配置的构造筋,如腰筋、预埋锚固筋、吊环等。

框架柱截面估算

一.用轴压比估算柱截面 1、估算公式:Ac>=Nc/(a*fc) 其中:a----轴压比(一级0.7、二级0.8、三级0.9,短柱减0.05)fc---砼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Nc---估算柱轴力设计值 2、柱轴力设计值:Nc=1.25CβN 其中:N---竖向荷载作用下柱轴力标准值(已包含活载)β---水平力作用对柱轴力的放大系数 七度抗震:β=1.05、八度抗震:β=1.10 C---中柱C=1、边柱C=1.1、角柱C=1.2 3、竖向荷载作用下柱轴力标准值:N=nAq 其中:n---柱承受楼层数 A---柱子从属面积 q---竖向荷载标准值(已包含活载) 框架结构:10~12(轻质砖)、12~14(机制砖) 框剪结构:12~14(轻质砖)、14~16(机制砖) 筒体、剪力墙结构:15~18 单位:KN/(M*M) 4、适用范围 轴压比控制小偏心受压或轴心受压柱的破坏,因此适用于高层建筑中的底部楼层柱截面的估算。 二.柱配筋

框架柱的配筋率一般都很低,电算结果往往是构造配筋即可。按柱的构造配筋率0.8%配筋,只相当于定额指标的1/2~1/3,有经验的设计人是不会采用的。因为受地震作用的框架柱,尤其是角柱和大开间、大进深的边柱,一般均处于双向偏心受压状态,而电算程序则是按两个方向分别为单向偏心受压的平面框架计算配筋,结果往往导致配筋不足。 笔者建议:框架柱配筋的调整可做以下几项: 1)应选择最不利的方向进行框架计算,也可两个方向均进行计算后比较各柱的配筋,取其教大值,并采用对称配筋。 2)调整柱单边钢筋的最小根数:柱宽<=450mm时3根,450<柱宽<=750mm时4根,750mm<柱<=900mm时5根。(注意:柱单边配筋率不小于0.2%) 3)将框架柱的配筋放大1.2~1.6倍。其中角柱放大大些(不小于1.4倍),边柱次之,中柱放小些(1.2倍) 4)由于多层框架时电算常不考虑温度应力和基础不均匀沉降问题,当多层框架水平尺寸和垂直尺寸较大以及地基软弱土层较厚或地基土层不均匀时,再适当放大一点框架柱的配筋也是可以理解的,具体放大多少,就要由设计人的经验决定 5)框架柱的箍筋形式应选菱形或井字形,以增强箍筋对混凝土的约束。柱箍筋直径宜增加2mm

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配筋图的表示方法讲解

对学习平法施工图识读的总结 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配筋图的表示方法有3种:详图法、梁柱表法和平面整体表示法。详图法和梁柱表法都属于传统的施工图绘制方法,传统的结构施工图表示方法将创造性劳动和非创造性劳动混为一体,不仅有出图量大的缺点,而且图中还有大量的重复性工作,绘图过程中容易出错,也不易修改,从而导致设计效率低,质量难以控制。 平法则是把结构构件的尺寸和配筋等,按照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整体直接表达在各类构件的结构平面布置图上,再与标准构造详图相配合,使之构成一套新型完整的结构施工图,平法的优点是标准化程度较高,直观性强,可提高工作效率一倍以上,减少图纸量65%—80﹪,减少错漏碰缺现象及校核方便,易于更正。 在课堂上我学习的主要是梁、板、柱的平法表示方法,通过学习,我对平法也大致有了一些认识,对于一些简单的配筋图也可以看明白了,下面我就对这段时间对平法的学习做一个总结: 一.板平法施工图。板平面注写有两种方式:板块集中标注和板支座原位标注。板块集中标注的内容主要包括板块编号、板厚、贯通纵筋及板顶面标高高差。如(YXB2 h﹦160/100 B:Xc﹠YcФ8﹫200 T:XcФ8﹫200 )表示的是2号延伸悬挑板,板根部厚度为160㎜,端部厚度为100㎜,板下部双向均配置直径为8㎜间距为200㎜的构造钢筋,板上部X向配置直径为8㎜间距为200㎜的构造钢筋。板支座原位标注内容主要包括板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和纯悬挑板上部受力钢筋。 二.柱平法施工图。柱平法施工图表示方法分为柱列表注写方式和截面注写方式。柱列表注写方式是指在柱平面布置图上,分别在相同编号的柱中选择一个或几个截面标注该柱的几何参数代号;在柱表中注写柱号、柱段的起止标高、几何尺寸和柱的配筋值,并配以各种柱截面形状及其箍筋类型图的方式表示柱平法施工图。截面注写方式是指在各标准层绘制的柱平面布置图的柱截面上,分别在相同编号的柱中选择一个截面,将截面尺寸和配筋数值直接标注在其上的形式。 三.梁平法施工图。梁平法施工图表示方法有梁平面注写方式和截面注写方式。梁平面注写方式是指在梁平面布置图上,分别在编号不同的梁中各选一根梁,将截面尺寸和配筋的具体数值标注在该梁上来表达梁平面的整体配筋。平面注写方式又包括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集中标注必须标注梁编号、梁截面尺寸、梁箍筋、梁上部通长筋或架立筋、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和受扭钢筋的配置,选注值为梁顶面标高高差;原位标注,当梁上部和下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自上而下分开,直径不同时中间用加号相连。梁截面注写方式是指在分标准层绘制的梁平面布置图上,分别在不同编号的梁中各选择一根梁用剖面号引出配筋图,并在其上注写截面尺寸和配筋具体数值的表示方式。

框架柱构造配筋须满足的规范要求

框架柱构造配筋须满足 的规范要求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一、柱主筋直径相差小于2级 二、柱主筋单侧最小配筋率(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第-1条) 第条框架柱和框支柱的钢筋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柱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 表-1 6.3.7 柱的钢筋配置,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1 柱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总配筋率应按表6.3.7-1采用,同时每一侧配筋率不应小于%;对建造于Ⅳ类场地且较高的高层建筑,最小总配筋率应增加%。 注:1 表中括号内数值用于框架结构的柱; 2.钢筋强度标准值小于400MPa时,表中数值应增加,钢筋强度标准值为400MPa时,表中数值应增加; 3 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C60时,上述数值应相应增加 三、柱全部纵筋最小配筋率(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第-1条)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0及以上时,程序对表中数字增加 注:Ⅳ类场地较高的高层建筑,应按 %的要求 第9.5.1条 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 表9.5.1 率(%)

且剪跨比小于2的柱 五、柱全部纵筋最大配筋率(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第条) 第条框架柱和框支柱中全部纵向受力钢筋配筋率不应大于5%。柱的纵向钢筋宜对称配置。截面尺寸大于400mm的柱,纵向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200mm。当按一级抗震等级设计,且柱的剪跨比λ≤2时,柱每侧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 抗震规范规定 6.3.8 柱的纵向钢筋配置,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柱的纵向钢筋宜对称配置。 2 截面边长大于400mm的柱,纵向钢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 3 柱总配筋率不应大于5%;剪跨比不大于2的一级框架的柱,每侧纵向钢筋配筋率不宜大于%。 4 边柱、角柱及抗震墙端柱在小偏心受拉时,柱内,纵筋总截面面积应比计算值增加25%。 5 柱纵向钢筋的绑扎接头应避开柱端的箍筋加密区。 六、柱纵筋间距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第条)(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第10.3.1条柱中纵向受力钢筋应符合下列规定: 1纵向受力钢筋的直径不宜小于12mm,全部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5%;圆柱中纵向钢筋宜沿周边均匀布置,根数不宜少于8根,且不应少于6根; 2当偏心受压柱的截面高度h≥600mm时,在柱的侧面上应设置直径为10-16mm的纵向构造钢筋,并相应设置复合箍筋或拉筋; 3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的净间距不应小于50mm 4在偏心受压柱中,垂直于弯矩作用平面的侧面上的纵向受力钢筋以及轴心受压柱中各边的纵向受力钢筋,其中距不宜大于300mm. 抗震设计规范 6.3.8 柱的纵向钢筋配置,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柱的纵向钢筋宜对称配置。 2 截面边长大于400mm的柱,纵向钢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 3 柱总配筋率不应大于5%;剪跨比不大于2的一级框架的柱,每侧纵向钢筋配筋率不宜大于%。 4 边柱、角柱及抗震墙端柱在小偏心受拉时,柱内,纵筋总截面面积应比计算值增加25%。 5 柱纵向钢筋的绑扎接头应避开柱端的箍筋加密区。 七、框架柱箍筋最小直径 (建筑抗震规范GB50011-2010第6.3.8-2条) 2 柱箍筋在规定的范围内应加密,加密区的箍筋间距和直径,应符合下列要求:

如何看懂配筋图精编版

如何看懂配筋图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板配筋图识读 钢筋混凝土板 钢筋混凝土现浇板的结构详图包括配筋平面图和断面图。通常板的配筋用平面图来表示即可,必要时也可加画断面图。每种规格的钢筋只需画一根并标出其规格、间距。断面图反映板的配筋形式、钢筋位置及板厚。板的配筋有分离式和弯起式两种:如果板的上下钢筋分别单独配置,称为分离式,如果支座附近的上部钢筋是由下部钢筋弯起得到就称为弯起式,下图中的配筋即为分离式配筋。 一、表示方法: ⑴ φ10@100/200(2) 表示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 ⑵ φ10@100/200(4) 表示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 ⑶ φ8@200(2) 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 ⑷ φ8@100(4)/150(2) 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150,。 一、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 ⑴ 3Φ22,3Φ20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 下部钢筋为3Φ20。 ⑵ 2φ12,3Φ18 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 下部钢筋为3Φ18。 ⑶ 4Φ25,4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 下部钢筋为4Φ25。 ⑷ 3Φ25,5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 下部钢筋为5Φ25。 二、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 ⑴ 2Φ20 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 2Φ22+(4Φ12)表示2Φ22 为通长,4φ12,用于六肢箍。 ⑶ 6Φ25 4/2 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 2Φ22+ 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三、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 ⑴ G2φ12 表示梁两侧的,每侧一根φ12。 ⑵ G4Φ14 表示梁两侧的,每侧两根Φ14。 ⑶ N2Φ22 表示梁两侧的,每侧一根Φ22。 ⑷ N4Φ18 表示梁两侧的,每侧两根Φ18。 四、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 ⑴ 4Φ25 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内。 ⑵ 6Φ25 2/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下排筋4Φ25。 ⑶ 6Φ25 (-2 )/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⑷ 2Φ25 + 3Φ22(-3)/ 5Φ25 表示有两排筋,上排筋为5根。2Φ25伸入支座,3Φ22,不伸入支座。下排筋 5Φ25,通长布置。 五、标注示例: KL7(3)300×700 Y500×250 φ10@100/200(2) 2Φ25 N4Φ18

框架结构柱配筋

框架柱纵筋直径:《砼规》 (I)柱9.3.1 柱中纵向钢筋的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纵向受力钢筋直径不宜小于12mm全部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5%; 3偏心受压柱的截面高度不小于600mm时,在柱的侧面上应设置直径不小于10mm 的纵向构造钢筋,并相应设置复合箍筋或拉筋; 9. 3. 3 I形截面柱的翼缘厚度不宜小于120mm腹板厚度不宜小于100mm当腹板开孔时,宜在孔洞周边每边设置2?3根直径不小于8mm的补强钢筋,每个方向补强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宜小于该方向被截断钢筋的截面面积。 腹板开孔的I 形截面柱,当孔的横向尺寸小于柱截面高度的一半、孔的竖向尺寸小于相邻两孔之间的净间距时,柱的刚度可按实腹I 形截面柱计算,但在计算承载力时应扣除孔洞的削弱部分。当开孔尺寸超过上述规定时,柱的刚度和承载力应按双肢柱计算。 《抗规》 6. 3. 3 梁的钢筋配置,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1 梁端计入受压钢筋的混凝土受压区高度和有效高度之比,一级不应大于0.25,二、三级不应大于0.35 。 2梁端截面的底面和顶面纵向钢筋配筋量的比值,除按计算确定外,一级不应小于 0.5 ,二、三级不应小于0.3 。 6. 3. 4 梁的钢筋配置,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 2.5%。沿梁全长顶面、底面的配筋,一、二级不应少于2巾14,且分别不应少于梁顶面、底面两端纵向配筋中较大截面面积的1 / 4;三、四级不应少于2巾12。 2 一、二、三级框架梁内贯通中柱的每根纵向钢筋直径,对框架结构不应大于矩形截面柱在该方向截面尺寸的1/20,或纵向钢筋所在位置圆形截面柱弦长的1/20;对 其他结构类型的框架不宜大于矩形截面柱在该方向截面尺寸的1/20,或纵向钢筋所在 位置圆形截面柱弦长的1/20。

框架梁,柱的配筋要求

框架柱的配筋和尺寸要求: 【建筑抗震规】6.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11.4【高规】6.4 (1):柱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总配筋率应按表6.3.7-1采用,同时每一侧配筋率不应小于0.2%;对于建造在Ⅳ类场地且较高的高层建筑,最小总配筋率应增加0.1%。 (2):表6.3.7-1 柱截面纵向钢筋的最小总配筋率(百分率) 注:①表中括号数值用于框架结构的柱。 ②钢筋强度标准值为400MPa时,表中数值应增加0.05;钢筋强度标准值小于400MPa时,表中数值应增加0.1。 ③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C60时,上述数值应相应增加0.1。 (3):柱总配筋率不应大于5%。 (4):矩形柱截面宽度和高度,四级或不超过2层时不宜小于300mm,一、二、三级且超过2层时不宜小于400mm;圆柱的直径四级或不超过2层时不宜小于350mm,一、二、三级且超过2层时不宜小于450mm。 (5):剪跨比宜大于2(不形成短柱);三级轴压比限值为0.85,二级为0.75;长短边之比不宜大于3;一级框架短柱的每侧纵

向钢筋配筋率不宜大于1.2%。 (6)纵筋配置原则: ①满足最小(大)配筋率要求 ②柱纵筋间距不大于200,净间距不小于50。一般取150-200。(大于600的柱子,一侧至少配5根钢筋才能满足间距要求,先在pkpm 中改看配筋是否满足,再在施工图中进行手改。) ③上下层纵筋的钢筋直径等级差不超过2级。(柱子,墙等竖向钢筋采用电渣压力焊直径等级差不超过7mm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2012) (7)箍筋配置原则: ①柱箍筋加密区的箍筋肢距:一级不宜大于200mm ,二、三级不宜大于250mm ,四级不宜大于300mm 。 ②柱箍筋加密围:1)柱端,取截面高度(圆柱直径)、柱净高的1/6、和500mm 的最大值。2)底层柱的下端不小于柱净高的1/3。3)刚性地面上下各500mm 。4)剪跨比不大于2的柱(短柱)以及因为设置填充墙等形成的柱净高与柱截面高度比不大于4的柱、框支柱、一级和二级框架的角柱,取全高。 ③框支柱和剪跨比不大于2的框架柱,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00mm 。(框支柱:例如底框结构,柱子上部是墙,则是框支柱;剪跨比0/Vh M =λ小于等于2即是短柱,当剪跨比不大于2而且柱的反 弯点在柱的中点时得到柱净高与柱截面高度比不大于4。一般为了方

柱配筋总结

柱配筋要求 柱纵向受力钢筋 1、基本要求: (1)《混规》9.3.1,纵筋净间距不应小于50mm,直径不宜小于12mm; (2)《混规》9.3.1,偏心受压柱中,垂直于弯矩作用平面的侧面上的纵向受力钢筋以及周鑫受压柱中各边的纵向受力钢筋,中距不宜大于300mm(基本不考虑);《混规》11.4.13、《抗规》6.3.8、《高规》6.4.4.2,纵向钢筋宜对称布置。抗震设计时,截面边长大于400mm的柱,纵向钢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要求满足); 2、最大配筋率要求:《混规》9.3.1、《高规》6.4.4,对于抗震设计不宜大于5%,不应大于6%(基本不考虑);《混规》11.4.1 3、《抗规》6.3.8第3款、《高规》6.4.4,对于抗震设计不应大于5%(要求满足)。当按一级抗震等级设计,且柱的剪跨比2 λ时(H n/2h0)短柱,柱每侧配筋 ≤ 率不宜大于1.2%。 2

2 3、最小配筋率要求:《混规》11.4.12第1款、《抗规》6.3.7第1款、《高规》6.4.3第1款(含非抗震),单侧不应小于0.2%。 4、纵向受力钢筋面积调整: (1)《混规》11.4.13、《抗规》6.3.8第4款,框架边柱、角柱及剪力墙端柱在地震组合下处于小偏心受拉时,柱内纵向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应比计算值增加25%; (2)《抗规》6.1.14第3款第1项,地下一层柱截面每侧纵向钢筋不应小于地上一层柱对应纵向钢筋的1.1倍;第2项,地下一层梁刚度较大时,柱截面每侧纵向钢筋面积应大于地上一层对应柱每侧纵向钢筋面积的1.1倍; 5、构造钢筋:《混规》9.3.1第3款,柱高度不小于600时,在侧面应设置直径不小于10mm的构造钢筋,并加复合箍; 柱箍筋 1、加密区范围:《混规》11.4.12第3条、《混规》11.4.13、《抗规》6.3.9.1、《高规》6.4.6 (1)柱端,取截面长边尺寸、柱净高的1/6和500mm三者的最大值;

各个规范整合柱子配筋

各个规范整合柱子配筋

————————————————————————————————作者: ————————————————————————————————日期:

柱设计相关规定汇总 结构类型注意部位相关规定参见规范 柱纵向钢筋 1、纵向受力钢筋直径不宜小于12mm;全部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5%; 《砼规》P12 3,9.3.1 2、柱中纵向钢筋的净间距不应小于50mm,且不宜大于300mm; 3、偏心受压柱的截面高度不小于600mm时,在柱的侧面上应设置直径不小于10mm的纵向构造钢筋, 并应设置复合箍筋或拉筋; 4、圆柱中纵向钢筋不宜少于8根,不应少于6根,且宜沿周边均匀布置; 5、在偏心受压柱中,垂直于弯矩作用平面的侧面上的纵向受力钢筋以及轴心受压中各边的纵向受力钢筋, 其中距不宜大于300mm。 箍筋 1、箍筋直径不应小于d/4,且不应小于6mm,d为纵向钢筋的最大直径; 《砼规》P12 3,9.3.2 2、箍筋间距不应大于400mm及构件截面的短边尺寸,且不应大于15d,d为纵向钢筋的最小直径; 3、柱及其他受压构件中的周边箍筋应做成封闭式;对圆柱中的箍筋,搭接长度不应小于规范规定最小锚 固长度,且末端应做成135°弯钩,弯钩末端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5d,d为箍筋直径;

4、当柱截面短边尺寸大于400mm且各边纵向钢筋多于3根时,或当柱截面短边尺寸不大于400mm 但各边纵向钢筋多于4根时,应设置复合箍筋; 5、柱中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率大于3%时,箍筋直径不应小于8mm,间距不应大于10d,且不应大于200mm。箍筋末端应做成135°弯钩,且弯钩末端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10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直径; 6、在配有螺旋式或焊接环式箍筋的柱中,如在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计算中考虑间接钢筋的作用时,箍筋间距不应大于80mm及dcor/5,且不宜小于40mm,dcor为按箍筋内表面确定的核心截面直径。 框架柱截面尺寸1、矩形截面柱,抗震等级为四级或层数不超过2层时,其最小截面尺寸不宜小于300mm,一、二、三 级抗震等级且层数超过2层时不宜小于400mm;圆柱的截面直径,抗震等级为四级或层数不超过2层时 不宜小于350mm,一、二、三级抗震等级且层数超过2层时不宜小于450mm; 《砼规》P 175,11.4.11 2、柱的剪跨比宜大于2; 3、柱截面长边与短边的边长比不宜大于3。 框架柱、钢筋配置1、框架柱和框支柱中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百分率不应小于最小配筋率,详见附表1,同时,每一侧《砼规》P17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