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放与音箱的功率配置

功放与音箱的功率配置
功放与音箱的功率配置

功放與音箱的功率配置

在專業擴聲領域裏,音響器材的配置是十分考究的,其中功放與音箱的配置是最重要的,雖然,一些音箱生品使用說明中向用戶推薦了所配功放的具體牌號或型號,但還是有局限性,因為用戶經常面對諸多型號的功放,無從下手。

功放與音箱的配置所涉及的方面很多,例如功放牌號、功率管類型的選擇及低靈敏度音箱應配置哪種功放等。功放與音箱的具體配置,一般來說與設計人員的經驗、愛好、聽音習慣等因素有關,很難找到一個統一的標準。有時我們會遇到一些用戶或設計人員為了節省開支常給音箱配置較小功率的功放,有些用戶又為了所謂的"功率儲備充足"給音箱配置很大功率的功放。顯然,這樣做都是不合適的。重要的是,這樣配置會給設備造成損壞。在功放與音箱配置中,功放功率的確是關鍵,也就是說,功放功率的確定原則應該是統一的。

大家都知道,在進行廳堂聲學設計後,需要根據一系列計算確定音箱功率,然後再由音箱功率確定功放功率,但是究竟兩者功率如何選配才能達到最佳匹配呢?

首先,在人耳聽域的20Hz~20kHz內,真正集中大量能量的音樂信號一般在中、低、頻段,而高頻段能量僅相當於中、低頻段能量的1/10。所以,一般音箱高音損失的功率比低音喇叭低得多,以求高低音平衡;而功放好比一個電流調製器,它的輸入音頻信號的控制下,輸出大小不同的電流給音箱,使之發生大小不同的聲音,在一定阻抗條件下,要想讓標稱功率為200W的功放達到400W或幾倍的輸出其實很容易,只是功放的失真(THD)將會大大地增加,這種失真主要產生在中、低頻信號中的高頻諧波,其失真越大,高頻諧波能量就越大,而這些高頻失真信號都將隨高頻音樂信號一同進入高音頭,這就是為什麼小功率功放推大音箱會發生燒高音頭的原因。而在不少人的概念裏,只要功放功率大,就有可能燒音箱。雖然有些功放沒有失真指示,但由於設備配置已經先天不足,失真有可能在使用中時有發生,這時失真指示已失去意義。況且,由於使用者的經驗和素質的限制,功放的失真往往容易被忽略。

其次,功放與音箱的功率配置與目標響度以及所使用場合也有一定的關係。在一定目標響度下,應該讓音樂信號的動態在每件器材上都能得到

充分的保證,如果功放功率太大,其增益設置很小時,響度已達到要求,但這時功放的增益就限制了信號的動態範圍。所以,功放功率不能太大;否則,既然浪費開支,又會帶來響度和音樂動態無法兼顧以及音箱負荷過重的麻煩。根據以往經驗,一般語言、音樂擴音場所和大動態的迪廳等場所是有區別的。有一般擴音場所信號起伏小,不需要功放長時間或很快提供很大電流給音箱,所以功放功率應該比要求強勁有力的大動態擴音場所的功率要小;另外,所謂的"功率儲備"也應該針對音箱而言,值得注意的是,功放的選定必須由音箱決定,不應該有"功率儲備"的概念去配置功放。換句話說,在一定的目標響度下,音箱可以比設計值大一些,以備不同用途,而功放的功率應該嚴格由音箱決定,沒有太大的靈活性。

總之,功放與音箱功率配置的具體標準應該是:在一定阻抗條件下,功放功率應大於音箱功率,但不能太大。在一般應用場所功放的不失真率應是音箱額定功率的1.2-1.5倍左右;而在大動態場合則應該是1.5-2倍左右。參照這個標準進行配置,既然能保證功放放在最佳狀態下工作,又能保證音箱的安全,即使對經驗不足的操作人員,只要不是操作嚴重失誤或前級周邊設備調校不當,就能讓音箱和功放工作在穩定狀態。

如何鑒別揚聲器的音質?

雖然任何揚聲器都有其強項和弱點,尤其在有限的預算下,低價的揚聲器並不容易得到盡善盡美的效果,但無論任何價位和層次的揚聲器而言,都有一定的參考標準或指涉方向。

1.測試低頻的質量

劣質揚聲器所產生之低頻可以是轟耳若聾,但完全是那種臃腫松厚,缺乏層次感和結實感。好的低頻應是潔淨明快,層次分明,不會拖泥帶水,冤魂不散似的,即使各種低頻樂器如大小鼓聲、低音吉它和鋼琴的低音,都能輕易分辨出來。所以不要輕易被低頻的量感所矇騙,劣質低頻不如乾淨的聲音來的自然舒服。

2.測試中頻的人聲

人聲是最常聽到的聲音,優劣並不難察覺,留意人聲是否有不尋常的鼻音或被抿著嘴發聲的感覺。一些揚聲器的“箱聲”同樣會大大干擾中頻,令此頻段的聲音模糊不清。中頻音染相對於其他頻率音染而言更為

嚴重,因為大部分可聽到的聲音頻率,或是音樂的頻率都集中在中頻範圍,這點幾乎對所有種類的樂曲而言,都會成為重播的障礙。

3.測試高頻的柔韌感

劣質的高頻是尖聲插耳,聽得人頭痛欲裂的,極端情況下把小提琴或女高音的美聲變為刹車的尖銳噪音。同樣,高音中的不同器樂多產生的不同質感,好的高音是能分辨出來的。再優劣一級的高頻甚至能令人從中分辨出兩把不同年份不同木質的所奏出的不同音韻。最易掌握的要決是,好的高音是不回令人聽而生畏,毛孔豎立,也不會令人越聽越累的,而且該是綿韌而富彈性,幼滑而具層次,高至最高處仍可容易聽見卻不會產生變音的(當然不是以走音歌手的錄音做參考)

4.測試高音量及音場結像

一些揚聲器在低音量時表現穩定,但在音量提升到某個指數便會失真,或“拍邊”,出現各種非錄音中的音樂信號,(當然以不過12點的音量為安全的測試標準)。具體而言,若管弦樂是喜愛樂種之一,則必須通過此關。合乎標準的揚聲器在一定程度上做到聲音離箱,營造出清晰的音場和結像,顯示出不同樂器的分點位置和質感,有充足的擴散以至生長、闊、高但度音頻空間。弱音和尾音應該清楚聽見,而在大音量和“大爆棚”的情況下沒有變形失真,人聲和樂器聲不會糾纏不分。優質的重播能顯現豐潤的音樂感和空氣感,和音符的彈跳力,像撥開雲霧見青天一樣,展現出整幅細緻有序的音像。而更直接的是在長久聆聽下不會令人耳朵疲累。

功放的指標裏隱含了什麼?

玩功放,如同玩其他音響器材一樣,主觀試聽必不可少,客觀指標又不能不要,說起主觀試聽,也真讓人無所適從,今天這篇文章說這台功放聲音較“硬”,明天那份雜誌又說它對弦樂還原很“溫柔”,內行人又會說條件不同嘛,結論也不同,於是乎有些人又回到了技術指標的領域裏來,在這裏總算能躲開那些空而又玄的“形容詞”。

然而,在客觀指標這塊領地裏,你的煩惱會少些嗎?我看也未必。

在功放的許多技術指標的背後,總會有一些必要的測試條件,你的任務應該是探究這些條件的實際意義,掌握了它的來龍去脈之後,就會對指標不至於看得太迷信。

下面僅舉幾個方面加以說明。

1.頻中曲線:大多數功放是指在額定輸出功率時的頻率特性,如標出20Hz~20KHz,±0.1dB,有些功放的高頻端標到了100KHz,這個100 KHz 你必須小心看待,因為有的功放在製造時是靠整體零件的特性來保證做到此高頻,而有的設計者是靠負饋技術來達到100 KHz,可以說這二台功放的音質會有明顯的差異。有一個傾向值得注意,目前不少功放的高頻越標越高,它和音樂的提高是否有必然的聯繫,還沒有統一的說法。

2.輸出功率:這是一個牽扯到不少相關因素的指標,如失真度指標的限制、音箱阻抗的不同也會帶來輸出功率的變化等,假設某台功放標出2×50W,THD<0.1%,1KHz,8Ω時,我們就知道了,這是在音箱阻抗為8Ω時測出,音箱的阻抗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數值,有的音箱採用多單元驅動,它的常規阻抗就可能是4Ω。另外,當音箱工作于低頻段時,它阻抗有可能降低至4Ω,甚至2Ω,功放對這種低阻抗音箱的驅動能力,並未見有指標標出,此外,THD為總的諧波失真,如果失真達1%,對應的輸出功率極有可能會上升,可能會達到2×80W,這時輸出功率的含義就明顯變化了。另外不家一種情況,我們用全頻帶的信號輸入,負載阻抗固定為8Ω,你會發現頻率越低,功放的輸出功率越會下降,這是因為聲音的能量大部分集中在低頻段,因而用上述的中頻信號(1 KHz)來表示功放的輸出功率那就很片面了。如果有一台功放是這樣標法:2×50W/8Ω,2×100W/4ΩTHD<0.1%(20Hz~20KHz輸入時),那麼這台功放指標明顯優於上一台。3.阻尼係數:這項指標反映了功放對音箱的揚聲器單元的控制能力,它是音箱的阻抗與功放的輸出內阻的一個比值,一般認為大一些較好,但須注意,這項指標測試時往往沒有將功放至音箱的連接線的內阻算進去,而恰恰是這個內阻對阻尼係數有較大影響。在我們平時系統的實際聆聽中,如果換上幾付不同牌號的喇叭線,就會發現音色會有偏硬或偏軟的區別,這就是線的內阻影響了阻尼系統進而影響了系統的音色,如果你發現並承認了這個結果,你就不會象某些人那樣對音箱線能改變音色這一點感到不可理喻。

4.失真度:這是一個很多人關心的指標,它包含的種類較多,如互調失真、瞬態互調失真、相位失真及我們經常接觸到的在音響說明書裏標示的諧波失真,功放的指標裏標明的總諧波失真事實上是一個比較“死板”的失真,它是用單一的頻率輸入,檢測功放輸出端的多餘成分去和原波形比較而得出的一個百分比,由於我們平時接觸到的聲響會同時有許多不同頻率的成分,因此,針對諧波失真的單調性,有的功放標出了互調失真指標,

它是用二個不同的頻率如用70Hz調製6 KHz,並按一定的強度比例輸進功放檢測輸出的失真成分,儘管仍不夠全面,但畢竟實用些了。瞬態互調失真檢測則更進了一步,它用一個猝發的互調信號輸入,能檢測出功放在瞬間輸入脈衝信號時,輸出會否出現削波現象。至於相位失真是檢驗功放對不同頻率輸入時產生的輸出相移,它對音色的還原有較大影響,可惜許多功放都未提及,在此也不多敍述。

5.信噪比:顧名思義,是指功放輸出的有用信號與無用的本底雜訊的比值,目前的功放信雜訊指標已完全能應付一般的音樂類節目,而我認為更應關心本底雜訊,可試驗一下將功放音量放至最小聽聽雜訊的大小,當然是愈小愈好。

瞭解了以上這些指標的隱藏著的含義,你或許不會被技術指標的表面資料所迷惑,若要較全面地反是映一台功放對音樂的還原能力,靠幾個硬性指標當然是遠遠不夠的,也基於這個理由,世界各國對音響器材的測試手段、方法、內容等都花了不少功夫,並且制定了相應的測試標準,在德國標為DIN標準,日本多採用EIAJ標準,而美國則習慣採納國際高保真協會的IHF標準。這麼多不同搞清楚客觀指標的發燒友說不定又是“一頭霧水”!

看來,不是得回到逐步提高自身試聽能力的那條路上去因為,玩音響,沒有捷徑,只有靠多聽,多比較,才能真正玩好音響。

談阻抗

阻抗是音響圈中最常看到的字眼了,但是它到底意所何指呢?許多人在看到喇叭標示的阻抗值是四或八歐姆的時候,會直覺地拿起三用電錶往喇叭的二個接線端子一量,看看到底是不是正確,可惜的是絕大部份的人都失望了,因為用三用電錶上的電阻檔量出來的結果並沒有和喇叭上面所標示的一致。原因呢?因為你誤會了,你搞錯了。

阻抗與電阻不是完全一致的東。在國中的物理課本上,我們第一次接觸到有關電學方面的理論,其中提到了有關電壓、電流、電阻以及電功率之間的原理和數學關係。絕大部份沒有繼續進修電學方面的課程或從事於電子專業的人士,其畢生的電學常識乃盡粹於斯,這還是當年上課沒打瞌睡,經努力、認真、用功學習後才能擁有的輝煌成果,難怪你會把阻抗當成電阻了。

阻抗從字面上看就與電阻不一樣,其中只有一個阻字是相同的,而另一個抗字呢?簡單地說,阻抗就是電阻加電抗,所以才叫阻抗;周延一點地說,阻抗就是電阻、電容抗及電感抗在向量上的和。在直流電的世界中,

物體對電流阻礙的作用叫做電阻,世界上所有的物質都有電阻,只是電阻值的大小差異而已。電阻小的物質稱作良導體,電阻很大的物質稱作非導體,而最近在高科技領域中稱的超導體,則是一種電阻值幾近於零的東西。但是在交流電的領域中則除了電阻會阻礙電流以外,電容及電感也會阻礙電流的流動,這種作用就稱之為電抗,意即抵抗電流的作用。電容及電感的電抗分別稱作電容抗及電感抗,簡稱容抗及感抗。它們的計量單位與電阻一樣是歐姆,而其值的大小則和交流電的頻率有關係,頻率愈高則容抗愈小感抗愈大,頻率愈低則容抗愈大而感抗愈小。此外電容抗和電感抗還有相位角度的問題,具有向量上的關係式,因此才會說:阻抗是電阻與電抗在向量上的和。

一般音響器材常見被提到阻抗的地方有喇叭的阻抗,前後級擴大機的輸入阻抗,前級的輸出阻抗,(後級通常不稱輸出阻抗,而稱輸出內阻),信號導線的傳輸阻抗(或稱特性阻抗)等。若說到器材內部電子線路及零件的各部份阻抗那就更琳琅滿目複雜多多了,非三言兩語可說明清楚。在此我們專只約略介紹有關音響器材標示的阻抗具有什麼樣的實質意義。

由於阻抗的單位仍是歐姆,也同樣適用歐姆定律,因此一言以蔽之,在相同電壓下,阻抗愈高將流過愈少的電流,阻抗愈低會流過愈多的電流。光是這麼簡單一句話,你可知道多少音響器材的搭配學問盡在其中嗎?

先從喇叭的阻抗談起。最常見到的喇叭阻抗的標示值是八歐姆,也有很多是四歐姆,這代表了什麼呢?這代表了這對喇叭在工廠測試規則時,當輸入1KHz的正弦波信號,它呈現的阻抗值是四或八歐姆;或是是在喇叭的工作頻率回應範圍內,一個平均的阻抗值。它可不是一個固定值,而是隨著頻率的不同而不同,甚至可能會起伏得很可怕,可能在某頻率高到十幾廿幾歐姆,也可能在某頻率低到一歐姆或以下(這種喇叭通常被視為後級的殺手,當年以Apogee最為著名)。好,讓我們來腦力激蕩一下;當後級輸出一個固定電壓給喇叭時,依照歐姆定律,四歐姆的喇叭會比八歐姆的喇叭多流過一倍的電流,因此如果你會計算功率的話,你就會明白為何坊間會傳言一部八歐姆輸出一百瓦的晶體後級,在接上四歐姆喇叭時會自動變為二百瓦的道理。

可是你先別高興,以為占到了便宜,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當喇叭的阻抗值一路下降時,後級輸出一個固定電壓,它流過的電流就會愈來愈大,你確定你的後級能輸出這麼大的電流嗎?你知道喇叭阻抗一路下降的結果到後來就有點像是把喇叭線直接短路的意思,所以阻抗值有時會低至一歐姆的Apogee喇叭被稱作後級殺手的原因,你明白了吧!所有的電晶體後

級擴大機,其輸出電流的能力均有其設計上的限制,超出此範圍,機器就要燒掉了。這也就是為什麼一般人常說的:後級的功率不用大,但輸出電流要大的似是若非的道理(這個問題以後我們會詳細討論)。

同理,如果有一對喇叭的阻抗很高,像早期15的RogersLS 3/5A,那擴大機的輸出功率豈不自動減半?沒錯!如果這對喇叭的效率又很低的話,你要它發出高音壓來,能不動用高功率擴大機嗎?江湖有傳言:上揚唱片在臺北市中山北路的門市有一對15的Rogers LS 3/5A,作為背景音樂之用。推它的擴大機是一部日本早期的Technics綜合擴大機而已,但包括劉老總及賴主編在內,均盛讚它好聲,你言如何?早期日本擴大機給人的印象就是功率標示很高,但輸出電流能力則令人頗有微詞,君不見小小一套床頭音響組合動不動就是300W嗎?可是KRELL的300W後級你想一個人扛是扛不動的。這種高電壓低電流的日本擴大機一遇上現在滿街都是的低阻抗喇叭,一下子就軟腳了,但是如果碰上了高阻抗喇叭,例如……,會不會就成了名符其實的當哈利遇上莎莉呢?搭配之妙啊!豈可等閒視之。

接下來來看擴大機的輸出入阻抗。一般我們常耳聞的說法是:擴大機的輸入阻抗是愈高愈好,而輸出阻抗是愈低愈好。為什麼呢?因為輸入阻抗高了,從訊號源來的訊號功率強度就可以不必那麼大。這麼說也許還有讀者不甚瞭解,讓我們再回想一下歐姆定律;假設訊源輸出不甚瞭解,讓我們再回想一下歐姆定律;假設訊源輸出一個固定電壓,傳送往下一級,如果這一級的輸入阻抗高,是不是由訊源所提供的訊號電流就可以降低?如果輸入阻抗非常非常的高,則幾乎不會消耗訊號電流(當然還是會有)就可以驅動這一級電路工作,換句話說就是幾乎只要有訊號電壓,電路就可以正常工作;但是對於低輸入阻抗的電路呢?就正好相反了,它必須要求訊號能源能提供較為大量的訊號電流,因為在同一個電壓下,低輸入阻抗會流進較大的訊號電流,如果訊源提供的電流強度不足以滿足下一級電路的需求,它就不能完美地驅動下一級電路。而訊源的電壓和電流的乘積就是訊源的功率了。

另外何謂低輸出阻抗呢?它有什麼好處呢?通常低輸出阻抗被提到地方大半是指前級擴大機的輸出阻抗,後級通常是稱作輸出內阻的。前級的低輸出阻抗有幾個好處:一.一般會強調低輸出阻抗即表示了它有較大的電流輸出能力,容易搭配一些低輸入阻抗的器材(後級)。二.低輸出阻抗可以驅動長的訊號線及電容量較大的負載,以音響用前級為例;前級的輸出阻抗在與訊號線結合後,輸出阻抗加上訊號線本身固有的電阻與電容會形

成一個RC濾波的網路,當輸出阻抗愈高時,則經過訊號線後的訊號,其高頻端的滾降點就會越低,反之則愈高。你應該不會希望高頻滾降點移進耳朵聽得到的音頻範圍吧?所以遇上電容量大的訊號線,你還是選一部輸出阻抗低一點的前級較為保險。這也是為什麼每一種訊號線會有不同聲音部份原因。

有了以上大略的說明,你應該可以明白;所謂擴大機輸入阻抗愈高愈好,輸出阻抗愈低愈好,其主要理由即在此一在與其他器材互相搭配時,其匹配性比較高。

那麼照此說來,我們就把每一部擴大機不論是前級或是後級的輸入阻抗都設計得很高,輸出阻抗都設計得很低,不是就完美無缺了嗎?讓我們再從輸入阻抗看起,由於高輸入阻抗所需的訊號電流較少,可知連接其上的訊號線中流動的電流必較小,因此對於訊號線品質的要求就可以不必那麼高,因為少了一個電流的干擾因素在內,這也是高輸入阻抗帶來的另一個優點。但是高輸入阻抗的優點既然這麼多,為什麼市面上找得到的高輸入阻抗前級或後級竟寥寥可數呢?讓我偷偷問你,你有沒有用過收音機?你知道收音機的訊號是從哪兒來的嗎?從空中來,你答對了。從空中來,你可知道空中存在有多少的電磁波?多到集合你全家老小的手指頭加腳指頭都數不完,這些可都不是你想要的音樂訊號哦!當空中的這些電磁波被作用有點像天線的訊號線拾取後,雖然只是一點點的雜訊電壓,但是一個高輸入阻抗電路卻能輕易地將其放大(正是其優點),於是乎,當有人抓了一把沙子放進你熱騰騰的大鹵面時,你還以為是黑胡椒粉呢!

易感染雜訊,就是音響器材在設計輸入阻抗時,明知高輸入阻抗的諸多優點,但也不能任意設計得很高的主要原因,膽敢設計成高輸入阻抗者,必有其對抗雜訊干擾的過人之處,Cello有一款前級名為Encore IM,其標稱輸入阻抗即高達IM,為HI-END音響界最有名的高輸入阻抗前級。但這個紀綠最近被日本SONY公司所出品的一款輸入阻抗高達2M 的前級給突破了。

雖然Cello的1M前級在音響界已是不得了的事情,但就電路的輸入阻抗而言,還不算太高啦。隨便一個FET做為輸入級的IC它的輸入阻抗都可以高達百萬M,就像前陣子有點紅的BUF-03這顆適合作為緩衝器的IC它的輸入阻抗就有這麼高呢!常見的前級的輸入阻抗,在早期真空管的時代,由於真空管本身的輸入阻抗就比較高,因此大都設計成500K或250K,晶體前級則大多數是100K或50K。近來則輸入阻抗有愈設計愈低的趨勢,20K、10K也已經很常見了。

後級的輸入阻抗則大部份是47K,高一個的有100K,20K,10K的也所在多有。最近德國著名的HI-END音響廠家MBL,所推出的旗艦後級MBL9010輸入阻抗是多少呢?5K!沒有少寫一個零,就是5K。好像說了半天,高輸入阻抗有多少多少的好處,就是有人不來這一套,至於好不好聲呢?就請自行參閱相關的評論報導吧!

那麼低阻抗輸入有什麼優點呢?首先當然感染雜訊的問題會降得很低,可以大幅提高信號雜音比,使得音樂的純度提高,音質就比較好。另外低的,輸入阻抗有較好的相位特性,這一點是比較少有人提出來討論的,一般常見被提出來的是頻寬特性,總諧波失真特性等,而相信失真則很少被提及(至少在所有公開的性能規格中),MBL的看法是高輸入阻抗與訊號線的電容量所引起的相位失真較大,而這對聲音的影響將很深。因此MBL 9010採用低的輸入阻抗,以較低的相位失真來求得在音質上的完美,當然在這個時候,你必須採用一部擁有更低阻抗輸出的前級來搭配了。

前面提及了也有知名廠家採用低阻抗的輸入,這是肇因于現今大多數市售前級的輸出阻抗均已相當的低,因此在後級的輸入阻抗部份就可以酌情降低。假如你前級的輸出阻抗高於後級的輸入阻抗,這是不能匹配的,切記!切記!

至於說前級的輸入阻抗呢?以目前大部份市售品前級的設計而,言輸入阻抗就由音量控制器給決定了。絕大多數的設計都是輸入的訊號經過訊源選擇後就經由音量控制的可變電阻作分壓,再進入主放大線路,所以這個音量控制的可變電阻值就成了輸入阻抗了。另外一些前級的設計是輸入訊號先進入一個緩衝級,輸入阻抗就由這個緩衝級的輸入阻抗來決定,由於緩衝級電路的輸入阻抗極高,因此,輸入阻抗值極高的前級,其接受訊號的前端部份,可能就有輸入緩衝級的設計。但是,輸入緩衝級的阻抗也可以不必一定得設計得很高,例如MBL 6010前級的輸入部份就設有輸入緩衝級,而其設定的輸入阻抗值則是47K。

一如前面所述,前級的輸出阻抗如果能夠低的話,則後級的輸入阻抗就可以不必設計得那麼高,那麼同理,如們我們所使用的訊源的輸出阻抗也夠低的話,那麼前級的輸入阻抗有必要那麼高嗎?今天有很多音響迷的系統之中,只有數位訊源一種而已,而如今的數位音源由於本身內部已經具有類比放大的電路,而且有愈來愈多廠家將類比訊號的輸出阻抗做得極低。最有名的例子就是Theta,其在類比訊號輸出的地方加了一個高回轉率、高輸出電流、低輸阻抗的輸出緩衝級BUF-03,這顆IC的輸出阻抗低至只有2,由此看來,其搭配的前級的輸入阻抗有必要很高嗎?

“發燒”的基本常識

翻開幾本舊音響雜誌,看過幾封“讀者來信”,知道有不少朋友想加入玩Hi-Fi的大家庭;但因經驗不足,加上不少作者早已認定讀者們已有一定的Hi-Fi基礎(因此很少有由淺入深的文章),故初哥基本上是很難入手的。有不少朋友起初對Hi-Fi有興趣,但每次翻開音響書,只見那些前、後級的測試篇,製作派的線路圖,其實他們可能連什麼是前、後級也不大清楚。試想一下,一個玩“開”全套日本組合,而想轉玩高級音響的初哥,對他們來說,擴音機只是一個接收信號的儀器,調節其音量,或再用等化器調整低音、高音之後便接駁揚聲器出聲,又怎會想到有前、後級之別呢?由此可見,筆者認為有必要向各位初哥講解一些玩Hi-Fi

的基本常識。

保真度

玩Hi-Fi是有很多取向的,有人喜歡日本的貴價組合,也有人為了自己家中的Bose或Band0的揚聲器感到自豪;對於我們當中的一些發燒友而言,不論是日本貨也好,美國貨也好,只要能出靚聲,就要擁有它。雖然玩Hi-Fi確是各有門派,各有取向;但我認為,有一點永遠是客觀的,這一點就是保真度。不論閣下出自什麼門派,能感覺到和現場有一樣的聲音,你的組合就肯定是完美的了,這是無需爭論的事實。但可惜,這是永遠不可能做到的,這是因為經過這麼多器材後,失真是不能避免的,況且一對揚聲器又怎可與幾十件樂器比較呢?加上閣下的試音室(Hi-Fi房)和現場環境的區別很大,要聲音和現場一樣是永遠無法實現的。閣下可能會問,既然這樣,為何要玩Hi-Fi呢?其實追求保真度就是玩Hi-Fi的樂趣,若這世上有一套不論放在哪里也可出來和現場一樣的聲音的器材,就沒有人再需要玩Hi-Fi,改進Hi-Fi了。

一個音響初哥首先最重要地就是鍛煉自己的聽覺,一個連一邊揚聲器正負接錯都聽不出有分別的人,再看下去就是浪費時間。要鍛煉聽覺,必須多去聽,最好不停地去聽演奏會、演唱會等,閣下才知道什麼是“真”;其次就是多去聽不同Hi-Fi店的高級音響組合,不過這是不易辦到的,因為閣下必須臉皮夠厚。

當耳朵修行好了,便可處理自己的系統。當然,閣下在處理自己的系統時,也必須繼續多去聽。

初哥需知Hi-Fi房的特性是玩Hi-Fi的一個重要的因素。所謂Hi-Fi

房的特性是指該房的尺寸比例、大小、窗門位置、結構(即構成之材料)、角邊的數目(越少越好)以及吸音和反射物的份量。要知道,閣下從器材聽到的聲音,除了從揚聲器直接發出外,也有從牆、窗等反射回來地聲音,也有被吸收再放出delayed的聲音;其實,任何放在房內的東西都會影響音效,包括閣下的身體。改變以上的因素,就是用來校聲,而以上因素是無絕對值的,所以就要靠耳朵去校。筆者不能告訴各位這些因素的絕對值,因為陳先生說房間越亂越靚聲,但彈弓楊先生則認為太多雜物會使空氣感減少。筆者只能告訴各位,房子越大,“場面”越大,所謂“場面”,是指器材帶給閣下該錄音室有多大的感覺。房子大則需用更大功率之擴音機和更大的揚聲器,否則肯定不夠靚聲,尤其是低音。

反射物過多(如窗的玻璃),聲會好亮,即過分光輝;吸音物過多,則使音色變得沉悶,detail(細節)變鄉。吸音或反射物是可改變音色平衡度(tonal balance),即是,不同頻率的能量,總之,以保真度為上。

音響器材

以一套流行的音響器材說,主要有一個source(音源)、前級、後級、揚聲器以及所有把它們連起來的接線。

首先說音源,這是一個把靈在軟體上的資料轉為電子聲音信號,或者是一部收音機,它就是整套系統中聲音的來源。

以前的音源以黑膠片唱機(LP機)為主,收音機也有不少人用(因為當年的電臺所播的古典音樂實在比現在好多倍)。LP的信號是以類比的方式儲存的。簡單地說,即將震動力利用儀器把音樂刻在膠上,重播時則利用這些坑紋震動唱針,把動能變為電能,即是信號。LP比現今CD的好處是免除了模擬轉成數碼時所帶來的失真。LP更有連續性, CD則是不連續的。

CD機有兩類:一是合併式,合併式的CD機是把唱盤及解碼器結合的機種。即是說,閣下不需另加解碼器便可出聲。

另一種CD機是唱盤和解碼器分體的。唱盤部分只有光學拾取系統,用作讀取CD上的密碼信號。而解碼器是把這些密碼轉為聲音的信號。兩者必須一起使用。連接兩者間的導線有很多種,如有同軸、AT&T等,要知道這線對音效有很大的影響。

擴音機是把音源放出來的弱信號放大的儀器。所謂合併機就是把前級、後級集於一身的機器。前級是用來把信號作初步放大、調節音量的;而後級則是把由前級來的信號作大量放大來推動揚聲器。前級也有分為有源及無

源的,有源的前級是用市電把信號放大,而無源的就只有調節音量的功效。老實講,現今成功的無源前級不多,因為音源與後級的內阻有很大分別,只靠一個音量開關把音源及後級連接起來,內阻的分別會使動態、detail(細節)、頻應盡失!有源的前級除了調節音量外,還可作初部放大及減低音源及後級間內阻之別,即用作緩衝。

後級是把從前級來的信號放大給揚聲器用的,後級必須夠力去推揚聲器,所謂夠力,不是指越大聲越夠力。必須有能力去支持整個樂團的大場面而不失其細節。既要能氣吞天下,也要有察秋毫之分析力。更不能改變音質。這就是好的後級。

分開前、後級比合併機好,因為各自有更大的空間去造得更精密。而兩者間也更少干擾,細節一定較多(聽多點東西),而且,分開前、後級使發燒友有更多推動機的選擇,更多東西玩。分體CD機也是如此。

有些儀器把供電器與主機分開,作用是把交流電遠離主機,減低對主機干擾,好處多過壞處。

選購放大器,最好選用一些沒有等化器的品種。因為很多時候,等化器會使音色平衡度變得不正確,調校多些低音時,高頻都被改變了,而且,有等化器即代表信號要走更多冤枉路,失真更大。

至於該選電子管機或電晶體機,我個人認為初哥也可玩電子管機,我知有不少人為了怕電子管麻煩而改玩電晶體機,但其實只要零件和電子管也經廠方檢查過才出廠,很少會有問題的。

無可否認,電子管機是比電晶體機靚聲,電子管機是比電晶體機更有生命力、音樂感以及最重要的連續性。我不覺得電子管機的分析力不夠,隨著時代的進步和零件的改良,電子管機已不是古董了。要知電子管機有多好?若你聽慣了靚電子管機的音色,要你再去聽電晶體機,你會不能忍受的。接線方面,我建議初哥首先比較不同類線的特性,例如純銅、純銅鍍銀、純銀等。平價線來說,Audioquest比較穩陣。但若閣下花得起,則盡可能買最貴的線。是的,線材在Hi-Fi中的重要地位不比前、後級低。一條便宜線可把全套音響器材糟蹋,但也要知貴線不可能把cheap器材起死回生。總之,器材中樣樣都重要,不要偏重其中之一。

揚聲器方面,不同牌子有自己獨有的聲音。有一點初哥一定要留意,就是揚聲器的靈敏度是否足夠?擴音機是否夠力去推之?一般來說,靈敏度、擴音機的功率只能用作參考,實況要試過才知。例如ATC揚聲器的靈敏度一般比LS3/5A高,但ATC比3/5A更難推。有時候,只得用30-50W 的後級才可應付需大功率擴音機推的揚聲器,但是,太過分的傳言,例如

說以7W的300B去推LS3/5A可得很大的場面是不可能的,那是大聲,而不是夠力。300B只可推號角揚聲器,因為這揚聲器效率高。

有關接線有些地方要補充的,就是接線分為信號線及揚聲器線,信號線連接CD/解碼器至前級,或連接由前級會後級。揚聲器線則連接後級以及揚聲器。信號線分有RCA或XLR,初哥則較適用RCA,其實RCA已算相當不錯了。揚聲器線方面,若揚聲器有bi-wire玩(即高音、低音各有揚聲器座),就不要浪費,出多些錢,買多條線玩bi-wire罷(即指高低音揚聲器各用一對線)。這可使深度、立體感、結像力及分隔度大大提升。而盡可能用同一牌子、同一型號和同一長度的線。

擺位煲機

揚聲器擺放的位置是音響中的重要一環。一般來說,應選擇聽中左右較平均的位置,把該處長度分成三份,即以兩條線分三份,揚聲器則落在兩線上,由此處開始校聲就最好。有關揚聲器擺位的文章,可參閱以前的有關音響雜誌。

器材方面,後級可放在地上。前級及音源則放在Hi-Fi架上。注意CD 應儘量遠離前級,因為CD放出大量干擾,而前級十分敏感,所以兩者不直接近。而所有接線也應儘量遠離對方。此外,室內儘量避免存放有金屬的物體,尤其家中天線。

新的器材一定要煲,而最好用音樂自然去煲,不需用堡機CD。要知道煲透否,筆者主要參考小提琴的圓潤度(未煲時多數粗糙)、低頻收放自如的程度以及最重要的細節,未堡前細節大多久奉。所謂煲機,其實是利用電子信號把所有零件行順,把揚聲器單元柔順化,所以,不是開了機就算煲,必須以信號去煲,不過,要注意一點,要懂得分別到底是機真的煲順,還是個人的沉溺於聲音了。有時有些人習慣了自己的系統,便不能察覺其缺點,這也是有人說3/5A要煲3,000小時的原因。

此外,大部分的器材在開機後需要時間熱身,因為有些零件需要時間才達到其理想工作溫度。

初哥買新機時,不要一開聲就說不靚聲,給多些時間新機去熱身及行順,然後才慢慢校聲。

另外,千萬不要急功近利,不要因小小的失敗,聽了幾日就大出血換機,更不要因失敗便去摩機。當然若閣下的器材是平價大陸貨,換一兩隻零件去校聲實驗是無所謂,但若閣下買的是過萬元的名廠機則千萬不要摩。總之,凡事三思而後行,利用擺位、夾線等去把現時的器材發揮至極限才去

換機,這樣才有進步。

各位初哥,玩Hi-Fi不是難事,但閣下只需多看書籍,多到Hi-Fi鋪,花多些時間便能成為一個超級發燒友。開始時要認定自己的目標及取向,以保真度為上,不要讓自己多走冤枉路。有問題一定要向有經驗人發問。各位初哥,歡迎加入這個發燒的大家庭。

功放与音箱匹配技巧与注意事项

功放与音箱匹配技巧与注意事项 对功放与音响之间的匹配问题,除了音色软搭配之外(音色搭配常说软硬之分,是根据设计者对音色走向的设计和用料,而具有的特征和个性)还有一些技术指标上的硬搭配。软搭配是经验积累和个人爱好以实际感受为主,硬搭配则以数据和基本技术常识来定夺,下列就来简述硬搭配有关方面的问题。 阻抗匹配 1. 真空管功放(胆机)与音箱匹配时,放大器的输出阻抗应与音箱阻抗相等,否则会出现降低输出功率和增大失真等现象。好在大都胆机都有可变输出阻抗匹配接口如4-8-16欧,与音箱阻抗匹配已趋简单。 2. 对于晶体管功放(石机)与音箱阻抗的匹配 A) 音箱阻抗比功放输出阻抗高时,除了输出功率不同程度的降低外,无其它影响。 B) 音箱阻抗比功放输出阻抗低时,输出功率相应成比例增加,失真度一般不会增加或增加一点点可忽略。但匹配时音箱阻抗不能太低,如低至2奥姆(指2只4奥姆音箱并联时),此时只有功放功率富裕量大,并使用性能良好的大功率管和多管并联推挽,一般对这样的功放无影响。反之,一般普通功放富裕量不大,而功放管的pcm、lcm不大,当音量又开得很大时,这时失真会明显增大,严重时机毁箱亡,切切注意。 功率匹配

1、从原则上来讲,音箱额定功率与功放额定功率不一致时,对于功放来说,它的功率大小只与音箱阻抗有关,而与音箱额定功率无关。无论音箱功率与功放功率是否相同,对功放工作无影响,只是对音箱本身安全有关。 2、如果音箱阻抗符合匹配要求,而承受功率比功放功率小,则推动功率充足,听起来很舒服。这就是常说的功放储备功率要大,才能充分地表现出音乐全部内涵,尤其是音乐中的低频部分,表现更为生动、有力。这是一种较好的匹配。 3、如果音箱的额定阻抗大于功放的额定功率,虽然二者都能安全的工作,但这时功率放大器推动功率显得不够,会觉得响度不足,往往出现已经开到饱和状态,失真加剧,仍感到力不从心。这是一种较差的匹配。 按阻尼系数匹配

功率是音响系统中最重要的参数

功率是音响系统中最重要的参数,表示音响系统带负载的能力。这也是我们在购买时首先应注意的地方。但如果各个厂家都用各自不同的测定基准来标识产品性能,缺少足够的认识往往很难作出客观比较。功放亦是如此,在查看功放功率的标识时应注意以下三点: 其一,电池电压。 汽车电池的电压是经常变化的,对于两种常用标识:14.4V/100W、12V/100W的功放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功率说明。由于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电压基本上在12V左右,因此在12V电压状态下所测得的功率值更为接近真实情况。而且以持续电压12V为基准标识功率的功放在达到12V以上时可以达到获得更大的功率。 其二,谐波失真率THD。 在比较功放的持续输出功率时,需在相同(或是较为接近)THD值下进行。不同的THD 值下测试出的音质差别是十分明显的,有的时候其标识的最大功率很高,但很有可能它的失真和噪音也同样很高。因此在检查最大功率的同时也应留意其所标识的THD值。 其三,频率范围。 功放的持续功率输出应在其实际使用的频率范围内进行检测。对于功放的功率,应要求标识完整的检测范围,仅标识某个频率时功率值没有任何意义。 在确定了同一基准后,我们就可以来比较功放功率了。通常,在选购音响系统时一般来说遵循大功率输出原则。功放的输出功率越大,表明它们驱动扬声器的能力也越强。功放的功率应大于喇叭的指示功率,如果选用的功率偏小,在长期使用大功率输出时,容易烧坏,还会导致音质差、失真等故障的出现。 优质功放应具备的因素 当然,只凭大功率的文字介绍是不能够较好地了解功放好坏。优质的功放还必须能迅速反应出音乐信号的峰值,同时能够对应强有力的重低音,并且在低失真/低噪音状态下能够提供平稳的输出。要满足以上这些要求,就必须具备如下几点: 首先,是性能优良的电源。这是左右功放音质的关键。其电源部与放大部应分离设计,可降低噪音。采用大型升压变压器提高供给稳定的电流,以及大型电容器,能更加迅速地做出反应,供给放大所需的电流。 其次,内置的参数等化器。车用音响与家用音响有很大的不同,扬声器的安装位置十分有限,声音的调节十分重要。此外,由于头枕和车窗的遮音效果以及低音扬声器的安装角度所导致的声波混乱,都会汽车音响系统的声音效果。这时起作用的就是参数等化器,它能够对上述原因造成的声波的波峰、波谷进行补偿,调节出平滑的声场。 再者,就是内置的分频器。无论功放自身的功能多么优秀,实际安装在车上时,也会因各种各样的音响问题、扬声器的配置问题而无法达到最佳效果。为了克服这些,除了参数等

功放与音箱的阻抗匹配

浅析功放与音箱匹配技巧与注意事项 6月2日报道对功放与音响之间的匹配问题,除了音色软搭配之外(音色搭配常说软硬之分,是根据设计者对音色走向的设计和用料,而具有的特征和个性)还有一些技术指标上的硬搭配。软搭配是经验积累和个人爱好以实际感受为主,硬搭配则以数据和基本技术常识来定夺,下列就来简述硬搭配有关方面的问题。 一、阻抗匹配 1、电子管功放(胆机)与音箱匹配时,放大器的输出阻抗应与音箱阻抗相等,否则会出现降低输出功率和增大失真等现象。好在大都胆机都有可变输出阻抗匹配接口如4-8-16欧,与音箱阻抗匹配已趋简单。 2、对于晶体管功放(石机)与音箱阻抗的匹配 ①音箱阻抗比功放输出阻抗高时,除了输出功率不同程度的降低外,无其它影响。 ②音箱阻抗比功放输出阻抗低时,输出功率相应成比例增加,失真度一般不会增加或增加一点点可忽略。但匹配时音箱阻抗不能太低,如低至2欧(指2只4欧音箱并联时),此时只有功放功率富裕量大,并使用性能良好的大功率管和多管并联推挽,一般对这样的功放无影响。反之,一般普通功放富裕量不大,而功放管的pcm、lcm不大,当音量又开得很大时,这时失真会明显增大,严重时机毁箱亡,切切注意。 二、功率匹配 1、从原则上来讲,音箱额定功率与功放额定功率不一致时,对于功放来说,它的功率大小只与音箱阻抗有关,而与音箱额定功率无关。无论音箱功率与功放功率是否相同,对功放工作无影响,只是对音箱本身安全有关。 2、如果音箱阻抗符合匹配要求,而承受功率比功放功率小,则推动功率充足,听起来很舒服。这就是常说的功放储备功率要大,才能充分地表现出音乐全部内涵,尤其是音乐中的低频部分,表现更为生动、有力。这是一种较好的匹配。 3、如果音箱的额定阻抗大于功放的额定功率,虽然二者都能安全的工作,但这时功率放大器推动功率显得不够,会觉得响度不足,往往出现已经开到饱和状态,失真加剧,仍感到力不从心。这是一种较差的匹配。 三、按阻尼系数匹配 对于选一对hi-fi音箱来讲,应有最佳的特定的电阻尼要求(负责任的音箱厂家应该提供此数据,指的是对功放阻尼系数的要求。说清楚点就是如要配此音箱,要求所配的功放阻尼系数要达到多少)。一般情况下,功放的阻尼系数高一点为好,低档功放阻尼系数小于10时,音箱的低频特征,输出特征,高次谐波特征等都会变坏。(家用功放的阻尼数一般在几十至几百之间。) 四、线材的匹配。 进口发烧线、神经线林林总总,贵至万余元,次之也要千元至数千元,(当然也有百元以下的),使用效果那是见仁见智的事。好的线材一般情况下都会改善音响器材中某系不足。它的传输理论说起来太复杂,只能简述了。传输线的材料与结构,决定了三个重要参数,即电阻、电容、电感(还有电磁效应、集肤效应、近接效应、电抗等)别看这些参数微小的差距,会直接影响到音响系统频率特征,阻尼特征,信号速率,相位精度,也及音色取向和声场定位等。它的主要作用是,高速传输(尽可能减小信号损失)、抗震动、防杂讯、抗干扰(主要是无线电波rf1射频干扰和em1电磁波干扰等) 音箱功放匹配原则(摘自网络) 功放与音箱配接四要素功放与音箱配接讲究冷暖相宜、软硬适中,以实现整套器材还原音色

音响系统中功放使用的几个问题

音响系统中功放使用的几个问题 2012年01月13日企业和产品https://www.360docs.net/doc/9110302280.html, 一个音响系统是离不开功放的,在平时人们对使用功放已是司空见惯了。但要合理、经济、安全地使用好功放,恐怕大多数都说不出来。为此笔者专门就功放使用的几个问题进行讨论。 一:功放的输出功率怎么选? 要选用一台功放,首先碰到的问题便是该选用输出多大功率的功放?在平时,大多数人只是毛估估、随便选一台功放就算了。比如400W的或55W的,殊不知这样的毛估估很可能会有两种不同的情况,要么选用功放的功率太小。这种情况正常人来看还有些支持的理由呢。比如音箱安全,不会烧喇叭,但是实际却恰恰相反,正是由于功放的输出功率太小,要达到一定的响度(声压级),一般会开大音量旋钮,结果使得给功放的信号过大,使功放严重过载,从而产生大量高次谐波,不但声音失真,而且大量的高频信号,使得音箱的高音单元过载烧毁。 另一种情况是,功放的输出功率选用过大。在工程设计或实际使用中,一般功放功率与音箱功率的配比为1:1到2:1之间,这主要是考虑晶体管功放管的输出特性较硬,一但过载,削波失真非常大,声音变得难听,同时高音单元极易损坏,但配比超过2:1,大功率的功放其造价迅速上升,经济性下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那一个场所,究竟选择多大功率的功放呢? 公式 可定量地告诉你,在一个厅堂内,距扬声器r处应达到多少声压级的情况下,所需要的功放输出功率。 上式中 Lp:厅堂内距扬声器r处的扬声器声压级(反映声音的响度) Ls:扬声器的灵敏度 W:扬声器所需的驱动功率,就是功放的输出功率

r:某点与扬声器的距离 R:房间常数(声音的指向性因数,查表或音箱指标给出) N:扬声器的数量 由上式苟化,并移项,反求W值,得到下式: W=10(Lg-Ls+20lgr-10lgn)/10 从上式可见: 所需求的电功率(既功放的输出功率)W是与厅堂距离r处的声压级有关,与音箱的灵敏度有关,还与音箱的数量有关,r在一般厅堂的情况下,取厅堂长度的三分之二。 以上的得到的W值可以为配比为1:1,如达到1.5:1或2:1,即可适当地增大W值。 有人说,这么复杂的计算,多麻烦啊。这里笔者告诉你一个简单易记的经验公式,即厅堂的容积按每立方米配置2~5W的功放输出功率,并按照每个音箱平均负担。 比如有一个100平方的会议室,高度3米,其容积为300立方。按2W~5W/M3配置,所需功率为600~1500W,若配置两个主音箱,即可选用300W左右的音箱2只,功放的输出功率可在300~600W×2选取1台。如采用4只音箱,那么音箱的功率可减小,选用150W左右的。此时功放可选用150~300W功率的2台。厅堂中的超低音箱不算,返听则按50%选取。超过上述数值的,已无必要,属于浪费。 二、怎样对待功放的失真度? 人们在选用功放时,往往比较关注其失真度。那么这个失真度表示的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功放指标中给出的失真度是非级性失真度,简单地说,其表征的只是输出信号波形与输入信号波形的不一致程度,数值一般为1%~0.001%之间。 那我们人耳究竟能听出多大的非线性失真呢?研究表明,大多数人只能听出5%以上的非线性失真,听音师大约能听出1%以上的失真,低于以上数值,我们并没什么感觉。

音响悬挂小知识。

量贩式和商务KTV调音师必读知识。 1,什么叫音箱的承受功率? 顾名思义,音箱的承受功率就是指“输入音箱不超过此标示功率就不会损坏,就能承受得了”。音箱的承受功率有几种表述方法,很容易造成使用者的误解,从而不当使用造成音箱的损坏。音箱的参数标注中有的是标注额定功率,也就是长期功率,表示在此功率状态下长期使用不会损坏。工厂检测额定功率是在恒温20℃条件下,用粉红噪声信号连续工作48小时为准。在KTV包房中使用环境比较恶劣,音乐中又包含很多大动态的峰值信号,建议输入功率低于额定功率20%以上使用音箱,将会安全很多。有的音箱参数标注的是峰值功率,这个值是额定功率的3-4倍,例如BMB牌CS-450MKII的功率标注就是峰值功率450W。音箱对峰值功率的承受是有条件限制的,时间设定是1秒钟,反复也只能10次,如果超过就可能损坏,对峰值功率标注的音箱要特别小心使用,建议使用功率不超过峰值功率的1/4。 2;什么是功放的额定输出功率? 功放的额定输出功率是指:“在不失真条件下的长期输出功率(一般指输出失真不超过1%)”,此种状态下功放是安全可靠工作的。其实这里有几个前提条件:其一是要求市电电压为标准的220V,若市电波动,则功放的输出功率也会随之变化;其二是对负载(音箱)有阻抗规定,例如2*150W(8Ω)的功放,在4Ω负载的情况下可能输出功率会达到230W左右。其三工厂在功放的输出功率测试时的环境温度为20℃,在KTV包房中使用时若散热不好,即使是在额定功率条件下工作,都有可能损坏功放,其四功放的额定功率是指不失真输出功率,并不是说功放只能输出这个功率,如果任由功率失真也加大输出(增大音量旋钮),则输出的失真功率是很大的,远远超过额定功率。例如150W(8Ω)的功放在不失真时的最大输出电压应小于35V(功率=电压2/电阻),当失真时,输出电压可能会升到40V,则此时的失真功率会达到402/8=200W。 3;在选用功放和音箱时应该如何匹配功率? 在选择功放和音箱时,我们建议功放额定功率要略大于音箱的额定功率,一般大小20-30%为宜,最起码也要相等,一定不能让功放额定功率小于音箱额定功率,形成“小马拉大车”。小马拉大车会造成整个系统低音表现松软无力,动态和音乐表现层次变差,如果此情况下使用者过多加大低音的音调旋钮或加大音量旋钮,则会造成功放输出失真,即内行人常说的“削波”,造成直流电输出(正常情况下功放的输出波形为交流电正弦波,失真后会“削波”形成近似的直流电)。在有直流电输出的情况下功放已控制不了喇叭,必烧无疑。功放的功率大于音箱功率时,要控制功放的输出不能过大,这样就能保证功放有足够的“功率储备”,有好的动态表现,又不会损坏音箱。 4 ;为什么经常“烧高音喇叭? 高音喇叭是音箱中最薄弱的环节,当有造成音箱损坏的情况发生时,往往首先损坏的是高音喇叭,当然使用不当的也会烧低音喇叭。工厂在设计音箱时,一般在额定功率的前题下保留了一定的余量,例如我厂的CS-450A音箱是双高音设计,配KA2050功放,额定输出功率是150W,分配给高音部份的功率也就是45W左右(一般音乐信号中高音单元分配的功率约为额定输出功率的30%),CS-450A音箱的高音部份有保护灯泡,第一系列分频元件和2只3寸的高音喇叭,真正在150W推动时每只高音喇叭的分配功率不超过15W,而高音喇叭的额定功率是20W,还有25%的富余量。通过我们走访大量的用户后发现,绝大多数“烧喇叭”是使用不当造成的,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浅谈功放与音箱的匹配问题

浅谈功放与音箱的匹配问题 在专业扩声领域里,功放与音箱配置所涉及的方面很多,例如功率匹配、功率储备量匹配、阻抗匹配、阻尼系数的匹配等。在配接时认识到上述几点,可使所用器材的性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达到理想的效果。 1 功率匹配 为了达到高保真聆听的要求,额定功率应根据最佳聆听声压来确定。大家都有这样的感觉:音量小时声音无力、单薄、动态较小、无光泽、低频显著缺少、丰满度差;音量合适时声音自然、清晰、圆润、柔和丰满、有力、动态较大;音量过大时,声音生硬不柔和、毛糙、有刺耳的感觉。因此重放声压级与声音质量有较大关系,规定听音区的声压级最好为80~85 dB(A计权)。可以从听音区到音箱的距离与音箱的特性灵敏度来计算音箱的额定功率与功放的额定功率。 大家都知道,在进行厅堂声学设计时,需要根据一系列计算确定音箱功率,然后再由音箱功率确定功放功率。首先,通常在人耳听域的20 Hz—20 kHz内,集中大量能量的音乐信号一般在中、低频段,高频段能量仅相当于中、低频段能量的1/10,一般音箱高音损失的功率比低音低得多。而功放好比一个电流调制器,它在输入音频信号的控制下,输出大小不同的电流给音箱,使之发生大小不同的声音,在一定阻抗下,可以实现标称功率200W的功放达到400W或几倍的输出,但是功放的失真(THD)将会大大增加,这种失真主要产生在中、低频信号中的高频谐波,其失真越大,高频谐波能量就越大,这些高频失真信号都将随高频音乐信号一同进入高音头,这就是为什么小功率功放推大音箱会发生烧高音头的原因。其次,功放与音箱的功率配置与目标响度以及所使用场合也有一定的关系。在一定目标响度下,应该让音乐信号的动态在每件器材上都能得到充分地保证,如果功放功率太大,其增益设置很小时,响度已达到要求,但这时功放的增益就限制了信号的动态范围。所以,功放功率不能太大,否则,既浪费开支,又会带来响度和音乐动态无法兼顾以及音箱负荷过重的麻烦。 总之,功放的选定必须由音箱决定,在一定的目标响度下,音箱可以比设计值大一些,以备不同用途,而功放的功率应该严格由音箱决定,没有太大的灵活性。功放与音箱功率配

功放与喇叭的搭配原则

构建优秀汽车音响系统功放与喇叭的搭配原则 构建一套优秀的汽车音响系统,器材合理的搭配往往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在选购功放和喇叭的时候,面对复杂的技术指标,时常感到一头雾水。不知应该如何组合搭配才能取得好的效果,这要求我们需要具备一些的搭配技巧。从技术方面考虑有功率匹配、阻抗匹配、阻尼系数匹配和灵敏度匹配等。另外,音色的匹配也是搭配中必不可少的。 功率匹配 如果功放的功率与喇叭额定功率相当,就要非常注意保持声音不失真,过小的功率配置看起来不会损坏喇叭单元,其实不然,过小的功率极易发生过载削波,产生大量谐波,烧坏高音单元。一般建议功放的功率是喇叭的1.5倍,而低音部份最好超过1.5倍,这样才能获得足够的力量感。而对于要求较高的播放环境,功放的功率起码达到喇叭的2倍。 为了达到高保真聆听的要求,额定功率应根据最佳聆听声压来确定。我们时常有这样的感觉:音量小时、声音乏力、单薄、动态出不来,无润泽、低频显得缺少、丰满度差,声音好像缩在里面出不来。音量合适时,声音自然、清晰、圆润、柔和丰满、有力、动态感很好。但音量过大时,声音尖刺不柔和、粗糙、有扎耳根的感觉。因此重放声压级与声音质量有较大关系,规定听音区的声压级最好为80-85dB(A计权),我们可以从听音区到喇叭的距离与喇叭的特性灵敏度来计算喇叭的额定功率与功放的额定功率。 通常,在选购音响系统时一般来说遵循大功率输出原则。功放的输出功率越大,表明它

们驱动扬声器的能力也越强。功放的功率应大于喇叭的指示功率,如果选用的功率偏小,在长期使用大功率输出时,容易烧坏,还会导致音质差、失真等情况的出现。 对于系统的平均声压级与最大声压级应留有多少余量,应视播放内容和环境而定。这个冗余量最低10dB,对于现代的流行音乐、摇滚等音乐,则需要留有20-25dB冗余量,这样就可使得音响系统安全,稳定地工作。 阻抗匹配 功放与喇叭要适配,阻抗匹配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喇叭是功放的负载主体,喇叭的额定阻抗应与功放的额定输出阻抗相等或相近。功放电路应当配接多少额定负载阻抗值,这是生产厂家设计功放的一项基本参数。 当功放的额定输出阻抗与喇叭的额定阻抗相一致时,功放处于最佳设计负载线状态,因此可以给出最大不失真功率,如果喇叭的额定阻抗大于功放的额定输出阻抗,功放的实际输出功率将会小于额定输出功率。如果喇叭的额定阻抗小于功放的额定输出阻抗,音响系统能工作,但功放有过载的危险,要求功放有完善的过流保护措施来解决。 当功放接入过低阻抗的喇叭时,瞬态特性变坏,失真程度将增加本应有更大的功率输出,却造成功率值上不去。当功放连接高于其额定负载阻抗的喇叭时,额定输出功率下降,对其它性能指标影响不大;但若电源电压裕量不大时,可能尚未达到额定功率时,已经发生过载失真。要清楚,当阻抗不匹配时,可能引起功放的阻尼系数变动。功放的阻尼系数是功放负载阻值(主要是喇叭阻抗值)与功放输出内阻之比。当喇叭阻抗值变动时,可引起功放的阻 尼系数变动。

.功放与音箱的功率匹配

功放与音箱的功率匹配2012-2-28 13:55阅读(240) 在专业扩声领域里,音响器材的配置是十分考究的,其中功放与音箱的配置是最重要的,虽然,一些音箱生品使用说明中向用户推荐了所配功放的具体牌号或型号,但还是有局限性,因为用户经常面对诸多型号的功放,无从下手。 功放与音箱的配置所涉及的方面很多,例如功放牌号、功率管类型的选择及低灵敏度音箱应配置哪种功放等。功放与音箱的具体配置,一般来说与设计人员的经验、爱好、听音习惯等因素有关,很难找到一个统一的标准。 有时我们会遇到一些用户或设计人员为了节省开支常给音箱配置较小功率的功放,有些用户又为了所谓的“功率储备充足”给音箱配置很大功率的功放。显然,这样做都是不合适的。重要的是,这样配置会给设备造成损坏。在功放与音箱配置中,功放功率的确是关键,也就是说,功放功率的确定原则应该是统一的。 大家都知道,在进行厅堂声学设计后,需要根据一系列计算确定音箱功率,然后再由音箱功率确定功放功率,但是究竟两者功率如何选配才能达到最佳匹配呢? 首先,在人耳听域的20Hz~20kHz内,真正集中大量能量的音乐信号一般在中、低、频段,而高频段能量仅相当于中、低频段能量的1/10。所以,一般音箱高音损失的功率比低音喇叭低得多,以求高低音平衡;而功放好比一个电流调制器,它的输入音频信号的控制下,输出大小不同

的电流给音箱,使之发生大小不同的声音,在一定阻抗条件下,要想让标称功率为200W的功放达到400W或几倍的输出其实很容易,只是功放的失真(THD)将会大大地增加,这种失真主要产生在中、低频信号中的高频谐波,其失真越大,高频谐波能量就越大,而这些高频失真信号都将随高频音乐信号一同进入高音头,这就是为什么小功率功放推大音箱会发生烧高音头的原因。而在不少人的概念里,只要功放功率大,就有可能烧音箱。虽然有些功放没有失真指示,但由于设备配置已经先天不足,失真有可能在使用中时有发生,这时失真指示已失去意义。况且,由于使用者的经验和素质的限制,功放的失真往往容易被忽略。 其次,功放与音箱的功率配置与目标响度以及所使用场合也有一定的关系。在一定目标响度下,应该让音乐信号的动态在每件器材上都能得到充分的保证,如果功放功率太大,其增益设置很小时,响度已达到要求,但这时功放的增益就限制了信号的动态范围。所以,功放功率不能太大;否则,既然浪费开支,又会带来响度和音乐动态无法兼顾以及音箱负荷过重的麻烦。根据以往经验,一般语言、音乐扩音场所和大动态的迪厅等场所是有区别的。有一般扩音场所信号起伏小,不需要功放长时间或很快提供很大电流给音箱,所以功放功率应该比要求强劲有力的大动态扩音场所的功率要小;另外,所谓的“功率储备”也应该针对音箱而言,值得注意的是,功放的选定必须由音箱决定,不应该有“功率储备”的概念去配置功放。换句话说,在一定的目标响度下,音箱可以比设计值大一些,以备不同用途,而功放的功率应该严格由音箱决定,没有太大的灵活性。

功放与音箱的匹配

功放与音箱的匹配?? ? Body:?讲到功放与音箱的匹配,说法有很多。生产功放厂商说,功放功率一定要大于音箱功率,这样功放有多余功率储备,声音会好听些;音箱厂商说,音箱功率最好要大点?,这样音箱能有较大承受功率,万一系统"回受",这样不至于损坏音箱。消费者不知道如何是好? ? 如果我们完全以理论概念来讲,音箱"额定承受功率"与功放"额定输出功率"要相同。这就好比婴儿吃奶,多了会吐少了会哭,刚好就相安无事。这没什么特别,但看起来简单的道理,里面却有很多不可告人的"秘密"。 ? 首先,音箱的额定功率是多大?说明书上有写:8欧,150WRMS。请问这代表什么?对于一只2分频音箱来说,它是指这只音箱可以承受从功放输出的150W的额定功率。 现在我们做进一步的探讨,这150WRMS是如何分配的呢?因为是2分频,我们假设有一只15寸低音,另一只为1寸驱动器高音,那是否就是150/2,即15寸低音承受75WRMS,1寸驱动器高音承受75WRMS,或者有人说是15寸承受150WRMS,1寸高音也承受150WRMS,很明显这些都不正确。 ? 让我们将话题讲远点?,为什么要2分音? 2分音的目的在于将音频范围有效的分成2频段,因为靠单只扬声器的声音没办法覆盖全音频的信号(在一定声压级范内),例如我们通常知道的分频点,它表示从用低音单元(如15寸)来还音,用高音单元(1寸驱动器高音)来还音?,假设现在音箱已在播放流行音乐,我们简单说低音BASS是从15寸低音出来,而高音"三角铁"是从1寸驱动器出来的,现在大家可能已经看出,15寸低音所承受的功率要远大于1寸驱动器高音所承受的功率。如果这时你觉得你听到的声音很好,那我们告诉你,80%的功率在15寸低音上,只有少于20%的功率是从高音上出来的。这里我们讲,8/2分功率?,其实如果分频点上移或下移,其功率的分配是不同的。800Hz 的分频点,其比例大约为6/4;分频点为,比例大约为9/1。所以:对于2分频的音箱,高音与低音所承受的功率是不同的?,这种不同是随着分频点的改变而改变的,问题又来了,那分频点对于2分频来说是定多少为好呢? 十多年前笔者还是学徒时,?师傅讲:"分频点是800Hz最能反应人的声音特性"。那时,笔者有忙不完的工作,因为大量的高音损坏(当时我们代理PEA VEY,卖得最好的是SP2)在那年代,百威的低音是很好,高音也不错,但是SP2在设计上确实?存在很大错误---将分频点设在800Hz,我想当时只有JBL的工程师在?笑,笑"百威"太理想化。 ? 当时的理论是:以人的声音来讲,800Hz-2KHz是人声最重要的部分,因此我们2

公共广播系统中的扬声器配置

公共广播系统中的扬声器配置 资料来源:中国北京《电声技术》 一、系统叙述 广播音响系统涉及面很广,从商场、学校、宾馆、车站、码头、广场到会场、影剧院、体育馆等无不与之有密切关系。 1、在民用建筑工程设计中,广播系统可分为以下几类: 众所周知,每当需要传输的功率一定时,传输电压越高则传输电流越小,传输损耗也越小,传输距离越大。定压式广播系统正是基于此原理,采用较高的电压可将信号传输到较远距离,对较远距离、较广区域进行广播。由这种特性,定压式广播系统被广泛地应用于大型商场、写字楼、学校、车站、机场等场所,作为背景音乐、业务广播以及火灾广播等公共广播系统。 1、声场及扬声器 由于公共广播系统不同于歌舞厅或剧场,主要是用于背景音乐、语言扩声。而正常人能清晰听到的广播声压级在70dB左右(环境噪声为50-55dB)就比较合适。对于公共广播系统的频响范围等指标要求也不像舞厅、影院、演出那样高,目前国家尚无标准。一般来说,公共广播系统的指标接近或达到“厅堂语言扩声二级标准”就可以满足要求。声压级的计算与许多因素有关,但主要是和输入功率、声源距离、扬声器的灵敏度有关,其计算公式也较多、较复杂,但自由声场公式较为简洁:

10lgP=L P+201gR-Lo (1) 式中:P——扬声器的需要功率(输入电功率,W) Lp——供声范围内要求声压级(dB) R——扬声器至听音者的距离(m) Lo——扬声器轴向灵敏度(dB / W / m) 例如,当扬声器的灵敏度为91dB,扬声器至听音者的距离为5m,要求声压级为75dB。用以上公式可求得P=0.63W。 由(1)式中可以看出人耳到扬声器的距离每增加一倍,声压级将降低6dB;同时也可以看出,扬声器的灵敏度下降3dB,要想达到同样的声压级,输人功率必须增加一倍。这一点比较重要,但常常被人们忽略。因为通常人们在实际工程中(特别是不大的工程中),往往是不进行计算的,选择设备仅仅是考虑扬声器的额定功率以及与功率放大器的配合,而忽略了扬声器的灵敏度、声压级与距离的关系,这样做出的工程,有时效果不是很理想。 比如:学校30-50人的教室广播,采用1只灵敏度比较高的3W壁挂音箱就可以了。但如采用低灵敏度的音箱,有时常常难以满足要求,或者增加投资。 因此,定压扬声器应选择灵敏度较高(最好大于90dB),同时额定功率大于输入功率以及各个扬声器并联后总阻抗大于功率放大器额定负载阻抗。 在广场、学校、楼宇等不同场所,选择定压扬声器的形式有所不同。定压扬声器往往根据其不同用途,而设计成吸顶扬声器、花园草坪扬声器、壁挂式扬声器及各类室内外音柱。 商厦、楼宇通常采用吸顶式扬声器,用于背景音乐、业务广播及消防广播。对于吸顶式扬声器的选择除注意额定功率、灵敏度、频率响应等技术指标,还要考虑扬声器的辐射角及分布位置。如目前大多数厂家生产的吸顶扬声器辐射角大约是900。在天花板上布置扬声器,其间隔与房间的高度及设计要求的声场声压级有关。扬声器排布间距小,声场均匀,但投资大。通常各扬声器间距大约等于扬声器辐射角在假想人耳高度平面的投影直径。因此,一般天花板高度为3~4m,扬声器间距为6-8 m,覆盖面积达30-50m2。对于要求较高的、较复杂的场所,目前已经有些分析、计算软件,通过计算机能够精确地分析计算吸顶扬声器的数量及分布。

功放和音箱的匹配

功放和音箱的匹配 功放与音箱的配接,即功率匹配是一项十分考人的问题,一定要把“音乐的忠实还原”放在第一位。在设计、安装一套音响系统时,不免遇到功放与音箱的配接问题。在音色方面,会注意其搭配上是否冷暖相宜、软硬适中,最终使整套器材还原音色呈中性,这仅是从艺术方面考虑。从技术方面考虑功放与音箱配接的要素有: 一、功率匹配 二、阻抗匹配 三、阻尼系数的匹配 四、灵敏度匹配 五、音色匹配 如果我们在配接时认识到上述五点,可使所用器材的性能得到最大、最充分的发挥。 1、功率匹配 为了达到高保真聆听的要求,额定功率应根据最佳聆听声压来确定。我们都有这样的感觉:音量小时、声音无力、单薄、动态出不来,无光泽、低频显著缺少、丰满度差,声音好像缩在里面出不来。音量合适时,声音自然、清晰、圆润、柔和丰满、有力、动态出得来。但音量过大时,声音生硬不柔和、毛糙、有扎耳根的感觉。因此重放声压级与声音质量有较大关系,规定听音区的声压级最好为80~85dB(A计权),我们可以从听音区到音箱的距离与音箱的特性灵敏度来计算音箱的额定功率与功放的额定功率。 功放电路的输出功率有多种名称,例如额定功率(RMS)、音乐功率、峰值音乐功率(PMPO)等,它们的含义互不相同,但应用最多、最重要的功率是额定功率。商家还经常制造出其它名称的功率,这些都是出于商业的宣传,或是躲避弱点、宣传优点的作法。严格的额定功率应当对频响范围、谐波失真、负载阻抗和信噪比等作出严格的规定,缺少这些限制条件的额定功率数值是没有价值的。额定功率应是一种综合性的技术指标。 功放的额定输出功率与音箱的额定输入功率应当相互适应。功放的额定功率应稍大于音箱的额定功率的1/4,例如,125W的功放宜推动100W左右的音箱。实用音箱都有一定的过载能力,其允许值为额定功放的1.5倍左右。晶体管功放的过载能力较强,当过载时其失真度变化较小。 在实际使用功放和音箱时,平时都达不到额定功率值,所使用的实际平均功率比较小,所实用的功率仅为额定功率的1/3--1/5。功率要适配、匹配,从表面看是两者额定功率相近,实际是指功率的储备量、富余量相适应;换言之,使功放和音箱长时间(例如8小时)工作于额定功率状态下(在规定的频响范围、失真度、信噪比格阻抗等条件限制下),都不能出现各种问题。在不降低限制条件的情况下,当增加音箱世界形势功放功率值时,售价也将飞速啬。在普通小听音房间条件下(例如20平方米以下),不需要选用输出功率过大的功放,额定功率60-80W(8欧)的功放已能完成一般的播放任务。 为了使音箱在受节目信号中的猝发强脉冲的冲击而不至于损坏或失真。这里有一个经验值可参考:所选取的音箱标称额定功率应是经理论计算所得功率的三倍。 电子管功放和晶体管功放相比,所需的功率储备是不同的。这是因为:电子管功放的过荷曲线较平缓。对过荷的音乐信号巅峰,电子管功放并不明显产生削波现象,只是使颠峰的尖端变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柔性剪峰。而晶体管功放在过荷点后,非线性畸变迅速增加,对信号产生严重削波,它不是使颠峰变圆而是把它整齐割削平。有人用电阻、电感、电容组成的复合性阻抗模拟扬声器,对几种高品质的晶体管功放进行实际输出能力的测试。结果表明,在负载有相移的情况下,其中有一台标称100W的功放,在失真度1%时实际输出功率仅有5W!由此对于晶体管功放的储备量的选取: 高保真功放:10倍民用高档功放:6~7倍民用中档功放:3~4倍而电子管功放则可以大大小于上

功放机与喇叭间的配接及有关计算

功放机与喇叭间的配接及有关计算. 功放机与喇叭间的配接及有关计算 江苏省泗阳县李口中学沈正中

功放机输出分定压式和定阻式两种。 一、定压式功放机 定压式功放机输出内阻非常低,可以把它想像成一台发电机,只要电压合适的负载都可以连接到它的输出端。采用线间变压器时,选择变压器的输入电压与功放机的输出电压相同,功率和阻抗与喇叭适合的即可。总负载功率可以小于功放机的输出功率,但不能超过。如一台150W的定压输出的功放机只带1只1W的小喇叭都没问题。 定压式功放机输出的电压高、电流小,可输出百伏高电压,不随负载的增减而变化,它的输出可以减小线路损耗,可以远距离接喇叭,可作远距离有线广播用。一般都是采用并联接法。因为有升、降压变压

器,使频率响应、瞬态响应明显不良,大大影响音质,但却有独特的人声还原效果。因而在广播、会议等场合得到应用。这类功放往往是单声道的。定压音箱因为扬声器一般还是用普通喇叭,所以箱内有变压器,把高压变为低压再送给喇叭。这个过程也是高阻变低阻的过程。在定压式功放机中,如果额定负载电压发生变化,功率就发生相应变化。100V,10W的音箱接在70V上变成了4.9W(100V与70V两种电压下的功率相差近一倍)。原因是: 22/10=1000(P = 100/Ω),所以当音箱接=U因音箱电阻为R 22 W)/P′=U′R = 701000 = 4.9/( 70V在电压上时,功率为100V 、70V240V120V国内的定压标准是、,国外的定压标准是定压式扩音机与扬声器的配接原则: 只要扬声器所得功率总和不超过扩音机额定输出功率,那么就可以按照接电灯的方法一样,把扬声器一个个并联接好。此时,主要注意扩音机输出电压和各扬声器的承受电压是否相同,否则,就要用用线间变压器来配接。公式如下:

关于功放功率和音箱功率的匹配问题

关于功放功率和音箱功率的匹配问题 音箱和功放的功率如何搭配?小动态场合功放功率应是音箱功率的1.2-1.5倍,大动态场合功放功率应是音箱的1.5-2倍。这里面到底有什么门道? 先说音箱,按照AES标准,一般音箱可以在短时间内承受高于它额定输入功率4倍(6分贝)的瞬间峰值输入功率。也就是说,如果一个标称300W的音箱,短时间可以承受1200W 的输入功率。 再说功放,按照美国FTC实验室的标准,在电源供应能力足够大的情况下,功放可以瞬间输出高于其额定输出功率2倍(3分贝)的峰值输出功率。也就是说一台额定输出功率为300瓦的功放,可以短时间提供2倍于额定输出功率的峰值输出功率,也就是在短时间内提供600W的输出功率。那么,如果要求一台能够提供1200W峰值输出功率的功放,这台功放的额定输出功率就需要达到600W。 所以,要想让功放和音箱都能够完全把各种音乐峰值信号的表现完全表现出来,功放的额定输出功率就至少要等于音箱输入功率的2倍。 但是,这种配置下,不能把功放的额定功率完全加到音箱上,如果完全加上,那么音箱承受的实际功率就超过它额定输入功率1倍,也就是音箱始终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这对音箱而言,就是非常危险的状态。所以,使功放输出功率和音箱输入功率为2:1的比例来配置,其目的仅在于让音箱可以表现其峰值输出能力,而且此时对功放输入电平的控制的要求就比较严格。 在正常情况下,比如功放额定输入电平(输入灵敏度)为0分贝,那么此时功放输入电平设置要比额定功率输入电平低3分贝。也就是说在让600 W的功放只工作在300W的状态。当一个具有4倍(6分贝)峰值特性的信号进入功放的时候,功放的实际输入电平为:6+(-3)=+3分贝,此时功放瞬间输出功率也就达到额定输出功率的2倍(1200W),正好和音箱的峰值输入功率(1200W)匹配。 如果不这样控制电平,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比如同样600W的功放推300W的音箱,功放仍按照其额定输入电平输入信号,那么功放就正常输出600W的功率,音箱等于吃进2倍的功率。当一个+6分贝(4倍)的峰值信号进入的时候,按说功放峰值输出功率要达到2400W,但是功放的峰值输出能力只有2倍,它不能发出4倍的不失真功率,发不出来的时候会怎样呢?信号被削波了(过载失真),正弦波音频信号被削成了接近方波的音频信号,产生大量谐波失真,高频谐波高出原信号的几倍而烧毁高音喇叭。 所以,用2倍于音箱输入功率的功放推音箱,理论上也有依据,只不过对系统电平设置的要求很高。如果针对于能正确操控电平的高手,可以采用这种方式,取得很完美的音乐表现,但如果操作人员对此不是很了解,那就很危险了。 怎样设置这个电平? 有两种方式: 第一种,设定系统正常工作电平全部为0分贝,当功放前级的设备输出电平指示为0分贝的时候,把功放的音量电位器减小3分贝(旋到-3dB)。 第二种,设定系统正常工作电平全部为0分贝,然后把调音台的输出电平在正常情况下减小3分贝。 我个人倾向前一种方法,这样系统前端的信噪比可以提高3分贝。 那么怎么来控制这个电平? 这就需要用限幅器来控制了。如果按照前一种方法,假如功放输入灵敏度为0.775v(0dB),那么限幅器就设置为+6分贝。这样,前级信号就是加大了,加到功放上的峰值信号电平也

功放与扬声器的匹配法则

功放与扬声器的匹配法则 (资料来源:中国联保网) 功率放大器和扬声器二者只有做到阻抗匹配、功率匹配、工作频率匹配才能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并充分发掘出最大的潜能。 阻抗匹配 抛开枯燥的理论知识,简单的解释就是功率放大器(功放)能承受一定范围阻抗的扬声器(喇叭)。 只有接在功放上的扬声器阻抗在这个范围内,功率放大器才能安全工作并提供最理想的功率输出!不同型号的功率放大器能承受的阻抗是不同的。例如:阿尔派MRV系列功放的额定阻抗是4欧姆(每路4欧姆),MRD系列功放的额定阻抗是2欧姆。 功率匹配 进行功率匹配时,必须首先弄清楚通常标称功率的两种指标:最大功率和持续输出功率(RMS)。有很多品牌的功率放大器和扬声器习惯最大功率评判设备的优劣。其实这是很不科学的评判方法。最大功率的标称是不考虑失真情况下,设备在极短时间(通常只有几毫秒)内不发生物理损坏或电气损坏时的功率值。持续输出功率(RMS)则是在不产生失真的情况下,能够持续稳定工作的功率。只有这个数值才能真正反映设备的工作状态。 通常很多人可能会导致扬声器线圈烧毁的主要因素是功率放大器的功率比扬声器大造成的。所以进行设备搭配的时候,习惯扬声器的功率比功放的大。这是一个非常常见的误区! 其实,功放的持续输出功率值小于扬声器的持续输出功率才最容易导致扬声器的毁坏。因为假如功放的持续输出功率100W,扬声器的持续输出功率200W。当连接系统后,一旦调节音量旋钮,输出功率在100W左右时,功率放大器已经处于满负荷运转状态。而扬声器还有很多余量,一旦用户继续提高音量,这时候的输出功率超过了功率放大器的持续输出功率值,也就是失真开始产生的时刻!这种失真被称为“削波失真”,在专业音响行业内被称为“扬声器杀手”。这种失真的信号,即使功率很小也能产生类似直流的电信号,很轻易地就能烧毁扬声器的线圈!对于一款持续输出功率200W的扬声器来说,失真率为50 %的150W电信号比无失真的300W信号更可怕! 所以在专业音响领域,保持功率放大器的“余量”是系统搭配中重要的因素。习惯做法要保证低音功率放大器的持续输出功率为扬声器持续输出功率的2倍以上!在汽车音响中

功放与音箱的功率配置要点

功放與音箱的功率配置 在專業擴聲領域裏,音響器材的配置是十分考究的,其中功放與音箱的配置是最重要的,雖然,一些音箱生品使用說明中向用戶推薦了所配功放的具體牌號或型號,但還是有局限性,因為用戶經常面對諸多型號的功放,無從下手。 功放與音箱的配置所涉及的方面很多,例如功放牌號、功率管類型的選擇及低靈敏度音箱應配置哪種功放等。功放與音箱的具體配置,一般來說與設計人員的經驗、愛好、聽音習慣等因素有關,很難找到一個統一的標準。有時我們會遇到一些用戶或設計人員為了節省開支常給音箱配置較小功率的功放,有些用戶又為了所謂的"功率儲備充足"給音箱配置很大功率的功放。顯然,這樣做都是不合適的。重要的是,這樣配置會給設備造成損壞。在功放與音箱配置中,功放功率的確是關鍵,也就是說,功放功率的確定原則應該是統一的。 大家都知道,在進行廳堂聲學設計後,需要根據一系列計算確定音箱功率,然後再由音箱功率確定功放功率,但是究竟兩者功率如何選配才能達到最佳匹配呢? 首先,在人耳聽域的20Hz~20kHz內,真正集中大量能量的音樂信號一般在中、低、頻段,而高頻段能量僅相當於中、低頻段能量的1/10。所以,一般音箱高音損失的功率比低音喇叭低得多,以求高低音平衡;而功放好比一個電流調製器,它的輸入音頻信號的控制下,輸出大小不同的電流給音箱,使之發生大小不同的聲音,在一定阻抗條件下,要想讓標稱功率為200W的功放達到400W或幾倍的輸出其實很容易,只是功放的失真(THD)將會大大地增加,這種失真主要產生在中、低頻信號中的高頻諧波,其失真越大,高頻諧波能量就越大,而這些高頻失真信號都將隨高頻音樂信號一同進入高音頭,這就是為什麼小功率功放推大音箱會發生燒高音頭的原因。而在不少人的概念裏,只要功放功率大,就有可能燒音箱。雖然有些功放沒有失真指示,但由於設備配置已經先天不足,失真有可能在使用中時有發生,這時失真指示已失去意義。況且,由於使用者的經驗和素質的限制,功放的失真往往容易被忽略。 其次,功放與音箱的功率配置與目標響度以及所使用場合也有一定的關係。在一定目標響度下,應該讓音樂信號的動態在每件器材上都能得到

功放与音箱的匹配

功放与音箱的匹配 在设计、安装一套音响系统时,不免遇到功放与音箱的配接问题。在音色方面,会注意其搭配上是否冷暖相宜、软硬适中,最终使整套器材还原音色呈中性,这仅是从艺术方面考虑。从技术方面考虑功放与音箱配接的要素有:一、功率匹配,二、功率储备量匹配,三、阻抗匹配,四、阻尼系数的匹配。如果我们在配接时认识到上述四点,可使所用器材的性能得到充分的、最大的发挥。扬声器系统要高质量的重放出各种音乐节目,那么根据音乐信号的属性,其峰值因子约为10-15dB从保证音质这个角度来说功放应在此动态范围内不发生任何限幅情况,即功放的最大输出功率应是扬声器额定功率的5—8倍,这样的功率配置音质虽然很好,但它的投资会很大,因此一般都会把这个功率配比定在1—2倍扬声器单元的额定功率。1—2倍这个范围也许太空泛了,我们可以给大家一个较具体的经验。 1.在一些要求低而投资有限工程功放的功率起码相当于音箱的额定功率,但要非常注意保持声音不失真,过小的功率配置看起来不会损坏扬声器单元,其实不然,过小的功率极易发生过载削波,产生大量谐波,烧毁高音单元。 2.一般工程建议功放的功率是1.5倍,而低音部份最好超过1.5倍,这样才能获得足够的力量感。

3.要求极高的声地,例如录音室监听,音乐厅等,最理想是音箱功率的两倍匹,(这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制定的配接标准推荐值中的一种方案一致)。 选购上,建议您在购买的时候一定要多加小心,不要盲目地听店主的推荐和介绍,买这种东西绝对不可以心急。最好之前楼主多去一些音响论坛先去具体了解些音响知识。个人建议楼主去高级别的钻石卖家购买,与卖家多聊聊,还可以通过聊天软件向曾经购买者那里了解些实际使用状况,这样总比被单方面地听店主忽悠强。 讲到功放与音箱的匹配,说法有很多。生产功放厂商说,功放功率一定要大于音箱功率,这样功放有多余功率储备,声音会好听些;音箱厂商说,音箱功率最好要大点,这样音箱能有较大承受功率,万一系统"回受",这样不至于损坏音箱。消费者不知道如何是好? 如果我们完全以理论概念来讲,音箱"额定承受功率"与功放"额定输出功率"要相同。这就好比婴儿吃奶,多了会吐少了会哭,刚好就相安无事。这没什么特别,但看起来简单的道理,里面却有很多不可告人的"秘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