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农药行业分析报告

生物农药行业分析报告
生物农药行业分析报告

生物农药行业分析报告

一.生物农药是未来农药的发展方向:

(1)生物农药的定义与分类

生物农药是指利用生物活体或其代谢产物针对农业有害生物进行杀灭或抑制的制剂。其中,对于生物活体农药来说,进一步分为微生物农药和生物工程植物农药等等。

(2)生物农药与传统化学农药对比

农业生产不能离开农药的使用,而传统的化学农药具有诸多的弊病,比如对环境污染极大、易使害虫产生抗药性等。部分农药为高毒农药,甚至为剧毒农药。目前,全世界每年约有200万人因使用化学农药而中毒,其中大约有4万人死亡。而且,长期使用某些化学农药会使害虫产生抗药性,目前有抗药性的害虫已有417种。因此,生物农药越来越受到关注。

生物农药相较于传统化学农药而言,具有以下特点:①选择性强,对人畜安全。目前市场开发并大范围应用成功的生物农药产品,它们只对病虫害有作用,一般对人、畜及各种有益生物比较安全,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也比较小。②对生态环境影响小。生物农药其有效活性成分完全存在和来源于自然生态系统,它的最大特点是极易被日光、植物或各种土壤微生物分解,是一种来于自然,归于自然正常的物质循环方式。因此,可以认为它们对自然生态环境安全、无污染。③可以诱发害虫流行病。一些生物农药品种(昆虫病原真菌、昆虫病毒、昆虫微孢子虫、昆虫病原线虫等),具有在害虫群体中的水平或经卵垂直传播能力,在野外一定的条件之下,具有定殖、扩散和发展流行的能力。不但可以对当年当代的有害生物发挥控制作用,而且对后代或者翌年的有害生物种群起到一定的抑制,具有明显的后效作用。④可利用农副产品生产加工。目前国内生产加工生物农药,一般主要利用天然可再生资源,原材料的来源十分广泛、生产成本比较低廉。因此,生产生物农药一般不会产生与利用不可再生资源生产化工合成产品争夺原材料.⑤有些生物农药表象慢、实效快。如Bt制剂,虫害摄食后,虽不立即死亡,但几分钟后失去了侵蚀危害能力,达到防治目的,数天内渐渐形成了死亡高潮,可谓“静态型农药”。

二.生物农药是农药企业发展的现实选择

(1)传统化学农药生产经济性下降:

传统化学农药如果以大的化工行业角度来看,已经逐渐呈现出衰退的迹象。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1年7月份化学工业总产值5527.2亿元,去年同期3967.7亿元,同比增长39.3%,其中,化学农药制造7月份产值是171.4亿元,去年同期137.0亿元,同比增长25.1%,处于化工行业增长率最低。化学农药的发展已经远低于化工行业的平均水平,将农药归属为化工行业已经不再经济。

(2)生物农药行业需求分析:

生物农药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病虫害防治领域。林业病虫害防治对环保和生态平衡的要求最为严格,因此国家强制要求采用生物防治,生物农药在林业病虫害防治占中据主导地位。国内农业市场按环保和食品安全等要素分为“普通农业”、“无公害农业”、“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四个等级不同的市场,其中,“无公害农业”、“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产品需国家认监委指定专门机构认定,对农药使用及残留的标准非常严格。生物农药市场情况具体如下图:

①、农业市场

i农业病虫害防治情况

化学农药过量使用直接导致病虫害产生抗药性,增加了防治病虫害的难度,造成了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量过高,进而引发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一系列问题。为有效维持农田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环境,确保食品安全,我国已开始实施绿色农业发展战略,逐步构建了“无公害、绿色、有机”三位一体的分层级的食品安全体系,该体系下,农业生产对农药的使用和残留检测标准较高,高效环保的生物农药以其环保、无残留的特点符合了食品安全的需求,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ii“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业病虫害防治市场需求

2001年,国家开始全面推进“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在无公害产品农药使用方面,农业部颁布实施《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残留限制非常严格,明令禁止使用国家禁用、淘汰的高毒化学农药。目前无公害农产品市场中,高效低毒化学农药市场份额约为80%,生物农药市场份额约为20%,生物农药增长空间较大。

我国绿色食品对农药使用限制较高,AA级绿色食品严禁使用化学农药及各种制剂,A级绿色食品限量使用低毒化学农药,严禁使用高毒化学农药,鼓励使用生物农药。化学农药在绿色农业病虫害防治市场份额约为30%,生物农药市场份额约为70%。

根据IFOAM的统计,近年全球有机食品市场一直保持年均20%-30%增速。我国开展有机食品认证以来,有机食品行业获得了快速发展。有机食品对农药要求十分严格,只有通过“有机产品认证”的生物农药才能用于有机农药生产,化学农药无法进入该市场。

绿色无公害食品、有机食品的价格通常比普通产品高出50%-100%左右,具有较高经济附加值,农民生产积极性较高。随着我国绿色无公害农业及有机农业的迅速发展,我国生物农药市场需求规模将相应快速增长。

iii普通农业需求

我国普通农业作物经济附加值较低,单次经济成本及速效性是农民用药考虑的主要因素,目前我国普通农业作物主要以化学农药防治为主,生物农药防治使用率处于较低水平,市场份额为5%左右。

iv 我国农业的结构性调整因素对生物农药需求的影响

国内农药需求面临结构性调整,随着我国农业生产结构变化、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及环境保护的加强,农药需求面临结构性调整,主要表现为:(1)适用于经济作物的农药需求增长加快,高产值经济作物(指油料、蔬菜、水果、茶叶、糖料等)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1990 年到 2004 年间,我国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减少了 10.45%,而蔬菜种植面积增加了 177.06%,果园面积增加 88.61%,由于经济作物防治病虫草害比一般大田粮食作物用药水平更高。所以经济作物对高价值农药制剂的需求将呈现连续增长趋势。

经济作物的种植往往要求较高,更加强调“绿色“、”有机“等,因此可以预见,随着经济作物占我国农业作物的比重越来越高,对高品质的生物农药的需求也会越来越高。

②、林业市场

i森林的生态地位及我国林业病虫害发生状况

目前,我国林业有害生物种类共有8000多种,经常造成危害的有200多种,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2亿亩,每年因虫害致死数目4亿多株,减少林木生长量1700亿立方米,造成的经济损失上千亿元。我国林业病虫害主要有松毛虫、天牛、松材线虫、美国白蛾及杨扇蛾等。

ii国内林业病虫害防治情况

1989年,国务院颁发《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提出“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生物防治为主要防治手段。国家林业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

治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大力推行生物防治和无公害防治,食叶类害虫生物防治率要达到80%以上,无公害防治率达到100%。

国内林业病虫害防治所需的防治药剂主要由全国各级森防系统统一采购,采取公开招标和定点采购相结合的采购模式;防治投入主要由各级政府承担,专项防治资金由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基本建设资金和地方配套资金三级资金安排。

iii生物农药在林业病虫害防治领域具有显著优势

我国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使用生物农药防治森林病虫害,生物农药具有环保效果显著、防治效果良好及综合防治成本较低等特点,在林业病虫害防治领域具有显著优势。真菌源生物农药无污染、无残留,具有良好的环境安全性,标靶性强,对脊椎动物无害,有利于保护天敌,保持森林物种的多样性,维护森林生态平衡。

生物农药具有定殖、扩散和发展流行的能力,有利于对病虫害的持续控制,具有明显的后效作用,其施用次数和数量远小于化学农药,大大减少了购药成本和人工成本,具有综合成本竞争优势。

2003-2012年森林病虫害面积图如下:

iv林业病虫害对生物农药的需求规模

国务院公布的“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我国森林面积达19545.2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20.36%。2008年末,我国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约为1200万公顷,按照每公顷生物农药防治成本200元计算,2008年我国林业领域生物农药市场规模约为24亿元。2009年11月,国家林业局通过《应对气候变化林业行动计划》,2020年森林面积将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生物农药凭借其显著的比较优势,在林业领域的应用深度和广度将进一步深化和拓展,预计未来5年,国家对林业生物防治投入的持续加大,林业用生物农药的需求规模将保持每年20%左右的增长速度。

(3)生物农药行业的竞争格局:

我国生物农药行业中的很多企业,是由传统化学农药生产企业转产或增产而来。目前,我国生物农药行业的竞争格局如下:

1、国内生物农药行业内部竞争

目前,国内共有农药厂家2200多家,其中生物农药企业200多家,大多数生物农药企业生产工艺较为落后,销售规模较小,行业集中度不高。目前我国生物农药行业的整合和集中趋势加快,大量不规范的小企业面临淘汰,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且研发水平领先、技术工艺先进、生产规模化的生物农药企业市场竞争优势明显,市场份额逐步提高。

2、生物农药行业与化学农药行业竞争

生物农药具有高效、无残留、无抗药性等优点,在林业、绿色无公害农业及有机农业病虫害防治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为互补性的差异化竞争关系,在不同的防治领域各有优势,生物农药在林业、有机农业、绿色农业病虫害防治领域具有绝对优势,在无公害农业方面,生物农药与低毒化学农药存在较强的竞争关系,在普通农业方面,化学农药具有明显优势。具体竞争情况如下表:

3. 生物农药行业的技术壁垒与潜在进入风险

(3)市场容量和规模:

农业部药检所公布的有关数据显示,2008年国内注册的主要生物源农药有效成分品种为97个,占农药总有效成分品种的13.8%,商品3071个,占注册登记农药产品的10.2%。2008年,我国生物农药市场规模约60亿元,占到农药总销售额的10%,远低于国际上的20%水平,预计未来五年保持约20%左右的速度增长,真菌源生物农药市场规模约25亿元,预计未来五年保持约25%左右的速度增长。

(4)生物农药的产业链分析:

①生物农药生产企业:

目前国内主要的生物农药生产企业如下:

浙江钱江生物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升华拜克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河北威远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北海国发海洋生物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京蓬生物药业股份公司

山东省胜帮绿野化学有限公司

江阴市农药二厂有限公司

目前国内生物农药生产企业一般规模较小,厂房简陋、没备落后、资金短缺,由此导致生产成本偏高,价格上无优势。我国现有农药生产企业2000<多家,其中生物农药生产企业约400家,但是规模较大的生物农药生产企业只有4~5家,这样的产业布局,造成了产品质量不稳定,商品剂型化程度低,在与国外产品竞争中缺乏竞争力。而国际上生物农药业主要由7家大公司控制,其销售量占全球生物农药销量的90%。目前,国内已经成功研究开发了很多生物农药新品种,但是其生产技术水平、性能仍与投产初期相差不多,对于作用机理、高效生产工艺的研究也不够深入,在微生物农药发酵品种方面尚达不到多参数、优化精确控制生产,在活性成分提取方面收率不高,导致成本一直居高不下,这些企业大都依靠国家财政补贴维持运转,一旦取消财政补贴,企业无法维持正常运转。

②生物农药管理体系:

i 国家农业部:负责农药登记,使用和监督管理ii国家发改委:负责农药的生产管理,资质核准,生产企业须经其审查核准iii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负责农药标准的制定和管理。iv中国农药工业协会: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协助国家发改委参与农药行业管理及制订行业产业政策、中长期发展规划等工作。

行业监管机制、开办农药生产企业须具备相应的生产条件,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经省级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国家发改委审查批准。农业部对符合条件的产品颁发“农药登记证书”。对于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农药产品,由国家质检总局对产品颁发“生产许可证书”;执行企业标准的产品,由国家发改委颁发“生产批准证书”。农药产品生产和销售须同时取得“农药登记证”、“生产许可证”(或“生产批准证书”),并符合相关质量标准。上述主管部门和工商管理部门在其业务范围内对农药流通市场进行监督管理。

③生物农药的流通体系:目前,我国的农药营销渠道主要有三条:即农业生产资料公司、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和个体经营者,其中农资系统是主渠道。在这三条营销渠道中,农业生产资料公司具有网络分布广、资金力量雄厚等优势。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虽然有技术推广上的优势,但资金不足,在农药销售工作中,我们发现个体经营者在农药推广中已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他们具有覆盖面广、直接面对农民和信誉好等优点。我国农药供应体系最早主要由供销社系统承担。20 世纪 80 年代后,我国基层农技部门如植保站、土肥站、农技站、园艺站等普遍参与农药制剂的销售经营。形成了基层农药销售的多元化格局。目前农药制剂产品的流通,一般是从生产厂家经过省、市、县多级经销商,分散至全国各地农村零售店,县级农药经销商及基层乡村零售店主要由个体经营者承包经营,缺乏足够的技术和推广能力。多数农药制剂企业受资金、人力、技术、产品等限制,难以在基层为农户直接提供有效服务,少数具备实力的农药制剂企业,将产品直接供应到县级基层经销商,通过降低渠道成本,贴近农户服务,提升农药商品流通的有效性。

三.生物农药行业发展对于国家政策引导敏感性较大

自认识到化学农药的诸多缺点之后,我国逐步开始重视对生物农药的推广。1992年在“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上,中国承诺2000年国内使用的生物农药将达到国内农药市场的60%以上。然而到2011年为止,这个承诺仍未达到,这一方面能表明中国政府具有推动生物农药发展的意愿,另一方面同时表明生物农药的推广面临较大的困难。

(1)生物农药推广面临困难

一直以来,我国生物农药推广面临以下一些困难:

(1)在经济上,使用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成本高,据调查,目前市场上用于防治水稻纵卷叶螟的生物农药阿维菌素,成本需5元/亩·次,而防治同样的害虫选用的中等毒性农药如乙酰甲胺磷成本只需2元/亩·次;再如用于防治蔬菜菜青虫的苏云金杆菌,成本需12元/亩·次;而菊酯类农药防治只需3元/亩·次。生物农药的成本是普通化学农药的2-4倍。

(2)在效果上,防治较慢,速效性差生物农药在施用后都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对害虫有所作用,对害虫的防治效果反应较慢,产品的质量保证期短,速效性较差,施用生物农药后多数要在3-4天后才能见到效果。防治对象专一,生物农药由于是专门从昆虫病毒、真菌以及昆虫信息素提炼或加工而成的,不具备化学农药防治害虫广谱性的特点。

(3)在技术上,生物农药的贮存条件苛刻,一般要求储藏温度低于常温,按照国家农药标准的规定,农药贮存两年,其有效成份降解率不应超过5%,而生物农药很难做到两年之内药效损失低于5%的要求。用药条件要求高,生物农药一般为水

剂,受阳光或微生物的作用后容易分解,残留降解快,稳定性较差,特别是活体微生物为有效成份的产品,生物活性下降很快,用药技术条件要求高。因为生物杀虫剂的专一性很强,杀虫谱不广。

(2)我国生物农药研发能力较差,产业化程度不高:

美国是世界上登记生物农药品种较多的国家之一,截至2009年4月1日,美国环保总署公布已注册的生物农药有效成分达319种。而我国登记的有效成分数量至2010年3月仅有寥寥可数的50种,目前在我国大规模生产的生物农药阿维菌素、井冈霉素、Bt杀虫剂等,都是由发达国家最先开发,国内跟踪发现后才开始生产的。

有关生物农药效果的好坏不仅与有效成分有关还与剂型密切相关。据业内人士介绍,发达国家针对一种有效成分往往能开发出多种高效剂型,而我国一般只能开发出1-2种有效剂型。如Bt制剂,国外有可湿性粉剂、水悬浮剂、微胶囊剂、油悬浮剂、纯毒蛋白油剂等,而我国主要是水悬浮剂和可湿性粉剂。

在国际上,生物农药市场主要由先正大、孟山都、杜邦、陶氏等7家大公司控制,其销售量占全球生物农药销量的90%。这些企业集成度高、研发能力强,一旦研究机构发现的有潜力的品种进入这些公司,能够有效实现产业化,进而迅速抢占市场。“我国生物农药企业相当一部分还是乡镇企业,既无力进行技术更新与技术改造,也不具备解决产业化过程中的工程技术难题的能力,市场竞争力较低。”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副所长邱德文表示,产业化能力不强是我国生物农药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最大的“绊脚石”。生物农药的产业化过程需要资金支持。但目前我国200多家生物农药生产企业普遍规模较小,资金不足。事实上,在产业化的过程中,生产企业要面对生产效率、质量控制、加工工艺、生产成本等问题,如果缺乏雄厚的经济实力做后盾,其结果往往是产品面市遥遥无期,有些很有潜力形成大产品的品种也只能小打小闹,形不成气候。

(3)我国在生物农药行业发展的相关政策:

中国“十二五”生物技术发展规划【国科发社(2011)588号】中提到“以实现规模化发展为目标,加快绿色农用生物产品及林木危险性有害生物防治技术的研究开发与产业化;开展生物农药、生物兽药、动物疫苗、生物肥料、绿色植物生长调节剂等绿色农用产品应用的示范试点和普及,推进全降解农膜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研究开发生物农药、生物肥料、新型动物疫苗和诊断试剂、动物用生物技术药物和兽药、生物饲料添加剂等“。此外,农业部公布的《豁免残留限量农药名单(征求意见稿)》【农(农药)(2011)第20号】中拟豁免的41种农药中,生物农药达到了34中,包

括广为应用的”苏云金杆菌“和润宇生物的核心产品”短柄杆菌“。由此可见,国家在政策上已经开始重视生物农药的发展和推广,已经在规划的基础上陆续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

国家对于化学高毒农药的禁用和淘汰,对于为生物农药赢得发展空间至关重要。

2011年下半年,农业部发布了2011年底前禁用和淘汰10种高毒农药的通知。目前我国生产使用的高毒农药还有22种(包括此次禁用的10种),这22种高毒农药大部分是杀虫剂,涉及的企业大概有四百多家,有九百多种产品。在此次“介绍禁用淘汰高毒农药有关情况”中,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周普国也指出,禁用淘汰高毒农药,是适应国际农药管理发展趋势,可以为高效低毒农药,特别是生物农药的推广使用提供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保障农药产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部已经制定了《高毒农药淘汰和禁用工作方案》,《方案》按照“科学论证、分步实施、多措并举”的工作思路和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原则,拟分步淘汰和禁用现有高毒农药,本着成熟一个、禁用一个的原则,择机启动禁用程序。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