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预算常用计算公式

土建预算常用计算公式
土建预算常用计算公式

土建预算常用计算公式

(一)基础

1.带形基础

(1)外墙基础体积=外墙基础中心线长度×基础断面面积

(2)内墙基础体积=内墙基础底净长度×基础断面面积+T形接头搭接体积

V=V1+V2=(L搭×b×H)+ L搭〔bh1/2+2(B-b/2×h1/2×1/3)〕=L搭〔b×H+h1(2b+B/6)〕式中:V——内外墙T形接头搭接部分的体积;

V1——长方形体积,如T形接头搭接示意图上部所示,无梁式时V1=0;

V2——由两个三棱锥加半个长方形体积,如T形接头搭接示意图下部所示,无梁式时V= V2 ;

H——长方体厚度,无梁式时H=0;

2.独立基础(砼独立基础与柱在基础上表面分界)

(1)矩形基础:V=长×宽×高

(2)阶梯形基础:V=∑各阶(长×宽×高)

(3)截头方锥形基础:V=V1+V2=H1/6+[A×B+(A+a)(B+b)+a×b]+A×B×h2

式中:V1——基础上部棱台部分的体积(m3 )

V2——基础下部矩形部分的体积(m3 )

A,B——棱台下底两边或V2矩形部分的两边边长(m)

a,b——棱台上底两边边长(m)

h1——棱台部分的高(m)

h2——基座底部矩形部分的高(m)

(4)杯形基础

基础杯颈部分体积(m3 )V3=abh3

式中:h3——杯颈高度

V3_——杯口槽体积(m3 )

V4= h4/6+[A×B+(A+a)(B+b)+a×b]

式中:h4—杯口槽深度(m)。

V=V1+V2+V3-V4

式中:V1,V2,V3,V4为以上计算公式所得。

3. 满堂基础(筏形基础)

有梁式满堂基础体积=(基础板面积×板厚)+(梁截面面积×梁长)

无梁式满堂基础体积=底板长×底板宽×板厚

4. 箱形基础

箱形基础体积=顶板体积+底板体积+墙体体积

5.砼基础垫层

基础垫层工程量=垫层长度×垫层宽度×垫层厚度

(二)柱

1.一般柱计算公式:V=HF

式中:V——柱体积;H——柱高(m)F——柱截面积

2.带牛腿柱

V=(H × F)+牛腿体积×n=(h × F)+[(a ×b ×h1)+a × b V2 h2/2]n

=h ×F+a ×b ×(h1+h2/2)n

式中:h——柱高(m);F——柱截面积

a.b——棱台上底两边边长;h1——棱台部分的高(m)

h2——基座底部矩形部分的高(m);n——牛腿个数

3.构造柱:V=H ×(A×B+0.03×b×n)

式中:H—构造柱高(m); A.B—构造柱截面的长和宽

b—构造柱与砖墙咬槎1/2宽度;n—马牙槎边数

(三)梁

1.一般梁的计算公式(梁头有现浇梁垫者,其体积并入梁内计算)

V=Lhb 式中:h—梁高(m);b—梁宽;L—梁长

2.异形梁(L、T、十字型等梁)

V=LF 式中:L—梁长;F—异型梁截面积

3.圈梁

圈梁体积V=圈梁长×圈梁高×圈梁宽

4.基础梁

V=L×基础梁断面积式中:V—基础梁体积(m3);L—基础梁长度(m)。(四)板

1.有梁板(肋形板、密肋板、井子楼板)

V=V主梁+V次梁+V板式中:V——梁、板体积总和(m3 )

V主梁——主梁体积(m3 )

V次梁——次梁体积(m3 )

V板——楼盖板的体积(m3 )

2.无梁板(直接用柱支撑的板)

V=V板+V柱帽

式中:V——无梁板体积总和(m3 )

V板——楼盖板的体积(m3 )

V板帽——柱帽体积(m3 )

3.平板(直接用墙支撑的板)

V=V板=板全长×板宽×板厚

式中:V—板体积(m3 )

(五)墙

现浇钢筋砼墙(间壁墙、电梯井壁、挡土墙,地下室墙)

V=LHd+墙垛及突出部分体积-门窗洞口及0.3㎡以外孔洞体积

式中: V——现浇钢筋砼墙体积(m3 )

L——墙的长度(m)

H ——墙高(m)

d——墙厚(m)。

各类构件的预算计算公式

各类构件的预算计算公式

一、平整场地:建筑物场地厚度在±30cm以内的挖、填、运、找平。 1、平整场地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定额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外墙外边线每边各加2米以平方米面积计算。 2、平整场地计算公式 S=(A+4)×(B+4)=S底+2L外+16 式中:S———平整场地工程量;A———建筑物长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B———建筑物宽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S底———建筑物底层建筑面积;L外———建筑物外墙外边线周长。该公式适用于任何由矩形组成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场地平整工程量计算。 二、基础土方开挖计算 开挖土方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挖基础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挖土深度计算。 (2)、定额规则:人工或机械挖土方的体积应按槽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槽底面积应以槽底的长乘以槽底的宽,槽底长和宽是指基础底宽外

加工作面,当需要放坡时,应将放坡的土方量合并于总土方量中。 2、开挖土方计算公式: (1)、清单计算挖土方的体积:土方体积=挖土方的底面积×挖土深度。 (2)、定额规则:基槽开挖:V=(A+2C+K×H)H×L。式中:V———基槽土方量;A———槽底宽度;C———工作面宽度;H———基槽深度;L———基槽长度。. 其中外墙基槽长度以外墙中心线计算,内墙基槽长度以内墙净长计算,交接重合出不予扣除。 基坑开挖:V=1/6H[A×B+a×b+(A+a)×(B+b)+a×b]。式中:V———基坑体积;A—基坑上口长度;B———基坑上口宽度;a———基坑底面长度;b———基坑底面宽度。 三、回填土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 1、基槽、基坑回填土体积=基槽(坑)挖土体积-设计室外地坪以下建(构)筑物被埋置部分的体积。 式中室外地坪以下建(构)筑物被埋置部分的体积一般包括垫层、墙基础、柱基础、以及地下建

土建手算工程量计算步骤

土建手算工程量计算步骤 一­、基数“三线一面” L中:外墙中心线,可计算外墙基挖地槽,外墙基础垫层、外墙基础砌筑、外墙墙基防潮层、外墙圈梁、外墙墙身砌筑等分项工程。 L外:外墙外边线(L外=L中+墙后*4)。可计算平整场地、腰线、外墙抹灰、散水等分项工程。 L内:内墙净长线,可计算内墙基挖地槽、内墙基础垫层、内墙基础砌筑、内墙基础防潮层、内墙圈梁、内墙墙身的砌筑、内墙基础防潮层、内墙抹灰等分项工程。 S:砌筑面积,(分层)与面有关的计算项目有:平整场地、天棚抹灰、楼地面及屋面等分项工程。 二、人工平整场地:S=S底+2*L外+16 三、基础工程部分 1、人工挖地槽(立方米)增加柱外体积,不放坡和不支挡土板:V=(B+2C)*H*L (图我没法画了你看书理解) 2、C10基础垫层(立方米)V=L*B*H 基础垫层模板(平方米)S=L*h*2个侧面 3、C25无梁式带形基础(立方米)、模板(平方米) 4、C25地圈梁:V=(L中+L内—嵌入基础内柱长度)*断面圈梁模板(平方米)S=L*h1*2个侧面 5、M7、5水泥砂浆蒸压灰砖砌条形砖基础(立方米)V=(L中+L内—嵌入基础内柱长度)*(基础高度+折加高度)*墙厚—嵌入基础内砼砼构件体积(地圈梁或在基础高度中扣除) 6、基础槽内回填土(立方米)V=基础挖土体积—室外地标高以下埋设物之和体积。如砼垫层、砼基础、砖基础、柱等。 7、室内(房心)回填土(立方米) 按主墙间净面积乘以回填厚度计算,公式:室内回填土的体积=底层主墙间净面积*(室内外高差—地坪厚度); 底层主墙间净面积=底层记住面积—(L中*外墙厚+L内*内墙厚) 四、脚手架 1、综合脚:S建筑面积之和

工程预算的完整公式(20200419204251)

工程预算的完整公式 平整场地: 建筑物场地厚度在±30cm以内的挖、填、运、找平. 1、平整场地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定额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平整场地计算方法 (1)清单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清单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首层建筑 面积 (2)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首层建筑 面积 3、注意事项 (1)、有的地区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按外墙外皮线外放2米计算。计算时按外墙外边线外放2米的图形分块计算,然后与底层建筑面积合并计算;或者按“外放2米的中心线×2=外放2米面积”与底层建筑面积合并计算。这样的话计算时会出现如下难点: ①、划分块比较麻烦,弧线部分不好处理,容易出现误差。 ②、2米的中心线计算起来较麻烦,不好计算。 ③、外放2米后可能出现重叠部分,到底应该扣除多少不好计算。(2)、清单环境下投标人报价时候可能需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计算 平整场地的工程量,每边外放的长度不一样。 大开挖土方

1、开挖土方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挖基础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挖 土深度计算。 (2)、定额规则:人工或机械挖土方的体积应按槽底面积乘以挖土深 度计算。槽底面积应以槽底的长乘以槽底的宽,槽底长和宽是指混凝土 垫层外边线加工作面,如有排水沟者应算至排水沟外边线。排水沟的体积应纳入总土方量内。当需要放坡时,应将放坡的土方量合并于总土方 量中。 2、开挖土方计算方法 (1)、清单规则: ①、计算挖土方底面积: 方法一、利用底层的建筑面积+外墙外皮到垫层外皮的面积。外墙外边 线到垫层外边线的面积计算(按外墙外边线外放图形分块计算或者按 “外放图形的中心线×外放长度”计算。) 方法二、分块计算垫层外边线的面积(同分块计算建筑面积)。 ②、计算挖土方的体积:土方体积=挖土方的底面积*挖土深度。(2)、定额规则: ①、利用棱台体积公式计算挖土方的上下底面积。 V=1/6×H×(S上+ 4×S中+ S下)计算土方体积(其中,S上为上底面积,S中为中截面面积,S下为下底面面积)。如下图

预决算常用公式

平整场地: 建筑物场地厚度在±30cm以内的挖、填、运、找平. 1、平整场地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定额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平整场地计算方法 (1)清单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清单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首层建筑面积 (2)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首层建筑面积 3、注意事项 (1)、有的地区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按外墙外皮线外放2米计算。计算时按外墙外边线外放2米的图形分块计算,然后与底层建筑面积合并计算;或者按“外放2米的中心线×2=外放2米面积” 与底层建筑面积合并计算。这样的话计算时会出现如下难点: ①、划分块比较麻烦,弧线部分不好处理,容易出现误差。 ②、2米的中心线计算起来较麻烦,不好计算。 ③、外放2米后可能出现重叠部分,到底应该扣除多少不好计算。 (2)、清单环境下投标人报价时候可能需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计算平整场地的工程量,每边外放的长度不一样。 大开挖土方 1、开挖土方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挖基础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挖土深度计算。 (2)、定额规则:人工或机械挖土方的体积应按槽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槽底面积应以槽底的长乘以槽底的宽,槽底长和宽是指混凝土垫层外边线加工作面,如有排水沟者应算至排水沟外边线。排水沟的体积应纳入总土方量内。当需要放坡时,应将放坡的土方量合并于总土方量中。 2、开挖土方计算方法 (1)、清单规则: ①、计算挖土方底面积: 方法一、利用底层的建筑面积+外墙外皮到垫层外皮的面积。外墙外边线到垫层外边线的面积计算(按外墙外边线外放图形分块计算或者按“外放图形的中心线×外放长度”计算。) 方法二、分块计算垫层外边线的面积(同分块计算建筑面积)。 ②、计算挖土方的体积:土方体积=挖土方的底面积*挖土深度。 (2)、定额规则: ①、利用棱台体积公式计算挖土方的上下底面积。 V=1/6×H×(S上+ 4×S中+ S下)计算土方体积(其中,S上为上底面积,S中为中截面面积,S下为下底面面积)。如下图 S下=底层的建筑面积+外墙外皮到挖土底边线的面积(包括工作面、排水沟、放坡等)。 用同样的方法计算S中和S下 3、挖土方计算的难点 ⑴、计算挖土方上中下底面积时候需要计算“各自边线到外墙外边线图”部分的中心线,中心线计算起来比较麻烦(同平整场地)。 ⑵、中截面面积不好计算。 ⑶、重叠地方不好处理(同平整场地)。 ⑷、如果出现某些边放坡系数不一致,难以处理。

一般建筑工程手工算量顺序与计算方法

一般建筑工程手工算量顺序与计算方法 以下为(曾氏)手工预结算的方法。仅供帅哥与美女们参考,所有思路是保存在(曾氏大头里),因机械运转年数过长,难免出现死机,如有错误,不能追究曾氏法律责任喽,特此申明。(不过昨天维修(休息)得还可以)。 (以下用智多星为例),首先打开套价软件“湖南2010建设项目造价管理”出现对话框,选择“新建项目”双击,出现对话框建立项目名称和选择项目模板(湖南2010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选择保存路径至D盘,确定后出现界面,建设项目下有很多单项工程,首先建立单位工程土石方和建筑工程,分别打开出现另一个界面,建立工程信息,好后刷新,新建分部分项,先选择套用清单编码,在清单下打开工程量计算,把计算式体现在清单下。切记建立清单后,必须马上把(项目特征完整的建立好)。 一般建筑工程: 一、基础工程或土石方工程步骤 1、平整场地(清单计算方法:按首层的建筑面积;套定额的计算方法:按首层 建筑面积+外墙外边线*2+16);如遇特殊情况特殊处理,如有地下室的工程的计算方法:首层建筑面积+(地下室外墙底宽+基础垫层宽)*四周长+外墙外边线*2+16。 2、挖土方:分机械挖土方和人工挖土方,当今一般为机械挖土方,如因场地 狭小,机械不能进出或施工条件有限才按人工挖土方。机械挖土方套定额时,机械挖土占90%,人工挖土占10%(是指机械有部分挖不到的地方,必须为人工修整基地和边坡,所以要占人工)。 (1)首先计算挖基坑土方(一般是指独立柱基或承台):按照挖土深度又分放坡 与不放坡两种情况,(放坡起点深度分多种情况,详见定额说明中表格或 下表)。 不放坡的基坑挖土方:按基坑底面积*深度按体积计算。先查看柱基图或 表中平面尺寸长、宽、深。 例如:有1个柱基截面为1000*1200,基础垫层100mm厚,柱表中深度

土建工程预算常用计算简化公式

土建工程预算常用计算简化公式 概预算常用公式 1、每立方米砖砌体主要材料净用量 (1)计算标准砖净用量A=2*K/墙厚*(砖长+灰缝)*(砖厚+灰缝) 简化公式为A=126.984K/墙厚。K为以砖长倍数表示的墙厚。规定灰缝厚度为0.01米(2)计算砂浆净用量。B=1-每块标准砖体积*A 简化公式为B=1—0.0014628A。每块标准砖体积=长*宽*厚=0.24*0.115*0.053=0.0014628 2、钢材的规格重量计算简化如下: (1)圆钢每延长米重量(kg)=1/4*3.1415*L*D*d*d=1/4*3.1415*1000*0.00000785*d*d =0.00617*d*d 圆钢长L=1000mm=1m…钢材比重D=7.85吨/立方米=0.00000785kg/立方毫米,d为圆钢直径 (2)钢板每平方米规格重量(kg)=a*a*d*D=1000*1000*d*0.00000785 式中:a为正方形钢板边长,1000mm,D钢材比重,0.00000785kg/立方毫米,d为钢板厚度(mm) 3、钢材(钢板)理论重量计算公式 (1)圆钢(kg/m)=0.00617*直径*直径 (2)方钢(kg/m)=0.00785*边宽*边宽 (3)六角钢(kg/m)=0.0068*对边距*对边距 (4)扁钢(kg/m)=0.00785*边宽*厚 (5)等边角钢(kg/m)=0.00795*边宽*(2*边宽—边厚) (6)不等边角钢(kg/m)=0.00795*边宽*(长边宽+短边宽—边厚) (7)工字钢a型(kg/m)=0.00785*腹厚*(高+3.34(腿宽—腹厚)) 工字钢b型(kg/m) =0.00785*腹厚*(高+2.65(腿宽—腹厚)) 工字钢c型(kg/m) =0.00785*腹厚*(高+2.26(腿宽—腹厚)) (8)槽钢a 型(kg/m) =0.00785*腹厚*(高+3.26(腿宽—腹厚)) 槽钢b型(kg/m) =0.00785*腹厚*(高+2.44(腿宽—腹厚)) 槽钢c型(kg/m) =0.00785*腹厚*(高+2.44(腿宽—腹厚)) (9)钢管(kg/m)=0.2466*壁厚*(外径—壁厚) (10)钢板(kg/m)=7.85*板厚 4、计算圆面积=1/4*3.1415*R*R=0.785*R*R R为圆直径 百度探索: 女孩学习预算我感觉挺好的,掌握公式到没什么,一般初中学的几何公式基本够用,主要是计算面积,体积和长度,计算面积主要掌握:长方形,圆形,椭圆,扇形。体积主要掌握:长方体,锥体。一般用的着圆形和三角函数。 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就是必须能看懂图纸,学习一下制图与识图,施工技术也要懂点,CAD 要会基本的操作,多看定额,熟记计算规则,清单规范要多看,再就是培训一下预算软件的应用就OK了,祝你早日学成! 我想从事建筑预算,问一下干预算去施工现场要学些什么? 回答:去现场学的最主要的是施工工艺\图纸\资料,这三块和造价息息相关,资料就不多说,做结算的重要依据,怎么利用资料做文章,利用语言的漏洞”宰上一刀”,图纸是预算的根本,说出来你都不相信,十多年的老造价师有些复杂的图纸看不懂,(或者懒,看了平面,不看立面,看了立面,不看大样)少算工程量或者对图纸理解不到位,那损失可是很吓人的,

土建预算手算公式

土建预算手算公式-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三线一面:L 外--外墙外边线长度:外墙结构外围周长 L 中--外墙中心线长度:L 中-4*墙厚 L 内--内墙净长线长:内墙两端净长 土石方工程 平整场地: (a+4)(b+4)=S 底(首层建筑面积)+2L 外+16 挖沟槽: 1)不放坡不支挡土板 (a+2c )HL 2)两边放坡不支挡土板 (a+2c+kH )HL 3)一边支挡土板一边放坡 (a+2c+KH/2+)HL 挖基坑: 1)不放坡不支挡土板 (a+2c )(b+2c )H 2)两边放坡 (a+2c+kH )(b+2c+kH )H+k 2H 3/3 挖孔桩: 按图示桩护壁外径面面积乘以设计桩孔中心线深度计算 1)圆台 1/3π(R 2+Rr+r 2)H 2)球缺 1/6πH (3r 2+h 2) 沟槽基坑回填土:挖土体积-设计室外地坪以下埋设砌筑体积(包括基础垫层、基础等) 室内回填土: 主墙间面积*回填厚度 外运土、取土: 挖土总体积-回填土总体积 砌筑工程 墙体工程量=(墙长x 墙高-所有嵌入墙身门窗孔洞面积)x 墙厚-所有嵌入墙内构件体积 (砖----115厚 1砖-----240厚 砖----365厚 详见p75) 基础与墙身的划分: 基础与墙身使用同一材料时,以设计室内地面为界(有地 下室以地下室设计室内地面为界),以下为基础以上为 墙身 基础与墙身使用不同材料时,位于设计室内地面±300mm 以 内时以不同材料为分界线,超过300mm 时,以设计室 内地坪为分界线 详见P76 P51-54 P58

建筑施工常用计算公式大全及附图

建筑施工常用计算公式大全及附图 工程量计算公式 (建筑物场地厚度在±30cm以内的挖、填、运、找平。) 1、平整场地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定额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外墙外边线每边各加2米以平方米面积计算。 2、平整场地计算公式 S=(A+4)×(B+4)=S底+2L外+16 式中:S——平整场地工程量; A—建筑物长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 B—建筑物宽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 S底—建筑物底层建筑面积; L外—建筑物外墙外边线周长。 该公式适用于任何由矩形组成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场地平整工程量计算。

点击>>工程资料免费下载 二、基础土方开挖计算 1、开挖土方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挖基础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挖土深度计算。 (2)定额规则:人工或机械挖土方的体积应按槽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槽底面积应以槽底的长乘以槽底的宽,槽底长和宽是指基础底宽外加工作面,当需要放坡时,应将放坡的土方量合并于总土方量中。2、开挖土方计算公式 (1)清单计算挖土方的体积:土方体积=挖土方的底面积×挖土深度。(2)定额规则:基槽开挖:V=(A+2C+K×H)H×L。 式中:V—基槽土方量; A—槽底宽度; C—工作面宽度; H—基槽深度; L—基槽长度。. 其中外墙基槽长度以外墙中心线计算,内墙基槽长度以内墙净长计算,交接重合出不予扣除。

基坑开挖: V=1/6H[A×B+a×b+(A+a)×(B+b)+a×b]。 式中:V—基坑体积; A—基坑上口长度; B—基坑上口宽度; a—基坑底面长度; b—基坑底面宽度。 三、回填土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 1、基槽、基坑回填土体积=基槽(坑)挖土体积-设计室外地坪以下建(构)筑物被埋置部分的体积。 式中室外地坪以下建(构)筑物被埋置部分的体积一般包括垫层、墙基础、柱基础、以及地下建筑物、构筑物等所占体积 2、室内回填土体积=主墙间净面积×回填土厚度-各种沟道所占体积 主墙间净面积=S底-(L中×墙厚+L内×墙厚) 式中:底—底层建筑面积; L中—外墙中心线长度;

预算常用公式汇总

熟读公式,预算造价其实也很简单! 预算常用公式汇总,造价君们好好收藏吧~ (一) 1.预备费=基本预备费+涨价预备费 2.基本预备费=(工程费+工程建设其他费)×基本预备费率 3.工程费=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建筑安装工程费用 4.涨价预备费P=ΣIt[(1+f)t-1] It---建设期第t年的静态投资 f---建设期物价平均上涨率 5.静态投资=工程费+工程建设其他费+基本预备费 6.投资方向调节税=(静态投资+涨价预备费)×投资方向调节税率 7.建设期贷款利息=Σ(年初累计借款+本年新增借款÷2)×贷款利率 8.固定资产总投资=静态投资+涨价预备费+投资方向调节税+建设期贷款利息 9.生产性建设项目拟建项目总投资=固定资产总投资+流动资金 10.非生产性建设项目总投资=固定资产投资 11.建设项目总造价=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12.项目的流动资金=拟建项目固定资产总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流动资金率 13.实际利率=(1+名义利率÷年计息次数)年计息次数-1 =(1+r÷m)m-1 14.流动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15.流动资产=应收(或预付)账款+现金+存货 16.流动负债=应付(或预付)账款 17.应收帐款=年销售收入÷年周转次数 18.现金=(年工资福利费+年其他费)÷年周转次数 19.存货=外购原材料、燃料+在产品+产成品 20.外购原材料、燃料=年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费÷年周转次数 21.在产品=(年工资福利费+年其他制造费+年外购原料燃料费+年修理费)÷年周转 次数 22.产成品=年经营成本÷年周转次数 23.销售税金及附加=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税率

24.利息I=总金额F-本金P 25.利率i=单位时间内所得的利息额÷本金P×100% 26.F=P(1+i)n 27.F=A[(1+i)n-1]÷i 28.P(1+i)n= A[(1+i)n-1]÷i 29.投资收益率R=年净收益(或年平均收益)÷投资总额×100% 30.总投资利润率Ra=(F+Y)÷K×100% F---正常年销售利润; Y---正常年贷款利息; K---总投资(建设投资+流动资金) F=销售收入-经营成本-折旧费-摊销费-税金-利息 31.自有资金利润率Re=F÷Q×100% Q---自有资金 32.静态投资回收期Pt=K÷A K---总投资 A---每年的净收益=(CI-CO)t 33.Pt=(累计净现金流量出现正数的年份数-1)+上一年累计净现金流量的绝对值÷出 现正值年份的净现金流量 34.动态投资回收期Pt,=(累计净现金流量现值出现正数的年数-1)+上一年累计净现 金流量现值的绝对值÷出现正值年份的净现金流量的现值 35.利息备付率(已获利息倍数)=税息前利润÷当期应付利息费用 36.税息前利润=利润总额+计入总成本费用的利息费用 37.当期应付利息=计入总成本费用的全部利息 38.偿债备付费=可用于还本付息的资金÷当期应还本付息金额 39.净现值率NPVR=NPV÷KpKp—投资现值 40.增量投资收益率R(2-1)=(C1-C2)÷(K2-K1)×100% 41.增量投资回收期Pt(2-1)=(K2-K1)÷(C1-C2) 42.增量投资回收期Pt(2-1)=(K2/Q2-K1/Q1)÷(C1/Q1-C2/Q2):业务量不同情况下。 43.综合费用法Sj=Kj+PcCj 44.年平均使用成本=(P-LN)÷N+设备的平均年度经营成本 (P-LN)÷N----设备的平均年度资产消耗成本 P----设备目前实际价值

一套完整的工程预算计算公式

一套完整的工程预算计算公式 一、平整场地: 建筑物场地厚度在±30cm以内的挖、填、运、找平. 1、平整场地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定额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平整场地计算方法 (1)清单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清单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首层建筑面积 (2)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首层建筑面积 3、注意 事项 (1)、有的地区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按外墙外皮线外放2米计算。计算时按 外墙外边线外放2米的图形分块计算,然后与底层建筑面积合并计算;或者按“外放2米 的中心线×2=外放2米面积” 与底层建筑面积合并计算。这样的话计算时会出现如下难点:①、划分块比较麻烦,弧线部分不好处理,容易出现误差。②、2米的中心线计算 起来较麻烦,不好计算。 ③、外放2米后可能出现重叠部分,到底应该扣除多少不好计算。 (2)、清单环境下投标人报价时候可能需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计算平整场地的工 程量,每边外放的长度不一样。 二、开挖土方 1、开挖土方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挖基础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挖土深度计算。 (2)、定额规则:人工或机械挖土方的体积应按槽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槽底 面积应以槽底的长乘以槽底的宽,槽底长和宽是指混凝土垫层外边线加工作面,如有排水 沟者应算至排水沟外边线。排水沟的体积应纳入总土方量内。当需要放坡时,应将放坡的 土方量合并于总土方量中。 2、开挖土方计算方法 (1)、清单规则: ①、计算挖土方底面积:方法一、利用底层的建筑面积+外墙外皮到垫层外皮的面积。外墙外边线到垫层外边线的面积计算(按外墙外边线外放图形分块计算或者按“外放图形

工程造价的二十项手算技巧 预算员必会

干货工程造价预算的20项手算技巧 一、外墙中心线 1、外墙的体积={(外墙的中心线*外墙的高度)—门窗洞口面积}*墙的厚度 2、外墙上的圈梁混凝土体积=外墙的中心线*外墙圈梁的高度*外墙圈梁的宽度 外墙上圈梁的模板面积=外墙的中心线*外墙圈梁的高度*2面 3、外墙上的过梁混凝土体积=外墙的中心线*外墙过梁的高度*外墙过梁的宽度 外墙上过梁的模板面积=外墙的中心线*外墙过梁的高度*2面 4、外墙下的基础体积=外墙的中心线*基础的断面积(如是混凝土构件应计算体积、模板面积) 二、外墙外边线 1、外墙装修工程量:=(外墙长*外墙高)-门窗洞口的面积(如外墙装修为贴墙和做保温时外墙的面积需要量加上洞口的侧壁面积,其它的外装修不需考虑) 2、外墙的脚手架面积=外墙长*外墙高(外墙高=室外地坪的高至房屋的檐口高度) 3、散水面积=(外墙外边线+4*散水宽)*散水宽 4、散水、台阶、坡道全部按投影面积计算 三、内墙的净长线 1、内墙的体积=内墙净长线*内墙的断面积-门洞口的面积*墙的厚度(内墙的断面积=内墙的高度*内墙的厚度) 2、内墙的圈、过梁混凝土体积=内墙净长线*内墙圈梁的断面积 (内墙圈梁的断面积=内墙圈梁的高度*内墙圈梁的厚度) 内墙的圈、过梁模板面积=内墙净长线*内墙圈梁的高度*2面(如果是框架结构中的梁模板面积=内墙净长线*内墙圈梁的高度*2面+内墙净长线*梁的宽度) 为什么砖混结构与框架结构的梁模板计算不一样呢??? 因为:砖混结构是先砌墙后浇筑柱、梁、板 框架结构是先浇柱、梁、板等后砌墙 3、房间的装修工程量的计算(房间内的地面、墙面、天棚面积)=内墙的净长*内墙的高度(高度=层高-板的厚度) 四、建筑面积 建筑面积=首层的面积+二---------顶层的面积+机房层面积 (其中:机房层计算建筑面积但不计算层数) 首层建筑面积=平整场地=基础钎探 平整场地:是为了考虑工程在测量放线时方便才给考虑的 基础钎探:目的是为了检查基底的土质是否均匀密实。 建筑面积的计算=房屋外围的面积(如外墙有保温应计算至外保温的外边线) 五、室内一层地面装修时的素土垫层 室内一层地面装修时的素土垫层=地面的净面积*素土垫层的厚度(素土垫层的厚度=室内的高差----地面的垫层及面层的厚度) 六、混凝土独立基础的垫层计算 1、混凝土垫层体积=垫层底面积*垫层的厚度 混凝土垫层模板面积=(垫层的长+垫层的宽)*2*垫层的厚度 2、独立基础的体积=独基各个台阶的体积之和 独立基础模板面积=各个台阶的独基周长*高度 七、混凝土基础梁的计算

造价员学习资料:完整的造价预算计算公式

造价员学习资料:完整的造价预算计算公式 平整场地 建筑物场地厚度在±30cm以内的挖、填、运、找平。 1、平整场地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定额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平整场地计算方法 (1)清单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清单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首层建筑面积 (2)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首层建筑面积 3、注意事项 (1)、有的地区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按外墙外皮线外放2米计算。计算时按外墙外边线外放2米的图形分块计算,然后与底层建筑面积合并计算;或者按“外放2米的中心线×2=外放2米面积” 与底层建筑面积合并计算。这样的话计算时会出现如下难点: ①、划分块比较麻烦,弧线部分不好处理,容易出现误差。 ②、2米的中心线计算起来较麻烦,不好计算。 ③、外放2米后可能出现重叠部分,到底应该扣除多少不好计算。 (2)、清单环境下投标人报价时候可能需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计算平整场地的工程量,每边外放的长度不一样。 大开挖土方 1、开挖土方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挖基础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挖土深度计算。 (2)、定额规则:人工或机械挖土方的体积应按槽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槽底面积应以槽底的长乘以槽底的宽,槽底长和宽是指混凝土垫层外边线加工作面,如有排水沟者应算至排水沟外边线。排水沟的体积应纳入总土方量内。当需要放坡时,应将放坡的土方量合并于总土方量中。 2、开挖土方计算方法 (1)、清单规则: ①、计算挖土方底面积:

方法一、利用底层的建筑面积+外墙外皮到垫层外皮的面积。外墙外边线到垫层外边线的面积计算(按外墙外边线外放图形分块计算或者按“外放图形的中心线×外放长度”计算。) 方法二、分块计算垫层外边线的面积(同分块计算建筑面积)。 ②、计算挖土方的体积:土方体积=挖土方的底面积*挖土深度。 (2)、定额规则: ①、利用棱台体积公式计算挖土方的上下底面积。 V=1/6×H×(S上+ 4×S中+ S下)计算土方体积(其中,S上为上底面积,S中为中截面面积,S下为下底面面积)。如下图 S下=底层的建筑面积+外墙外皮到挖土底边线的面积(包括工作面、排水沟、放坡等)。 用同样的方法计算S中和S下 3、挖土方计算的难点 (1)计算挖土方上中下底面积时候需要计算“各自边线到外墙外边线图”部分的中心线,中心线计算起来比较麻烦(同平整场地)。 (2)中截面面积不好计算。 (3)重叠地方不好处理(同平整场地)。 (4)如果出现某些边放坡系数不一致,难以处理。 4、大开挖与基槽开挖、基坑开挖的关系 槽底宽度在3m以内且长度是宽度三倍以外者或槽底面积在20m2以内者为地槽,其余为挖土方。 满堂基础垫层 1、满堂基础垫层工程量: 如图所示,(1)、素土垫层的体积(2)、灰土垫层的体积(3)、砼垫层的体积(3)垫层模板 2、满堂基础垫层工程量计算方法 ⑴、素土垫层体积的计算: 利用棱台的计算公式:素土垫层体积=1/6×H×(S上+ 4×S中+ S下)计算土方体积(其中,S上为上底面积,S中为中截面面积,S下为下底面面积)。

一套完整预算的公式 (网上下的,不知道准确性)

一套完整预算的公式(网上下的,不知道准确性) (网上下的,不知道准确性,不承担错误后果) 平整场地: 建筑物场地厚度在30cm以内的挖、填、运、找平. 1、平整场地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定额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平整场地计算方法 (1)清单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清单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首层建筑面积 (2)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首层建筑面积 3、注意事项 (1)、有的地区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按外墙外皮线外放2米计算。计算时按外墙外边线外放2米的图形分块计算,然后与底层建筑面积合并计算;或者按外放2米的中心线2=外放2米面积与底层建筑面积合并计算。这样的话计算时会出现如下难点: ①、划分块比较麻烦,弧线部分不好处理,容易出现误差。 ②、2米的中心线计算起来较麻烦,不好计算。 ③、外放2米后可能出现重叠部分,到底应该扣除多少不好计算。(2)、清单环境下投标人报价时候可能需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计算平整场地的工程量,每边外放的长度不一样。

大开挖土方 1、开挖土方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挖基础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挖土深度计算。 (2)、定额规则:人工或机械挖土方的体积应按槽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槽底面积应以槽底的长乘以槽底的宽,槽底长和宽是指混凝土垫层外边线加工作面,如有排水沟者应算至排水沟外边线。排水沟的体积应纳入总土方量内。当需要放坡时,应将放坡的土方量合并于总土方量中。 2、开挖土方计算方法 (1)、清单规则: ①、计算挖土方底面积: 方法一、利用底层的建筑面积+外墙外皮到垫层外皮的面积。外墙外边线到垫层外边线的面积计算(按外墙外边线外放图形分块计算或者按外放图形的中心线外放长度计算。) 方法二、分块计算垫层外边线的面积(同分块计算建筑面积)。 ②、计算挖土方的体积:土方体积=挖土方的底面积*挖土深度。(2)、定额规则: ①、利用棱台体积公式计算挖土方的上下底面积。 V=1/6H(S上+ 4S中+ S下)计算土方体积(其中,S上为上底面积,S中为中截面面积,S下为下底面面积)。如下图

一套完整土建预算的计算公式

一套完整土建预算的计算公式 平整场地: 建筑物场地厚度在±30cm以内的挖、填、运、找平. 1、平整场地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定额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平整场地计算方法 (1)清单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清单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首层建筑面积 (2)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首层建筑面积 3、注意事项 (1)、有的地区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按外墙外皮线外放2米计算。计算时按外墙外边线外放2米的图形分块计算,然后与底层建筑面积合并计算;或者按“外放2米的中心线×2=外放2米面积” 与底层建筑面积合并计算。这样的话计算时会出现如下难点: ①、划分块比较麻烦,弧线部分不好处理,容易出现误差。 ②、2米的中心线计算起来较麻烦,不好计算。 ③、外放2米后可能出现重叠部分,到底应该扣除多少不好计算。(2)、清单环境下投标人报价时候可能需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计算平整场地的工程量,每边外放的长度不一样。 大开挖土方

1、开挖土方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挖基础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挖土深度计算。 (2)、定额规则:人工或机械挖土方的体积应按槽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槽底面积应以槽底的长乘以槽底的宽,槽底长和宽是指混凝土垫层外边线加工作面,如有排水沟者应算至排水沟外边线。排水沟的体积应纳入总土方量内。当需要放坡时,应将放坡的土方量合并于总土方量中。 2、开挖土方计算方法 (1)、清单规则: ①、计算挖土方底面积: 方法一、利用底层的建筑面积+外墙外皮到垫层外皮的面积。外墙外边线到垫层外边线的面积计算(按外墙外边线外放图形分块计算或者按“外放图形的中心线×外放长度”计算。) 方法二、分块计算垫层外边线的面积(同分块计算建筑面积)。 ②、计算挖土方的体积:土方体积=挖土方的底面积*挖土深度。(2)、定额规则: ①、利用棱台体积公式计算挖土方的上下底面积。 V=1/6×H×(S上+ 4×S中+ S下)计算土方体积(其中,S上为上底面积,S中为中截面面积,S下为下底面面积)。如下图

装修工程预算的20项手算技巧

一、外墙中心线 1、外墙的体积={(外墙的中心线*外墙的高度)—门窗洞口面积}*墙的厚度 2、外墙上的圈梁混凝土体积=外墙的中心线*外墙圈梁的高度*外墙圈梁的宽度 外墙上圈梁的模板面积=外墙的中心线*外墙圈梁的高度*2面 3、外墙上的过梁混凝土体积=外墙的中心线*外墙过梁的高度*外墙过梁的宽度 外墙上过梁的模板面积=外墙的中心线*外墙过梁的高度*2面 4、外墙下的基础体积=外墙的中心线*基础的断面积(如是混凝土构件应计算体积、模板面积) 二、外墙外边线 1、外墙装修工程量:=(外墙长*外墙高)-门窗洞口的面积(如外墙装修为贴墙和做保温时外墙的面积需要量加上洞口的侧壁面积,其它的外装修不需考虑) 2、外墙的脚手架面积=外墙长*外墙高(外墙高=室外地坪的高至房屋的檐口高度)

3、散水面积=(外墙外边线+4*散水宽)*散水宽 4、散水、台阶、坡道全部按投影面积计算 三、内墙的净长线 1、内墙的体积=内墙净长线*内墙的断面积-门洞口的面积*墙的厚度(内墙的断面积=内墙的高度*内墙的厚度) 2、内墙的圈、过梁混凝土体积=内墙净长线*内墙圈梁的断面积 (内墙圈梁的断面积=内墙圈梁的高度*内墙圈梁的厚度) 内墙的圈、过梁模板面积=内墙净长线*内墙圈梁的高度*2面(如果是框架结构中的梁模板面积=内墙净长线*内墙圈梁的高度*2面+内墙净长线*梁的宽度) 为什么砖混结构与框架结构的梁模板计算不一样呢??? 因为:砖混结构是先砌墙后浇筑柱、梁、板 框架结构是先浇柱、梁、板等后砌墙 3、房间的装修工程量的计算(房间内的地面、墙面、天棚面积)=内墙的净长*内墙的高度(高度=层高-板的厚度) 四、建筑面积 建筑面积=首层的面积+二---------顶层的面积+机房层面积

一套完整预算的公式

一套完整预算的公式 1、平坦场地运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运算。 (2)定额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运算。 2、平坦场地运算方法 (1)清单规则的平坦场地面积:清单规则的平坦场地面积=首层建筑 面积 (2)定额规则的平坦场地面积:定额规则的平坦场地面积=首层建筑 面积 3、注意事项 (1)、有的地区定额规则的平坦场地面积:按外墙外皮线外放2米运算。运算时按外墙外边线外放2米的图形分块运算,然后与底层建筑面积 合并运算;或者按“外放2米的中心线×2=外放2米面积”与底层建筑面积合并运算。如此的话运算时会显现如下难点: ①、划分块比较苦恼,弧线部分不行处理,容易显现误差。 ②、2米的中心线运算起来较苦恼,不行运算。 ③、外放2米后可能显现重叠部分,到底应该扣除多少不行运算。 (2)、清单环境下投标人报价时候可能需要按照现场的实际情形运算 平坦场地的工程量,每边外放的长度不一样。 大开挖土方 1、开挖土方运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挖基础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挖 土深度运算。 (2)、定额规则:人工或机械挖土方的体积应按槽底面积乘以挖土深 度运算。槽底面积应以槽底的长乘以槽底的宽,槽底长和宽是指混凝土垫 层外边线加工作面,如有排水沟者应算至排水沟外边线。排水沟的体积应 纳入总土方量内。当需要放坡时,应将放坡的土方量合并于总土方量中。

2、开挖土方运算方法 (1)、清单规则: ①、运算挖土方底面积: 方法一、利用底层的建筑面积+外墙外皮到垫层外皮的面积。外墙外边线到垫层外边线的面积运算(按外墙外边线外放图形分块运算或者按“外 放图形的中心线×外放长度”运算。) 方法二、分块运算垫层外边线的面积(同分块运算建筑面积)。 ②、运算挖土方的体积:土方体积=挖土方的底面积*挖土深度。 (2)、定额规则: ①、利用棱台体积公式运算挖土方的上下底面积。 V=1/6×H×(S上+ 4×S中+ S下)运算土方体积(其中,S上为上底面积,S中为中截面面积,S下为下底面面积)。如下图 S下=底层的建筑面积+外墙外皮到挖土底边线的面积(包括工作面、 排水沟、放坡等)。 用同样的方法运算S中和S下 3、挖土方运算的难点 (1)运算挖土方上中下底面积时候需要运算“各自边线到外墙外边线图”部分的中心线,中心线运算起来比较苦恼(同平坦场地)。 (2)中截面面积不行运算。 (3)重叠地点不行处理(同平坦场地)。 (4)如果显现某些边放坡系数不一致,难以处理。 4、大开挖与基槽开挖、基坑开挖的关系 槽底宽度在3m以内且长度是宽度三倍以外者或槽底面积在20m2以内者为地槽,其余为挖土方。 满堂基础垫层 1、满堂基础垫层工程量: 如图所示,(1)、素土垫层的体积(2)、灰土垫层的体积(3)、砼垫层的体积(3)垫层模板

土建预算计算方法全套

一、平整场地:建筑物场地厚度在±30cm以内的挖、填、运、找平。 1、平整场地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定额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外墙外边线每边各加2米以平方米面积计算。 2、平整场地计算公式 S=(A+4)×(B+4)=S底+2L外+16 式中:S———平整场地工程量;A———建筑物长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B———建筑物宽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S底———建筑物底层建筑面积;L外———建筑物外墙外边线周长。 该公式适用于任何由矩形组成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场地平整工程量计算。 二、基础土方开挖 开挖土方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挖基础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挖土深度计算。(2)、定额规则:人工或机械挖土方的体积应按槽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槽底面积应以槽底的长乘以槽底的宽,槽底长和宽是指基础底宽外加工作面,当需要放坡时,应将放坡的土方量合并于总土方量中。 2、开挖土方计算公式: (1)、清单计算挖土方的体积:土方体积=挖土方的底面积×挖土深度。 (2)、定额规则:基槽开挖:V=(A+2C+K×H)H×L。式中:V———基槽土方量;A———槽底宽度;C———工作面宽度;H———基槽深度;L———基槽长度。. 其中外墙基槽长度以外墙中心线计算,内墙基槽长度以内墙净长计算,交接重合出不予扣除。 基坑开挖:V=1/6H[A×B+a×b+(A+a)×(B+b)+a×b]。式中:V———基坑体积;A—基坑上口长度;B———基坑上口宽度;a———基坑底面长度;b———基坑底面宽度。、、 三、回填土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 1、基槽、基坑回填土体积=基槽(坑)挖土体积-设计室外地坪以下建(构)筑物被埋置部分的体积。

土建手算工程量的计算步骤【最新版】

土建手算工程量的计算步骤 一、基数“三线一面” L中:外墙中心线,可计算外墙基挖地槽,外墙基础垫层、外墙基础砌筑、外墙墙基防潮层、外墙圈梁、外墙墙身砌筑等分项工程。 L外:外墙外边线(L外=L中+墙后*4)。可计算平整场地、腰线、外墙抹灰、散水等分项工程。 L内:内墙净长线,可计算内墙基挖地槽、内墙基础垫层、内墙基础砌筑、内墙基础防潮层、内墙圈梁、内墙墙身的砌筑、内墙基础防潮层、内墙抹灰等分项工程。 S:砌筑面积,(分层)与面有关的计算项目有:平整场地、天棚抹灰、楼地面及屋面等分项工程。 二、人工平整场地:S=S底+2*L外+16 三、基础工程部分 1、人工挖地槽(立方米)增加柱外体积,不放坡和不支挡土

板:V=(B+2C)*H*L (图我没法画了你看书理解) 2、C10基础垫层(立方米) V=L*B*H 基础垫层模板(平方米)S=L*h*2个侧面 3、C25无梁式带形基础(立方米)、模板(平方米) 4、C25地圈梁: V=(L中+L内-嵌入基础内柱长度)*断面圈梁模板(平方米) S=L*h1*2个侧面 5、M7、5水泥砂浆蒸压灰砖砌条形砖基础(立方米) V=(L中+L内-嵌入基础内柱长度) *(基础高度+折加高度)*墙厚-嵌入基础内砼砼构件体积(地圈梁或在基础高度中扣除) 6、基础槽内回填土(立方米) V=基础挖土体积-室外地标高以下埋设物之和体积。如砼垫层、砼基础、砖基础、柱等。 7、室内(房心)回填土(立方米) 按主墙间净面积乘以回填厚度计算,公式:室内回填土的体积=底

层主墙间净面积*(室内外高差-地坪厚度) ; 底层主墙间净面积=底层记住面积-(L中*外墙厚+L内*内墙厚) 四、脚手架 1、综合脚:S建筑面积之和 2、垂直运输:(按卷扬机)S建筑面积之和 五、门窗洞口面积工程 详见P235表6-49以表格形式计算,要区分材料、型号、类型、带亮与否、内外墙主要在计算砌筑体中扣除,木制门的油漆等。 六、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和模板 (一)、现浇砼要区分砼强度等级 1、柱:(1)、现浇C25矩形柱:Z1 ,Z2,Z3 (立方米)四边模板(立方米)。 (2)C25现浇构造柱GZ(要增加马牙槎的量),模板注意在与墙体咬接边部计算。

建筑行业常用计算公式大全

建筑行业常用计算公式大全 工程量计算公式 一、平整场地 (建筑物场地厚度在±30cm以内的挖、填、运、找平。) 1、平整场地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定额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外墙外边线每边各加2米以平方米面积计算。 2、平整场地计算公式 S=(A+4)×(B+4)=S底+2L外+16 式中:S——平整场地工程量; A—建筑物长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 B—建筑物宽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 S底—建筑物底层建筑面积; L外—建筑物外墙外边线周长。 该公式适用于任何由矩形组成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场地平整工程量计算。 二、基础土方开挖计算 1、开挖土方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挖基础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挖土深度计算。(2)定额规则:人工或机械挖土方的体积应按槽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槽底面积应以槽底的长乘以槽底的宽,槽底长和宽是指基础底宽外加工作面,当需要放坡时,应将放坡的土方量合并于总土方量中。 2、开挖土方计算公式 (1)清单计算挖土方的体积:土方体积=挖土方的底面积×挖土深度。 (2)定额规则:基槽开挖:V=(A+2C+K×H)H×L。 式中:V—基槽土方量; A—槽底宽度; C—工作面宽度; H—基槽深度; L—基槽长度。. 其中外墙基槽长度以外墙中心线计算,内墙基槽长度以内墙净长计算,交接重合出不予扣除。 基坑开挖:V=1/6H[A×B+a×b+(A+a)×(B+b)+a×b]。 式中:V—基坑体积; A—基坑上口长度; B—基坑上口宽度; a—基坑底面长度;

b—基坑底面宽度。 三、回填土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 1、基槽、基坑回填土体积=基槽(坑)挖土体积-设计室外地坪以下建(构)筑物被埋置部分的体积。 式中室外地坪以下建(构)筑物被埋置部分的体积一般包括垫层、墙基础、柱基础、以及地下建筑物、构筑物等所占体积 2、室内回填土体积=主墙间净面积×回填土厚度-各种沟道所占体积 主墙间净面积=S底-(L中×墙厚+L内×墙厚) 式中:底—底层建筑面积; L中—外墙中心线长度; L内—内墙净长线长度。 回填土厚度指室内外高差减去地面垫层、找平层、面层的总厚度。 四、运土方计算规则及公式: 运土是指把开挖后的多余土运至指定地点,或是在回填土不足时从指定地点取土回填。土方运输应按不同的运输方式和运距分别以立方米计算。 运土工程量=挖土总体积-回填土总体积 式中计算结果为正值时表示余土外运,为负值时表示取土回填。 五、打、压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 1、打预制钢筋混凝土桩的体积,按设计桩长以体积计算,长度按包括桩尖的全长计算,桩尖虚体积不扣除。计量单位:m3,体积计算公式如下: V=桩截面积×设计桩长(包括桩尖长度) 2、送钢筋混凝土方桩(送桩):当设计要求把钢筋砼桩顶打入地面以下时,打桩机必须借助工具桩才能完成,这个借助工具桩(一般2~3m长,由硬木或金属制成)完成打桩的过程叫“送桩”。 计算方法:按定额规定,以送桩长度(即桩顶面至自然地坪另加0.5米)乘以横截面积以立方米计算,公式如下 V=桩截面积×(送桩长度+0.5m) 送桩长度—设计桩顶标高至自然地坪 3、接桩:接桩是指按设计要求,按桩的总厂分节预制运至现场,先将第一根桩打入,将第二根桩垂直吊起,和第一根桩相连后,再继续打桩。 硫磺胶泥按桩—计量单位:m2,按桩截面积 电焊接桩—计量单位:t ,按包角钢或包钢板的重量。 六、打、压预应力钢筋砼管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