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学生写话能力培养的研究小课题研究报告

小学低年级学生写话能力培养的研究小课题研究报告
小学低年级学生写话能力培养的研究小课题研究报告

小学低年级学生写话能力培养的研究

一、选题依据

(一)研究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语言文字的运用”,就是注重“表达”,强调写作能力的培养。写话是低年级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环,是中高年级作文教学的重要基础,它是学生写作的启蒙,是引导学生迈入作文大门的关键。然而现实情况是,从教师来看:大部分对低段写话教学不够重视,虽然教材中已有“说话写话”素材,但他们仍只看重识字、阅读教学,没有采取必要的写话指导。同时,教师缺乏有效的、系统的指导方法,教学时就显得随心所欲,往往强调学生“多写”,却忽略具体的策略。从学生方面来看:许多学生对写话兴趣不高,写话不知如何入手,不知怎样安排写作顺序,乱写一气,从而普遍认为写话是一种“苦差事”,讨厌写作,惧怕写作。从家长方面来看:对于学生的写话,他们缺乏正确的指导,有的手把手教孩子写,甚至代写,导致学生在写话方面禁锢了大脑,不能放手自己实践;有的直接放任自流,对于出现的漏洞、错误视而不见。

《语文课程标准》称第一学段的写作为“写话”,指出一二年级的写话目标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低年级孩子,课外阅读量还较小,积累的好词佳句较少,在写话时经常出现不知从何写起,语言贫乏、用词不当、语句不通顺、过分依赖家长等现象,故对写话兴趣不高,长此以往,学生往往会产生“望文生畏”的现象,为中高年级习作留下了“隐患”因此,我确立了“培养低年级学生写话能力的研究”这个课题,试图通过本课题的探究与实践,为学生提供广泛的写作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实现学生个性化的写作,使学生表达出自己的主观感受,让学生敢于写,乐于写。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二年级的写话教学对于整个小学阶段都是相当重要的,只有在这个时候打好基础,以后的作文教学才会有保障,才会有坚实的基础。所以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和帮助刚从一年级升入二年级的小学生写话,已经成为了重点和难点。

今年我所带的正是刚进入二年级的小学生,对他们来说,写话刚入门,这是一个难点,有的学生一提到写话就头疼,无从下笔;有的学生为了应付,随便写几行,或者从书上抄几句,有的学生写的话看起来还不错,但读起来并不通顺。实现新课标的写话目标,帮助学生养成爱写话、会写话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写话能力,为学生的后续的习作学习奠定基础,从而进一步深化语文教学改革。

二、课题界定、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一)课题界定

1.小学低年级:这个阶段的学生课外阅读量较少,词汇量匮乏,社会接触面过窄,缺少必要的生活体验,导致在写话时出现顺序混乱、语言贫乏,用词不当、语句不通、流于模式等现象。该阶段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基础能力均有待夯实。

2.写话能力。低年级写话就是让学生能自主地说话、写话,说出、写出真实的文章,文章有所创新。新课标对小学低年级写话的要求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的认识和感想。写话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在“说”的基础上把表

达的内容用文字记录下来,是由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转化的过程。

(二)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出激发低年级学生写话能力的经验和做法,构建一种有效的、操作性强的低年级学生写话训练体系。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施,促使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1)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认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乐于表达,善于表达。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增强写好作文的信心。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使学生学会观察,发挥想象,善于表达、写话,提高学生看图写话的能力。

(3)教师教育教学观念和写话教学方式得到重大改变,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三)研究内容:

1.调查低年级学生写话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导致问题的原因。

2.低段学生写话题材的研究。针对低段学生好奇心强、兴趣广泛的特点,将写话的题材导向贴近学生生活的家庭、学校、自然,甚至是社会各方面。

3.探索培养低年级学生写话能力的有效策略。这是课题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三、理论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阶段目标中对低年级写话明确要求:“对写话有兴趣,写出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要达到这个目标,必须开辟一个语文写话环境,营造一个有利于发展语言的氛围,让学生对写话产生兴趣,掌握正确的写话方法,在学写话的过程中,提高写话能力,陶冶情感、美化心灵。

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表明,进入小学阶段的正常儿童,其语言学习的心理准备具有敏感性、倾向性和发展性的特征,更易于接受直观形象的东西,更富于幻想,因此,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要通过儿童的听说来发展其读、写能力。

四、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根据课题方案实施研究,在教学实践基础上验证、充实、调整方案,提出新的实施策略,付诸于实践,如此循环。

2.调查研究法:以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调查低年级学生写话教学中存在的困难、问题,为本课题实施提供依据。

3.经验总结法。对在实践中搜集的材料进行归纳、提炼,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得出能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确定具有普遍意义和推广价值的方法与策略等。

五、研究过程、任务及分工

本课题具体研究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学习准备阶段。(2018年9月——2018年10月)

9月

1.加强课题组成员理论学习。研读了语文《新课程标准》,与本课题相关的理论知识,如《小学语文教学参考》、《小学语文》等杂志,并通过网络学习了有关低年级写话的一些文章。

2.通过问卷、座谈等多种形式对学生、教师进行调查;了解现阶段我校低年级学生在写话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教师对学生写话方面的指导、培养的现状,对获得的信息

进行分析,形成反馈。

10月

各成员根据课题组预先安排好的分工,进行了尝试与探索。

通过大家反复研讨,确立了初步的研究重点:培养学生写话兴趣、拓宽写话题材的研究、学生仿写的研究、评价写话成果的研究。

第二阶段:实施操作阶段(2018年11月——2018年5月)

1.根据调查分析的结果,开展培养写话能力策略的研究,抓好个案,上好课例,积累材料,探索有效的策略。对写话题材进行梳理,研究适合学生的写话题材。

2.过程性资料整理。

采取预设方案—实施方案—反思—调整再实施的研究方法,及时总结经验,调整完善方案。对研究中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撰写阶段性总结,并通过课堂教学观摩、学生写话成果展示等形式展示研究成果。

第三阶段:交流总结阶段(2019年4月)

对研究过程中积累的材料进行一次全面的整理,进行分析、归纳、提炼、总结,撰写研究报告,并进行结题鉴定。

六、研究成果

(一)了解掌握本校低年级学生当前的写话现状,总结写话中存在的问题,为制定可行性的策略提供依据。

为了深入了解学生写话中面临的困境,笔者对所在学校的2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此次问卷共60人参加,有效问卷为60份。根据对有效问卷的数据进行统计,发现小学低年级学生在写话方面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调查显示,仅26.7%的学生喜欢写话,4

2.4%对写话兴趣一般,30.9%的学生不喜欢写话,可见低年级小学生对写话的兴趣不是很高。在喜欢写话的学生中,50.6%的学生是为了考试得高分,37.5%的学生为了受到表扬,只有11.9%的人喜欢写话的原因是写话能表达自己所想,对写话本身感兴趣的学生比较少。在不喜欢写话的学生中,36%的学生不知道怎么表达而不喜欢写话,38.4%的学生认为写话要花费很多时间,对写话产生抗拒心理。

2.仅有14.1%的学生能主动将生活中的小事记下来,而不会将身边的小事写下来的学生占60.2%,可见观察积累的习惯比较缺乏。阅读方面,59%的学生能做到经常阅读,31.8%的学生偶尔会阅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颇为浓厚。然而,仅26.7%的学生能主动摘抄积累优美词句,3

3.9%和66%的学生是因为老师布置摘抄好词好句的任务,才主动完成,可见,学生阅读积累的主动性不够。此外,即便平时主动积累或者被动积累了一些好词好句,但是在写话中,经常用上的学生占23.4%,而总是用不上的学生比例占57.3%,这说明低年级在写话中还不太能够灵活运用日常积累的好词好句。

3.35%的学生的家人有时候会教孩子写话,比例不是很高。当写话不好时,37.2%的学生随便乱写,完成任务,写话态度不够端正,而28.3%的学生借用书上的内容,写话的依赖性比较重。从写话后自觉修改的习惯看,只有23.3%的学生每次写话都会认真修改,修改的习惯没有养成。造成学生不会修改的原因88.4%是因为不太知道如何修改自己的写话和不会修改,可见多数学生没有掌握自我修改写话的方法。

4.有21%的学生认为自己写不好句子的主要原因是错别字多,45%的学生认为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的使用不当造成写话水平不高,34%的学生认为自己写话不好是句子没有条理造成的。

5.学生在写话中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不知道重点写什么占28%、不知道怎么把句子写清楚占53%,不会用标点符号占19%。

(二)拓宽写话题材

1.基于教材资源的写话。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作文是一种技能,意欲在实践中反复练习。多写能不断地提高儿童的习作能力。”这就需要教师立足文本,发挥教师的讯作用,做开发教学资源的有心人,以教材为中心,深入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写话训练点,让低年级写话变得扎实、生动。

人教版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经过编者的精挑细选,是进行写话的绝佳资料。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课文,不失时机地为学生搭建写话的平台。很多课文的片段都有典型的语言形式,教师要巧录地抓住这些语言现象,进行仿写。

①模仿典型句段,架起迁移与运用的桥梁。模仿是儿童学习技能的基本手段。模仿也是学生形成写话能力不可或缺的桥梁。低年级孩子,他们缺乏生活经验,也没有什么写话方法,让他们模仿课文中的典型句段,是写话起步阶段行之有效的方法。

词的仿写

学生产生写话障碍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积累的词句太少。“胸藏万壑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胸无壑,笔无力,又怎能任凭吞吐翕张呢?低段课文中富有特色的词或词组很多很多,教师应做解读文本的有心人,积极引导学生学会发现、模仿、积累和创造。例如人教版二年级下册中《妈妈睡了》一课中“明亮的眼睛、弯弯的眉毛、乌黑的头发”都是极具特点词,教学时先让学生自由读一读,然后试着仿写几个。事实证明学生在这种看似简单的词语仿写中学习词语、积累词语,远比单纯地摘抄词语要有用得多。

句的仿写

句子是文本的基本构件,是阅读教学的着力点,对那些用词准确、描述生动的句子进行仿写,是引导学生积累词句、锤炼语言能力的最佳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捕捉美文佳句,及时加以揣摩、仿造,引导学生从仿写中发现和掌握各种句子的词语搭配关系以及句式的特点,有效建立句子的概念,提高学生遣词造句能力。如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葡萄沟》中,“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这句话写出了葡萄颜色多、数量多,针对这个句式,我们进行了拓展练习:1、公园里的花都开了,有桃花、杏花、迎春花,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课了,同学们在操场上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处处欢声笑语,热闹极了。人教版二年级上册《雪孩子》中,“雪孩子变成了一朵白云,一朵美丽的白云。”“美丽”让这个句子更加生动也更加有感情,孩子们有滋有味地读了这一段话后,给他们出示句子和图片来进行模仿训练,如:()的池塘里开满了()的荷花。()天空中布满了()的星星。同学们展开自己的想象,语言精彩纷呈。

段的仿写

课文中的许多精彩语段也同样蕴含着典型的语言现象,它也是学生进行语言实践的蓝本。教师要帮助学生精心选择具有明显特征且具有价值的精彩片断,引领学生学别人的文章,说自己的话。但是由于面对的是低段孩子,所以段的仿写不必要求有完整的情节,也不必要求有严密的结构。如学习人教二年级上册《黄山奇石》,课文具体描写了“猴子观海”、“仙人指路”、“仙桃石”、“金鸡叫天都”等奇石,但其他奇石,如“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则一笔带过。教学时,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抓住岩石的特点,发挥想象写几句话介绍这几块奇石。孩子们的想象力很丰富,也能够灵活模式书中的句式。有学生这样描写天狗望月:每当月亮升起,有座山峰上的几块巨石就变成了一只银光闪闪的天狗,它仰着脖子一动不动地蹲在悬崖上,望着天空中的月亮,好像在等谁,又好像想主人和家乡了。不用说,这就是有趣的天狗望月了,黄山的奇石还有很多,等着我们给它们起名字呢。如学习二上《植物妈妈有办法》后,可以模仿二至四自然段,选取一种植物进行简单描写。学习二上《妈妈睡了》后,让学生回家认真观察自己妈妈睡觉时的样子,并详细描写。

②抓住文本结尾处

有些课文虽然已经结尾了,但是意犹未尽,给人以遐想的余地,在二上《坐井观天》一文的末尾,小鸟对青蛙说:“朋友,是你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来看一看吧。”于是,我让学生思考:假如你是那只青蛙,听了小鸟的话,你会怎么做呢?如果它跳出了井口,看到、听到、想到、做了什么?请你写下来。有学生这样写道:我一定要去看一看!有一天,青蛙使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跳出了井口,它看见天无边无际,蓝蓝的天空中飘着几朵白云,云儿一会儿像一只只可爱的小绵羊,一会儿变成一条条活泼的小鱼,一会儿又变成一只胖胖的小熊。青蛙心想:天原来真的像小鸟说得一样,一眼望不到边,大得很哪!在《雪孩子》一文,情节生动,语言感人,学生经过反复诵读,都被雪孩子的勇敢善良感动,在课文末尾,雪孩子变成了一朵美丽的白云。在这里,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小白兔望着这朵白云会说什么呢?同学们的话语也饱含感情,有生写道:“美丽的白云,你是雪孩子吗?谢谢你救了我,希望你还能回来和我一起玩。”也有生写道:“雪孩子,我们是最好的朋友,明天的冬天我会等你回来。”这种形式的写话,让每一位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情感活动中,加深阅读体验,迸发创造热情。还有如二上《我要的是葫芦》,结尾写:没过几天,叶子上的蚜虫更多了。小葫芦慢慢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可以设计这样一个小练笔: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一棵葫芦,长得和去年一样好。有一天,他看见叶子上有几个虫子,他( )。后来( )。这样的课堂练笔,既是对课文内容的进一步理解,又是对文本意蕴的进一步开拓。

2.看图写话

小学低年级看图写话是作文起步阶段的训练,是作文的基本功。教师应当在低年级阶段对学生进行看图写话训练。

①注重观察,把握特点

指导观察,了解图意。教师在指导观察图画的时候,应要求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看多幅图,一般要按照从整体到局部再回到整体的顺序。比如《蚂蚁搬骨头》,引导学生先浏览两幅图片,说说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然后,让学生一幅一幅地看,根据每幅图说一句话,说清楚“谁在干什么”。最后,再回到整体,看清图画之间的相互联系。这样的教学过程,使学生对图画的内容有了整体的把握,就易于把故事内容说清楚、说连贯。写人记事的单幅图,要看清主要事件,了解图画所要传达的思想和情感。写景状物的单幅图,为了避免学生无序、无目的地看,可以指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或从远及近或由近及远,或由里到外或由外到内,或由中间到四周或由四周到中间,按方位和空间的顺序来观察,接着再看清景物的特点。

找准特点,掌握中心。无论是单幅图还是多幅图,都有主次之分。教学中,教师要凭借图画,引导学生分清主次,重点描写与表达中心有密切关系的内容。如《小白兔运南瓜》,第一幅图上有一片南瓜地,上面有南瓜叶、南瓜花、大南瓜,哪个才是重点描写的对象?通过比较,让学生明确,应着力描写南瓜的样子,为小白兔运南瓜故事的发展作铺垫。故事的主人公是小白兔,事情是运南瓜,那么,小白兔看着南瓜发愁的样子要写清楚。第二幅图,小熊骑着自行车过来了,小白兔看到车轮转动受到了启发。其中小熊、车轮之间,重点描写什么?在比较中,使学生明确车轮才是描写的重点。最后一幅图,小白兔运南瓜的过程也要重点描写。除了一幅图画的内容有主次之分,多幅图之间也有主次之分,教师要引导学生重点描写事情的经过部分,为三年级的作文教学打下基础。

抓住细节,把握重点。学生看图写话时,往往会注意到画中最显眼的部分和最突出的部分,而忽略了细小的部分,如人物一个不起眼的动作或神态,但这些细节往往可以反映出中心。如《不要摘花》这幅画中,公园里盛开着各种各样的菊花,小女孩正要伸手摘花,妈妈赶过来,露出严肃的表情并摆摆手,正是摆手和严肃的表情这些细节体现了花是给人欣赏的,要爱护花草树木。这些细节正好是这幅图的中心所在,在指导时应要求学生不要放弃图中人

物的每一个动作、神情等细节。

②放飞想象,顺应童心

想象是看图写话的灵魂。学生只有放飞想象的翅膀,才能让静止的画面变得灵动起来,让简单的画面变得丰满起来。教学中,笔者发现,多幅图往往有故事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有一条完整的线索,学生容易把握。学生通过观察和想象,写起来内容比较丰满。然而单幅图,往往只有一个最能反映主要事件的情节,学生需要联系生活加以合理地想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会忽略事件当中能表现中心的许多情节。因为没有直观的图片作为依托,所以,学生的描写就显得简单、不完整。此时可以引导学生观察人物的表情,猜猜他的心情如何,想想他会说些什么。其次,引导学生像放映动画片一样,把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在脑海中“画一画,补一补”。教师在引导学生想象的过程中,要保护学生那富有灵性的想象。

③畅所欲言

“说”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程。一般情况下,学生能说到什么程度,就容易写到什么程度。为了让学生说得形象,说得具体,乐于动笔,在语言形式运用方面,就要动用行之有效的“拐杖”辅助教学。一是提供支架。低年级教师必须提供范例让学生学着说,可以是先提供一两个句子,引导学生接着往下说,也可以是教师说好开头和结尾,学生说出中间部分。二是常用模仿。在刚刚学习看图写话时,教师可以牵着学生走。如写对话,刚开始教师可以示范怎样说更合理,然后让学生试着自己说,最后才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看图写话。三是相机施助。指导的过程中,教师应及时纠正学生的语病,帮助学生把话说正确、通顺、连贯,训练的过程要力求扎实,覆盖面广。在此基础上,教师适当引导学生拓展思维丰富想象,鼓励学生尝试运用阅读中积累的词汇,做到学以致用。

④写一写

看图写话,最终还是要归结到“写”上面。低年级的写话,不能操之过急。刚开始学习写话的时候,只要能把话写得通顺、连贯、完整,能够让别人看懂即可。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写话训练后,学生具备了写完整话的能力,观察力和想象力都得到一定的发展,对写话的要求就要再进一步,要求写的句子除了要完整、通顺、连贯,还要写出时间、地点、人物,事情要有起因、经过、结果,把话写具体,把图上人物的神态表现出来。在此基础上,再要求学生写出富有个性的语言。学生进行看图写话的训练。

3.结合生活,丰富写话素材

“作文离不开生活”,低年级写话同样如此。在指导学生写话时我告诉学生:“生活中的一草一木,我们周围的一切事物都是我们写话的素材,只要认真观察,都可以把它写下来。”我让学生走进生活,走进自然。生活和大自然令孩子们好奇、惊讶、兴奋,同时使他们产生了强烈的写话兴趣。如春天来了,我带着孩子们在校园里找春天。回到教室,孩子们把找到的春天情不自禁地告诉老师和同学们:“春姑娘来了,小草探出了脑袋。”“柳树抽出了嫩芽。”“迎春花张开了笑脸。”“几只蜜蜂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小朋友们在草地上做游戏。春天真是一幅美丽的画啊!同学们能不能把这美丽的春天画下来,写下来呢?”不言而喻,这次写话很成功。在“三八”妇女节那天,我给孩子们布置了给妈妈洗脚的家庭作业,叫孩子留心和妈妈的对话,看清妈妈的表情,注意自己的心理活动。帮妈妈洗完脚,及时写下来。学校组织的活动:升旗仪式、运动会、拔河比赛等等。我就组织学生把活动过程、感受写下来。这样,激发了学生结合生活进行写话训练的积极性。

(三)阅读积累促进写话

对低年级学生进行写话训练,要注重阅读积累。低年级学生识字量少,语言匮乏,

他们在写话时容易出现用词单一,句式单调的现象。因此,要重视阅读积累,开阔学生的阅读眼界,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积累词句的习惯。

我让学生坚持阅读课外书目,并对书中的好词好句进行摘抄,写读后感。只有勤于笔耕,不断积累,才能文思如泉,笔走如神。阅读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阅读能力、教育教学需要等认真帮助他们选择有益的读物。推荐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图书,如:童话、寓言、儿歌、谜语、绘本、中外名人故事、成语故事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有选择地多读、广读。我们教室内有一个图书角,有从学校阅览室借阅的图书、学生从家里带来的图书,同学们互相交流、互相借阅,图书角里的书定期更新。班级内定期召开读书分享会,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满足学生的表现欲。让学生真正喜欢上阅读。这样能促进学生掌握积累一定的语言材料,有效提高写话的能力。

(四)评价激励,让学生爱上写话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关注孩子每一点滴的进步。特别是那些写话不好的学生,只要愿意写,能把自己想说的话说出来,就是好的写话。写话是具有创造性和个性风采的,所以评价写话时必须考虑到这一实际,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做出不同的评价。

符号激励,给予自信。低年级孩子最喜欢得到别人的肯定与赞赏。我们要鼓励他们进步。孩子们刚开始写话时,只要求学生字写得认认真真的,就给一颗星。有标点符号的,得两颗星。格式正确的,给三颗星。写得具体有条理的,精彩的得五颗星。百分之九十的可得到两颗星,一半左右的可得三四颗星。有些同学还可以得五颗星。学生从这肯定的评价中得到了激励,越写越有自信。

语言激励,肯定自我。“你真棒!”“你真能干!了不起的小作家!”“有进步,还要继续努力哦!”这一句句鼓励的话语,能让心思细腻的孩子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教育家赞科夫说过:“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写话评讲中这种效应尤其明显。考虑到每个孩子都有被重视的渴望,教师评讲时多给写话中下水平的孩子一次肯定的机会,使他们感到自己在老师、学生心目中是有分量的,满足他们的学习成就动机。对于写得好的学生,“小作家”“大作家”的评价无疑给他们是一种最高的肯定,同时对其他同学也是一个学习的目标。

感情读话,快乐共享。面对面交流,展示自己写的话是最有效的激励方式,让孩子们在展示自己中得到他人的肯定,对自己来说也是一种很好的激励。在这一过程中,对于读话的孩们来说是快乐的,他们在展示自己的过程中,认认真真地读好自己的话,在一次又一次的朗读过程中,孩子们渐渐找到了自信,学会了赏识自己,既提高了朗读能力,锻炼了胆魄,同时也激发了写话兴趣,无形中提高了写话能力。

发表写话,快乐欣赏。我把学生好的写话作品集结成册,做成班级小报。让每个孩子都能看到班级内优秀的写话作品,而且能相互学习,有了学习的目标与激励的目标,更是激发了他们的写话兴趣。自己的作品能够登上班级小报,对孩子来说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激励。全班孩子们也在相互学习中,互相提升自己的写话能力。

六、思考与展望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课题组老师更新了写话教学的观念,建构了新型的写话教学结构,从教材出发,从一点一滴做起,积少成多,层层推进,学生的写话能力得到加强,为中高年级的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然,我们也认识到了指导学生写话是一个长效工程,需要广大语文教师持之以恒的探索、实践,尽管我们在这次研究中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面对广大的不断变化的学生群体,写话教学研究一刻都不能放松。在以后的教育教学研究中,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努力:

1.教师要拓展理论学习。由于平时低年级语文教师工作任务繁重而琐碎,平时没有时间保证去系统学习新的教学理论,使得课题研究显得理论支持不路。这就需要进一步加深理论的学习。

2.怎样把已经培养起的写话兴趣保持下去,形成一种良好的写作习惯,学生进入中段学习后,用怎样的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今后写作的水平。我们会后续进行进一步的课题研究。

3.对于少数在平时学习中不注意观察,不注意坚持阅读积累,知识面窄,观察力、理解力、想象力较差的孩子,如何改进方法继续引导,这些都需要教师进一步地提升自己的学习、研究能力,进一步提升自己各方面的素养,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探索,让孩子们快乐地写话、快乐地成长。

小课题研究阶段总结报告

小课题研究阶段总结报告 小课题研究阶段总结报告 小课题:初中体育实践课男女生分组教学的探究立项后,我如期按计划实施,现将我在立项――开题报告――中期报告实施过程及相关情况做如下总结: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一直以来体育课都是男女生一起参与、一起练习,这样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参与运动锻炼的积极性和效果,同时也会影响学生个体的生长发育和健康成长,上体育课时参与练习的积极性也不高,即使参与了也没有认真、尽力去练习,只是应付着去完成。初中阶段体育实践课实行男女生分组教学,是体育课实现因材施教,区别对待,有的放矢的最好途径,使学生得到全面锻炼和提高的最好方法。首先,从思想上随着年龄的增长,男女生生长发育的不断成熟,男女生身体差异的不断变化,使得他们在思想 上潜意识的认为男女是有别的,男女生在一起练习,显得有些不自在。比如在体育课上女生比男生更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男生在场时一些女生有害羞感,而男女生分开上体育课,可满足男女生的不同心理 要求,上课更有安全感,更专注地锻炼。其次,从心理方面初中阶段男女生的心理特征处于不稳定和不成熟时期,大部分学生的情感比较内向、敏感、自尊;在意识上表现为畏难、经不起失败的考验;在体育课上表现为情感内向、懒动。同时,伴随着青春期的先后到来,随着身体的生长和发育使学生的性别意识更进一步强化,男女生在生理、心理等方面存在着的两性差异越来越大,同时在体育的兴趣、爱好、素质、能力等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而,男女生混合在一起上体育课,男生喜欢的内容女生不喜欢,女生喜欢的内容男生又不喜欢,会造成男生“吃不饱”,而女生“吃不了”的现象存在。因此,初中阶段体育实践课有必要对男女生进行分组教学。二、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关键词:初中、实践课、分组教学初中:义务教育阶段七至九年学生。实践课:将体育课划分为理论课与实践课两部分,实践课是在室外操场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实践活动。分组教学:是将学生按照不同属性划分成小组合作学习的一种组织形式,本课题按照性别属性将学生分成

如何开展教师个人小课题研究

如何开展教师个人小课题研究 反思过去,课题研究往往存在着“假、大、空”等不良现象,实效欠佳。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必须结合教育教学工作的现状和实际,突出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实效性。让教师的研究更贴近教育教学实际,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及教师自我发展,倡导在中小学教师中开展“草根式”小课题研究。教师可以没有大课题,但应该有自己的小课题;可以没有系统的研究方案,但应该有自己结合实践工作的反思和记录,这是教师成为研究者的必 需。所谓小课题,指的是以教师自身教学过程中发生的具体问题为研究 对象,以问题的解决为研究目标的课题。小课题的特点是切口小、范围广、方向明、周期短、投资少、收益高。 一、小课题研究选题的原则 要选好课题,首先要明白为什

么研究,也就是选题有没有价值.课题追求有实用价值。即解决日常教育教学当中遇到的问题,或为教育教学中的某个现象寻找答案。这种课题的针对性、时效性都比较强。往往随问题而来,问题解决了,课题也就结束了。 要使选题有价值可以用几个字来检查核准。即“近”、“小”、“实”,“近”就是贴近教育,贴近现实,贴近学科学习背景,少好高骛远,类似于“期末语文字词复习方法”的研究,就符合三个贴近的原则。“小”就是切口宜小,从小事,小现象,小问题入手,以小见大学习研究。类似于“英语口语测试与学生英语成绩提升研究”,就符合“小”的原则。“实”就是实在,课题实实在在,研究实实在在,结论实实在在,少一点大而空的全局描述预测,多一点实在的关注,如“毕业班后进生转化研究”、“加强学生课堂自主管理的研究“小

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口语表达兴趣之研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解题技巧指导的研究”等等。 二、小课题研究的流程 选好课题以后,就要着手研究。小课题研究一般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准备阶段,包括材料,方法选择,方案制定等。 (2)资料收集,包括阅读书籍,查阅历史文献等收集书面资料、通过实地考察、调查,采访,获得直接研究材料,或者通过体验,模拟等取得相关材料。(3)整理归纳,分析材料,寻找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得出初步研究结论。(4)充实材料,撰写研究报告或论文。 三、小课题研究注意事项 进行小课题研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应特别注重问题意识。 一般课题的选题从哪里来呢,

小学品德课题研究报告

小学品德课题研究报告 (1)情感陶冶:情感陶冶是指创设有意义的情境和组织有意义的活动,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的方法。情感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条件,是思想品德结构中的重要因素。在小学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中,激起学生的情感与明白道理是相互交融在一起的。我们在进行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发现,如果单纯地灌输枯燥的理性,学生根本没兴趣,而且会产生一种逆反心理,不愿意接受教育。相反,如果运用情感陶冶的方法,容易被学生接受,还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2)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必修课程是小学思想品德课,思品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导渠道。同时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要同其他各科教学、班队活动、班主任工作以及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密切配合,共同完成学校德育任务。因而,本课题研究重点立足于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改革以及相关的小学德育教育的发展和改革的实验与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的新的历史时期,中央确定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战略任务,对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学生,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摆在首位,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

义新人,是学校德育即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的根本任务。”同年,国家教委颁发《小学德育纲要》,1996年,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又作出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问题的决定。党的十五大进一步确定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1997年4月,国家教委又正式颁布《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这是继原“教学大纲”后重新确定的教学目标要求。学习课程标准,掌握精神实质,指导教学活动,是现阶段的紧迫任务。 在世纪之交,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公开发表,这是指导学校德育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正如《意见》中所明确阐述的,对于“新的历史时期”要认识到:“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情况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影响着青少年学生的价值取向;国际国内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和斗争更加复杂,尤其是国际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国青少年一代进行思想文化渗透;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腐朽思想给青少年学生带来了消极影响。” 几年来,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尤其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的深入发展,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不仅为青少年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和更多的机遇,而且使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面临了一

小课题研究报告案例

小课题研究报告案例(二) 如何帮助学困生从对英语的“厌学”转化为“乐学”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在课堂上,我觉得部分学生上课很不专心,课后和他们交谈,我发现他们想学英语,但是畏惧英语,觉得英语挺难学的,特别是课文单词、句型的记忆,考试成绩总是不理想,而对英语产生一定的厌学心理,导致出现了不良的学习现象,如:不按时交作业或写作业不自觉,不爱背单词、句子,上课无法静下心来听讲。总之,学生缺乏学习英语的自觉性,在老师的监督下被动的学习。 二、研究内容: 1.不喜欢学英语的学生问题出在哪里; 2.老师应该用怎样的方式方法去和孩子沟通,让他们乐于接受你的帮助; 3.如何帮助学生克服对英语的厌学心里,树立只要肯努力,就一定会有收获的上进心; 4.如何帮助学生掌握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法; 三、研究重点: 如何帮助这些对英语学习缺乏信心的孩子找回自信,帮助他们找出学会英语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课题应解决的问题: 1.帮孩子找回自己能学英语的自信,明白只要自己能自觉的想花时间去记忆单词,就能学好英语; 2.因材施教地辅导学生,鼓励孩子大胆的说英语,学英语,激发他们的英语学习热情,喜欢学英语。 四、三个研究阶段 : 第一阶段: (一学期)研究起步阶段: 通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表现和课后学生完成作业的自觉程度,对英语“厌学”者给予更多的关注并进行个别调查,了解学生学英语困难的原因。 第二阶段(一学期):调查研究和分析实施阶段 阅读、查阅理论依据和一些成功的案例作为实践的理论指导,对学英语有“厌学”情绪的学生的整体和个别的跟踪调查、沟通,分析原因,对症下药,通过老师和家庭的多方面帮助,让孩子找回学好英语的信心,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摆脱学不好英语的困境,达到研究的目的。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 五、研究方法 : 1.与学生沟通,交谈,了解 2.学生自我总结,自我反省 3.跟踪个别学生的日常学习行为,并加以辅导 六、具体实施过程: 通过这一半年的小课题研究,现在我就“如何帮助学生从对英语的‘厌学’转化为‘乐学’谈谈我的做法和获得的经验。 (一)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和学生的沟通,我觉得造成学生对英语“厌学”的原因既有内在因素又有外在因素: 内在因素:

音乐小课题研究报告

音乐小课题研究报告 音乐小课题研究报告(一)传统的音乐教学中,人们对音乐课程的价值与目标的理解产生严重偏差,那么,如何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使音乐课堂教学效果更佳,进行音乐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显得十分重要。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是音乐教师面临的一个全新的课题。 一、开题立项稳步推进 1、本课题核心概念界定 教学是指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向互动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为了达到某阶段教学目标,根据受教育者的认知结构,对教学课程、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需要使用的教学手段进行的策划。 音乐教学方法是根据音乐学科的特点从系统的整体出发,综合考虑教师、学习者、教学目标、教材、媒体、评价等各方面因素,分析音乐教学问题和需求,设计解决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教学步骤,加以实施并由此进行评价和修改,直至获得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的计划过程和操作程序。 2、课题理论意义 课题“音乐教学方法的选择”是根据音乐学科的特点,按照音乐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结合课程内容标准的实质,从教学实际出发,综合考虑教师、学生、教学目标、教材、教学环境、媒体、评价 等各方面因素,分析音乐教学中的现实问题和需求,设

计解决音乐教学中相关的音乐活动的策略、方法和步骤,在不断进行的评价、反思和修改的实践中,寻求最优方案的音乐教学方法,使学习者经历最有效的音乐学习过程,探索一条积累音乐学习经验的最佳途径。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1、研究目标 (1)形成结合音乐课堂教学实际,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的经验。 (2)提升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与审美空间。 (3)通过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提高音乐课堂教学质量。 2、研究内容 (1)音乐鉴赏内容的教学方法研究。 (2)唱歌内容的教学方法研究。 (3)演奏内容的教学方法研究。 (4)音乐相关文化内容的教学方法研究。 三、创新工作研究有序 在课题扎实有效地开展的一学期,现就课题进展、课题研究的方法形式作如下汇报: 1、区域集体备课,在争辩之中明确方向。 学科区域集体备课活动是一种有效的教科研方式,应该说一次活动就是一次思想的交流,思维火花的碰撞,教师们在交流中得到收益,感觉到自身学习的重要性。自开题以来我们组织了数次的“音乐教学方法专题研讨活动”,活动围

小课题研究报告范例

小课题研究报告范例

李晨丽 在江油市的一些商业旺区、主要街道,细心的人们就会发现,在这些地方的两边街道设置有许多垃圾分类箱————就是一个黄色和一个绿色组合成的垃圾箱(右图),绿色箱内装可回收垃圾,如纸类、塑料、金属、玻璃等,黄色箱内装不可回收垃圾,如瓜果皮、剩饭菜、灰土等。但是我们却发现这些垃圾分类箱虽已设置许久了,几乎未起到任何分类作用,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为什么市民不按提示将垃圾进行分类投放呢?于是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这个问题展开了系列调查研究。

目前,江油市禅城区的一些主要商业区、街道设置的垃圾分类箱已经“名存实亡”。通过对主要商业街的垃圾分类厢内垃圾投放情况、市民和行人对垃圾分类的认识、以及政府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如环卫处有关领导和环卫工人对这一环保工作是如何实施的)的调查,找出了垃圾分类箱“名存实亡”的主要原因,而环卫工人在清洁时不进行垃圾分类,主要原因是垃圾清洁工具不够完善症结点,并且研究出适于环卫工人的新型垃圾分类手推车。 调查方法:实地考察网上查询询问居民 1.朱熹公园:公园大部分场所的卫生还是很不错的。但是入口出有许多摊点,商贩们随地乱扔垃圾袋,没有及时清理,垃圾积累过多。公园内的垃圾筒周围脏乱不堪,垃圾筒上虽标有分类回收,但是一些游客把垃圾扔在垃圾筒周围,导致垃圾筒周围弥漫着一股难闻的气味,并滋生了许多蚊虫。

2.小区:有些居民小区的环境卫生做得很好,他们有把垃圾进行集中处理。有些则很差。在西门附近的一个小区里,居民的生活垃圾大多扔在楼底的绿化草坪上,且没有及时清理,同样造成垃圾的积累,污水也经常倒在草坪上腐蚀土壤。 3.餐馆:尤溪城区的餐馆的环境卫生状况总体较次,特别是学校周边的餐馆,不仅占用了人行道,还把污水直接倒在人行道上,使得人行道变得黑乎乎的。餐馆内地面积水杂物乱放。在一家餐馆里发现:在餐馆的储存室内一片杂乱的景象,一筐废弃的餐具堆在走道上,旁边的几筐青菜和萝卜直接放在地面上。工作人员的衣服晒在一边,屋子中间还有几把椅子。 4.校园:校园环境卫生挺不错,美中不足的是垃圾箱周围“污染”严重。垃圾乱扔,污水横流,一股臭味弥漫在周围,路过的人都捂着鼻子。 5.菜市场:我们选了南门市场进行调查,发现:南门市场的环境卫生问题突出。这种情况一直存在。市场内部充斥着各种腥味,地下随处是菜贩子扔下的烂菜叶、生活垃圾、污水、家禽粪便、鱼的五脏,使得走道路滑难行,且到处是成群的苍蝇飞来飞去。这些废弃物往往被扔到河里,进

2021年【学生小课题研究报告】二年级学生小课题研究报告

【学生小课题研究报告】二年级学生小课题研究报告 课题红枫 ___会红? 研究 成员六(1)钟俊琰 问题 提出 星期天我和爸爸去了天平山。我走进里面,看到到处都是青色的枫叶,可我红枫节去的时候到处都是红色的枫叶。 ___本来青色的叶子怎么变成了红色呢? 研究 方法在发现这个问题后我展开了一些研究如下: 1..寻问相关人员。我去询问了工地的工程师和建筑工人,他们告诉我,学校的墙壁确实和一般的墙不同。

2.在自己的好看簿上发表专贴。同学们可以针对这个问题各抒己见,还有的同学也给了我很多 ___和启发。 3.上网搜索,查阅书籍。资料上显示:承载空心墙用处广泛。它的墙体薄,隔热性优异,节省建材,重量轻,便于连接和防渗,有足够的承载能力,能充当 ___构件用于各种建筑体系。 4.收集的资料,进行修改、补充。参考了资料、专家还有同学们 ___之后,我进行了相关的,从而得到最后的结果。 研究过程当老师帮助我在 ___上发表了红枫 ___会红这个专贴之后,我们学校的同学们积极地参与进来。有的同学的猜测很有意思。朱祖澳说:可能是天气原因吧! 胡宜宁说:可能是人工故意制造的吧!。这些想法都给了我很多的启发,特别是张琳妍同学的。但是,我们的猜测都没有证据,研究的过程一下子陷入了困境。后来,我在老师的鼓励和帮助下积极地调查了资料,寻访专家。植物专家他们告诉我没说:因为植物叶片除了含有叶绿素.叶黄素.胡萝卜素等色素外,还有一种叫花青素的特殊色素,它是一种变色龙,它在酸性液中呈红色。随着季节更替,气温.日照相应增减,叶片中的主要色素成分也发生变化.到了秋天,气温降低,光照减少,对花青素的形成有利,枫树等红叶树种的叶片细胞液此时呈酸性,整个叶片便呈现红色.所以说,是秋天的气象条件染红了它。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浅析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几点因素 【摘要】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决定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地位的重要因素。高校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优秀人才的重任,青年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就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做了粗浅探析。【关键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影响因素方式方法 一、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它的到来使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知识经济是主要依靠知识创新和知识广泛传播发展的,以智力资源来创造财富的经济。创新是它的灵魂,而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无论是知识创新还是技术创新,无论是经济竞争还是科技竞争,归根到底还是要靠大量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是时代的迫切需要,也是一个国家富强及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因素。 人才来源于教育,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摇篮。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原有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发展个性特长的需要。应试教育只能培养出记忆力好、善于考试和只会模仿的学生,不能培养出富有创造性和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因此应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发展个性特长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去考虑,把协调发展上升为一种现代教育观念。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是教育的深刻变革,是一项关系全局的系统工程,须要在人成长的各个阶段始终贯彻素质教育,着眼于培养创新素质。 二、大学生创新素质发展的障碍因素 1.侧重于知识传授,忽视能力的培养 高校目前的教学内容仍以传授知识为主,教学方法仍以课堂讲授为主。这种教学,学生学得较被动,学习积极性不高。而且,一部分教师的思路狭窄,创造性不强,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造成学生思维滞塞,缺乏质疑的品质,不会变通。而且,现在高校评价学生的标准主要是学业成绩,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片面追求成绩,忽视其它能力尤其是科研能力的培养,造成动手能力不强、实践活动能力薄弱的后果。 2.专业课设置过细,限制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校专业的设置,对培养高等专业性人才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专业的束缚与学生的压力依然存在。 专业范围狭窄,专业的束缚对学生的创新也会产生诸多不利的影响。虽然近几年许多高

六年级作文之小学小课题研究报告

小学小课题研究报告 【篇一:小学语文小课题研究阶段性报告】 小学语文小课题研究阶段性报告“指导学生欣赏与修改、变学生被 动作文为主动作文” --------小课题研究阶段性报告 伊通满族自治县靠山中心校田晓杰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学的难点,而在 作文教学研究领域,一直侧重于“写前指导”的研究,对作文的“批改 与评价”却忽略。教师在作文评改中耗费时间与精力却收效甚微。主 要原因是作文评改多采用单一的“教师指导”的形式,也就是只重视 了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未能从知识与技能获得的过程中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未能从学生的内部发展需要激发学生对于作 文评改的共鸣。以致于学生对作文的评改视若无睹,评价的反馈作 用难以实现。最终的结果是学生不知作文的目的,没有了写好作文 的内在动力,作文水平提高缓慢,教师的教学效益低下。提出本课题,就是为了探索一条落实有效的作文评改之路,让学生对自己与 他人的作文学会评价、欣赏与修改,使“写好作文”成为学生的内在 需求,全面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经过半年的尝试、探 讨,在理论上对学生欣赏与修改作文有了进一步认识,在实践中取 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研究目标 (一)1.指导学生欣赏,培养学生浓厚的写作兴趣。 2.培养学生在作文过程中主动修改作文的习惯。 3.提高评价和修改作文的能力,全面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 (二)实验对象:我校五年级的二个班同学。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对学生作文欣赏与修改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研究。 (三)、研究内容: (1)激发学生欣赏与修改作文兴趣的研究 (2)培养学生欣赏与修改作文能力的基本方法和途径的研究 (3)养成自改作文和互改作文习惯的研究 三、研究的过程 研究本身是一个拓荒者,一个耕耘者。在这个课题研究中我基本按 这样四个阶段进行:

小课题研究报告 (1)

小学图形与几何概念教学策略研究 研究报告?? 五家站镇中心小学? 周烨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在进行“图形与几何”概念教学时,我们比较注重让学生去体验几何概念形成的过程:课前充分准备教具学具,课中让学生动手操作,但学生的活动又常常流于形式,操作与数学思考不能有机结合,未能有效帮助学生理解几何概念的本质属性。学生在学习几何概念时仍然存在?“伪操作、伪讨论”现象,依照“形”难以想象、再认。对概念不能灵活运用,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比较薄弱。 究其原因,应该是教师虽然意识到,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的重要方式。但在教学中,对于几何概念的教学不到位,忽视学生思考、想象,使学生不能真正经历由实物——表象——抽象的过程,影响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其次,学生抽象思维水平较低,教师将自己的体验和理解强加给学生,而留给学生的学习空间极狭窄,不能给学生充分的时空直观感知体验,缺少概念产生、形成过程,致使学生体验不深刻、理解不透彻,只能强记老师塞给的概念而不能灵活运用。 二、课题研究价值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转变教学观念,对几何概念教学引起足够重视,积极投入到课题研究之中,探讨合理科学的几何概念教学策略,并付诸于课堂实践,提高概念教学的有效性。帮助学生深刻、清晰地理解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研究的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充分了解学生已有几何知识,把学生生活经验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构建适于学生几何概念教学的一系列有效策略。 2、以课题研究为依托,使自身的专业素养得以提升,帮助学生更好掌握图形与几何概念,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3、通过实践研究,进行理性思考,取得理性认识,形成小学图形与几何概念教学典型的有效教学案例。 四、研究内容 小学图形与几何概念学习的策略研究 四、研究方法设计 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之于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案例研究法以保证研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1.?调查法:调查学生在图形与几何概念教学中的参与态度、学习兴趣等。 2.?文献资料法:以提高教学有效性策略为核心,查阅,钻研相关资料。:通过查阅、收集、分析、综合有关小学图形与几何概念教学方面的科研文献材料,吸收值得借鉴的成分,使本课题少走弯路。 3.?行动研究法: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边实践,边探索,边检验,边完善,把研究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边归纳,边总结,最终探索出适于几何图形概念教学的策略,积累实践经验,从而深入开展课题研究。 五、研究过程 1.?确定研究目标和内容 2.?加强理论学习 大量搜集关于“空间与图形”方面的资料,广泛阅读,如《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数学学习的心理基础与过程》、《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数学教育:从理论到实践》、《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等书籍,及时摘抄,写好读书心得,如《帮?助?学?生?学?会?思维》、《几何教学应该建立在直观经验基础上》、等多篇,在净化心灵同时提升专业素养。 3.?开展课题研究活动

大学生怎样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大学生怎样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摘要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促进中国未来建设事业有着重要的长足意义,也是为 提升中国当今竞争水平的必走之路。另外,从中国大学生创新水平现状考虑也是势在必行重要 举措,即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提高其创新能力存在重要性和必要性。本文主要是化工专业 的学生如何来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的。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能力 引言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动力,科研能力和科研成果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创新也是富国强民的必由之路。 那么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我们高等教育面临和必须解决实际的问题。 创新概念,是一个经济学概念。广义理解的创新概念是指力求将科学、技术、教育等与经济融汇起来,即创新表现为不同参与者和机构(包括企业、政府、大学、科研机构等)之间交互作用的网络。在这个网络中,任何一个节点都可能成为创新性为实现的特定空间。创新行为因而表现在技术、体制或知识等不同的侧面。当代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很多成果都是在大学中进行研究并在实际运用中得到转化的,可以看出,大学拥有着良好的创新氛围,而大学生作为大学主体的一部分具备着良好的条件和优势从事创新活动,因此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存在实现中的可能性。 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增强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不断培养年轻一代的知识水平和创造性能力,是继承中国先进知识成果的首要条件,也是不断创造新发现并赶超世界先进生产力的不竭动力。唯有不断发扬创新精神才能保持民族事业的顺利开展,因此,大学生积极思考并主动参与创新活动,有其重要的历史意义。 一、当代大学生的创新现状 根据研究,大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一,缺乏创新的观念和创新欲望;二,缺乏创新性思维能力;三,缺乏创新的兴趣和毅力;四,缺乏创新所必需的毅力。另外,随着网络的盛行、西方思想的传入和现在中国社会所面临的种种压力等问题的日益呈现,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活动也出现了很大的分离,譬如各种心理问题和道德修养缺陷等,这些无疑都给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设置了障碍。从中国大学生的创新现状分析,不断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提高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重大工程,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并“紧急治疗”大学生在创新问题上犯下的疾病有着迫切的必要性。 二、大学生如何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是项艰巨的历史任务,不可能在一朝一夕内就能解决,同时,这项历史任务更是赋予了众多的艰辛和曲折,因此在大学生里面建造起浓郁的创新氛围更不可能是一个人或组织的事情,除了国家和政府能审时度势制定出规范的创新方面的政策和必要的物质投资外,作为这项工程的主体,大学生更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其中来,并与国家的创新体系相配合,形成呼应,拉近互动,最终为创新工程的建构共谱胜利之曲。 1、要主动营造活跃的创新氛围。 创新氛围的营造能为创新行为提供环境支持,积极热烈的创新场景可以使大学生本身产生创新的意识和灵感。一方面,在大学里面我们大学生应该主动配合营建自己的创新团体,如宿舍文化、班级文化、社团组织文化等;另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利用好大学里的各

小学生研究报告范文

小学生研究报告范文 关于青少年近视的研究报告 一、问题 据调查我国现有盲人500多万,低视力近千万人,尤其是在儿童及青少年当中,患病率极高。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最新数据表明,我国小学生近视眼发病率为22.78%,中学生为55.22%,高中生为70.34%。更令人震惊的是,有份调查报告称,国内因高度近视致盲者已达30多万人。因此,儿童及青少年近视的防治越来越被学生、家长及社会所关注。为什么患近视的青少年越来越多?孩子们的眼睛到底是怎样近视的?仅仅是不良用习惯所造成的吗? 二、调查分析: 大多数同学都是因为平时不注意保护眼睛而造成近视的。不正确用眼,不注意用眼卫生(如看电视和上网过长等.),则是现代青少年近视眼大增的主要原因。还有一部分青少年的近视原因是营养不良、环境影响等其它因素所造成的。最典型的近视原因是: 1用眼时间太长; 2看电视太近; 3看的电视画面浓度太深、色彩太刺眼; 4 写作业时的姿势不正确; 5 在光线太强的阳光下看书; 6在光线太弱的光下看书; 7长时间的用电脑; 8不合理饮食; 9在教颠簸的车子里看书; 10遗传因素; 11不认真地做眼保健操。 三、调查结果: 通过调查发现,在当今的中学生近视率不断上升,而中学生们对近视这一现象并不加以重视。甚至有人认为近视怎样,戴副眼镜不就得了。还对近视无所谓,错上犯错。许多人常将其归咎于不良的用眼习惯,如看书距离不当、光太暗、持久用眼等。但近年来的医学研究表明,饮食不均衡、睡眠不足、噪音等,也是诱发青少年近视的重要因素。 四、建议 (一)看书时作姿要端正,光线要充足。读写要坐到离课桌一尺,胸离课桌一拳,眼离课本一尺。 (二)不要在坐车或行走的时候看书,不要躺下看书。读写1小时要远眺10分钟或到户外走动,调节眼睛肌肉。 (三)时常佩带一些滴眼液,如:珍视滴眼液、明目滴眼液、珍珠滴眼液等。在课间十分钟坚持做眼保健操。 (四)尽可能少上网或看其他辐射性强的东西。注意作息时间的安排,不能让眼睛长期处于疲劳状态。(五)不偏食,少吃辣的食品,多吃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A,D的食物。 (六)定期到眼科专医作检查,听从仪医师的指导,逐步矫正视力或防止近视度加深。 五、体会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视力岂不是窗框吗?视力关系着我们的一生,我们要爱护我们的眼睛,坚决不要变成“四眼天鸡”,不让我们的将来为眼睛而后悔。有些职业非常需要用眼睛,特别是那些比较好的工作。我们现在保护好自己的眼睛,为的还不是将来?拥有一双美丽而明亮的大眼睛,既美观,又可以找一份好工作,岂不是一举两得吗?为了我们的将来,保护好我们的眼睛吧!

学生小课题研究报告

学生小课题研究报告 《小学生科学小课题研究的实践》课题结题报告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研究性学习便是满足儿童的这种需要,激发其探索与创新的冲动和欲望,使他们真正成为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发挥其探索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在能动的创造性的活动中,获取生动、活泼的发展。 在传统的教育中,一味地给下一代传授人类已经取得了的科学知识和应用这些知识经验化的技能,而舍弃了获得这些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使其失去了亲自探究和发现知识的锻炼机会,甚至有意无意地扼杀了人类所具有的探索和创新精神。于是,教育成为单纯传授而疏远了探索研究,学习成为单纯继承而远离了创新发展,以致人们提到学习便理解为知识的传承,而提到探索、研究、创新的学习,反而感到陌生。 近十几年来,世界各国都加大了科学课程改革的力度,注重小学生对周围世界与生俱来的探究兴趣和需要,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提倡科学课程贴近小学生的生活。 日本宫城教育大学附属中学早在1998年4月就开始实施“课题研究学习”,规定设计“现实生活的环境”、“国际

理解教育”、“信息”、“健康”四个领域,其中“现实生活的环境”是“课题研究学习”的主要领域。美国的劳伦斯中学,从1985年开始一直为7年级的学生开设一门“自主研究”课程。该课程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独立从事某项课题研究。研究要求学生必须自己提出问题,确定研究课题,设计研究方案,收集、整理、分析资料,撰写研究报告。 同类课题的研究在国内也正在兴起:如华东师大二附中的“小课题研究”、东北育才学校的“科学实验室”、上海市七宝中学的“开放性主题活动”和重庆第一中学的“科技活动”各有特色,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为我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与实践基础。但此类研究多在中学领域,小学阶段还缺乏实践研究。就目前所见的关于小课题研究的文章,大都比较概括和理论化,缺少具有操作性的指导。因此急需开展这方面的教学实践研究。 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这一时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时期。 1、思维的独立性不断提高。随着身心发展的逐步成熟,小学生已逐步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特别是到了少年初期,对教师、家长和其他成人的依赖不断减少,独立思考、独立操作能力不断提高,开始有主见起来。 2、思维的批判性不断提高。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

论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意义

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蝎动力。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国际竞争将主要体现为创新人才的竞争。当今社会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在这样的新的环境下,对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学生是21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在党和国家大力强调自主创新的今天,科技创新能力成为高素质人才的核心和灵魂。所以,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问题更加突出地摆在我们面前。 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首先要从教育这个源头抓起”。“科技创新,关键在人才”,关键在于要有自主创新意识和自主创新能力的人才。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创新更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发展重要的基石。科技创新教育是高校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以及创新能力,是目前高校学生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科技创新能力及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 科技创新能力是指通过科学知识的积累和创新性思维不仅能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内在联系,而且能够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它是一种开创性的探索未知的心理活动,是人类智慧升华的表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而且必要的。 创新教育中,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创新精神的培养、潜能

的开发、个性的发展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加学生就业机会有重要意义。在拥有一流的人才、一流的科研设备、全新的知识和高新技术的高等学校,对新世纪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研究和实践,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一大批有素质、有创新意识、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不仅是教育事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国家兴旺、民族振兴的要求;对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加快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加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战略意义。 第二,培养大学生科技创能力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深化教育改革,加快培养具有科技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我们在未来竞争中赢得主动权的关键。当代大学生是将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力军,高等教育必须尽快担负起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历史责任,把增强大学生创新能力上升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而对于肩负振兴中华历史使命的当代大学生来说,只有培养高度的科技创新精神,在学习和工作中大胆创新,才能担当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第三,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是高校教学内在规律的体现和学生工作的内在要求。高校的教学过程应该是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学习与创造相结合的过程。一方面,学生参与科技活动,可以促进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为应用所学知识提供了条件。另一方面,通过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完善知

《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报告 《提咼小学生土阅读能力的研究》课题研究 、课题提出的背景 在我们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读书策略的指导和提高,学生读书能力有所忽视, 我们指导的多为教材和辅助教材的同步书刊。学生读书面窄,读书兴趣不浓厚,没有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针对此情况,目前我国很多学校在加大学生的读书量,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丰富学生的读书实践等方面进行很多有益的研究实验,探索尝试,但是这些研究还都停留在从教的角度出发,从教学入手,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层面,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忽 略了学生在阅读中富有创造性的感受和体验,这使得学生没有主动阅读的愿望,读书活动事倍功半。鉴与此,我提出“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课题,通过研究,探讨科学的 读书策略的指导方法,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课题的界定 “阅读”:教育心理学认为阅读是一种由感觉、知觉、思维、想象、记忆等多种心理因素组成的复杂心理活动。阅读活动是阅读者把读物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把读物的思想变成自己的思想的一种复杂的语言实践活动,又是阅读者进行判断、推想,体验的一种复杂的心 智活 动。 “小学生自主阅读”是小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主动地阅读,获取信息,理解、积累语言的一种体验活动,在读中悟义、悟情、悟境,用自己的感官和心灵去感受美,创造美, 从而逐步形成并提高学语文、用语文、爱语文的素养,并能用生活经验去感受,去朗读,去 表达自己的意思。 “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指的是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渗透科学的阅读方法,养成 良好的读书习惯,从而拓展学生的知识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激发小学生热爱读书的兴趣,培养求知欲,提高素质品味。 2、 3、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小学生的读书学习活动质量。 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提高读书能力,使小学生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 4、 5、实现小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真正实现创造性的阅读。丰富儿童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个性品质。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与过程

学生小课题研究报告

学生小课题研究报告 课题红枫为什么会红? 研究 成员六(1)钟俊琰 问题 提出 星期天我和爸爸去了天平山。我走进里面,看到到处都是青色的枫叶,可我红枫节去的时候到处都是红色的枫叶。为什么本来青色的叶子怎么变成了红色呢? 研究 方法在发现这个问题后我展开了一些研究如下: 1..寻问相关人员。我去询问了工地的工程师和建筑工人,他们告诉我,学校的墙壁确实和一般的墙不同。 2.在自己的好看簿上发表专贴。同学们可以针对这个问题各抒己见,还有的同学也给了我很多的意见和启发。 3.上搜索,查阅书籍。资料上显示:承载空心墙用处广泛。它的墙体薄,隔热性优异,节省建材,重量轻,便于连接和防渗,有足够的承载能力,能充当独立构件用于各种建筑体系。 4.整理收集的资料,进行修改、补充。参考了资料、专家还有同学们的意见之后,我进行了相关的整理,从而得到最后的结果。

研究过程当老师帮助我在论坛上发表了红枫为什么会红这个专贴之后,我们学校的同学们积极地参与进来。有的同学的猜测很有意思。朱祖澳说:可能是天气原因吧! 胡宜宁说:可能是人工故意制造的吧!。这些想法都给了我很多的启发,特别是张琳妍同学的。但是,我们的猜测都没有证据,研究的过程一下子陷入了困境。后来,我在老师的鼓励和帮助下积极地调查了资料,寻访专家。植物专家他们告诉我没说:因为植物叶片除了含有叶绿素.叶黄素.胡萝卜素等色素外,还有一种叫花青素的特殊色素,它是一种变色龙,它在酸性液中呈红色。随着季节更替,气温.日照相应增减,叶片中的主要色素成分也发生变化.到了秋天,气温降低,光照减少,对花青素的形成有利,枫树等红叶树种的叶片细胞液此时呈酸性,整个叶片便呈现红色.所以说,是秋天的气象条件染红了它。 研究结果枫叶变色镜像变色龙一样随着天气变化,而变色。因为枫叶里面有一种神奇的东西。同时,我懂得了另一个重要的道理:我们要有发现问题的精神,时时留心周边的事物,并且要有研究和探索的恒心与耐心!

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 “创新就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就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战略部署下,大学生培养创新能力既就是实施科教兴国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也就是提高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在国家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战略部署下,大学生自我主动培养创新能力势在必行。 创新意识就是善于独立思考、敢于标新立异,提出新观点、新方法,解决新问题与创造新事物的意识。它就是创新思维与创新活动的基本前提与条件。它直接决定创新活动的产生与创新能力的发挥。创新意识,就就是求佳意识。马斯洛说:“创造性首先强调的就是人格,而不就是成就……自我实现的创造性强调的就是性格上的品质,如大胆、勇敢、自由、自主性、明晰、整合、自我认可,即一切能够造成这种普遍化的东西,或者说就是强调创造性的态度、创造性的人。” 创新能力一般就是指人根据一定的目标任务,提出新理论、新构想或发明新技术、新产品,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包含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创新精神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现状 大学生的年龄一般在二十岁左右,正处于人思维创造活动发展的重要阶段。我们思维敏捷、精力旺盛、思想活跃,然而,我国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还就是比较低的,具体体现以下四个方面。 (一)好奇心强,但创新意识贫乏 大学生对知识、经验的积累与掌握非常快捷,已不满足于现成的结论,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并对事物的因果关系的规律性探索越来越感兴趣,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开始逐步地发展。另一方面,我们往往只就是在单纯的好奇上停滞不前,不愿意或者不敢于标新立异,提出新观点、新方法,为解决新问题与创造新事物而努力。 (二)思维敏捷,但缺少创新思维方法 大学生随着知识与经验的不断积累,想象力逐渐丰富起来,思维能力,尤其就是逻辑思维能力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思维也较敏捷。但由于知识面窄,学科之间缺乏合理的整合,思维方式往往就是单一的与直线式的,致使我们思考问题时缺乏灵活性与全面性。 (三)具有一定的创新想法,但缺乏创新技能

小学数学个人小课题研究报告

小学数学个人小课题研究报告

《小学数学中年级空间与图形教学研究》 个人小课题研究报告 新安镇中心小学苏基发 一、研究的现状 当前我校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的相关研究大多停留在对课程标准相关内容的理解和诠释上,以及对相关教材内容的整体设计与编排呈现的研究和比较上多一些。在此我想对我任教的中年级“空间与图形”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特点作一点比较实际的研究。 1.对中年级空间与图形教材相关内容的研究。如:学科教育中《空间与图形教学目标和教材编制的初步研究》着重从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数学能力培养的角度,提出这部分内容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基础知识、建立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觉、培养思维能力,并就教材编制过程中有关内容结构体系、如何把握好教学要求、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等问题作了初步论述。 2.对中年级教学方法和教学特点的研究。例如:现代教育科学中《对小学空间与图形教学的两点思考》分析小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基本特点,根据其学习特点提出比较有效的教学策略,以更好地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等多项教学要求。教育科研中《谈谈如何进行小学数学中的“空间与图形”教学》指出,从生活实际认识空间与图形,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

习空间与图形,等等。 二、拟研究的主要问题 1.“空间与图形”教学建议的实效性 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研究中,很多教学建议都是理论的,对于实际教学没有实效性的帮助,而且教师要经过理论来要寻找到一种高效可行的教学方法来辅助教学是比较漫长且艰难的过程。在未来的研究中应用实证研究找到可行方法体现教学的实效性,这样的研究才能有效帮助教师的教学。教学过程中多联系生活实际,任何知识都是来源于现实生活,作为数学中的几何知识、更是离不开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思维特点,注意力的持续度,年龄特征,心理发展的特点。教师不但要备教材,而且也是要备学生,这样把教学建议的理论向有效、可行的教学研究转向。 2.“空间与图形”教学方式的转变—改变教学环境 教师上课地点都是教室,要想学生保持积极主动的上课状态,教师应该转变教学的环境——自然环境中的课堂。课标里说了,“空间与图形”删除了教材中许多“繁、难、偏”内容和表述,使教材语言的表示更加简单、科学、专业。而且“空间与图形”内容是密切联系学生现实生活、反映社会发展需要的,不但教会学生基础知识,而且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对于教学的内容不是很复杂,教学过程大多都是实际的动手操作,也是较容易在课外完成的教学任务。那么,换一换教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