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的特点

老中医: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的特点
老中医: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的特点

一般,65岁以上就算是老人,但实际上60多岁和80多岁的人大不相同,即使同是80多岁的人,其个人情况也不完全相同。不过,整个看来他们都在老化,只是有的早些,有的晚些而已。

老年人首先是生理功能变弱了。例如眼花,听力变差,动作迟钝等,这是感觉功能和运动功能变弱的表现。此外,消化功能、呼吸功能、生殖功能以及其它各种功能也变弱了。至于在形态上,循环系统和泌尿器官等也发生了退行性变化,皮肤起皱纹,毛发交白或脱落等。特别是老年人对环境变化和生活习惯变动的适应能力很差,对外来的刺激抵抗力弱,容易受病菌侵袭和外力的伤害。而且,老年人一旦致病和受伤,则恢复能力极差,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痊愈。

老年人心理上也有许多弱点。例如,记忆力显著下降了,动辄忘事,有的表情变得迟钝,有的情绪不稳,喜怒哀乐变化无常,有的缺乏气力和自信,变得焦躁、孤独。总之,在性格上他们愈来愈难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了。

上面说的都是老年人特征的阴暗面。当然,老人也有优点。例如老人多和善,头脑有的也清灵,只是在整个老人阶层中居于少数而已。

总之,正如上述,老人特征千差万别,人人不同。这和少儿学童不同。少儿学童个体差别不大,所以对他们进行大致一样的体育教学是可以的。而对老年人,绝对不可这样一律对待,务须根据他们每个人的特征才会对他们有所帮助。

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一、老年人的生理及代谢改变 (一)身体成分改变 1.细胞数量下降,突出表现为肌肉组织的重量减少而出现肌肉萎缩。 2.身体水分减少,主要为细胞内液减少,影响体温调节,降低老年人对环境温度改变的适应能力。 3.骨组织矿物质和骨基质均减少,骨密度降低、骨强度下降易出现骨质疏松症。 (二)代谢功能降低 1.基础代谢降低,老年人体内的去脂组织或代谢活性组织减少,脂肪组织相对增加。与中年人相比,老年人的基础代谢大约降低 15%~20%。 2.合成代谢降低,分解代谢增高,合成与分解代谢失去平衡,引起细胞功能下降。 (三)器官功能改变 1.消化系统消化液和消化酶及胃酸分泌减少,使食物的消化吸收受影响,胃肠扩张和蠕动能力减弱,易发生便秘。多数老人因牙齿脱落而影响食物的咀嚼和消化。 2.血管功能心律减慢,心脏搏出量减少,血管逐渐硬化,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 3.脑、肾和肝脏功能及代谢能力均随年龄增加而有不同程度的功能下降。 二、老年妇女的特殊生理改变 妇女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比男性更容易罹患心血管疾病和骨质疏松症,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老年妇女的营养和膳食更应该受到重视。绝经是指女性月经的最后停止,可分为自然绝经和人工绝经,临床上将连续12 个月无月经后才认为是绝经。而绝经最明显的生理改变是卵巢的衰老和生殖系统的萎缩性改变。 (一)卵巢形态改变,卵泡的减少和卵巢形态老化(体积缩小)。 (二)卵巢功能衰退,生殖功能的衰退及内分泌功能衰退和紊乱,包括雌、孕激素的合成分泌减少、垂体促性腺激素、促卵泡生成素和黄体生成素的分泌增加,

导致潮热、出汗等血管舒张和收缩功能不稳定的症状。 三、影响老年人营养状况的因素 (一)生理因素 1.多数老年人有牙齿脱落或对假牙不适应,影响食物的咀嚼,因此不愿选用蔬菜、水果和瘦肉一类的食物。 2.老年人由于消化吸收功能减弱,摄人营养素不能很好的被吸收。 3.由于肝、肾功能的衰竭,维生素D 不能在体内有效地转化成具有活性的形式。 (二)环境因素 1.部分老年人由于经济状况拮据,购买力下降,或行动不便外出采购困难:影响了对食物的选择。 2.丧偶老人、空巢老人由于生活孤寂,缺少兴趣,干扰了正常的摄食心态。3.有些老人因退休而离开工作岗位和工作环境,一时尚不能适应,引起食欲下降。 4.老年人由于慢性病,常服用各种药物,干扰了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

老年人生理心理特点性格特征

老年人生理、心理特点、性格特征. 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性格特征 “健康乃是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美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这一界定把人的精神、情感、心理活动作为健康的重要标志,

因这些活动和变化的本身就是人体各项生理活动、功能状态是否正常的综合性的反应。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世界人口老龄化已日趋明显,这已成为21世纪各国面临的重要社会问题。全世界大于60岁的老人已达6亿,目前全世界大约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我国现有老年人口1亿多人,为全世界老年人口的1/5,80岁以上的人口达900余万。人口平均寿命普遍延长, 老龄化问题也日益突出。如何根据老年人特殊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和性格特征开展老年护理工作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老年期生理特点 衰老过程是人们不可避免的自然规律,它给老年人带来许多不适、烦恼和困境1.形态的老化衰老引起形态的变化必然导致老人不满意自己的形象,挫伤老年人自尊心,并由此提示老年人已是来日无多。离休或退休,必然带来社会角

色的改变。进入老年后,人的各种生理机能都进入衰退阶段,这必将引起心身一系列变化。 2.感觉器官功能下降老眼昏花、听力下降、味觉迟钝,这些都会给老年人的 生活和社交活动带来诸多不便。例如,由于听力下降,容易误听,误解他人谈话的意义,出现敏感、猜疑、甚或有心因性偏执观念。 3.神经运动机能缓慢老年人的行动以及各项操作技能变得缓慢、准确、不协 调,甚至笨拙,操作性动作缓慢、迟钝。这些都会减少老年人外出参加一些社会活动的积极性。、 4.记忆减退老年人的记忆特点是:近事容易遗忘,而远事记忆尚好。速记、 强记虽然困难,但理解性记忆、逻辑性记忆常不逊色。 二.老年期心理特点: 1、感知衰退:随着年龄增长,感知觉的适应性变化最明显。表现为视力明显减退,出现所谓的“老花眼”;听力下降,尤以70岁以后明显;味觉、嗅觉、皮肤觉在60岁以后都有明显下降; 2.记忆衰退:记忆力下降表现为记忆广度、机械识记,再认和回忆等均减退。 3.思维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脑组织质量和脑细胞数减少,萎缩,思维迟 缓迟钝。 4.智力变化:受许多因素如教育水平、某些生活经历、生活环境等影响,智力 也不同程度下降。 5、情绪情感变化:老年人由社会人变成自由人,社会角色发生了变化,短期内 可能不适应,情绪易变而不一定外露,随之而带来情绪上的变化,表现为消沉、郁闷、烦躁等。 6、人格行为变化:不安全感主要表现在身体健康,经济保障两方面。由于权势 的失落而诱发的孤独感;由于子女关心照顾的较少,或失去配偶等因素而导致的孤独和苦楚。适应性差对周围环境的态度和方式趋于被动,依恋已有的习惯对新环境很难适应,拘泥刻板,速度减退,趋于保守,会产生多疑、依赖、易激动的情况。 三.老年人性格特征 所抱的态度和生活环境对周围事物和对整个对他人、是一个人对自己、性格 是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在进入老龄阶段,人的生理活动逐步趋向行为方式,时期意气风发,活泼向上的性格特点,到了老年几乎已衰退。多数人在青少年

小学生生理及心理特点

小学生生理及心理特点(转载的) 一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 (一)生理发育特点 1、一年级学生一般为6---7岁,在生理上有所发展。身高大致为110厘米到120厘米,体重约18公斤到20公斤。骨骼肌肉茁壮成长,特别是下肢骨骼的增长,比身体增长还要快。 2、一年级学生肌肉发育尚不完全,含水份多,肌肉纤维较细,肌腱宽而短,关节的软骨较厚,关节囊韧带薄而松弛,关节周围肌肉较细长,关节的伸展性活动范围较大,牢固性较差,容易发生脱臼。因此在体育活动和锻炼时不易进行剧烈运动。 3、一年级学生神经系统调节心脏活动的功能已发展完成,血液循环比较快,心跳较快,应防止心脏负担过重和体力活动过度。 (二)心理发展特点 1、一年级学生心理水平还停留在不随意性和具体形象阶段;心理活动的随意性和目的性虽有所发展,但仍以不随意性为主。 2、一年级学生参加集体活动时的集体意识比较模糊,还不能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和集体的关系;意识不到班级是一个集体,意识不到班级的荣誉。 3、一年级学生还不具备自我评价能力,对活动的成功与失败不会放到心上,但喜欢听表扬的话,对批评的话语不放在心理,一会就恢复到原始状态。 二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 (一)生理发育特点 1、二年级学生一般为7---8岁,在生理上有所发展。骨骼肌肉茁壮成长,特别是下肢骨骼的增长,比身体增长还要快。 2、二年级学生肌肉发育尚不完全,含水份多,肌肉纤维较细,肌腱宽而短,关节的软骨较厚,关节囊韧带薄而松弛,关节周围肌肉较细长,关节的伸展性活动范围较大,牢固性较差,容易发生脱臼。因此在体育活动和锻炼时不易进行剧烈运动。 3、二年级学生神经系统调节心脏活动的功能已发展完成,血液循环比较快,心跳较快,应防止心脏负担过重和体力活动过度。 (二)心理发展特点 1、二年级学生心理水平还停留在不随意性和具体形象阶段;心理活动的随意性和目的性虽有所发展,但仍以不随意性为主。 2、二年级学生参加集体活动时的集体意识比较模糊,还不能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和集体的关系;意识到班级是一个集体,意识到班级的荣誉。 3、二年级学生还不具备自我评价能力,对活动的成功与失败不会放到心上,但喜欢听表扬的话,对批评的话语不放在心理,一会就恢复到原始状态。

常见老年病的特点

常见老年病的特点 老年人由于生理功能的减退,机体的抗病能力和对疾病的反应性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因此老年人的疾病谱中与青年不同,即使患同一种疾病,老年人和中青年的临床表现也不尽相同。 [ 一]. 临床症状及体征不典型老年人由于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发生退行性改变,代偿能力差,感觉、体温、呼吸、咳嗽、呕吐 等神经中枢的反应性降低,使一些老年疾病的临床症状及不典 型。如急性心肌梗死时老年人可无典型的心前区疼痛,可仅表现为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甚至只有一般性的衰弱或意识障碍,表现为上腹不适、恶心等消化道症状,或表现为肩痛牙痛等,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也显然较年轻人多,特别是伴有糖尿病者有更多的无痛心肌梗死,故容易延误诊断而丧失最佳的治疗时机。老年人肺炎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均不明显,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甚至缺乏呼吸道症状,更缺乏典型的肺炎症状,因此有人称其为“无呼吸道症状的肺炎” 常无发热或寒战,可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腹泻、腹痛等消化系统的症状,也可能一开始就出现表情淡漠嗜睡躁动不安甚至昏迷等神经精神系统的症状,还可能出现心慌、气短、心率失常、休克等心血管病的症状;另外尿频、尿失禁、尿储留、脱水等症状亦常见。因此诊治老年患者时,必须全面的检查,仔细的观察,以免漏诊误诊,延误治疗的最佳时机。 [ 二]. 多病共存老年人的器官组织结构和功能先后发生变化,故

往往有多种疾病同时存在。 老年人患多种疾病可能是青中年疾病 的延续和逐渐累加, 也可能是老年期的新发病。 多病共存的表现 形式可以是同一器官的多种病变, 以心脏为例, 冠状动脉粥样硬 化、肺源性心脏病、传导系统或瓣膜的退行性病变可同时存在; 也可以是多系统疾病同时存在, 如不少老年人患高血压病、 冠心 病,还同时患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或伴肾功能减退等。 纪 90 年代北京医院统计 80— 89 岁的住院患者平均患 9.7 种疾 病,90 岁以上者平均患 11.1 种疾病,没有一例患者仅患一种疾 病,提示老年人患病的种类随增龄而增加。 老年人的多病性在感 染、创伤或出血诱发之下, 很容易发生多脏器功能衰竭, 给治疗 带来一定困难, 在治疗老年疾病时必须全面了解和掌握患者的全 部病史,抓住主要矛盾,权衡利弊缓急,制定个体化、多科学的 综合治疗方案。 典型,当出现明显的症状或体征时, 往往病情严重或迅速趋于恶 化。由于组织器官的储备能力和代偿能力差, 在急性病或慢性病 急性发作时, 容易出现各种危象和脏器功能衰竭等。 如老年人的 消化性溃疡, 平时无明显胃肠道症状, 直至发生消化道大出血是 才就诊, 发现时已并发出血性休克和肾衰竭, 病情迅速恶化。 老 年心肌梗死起病时仅感疲倦无力、 出汗、 胸闷,但很快出现心力 衰竭、休克、 严重心率失常甚至猝死。 因此诊治老年患者时应对 诊断及治疗问题进行全面考虑, 高度重视并严密监护, 千万不能 20 世 [ 三 ]. 病情重,变化快 老年人对疾病的反应差,临床表现不

老年人生理、心理特点、性格特征

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性格特征 “健康乃是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美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这一界定把人的精神、情感、心理活动作为健康的重要标志,因这些活动和变化的本身就是人体各项生理活动、功能状态是否正常的综合性的反应。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世界人口老龄化已日趋明显,这已成为21世纪各国面临的重要社会问题。全世界大于60岁的老人已达6亿,目前全世界大约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我国现有老年人口1亿多人,为全世界老年人口的1/5,80岁以上的人口达900余万。人口平均寿命普遍延长,老龄化问题也日益突出。如何根据老年人特殊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和性格特征开展老年护理工作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老年期生理特点 衰老过程是人们不可避免的自然规律,它给老年人带来许多不适、烦恼和困境1.形态的老化衰老引起形态的变化必然导致老人不满意自己的形象,挫伤老年人自尊心,并由此提示老年人已是来日无多。离休或退休,必然带来社会角色的改变。进入老年后,人的各种生理机能都进入衰退阶段,这必将引起心身一系列变化。 2.感觉器官功能下降老眼昏花、听力下降、味觉迟钝,这些都会给老年人的生活和社交活动带来诸多不便。例如,由于听力下降,容易误听,误解他人谈话的意义,出现敏感、猜疑、甚或有心因性偏执观念。 3.神经运动机能缓慢老年人的行动以及各项操作技能变得缓慢、准确、不协调,甚至笨拙,操作性动作缓慢、迟钝。这些都会减少老年人外出参加一些社会活动的积极性。、

4.记忆减退老年人的记忆特点是:近事容易遗忘,而远事记忆尚好。速记、强记虽然困难,但理解性记忆、逻辑性记忆常不逊色。 二.老年期心理特点: 1、感知衰退:随着年龄增长,感知觉的适应性变化最明显。表现为视力明显减退,出现所谓的“老花眼”;听力下降,尤以70岁以后明显;味觉、嗅觉、皮肤觉在60岁以后都有明显下降; 2.记忆衰退:记忆力下降表现为记忆广度、机械识记,再认和回忆等均减退。 3.思维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脑组织质量和脑细胞数减少,萎缩,思维迟缓迟钝。 4.智力变化:受许多因素如教育水平、某些生活经历、生活环境等影响,智力也不同程度下降。 5、情绪情感变化:老年人由社会人变成自由人,社会角色发生了变化,短期内可能不适应,情绪易变而不一定外露,随之而带来情绪上的变化,表现为消沉、郁闷、烦躁等。 6、人格行为变化:不安全感主要表现在身体健康,经济保障两方面。由于权势的失落而诱发的孤独感;由于子女关心照顾的较少,或失去配偶等因素而导致的孤独和苦楚。适应性差对周围环境的态度和方式趋于被动,依恋已有的习惯对新环境很难适应,拘泥刻板,速度减退,趋于保守,会产生多疑、依赖、易激动的情况。 三.老年人性格特征 性格是一个人对自己、对他人、对周围事物和对整个生活环境所抱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是相

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

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 随着生理机能的逐渐衰退,老年人的大脑功能也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这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运动反应迟缓: 视觉和触觉等感官接受到外界给与信号后的瞬间,便向大脑传输针对性极强烈的感官信号,再经大皮层分析处理后,将反馈信号传输给运动系统,出现一系列动作。 老年人的感官系统随着机体的衰老,将发生反应迟缓,传输信号减慢或减低,而这样的变化常常表现在老人们的行走,持物动作,发音,等诸方面。 老年人的反应速度较比青年和成年人的反应速度减慢20%-30%,可以出现显而易见的迟缓表象。 2、记忆能力的错位: 人的记忆力在45岁之后将进入逐渐衰退的阶段,达到70岁之后又将进入另一个记忆力明显降低的阶段。因此记忆力降低是老年人一个显著的特征。 其特点如下: (1)理解记忆保持较好,机械记忆明显衰退。 (2)回忆能力衰退明显,再认能力衰退不明显。 (3)记忆速度明显减慢。 (4)短时记忆能力明显下降。 (5)远事记忆良好,近事记忆衰退。 3、思维衰退速度较慢: 年老过程中思维的衰退出现较晚,尤其是熟悉的专业有关的思维能力在年老时仍能保持。但老年人由于感知和记忆力方面的衰退,在概念、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方面的能力有所减退,而其中尤为明显的则是思维的敏捷性、流畅性、灵活性、独特性以及创造性。 4、人格的改变:

老年人的价值、信念较少改变,因而常给人一种保守的印象;老年人由于脑生理功能衰退,表现出心理能量的减少,在生活中表现出一种被动、退缩和迟缓的印象,这不是消极的,而是一种主动地自我保护,老年人学会了将有限的生活能量用在最有效的生存活动上,是一种适应性变化。老年人由于生理功能减退和慢性疾病发病率高使其常常体验到躯体不适,因而容易产生抑郁感和孤独感。

17岁孩子生理和心理特点

17岁孩子生理、心理特点 17岁是人一生中的黄金时期,在这一阶段不仅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同时又是增长知识和才干的重要时期。17岁孩子正处于高中阶段,身心发育和社会成熟方面互有一些交叉。虽然每个孩子有自己的特质,但总体上都基本有以下特点: 先来说说生理的特点: 此时的孩子,从生理学的角度来讲,正处于青春期,各种生理机能逐步增强,身高、体重、骨骼、肌肉、皮下脂肪以及神经系统的发育处于儿童与成年人之间的水平。由于性腺的发育,生殖系统和第二性征已基本发育成熟,具有了性与生殖的能力。具体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身高和体重快速增长,是人生最后一次生长发育高峰。 2、出现第二性征:青春发育期男女开始的年龄不同,一般女孩在10岁左右开始,17岁左右结束;男孩12岁前后开始,22岁左右结束。在这个时期体格生长加速,出现第二性征,男孩出现遗精、喉结突出、胡须等,女孩出现月经初潮、乳房变大、骨盆变宽等,生殖系统发育日益成熟。 3、消化功能逐步完善:消化功能逐步完善,基本接近成人水平。内分泌机制完善。青少年期人体机能和形体上的巨大变化,是在体内激素的作用下发生的。青少年期间,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的激素在体内不断增多,最终与成人接近;生长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甲状腺素、促性腺素等的分泌也达到了新的水平。这些激素是人体发育的催化剂,加速了高中生生理上的变化。 再来说说17岁孩子心理特点: 1、独立性。不论是在个人生活的安排上,还是在对人生与社会的看法上,开始有了自己的见解,有了自己活动的空间。如做事情不愿意让家长参与,不愿意让家长进入自己的房间。这一阶段高中生智力发展已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正从“经验型”向“理论型”急剧转化,

老年人的心理特征浅析(非常专业)

老年人的心理特征 (一)老年人小心谨慎 1、重视准确、忽视速度 心理学家发现:老年人在做一件事情时,往往比较重视完成任务 的准确性即比较注意避免犯错误,而对完成任务所花时间的长短并不是很在意。生活中老年人常常嫌年轻人做事毛手毛脚,不够踏实认真。 2、不会轻易冒险 老年人表现在行动上的另一种小心谨慎就是做事稳扎稳打,轻易不愿冒风险。这也是一般人对老年人的一种印象深刻的看法。心理实验证实:老年人宁拿较低的工资,也不愿冒较大的风险去选择一份有机会得到高工资的工作。 (二)老年人“固执” 性格是一个人对自己、对别人、对周围的社会生活环境所持的一种态度和行为方式,是心理特征的一种稳定表现。进入老年期之后,人的活动能力和生理机能就开始逐渐衰退。许多在年轻时意气风发、活泼向上的人,到了老年期之后就变得低沉、缓慢和淡漠。此外,老年人由于一生经历众多,经验丰富,因此其性格特点就更为突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个人思想的逐渐成熟,老年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逐渐成型,有了自己独特的为人处事的模式。那些不了解老年人身心特点和个性特点的人就会感觉到老年人是越来越冥顽不化和固执己见了。 对于个性特点较为固执的老年人,有一种心理技巧和策略可以一试,就是低球技术。其具体做法就是:先提出一个较小的要求,待老年人接受了之后,接着再提出一个较大的要求,这个要求需要老年人负出比第一个要求更多的物质和精神代价。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使用低球技术比直接提出那个较大的要求来得更容易,并且为老年人接受。 (三)老年人爱“唠叨” 俗话说:树老根多,人老话多。老年人一但上了年纪之后,说话就开始重复,早就过去的一件小事也会唠叨个不停,而且对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还深信不疑,决不屈从别人的意见。 老年人由于生理衰老的原因,开始显得精力不够充沛,许多事情自己不能直接参与,或者无法再象年轻时那样从容和潇洒地把事情做得较为理想。因此,他们只好通过说话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和情绪,这样他们才会觉得心理平衡。同时由于自尊心的强烈作用,老年人对于自己的态度和观点都会进行坚决地维护,也就是心理学上说的自我防卫。这个时候,老年人为了排出寂寞,也会借助重复和唠叨的语言为自己的生活增添一点热闹的气氛;老年人最善于津津乐道的就是自己的陈年往事,自己以前取得的成绩,这都是为了能得到一点心灵上的慰籍,以解脱现时的空虚和无奈。 (四)老年人的“怀旧情绪” 对于过去的时光和以往美好时代的怀念之情,感染着全世界的老人们。这种现象也可以理解为多数老年人对不断变化、急剧动荡的当今时代感觉到无法适应,从而企图逃避现实的一种方式。 古语说得好:树高千尺,落叶归根。人到老年,仿佛思想就开始退步,不再象年轻时那样憧憬未来,而是开始对自己几十年走过的路进行回味和自我评价,说的话和做的事都带着浓厚的怀旧色彩。由于退休之后突然之间就失去了生活奋斗的目标,生活的节奏也骤然放慢,老年人的心态渐渐地进入到一种安详和宁静的停滞状态。(1月14号发现的新话术点) 在心理上,由于老年人不太可能在获得新的、重大的成就和自豪感的满足,于是就转而进行自我的心理

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08初教赵潇潇028、李胜男018、安然027 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大致有三个明显不同的阶段,即我们常说的小学低年级段(一、二年级),小学中年级段(三、四年级).小学高年级段(五、六年级)。虽然,在这每两年的—个时间段里,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仍然在发展变化着,但总体上表现出一些共同的特点。 一.小学低年级学生(一.二年级)的生理.心理特点。 (一)生理特点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最大的心理特点是骨骼处于发展期易弯曲。作为教师要格外注意他们的坐姿老师上课的时候要常强调:眼要离书本一尺远,胸要离书桌一拳远,手要离笔尖一寸远。但是不管怎么嘱咐,总有孩子做不到。坚持不到10分钟,很快就又把身子贴到了桌子上。因此,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坐姿培养是非常必要的。 还有他们小肌肉的动作的协调性还较差。因此,教师要教给孩子们正确的执笔方法:大拇指的指肚和食指的指肚弯曲地从笔杆的左右两侧捏住笔杆,中指的第一关节的左侧从笔杆的下方抵住笔杆,无名指、小指依次紧贴中指,自然弯曲,拇指指尖朝着正前方,和食指尖应留有间隙。拇指和食指的各骨节自然突起,握笔的高度约离笔尖2~2.5厘米(如果使用铅笔,应在削笔削成斜面的上方),不要握得太紧。笔杆的角度大约是45度,笔杆大约搭在食指根部的左侧。?正确的书写姿势:头部端正,不向左右偏侧,肩膀自然下垂;上身自然挺直,略往前倾;前胸不要挨在桌沿上;双臂对称张开,自然弯曲;臀部稳坐在椅子的前半部;双腿自然弯曲(90度);双脚分开,脚尖朝前,与肩同宽,平放在地上;写字本放正。 (二)心理特点 1 这一时期最大的特点是各方面都不稳定,具体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从注意的广度来说,他们观察事物往往只注意整体,比较笼统。例如,老师

老年人生理特点

老年人生理特点 一、老年人的生理及代谢改变 1.身体成分改变 (1)细胞数量下降:老年人细胞凋亡增加等原因,常出现细胞量的下降,突出表现为肌肉组织的重量减少,从而引起肌肉萎缩。 (2)身体水分减少:主要为细胞内液减少,影响体温调节,降低老年人对环境温度改变的适应能力。老年人体内水分占体重的比例从成年的70%左右降至60%以下,进入高龄后降至55%以下。老年人身体水分的减少有着重要的生理意义,且对老年病人的临床状况产生直接的影响。一方面老年患者体内总水量减少使之易于脱水,机体对脱水的耐受性也降低;另一方面,老年患者贮存水的生理能力较小,能分布外源摄入水的容量也较小,容易出现水过多。因此,老年患者水分的提供和调节显得格外重要。 (3)体内无机盐成分变化:老年人体内无机盐成分变

化主要为钾、镁、钙、磷减少而钠、氯并不减少,特别容易发生缺钾、缺镁、缺钙。因此,对老年人进行营养支持时应特别注意电解质失衡并积极纠正。 (4)骨组织矿物质减少:老年人由于钙、磷减少常致骨组织矿物质和骨基质明显减少,出现骨密度降低,至70岁时可降低20%~30%。因此,老年人容易发生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症、软骨病及骨折。 2.代谢功能降低 (1)基础代谢降低:老年人体内的去脂组织或代谢活性组织减少,脂肪组织相对增加。与中年人相比,老年人的基础代谢大约降低15%~20%。老年人代谢速率减慢,代谢量减少,能量供给量随年龄增长而下降。 (2)合成代谢降低,分解代谢增高:合成与分解代谢失去平衡,引起细胞功能下降。老年人合成代谢与分解与分解代谢失去平衡,往往合成代谢降低,分解代谢增高,尤其是蛋白质的合成减少而分解加强,易致老年人营养不良。老年人最常见的营养不良为蛋白质-能量缺乏,表现为体重下

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08初教赵潇潇20081205028、李胜男20081205018、安然 20081205027 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大致有三个明显不同的阶段,即我们常说的小学低年级段(一、二年级),小学中年级段(三、四年级).小学高年级段(五、六年级)。虽然,在这每两年的—个时间段里,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仍然在发展变化着,但总体上表现出一些共同的特点。 一.小学低年级学生(一.二年级)的生理.心理特点。 (一)生理特点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最大的心理特点是骨骼处于发展期易弯曲。作为教师要格外注意他们的坐姿老师上课的时候要常强调:眼要离书本一尺远,胸要离书桌一拳远,手要离笔尖一寸远。但是不管怎么嘱咐,总有孩子做不到。坚持不到10分钟,很快就又把身子贴到了桌子上。因此,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坐姿培养是非常必要的。 还有他们小肌肉的动作的协调性还较差。因此,教师要教给孩子们正确的执笔方法:大拇指的指肚和食指的指肚弯曲地从笔杆的左右两侧捏住笔杆,中指的第一关节的左侧从笔杆的下方抵住笔杆,无名指、小指依次紧贴中指,自然弯曲,拇指指尖朝着正前方,和食指尖应留有间隙。拇指和食指的各骨节自然突起,握笔的高度约离笔尖2~2.5厘米(如果使用铅笔,应在削笔削成斜面的上方),不要握得太紧。笔杆的角度大约是45度,笔杆大约搭在食指根部的左侧。正确的书写姿势:头部端正,不向左右偏侧,肩膀自然下垂;上身自然挺直,略往前倾;前胸不要挨在桌沿上;双臂对称张开,自然弯曲;臀部稳坐在椅子的前半部;双腿自然弯曲(90度);双脚分开,脚尖朝前,与肩同宽,平放在地上;写字本放正。 (二)心理特点 1 这一时期最大的特点是各方面都不稳定,具体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老年人的定义(包括生理、心理特点)

老年人的定义(包括生理、心理特点) 1.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生理过程是心理活动的主要基础。人对于客观事物的感触借助感觉器官传输到大脑产生各种感知、情绪等,而这些心理活动都和人的生理结构有很大的关系,可以说,如果没有生理活动就无法产生一系列的心理感受。从生理结构来讲,老年人的生理特征主要体现在人体结构、生理功能以及感觉等几个方面,因此,本文主要从这几个角度对老年人的生理特点进行分析。 (一)人体结构变化 从生物学角度来说,人在步入老年之后,身体的每个环节基本上都会产生老化的情况,细胞会随之减少,造成器官的萎缩,体态老化的现象也比较明显。 随着年龄的逐渐增大,人体内的细胞会随着减少,这也是人衰老的一个主要体现。由于男女个体的差异性,男性通常在40岁之后身体的细胞会逐渐减少,而女性在20岁之后人体内的细胞会逐渐减少,而到70岁之后,人的细胞会出现急剧下降的情况。而细胞的减少会导致人体器官的萎缩,人的器官出现萎缩之后体重就会降低。从生理学的角度来说,70岁老年人的肾、肺部以及肌肉等细胞的数量只有20岁人的百分之六十左右,在人的长时间活动中,器官的损坏功能相对比较快,进而造成功能的退化。另外,体态衰老也是老年人的主要生理特征之一。随着人年龄的增长,人的身体形态会发生一定的变化,特别是在步入老年之后,体态变化的趋势相对比较明显。人的衰老是自然发展的规律,通常来说,随着人年龄的增长,衰老就是人的适应能力、对于外界的抵抗能力等的集中体现。从老年人的体态变化来看,老年人的体态衰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皮肤粗糙、身高缩短、体重减轻。 (二)生理功能变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生理功能也会随之降低。主要体现在心血管老化、呼吸、消化功能衰退、运动耐力降低等几个方面。 随着人年龄的变化,心血管功能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一般来说,人在步入老年之后,心血管系统功能会随之减弱,心跳的频率相对比较慢,心脏输血量也会减少,导致输送到器官的血液量变少,供血不足的情况会对器官功能直接造成负面的影响,这就会造成老年人在参与剧烈运动的时候,因为气血不足而出现器

老年人生理心理特点性格特征(终审稿)

老年人生理心理特点性 格特征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性格特征“健康乃是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美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这一界定把人的精神、情感、心理活动作为健康的重要标志,因这些活动和变化的本身就是人体各项生理活动、功能状态是否正常的综合性的反应。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世界人口老龄化已日趋明显,这已成为21世纪各国面临的重要社会问题。全世界大于60岁的老人已达6亿,目前全世界大约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我国现有老年人口1亿多人,为全世界老年人口的1/5,80岁以上的人口达900余万。人口平均寿命普遍延长,老龄化问题也日益突出。如何根据老年人特殊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和性格特征开展老年护理工作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老年期生理特点 衰老过程是人们不可避免的自然规律,它给老年人带来许多不适、烦恼和困境 1.形态的老化?衰老引起形态的变化必然导致老人不满意自己的形象,挫伤老年人自尊心,并由此提示老年人已是来日无多。离休或退休,必然带来社会角色的改变。进入老年后,人的各种生理机能都进入衰退阶段,这必将引起心身一系列变化。 2.感觉器官功能下降?老眼昏花、听力下降、味觉迟钝,这些都会给老年人的生活和社交活动带来诸多不便。例如,由于听力下降,容易误听,误解他人谈话的意义,出现敏感、猜疑、甚或有心因性偏执观念。

3.神经运动机能缓慢?老年人的行动以及各项操作技能变得缓慢、准确、不协调,甚至笨拙,操作性动作缓慢、迟钝。这些都会减少老年人外出参加一些社会活动的积极性。、 4.记忆减退老年人的记忆特点是:近事容易遗忘,而远事记忆尚好。速记、强记虽然困难,但理解性记忆、逻辑性记忆常不逊色。 二.老年期心理特点: 1、感知衰退:随着年龄增长,感知觉的适应性变化最明显。表现为视力明显减退,出现所谓的“老花眼”;听力下降,尤以70岁以后明显;味觉、嗅觉、皮肤觉在60岁以后都有明显下降; 2.记忆衰退:记忆力下降表现为记忆广度、机械识记,再认和回忆等均减退。 3.思维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脑组织质量和脑细胞数减少,萎缩,思维迟缓迟钝。 4.智力变化:受许多因素如教育水平、某些生活经历、生活环境等影响,智力也不同程度下降。 5、情绪情感变化:老年人由社会人变成自由人,社会角色发生了变化,短期内可能不适应,情绪易变而不一定外露,随之而带来情绪上的变化,表现为消沉、郁闷、烦躁等。 6、人格行为变化:不安全感主要表现在身体健康,经济保障两方面。由于权势的失落而诱发的孤独感;由于子女关心照顾的较少,或失去配偶等因素而导致的孤独和苦楚。适应性差对周围环境的态度和方式趋于被

个月宝宝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一、7-9个月宝宝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1.大肌肉运动方面:满6个月的宝宝很快便会坐稳,而且学会连续翻身,到7月时 已开始学习匍行,进入第八个月,练习爬行就是他最重要的任务了。(宝宝从会坐发展到学习手膝着地爬行,并逐渐学会从爬行到扶物站起,横向跨步。这就为以后的行走奠定了基础。) 2.精细动作方面:这时的宝宝能按大人吩咐拿玩具,说明宝宝已经记住玩具的名称,看到它在哪里能马上动手去取。此时,宝宝的分辩力、记忆力、观察力和动作技能都配合的很好。(手的动作已非常灵活;用它表示的语言更加丰富;会揭开纸或布找到玩具;会有食指操作多种开关。) 3.感知方面:这个阶段,宝宝已经拥有了良好的记忆力。他对周围的环境的兴趣大有提高,能注视周围更多的人和物体,并对不同事物表现出不同的表情。凡是具有色彩或处于动态的自然景物,都能引起宝宝的注意。因此,要利用宝宝的这一特点,让他多听多看。(这个时期的宝宝还会认识任意三个他喜欢的身体部位。) 4.语言方面:宝宝开始会模仿父母的声音、动作,这是他最有效的学习方式。他还会向别人表达意愿,会用四种以上的姿势去表达语言(这里包括用表情),这是任何一个母亲都能懂得的表达方式。当宝宝能用语言之外的方法表达时,他自然也能理解别人语言之外的用意,即学会察言观色,这是一生都有用的交往技巧,它使宝宝更加机灵、更加善解人意。 5.社交和情感方面:宝宝会对娃娃表示关心,这是关注别人,同情别人的开端;懂得别人的谈话,当谈到自己时会表现出害羞的神情。能分清身边人,熟人和陌生人,对熟悉的人喜欢用咿呀话语交流沟通,陌生人表示不安。 二、7-9个月的宝宝能做的 1.有亲子依恋情绪; 2.个性发展,好奇心日益旺盛; 3.能够熟练爬行;

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人到老年,身体各器官组织自然老化,器官功能逐渐衰退,新陈代谢过程变慢,身体活动能力下降,从而使老年人好静不好动,活动相对减少,这就进一步促进了老化的发展。因此,老年人及时认识和了解自身的生理特点及体育锻炼对身体各器官系统的良好影响,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就可能有效地增进健康、减缓衰老过程,起到延年益寿的良好作用。 一、神经系统 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神经系统生理机能也发生许多变化。这些变化包括感受器退化、中枢处理信息的能力降低、平衡能力和神经系统的工作能力下降。表现在视力、听力下降,记忆力减退,对刺激反应迟钝,容易疲劳,恢复速度减慢等。 中枢处理信息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大量神经细胞萎缩和死亡。老年人脊髓运动神经元数目减少37%,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减慢10%,因而使神经肌肉活动能力受影响,表现单纯反应时和复杂反应时变慢,运动时延长。65岁的老年人反应时比20岁年轻人延长了50%。老年人由于脑干和小脑中细胞数量减少,中枢肾上腺素能系统发生退行性变化,神经系统内的去甲肾上腺素水平逐渐降低,小脑皮质B一肾上腺素能受体密度降低,加上外周本体感受器机能下降,限制了精确地控制身体运动的能力,导致平衡能力和运动协调性减退,容易跌倒。由于脑动脉硬化和椎动脉血流受阻,老年人中有15%~24%的人会出现体位性低血压。 研究表明,老年人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其反应时较不锻炼的老年人短。连续20年体育运动的老年男子的动作反应时与20岁无运动的青年男子相似或更快。因此,有规律地进行体育活动,在某程度上能延缓神经肌肉功能的生物学衰老。 二、运动系统 (一)骨骼肌 在衰老过程中,骨骼肌发生显著的退行性变化。其特征是肌纤维的体积和数量减少,尤其是下肢肌的快肌衰退更明显。伴随着肌肉体积的减小,肌肉力量也下降。因而老人的动作灵活性、协调性及动作速度下降。研究表明,老年人最大力量的下降为18%~20%,并认为肉力量下降的速度与肌肉活动情况有关。经常进行抗阻训练,能促进蛋白质的合成,保持肌肉体积及力量,降低其衰老的速度。例如,以80%最大肌力进行抗阻练习,屈膝力量和

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组织教学

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组织教学 根据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主要表现为:有意注意时间短、兴奋过程和无意注意占优势,好奇、好动、好模仿、好竞争等。同时,一节课中,学生的注意力、意志和情绪等心理活动的变化也是不同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初一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组织教学。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由于学生注意力在课的前半部达到高峰,意志力在课的中后部达到高峰,情绪则在课的后半部达到高峰。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在组织教学中应把新教材安排在课的前半部分。有利于学生对新教材的学习、理解和掌握。在课的后半部分则应安排一些游戏性较强的内容,激发学生兴趣,同时要做主教材和辅助教材的搭配,尤其抓住主教材的内在联系进行组织教学,以提高教学效果,灵活动用组织方法,针对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在教学中,教师的组织教学要尽量体现在“新奇、活”的原则,采用多种多样的,生动活泼的,使学生能够产生强烈兴趣和新鲜感的组织形式,以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如一节课中,教材之间的衔接,传统的调队方法显得机械、死板、单一,且容易出现散乱的状况,而此是教师采用游戏或舞蹈等教法进行衔接,即会使学生感到新奇,又会使教学活而不乱,顺利过渡。 同时,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手势、眼神、语言”的作用,既用“手势指挥、眼神暗示,语言激励”组织方法。“手势、眼神”具有无声的语言,更具有其它组织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组织方法。保证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从

而实现教学目的。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授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由此可见,让课堂充满创造力,促使学生产生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必须着眼学生,从学校实际出发。

老年人的心理、生理特点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生活及医疗条件的不断改善,人口老龄化已成 世界人口发展的普遍趋势,老年人占患病人群的比例逐渐增加 由于各 因素的作用形成了老年人比较特殊的生理特点及心理状态,成为 护理上 不容忽视的问题,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健康面临新的挑战。患者 的护理应做到腿跑勤一点,观察细一点,关心 一点,行动不便时多帮一点,做到对每一个病人心中有 。 1 生理特点 老年患者由于机体机能的减退,智力、记忆力、感觉均减退,呼吸消化功能、代谢功能、排泄循环功能均下降,免疫功能明显下降,易感染各种疾病,且病程长,康复慢,并发症多。 2 心理特点 老年人由于器官老化及疾病的原因导致身体各种功能受限以及社会地位、经济状况的变化易产生悲观失望等不良情绪。对新鲜事物缺乏好奇心,且敏感多疑。有的因资历 、经验足,喜欢得到周围人的尊敬,所以对护理的要求高,一不如意就产生急躁情绪,甚至不服老,固执己见。住院以后一旦离开了熟悉的环境就倍感孤独、寂寞或循环重复诉说一件事情,情绪反复无常,像常说的老小孩。

3 护理措施 3.1 基础护理 3.1.1 生活护理 是各项护理的基础,病室内温湿度适宜,空气新鲜,房间清洁安静,使患者心情舒适,保证充足睡眠。 3.1.2 护理操作 操作 耐心细致做好解释,操作时尽量做到轻柔,准确熟练,最大限度减少病人的痛苦。 3.1.3 饮食护理 老人牙齿脱落,嚼而无味,消化能力减弱,食欲缺乏,因此饮食要适量,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少食多餐,营养丰富,多食蔬菜、水果等含纤维素多的饮食,增进食欲帮助消化。 3.1.4 安全护理 患者身体不适时,如头晕、头痛时应卧床,避免走动防止跌倒受伤,并发其他疾病,需有人陪护,交代改变体位动作宜慢,防止体位性低血压而摔倒。 3.1.5 用药护理 老年人随年龄的增加机体各器官和组织发生衰老,肝肾功能降低,药物清除缓慢,血药浓度增高,易蓄积致毒性作用。因此,必须特别慎重合理用药,用药剂量间隔时间根据肝肾功能作相应调整,用药前严格查对,正确给药,尽量让老人熟悉用法,用药时密切观察,避免不良反

老年心理学概述

老年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老年心理学研究对象及其他 教学目标:了解老年心理学的社会定位、研究对象、性质和任务,掌握老年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思考我为什么学习老年心理学,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该怎样关注老年人。 教学重、难点: 教学方法:授课 教学时段: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具体内容: 一、老年心理学的社会定位 (一)老年心理学是社会人口老龄化的产物。(二)建立和发展老年心理学是落实新的健康概念和新的医学模式的要求与具体化。(三)老年心理学是心理科学对人的心理本质认识的一次深化和心理科学发展的必然产物。(四)发展老年心理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二、老年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性质和任务 老年心理学主要研究以下六个方面:(一)老年人的大脑及躯体的特点和活动规律与老年心理的关系。(二)制约老年人心理行为变化发展的各种社会生活环境与自然环境因子的特点。(三)老年期的认知能力和情感、意志、个性特点。 (四)老年人的生理、社会环境与心理三个方面之间的互动关系。(五)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与保健。(六)老年人的临终心理与关怀。三、老年心理学的研究范畴 (一)老年人主体系列 1、从中年期开始过渡到老年期的过程中,各个阶段的生理和心理的关系及其表现形式、特点和规律。 2、老年期的心理与客体环境的关系和相应的保健对策 3、健康老人、亚健康老人患病老人的心理护理(二)老年人与客体环境系列 1、他人 2、社会

3、自然生态环境 四、老年心理学的研究原则与方法 老年心理学的研究原则: (一)“多因果论”原则(二)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原则(三)量变与质变相结合的原则(四)人性化原则(五)个性化与差异性原则(六)客观性原则(七)发展和动态性原则老年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综合研究法 2、多向研究法:纵向研究法、横向研究法、纵横结合研究法 3、从研究方法的具体方式上看,可分为以下几种:观察法、调查法、测验法、实验法、访谈法、投射法第二节老年心理学的发展简史 一、老年心理学的思想史源远流长 老年心理学的社会定位受老年人的社会定位与社会经济、传统文化和科技教育发展水平及社会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制约。 (一)老年心理学是社会人口老龄化的产物 (二)建立和发展老年心理学是落实新的健康概念和新的医学模式的要求与具体化 (三)老年心理学是心理科学对人的心理本质认识的一次深化和心理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四)发展老年心理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二、老年心理学是一门年幼的学科 (一)老年人:按照国际规定,65周岁以上的人确定为老年;在中国,60周岁以上的公民为老年人。 (二)“老年型”国家:联合国1956年《人口老龄化及其经济社会含义》中指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即为老龄化社会或“老年型”国家。 (三)中国人口老龄化:2011年我国老年人口比重达13.7% 。2012年10月23日,全国老龄委办公室日前发布消息称,2013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2亿,未来2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进入快速增长期,到205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一。三、老年心理学的研究将在造福人类方面做出更大贡献 (一)新的健康概念:重视人的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在健康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旧的健康概念:一个人不生病就是健康 (三)新的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

小学生生理、心理特点

渴望天飘雪 邓荣河 渴望天飘雪,渴望一种来自于天际的比羽毛轻得多的诉说。下雪的声音最柔,静静聆听那种没有骨质的天籁,不管多么倔强的暴躁都会悄 悄地泯灭——泯灭于雪花的窃窃私语,泯灭于雪花的一路张不开喉咙的 飞歌…… 瑟瑟的小村渴望天飘雪。小巷里露着骨头的肮脏需要雪的遮掩,大街上无家可归的落叶期待着雪的抚摸。雪来了,一切的一切都变得无比 的圣洁——包括那些永远也文明不起来的犬吠,也包括弥漫在小村上空 的掺杂着牛粪味的污浊。 开始垂头丧气的麦苗渴望天飘雪。绿油油的麦苗,是小村最为关注的大地的心事。那心事需要汗水的灌溉,需要雨水的润泽,也需要雪花 的关切。冷冷的白雪越积越厚,多情的大地悄悄地为冬小麦铺展开一个 暖暖的被窝。于是,冬小麦的梦儿提前在严冬里拔节…… 小学一至六年级学生生理、心理特点(转载) 一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 (一)生理发育特点 1、一年级学生一般为6---7岁,在生理上有所发展。身高大致为110厘米到120厘米,体重约18公斤到20公斤。骨骼肌肉茁壮成长,特别是下肢骨骼的增长,比身体增长还要快。 2、一年级学生肌肉发育尚不完全,含水份多,肌肉纤维较细,肌腱宽而短,关节的软骨较厚,关节囊韧带薄而松弛,关节周围肌肉较细长,关节的伸展性活动范围较大,牢固性较差,容易发生脱臼。因此在体育活动和锻炼时不易进行剧烈运动。 3、一年级学生神经系统调节心脏活动的功能已发展完成,血液循环比较快,心跳较快,应防止心脏负担过重和体力活动过度。 (二)心理发展特点 1、一年级学生心理水平还停留在不随意性和具体形象阶段;心理活动的随意性和目的性虽有所发展,但仍以不随意性为主。 2、一年级学生参加集体活动时的集体意识比较模糊,还不能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和集体的关系;意识不到班级是一个集体,意识不到班级的荣誉。 3、一年级学生还不具备自我评价能力,对活动的成功与失败不会放到心上,但喜欢听表扬的话,对批评的话语不放在心理,一会就恢复到原始状态。 二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 (一)生理发育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