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经济生活辨析题汇总

政治:经济生活辨析题汇总
1.商品质量越好,商品价格越高
答案:(1)商品的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商品质量作为使用价值只能影响价格而不能决定价格。(2)质量好的商品,可以优质优价,比同类商品的价格高;也可以根据市场供求状况,实行质优价廉。
2.“按质论价,优质优价”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这表明商品价格是由其质量决定的
答案:(1)本题中的质是指商品的使用价值,说明的是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
(2)商品的价格从根本上讲是由商品的价值决定的,而不是由使用价值决定的。
(3)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对同一种商品而言,质量好的商品往往包含的价值也较多,因此其售价也高。
3.“物以希为贵”,所以商品价值量的大小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
答案:①“物以希为贵”是指当商品处于供不应求时,商品的价格高于价值。这说明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②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时间决定,受供求关系影响。商品的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③没有正确理解价值、价格、供求的联系和区别,是不科学的。
4.短信受欢迎就是因为价格便宜
答案:(1)短信作为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人们选购商品有两个标准,一个是价值标准,一个是使用价值标准。(2)短信受欢迎,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价格便宜,这是从价值标准来看。短信受欢迎,另一个原因是好用、简洁,这是使用价值标准。短信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它实现了使用价值与价值的最佳结合点,而不仅仅是因为价格便宜。
5.企业实行公司制改革后就一定能获得发展。
答案:①公司具有独立法人地位、有限责任制度、科学管理制度等优点。企业实行公司制改革,有利于企业增强活力,提高管理水平。②但是,一个企业能否经营成功,能否有大的发展,取决于许多因素。必须根据市场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要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③这句话是片面的。
6.财政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为了充分发挥财政的作用,关键是大力增加财政收入。因此,财政收入越多越好。
答案:(1)财政是国家的收人和支出,财政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起重要作用。(2)要充分发挥财政的作用,关键是大力增加财政收入,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经济建设等各项支出,才能提高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3)在一定时期内,国民收入的总量是既定的。国家财政收入过多,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对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

增加产生不利影响,最终也阻碍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加。所以,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综合考虑,在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所以,并非财政收入越多越好。
7.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财政有巨大作用,所以要经常提高税收收入。
答案:①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②税收有固定性、无偿性、强制性的特征。如果随意扩大税收的征收,必然减少企业与个人的所得,影响到经济的健康发展。③题中观点是不科学的。
8.国家税收主要来自于国家大中型企业,个人交不交无所谓
答案:①税收是国家依其强制力向纳税人无偿收取的。只要符合税法规定的纳税条件都要纳税。偷税、漏税的行为都是违法的。②公民应树立纳税人意识,积极依法纳税并且增强自己对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以主人翁的积极态度关心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对贪污和浪费国家资财的行为进行批评与检举,以维护人民和国家的利益。③题中观点是缺乏纳税人意识的表现,是错误的。
9.在我国现阶段,没有差距就没有效率,拉开收入差距就能有效率。(11分)
答案: (1)这种观点不够科学。(2)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没有差距,吃“大锅饭”违背了我国的分配制度和效率优先原则,是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它必然挫伤劳动者的积极性,效率不可能提高。因此,没有收入差距就没有效率”的观点是正确的。(3)收入上的合理差距,是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必然结果。它能够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因此,收入分配上的合理差距才会有效率。(4)如果收入差距过分悬殊,就会造成分配不公,反而会挫伤劳动者的积极性,不利于提高效率。因此,在个人消费品分配上,在坚持效率优先的同时还必须兼顾公平,而不能笼统地说“拉开收入差距就能有效率。”
10..税收和罚款、没收财产都能形成财政收入,都具有 强制性、无偿性的特征,因而它们的性质是一样的。(11分)
答案:(1)经济活动中,税收、罚款、没收财产都是国家权力机关依照法律规定强制执行的,都是无偿的,所得款全部上缴国家,形成国家的财政收入。(2)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是税收必须同时具备的三个特征。征税对象是发生经济行为的纳税人,目的是保证国家活动的正常进行。(3)罚款和没收财产是对违反行政法规或刑事法规行为的处罚,虽然也具有强制性、无偿性的特征,但却不具有固定性的特征,只有发生相关违法行为,才受

此处罚,目的是教育违法者遵守法律,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4)本题观点只看到了税收、罚款、没收财产一致性的一面,忽视了它们的本质区别,是不正确的。
11.近几年,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庭收入中用于住、行、通讯、教育和旅游的消费正在增加。辨题:家庭收入越多,消费水平越高。
答案:(1)收入水平的高低对家庭消费有直接影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家庭收入水平提高,家庭消费水平也会相应提高。提高家庭消费水平的主要途径就是增加收入。
(2)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水平、家庭人口数量是影响家庭消费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倘若物价持续走高,家庭供养人口增多,即使家庭收入增多,家庭消费水平也不一定会提高。另外,居民的消费观念也会影响家庭消费水平。
(3)从根本上说,家庭消费水平是由社会经济水平决定的。要提高家庭消费水平,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可见,题目中的观点是不全面的。
12.当前一些地方偷税、漏税、骗税现象比较严重,造成国家财政收入大量流失,而且严重扰乱了正常经济秩序。国家必须加强税收征管力度。
辨析:我国加强税收征管力度能增加财政收入。
答案:(1)这种说法是不完整的。 (2)税收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要想增加税收从而增加财政收入,除加强征管外,还要广辟税源,依法治税,严厉打击涉税违法,提高公民纳税意识。(3)税收不是形成财政收入的惟一来源,此外还有国有企业利润、收费、国债等。增加财政收入归根到底要靠发展经济。 (4)所以题目认识是片面的。
13.材料:到2002年底,3468家由重点国有企业改制形成的股份制企业,国家投入资本 7710亿元,但全部注册资本都达到13304亿元,国有资本支配范围扩大了近一倍。2001年全国上市公司中第一大股东持股额占公司总股本超过50%的近900家占全部上市公司总数近80%。
辨析:股份制应成为我国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在股份制中国有股越大越好。
答案:(1)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而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努力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形式,有利于加强国有资本功能,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有利于国有资本流动重组,实现其保值增值;有利于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和真正的市场主体。
(2)在股份制中,并不能笼统地说国有股越大越好。因为国有股股权过分集中,难以真正形成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难以实现企业经营机制的根本转变。所以只有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资本一般

才要保持控股,并根据具体情况实行绝对控股或相对控股。
14.材料:国家海洋局发布的中国海洋环境公报显示,“环渤海经济区、长江三角洲都是经济发达区域,然而在中国各海区中,渤海和东海海水的污染最严重,渤海的污染面积已达 41.3%”。辨题:发展经济必然带来环境污染,治理污染又必须首先发展经济。
答案:(1)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是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如果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不顾环境保护,那么经济发展必然带来环境污染。如果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则可使经济和环境保护相互协调发展。(2)经济发展能为污染治理提供物质基础。但是,我们绝不能走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思路。要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统筹规划,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15.经济发展就是指GDP的增加。
答案:(1)GDP总量是衡量一个国家与地区经济总量的重要标准,人均GDP更是反映一个地区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因此,经济发展,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体现在GDP的增加。
(2)但GDP的增加作为经济发展的唯一标准是片面的。因为片面地追求GDP的增加而忽视社会的全面进步,往往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甚至台导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最终会阻碍经济的发展。推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应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
小康社会的建设要从低水平的小康跨跃为全面的小康①我们建设的小康社会是全面的、高水平的,目前的是低水平的,要实现由低水平向全面小康的转变,题中观点有合理性。②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与现代化的进程一样,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快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础上,率先实现现代化,相对落后的地区,则要奋起直追,加快发展,不能是跨跃式的跃进,要扎实地前进、科学的发展。因此题中观点是片面的。
16.经济全球化进程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导致了世界范围内的贫富差距扩大,因此,必须反对经济全球化。
答案:①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经济全球化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极大地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因此,各国经济发展必须也必融入到经济全球化进程之中。②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凭借其政治、经济、科技优势,主导着世界市场的发展,左右着国际经济的“游戏规则”,经济全球化是朝着有利于发达国家的方向发展的,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地位,加剧了贫富分化。题中观点看

到了全球化的负面作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没有看到经济全球化的客观必然性和积极作用则是错误的。
17.“十一五”规划强调: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据权威机构预测,随着“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未来几年中,特别是“十一五”期间中国对外投资可能达到每年80亿至100亿美元。辨题:“走出去”越多越好。
答案:①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带动商品和劳务出口,形成一批有实力的跨国企业和著名品牌,积极参与区域经济交流与合作,有利于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是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宽发展空间,促进经济发展。②“走出去”的同时,也需要“引进来”。在继续利用外资的同时,结合国内产业结构升级,更多地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也有利于更好的“走出去”。③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是我国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基本战略。只进不出或只出不进,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开放。“引进来”和“走出去”都是我国对外开放的有机组成部分。④因此题中的观点是片面的。
18.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国引进的技术水平越高越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答案:(1)在现代生产条件下,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起着越来越重大的作用,先进科技一旦应用于生产能成倍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经济向前发展。因此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当今社会,国际技术贸易已成为国际贸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技术基础比较落后,因此,要推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实现现代化,引进先进技术是迫切的需求。(3)并非引进的技术越先进越好。技术引进必须从我国社会的经济条件和技术水平的实际出发,注意适用性,并且必须把引进技术的关键放在消化、吸收和创新上,以提高自力更生的能力。
19.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要大力发展信息化,用高新技术取代传统产业。
答案:(1)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大力发展信息化,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注重依靠信息技术和科技进步提高经济效益。.(2)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坚持信息化和工业化相结合,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3)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以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既要注重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也要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使人力资源优势得

到充分发挥。(4)走新型工业道路,还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控制和资源、环境保护的关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因此,题中观点是片面的。
20.纳税是有收入的成年人的事,与我们中学生无关
答案:(1)纳税人是指税法上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有应税的成年人直接负有纳税义务,当然应自觉纳税,履行基本义务。中学生如果发生应税行为或取得应税财产,直接负有纳税责任,也是纳税人,也应遵守税法,自觉纳税。(2)税收关系国家的发展,人民的生活,与每个人相关。况且,中学生作为消费者,也是负税人,与税收关系密切。因此,认为纳税与中学生无关是不正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