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数学《约分》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数学《约分》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数学《约分》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数学《约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2页的例3和随后的“练一练”,练

习十一的第4------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约分的方法,能正确进行约分;

2、使学生经历约分的探索过程,进一步发展数感,培养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

3、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的愉悦,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掌握约分的方法。

教学难点:

很快看出分子、分母的最大公因数,能准确地判断约分的结果是不是最简分数。

教法与学法:

教法:设计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和发现。

教法: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来经历学习的全过程。

教学准备:

教师:直尺等。

学生:相关文具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复习引入

1、指出下面每组数中的公约数。

42和50 15和5 8和21 18和12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8/24=2/()=()/3 18/24=()/12 =3/()提问:做这两道题的依据是什么?

3、引入新课。

教师: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我们可以把一些分数化简,也就是把一个分数化成大小相等,但分子、分母比较小的分数。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约分。

(板书课题:约分)

二、师生探究,学习新知

1、教学约分的含义:例3。

(1)、提问:你能写出和12/18相等,而分子、分母都比

较小的分数吗?

(2)、小组交流,说说:是怎样想的?

小组交流得出:

1218= 69= 23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有选择地板书:

1218=12÷218÷2=69

69=6÷39÷3=23

(3)、汇报交流,得出两点:一是约分后得到的分数要与原来的分数相等;二是约分后得到的分数的分子、分母都要比原来的分数小。

(4)、小结: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2、介绍约分的方法和书写形式

(1)分步约分及书写格式;

先分别除以12和18的公因数2、再分别除以6和9的公因数3。

(2)一次约分及书写格式;

分别除以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6。提示:熟练以后,约分可以直接写成。约分到什么时候就不要继续除呢?除到分子、分母只有公因数1为止。

3、认识最简分数。

提问:可以直接把12/18化成最简单的分数吗?你是怎样想的?

师:请这两个同学来介绍一下约分的过程。

生1:我发现12和18有公因数2,12除以2等于6,18除以2等于9,6和9有公因数3,6除以3等于2,9除以3等于3,所以12/18约分后等于2/3

生2:我直接看,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是6,直接约12/18=2/3 。强调:2/3的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这样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约分时,通常要约成最简分数。

4、练一练。

第1题,指明学生回答,那些分数是最简分数,并说说其余分数的分子、分母的公因数除了1还有几?

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可以用分步约分,也可以用一次约分

方法。集体订正时强调学生注意约分的书写格式是否规范、

结果有没有约成最简分数。

三、巩固深化,形成技能。

1、做练习十一第4题。分别说出下面各分数的分子分母有没有公因数

2、

3、5。

提示学生联系2、5、3的倍数的特征依次观察每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并回答。

2、做练习十一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其中第4题可引导学生想一想26和39的因数,发现13是26和39的公因数,从而确定26/39不是最简分数。

3、做练习十一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组织交流:可以先把上一行的分数分别约分,再与第2行的分数进行比较,学生根据交流情况各自订正。

四、全课总结

提问: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五、作业布置

练习十一第7、8题。

六、板书设计。

约分

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我们可以把一些分数化简。也就是把一个分数化成大小相等,但分子、分母比较小的分数。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