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奥数 用比解决问题全国通用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奥数 用比解决问题全国通用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奥数 用比解决问题全国通用

用比解决实际问题

【知识梳理】

我们已经学过比的知识,都知道比和分数、除法其实是一回事,所以比与分数能互相转化。运用这种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可以化难为易,化繁为简。

【例题精讲】

例1.甲、乙两个学生放学回家,甲要比乙多走1

5的路,而乙走的时间比甲少

1

11

,求甲、乙两人速

度的比。

例2.A、B两种商品的价格比是7:3。如果它们的价格分别上涨70元,它们的价格比就是7:4,这两种商品原来的价格各是多少元?

例3.如图是甲、乙、丙三地的线路图,已知甲地到丙地的路程与乙地到丙地的路程比是1:2。王

刚以每小时4千米的速度从甲地步行到丙地,李华同时以每小时10千米的速度从乙地骑自行车去丙地,他比王刚早1小时到达丙地。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甲丙乙

例4.右图中,瓶底的面积与锥形杯杯口的面积相等,将瓶子中的液体倒入锥形杯子中,能倒满( )杯。

例5.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底面半径的比是2:1,高的比是1:3,它们的体积和是31.4立方厘米。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各是多少立方厘米?

【课堂练习】

1.甲走的路程比乙多1

3

,乙用的时间比甲多

1

4

。求甲、乙的速度比。

2.一个人步行每小时走5千米,如果骑自行车每1千米比步行少用8分钟。这个人骑自行车的速度和步行速度的比是多少?

3.甲、乙两个建筑队原有水泥重量的比是4:3。甲队给乙队54吨水泥后,甲、乙两队水泥重量的比是3:4。原来甲队有水泥多少吨?

4.兄弟两人,每年收入的比是4:3,每年支出的比是18:13。从年初到年底,他们都结余720元。他们每年的收入各是多少元?

5.一辆汽车在甲、乙两站间行驶,往返一次共用去4小时(停车时间不算在内)。汽车去时每小时行45千米,返回时每小时行30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6.下图是甲、乙、丙三地的路线图。已知甲地到丙地的路程与乙地到丙地的路程的比是2:3。一辆货车以每小时40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丙地,一辆客车同时以每小时50千米的速度从乙地开往丙地,客车比火车迟1小时到达丙地。求甲、乙两地的路程?

7.一个圆柱与一个圆锥的体积相等,圆柱的高与圆锥的高之比是4:9,圆锥的底面积是25.12平方厘米,圆柱的底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8.一个圆柱,底面直径与高的比为8:5,如果这个圆柱的表面积是1800平方分米,这个圆柱的底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9. 两个圆柱形容器,甲底面半径为5厘米,乙底面半径为3厘米,甲容器中水深18厘米,乙容器中水深10厘米,再往两个容器中注入同样多的水,使两个容器中的水深相等,这时水深多少厘米?

10.如图,圆锥形容器中装有1.5升水,水面高度正好是圆锥高度的一半。这个容器还能装多少升水?

,当乙车到11.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当两车相遇时,甲车行了全程的2

达A地时,甲车离B地还有140km,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12、甲做3000个零件比乙做2400个零件多用1小时,甲、乙工作效率的比是6:5。甲、乙每小时

各做多少个?

13、小明和小芳各走一段路。小明走的路程比小芳多15 ,小芳用的时间比小明多1

8 。求小明和小芳速

度的比。

14、学校实验室里有两个等高的容器(如图)。圆锥形容器的底面半径为6厘米,圆柱形容器的底面半径为4厘米,现将圆锥形容器装满水倒入圆柱形容器内,这时水深比容器高度的5

6低2厘米。两个容器的高是多少厘米?

15、体操队共有120人,男生转走5人,剩下的男生与女生人数比是3:2。问:男、女生原各有多少

人?

16、用一根长192厘米的铁丝焊成一个长方体模型,要求铁丝全部用完(损耗不计),使长方体模型长、宽、高的比为5:4:3,求长方体表面积和体积。

17、有两个圆的面积之差是180平方厘米,已知大圆周长是小圆周长的11

7倍。问:小圆的面积是多少?

18、把126厘米高的圆柱按7:5:3截成三个小圆柱后,表面积比原来增加12平方厘米。问:这三段的体积分别是多少?

19、水果批发站运来苹果、梨和橘子,出售时苹果、梨、橘子每千克价格比为4:5:6。已知一周三种水果售出数量比为3:2:4,又知苹果共卖得1440元。问:上周批发站出售梨、橘子的收入各是多少元?

20、甲、乙两个圆柱体的底面积比是4:9,高的比是5:6,它们的体积和是814立方厘米。问:甲、乙两个圆柱体的体积分别是多少?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