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的全断面开挖施工方案设计

隧道的全断面开挖施工方案设计
隧道的全断面开挖施工方案设计

XX高速公路二期工程

隧道全断面开挖施工方案

中交路桥北方工程有限公司

XX高速XX标项目经理部

XX年XX月XX日

一、 .............................................. 编制依据

1二、 .............................................. 工程概况

1三、 .............................................. 施工方案

1四、 ...................................... 施工质量要求标准

9五、 .................................... 机械设备及人员配备

9六、 .................... 质量、安全、环保和职业健康保证措施

10七、 ................................ 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13八、 ........................................ 施工平面布置图

14

15

一、编制依据

1.1、X X高速公路二期工程XX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图纸,总监办下发的文件和要求。

1.2、《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o42-94)

1.3、《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JO76-95)

1.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1.5、《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2003年版)。

1.6、现场踏勘及调查了解的施工环境、条件等。

1.7、X X省高速公路《隧道施工标准化指南(试行)》。

二工程概况

XX隧道位于XX境内,为双向六车道分离式隧道。隧道洞身位于平曲线上,左洞位于R=1120米曲线上,右洞位于R=IllO米曲线上。左右洞均部分洞身位于超高段,左洞横坡为4%~2%,右洞横坡为-4%~2%。左洞进口桩号为ZKxx+xxx,左洞岀口桩号为ZKxx+xxx,长X米,纵坡采用7.563%、+0.563%;右洞进口桩号为YKxx+xxx,右洞岀口桩号为YKxx+x××,长X米,纵坡采用-1.555%、+0.577%。

隧道建筑界限:行车道宽度为3×3.75m,左侧向宽度为0.5m,右测向宽度为

1.0m,左侧设检修道宽0. 75m,右侧设检修道宽1.0m,净高5m。

本隧道的I级、Il级围岩采用全断面光面爆破的方法掘进;围岩为微风化花岗岩,坚硬岩,完整或较完整,围岩稳定。本隧道区地表水不发育,地下水主要为风化带网状孔隙裂隙水和基岩裂隙水,多呈潮湿或点滴状出水,无溶岩、涌水等不良地质。

三、施工方案

开挖支护按新奥法原理组织施工。根据设计及现场施工实际条件,本隧道的I级、Il级围岩采用全断面光面爆破的方法掘进。开挖施工采用YZ28型气腿式凿岩机配合自制开挖台车钻爆开挖。

1、施工准备

1.1、导线控制点、水平基点已布设,轴线放样和标高测量满足施工要求。

1.2、围岩周边收敛仪、精密水准仪等监控量测仪器齐全,洞口监控量测点

已布设,量测数据反馈信息满足开挖正常作业要求。

1.3、钻孔台车、出渣运输车辆等各项机械设备性能良好可靠,可满足施工需要。

1.4、供电、供水、供风及排水等辅助作业能满足施工需要。

1.5、对施工队伍进行技术交底。

2、钻爆设计

2.1、爆破材料

采用非电毫秒雷管(1?20段),炸药采用2号岩石硝钱炸药和2号乳化炸药,

规格为Φ 32 × 20cm药卷。周边眼用2号乳化炸药,间隔装药,其它眼均用2 号岩

石硝较炸药,连续装药。起爆系统采用导爆管传爆,以集束为主的混合联接引爆网

络。

2.2、非电微差起爆网络设计

爆破震动与同段起爆的炸药量密切相关,采用非电微差起爆技术,不但控制单段雷管的起爆药量,又能有效地控制每段雷管间的起爆时间,使爆破震动波形不叠加。这样既能保证岩石破碎达到理想爆破效果,又能消除爆破震动的有害效应。网络起爆采用孔内微差的方式,选用1?20段非电毫秒雷管,段差控制在

50?80ms。

2.3、掏槽形式及装药结构设计

“有无进尺看掏槽”,隧道爆破的掏槽眼是爆破成败的关键,为减少钻眼数量,

加快施工进度,掏槽设计均采用楔形掏槽形式。

2.3.1、掏槽形式设计如下图:

2.3.2、装药结构设计:为更好地达到光爆效果,周边眼采用不耦合间隔装

药结构。其余炮眼采用连续装药。如下图所示:

2.3、钻爆参数

2.3.1、炮眼深度L,孔径d

本隧道全断面掘进深度初步设计为3. 5米,炮眼深度3. 7米,掏槽眼加深10% o 孔径d使用钻头为42mm,确定d=42mm。

2.3.2、炮眼布置

炮眼布置根据围岩特点合理选择周边眼间距及周边眼的最小抵抗线,辅助炮眼交错均匀布置,周边炮眼与辅助炮眼眼底在同一垂直面上,掏槽炮眼加深10%。

辅助眼、内圈眼、底板眼均比掏槽眼、周边眼稀一些,而与掘进眼相比,适当加密,扩槽眼的作用是将槽腔进一步扩大,为后续的爆破提供良好的临空面条件;为保证爆破效果,扩槽眼适当加密。内圈眼装药量过大或过于集中,均会引起围岩的破坏,因此必须适当加密,使炸药量能在内圈眼带均匀分布,减小围岩的爆破破坏。扩槽、掘进眼的爆破,有部分岩確被抛岀开挖面以外,还有部分岩殖堆积在底板上,增加了底板眼爆破的负荷,为克服这一现象及保证底部的爆破效果,底板眼也适当加密。它们的间距或抵抗线一般为掘进眼的80%左右。掘进眼一般均匀布置,采用环形布置形式,周边眼参数经验计算式:

周边眼间距E= (8?18) d (d为炮眼直径)Cm

抵抗线W= (1.0?1.5) ECm

抵抗线均小于同排炮眼间距,常为炮眼间距的80%?100%,根据公式及经验本隧道

的I、Il级围岩取E二60cm, W二75cm;各炮眼参数如下:

周边眼参数表

内圈眼间距75c m;掘进眼间距90"I O O C m 底板眼间距60cm;围岩整体性较好段可取65cm,炮眼布置图按60CnI布置, 可根据情况调整;

掏槽眼间距90cm;

辅助眼间距IlOCmo

2.3.3、药量计算

(1)总炸药量的计算

Q=KLS

式中0一一次爆破总装药量;

K-单位岩石爆破炸药消耗量,Kg∕m3 J

L-炮眼深度,m;

S—断面积,m2;

炸药分配完后,按装药卷或半药卷的档次进行调整,以便于装药施工。

(2)单眼装药量的计算

隧道爆破,炮眼所在部位不同,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掏槽眼要求抛掷;掘进眼只要求松动,而在掏槽部位的两侧与其上下各部份的炮眼要求又不一样,侧部要求松动,上部要求弱松动,下部要求加强松动,周边眼要求光面爆破,底板眼则要用抛掷爆破的药量,所以各部位炮眼的装药量是不同的。

硬岩炮眼药量的分配:

周边眼的线装药密集度系数一般为q二0.2?0?4Kg∕m,本设计取0. 3K g∕m o 掏槽眼的装药,其长度约为炮眼深度的90%?95%。

其它眼的装药量按下式计算

q=KaWL K

式中;q—单眼装药量

K-炸药单耗,kg∕m3

W—抵抗线,cm;

a—炮眼间距,m;

L-炮眼深度,m;

入一炮眼所在部位系数,参见下表;

其它炮眼的装药长度参照软弱围岩药量分配公式,但炮眼所在部位系数λ按下表选取;

最后再根据施工岀发,将炸药量调整为半卷或整卷量。

根据公式及经验得I、Il级围岩段各孔装药量见装药量计算表。

2.3.4、炮眼布置图及装药量表

1515.5

------------------------------ H

ZI型开挖炮眼布置图

横坡-4%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