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进机司机工作标准管理制度办法整理版

掘进机司机工作标准管理制度办法整理版
掘进机司机工作标准管理制度办法整理版

掘进机司机工作标准管理制度办法

一、交接班标准

1、双方必须在现场对手交接班,履行交接班手续,共同对设备进行交接验收。

2、上班司机必须将上班设备运转情况、现场遗留问题及注意事项等交接清楚。

3、当班司机对设备状况、文明卫生、工具材料等进行检查验收,并对设备进行试运转。

4、双方必须及时、完整、准确的填写交接班记录。

二、检查维护标准

1、掘进机司机是班中设备检查维护的直接责任人。

2、班中必须对设备的机械系统、液压系统、电气系统等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处理不了的及时汇报。

3、机械系统:

3.1各零部件应完整无缺,各部连接螺栓应齐全牢固,同一部位的螺栓规格必须一致,紧固后露出1?3扣,弹簧垫圈应有

足够的弹性(自由状态开口重叠部分不得大于垫圈厚度的一半)

3.2减速器箱体不得有裂纹或变形,减速机无异响和振动,油量适中(润滑油面约为大齿轮直径1/3,轴承润滑脂占油腔的

1/3?1/2),无泄漏现象(擦干后3分钟不见油,半小时不成滴)。

3.3截割部转动、升降灵活,无异常响声;截齿齐全固定牢靠、损坏不得超过2把,齿座磨损不超限。

3.4行走部履带张紧适当(垂度值为50?70mm,履带板无

损伤,销轴齐全、固定牢靠。

3.5星轮(耙爪)与铲板间隙正常、无磨损。

3.6 —运系统刮板链张紧适当(垂度值为50?70mm,无咬

链、飘链和卡阻现象。

3.7二运系统胶带不跑偏,无破损;接头卡子牢固平整,有效尺寸不小于实际带宽的90%托辊、滚筒齐全、完好,转动灵活。

4、液压系统:

4.1各油管无损伤,排列整齐、绑扎可靠,无刮卡现象,接头固定牢固、无泄漏现象(漏液一分钟不超过5滴)。

4.2各操作手把无缺损,动作灵活、可靠。

4.3液压油清洁无变质,油位正常,油温不超过70C。

5、电气系统:

5.1电动机运行正常,无异响、无油泥,风叶、护罩完整无损伤。

5.2电控箱、操作台各控制按钮、急停按钮(操作台、非司机侧等)、前后照明等齐全完好。

5.3仪器、仪表齐全无破损,显示准确;预警系统正常可靠。

6、喷雾冷却系统:喷嘴齐全、雾化良好,压力符合要求(内喷雾压力不小于3MPa外喷雾压力不小于1.5MPa);冷却系统无堵塞,接头无漏水现象。

三、操作标准

1、开机前必须对设备的机械系统、液压系统、电气系统等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处理不了的及时汇报,严禁设备带病运转。

2、开机前检查工作面帮顶支护情况,在支护良好的情况下方可作业。

3、掘进机司机必须按照《操作规程》的要求操作掘进机进

行作业。

4、 司机要按正确的截割循环方式操作,根据不同性质的煤

岩,确定最佳的切割方式,防止超挖(主要巷道巷宽超过0?+200 或其它巷道超过-50?+200)。

5、 根据煤岩的软硬程度掌握好机器的推进速度,避免发生 截割电机过载和压死刮板输送机等现象,切割时应放下铲板。

般情况下,应从工作面的下部开始截割, 槽。掘进半煤岩巷道时,应先截割煤,后截割岩石, 硬的程序截割。

四、 安全注意事项

1、 切割头必须在旋转状态下,才能截割煤岩。

带载启动,当截割头在煤岩壁里时,不允许启动截割电

机,须先 退出后再启动截割电机。

2、 当油缸行至终止时,应立即放开手柄,避免溢流阀长时 溢流,造成系统发热。

3、 截割头工作时,必须开启喷雾降尘冷却系统。

4、 机器前进或后退时,必须抬起铲板,收起后支撑。

5、 截割时必须确保履带板全部接地,在截割硬岩时,为减 少机器震动,要使铲板及后支撑接地良好,加强稳定性,严禁用 铲板及后支撑使履带在脱离底板的状态下进行切割。

6、 掘进机作业时,工作面及掘进机两侧不准站人,当切割 结束时司机必须及时切断电源, 其它人员必须在听到司机的指令 后,方可越过掘进机进入工作面工作。

7、 当掘进机停机以及交接班时,应将截割头落地,断开电 源开关并闭锁。

五、 文明卫生标准

6、 首先切底掏

即按先软后

截割头不应

1当班司机为掘进机的文明卫生直接责任人。

管线等杂物。 3、 要保持掘进机整体干净整洁, 4、 检查掘进机机身护板无锈蚀, 5、掘进机司机要保持掘进机周围巷道无淤泥、无积水

过5m 深度不超过0.1m )。 2、掘进机上不得存放任何材料、 工器具、小型设备、配件、 液压管路及接头无油渍。

(长度不超 无浮煤、无积尘。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