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国防科技大学681年国防科技大学国际关系基础考研真题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2018年国防科技大学681年国防科技大学国际关系基础考研真题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国际关系史练习题及答案

国际关系史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尼科洛·马基雅弗利 2、东方战线 3、三十年战争 4、门罗主义 5、雅尔塔会议 6、开罗宣言 二、分析题 1、结合19世纪法俄德三国关系的有关史实,分析欧洲大陆主要矛盾的发展变化,并就据此谈谈你自己的认识。 2、试析苏联解体的历史原因。 3、试析国际格局由两极向多元化转变的作用。 国际关系史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尼科洛·马基雅弗利:出生于佛罗伦萨,是文世复兴这个伟大时代的世人之一。不仅是政治家,而且还是历史学家,军事著作家,诗人和剧作家。 2、东方战线: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苏联对外政策的根本目的是避免过早卷入战争,为本国赢得宝贵的战备时间,在这一战略思想的支配下,1939年9月至1940年8月,苏联在保卫西部边界安全的口号下,通过扩大西部疆域而建立起来防御德国侵略的东方战线。 3、三十年战争:17世纪初欧洲的各种矛盾和斗争最终导致了一场欧洲大战——三十年战争,导火线发生在东欧的波西米亚。分四个阶段:波西米亚阶段,丹麦阶段,瑞典阶段,瑞典——法车阶段。 4、门罗宣言:1823年12月2日,门罗总统向国会提交了由国务卿亚当斯拟订的国情咨文,咨文中有关外交方面的主要内容被称为“门罗宣言”主要有三个原则:反对欧洲国家瑞在美洲压取殖民地原则、不干涉原则和美洲体繁育原则。 5、雅尔塔会议:1945年,德日法西斯的失败已成定局,在欧洲,苏联军已经收入德界,盟军也在西线对德军发起了进攻,德国法西斯的灭亡指日可待。在亚洲、日军在中美英的打击下节节败退,与此同时,随着战争胜利的发展,同盟国之间的矛盾和问题日益暴露。为了加速打败德日法西斯和商讨战后重大的国际政治问题,美、苏、英三大国决定举行首脑会议。 1945年2月4日至11日,盟国首脑会议在苏联克里来亚半岛的雅尔塔举行。 6、开罗宣言:1943年11月22—26日,为了进一步加强合作,协同对日作战,并就战后适宜进行磋商,罗斯福、丘吉尔,蒋介石举行了开罗会议。并发布了开罗宣言,肯定了中国收复领土的权利,使中国的大国地位进一步树立起来。 二、分析题: 1、答:19世纪上半期:法俄矛盾。拿破仑帝国崛起,不断对外用兵,多次打败俄国等组成的“反法同盟”,普照鲁士一度被迫与法结盟;1812年俄崮打退拿破仑的进攻,随后反法同盟攻入法国,拿破仑帝国灭亡。19世纪中期,俄国又同英法为争夺巴尔T进行J克里米亚战争,结果俄国战败。这一阶段法俄矛盾是欧洲大陆国际关系中的主要矛盾。 19世纪中期:法德矛盾。法兰西第二帝国为争夺欧洲霸权,阴挠德意志统一,爆发普法战争,法国战败,向德国割地、赔款。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力图复仇,而德国极力削弱法国。同时俄国企图将巴尔干攫为己有,法俄同德国矿后尖锐起来。为了对付德国,法俄结成“三国协约”;德国则结合奥意组成“三国同盟”。矛盾冲突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这一阶段法德矛盾成为欧洲大陆国际关系中的主要矛盾。

2017年国防科技大学 机械制造工程学 硕士研究生招复试科目考试大纲

布丁考研网,在读学长提供高参考价值的复习资料 https://www.360docs.net/doc/9114054140.html, 201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F0303 科目名称: 机械制造工程学 一. 考试要求 主要考查学生对制造工程与技术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原理的掌握与简单应用。要求掌握金属切削的基本原理;掌握刀具角度及其对切削过程的影响规律;了解切削加工方法、特种加工方法的特点、相关设备与应用;理解工件定位和夹紧的基本原理;了解机械加工质量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理解工艺规程编制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要求能运用相关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制造工程技术问题。 二、考试内容 1.金属切削原理与切削加工方法 切削运动和切削用量,刀具角度,切削变形的本质及影响因素,三个变形区的特征,刀具材料及其应用、切削力和切削温度的变化规律,刀具损坏的形式与刀具磨损机理,刀具耐用度的概念,材料切削加工性,切削液的作用与种类。各切削加工方法的刀具、机床和加工质量。 2.工件在夹具上的定位 定位与夹紧的概念,六点定位原理,定位方案分析,定位误差计算,常用夹紧机构及其特点。 3.机械加工质量 机械加工精度的概念,常见原始误差对加工精度的影响,误差敏感方向和误差复映的概念与应用,运用点图法与分布图法分析机械加工精度,机械加工表面质量的概念,影响机械加工质量的因素。 4.特种加工方法 各特种加工方法的工作原理、去除材料的能量和应用。 5.工艺规程制订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的基本概念,零件的加工工艺性分析与完善;定位基准及选择;工艺尺寸链计算,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 三、考试形式 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2小时,满分100分。 题型包括:选择题、是非判断题、简答题、计算题、作图题等。 四、参考书目 1.《制造工程与技术原理》.冯之敬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第二版 2.《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杨舜洲,中南大学出版社,2011.11

2020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史考研历年真题必看

2020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史考研历年真题必看 2015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史试题 一、名词解释5*7分 1. “英国治下的和平” 2.古斯塔夫·斯特莱斯曼 3.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4.第二次柏林危机 5.TPP 二、简答题3*15分 1.民族国家的形成原因 2.二战前日苏关系的演变 3.伊朗伊斯兰革命对各国关系的影响(不是很确定这个,伊朗伊斯兰革命是确定的,后面这个具体词汇忘了) 三、论述题2*35分 1.试论述俄奥矛盾的根源、1871~1914年俄奥关系的演变历史以及俄奥矛盾对于德国外交政策的影响(大致这个意思) 2.试论述20世纪孤立主义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 2014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史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光辉孤立(splendid Isolation) 2.泰奥菲勒?德尔卡塞 3.租借法案 4.《苏日中立条约》 5.达尔富尔问题

二、简答题 1.简述威廉二世的世界政策 2.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法国争取安全的外交努力 3.简述冷战后核不扩散体制所面临的的挑战 三、论述题 1.试述从拿破仑战争之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英俄矛盾的演变及其原因 2.请分析冷战对第三世界国家的影响 2013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史试题 一、名词解释 1.赫尔辛基进程 2.克里米亚战争 3.英德海军协定 4.旧金山和约 二、简答题 1.简述“9?11”事件以后美国主导下的反恐历程。 2.法德和解的意义。 三、论述题 1.阿富汗被称为“帝国的坟墓”,请从历史和地缘政治的角度评析。 2.论述冷战结束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为什么能够继续存在? 2012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史试题 一、名词解释 1.G20 2.克什米尔问题 3.哈布斯堡帝国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笔记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笔记 13404班 严泽川

第一章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与欧洲国际关系 学习提示:地理大发现和殖民掠夺活动推动了世界贸易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也对欧洲各国的政治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进入 17 世纪,神圣罗马帝国走向衰落,各诸侯与皇帝之间,天主教派与新教派之间斗争激烈,并导致“三十年战争”。 “三十年战争”和《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标志着近代国际关系史的开端,欧洲进入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时代。和约划定了欧洲大陆各国的国界,承认了德意志各诸侯国享有独立主权,以及瑞士、荷兰为独立国。缔约以后,各国普遍建立了常驻外交使节,进行专门的外事活动,正式国际关系逐步建立。和约破除了罗马教皇神权统治体制的世界主权论,明确了国家主权、国家领土和国家独立等国际关系中的基本原则,促进了近代民族主权国家的形成。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是各交战国妥协的产物,勉强调和了错综复杂的利害关系,在欧洲建立了一个相对均势的国家体系,但也为以后欧洲列强发起新的战争埋下了隐患。在 17 世纪后半期和 18 世纪的欧洲战争中,宗教利益、王朝利益和道德原则不再是决定国家对外政策的主要依据,国家利益和理性原则逐渐指导着国家的主要行动。这一时期,欧洲列强用战争来解决矛盾,用和约和妥协来结束战争。战后的和约主要对所争夺的利益进行再分配,而不公正之处又引起新的战争。其中的一些条款丰富了近代国际法的内容。以国家主义为特征的近代专制国家体系逐步形成。 “三十年战争”前的五大强国法、奥、英、荷、瑞在战后地位各有升降。到法国大革命之前,欧洲国际体系的主要参与者基本上确定为英、法、俄、普、奥五国。在欧洲国际事务中,英国的主要角色是制衡者,其他四国是欧洲大陆的霸权争夺者。 学习要点: 1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性质、特点及其历史意义。 2 欧洲主要国家的力量消长与矛盾转化。 3 欧洲国际政治重心的转移。 4 重要战争、和约及其影响。 5以现代国际关系理论分析该时期的欧洲国际形式。 第一节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形成 一、17 世纪初的欧洲各国 君主专制国家成为国家形态的主流。英国、丹麦、瑞典和德意志的部分诸侯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较快,且新教势力比较强大。西班牙、波兰、奥地利及其他德意志诸侯国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缓慢的天主教国家。 1 英国 海外扩张,工商业较为繁荣,对外贸易扩展。新贵族和资产阶级争取政治权力。新教已确立国教地位。均势政策是介入欧陆事务的基本战略。17 世纪上半期无暇顾及欧陆事务,对“三十年战争”影响少。为维持欧洲均势及其在大陆的权益,在同欧陆国家交往时,保持独立姿态。 2 法国 受宗教改革影响大。南方新教贵族集团同北方天主教贵族集团的教派冲突与战争。亨利四世(1589-1610)宣布天主教为国教,颁布南特敕令,承认新教合法地位。加强国家统一,平定地方大领主的反叛。国内政局稳定,经济恢复,发展对外贸易。对外关系上,针对长期被哈布斯堡家族三面包围的状态,追求两个目的:削弱哈布斯堡家族的实力,并维持欧洲列强之间业已形成的有利于法国的均势。1610 年,亨利四世遇刺身亡。贵族分裂活动重起,宗教战争再度爆发。黎塞留沿袭亨利四世的外交政策,致力于打击哈布斯堡王朝。信奉“国家利益至上”

国际关系学院历年真题(完整版)

国际关系学院 2006年考研题目 一名词解释: 1,普法战争 2,白里安凯洛格公约 3,德黑兰会议 4,肯尼迪和平战略 5,北约伙伴关系计划 6,日本关于联合国维和行动合作纲领 二:简答题 1,简述二战时苏联建立“东方战线”的过程及影响 2,试述20世纪70-80年代发展中国家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背景行动及成果? 三论述 1,20世纪30年代美国中立法,以及租界法案的背景内容以及影响? 2,20世纪70年代苏攻美守战略形态的成因的内容以及影响? 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专业(政治)综合 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专业(政治)综合 简答 1简述东亚峰会的意义 2简述中日关系僵局的原因 短论 论911事件的影响 简述一下二战时苏联建立“东方战线”的过程及影响 国际关系史: 一名词解释: 1,普法战争2,白里安凯洛格公约3,德黑兰会议4,肯尼迪和平战略\ 5,北约“和平伙伴关系计划”6,日本《联合国维持和平活动合作法》\ 二:简答题 1,简述二战时苏联建立“东方战线”的建立并评价其作用\r 2,试述20世纪70-80年代发展中国家开展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斗争的背景、目标及成果。三论述\ 1,20世纪30年代美国先后制定《中立法》与《租界法》的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影响。2,20世纪70年代苏攻美守战略形态形成的原因、表现及其影响。 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政治)专业综合 一、简答(每题25分) 1试析首届东亚峰会的意义 2简析当前中日关系陷入僵局的原因\ 二、短论(100分) 评估911恐怖事件的影响

国际政治专业综合 一、名词解释 1、“文明冲突论” 2、欧洲一体化 3、中国提出的新安全观 4、国际政治行为体 5、民族主义 6、第四轮朝核六方会谈 二、论述题 1、什么是世界格局?试论世界格局划分的基本理论及21世纪初的世界格局。 2、试析当前中日关系及中国关于中日关系发展的主张。 3、试论新现实主义的基本理论、流派及意义。 国际关系专业(文传)方向专业综合 一、名词解释 1、博客 2、把关人 3、公众 4、意见领袖 5、财经传播 6、遣唐使 7、文艺复兴 8、和平崛起 二、简答题(前4题选答3道,第5题必答) 1、试结合信息社会中因特网这一传播新媒体,简析马歇尔.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的观点 2、当今美国公共关系理论研究中有所谓“管理学派”、“语艺学派”和“整合营销传播学派”,请选择其中一个学派,简述其对公共关系的基本观点,并说明其主要的学术代表人物。 3、“软实力”(soft power)这一概念最早是由谁在什么时候提出的?其主要含义是什么? 4、简述五四精神与外来文化思潮影响的关系。 5、简述大众传播的信息的商品属性和文化属性。 三、论述 端午节最早发源于哪个国家? 2005年11月,以“江陵端午祭”名义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传代表作”获得成功的又是哪一个国家? 此前,我国民间舆论曾就与该国的所谓“端午申遗之争”进行过一年多的争论;那么,从历史文化传播和文化软实力的角度看,我们应当抱着什么样的理性态度和认识?请谈谈你的看法。 ***************** 说明: 1、从2003年起,每门专业课总分从100分调整到150分 2、从2004年起,《国际关系史》考查的时间范围调整为1945-2000年 3、从2004年起,专业课二调整为综合科目,包括世界经济概论和国际关系理论两部分1999年 《国际关系史(1919-1995)》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拉巴洛条约 2、史汀生主义 3、的里雅斯特 4、纳尔逊?曼德拉

国际关系史考研真题分类汇编,战争、协议文件汇总

育明教育官方网址 https://www.360docs.net/doc/9114054140.html, 北大、人大、中财、北外教授创办 集训营、一对一保分、视频、小班、少干、强军 国际关系史试题分类汇编(1618-2004) 名词专题部分(共255题) 战争: 1.三十年战争、 2.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 3.北方大战、 4.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 5.七年战争、 6.美国独立战争、 7.克里米亚战争、 8.普丹战争、 9.普奥战争、10.普法战争、11.中日甲午战争、 12.美西战争、13.英布战争、14.日俄战争、15.意土战争、16.两次巴尔干战争、17.第一次世界大战、18.奇怪战争、19.太平洋战争、20.苏德战争、21.第二次世界大战、22.朝鲜战争、23.中东六·五战争、24.第四次中东战争、25.两伊战争、26.海湾战争、27.波黑冲突、28.科索沃战争、 29.伊拉克争。 文件: 1.《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2.《比利牛斯条约》、 3.《乌得勒支和约》、 4.《圣斯特法诺和约》、 5.《安政条约》、 6.《中俄伊犁条约》、 7.《江华条约》、 8.《普拉特修正案》、 9.“至克鲁格电报”、 10.《英日同盟条约》、11.《日韩合并条约》、12.《和平法令》、13.《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14.《凡尔赛和约》、15.《色佛尔条约》、16.《洛桑条约》、17.《九国公约》、18.《拉巴洛条约》、19.《贝尔福宣言》、20.《道威斯计划》、21.《杨格计划》、22.《洛迦诺公约》、23.《非战公约》(白里安-凯洛格公约)、24.《胡佛宣言》、25.《天羽声明》、26.《反共产国际协定》、 27.《中立法案》、28.《慕尼黑协定》、29.《租借法案》、30.《钢铁盟约》、31.《苏德互不侵犯条约》、32..《大西洋宪章》、33.《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34.《苏日中立条约》、35.《联合国家宣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关系考研刘德斌《国际关系史》课件

国际关系史刘德斌 第八讲维也纳体系的衰落与“欧洲体系”的全球扩张 经过1848年欧洲革命和1854年克里米亚战争、欧洲协调体制的裂痕愈大。至1871年德国实现统一,欧洲的均势被打破,维也纳体系终于解体。 工业革命所带来的交通运输业的迅猛发展和通讯手段的革新,把世界日益联结为一个整;欧洲先进国家产业结构从农业向工业的转型,制造了世界范围内的分工体系,“中心—边缘”结构逐步建立起来。在用工业革命的成果武装起来的西方列强侵略扩张中,穆斯林世界衰落了,东亚封贡体系解体了,欧洲霸权时代降临了。值得我们注意和深思的是,在欧洲,两个欧洲侧翼国家——海上霸主英国和陆上强国俄国是侵略扩张的先锋,英俄两国争霸也是19世纪中叶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主旋律之一。在北美,年轻的美利坚共和国在自己独立不久就敢于提出“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对抗欧洲势力;在东亚,古老而庞大的“中央帝国”衰落了,边缘地区的岛国日本却借机而起,通过明治维新跃进列强的行列。美国和日本的加入,对欧洲的霸权提出了挑战,也扩大了欧洲国家主导的国际关系体系。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压迫,激起了亚非拉人民的激烈反抗,对西方的抵制和造反开始兴起。 1.克里米亚战争与欧洲国际关系新格局 维也纳体系确立后,沙皇俄国利用其战略优势,加快了对日趋衰落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占和瓜分的步伐,以实现其控制黑海海峡,实现几代沙皇梦寐以求的战略目标—南下地中海。在近东有着巨大政治经济利益的英法两国,不能坐视俄国在近东建立霸权。双方争夺近东霸权的矛盾和斗争导致了1853—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Crimean War,历史上又称“东方战争”)。参战的双方分别是俄国与英国、法国、土耳其和撒丁王国。 战争的导火线是争夺圣地和宗教保护权问题。1853年11月30日,俄国舰队在锡诺普港全歼了土耳其舰队。1854年1月,英法舰队进驻黑海保护土耳其。2月6日,俄国宣布与英法断绝外交关系。2月27日,英法向俄国下最后通牒,要求俄国退出所占领的两公国,俄国对此不加理睬。3月12日,英法与土耳其结盟并于3月28日对俄宣战。此时,撒丁王国首相加富尔正在寻求时机把奥地利势力驱逐出意大利。他看到如果与英法结成同盟,将会给意大利的统一带来希

北大国际关系史考研-《国际关系史(战后卷上下)》(方连庆,北大版)两本书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考研辅导班-《国际关系史(战后卷上下)》 《国际关系史(战后卷上下)》(方连庆,北大版)两本书 第一编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1945—1949) 第一章盟国在处理战败国问题上的矛盾和斗争 一.美苏在东欧问题上的不同 二.西方与苏联的裂痕 三.德国赔款问题与德国问题的产生:柏林事件的发生 第二章美国霸权地位的确立及其对西欧的控制 一.美国的独一无二地位 二.西欧战后的羸弱 三.马歇尔计划的产生 四.北约的产生与西欧联合的初步浮现 第三章苏联成为世界大国及其同东欧和南斯拉夫的关系 一.苏联的大国实力 二.苏联与东欧国家的关系 三.情报局事件与苏南关系的破产 四.经互会和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 第四章亚洲各国争取民族独立斗争的胜利 第五章美国对华政策的破产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一.美国的扶蒋反共政策 二.新中国成立对亚洲和世界格局的影响 三.美国对华遏制战略 第二编五十年代的国际关系(1950—1959) 第六章美国推行敌视中国的政策及其在亚洲的侵略扩张活动一.敌视中国政策的体现 二.美国支持印度支那地区战争 三.美台防御条约 四.多米诺骨牌理论

第七章西欧联合趋势的发展和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 一.舒曼计划与煤钢共同体 二.罗马条约与共同体的成立 三.联合的欧洲与法德和解 四.联合欧洲的意义 第八章苏联对外政策的新变化 一.斯大林死后的苏联变化 二.赫鲁晓夫推动对美缓和 三.三和路线的提出 第九章亚非会议和亚非国家反帝斗争的高涨 万隆会议与亚非民族革命 第三编六十年代的国际关系(1960—1969) 第十章美苏争霸格局的形成美苏争霸的成因与国际政治机理 第十一章西欧、日本对外政策的调整实力增强后的欧日更加自主,仍依附于美国第十二章苏联恶化中苏关系和加强对东欧的控制 一.中苏关系恶化的成因 二.波匈事件 三.社会主义阵营的分裂 四.勃列日涅夫主义 第十三章第三世界的兴起 第四编七十年代的国际关系(1970—1979) 第十四章美苏在缓和中的争夺 一,美苏缓和的成因 二、美苏缓和的意义和影响 三、美苏缓和中的持续斗争 第十五章西欧联合趋势的加强和日本的“多边自主外交” 第十六章第三世界联合反帝反殖反霸斗争的新局面 第十七章中国对外关系的新篇章中美和解与建交高潮 第五编八十年代的国际关系(1980—1989)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考研《国际关系史》(王绳祖版)知识点梳理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考研《国际关系史》(王绳祖版)知识点梳理 《国际关系史》(王绳祖版) 第一章十七世纪中叶到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的欧洲国际关系的形成 第一节欧洲国际关系体系的形成 第二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第三节法国扩张与西欧列国的反法斗争 第四节北方大战 第五节十八世纪争夺欧洲和殖民地霸权的斗争 第二章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与拿破仑战争时期的国际关系 第一节围绕美国独立战争的国际斗争 第二节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第三节法国对外侵略战争时期的国际关系 第四节拿破仑战争时期的国际关系 第三章维也纳反动体系和东方问题 第一节维也纳会议 第二节神圣同盟和四国同盟 第三节神圣同盟干涉拉美国各国的企图和门罗宣言 第四节东方问题 第四章一八四八年欧洲革命到普法战争时期的欧美国际关系 第一节一八四八——一八四九年欧洲革命时期的国际关系 第二节克里米亚战争与巴黎和约 第三节美国南北战争期间的国际斗争 第四节意大利的统一 第五节德意志的统一与普法战争 第五章一八七O年以前欧洲国家对亚非的侵略和亚非各国反殖民主义的斗争第一节英国吞并印度和印度人民的反抗 第二节荷兰侵占印尼和印尼人民的反抗 第三节资本主义列强奴役中国的开始和中华民族的反侵略战争

第四节列强侵略日本和日本国际地位的变化 第五节列强在非洲的侵略活动 第二编近代国际关系(一八七一——九一八年) 第一章一八七一年至十九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的欧洲国际关系第一节普法战争后的欧洲局势 第二节近东问题和柏林会议 第三节三国同盟的形成 第四节德国联盟体系的完成和法俄同盟的订立 第二章十九世纪七十——九十年代列强瓜分世界的斗争 第一节英俄在中亚的争夺 第二节列强对中国和东南亚的侵略 第三节欧洲列强对非洲的瓜分 第三章帝国主义的最终形成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第一节帝国主义的最终形成 第二节美西战争和美帝国主义的殖民扩张 第三节英布战争期间的国际关系 第四节义和团运动和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军事干涉 第五节英日同盟和日俄战争 第一章十七世纪中叶到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的欧洲国际关系的形成第一节欧洲国际关系体系的形成 第二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第三节法国扩张与西欧列国的反法斗争 第四节北方大战 第五节十八世纪争夺欧洲和殖民地霸权的斗争 第二章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与拿破仑战争时期的国际关系 第一节围绕美国独立战争的国际斗争 第二节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第三节法国对外侵略战争时期的国际关系 第四节拿破仑战争时期的国际关系

国防大学和国防科技大学的区别_哪个厉害比较厉害

国防大学和国防科技大学的区别_哪个厉害比较厉害 国防大学不是普通意义上的高校,并不直接向地方招生,基本属于学习教育,这 与国防科技大学的学历教育有本质的区别。以下是小编整理了关于国防大学和国防科 技大学的区别_哪个厉害比较厉害,希望你喜欢。 国防大学和国防科技大学的区别 国防大学,在北京,是我军的最高学府。学校是专门培养我军中高级领导干部的,被誉为“将军的摇篮”!全军正师职干部升任少将前,必须要得到国防大学进行为期一年 的全脱产培训和学习。国防大学是正大军区级,并且直接隶属中央军委领导。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在湖南长沙市,肩负着为国防现代化培养高级科学和工程技 术人才与指挥人才,从事国防关键技术研究的重要任务,是全军985、211院校之一。在高考中提前录取优秀的高中学生,经过四年培训学习后授予中尉军衔。国防科学技 术大学属于正军级,隶属中央军委直接领导。 首先可以明确的是,二者不是同一所大学,一般来讲国防大学是中国人民解放军 国防大学,而国防科技大学是另外一所大学。 国防大学本部位于北京,是中国最高军事学府,全军2110工程重点院校,是全 军唯一的综合性联合指挥大学,是培养联合作战人才和高中级领导干部的重要基地, 被称为将军的摇篮。这所大学是不对普通高中学生招生的,只招收中级军官,军衔最 低是中校。也就是说,普通高中生是没有资格报考这所大学的。 国防科技大学位于长沙,是国防部和教育部双重领导下的国家重点军事类高校, 其前身是著名的哈军工,陈赓大将是首任院长。它是军中唯一一所985大学,2018年

校友会排名全国第9位,素有“军中清华”之美誉,其实力可想而知。这所大学是面向 高中生招生的,但是一般人很难考上,因为它不但要求高考分数够高,还要求身体素 质够好。 国防科技大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光学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 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原子与分子 物理、机械电子工程、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国家重点学科:飞行器设计、微电 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几乎全部是工学学科。 国防科技大学和清北三个大学针对性都不一样,如果你是希望穿上军装,在未来 的某一天用自己的梦想成就祖国的辉煌的话,无二个人认为国防科大肯定是前沿选择,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或许都不会考虑。 但是如果你希望入科研或者希望从科学技术方面发展,而不是军队一类的愿望的话,那和上文一样,两者同样没有可比性。 哪个厉害比较厉害 这两所学校要说都很厉害,只不过培养人员的方向不同,当然如果说谁更厉害, 肯定是国防大学更为突出。 1.国防大学主要是进行研究生以上学历培养,还有就是进行中高级军事干部的培训,以及每年也会组织省部级领导干部进行相关领域的培训。而且国防大学目前在改 革后为副大区级别,直接隶属于军委。目前在上海、南京、西安等地都有分院。 2.国防科技大学,是高等教育院校,它面向高中毕业生招生,同时也培养研究生、博士生,它的级别在改革后也有所调整,降为了正军,不过也是隶属于军委直管。 3.如果说军队里面的最高学府,那么肯定还是国防大学,毕竟这里面能进的都不 是一般人,招收的研究生一般都是在部队里面有一定任职经历的;以前国防大学还有龙 虎班,参加过培训的基本上都是要进行提拔重用的。 4.而且国防大学还要进行一些重大战略问题的研究,以及重要军事理论的研究等等,从某种程度来说,它们更多研究战略战役层次的问题;而国防科技大学,主要是在 科技研究方面有自身的优势,这也是常年积累的老底子。 5.不过如果你是高中生,就暂时不要把目标定在国防大学身上了,因为人家不面 向地方招生;而努努力还是有机会上国防科技大学的。 相关文章: 1.国防大学和国防科技大学是同一所学校吗?为什么比清华北大还难进?

国际关系史·笔记整理

《国际关系史》(近代卷)笔记 一. 三十年战争(1618~1648年) 1.起因:神圣罗马帝国与德意志诸侯意欲削弱对方力量,借新教与天主教之争而发起战争 2. 导火线:斐迪南二世任波西米亚国王,遭民众反对。布拉格议会中的新教徒代表将国家派来的官员抛出窗外(史称“抛出窗外事件”),次日发动布拉格起义。 3. 过程:(1)波西米亚—巴拉丁阶段(1618~1624年) 波西米亚和巴拉丁联军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斐迪南二世作战。斐迪南二世联合天主教联盟和西班牙击败联军,波西米亚成为奥地利的一个省,西班牙占领巴拉丁。 (2)丹麦战争阶段(1625~1629年) 英国、荷兰、丹麦为了打击斐迪南二世结成同盟,由丹麦派兵德意志北部,被皇帝击败。斐迪南二世控制北部德意志。皇帝颁布归还教产敕令,规定新教诸侯将1552年之前夺取的土地归还天主教诸侯。 (3)瑞典战争阶段(1630~1635年) 瑞典为在波罗的海争霸,入侵德意志北部,取得法国和德意志新

教诸侯支持。战争初期,瑞典作战顺利,占领了德意志北部和中部一些地区以及慕尼黑。但在吕岑战役中,瑞典国王古斯塔夫斯二世阵亡,瑞典军队逐步退至波罗的海沿岸。斐迪南二世与勃兰登堡和萨克森缔结《布拉格和约》,同意不在该地区实施《教产归还敕令》。斐迪南二世再次获胜。 (4)法国—瑞典阶段(1635~1648年) 法国与瑞典、荷兰结盟对斐迪南二世宣战,斐迪南二世得到西班牙、巴伐利亚、勃兰登堡和萨克森的支持。法国在战争初期战绩一般,但瑞典占领了北部和中部德意志。1637年,斐迪南二世去世,其子费迪南三世即位,在军事上败给瑞典。西班牙因国内反西班牙革命以及对法作战的失利,丧失了在欧洲的军事优势。费迪南三世被迫求和。 4. 结果: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1)瑞典占有西波美拉尼亚和部分东波美拉尼亚、维斯马以及不莱梅和维尔登,控制奥得河、易北河以及威悉河口 (2)法国获得阿尔萨斯 (3)重申教随国定原则 (4)承认德意志各邦诸侯享有内政外交自主权

研究生院和研究生学院 区别

研究生院跟研究生学院的区别56所研究生院名单: 北京大学研究生院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 清华大学研究生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院 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北京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院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研究生院 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南开大学研究生院 天津大学研究生院 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东北大学研究生院 吉林大学研究生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院 复旦大学研究生院 同济大学研究生院 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 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南京大学研究生院 东南大学研究生院 浙江大学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 厦门大学研究生院 武汉大学研究生院 华中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 国防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中山大学研究生院 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院 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院 北方交通大学研究生院 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院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院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华东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院 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院 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院

山东大学研究生院 石油大学研究生院 湖南大学研究生院 中南大学研究生院 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四川大学研究生院 重庆大学研究生院 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院 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兰州大学研究生院 第二军医大学研究生院 第四军医大学研究生院 哈尔滨工程大学研究生院 河海大学研究生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__________ 设立“研究生院”是要经教育部批准的,目前只有上面几所。其他学校的相关机构都应该叫“研究生部”。教育部没有“研究生学院”这种设置。我知道有的学校也叫“研究生学院”,不过这纯粹是为了浑水摸鱼而已。注意上面56所没有一家愿意在“研究生院”中间加一个“学”字的。其历史可以看参考资料的网页! 注意哈尔滨医科大学是“研究生学院”而非“研究生院”,教育部没有批过“研究生学院”(当然学校自己可以随便叫),教育部批的,具有参考意义的只是“研究生院" 另外“省属高校”一般比“部署高校”地位低一点,两者不存在重合(即是“省属高校”又是“部署高校”的已经在前几年被下方了)。 有兴趣可以搜以下关键词“研究生学院”,看看都是那些学校叫“研究生学院”就明白了。 参考资料的网址是教育部的官方文件,有权威性。 参考资料:https://www.360docs.net/doc/9114054140.html,/edoas/webs ... 98&infoid=12849 研究生院是一个学校科研,实力的象征,是指一种院系建制,相应的根据教学规模,科研实力等指标,一般分为研究生招生办公室,研究生处,研究生院等。而研究生学院是一种不正式的说法,一般这样宣称的高校,其研究生培养部门尚未达到研究生院的标准,或许是在未来几年有望获批建立研究生院,而急于讨口彩的牵强说辞而已。设立“研究生院”是要经教育部批准的,目前只有下面这些(见链接)。其他学校的相关机构都应该叫“研究生部”。教育部没有“研究生学院”这种设置。(当然学校自己可以随便叫),教育部批的,具有参考意义的只是“研究生院" 另外“省属高校”一般比“部署高校”地位低一点,两者不存在重合(即是“省属高校”又是“部署高校”的已经在前几年被下方了)。 有时候有的学校也叫“研究生学院”,不过这纯粹是为了浑水摸鱼而已。 教育部批准的2008年开设研究生院的院校名单查询地址:https://www.360docs.net/doc/9114054140.html,/yxmd/yjsy.jsp

王绳祖《国际关系史》考研复习笔记-国关院国际关系史考研重点和资料

育明教育2014年各高校政治学&国际关系&外交学考研专业课基础班视频课程+全套真题、笔记等全套资料+公共课阅卷人一对一指导=1680~3000元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国际关系考研攻略

王绳祖《国际关系史》考研笔记 第一编近代国际关系(十七世纪中叶—--一八七一年) 第一章17世纪中叶到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的欧洲国际关系 第一节欧洲国际关系体系的形成 三十年战争与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三十年战争前的欧洲形势 ①法国经济得到发展,发展海外贸易,为对付西班牙的反法政策,法国和新教国家英、荷以及德国新教诸侯结成反哈布斯堡同盟 ②西班牙无敌舰队被英国击败,海上力量受到削弱,尼德兰等省份的独立,使其在政治经济上受到打击 ③英国资本主义相当发达,积极干预欧洲大陆政治。三十年战争期间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 ④荷兰站在法国一遍,反对天主教同盟国家;瑞典与德国北部诸侯有直接的利益冲突,所以也站在法国一边;俄国忙于对波兰的战争,无意干预三十年战争。 时间:1618年—1648年 导火线:哈布斯王室压迫捷克新教徒,剥夺他们的政治权利,激起了捷克人民起义。 参战对象:一方以法国为首,包括瑞典,丹麦,以及在宗教改革中扩大了疆土,增强了实力的德意志诸侯。另一方则以神圣罗马皇帝为首,包括了奥地利,西班牙以及在宗教改革中失去了疆土与削弱了实力的德意志诸侯。 矛盾对象:天主教徒与新教徒,捷克人和日耳曼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与德意志诸侯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A内容:①、欧洲大陆的疆界变更法国,瑞典和德意志的新教诸侯得到了大片领土。法国取得阿尔萨斯,并肯定了它早先取得的三个主教区---梅斯,土耳其和凡尔登归它所有。瑞典则获得了波罗的海沿岸和北海沿岸最重要的港口,并且取得了军费赔偿。 ②、限制了皇帝的权利,承认各诸侯有独立的外交权,从政治上分裂了帝国。 ③、瑞士和荷兰的独立获得缔约国的承认。 ④、卡尔文教派可享受与路德教派同样的权利;在帝国法庭中,天主教和新教的法官各占的人数相等。 法国获得了大量领土,为后来称霸欧洲打下了基础,瑞典成为北欧强国,德意志经济受到

211、985、研究生院等名单

34所自主划线高校: 北京大学医学部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山东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吉林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东北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厦门大学湖南大学武汉大学兰州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大学中南大学重庆大学四川大学 56所设立研究生院高校: 北京大学研究生院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清华大学研究生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院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北京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南开大学研究生院天津大学研究生院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东北大学研究生院吉林大学研究生院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院 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同济大学研究生院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 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南京大学研究生院东南大学研究生院 浙江大学研究生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厦门大学研究生院 武汉大学研究生院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院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 国防科技大学研究生院中山大学研究生院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院 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院北京交通大学研究生院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院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院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华东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院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院 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山东大学研究生院中国石油大学研究生院 湖南大学研究生院中南大学研究生院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四川大学研究生院重庆大学研究生院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院 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兰州大学研究生院 第二军医大学研究生院第四军医大学研究生院哈尔滨工程大学研究生院 河海大学研究生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985高校 一期名单:(34所)清华大学 中国科技大学 南京大学 复旦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浙江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北京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开大学 天津大学 东南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武汉大学 厦门大学 山东大学 湖南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中南大学 吉林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重庆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考研辽宁大学国际关系史真题2007~2012

辽大国际关系史真题(2007~2012) 2007 一、名词解释(8*5) 1威尔逊2英布战争 3绥靖政策4《地中海协定》 5珍珠港事件 二、简答题(10*5) 1英国放弃“光辉孤立”政策的原因有哪些? 2苏俄的建立对国际关系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3简析门罗主义的基本原则及其双重属性。 4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对外战略。 5简述20世纪30年代英、德、苏形成战略三角关系的原因。 三、论述题(20*3) 1试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及其历史特点。 2试析两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及其区别。 3试述19世纪后期德国对外政策的转变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2008 一、名词解释(6*5) 1哈布斯堡家族2三国干涉还辽 3苏德互不侵犯条约4第一次柏林危机 5海湾战争 二、简答题(10*6) 1《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定的国际关系原则主要有哪些? 2俾斯麦大陆联盟体系是如何形成的? 3谈谈苏联集体安全的提出与主要内容。 4简述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及其历史。 5简述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过程和意义。 6战结束后俄罗斯外交政策是怎样演变的? 三、论述题(20*3) 1结合17、18世纪的国际关系史实,试析均势原则的内容和意义。2试比较维也纳体系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间异同。 3论述冷战后的两种世界趋势:全球化与当代民族主义。 2009 一、名词解释(6*5) 1马基雅维利2《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3两次海牙会议4布雷顿森林体系 5《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二、简答题(10*6) 1英国“光荣革命”后,对其内政外交政策发生了哪些变化? 2简析美西战争及其对美国的影响。 3简述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4简述联合国形成的过程。

机械专业排名

全国高校机械专业排名![] 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 1 华中科技大学A+ 10 大连理工大学 A 19 吉林大学 A 2 上海交通大学A+ 11 燕山大学 A 20 同济大学 A 3 哈尔滨工业大学A+ 12 东北大学 A 21 合肥工业大学 A 4 浙江大学A+ 13 西北工业大学 A 22 北京邮电大学 A 5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A+ 14 天津大学 A 23 中南大学 A 6 西安交通大学A+ 15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 24 武汉理工大学 A 7 清华大学 A 1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A 25 北京工业大学 A 8 上海大学 A 17 哈尔滨工程大学 A 26 山东大学 A 9 北京理工大学 A 18 重庆大学 A 27 东南大学 A B+ 等(41 个) :南京理工大学、湖南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理工大学、南昌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苏州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东华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山东科技大学、江苏大学、武汉科技大学、浙江工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大连交通大学、厦门大学、浙江理工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郑州大学、大连海事大学、河北工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上海理工大学、沈阳工业大学、四川大学、河南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广西大学、宁波大学、武汉工程大学、武汉大学、中北大学 排名得分排名得分排名得分排名得分排名得分 10003清华大学 1 93.32 6 87.98 1 100 6 81.95 3 98.54 10213哈尔滨工业大学2 92.9 3 93.86 2 94.59 4 85.12 4 97.71 10698西安交通大学 3 92.01 11 83.89 5 84.79 1 100 2 98.99 10487华中科技大学 4 91.84 1 100 12 78.31 2 97.73 1 100

2015年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史考研真题,心得分享,考研笔记,复试真题

1/9 【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官方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9114054140.html, 1 2015年北京外国语大学考研指导 育明教育,创始于2006年,由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教授投资创办,并有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知名高校的博士和硕士加盟,是一个最具权威的全国范围内的考研考博辅导机构。更多详情可联系育明教育孙老师。中外政治制度(地区国别研究) 政治学原理: 1、杨光斌:《政治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迈克尔·罗斯金等:《政治科学》(第九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倪世雄等著:《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李少军:《国际政治学概论》(第二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中外政治制度: 1、唐晓等:《当代西方国家政治制度(修订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版。 2、徐育苗:《中外政治制度比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3、杨光斌等:《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外交学、公共外交 政治学原理: 1、杨光斌:《政治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 2、迈克尔·罗斯金等:《政治科学》(第九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3、倪世雄等著:《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

2/9 【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官方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9114054140.html, 2 4、李少军:《国际政治学概论》(第二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国际关系史与中国外交: 1、方连庆等主编:《国际关系史》(近代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2、方连庆等主编:《国际关系史》(现代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3、方连庆等主编:《国际关系史》(战后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4、袁明主编:《国际关系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5、张历历:《当代中国外交简史》,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年。 6、牛军编著:《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史概论(1949-2000)》,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7、有关当前国际时事和中国外交的报刊和论著 这里所指的捷径并不是“速成班”、“点金法”,而 是合理步骤,让你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相信现在还有很多同学仍然没有确定自己的目标专业院校,一直抱着等等看或者船到桥头自然直的态度,就这么在摸索中复习着。虽然,我们也是在学习,在进步,但是这种指向性不明确针对性不准确的复习,肯定会消耗掉我们的一些精力和时间。只有目标明确,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2016南大国际关系619国际关系历史与理论真题

一.名词解释: (5分*10题) 1.七年战争 2.法绍达事件 3. 热那亚会议 4. 戴维营协定 5.美澳新安全条约 6.罗伯特·吉尔平 7.多元主义 8.国际关系批判理论 9. 《二十年危机(1919-1939)》 10.人道主义干涉 二.论述: (25分*4题) 1.从19世纪的国际事件出发,试分析维也纳体系为何能维持欧洲的基本和平。 2.结合70年代国际形势的变化探讨美国、苏联、中国的对外战略与意图 3. 从结构与行为体关系角度出发分析新自由主义、新现实主义与建构主义的区别。 4.从集体安全理论与均势理论出发探讨大国关系的重要性。 ps:95%的精确度。 名解顺序方面可能有个别颠倒,论述少数字眼可能不太精确,但内容没差。好运。 二. 名词解释:1、美西战争 2、布雷顿森林会议3、2-6备忘录 4、舒曼计划5、国际新秩序 6、国际社会理论7、尼布尔 8、软权力9、领导长周期理论 10、多边主义 大题:1、德国联盟体系的完成及其影响 2、战后美国在亚太的军事同盟体系及其影响

3、世界体系论 4、世界秩序新论 我能记起来的就这些了。大题目记得不是很清楚了。 世界史 名词解释(80) 古埃及象形文字汉莫拉比法典梭伦改革亚里士多德 庄园制度固定柴明达尔制度美国的文官条例(1883)2C计划 简答题(80) 1. 法兰西第二帝国 2. 新边疆政策 问答题(140) 1. 说说自由民权运动的历史作用 2. 概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各大国谋求欧洲集体安全的措施和后果。 国际关系史(分值我没注意看,四个大题大概意思就是这样) 名词解析 希波战争玫瑰战争马嘉理事件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 门罗宣言十四点原则纳赛尔《洛伽诺公约》 大题 1. 以奥斯曼帝国为中心分析当时的国际关系 2. 分析英法绥靖政策和美国中立政策的原因 3. 分析地理大发现与现代国际关系产生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