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低年级开英语课的必要性(一份)

浅谈小学低年级开英语课的必要性(一份)
浅谈小学低年级开英语课的必要性(一份)

浅谈小学低年级开设英语课的必要性

姓名:殷晓旭单位:明光三小电话:

【内容摘要】由于新课标的实施,使得英语教育在小学课程中的角色越来越重要。而儿童英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起始阶段。此时小学低年级英语课程的开设,应为儿童的近期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儿童英语教育要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初步的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一定的预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本文中就小学低年级英语课是否有必要开设,及开设中可能遇见的问题进行了浅谈。

三十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在教育、经济等各领域与国际接轨的步幅愈来愈快。当今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与世界各国在经济、贸易等领域交流频繁,越来越多的外国工商企业与我国发生经贸往来,而在其中英语作为一门世界性的语言在国际间交流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故此英语教学近年来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近年来,明光市三小从小学一年级起开设英语课。从理论上讲,这无疑是一大进步,因为它既符合课改的精神,也适应了当前全民学英语的形势,同时也为家长们的望子成龙之梦增添了更大的希望。然而,如果实事求是地说话,小学一、二年级的英语课应该怎么开,怎么样才能开展好一、二年级英语教学,甚至,学校有没有必要在一、二年级开设英语课等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是值得我们去探讨和思考的。本学期以来,我任教明光市三小一年级和二年级的英语课,英语课的设置是每周一节,我校采用的是攀登英语教材。那么就目前英语普及的状况和学生学习英语的现实情况而言,在小学低年级开设英语的确具有其现实的意义和显著的作用。

首先,有利于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每周当我带着笔记本电脑进班,学生都是情绪高昂以及兴奋的,每次在教学过程中,我都利用多媒体,通过播放动画片的形式来教学一些浅显易懂的单词,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在看动画片的过程中被调动起来。而众所周知,英语学习对于中国学生来说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

比如语言环境的缺乏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现实。可是,多数学生对学习英语不感兴趣,产生厌学情绪却是阻碍英语教学的极大障碍。因此,在低年级开设英语,并根据《新课标》要求,着力于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利用一些图片及动画片和游戏,对其进行感染和熏陶,由浅入深,潜移默化,逐步树立起孩子们学习英语的信心,唤起他们的热情,必将促进今后高年级的学习。

其次,有助于提高素质,缩小差距。现在在我们的城市里,泛滥的各种英语辅导班和丰富的网络资源使城市学生成为近水楼台,占据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可是对于像三小这样的学校来说,近郊以及附近农村的学生不占少数,而这样的学生很多都是留守儿童,父母常年不在身边,爷爷奶奶一般就只能管好孩子衣食住行,对于学习大都都是心有余力不足的,而对于一部分这样的学生来说,往往和诚实里的孩子是有很大差距的,尤其在英语这个科目上面,更是望尘莫及。如果市里每个学校都能在一、二年级就开设英语课,就能够使他们尽早地接触英语,学习英语,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些农村学生先天的不足,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缩小城乡差距,尽量减小农村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的“缺奶”现象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从而逐步实现教育公平。

第三,有利于学习潜能的发挥。有关言语神经生理机制的研究和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表明4~10岁是儿童开始学习外语的最佳年龄,因为这一时期大脑言语机能具有很大的可塑性。根据儿童语言发展的规律, 岁左右—6、7岁是语言学习的关键期。儿童从出生到岁左右是语言准备期,也称前语言期,从岁左右开始,儿童即进入语言的发展阶段,从混沌一体到逐步分化;从不完整到完整,从严谨到灵活;从压缩、呆板到逐步扩展、灵活, 儿童的语言逐步走向成熟。在有条件的家庭, 双语可以在这时同时进行,可以自然而然地在两种语境中掌握并运用两种语言而不使其相互混淆。这说明儿童很早就已具有接受双语教育的能力,因此第二语言学习宜及早开始。同时由于低年龄儿童对外语的学习具有年龄及心理上的优势,在小学阶段开设英语课,有可能促其以后外语学习的成功。依据这一理论,一、二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学习英语的最佳年龄段。如果我们抓住有利时机,因势利导,适时对孩子进行外语技能训练,促进其大脑的发展,必定会获得较高的外语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势必能够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然而,回顾我校的教学实践,观察学生的学习行为,我们发现,低年级英语学习的前景却并没有我们想

象的那么乐观,甚至还存在诸多问题和弊端。

一是学习负担明显加重。有很多一年级的学龄儿童,文化素质相对薄弱,有些孩子甚至到入学年龄时汉语水平都没有达到适宜的水平,语言技能相对较差,导致在英语学习中发音、模仿能力极弱,常常出现张着嘴巴说不出话来的现象。再加上一、二年级正处于汉语拼音的学习阶段,学生们往往把汉语拼音和英文字母混淆,形成了英语和汉语之间的相互负迁移,既影响了汉语拼音的学习,也使得英语学习不达标,明显地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就比如说一年级学生第一次见到小写的a,我还没来及说话,立马都大声的回答我“啊”,我必须给很快纠正过来。

二是教材内容相对偏难。就教材而言,由于“听说领先”思想的指导,课文中生词较多,同义异形的句式和表达法交叉出现,导致许多学生会听却说不出来,会说却不能认读,离开老师就无法学习,回到家中家长由于能力有限,没办法进行辅导,更加使得课后学习和训练几乎不可能实现,十分不利于教学。我校使用的是攀登英语教材,而在沿海一些先进城市里,很多儿童幼儿园就开始接触英语,等开始接触攀登英语之后,就不会觉得难以接受,但是由于我校出于城乡结合部,很多近郊以及农村的孩子,从来没有接触过英语,再学习攀登英语时候就会非常吃力。

三是课时安排不尽合理。《新课标》要求,小学英语课时安排要遵循“长短课时结合,高频率”的原则,力争师生天天见面,使学生每天都有一次学习英语的机会。可是,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目前我们只能采用长课时机制,在一、二年级每周安排一节英语课,势必造成学生星期一学,星期五忘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学习的效果。

四是教学重点有失偏颇。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尤其是在一、二年级,就更应该突出这一点。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由于应试的需要和评价机制的影响,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还较明显的存在“重知识传授,轻语言运用”的倾向,忽视了语言的本性,有悖于教学的目的。目前来说,由于明光市仅仅三小从一二年级开了英语课,所以期末时候没有安排考试,而把英语课作为一般的常识课来看待,没有考试,势必造成学生及教师不能认真对待英语课。

综上所述,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目的是要使小学生通过这门课程培养学习英语的积极情感、形成初步的英语语感、打好语音语调基础、具备用所学英语进行交流的初级能力。通过英语课程的学习,丰富社会生活经历、开拓视野、树立学习的自信心。也就是说,小学英语教学必须从枯燥的语言知识讲解和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中解脱出来,要通过适合儿童年龄心理和生理特点的、生动活泼的课堂活动,把学英语与用英语做事情联系起来,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和语用环境,使学生在愉快和自信的情绪中,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形成语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为初级中学的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所以,我认为在一、二年级开设英语是有必要的,而且也能为孩子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好处。可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有效地实施教学和进行教学管理,使一、二年级的英语教学发挥应有的作用,以达到促进我市学生英语水平的目的。如果教育主管部门、学校领导和广大英语教师能够严格按照《新课标》要求,深入贯彻新课改精神,适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将重点放在兴趣的培养和习惯的养成上,以学生平时参加各种教学活动的表现为依据,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学习英语的情感和态度以及整个过程做出形成性评价,不断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树立正确的学习观,那么,我市低年级英语教学必将会放出灿烂的光辉。否则,就会流于形式,适得其反,给学校、教师和学生带来许多无谓的烦恼和压力。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