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史稿基本知识整理

汉语史稿基本知识整理
汉语史稿基本知识整理

第一讲绪论

一、汉语史的研究对象和意义

⑴何谓汉语史?

所谓汉语,是指汉族人民所说的语言.而汉族是由

汉朝得名.汉语、汉族都是汉代以后才有的名称. 汉语这一名称最初见于六朝<世说新语·言语>:“高坐道人不作汉语”.南朝梁.释慧皎《高僧传》:“谦以大教虽行,而经多梵文,虽未翻译,已妙善方言,乃收集众本,译为汉语。” 汉语史,即汉语发展史的简称.

⑵汉语史的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汉语发展的内部规律.即不同历史时期汉语语音、词汇、语法的基本面貌和特征

语言发展的内部规律:

一般内部规律和特殊内部规律。即指针对所有语言的共同规律。比如,语言各个构成部分发展速度的不平衡性,语言诸要素中词汇变化最快,就是语言的一般规律之一。特殊内部规律是指一定的具体语言的内部发展规律。

⑶汉语史的研究意义:

研究汉语史,首先是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服务。

研究汉语史,对于深入了解和正确使用现代汉语有重要意义。

研究汉语史对于普通话语言学理论的发展也是很有意义的。

二、中国历代学者对汉语史的贡献

我国学者对语言文字进行研究,是从汉代开始的。之后历经六朝、唐、宋、元、明,到清代达到极盛(黄金时代),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叫做“小学”。这个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语义研究阶段

汉初(公元前3世纪)——东晋末(5世纪)代表作品是汉代的《尔雅》、《方言》、《说文解字》、《释名》

《尔雅》

《尔雅》是中国最古的字典,也是我国第一部研究词义的专书。关于它的作者说法不一:三国魏人张揖认为是西周初年周公,汉代郑玄认为是孔子门人,欧阳修认为是“秦汉之间学《诗》者,纂集说《诗》博士解诂之言尔。”郭沫若认为“《尔雅》虽号称周公所作,然实秦汉之际之所纂集,其中且多秦汉人语。”何九盈认为战国末年齐鲁一带的儒生所作.《尔雅》的成书年代也存在西周初、战国末年、西汉等不同说法.王力先生认为应在西汉。

《尔雅》按意义分类,全书十九章,每章篇名都是用“释×”表示:

释诂、释言、释训、释亲、释宫、释器、释乐、释天、释地、释丘、释山、释水、释草、释木、释虫、释鱼、释鸟、释兽、释畜。

这十九篇中,前三篇是解释一般词语,方法是把许多同义词放在一起,而用一个单词来解释.例如《释诂》第一条是:”初、哉、首、基、肇、祖、元、胎、落、权舆、始也。后十六篇是解释各种事物名称的,例如《释亲》:“父为考,母为妣。”

晋代郭璞的《尔雅注》,宋代邢邴的《尔雅疏》(十三经注疏之一)流传至今.模仿《尔雅》的书很多,形成“雅学”。最早的是三国魏人张揖的《广雅》,书名是“尔雅的扩大”的意思。

《方言》

全名《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西汉成都人扬雄作,原为十五卷,今本十三卷,是我国第一部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记录方言的专书。《方言》也是按照意义排列,但是不像《尔雅》的分类那样系统,也没有“释×”的篇名。内容包括古语、今方言(汉代方言)和共同语(通语、凡语)。注明方言词的来源是本书的最大特点,例如《方言》卷一:

嫁、逝、徂、适:往也。自家而出谓之嫁,由女而出为嫁也。逝,秦晋语也。徂,齐语也。适,宋鲁语也。往,凡语也。(卷1)

受《方言》影响的著作,现存而且常见的有清杭世骏的《续方言》三卷,是从古书中搜寻材料来补充《方言》的,钱大昕《恒言录》六卷、郝懿行《证俗文》十九卷等,主要是从古籍中收集材料以印证当代俗语,对汉语词汇史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说文解字》

东汉许慎撰《说文解字》简称《说文》,是中国第一部字书,也是第一部按字的偏

旁编排的字典。这部书决定了将近两千年汉语字典的命运,因为后代的字典基本上

都是继承说文的。全书收9353个单字,1163个重文(异体字),归入540个部首

进行解释。唐宋以来,《说文》是研究中国文字的主要参考书。

《释名》

东汉刘熙著,27篇。是我国第一部语源学专著。分类略同《尔雅》也采用“释×”或“释××”的篇名,后人有的称之为《逸雅》。刘熙认为语音和语义有必然的联系,从语音可以探寻语义的来源。例如:

江,公也,诸水流入其中所公共也。苦,吐也,人所吐也。火,亦言毁也。物入其中皆毁也。

可见,“声训”就是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词作解释的一种释义方法。

词义研究方面的重要成果:

《诗经》的毛传、郑笺,《尚书》孔安国传、《三礼》郑玄注、《左传》杜预注、《论语》何晏注、《孟子》赵歧注、《国语》韦昭注、《公羊传》何休注、《谷梁传》范宁注、《尔雅》郭璞注、唐孔颖达《五经正义》、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宋朱熹《诗集传》、《四书集注》等等。近人的词义研究专著重要的有张相《诗词曲语辞语汇释》、蒋礼鸿《敦煌变文字义通释》。

(二)语音研究阶段南北朝初(5世纪)——明末(17世纪)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出现了一门新学科——汉语音

韵学,语言研究的重点转移到语音方面。

中国现存最早的韵书是隋代陆法言的《切韵》,原本已经

不存在.现在通行的是宋真宗时陈彭年、丘雍奉命重修的《大宋重修广韵》,简称《广韵》。共分206韵,按平、上、去、入四声分五卷。一般人所说的“切韵系统”实际上是根据“《广韵》系统”。根据《切韵》的语音系统,可以上推古音,下联今音.现代汉语普通话和各地方言的语音系统,基本上可以从《切韵》上得到解释。

此外,后世的韵书还有明代乐韶风,宋濂奉敕编撰的《洪武正韵》、兰茂的《韵略易通》等。元代周德清的《中原音韵》是一部根据十四世纪北方话语音系统编著的一部韵书。全书共分十九韵,声调方面首次提出“平分阴阳,入派三声”,《中原音韵》一书所反映的音系,是现代汉语语音系统的源头和基础,在中国语言学史具有划时代意义。

现存最早的韵图是《韵镜》和《七音略》,都是十二世纪的。《切韵指掌图》时代较晚,相传为司马光所作。(三)全面发展阶段清初(17世纪)——太平天国(19世纪)

什么是汉学和朴学?什么是汉学家?

主要研究成果:

官书:《康熙字典》陈廷敬等编,214部首。

《佩文韵府》收集作诗用的复音词和短语。

《骈字类编》主要收集双音词。

《经籍纂诂》阮元等编,收集经、史、子、集的各家注解。

《说文》研究(文字学):

清代《说文》四大家: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义证》王筠《说文释例》\《说文句读》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语义学(即训诂学):

王念孙:《广雅疏证》,《读书杂志》王引之:《经义述闻》,《经传释词》

王氏父子的最大优点是不以《说文》出发,不拘泥于字形,一切以语音为准,即采用”以

声求义”的研究方法,这是科学的研究方法。

章炳麟,清代朴学殿军。同其弟子黄侃一起被后人称为“章黄学派”。主要著作《文

始》、《新方言》、《小学答问》等。

古音学:

顾炎武作《音学五书》,分古韵十部,奠定了清代学者划分上古韵部的基础。其后,

江永分古韵十三部,戴震分古韵九类二十五部,段玉裁十七部,孔广森十八部、王

念孙、江有诰各分二十一部,章炳麟二十三部,黄侃二十八部。

清代学者在声母研究上作出重大贡献的只有钱大昕一人,他证明了“古无轻唇音”、“古

无舌上音”。

古文字学

金文学吴大澂《说文古籀补》孙诒让《名原》

甲骨学孙诒让《契文举例》罗振玉《殷虚书契考释》王国维《戬寿堂所藏殷虚文字考释》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卜辞通纂考释》、《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金文丛考》等。

语法学

中国第一个语法学家是清代马建忠,他的《马氏文通》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系统的

语法学著作。

思考题

中国历代学者对汉语史的研究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有哪些著名的学者和重要著作?这些著作的性质和体例大致是怎样的?

第二讲汉语史的研究根据及方法

一汉语史的根据

1.历来保存下来的书面语言

研究汉语语音史材料有哪些?研究汉语词汇史、语法史的材料有哪些?

2.前人的研究成果

3.外语借词和亲属语言

外语借词包括借入和借出:

汉语里的古奉母字,现代日语吴音都读〔b〕(並母),像“肥”〔bi〕、“妇”〔bu〕、“饭”〔bon〕;古微母日语吴音都读〔m〕(明母),像“武”〔mu〕、“微”〔mi〕、“万”〔man〕,可以证实钱大昕“古无轻唇音”的说法.

古汉语也从外语里借过来一些词.例如“印度”,梵语原音

为“indu”或“Hindu”,汉代张骞通西域, 译作“身毒”,六朝时译为“天竺”,唐代译为“印度”. “竺”和“毒”、“度”音相近, “竺”知母, “毒”、“度”定母,可以证实钱大昕“古无舌上音”的说法.

通过亲属语言的比较:

汉语偏正式复合词的构成,通常是“小名冠大名”,如“松树”、“蝗虫”、“鳝鱼”.清代学者俞樾指出,上古汉语有一种“大名冠小名”的构词法,如“鸟乌”、“草芥”、“鱼鲔”.汉台语里恰恰有类似的构词法.如云南罗平侬语的“李子”〔ma man〕、“桃子”〔ma ta:u〕、“石榴”〔ma sa:n〕,其中〔ma〕是果类大类名.这就给俞樾的说法提供了有力旁证.

4.现代汉语方言

现代厦门话“方、飞、夫、分”等字声母念〔p〕,正是上古汉语没有轻唇音的证明;“知、诛、猪、张”等字声母念〔t〕,正是上古汉语没有舌上音的证明.广东话“急”念〔kép〕、“月”念〔jyt〕,“握”念〔ak〕正是古汉语入声有辅音韵尾〔-p〕、〔-t〕、〔-k〕的证明.

古代地名和人名也往往保存古音,如山东“费县”的“费”旧读bi,西藏的“吐蕃”旧读“bo”,广东的“番禺”旧“pan”,《左传》“是杞子、逢孙、杨孙戍之”的“逢”旧读“pang”,都保留重唇音。

现汉方言对于词汇史的研究也有重要意义。有些古词古义,现代普通话已经不用了,却往往在方言中保存了下来。例如用粘土放在模型里制成的长方形土块,古代叫做“墼”(ji)。东汉许慎《说文·土部》:“墼,未烧也。”。现代普通话只叫做“土坯”,河北张家口一带方言仍叫“土墼”。再如,略微斜着眼睛看,上古叫做“睇”(di)。现在

广东话“我咁样睇[tai] ” ,词义有所扩大。

二、汉语史的研究方法

㈠研究汉语史,首先应把握四个原则:

1.注意语言发展的历史过程

语言的研究可分为静态的研究和动态的研究。

静态的研究:着眼于某一时代的某一语言现象。动态的研究:着眼于不同时代的某一语言现象。

2.密切联系社会发展的历史

语言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社会的发展必然影响语言的发展。

3.重现语言各方面的联系

在语言的构成部分中,语音、词汇和语法是有机地互相联系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4.辨认语言的发展方向

可从两方面看:第一、古代语言循着什么方向达到今天的情况;

第二、今天的语言将来要朝哪一方向走。㈡历史比较法

最初叫比较语法。就是通过两种或几种方言或亲属语言的差别以探索语言的发展规律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是在印欧系语言的研究基础上诞生的。

十九世纪初,欧洲的语言学家发现在方言或亲属语言的差异中回呈现出有规律的语音对应对系.例如:

德语英语

妻子weib wife

小牛kalb calf

据此我们可以发现b和f的对应规律。

德语英语

舌头Zunge tongue

十Zehn ten

据此我们可以发现z和t的对应规律。

德语和英语在语音上具有这些成系统的对应规律,绝对不是偶然的。说明两者具有共同的来源,两者之间具有亲属关系。语言学家据此建立德语和英语的亲属关系,它们同属日尔曼语系。

历史比较法也有自己的缺点:一不能联系社会的发展来研究;二不能重视语言各方面的联系。

此外,还有归纳法、统计法、实证法、探源法、转换法、推演法等。

归纳法,即从许多语言事实中概括出一般原理的研究方法。这是汉语研究中应用最广又比较可靠的方法。段玉裁的古音十七部是归纳《诗经》用韵的结果。

思考题:

研究语言史的根据有哪些?研究汉语史应遵循哪些原则?什么是“历史比较法”?主要缺点是什么?

第三讲汉语的亲属及汉语的历史分期

一汉语的亲属

1、什么叫亲属语言?

从一种语言分化出来的若干种独立的语言,彼此有同源关系。语言学家就把它们叫做亲属语言。2、什么是语系?

语系是从语言历史的角度研究语言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假设,是将语言之间的关系比作和家族关系相似的谱系关系的一种模式。根据语言亲属关系的亲疏远近把有关的语言归入语系、语族、语支、语群、语言、方言、土语??这样一种分类的层级体系之中。

3、汉藏语系

汉藏语系究竟包括哪些语族和哪些语言?系属怎么划分?

目前国际上有两种对立的看法: 一种以我国学者李方桂为代表,另一种以美国语言学家白保罗为代表。

王力对汉藏语系的划分:

汉语和汉藏系诸语言的亲属关系:

一、语音方面:

声调是音位的组成因素,这是汉藏语系的一大特点。汉藏语系所有的语言都具备声调;绝大多数的语言具有辩义的声调。

大多数语言具有--m,- n,- ?韵尾,并且还有-p,-t,-k 韵尾和它们作十分整齐的配合。

二、语法方面

形尾和词头、词尾不丰富,构词词素大多数是单音节的。大部分的汉藏系语言(特别是现代汉语的汉台语群)都具有单位名词。

汉语和侗傣语、暹罗语、越南语等的关系较近,和藏语、彝语、缅甸语等的关系较远。也可从语音、语法两方面看出:

语音方面:

汉台语群大多数语言具有-m,- n,- ?韵尾,并且和-p,-t,-k韵尾配合整齐。而藏缅语群里的语言则没有这两种韵尾的相配。

语法方面:

从语序上看,汉台语群和藏缅语群的结构是不同的:

汉语:我打他

黎语(侗傣语族):hou t…a:i na

撒尼语(彝语族):?a k…i?d?

汉语和同一语群其他语言的主要差别:

语音方面:同一语群许多语言都有长短音的分别,而汉语没有。

语法方面:汉语以外的其他汉藏系语言,形容词通常总是放在其所修饰的名词的后面,而汉语则相反。

例如:汉语:公牛

哈尼语:nu po 逐词翻译“牛公”

汉语:女人

武鸣壮语:xun pa 逐词翻译“人女”

词汇方面:

汉台语群里许多语言单位名词已经发展为冠词的性质。例如壮语的“匹马”大致相当与英语的“the horse”,这和汉语也是不同的.

三、汉语史的分期

关于汉语史的分期,主要有两种标准。

吕叔湘先生根据“文言”和“白话”两种书面语言,以晚唐

五代为界,把汉语的历史分成古代汉语和近代汉语两大阶段.至于现代汉语,它只是近代汉语内部的一个分期,不能跟古代汉语和近代汉语鼎足三分。

王力不同意以文体的转变作为汉语史分期的标准. 他认为:“必须从语言发展的内部规律去定出语言的历史分期。”王力将汉语史分为以下四个时期:

上古期:公元三世纪以前(五胡乱华以前即商周秦汉时期)。(三、四世纪为过渡阶段)

中古期:公元四世纪到十二世纪(南宋前半即六朝、唐、宋时期)。(十二、十三世纪为过渡阶段)

近代期:公元十三世纪到十九世纪(鸦片战争即元明清时期)。(自1840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为过渡阶段)

现代期:二十世纪(五四运动以后)

上古期的特点:

①判断句一般不同系词②疑问句的代词宾语放在动词前。③入声有两类(其中一类到后代变为去声)

中古期的特点:

①在口语的判断句中系词成为必需的句子成分②处置式的产生③完整的“被”字式被动句的普遍应用④形尾“了”、“着”的产生⑤去声字的产生. 等等

近代汉语的特点:

①全浊声音在北方话里消失②-m尾韵在北方话的消失③入声在北方话里的消失。

现代汉语的特点:①适当地吸收西洋语法②大量地增加复音词

思考题

1、什么是亲属语言?

2、汉语和汉藏语系其他诸语言在语音语法两方面有哪些共同点和主要的差别?

3、汉语史分期的主要标准是什么?汉语史各时期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第四讲汉语音韵学的基本概念

一、什么是音韵学

音韵学是研究历代的汉语语音系统、汉语语音的发展过程以及规律的科学。

20世纪以前,研究语言文字的学问叫“小学”,音韵学是小学的一个分支,此外还有训诂学和文字学。三个分支中,训诂学产生得最早,先秦时已出现;文字学产生于汉代。音韵学产生最晚,南北朝时才正式建立。

二、反切

汉代以前,还没有科学有效的注音方法,汉代的注释家往往用“急气”、“缓气”、“急言”“缓言”、“长言”、“短言”、“闭口”、“横口”、“舌头”、“舌腹”等名词解说字音。此外,还用“声近”、“声同”、“读若”、“读如”、“读为”、“读曰”等等说明一个字的读音跟另一个字的读音的关系,实际上往往是说而不明。

到了东汉,反切的方法被创造出来了,标志着字音分析进入了新的阶段,也标志着音韵学进入萌芽时期。三国时李登的《声类》是专门分析字音的著作,也是我国最早的音韵学专著,可惜早已亡佚。

反切的原理:把反切上字的声母跟反切下字的韵母和声调相结合,合成一个新的音节,即是被切字的读音。

前提是:反切上字跟被切字的声母相同,反切下字跟被切字的韵母和声调相同。例如:“冬,都宗切。”“都tu+宗tsu?55 →冬tu?55”“号,胡到切。”“胡xu+到tau51 →号xau51”

三、声母的概念和分类

(1)声、声母、纽、字母、声类

传统音韵学里,声母简称“声”,又叫“纽”(黄侃古音十九纽)。“纽”即枢纽。宋代等

韵图上称之为“字母”。“字母”即声母的代表字,如“三十六字母”。清末学者陈澧则称

之为“声类”,他首创“反切系联法”考证《广韵》得四十声类,实际是反切上字的分类。

清浊又分为全清、次清、全浊、次浊四小类:

清音中将不送气音与送气音分开,前者为“全清”,后者为“次清”。

浊音中将塞音,塞擦音,擦音与鼻音,边音,半元音分开,前者为“全浊”,后者为“次浊”。

(2)三十六字母(附现代所构拟的隋唐时读音)

七音全清次清全浊次浊清浊

唇音重唇:帮p 旁p… 並b 明m

轻唇:非f 敷f' 奉v 微?

舌音舌头:端t 透t' 定d 泥n

舌上:知?彻t… 澄?娘?

齿音齿头:精ts 清ts… 从dz 心s 邪z 正齿:照t ?穿t?… 床d?… 审?禅?

牙音见k 溪k' 群g 疑?

喉音影○喻j 晓x 匣?

半舌来l

半齿日?

四、韵母的相关概念

(1)韵、韵基、韵类、韵部、韵摄等。

传统韵书所说的“韵”,即押韵的“韵”。最基本的要求是“韵腹与韵尾”相同。为了便于称呼,近年来音韵学家给“韵腹+韵尾”取一个专名叫“韵基”。押韵的基本要求是韵基相同。韵基(即韵腹加韵尾)相同,并且声调也相同的汉字归为一类,叫做一个韵。韵和韵母是不同的概念。韵类是指反切下字的分类。即韵母相同(即韵头、韵腹、韵尾都相同)、声调也相同的汉字归纳为一个类,这样的单位叫韵类。韵部是指韵基相同的字的归类。“韵”和“韵部”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用逻辑学的术语说,“韵”是指内涵,“韵部”是指外延。韵摄是等韵学上的一个概念。宋元等韵图把《广韵》206韵归纳为16摄,只要韵尾相同,韵腹相近就归为一个“摄”(通、江、止、遇、蟹、臻、山、效、果、假、宕、梗、曾、流、深、咸)

四等是兼用于韵头和韵腹的概念。等韵图把所有的韵类分属于一、二、三、四等。四等的区别既在于韵腹,也在于韵头。凡是以i为介音的韵类都属于三等韵;没有i 介音的韵类分别属于一、二、四等;韵腹为后元音[u] [o] [ɑ] [?]的韵母是一等韵;低元音[a]和次低元音[?][?]作韵腹的韵母是二等韵;前、半高元音[e]作韵腹的韵母是四等韵。一、二等韵属于“洪音”,三、四等韵属“细音”。

传统音韵学上依照韵尾的不同,又把古韵分为三类:

无韵尾的韵和以元音收尾的韵合为一类,叫“阴声韵”。以鼻音收尾的韵叫“阳声韵”。在阳声韵中,把收[-m]尾的音节叫“闭口韵”.

以塞音[-p]、[-t]、[-k] 收尾的韵,叫“入声韵”。

五、声调的分类

(1)四声:四声指平、上、去、入四个调类。

(2)平仄和阴阳:平仄,是诗韵中的重要概念。平,即平声;仄,是上、去、入三声的总称。阴阳,指声调的阴阳,是以原来声母的清浊为条件,清声母字的调类叫阴调类;浊声母字的调类叫阳调类。

思考题:

1、什么是反切?其原理是什么?掌握10个字的反切。

2、按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列出三十六字母。

3、掌握下列概念:字母、五音、清浊、韵、韻部、韵类、韵摄、四声。

上古音是指从西周初年到汉末长达一千二百余年时间的汉语音系.

王力认为先秦古韵是二十九部,战国时代侵、冬分开,则为三十部。

韵部划分的依据

上古韵部的建立主要依靠两种材料:一是先秦韵文,特别是《诗经》的用韵;二是汉字的谐声偏旁。

古音学家分析《诗经》用韵,用系联韵脚字的方法,确定上古韵部系统。例如《诗经》里以下一些诗的韵脚是:

《关雎》四章:(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采、友

《芣苢》一章:(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苢、采、苢、有

《葛藟》二章:(绵绵葛藟,在河之涘。终远兄弟,谓他人母,谓他人母,亦莫我

有)涘、母、母、有系联的结果,“采、友、苢、有、涘、母、子、里、杞、尤、思、之、淇、姬、谋、蚩、丝、丘、期”等字都属于同一个韵部,称为“之”部。利用这种系联韵脚字的方法,参照谐声偏旁,就可以归纳出《诗经》的韵部系统。

谐声字即形声字,即一半表示读音、一半表示义类的字。表示读音的那部分叫“谐声偏旁”,也叫“声符”或“声旁”;表示义类的那部分叫“意符”或“形旁”。清代学者段玉裁提出一个著名理论叫“同声必同部”。意思是同一谐声偏旁的字,一定属于同一个韵部。(例如“每、

)比如“诚、城、盛”,“成”就是“言、土、皿”是“意符”。

·豳风·七月》六章:

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

“瓜、壶、苴、樗、夫”押韵。“瓜”能和“壶、苴、樗、” 押韵,可见“瓜”字古音应该念得像“孤”;

如“山”字本来是收[-n]的阳声韵[san],

[sε]之类的音,鼻[-n]丢失了。

还有: “两”[lia?]→[lia](俩)

“三”[san]→[sa](仨)

阴声韵→阳声韵,如:

“能”字古音念[nai],今音念[n??].

豫东方言里“奶”[nai]也可以念成[nan].

[-k]尾的入声字,但山西太原方言[m??],变成阳声韵了。又如“帖”从“占”是阴声

,清人把入声韵归入阴声

6类32个,晚年他在《汉语语音史》“俟”母,成为33

母,分类如下:

第一类:喉音见k 溪k… 群g 疑? 晓x

匣?影o

第二类:舌头音端t 透t‘馀d 定d‘泥n 来l

第三类:舌上音:(中古的正齿音三等)章t 昌t… 船d ? 书?禅?日

第四类:齿头音精ts 清ts‘从dz‘心s 邪z 第五类:正齿音(中古的正齿音二等)庄t?初

t?… 床d?? 山?俟

第六类:唇音帮p 旁p‘並b‘明m

上古声母分类的依据

1.谐声字汉字80%以上是谐声字,这就为我们研究上古声母系统提供了有利条件。声符相同的形声字,声母不一定相同,所属的声类(指发音部位相同的音类,即五音)却大致相同。例如“高”属见母。“敲”属溪母,“蒿”属晓母,都是牙喉音;“单”属端母,“啴”属透母,“弹”属定母,都是舌头音。

2.异文

《诗·邶风·谷风》:“凡民有丧,匍匐救之。”《礼记·檀弓》引《诗》作“扶服”《左传·昭公21年》:“扶伏而击之。”《战国策·秦策三》“(伍子胥)坐行蒲伏,乞食于吴市。”“匍匐”“扶服”“扶伏”“蒲伏”是同一个词的不同写法,古声母应当相同。

3.读若或读如:《说文·水部》:“冲读若动”。“冲”为澄母。“动”为定母,可见上古舌头、舌上音是不分的。

4.声训《释名》:“邦,封也。”,“马,武也。”“封”与“邦”,“马”与“武”声母相同,古代它们都读重唇音。

三、上古声调系统的研究

1.四声一贯。清顾炎武的主张。他认为“一字之中,自有平上去入”。

2.古无去声。段玉裁主此说。他说:“古四声不同今韵,犹古本音不同今韵也。考周秦汉初之文,有平上入而无去。”

3.古有四声。王念孙、江有诰都认为古人实有四声,江有诰说:“古人所读之声与后人不同。”为了证明这个不同,他写了《唐韵四声正》。

4.古无上去。黄侃主此说。他说“古无去声,段君所说。今更知古无上声,惟有平入而已。”

王力认为上古声调分两大类,四小类:

平声高长调

舒声<

上声低短调

长入高长调

促声<

短入低短调

思考题:

1、上古韻部划分的情况及依据。

2、上古声母划分的情况及依据。

3、在上古声调研究方面主要有哪些主张?

第六讲中古汉语的语音系统

一、中古音及其代表

“中古音”是指六朝、隋、唐至宋800余年历史时期的汉语语音。

中古音以《切韵》反映的语音系统为标准。《切韵》是隋代陆法言所著。但“切韵系统”并不代表隋代都城长安的实际语音,而是代表当时的读书音。

《切韵》成书后,出现了好多种增补本。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唐代王仁煦的《刊谬补缺切韵》和孙缅的《唐韵》。到宋代,宋真宗又令陈彭年、丘雍等人再度重修,定名为《大宋重修广韵》,简称《广韵》。《广韵》是《切韵》系韵书的集大成之作,也是《切韵》系韵书的唯一代表。所以直到现在,我们还是把《广韵》当作中古韵书的首要代表。

二《广韵》的声母(35个)

喉音:影o 余j 晓x 匣?

牙音:见k 溪k… 群g 疑?

舌音:端t 透t… 定d 泥n 来l

知?辙?… 澄 d

齿音:精ts 清ts… 从dz 心s 邪z

庄t?初t?… 崇d?山?

章?昌?… 船d?书?禅?日n?

唇音:帮p 滂p… 并b 明m

清代以前,多数学者以为三十六字母就是《切韵》的声母系统,直到晚清,著名学者陈澧才真正用《广韵》内部材料去研究《切韵》的声韵系统。他用系联《广韵》反切上字的办法去发现《切韵》的声类,用系联《广韵》反切下字的办法去发现《切韵》的韵类。他所创立的“反切系联法”是对汉语音韵学的重要贡献。陈澧,广东番禺人。著《切韵考》一书。陈澧研究的对象是《广韵》,书名却叫《切韵考》,他说:“《切韵》虽亡,而存于《广韵》。”“据《广韵》以考陆氏《切韵》,庶可得其大略也。” 他的主要贡献就在于反切上下字的系联。声母方面系联的基本条件是反切上字的同用、互用和递用。

“同用”例:“冬”都宗切。“当”都郎切。“冬”、“当”都用“都”作反切上字,故“冬”、“当”声母同类。

“互用”例:“当”都郎切。“都”当孤切。“当” 、“都” 互为反切上字,故“当” “都”声母同类。

“递用”例:“冬”都宗切。“都”当孤切。“冬” “都” “当”递相为用,声母同类。

陈澧因为不信三十六字母就是《广韵》的声母系统才创造了系联法,系联的结果证明他的看法很正确。《广韵》的声母系统虽然与三十六字母比较接近,但是差别也很明显。两个系统之间的主要不同之处是:

1.《广韵》无娘母。

2.《广韵》无轻唇音“非敷奉微”

3.三十六字母的正齿音,据《切韵》反切上字应分两类,即“庄初崇山” 和“章昌船书禅” 。

4.三十六字母中的“喻”母据《切韵》反切上字应分两类:“云”类和“余”类,“云”类在《切韵》系统中应归“匣”母。三《广韵》的韵母

《广韵》总计206韵,包括平声57韵,上声55韵,去声60韵,入声34韵。206韵不等于206个韵母。原因有二:一,相配的平、上、去三个韵差别只在声调,韵母是相同的,如“江、讲、降”。二,一个韵内部可能包含两个以上韵母,最多的4个,如“一东”韵有2个韵母,44庚韵包含4个韵母。(见教材63页)。

从上表可知:1、206韵共分为61个韵类,141个韵母. 2、四个声调:平、上、去、入3、入声韵只与阳声韵相配:?:k n:t m:p

206韵141个韵母反映的实际上是隋代文学语言的韵母系统。由于《切韵》韵部划分过细,一方面诗人苦难遵守,另一方面,汉语韵部系统简化,一些原来不同的音

变得同音了,于是诗人按“同用”的变通方法押韵。其中有些韵在隋唐时期已经没有区别了,例如支、脂、之三韵,唐诗往往同用,元音可能都已经变成[i]了。但《切韵》为了保存古音或方音,分立为不同的韵部。所谓“同用”,即某几个邻近的韵,因为元音相同或相近,可以在一起押韵。例如:

王之涣《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尤)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侯)(尤、侯同用)

十三世纪,江北平水人刘渊著《壬子新刊礼部韵略》索性把同用的韵合并起来,得107韵.后来又有人并“拯”于“迥”得106韵,就是所谓的“平水韵”。从唐到清,诗人用韵,基本上都是按照这106韵来押韵的。下面是平水韵的韵目:

东董送屋冬肿宋沃江讲绛觉

支纸寘微尾未鱼语御虞麌遇

齐荠霁泰佳蟹卦灰贿队

真轸震质文吻问物元阮愿月

寒旱翰曷删潸谏黠先铣霰屑

萧筱啸肴巧效豪皓号

歌哿个麻马祃

阳养漾药庚梗敬陌青迥径锡蒸职

尤有宥

侵寝沁缉覃感勘合盐琰艳葉咸兼陷洽

左边的竖行是“东董送屋”四个韵目表示韵和声调:东—平声韵,董—上声韵,送—去声韵,屋—入声韵。横行代表声母。它没有直接标出声母的名称,而是用五音和清浊来表示。共六大栏:

唇音、舌音、牙音、齿音、喉音、舌音齿(半舌、半齿)。图中小格里的汉字是音节代表字。每个汉字所处的地位,是由它的声、韵、调决定的。找到某个汉字的位置,就能分析出它所代表的这个音节的声、韵、调。空白圆圈表示这个音节没有字或不能相拼。每一方格排四个横行,这是按四等分的类。自上而下依次为一、二、三、四等。用现代语音学来分析,“等” 是从韵腹和韵头两方面为韵母分的类。凡是以[i]为韵头的都属三等韵,没有[i]韵头的分属一、二、四等,其中以后元音[u]、[o]、[ɑ] 、[?]作韵腹的是一等韵,以低元音[a] 、[?] 、[?]作韵腹的是二等韵,以前、半高元音[e]为韵腹的是四等韵。

思考题:

1、《广韵》的三十五声母与三十六字母有哪些区别?

2、《广韵》有多少韵?多少个韻类?多少个韵母?

3、什么是“平水韵”?

4、十六摄的名称是什么?

第七讲汉语声母的发展

一、轻唇音的产生

上古汉语没有轻唇音“非、敷、奉、微”四个声母。首先提出这个问题的是清代学者钱大昕,他说:“凡轻唇音者,古皆读为重唇。”意思是说,凡后代发轻唇声母的字在上古音里都读为重唇,他根据以下几方面材料证明这一点:

1.异文如“匍匐”又作“扶服”;“伏羲”又作“庖羲”,“汾水”又作“盆水”,“文水”又作“门水”。

2.声训如“负,背也”;“房,旁也”;“邦,封也”;“望,茫也”

3.读若如《说文》“娓,读若媚”。《周礼》注引郑司农云:“纷,读若豳”。

4.直音如“苻音蒲”、“闽音文饰之文”、“蔓音万”、“繁音婆”。

5.反切如“冯,皮兵反”、“方,蒲郎反”、“卑,府移切”、“眉,武悲切”。

钱氏“古无轻唇音”的结论是可信的。

此外,我们还可以从谐声字、方言、外语借词中得到证明。谐声字:

从“甫”得声的字: “浦、匍、捕、铺”为重唇,“辅、黼”为轻唇;“畐”声的字: “逼、偪”为重唇,“福、辐”为轻唇;“非”声的字:“排、徘”为重唇,“诽、菲”为轻唇。

方言:

在厦门方言的白话音里,许多轻唇字仍然读为重唇音。非母:风、斧、分——p 敷母:藩、蜂、讣——p…

奉母:饭、房、冯——p帆、浮、缝——p…

微母:未、尾、无——b问、物、晚——m

外语借词:

从古代借自梵文的音译词里我们可以看到不少轻唇音读为重唇的例子。例如Buddha译为“浮屠、佛”“浮、佛”都是轻唇音字,古人用它们来翻译原文中的重唇音,是因为它们在古代都读重唇音。

上古汉语没有轻唇音。守温三十字母里唇音也只有一类,到三十六字母里才明确地分为轻唇音、重唇音两类。那么,轻唇音产生于什么时候呢?笼统地说是产生于唐代. 具体说,从初唐到中唐轻、重唇声母有分化的趋势,晚唐以后才彻底分化。

分化的情况是这样:

帮[p]

帮[p]

非[f] (合三)

滂[p…]

滂[p?]

敷[f…] (合三)

並[b]

並[b]

奉[v] (合三)

明[m]

明[m]

微[?] (合三)

重唇音的一部分字分化为轻唇音,分化的条件是合口三等。凡是合口三等的重唇音字到了后来一律变成了轻唇音。

到了十二、三世纪浊音清化的时代,奉母[v]变为非母[f];而读送气的敷[ f? ]是根本不存在的,与非[f]母没有区别,[f]是擦音,没有送气不送气的区分,也就是说,帮[p]和滂[ p? ]的合口三等字分化出来后都读非[f]。这样一来,非敷奉合流了;同时,微母由?变为v。由此看来,现代普通话的p、p?、m 是从中古合口三等以外的帮[p]、滂[p?]、明[m]来的,现代的f是从中古合口三等的帮[p]、

滂[p?]、並[b]来的。

二、舌上音的产生

上古没有舌上音知、彻、澄。这个问题也是钱大昕提出的。他提出的“古无轻唇音”、“古无舌上音”一直被认为是上古声母研究中最重要的发现。

“古无舌上音”是指上古没有舌上音“知”、“彻”、“澄”,它们在上古应归入“端”、“透”、“定”。钱氏说:“古无舌头、舌上之分,知、彻、澄三母,以今音(清代读音)读之,与照、穿、床无别也。求之古音,则与端、透、定无异。” 钱氏所举的例证,有读若、反切、异文、声训等方面:

读若:《说文》:“冲,读若动” ,

反切:《书》:“惟予冲人。”《释文》:直忠反。

异文:《诗》“蕴隆虫虫”,《尔雅》作“爞爞”,郭“都冬反”,韩诗作“烔”,音徒冬反,是“虫”与“同”音不异。

声训:《诗》“陟其高山”笺:“陟,得也。

钱大昕对于“古无舌上音”的论证是可信的,谐声字和现代方言里可以提供更多地证明:

谐声字

端知:都猪點沾透彻:汤畅他池定澄:途除涛筹同声符的字表现出“知、彻、澄”和“端、透、定”相通。

现代方言

厦门话,许多舌上音读作舌头音:

知张竹——知母,念[t]彻痴抽——彻母,念[t]澄直丈——澄母,念[t]

到了唐代,舌上音从舌头音分化出来,分化的情况是这样:

端[t] 端[t] (一、四等)答打多

知[t ] (二、三等)折卓知

透[t?] 透[t?] (一、四等)他拖贴

彻[t …] (二、三等)耻抽畅

定[d] 定[d] (一、四等)度达地

澄[… ] (二、三等)择郑除

舌上音从舌头音分化出来的原因,是由于韵母的不同,即受韵头i和e的影响。一四等字保持舌头音不变,二三等字受介音影响分化成舌上音.声母受了舌面元音的同化,本身也就变成了舌面辅音

三、匣母[ ?]的分化

上古音中,匣母[ ?]从汉以后分为匣、云两类,从晚唐开始,云又和上古的余(以)母合并为喻母。即:

匣〔?〕<(一二四等) -匣〔?〕

(三等)-云〔?j 〕

余〔dj〕(四等)-以〔j 〕>喻〔j 〕“云”母即“喻”母的三等字,所以“云”母又称“喻三”。“余”母是“喻”母的四等字,所以“余”母又称“喻四”。曾运乾先生在他的著名文章《喻母古读考》一文中提出“喻三归匣”、“喻四归定”的论点,前者已得到学术界的公认,后者仍有不同看法。曾先生证明“喻三归匣”的例子如:古读“于”如“乎”,古读“域”如“或”,古读“王”如“皇”等。曾运乾“喻三归匣”的结论是可信的。不仅上古音云(喻三),匣合一,就是在《玉编》和《经典释文》中云、匣的反切也还没有分开。

除了曾先生所举的古读的例子之外,谐声字、现代方言也可以为证。例如:

谐声偏旁属“云”母而被谐字属“匣”母:云魂

爰缓

被谐声属“云”母而谐声偏旁属“匣”母:完院

华烨

同一谐声偏旁而中古分属“云匣”两母:垣桓

运浑

现代粤方言广州话合撮两呼的“云匣”两母的字相混:

圆玄越穴

“云匣”分化的原因,是由于最高部位的韵头i影响到声母?的失落,同时这个i更加高化,变为辅音j加韵头i。到晚唐,云(喻三)和余(喻四)逐渐没有区别,到宋代就完全合而为一了,并为喻母.

四、浊音清化

浊音清化的规律是:

1.如果浊声母是一个破裂音或破裂摩擦音,那么平声字变为吐气的清音,仄声字(上、去、入)变为不吐气的清音。

(甲)平声(吐气)

b—p? 婆排培旁d—t? 台桃头谈

(乙)仄声(不吐气)

b—p罢败抱病d—t大特道淡

(丙)入声变阳平(不吐气)

b—p拔渤白别d—t达敌独夺

2、如果这个浊声母是个单纯的摩擦音,没有送气不送气的区别,一般是变为相应的清音。例如:

v—f (平) 肥凡坟房(仄)吠犯愤父

r—x(平)和孩胡红(仄)害汗恨后(入变平)活

五、中古到现代声母的发展

《切韵》35个声母反映的是隋唐以前(九世纪以前)的语音系统,三十六字母反映的是北宋以来(十二世纪以前)的声母系统。二者的主要区别是:

1.唇音分化为重唇和轻唇两类。

2.庄系和章系合流了。(合为照穿床审禅)

3.云母从匣母中分化出来,并同余母合流。(合为喻母)到了元代(十四世纪)语音系统发生了显著变化。据元代周德清的《中原音韵》,十四世纪的中原(北方)共有二十五个声母:(《史稿》24个,129页.《汉语语音史》25个;目前音韵学界对《中原音韵》的声母分类还没有取得一致的意见,较普遍的看法是21.见林焘,耿辰生《音韵学概要》)

舌根音:k(见)k …(溪)x(晓)

舌尖中音:t(端)t?(透)n(泥)l(来

舌尖前音:ts(精)ts?(清)s(心)

舌面前:t?(照)t?' (穿)?(审)r(日)j喻

舌尖后:t?(纸)t?(齿)?(史)?(耳)

双唇音: p(帮)p?(滂)m(明)w(吴)

唇齿音:f(非)v (微)

到了十五世纪,北方话的声母变为20个。明代兰茂《音略易通》(1422年)中有一首字母歌叫《早梅诗》代表20个声母:

东风破早梅,向暖一枝开。

(t) (f) (p?) (ts) (m) (x) (n) (o) (t?) (k?)

冰雪无人见,春从天上来。

(p) (s) (v) (?) (k) (t?') (ts?) (t?) (?) (l)

《早梅诗》与《中原音韵》的25个声母相比较,《中原音韵》所有而《早梅诗》所没有的是( ) 四个声母,这四个声母后来变为( )。《中原音韵》里的j、w 变为零声母。拿《早梅诗》的二十个声母与现代北京话相比较,十五世纪北方话所有而现代北京话所没有的只有一个声母v;十五世纪北方话所没有而现代北京话所有的,也只有三个声母,即(j p x) 。可见,至少在十四世纪,现代普通话的语音系统就已经奠定了基础。

附现代汉语普通话22个声母〈太平歌〉。

子夜久难明,喜报东方亮;

(ts) (o) (t ) (n) (m) (t) (p) (t) (f) (l)

此日笙歌颂太平,众口齐欢唱。(ts?) (r) () (k) (s) (t?) (p?) (t) (k?) (t ') (x) (t ') 思考题:

1、什么是“古无轻唇音”?轻唇音是在什么时候分化出来的?它的分化条件是什么?

2、什么是“古无舌上音”?我们怎样从谐声偏旁和现代某些方言的读音证明这个结论的正确性?

3、汉语普通话声母浊音清化的规律是怎样的?

第八讲汉语韵母和声调的发展(教材第21、29节)

一、近代韵母系统

1、近代音

指十四世纪以来汉族共同语的语音系统,它以中原(河南一带)语音为基础。元代周德清《中原音韵》是研究近代语音的主要依据。

2、《中原音韵》的韵母系统

《中原音韵》有十九韵部,只有阴声韵和阳声韵,没有入声韵。

一东钟二江阳三支思四齐微五鱼模

六皆来七真文八寒山九桓欢十先天

十一萧豪十二歌戈十三家麻十四车遮

十五庚青十六尤侯十七侵寻十八盐咸

十九廉纤(教材160页)

3、《中原音韵》的声调系统

《中原音韵》有四个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二、韵母的发展

上古《诗经》30韵部

中古《广韵》95韵部(61舒声韵34促声韵)

近代《中原音韵》19韵部

这之间,韵部有分有合,也有转移。总的发展趋势是整个韵部系统大大简化。

1、韵尾的发展

表现在两方面:(a) -p、-t、-k尾的消失;(b) -m尾的消失。(a) -p、-t、-k尾的消失

[-p]、[-t]、[-k]是塞音,而且都是“唯闭音”,即只把双唇、舌尖、舌根急促地一闭就完了,并不让气流冲出来,听起来很紧促。所以带这种韵尾的音节叫“促音尾”或“塞音尾”音节;音韵学上称之为“入声韵”,又称“促声”;与此相对,其他各种音节听起来舒缓,所以又称“舒声”[-p]、[-t]、[-k]韵尾何时消失的呢?

元代黄公绍的《古今韵会》(1292年以前)已经没有收[-p]尾的入声字了。到了十四世纪,即元代周德清的《中原音韵》(1324年)时,入声就完全消失了。这说明,十四世纪(或更早)的北京(大都)话里,韵尾[-p]、[-t]、[-k]就已经消失了。[-p]、[-t]、[-k]消失以后,闭音节成了开音节。例如“哭”k‘uk→k‘u。有些韵类在促音尾消失后,又发生元音高化。如“郭”kuak →kua →kuo。

(b) -m尾的消失

《中原音韵》基本上还保存着[-m]尾。其中“侵寻”、“盐咸”、“廉纤”三个是闭口韵,即[-m]尾。那么[-m]尾何时候消失的呢?在北方话里,[-m]的全部消失,不能晚于十六世纪,因为写于十七世纪初叶(1626)的〈西儒耳目资〉(法国传教士金尼格著)里已经没有[-m] 尾韵了。但是,[-m]并入[-n]并不是从十七世纪才开始的。

唐人胡曾《戏妻族语不正》诗:

呼…十? 却为…石? ,唤…针? 将作…真?。忽然云雨至,总道是天…因?。

【注】十[-ap] 、石[-ak] 针[-?m] 、真[-?n]因[-i?n ] 、阴[-i?m]

在胡曾看来,“针、阴”二字要念成收[-m]尾的闭口韵才算“正”,而妻子娘家人念成收[-n]尾的,成了“真、因”二字了,是很可笑的。

说明唐代有的方言中已经把[-m]尾字读成[-n]尾字。可见,[-m]尾的消失从唐代已经开始了。

但语音发展是不平衡的,在北方[-m]尾的消失要到《中原音韵》时代以后。《中原音韵》仅存的三个闭口韵:“侵寻”并入了“真文”,“盐咸”并入了“寒山”,“廉纤”并入了“先天”。

后来,“桓欢”也和“寒山”合流了。这样,[-m]尾字并入[-n]尾后,十九韵部减为十五韵部,基本上能代表现代普通话的韵部

韵尾为[-m]的字,韵尾一律变为[-n]. 这

样本来不是同音的字,变为同音字了:

烦[-n] 饭[-n]

牝[-n]

[-n]

[-n] [-n] 凡[-m] 范[-m]

品[-m]

语音学上称这种音变为异化。如果声母是唇音,韵尾[-m]也是唇音,在发音上不是十分便利所以韵尾很容易起变化。但这种变化不是必然的,今天有些方言如客家话仍保留有[-m]尾

2、韵头的发展

⑴开口和齐齿的交替:即韵头i的插入和失落。

a.韵头i的插入,即开口呼→齐齿呼。例如:

街kai→?ie 鞋?ai→?ie 奸kan→?ian

家ka→?ia 江ko?→?ia? 巷??? →?ia?

这需要具备两个条件:①必须是喉音字(指见、溪、疑、影、晓、匣六母);

②必须是二等字。

b、韵头i的失落,即齐齿呼---开口呼

本有韵头i或全韵为i的齐齿呼,在发展过程中,或者韵头i失落,或者全韵为i的变为?,这主要是受卷舌声母的影响。

例如:社?ia→??昌t?…ia? →t?…a? 抽ti?u →t?ou 展ti?n →t?an

脂?i→t??手?iu→?ou(温州方言还念

?iu)

(2)开口与合口的交替:韵头u的插入和失落

a.韵头u的插入,即开口呼→合口呼

多ta→tuo 拖t?a→t?uo 作tsak→tsuo 昨dz?ak→tsuo

b.韵头u的失落,即合口呼→开口呼

内nu?i→nei (不是nui) 雷lu?i →lei(不是lui)

嫩nu?n→n?n (不是nun) 本pu?n→p?n(不是pun)

此外,还有撮口向开口、合口的转化,齐齿向合口、撮口的转化,不过它们只是一些特殊情况,只涉及个别几个韵,不去细说,可参看教材P164-168

三、声调的发展(教材第29节)

古汉语的“四声”发展演变为今天普通话里的“四声”有三大规律:

1、浊上变去

2、平分阴阳

3、入派三声。

1、浊上变去(教材227页)

浊上变去,是指古代全浊上声字变为去声。(全浊声母:奉、定、澄、从、床、群、邪、禅、匣10个)浊上变去,从八世纪即唐代就开始了。韩愈《讳辨》说:“周之时有骐期,汉之时有杜度,此其子宜如何讳?”韩愈认为“杜度”同音,“杜”是全浊上声。“度”是全浊去声.

2、平分阴阳

“平分阴阳”是指中古的“平声”分为“阴平、阳平”两种调类。

元代周德清《中原音韵》是把平声分为阴平、阳平两类的第一部书。声调的阴阳和声母的清浊是有对应关系的,清音平声字发展为阴平,浊音平声字发展为阳平。即声调分化为阴阳,是受声母的影响。例如:“通,他红切”“同,徒红切”。中古“通”和“同”本是属于同一声调的,都属平声。但“通”是透母字,清声母;“同”是定母字,浊声母;由于清浊音的影响,最后形成了两个调类:“通”读阴平,“同”读阳平。

3、入派三声

“入派三声“有以下三条规律:

①全浊入声归阳平

《中原音韵》里属于中古并、定、群、从、邪、澄、床、禅、奉、匣10个全浊声母的入声字176个,其中166个派入阳平,只有少数例外:

并:白、勃、拔禅:石、孰、折

奉:伏、服、伐从:疾、杂、昨

定:狄、敌、独邪:夕、席、袭

澄:直、泽、浊群:及、局、杰

床:实、食、舌匣:学、合、核

②次浊入声归去声

《中原古韵》里属于中古明、微、泥、来、日、疑、喻7个次浊入声字188个,其中有187个字派入去声,只有一个“抹“(明)派入上声,例如:

明:蜜木灭

日:入肉若

微:勿物袜

疑:逆岳虐

泥:纳溺捏

喻:越易欲

来:乐腊列

③清音入声归上声

《中原音韵》里属于中古帮、滂、非、敷、端、透、知、彻、照、穿、审、精、清、心、见、溪、晓、影等18个清音声母的入声字357个,其中有331个字派入上声。到了现代北京话里,清音入声字就没有很清楚的条理可寻了。古入声字在今天普通话里实际上是派入阴、阳、上、去四声里面去了,即“入派四声”。(见教材第29节231-232页)

思考题:

1、韵尾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古代汉语的“四声”如何发展演变为今天普通话里的“四声”的?有哪些规律?

第九讲汉语语法的发展

一、语法的稳固性

1、词序的固定是汉语语法稳固性的最突出的一种表现. 今春王出。(郭沫若《殷契粹编》)甲辰卜,商受年?(《前》3.30.6)

知我者,谓我心忧。(《诗·黍离》)子见南子,子路不悦。(《论语·雍也》)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述而》)

2、汉语的虚词也有相当大的稳固性

如“之”、“于”、“与”、“以”、“而”、“则”、“虽”、“若”、“如”等。

3、各地方言语法的统一性也能体现汉语语法的稳固性

猫比狗小VS 猫细过狗

语法的稳固性保证了语言的连贯性。

二、语法的发展

语法包括词法和句法两部分。《汉语史稿》中有“历史形态学”一篇,专讲词法。形态,即指词形变化。

1、形态方面

⑴上古汉语的形态,一般表现在声母或韵母的变化上。之[?ǐ?] VS 其[g …ǐ?] 不[pǐw? ] VS 弗[pǐ

w?t]

⑵中古汉语的形态表现在声调的变化上。

在变调构词这一语言现象中主要是靠去声来和其他声调

对立。

名词和形容词转化为动词,则动词念去声;动词转化为名词,则名词念去声。

①名词或形容词动词者,动词变去声。

【衣】《说文》:“依也,上曰衣,下曰裳。象覆二人之形。”名词,平声;“九月授衣。”《广韵·未韵》:“衣著”。动词,去声。“老者衣帛食肉。”

【冠】《说文》:“弁冕之总名也。”名词,平声;“新沐者必弹冠”《广韵·换韵》:“冠束”。动词,去声。“冠者五六人”

【好】《说文》:“美也。”形容词,上声;“君子好逑”《广韵·号韵》:“爱好”。动词,去声。“敏而好学”

【善】《说文》:“吉也。”形容词,上声;《韵会》:时战切,去声。注云:“凡善恶之善則上声,彼善而善之則去声。”

②动词名词者,名词变去声。

【观】《说文》:“谛视也。”(仔细看)动词,平声;《广韵·换韵》:“楼观,《释名》曰…观者,于上观望也。?”。名词,去声。

【分】《说文》:“别也。”动词,平声;《广韵·问韵》:“分剂”(即今“份”字)。“名分”的“分”亦去声。

③不及物动词及物动词,及物动词变去声。

【语】《说文》:“论也。”《论语》:“食不语,寝不言”。不及物动词,上声;《广韵·御韵》:“告也”。《论语》:“居,吾语汝”。及物动词,去声。

【雨】《说文》:“水从云下也。”《周易》:“密云不雨”。不及物动词,上声;《广韵·遇韵》:“《诗》曰‘雨雪其霶’”。及物动词,去声。

④一般动词使动词,使动词变去声。

【食】《广韵·职韵》:“饮食。”名词又动词,入声;《广韵·志韵》:有“饲”字,经典通作“食”。使动,去声。【饮】《说文》:“歠也。”动词,上声;《广韵·沁志韵》:“饮”字无解,《康熙字典》“以饮饮之也”。使动,去声。《晋灵公不君》“晋侯饮赵盾酒。”

凡是字用本义,按照本音读出的,叫做“如字”;凡是转化后的意义,按照变化后的读音读出的,叫做“读破”。

⑶近代汉语的形态表现在形尾上面

指表示形态变化的词尾,比如“着”、”了”、“们”等,更多的是指粘附在动词后面表示形态变化的词尾。

“动词词尾‘了’和‘着’的产生,是近代汉语语法史上划时代的大事。”

2、句法方面,重点学习以下内容:

1、系词的产生及其发展。

2、使成式的产生及其发展。

3、处置式的产生及其发展。

4、被动式的产生及其发展。

三、第三人称代词“他”的来源

1、人称代词

上古汉语的人称代词

第一人称代词:吾、我、卬、余、予、台(音yi)、朕等第二人称代词:汝(女)、若、乃、而等;第三人称代词:厥、其、之、彼等。

2、中古汉语的第三人称代词:伊、渠、他

先秦汉语没有真正的第三人称代词。而语言交际中不可避免地要涉及第三者,语言也就需要第三人称代词。人们在交谈中多次重复谈到同一个人或物,指示代词“之”和“其”被经常用来称代交谈中多次重复的这个人或物,于是开始向人称代词转化。但“之”和“其”并没有完成这一转化过程。

首先“之”字用作定语时,(之二虫又何知?之子于归)只能是指示代词,而用作宾语时就把他看作人称代词,缺乏充足的理由。

其次“之”在汉代以后并没有继续向第三人称代词转化,其用途有缩小的趋势,直到隋唐时代也没有发展成为真正的第三人称代词

两汉时期,“其”的功能开始扩大,有取代“之”的趋势,但仍没有用作主语的形式。六朝时期,并产生了新的形式“伊”和“渠”。“伊”和“渠”也是由先秦的指示代词发展来的,“渠”可能就是“其”的口语形式。《三国志》:女婿昨来,必是渠所窃。《世说新语》“伊必能克蜀”。这时才有了真正的第三人称代词。“伊”和“渠”只保存在南方某些方言中。

3、现汉第三人称代词“他”的来源及发展

现代普通话中的第三人称代词“他”是从先秦的无定代词“他”演变成的。“他”发展为第三人称代词是在唐代。演变过程如下:

“他”亦作“它”、“佗”,意为“别的”,无定代词,指不确定的人或物,大多作定语,也可作宾语。例如: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之死矢靡它。《诗》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为命。《左传》;王顾左右而言他。《孟子》

先秦的“他”既可指物又可指人,六朝时期普遍指人,这是“他”用法的新发展:

最能反映这一变化的、例证最多的是六朝时期佛学著作《百喻经》。郭锡良先生统计了《百喻经》中“他”字的用例。全书两万多字,“他”字用例共39次,其中除7次用作定语,是“别的”意思外,其余32次都是直接指称“别人”。例如:

如彼愚人,被他打头,不知避去,乃至伤破,反谓他痴。(百喻经)

昔有一人,其妇端正,唯其鼻丑。其人外出,见他妇面貌端正,其鼻甚好,便作念言::“我今宁可截取其鼻,著我妇面上,不亦好乎?”即截他妇鼻,持来归家。急唤其妇:“汝速出来,与汝好鼻。”其妇出来,即割其鼻,寻以他鼻著妇面上,既不相著,复失其鼻,唐使其妇受大苦痛。《为妇人贸鼻喻》

真正第三人称代词“他”必须是专指的、有定的,不能是泛指的、无定的。所以六朝时期里的“他”还不是真正的第三人称代词。但是,由于“他”普遍用来指称人,已经由指示代词向人称代词转变了。即六朝时期是“他”由泛指无定指示代词向专指有定第三人称代词转变的过渡期。

唐代才出现真正的第三人称代词。例如:

曲岸深潭一山叟,驻眼看钩不移手。世人欲得知姓名,良久问他不开口。高适《渔父歌》

繡羽衔花他自得,红颜骑竹我无缘。(杜甫诗)

在唐代,由于“伊”、“渠”的使用仍然处于优势,所以“他”的这种用法还不多见。宋代以后,才成为第三人称代词的“他”才被普遍使用。

思考题:

1、汉语语法的稳固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2、上古汉语中古汉语和近代汉语的形态表现方法有何不同?

3、什么是如字?什么是读破?试举例说明.

4、试述第三人称代词“他”的来源和发展?

第十讲动词的发展

一、上古汉语动词的词头词尾

1.上古汉语动词的词头

上古汉语动词也有类似词头的前加成分,最常见的有“爰”、“曰”、“言”三个,语音相近,当为同源字。爰:爰居爰处,爰丧其马。《诗·邶风·击鼓》

爰居爰处,爰笑爰语。《诗·小雅·斯干》

爰始爰谋,爰契我龟。《诗·大雅·绵》

曰:曰为改岁,入此室处。《诗·豳风·七月》朋酒斯饗,曰殺羔羊。《诗·豳风·七月》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诗·小雅·采薇》

言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诗·周南·葛覃》彼汾一方,言采其桑。《诗·魏风·汾沮洳》

静言思之,不能奋飞。《诗·邶风·柏舟》

关于“言”字,历来争议颇多,胡适《诗三百篇言字解》认为“言”有三义:一、乃也;二、而也;三、之也。吴世昌《诗三百篇“言”字新解》认为都可以释为“以”字。丁惟汾《俚语证诂》认为“言”字可释为“俺”。潘允中认为是足句成分,也有人认为是助词。

另外还有“聿”、“遹”:

爰及姜女,聿来胥宇。《诗·大雅·绵》昭事上帝,聿怀多福。《诗·大雅·大明》

遹求厥宁,遹观厥成。《诗·大雅·文王有声》匪棘其欲,遹追来孝。《诗·大雅·文王有声》

2.上古汉语动词的词尾

上古汉语动词还有类似词尾的后加成分,就是“思”、“止”: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诗·周南·汉广》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小雅·采薇》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小雅·车舝》

王力说“思”、“止”很像语气词,杨树达认为是语末助词。究竟是何種性質,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二、动词情貌形尾的产生和发展

1.词尾“得”的产生和发展词尾“得”来自动词“得”,大约从汉代开始,“得”字可以放在动词的后面,后代也一直沿用这种结构,例如:民采得日重五铢之金。《论衡·符验》

渔者网得神龟焉。《论衡·讲瑞》

这种“得”具有明显的“获得”意义,但还不是词尾,仍是动词。“得”字放在动词后,还有另一种意义:表示可能性,意义上等于倒装的“能”(料得==能料)这样“得”就开始虚化了。唐代诗文中例子很多:

苍天变化谁料得?杜甫《杜鹃行》数茎白发那抛得。杜甫《乐游园歌》

这种“得”字和动词之间还可以插入副词“不”、“未”:唇焦口噪呼不得。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天边老人归未得。杜甫《天边行》

可见,这种“得”还不是真正的词尾。但真正的词尾“得”正是从这种“得”发展而来。真正的词尾“得”产生在唐代,宋代以后使用更加普遍。词尾“得”用在句尾,必须引进补语,它所引进的补语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补语是形容词或形容词性词组:

旗下依依认得真。《季布骂阵词文》此条记得极好。《朱子语类四纂·卷一》

第二种补语是表示行为产生结果的从句。例如:

太子既生之下,感得九龙吐水,沐浴一身。《八相成道变文》

王郎才见公主面,唬得魂魄胆飞扬。《丑女缘起变文》

第三种补语起源较晚,大约在宋代,是在使成式中间插入一个“得”字,表“能够”:

我这钁天下人拈掇不起,还有人拈掇得起么?《景德传灯录》

纵使青春留得住,虚语,无情花对有情人。欧阳修《定风波》词

江南游女,问我何年归得去?苏轼《减字木兰花》词2、形尾“了”的产生和发展

现代汉语动词有情貌(aspect)的变化,主要是用“了”、“着”二字作为词尾表示动词情貌。“了”表示完成貌;“着”表示进行貌。严格地说,他们不是词尾,而是“形尾”,因为这不是构词法的问题,而是形态变化的问题。“了”表示时点,“着”表示时面,“了”和“着”表示的不是时态(tense),而是情貌(aspect)。“了”在先秦史料中没有出现,《说文》:“了,尦也。从子无臂,象形。”这是“了戾”的“了”,义为“缭绕”,和今天的形尾“了”没有任何关系。魏晋时期“了”产生了“了解”义,也和形尾“了”没有关系。和完成貌的“了”有历史关系的是“终了”、“了结”的“了”,产生在汉代。

晨起早扫,食了洗涤。王褒《僮约》《广雅·释诂》:“了,讫也。”也说明汉代已经产生了“了结”义。“了结”的“了”在晋代以后的史料中比较常见,它还是动词性质:官事未易了也。《晋书?傅咸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杜甫《望岳》

但在唐代人的诗句中,许多“了”已经不作谓语,而是作补语,可见它逐渐虚化,表示动作的完成:

何日桑田都变了,不教伊水向东流。李商隐《寄远》

半蹄封裹了,知欲寄谁将?(孟浩然闺情)

但这些“了”还不是形尾。是动词“完毕”义。有些很像形尾:

示现皆生佛国,看了却归天界。《八相变文》

但动词带宾语的时候,这些“了”是放在宾语后边的,所以不能认为是形尾:

但得上马了,一去头不回。曹邺《去不返》诗

作此语了,遂即南行。《伍子胥变文》

真正的形尾“了”出现在南唐:因为它紧贴着动词而且放在宾语的前面。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李煜《乌夜啼》词

到了宋代,真正的形尾“了”逐渐多了起来:

等闲妨了绣功夫。欧阳修《诉衷情》词

如今都教坏了学生,个个不肯读书。《朱子语类四纂·卷一》

怎知卧龙又投了刘备。《三国志平话·卷中》

宋代还有一个新旧规则并用时期,(也须是做一件事了,又理会一件。《朱子》)元代全用新规则。

3.形尾“着”的产生和发展

“着”最初写作“著”,有三个意义,显著;著衣;附着。后来“著衣”、“附着”二义写作“着”,形尾“着”来自“附着”义的“着”,最初是个纯粹的动词。

风行而着于土。《左传·庄公二十二年》

甘露如饴蜜者,著于树木,不著五谷。《论衡·是应》

东汉时期,“著”已经有虚化迹象,它不是句中谓词,而是在动词后,和动词构成使成式结构:

今钟鼓无所悬著,…如必有所悬著…《论衡·雷虚》

到了唐代,带“着”字的的动词后面开始可以有宾语,“着”字的意义也有了变化,它有“到”的意思:

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著人。杜甫诗

还应说著远行人。白居易诗

往还二十余年,不曾说著文章。《嘉话录》

真正的形尾“着”字,似乎还是继承了表示处所的“着”:堆著黄金无买处。王建《北邙行》诗

真正表示行为在进行中的“着”字在北宋已经存在了:如战阵厮杀,擂着鼓,只是向前去,有死无二。《朱子语类·辑略·卷二》

宋人话本、元曲、及明人小说中大量出现:

撞着八个大汉,担着一对酒桶。《宣和遗事·元集》

见一顶轿儿,两个人抬着。《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如果拿“了”和“着”相比较,可以说,作为情貌形尾“了”比“着”产生的时代早些。同时,形尾“了”的普遍应用的时代也比“着”早些。

宋元时代,“了”和“着”区分有时并不明显:

杨志因等候我了,犯着这罪。《宣和遗事·元集》

若不实说,便杀着你。《三国志平话·卷中》

宋元时代“着”前动词可以用否定词“不”:

待道是郑观音,不抱着玉琵琶;待道是杨贵妃,不擎着白鹦鹉。《宣和遗事·亨集》

明代,特别是《红楼梦》以后,“了”和“着”的分工才明显。4.形尾“过”的产生和发展

“过”字也是表示动向的,它表示着从甲处到乙处的过程。当它虚化后,表示动作行为已经成为过去,如:“看过”、“听过”等等。它所表示的过去的意念比完成貌更强烈,往往表示一种经历,所以有时候在“了”字前面再加“了”字,如:“吃过了饭。”但要强调没有实现,就不能加“了”:“没有看过我”不能说成“没有看过了我”。这种“过”在唐代就已经有了萌芽。到了宋代,就逐渐多起来了:

而今只是那一般合看过底文字也未看,何况其他。《朱子语类辑略·卷二》

盖为是身曾亲经历过,故不敢以是责人尔。《朱子语类辑略·卷四》

每日读书,只是读过了,便不知将心去体会。《朱子语类辑略·卷五》

5.形尾“起来”、“下去”

“起来”、“下去”在某些情况下也是表示情貌的,“起来”表示开始貌,“下去”表示继续貌。“起来”表示情貌大概开始于元明时代

恐怕火盆内有小炭火延烧起来。《水浒传》第10回

那对过众军汉见了,心内痒起来。《水浒传》第16回“下去”表示情貌,是由于“起来”的类化:其起源很晚,《红楼梦》无,《儿女英雄传》有:便静静儿地听他唱下去。第38回

6.新兴动词词尾“化”:

“五四”以后,新兴动词词尾有“化”字,大致相当于英语的-ize,多数是使名词转化为动词,也有少数是使形容词转化为动词的。

工业化—industrialize; 机械化—mechanize;现代化—modernize; 具体化—concretize.

另有:欧化、西化、自由化、合法化、产业化,庸俗化、绿化、美化、丑化。语法化、虚化

思考題

1、动词词尾“得”的来源及发展

2、动词形尾“了”的来源及发展

3、动词形尾“着”的来源及发展

第十一讲系词的产生与发展

一系词的产生与发展

1.何谓系词?

系词是在判断句中把名词性谓语联系于主语的词。就汉语来说,真正的系词只有一

个“是” 字。

2.先秦判断句的结构方式

先秦汉语的判断句是不用系词的。名词或名词性词组直接就可以构成判断。有以下方式:

A者,B也。南冥者,天池也。(庄子·逍遥游)

A者,B。天下者,高祖天下.(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A,B也。百里溪,愚人也。(孟子·万章上)

A,B。荀卿,赵人。(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3.古汉语“是”的主要用法有二:

⑴复指代词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论语·里仁)

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孟子·梁惠王上)

臣闻七十里为政于天下者,汤是也. (孟子·梁惠王下)

⑵形容词

“是鲁孔丘与?”曰:“是也。” (论语·微子)

大节非也,小节虽是也,吾无观其余矣。(荀子·王制)系词“是”来源于指示代词用法(1)复指代词的“是”.

先秦汉语的“是”是代词而不是系词,从《墨子》里的一段话看得很清楚:

和氏之璧,隋侯之珠,三棘六異,此諸侯之所謂良寶也。可以富國家,眾人民,治刑政,安社稷乎?曰:不可。所謂貴良寶者,為其可以利也。而和氏之璧,隋侯之珠,三棘六異,不可以利人。是非天下之良寶也。今用義為政於國家,人民必眾,刑政必治,社稷必安。所為貴良寶者,可以利民也,而義可以利人。故曰:義天下之良寶也。

4.古汉语的“为”

“为”字有一个用法,常被人们认为是系词,和“是”字同义。例如:

余为伯儵,余而祖也。(左传?¤宣公三年)

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 (论语?¤微子)“为”本身不是系词,而是动词,本义是“做”。它具有多种引申义,使我们能译成近似现代汉语的“是”字。

“A为B”是叙述句,不是判断句。

特殊情况下才用“为”,譬如:在主语和谓语指称同一事物时。例如: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微子)尔为尔,我为我,虽袒裼裸裎于我侧,尔焉能浼我哉?(孟子·公孙丑上)

否则,如果主语和谓语不是指称同一事物,主语的内涵和外延和谓语不一致,就不能用“为”字。例如:“滕,小国也”,不能说成“滕为小国”。可见“为”字并不是系词。此外,还有许多字被人们认为是上古时代的系词,其实不是系词的。例如: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诗?¤大雅.文王)(虚词)

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书?¤洪范)(动词)

醉而不出,是谓伐德。(诗?¤小雅.宾之初筵)(动词)吕宫女,乃吕后也。(史记?¤高祖本记)(副词)

此则寡人之罪也。(孟子?¤公孙丑记)(副词)

梁父即楚将项燕。(左传?¤意公八年)(副词)

5.古汉语里的“非”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庄子.秋水)

“非”在上古汉语也不是系词,它只是一个否定副词。要对形容词谓语或动词谓语加以否定就用“不”字,(食不语,寝不言)要对名词谓语加以否定,就用“非”字。“不” 和“非”在不同的谓语中起相同的作用,它们的词性是一样的,都是否定性的副词。6.系词“是”的产生

指示代词“是”经常出现在“贵与富,是人之所欲也。”这样的句子中。这样的句子有

个特点:谓语(“是人之所欲”)是个主谓结构,“是”充当这个主谓结构的主语,而

且复指整个句子的主语“富与贵”。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主语)(谓语)(主语)(谓语)(主)(谓)(主)(谓)

在“是人之所欲”这个主谓结构中,“是”与“人之所欲”构成判断。但因为“是”是复指“富与贵”的,所以在意义上,“富与贵”和“人之所欲也”也可以构成判断。这样,“是”的指代性逐渐弱化,逐渐变成联系一个判断句中的主谓两项的“系词”。(有些词因为经常处在某种句法位置上,因而取得了新的意义。如“为”由于处于句末: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由动词演变成了语气词。)那么,真正系词产生于何时?王力先生认为:汉语真正系词的产生,大约在公元一世纪前后,即西汉末年或东汉初叶。例如:余是所嫁妇人之父也。(论衡?死伪篇)

海外西南有株树焉,察之是珠,然非鱼中之珠也。(论衡?说日篇)

王力认为,判断句中普遍使用系词,并在口语中完全普及,是在中古时期。有三大标志:

第一:它摆脱了语气词“也”字,“是”字成为必需的,而不是可有可无的系词。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潜《桃花源记》)豫章太守顾邵是雍之子。(世说新语·雅量)

第二:系词“是”可以被副词修饰

但克让自是美事,终不可缺。(世说新语?¤方正)

孔、老、施加,皆是圣人。(唐宗密?¤原人论)

第三:系词“是”前面加否定副词“不”字,在口语里代替了上古的“非”

劫劫生生,轮回不绝......都由此身本不是我。(原人论)

渠本不是我,我本不是渠。(抚州曹山元证禅师语录)“是”字用作系词以后,又产生许多种活用法,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承认或否认某一事实,又是时追究其原因。例如:

自是君身有仙骨,世人哪得知其故?(杜甫送孔巢父诗)我不是不会,就是未谙得。(明.高僧传)

由承认的意思又产生了变相的容许式(让步式),那是近代的事情了:

我说是说了,还得太太告诉老太太,想个完全的主意才好。(红楼梦第99回)

咱们走是走,我就只舍不得那姑子。(同上第120回)

第十二讲使成式的产生与发展

1.什么是使成式?

从形式上说,是及物动词加形容词(如:修好、弄坏),或者是及物动词加不及物动词(如:打死、救活);从结

构成分上说,就是“动词+结果补语”所构成的动补结构;从意义上说,是把行为及其造成的结果用一个动词性词组表达出来。

上古汉语的动词有一种使动用法。例如: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庄子外物)

形容词也有使动用法,例如:匠人斫而小之。(孟子·梁惠王下)

后来,这种使动用法往往被使成式所代替,例如:

“活我” →“救活我”“小之” →“削小它”。

由使动用法发展为使成式,是汉语语法的一大进步。使动用法只能表示使某物得到某种结果,而不能表示用哪一种行为以达到这一结果。若要把那种行为说出来,就要加上“而”字,如“斫而小之”,使成式不用“而”字,所以是一种进步。

2.使成式产生的时代

王力先生认为使成式产生于汉代,逐渐扩展于南北朝,普遍应用于唐代。

关于使成式(动结式)的产生,还有以下不同的看法:①先秦说(周迟明)②六朝说(志村良志、梅祖麟)③唐代说(太田辰夫)

王力先生说:“我们讨论使成式,首先应该撇开那些似是而非的情况。例如:

扰乱我同盟,倾覆我国家。(左传成公十三年)

“扰乱”好像是使成式,但是,我们认为“扰乱”用同义的词素来构成的双音词。《诗经·秦风·小戎》“乱我心曲” ,其中“乱”用为动词。“扰乱”的“乱”,意义和这个“乱”字相仿。

又如“助长” :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孟子?¤公孙丑上)

这里只有一个“助长”,其余都是“助苗长”、“助之长”。可见“助长”是省略兼位名词的递系式(兼语式),而不是使成式。

汉代使成式已经产生了。例如:

乃激怒张仪(史记·苏秦列传)射伤卻克,流血及履(史记·齐太公世家)

堕,读若推落之堕。(说文解字)(以上是带不及物动词的使成式)

群儒既以不能辩明封禅事…(史记·孝武本纪)汉氏减轻田租。(汉书·王莽传)

田,填也,五稼填满其中也。(《释名》)(以上是带形容词的使成式)

南北朝以后,使成式应用更为普遍.

虽能驱走董卓?其功莫大。(后汉书?¤公孙瓒传)

无令长相思,折断绿杨枝(李白诗)

今日压倒元白矣。(唐书·杨嗣復传)(以上及物动词带不及物动词)

庶裁定圣典,刊正碑文。(后汉书·卢植传)群公有惭色,王室无削弱。(杜甫诗)

公只是将那头放重,这头放轻了……(朱子语类)(以上及物动词带形容词)

使成式既然是两个词的结合,就有可能被宾语隔开。

吹欢罗裳开,动侬含笑容。(子夜四时歌夏歌)

石角钩衣破,藤枝刺眼新。(杜甫诗)复吹霾翳散,虚觉神灵聚。(同上)

宋代以后,使成式中间一般不能在插进宾语了。那么,如果有宾语的话,宾语放在

什么位置上呢?可以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宾语放在使成式后面。例如:

展开豹皮幅子看时,中间一个(金铃)有茶锺大。(西游记第70回)

是怕这气大了,吹到了林姑娘;气暖了又吹化了薛姑娘。(红楼梦65回)

第二种情况是宾语放在使成式前面,和处置式结合着使用。例如:

不意去年大虫赶逐野兽,将住房压倒。(境花缘第14回)一句话又把宝玉说急了。(红楼梦32回)

另有一种情况,形似宾语,其实是主语,使成式用于被动意义,所以不必和处置式结合而能放在使成式的前面。例如:

连连在饭店里住了几天,盘缠也用尽了。(儒林外史28回)

只是杯盘果菜俱以摆齐了。(红楼梦第50回)

五四以后,使成式发生相当大的变化,就是及物动词带形容词的使成式大量增加。在现汉里,有些使成式逐渐单词化,例如:“推翻”、“扩大”、“改善”、“革新”等。

思考题:

1、系词“是”的产生时代及其用法的发展

2、从结构形式上看,使成式可分哪几种?试述它们在汉语史上的产生时代及发展情况。

第十三讲处置式的产生及其发展

一、何谓处置式?

处置式是汉语的一种重要句法结构,即现代汉语所说的“把”字句。其形式是用介词“把”或“将”把宾语提到动词前;其意义是表示一种有目的性的行为,一种对宾语的处置。“处置式”这一概念是王力先生提出来的。

二、处置式的产生

1、处置式的来源

上古汉语没有处置式。那我们要问:现代汉语里用处置式的地方,上古汉语用什么样的句法结构来表达呢?

答案是:动宾结构。

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项羽本纪)

现代汉语最适当的译法是处置式:把船都沉没,把锅和甑打破,把房子烧毁。

上古汉语中的“将”和“把”都是动词:

无将大车(诗·小雅·无将大车)阙党童子将命(论语·憲问)

禹亲把天之瑞令以征有苗.(墨子·非攻下)相待甚厚,临

别把臂言誓.(后汉书·吕布传)

以上都不是处置式。

唐代以后,“将”、“把”仍沿用为动词,表“拿、持”义。例如: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李白诗)

轻将玉板敲花片,旋把金鞭约柳丝。(张祜诗)

每冬月,四更竟,即敕把烛看事。(南史·梁武帝纪)

上述句式都可概括为“将/把+NP1+V+NP2”,其中“将/把

+NP1”作工具状语,修饰“V+NP2” 所以都不是处置式。但是处置式里的介词“把”和“将”正是从“拿、持”义的动词虚化而来。

2、处置式的产生

⑴先看“将”字的虚化过程。

南北朝后,“将”经常出现在连动句式中。唐代出现了下列两种连动式:

①V“将”+ N1 + V及物+ N 2

越女作桂舟,还将桂为楫。(王昌龄诗)佳人当窗弄白月,弦将手语弹鸣筝。(李白诗)

轻将玉板敲花片,弦把金鞭约柳丝。(张祜诗)

这类句子中的“将”虚化后,“V“将”+ N1 ”成了工具状语。

②V“将”+ N + V及物

孙子将一鸭私用,佑以擅破家资,鞭二十.(朝野佥载)料理中堂,将少府安置。(游仙窟)已用当时法,谁将此义陈?(寄李十二白)

这类句式中的“将”虚化后,整个句子是处置式。显然,处置式在唐代就产生了。

处置式和工具语的区别是:

在处置式中,宾语放在动词前面动词后面不能再有宾语(至少是不能有直接宾语,因为处置式就是用介词把宾语提前);在工具语中,动词后面可以有宾语,因为动词前面的谓语形式只起着状语的作用(如“将炙啖朱亥”、“把烛看事” ).

⑵再看“把”字的虚化过程。

“把” 的虚化过程比“将” 晚,是在中唐以后,也有两类:①V“把”+N1+V及物+N2.

轻将玉板敲花片,旋把金鞭约柳丝。(张祜诗)诗句无人识,应须把剑看。(姚合)

两鬓愁应白,何劳把镜看。(李频)

这是工具语。

②V“把”+ N + V及物。

醉把茱萸子细看。(九日蓝田·崔氏庄)

上句当解作“拿着茱萸仔细观看”但是,“拿”是为了“看”的,而“看”的也正是“茱萸”,于是句子的重音逐渐转移到“看”上,“把”字也就逐渐虚化了。虚化后成为处置式:莫把杭州刺史欺。(白居易诗)悠然散吾兴,欲把青天摸。(皮日休诗)

比较以下三个例句:

诗句无人识,应须把剑看。(姚合)两鬓愁应白,何劳把镜看。(李频)莫愁寒族无人荐,但愿春官把卷看。(杜荀鹤)

这里的“把剑看”、“把镜看”和“把卷看”是有分别的。“把剑看”的是“诗句”,不是看那“剑”;“把镜看”的是两鬓,不是“看”那镜子;而“把卷看”的“看”却正是“看”那卷子。因此,就意义上说,“把卷看”是处置式,而“把剑看”“把镜看”不是。但是就结构形式上说,它们的结构完全是一样的,可见“把卷看”的“把”在当时还没有完全丧失动词的性质。从这一点上看,动词虚化的过程就更加明显了。

三、处置式的发展

唐宋后“将”和“把”都可用于处置式或工具语。例如:

心将潭底测,手把波纹袅。(皮日休诗)(“将”和“把”都用于处置式)

轻将玉板敲花片,旋把金鞭约柳丝。(张祜诗)(“将”和“把”都用作工具语)

莫将天女与沙门,休把眷属恼人来。(敦煌变文集)(“将”用于处置句,“把”用于工具语)

那人便将手把武松头发揪起来,(水浒传第32回)(“将”用于工具语,“把”用于处置句)

智深把左手拔住上截…将那根绿杨树连根拔起(第7回)(“把”用于工具语,“将”用于处置句)

到了《红楼梦》时代,工具状语和处置式才有了明显的分工;处置式用“把”字,工具语用“拿”字。例如:把你林姑娘暂安置在碧沙厨里.(第3回)

便把手绢子打开,把钱倒了出来。(第26回)

拿真心待你,你倒不信了。(第47回)

他吃了酒,又拿我们来醒脾了。(第8回)

在处置式产生的初期,宾语后面可以只有一个单音节动词,如“把卷看”“把琴弄”,到了后代,除了在歌曲唱词中还可以沿用这种结构外,一般不能再用单音节动词放在宾语后面,而是用使成式(如“把手绢子打开”)或连动式(如“把钱倒了出来”)。这种结构,至少在宋代就已经产生了。例如:今看来反把许多元气都耗却。(朱子语类)

将那头放重了,这头放轻了。(同上)

如果宾语后面不是使成式或连动式,那就是动词后面带结果补语(“得”字结构),动量补语,处所补语等。例如:林冲把陆虞侯家打得粉碎。(水浒传第7回)

把可憎的胥脸饱看了一顿。(董西厢)

把棺材就停在房子中间。(儒林外史26回)

总之,不能在宾语后面光秃秃的只带一个动词。可见,在近代和现代汉语里,处置式宾语后面的动词,一般是必须带有补语或类似补语的成分的。

元明以后,处置式可以用来表示一种不幸或不愉快的事情。处置式的动词本该是及物动词,在这种情况下,它可以是不及物动词或不表示处置的及物动词。例如:

将那一仓活鱼都走了。(水浒传第38回)正是他们把个选事坏了。(儒林外史18回)

把姑娘的东西丢了。(红楼梦第73回)先把太太得罪了。(红楼梦第74回)

近代后期,处置式有了新的发展。在过去的处置式中,

宾语既然提前,动词后面就不能再带宾语(双宾语和保留宾语除外;例如:红楼梦第24回:“把你嘴上的胭脂赏给我吃了罢”第74回“讲角门皆上锁”)。但是到了近代后期,出现了一种新兴的处置式:宾语提前了,动词后面还有宾语:把从前的话作了个交代。(儿女英雄传)把三民主义重新作了解释。

处置式是汉语语法走向完善的标志之一。由于宾语的提前,宾语后面能有语音的停顿,使较长的句子不显得笨重。更重要的是:由于宾语的提前,显示这是一种处置,一种要求达到目的的行为,语言就更有力量。“一定要把淮河修好”、“把革命进行到底”,这种语句的力量不是一般的结构能够比拟的。

思考题

简述处置式的产生及其发展.

第十四讲

被动式的产生及其发展

\概念上的被动如:

\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谏行言听.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这些句子和主动句形式毫无区别,所以都不能认为是被动式。

二、被动式的产生

原始汉语不存在具有表示被动标志的被动式.真正的被动式出现于先秦时期。有三个类型:

1、“于”字句

2、“为”字句

3、“见”字句。

1.“于”字句

闵王毁于五国,桓公劫于鲁庄(荀子?王制)

一表示主动,一表示被动,古人常用这种方法表示正反两方面情况对比,例如: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上)

2.“为”字句

不为酒困。《论语?子罕》

“为”字后面所引进的行为主动者有时可以不出现,“为”直接放在动词前面,形成被动句式,这点也是和现代汉语“被”完全相同的。例如: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3.“见”字句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楚辞?渔父》

有时,“见”和“为”对举,说明在表示被动的意义上具有共同之处,例如:

厚者为戮,薄者见疑

有时“见”、“为”同时出现在一个被动句中,“为”字引发施事者,“见”字放在动词前:

烈士为天下见善矣

“见”字不能直接引出行为的主动者,必须在动词后用介词“于”字引出例如:

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二、被动式的发展

汉代新产生了两种被动式:

1.“为……所……”式

“为……所……”式是由先秦的被动式“为”字句发展出来的。先秦的“所”字两种性质:一方面,它具有代词性;另一方面,它放在及物动词的前面,受及物动词的支配。汉代被动式在助动词“为”字和动词之间插入一个“所”字不是偶然的,而是一种类化的结果。在表示被动的情况下,“所”字失去了原来的代词性,而成为动词的词头。例如:

汉军却,为楚所挤。

“为”后的行为主动者有时也可以不出现,“为”和“所”连在一起,例如: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2、“被”字式

“被”字句大约萌芽于战国末,例如:万乘之国,被围于赵《战国策·齐策》

汉代“被”字句普遍应用起来。这种“被”字句作用大致和“见”相当。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见”、“被”互文,可见它们都是被动式的助动词。

起初,“被”字句中还没有施事者。如:被污恶言而死?

大约汉末以后,被字句中有了施事者出现。施事者放在“被”字和动词中间。例如:

臣被尚书召问

到唐代,被动式又有了新的发展,“被”字的前面有主语,动词的后面还有宾语,而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又是主语代表的人物所领有的。这样,在这种被动式里,主语只不过是间接的受事者,而动词后面的宾语才是直接的受事者。例如:

纵有衰蓬欲成就,旋被流沙剪断根。

这种被动式在后代沿用下来,例如:贾政还要打时,早被王夫人抱住板子。(红楼梦33回)

五现代的被动式

五四以后,受西洋语法影响,被动式的使用范围扩大了。即不一定限于不幸或不愉快的事情了。例如:金桂被村里选成劳动英雄,又选成妇联会主席,李成又被上级提升到区上工作。

但这种情况一般只限于书面语中,口语中,被动式的基本作用仍旧是表示不幸或不愉快的事情。

在现代普通话口语中,一般不再使用“被”字,而是用“叫”、“让”、“给”等字表示。例如:

谁知道那孩子又会给狼啣去的呢?(鲁迅《祝福》)

这话偏生又让我听见了。(冰心《姑母》)

这句话却不料叫金旺他爹听见……。(赵树理《小二黑结婚》)

三.被动式的作用

被动式的“被”字来自后一种意义。因此,“被”字句基本上是用来表示不幸或不愉快的事情的。王力先生统计《世说新语》全书中被动式27例,有22例是表示不幸或不愉快的事情的:

孔融被收,中外惶怖。(言语)

亮子被苏峻害。(方正)

祢衡被魏武谪为鼓吏。(言语)

被动式发展的结果,使“被”字句有可能脱离被动式的正常结构,甚至脱离被动的意义而单纯的表示不幸。这种表示不幸的脱离常规的句子大致可分为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施事者在动词前,受事者在动词后,和一般“主动宾”的结构相似,但是,“被”字放在主语的前面。除非词序变换,否则不能成为被动式:被猴行者骑定馗龙。(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第七)

(等于说“馗龙被猴行者骑定”)

被我骂那老猪狗,那婆子便来打我。(水浒传26回)

(“那老猪狗被我骂了”)

被你杀了四个猛虎。(水浒传44回)

(“四个猛虎被你杀了”)

第二种情况:在结构上和第一种相同,只是没有被动的意味。“被”字仅用来表示一种不幸的遭遇,而且词序不能变换成被动式。例如:

白虎精闻之,心生忿怒,被猴行者化一团大石,在肚中渐渐变大。(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那单可及素号骁勇??却被李思安将兵马藏伏

在四处了。(五代史平话?唐史)

从这两种情况看,宋元两代“被”字句的用途虽然扩大了,但却没有定型,后代逐渐淘汰了这种脱离常规的形式。但这些情况更有力的能够说明被动式的基本作用就是表示不幸或不愉快的事情。

四被动式和其他语法结构之间的关系

被动式和处置式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动词后不带宾语。从意义方面说,差不多所有的施事者的被动式都可转为处置式。例如:祢衡被魏武谪为鼓吏→魏武把祢衡谪为鼓吏。处置式常和使成式结合起来,被动式也一样。例如:我准定被这厮们烧死了。(水浒传14回)除了使成式之外,还可以和别的形式结合:

我因八百岁时偷吃十颗,被王母捉下。(连动式)(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被他三人拉到聚升酒楼馆里。(处所状语)(儒林外史29回)

今定军山已被刘封、孟达夺了。(跟“了”字)(三国演义71回)

可见,处置式、被动式、使成式等结构之间有密切联系。

思考题:

1、简述先秦被动式主要有哪几种?

2、简述被动式从中古到近现代的发展过程.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辨析修改病句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椐专家分析,造成这次撞沉日本实习船的悲剧是美国潜艇在没有认真确认水面是否安全的情况下突然上浮。 B. 权威人士强调:最近国内接连发生特大爆炸事件,全国人民必须提高意识,尽量防止此类事件不再发生。 C. 参加互联网技术学习的学员,因为文化程度悬殊,有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也有大学本科生、专科生,还有一些中学生。 D. 3月29日,西南航空公司主要航线的团队折扣机票在两个小时之内连续两次降价,此举引起有关民航部门的注意。 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省出版界积极组织图书参展,介绍、展现本省出版界面对加入WTO的新形势,加快产业化发展的新思路、新风貌。 B.有的儿童文学偏重于教育和理性,过多地注入了成人思想,孩子天性中的爱游戏、爱求知、爱趣味、爱幻想被忽略了。 C.随着地壳上升,上覆地层受流水等外引力不断地剥蚀,将地下的硅化木剥露出地表,成为今天最鲜活的记忆。 D.国足的健儿们清楚,一个球的输赢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前途,而是关系到祖国母亲的荣誉,高考英语。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一套理想的电脑教材,除了要有经验的教师参加外,还应当有设计人员、心理工作者的协同工作。 B.市人大通过法规,对于歹徒和不法商贩干扰学校教学秩序、威胁学生的不法行为和错误思想,要坚决制止。 C.一种为家庭提供烹饪劳务的记时服务近来在许多城市格外走俏,为下岗职工再就业提供了一条门路。 D.在对WTO问题的关注上,过去主要集中在各行各业所面临的压力和挑战,多是从微观层面考虑问题,而对于经济体制等宏观问题却思考甚少。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本次联赛大爆冷门的八一队,凭借场上的整体配合和积极拼抢,终以1:1逼平了志在卫冕桂冠的申花队。 B.在会上,对如何疏通产品销售渠道的问题,大家谈了各自的看法,但是,建议很不成熟。 C.交响乐好听,但演出票价昂贵,对月收入不够丰厚的交响乐迷来说,大多数人难以承受数百元甚至千元以上的票价。 D.土地对于人类、特别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而黄土对于原始社会极其落后的初级农业尤为重要。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他生长在偏僻的山区,因而从小就对农民有深厚的感情。 B.她告诉我,近几年来,她时时刻刻不忘搜集日本鬼子在南京大屠杀中的犯罪证据。

WIFI天线基础知识

无线无线路由器单天线、双天线、三天线等多天线对无线信号强度、范围的影响是否有增强 用事实拆穿双天线成倍增益的神话 双天线只能减少覆盖范围内的盲点 先看总结: 性能的区别主要来自芯片而不是品牌 这次参加横评的产品一共14款,但他们的芯片只有4种,而使用相同芯片的产品在性能上的差距根本不大,所以购买前了解产品的芯片组是一个重要环节。当然也不是说要放弃品牌的概念,各个品牌对产品质量的控制还是不一样,这也会让产品造成很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产品质量)。 现阶段802.11N无线路由器已大幅度超越54M 从54M到11N,经历了好几年的时间,不过这次横评我们看到了11N的优势,看到了希望。实际测试表明,11N产品在产品整体性能上高出54M很多,速度、覆盖都有了质的飞跃。

天线根数与速度没关系 虽然这次评测分了两个组,双天线和多天线,但测试结果说明单从速度上来讲,双天线与三天线区别不大。(天线原理介绍过了,和我们的实际情况是一致的。当然是同一类芯片的基础上进行比较,不同种类芯片没有可比性)但是覆盖上确实有区别,所以要购买的用户不用总是迷恋多天线,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一般环境双天线已经足够了。 新的功能将改善人们使用无线网络的习惯 譬如WPS快速加密这样的新功能,将会改善人们使用无线网络的习惯,按下终端和路由器上的两个键就会自动连接并加密,拒绝输入繁琐的密码,进一步降低了无线网络的门槛,让用户更轻松使用。 802.11N是构建数字家庭的主干 除了改变人们的使用习惯,802.11N的传输速率已经可以完全应付高清影片的流畅传输,而传说中的数字家庭也可以由802.11N网络担当主角,撑起整个平台:无线播放高清媒体文件、无线控制家电产品、各种终端都无线,让你的家远离布线烦恼。 目前产品单调需要更多个性化产品问世 不过话又说回来,任何东西都是需要发展的,现在11N可以算是刚刚出道,所以还有许多可以改进的地方,譬如这次评测的产品除了提供无线上网之外,附加功能都比较少,让IT产品更个性,这是一个发展方向,让看不到的无线也能多姿多彩。 802. 11N横评第一波结束更多低价产品会接踵而来 这次评测历时1个月,在测试过程中又出现了多个新品,它们没有赶上这次横评很遗憾,但是我们还有的是机会,因为低价11N时代马上就要来临了,各个品牌都会有更多更优秀的产品放出,请继续关注泡泡网无线频道,更多的精彩会接踵而来.....

人教版语文初一基础知识归纳

七年级(上册)语文基础知识汇总 第一单元 一、字词积累 痴想隐秘铁青凝成诱惑喧腾训诫耸立迂回凝视啜泣 纳罕骚扰小憩茁壮糟蹋庸碌辜负终极迸溅繁密伫立 凝望伶仃稀零一瞬间瘦骨嶙峋心惊肉跳头晕目眩小心翼翼 忍俊不禁昂然挺立擎天撼地肃然起敬仙露琼浆蜂围蝶阵盘虬卧龙明察秋毫怡然自得庞然大物 二、了解 1.象征手法 2.本单元课文作者 < 三、理解分析 1.在山的那边“山”“海”的象征意义及本诗的主题思想;品味重点词句 2.走一步,再走一步复述课文,理解题目的含义及故事所蕴含的生活哲理 为什么父亲指挥我先迈出一小步对你的启示是什么 3.生命、生命为什么题目连用两个“生命” 从三个事例中引发了对生命的哪些思考 品味富有表现力的字词 4.紫藤萝瀑布理解中心句;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作者思想感情有哪些变化紫藤萝有过怎样的变迁 为什么开头“停住了脚步”,结尾又“加快了脚步” 《 5.童趣背诵、默写课文;理解文意及重点词的解释 什么是“物外之趣”,怎样产生“物外之趣” 怎样成为一个富有情趣的人 象征:借描写物来赞颂某些美德以及具备这些美德的人,或借以说明某项事理。还可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细分为“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因物说理(或议政)”等。 这种手法,来源于《诗经》中的“比”、“兴”。《楚辞.橘颂》就是通篇运用比兴手法的古代名作。此后在诗歌、散文中成为常见的手法之一。它一般用来赞颂美好的事物,体现作者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但有时也可用来讽刺丑恶的事物,抨击不合理的现象,它既可以通篇运用,作者并不点明,而由读者自

己去体会象征的含义,也可以只用于某些章节片段,由作者直接点明象征的含义。 恰当地运用象征手法,可以某些比较抽象的精神品质,化为具体的可以感知的形象,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不以把不便于明说的意思含蓄地表示出来,赋予文章以深意,从而给读者留下咀嚼回味的余地。 第二单元 一、字词积累 饥寒离乱缀连远行倔强洗濯玷污怨恨扒窃诅咒浓阴 # 贪婪堕落点缀冉冉苦熬雏形丰硕稀疏累累低回慧心 嬉戏风韵闲适禀告厄运行乞正色落难归属流落执著 鞭策盛名报酬奢望蹂躏呵责懊恼沉醉迷醉沉甸甸眼巴巴海天相吻浪子回头碌碌终生绝处逢生可望不可即繁弦急管红灯绿酒玲珑剔透具体而微多姿多彩不可磨灭回味无穷无忧无虑心旷神怡阴晴圆缺举世无双心痛如割险象迭生得失之患多愁善感突如其来天灾人祸异国他乡猝然长逝问心无愧不耻下问默而识之学而不厌温故而知新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二、了解 1.寓言的特点 2.流沙河及其作品 3.《论语》 4.居里夫人的生平事迹 三、理解分析 1.理想阅读全诗,分析诗歌结构,品味形象化的语言,理解其思想内涵 思考:人为什么要有理想要有什么样的理想如何实现理想 理解诗歌中比喻句的含义 ) 2.短文两篇行道树形象特征。两篇课文中心句的理解 “第一次真好”好在哪里课文在安排材料上有什么特点 3.人生寓言复述课文,理解两则短文的寓意 课后练习题 4.我的信念朗读课文,品味语言 用四字短语概括居里夫人的行为特点,并归纳整理 5.论语十则理解每一则语录的含义;背诵、默写课文 分类归纳: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个人修养

高一习题语文基础知识天天练2

基础知识天天练二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罢黜.茁.壮咄.咄怪事相形见绌. B.磨砺.勉励.晴天霹雳.老骥伏枥. C.揣.度祥瑞.急湍.甚箭惴.惴不安 D.饴.糖怠.慢贻.笑大方百战不殆. 解析:A项黜、绌都读chù;B项都读lì;D项饴、贻读yí。 答案:C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疏浚竣工以儆效尤不能越雷池一步 B.奖掖赋与翻然醒悟小不忍则乱大谋 C.沧桑就序徇私枉法树欲静而风不止 D.隐患蜇伏韬光养晦温良恭俭让 解析:B项“与”应为“予”,C项序—绪,D项蜇—蛰。 答案:A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总体看,2009年我国应用软件市场是相对沉寂的一年,这也许是“全球金融危机症侯”的表现之一吧。不过,在全程电子商务领域频频发生的“________”却成为了最大的热点,引起业界和用户无数关注的目光。 ②根据统计,截至20日中午已有12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年报。不过与往年通常________不俗的首份年报相比,S*ST集琦虽然实现了“开门红”,但其盈利却来之不易。 ③我________认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一定能对整个城市的形象和经济有多大的改变,________城市标志性建筑及其周围的交通环境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城市的人文美学特征。 A.事变绩效不是/但是 B.事端业绩不但/而且 C.事端绩效不但/而且 D.事变业绩不是/但是 解析:事变:重大变故。事端:①纠纷;事故。②事情的原由。绩效:成绩和效益。业绩:建立的功劳和完成的事业;重大的成就。“不是……但是”表转折关系,“不但……而且”表递进关系。 答案:D 4.下列各组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装热”迅速流行,激活了江南丝绸服装产业,使不少企业逢凶化吉 ....,出现了少有的勃勃生机。 B.随着进入和田玉收藏圈的人数越来越多和市面上涌现的大量和田玉产品,投资者要 有独到的眼光才能“沙里淘金 ....”。 C.那时他虽已被撤职罢官,但是“身在江湖 ....”,仍关心国家大事,关注政 ....,心驰魏阙 局的变化。 D.2009年12月在哥本哈根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大会,让低碳经济、低碳生活、低碳城 市等成为老百姓所关注的热点。而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金融业无疑将发挥着举足轻重 ....的作用。 解析:A.逢凶化吉:逢:遭遇;凶:不幸;吉:吉利、吉祥。遇到凶险转化为吉祥、顺利。这是带有迷信的说法。B.沙里淘金:淘:用水冲洗,滤除杂质。从沙里淘出黄金。比喻好东西不易得。也比喻做事费力大而收效少。也比喻从大量的材料里选择精华。C.身在江湖,心驰魏阙:魏阙,指古代宫门外高大的建筑,用作朝廷的代称。旧指解除官职的人,仍惦记着进朝廷的事。后常用以讽刺迷恋功名宝贵的假隐士。D.举足轻重:指处于重要地位,一举一动都足以影响全局。 答案:A

高一语文基础知识点整理

高一语文基础知识点整理 【篇一】高一语文基础知识点整理 1、准确、生动而深刻的词语: ⑴能否将“认识的人看见半死不活的他,都掉开头去”中“认识的”三个字去掉呢? 不行。我们要注意这句话的语言环境。一位艺术家被“造反派”批斗,毒打,游街示众,变得“半死不活”,这时候,稍有人性的人都会怜悯,救治他,更不用说“认识的”人了。现在连“认识的”人都“掉开头去”,揭示了“*”已将人的心灵扭曲,或者说人们慑于“造反派”的淫威,不敢救治艺术家。而就在此时,艺术家邻居的小狗却奔了过来,“亲热地叫”“扑”“闻”“舔”“抚摸”,是非颠倒的岁月,人的良知竟不如狗。所以“认识的”三个字万万不可去掉。 ⑵说说这句话中加粗词语的好处:“在三年困难时期,我们每次到文化俱乐部吃饭,她都要向服务员讨一点骨头回去喂包弟。” “每次”和“都”说明了行为次数多,频繁,无一例外。“讨”,说明了行为者要付出尊严的代价,作者的夫人萧珊也是一位高级知识分子,向服务员“讨”骨头是需要勇气的。这三个词合在一起,表现了萧珊对小狗包弟的爱,表达了人与狗之间关系的融洽。 ⑶“……这些天我在机关学习后回家,包弟向我作揖讨东西吃,我却暗暗地流泪。”“我”为什么“暗暗地”流泪呢? 因为红卫兵抄“四旧”,要杀狗,包弟变成了“包袱”,

有人建议将它送医院作解剖实验用。包弟的命运未卜,它却浑然不知,而“我”作为它的主人,自身难保,又怎样能救下包弟?所以“我”很伤感,但又不愿让包弟看出,所以只得“暗暗地”流泪。另外,“我”当时处于“半靠边”状态,言行受监视,不能明确地流露出对“宠物”的感情,也只能“暗暗地”流泪。 2、含义隽永的句子: ⑴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我再往下想,不仅是小狗包弟,连我自己也在受解剖。” 分析这句话,要抓住“解剖”这两个字。这两个字大致有两个意思,一是说在当时特定的环境中,作者如包弟一样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任专制者“解剖”。其二,这是作者为了自保而送走包弟后对自己灵魂的“解剖”,正如他自己所写的那样:“不能保护一条小狗,我感到羞耻;为了想保全自己,我把包弟送到解剖桌上,我瞧不起自己,我不能原谅自己!”“解剖”,正是作者自己深刻的反思。 ⑵“那么我今后的日子不会是好过的吧。但是那十年我也活过来了。”这两句话放在一起,有什么用意呢? 第一句话是说“我”将包弟送上了解剖桌,十几年来一直内疚,一直在煎熬,为了“赎罪”,“我”必须给过去十年的苦难生活作总结,“还清心灵上的欠债,”而“这绝不是容易的事”,所以今后的日子“不好过”。但是与过去的十年相比,这“不好过”又算得了什么,那“十年”都挺过来了,还怕别的困难吗?第二句话就是这个意思。这两句话表明了

高三语文总复习 专项训练(四)语言基础知识+语言运用(1

专项训练(四) [语言基础知识+语言运用] 一、语言基础知识(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 A.计量(liàng)下载(zài) 背(bēi)包袱望风披靡(mí) B.着(zhuó)笔当(dāng)真 浣(huàn)溪沙天遂人愿(suì) C.相中(zhòng) 瘙(sào)痒 冠(guān)心病令人咋舌(zé) D.亲戚(qi) 佣(yōng)金 准噶(gá)尔佶屈聱牙(jí)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 A.温州“购房门”事件再起波澜:政府限令补差价,买卖双方齐喊冤。安置房层层转卖,差价谁该来埋单?一买一卖,简单交易是否隐藏腐败? B.仰望夜空,总是会有无可明状的失落感涌上心头。多么怀念幼时曾见的如金刚钻般闪耀的星辰,那些闪烁的光亮总能引起我们无限的遐想。 C.秋燥,是美丽的秋天最让人烦恼的事情了。秋季天高气爽,空气中水分减少,此时,唇干口渴、咳嗽无痰、皮肤干涩等现象就显得很频烦。 D.张艺谋执导的《山楂树之恋》在内地影坛掀起一股“纯爱电影风”。纯爱电影中那些像初恋般淡淡而唯美的情感总是让人觉得意尤未尽。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京剧《霸王别姬》是梅派经典剧目,首演至今,将近一个世纪的传承,一代代的青衣花旦,都是拾人牙慧,不敢越雷池半步。 B.西方大国可以伸出援手帮助一个小国,培育一个“典范”,但对中国这样的潜在战略对手它们是不可能真心相帮的,遏制与落井下石倒更符合它们的逻辑。 C.你想象不出,从小学到大学的十多年间,他们竟然一直是同学;你更想象不出,他们竟然一直两小无猜,关系融洽。 D.今年国家一季度宏观数据已于日前出台,安徽省多项数据在全国的排名有升有降,有好有差,良莠不齐。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河北医生余文丽带着偏瘫丈夫去援疆,不仅为400多名产妇提供服务,让近百名新生命平安降临,更以高尚的医德赢得了维吾尔族群众的信任和赞美。 B.天津某镇综治信访服务中心主任介绍:“实行多部门联合办公,他认为简化了办事流程,节约了群众的时间、成本,仅交通费一项每年就能给老百姓省下数万元。” C.有专家认为当前西方势如骑虎,或许将对伊朗发动袭击;当然,不但伊朗权衡利弊,见机而作,作出妥协,而且化干戈为玉帛,也是有可能的。 D.2012年德国“中国文化年”活动在德国刚刚拉开帷幕,中国电影在柏林引起受到了观众和媒体的极大关注、热捧,特别是张艺谋执导的影片《金陵十三钗》。 二、语言运用(12分) 5.根据下面所给的文字材料,拟写一则新闻标题。(20字以内)(4分) 从今年7月1日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将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面覆盖工作,计划年底前完成。包括职工养老、新农保、城镇居民养老在内的养老保险制 1

高三语文基础知识训练题目

高三语文基础知识训练题目(三十一)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提.防堤.岸缇.骑金榜题.名醍.醐灌顶 B、凋.零啁.啾倜.傥雕.虫小技未雨绸.缪 C、怯.懦惬.意堆砌.扶老挈.幼锲.而不舍 D、朱萸.揶揄.墙隅.滥竽.充数尔虞.我诈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谛造矫键四不像解铃还须系铃人 B、渲泄内敛炒鱿鱼曾经苍海难为水 C、贸然气慨流水帐兵来将挡水来土淹 D、脉搏笼络跆拳道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3、依次填人下列各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早在“八五”期间就列为国家重点规划项目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编纂工程,经过语言专家们11年的努力终于,该词典将在最近出版发行。 ②语文的能力层级是将学习和考试中所涉及的学科能力进行分解,得出学习语文所需的基本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加以而成的。

③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人们总是把伸张正义的希望那些有侠肝义胆的英雄身上,因此像鲁智深这样的人才会受到人们的敬仰。 A、告罄调和寄于 B、告竣整合寄予 C、告竣整合寄于 D、告罄调和寄予 4、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仿佛昨天才踏进校门,谁料倏忽之间,高中三年已经过去,吉光片羽,都为陈迹, 令人唏嘘不已。 B、“表现”在美国大概是万能的,作秀在咱们中国似乎也是万能的,作秀现象铺天 盖地,作秀之说甚嚣尘上。 C、泸州老窖以“1573年始酿”为噱头,结合其一贯的传媒优势势大力沉地撞击市场, 在去年的媒体上一鸣惊人,掀起了——股飓风。

D、迅速反映现实生活,高奏时代主旋律,为人民群众提供最好的精神食粮,这是文 艺工作者责无旁贷的职责。 5、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政府部门招商就合理吗?如果技术监督、环境保护、税务审计等部门把招来的投 资用于制造假冒伪劣、污染环境、漏税逃税,那该怎么管理? B、彼得堡接近北极圈,由于每天晚上十二点钟太阳还在天上,使我们每天在那里的 游览时间都能增加好几个小时。 C、新年伊始,“勇气”号火星车和它的孪生兄弟“机遇”号火星车先后成功登陆火 星,人类开始探索这颗“红色星球”的活动又活跃起来了。 D,二十世纪以来,毛笔逐渐淡出中国人的生活。如今,在中国,设置毛笔课的学校越来越少,而且,毛笔书法远不如日本普及。 6、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做好一件事往往需要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写作更是

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改病句-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归纳-高中.doc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改病句|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 1、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 例: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棉花的生产应为生产的棉花) 2、把实语放在状语的位置上: 例:广大青年表现出无比的进行改革的热情。(将无比的调至热情前) 3、把状语放在定语的位置上: 例:应该发挥广大青年的充分的作用。(将充分调至发挥前,并删掉一个的)。 4、多层定语语序不当:

例:展出几千年前刚出土的文物。(应将几千年前调至文物前后的的) 5、多层状语语序不当。 例:我们再也不是任意被列强欺侮的国家了。(应将任意调至欺侮之前) 6、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例: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他应移到如果的后面) 7、主客颠倒: 例: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于中国青年是不陌生的。(应改为:中国青年对奥斯特洛夫斯基的。)

8、分句位置不当: 例: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寻找着,他们在思考着。(应改为: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思考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寻找着。) 所谓病句,是指那些语言表达有毛病的句子,即不符合现代汉语表达规则,或违反客观事理的句子,前者是就语法方面而言的,后者是就逻辑方面而言的。那么,我们到底该怎么修改病句呢?我们有什么方法呢?下面看看精品学习网编辑的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希望对广大朋友有所帮助。 知识点总结 新课标《考试大纲》对病句的考查要求为辨析并修改病句,并明确规定语病的类型有六种: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这一考点实际上包含两个内容:一是辨析病句;二是修改病句。命题以辨析病句为主。 所谓病句,是指那些语言表达有毛病的句子,即不符合现代

高一语文基础知识整理

高一语文基础知识整理 一.字音字形 寥廓青荇檐头忸怩彷徨寂寥惆怅峥嵘笙箫瓦菲典押砥柱颓圮火钵糯米遒劲浮藻团萁叱骂彳亍冰屑供给中看漫溯漂泊装载甲壳满载青苔刊载给予长篙凌侮似乎丰赡怅惘凄婉坚贞不渝为虎作伥挥斥谄媚无耻谰言五彩斑斓支撑瞻仰气势恢宏偃旗息鼓河畔呕歌风华正茂揠苗助长氾南夜缒阙秦杞子戍之焦,瑕督亢拊心变徵药淬忤视瞋目遗赠创伤骨髓匕首说项羽王关中飨士卒戮力刀俎间行参乘玉玦百余骑数目啖食毋内诸侯鲰生彘肩编辑寥落洋溢长歌当哭菲薄淋漓庸人洗涤微漠踌躇广有羽翼惨淡桀骜黯然泣下 噩耗和蔼喋血不惮尸骸立仆攒射伟绩惩创血痕抹杀惊心动魄绯红殒身不恤阴谋秘计浸渍苟活作揖篱笆叱骂解剖浩劫堕落创伤煎熬欠债羞耻叱咤风云莅校精悍谦逊箜篌弥漫博闻强记酣畅涕泗沾襟拭泪淋漓凝重掩映举世瞩目易帜冉冉婆娑噩耗颠倒嬉笑凋谢折磨纳粹剥光处决废墟绞刑窒息祷告蠕动惺忪弄堂水门汀褴褛游说胆怯执拗木栅子籼米莴苣揩油愚蠢锭壳皮辊惩戒贿赂作践骷髅譬如乾坤借鉴煤屑幽僻蓊蓊郁郁踱着袅娜脉脉渺茫酣眠斑驳峭楞楞倩影缕缕乍看纤腰敛裾羞涩丰姿风致弥望没精打采颤动参差点缀凋谢落蕊颓废嘶叫平仄混沌落寞悠

闲萧索譬如驯鸽陆蠡淅沥移徙婆娑涸辙猗郁瞥见葱茏纤细急不暇择揠苗助长愆期垝垣咎言 夙兴夜寐靡室修姱溘死方圜鸷鸟芰荷杂糅可惩自缢徘徊裁衣箜篌公姥槌床哽咽伶俜葳蕤遗施玳瑁纨素明月珰纤纤嬉戏蒲苇磐石拊掌窈窕怅然踯躅赍钱琉璃蹑履蒲苇梧桐彷徨三匝羁鸟阡陌后檐守拙游目骋怀修禊癸丑流觞愀然江渚蜉蝣狼藉庐冢肄业弥谤孜孜以求刮目相看敷衍塞责砥砺责无旁贷无动于衷以诚相待开诚布公相勖訾詈商榷戳子旁稽博采骇人听闻缔造侈谈义愤填膺安之若素心急如焚无济于事束缚赎罪不可估量繁芜丛杂豁然开朗浅尝辄止满腔热情坚忍不拔卓有成效 二.成语 风华正茂五彩斑斓家徒四壁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秋毫不犯长歌当哭殒身不恤逆来顺受不由自主 博闻强记屏息以待生杀予夺不假思索不同凡响揠苗助长急不暇择信誓旦旦九死一生责无旁贷 巧舌如簧坚如磐石游目骋怀不绝如缕正襟危坐沧海一粟刮目相看终南捷径开诚布公义愤填膺 安之若素无济于事豁然开朗浅尝辄止卓有成效 三.古文知识(见《三尺讲台》194—220页) 四.背诵段落 ①《沁园春·长沙》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40题含答案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40题含答案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字形、字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哺育(bǔ)拓片(tuò)嗔怪(chēn)伺候(cì)B.气馁(něi)禅让(shàn)重迭(dié)轮廓(kuò) C.殷红(yān)狙击(jū)皈依(guī)屏除(bǐng)D.畸形(qí)歼灭(jiān)抨击(pēng)对峙(zhì) 2、下列各词语中的字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绮(qǐ)丽箴(jiān)言乳臭(xiù)未干B.擂(lèi)台皎(jiǎo)洁卷帙(zhì)浩繁 C.戕(qiāng)害璞(pǔ)玉塞(sài)翁失马D.踪迹(jì)姊(jiě)妹载(zài)歌载舞 3、下列各词语中的字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拘泥(nì) 标识(zhì)暴殄(tiǎn)天物B.匹(pǐ)配戏谑(xuè)风光旖(qí)旎C.参与(yǔ)弹劾(hé)审时度(duó)势D.倾轧(yà)结束(sù)杞(qǐ)人忧天4、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差chā差错误差差强人意差可告慰B.解jiě解决押解浑身解数不求甚解 C.塞sè堵塞边塞闭目塞听敷衍塞责D.提tí提炼提防提纲挈领耳提面命 5.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绚(xuàn)丽丰腴(yú) 倩(qiàn)影乳臭(chòu)未干B.赦(shè)免嗜(shì)好逡(qūn)巡弱不禁(jīn)风 C.游说(shuì) 愤懑(mèn) 逶迤(yí) 不见经传(chuán) D.泅(qiú)渡坍圮(pǐ)恐吓(xià) 否(pǐ)极泰来 6.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子,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澄澈(chéng)轻佻(tiāo)豁免权(huò)舆论哗然(huá) B.甄别(zhēn)市侩(kuài)软着陆(zháo)温柔敦厚(dūn) C.苍穹(qióng)未遂(suì)扁桃腺(xiàn)拈轻怕重(zhān) D.跛脚(bǒ)菁华(jīng)撂挑子(liào)大雨滂沱(pāng) 7、下列词语中的字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A.璀璨(càn)憧(chōng)憬饮鸩(zhèn)止渴B.凝(níng)固分泌(bì)孜(zī)孜不倦 C.蹊(qī)跷省(xǐng)悟穷形尽相(xiàng)D.端倪(ní)宝藏(zàng)未雨绸缪(móu) 诗歌鉴赏 诉衷情 陆游

WIFI天线基础知识

WIFI天线基础知识 2008年04月16日星期三上午 09:53 1 天线 1.1 天线的作用与地位 无线电发射机输出的射频信号功率,通过馈线(电缆)输送到天线,由天线以电磁波形式辐射出去。电磁波到达接收地点后,由天线接下来(仅仅接收很小很小一部分功率),并通过馈线送到无线电接收机。可见,天线是发射和接收电磁波的一个重要的无线电设备,没有天线也就没有无线电通信。天线品种繁多,以供不同频率、不同用途、不同场合、不同要求等不同情况下使用。对于众多品种的天线,进行适当的分类是必要的:按用途分类,可分为通信天线、电视天线、雷达天线等;按工作频段分类,可分为短波天线、超短波天线、微波天线等;按方向性分类,可分为全向天线、定向天线等;按外形分类,可分为线状天线、面状天线等;等等分类。 *电磁波的辐射 导线上有交变电流流动时,就可以发生电磁波的辐射,辐射的能力与导线的长度和形状有关。如图1.1 a 所示,若两导线的距离很近,电场被束缚在两导线之间,因而辐射很微弱;将两导线张开,如图1.1 b 所示,电场就散播在周围空间,因而辐射增强。必须指出,当导线的长度 L 远小于波长λ时,辐射很微弱;导线的长度 L 增大到可与波长相比拟时,导线上的电流将大大增加,因而就能形成较强的辐射。 1.2 对称振子 对称振子是一种经典的、迄今为止使用最广泛的天线,单个半波对称振子可简单地单独立地使用或用作为抛物面天线的馈源,也可采用多个半波对称振子组成天线阵。两臂长度相等的振子叫做对称振子。每臂长度为四分之一波长、全长为二分之一波长的振子,称半波对称振子, 见图1.2 a 。另外,还有一种异型半波对称振子,可看成是将全波对称振子折合成一个窄长的矩形框,并把全波对称振子的两个端点相叠,这个窄长的矩形框称为折合振子,注意,折合振子的长度也是为二分之一波长,故称为半波折合振子, 见图1.2 b。

初一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整理.

一、叙述人称(三种人称: 1、第一人称(“第一人称”能给人亲切自然、真实的感受。用“第一人称”写“我”,最适宜于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所见、所闻、所为、所感,都可以通过心理活动描写表现出来的。用第一人称写“他”时,最适宜写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因为用“我”的观感来写“他”的这些,较为客观。“第一人称”写“我”的外貌,写“他”的心理活动,必须加上摹拟的话,才能让读者心悦诚服。写“我”的外貌,可以这样写:“你们可以想象,我那时的脸是多么红。”写“他”的心理活动,可以这样写:“心里很轻松似的。” 2、第二人称(作用: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3、第三人称(作用: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二、叙述方式(或者说“记叙的顺序”(三种: 1、顺叙--按时间发生的先后顺序所作的叙述。顺叙型的结构模式是:总叙+分叙(分叙1+分叙2+分叙3+分叙n+结尾。作用:条理清楚地进行记叙。 2、倒叙--把事件的结局或其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重要断面提到文章前面,写完结局或断面,然后才按时间顺 序写。作用:这种笔法能造成悬念,吸引读者。3、插叙(补叙属于插叙一种--对全文来说,插叙仅是一个片断,插叙完后,文章仍回到原来的事件叙述上来。这种插叙不是叙述的主体部分,一般不发生在主流的时间范围内。若把这种插叙删去,虽会削弱主体的深刻性,但不明显影响主要情节的完整性。作用: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补叙作用: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 (有一种不常用的,叫“平叙”,即:俗称“花开两枝,各表一朵”,(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三、描写:

高考语文复习基础知识练习题

高考语文复习基础巩固练(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6月9日晚,黄海之滨的青岛国际会议中心宴会厅外观景平台,“有朋自远方来”,以城市为背景,以天空为幕布,一场________的灯光焰火艺术盛宴在浮山湾海面上演。 水幕舞台半透明巨幅环幕上的投影与不远处的城市楼宇夜景秀________,犹如梦幻仙境。上合组织成员国和观察员国的名字以中、俄、英三种语言一一展现,各国的标志性建筑依次呈现。《天涯明月》《齐风鲁韵》《国泰民安》《筑梦未来》《命运共同体》,展现了一幅花开盛世的美丽图景。 ________的焰火竞相绽放,照亮城市的夜空。 灯光焰火艺术表演以四季为主题:翠绿的“春”描绘生机蓬勃的景象;火红的“夏”突出繁花绚烂的色彩;金黄的“秋”传达丰收的喜悦;雪白的“冬”给夏日海滨带来别样清凉。精美的灯光焰火艺术表演令现场外国友人________,连声叫好。 演出总导演张艺谋介绍说,演出突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其中这个大主题。 这是一场科技和艺术完美结合的视觉盛宴,展现出中国气派、呈现出世界水准、展示出相关国家对上合组织未来的自信,更表达了人类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美好愿望。 伴随着《国泰民安》的优美旋律,()。在“上海精神”照耀下,构建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的新航程愈加光明。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美不胜收融为一体五光十色叹为观止 B.美轮美奂融为一体五彩缤纷赞叹不已 C.美不胜收水乳交融五彩缤纷叹为观止 D.美轮美奂水乳交融五光十色赞叹不已 A[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美轮美奂,原本多形容建筑物雄伟壮观、富丽堂皇,现在也用来形容雕刻或建筑艺术的精美效果。融为一体,比喻几种事物关系密切,配合自然,如同一个整体。水乳交融,像水和乳汁那样融合在一起,比喻关系非常融洽或结合得很紧密。五光十色,形容色彩鲜艳,花样繁多。五彩缤纷,表示颜色繁多,色彩绚丽,十分好看的样子。叹为观止,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赞叹不已,指赞叹不止,不间断的赞叹。]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在夜空中定格璀璨的焰火,环幕上的和平鸽展翅飞翔 B.璀璨的焰火在夜空中定格,和平鸽展翅飞翔在环幕上 C.璀璨的焰火在夜空中定格,环幕上的和平鸽展翅飞翔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集锦-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汇总

基本文体知识识记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二、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借代、反问、设问、引用、对比、对偶、反 语 三、表现手法、写作方法:象征、联想、想像、烘托、反衬、对比、衬托、借景抒情、托物 言志、借古讽今、借物喻人、寓理于事、寄情于事、借物喻理、状物抒情、、情景交融、运用 典故、先(后)抑后(先)扬、欲扬先抑、以小见大、虚实结合、以静衬动、动静结合。 语言特点:一般指口语的通俗易懂,书面语的严谨典雅,文学语言的鲜明、生动、富于 形象性和充满感情色彩的特点。分析时,一般从修辞上进行分析。 四、记叙文 1、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追叙) 2、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议论文 1、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2、议论文三要素: 1、论点:解决“需要证明什么” 2、论据:解决“用什么来证明” 3、论证:解决“怎样来证明” 3、议论文结构 1、引论:提出问题2、本论:分析问题3、结论:解决问题 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4、论据类型: 道理论据(理论论据):包括名人名言、俗语谚语、公式定律等。 事实论据:一切事实、史实、数据等。 5、常见论证方法: 1、最基本的论证方法:摆事实、讲道理 2、常用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用论证(如引用故事则属于举例论证,如引 用名言则属于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常有“同样”“诸如此类”等词语) 6、分析论据与论点的关系: 答题方式:本文(段)的论点是,这里所列举的……属(事实或道理)论据,是为了从(反 面或正面)证明这个论点…… 7、辨识论证方法,分析其作用: 1、回答这类问题,首先需要明确常见的几种论证方法的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差别,然 后结合语境,具体内容具体分析 2、答题方式:这一段(一句)运用了论证方法,论证了……(论点),显得……(好处)。 六、说明文 1、说明文分类: 1、实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 2、科技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 2、说明顺序: 1、时间顺序2、空间顺序:注意表方位的名词3、逻辑顺序:先总后分、由主到次、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此及彼、由现象到本质等。 3、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分类别、作诠释、下定义、列图表、引用(名言、资料等) 4、两大说明方式:平实说明与生动说明 5、说明文语言特征: 1、说明文语言的根本要求是科学性、准确性,简练明确;文学性说明文还要求生动性、形象性。 2、分析说明文语言的基本要求:首先是其对说明事物特征、性质的作用,其次是说明的严密性、科学性,第三是形象性、生动性 6、说明文的结构 1、说明文的结构有:总分式、并列式、层进式、对照式。一篇完整的说明文常常是几种结构综合运用的。 2、把握结构的意义。

小学语文必备文学常识、基础知识(已整理好的)

一、作者作品: 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 5、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13、《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14、书法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fǔ)

15、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流派及代表: 儒家:孔子孟子法家:韩非子 道家:庄子、列子墨家:墨子 16、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17、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 18、唐宗:唐太宗李世民宋祖:宋太祖赵匡胤秦皇:秦始皇嬴政汉武:汉武帝刘彻 19、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陶潜),他“不为五斗米折腰”。 20、世界文学作品中四大吝啬鬼:葛朗台、夏洛克、泼溜希金、阿巴贡。 21、中国吝啬鬼的典型:严监生。 二、中国文学之最: 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 最早的爱国诗人是屈原; 最早的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 最早的也是最杰出的边塞诗人是盛唐的高适和岑参; 古代最杰出的豪放派词人是北宋的苏轼; 古代最杰出的女词人是南宋的李清照; 古代最著名的爱国词人是南宋的辛弃疾; 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李白; 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杜甫; 古代写诗最多的爱国诗人是南宋的陆游; 古代最著名的长篇神话小说是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

高三语文基础知识专项训练——句式的选择与变换

高三语文基础知识专项训练——句式的选择与变换 语言运用 2014-02-14 14:35 : 高三语文基础知识专项训练——句式的选择与变换 1、将下面一段话改成语义连贯的三句话。 巴尔的摩地方法院1987年5月30日裁决亚特兰大市一个生产据称“能使头发卷曲而发亮”的美发剂制造商向一位使用该厂生产的美发剂而毁容毁发的妇女赔45万美元巨款。 ① 。 ② 。 ③ 。 2、把下面的长句改成较短的句子,使意思表达得更为清楚,不得改变原意,可以添加必要的词语。(2001年高考题) 现在许多国家都已经能够生产可以独立操作机床,可以在病房细心照料病人,可以在危险区域进行作业的机器人。 。 3、将下面几个短句组合成一个长单句。 ①这项计划旨在提升核武器制造能力。 ②这项计划投资数十亿美元。 ③这项计划要实现核武器制造现代化。 ④美国正悄悄进行一项计划。 ⑤这项计划由已退役的美国空军上将,现主管国家核安全的管理局的约翰戈登领导。

。 4、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为“遗传”下定义。 ①遗传是一种生物自身繁殖过程。 ②这种繁殖将按照亲代所经历的同一发育途径和方式进行。 ③在这一过程中,生物将摄取环境中的物质建造自身。 ④这种繁殖过程所产生的结果是与亲代相似的复本。 。 5、写一个句子解说“禅让”(可以写单句,也可以写复句),要恰当的表现下面几项内容的要点。 ①禅让反映了原始社会中部落联盟推举领袖的方式。 ②部落联盟通过会议的方式产生自己的领袖。 ③部落联盟的领袖是大家推举出来的。 ④部落联盟领袖的产生具有原始社会的民主性质。 。 6,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并做到各短语格式协调一致,均匀对称,(字数不得增减)(2002年高考题) 成年累月的战事,每况愈下的社会治安,经济的不断衰退,动荡不安的政局,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使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的正常生活受到威胁,甚至连生命财产都没有保障。 修改 为: 。 7、用“儒学”作开头,重组下面句子,不得改变原意。 中国人民在国际事务中主张国家之间不分大小,强弱一律平等,互相尊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高三语文通假字知识点整理

高三语文通假字知识点整理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必备通假字: 案:同“按” ;审察,察看。动词。“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罢:通“疲” ;疲劳。形容词。“罢夫赢老易于而咬其骨。” 颁:通“班”;“斑”;头发花白。形容词。“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板:同“版” ;字版。名词。“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暴:“同曝”晒。动词。“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暴:同“曝”暴露,显露。动词。“思厥先祖父,暴霜露,” 暴:同“曝” ;暴露,显露。动词。“忠义暴于朝廷。” 杯:同“杯” ;酒器。名词。“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 倍:通“背”,背叛,忘记。动词。“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倍:同“背”背叛,违背。动词。“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 被:通“被” ;顶。动词。“被明月兮佩宝璐。” 被:同“披” ;穿着。动词“闻妻言,如被冰雪。” 被:同“披” ;覆盖在肩背上,动词。“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 被甲上马 被:同披;覆盖在肩背上。动词。“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俾倪:同“睥睨”;斜着眼看。形容词。“见其

客朱亥,俾倪.” 辟:通“避”;躲避。动词。“其北陵,文王所辟风雨也。” 辟:通“僻”;行为不正。形容词。“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弊:通“敝”;困顿,失败。形容词。“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弊:通“敝”;疲惫,衰败。“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 弊:通“敝”;疲惫,衰败。形容词。“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徧:同“遍”遍及,普遍。动词。“小惠末徧,民弗从也。” 宾:同“傧”;迎接客人的人。名词“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不:同“否”;不。副词。“或师焉,或不焉。” 不:同“否”;吗。疑问语气词。“察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 不:同“否”;吗。疑问语气词。“汝见我不?” 不:同“否”;吗。疑问语气词。“宁可共载不?” 材:同“才” ;才能。名词。“食之不能尽其材。” 裁:通“才”;刚刚。副词。“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采:同“彩”彩色,颜色。名词。“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采:同“彩”;颜色,彩色。名词。“须臾成五采。” 仓:同“苍” ;黑色。名词。“要离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 上。” 藏:同“脏”脏腑。名词。“末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 廛:通“缠”“胡取禾三百廛兮?” 唱:通“倡” ;倡导。动词。“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五

无线wifi基础知识科普第一季

Hello Everyone 好久不见,我是爱快007 邦德,由于公司负责AP销售的大哥总是不厌其烦的跑来问一些菜鸟问题,在我给销售团队集体补过钙后,还是想用自己的知识再给论坛的兄弟们补补钙,科普一下无线上我所了解的知识,本来计划是拍摄视频的形式,但杨导(春风)实在太忙,传说最近在搞一款便宜的AP,不管他们怎么搞,我都要站出来进行科普的,拍摄视频不行,我们就先来个图文的吧(其实哥很想上镜,西服我都买了你说你忙!!!大家顶贴支持我拍摄视频,我去找老板申请!!!) 好了,要开始了。。。 废话不多说了,《爱快无线WiFi工程科普》第一季的目录如下: 1、什么是AP? 2、什么是AC? 3、什么是POE供电,什么是POE交换机? 4、什么是Portal认证? 5、什么是读心系统? 6、爱快的AP长什么样?有什么特性? 7、爱快的AC长什么样?支持云端管理吗?

1、什么是AP? 答:AP--无线访问接入点(Wireless AccessPoint) AP就是传统有线网络中的HUB,也是组建小型无线局域网时最常用的设备。AP相当于一个连接有线网和无线网的桥梁,其主要作用是将各个无线网络客户端连接到一起,然后将无线网络接入以太网,从而达到网络无线覆盖的目的。AP还分“瘦”和“胖”? 瘦AP(FIT AP): 也称无线网桥、无线网关,也就是所谓的“瘦”AP。此无线设备的传输机制相当于有线网络中的集线器,在无线局域网中不停地接收和传送数据;任何一台装有无线网卡的PC或者移动终端均可通过AP来使用有线局域网络甚至广域网络的资源。 理论上,当网络中增加一个无线AP之后,即可成倍地扩展网络覆盖直径;还可使网络中容纳更多的网络设备。每个无线AP基本上都拥有一个以太网接口,用于实现无线与有线的连接。 通俗理解: 瘦AP:本身并不能进行配置,需要一台专门的设备(无线控制器)进行集中控制管理配置。 “控制器+瘦AP+路由器架构”一般用于无线网覆盖,因为在AP数量众多的时候,只通过控制器来管理配置,会简化很大的工作量; 代表产品(爱快AP-H1/H2) 胖AP(FAT AP)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