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染检测法

渗染检测法
渗染检测法

注:ATDG 渗染检测的时候一般不会出现类型一(Type 1)情况

附件四:标图法

在有红镖的地方根据红镖渗透百份比标记上各自的类型(A,B,C,D)

4.贯入法检测喷射混凝土早期强度研究报告

4.贯入法检测喷射混凝土早期强度研究报告

贯入法检测隧道喷射混凝土早期强度专用曲线建立及《检测技术规程》制项目研究报告 一、用途 《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规定,“喷射混凝土的早期(1d)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采用贯入法或拔出法检测”。铁建设[2007]88号文发布的《铁路隧道设计施工有关标准补充规定》规定,“隧道支护喷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24小时强度不应低于10MPa”。 国家铁路建设重点工程之一湘桂铁路扩改工程,XG-4、XG-5标段,隧道14座/13955延长米,均为双线隧道。喷射混凝土初期支护是保证围岩稳定,保证施工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 为了加强隧道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1d强度控制、落实验标要求,课题组开展了“贯入法检测道喷射混凝土早期强度”的研究。 二、国内检测技术现状 拔出法检测,铁道部已有《混凝土强度后装拔出法试验方法》

TB/T2298.2~1991。经应用,由于隧道初支喷射混凝土表面不平整、粗糙,早期强度低等特点,现场表面打磨困难、钻孔及孔内切槽难以达到测试条件,拉拔杆安装与基座难以垂直,造成测试数据过于偏离实际。拔出法操作较复杂,部件多,须多人操作。实践证明拔出法不适用于隧道喷射混凝土早期测强。 建设部有《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136-2001。由于测针小,冲击功能低,不能满足喷射混凝土早期测强要求。 调查发现国内有HQG-1000型混凝土强度检测仪(贯入检测仪,仿欧技术)生产,但尚未形成标准。国内无国家或行业标准试验方法或规程,更无适用于喷射混凝土现场检测强度换算曲线可依靠。 采用HQG-1000型混凝土强度检测仪,开发隧道喷射混凝土早期强度检测技术,成为课题组的主攻目标。 三、关健技术研究及成果 1.喷射混凝土早期测强曲线的建立 1.1HQG-1000型混凝土强度检测仪主要技术性能参数:

降水方案

一、编制依据 1、本次基坑降水方案主要依据规范标准如下: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120-2012 《建筑与市政工程降水技术工程技术规范》 JGJ\T111-98 《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 《宁夏水利调度中心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宁夏水利调度中心施工图纸》 二、工程概况 1、拟建建筑物概况 本工程为宁夏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和体育科技监测中心项目—体育科技监测中心工程,建筑面积9860㎡,地上六层,框架结构,基础为独立柱基础。本工程基础面积为1919.2㎡,基础结构东西长64.8m,南北宽36.6m。本工程建筑±0.000绝对高程为1110.64m,现有室外地坪约为-1m,基槽开挖至-4.5米(按±0计算)。 2、场地地质条件概况 本工程所在地貌上属黄河冲积平原Ⅲ级阶地,无不良工程地质作用。场区地层自上而下为人工及第四系冲积相黏性土、粉土和砂土层。根据地勘报告,整个场区自上而下可分为:素填土、粉细砂层。本场地土层分布连续,持力层及主要受力层连续稳定,无不良工程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等不稳定因素。 根据本工程基础和基坑深度,场区地下水可简单考虑为潜水类型,地下水储量较丰富。场区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主要是引黄渠系渗漏、灌溉入渗补给、大气降水入渗补给、侧向径流补给及洪水散失补给。引黄渠系渗漏及灌溉入渗补给是地下水主要的补给源,其补给量约占地下水总补给量的80%。根据地质勘查报告,场区实测稳定水位埋深1.50-3.60米左右,地下水动态年幅变化在1.5m左右。勘察时期该地区水位为1106.60米。但该场区历史

最高水位为1107.50米,故潜水水位埋深按2.30m考虑。 3、场区周边环境情况 建筑场地位于银川市西夏区,北邻学院路,西靠金波北街,东接丽子园北街,南为贺兰山西路。拟建的场地地势平坦,周边相对开阔。整个场区周边无临近建筑物或地下埋藏物,周边条件优越。 三、降水目的 1、将基坑水位降低至基坑开挖底面以下,为基础工程施工提供条件; 2、疏干基坑侧壁地下水,提高边坡稳定性。 四、降水工程设计 根据场区自然条件和建筑物的实际情况,并结合当地施工经验,确定采用无砂混凝土大口径管井外围降水,同时结合坑内疏干降水方案,降水井布置在基坑开挖上口线外侧2-4m处。 1、已知条件 布井轮廓尺寸:长90m,宽60m; 自然水位深度: 4m考虑; 基坑降水深度:基础埋深2.3米,砂夹石换填2.2m,故基坑开挖深度为4.5m。根据有关规定,降水后水位应保持在基坑开挖底面下0.5-1.5m,本工程取1.5m,所以降水后水位深度需达到6m。 五、主要计算参数的确定 1、基础内水位总降深S' S’=4.5(基坑最大开挖深度)+1.5(降水后基坑中心水位需保持在基坑底面下的深度)-2(当前自然水位,自±0算起)+1(降水期间的水位变幅) =5m 2、渗透系数K 按照下表参考值,根据本场地含水层岩性以细砂土为主的实际情况,

降雨入渗法涌水量计算

二、涌水量的预测 拟采用大气降水渗入量法对隧道进行涌水量计算 1.大气降水渗入法(DK291+028-DK292+150段) Q = 2.74*α*W*A Q—采用大气降水渗入法计算的隧道涌水量(m3/d) α—入渗系数 W—年降雨量(mm) A—集水面积(km2) 参数的选用: α—入渗系数选用0.16; W—隧址多年平均降雨量为508.7m,最大年降雨量为1496.88mm(月平均最大降雨量×12)。 A—集水面积:根据1:10000地形平面图,含水岩组分布面积圈定为0.33km2 最大涌水量为: Q= 2.74*α*W*A = 2.74*0.16*1496.88*0.33= 216.56(m3/d),平均每延米每天涌水量为:0.19(m3/m.d)。 正常涌水量为: Q= 2.74*α*W*A= 2.74*0.16*508.7*0.33=73.59(m3/d),平均每延米每天涌水量为:0.07(m3/m.d)。 2. 大气降水渗入法(DK292+150-DK293+440段) Q = 2.74*α*W*A Q—采用大气降水渗入法计算的隧道涌水量(m3/d) α—入渗系数 W—年降雨量(mm) A—集水面积(km2) 参数的选用:

α—入渗系数选用0.18; W—隧址多年平均降雨量为508.7m,最大年降雨量为1496.88mm(月平均最大降雨量×12)。 A—集水面积:根据1:10000地形平面图,含水岩组分布面积圈定为0.79km2 最大涌水量为: Q= 2.74*α*W*A = 2.74*0.18*1496.88*0.79= 583.23(m3/d),平均每延米每天涌水量为:0.45(m3/m.d)。 正常涌水量为: Q= 2.74*α*W*A = 2.74*0.18*508.7*0.79= 198.2(m3/d),平均每延米每天涌水量为:0.15(m3/m.d)。 3.大气降水渗入法(DK293+440- DK293+870段) Q = 2.74*α*W*A Q—采用大气降水渗入法计算的隧道涌水量(m3/d) α—入渗系数 W—年降雨量(mm) A—集水面积(km2) 参数的选用: α—入渗系数选用0.12; W—隧址多年平均降雨量为508.7mm,最大年降雨量为1496.88mm(月平均最大降雨量×12)。 A—集水面积:根据1:10000地形平面图,含水岩组分布面积圈定为0.25km2 最大涌水量为: Q= 2.74*α*W*A = 2.74*0.12*1496.88*0.25 = 123.04(m3/d),平均每延米每天涌水量为:0.29(m3/m.d)。 正常涌水量为: Q= 2.74*α*W*A = 2.74*0.12*508.7*0.25= 41.82(m3/d),平均每延米每天涌水量为: 0.1 (m3/m.d)。

免疫比浊法检测免疫球蛋白

免疫比浊法检测免疫球蛋白 一、实验目的 利用免疫比浊法绘制标准曲线,并检测样品中免疫球蛋白的浓度。(本小组检测的为IgG样品) 二、实验原理 1.抗原抗体反应(Antigen-antibody reaction):抗原与其刺激机体产生的相应抗体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反应。反应特点有:特异性、比例性、可逆性、敏感性。影响因素有:电解质、温度、酸碱度。 2.免疫比浊法:合适比例的抗原抗体形成的免疫复合物,在PEG作用下形成微粒,使样品浊度发生变化。当一束光线通过溶液受到光散射和光吸收两个因素的影响而使光的强度减弱,根据光的强度改变可测得微粒浓度。 分类:①透射比浊法(Transmission tubidimetry)当一定波长光线通过浊度发生变化的反应混合物时,由于被不溶性免疫复合物吸收而减弱,故在一定范围内吸光度与免疫复合物量呈正相关。当抗体浓度固定(过量),样品的浊度与其中所含抗原量成正比。(特点)透射比浊操作简便,适用于普通的自动生化分析仪和普通的分光光度计,几乎所有的实验室均能开展。不足的是灵敏度和精密度均不够理想,所需的抗血清量大,检测的时间较长。②散射比浊法(Nephelometry)光线通过检测溶液时,被其中所含的抗原抗体复合物折射而部分偏转,产生散射光,其强度与复合物的数量和散射夹角成正比,与光的波长成反比。(特点)优点是灵敏度、精密度均较高,检测快速。其缺点是需特定的分析仪器,试剂价格高。 本实验采用透射法。 3.聚乙二醇PEG的作用:在免疫反应中,为增强抗原抗体反应常使用增聚剂,3~4%的聚乙二醇,可破坏抗原抗体的水化层,促进抗原抗体靠近反应,但如浓度不适合,会影响其它溶质或产生非特异性聚集影响结果。 三、实验材料 免疫球蛋白A,G(IgA,IgG)测定试剂(试剂1[PEG],试剂2[羊抗人IgA, IgG])(1管/每组)免疫球蛋白A, G(IgA,IgG)校准品,蒸馏水,血清样本(1管) 微量加样枪、ep管(1.5mL离心管) 酶标仪、水浴箱 四、实验步骤 1.在7个EP管中各加250μL IgG试剂1(PEG)。 2.7管分别加入蒸馏水、校准品原液、1:2校准品、1:4校准品、1:8校准品、1:16校准品、样本各2μL。 3.混匀后37℃水浴5min。 4.7管各加入85μL IgG试剂2(羊抗人IgG)。 5.混匀后37℃水浴10min。 6.分别吸取200μL至96孔酶标板中,用酶标仪在700nm处读取OD值。 五、实验结果与数据处理 2.标准曲线

免疫检测方法

免疫学检测方法 免疫学检测方法是应用免疫学理论设计的一系列测定抗原、抗体、免疫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的实验方法。随着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免疫学涉及的范围不断扩大,新的免疫学检测方法层出不穷。免疫学方法的应用范围亦在日益扩大,不仅成为多种临床疾病诊断的重要方法,也为众多学科的研究提供了方便。本章将从抗原、抗体、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检测等方面概括介绍试验的基本类型、原理和主要用途,并对分子生物学技术(分子杂交、转基因、多聚酶链反应)在免疫学领域的应用作一简要介绍。 第一节检测抗原抗体的体外方法 抗原与相应抗体相遇可发生特异性结合,并在外界条件的影响下呈现某种反应现象,如凝集或沉淀,藉此可用已知抗原(或抗体)检测未知抗体(或抗原)。试验所采用的抗体常存在于血清中,因此又称之为血清学反应(serological reaction)。 一、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 (一)抗原抗体结合的特异性 抗原借助表面的抗原决定簇与抗体分子超变区在空间构型上的互补,发生特异性结合。同一抗原分子可具有多种不同的抗原决定簇,若两种不同的抗原分子具有一个或多个相同的抗原决定簇,则与抗体反应时可出现交叉反应(cross reaction)。 (二)抗原抗体结合的可逆性 抗原抗体结合除以空间构型互补外,主要以氢键、静电引力、范德华力和疏水键等分子表面的非共价方式结合,结合后形成的复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解离,回复抗原抗体的游离状态。解离后的抗原和抗体仍保持原有的性质。抗原抗体复合物解离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特异性抗体超变区与相应抗原决定簇三维空间构型的互补程度,互补程度越高,分子间距越小,作用力越大,两者结合越牢固,不易解离;反之,则容易发生解离。 (三)抗原抗体结合的比例性与结合物的可见性 抗原与抗体的结合能否出现肉眼可见的反应,取决于两者的比例。若比例合适,则可形成大的抗原抗体结合物,出现肉眼可见反应现象;反之,虽能形成结合物,但体积小,肉眼不可见。由于这种分子比例的差异,分别形成了三种区带现象。等价带表示抗原与抗体比例最合适,形成大而多的结合物,此时在反应体系中测不出或有极少游离的抗原或抗体;抗体过剩带(前带)和抗原过剩带(后带)皆表示抗原与抗体的比例不合适,所形成的结合物少且小,其反应体系中存在着游离的抗原或抗体。抗原抗体分子的比例与结合物大小的关系如图18.1所示。小分子可溶性抗原,因其表面积大,容易导致后带现象;而细胞等颗粒性抗原,在与抗体反应时则易出现前带现象。因此在抗原抗体检测中,为能得到肉眼可见的反应,在了解抗原的物理性状之后,对抗原或抗体进行稀释,以调整二者的比例。

混凝土结构检测试验

第一篇混凝土结构设计 第一章钢筋混凝土的一般概念和材料的主要性能 第二章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结构的性能及设计方法 第三章受弯构件承载力计算与构造 第四章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法 第五章钢管混凝土结构 第六章钢骨混凝土结构 第七章混凝土结构受拉构件承载力的计算 第八章混凝土结构受压构件承载力的计算 第九章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 第十章混凝土结构正常使用阶段的验算 第二篇无损检测基本操作技术与检测人员资格鉴定 第一章无损检测总论 第二章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 第三章射线检测技术 第四章超声波检测技术 第五章涡流检测技术 第六章磁粉检测技术 第七章渗透检测技术 第八章无损检测新技术 第九章现代检验理论和信息处理技术 第三篇国内外混凝土结构故障检测技术 第一章混凝土无损检测概述 第二章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 第三章混凝土超声检测技术 第四章超声法检测混凝土强度 第五章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 第六章拔出法检测混凝土强度 第七章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 第八章高强混凝土强度的检测技术 第九章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的工程应用实例 第四篇混凝土结构性能试验操作技术 第一章建筑结构试验概述 第二章建筑结构试验设计 第三章试验数据采集及删量仪器 第四章建筑结构静力试验 第五章混凝土结构动力试验 第六章混凝土结构抗震动力加载试验 第七章混凝土服役结构的可靠一性鉴定 第八章混凝土结构试验的数据处理 第五篇混凝土结构可靠性与耐久性分析评估 第一章混凝土结构的可靠度 第二章先进拟合优度检验方法的应用

第三章混凝土结构性能的评定 第四章钢筋锈蚀与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 第五章现存结构的可靠性分析 第六章混凝土结构寿命预测及其剩余寿命预测第七章混凝土构件的耐久性 第八章结构系统静强度可靠性分析理论及其计算第九章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评估及维护 第六篇混凝土结构故障鉴定及修复与损伤预防第一章混凝土结构的损伤诊断 第二章混凝土结构的检测及鉴定 第三章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方法 第四章砌体结构的加固设计方法 第五章建筑物纠倾技术 第六章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损伤防治 第七章混凝土结构的防护及耐腐蚀设计 第七篇混凝土结构检测规范标准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回弹击检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范 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 混凝土超声波检测仪 (进口 ) 混凝土超声波测试仪 (进口 ) 脉冲回波测试仪 (进口 ) 混凝土结构扫描仪 (进口) 新拌混凝土检测仪 (进口 ) RCT氯含量快速测试仪 (进口 ) 混凝土碳化深度测试仪 (进口 ) 砂浆孔隙测试仪 (进口)

关于降雨入渗补给系数的讨论

关于降水入渗系数的测定方法的讨论 陈晓成林高聪王楠052081班摘要:在水文水资源的评价中,降雨入渗补给系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由入渗补给系数的定义可知,求得降雨入渗补给系数的关键为降雨总量和降雨入渗补给量。本文探讨了几种常见的流域平均降雨总量的测定方法和降雨入渗补给量的测定方法,分别采用了平均值法、等雨量线法、泰森多边形法测定流域的平均降雨量,采用动态分析法(年水位升幅累积法、前期影响降水量法)、区域水量均衡法和数值分析法测定降雨入渗补给量最终得到降雨入渗补给系数。 关键字:流域平均降雨总量降入入渗补给量降雨入渗补给系数 降雨入渗补给系数的变化范围在0~1之间。由于降雨入渗补给量取决于某一时段内总雨量、雨日、雨强、包气带的岩性及降水前该带的含水量、地下水埋深和下垫面及气候因素,因此降雨入渗补给系数是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的。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降雨入渗补给系数,即使同一地区,不同时段降雨入渗补给系数也不尽相同。因此,根据不同的计算时段,确定相应的降雨总量和降雨入渗补给量。本文采取年降雨总量和年降雨入渗补给量确定年降雨入渗补给系数。 一次降雨首先要满足截留、地面产流及填洼等后才可能形成下渗,同时受包气带对下渗水量的在分配作用,只有下渗水量超过包气带最大持水能力时才能入渗补给地下水。降雨雨入渗补给到地下水的水量即为降雨入渗补给量,用P r(mm)表示,则 α=P r/P (1)α:年降雨入渗补给系数;P r年降雨入渗补给量;P年流域内降雨总量由公式可知测定降雨入渗补给系数的关键为测定流域内的降雨总量和降雨入渗总量。 一、流域内降雨总量的测定方法 从理论上说,降雨两的空间分布可表达为: P=f(x,y)(2)p流域平均降雨量(mm);A流域面积。P时段或降雨量;x,y地面一点的纵横坐标;

作业指导书——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及抹灰砂浆抗压强度(按JGJ-T136-2017编制)

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及抹灰砂浆抗压强度1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砌体结构中砌筑砂浆抗压强度的现场检测,不适用于受高温、冻害、化学浸蚀、火灾等表面损伤砂浆的检测(条文说明中有注释:可以将损伤层磨去后再进行检测),以及冻结法施工砂浆在强度回升期的检测。 砌筑砂浆自然养护,龄期不少于28d,风干状态,抗压强度为(0.4~16.0)MPa。 2017版规程新增了抹灰砂浆的检测。 2应用标准 JGJ/T 136-2017《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GB 50203-2011《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3仪器设备 (1)贯入式砂浆强度检测仪。(2)数字式贯入深度测量表(2001版规程采用指针式) 贯入仪必须在由校准机构进行校准的校准有效周期内使用,贯入深度测量表上的百分表应经计量部门检定合格并在检定有效期内使用。 贯入仪和贯入深度测量表使用的环境温度应为(-4~40)℃。

4试验步骤 4.1 抽检率 4.1.1砌筑砂浆抽样 按批抽样检测时,应取龄期相近的同楼层、同来源、同种类、同品种和同一强度等级的砌筑砂浆且不超过250m3砌体为一检测单元(即一检验批);每一检测单元(检验批)抽检数量不应少于砌体总构件数的30%,且不应少于6个构件。基础砌体可按一个楼层计。每一构件(单片墙体、柱)应测试16个点。 4.1.2水泥抹灰砂浆抽样 a.相同砂浆品种、强度等级、施工工艺的室外抹灰工程,应将龄期相近的每1000m2抹灰面积划分为一个检验批,不足1000m2抹灰面积也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每100 m2抹灰面积,至少检测一次、16个测点。 b.相同砂浆品种、强度等级、施工工艺的室内抹灰工程,应将龄期相近的50个自然间划分为一个检验批,大面积房间和走廊按抹灰面积30m2为一间,不足50间的也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室内应至少抽检10%自然间,并不得少于3间;不足3间应全数检验,每间检测一次、16个测点。 4.2 测点要求 a.被检测灰缝应饱满,其厚度不应小于7mm,并应避开竖缝位置、门窗洞口、后砌洞口和预埋件的边缘。检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体时,其灰缝厚度应大于测钉直径。

医保定点服务机构专项检查工作方案

医保定点服务机构专项检查工作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规范医保定点服务机构服务行为,加强医保定点服务机构医保服务行为监管,确保医保基金安全完整,县医保局拟从6月至12月对全县医保定点服务机构开展专项检查。 一、组织领导 组长: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副组长: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成员: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二、检查内容 (一)定点医疗机构检查。主要从入出院管理、诊疗情况、费用结算、药品和医用材料购销存、政策执行等方面进行检查,重点检查有无以下违法违规问题。 1.仿造医疗文书、虚假住院、冒名顶替住院、挂床住院、分解住院等问题。 2.虚记多记费用、超标准收费、自立项目收费、分解收费、重复收费等问题。

3.串换药品器械和诊疗项目、扩大检查、套餐式检查、小病大治等问题。 4.不如实收取住院自付费用、违反分级诊疗政策以及降低门槛等诱导病人住院等问题。 5.利用“五保户”、“精准贫困户”、“精神病人”等特殊群体欺诈套骗医保基金的问题。 6.其它欺诈套骗医保基金等违法违规问题。 (二)定点药店检查。主要从个人账户支付范围、物品上架摆放、药品和医疗器械购销存、规章制度遵守执行等方面进行检查,重点检查有无以下违法违规问题。 1.擅自扩大个人账户支付范围,违规将个人账户支付范围外的物品通过社保卡刷卡支付的问题。 2.采取收取手续费、中间费等方式,配合参保人员将个人账户金额进行套现,并虚构上传费用明细的问题。 3.违反相关管理规定,将个人账户支付范围外的物品在店内上架摆放的问题。 4.药品和医疗器械标价及出入库管理不规范、质量不合格、药剂师长期不在岗等问题。 5.擅自将医疗保险支付系统延伸到药店外或为其它非定点机构代刷社保卡的问题。 6.其它欺诈套骗医保基金等违法违规问题。

降雨强度与稳定入渗率关系的公式化分析

142 2010年第10期(总第46期) 降雨强度与稳定入渗率关系的公式化分析 福建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刘正风 [摘要] 稳定入渗率在设计洪水的计算中起着将一次净雨过程分割为地表净雨过程与地下净雨过程的作用,以前稳定入渗率fc 的确定是由i~fc 经验关系曲线人工读出的,对工程计算带来诸多不便,该文拟合了某地区i~fc 经验关系曲线的一个表达式,并对此表达式与经验关系曲线的符合效果进行分析。 [关键词] 稳定入渗率 降雨强度 经验关系曲线 公式化 1 降雨强度i 与稳定入渗率fc 的经验关系 稳定入渗率fc 在设计洪水的计算中起着将一次净雨过程分割为地表净雨过程与地下净雨过程的作用,通常我们将各 站各次洪水以次净雨平均强度i 为纵坐标,以稳定入渗率fc 为横坐标,点绘相关图进行综合分析。相关点子数据见表1,相关点子图如图1所示(本文示例数据采为某地区的50次洪水的统计数据)。 表 1 实测降雨强度i 与稳定入渗率fc 的关系表 单位:mm/h 项目 i ~fc 关系数据 i (测) 0.0 4.0 4.0 4.4 4.4 4.6 4.8 5.0 5.0 5.5 fc (测) 0.00 2.00 3.98 3.20 5.00 2.20 2.10 3.40 4.80 4.80 i (测) 5.6 5.7 5.8 6.7 6.8 7.2 7.4 7.9 8.2 8.5 fc (测) 3.10 5.20 1.70 4.60 2.80 7.80 6.30 2.90 3.40 2.10 i (测) 8.8 9.0 9.1 9.2 9.3 9.5 9.8 9.9 10.2 10.5 fc (测) 4.10 4.70 3.80 5.20 2.70 6.90 2.40 8.30 4.90 3.90 i (测) 11.0 11.3 11.7 11.8 12.5 13.8 15.1 16.1 16.5 16.6 fc (测) 5.70 6.20 4.70 7.10 7.70 9.60 12.50 4.90 4.50 9.70 i (测) 17.4 18.2 18.6 19.0 28.2 31.0 35.0 40.0 50.0 60.0 fc (测) 8.10 9.30 8.70 12.00 7.90 8.80 9.60 10.40 11.80 12.90 图1 净雨平均强度i 与稳定入渗率fc 相关点子图 稳定下渗率fc 是由地下径流分析得来,往往稳定下渗率fc 大地下径流也大,在分割地表与地下径流时,退水段第二拐点位置的确定带来一定的任意性,所以i ~ fc 的相关点在小洪水时比较散乱。从设计安全考虑,通常人们会定出一条综合的i ~fc 相关曲线,如图2所示。 图2 净雨平均强度i 与稳定入渗率fc 关系曲线图 图2中所示i ~fc 曲线为随机经验型光滑曲线,当降雨强度i 较小时,稳定入渗率fc 迅速增大;之后随着降雨强度i 的增大,稳定入渗率fc 增速逐渐减小;当降雨强度i 增大

2006年水利部质量检测员混凝土类继续教育教学专业资料题库2(81分答案解析)

2006年水利部质量检测员继续教育专业题库2(81分答案) 单项选择 (1)某试验室在测定某一水泥样品的3天胶砂强度时,得到以下6个抗压破坏荷载值:23.50kN,24.20kN,24.20kN,23.12kN,25.40kN,25.00 kN;请计算该水泥样的抗压强度(2)。 24.2MPa 15.1 MPa 16.1 MPa 24.5mm (2)细骨料应以同一产地连续进场不超过(3)为一批作为检验批。 400t 500t 600t 700t (3)建立回弹法专用或地区相关曲线时,要求试验中的150mm立方体试块的养护条件。(3) 标准养护 封闭方式养护C与被测构件养护方式基本一致 蒸汽养护 (4)关于水质分析中的滴定终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 ) 滴定到两组分摩尔数相等的那一点。 滴定到指示剂变色的那一点。 滴定到两组分克当量数相等的那一点。 滴定到两组分体积相等的那一点

(5)混凝土的(2 )强度最大 抗拉 抗压 抗弯 抗剪 (6)砂子的表观密度为ρ1,堆积密度为ρ2,紧密密度为ρ3,则存在下列关系(2)。 ρ1>ρ2>ρ3 ρ1>ρ3>ρ2 ρ3>ρ1>ρ2 ρ3>ρ2>ρ1 (7)砂子的表观密度为ρ1,堆积密度为ρ2,紧密密度为ρ3,则存在下列关系(2)。 ρ1>ρ2>ρ3 ρ1>ρ3>ρ2 ρ3>ρ1>ρ2 ρ3>ρ2>ρ1 (8)大体积混凝土工程应选用(3 ) 硅酸盐水泥 普通水泥 矿渣水泥 高铝水泥 (9)评价粗骨料力学性能指标的是(1 )。 压碎值 抗压强度 磨耗率 坚固性

(10)用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测得一组试块3d抗折强度分别为4.1MPa、3.5 MPa、4.3 MPa,则该组试块3d的抗折强度为(1)。 4.2 MPa 4.1 MPa 4.0 MPa 该组结果作废,应重做试验 (11)根据SL352-2006,混凝土抗冻性试验结束的条件为(1) 相对动弹性模量值下降至初始值的60%以下或质量损失率达到5% 抗压强度损失超过25%或质量损失率达到5% 相对动弹性模量值下降至初始值的25%以下或质量损失率达到15% 抗压强度损失超过60%或质量损失率达到15% (12)水工混凝土常用的减水剂为(1 )。 木质素磺酸钠(木钠) 松香热聚物 硫酸钠 (13)砂浆性能检测项目中不包括(3)。 稠度 黏结强度 极限拉伸 抗碳化性 (14)水泥安定性试验有争议时一般以(2)为准。 饼法 雷氏法 饼法和雷氏法同时

2016年水利检测员继续教育混凝土

混凝土工程检测专业考试试卷 69 1.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 (1)钢材随着含碳量的增加,其()降低。 强度硬度√塑性刚度 (2)伸长率越大,表明钢材的()越好。 弹性柔性√塑性刚性 (3)混凝土的()强度最大 抗拉√抗压抗弯抗剪 (4)用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测得一组试块3d抗折强度分别为4.1MPa、3.5 MPa、4.3 MPa,则该组试块3d的抗折强度为()。 4.2 MPa 4.1 MPa √4.0 MPa 该组结果作废,应重做试验 (5)某试验室在测定某一水泥样品的3天胶砂强度时,得到以下6个抗压破坏荷载值:23.50kN, 24.20kN,24.20kN,23.12kN,25.40kN,25.00 kN;请计算该水泥样的抗压强度()。 √24.2MPa 15.1 MPa 16.1 MPa 24.5mm (6)细骨料应以同一产地连续进场不超过()为一批作为检验批。 400t 500t √600t 700t (7)评价粗骨料力学性能指标的是()。 √压碎值抗压强度磨耗率坚固性 (8)回弹仪测得回弹值的大小代表混凝土:( ) √试件表面的硬度试件里面的硬度 试件表层及里层的质量试件表层的质量 (9)建立回弹法专用或地区相关曲线时,要求试验中的150mm立方体试块的养护条件。() √标准养护封闭方式养护 C与被测构件养护方式基本一致蒸汽养护

(10)混凝土的()强度最大 抗拉√抗压抗弯抗剪 (11)工程中需要使用海砂配置混凝土时,必须对海砂检验的项目是( )。 颗粒级配合泥量泥块含量√氯离了含量 (12)根据《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 5144-2001),混凝土拌和生产过程中,坍落度每( )应检测l~2次, 2 h√4 h8 h台班 (13)冷轧带肋钢筋CRB550,牌号中550表示() √屈服强度屈服点抗拉强度非比例延伸强度 (14)硅酸盐水泥熟料矿物水化速率排序正确的是。( ) C3A>C2S>C4AF>C3S C3S>C2S>C4AF>C3A√C3A>C3S>C4AF>C2S C3S>C2S>C4AF> C3A (15)为了保证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需校核() 最小水灰比和最大水泥用量√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 最大单位用水量和最小水泥用量最小单位用水量和最大水泥用量 (16)测定混凝土的静力弹性模量时,至少应成型( )个φ150 mm x300mm试件。, 23√4 6 (17)水泥熟料中水化速率最快、发热量最高的矿物为( )。 C3S C2S√C3A C4AF (18)热轧钢筋力学性能指标不包括() 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断后伸长率规定非比例伸长应力 (19)对混凝土有利的变形为( )。 徐变干缩√湿涨 (20)混凝土粗骨料吸水率限制值为( )。 √≤2.5%≤3.0%≤3.5%≤4.0%

化学发光免疫法与放射免疫法检测FT4的比较

化学发光免疫法与放射免疫法检测F T4的比较 戴宏华 【摘要】 目的 探讨化学发光免疫法(CL IA)较放射免疫法(RIA)的优越性。方法 利用CL IA和RIA法平行测定50例临床血清标本的FT4含量及相关试验。结果 两种方法的相关性良好(R= 0.975,P>0.05),回收率均在95%以上,但在线性试验中,CL IA法优越于RIA法。结论 CL IA法在方法学上对临床微量物质的检测是令人满意的,但是其检测费用高。 【关键词】 化学发光免疫法 放射免疫法 游离甲状腺激素 多年来,放射免疫法(RIA)是临床检测微量物质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化学发光免疫法(CL IA)顺应了时代的发展要求,在标记免疫测定技术上居领先地位[1]。为进一步了解化学发光免疫法的特点,本文应用CL IA与RIA对比检测50份临床血清标本的FT4含量及相关试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现报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标本来源 随机抽取50份临床送检血清标本,包括正常和异常标本,检测结果的范围涵盖了FT4医学决定水平,异常标本中超过仪器检测范围的结果不予统计。 1.2 仪器与试剂 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为Beck2 man Coulter公司的Access-180(属于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ECL A)及其配套试剂,其检测FT4免疫学原理为竞争法;RIA法检测FT4的试剂盒由上海核技术研究所提供,其免疫学原理为竞争法,γ计数仪由中国科技大中佳公司提供。 1.3 方法 按仪器操作手册及实验室相关要求做线性、相关性、回收率、精密度测试。 2 结果 2.1 对比试验 用上述两法分别对受检血清标本进行FT4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两法差异无显著性(P>0.05),直线回归方程为:Y=1.204X-0.4581,R=0.975,提示两法相关性良好。 2.2 线性试验 将FT4测定值在50~70Pmol/L范围内5份血清混合,反复测定4次,取其均值作为原倍血清定值即理论值。将此混合血清做5点倍比稀释,随机排列测定顺序,各复测4次,以原倍血清测定值为标准按稀释倍数算得其理论值,求两者相关性并进行回归分析。CL IA回归方程为: 作者单位:江苏省句容市中医院检验科 邮 编 212400 收稿日期 2004-09-07Y=1.02X+6.55,R=0.999。RIA回归方程为:Y=0.73X+ 40.61,R=0.997。CL IA在0~77.2Pmol/L范围内线性良好,RIA在0.5~50P mol/L范围内线性良好。 2.3 回收试验 取某一已知浓度的混合血清(FT4浓度为8.5Pmol/L),分别加入不同浓度定值血清,使其浓度分别为10.2、27.3、41.3、59.6Pmol/L。用CL IA与RIA测得的回收率分别为97.1%~102.9%和95.6%~108.4%。 2.4 精密度试验 用上述两法对低、中、高值质控品分别进行精密试验,每份样品连续测定20次,计算x、s,求批内CV 值。每日测定1次,连续测定20d。计算x、s,求批间CV值。结果表明,CL IA的重复性较RIA更好。见表1。 表1 两种方法CV值比较(%) 质控品n 批内 批间 RIA CL IA RIA CL IA 低值20 5.3 4.09.3 5.3 中值20 4.1 2.67.2 4.9 高值208.7 5.112.87.2 3 讨论 本文选用FT4项目作为两种方法比较的参照物,是因为它们检测原理均为免疫竞争法,同时所用抗体均为单克隆抗体,两法所确定的参考值较相近,因此增加了两法可比性。 检测结果表明,化学发光免疫法与放射免疫法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相关性好,R=0.975,但两法比较化学发光免疫法具有如下优点: 3.1 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结果的稳定性、灵敏度、精密度均优于手工法的放射免疫法。本实验所用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采用碱性磷酸酶作为标记物,催化最灵敏的发光底物AMPPD生成一种不稳定中间体AMPD,其快速分解,能持续稳定地发射出光子(hv)[2],加上操作全自动化,使得检测结果稳定可靠。 独特的疗效优势。养血止痒胶囊是由当归饮子和疏风活血汤化裁而来的经验方,具有养血润肤、补益肝肾、祛风止痒的功效。 本实验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养血止痒胶囊高、中、低剂量组能显著减少葡聚糖诱发小鼠皮肤瘙痒的次数,能延长小鼠皮肤搔痒的潜伏时间,表明养血止痒胶囊有较好的止痒作用,养血止痒胶囊高剂量组可明显减小小鼠腹部蓝染的风团面积。以上研究结果为临床应用养血止痒胶囊治疗皮肤瘙痒病提供了实验数据。 参 考 文 献 [1] 徐叔云.药理实验方法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4 [2] 胡之壁,樊懿,韩之芬,等.当归补血汤对组胺引起的血管内皮细 胞单层通透性增高的作用[J].中草药,2000,31(10):756 [3] 张开明,王刚,尹国华,等.最新皮肤科学与实践[M].北京:中国 医学科技出版社,2000:16 [4] 朱学俊,顾有守,沈丽玉.实用皮肤病性病治疗学[M].北京:北 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1998:69 ? 2 ?Journal of Qiqihar Medical College,2005,Vol.26,No.1

2016年 混凝土工程检测专业考试试卷——79分

注:监理工程师、造价工程师、质量检测员的判断依据时间是根据对首次执业时间、资格取得时间、继续教育时间判断得到的。 注:五大员、监理员、造价员的判断依据时间是根据注册有效期和资格有效期判断得到的。 混凝土工程检测专业考试试卷 1.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 (1)伸长率越大,表明钢材的()越好。 弹性 柔性 塑性 刚性 (2)砂的实际筛余率,除4.75mm和0.60mm筛外,允许稍有超出,但其超出总量不应大于() 1%

3% 5% (3)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当结构所用材料与制定的测强曲线所用材料有较大差异时,须用同条件试块、结构或构件测区钻取的混凝土芯样的抗压强度进行修正,试件数量应不少于()个. 3个 4个 5个 6个 (4)用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测得一组试块3d抗折强度分别为4.1MPa、3.5 MPa、4.3 MPa,则该组试块3d的抗折强度为()。 4.2 MPa 4.1 MPa 4.0 MPa 该组结果作废,应重做试验 (5)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当构件的测区数少于10个时,混凝土抗压强度推定值为() 最小值 平均值 根据标准差确定 代表值

(6)钢筋级别提高,则其() 屈服点、抗拉强度提高、伸长率下降 屈服点、抗拉强度下降、伸长率下降 屈服点、抗拉强度提高、伸长率提高 屈服点、抗拉强度提高、伸长率提高 (7)用玻璃电极法测定pH值时主要影响因素是() 浊度 胶体 氧化物 温度 (8)钢材随着含碳量的增加,其()降低。 强度 硬度 塑性 刚度 (9)关于水质分析中的滴定终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滴定到两组分摩尔数相等的那一点。

确定干旱_半干旱地区降水入渗补给量的新方法_氯离子示踪法

第15卷 第3期1996年 9月 地质科技情报 Geolo gical Science and Techno logy Info rmatio n Vol.15 No.3 Sep.1996 确定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入渗补给量的 新方法——氯离子示踪法① 陈植华 徐恒力 (中国地质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武汉,430074) 摘 要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入渗水分大部分滞留在包气带中,强烈地蒸发、蒸腾作用导致包气带中土 壤水的氯离子浓度改变。氯离子示踪方法从质量守恒角度,通过比较土壤水分的氯离子浓度和降水输入的氯离 子浓度大小,可以定量确定降水入渗量和降水入渗补给的历史变化过程。本文介绍了目前国外应用较普遍的氯 离子均衡法和氯离子累积法,并讨论了方法应用时存在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 氯离子 示踪 入渗补给 包气带 降水入渗是地下水资源的主要补给来源,有时甚至为唯一的补给来源。降水入渗补给量的确定是地下水资源评价及水资源科学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然而,在许多情况下,入渗补给量的确定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特别是在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下。这是由于:①降水量偏小,有效补给份额偏低;②埋深大,入渗水量在到达地下水面之前存在明显的滞后和减量效应;③地面蒸发、植物蒸腾作用强烈,大量补给水分在包气带便以蒸发、蒸腾的形式直接返回大气圈。因此,一般用来确定入渗补给量的方法、手段因各种原因而不具有普适性。例如水均衡法,因补给份额少,相应的水文地质参数变化微小而难以测定,降水入渗前后变化非常缓慢,往往需要数年,甚至十几年时间方能获取一个估算的平均值。此外,因地形、包气带岩性及植被类型的空间变化,需要在不同地点测试参数以评价空间不同位置的补给能力〔1〕。 某些物理方法的应用也同样因入渗补给水量微弱而难以观测其变化,如渗透计的使用,不但成本较高,观测时间长,而且安装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扰动土壤,影响到估算结果。 利用环境同位素氚(3H)作为示踪剂来确定降水入渗补给量,在70~80年代应用非常普遍。虽然这是有效的手段之一,但即使不考虑测试分析成本较昂贵这一因素,由于氚自身的衰减(半衰期12.26a),目前环境中氚的含量已经很小而不易测定。若考虑应用人工同位素作为示踪剂,不但费力费钱,同时,示踪剂从施放到达预定点需要很长时间,而且污染环境。 上述的这些不利方面,却恰恰成为氯离子示踪方法用来确定入渗补给量的有利条件。环境中的氯离子因其具有的高溶解性和稳定性,成为一种理想的天然示踪剂,目前在国外已广泛地用来研究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下降水入渗补给量的计算以及包气带中水分运移过程,如澳大利亚、美国、墨西哥、以色列及非洲的博茨瓦纳等地。在我国,关于氯离子示踪研究的报道甚为 ①中荷科技合作项目(1995—1996) 收稿日期:1966-03-15 编辑:曲梅兰

2006年水利部质量检测员混凝土类继续教育专业题库3(83分答案)

2006年水利部质量检测员混凝土类继续教育专业题库3(83分答案) 单选 (1)用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测得一组试块3d抗折强度分别为4.1MPa、 3.5 MPa、 4.3 MPa,则该组试块3d的抗折强度为(1)。 4.2 MPa 4.1 MPa 4.0 MPa 该组结果作废,应重做试验 (2)水泥浆在混凝土中,硬化前和硬化后起(2 )作用。 胶结 润滑和胶结 填充 润滑和填充 (3)超声测试宜优先采用对测或角测,当被测构件不具备对测或角测条件时,可采用(3)平测。 斜测 双面 单面 三面 (4)建立回弹法专用或地区相关曲线时,要求试验中的150mm立方体试块的养护条件。(2 ) 标准养护 封闭方式养护C与被测构件养护方式基本一致 蒸汽养护 (5)混凝土的(2 )强度最大 抗拉

抗压 抗弯 抗剪 (6)关于水质分析中的滴定终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 滴定到两组分摩尔数相等的那一点。 滴定到指示剂变色的那一点。 滴定到两组分克当量数相等的那一点。 滴定到两组分体积相等的那一点 (7)钢筋级别提高,则其(1 ) 屈服点、抗拉强度提高、伸长率下降 屈服点、抗拉强度下降、伸长率下降 屈服点、抗拉强度提高、伸长率提高 屈服点、抗拉强度提高、伸长率提高 (8)某试验室在测定某一水泥样品的3天胶砂强度时,得到以下6个抗压破坏荷载值:23.50kN,24.20kN,24.20kN,23.12kN,25.40kN,25.00 kN;请计算该水泥样的抗压强度(1)。 24.2MPa 15.1 MPa 16.1 MPa 24.5mm (9)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当构件的测区数少于10个时,混凝土抗压强度推定值为(4) 最小值 平均值 根据标准差确定 代表值

检测鉴定规范

检测标准: 1、《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23-2011; 2、《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 50784-2013; 3、《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 136-2001; 4、《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JGJ/T152-2008; 5、《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15-2011; 6、《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13; 7、《建筑工程饰面砖粘结强度检验标准》JGJ 110-2008; 8、《钢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 50021-2010; 9、《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44-2004; 10、《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 鉴定标准、规范: 1、《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03-2013; 2、《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144-2008; 3、《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

4、《危险建筑鉴定标准》JGJ 125-99(2004版); 5、《火灾后建筑结构鉴定标准》CECS252:2009; 6、《农村危险房屋鉴定技术导则》(试行); 验收规范: 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 2、《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 3、《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11; 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11;设计规范: 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3、《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 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