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理群:中学语文中的鲁迅作品教学1

钱理群:中学语文中的鲁迅作品教学1
钱理群:中学语文中的鲁迅作品教学1

中学语文中的鲁迅作品教学

——认识问题和教法问题

我虽然一直关心中小学语文教育,但却尽量避免给中小学老师作报告,因此拒绝了许多约请。因为我深知自己缺乏在第一线进行教学的经验,害怕讲一些不着边际的大道理,让老师们失望,更怕发生误导。我唯一敢讲的,是鲁迅作品教学,这不仅因为我的专业就是研究鲁迅,更因为我在2004年、2005年在我的母校南师附中和北大附中、北师大实验中学开设了“鲁迅作品选读”的选修课,去年还在台湾清华大学中文系的学生开设了类似的课程。我在这几所学校上课的讲稿,包括和学生课堂上的讨论,以及学生的作业,课程结束后的调查中学生的反应,都已辑为《钱理群中学讲鲁迅》一书,由北京三联书店出版。有了这样的实践经验和总结,我就有了点底气,敢在这里讲了。但我也有自知之明:这不过是个人的一些经验和认识,并不具有普遍性,更谈不上示范性,一切都要靠在座的诸位老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姑妄讲之,大家就姑妄听之,参考而已。

我想讲两个问题:认识问题和教法问题。

一、如何认识鲁迅作品教学在中学语文教育中的意义和地位。

有人问:为什么要在中学讲那么多鲁迅作品,少读点,滕出时间,多读点梁实秋、林语堂的作品,不更好吗?我不反对中学生读梁实秋、林语堂的作品,我还主张要读胡适、周作人的文章,现在的语文教材中把他们两位排除在外,是不应该的。我们应该给中学生提供一个比较开阔的阅读空间,思想文化空间,这是没有问题的。但我要强调的,是鲁迅与梁实秋、林语堂他们不同之处,也就是我在很多场合都谈到的,鲁迅不是一般的文学家,而是具有原创性的,民族思想源泉性的思想家、文学家。这样的原创性、源泉性作家,每一个民族都不多,比如英国有莎士比亚,俄国有托尔斯泰,德国有哥德,等等,这样的作家在他那个国家、民族里,是家喻户晓的,人们从小就读他们的作品,而且要读一辈子,不断地从阅读他们的作品中,获得启示,获得灵感,获得精神的支撑。因此,他们的作品,总是成为国民教育的基本教材,他们的作品的教学,是培育民族精神的基础性工作。在中国,这样的原创性、源泉性的作家也不多,我曾经和很多专家、语文老师都讨论过,应该成为国民教育基本教材,不但在必修教材里,要占相当比例,而且还要开选修课的作家作品有哪些?大家意见比较一致的,认为应该至少开设四门课,那就是“《论语》、《庄子》选读”——这是我们民族思想文化的源头;“唐诗选读”——这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青春期;“《红楼梦》选读”——这是民族文化的集大成;“鲁迅作品选读”——这是现代思想文化的开创。接受了这样的基本教育,每一个中学生精神上就有了一个底,以后他们无论选择什么职业,做什么工作,都有了底气。我经常说,中学教育是给孩子的终身发展垫底的,鲁迅作品教学应该在这一“精神垫底”的基本工作中发挥特殊的别的作品教学不能替代的作用。

我这样讲,听起来有些空洞,也许还有些老师会认为我过分夸大了鲁迅的意义。但这却是听过我的课的学生的共同体会。这里就无妨念几段学生的总结:“我们曾经在梁实秋的雅舍中喝茶谈酒,在林语堂的幽默里鉴赏人间的恩怨。但我们单单忘记了那位孤独的巨人、呐喊的勇士、深刻的思想者、慈爱的老人,和他那许多的书。我笃信,读鲁迅的文章,能让我们少些肤浅,少些小家子气,少些庸俗,少些丑陋,先生的文章就像一面明亮的镜子,照出

你我的真实的内心。读先生的文章,我们才逐渐成熟,正视人生,直面社会,以最坦荡、热烈的心,爱我们的国家和人民。”“鲁迅作品读多了,我突然有一种历史交接般的不断前进的责任感”,“经过这一个学期的接触,我发现生命中多多少少挂些鲁迅的影子,是可以帮助我衡量自己存在的意义的。至少有这样一个标杆式的人物出现在我的世界里,我的眼界会开阔许多,我自己也再不会只局限在原本的那一点点不透风的空间里了”,“一个学期读鲁迅的文章,让我思考了太多的东西。认识是不断深化发展的。相信有了这样的基础,我还能够认识并解决更多的问题”,“不知不觉间与鲁迅的思想为伴,已经有了一段时日。看文章,记笔记,做了一大堆,也做了大量深层次的思考。才发现这个精神的漫步只开了一个头,怕是要一直走下去,走一辈子了”,“这是我和鲁迅近距离的接触的开始。我会继续我的旅程。也许,只有我们真正读懂鲁迅时,我们才真的了解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完全可以看出,正是鲁迅的作品触动了孩子的心灵深处的一些东西,让他们思考一些最根本的问题:这就够了。和我一起开发这门课的南师附中的王栋生老师在总结时,把鲁迅作品教学的意义,归结为给中学生和中学教育提供“基础人文精神的支撑”,这是说到了点子上的。

但我们能不能仅仅把鲁迅作品作为一个精神读本呢?这里也有一个误区:把鲁迅的思想、精神和他的文学、文字割裂开来。有些人反对多选鲁迅作品,这也是一条理由:在他们看来,鲁迅教学无助于学生阅读、写作能力的训练。有些教师喜欢讲鲁迅,也是着眼在鲁迅思想的发挥上,往往脱离文本而空谈鲁迅精神。另一些人则是出于对鲁迅精神的反感,而竭力要将鲁迅逐出中学语文课堂。大家都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鲁迅是中国现代白话文写作的开创者之一,他是一位现代白话文学语言的大师,他的作品是现代白话文学的典范,因此,也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现代白话文的基本教材。

这几乎是文学史常识,因此,道理无须多说。我要讲的是鲁迅语言的特点。我想概括为两点。

首先要说的是,鲁迅的语言是以口语为基础,有机融入了古语、外来语、方言的成分,把现代汉语抒情、表意的功能发挥到了极致。这里实际是在强调,鲁迅的语言把作为我们民族母语的汉语的特点和优势发挥到了极致。我曾经说过,语文教育最要的,就是要突出母语教育的特点,也是在这一点上,鲁迅作品就显出了特殊的重要性:我们正是要通过鲁迅作品的文学语言,来引导学生感悟汉语的魅力,欣赏汉语的语言美。周作人曾经说过,汉语有三大特点,即为装饰性、音乐性和游戏性。其实这也是鲁迅语言的特点,我们讲鲁迅作品,讲鲁迅的语言,就应该紧紧地抓住这三大特点。

鲁迅语言的装饰性,主要体现在它的绘画性和色彩感上。这一点,有经验的语文教师都会注意到。随便举一个例子,鲁迅的《故乡》,其实就是围绕着两幅画来写的。一幅是童年的故乡图: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碧绿的西瓜;而且图下有人:小英雄闰土。另一幅是现实的故乡图:苍黄的天底,萧索的荒村;图中的人,由小英雄变成了“木偶”。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完全蕴含在这两幅画中。我们讲《故乡》就应该从引导学生注意两幅故乡图色彩的变化入手,由此而引导学生感悟色彩变化背后鲁迅情感的变化,并和鲁迅一起思考这样的变化的社会原因。最后,还要引导学生注意童年的故乡图在小说最后再度出现,思考其寓意。讲完了,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将鲁迅笔下的景色和人物全部画出来,尝试如何将文学作品里的文字色彩转化为美术作品里的绘画色彩。应该说,这样的具有强烈的色彩感的文字,在选入中学语文教材里的《药》、《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风筝》—-等等,篇篇都有,而且都蕴含了鲁迅浓烈的情感和深远的寓意,是鲁迅基本的表现手段,是

应该抓住不放的。

我们还要进一步指出,这里存在着一个美术家的鲁迅。鲁迅有很高的美术造诣,他收集汉代画像,编选中外画册,推动新兴木刻运动,自己也有绘画作品,还亲自设计封面,注重装帧艺术,等等。再加上我们在下面还要说到的他的作品与音乐、电影的关系,因此,我们说,鲁迅同时是一个艺术家。可以说,鲁迅是集文学家、思想家和艺术家为一体的,三者相互渗透,补充,构成了完整的鲁迅本体。所以鲁迅文字里的色彩感,不仅是一个语言艺术、技巧的问题,还内含着鲁迅的艺术思维,鲁迅观察、感受世界的方式这样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长期以来,我们忽视了艺术家的鲁迅,美术家的鲁迅,实际形成了许多遮蔽。正是有届于此,我在给学生讲鲁迅时特地设置了《作为艺术家的鲁迅》这样的专题,我和学生一起欣赏鲁迅亲绘的猫头鹰、无常画像,鲁迅设计的封面,特别是鲁迅为德国画家珂勒惠支的版画所作的文字解说,引导学生领会鲁迅如何将绘画语言转化为文学语言,这堂课引起了学生强烈的兴趣:对绘画的爱好,对色彩的敏感,其实是青少年的天性,这也是引导学生走近鲁迅的一个通道。

鲁迅语言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它的音乐性。没有材料说明鲁迅爱好音乐,他的语言音乐性是直接来自对汉字的特殊感悟和驾驭能力。这其中就有骈文的影响。周作人曾经提倡“混合散文的朴实与骈文的华美的文章”,真正做到这一点的,就是乃兄鲁迅。老师们不妨去读读鲁迅的《《淑姿的信》序》(收《鲁迅全集》第7卷),那就是一篇带有游戏性的骈文。许广平回忆说,鲁迅写完以后,自己也十分欣赏,并且和她一起朗读,全篇铿锵入调,鲁迅显然被文字里的音韵、节奏陶醉了。这对我们的鲁迅作品教学也是一个重要启示:鲁迅作品不能只是默看,非得朗读不可。我曾经说过,鲁迅作品里的韵味,那种浓烈而又千旋万转的情感,那些可意会不能言传的东西,都需要通过朗读,才能体会并触动心灵。这也是我多年从事鲁迅作品教学的一个经验:靠朗读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捕捉感觉,产生感悟,这是接近鲁迅的艺术和他的内心世界的入门通道。这背后是有一个语文教育理念的:阅读鲁迅作品和文学作品,首先不是分析,而是进入情境,获得感觉和感悟。我在中学讲鲁迅时,就作过这样的试验:把鲁迅《野草》里的几个片段辑成一篇《天。地。人》的短文,让全班同学站起来,放声吟诵。我关照学生:不要去分析,不要去想这些文字表达了什么段落大意,什么主题思想,只管高声朗读,你就会进入一个生命的大境界。今天,我在这里也不妨朗读一遍——

“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天地有如此静穆,我不能大笑而且歌唱。天地即不如此静穆,我或许也将不能。

——《题辞》

“她在深夜中尽走,一直走到无边的荒野;四面都是荒野,头上只有高空,并无一个虫鸟飞过。她赤身露体地,石像似的站在荒野的中央,于一刹间照见过往的一切:饥饿,苦痛,惊异,羞辱,欢欣,于是发抖;害苦,委屈,带累,于是痉挛;杀,于是平静。—-又于一刹间将一切并合:眷恋与决绝,爱抚与复仇,养育与歼除,祝福与咒诅——她于是举两手尽量向天,口唇间漏出人与兽的,非人间所有,所以无词的言语。

当她说出无词的言语时,她那伟大如石像,然而已经荒废的,颓败的身躯的全面都颤动了。这颤动点点如鱼鳞,每一鳞都起伏如沸水在烈火上;空中也即刻一同振颤,仿佛暴风雨中的荒海中的波涛。

她于是抬起眼睛向着天空,并无词的言语页沉默尽绝,惟有颤动,辐射如太阳光,使空中的波涛立刻回旋,如遭飓风,汹涌奔腾于无边的荒野。

——《颓败线的颤动》

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雪》

这样的全班集体朗读,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情感的冲击和心灵的震撼。我清楚地记得,读着读着,学生的眼睛都亮起来了。后来,一位学生还特地写了一篇诵后感——

我高声朗读,身躯和心灵一起颤动

开篇即给我强烈的震撼,没有人能像鲁迅那样坦然。

“天地有如此静穆,我不能大笑而歌唱”,我读出了寂寞和悲怆。孤独的战士,受伤的狼。

在深夜中尽走—–无边的荒野—-无词的言语—–沉默无声里蓄满了野性的力量。

颤动—-颤动—-颤动—-身躯的颤动—–荒野的颤动—–天空的颤动—–奇峻的想象,后现代的画面,受伤的力量的感性表达,母爱因此变得可怕,因此变得伟大。

我高声朗读,自己的身躯,心灵,也随着“暴风雨中的荒野”,随着“空中的波涛”,一起颤动起来。

“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在混沌的天地间,站立着人间至爱至勇之人,忽而化作受伤的狼,崩天裂地的嚎叫,忽而化作雪的精灵,漫天遍地的飞舞—–”。

我给这位学生的诵后感,写了这样的评语:“通过朗读,感悟到了鲁迅语言魅力的许多重要方面:奇峻的想象,后现代的画面,受伤的力量的感性表达”,这是比我们课堂上的许

多分析和借题发挥的解说,更直抵鲁迅的心灵和文学的根本,更直抵学生的心灵:这是一种情感和生命的“高峰体验”。在阅读教育学和心理学里,这样的“高峰体验”是不可多得的;特别是在生命成长的起始阶段,有时只要有一次,两次,三次,——就可能成为终身难忘的记忆,影响一生。这样的能够激发高峰体验的文本,是并不多的;这也是鲁迅作品教学的特殊功能和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

鲁迅语言的第三个特点,就是它的镜头感。鲁迅很喜欢电影,对电影艺术有深刻的理解,他的许多作品,都是由一个一个的镜头组成的,是很适合于拍成电影短片的。比如《野草》里的《求乞者》和《彷徨》里的《示众》都是很好的范例。用分镜头的方法分析鲁迅作品是一个有意思的思路。《记念刘和珍君》是教材里的传统篇目,有一次一位中学老师来信问我,讲这篇课文,有没有可能另辟新径。其实在此之前,我已经作过一个尝试,就是将鲁迅的这一篇和写同一题材的周作人的文章,朱自清的文章对照起来读,比较其异同,从而领会鲁迅文章思想和表现上的特点。这一回,这位老师又给我出了个难题。于是,我再一次反复阅读文本,突然有了发现:《记念刘和珍君》其实是可以转化为一个个由画面、色彩和声音组成的场景的。比如开头就是这样的场景——

(追悼会场外)

鲁迅独在徘徊。

后景中可以看见刘和珍的灵堂。

女学生程君:“先生可曾为刘和珍君写过一点没有?”

鲁迅:“没有”。

程君:“先生还是写一点罢;刘和珍君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

接着,镜头就转向第二个场景:深夜,“老虎尾巴”里,鲁迅独坐,手里拿着一枝烟。然后,随着鲁迅内心的思绪,不断响起“画外音”,不断出现各种“幻景”,随着鲁迅的回忆,又“闪回”许多的画面镜头。——我另写有《由文字到电影场景的转换》一文,收《解读语文》一书里,老师们有兴趣可以去读,这里就不作详细说明了。

最后,又闪回到“刘和珍的灵堂,遗像逐渐拉近,她微笑着,向着我们每一个人”。

我们知道,现在的学生,对电影、电视,以及游戏机上的镜头,都极其熟悉,这样的分镜头分析,必然引起他们的强烈兴趣,并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课文的文字文本转换为电影、电视镜头,学生的阅读也从被动的接受,变成主动的参与,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势必要反复阅读鲁迅的文本,在多少带有游戏性的阅读活动中,也会受到鲁迅特有的文笔、文风和思想感情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这样,我们就可以发现,鲁迅语言里的色彩感、音乐感和镜头感,不仅充分展示了中国汉语的绘画美、音乐美、游戏性,而且也是最接近中学生的思维、欣赏趣味,最容易为他们所接受的。这使我想起了王富仁先生的一个观点:“鲁迅作品恰恰是最好懂的,因为鲁迅的作品里,充满了人性的语言,是与人的最内在的感受结合在一起的。这样的内在感受与儿童

的感受事物的方式,与一般人感受事物的方式最接近”,“在现代文学中,像鲁迅这样以人性、童心去感受世界的作家不是太多,而是太少,这正是对人的基本要求,要从直感出发,而不是从观念出发”。鲁迅的这一特点,在我们课文里选得比较多的他的回忆童年生活、故乡风物的作品,如《故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风筝》、《孔乙己》、《社戏》等篇里,是表现得特别突出的。他用儿童的眼睛和心理去发现世界,描述世界,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自觉的儿童世界的复原,这不仅是他的童心的自然流露,而且是自觉的写作追求。我曾经说过,只要我们不故作深沉、深刻,而是以自己的本心、本性,“赤裸裸”地去读鲁迅的这些作品,这样的儿童眼光、儿童叙述是俯拾即是的,这里也不多举例了。这就是说,不仅是鲁迅的童心,鲁迅的精神,而且鲁迅的文字,和中小学生之间,都是存在着彼此接近的通道的。

还可以举一个例子。我从韩寒的文字,特别是他中学时期的作品里,就注意到,现在的中学生对幽默、调侃的文字有着特殊的兴趣和感悟力。鲁迅作品里,这样的幽默文章、调侃文字是非常多的。去年南师附中几位语文老师要编选供课外阅读的鲁迅作品,我就推荐了鲁迅的《智识即罪恶》(收《热风》)、《论辩的魂灵》、《牺牲谟》(收《华盖集》,还有《由中国女人的脚,推定中国人之非中庸,又由此推定孔夫子有胃病》(收《南腔北调集》),这些鲁迅作品里的游戏笔墨充分显示了鲁迅式的幽默与机智,和当代中学生是自有会心之处的。因此,在我看来,中学语文教材和课外读物里的鲁迅作品不是选多了,没有可选的了,而是还有许多适合中学生阅读的作品没有进入我们的视野,或者说被我们的某些偏见屏蔽了。

当然,问题还有另一面,也不可回避和忽视。应该说,中学生读鲁迅的语言文字,也还是有障碍的。这里先说一点,就是中学生经常提到的“鲁迅文字不通”的问题,这也是中学语文老师感到棘手的问题。这涉及到鲁迅语言的另一个大的特点,即他的文字是极富创作性和个性化的。鲁迅的语言,既有规范化的一面,更有反规范的一面,因而极大地丰富了、开拓了现代汉语表达的可能性。这正是鲁迅的语言贡献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我们不能正确的理解和把握,就会和以规范语言为己任的中学语文教育发生一定的矛盾。

其实,应该看到,语言的发展,是一个运动的过程,不断规范化,又不断突破既成规范,创造新的规范的过程。这是语言发展的客观过程与规律。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适应这样的规律,一方面,坚守我们的规范语言的职责,引导学生学习和运用规范化语言的基本立场和任务,另一方面,对所谓“不规范”的语言,“超越规范”的语言,要采取分析的态度。这不仅是一个学理的问题,更是一个实际的问题。比如,当下我们的语文教学就遇到了对学生有越来越大的影响的网络语言的挑战。网络上不断出现的新创造的词语和特殊表达方式,一方面,造成了语言的混乱,另方面也提供了语言创造的新的可能性。实际上这将是一个自然淘洗、约定俗成的过程:经过实际运用的不断选择,有的词语和表达方式会逐渐被接受,甚至成为新的规范;有的则要被淘汰。在这样的历史过程正在进行中的时候,我是不同意将未经淘洗的网络语言随意搬运到课堂的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中来的,至少我们要采取谨慎的态度。也就是说,我们的语文教育应和实际的语文活动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是教育的保守性和相对稳定性所决定的。但另一方面,我们又不能对网络语言的新尝试、新创造采取简单的一概否定的态度,也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这些新的语言现象,适当地吸取已经约定俗成的新词语、新表现方式,来丰富自己的语言。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语言,也应该是今天的中学语文教学职责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

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讨论鲁迅的语言“不规范”或“不通”的问题。我在北大附中讲鲁迅作品时,就有一个学生向我提了这个问题。我建议她就以这个问题作一点研究,要求她

列举出选入语文教材的鲁迅作品,她和她的同学认为“不通”的文字,然后看有关材料,作逐一分析。最后,她研究的结果,主要有两种情况和原因。其一,是特定历史时期的特定用字用词,当年都那么用,今天不用了,就觉得是“错别字”或者“不通的句子”。比如,“底”、“伊”字的运用。更多的是鲁迅特意的创造,为了表达他的复杂感情、缠绕的思绪,而突破现有规范,作新的语言试验。其实这正是我们在阅读或教学鲁迅作品时所要抓住,认真琢磨的。这里举两个例子。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一开始就说,百草园“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特地用了“似乎”和“确凿”这两个含义相反的词。“确凿”是肯定,而且是不容置疑的肯定:就是“只有一些野草”;“似乎”却是一个含糊、游移的判断:好像是、好像又不是“只有一些野草”。从字面上看,把两个相反的词放在一起是属于“不通”的病句;但鲁迅却正是要借此来表达他对百草园的复杂认识和感情:从事实层面看,百草园“确凿只有一些野草”,所以鲁迅说它是“荒园”;但在童年的“我”的观察与感觉里,百草园就不仅仅“只有一些野草”,野草丛还有别的生命,就是下文所要说到的“弹琴”的蟋蟀,“低唱”的油蛉,以及美女蛇的故事,雪地捕鸟的乐趣,等等,所以小鲁迅又把百草园叫作“我的乐园”。这就是说,从成年人的眼光看,百草园“确凿”是个“荒园”;在童年小鲁迅看来,却是一个“乐园”:这正是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抓住的。可以由这个看似不通的句子,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百草园仅仅“只有一些野草”吗?它究竟深藏着什么?它为什么是“我的乐园”?这就自然引出了下文。应该说,将相互矛盾的判断并置,这是鲁迅喜欢用的句式。《孔乙己》的最后一句就是这样:“大约孔乙己已经死了”,“已经”自然是肯定:孔乙己确凿死了;“大约”却又游移了:推想起来,他大概死了吧。这背后的意思是:孔乙己究竟死了没有,他是什么时候死的,又是怎样死的,谁知道呢?又有谁关心呢?联系到前面所说的“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就更加意味深长了。这背后的言外之“意”是应该引导学生细细体会的。

因此,鲁迅的既规范又不规范,极富创造性和个性化的语言,对我们的语文教育是应该有启示的:前面说过,中小学基础教育的性质,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对学生进行语言规范化的教育,这是语文教育的基本任务;但同时,又不能把规范绝对化,要鼓励新的创造,新的语言试验,即所谓“文有定法,又无定法”。这其实是反映了语文教学的一个基本矛盾:如何把握好“规范”与“不规范”,“有定法”与“无定法”之间的辩证关系,不仅是一个语文教育学的理论问题,更是一个教育实践问题,需要诸位老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把握和处理。

最后,我还想介绍一下听我上课的学生,对鲁迅语言的认识和评价。他们是这样说的:“让我走近鲁迅的,是他的文字。我只是感性地去触摸,融入他创设的意境,听他内心的呼唤,然后感觉他想表达的情感。看鲁迅的文章,常有一种朦胧感。因为他所要表达的情感很复杂,可以感受,却难以明言。读鲁迅文章很舒服。尽管会引发一连串痛苦的思考,而且还想不清楚。但是,某一句话,某一两个场景,就那么清晰地留在你的脑海中,因为他说到你心里去了”,“他的语言极其犀利,让人读完不禁有寒气彻骨之感。有时,他的文章又好似一把没有锋的重剑,就像《神雕侠侣》中杨过的那一把,仅剑气即可伤人。在他看似平淡,有时甚至是平和的语言中,蕴藏了极具张力的波涛汹涌的情感。而这情感又是极其复杂的,常常是怀念、悲痛、愤怒、迷惘——-多种错综情绪的纠缠。他的文章的容量太大了,又似乎太重了,有时就略显生涩。鲁迅的文章是绝对不可以用来消遣的!”“初读鲁迅文字,实在令人忍俊不禁。转念之间,却又足以使人惊出一身冷汗”,“读先生的白话文,是在求知,也是在被拷打。先生的文章,我不敢重读”。不知道老师们的反应如何,我读了这些学生的“鲁迅语言观”是很受震撼的:如此的到位,又有自己的独到观察、理解。这不仅进一步证实了我们前面所说的中学生和鲁迅的相通,同时也提醒我们,不可低估中学生的理解力和创造力,

如果不加压抑,并有恰当的引导,是可以爆发出极大的思想与文字的能量的。而我特别注意的,是学生谈到“让我走近鲁迅的,是他的文字”。我在台湾讲鲁迅,他们因为没有大陆学生这么多的关于鲁迅的“前理解”(如鲁迅是“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三家论),而是直接接触鲁迅的文本,他们也说:“鲁迅的文字之美,是吸引我进入他的文学作品的第一步”。这一“因文而见人”的经验对语文教学也是有启示的:应该始终抓住鲁迅文本的阅读,那是一个丰富多彩的汉语家园,让学生沉湎其中,因感受其文字之美,而触摸其内心,感受其情感之美,思想之美,又反过来触动自身的心灵,创造自己的精神家园:这就是鲁迅作品教学在中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意义所在。

以上是我今天和诸位讨论的第一个“如何认识”的问题。

鲁迅作品教学 文献综述

“鲁迅作品与语文教材”的文献综述 聊城大学文学院2013级教育硕士王伟 新课程改革之后,在一个《课程标准》的前提下,语文教材开始多元化,各地编写的语文教材在选文上的自主性加大,鲁迅的“进”与“出”就成了一个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一些人很偏激地认为应该把鲁迅“请出”语文教材,这是因为他们自身肤浅地误读了鲁迅。一些人很坚决地主张鲁迅作品在语文教材中的“霸主”地位,这是因为他们对鲁迅精神的深刻理解与膜拜。我觉得应该理性地去看待这个问题。在超星发现和中国知网上学习了2001年至2013年的有关“鲁迅作品与语文教材”方面的论文,按照“篇名”“核心期刊”“精确”的标准检索,分别检索到实际相关的论文970篇和23篇,下载了87篇,选取了我个人认为有代表性的论文12篇,作者包括专家学者教授、教育部门领导、一线教师,目的是既能学习语文课程标准的理论研究的前沿,又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包括可取之处、需要整改之处、有待商讨之处,以做到把有关语文课程标准理论与实践放在一起来进行学习,达到最佳学习效果。 通过学习,我从三个方面为2001年至2013年有关“鲁迅作品与语文教材”做一下文献综述。敬请老师的批评指正!老师,您的一个字也许就是开启我封闭落后心灵的一把钥匙,也许就是照亮我前行的一盏灯烛。所以,我更愿意接受您的批评…… 一、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的变迁 代表性文章有王平.邓越的《鲁迅作品在中语文课本中的变迁》,尹奇岭的《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存续”与“删减”之争》,温儒敏的《语文课并没有“鲁迅大撤退”》。 (一)《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变迁》 开篇对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影响做了高度的评价和概括。全文共分为两大部分对问题进行阐释。 1.选文变迁是教育思想和价值观。这一部分剖析了鲁迅语文教材作品在每一个时期的变化,详尽有序。即民国:推广白话文的先锋——建国初:民族新文化的风向标——“文革”:被神圣化的政治工具——改革开放:“人间鲁迅”形象的还原——新世纪:多元化语境的回归。一语中的,恰切到位,把鲁迅作品在语文教科书中的作用、地位完整地展现于此。这一过程也就是“神化的鲁迅”到“本色的鲁迅”的过渡,从过度关注人的社会性到关注个体生命本身的存在。这个过程注定是曲折的,尽管是曲折的,毕竟我们认识到了。 2.文章重点解读的是第五个时期,即新世纪:多元化语境的回归。文章引用了人教版新课程高中语文教材执行主编温儒敏教授发表文章中的话作了说明:“总课量少了,课文总篇数也相应要减少。就是说,鲁迅篇目在必修课中的减少,是由于课程结构变化与整个课时减少决定的。”从编者的角度再次阐述鲁迅作品经受了历史的考验,依然屹立于语文教材之中,先生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已深深扎根于一代又一代的国人心中,成为经典。在这里,文章严肃地指出了鲁迅作品不能被语文教材删除的根本原因:“鲁迅所思考过、焦虑过的问题,也正如一个个幽灵,依然徘徊在新世纪的天空。虽然‘匡正时弊,重铸民魂’的传统不同程度被一些人漠视淡忘,但鲁迅精神不会过时也不会撤退,它早已融进了我们这个饱经沧桑的民族血脉,它所具有的意义生长点,使其历久弥新,随着时代的发展,真正成为中国人的脊梁。” (二)尹奇岭的《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存续”与“删减”之争》

鲁迅先生

鲁迅先生 一、介绍人物,导入新课 1.导语:我们曾经学过鲁迅先生的作品《少年闰土》,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鲁迅先生的侄女周晔回忆鲁迅先生的文章。 2.板书课题: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学生读课题。 3.交流课前查阅的资料,认识鲁迅先生。(明确:鲁迅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4.介绍作者及背景。 周晔,是鲁迅先生的侄女。本文是周哗在鲁迅逝世九周年,也就是1945年写的回忆录,记叙了鲁迅先生晚年的几件事。 5.解题:为什么作者称了“伯父”还称“先生”呢? “伯父”点明了作者和鲁迅的特殊亲属关系。“鲁迅先生”是全社会对鲁迅的敬称,这两者并列,使得文章既具亲属怀念之情,又带有对鲁迅先生的崇敬之意。 二、初读课文,把握内容 1.教师出示自读提纲,学生自学课文。 ⑴认真朗读课文,勾画生字词语,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⑵遇到生字新词读读记记,联系上下文或查阅工具书来理解。 ⑶想想作者回忆了鲁迅先生的哪几件事? ⑷试着用简短的语言给课文的每一部分加小标题。 2.自学反馈,全班交流。 ⑴识字学词,理解词义。 ①教师出示文中的生字新词,学生认读。 教师重点指导:“唁、浒、囫、囵、悼”等的读音,“囫囵”一词的字形。 ②理解词语。 殡仪馆:供办理丧事的地方。 追悼:对死者表示沉痛的怀念。 挽联:哀悼死者的对联。 吊唁:祭奠死者并慰问家属。 囫囵吞枣:比喻读书等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 张冠李戴:把姓张的帽子给姓李的戴上了,比喻颠倒了事实,认错了对象。冠,读“guān”,帽子。 饱经风霜:形容经历过很多艰难困苦。 ⑵说说文中作者同忆了鲁迅先生的哪几件事?(课文以空行为标志写了五件事) 第一部分主要写伯父去世了,人们在万国殡仪馆追悼鲁迅先生的情景。 第二部分写作者与伯父谈《水浒传》和伯父送书给作者的事。 第三部分写伯父讲“碰壁”的事。 第四部分写鲁迅先生救助黄包车夫的事。 第五部分写鲁迅先生关心她家的女佣阿三。 ⑶按顺序逐个部分再读课文。用简短的语言给各部分加小标题。 ①教师指导拟定小标题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是根据每段段意概括出最简短的话和词语作小标题;二是从每段中摘出最能表达中心的句子或词语作小标题。拟定小标题必须抓住每段的主要内容,突出重点,简明扼要。 ②指名反馈,全班交流。 一、深切的怀念二、谈《水浒传》三、讲“碰壁”四、救助车夫五、关心女佣或:一、沉痛悼念二、谈读“水浒”三、笑谈“碰壁”四、救助车夫五、关心女佣 三、沉痛悼念,深受爱戴 1.默读课文第一部分内容,说说从这部分课文中你体会到什么?(体会到鲁迅先生深受人民的崇敬与爱戴。) 2.交流:人民群众崇敬和爱戴鲁迅先生表现在哪里? ⑴来吊唁的人多——数量多,不同职业,不同年龄。

浅谈初中鲁迅作品的教学

浅谈初中鲁迅作品的教学 发表时间:2011-10-21T15:06:39.127Z 来源:《少年智力开发报(语文专页)》2011年第1期供稿作者:王静[导读] 任何课程的学习都离不开知识的学习,中学鲁迅作品的学习也不例外。涿州市清凉寺中学王静 鲁迅的作品中充满了坚韧的战斗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对于中学生,能够从整体上感悟,把握鲁迅精神,与文化大师进行对话,是充盈学生精神世界的文化大餐之一,有助于学生养成真挚的充满人性的品格。对于当下的中学生语文学习来说,鲁迅作品有利于学生阅读、反思,有利于写作能力的提高和艺术品味的涵养;对未来的发展来说,学生能通过鲁迅作品了解历史、社会和人生,感受社会的变化和语言的声音。 初中语文课本共收录了鲁迅的9篇文章:其中有两篇选自《野草》(《风筝》《雪》),三篇选自《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三篇选自《呐喊》(《社戏》《故乡》《孔乙己》),一篇选自《且介亭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其中阅读课文(除了文言文、诗歌、写作之外的课文)总数为108篇,鲁迅作品约占7%。从这个比例来看,鲁迅作品可算是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头戏,直接影响着中学语文教学的整体水平。从作品的体裁上看,几乎涉及鲁迅创作的所有方面。可见,鲁迅的作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价值与地位。为了更好地挖掘鲁迅作品的深层文化意蕴与感受作品当中的诗意,鲁迅作品一般在中学语文课上是精读课文,是属于阅读教学。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语文学习必须强调和协调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相互渗透和协调发展,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到中学语文课堂孜孜以求的鲁迅作品教学目标包括:领略有意味的表现形式和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于鲁迅作品,茅盾评论说:“在中国文坛上,鲁迅君常常是创造新形式的先锋。”这些“新形式”,除了独特的叙事方式外,当然还包括他特有的语言风格。其语言结构的繁复、修饰语的叠加、标点符号的活用,都是同时代作家所不可比拟的。这一点在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的诸多篇目中,都能感受得到。例如,《故乡》中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话语方式的对照,《孔乙己》中孔乙己表现出来的失语症等等。这一表现形式就是要广大教师带领学生去感受的。而丰富的人文内涵是由于鲁迅作品作为文学作品,要让学生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能说出这些体验,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且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然而与此同时,中学语文课堂上鲁迅作品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大体上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一)分析的太琐碎使学生失去兴趣任何课程的学习都离不开知识的学习,中学鲁迅作品的学习也不例外。面对鲁迅作品,许多老师所做的依然只是语言教学工作,呈现给学生的课堂体系是语言化或文章化的。在教学过程中紧紧抓住一句话或某一词语反复推敲,不厌其烦,造成教师讲得口若悬河,学生听得晕晕乎乎的现象,致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事实上阅读理解文本需要解读能力,浸入文本需要鉴赏能力,与文本对话需要整合能力,阐释文本需要逻辑能力。而分析太琐碎,对知识能力目标是一种违背。(二)片面的处理教材影响学生能力的提高一篇课文,如果教师讲得太少,学生总觉得心里空空的,而教师们呢?倘若不把课文分析得透彻,似乎也觉得不放心。于是乎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就成为理所当然。由于担心学生读不透鲁迅作品,每一篇文章几乎是以老师静态的“讲”完全取代了学生生动活泼的自主体验和多元理解,根本无法在课堂上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种教学,教师像大鸟一样将食物嚼细,再喂给嗷嗷待哺的小鸟们。粗看是教师对学生宠爱有加,生怕食物有块骨头,刺坏了学生的喉管;细想却是教师的粗浅疏漏:最有营养价值的部分早在嚼细的过程中流失了,吞食了残渣的学生能得到什么?而且每篇课文教师都滔滔不绝的讲析,日复一日,学生们都在教师的大包大揽中学习,久而久之,关于语文的视觉、听觉和思维都变得不敏锐甚至是迟钝了。在这种依赖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也容易养成一种惰性:就是读书时,不求甚解和懒于思考。 (三)主题的落后导致学生体验情感而不得理论上教学目标应该锁定在引领学生亲近鲁迅,爱戴鲁迅,激发对鲁迅这个人的兴趣。目标不高,但教学实践却很难达到这个目标。这正是由于传统的中学鲁迅作品教学存在着一个不易察觉、而又根深蒂固的弊端,就是相信课文中的意义是作者早就赋予的、永恒不变的。而所谓的理解课文,就是帮助学生找到一种方法去挖掘这已经存在的意义。《孔乙己》这篇课文,已经读了几代人,几十年过去了,人们一直遵从教参的说法,把孔乙己看成是科举制度的牺牲品。但如果换一个角度来看,从其自身找原因,也不难发现其缺乏适应生存的能力也是其不幸的原因之一,由此获得一个启示:学会生存,这样的见解也许更有见地、更贴近生活。若是不能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体验不了情感,那要亲近爱戴鲁迅便很难。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识到在现今中学鲁迅作品教学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而鲁迅作品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对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格的养成,其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因此对于中学鲁迅作品教学提出以下设想,抛砖引玉。 一、教师要提升自身素养,有足够的文化积累。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要很好地传递鲁迅精神给学生,首先要对鲁迅作品有很好的领悟。因此教师提高自身素养,积累足够的文化底蕴是必不可少的。 而实际教学中也证明这一点。比如现今的教学理念提倡问题意识。而要巧妙的设置问题,引导学生理解文本的前提是教师对鲁迅作品形成自己的理解,也就是说教师要提高自身素养,积累足够的文化底蕴才能正确地引导学生。 二、对于鲁迅文学作品的阅读,不能要求学生“统一见解”。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日益增多,思想观念不断更新,思维模式不断变化,对作品的理解,也会因为生活体验、兴趣爱好、性格品质的不同而有差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若强调答案统一,扭曲他们自己对某一事物独到的看法无疑是在扼杀他们的思想。课文的解读,旨在培养学生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情感力、独特的想象力和深刻的见解力,唤起和启发学生阅读的创造性。因此,我们对鲁迅作品的讲解,要避免陈旧、狭窄,力求新颖、丰富。例如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理解,对中学生来说,可能“表现儿童热爱自然,喜欢自由自在的生活,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追根究底的性格特点和天真可爱、活泼生动的内心世界”这一题旨,会比“批判封建教育制度”的说法更具有说服力、沟通力和亲和力。 三、强调以文为本,提倡感悟法。

中学语文教材中不能没有鲁迅的作品

中学语文教材中不能没有鲁迅的作品 现在的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并不难懂 现在有几句流传很广的顺口溜,说中学生“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就是说中学生怕学鲁迅的作品,不喜欢鲁迅作品,我认为,这不是事实,这个说法没有根据的。它扰乱了视听,应当澄清。 顺口溜把鲁迅作品和文言文、写作文放在一起来说,无非是认为鲁迅的作品难懂、难学。实际上,现在的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并不难懂。就上海现行的范守纲先生主编的初中教材来说,鲁迅的诗文共七篇,依次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风筝》、《故乡》、《孔乙己》、《自题小像》、《自嘲》。前五篇,都用孩子的眼光,把孩子的心理、情感,他们的欢乐、苦恼和向往,写得细致入微,生动有味,充满童心童趣。而且都是用纯净的白话写的。现在的初中生是完全能够感受和理解的。其中比较深的思想内涵以至哲理,如“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学生也是可以深浅不同地领悟的。有个别的用词、句式(如“辛苦展转”、“辛苦麻木”、“辛苦恣睢”),与现在的普通话的习惯不大一样,学生读起来会感到有点晦涩,但实际上构不成多大障碍。后两首旧体诗,与教材中的许多古代诗文相比,也不算难,而且这两首诗,脍炙人口,不少初中生原先已有印象,听到过“风雨如磐闇故园”、“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诗句,因此并不难接受。

初中的教材没有选鲁迅的杂文,高中的教材中选了几篇,如《未有天才之前》、《拿来主义》和富于杂文色彩的《为了忘却的记念》、《白莽作〈孩儿塔〉序》等。鲁迅的杂文由于写作背景比较复杂,语言表达曲折、含蓄,思辨性强,观点深刻,理解上是有一定的难度的。但是我们不能把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的感受能力和理解能力估计太低。我从2001年以来,一直在编上海的高中语文教材,听过一些课,开过一些座谈会。我亲耳听到有一位高中生说,鲁迅的文章好像是在写现在,好像是针对现在说的,认为鲁迅的文章有预见性、前瞻性。例如《未有天才之前》中关于如何对待“国学”的问题、如何对待幼稚的青年的问题,认为鲁迅说得好,今天也适用。学习能力强又很敏感的高中生,希望读到像鲁迅这样有思想深度的文章,他们并不是只喜欢文化快餐、游戏娱乐,他们希望自己也能深刻起来。反过来说,我没有听说过有多少学生反感,一点也学不进去。 当然也有中学生觉得鲁迅的作品难懂。但我相信,由于鲁迅的作品,都出自真情真意,不讲假话,许多描写和议论,亲切而又犀利,直抵人性的深处,而且至今仍具有时代感,因而,只要教师能够深刻理解和把握,深入浅出地讲解,循循善诱地与学生讨论,都会得到学生的欢迎和喜爱。 不能因为有的中学生说鲁迅作品难懂,而泛指一般中学生怕读鲁迅的作品。中学生“怕周树人”的说法不符合事实。 我认为,根据现在的中小学语文的课程标准关于中学语文的主要特征和教学目标的规定,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不能或缺,还应当适当增加。 中小学语文课程的主要特征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而鲁迅,他的许多作品,在很高层次上达到了这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关于鲁迅先生的资料

鲁迅先生的资料

[鲁迅](1881—1936) 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的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思想影响。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5年至1907年,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和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改良派展开大规模的论战时,鲁迅站在革命派一边,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重要论文。1909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1918年5月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对人吃人的封建制度进行猛烈的揭露和抨击,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的工作,站在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的最前列,并同早期共产主义者李大钊等取一致步调,坚决反对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妥协、投降倾向。1918年至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呐喊》、《坟》、《热风》、《旁徨》、《野草》、《朝花夕拾》、《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表现出爱国主义和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的思想特色。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品之一。在这一时期,鲁迅开始接触马列主义,阅读过《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等著作。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为反动当局所通缉,南下到厦门大学任教。1927年1月来到当时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四·一二”蒋介石反革命政变后,愤而辞去中山大学一切职务。其间,目睹青年中也有不革命和反革命者,受到深刻教育,彻底放弃了进化论思想。1927年10月到达上海,认真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1930年,左翼作家联盟成立,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左翼文学运动的主将。这期间,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等进步组织,不顾国民党反动政府的种种迫害,积极参加革命文艺运动,介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同国民党反动派御用文人及其他反动文人、反动文学进行不懈的斗争,逐步成为我国文化革命的旗手和无产阶级的伟大战士。1936年初“左联”解散后,响应党的号召,积极参加文学界和文化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从1927年到1935年,创作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后十年的杂文,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地、深刻地分析了各种社会问题,表现出高瞻远瞩的政治远见和韧性的战斗精神。这些作品收辑在《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等专集中。鲁迅对中国的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领导和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进步的文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乙种)、《莽原》、《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怀、积极培养青年作者;大力翻译介绍外国进步的文学作品和绘画、木刻;搜集、研究、整理了大量中国的古典文学,批判地继承了祖国古代文艺遗产,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整理《嵇康集》,辑录《会稽郡故书杂集》、《古小说钩沉》、《唐宋传奇集》、《小说旧闻钞》等等。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1938年出过《鲁迅全集》(二十卷),新中国成立后,鲁迅的著译已分别编为《鲁迅全集》(十卷),《鲁迅译文集》(十卷),《鲁迅日记》(二卷),《鲁迅书信集》,并重印鲁迅编校的古籍多种。1956年,党和人民政府迁移重建了鲁迅墓。毛泽东亲自为鲁迅墓题字,并多次号召全党和全国人民向鲁迅学习。北京、上海、绍兴等地建立了鲁迅博物馆、纪念馆等。 鲁迅(1881—1936)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无产阶级文化思想的先驱。原名周树人,字豫才,生于浙江绍兴城内一个没落的封建家庭。母亲鲁瑞,农民的女儿,品格高尚,对鲁迅影响很大。七岁入私塾“三

药-(鲁迅作品)教案

药 鲁迅 教学目标 1、理解小说以“药”为题的深刻含义以及对连接线索的作用。 2、学习综合运用多种描写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从而深刻揭示小说主题的写作方法。 3、分析结构(双线结构)与人物性格,学习归纳主题的方法。 4、领会《药》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重点和难点。 1.重点:文章的情节结构和人物性格特点的分析 2.难点:《药》的主题和结尾景物描写的作用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1.了解本文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2.理清本文的情节结构。 教学步骤: 一、导语: 有一副对联: 一个馒头,串起华夏两家辛酸故事;两出悲剧,引出中华百年求索历程 这是一个怎样的馒头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鲁迅先生的小说《药》。 二、时代背景: 1、写作背景:本文收入作者的短篇小说集《呐喊》。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社会的现实。鸦片战争之后,满清政府更加反动黑暗、腐败无能,对外投降卖国,对内加强反动统治,残酷镇压革命运动。 这篇小说写于1919.4.25,“五四”运动爆发前夕,小说以1907年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家秋瑾被害事件为背景,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的社会现实。 1907年7月6日,安徽巡警道兼巡警学堂堂长,光复会成员徐锡麟准备在学堂毕业大会

之际刺杀安徽巡抚恩铭,因弹尽事败被捕,恩铭的亲兵残酷地挖出徐的心肝炒食,时年34岁。紧接着,光复会的另一成员秋瑾被人告发,7月13日清兵包围秋瑾主持的绍兴大通学堂,寡不敌众,终遭被捕,15日杀于绍兴城内“古轩亭口”,时年32岁。鲁迅就是以秋瑾被杀害的事件为背景,写了这篇小说《药》。 20世纪初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兴起,这曾经给鲁迅先生极大的鼓舞。但是,中国几千年封建统治,广大群众长期陷于愚昧麻木之中,民主思想的不到响应;鲁迅先生看到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张勋复辟,看到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妥协性和软弱性,不发动群众,脱离群众,民族革命总是一次又一次的失败,这又使得作者对于辛亥革命大失所望。 鲁迅在失望和痛苦之中,深刻剖析中国社会的种种弊端,积极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鲁迅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中说:“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这话有两层意思:一是小说写的人物多是“不幸的人们”(包括民众和革命者),二是写作目的在于“揭出病苦”(包括写出民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当时鲁迅对革命的对象、任务、途径等问题,还不能作出马克思主义的回答,所以只是“引起人们疗救”而已。 2、解题: 今天我们学习小说《药》,了解当时的历史。小说的题目“药”有揭示主题的作用,作者以华夏作为小说中两家人家的姓氏,其隐喻性是很明显的。要医治人体的疾病,革命者的鲜血决不是良药。要疗治中国社会脱离群众的资产阶级革命,革命者的鲜血也决不是良药。到底什么是疗治中国社会的真正良药呢?这正是作者要人们去注意,去探求的。 三、自习课文,整体把握全文 1、解决生字词: 2、梳理情节,把握结构 复述:指名学生口头叙述华、夏两家悲剧故事的梗概。要求主要情节不遗漏,时、地、

为中学鲁迅作品教学服务

为中学鲁迅作品教学服务 作者:钱理群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上旬刊》 2014年第3期 我的新书《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解析》即将由漓江出版社出版。这是一本为第一线 教师提供专业服务的工具书,我为这本书写了前言和后记。现将前言和后记交给《语文教学与 研究》发表,希望能给中学鲁迅教学提供一些帮助。 前言 这是一本为第一线老师提供专业服务的工具书;服务的提供者,是鲁迅研究的专业工作者。因此,这也是学术研究与基础教育的一次交流与对话,以图改变鲁迅研究界与当代语文教育界 相互隔绝的状态。其实,大家都感觉到这样的隔膜所带来的损害:学术界苦于研究新成果不能 转化为“生产力”,语文老师则为对鲁迅文本理解不到位,难以深入而苦恼,鲁迅作品教学也 陷入原地踏步的困境。而要走出困境,最根本的,是要提高语文老师解读文本的能力,这不仅 是提高鲁迅作品教学水平的关键,而且很可能是解决当下语文教育质量瓶颈问题的一个突破口。鲁迅研究者也正可以从“解读鲁迅文本”这一点上,找到参与中小学语文教育的途径。这样的 参与,应该是服务,而不是指导;就是说,在鲁迅作品教学中,将鲁迅资源转化为学生的精神 和文学滋养,教师是占主导地位的,研究者只能提供一种理解,作为参考。而不能代替,更无 权指挥老师的教学,只能处于辅助的地位。 为了服务得好.本书作了四个方面的努力。一是尽可能搜集了现行各种语文教材里选人的 鲁迅作品,面比较宽,便于老师们选用;二是每一篇都提供本书作者自己的一种解读,展现探 索性的新思考,以打开老师们的思路;三是每一篇都提供与文本相关的资料,各种不同的解读 观点和思路,尽可能搜罗多方面的材料,以减少老师们查检之烦,以达到多元化的理解,并从 中自由吸取与发挥,丰富教学内容;四是尽量搜寻相关作品的插图、美术作品,以供老师在形 象化教学中采用。 需要说明的是,所有这些服务,做得再周到,也只能达到一个目的,即帮助老师们理解鲁 迅作品。但收入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不仅是“阅读文本”,更是“教学文本”,这是两个 相互联系,但又应该加以区别的概念。因此,语文教师对包括鲁迅作品在内的文本解读,是要 有两道功夫的:首先,是作为一个作品的阅读者,要能够读懂文本,提高自己的赏析能力;其次,作为一个语文老师,还要教学生学习鲁迅作品,这就要求寻找到文本和学生生活与心灵的 契合点;而且要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编写的要求,及学生的接受能力,恰当地确立讲授具体课 文时的目的要求和教学内容(讲什么,不讲什么)与方法。因此,我们要训练的是两种能力: 阅读文本的能力,教学文本的能力;前者是基础和前提,最后要落实到后者。本书着力点在前者,虽然也会提供一些“如何教学”的建议和思路;教学文本能力的提高,主要依靠老师们自 己的教学实践。教师如果不能正确区分阅读文本与教学文本,把包括本书在内的教学参考书的 内容,把自己阅读时的理解,不加处理、转换地搬到课堂,全部硬塞给学生,那就会适得其反。这是需要警惕的。在这个意义上,本书对老师们的教学服务,其作用又是有限的:它不能代替 老师完成从“阅读文本”到“教学文本”的转换。 最关键的,还是教师自身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比较理想的方式,是教师首先直接面对鲁迅 的文本原文,在反复阅读,有了自己的初步见解(哪怕是零星的,不全面的)以后,再来看包 括本书在内的教学参考书。这样,你就会对书中提出的观点、材料作出自己的判断:哪些对你 有启发,可以借鉴与发挥;哪些是你不能接受的;哪些是没有涉及,可以作新的探索的,等等。再回过头去读文本,你就会形成自己的一种理解。然后再转化为教学。而且要在对一篇文本的 反复阅读、教学中,形成教师的个性化解读及教学方式。同时又会不断有新的发现,新的开拓。

浅论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

浅论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 会昌中学刘青高三语文 谈起鲁迅,很多人心生崇敬之情,鲁迅在中国文坛上的地位不可撼动,他创造了一部又一部脍炙人口的作品,他用他手中的笔刻画出他眼中时代,其思想之深邃,创作之丰厚给每一个读者带来震撼。作为中学生,也理所当然地去接受鲁迅作品的熏染,中学语文教材中选用了鲁迅的颇多文章,鲁迅在中学语文课堂上并不陌生。 可是,当真正地提起鲁迅,提起鲁迅的作品,中学生们难免皱眉,尤其是在鲁迅所生存的五四时代离当下的青少年渐行渐远之际,更难以让中学生群体热情地去读鲁迅。中学语文课堂中鲁迅的教学局面愈来愈尴尬,不仅是学生,就连教师也对寻求一种正确有效的鲁迅作品的教学方式感到困惑。对于鲁迅作品该不该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曾引发了一次又一次热议,鲁迅作品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当鲁迅的作品被放置于风口浪尖之际,庆幸的是依然有一部分群体热情地去呼吁鲁迅作品在当下存在的必要性。即使五四时代已成历史,可是鲁迅的精神在任何时代都有理由让它萌芽滋长,生长到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内心深处。正如郑振铎先生说:“鲁迅先生的死,不仅是中国失去了一个青年的最勇敢的领导者,也是我们失去了一个最真挚最热忱的朋友。”鲁迅已逝,我们能做的就是努力让这位最真挚最勇敢最热忱的朋友的情怀和精神不死。 一、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当下面临的挑战 尽管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依然避免不了严峻的挑战。很多人认为鲁迅作品应当退出中学语文教学中,原因是鲁迅所生活的年代与当下中学生所处的时代不同,加之半文言半白话的语言,让学生们对他的作品有着难以逾越的思想鸿沟,另外其作品折射的思想内容已经渐渐远离当下的主导思想,并且其思想的深刻与深邃,内容的晦涩不能被中学生很好地消化吸收。中学语文中被大家用戏谑之语说出来的那句“学生有三惧,一惧文言文,二惧写作文,三惧鲁迅文”,也有趣地反映了中学生们对鲁迅作品的抵制情

鲁迅小说的解读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一)

鲁迅小说的解读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一) 邹立群湖北省十堰市 鲁迅小说,字字珠玑,篇篇精品,最早为中国现代文学获取国际声誉便是从它开始。“尤其是阿Q这一典型的创造,使鲁迅一跃成为世界著名的伟大作家。可与果戈里、契诃夫、高尔基、塞万提斯、肖伯纳、罗曼罗兰等艺术大师媲美”,以致于罗曼罗兰也感慨他永远也忘不了阿Q那张忧愁的面孔。可以说,鲁迅小说,不仅是中国文学的宝贵遗产,也是世界人民的一笔珍贵的文化思想财富。因而,江泽民同志在《进一步学习和发扬鲁迅精神》中指出:“作为中国人民为求得民族解放和社会解放而进行百折不挠斗争的伟大代表之一。鲁迅是不朽的战士,他的作品和思想,是鼓舞人民从事新的历史创活动的永具生命力的精神遗产。” 鲁迅小说,作为共时态下的对象,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发挥巨大的社会历史功用;鲁迅小说,作为历时态下的对象,在今天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中,更是我们精神文明建设的锐利的思想武器。中学语文教材里,鲁迅作品出现的篇次最为频密,这也直接印证了它的本体存在的意义。但是,毋庸置疑,在鲁迅小学的教学中,有着重大的疏漏和误区,这直接降低了它的思想价值和存在意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语文教育观转型时期,我们中学语文教学中,

该如何进行鲁迅小学的教学呢?本文拟从鲁迅小说本文意义解读的角度探讨这个问题。 亳无疑问,中学语文教学存在着诸多的、令我们无回法避和否认的问题,但笔者以为,最大的问题存在于对文学本文意义阐析的主题教学之中。 文学文本的主题,是指文学文本通过其形象或语言体系显示出来的主要意旨,它既体现了中心思想,也是作者创作意图的体现,因此,作为文本意义解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题诠释,成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一个至为重要的环节,甚至可以说是作品鉴赏和阅读教学的必然归宿。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的能力,使学生对课文内容达到本质性的理解,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和阅读思维的健全;另一方面,还可以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提高其认识水准,拔高其道德境界。正是基于上述认识,不少语文教师在“主题诠释”上投放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但是,不少语文教师往往将参考书对作品主题的阐析奉为圭臬,并以此作为评价学生对主题理解程度的唯一尺度;另有一部分教师,在分析作品的主题时,虽然能坚持“启发诱导”,却始终是在想方设法把学生的思维引向参考书对作品主题分析预设的彀中,从而表现为一种认识尺度的过份的求同取向,漠视了学生阅读思维的个性差异,忽略了作品所蕴含的丰富内蕴!上述两种做法在扼制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思

鲁迅作品的中学教学价值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9116135789.html, 鲁迅作品的中学教学价值 作者:李林 来源:《天津教育·下》2019年第02期 鲁迅的作品在当前中小学教材中仍占有一定比例,需要教师从多个方面了解鲁迅的生平与作品,只有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才能讲解好鲁迅作品。但鲁迅的作品距离现今有一定时代距离,而且作品中有些意象晦涩难懂,要表达的主题也多有几层深意,学生理解不到深层内涵,没有达到教学目的。由于中学语文教学长期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使得对鲁迅作品的解读流于表面,忽视了精神内涵以及作品本身的人文性。如何使鲁迅作品尽可能重焕光彩,为中学生所接受、理解,需要教师在具体实践中不断反思。 一、鲁迅作品的教学意义 鲁迅的作品主题深刻,他的艺术风格十分独特。现行部编版中学语文课本收录了鲁迅多篇作品,对鲁迅作品的分析程度能对中学语文的教学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鲁迅作品具有深刻人文价值和丰富的知识价值,从鲁迅作品的人文价值中可以看到鲁迅作品中反映的人性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勇于创新的时代精神、敢于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爱国精神等。 比如,《野草》就像是鲁迅在灵魂的炼狱中熔铸的诗歌,在精神世界奋力吟唱,浸透着他灵魂深处的矛盾、紧张与焦虑的生命体验引领读者进行哲理的思考。作者对旧社会的愤懑和批判、对韧性战斗精神的热情礼赞、对自我心灵及其矛盾的披露和解剖铸成了《野草》的基本内容和战斗精神,这也表现了鲁迅作品经久不衰的艺术生命和历史价值。鲁迅先生把矛头对准了封建宗法制度以父权、族权、夫权为一体的封建社会的巨大牢笼,这种封建宗法制度与儒家思想的结合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一代又一代压抑着中国人的天性。鲁迅认为中国社会危机的根本是“人”的问题,“立人”的第一步是“爱人”,表现为一种人道主义和平民情怀。他关注小人物,对不幸的人群给予深深的同情,《祝福》《阿Q正传》等描写的都是底层小人物的无 奈与悲欢。 鲁迅先生在小说中塑造了许多儿童形象,如《社戏》中的阿发、双喜这些可爱的小伙伴,他们具有聪明、勇敢、淳朴、善良诸多美好的品质。这些生动的形象能引起孩子们的喜爱和兴趣,更能够生动刻画出儿童的心理特点,塑造儿童的形象,为儿童今后的成长起一定的帮助作用。在我国语文教学中,鲁迅先生的文学作品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鲁迅作品的教学现状 中学语文教学对鲁迅作品的解读存在一定的误区,而今随着时代的发展,思想的开放性、包容性越来越强,新的解读也开始不断出现,出现了基础语文教学与鲁迅研究,对鲁迅作品的解读存在分歧甚至是脱节现象。在基础教育阶段语文教材中,鲁迅的作品数量很多,足以证明鲁迅作品在当代语文教育中的重要性和独特意义。但是回顾历史,无论是把鲁迅奉为神明还是

从《鲁迅小说集》中看鲁迅_初中作文

从《鲁迅小说集》中看鲁迅 本文是关于初中作文的从《鲁迅小说集》中看鲁迅,感谢您的阅读! 读罢鲁迅先生的文章,会被其深邃的思想所征服,心目中先生的形象时常浮现,挥之不去。的确,从小到大,学的最多的便是鲁迅的文章,开始也总觉得很难读懂,但随着年龄的增大,思想的日趋成熟,重读鲁迅先生的文章后,我便开始喜欢先生的文章了。 高尔基曾说过:“文学就是人学。”一切文学作品都是以塑造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来反映的。鲁迅作品的成功不仅建立在生动的人物的塑造上,尽管孔乙己的迂腐,华老栓的麻木,阿Q的落后……这些形象的完美塑造,已让我们领悟到了一代大师那饱满的笔墨和深邃的思想。更重要的是他那无畏的气概和对正义,对光明的追求,充斥于字里行间,让人肃然起敬。犀利的笔墨剥落了封建旧制虚伪的外表,让丑恶无容身之处,无愧于“刺向敌人的匕首和投枪”的称号。其中的含蓄与深沉正是作者成熟的思想与精辟独到的见解的表现,从中不难看出先生的执着与人格的伟大。哪怕风雨如晦,哪怕血荐轩辕,先生都义无反顾,走自己的路。 从此,便有了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反封建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先生借狂人之口首先道破了中国社会几千年的文明史,实质上是一部“吃人的历史”。全篇无不透出披着“仁义道德”外衣的封建家族制度和封建礼教,其本质就是吃人。先生敏锐的艺术感染力和强烈的战斗呐喊,为整个中国新文学运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泰戈尔说过:“如果你俩在黑暗中看不见脚下的路,就把你的肋骨拆下一根来当火把点燃,照着自己向前走吧!”鲁迅也是这样的,他在敌人的监视下燃烧

自己,无论是上刀山、下火海,他始终在为祖国命运、人类出路进行着哲人式的思考。 从发人深省的《狂人日记》,到错综复杂的《风波》,再到浓重阴冷的《药》,无一不反映出鲁迅先生心中的呐喊,表现了先生惊人的精神震撼力。 对于先生的钦佩还在于他的骨气,对封建社会的不满,能用手中的笔来书写,对判国贼等人的讽刺,更是“骂”出了中国人的愤慨,“骂”得淋漓尽致,“骂”得实在精彩! 正是这些风行不衰的文章,鲁迅先生的形象也时刻鼓舞我们,既然是华夏儿女,既然是热血青年,就应当知恩报效,只有有了这样的雄心,我们在学习的道路上才会走得越加坚实,越加富有信心!

鲁迅简介及作品详细分类

鲁迅,原名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浙江绍兴人,字豫才,十七岁之前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鲁迅先生青年时代曾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4年初,入仙台医科专门学医,后从事文艺创作,希望以此改变国民精神。鲁迅先生一生写作计有600万字,其中著作约500万字,辑校和书信约100万字。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诗歌、评论、散文、翻译作品。对“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毛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体,可谓知言小说集: 《呐喊》(共14篇) 包括《一件小事》《狂人日记》《鸭的喜剧》《端午节》《故乡》《孔乙己》《药》《阿Q 正传》《兔和猫》《戏》《风波》《头发的故事》《明天》《白光》 《彷徨》(共11篇) 包括《在酒楼上》《肥皂》《示众》《高老夫子》《长明灯》《伤逝》 《幸福的家庭》《离婚》《兄弟》《祝福》《孤独者》 《故事新编》(历史小说集,共8篇) 包括《补天》《奔月》《理水》《采薇》《铸剑》《出关》《非功》《起死》 散文诗及散文集: 《野草》(散文诗集) 《朝花夕拾》(散文集) 《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朝花夕拾》共收入10篇作品。包括:对猫的厌恶和仇恨的《狗〃猫〃鼠》;怀念长妈妈又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阿长与<山海经>》;批判封建孝道观念的《二十四孝图》;表现封建家长制阴影的《五猖会》;描绘迷信传说中的勾魂使者《无常》;写童年之事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揭露庸医误人的《父亲的病》;描写一个心术不正,令人憎恶的衍太太形象的《琐记》;最使鲁迅感激的日本老师《藤野先生》;潦倒一生的同乡好友《范爱农》。 杂文集:

部编版初中语文课本里鲁迅文章及选自作品的汇总

【备注】此份资料归纳了部编版七至九年级语文课本里所涉及到的鲁迅写的所有 课文的选自作品及我个人总结的记忆规律,方便学生背诵。假如时间紧,可直接记最后的规律。 七上 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鲁迅全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杂文集《坟》《热风》《且介亭杂文》等。 七下 第9课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朝花夕拾》鲁迅全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八上 第5课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鲁迅全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八下 第1课社戏鲁迅选自《呐喊》(《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社,在绍兴指一种居住区域,社戏就是每年所演的“年规戏”。 九上 第14课故乡鲁迅选自《呐喊》(《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17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鲁迅选自《且介亭杂文》(《鲁迅全集》第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九下 第5 课孔乙已选自《呐喊》(《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归纳: 选自《呐喊》(《鲁迅全集》第一卷)的作品有:社戏故乡孔乙已这三篇课文的版本都是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选自《朝花夕拾》(《鲁迅全集》第二卷)的作品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这三篇课文的版本也和上面三篇一样,都是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选自《且介亭杂文》(《鲁迅全集》第六卷)的作品有: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从以上资料中,我个人总结的规律是:(此规律仅适用于部编版初中语文课本) 1. 课文题目的字数≦3的,均选自字数少(只有 2个字)的《呐喊》; 2. 课文题目的字数≧4的,均选自字数更多点(有 4个字)的《朝花夕拾》。 即:课文题目字数少的选自字数少的作品,课文题目字数多的选自字数多的作品。3. 剩下最后一篇特殊的课文就单独记忆, 即: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选自《且介亭杂文》。

新课标视野下的鲁迅小说教学

新课标视野下的鲁迅小说教学 鲁迅小说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一项极其重要的内容,在我国现时通行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材里,鲁迅的小说作品作为精读、精讲篇目占有较大比重。初中和高中语文教材中共选入鲁迅小说11篇:《故乡》《社戏》《祝福》《药》《一件小事》《风波》《孔乙己》《狂人日记》《非攻》《铸剑》《阿Q正传》等。可以说,古今中外所有的作家,没有谁能够像鲁迅这样在我国的中学语文教育领域如此受到语文教育工 作者的关注。 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或是有部分学生读不懂、甚至不喜欢鲁迅;或是部分中学语文教师对鲁迅作品理解不透、讲不好。社会上曾经喊出“中学语文不需要鲁迅”之声。究竟中学学生学习鲁迅作品的情况如何,鲁迅作品对青年的人生成长是否有价值?笔者曾对此进行了专门的访问和调查。从访谈和调查结果看,86%的大学生有进一步了解和深究鲁迅作品的念头;有相当多的已经进入大学的学生对中学时代语文教师教授鲁迅作品的教学水平不满意;大多数中学生对学过的鲁迅作品印象不是很深,有一定的隔膜感。对早已在民间流传颇广的鲁迅小说中的人物:熟悉的程度依次是:阿Q88.3%、孔乙己65.8%、狂人57.1%、祥林嫂52.4%、华老栓等48.0%、闰土38.1%。访谈中,无论是已进入大学的学生

或正在中学的学生,大多数表示自己对鲁迅及其作品是有兴趣的,表示会主动的阅读鲁迅的作品,因为感到自己在人生的孤独、苦闷时会觉得鲁迅作品与自己的经历有一定的联系。 分析学生对鲁迅及其作品有兴趣的,愿意主动阅读鲁迅的作品的原因:首先,当代中国正处在社会的转型期,人们在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都在发生着重大变革中承受着来自 生存、发展等方面的压力。高科技的发展所产生的直接效果以惊人的速度丰富和影响着青年学生的生活,而青年学生在精神上则产生了明显的不可填补的空虚,甚至失落,因而使现代的青年学生比任何时候更需要一种精神的追求。这是学生在阅读心理方面对鲁迅及其作品产生兴趣的原因之一。此时鲁迅在作品中展示在读者面前的一贯具有的孤独和悲凉、痛苦、悲悯、沉重和梦寐,使青年学生感悟到其作品中的现代内涵和人生意义。鲁迅对旧中国和传统文化的揭露、痛斥、抨击、嘲讽、鞭挞,始终是那样独特地闪烁着光辉,至今仍然有着强大的吸引力,这是学生在精神需求方面愿意主动接近鲁迅及其作品的又一原因。鲁迅小说具有洞察人生精神困境的深邃思想内涵和魅力,出现在鲁迅笔下的可以说都是日常生活中一些平凡的人和事,都是一些普通的农民和知识分子。但是,从优秀的鲁迅小说中投射出的新鲜有力的思想感召力,使它们成为一代又一代青年认真研读的对象。 分析学生对中学时代语文教师教授鲁迅作品的教学水

初中语文中鲁迅小说的教学法研究

初中语文中鲁迅小说的教学法研究 发表时间:2016-02-26T14:53:02.543Z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年11月上供稿作者:谢扬寿[导读] 鲁迅是民国时期较为杰出的文学巨匠,他的作品涉及到的领域非常广泛,且寓意深远。 摘要: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教学工作者对鲁迅先生的小说进行了持续深入的研究,旨在找寻出较好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加全面的了解到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作者想要传达出的精神。但是,从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依然存在些许的不足,为了更好的提高鲁迅小说的教学质量,需要教学工作者认清现状,有计划性地进行改进。本文就鲁迅小说的特点及教学存在的不足进行简要的分析,重点就提高鲁迅小说的教学策略展开研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鲁迅小说;教学策略;教学现状;研究鲁迅是民国时期较为杰出的文学巨匠,他的作品涉及到的领域非常广泛,且寓意深远。从初中语文教材的编制现状来看,鲁迅先生的小说占据着较大的比例,相较于其他文学作品的教学而言难度较大,学生在不了其写作时代背景的前提下,无法透过文章了解到其灵魂的呐喊,长此以往,造成了鲁迅小说教学难的现状。但是,在新型教学理念层出不穷的今天,依然需要教学工作者做出不懈的努力,灵活运用现有技术及方法提高鲁迅小说的教学质量。 一、鲁迅小说的特点及教学中的不足 艺术来源于生活,在每一个特定的时期,文人骚客写出的文学作品都可以很好的反映其生活的环境及社会的现状,如盛唐时期的繁华可以从李白的诗句中找到踪迹,而晚唐时期的没落可以通过杜牧、李商隐等人的诗句里得到反馈,鲁迅先生的作品最大的特点在于通过鲜明人物的塑造含沙射影的批判社会群体,让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孔乙己、华老栓、祥林嫂等人。透过孔乙己这一角色我们可以想象到民国时期人性的软弱,通过带血的馒头我们可以更加明白当时的社会需要的究竟是什么样的“药”,这些发自内心的呐喊在当时的社会却无法直接表达,鲁迅先生以文学为战场,以墨点来警醒世人,在这些小说中鲁迅先生的革命意志表露无遗,在任何时期都值得人们学习和研究。 鲁迅小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重要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人性化教学意识较差。受传统教学意识的影响,单一教学模式下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教师传达出的讯息,在“标准化”的结构分析及人物剖析下,无法让学生感受到鲁迅作品的魅力,同样学生创新思维也会受到一定的局限。其次,选材过于单一。鲁迅先生的作品非常之多,但是在初中教材的编制中更多倾向于对某一类作品的录入,且始终以必修课内容出现在语文教学中,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对于鲁迅文学的研究热情。 二、提高鲁迅小说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 1.重视作品选择,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材是初中语文教学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依据,因此,在编制的过程中,需慎重的进行文学作品的选择,基于鲁迅小说的研究的重要性,在进行选材时需考虑到学生的情况,适当地进行编排,同时,所选择的作品需能代表鲁迅文学的精神,让学生透过文学巨匠的作品中领悟到真善美。 在教学体制的不断改革下,教材编制者需与时俱进,更新个人的编制观念,将政治宣扬与人性化教学结合起来,给学生呈现出一个多元化的文学世界。初中阶段,学生的三观还未成型,此时,在进行鲁迅作品的选择时,可以按照教学的需求将其不同类型的作品进行收录,让学生感受到鲁迅先生浪漫的一面。或者可以通过选修内容进行弥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2.更新教学观念,改变学生的认知 现阶段学生对于鲁迅文学的理解误区与教师有着一定的关系,作为教学工作的引导者与设计者,教师需及时更新教学观念,将素质教育与语文教学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鲁迅小说中蕴含着强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创新精神,它对于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十分有利。因此,在鲁迅小说的教学中,教师要找准立足点,引导下学生去领悟和找寻到其作品中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地方,让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鲁迅小说的教学中去。 3.科学选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首先,防止“灌输”,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探求新知,不断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产生创造的欲望,用发散的眼光,立体地、多元地审视作品。鲁迅作品中可以引发学生发散思维的地方很多,如作品的题材、结构、立意、语言等等,教学中教师应作积极的引导。其次,采用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模式。针对鲁迅作品年代久远、内容艰深、学生理解困难这一问题,教学中要打破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把讨论课、综合课、探索性试验课等多种模式纳入教学活动中。给学生提问的机会,给学生亲近课文的机会,给学生讨论的机会,给学生发表见解的机会,给学生展示个性的机会,这样,课堂教学才会呈现出勃勃生机。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录像、影碟、网络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再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辟第二课堂,全方位展示鲁迅思想成就。这是对鲁迅作品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对学生深入理解鲁迅人文精神,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总结 在任何时期,加强鲁迅小说的教学研究都十分重要和必要,这不仅仅是因为鲁迅小说具有较强的文学价值,同时也是在警醒当代人要不断的努力、奋斗、上进,如果一个民族缺乏敢于反抗、创新青年群体,则无法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当然,教师也要不断的提高个人的文学修养,在市场经济全面发展的今天站稳立场,以个人的魅力去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意识和正确的价值观,始终将个人的荣辱与国家紧密联系在一起。 参考文献: [1]陈国恩,徐鸿沄.经典阐释与当前中学鲁迅作品教学[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 (作者单位:江西省于都县第五中学 3423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