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参考资料合集

申论参考资料合集
申论参考资料合集

公务员考试《申论》低分原因分析及复习指导申论是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必考科目。随着国家公务员考生人数的增加,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近年来申论考试的难度呈逐年递增的趋势。众多考生在领悟申论学习和备考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误区,直接导致了其成绩的不理想。因此,本文特别针对申论的基本知识和在答题中出现的误区进行解读,并进一步指出答题注意事项,以引导考生申论的学习与下一次的备考。

申论是一门能力考试,申论大纲中明确提出申论考试是对考生阅读、概括、分析、提出与解决问题以及文字表达能力的测验。在考试中,众多考生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一是不知写什么,二是不知怎么写。其反映在现实中则是:一是没话说,二是有话不知怎么说,所以考生才会在在书面写作上出现上述两种情况。考生在测验上述几种能力之前必须对申论有一个清晰、透彻的了解,否则考生以一种错误的认识备考申论,即使准备得很充分,也极可能出现答非所问的情况,结果功亏一篑。

申论是“申”和“论”的集合。“申”就是在“把事情说明白”的基础上进行“引申”。但前提是我们需要把“把基本事实说清楚”。很多考生也知道这个道理,但究竟说哪些、说到什么程度才算把基本事情说清楚了呢?这种能力体现在考试中就是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概括。我们必须从材料中找出特定事实,对正反两方面的影响进行概括,因为某种特定事实必然会带来影响,特别是负面影响即问题。在对特对事实概括之后,我们需要分析产生这一特定问题的原因,以便在解决对策上进行调整。上述情况是“申”的基本框架,但上述框架中的一切内容都需要把握一个基本原则即“结合给定资料”。至于能引申到什么程度,还要看题目的要求和考生在备考中对特点知识的积累量。

最后就是“论”了。“论”首先体现是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但很多考生从不去考虑这些,在写作中有的考生出现写不完、时间不够用的现象,有的考生在写作中出现没话可写的情况,还有的考生写作后发现“跑题”的现象等。上述现象的出现都是因为在下笔前没有写作框架,考生应该在下笔前简单列出行文的标题、首尾段、资料来源以及论证结构。这也是“论”的另一层含义,即“论”体现在论证内容的组织安排,即论证“论点”时,选取的多种论据是否可以证明你的“论点”,同时在提出原因和对策时论证的结构是否恰当,以及语句、段落之间过渡是否流畅。当我们明确了写作框架,辅以上面的高效阅读和精确的分析,考生在写作中定会对论据“信手拈来”,“得心应手”,最后完美交上自己的“人生答卷”。山东公务员网祝所有考生在备考的时间里有效复习,告别低分,在申论考试中取得令自己满意的成绩!

公务员申论技巧:如何处理给定材料中观点

近年来,申论考试从测查考生综合素质的角度出发,越来越具有综合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很多考生在作答分析题、对策题和议论文写作中不知道如何去分析、提对策、立论并论证,关键就是没有很好的把握材料中出现的各种观点。

在材料中,经常出现的观点主要有三类:权威领导或权威部门及其负责人的讲话、观点等;专家学者的讲话或观点等;百姓的观点。对于这三类观点,处理是否得当,关系到整篇申论试题的作答效果。

首先:权威领导或权威部门及其负责人的讲话、观点等。

这类观点一旦出现,就基本上奠定了整篇材料的主题以及解决材料中所反映主要问题的解决方法,在议论文写作中也就有了立论的基本着手点。比如2008年国考申论给定材料四第2小段“对引起巨大争议的怒江水电工程,2006年水利部门某负责同志表示,完全不开发保持原生态是不可能的,因为事实上怒江已不是原生态河流,但原先提出的要充分利用怒江水资源,建设13级水电站,是一种掠夺性的开始。虽然当地希望尽早开发,但即便是没有争议的一两个水电站,也要在严格前期工作审查的基础上实施开发。要严格遵循先规划、后开发的原则,确保工程方案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有序推进开发工作。”在这段材料中,水利部门某负责同志的观点基本上就代表了整篇材料对待怒江水电开发的态度“要开发”,并且提出了开发怒江水电资源的原则“先规划后开发”,如果能够准确理解这一段中的权威部门负责人的观点,基本上就可以把涉及到的几个问题处理好。

其次:专家学者的讲话或观点等。

对于这类观点我们要坚持辩证分析的态度,而辩证分析的基本标准就是“权威领导或权威部门及其负责人的讲话、观点等”。如果专家学者的观点讲话与权威领导或权威部门及其负责人的讲话观点一致,就可以把它们当做解决问题上的对策来处理,否则要谨慎使用。如2008年国考申论中关于支持和反对怒江水电开发的理由,涉及到材料六和材料七,但是无论是支持还是反对理由,都可以作为我们做好资源开发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或解决对策。

第三:百姓的观点。

这类观点往往反映材料主题表现的问题所在,是我们应当重视并解决的,而解决的办法或标准就是前面提到的两类观点。如2009年国考申论第二题第2小题“给定资料11”某网友提出了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对策,认为提高粮食价格是关键之策,不必担忧对低收入人群的影响。他的这种观点有没有道理,为什么?请谈谈你的见解。”对这一观点,要分析评论就需要用到材料中提到的******关于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观点、国家粮食局领导Z先生的观点以及某专家的观点。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把握好材料中出现的这三类观点至关重要,它关系到对分析题、对策题以及作文题的解答效率,因此必须把处理这三类观点的方法和技巧掌握熟练,为申论试卷的作答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公务员考试《申论》阅卷流程解读找准采分点

申论都是网上阅卷,阅卷老师分成几个组,每组只阅一道题,而且只能在屏幕上看到这一道题,如果你写到格子外头去了,阅卷老师就看不到了。80%以上的老师根本都没有看过申论试题和给出的材料,只需要记住答案要点就可以上阵了。每组都有组长。大家首先进行试评。一人20份卷子,评过之后统计时间和分数分布区间,每道题根据分值的不同划定出一个误差区间。正常情况下,一道题会有两个老师阅卷,他们给出的分数可能有高有低,如果分数差在误差区间内,那就取两者的平均值为该题的分数;如果分数差超过了误差区间,那就要组长进行三评,并以组长给出的分数为准。电脑会自动统计出该组的三评率,如果三评率超出了规定范围,则证明这个阅卷组对于阅卷没有达成共识,对不起,前面所有的工作白费,重新停下来,大家统一规则,然后重新试评20份,误差率合格了,再重新阅卷。想想吧,如果因为你个人的原因,分数误差大了导致全组停工试评从头再来,那是多大的罪过啊!所以,阅卷老师们都会心照不宣的在中间分和安全分上徘徊,以免出现招人白眼的状况。

枪打出头鸟,每个老师所有给出的分数都是在电脑终端有统计的,如果给出的分数太高,或者高分太多,或者中间分数太少,那巡视员就会把这个老师叫到电脑终端屏幕前,让他看分数曲线,然后温和的说一句,要不然,你们组再试评一下?为了集体荣誉,绝对不能重来啊!所以,大家都会努力的向中间分靠拢。

那什么是中间分和安全分,举个例子,一道20分的题目,可能你觉得自己应该怎么也能打个14分吧,哈哈,错啦!一道20分的题目,中间分是10分,标准误差是3分,也就是说,万一一个老师给该题打了10分,那你作为另一个阅卷老师,最高打到13分,最低打到7分。但是,万一你觉得挺好的文章,另一个老师只给八九9分,你打13分就超了啊!所以,保险一点,打个11分总不会错,就算另一个老师觉得该题答得不好,也不至于给到7分以下或者14分以上了吧。这就是一个阅卷博弈,经过这样一番博弈,大家的默契就是:一般的,给8-9分;还不错的,9-10分;不怎样的,7-8分;非常差的,6-7分;非常好的,10-11分。打到6分以下的低分或者13分以上的高分都是冒着生命危险的,很难很难。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觉得自己答得不错但是100分的申论才只得了四五十分的原因啦。

那我为什么说第一二道题是得分的关键呢。这是因为,客观的点好找,容易达成共识,老师们数着采分点给分,一般差距不大,分数得的也理直气壮;最可怕的是主观性的阅卷分数,太没谱了,老师就是觉得文章写得好,也不敢给高分。所以,临考不到一个月,努力抓好前两道题,练习找准采分点,比使劲练大文章要有用得多。

那什么是采分点呢?说起来也挺荒唐的。阅卷组拿到申论答案以后,会根据题目分值将答案进行分配。比如说09年国考申论第一道题吧,具体的细节有点记不太清楚了,20分由结构分2分,采分点16分(八个点),主观分2分构成,大概是只要能答出“文段说了两件事情”,有个“两件、二层”之类的字样,就能得到结构分2分,用了分号但是没写“两”,就没这2 分;然后“粮食安全”“民生”还有什么的,各两分;再有什么就已经记不得了。反正,其实批卷子到后来,已经麻木到连自己都记不得答案和完整的采分点是什么了。就是给个中间分安全

分,字好一点的看着顺眼一点,有几个点的,就给个9分,字差一点或者采分点少一点的,就7、8分,保证不会出错,误差率也在可控范围,全组的阅卷率很容易通过。

要是后面的大题就更虚了,不可能将好几十分都拆成一个个采分点,所以都是划档给分的,这就比前两道题靠采分点给分要模糊得多,一般来讲,还是给个中间分,50分的题目,给个23分-27分之间就可以了。

阅卷时间的话,都是在电脑屏幕上阅卷,想象一下,每天从早上八点半开始盯着屏幕一字一字的看枯燥的重复内容,一直到晚上六点。除了上厕所和吃饭,基本没什么休息,脖子会酸屁股会麻胃里恶心眼睛会瞎掉,很辛苦的!所以大家都想快点结束战斗,第一是不要取消成绩重新试评,第二是不要单位时间尽量多批一点。而且组员之间和各个组之间也都有无声的较量,每个人的业绩量都是清晰可见的,你批得少,那就是赤裸裸的偷懒了,会遭人鄙视的。相对来说,新手阅卷时间都比较长,反复看反复找,还要斟酌给多少分,一道200

字的题目可能要阅15-30秒,这样单位时间内阅卷量就会非常少,电脑终端那里显示你的工作量和单位效率都很可怜,经过一会儿的磨练,新手就会逐渐赶超老手,争取每道题五六秒的速度,甚至更快。400字的题目,阅卷大概是8到10秒。最可怕的是800到1000 字的大文章,阅卷时间老手差不多12秒,新手也会在16秒左右结束战斗。也就是说你辛辛苦苦花两个小时写的东西,阅卷老师统共用不上30秒,已经决定了你的生死,这才是名副其实的秒杀!

还有一点,为了便于规范统一,采分点大多数都是题目中已经给出的关键词或字眼,或者稍加改装整理。除了十七大或重要领导的重要讲话,一般的别的词汇是不太可能成为标准答案中的采分点的。但是完全照搬大段原文那也是死定了的。所以,如何从材料中找出关键词关键字眼,然后把他们拼到答案中,是练习的关键。某些参考答案脱离材料天马行空的提对策,即使可行,也不会是采分点的。

山东公务员网专家教你如何提高申论写作水平

一、申论考察考生的什么技能

申论考试主要是对考生分析、概括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考查。国家和各个地方考试方式上存在一些细小的差别,但是总体一致。这就说明了很具体的一个事实:申论到底考什么。要想把握好申论写作,这是两个必须明白并且掌握的问题。

纵观历年申论考题,通常涉及某一个或某几个特定社会难题或者社会现象,要求考生准确理解此案料所反映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回答题目的过程中做到准确,简练和全面。能在把握材料主旨和精神的基础上,形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思路和解决方法,且表达时语言流畅。

二、申论与别的文章的区别

申论作文的基本要求与一般议论文的作文要求大致相同,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立意清楚。你的文章要表达一个怎么样的观点,一定要清楚,并且要围绕这个中心展开。如果材料说的是农民问题,就不要在答题的时候大谈特谈留学生问题。立意清楚明确才是最重要的。

2、结构明晰。这是申论最具有特点的一方面。答题的时候尽量做到有条理和层次。分析概括就要做到方方面面,做到结构明晰。

3、语言顺畅。所有的好文章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语言流畅。但是申论的语言流畅跟一般文章的语言流畅不一样。在语言上做到层次条理的同时,它的流畅表现在用词用字的准确性,以及语言的缜密和逻辑性。

一般来讲,能够达到上述三点,就可以得到及格以上的分数。可在此基础上,再争取更高目标。

三、如何提高申论写作水平

很多同学问:有没有什么短时间内提高的申论水平方法。答案是很显然的——没有一蹴而就的事情。申论虽然不等同于我们平时的写文章,但是跟平时写的文章一样,水平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平时在生活中日积月累的过程。申论文章是多变的,不同的要求就会出不同的文章。但是使申论出彩有没有诀窍和方法呢?是有的。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如果把它叫做“蝴蝶效应”那就是出彩。说到出彩,首先必须做到的是格式正确、语言流畅、卷面整洁、行文工整等,然后再做到另外几方面的要求。

1、要站在政府角度

公务员是什么,很简单的说,就是为政府行使为人民服务权力的工作人员。公务员的一言一行代表的是政府,那么在我们的写作中自然也要具有政府色彩。要使文章站在政府角度首先就要改变平时很多口语化、个人色彩的语言方式,不可以过多的带着个人喜好或情感色彩在里面,而是要具有公平、公正、公开的特点,要体现为人民服务的性质,发扬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正确的共产党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站在政府的角度,用政府语言说话,这样的方式才能做到出彩。

比如即将出台的塑料袋改革,民众都有怎么样的态度?大部分的人自然是支持环保的,但是至于具体收费和能够落实等问题,群众们也有所担心。电视上同时还报道了新加坡的环保布袋和泰国的纳米袋子,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借鉴的方法。而作为准政府工作人员,对事情的认识就要做到全面,能够综合分析问题,从而选择最适合中国国情,或者当地实情的政策,最大限度的为人民做贡献。这就是区分公务员和其他社会闲杂人等的最根本的方式。

2、要综合全面的思考问题

申论考试很注重的一点就是解决问题。虽然很多东西来源于材料,但是很多东西是材料能够间接体现出来的。所以在阅读材料的时候,只有全面把握,才能达到材料中所体现的深度。一个好的作家能写出好东西,原因就是他的东西写到别人的心坎里头去了,申论写作也是一样的。写的深,就是水平的一个最直接的体现,所以不能把认识停留在表面。像最近有一个关于“天价理发店”的社会新闻,是向两个理发的女中学生索价一万二。通过新闻媒体的

曝光和社会舆论的谴责,这个“天价理发店”关门了,但是我们必须要深思,何以这家“天际理发店”用这样的方式经营了四年之久。首先分析原因,如经营者利益熏心,消费者的法律意识不强,还有执法者的执法力度不严厉等等方面,认识到原因之后再寻找对策。而从这样一个事例,我们要能看到社会还存在其他的侵害消费者利益的事件。对待一个问题要做到全面的思考认识。这样才能更好更深层次的把握住,才能使文章出彩。

3、如何做到申论文章的主旨拔高

申论文章很讲究一个高度,在解决问题时候能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效果。如当下的热点:和谐社会。那么什么样的社会是和谐社会呢?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可以看出和谐社会是一个很大的概念,政府的很多很多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说都体现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民主法治,我们就能很自然地联系到法治社会;关于现在社会的法律还存在缺陷以及公平正义等问题,可以包括人民权益的公平,也包括了市场经济的公平;还有现阶段很热门的公平和效益之间的关系;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都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时下我们常说的生态文明,环境保护等问题。08年国考的就是生态文明,我们能拔高到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的高度;07甘肃的垄断行业,说明市场呼吁公平和自由,我们能拔高到建立公平正义、充满诚信的和谐社会的高度。08年北京的行业自律说明市场上的自律性不够,我们能拔高到建立一个安定有序的和谐社会的高度。这样的拔高是合理的、正确的和自然的,而不是目空一切的高谈阔论。

所谓的拔高,是主旨含义的升华,我们需要在表面的事情上有一个更深的了解和向往;是对更高层次的一个需求,而不是毫无目的的讴歌。拔高拔得好的话,会使文章增色不少,反之,则有害无益。所以这点考生们要特别注意。

4、掌握时下热点问题,注重平时积累

现在最热点的是什么?申论集中的一个特点,就是时下最热门的事情。无论是国家的申论还是各个省的申论,都是这样。国考的生态文明,北京的行业自律,浙江的小康社会,都是社会现象的小体现。所以在考试前做热点的收集十分重要,掌握的知识点越多对考试的帮助越大。现如今的都有哪些热点呢?环保,政府信息公开,医疗体制改革,房价上涨,节能减排等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做到:第一、了解基本概念。就以节能减排为例,我们要知道节能减排是什么意思,节能减排指的是减少能源浪费和降低废气排放。这是最基本的,如果连什么是节能减排都不知道,后面的题目又如何解决呢?第二、分析要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也就是严峻的趋势。如现在阶段我过大部分企业的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对社会的巨大影响。在知道了原因后,就能明白这样的现实意义。第三、要明白节能减排的工作重点,如加快产业调整,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技术创新。第四,使节能减排工作落实的办法,如健全法治政策,加强监管执行,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等手段措施,而这些在申论写作中,都是行之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第四、了解节能减排在我们生活中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如节约用水、废气利用、垃圾的分类处理、使用环保袋等等,都是节能减排在我们生活中的体现。同样,这些行为也是环保的体现,了解了节能减排的同时也就了解了环保。而在我们平时生活中,在地铁里、公交车上、甚至路边的宣传栏上都是格式的图片和标语等等。而大家在看这些东西的时候,是不是发现了,它们真正要说的语言呢?在车公庄公交车

站上,就有一副很有趣的画:一个颁奖台,第三名上站的一个女士,因为一直使用自己的杯子,没有浪费600个纸杯,第二名的一个学生,因为自己带饭盒,节约了700个一次性饭盒,而在领奖台最高的一位大妈,因为使用菜篮子,结果省去了900个塑料带。就这样一张宣传画,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考生在生活中会不会有这样的思考呢?

当先最热门的民生话题。要知道什么是民生,为什么注重民生问题,政府都是从哪些方面去解决问题,又是如何解决问题的。胡锦涛主席的新年贺词里就有这样一句话:继续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这里面的五有,教、得、医、养、居就是民生问题。是不是该用刚才的方法对它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和认识呢?

根据这样的模式对事情进行分析,掌握热点问题,注重平时的积累,在考试的时候完成高质量的申论自然就不在话下了。

公务员考试申论文章中的常见观点性错误

应试不能免于无错,作文难以尽求完美。从申论考试文章论述题应试作答的实践来看,考生的错误五花八门,立意不准、论点不全面、观点不明确等症状比比皆是。这些问题,反映了考生思维能力不成熟,在理论、常识和写作素养方面欠缺。

申论考试的文章,文体一般为论说体,无论是否具备完整的文章结构,均可视为议论文。在议论文中,作者的观点就是文章的论点,因此,所谓观点性错误,也就是论点的错误。

申论作答中的观点性错误,即论点方面的错误,根据其性质、重要程度、层次关系,可归纳为以下四种表现:

一、立意错误

即立意不正确,主题出现原则性、方向性错误。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一个段落(或一个句群、一个段落集合)的中心论点错误,可以从文章的标题、文章或段落、句群、段落集合的主题句看出来。

申论作答中发生的立意错误,通常表现为答案主题与试题题意的背离。

◎第一种情况是根本对立,答案的论点与根据题意应当采取的论点背道而驰、南辕北辙。

如2006年吉林省申论考试要求就“如何认识户籍制度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写一篇文章。有考生的题目是《侵犯公民权益的户籍制度必须取消》,中心论点是现行户籍制度不符合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侵犯公民权益,必须立即取消。这里用“激进”代替了“渐进”,用“取消”代替了“改革”,与作答要求中“渐进的过程”这一提示背道而驰。

◎第二种情况是文不对题,答非所问。

论点本身从理论上检验并无错误,孤立地看是对的,但在试题这个具体语境中是错的。如2008年浙江省申论考试要求写题目为《蓝图》的文章,按题意应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思路、设想。有答案写为“全面小康之后浙江各地、各行各业的欣欣向荣景象”,写成了展望性、描述式的全面小康建成之后的状态,而不是如何建设的策略,属于文不对题。

二、立意不准

即确定的主题不准确,论点不完全符合题意,与题意要求有偏差,不能准确解答题目。立意不准不是从根本上不正确,或是完全没有扣住题意,而是与正确的论点相比有偏差;只是部分地达到了题意要求,但没有抓住要害,没有命中问题的核心。

三、论点不全面

论点不全面,即在申论必备的点、因、策、论四项要素中缺少某一项或某几项,以缺少关键项目——对策最为严重。

◎缺少对策。2008年山东省直申论考试第五题,《让世界少一分冷漠,多一分阳光》、《守候·期待·感恩》两作文题目任选其一,无论哪个题目,文章后半部都应铺陈对策。有考生逐层论述了感恩的精神内涵、现实意义,却丝毫没有涉及如何实现受助对象回报资助者和社会的感恩行动、保障施助与感恩的良性互动的措施,从头到尾没有对策,造成申论要素的严重缺失。

◎缺少对问题要点的概括。2006年和2008年山东省直申论考试作文题,分别要求就“证人保护制度”和“感恩良性循环”问题展开论述,有考生文章标题是《证人保护制度亟须跟进》,开篇首句是“证人保护制度亟须跟进”,正文之内又多次重复了这个主题句,没有概括司法领域“证人作证率低”的问题,以及造成这一问题的“证人保护制度不完善”因素,直接论述建立证人保护制度的必要性,以及相关的制度建设;还有考生不从“感恩意识匮乏、知恩图报者日益稀少”的社会现状起笔,而从捐助者不应吝惜一二百元捐助款写起,完全忽略了问题的起因、话题的缘起,没有对问题要点的概括,使得整篇文章无的放矢。

◎缺少对原因的分析。2007年河南省申论考试要求以《洋垃圾控制与治理中的国家作用》为题写议论文,多数考生对洋垃圾在中国泛滥的原因没有任何论述,在罗列现象、论证危害性之后直接切入“国家作用”,导致文章的论述比较生硬。

四、观点不明确,主旨不清晰

专家提醒广大考生,答案缺少中心思想,主要观点不突出,或是没有鲜明的倾向性态度,会使读者无法看出作答者在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文章内容虚浮空泛。“真正的好文章,一定要鲜明而有力地拥护那些应当拥护的东西,同时也一定要鲜明而有力地反对那些应当反对的东西。”(施东向《义理、考据和辞章》)让读者看到作答者对于事物的鲜明态度,看到对于解决问题的清楚意见和要求,这是一篇合格文章或申论答案的基本标准,没有做到这一要求的答案有以下几种表现:

◎对问题的评价缺乏明确观点。对问题的性质、主要表现形式、成因、影响、后果和解决的必要性等缺乏明确概括,以罗列问题的表现形式代替对问题的定性,以问题的具体表现代替对问题的归纳,对导致问题产生的因素及其影响、危害、后果和为什么要解决问题等,没有明确认识和清楚表述。

◎对如何解决问题没有提出明确的对策性意见。在答案中应该阐述对策的部分,继续进行对策必要性分析,即“为什么要做”;提出所要达到的目标,即“做什么”,而没有明确具体地阐述“怎么做”,或是对策停留于指导原则层次,没有深入和细化到具体措施层次,没有把原则同所要解决的问题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使人不得要领。例如,2008年国考申论,在题为《人与自然》的议论文中,有的作答者提到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也提到科学发展观,提出要以科学理论指导水电开发和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但没有与怒江开发方案的具体情况结合,既未提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改变以资源环境为代价片面发展经济的方式,也未提流域治理、水土保持、环境监测,全面发展经济,带动群众致富,只有原则、目标的陈述而没有具体对策的阐释,读者无法获得如何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目标的明确认识。

公务员考试申论高分须遵守两原则

公务员申论考试中的大作文让很多考生们“又爱又恨”:一方面,同学们充分意识到申论考试的重要性,“得申论者得天下”,知道要想在公务员考试中取得良好成绩甚至拉开差距,必须重视申论;另一方面,很多考生恐惧申论,尤其是恐惧公务员申论考试的文章写作,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大作文。

实际上,选择一种合适的“类型”进行大作文的写作,事半功倍,而这个类型选择,常常被考生们忽视。所以,本文就是提醒和建议考生们,重视大作文写作的“类型”选择。

一般来说,大作文分为政论文、策论文和评论文。三种类型都要求有鲜明的观点、完整的结构、清晰地逻辑以及流畅而规范的表达。而三者的区别在于,政论文侧重于讲“是什么”,主要的任务在于讲清楚这个问题的表现、原因、危害以及影响等等;策论文侧重于讲“怎么办”,主要的任务在于提出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措施和方案;评论文侧重于分析“为什么”,主要的任务在于剖析现象或者观点,辩证的、全面把握事实。

在了解了三者类型的联系与区别后,很多考生就会思考这样的问题:在正式申论考试中,究竟选择哪种类型会更有利呢?今天要分享给考生们这样两个选择类型的原则:第一,题目原则,第二,能力原则。

一、题目原则

题目原则的意思是:要根据具体的题目设置来取舍大文章的类型,申论考试中很多题目类型虽然没有明确的让你写成什么样类型的申论文章,但是通过题干我们可以有所倾向。例如,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综合管理类最后一题的题目设置是:参考给定资料,围绕“海洋的保护与开发”,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那么,既然是围绕“海洋的保护与开发”作答,侧重于如何统筹海洋的保护与开发是比较有利和符合同学们的思维习惯的。也就是说,考生们如果在大作文中侧重写对策,写海洋的保护与开发的具体措施和方法是比较容易上手的。同样的,200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让考生们以“评解决我国农村农民问题的两种思路”为题,写一篇文章。那么,针对这个题目设置,同学们可以清晰地判断出,选择评论文类型是相对容易的。

所以,通过两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真题举例,望各位考生们明白选择类型的重要性,切不可拿到题目后急于动笔,选错类型,以至于事倍功半。

二、能力原则

那么,如果通过题目无法判断类型,题目原则不起作用的时候,同学们该如何取舍呢?这就是我们的第二个原则——能力原则。了解申论考试的考生们都知道,申论考试主要考察我们的四大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分析问题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而我们一般写文章的思路也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那么,各位考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四大能力的掌握进行类型的选择。例如,2008年陕西申论考试的材料主旨是破除潜规则的问题,你可以写成政论文,侧重探究潜规则蔓延的深层次原因以及危害,也可以写成策论文,侧重破除潜规则的具体措施和对策,考生们根据个人能力灵活处理,在文章结构和篇幅上侧重类型下笔即可。

总之,申论文章三种类型的取舍非常的重要,考生们要善于发现隐藏在题目文字中的关于类型的种种暗示,然后根据自己对于四大能力的掌握进行判断后,再真正构思并且规范成文。这样做,必将让你的申论文章写作过程更为顺畅。

最后,在此预祝广大考生顺利通过考试。

申论更多作答思路和作答技巧,请参看2012年公务员考试技巧手册。

申论真题及答案

2014年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 注意事项 1.本题本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5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4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10分钟。 2.请在题本、答题卡指定位置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和号,并用2B铅笔在号对应的数字上填涂。 3.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指定的答题区域作答。在非指定位置作答或用铅笔作答的,成绩无效。 4.待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后,你才可以开始答题。 5.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在作答时,不得使用本人,答题中凡出现本人者作违纪处理。 6.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留在桌上,在考生座次表对应号、栏签字确认后方可离开。 给定材料 材料1: 垃圾可分为生产性垃圾和生活性垃圾,生产性垃圾是各生产主体在生产活动中所产生的垃圾。生活性垃圾是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垃圾。数据显示,我们县级以上城市有3200多个,城市人口约6.9亿,城市生活垃圾每年约3亿吨。生产垃圾的数量也很惊人,其中,占绝对份额的是建筑垃圾。我国垃圾处理手段主要是焚烧和填埋,目前,约2/3的城市处于垃圾包围之中,1/4的城市已无垃圾填埋场可选。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和“建设

美丽中国”,指出,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由此看来,解决“垃圾难题”意义重大。 材料2: 2013年9月,随着一声爆破巨响,市老工人文化宫倒塌成一片废墟。这座建成于1985年、高70米的市第一栋带电梯的建筑,其寿命没能熬过30年。其实它只不过是“短命建筑”上新添的一个。耗资8亿元的绿岛体育中心,耗资3000多万的“千年塔”,著名地标五湖大酒店,五里河体育场,西湖边上最高楼--大学湖滨校区3号楼……这些驰名一时的地标性建筑,在爆炸声中轰然倒塌时寿命都不长。“短命建筑”一方面是使用时间短,严重浪费:另一方面是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对环境造成压力。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一位官员三年前曾表示,中国每年新建建筑面积20亿平方米,是世界上建筑最大的国家,但建筑平均平均寿命却只能维持25至30年。而在英、法、美,建筑统计平均使用寿命分别为132年、85年和80年。 某环保建材公司的厂房位于半地下,从外面看很不起眼,也听不到轰隆隆的机器声,可推开大门,浩大的声浪顿时席卷而来,靠近大门,一台机器正呼噜噜地往嘴里填大块的混凝土,一番轰隆隆的“咀嚼”后,吐出较小的混凝土渣块,通过传送带,送到另一台设备进行磁选……经过粗分选、粗筛、破碎、磁选、水洗等一道道工序后,建筑垃圾变成了再生粗、细骨料、粉尘等等。总经理吴先生介绍说,再生粗骨料可用于生产再生混凝土或再生混凝土制品。利用再生粗、细骨料,还可以加工成再生普遍砖和再生古建砖。该企业一年能消纳100万吨建筑垃圾,这样的企业在没有几个,全国其他地方也没有多少。

申论必背名言警句

申论备考之名言警句 第一部分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党90周年大会上提出:全党同志要切记我们最大的政治优势就是保持和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执政的最大危险就是脱离群众,我们必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使我们的工作获得更广泛、可靠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1、只有不合格的干部,没有不合格的群众。(毛泽东) 2、我们国家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应该和群众同甘苦,共命运。(周恩来) 3、什么叫领导?领导就是服务。(邓小平) 4、实干,党民心连心;空谈,干群背靠背。(杨茂平) 5、做人民的牛,做护堤的石,做炉中的炭,做铺路的砖。(陈赛国) 6、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清?郑燮) 7、人聚则强,人散则弱。同心同德,庶几有成。(清?魏源) 8、为政,通下情为急。(明?薛渲) 9、水有源,故其流不穷;木有根,故其生不穷。(宋?胡宏) 10、足寒伤心,民寒伤国。(汉?荀悦) 11、从来治国者,宁不忘渔樵。(明?谢榛) 12、君舟民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荀子) 13、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 19、树叶离开枝头是腐烂的开始,干部脱离群众是腐化的开端。(当代) 20、为官应立“公仆志”,从政最贵“爱民心”。(当代) 21、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趣。(梁启超) 22、这个社会尊重那些为它尽到责任的人。(梁启超) 23、力量越大,责任也就越大。(金龙升) 24、责任就像水、空气、食物一样重要。(洪能翔) 名言警句之社会公平篇 1、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 2、公者无私之谓也,平者无偏之谓也。(清·何启) 3、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吴兢) 4、公正是施政的目的。(笛福) 5、虚荣告诉人们什么是荣誉;良心告诉人们什么是公正。(兰多) 6、力量来自公正。(林肯) 7、对他人的公正就是对自己的施舍。(孟德斯鸠) 8、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唐·吴兢) 9、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是谓大同。(清·康有为) 10、同一的太阳照着他的宫殿,也不曾避过了我们的草屋:日光是一视同仁的。(莎士比亚) 11、让我们记住,公正的原则必须贯彻到社会的最底层。(西塞罗) 12、一切背离了公平的知识都应叫做狡诈,而不应称为智慧。(柏拉图) 13、缺乏公正,则无道义可言。(西塞罗)

申论名言警句必背大全

申论名言警句必背大全 20天行测81分申论75分(经验) (适合:国家公务员,各省公务员,村官,事业单位,政法干警,警察,军转干,路转税,选调生,党政公选,法检等考 试) ———知识改变命运,励志照亮人生 我是2010年10月15号报的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之后,买了教材开始学习,在一位大学同学的指导下,大约20天时间,行测考了83.2分,申论81分,进入面试,笔试第二,面试第一,总分第二,成功录取。在这里我没有炫耀的意思,因为比我考的分数高的人还很多,远的不说,就我这单位上一起进来的,85分以上的,90分以上的都有。只是给大家一些信心,分享一下我的经验,我只是普通大学毕业,智商和大家都一样,关键是找对方法,事半功倍。 指导我的大学同学是2009年考上的,他的行测、申论、面试都过了80分,学习时间仅用了20多天而已。我也是因为看到他的成功,才决定要考公务员的。“人脉就是实力”,这句话在我这位同学和我身上又一次得到验证,他父亲的一位朋友参加过国家公务员考试命题组,这

位命题组的老师告诉他一些非常重要的建议和详细的指导,在这些建议的指导下,我同学和我仅仅准备了20天左右的时间,行测申论就都达到了80分以上。这些命题组的老师是最了解公务员考试机密的人,只是因为他们的特殊身份,都不方便出来写书或是做培训班。下面我会把这些建议分享给你,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在新员工见面会上,我又认识了23位和我同时考进来的其他职位的同事,他们的行测申论几乎都在80分以上,或是接近80分,我和他们做了详细的考试经验交流,得出了一些通用的备考方案和方法,因为只有通用的方法,才能适合于每一个人。 2010年国考成功录取后,为了进一步完善这套公务员考试方案,我又通过那位命题组的老师联系上了其他的5位参加过命题的老师和4位申论阅卷老师,进一点了解更加详细的出题机密和阅卷规则。因为申论是人工阅卷,这4位申论阅卷老师最了解申论阅卷的打分规则,他们把申论快速提高到75到80分的建议写在纸上,可能也就50页纸而已,但是,他们的建议比任何培训机构和书籍效果都好(我是说申论)。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并非常认同的。 最终我根据自己和23位80分以上同事的经验,还有6位命题老师4位申论阅卷老师给出的建议,总结出了这套国考(中央级)省考(省市县乡村级)通用学习方案。 在2011年4月份的省考和2011年11月的国考中,有1200多位考生使用这套方案,其中400多位参加国考的考生中有190多位录取,录取率48%,800多位参加省考的考生中有530多位录取,录

公务员考试之申论常用名言警句

公务员考试之申论常用名言警句汇总 一、民生类 1. 乃知国家事,成败固人心。 2.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3. 衙斋卧听箫箫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4. 国强民也富,国破家必亡。 5.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6.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唐·聂夷中《咏田家》) 7.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明·于谦《咏煤炭》) 8. 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才能让你坐在台上。(温家宝) 9. 天下之大,民生为最。 10.世界大多数是贫困人口,如果你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那么你就会懂得经济学当中许多重要的原理;世界大多数贫穷人当中,又主要是以农业为生计的。如果你懂得了农业,那你就真正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 11.古人云:“政之所行,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12.民生问题,事关和谐社会建设大计,如何实现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各行各业及其领导干部面前的一道严峻社会课题,不仅需要摆上战略的高度从宏观来抓,更需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微观来落实。 13.人人起来负责,政府才不会懈怠。 14.恩格斯说过,“一个聪明的民族,从灾难和错误中学到的东西会比平时多得多”。 15.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 16.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17. 民之归心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旷也。 18.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二、执政类 1. 构大厦者先择匠而后简材,治国家者先择佐而后定民。 2. 智者不为非其事,廉者不求非其有。 3. 大者不能,小者不为,是弃国捐身之道也。 4. 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君之所以暗者,偏信也。 5. 貌言华也,圣言实也,苦言药也,甘言疾也。 6. 观众器者为良匠,观众病者为良医。(宋·叶适) 7. 志不求易,事不避难,臣之职也!不遇盘根错节,何以别利器乎? 8.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9.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10.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 11.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 12.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鲍照) 13.刘少奇《论共产党员修养》中曾指出“每一个共产党员即使在他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坏事可能的时候,他能够慎独,不做任何坏事”这是对一个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的起码要求。 14.曾国藩在《曾文正公集·答黄廷瓒》中谈到为官之道时说,为官须做到“四耐”——“不

2019申论名言警句集锦

2019申论名言警句集锦 [标签:栏目],2019申论名言警句集锦 1、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左思《咏史八首·其一》 2、那年离别日,只道住桐庐。——刘采春《啰唝曲·那年离别日》 3、当年紫禁烟花,相逢恨不知音早。——王恽《水龙吟·送焦和之赴西夏行省》 4、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白居易《草/赋得古原草送别》 5、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将进酒》 6、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7、寻河愁地尽,过碛觉天低。——岑参《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8、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9、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朱淑真《蝶恋花·送春》 10、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夏完淳《别云间》 11、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黄庭坚《寄黄几复》12、送君如昨日,檐前露已团。——江淹《古离别》 13、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苏轼《琴诗》 14、二客东南名胜,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辛弃疾《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 15、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梁启超《读陆放翁集》16、叹十年心事,休休莫莫。——吴潜《满江红·豫章滕王阁》 17、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陶渊明《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 18、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李商隐《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 19、边月随弓影,胡霜拂剑花。——李白《塞下曲六首》

20、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黄蘖禅师《上堂开示颂》 21、萋萋春草秋绿,落落长松夏寒。——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四》22、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杜甫《偶题》 2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24、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张谓《题长安壁主人》25、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6、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秦观《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 27、今日楼台鼎鼐,明年带砺山河。——辛弃疾《西江月·堂上谋臣尊俎》 28、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三》29、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30、想当年、空运筹决战,图王取霸无休。——柳永《双声子·晚天萧索》31、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晏殊《玉楼春·春恨》32、去年人在凤凰池,银烛夜弹丝。——萨都剌《小阑干·去年人在凤凰池》33、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34、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蝉》 35、三年遇寒食,尽在洛阳城。——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36、无聊成独卧,弹指韶光过。——纳兰性德《菩萨蛮·新寒中酒敲窗雨》37、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严蕊《卜算子·不是爱风尘》38、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颜真卿《劝学诗》 39、铁马云雕久绝尘,柳营高压汉营春。——温庭筠《过五丈原/经五丈原》40、昔岁逢太平,山林二十年。——元结《贼退示官吏》 41、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陆游《沈园二首》 42、寂寂柴门村落里,也教插柳记年华。——赵鼎《寒食》 43、待何年归去,谈笑各争雄。——顾太清《高山流水·次夫子清风阁落成韵》

2019申论名言警句集锦

2019申论名言警句集锦 1、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陆游《书愤五首·其二》 2、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严武《军城早秋》 3、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将进酒》 4、想当年、空运筹决战,图王取霸无休。——柳永《双声子·晚天萧索》 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草/赋得古原草送别》 6、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刘禹锡《浪淘沙九首》 7、最是繁丝摇落后,转教人忆春山。——纳兰性德《临江仙·寒柳》 8、鬓发已甘尘路白,**犹送塞垣黄。——齐之鸾《九日登清水营城》 9、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一》 10、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毛泽东

《沁园春·长沙》 11、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杜甫《偶题》 1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13、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张谓《题长安壁主人》 14、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李商隐《柳》 1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16、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三》 17、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夏完淳《别云间》 18、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梁启超《读陆放翁集》 19、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左思《咏史八首·其一》 20、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颜真卿《劝学诗》 21、那年离别日,只道住桐庐。——刘采春《啰唝曲·那年离别日》 22、萋萋春草秋绿,落落长松夏寒。——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四》

申论必背冲刺名人名言警句领导语录大全汇总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党90周年大会上提出:全党同志要切记我们最大的政治优势就是保持和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执政的最大危险就是脱离群众,我们必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使我们的工作获得更广泛、可靠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1、只有不合格的干部,没有不合格的群众。(毛泽东) 2、我们国家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应该和群众同甘苦,共命运。(周恩来) 3、什么叫领导?领导就是服务。(邓小平) 4、实干,党民心连心;空谈,干群背靠背。(杨茂平) 5、做人民的牛,做护堤的石,做炉中的炭,做铺路的砖。(陈赛国) 6、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清?郑燮) 7、人聚则强,人散则弱。同心同德,庶几有成。(清?魏源)

8、为政,通下情为急。(明?薛渲) 9、水有源,故其流不穷;木有根,故其生不穷。(宋?胡宏) 10、足寒伤心,民寒伤国。(汉?荀悦) 11、从来治国者,宁不忘渔樵。(明?谢榛) 12、君舟民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荀子) 13、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 19、树叶离开枝头是腐烂的开始,干部脱离群众是腐化的开端。(当代) 20、为官应立“公仆志”,从政最贵“爱民心”。(当代) 21、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趣。(梁启超) 22、这个社会尊重那些为它尽到责任的人。(梁启超) 23、力量越大,责任也就越大。(金龙升) 24、责任就像水、空气、食物一样重要。(洪能翔) 名言警句之社会民生篇

社会公平 1、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 2、公者无私之谓也,平者无偏之谓也。(清〃何启) 3、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吴兢) 4、公正是施政的目的。(笛福) 5、虚荣告诉人们什么是荣誉;良心告诉人们什么是公正。(兰多) 6、力量来自公正。(林肯) 7、对他人的公正就是对自己的施舍。(孟德斯鸠) 8、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唐〃吴兢) 9、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是谓大同。(清〃康有为) 10、同一的太阳照着他的宫殿,也不曾避过了我们的草屋:日光是一视同仁的。(莎士比亚) 11、让我们记住,公正的原则必须贯彻到社会的最底层。(西塞罗)

2020年省考申论真题及答案

2020年省考申论真题及答案 20天行测83分申论81分(经验) (适合:国家公务员,各省公务员,村官,事业单位,政法干警,警察,军转干,路转税,选调生,党政公选,法检等考 试) ———知识改变命运,励志照亮人生 我是2010年10月15号报的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之后,买了教材开始学习,在一位大学同学的指导下,大约20天时间,行测考了83.2分,申论81分,进入面试,笔试第二,面试第一,总分第二,成功录取。在这里我没有炫耀的意思,因为比我考的分数高的人还很多,远的不说,就我这单位上一起进来的,85分以上的,90分以上的都有。只是给大家一些信心,分享一下我的经验,我只是普通大学毕业,智商和大家都一样,关键是找对方法,事半功倍。 指导我的大学同学是2009年考上的,他的行测、申论、面试都过了80分,学习时间仅用了20多天而已。我也是因为看到他的成功,才决定要考公务员的。“人脉就是实力”,这句话在我这位同学和我身上又一次得到验证,他父亲的一位朋友参加过国家公务员考试命题组,这

位命题组的老师告诉他一些非常重要的建议和详细的指导,在这些建议的指导下,我同学和我仅仅准备了20天左右的时间,行测申论就都达到了80分以上。这些命题组的老师是最了解公务员考试机密的人,只是因为他们的特殊身份,都不方便出来写书或是做培训班。下面我会把这些建议分享给你,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在新员工见面会上,我又认识了23位和我同时考进来的其他职位的同事,他们的行测申论几乎都在80分以上,或是接近80分,我和他们做了详细的考试经验交流,得出了一些通用的备考方案和方法,因为只有通用的方法,才能适合于每一个人。 2010年国考成功录取后,为了进一步完善这套公务员考试方案,我又通过那位命题组的老师联系上了其他的5位参加过命题的老师和4位申论阅卷老师,进一点了解更加详细的出题机密和阅卷规则。因为申论是人工阅卷,这4位申论阅卷老师最了解申论阅卷的打分规则,他们把申论快速提高到75到80分的建议写在纸上,可能也就50页纸而已,但是,他们的建议比任何培训机构和书籍效果都好(我是说申论)。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并非常认同的。 最终我根据自己和23位80分以上同事的经验,还有6位命题老师4位申论阅卷老师给出的建议,总结出了这套国考(中央级)省考(省市县乡村级)通用学习方案。 在2011年4月份的省考和2011年11月的国考中,有1200多位考生使用这套方案,其中400多位参加国考的考生中有190多位录取,录取率48%,800多位参加省考的考生中有530多位录取,录

最新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word版)

北京市录用国家公务员和机关工作人员考试 《申论》试卷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应试者阅读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及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 2.作答参考时间:阅读材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所给定的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 二、给定资料 材料1 2014年国庆连休长假第一天,也是国家实行重大节假日期间7座及以下小型客车免费通行的第一天,免费高速成了许多人节日出行的首选。同时,北京、天津、河北等16个省(市)的24条高速路局部路段发生交通事故,加之车流量普遍增大,使得局部路段发生交通拥堵。 10月1日上午,合翼芜高速拥堵。在长江大桥口,密密麻麻全是汽车,一些大型货车行驶较慢,而小汽车基本上占据了所有车车道而无法超车。驶过大桥,需要将近1个小时。在桥上的车辆基本上都是国庆长假出游市民的私家车。记者和身边许多客车主交流,他们普遍表示,平时工作很忙,国庆长假难得能有机会出游,选择节日出行与“高速免费”关系不大,即使高速不免费,也肯定会出来的。

合翼芜高速有两个隧道口,在隧道口前,大批车主仍驶到了应急车道,使得隧道口形成三股车流抢进一个车道的情况,堵车问题因此更加害出,交管部门表示,抢占应急车道,一旦发生交通堵塞甚至事故,还会影响警车疏导、救护车和救援车的抢救等,是具备很大隐患的交通违法行为。 材料2 2014年“十一”黄金周高速拥堵,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对于这次高速公路大堵车,有专家表示,价格是社会协调机制,高速免费等于动员大家一起上路堵车。所以节假日高速不仅不应免费通行,而且还应涨价。该专家指出,在我国有车族不是最低收入人群,如果宣布长假期间高速涨价50%,并将所有增加的收费分给贫困县中学,既可减少高速拥堵,对助益民生,何乐而不为。 对于专家的观点,有人针锋相对地提出,真正确确的政策应该不是“不该免费”而恰恰应该是“更多的免费”。其理由是:如果平时高速公路,就有更多的免费,而不仅仅是节假日这几天,就不会发生赶集拨的扎堆儿;如果更多的公路能免费,而不是仅仅这几条。自然就会产生分流效果。 还有人对两人的观点综合、得出结论是:高速平时应该免费,而节假日反倒全免费。 材料3 针对“十一”黄金周期间可能会出现的收费公路拥堵状况,北京市提前制定了应对预案。当市域内收费公路主路出现严重拥堵时,收费公路运营管理单位将配合

申论名言警句论据

一、引言式标题举例: 1、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金融危机为文化产业带来春天2、岂能因“财”施教 ——教育改革公平优先 3、有教无类 ——以制度建设保障教育公平4、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国民文明素质亟待提高 5、从政有经令行为上 ——强化依法执政提升政府公信力6、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以人为本建设人力资源强国7、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谈国民文明素质的提高 8、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以创新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9、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发挥政府职能保障食品安全二、常用于标题的喻体

助推器、推手、点金石、风帆、明灯、北斗星、指路人、指南针、灯塔、路标、舵手、定盘星、压舱石、中流砥柱、加湿器、催化剂、软化剂、千里眼、顺风耳、铜墙铁壁 举例:一般写法:以文化创新推动城市发展 比喻写法:文化创新是推动城市发展的引擎 三、常用于对仗标题的喻体 点——灯照——路念——经悟——道 开——药治——病引——水育——花 借——风扬——帆以——药去——疾 以——帆启——航用——匙启——门 以——符奏——歌引——弓射——箭 以——之剑斩——之棘 举例:念法治之经悟治国之道 四、原理效应补充 效应补充 青蛙现象:把一只青蛙直接放进热水里,由于他对不良环境的反应十分敏锐,就会迅速跳出来;如果把一只青蛙防灾凉水里,然后慢慢加温,青蛙并不会立即跳出来,而随着温度越来越高青蛙已经跳不出来了,最后的结果就是被煮死了。 破窗效应: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的被人打破;

木桶法则:一只沿口不齐的木桶,它盛水多少,不在于木桶上那块最长的木板,而在于木通上最短的那块木板。要想多盛水——提升木桶的容量,不是去增加最长的那块木板的长度,而是要下功夫补齐木桶上最短的那块木板。 马太效应:《圣经马太福音》中有句名言:“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社会学家从中引申出来“马太效应”这一概念,用以描述社会生活领域中普遍存在的两极分化现象。 使用方法举例: 农村教育衰败是我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绊脚石(提出分论点)。管理学领域的“木桶法则”一直是为人所熟知(引用相关原理)。该法则告诉我们:在发展过程中要下功夫狠抓薄弱环节,否则,整体发展就会受到影响。该理论也同样适用于我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现状。实施撤点并校后,农村教育衰败现象越来越明显,据央视报道:我国农村中小学平均每天消失63所,农村学生的流失率及辍学率正在快速提高,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整体下滑。何来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之说?(分析论证观点)故此,放慢脚步,狠抓薄弱环节,优先发展农村教育是当务之急,也唯有如此,才能搬开“绊脚石”,走上人才建设的“阳关道”,实现人才强国战略。(得出结论) 六、名言警句补充 治国 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三国志》(国家要以人民为根本,人民以衣食为根本) 爵高者忧深,禄厚者责重。《三国志》(权利地位越高忧虑越多,俸禄越高责任就越重)

2020申论名言警句集锦

2020申论名言警句集锦 导读:1、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陆游《书愤五首·其二》 2、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严武《军城早秋》 3、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将进酒》 4、想当年、空运筹决战,图王取霸无休。——柳永《双声子·晚天萧索》 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草/赋得古原草送别》 6、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刘禹锡《浪淘沙九首》 7、最是繁丝摇落后,转教人忆春山。——纳兰性德《临江仙·寒柳》 8、鬓发已甘尘路白,**犹送塞垣黄。——齐之鸾《九日登清水营城》 9、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一》 10、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11、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杜甫《偶题》 1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13、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张谓《题长安壁主

人》 14、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李商隐《柳》 1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16、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三》 17、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夏完淳《别云间》 18、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梁启超《读陆放翁集》 19、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左思《咏史八首·其一》 20、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颜真卿《劝学诗》 21、那年离别日,只道住桐庐。——刘采春《啰唝曲·那年离别日》 22、萋萋春草秋绿,落落长松夏寒。——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四》 23、留连光景惜朱颜,黄昏独倚阑。——李煜《阮郎归·呈郑王十二弟》 24、无聊成独卧,弹指韶光过。——纳兰性德《菩萨蛮·新寒中酒敲窗雨》 25、待何年归去,谈笑各争雄。——顾太清《高山流水·次夫子清风阁落成韵》 26、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蝉》

申论可用的名言警句

公务员申论名言警句 社会公平 1、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 2、公者无私之谓也,平者无偏之谓也。(清·何启) 3、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吴兢) 4、公正是施政的目的。(笛福) 5、虚荣告诉人们什么是荣誉;良心告诉人们什么是公正。(兰多) 6、力量来自公正。(林肯) 7、对他人的公正就是对自己的施舍。(孟德斯鸠) 8、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唐·吴兢) 9、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是谓大同。(清·康有为) 10、同一的太阳照着他的宫殿,也不曾避过了我们的草屋:日光是 一视同仁的。(莎士比亚) 11、让我们记住,公正的原则必须贯彻到社会的最底层。(西塞罗) 12、一切背离了公平的知识都应叫做狡诈,而不应称为智慧。(柏 拉图) 13、缺乏公正,则无道义可言。(西塞罗) 民生问题(就业、社保、教育) 1、为人臣者,以富乐民为功,以贫苦民为罪。(贾谊) 2、源静则流清,本固则丰茂;内修则外理,形端则影直。(魏子) 3、民心所归,大事可成;民心所离,立见灭亡(清·陈天华) 4、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宋·程颐《代吕公著应诏上神宗 皇帝》) 5、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孟子) 6、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 7、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 安者,必积其德义。(魏征) 8、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天下兴行在民趋于正(明·王 廷相《慎言·御民篇》)

9、夫民,别而听之则愚,合而听之则圣。(《管子·君臣上》) 10、为国者以富民为本,以正学为基。(汉·王符《潜夫论·务本》) 11、民者,国之根也,诚宜重其食,爱其命。(《三国志·吴书·骆 统传》) 12、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宋·苏辙《新论下》) 13、君依于国,国依于民。(李世民) 14、达人无不可,忘己爱苍生(唐·王维《赠房卢氏琯》) 15、虑于民也深,则谋其始也精。(宋·欧阳修《偃虹堤记》) 16、享天下之利者,任天下之患;居天下之乐者,同天下之忧。(宋·苏 轼《赐新除中大夫守尚书右丞王存辞免恩不允诏》) 改革 1、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邓小平) 2、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邓小平) 3、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邓小平) 4、政治体制改革是全面改革向前推进的一个标志。我们所有的改 革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是决定于政治体制改革。(邓小平)5、政治体制改革要坚持既坚决、又审慎的方针。决策一定要慎重, 看到成功的可能性较大以后再下决心,但改革总要有一个期 限,不能太迟。(邓小平) 6、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同经济体制改革相配套、相适应,不搞政治 体制改革必然会阻碍经济体制改革,拖经济发展的后腿。随 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越来越感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 要性和紧迫性。(邓小平) 7、不革新,是生存也为难的。(鲁迅) 8、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 开辟出来的。(鲁迅) 9、变法则民智,变法则民强,变法则民生。(清·谭嗣同) 10、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斯于利民。(清·魏源) 1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唐·刘禹锡)

申论名言警句

申论名言警句 1.水有源,故其流不穷;木有根,故其生不穷。(宋·胡宏) 【释义】水因 为有源头,所以其流才没有穷尽;树木因为有根,所以生长才没有穷尽。 2.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汉·王符) 【释 义】大鹏的冲霄飞翔,不是靠一根羽毛的轻捷;骏马的疾速驰骋,不是靠一只腿脚的力量。 3.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李世民) 【释义】水能够托载着船航行, 但也能够把船打翻弄沉。

4.足寒伤心,民寒伤国。(汉·荀悦) 【释义】脚受了寒就会伤害心脏, 民众寒了心就会伤害到国家。 5.从来治国者,宁不忘渔樵。(明·谢榛) 【释义】从来治理国家的人, 都不能忘记最普通的老百姓。 6.治国之道,富民为始。(汉·司马迁) 【释义】治理国家的道理,应从 让人民富裕开始。 7.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唐·白居 易) 【释义】哪里能得到万里大的皮衣,把天下四方都盖起来,使人 们温暖都能和我一样,天下就没有受寒冷的人了。 8.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清·郑燮) 【释义】卧在府衙听着竹子被风吹的萧萧作响的声音,我 象是听到民间的疾苦声。我这小小的州县官吏,对民间一枝一叶都是 有感情的。

9.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仲) 【释义】要使政事 有所建树,关键在于顺从民心,政事之所以废驰,关键在于没有顺着 民心。 10.身为野老已无责,路见流民终动心。(宋·陆游) 【释义】虽然退休为 乡下野老已没有责任了,但在路上看到流浪的人民终归还要动心。 11.但令四海歌声平,我在甘州贫亦乐。(明·郭登) 【释义】只要使四海 都歌舞声平,人民安居乐业,我在甘州就是受贫也是快乐的。 12.制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从政有经,而令行为上。(《战国策》) 【释义】 国家的制度有其平常规律,而有 利于民众作为根本;作官从政有规范原则,而使政令通达实行是最主要的。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精彩开头结尾集锦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精彩开头\结尾集锦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精彩开头集锦 文章写作是申论考试中的重中之重,而文章开头关乎考官对整篇文章的第一印象,所以写好开头至关重要。文章开头的起笔应开门见山,有力量、有气魄,要独具特色,如“凤头”一样短小、漂亮,令人一见钟情,过目不忘。写好申论文章的开头,主要应把握“有吸引力”、“快速切入主题”这两个核心要求。开头方式主要有:紧扣题目式、铺陈开来式、分析论述式、实例导入式、引经据典式、妙用修辞式几种。华图教育专家在此为考生展示如下经典、精彩的开头句,供考生考前迅速记忆。 (一)紧扣题目式 对于给定话题的文章写作题,即题目给出文章写作的话题(一般是给出给定资料中的一段话,或者是限定某一则资料)要求结合对这段话或者资料的思考,结合自己的经验或感受写一篇文章。对于这类题目,考生在具体行文中,必须在开头部分对题目中出示的话题加以引述、阐释,而后发表评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如此,既紧扣题目要求,彰显写作的严谨性,又能大大降低文章跑题的嫌疑。 【示例】 题目:“给定资料7”中讲述了农妇刘女士和李老太太家人之间发生的一段感人故事,请你以这个故事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1)结合“给定资料”,并注意联系当前社会实际和自身体会; (2)观点明确,内容充实,层次清楚,语言流畅; (3)总字数800~1000字。(2012·国家·省级·第四题) 给定资料:前不久,一位普通农妇刘女士在骑电动三轮车赶集的归途中,遇到同村76岁的李老太太及其孙女步行回村,遂热心搭载她们坐“顺风车”。不料路上三轮车侧翻,三人均受伤,其中李老太太伤情最重,经抢救无效去世。出于愧疚,刘女士主动提出给予经济赔偿,而李老太太家属四次坚决拒绝。刘女士说:“如果不是我好心办坏事,老太太就不会走得这么早。无论花多少钱都必须补偿!”李老太太家属则说:“我们不能让好人做了好事,却得不到好报。”(2012·国家·省级·给定资料7节选) 文章开头:中华民族历来有崇德重德、尚德倡德的传统,常言道,“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强调的就是道德对于个人修身立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作用。普通农妇刘女士出于好心搭载同村李老太太及其孙女,不料路上三轮车侧翻致李老太太伤情严重,对此,刘

重庆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

重庆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 20天行测81分申论75分(经验) (适合:国家公务员,各省公务员,村官,事业单位,政法干警,警察,军转干,路转税,选调生,党政公选,法检等考 试) ———知识改变命运,励志照亮人生 我是2010年10月15号报的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之后,买了教材开始学习,在一位大学同学的指导下,大约20天时间,行测考了83.2分,申论81分,进入面试,笔试第二,面试第一,总分第二,成功录取。在这里我没有炫耀的意思,因为比我考的分数高的人还很多,远的不说,就我这单位上一起进来的,85分以上的,90分以上的都有。只是给大家一些信心,分享一下我的经验,我只是普通大学毕业,智商和大家都一样,关键是找对方法,事半功倍。 指导我的大学同学是2009年考上的,他的行测、申论、面试都过了80分,学习时间仅用了20多天而已。我也是因为看到他的成功,才决定要考公务员的。“人脉就是实力”,这句话在我这位同学和我身上又一次得到验证,他父亲的一位朋友参加过国家公务员考试命题组,这

位命题组的老师告诉他一些非常重要的建议和详细的指导,在这些建议的指导下,我同学和我仅仅准备了20天左右的时间,行测申论就都达到了80分以上。这些命题组的老师是最了解公务员考试机密的人,只是因为他们的特殊身份,都不方便出来写书或是做培训班。下面我会把这些建议分享给你,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在新员工见面会上,我又认识了23位和我同时考进来的其他职位的同事,他们的行测申论几乎都在80分以上,或是接近80分,我和他们做了详细的考试经验交流,得出了一些通用的备考方案和方法,因为只有通用的方法,才能适合于每一个人。 2010年国考成功录取后,为了进一步完善这套公务员考试方案,我又通过那位命题组的老师联系上了其他的5位参加过命题的老师和4位申论阅卷老师,进一点了解更加详细的出题机密和阅卷规则。因为申论是人工阅卷,这4位申论阅卷老师最了解申论阅卷的打分规则,他们把申论快速提高到75到80分的建议写在纸上,可能也就50页纸而已,但是,他们的建议比任何培训机构和书籍效果都好(我是说申论)。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并非常认同的。 最终我根据自己和23位80分以上同事的经验,还有6位命题老师4位申论阅卷老师给出的建议,总结出了这套国考(中央级)省考(省市县乡村级)通用学习方案。 在2011年4月份的省考和2011年11月的国考中,有1200多位考生使用这套方案,其中400多位参加国考的考生中有190多位录取,录取率48%,800多位参加省考的考生中有530多位录取,录

公务员申论常用名言警句

公务员申论常用名言警句汇总 一、民生类 1. 乃知国家事,成败固人心。 2.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3. 衙斋卧听箫箫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4. 国强民也富,国破家必亡。 5.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6.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唐·聂夷中《咏田家》) 7.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明·于谦《咏煤炭》) 8. 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才能让你坐在台上。(温家宝) 9. 天下之大,民生为最。 10.世界大多数是贫困人口,如果你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那么你就会懂得经济学当中许多重要的原理;世界大多数贫穷人当中,又主要是以农业为生计的。如果你懂得了农业,那你就真正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 11.古人云:“政之所行,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12.民生问题,事关和谐社会建设大计,如何实现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各行各业及其领导干部面前的一道严峻社会课题,不仅需要摆上战略的高度从宏观来抓,更需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微观来落实。 13.人人起来负责,政府才不会懈怠。 14.恩格斯说过,“一个聪明的民族,从灾难和错误中学到的东西会比平时多得多”。 15.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 16.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17. 民之归心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旷也。 18.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二、执政类 1. 构大厦者先择匠而后简材,治国家者先择佐而后定民。 2. 智者不为非其事,廉者不求非其有。 3. 大者不能,小者不为,是弃国捐身之道也。 4. 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君之所以暗者,偏信也。 5. 貌言华也,圣言实也,苦言药也,甘言疾也。 6. 观众器者为良匠,观众病者为良医。(宋·叶适) 7. 志不求易,事不避难,臣之职也!不遇盘根错节,何以别利器乎? 8.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9.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10.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 11.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 12.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鲍照) 13.刘少奇《论共产党员修养》中曾指出“每一个共产党员即使在他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坏事可能的时候,他能够慎独,不做任何坏事”这是对一个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的起码要求。 14.曾国藩在《曾文正公集·答黄廷瓒》中谈到为官之道时说,为官须做到“四耐”——“不为大府所器重,则耐冷为要;薪米过时迫窘,则耐苦为要;听鼓不胜其烦,酬应不胜其扰,

申论加分亮点,名言警句

《申论》名言警句集成 第一、居官为政之要: 1、上者,民之表也。表正,则何物不正!(孔子) 释:作为领导者,是民众的表率。表率作用好,任何事情也会好起来。 2、为人臣者,以富乐民为功,以贫苦民为罪。(汉.贾谊) 释:身居大臣位置的人,应该把使民众的富裕和欢乐当作自己的责任,把民众的贫穷和苦难当成自己的罪过。 3、大者不能,小者不为,是弃国捐身之道也。(荀子) 释:大事不能做,小事又不去做,这是败坏国家和毁灭个人的道路。 4、乃知国家事,成败固人心。(宋.王禹戎) 释:要知道国家的事情,成败都在于人心的背向。 5、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宋.范仲淹) 释:政令畅通,人民团结和睦,各种困难就都克服。 6、位在十人之上者,必处十人之下;位在百人之上者,必处百人之下;位在天下人之上者,必处天下人之下。(清.唐甄)释:所处的职位在十人之上的人,必须把自己放在十人之下,职位在百人之上,必须把自己放在百人之下,职位在天下人之上的人,必须把自己放在天下人之下。 7、水浊无掉尾之鱼,土确无葳蕤之木,政烦无逸乐之民。(北齐. 刘昼) 释:水浑浊了就没有再往回游的鱼儿,土地瘠薄了就生长不出枝叶茂盛的树木,政令烦乱了就不会有安逸快乐的民众。 8、为上能自爱,群属必畏钳。(清.康熙)` 释:作为上级的能自觉严格要求自己,他的所有部属就必然服从他的管理,执行他的指令。 9、尊贤使能,信忠纳谏,所以为安也!(汉.王符) 释:尊重贤良的人,使用有才能的人,相信忠诚的人,听得进别人的不同意见,这样才能保持安定。 10、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宋.王安石) 释:自古以来,领导、驱使民众在于有信用和诚恳,要把所说的话看为比百金份量还重。A 11、无多事、无废事、庶几无事;不徇情、不矫情、乃能得情。( ( 清.程祖洛) 释:不做多余的事,不怡误松懈该做的事,方能太平无事;不徇私情,不搞矫作虚伪的人情,才能得到真正的感情。 12、吴王事事堪误国,未必西施赛六宫。(唐.陆龟蒙) 释:吴王夫差做的每件事都足以丢弃国家,并不只因为西施胜过六宫嫔妃所造成灭亡的。} 13、不信而任事,则事反;不仁而御众,则众殃。(宋.李觏) 释:叫你不信任的人去办你想办的事,就会使事情办坏;自己不仁义的人去领导群众,群众就会遭殃。 14、得时者昌,失时者亡。(《列子.说符》) 释:能够抓住时机、利用时机的就能昌盛;失去时机的就会衰亡。, 15、明主好要,暗主好详。(荀子) 释:聪明的人爱好抓要害,简明扼要;昏暗的人爱好详尽罗索。 16、谄谀在侧,善议阻塞,则国危矣。(墨子) 释:阿谀奉承的人围在身边,善良的意见建议受到阻塞,这样国家就危险了。 17、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君之所以暗者,偏信也。(汉.王符) 释:皇上之所以圣明,是因为能够多方面听取意见;皇上之所以昏暗,是因为偏信个别人的说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