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知识竞赛题目

清明知识竞赛题目
清明知识竞赛题目

《第一朵杏花》作业设计

《第一朵杏花》导学案 姓名:组名:主备人:审核:一、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兴冲冲(xīng xìng)皱纹(zòu zhòu) 规律(lǜ lì ) 顷刻间(qīng qǐng)绽开(diàn zhàn)天竺(zhú zhù)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绽开()走出()()地追问 ()地记下()的杏花()的规律 三、选词填空。 精确的确准确正确 1、国产手表走时(),值得信赖。 2、他的解题思路非常清晰,答案完全()。 3、发射航天飞机要求很高,各项数据一定要()。 4、第一朵杏花()是在清明节开的。 四、小脑瓜,会思考。 1、竺爷爷顷刻间像年轻了几十岁,立即兴冲冲地快步走到前院。 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竺爷爷的兴奋与激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再写出几个与“顷刻间”意思相近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时间像飞箭,转眼又是一年。”使人想到了成语 (),我们还知道形容时间短的成语有:()。 3、春风吹()了柳梢,吹()了小草,吹()河水,吹()了杏树的花苞。句子中“吹”后面表颜色的词:(),表动作的词是()。仿照上面的句子填空。春风吹()了天空,吹()了桃花,吹()了青蛙,吹()了燕子。 4、读读,比比。 阳光下的杏树,捧出了第一朵盛开的杏花。 阳光下的杏树,开出来第一朵盛开的杏花。 “捧”换成“开”行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读对话,想想他们的神情与动作,并选择提示语。 肯定急切激动自豪奇怪兴奋将信将疑 孩子()地喊:“竺爷爷!竺爷爷!” 竺爷爷()地问:“什么事情啊?” 孩子()地说:“竺爷爷,杏花开了!” 竺爷爷()地问:“什么时候?” 孩子()地说:“刚才。” 竺爷爷()地问:“是第一朵吗?” 孩子()地说:“是。”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竺可桢爷爷曾不止一次地说过:“我需要的是()的时间,搞科学研究,不能使用()()这类字眼,也不能用()和()代替观察。” 在竺爷爷的科学字典里,不能用的词语有()、()、()、()。他追求的是()。从中我体会到了竺爷爷对待科学研究()的态度。

关于清明节的资料

关于清明节的资料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 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 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清明节古时也叫三月节,已有2000多年历史。 公历四月五日前后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 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 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 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 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 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 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 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 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 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 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清明节的由来】 清明节的由来与传说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 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 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 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第十五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初赛试题

第十五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初赛试题 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由北京三爱创新教育科技中心、全国语文创新教育研究中心和《中国校园文学》杂志主办,并与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教育学会、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校园文学杂志社、语文报社、教育科学论坛杂志社、全国语文创新教育研究中心等多家知名教育科研单位进行了深入合作。 创新作文大赛自2000年开展以来得到了各省、市(州)、县(区)教育局、学校、家长的大力支持,参赛学生2000余万人,收集初赛作品1800万余篇,评选出160万余名作文高手并在各省举行现场考试复赛,均取得了优异成绩。计有1000余名同学通过高效自主选拔进入清华、北大、复旦;10000余名同学进入全国各省名校;评选出优秀指导教师9000余名;授予1000余所学校为创新作文教育实验基地。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已成为国内作文大赛第一品牌! 小学组题目一: 从下列词语中挑选三个你喜欢的词语并把它写在试卷的第一行,然后围绕你选择的词语,结合生活实际,自拟题目,展开想象,完成一篇不少于400 字的文章。 水杯、橡皮、彩虹、冰箱、月亮、手机、机器人、黑洞、公主 小学组题目二: 请以《我想的生活》为题,将题目补充完整,完成一篇不少于400 字的文章。 初中组题目一: “曾经并肩往前的伙伴,在举杯祝福后都走散,只是那个夜晚,我深深的都留藏在心坎,长大以后,我只能奔跑,我多害怕黑暗中跌倒,明天你好,含着泪微笑.......”阅读上述材料,请以《明天以后》为题,结合生活实际,完成一篇不少于700 字的文章。 初中组题目二: “大师,什么是快乐的秘诀?”

“不要和愚者争论。” “我完全不认为这样能使人快乐!” “是的,你说的对。”阅读上述材料,思考并完成一篇不少于700 字的文章。 高中组题目: 罗威纳有三只不同大小且没有刻度的水杯,容量分别是3 升、5 升和8 升。最大的那个杯子是满的。他如何使用这三个杯子将8 升水平均分为4 升? 阅读上述材料,你将如何解答这个难题?请将你的思考过程以及产生的一切想法写下来,自拟题目,完成一篇不少于900 字的作文。

2019语文S版三年级下21古诗二首寒食清明教案及作业题

教学要求1.学习两首古诗,理解诗句的含义。了解诗的意境和节日习俗。 2.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古诗, 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背诵古诗。 3.入情入境学习古诗,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想象能力以及互相交往、合作学习的能力。 重点 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古诗,体会诗的意境,了解诗的意思。背诵两首古诗。 教学 课时 两课时。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诗句的意思。学习边观察边想象及动用各种感官从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诗句,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与节日有关的古诗。 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 1.谁能说出自己知道的与节日有关的古诗句?可以是描写春节、端午、重阳等。 2.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两首著名的描写节日的的古诗,一首是《寒食》,一首是《清明》。 3.简介诗人:韩翃、杜牧。 出示诗人资料: 韩翃: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唐代诗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13年(754)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一首《寒食》而被唐德宗所赏识,晋升不断,最终官至中书舍人。韩翃的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泛。著有《韩君平诗集》。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

清明节故事

清明节故事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清明节的故事,供大家参考! 清明节故事(一)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断魂”这两字点出了清明这个节日的特殊愁绪。小时候,每逢清明节,爸爸妈妈都要带我去上坟烧香,若我不去,就会说:死去的亲人想我了,然后我肚子就会疼,因此每次都是不请不愿的去。现在,我长大了,工作了,离家也远了,清明节也不一定能回家上坟,只能给父母打个电话,让他们上坟的时候带自己捎个话,以表自己的“思时之敬。”不是我这个做晚辈的不回家看他们,而是身不由己。当然,这不是迷信,我也不相信上了坟肚子就不疼,不上坟肚子就疼。我只是觉得晚辈孝敬长辈是天经地义的事,虽说这些长辈已离我而去,可是他们的精神还在家族流传。我们只有通过这种方式表达自己对他们的想念与尊敬。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一个“碧”字呈现出三月清明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清明节,除了祭拜先人,留下伤心悲酸的眼泪外,我们是不是也该对得起春暖花开的特殊恩赐,多做一些喜闻乐见的健康活动?农谚说:“植物造树,莫过清明。”清明时节,春光明媚,气温升高,春雨飞洒,雨量增多,可谓是春耕春种的天赐良机。况且,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这对动员全国人民

积极开展绿化城市,回归自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清明前后,春回大地,春阳暖照,花红柳绿,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古人推崇修身养性,现代市场竞争激烈,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更应该讲究健康,休闲。二三对踏青的人,手提相机,捕捉草木万象,在瞳孔里寻找大地的感觉。或听自然表白,或听自然倾诉,让风籁慰平心灵的皱褶,告诉生命与自然的玄妙。清明节,应该赋予人们更多的健康意蕴。 清明节到了,你是不是该做点什么? 清明节故事(二) 一年一度的清明佳节,即将来临,每逢此时此刻,不由人们不畅想我们的民族文化的悠久绵长光辉灿烂。还在二千五百年前的周代,我们的祖先们,就在春暖花开的清明季节种瓜种豆植树造林,清明已成为民间的一个重要节气。更有晋文公重耳与忠臣介子推的一段君臣故事,彰显出了华夏五千年的文明。 那还是在遥远的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承王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太子申生被逼自杀身亡,他的的弟弟重耳为避祸害流亡在外,受尽屈辱,颠派流离十九年。 在漫漫的逃亡路上,跟在身边的臣子大多各奔前程去了,只有他的舅父狐突的儿子狐偃和少数忠心耿耿的臣子赵衰、介子推等和他同甘共苦,与其始终不离不弃。 有一次,他们跑到卫国,卫文公没有以礼相待。经过五鹿,当地

第十一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暨首届全国中小学生阅读能力大赛初赛题目

第十一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暨首届全国中小学生阅读能力大赛初赛题目 初中组初赛题目 一、阅读能力测试(100分) 请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进行阅读能力测试。 小王子走啊走啊,穿沙漠、翻山岩、过雪地,经过了长途跋涉终于发现了条大路。这里条条大路都通向人们居住的地方。 “你们好。”小王子说。 这是一个玫瑰盛开的花园。 “你好。”玫瑰花们说道。 小王子瞅着这些花,发现她们全都跟他自己那朵花一模一样。 “你们都是什么花?”小王子惊得发呆,问她们道。 “我们是玫瑰花。”玫瑰花们说道。 “啊!……”小王子说。 他感到自己十分不幸。他的那朵花曾对他说过,她在宇宙间是独一无二的一种玫瑰花。可是现在,仅此一处花园里,就有五千朵和她一模一样的花! 小王子自言自语道:“要是她看到这些,她定会很生气的……她会咳嗽得非常厉害,甚至装死,以免别人耻笑。而我呢,就不得不装出照料她的样子,因为不这样的话,她就叫我丢脸,也许真的会死去……” 接着他又自语道:“我一直以为自己拥有一朵独一无二的花,其实我有的仅是一朵普普通通的玫瑰花。这朵花,连同那三座高不过膝的火山,而且其中一座也许是永远熄灭了,这一切都不会使我成为一个极其伟大的王子……”想到此,他一头扑在草地上哭了。 这时来了一只狐狸。 “你好。”狐狸说。 “你好。”小王子彬彬有礼地回答。他转过身子,但什么也没有看到。 “我在这儿呢,在苹果树底下……”那声音说。 “你是谁?”小王子说,“你真漂亮……” “我是一只狐狸。”狐狸说。 “来跟我一起玩吧,”小王子向狐狸建议说,“我苦恼极了……” “我不能跟你一起玩,”狐狸说,“我还没有被你驯养呢。” “啊!对不起。”小王子说。 但是他思索了一阵子,又说道, “‘驯养’是什么意思?” “看来你不是此地人,”狐狸说,“你来寻找什么呢?” “我来找人。”小王子说,“‘驯养’是什么意思?” “人,”狐狸说,“人有枪,他们打猎,这可真讨厌!他们也养鸡,这是他们唯一关心的事,你也找鸡吗?” “不,”小王子说,“我是来找朋友的。‘驯养’是什么意思?” “这是早就被人忘了的事情了,”狐狸说,“它的意思是‘建立联系’。” “建立联系?” “当然啦,”狐狸说,“对我来说,你跟成千上万个男孩一模一样。我不需要你。你也不需要我。对你来说,我跟成千上万只狐狸毫无差别。但是,如果你驯养了我,我们就谁也离不开

小学一年级清明节主题班会教案

小学一年级清明节主题班会教案 (*) 教育目的 1、通过本次主题班会,让学生对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有所了解。 2、悼念革命烈士,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教育学生弘扬民族精神。 过程: 一、引入投影仪《清明》引导齐读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二、清明节的由来 教师介绍: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4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满族、赫哲族、壮族、鄂伦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瑶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个少数民族,也都有过清明节的习俗。虽然各地习俗不尽相同,但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 清明节原是指春分后十五天,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也叫做民族扫墓节。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将清明节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都说说自己每年的清明节怎么过的。 学生自由发言。 四、清明节的风俗 1、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这就是“忙趁东风放纸鸢”的由来。 2、清明节除了放风筝,还是一个纪念祖先的日子。也就是扫墓。关于扫墓你知道多少? 让学生自由谈以前和长辈扫墓的情形,用几句话谈谈扫墓的经过。 3、目前,扫墓的形式越来越环保,仪式也得到简化,但是,你们一定要知道为什么扫墓?(缅怀英雄品质,珍惜现在生活。)

《节日民俗》体验作业设计

《节日民俗》作业设计 一、作业内容: 《节日民俗》是鄂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的内容。 二、教学内容: 元宵节观灯、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赏月……这些节日民俗都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的文化传统。同学们,你对哪些节日民俗感兴趣呢?你可以和同学一起做一番研究。你可以采访周围的长辈,可以阅读有关书籍,可以上网查找有关知识。还可以开展一些活动,比如搜集搜集春联,猜猜灯谜,编一编中国结…… 三、设计目标: 1、通过不同形式、不同渠道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习俗及演变,初步感受节日中 所蕴含的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 2、在活动中学会调查、收集、整理资料,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以及与人交流、合作的 能力。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弘扬民族精神,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四、作业设计: (一)走进传统节日 作业内容: 1、明确中国的传统节日,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组合成研究小组。 2、在组长的带领下围绕传统节日制定研究计划,制定计划主要围绕以下方面: A、了解传统节日的由来。 B、这个节日有什么习俗。 C、了解节日的特色食品。 D、搜集与这个节日相关的传说故事。 3、小组成员分别认领任务,完成资料的收集。 设计意图: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综合性学习着重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注重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在设计时,从学生的关注点出发,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展开调查研究,学生能全情投入。 操作说明: 1、完成时间:一周 2、完成方式:通过不同方式、不同渠道,根据制定的主题分组调查,完成调查表。利

用一次班会时间,分组交流调查结果。 3、作业呈现方式:调查记录表、节日小报、图片、照片。 (二)感受节日文化 作业内容:了解节日民俗后蕴含的历史文化(第一项作业的延续,前期调查的是什么节日,后续就进行这个节日的研究) 1、学习一种节日食品的制作方式,了解其蕴含的意义。(饺子、汤圆、月饼、粽子等)。 2、学习一种工艺制作(中国结、折纸粽、写春联、做花灯、编蛋兜等)。 3、感受家乡过节时的生活、娱乐方式。 4、搜集与节日相关的文学作品。 设计意图: 对于节日习俗的了解不仅仅停留在文字资料的收集上,更多的是让学生在生活中去感受节日民俗,通过读一读、看一看、做一做,能更好的让学生感受到节日中所蕴含的中国文化。 操作说明: 1、完成时间:一周 2、完成方式:跟着长辈学习节日食品的制作。利用班级实践课的时间学习工艺品的制 作。看一看节日相关的书籍或影视作品。 3、作业呈现方式:视频或照片、制作的工艺品,利用一次班会交流、评比。 (三)探究与发现 作业内容: 1、通过前面的调查,体验,你发现随着时代的变化,过节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2、探究发生变化的原因。 设计意图: 通过发现“变与不变”,教会学生从现象看本质,学会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事物。操作说明: 1、完成时间:一周 3、作业呈现方式:对比表、利用一次班会时间交流反馈。

请假条大全

请假条大全 清明祭祖请假条范文3篇清明节很快就会到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清明祭祖请假条范文3篇,欢迎阅读。清明祭祖请假条范文一尊敬的老师:十分抱歉,清明节我想请假,因为这个节日对我全家都很重要。谢谢您的批准。 清明节请假条范文5篇清明节有时可能需要请假,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清明节请假条范文5篇,仅供参考。清明节请假条范文一尊敬的___:您好!我是___级___专业的______。因_________(请假理由)不能_______________。特此请假。请批准。 产假陪护请假条范文3篇产假陪护是男士需要的请假条,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产假陪护请假条范文3篇,仅供参考。产假陪护假请假条范文一尊敬的领导:本人因妻子分娩在即,需要看护,特此请假回家陪产xx天(含公司规定之陪产假x天和事假x天),时间从x年x月x日到x年x月x日 晚育产假请假条范文3篇晚育是指适当推迟妇女婚后的初育年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晚育产假请假条范文3篇,仅供参考。晚育产假请假条范文一xx(单位)办公室:因本人即将临产,根据国家规定产假为90天,自即日起向办公室请产假。 清明请假条在校生参加清明活动最多的就是扫墓,很多身在异乡的人都想回家一趟,但是时间不够,所以都要写请假条。下面是小编整理

的清明请假条,仅供参考。 清明请假条范文5篇清明期间有可能因为回乡扫墓而不能及时返回学校和工作单位的人员,这就需要向单位或者学校请假,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清明请假条范文5篇,仅供参考。清明请假条一尊敬的老师:十分抱歉,清明节我想请假,因为这个节日对我全家都很重要。 五一劳动节请假条五一劳动节需要请假的人士应该怎么写请假条?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五一劳动节请假条,仅供参考。五一劳动节请假条一尊敬的领导:由于老家路途遥远,___________节假期,我想请假_______天(时间从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到_______年_____月___ 妇女节请假条三八妇女节的请假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妇女节请假条,仅供参考。妇女节请假条尊敬的校领导:非常感谢学校给我们组织这么有意义的三八节活动,我知道学校组织一次活动很不容易,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如何向领导请假如何向领导请假,以及请假时用什么样的理由?这些都是值得考究的事情,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如何向领导请假,欢迎阅读。 1.请假时最好要实话实说,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如果以后让领导知道你在撒谎对你人品的认知会大打折扣的; 2.请假也要分时间 关于请假条的写法请假条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主要用于向请假人所在单位、公司请求准假不参加某项工作、学习或者从事其他集体活动的文书。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请假条的写法,希望对您有帮助。请假条一般需要写明如下内容:1.标题。2.称谓。3.请假原因。

古诗《清明》教学设计

古诗《清明》教学设计 吉卫民族小学教研公开课龙林 教材分析: 《清明》是晚唐诗人杜牧的作品,前两句写出了清明时节行旅之人在蒙蒙春雨中孤身上路的愁闷,后两句通过一问一答,把诗情推向全篇高潮,使诗中行人的愁苦思绪一下转换为继续抖擞前行的奋争心态,景中言情,意蕴深远,语言清新,朗朗上口,有利于积累和培养语感,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目标: 1、认识、会写、掌握运用“魂、借、牧、遥”4个生字。 2、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古诗。 3、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中画面,体会诗中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古诗。 2、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中画面,体会诗中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流程: 《清明》 一、激趣导入,板书课题 1、同学们,前个星期我们放了清明假,那么谁来说说清明假你是怎样过的? 2、你了解清明节吗? 清明节: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 与暮春(春天最后一段时间,指农历三月。)之交,也就是每年4月4日——6日之间。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

祖和扫墓、踏青出游的日子,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也叫做民族扫墓节。 3、在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中写出了清明时节的特殊气氛,今天让我们跟 随作者去看看吧! 4、板书课题; 5、了解作者;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唐代诗人,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尝试去理解古诗内容,以小组为单位,借助工具书 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学生自由朗读,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 3、教师点小组进行学习汇报(小组汇报,集体交流) 4、教师强调:a“魂”字右边不要忘了“撇折点”。 b“牧”的右边是反文旁。 5、再次朗读古诗,读完后谈谈你对这首古诗的理解。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教师范读古诗,学生认真听,尝试体会古诗内涵(音乐伴奏)。 2、你们觉得老师读的好吗?谁敢和我比比?(学生自由发挥,音乐跟随伴奏) 3、同学们,听完他们读完之后,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你觉得诗中行人心情怎 么样?从哪个词可以看出? (仿佛看到了一副清明烟雨图,天下着蒙蒙细雨,有人在路上走着,

书法清明节

书法清明节 篇一:清明节诗句练字展览 清明节诗句练字展览 位庄乡中学 4月9日继摄影展之后,我校又开展了以“清明节”为主题的诗句练字作品展来缅怀先烈。师生以书写、铭记先辈诗词作品的方式纪念民族先辈,以书法作品激发师生书法创作热情和民族爱国激情。 书法作品展设在我校主甬道两侧,共展出师生作品50余幅。课前、大课间,各班学生分别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对参展作品仔细欣赏,认真阅读,细心品味,投票评选。师生练字活动一直是我校特色活动之一。我校师生每天都要坚持练字,学校还安排一定的时间利用讲座、多媒体等方式,教导学生如何鉴赏书法,如何练习书法。清明节诗句练字作品展是我校师生长期坚持练字的成果,深得师生好评。 撰稿人:郭胜利 20XX年4月10日 篇二:书法落款 清明节前一至二日为“寒食节 书法作品落款基本常落款是指书法作品中除正文内容以外的书写内容。落款包括:正文内容的出处、赠送对象、创作缘由、创作时间、作者姓名字号等。

落款有“双款”“单款”两种。双款是将书赠对象与书写者分别落在上方和下方,前者为上款,后者为下款。上款写明作品内容的名称、出处、受赠人的姓名;下款记述创作年月、创作地点、作者姓名等。上款:位置应比较高,以示尊敬之意,包括姓名、称呼、谦词。下款:写时间、地点、姓名、谦词。有下款没有上款的称为单款,单款可以包括上款的内容,也可以不包括上款的内容。如果没有书赠对象,就只落单款。单款有长款、短款、穷款之分。长款即在正文出处书写时间、名号、地点前面再加上作者创作这幅作品的感想或缘由,文字应情真意长,使人玩味无穷。它不仅起能到调整作品重心的作用,也从中体现出作者的人品和修养。短款即只落正文出处、时间、名号、地点等其中几项。若作品空白较多或出于构图的需要,可以落长款;若作品内容占画面较满,则需要落短款或穷款。如果余纸不多,留白太少,亦可只落作者的名号,谓之“穷款”。 书法作品在谋篇布局时,要考虑到落款的位置。如果书赠对联,须将上款写在上联,下款落在下联;其他作品格式一般都写在左边,如分两行落款,则上款写在前行,下款写在后行;若单行落款,则上款写在上半部,下款写在下半部,以示礼貌。单款和双款都不能和正文平齐,要有参差,才不致平板,一般上下都要空出几个字的位置,而且落款要尽量上靠,宁可上紧下松,不可上松下紧。 一般是隶不用篆,楷不用隶,行草不用楷书。落款,一般是“文古款今”“文正款活”。正文是甲骨文、金文、大小篆,落款就用篆书、章草、楷、行书;正文若是隶书、楷书、魏碑,落款可用楷书或行书;

小学清明节主题班会设计

小学清明节主题班会设计 导读: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下面是语文迷网为大家提供的清明节主题班会教案,希望你喜欢。 活动目的: 1、通过队会,让学生对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有更具体、详实的了解。 2、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我校精神文明建设。 3、通过教育,让学生感知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先烈们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活动准备:清明节来历和风俗等资料的介绍 活动过程: 引入:师朗诵: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师问:同学们还记得这首诗吗?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对,是《清明》。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清明时节忆先烈”革命传统教育主题班会。希望同学们能够在班会中有所收获。 主持人甲:春天,万物复苏,盎然春意。

主持人乙:春天,是最令人向往的季节。 主持人甲:人们总不会忘记,祭扫烈士墓,缅怀革命先烈, 主持人乙:看烈士事迹,学烈士精神,踏上红色之旅。 主持人甲:看到了吗,聆听了吗,感受到了吗? 主持人乙:革命烈士的英勇和今天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 二、介绍清明节: 主持人甲:同学们,你们知道今年的4月4日是什么节日吗? 主持人乙:对,那天是我们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清明节是我们中国人传统的纪念祖先的节日。说起清明节的来历,我们就会想起一个人——介子推。下面,让我们来听一听介子推的故事吧。 传说在两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艰苦。跟随他的介子推不惜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让他充饥。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晋文公),大肆封赏所有跟随他流亡在外的随从。惟独介子推拒绝接受封赏,带了母亲隐居绵山。 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放火烧山,他想,介子推孝顺母亲,一定会带着老母出来。谁知,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介子推母子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死了。晋文公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的柳树树洞里的衣襟上,题了这样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教案

单元主题中国传统节日 单元活动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研究中国传统节日系列活动,提高学生弘扬传统文化、开拓创新的意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 2、能力目标 在收集资料的活动中,提高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在开展调查研究、采访体验等活动中谋发展学生与人交往、融入社会的能力;在学习包粽子等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知识目标 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习俗和相关诗词等;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 主题一清明节 主题活动目标: 1、通过研究中国传统节日系列活动,提高学生弘扬传统文化、开拓创新的意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 2、在收集资料的活动中,提高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在开展调查研究、采访体验等活动中谋发展学生与人交往、融入社会的能力。 3、解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习俗和相关诗词等;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 活动重点: 在收集资料的活动中,提高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习俗和相关诗词等。 活动难点:

在开展调查研究、采访体验等活动中谋发展学生与人交往、融入社会的能力;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 活动课时安排:11课时 第一课时确定主题,制订方案 一、引入: 师:“同学们都喜欢过节吧!你知道哪些节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吗?这些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美妙的传说,就让我们一起去探究吧!” 二、准备研究的问题 1、开拓思路: (1)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关于清明节,你想了解什么? (2)引导学生思考并提出自己对清明节的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如下: ?清明节在哪一天? ?为什么要过清明节? ?怎么过清明节? ?…… 3、老师把学生的提出来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三、梳理问题: 1、师生共同梳理黑板上的问题,梳理的依据: 大家感兴趣的、有能力去解决的…… 2、教师将梳理后的问题重新整理后板书在黑板上,如: ●清明节的具体时间 ●清明节的由来

清明节的传说故事和注意事项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也变成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以下是整理的清明节的传说故事和注意事项,欢迎阅读! 【篇一】清明节的传说故事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以后,晋文公常把血书袖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佑铭。他勤政清明,励精图治,

创新作文大赛题目

创新作文大赛题目 【篇一:创新作文竞赛题目】 创新作文竞赛题目 一、2007年1、七年级:以“特别的出行”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450字的作文,文体不限。 2、八年级:题目:守住 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不少于480字的作文,文体不限。 3、阅读下列材料后按要求作文。 数年前,美国丹佛动物园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动物园来了一头 美丽、健壮的北极熊,但这里没有适于北极熊生活的居所。只好将 它安置在一个狭小的、临时性的笼子里,北极熊的活动受到了严重 的限制,以致它无论往哪个方向行走,每走三步,就不得不转弯或 者回头。3年后,丹佛动物园的改造最终完成。改造后的丹佛动物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北极熊的新家:豪华宽敞,有瀑布,有洞穴,专 家们认定这是最适于北极熊居住的场所。北极熊离开了狭窄的笼子,住进了美丽的新家。此后,来丹佛动物园参观的人们都发现这头北 极熊有个奇特的习性:它总是走三步,四下望望,转弯,再走三步,四下望望,转弯?? 生活中,每个人都会受到外界各式各样的制约和禁锢,请以“禁锢” 为话题,题目自拟,文体不限,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二、2006年 1、七年级 以下两题任选一题作文。 (1)命题作文:为自己打开一扇窗户要求:文体自定,字数不少于500字。 (2)半命题作文:神游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文体不限,字数 不少于500字。 2、八年级 以下两题任选一题作文。 (1)半命题作文:人在,心在 (2)半命题作文:如果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文体不限,字数不 少于500字。 3、九年级 以下两题任选一题作文。

(1)命题作文:我和名人有个约会要求: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 500字。 (2)阅读下面材料,自拟题目,文体不限,写一篇作文,字数不少 于500字。 一位自命不凡的年轻人时常对上苍抱怨:那个著名的苹果为什么不 是掉在我的头上?那颗卡里南钻石为什么不出现在我常去的港湾? 拿破仑偏偏能碰上约瑟芬,而英俊高大的我却总没人垂青!上苍于 是想成全这位年轻人:他先是给年轻人掉下一个苹果,结果却被年 轻人吃掉了;又在年轻人闲逛时将硕大无比的卡里南钻石偷偷地放 在他的脚边,将他绊倒,可他爬起来后,怒气冲天地将它一脚踢下 阴沟。最后,上苍干脆就上年轻人去做拿破仑,不过,像对待拿破 仑一样,先是将他抓进监狱,撤掉将军官职,赶出军队,然后将他 抛在塞纳河边。就在上苍催促约瑟芬驾着马车匆匆赶往河边时,远 远地传来“扑通”一声——年轻人投河自尽了!朋友,这位年轻人错 过的仅仅是机会吗? 三、2005年 初一:1、带着上路 2、它躺在心灵的角落里,只愿意接受主人的探访;它是行动的指挥棒,牵引着主人的日常言行;它也是一道不上锁的门,任由主人带 朋友来参观。它的名字叫——秘密。其实,不但每个人心中有秘密,群体也可能有群体的秘密;有能够公开的秘密,也有不能公开的秘密。请自拟一个含有“秘密”一词的作文题目(如“公开的秘密”“我俩 的秘密约定”“当秘密被人知晓后”“少年的秘密有谁知”等),写一篇 不少于5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题材自选,文体不限,要求写出 真情实感。 初二:1、你的,我永远记得 2、一天,农夫牵着自己的驴子经过一个枯井时,一不小心,驴子掉 进井里了,驴子在里面绝望地吼叫,可井太深了,根本无法把驴子 救上来,农夫决定把枯井给填了,把驴子埋在里面。当农夫把土一 点一点铲进井里的时候,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只见驴子不 断地抖动着背上的泥土,把泥土一点一点踩到了脚下,结果,驴子 踩着本来要埋葬它的泥土,升出了地面,获得了新生。 请认真体会上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 不少于5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 初三:1、品读

2018第13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高中组)初赛题目

2018第13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高中组)初赛题目 (一) 摘 要 2018第13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高中组)初赛题目:《()诞生》。 2018第13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初赛分多场进行,并新增文学素养测评部分,计入成绩,本文特此整理第13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初赛题目,供大家参考练习。 半命题作文题目 《诞生》,1500字左右。 (二) 摘 要 2018第13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高中组)初赛题目:《选择》。 2018第13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初赛分多场进行,并新增文学素养测评部分,计入成绩,本文特此整理第13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初赛题目,供大家参考练习。 命题作文题目:《选择》 (三) 摘 要 2018第13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高中组)初赛题目:《心灵的童年》。

分,计入成绩,本文特此整理第13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初赛题目,供大家参考练习。 命题作文题目:《心灵的童年》 (四) 摘 要 2018第13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高中组)初赛题目:《新旧之间》。 2018第13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初赛分多场进行,并新增文学素养测评部分,计入成绩,本文特此整理第13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初赛题目,供大家参考练习。 命题作文题目:《新旧之间》 (五) 摘 要 2018第13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高中组)初赛题目:《我宁愿失去......,也不愿失去......》。 2018第13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初赛分多场进行,并新增文学素养测评部分,计入成绩,本文特此整理第13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初赛题目,供大家参考练习。 半命题作文题目: 《我宁愿失去......,也不愿失去......》 (六) 摘 要 2018第13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高中组)初赛题目:《坐在酒杯中》。

小学清明节主题班会完整版

小学清明节主题班会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小学清明节主题班会 【目的意义】通过此次主题班会活动,使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的悲壮历史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历史,缅怀革命先烈,激发学生们的爱国意识,增强学生们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信念,坚定跟党走的信心。 【活动时间】清明节。 【活动地点】班级教室。 【参加人员】全班同学。 【活动准备】 (1)录音机一台、录音带数盒。 (2)历史知识问答题题签。 (3)统一服装(校服)。 (4)布置会场。 (5)邀请校领导。 【活动程序】 放《红梅赞》歌曲录音带,在《红梅赞》的歌声中,主持人上场,宣布《烈火中永生》主题班会开始。

甲:《红梅赞》这首许多中国人并不陌生的歌曲,影响了几代为中华民族崛起和振兴而开拓进取,奋发图强。甚至不怕牺牲生命的中华儿女。 乙:小说《红岩》和电影《烈火中永生》也激励过亿万中国人,继承先烈的遗志,踏着先烈的足迹奋勇前进,开创新中国的业绩。甲:红岩英魂不散,红岩英烈永垂不朽! 乙:“从来壮烈不贪生,为党为民万事轻。愿以我血献后土,换得神州永太平。”(音乐止。) 甲:请看舞蹈表演《在狱中》。 (5名同学上场表演“绣红旗”其中1名同学扮演江姐,4名同学扮演狱中难友。) 乙:听,难友们在控诉国民党的暴行。 甲:听,难友们在畅想当五星红旗高高飘扬的时候…… 乙:(激动地声音响亮而高亢地)中国革命就要胜利了! 甲:(声音低沉而悲愤地)然而,1949年11月27日的那一天。乙:黑松林在诉说。 甲:黑松林在控诉。

合:黑松林在呐喊。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案例分析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案例分析 然而班级中总有一部分学生不能自主完成作业,完全是在老师的监督甚至逼迫下才勉强为之,对他们而言,作业更多的时候是一种负累。造成这一不良现象,主要是教师在作业的布置上,更多注重的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失去了作业发挥创造性、探究性的作用,同时长期机械抄记、单调乏味的作业,严重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学习活动的空间和语文素养的提高,制约了学生的个性的发展。因此,我们要重新全面认识作业的意义,尊重学生的个性,在作业的布置上既要关注后进生和中等生,又要关注优秀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让学生的观察能力、阅读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培养,更重要的是能引领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感悟到生活处处皆语文。鉴于这种现状,我在教学过程中对语文作业的设计做了新的尝试。 案例一:自主设计作业,作业分量好承担 在教完古诗后,我把作业的布置权下放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设计作业。 师:学习完了这两首古诗后,你打算给自己设计一份什么作业呢? 生1:我打算抄写这两首古诗,并进行背诵和默写练习。 生2:我打算把这两首古诗的意思说一说,并把其中蕴含的

道理写下来。 生3:我想根据这两首古诗的内容画一画。 生4:我想收集这两位诗人其他的诗来吟诵。 生5:我想收集整理其他说明一定道理的古诗。 生6:我想整理跟这两首古诗所说明的道理有关的例子。师:同学们,你们自己设计的作业比老师设计的还要精彩。那么,我们就按照1+X的方法,同学们在完成自己设计的一份喜欢、力所能及的作业的基础上,再选择其他人设计的、自己也感兴趣的作业。X的数量可以自由选择(多选不限)。作业量不作具体规定。 分析和反思: 追求作业的有效性必须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基础不同、能力不同、性格不同、习惯不同、兴趣不同的个体。所以作业的布置一定要面向全体,要关注人的差异,有弹性地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合适的学习方式。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和实际情况设计和选择作业。基础差的学生可以选择做一些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的作业,优秀的学生可以做难度较大的练习。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学生产生自卑心理,避免他们的学习兴趣被消损。当学生能自主、积极地完成不同治度、不同题的作业练习,他们就再也不会感觉到学习的无奈和负重。当然,在学生设计自主性作业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指导,教给

清明节文明祭祀宣传标语

清明节文明祭祀宣传标语 清明节宣传标语 1、清明时节雨纷纷,一束鲜花祭故人 2、关心生者,关爱逝者,关怀人生 3、逝人鲜花祭,美好你我他 4、文明祭扫,为创建山水生态园林城尽一份微薄之力 5、破祭奠陋习,树文明新风 6、清明时节寄哀思,花香袅袅故人知,烧纸旧习莫仿效,文明上坟好风气 7、清明上坟莫烧纸,栽花种树祭先人 8、文明祭扫、鲜花祭祀 9、祭祖毋忘文明,扫墓注意防火 10、祭而丰不如养之厚 11、厚养薄葬,文明祭奠 12、告别丧葬陋习,崇尚文明治丧 13、鲜花献故人,植树绿祖玟 14、清明扫墓不小心,烧了林木害六亲 15、告别陋习、文明祭奠 16、提倡文明祭奠、保护生态环境 17、文明祭祖、保护环境、自带火盆、随手清理 18、倡导文明祭祀、保护生活环境 1、推行文明殡葬,构建和谐社会。 2、文明祭祀,平安清明。 3、倡导绿色殡葬,推行文明祭祀。 4、倡导文明祭祀,反对封建迷信。

5、推行殡葬改革,落实科学发展观。 6、推行火葬,改革土葬,文明节俭办丧事。 7、破除千年封建丧葬陋习,树立当代文明丧葬新风。 8、禁止乱建坟墓,保护秀美山川。 9、禁止骨灰"二重葬"。 10、禁止将骨灰埋在非公墓区。 11、严禁在城区组织鼓乐队送葬,乱撒冥纸。 12、禁止在"三沿五区"修建坟墓。 13、骨灰应存放在合法的公墓骨灰楼。 清明节文明祭扫宣传标语 1、关心生者,关爱逝者,关怀人生 2、自强奋进,改革创新,服务至上,争创一流 3、再接再励,勇夺第一,争创全国文明单位 4、清明时节雨纷纷,一束鲜花祭故人 5、迷信烧纸何须用,文明祭扫慰故人 6、逝人鲜花祭,美好你我他 7、开展改树塑活动,再树文明新风 8、文明祭扫,为创建山水生态园林城尽一份微薄之力 9、破陈规陋习,树文明新风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