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苏科版第三章光现象单元复习题(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苏科版第三章光现象单元复习题(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苏科版第三章光现象单元复习题(含答案)

苏科版第三章光现象单元复习题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现象中,由于的反射而形成的是()

2、下列有关光的知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太阳光与湖面成60 °角,被湖面反射出的光线与湖面成30 °角

B.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入射光线靠近法线,反射光线也将靠近法线

C.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入射角减小20 °,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减少20 °

D.日食的形成原因不可以用光沿直线传播来解释

3.关于光的传播过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光的传播方向始终不变

B.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5千米/秒

C.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D.光在水中的速度小于在空气中的速度

4.我们之所以能看到树叶为绿色,是因为()

A.叶片吸收绿色光B.叶片反射绿色光

C.阳光在叶片上直线传播D.叶片与阳光发生绿色反应

5、雨过天晴的夜晚,月亮照着大地,路上还有些积水,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正确判断的是()

A.迎着月光或背着月光,水平暗处的是积水

B.迎着月光走,发出亮光的是积水;背着月光走,水平暗处是积水

C.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发出亮光处是积水

D.迎着月光走,水平暗处是积水;背着月光走,水平亮处是积水

6、皮鞋上擦过油后,还要用鞋刷或软布反复擦几下,越擦越亮,这是由于()

A. 反复擦可增加漫反射效果

B. 反复擦可使鞋油充填皮革凹坑,增加镜面反射效果

C. 鞋油的颜色好,所以越擦越亮

D. 鞋油比皮革亮,所以越擦越亮

7、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是日常所常见的两种反射,在这两种反射中的共同点在于()

A.都可以把入射的平行光反射成平行光

B.都可以使反射光在人的视觉里得到感觉,且感觉到强度相同

C.两种反射都是由于光传播到两种物质的分界面上产生的

D.每条光线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8、小明站在平面镜前3m处,当他向平面镜移动1m时,则小明在平面镜中的像()

A.离镜面1m,像的大小不变

B.离镜面1m,像变大

C.离镜面2m,像的大小不变

D.离镜面2m,像变大

9、一平面镜与水平桌面成45°角,一小球以1m/s的速度沿桌面向平面镜匀速滚去(如图所示),则小球在平面镜里的像()

A.以1m/s的速度做竖直向上运动;B.以1m/s的速度做竖直向下运动;

C.以2m/s的速度做竖直向上运动;D.以2m/s的速度做竖直向下运动。

10.如图,在一张纸上写上“21058”平放在桌子上,同时有两面镜子直立于桌面上,这时的两面镜子上都出现“21058”的像,把在前面放置的镜子里出现的像和左面镜子里出现的像分别叫做“正面像”和“侧面像”,则()

A.“正面像”和“侧面像”都是五位数,前者比较大

B.“正面像”和“侧面像”都是五位数,两者相等

C.“正面像”和“侧面像”都是五位数,前者比较小

D.“正面像”和“侧面像”中,只有一个五位数

二、填空题

11.晚上,在桌面上铺上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平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如图所示,从侧面看去,白纸是的,平面镜是的.

12.将点燃的蜡烛置于自制的小孔成像仪(如图所示)前,调节二者的位置,可以在屏上得到烛焰的________(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像,若只将塑料膜上的小圆孔改为三角形小孔,则像的形状________(选填“改变”或“不变”)。

13、太阳光与水平面成25°角射到平静的湖面上.则反射角为;若太阳光垂直射向湖面,则入射角是,反射角是。

14、如图所示,是一种显示微小形变的装置。在桌子上放两个平面镜M和N,让一束光依次被这两个平面镜反射,最后光束射到刻度尺L上。现用力F压桌面,若两个平面镜均转过θ角,则最后射向刻度尺L的光束将向(填“上”或“下”)转过角。

15. 我们在教室的各个方向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这是光的现象;而学习或工作用的台灯上有一个灯罩(如图所示),其作用是利用光的定律将光线尽量集中地照到需要照射的地方,因此灯罩内表面应尽量。

16、某水池中水深为1.5m,池边的路灯高出水面5m,路灯在水中的倒影是由光的形成的,倒影到水面的距离是m.

三、作图题

17.在下图中,根据给出的入射光线AO画出反射光线OB,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18.如图所示,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光源S发出的经过平面镜反射的两条光线如图所示,请画出对应的两条入射光线以及标出光源S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

四、实验题

19、为了研究影子长度与哪些因素有关,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图14实验:在水平地面上竖直固定一根长杆,长杆上装有一个可以上下移动的点光源A,再在地面上竖立一根短木条(短木条始终低于点光源A)。

(1)保持短木条的长度和位置不变,该同学将点光源A从图示位置逐渐向上移动,测得数据如上表:

该科学兴趣小组同学做此实验,想要验证的假设是。

(2)分析上述实验数据还可得到:在点光源逐渐上移过程中,点光源高度的增加时,则影子长度L(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图中S可表示点光源到短木条的距离,如果要研究影子长度L与点光源到短木条的距离S的关系,应先保持

不变,然后如何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小晨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如图:

(1)实验时小晨选择较薄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来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优点在于既能看到A的像,又能看到后面的蜡烛B,其原理为________。

A.两者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B.前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后者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两者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D.前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后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2)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原位置上放一光屏,发现光屏上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成正立的像;

(3)实验中,如果采用厚玻璃板,观测到蜡烛A通过玻璃板在不同的位置成两个清晰的像,且测得两个像之间的距离为0.8cm,则玻璃板的厚度为_________cm;

(4)实验中如果玻璃板没在水平桌面上竖直放置,则会导致的后果是_________。

苏科版第三章光现象单元复习题

一、选择题

1-5、DBABB 6-10、BDCBD

二、填空题

11、亮暗

12、倒立不变

13、65°0°0°

14、下4θ

15、漫反射反射光滑

16、反射5

三、作图题

四、实验题

19、(1)影子的长度可能与点光源的高度有关(2)减小

(3)短木条的长度和点光源的高度改变点光源到短木条的距离S

20、(1)D (2)不能(3)0.4 (4)无论怎么移动蜡烛,都不能和玻璃板后面的像重合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