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镜头阐述

电影镜头阐述
电影镜头阐述

电影镜头阐述

远景:抒发感情,渲染气氛。

近景:表现人物感情、心理活动。

全景:人物整体动作以及人物和周围环境的关系。通常用于拍摄课堂、会场、集市、商场

等一定区域范围的动作。是塑造环境中人和物的重要手段。

中景:反映内心.

特写:介绍人物突出影片主体形象,贯穿物体。

空镜头:又名景物镜头。通常出现在电影开头。

长镜头:又称镜头内部蒙太奇。

俯仰镜头:(转:“如何把握摄像机角度”一文)

快慢镜头:以24帧/秒为起点,喜剧效果明显。快慢镜头称为时间的特写。

主观镜头:从导演和观众的身份叙述叫客观镜头,从剧中人物的观点出发叫主观镜头。运动镜头:突出主体使注意力集中,造成审视冲态。运动镜头分为:推、拉、摇、移、

跟。

①推镜头:取景由大变小,被摄对象由小变大,整体形象由多变少。

②拉镜头:交代人物所处环境,与推镜头相反。取景由小变大,被摄对象由大

变小,整体形象又由少变多。

③摇镜头:描述空间,介绍环境。

④移镜头:扩大空间视野,表现广阔的生活场景。

⑤跟镜头:连续表现人物的动作、表情或细部的变化。

《电影镜头画面》

《电影镜头画面》课程建设报告 一、课程概况介绍: 电影美术专业是电影学学科的重点专业,《电影镜头画面》是美术系的一门品牌课程,该课程最早创建于50年代学院建院初期,是学院赴前苏联莫斯科电影大学留学和延安电影团专业教师集体智慧和学术研究的成果,为新中国电影事业培养了大量的优秀美术师。 课程的设计之初,就定位于课堂讲授与拍摄实践的相结合,但由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和经济基础,学生更多的是以课堂讲授为主,后来发展为两种形式的平行推进,现在的课程形式在保留了原有的特色基础上,加入了经典影片的读解与系统分析、镜头画面创作视觉效果的讨论。 五十多年来,在美术系几代教师的不断地实践、改革、创新、丰富、提高地过程中,形成了科学缜密、行之有效的教学计划。现在已经成为电影美术专业的重要品牌课程。 《电影镜头画面》课程主要是在本科生的2、3年级进行讲授与实践,是一门专业课,其讲授部分是70课时,实习部分是218课时。与该门课程相配套的课程有:《电影视听语言》,《电影美术概论》,《电影美术造型基础》,《电影人物造型》,《电影剧作基础》,《电影摄影基础》,《电影录音基础》,《电影表演基础》等等。 授课教师是具有硕士学位并在影视行业中活跃的电影工作者。他们将向学生介绍电影的语言与实践,鼓励学生通过活动影像探索一个创意可能表达的多种方式,使学生得到机会在最广泛的环境里去发展他们创作的可能性。艺术和技巧的教授是在课堂教学与动手实践,以及直接的导演经验相结合中进行的。要想学习并成为一个影像制作者,必须在影片的制作过程中,去学习为什么和怎样做;必须在动手操作的体验中去经历错误,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课程教学的方法主要有理论讲授、课堂讨论、论文写作,技术实验、画面设计、文字阐述、影片观摩、短片拍摄、实习讲评、作业讨论等多种多样的形式。 课程配备了国际先进的摄像及其附属设备,建造了专业后期制作实验室,特技摄影棚、观摩室等硬件教学条件;制定了完善的课程教学计划和实习计划和要求,规定了每一个作业的规格、长度、材料、技术要求和艺术要求。 电影作为一种活动影像是现代最重要的艺术形式。通过电影这个媒体,许多电影艺术创作者表达了他们对世界的最深刻的人性的想象。 大部分的艺术家都能很容易地在其个别的领域中创作,并积累经验。可是那些希望从事电影艺术创作的学习者却很难有机会磨练他们的技能,除非他出得起钱自己拍电影。这种超出个体创作者可控制的范围的艺术创作,使得更少学习电影艺术创作的人有染指实际经验的机会。在主流电影制作的世界里,影片的主要创意人员:编剧、导演、摄影、美术、录音、演员和剪辑师等,将个人的创意分割成极小的领域,这种电影制造业架构的分工方式,使得籍工作获取经验一事显得弥足珍贵。想要在执导高成本的电影之先,能够获取足够的经验,这点对于希望从事电影艺术创作的人而言是件相当迫切的事。

影视鉴赏名词解释简答题

1、剧本与分镜头剧本 剧本是一种文学形式,是戏剧艺术创作的文本基础,编导与演员根据剧本进行演出。与剧本类似的词汇还包括脚本、剧作等等。它以代言体方式为主,表现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 也是将文字转换成立体视听形象的 2、影视画面 所谓影视画面是指不间断的通过摄影机拍摄下来的静止或运动的对象,能表达一定涵义,并能与上下镜头画面进行组接的有可视影象的一段胶片片段。 3、景别 别是指由于摄影机与被摄体的距离不同,而造成被摄体在电影画面中所呈现出的范围大小的区别。 4、远景、全景、中景和近景 远景:指从远距离上拍摄的大场面.主要用来表现环境.表现总的气氛.表现空间,而不适于表现具体的动作和情节.全景:指被摄对象的全貌.全景比远景包括的范围小一些.但仍可表现被摄对象的整体.并能包括足够的环境.全景索然能表现出被摄对象一定的动作.但还是不适宜表现具体的细节.中景:中景包括被摄对象的大部分,中景以表现具体的情节动作为主.适合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它对环境的表现的局部的,不适合表现整个环境.近景:近景包括被摄对象最主要的部分.比中景更能突出的表现具体的情节和动作以及人物的情感.能交代具体的细节. 5、特写 特写:是被摄对象的某一局部,能鲜明的交代具体细节.给观众深刻的印象.但是不适合表现环境. 6、焦距 焦距,是光学系统中衡量光的聚集或发散的度量方式,指平行光从透镜的光心到光聚集之焦点的距离。亦是照相机中,从镜片中心到底片或CCD等成像平面的距离。 7、运动镜头P83 拍摄要点移动摄像主要分两种拍摄方式,一种是摄像机安放在各种活动的物体上;一种是摄像者肩扛摄像机,通过人体的运动进行拍摄。这两种拍摄形式都应力求画面平稳、保持画面的水平 8、平视镜头与俯视镜头0P85 平视镜头是一种非常中性化的镜头,镜头中角色对象的力量、善恶等属性随着镜头中其他元素的变化而产生起伏,平视镜头本身无法对视野中的角色对象加以评价. 指的是人眼处于平常生活状态下的俯视镜头,不包含类似鸟瞰镜头这样的极端俯视镜头.俯视镜头没有鸟瞰镜头的统治感和主宰感。 二、名词解释 2、平行蒙太奇P105 又称并列蒙太奇。指两条以上的情节线并行表现,分别叙述,最后统一在一个完整的情节结构中,或两个以上的事件相互穿插表现,揭示一个统一的主题,或一个情节 3、交叉蒙太奇 P105 是把同一时间在不同空间发生的两种动作交叉剪接,构成紧张的气氛和强烈的节奏感,造成惊险的戏剧效果。 4、重复蒙太奇 P106 具有一定寓意的镜头在关键时刻反复出现,以达到刻画人物、深化主题的目的。 5、长镜头P106 长镜头是一种拍摄手法,它相对于蒙太奇拍摄方法。这里的“长镜头”,指的不是实体镜头外观的长短或是焦距,也不是摄影镜头距离拍摄物的远近,而是拍摄之开机点与关机点的时间距,也就是影片的片段的长短。

风声电影局部镜头分析

风声电影局部镜头分析 1、电影03:36~04:00时,两个机位镜头,分别反映两人的面部表情,以更好的刻画两人的心里活动。其中两人交谈时用到一个同镜头,同时刻画两个人,运用比较巧妙。机位镜头要遵循匹配的原则,同一场景中若干镜头直接应该具备一致性的要求,称之为匹配的原则。 2、电影05:17~05:43时,利用黑白特技摄像机特效,类似报纸在旋转景物镜头,利用报纸反映当时事实,是一种叙事方式,给故事增加一种真实感。

3、电影10:05~11:01时,固定镜头拍摄。电影中反应的是一个闹市的场景,用固定镜头来 更好的反应集市的混乱,人的噪杂,在传递信息时也不易被发现。 4、电影11:45~12:06处时,添加字幕。字幕特效跟声音相结合,在镜头表达不出那个意思时,介绍补充故事情节。电影中多出使用字幕特效,例如:人物第一次出场时、表达情报内容时、和一些时间介绍。很多电影电视剧都会用到这样的表达手法。其表达手法简单、明了、易懂,也一定程度上增加电影内容的趣味性。一些漂亮的字幕特效比较引人注目。

5 、电影23:42~23:56处时,特写镜头和全景镜头反复切换。在武田长宣布内鬼就在他们5个人当中时,每个人物面部特写和全景镜头相互切换,反映各个人物的面部表情变化,来刻画人物心理,是比较有代表性的表现手法。其拍摄手法是:固定机位拍摄全景,流动机位拍摄特写,后期编辑时可用专场切换,可保证各个镜头都精彩。 6、电影24:37~25:06处时,摇镜头和摇镜头相组接。反映一个远景,用来模拟望远镜的效果,望远镜效果通过遮罩来实现,多在PS里实现。王处长观察他们5个人的举止使用到的。 7、电影到40:54~42:20处时,电影利用队列构成,反映一个主题。其中有:多画面、人物的反应方向、并行蒙太奇。用一个镜头来反映多个画面,有对比和同步叙事的效果。王处长让他们几个人分别写自己的官位、职等、立功情况是出现的,让几个人同时出现在画面中,用以对比,分别刻画每个人的反映。 8、电影到01:16:24时,也就是对吴大队长用针灸酷刑时,用到特写镜头,表现人物的面部表情,刻画任务的心里。类似这种镜头电影中经常出现,刻画人物细致入微。特写镜头呈现在银幕上,由于它距离短,取景范围小,画面单一、集中、突出,把所表现的对象从周围环境中吐出来放大,因此造成强烈和清晰的视觉形象,得到强调的效果。定影中的特写,是突出和强调细节的手段,可以把原来看不清或容易忽视的细小东西借此刻画人物、烘托气氛。

电影镜头语言和画面构图

一.景别: 1.划分:主体被画框截取部位,主体所占画面面积比例大小2.种类 3决定景别的主要条件: a.场景空间 b.距离 c. 物镜的焦距 d.影片风格,导演风格 4影响景别改变的因素: a镜头切换《饮食男女》吃饭 b.人物运动《罪证》医生出场 c.摄影机 d.变焦距的运用《生7,4》战友之死 e.变焦点的运用《阿飞正传》张国荣,曼玉床戏 5.景别的作用: a.体现影片的叙事风格

b.表现戏剧情节,内容重点,强化演员表演的重点 c.对场景、画面中的环境空间及构图有机地取舍 d.集中、规范观众的视觉注意力 e.决定影响画面视觉变化的节奏与变化的效果 f.展现场景空间、交待人物关系,体现场面调度关系。 《战地浪漫曲》1984年 二.摄影构图: 1.影视摄影特点: a.画面的运动特性。《快跑罗拉》奔跑 b.画面的整体效果性。《生于七月四日》越战剪成后看,整体把握。c.画面的时空限制性——画面简洁、明确构图形式——实质 d.画面的多视点、多角度《快跑罗拉》嗲电话 现在时嗲电话——彩色 过去时——黑白 将来时——闪前定格 罗拉心理——动画,人像闪格 e.画面、画幅比例固定性(反例《JFK》) 1:1.375 横向调度 1:1.66 (欧洲) 1:1.85 (美国) 1:2.35 (宽银幕) 1:1.33 (电视) (9:16)1:1.778 (高清淅度电视) 14寸彩监: f.画面处理的现场性: (现场完成)——不同于绘画(可修改,重画) 要求、导演、摄影、拍前,有明细的设计。 2.幅面划分: a.几何中心:呆板、死沉、单调 稳重、庄严、神圣《大红灯笼》吃饭

b.视觉中心(趣味):(人的生理惯、视觉习惯) c.边角:前景、背景、处理位置 3.人物处理: a.居中处理:庄重感、宗教感 呆板—紧张《杀手里昂》女孩家被杀 b.靠边处理:(宽银幕多用)《杀手》厕所,女孩见警察 c.斜向处理:《新龙门客栈》—强化人物动态效果。 4.背景处理: a.背景作用: (1)可以用丰富画面的视觉形象,来揭示画面主体及内容。 《大红灯笼》片头 《钢琴课》第一次海滩 (2)可以使画面在主体之后再形成造型效果,增加画面的空间深度和空间关系《霸王别姬》排练(3)表现表达特定的环境,用以创造气氛。《巴顿将军》片头 (4)构成与主体在位置上,距离上的相互关系。 《阿飞正传》刘嘉玲 (5)在空间层次、色彩、影调等方面,丰富构图表现性。 《七月四日生》越战太阳 (6)衬托主体:以静衬动,以动衬静。 《重庆森林》梁朝伟失恋 (7)背景关系也可以为场面调节器度提拱视觉的基础。 b.背景处理要注意的问题: (1)画面构图要突出主体,背景不要喧宾夺主。 (2)背景的应用要符合机位与人物调度关系,借位置不能太多。 借位置:1实景纸箱 2 13陵砖头 3有情人酒吧罗刚近景 (3)背景的影调、色彩、虚实、动静要与主体有对比关系。 (4)人物背景在叙事要求下,虚实要适度,不可太虚或太实。

视听语言镜头分析角度写《活着》这部电影的影评.doc

从视听语言镜头分析角度写《活着》这部电影的影评 故事的主人公福贵是一个嗜赌如命的纨绔子弟,把家底儿全输光了,老爹也气死了,怀孕的妻子家珍带着女儿凤霞离家出走,一年之后又带着新生的儿子有庆回来了。福贵从此洗心革面,和同村的春生一起操起了皮影戏的营生,却被国民党军队拉了壮丁,后来又糊里糊涂的当了***的俘虏。他们约定,一定要活着回去。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平安回到家中,母亲却已去逝,女儿凤霞也因生病变哑了。 一家人继续过着清贫而又幸福的日子。在“大跃进”中当上区长的春生不慎开车撞死了有庆,一家人伤痛欲绝,家珍更是不能原谅春生,她说:“你记着,你欠我们家一条命。”文革时,春生遭到迫害,妻子自杀,一天半夜他来到福贵家,把毕生积蓄交给福贵,说他也不想活了。这时家珍走出来对春生说“外面凉,屋里坐吧。”春生临走时,家珍嘱咐他,“春生,你还欠我们家一条命哪,你可得好好活着!” 后来凤霞认识了忠厚老实的二喜,两人喜结良缘。然而不幸总是不肯放过福贵一家。不久凤霞生下一子,自己却因难产而死。凤霞的儿子取名叫馒头,聪明可爱。影片结尾,福贵对馒头说,“你是赶上好时候了,将来这日子就越来越好了。” 四十年,弹指一挥或是沧海桑田,无数黄面孔的、沉默的、坚韧的中国人就这么无声无息地继续活着。 之所以题目叫“活着”,为的是加以区别于华的小说。因为大风看过小说的人都江堰市会意识到两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区别。尽管二者提示的主题一致的。当然。这咱差异是由于故事情节所依托的载体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即文字传述与情景再现的不同。今天我们姑且不去讨论小说与电影的熟优熟劣,熟深熟浅,而仅就张艺谋导演的电影进行一些论述,因为毕竟在中国当代的电影作品中它是那样的经典与诱人,在它们中间包含着太多值得去品味与解读的东西。 电影“活着”在提示了人生主题的同时期更重要也是更突出的展示了一种深沉而凝重的大历史主题。之所以叫大历史,是以区别某朝某代自导自演的“钦定历史”。整部影片跨度很大,从解放前一直到七十年代后,可以说涵盖了新中国由成立至发展所走过的三十多年的历程。纵观电影我们就会看到并深深体会到元人张养浩早在七百年前就已经发出了那一声无可奈何的感叹: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是多么的有震撼力呀!解放战争时的。 活着》,确实在无遮无拦地大喜大悲,让你随之无所顾忌地大笑或流泪。但不是强迫型煽情的肥皂剧。影片给我的震撼,也许远比一万页声泪俱下的控诉演讲稿要强烈的多,深刻的多。在阳光柔媚的午后,三个人,守在空荡荡的教室里再看《活着》的后半部分。以为几年后的自己会跳出剧情,清楚地看它,戏谑地看它,可还是没能忍住眼泪。听见邻座女孩轻声的啜息。大家没有互相看一眼,空气似乎凝固在沉重里--即使一分钟前你还在无奈大笑。 余华的小说,亮色少得多。只余老人福贵和一条也叫福贵的老牛。人生若梦,偶然的东西太多,宿命的因由也不少。一家人各自似乎无意间就离开了人世。站在耕田的两个"福贵"面前,我们一定无话可说,只能呆立在树荫下,忽然间觉得天地间一切都毫无意义。我们更上层楼,我们勾心斗角……这些东西忽然显得可笑。

分析电影中的长镜头的运用

分析电影中的长镜头的运用 长镜头是指用比较长的时间,对一个场景、一场戏进行连续地拍摄,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镜头段落。这是网络上对于长镜头的定义,长镜头顾名思义,就是在一段持续时间内连续摄取的、占用胶片较长的镜头。通过复杂的场面调度和对摄影机的精密掌控,将镜头语言所能带给观众的视觉冲击力提升到最大化。同时,许多电影开场时的长镜头也在不同程度上承载着导演们所期望达到的叙事意图,或者暗含着导演们在气氛营造和情绪渲染方面的良苦用心。 一部电影的开场是整部影片极为关键的组成部分,优秀的电影作者能够通过开场时的第一个或者一连串镜头,极其精练地将接下来两个小时内的故事脉络、情节走向、主角性格、悬念设置、情绪基调、主题涵义等或直接或间接的透露出来。可以这么说,开场戏完全起着定调子的作用,对能否第一时间吸引观众注意力并指引观众充分入戏,至关重要。由于电影开场戏统领全局的特殊地位,使它和承载着巨大信息量并提供着充分代入感的长镜头相得益彰,堪称绝配。不过,用长镜头开场这种选择既充满了诱惑力,又颇具难度与挑战性。用好了的话,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用不好的话,却也能引发观众的反感与迷惑而导致全盘皆输。 长镜头分为固定长镜头、景深长镜头、运动场镜头这几类。固定长镜头就是机位固定不动、连续拍摄一个场面所形成的镜头。最早的电影拍摄的方法就是用固定长镜头来记录现实或舞台演出过程的。卢米埃尔1897年初发行的358部影片,几乎都是一个镜头拍完的。景深长镜头是用拍摄大景深的技术手段拍摄,使处在纵深处不同位置上的景物(从前景到后景)都能看清。例如拍火车呼啸而来,用大景深镜头,可以使火车出现在远处(相当于远景)、逐渐驶近(相当于全景、中景、近景、特写)都能看清。一个景深长镜头实际上相当于一组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镜头组合起来所表现的内容。运动长镜头是用摄影机的推、拉、摇、移、跟等运动拍摄的方法形成多景别、多拍摄角度(方位、高度)变化长镜头,称为运动长镜头。一个运动长镜头可以起到一组由不同景别、不同角度镜头构成的蒙太奇镜头的表现任务。 电影的剪辑往往是一部电影成功非常重要的环节,而我们特别爱看这些推得很棒的长镜头原因可能就是觉得它看起来操作很难,还有就是可以随着它的节奏和摄影机的运动可以掌握角色彼此间或是当下景物的相对关系。影史上有许多电影导演选择困难的“长镜头”技巧放在他们的作品中,以作为炫技的标志,但也不是所有的长镜头都像这些经典电影一样让人记忆深刻。因为这毕竟是一个无法

经典电影赏析资料讲解

经典电影赏析 如何解读一部影片呢?我们应该从主题和元素这两个角度来看。 主题:你应该知道一部电影想告诉我们什么,我们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元素:视觉和听觉的两方面组成了电影的元素,画面和声音就是电影语言的基本语汇。 1. 画面 A.镜头元素 (1)景别运用,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 特写:拍摄人像的面部、被摄对象的一个局部的镜头。它可使表现对象从周围环境中突现出来,造成清晰的视觉形象,得到强调的效果。特写镜头能表现人物细微的情绪变化,揭示人物心灵瞬间的动向,使观众在视觉和心理上受到强烈的感染。 近景:摄取人物胸部以上的电影画面。它能使观众看清人物的面部表情,或某种形体动作,有利于对人物的容貌、神态、衣着、仪表作细致的刻画。 中景:摄取人物膝盖以上部分的电影画面。它有利于显示人物的形体动作,有利于交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以加深画面的纵深感,表现出一定的环境、气氛,而且通过镜头的组接,还能把某一冲突的经过叙述得有条不紊,常用以叙述剧情。 全景:摄取人物全身或场景全貌的电影画面。它可以充分展示人物的整个动作和人物的相互关系。在全景中,人物与环境常常融为一体,能创造出有人有景的生动画面。 远景:是指表现广阔空间或者开阔场面的画面的景别,是所有景别中视距最远、表现空间范围最大的一种景别。在电视节目中常用于表现地理环境、自然风貌和开阔的场景和场面。 大远景:通常是从高角度拍摄的画面,用来做为定场镜头或提示宽广开阔的空间。 (2)运动镜头——相对于固定镜头,通过相机的推,拉,摇,移和升降 来表现 推:分为变位置和变焦距(霸王别姬) 拉,相对与推 摇:借助三脚架来上下左右移动 移:横移,纵跟和斜移 升降:用升降车或升降臂(罗马假日) B、转场: 每个段落(构成电视片的最小单位是镜头,一个个镜头连接在一起形成的镜头序列)都具有某个单一的、相对完整的意思,如表现一个动作过程,表现一种相关

3分析影片的镜头语言构图镜头运动

构图的方式: 一、几何中心式构图 几何中心不等于视觉中心,主体处于几何中心,尤其当主体呈对称结构时,画面左右相当,缺乏变化因素,因此大部分时候会造成过于稳定、沉闷的感觉。有时将主体置于几何中心时,为了使画面更具动感,可以安排陪体与背景。 二、黄金分割式构图 因为人有两只眼,在瞧到一幅画面时,目光首先聚焦的点在中心两侧,因此将主体置于黄金分割线(或黄金分割线的简化版九宫格构图与三分法构图)上,能够迅速吸引观众目光。 三、框式构图 框架可以利用布景中的物体,如镜子、门框、桥洞等刻意为之,也可以巧妙选用天然景观形成,还可以利用过肩镜头中的两个肩膀形成夹角。框架能迅速收窄注意力撒向的范围,并且由线条组成,能增添画面造型的美感。 四、对称式构图 同类物体对称布局形成对称式构图。 五、均衡式构图(色彩与构图) 色彩的心理感受(大小与轻重):面积相同时,明度高显得面积大,明度低显得面积小,因为明度高的色彩更向外膨胀。明度高的色彩显得轻,明度低的显得重。 根据不同类别/数量的物体的色彩心理感受均衡布局形成均衡式构图。 对称式构图与均衡式构图都能造成“势均力敌”的感觉,均衡式构图能在主体与陪体间产生对比、隐喻与象征的含义。 六、不均衡构图 也可以形成画面内的对比、隐喻与象征,比如左右/上下一边强大,一边弱小等。 七、对角线构图 根据视线关系形成对角线构图。产生对应关系,形成照应。 八、倾斜式构图 能使画面产生独特的美感或不稳定感,并且能够在一定画幅中容纳下更多的内容。

前景的作用: 1、丰富画面内容,增强层次感,交错的线条产生美感。虚化的前景能使画面整体感觉更加柔与,特别用在主体就是柔美的女性及抒情性场景中; 2、前景经过主体或主体从后面经过前景,都能产生节奏感。 角度的意义: 1、平拍符合人平时的视觉体验,因此更为客观、中立; 2、俯拍使人物在环境中显得渺小、卑微; 3、仰拍使人物高大,形成崇高、威严感。 景别的含义: 特写: 1、特写可以拉近观众与人物之间的距离; 2、更富有视觉冲击力; 3、捕捉演员的面部表情神态、身体特征以及细微动作等。 中景: 1、捕捉演员的姿势与肢体语言,但范围仍然足以让观众瞧到面部表情微妙的变化; 2、就是一般多人对话镜头的主要拍摄模式。 全景: 1、展现人物的姿态,多个人物之间的关系与场景整体的氛围; 2、让观众保持更为客观的态度与一定的距离去观察人物。 备注:景别越小,观众与人物越亲密,景别越大,观众越能保持客观。 镜头运动的种类: 一、固定镜头,推、拉、摇、移、跟、升降镜头,综合运动镜头、主观镜头 固定镜头的特点与使用方法: 1、展现接近静态或运动速度缓慢的人与物; 2、交代环境、展现人物状态;

电影分镜头脚本格式

电影、电视节目分镜头脚本格式 片名: 说明: 镜号:每个镜头按顺序的编号 景别:一般分为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和显微等 技巧:包括镜头的运用—推、拉、摇、移、跟等,镜头的组合—淡出谈入、切换、叠化等。 画面:详细写出画面里场景的内容和变化,简单的构图等。 解说:按照分镜头画面的内容,以文字稿本的解说为依据,把它写得更加具体、形象。 音乐;使用什么音乐,应标明起始位置。 音响:也称为效果,它是用来创造画面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如现场的环境声、雷声、雨声、动物叫声等。 长度:每个镜头的拍摄时间,以秒为单位。 例:片名:《三让一树花常开》

二、专题片素材文稿报送格式 片名: 说明: 镜号:每个镜头按编辑顺序的编号 长度:该镜头的起、止时间 画面:详细写出画面里的场景的内容和变化,简单的构图等 解说:与该镜头对应的解说词,时间长度应与画面时间长度一致,如有采访,应在对应画面中打印出采访对象的姓名、职务、身份及采访内容字幕,并在“解说词”栏详细说明 音效:包括音乐和音响 例:片名:《大山的女儿》

三、消息类新闻文稿报送格式 1、文稿用A4纸5号字打印成20×20的稿纸,一式三份,加盖公章。 2、画面质量要求清晰、稳定,多条新闻之间一定要用彩条或其他方法分隔开来。 中文文库:https://www.360docs.net/doc/9118097152.html,

电视节目制作技术:https://www.360docs.net/doc/9118097152.html,/zsb/zjx/ zjx10/COURSE.HTMl 镜头语言的基本知识 一、电影、电视的景别 景别,根据景距、视角的不同,一般分为: 一、根据景距的变化分类 极远景:极端遥远的镜头景观,人物小如蚂蚁。 远景:深远的镜头景观,人物在画面中只占有很小位置。广义的远景基于景距的不同,又可分为大远景、远景、小远景(一说为半远景)三个层次。 大全景:包含整个拍摄主体及周遭大环境的画面,通常用来作影影视作品的环境介绍,因此被叫做最广的镜头。 全景:摄取人物全身或较小场景全貌的影视画面,相当于话剧、歌舞剧场“舞台框”内的景观。在全景中可以看清人物动作和所处的环境。 小全景:演员“顶天立地”,处于比全景小得多,又保持相对完整的规格。

《影视鉴赏》

校级选修课《影视鉴赏》学习要点 主讲教师: 孙景曾 1、课程性质 《影视鉴赏》是盐城工学院艺术审美类校级选修课之一。1998年秋学期首开该课程,是教育部推荐的高校公共艺术主干课程。也是我校选修课特色课程。 24学时,八讲。 2、教学目的 该课采取理论修养与鉴赏能力双重并进、相辅相成的教学方法和教学体系。 通过教学,指导学生学习影视艺术的基本知识,掌握影视艺术的流派、语言、类型、结构、导演、表演、文化等内涵,并把握方面的或综合的鉴赏评价作品。使学生树立科学的审美观念,进而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和文化艺术修养。 3.教学特点 解析式――流派、类型、语言、结构、导演、表演、文化等方面鉴赏 练习式――讲理论、看作品、作练习 以下列32个学习要点解答★ 第一讲影视鉴赏绪论(3课时) 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教学,认识影视艺术的特质、影视艺术鉴赏的意义、影视艺术鉴赏的层次和途径,把握影视艺术鉴赏的方法,了解课程学习的要求,从而有效进入课程的学习。 ★影视艺术的特质是什么? 影视是人类知道其创造日期的新艺术门类,被称为"第七艺术"和"第八艺术".影视艺术是我们形象地有效地深刻地反映我们所感知和表现的主客观世界的手段载体和窗口. ★影视艺术四大特质是什么? 运动性镜头的运动、画面的连贯、时空的真实再现 造型性人与物动态形象可视,是影视叙事的最重要手段 假定性一旦假如,必有果然;同时艺术逼真来自舞美化妆表演及制作的特殊创造逼真性镜头前、画面上比真实还要真实 ★影视艺术鉴赏的意义是什么? 1.生活娱乐意义 2.文化认知意义 3.艺术审美意义 4.文艺评论意义 5.思想教育意义 ★影视艺术鉴赏的层次和途径有哪些? 层次1.艺术技巧层次 2.艺术思想层次 3.文化内涵层次

电影镜头语言分析资料报告

主题:电影镜头分析 分析样片:《唐人街探案》《老炮儿》《夏洛特烦恼》《功夫》 分析镜头:唐人街探案/3个 老炮儿/3个 夏洛特烦恼/3个 功夫/1个 顺序:影片梗概- 镜头截图- 镜头分析

电影-《唐人街探案》 电影梗概:天赋异禀的结巴少年“风”警校落榜,被姥姥遣送泰国找远房表舅——号称“唐人街第一神探”,实则“猥琐”大叔的“唐仁“散心。不想一夜花天酒地后,唐仁沦为离奇凶案嫌疑人,不得不和风亡命天涯,穷追不舍的警探——-“疯狗”黄兰登;无敌幸运的警察——“草包”坤泰;穷凶极恶、阴差阳错的“匪帮三人组”;高深莫测的“唐人街教父”;“美艳风骚老板娘”等悉数登场。七天,唐仁、风这对“欢喜冤家”、“天作之合”必须取长补短、同仇敌忾,他们要在躲避警察追捕、匪帮追杀、黑帮围剿的同时,在短短“七天”,完成找到“失落的黄金”、查明“真凶”、为他们“洗清罪名”这些“逆天”的任务。 镜头一 镜头分析:该镜头中所讲述的容是在电影中期,唐仁与风一直在追寻杀人凶手,却没有任何的线索,只好来到了案发现场进行推理并展开了犯罪现场的大脑联想还原,本镜头有趣的地方在于首先第一点,影片导演可能利用了替身模特或者是后期剪辑技术,使画面中同时出现真正的唐仁与风和他们脑海里所联想出来进行推理过程的“自己”,让其推理的过程与具体

的想法能够通过画面进行清楚的表达,这个手法的运用使整个情景看起来既不可思议又非常富有趣味性,又为电影带来一丝漫画式的画面感觉;其次第二点,该镜头只是截取的其中一个推理环节,在整个推理过程中,画面中的灯光都聚焦于推理中的二人身上,同时,如果他们推理出了某个关键环节,镜头灯光也会聚焦在他们用来进行推理过程的“自己”身上,来表现其当时的动作和想法,除此之外,其它地方则全部虚化和隐藏,这样做一是让观众可以更好的把视线和心理聚焦与投入到他们推理的环节中去,二是减少了许多其它因素的干扰,使推理的过程与环节更加的清晰和细致,三是此灯光的运用同样是一种漫画式幽默的表现手法,超脱现实,与想象接轨,更加容易烘托出这种联想与推理的气氛和情境。同时通过这种聚焦式的灯光不仅将人物烘托的有棱有角,更将整个推理过程塑造的立体形象,给观众更为直观清晰的感受。 镜头二

影视作品的鉴赏方法

影视作品鉴赏需要掌握影视作品的内容与形式,对作品进行全方位的透视。影视作品解读可以分为文本内解读和文本外解读,文本内的解读是画格、镜头和段落的分析,而文本外的解读则是多角度、多视域的社会、文化、时代、审美、政治等方面的分析。影视作品是视听艺术,基本的结构单位是镜头,这就需要准确掌握影视作品的镜头与镜头的结构方式:镜头语言、蒙太奇、长镜头、场面调度。对影视作品的结构的掌握同时也是对其意义的解读。影视作品的结构按照层级可以划分为画格、镜头、段落。画格是影视作品最小的单位,就是一格画面的图像。我们在观看影视作品时,画面静止的内容就是一格画面,也是一格胶片的内容。对画格可以进行构图分析,对拍摄对象、位置关系、光线、色彩、前景、后景和背景等进行仔细的分析。镜头的内容其实就是画格的集合,镜头会因此产生人物的运动,从而进行叙事,镜头分析是影视作品的基本分析单元。对镜头的构图、色彩、光线、场面调度和镜头中人物的身体、表情、动作等等方面的分析是影视作品意义解读的基本组成部分。镜头之间的组合形成段落,段落可以交代场景,也可以进行叙事,形成一个小情节。 镜头之间也可以产生修辞效果,形成抒情性段落和表情段落。在镜头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段落分析,最后形成影视作品的分析。对一名选修影视艺术鉴赏课程或影视艺术初学者来说,最基本的要求是能够从视听语言出发,理解作品的美学、社会和文化含义,对作品的主题、叙事、人物等方面进行准确的分析。 一、影视作品鉴赏能力的培养 影视作品是现代传媒时代的艺术,这种光影构筑的世界具有独特的魅力,分析影视作品的情感、美感和艺术内涵非常重要,因为只有理解了这些方面才能感受到影视艺术的独特感染力。 1.重视影视知识的积累 专门的影视分析与一般的观众观看电影电视是不一样的。观众看电影或电视作品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而专门的电影或电视作品分析则不大一样,首先是需要一定的影视知识的积累。作为一般的选修者或爱好者,需要积累的影视知识很多,阅读的书籍也很多,首先可以系统地涉及专门的中外电影史或电视史、影视美学以及影视评论;其次则可以阅读关于中外经典电影、本章内容的写作主要参考了《电影艺术词典》(修订版),王心语著《导演艺术基础》,林洪桐著《表演艺术手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精华》等,特此感谢。033奥斯卡获奖电影和其他电影节获奖的影片等介绍或分析的书籍。只有阅读了一定数量的影视作品介绍或分析的论著才能具有比较系统的影视知识,从而可以对影视作品进行正确的意义解读和全面的审美体验。当然,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一定的影视理论知识,有意识地培养专业的影视思维,培养视听语言体验和欣赏的习惯,可以说是事半功倍的事情。但是现阶段影视教育在中国处于刚刚兴起的阶段,专业的影视专业老师很少,初学影视艺术鉴赏的学生如果完全是自学,那么就特别要注意影视知识的系统学习。 2.不断扩大知识面 影视艺术鉴赏需要一定的影视、美学和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这些知识后可以对影视作品进行专业的分析及表述,否则只能陷入文学的泥淖,把影视作品当作文学作品来分析。因此,除了掌握一定的影视知识之外,美学知识的学习可帮助观众获得审美能力的提升,可以对作品进行文本内外的阅读,即对影视作品的主题、人物、情节进行到位的阅读。文化方面的修养可以使得观众拥有广阔的知识面和多维度的视域,从宏大的文化视域对作品进行恰当的分析。 3.养成写影评的习惯

影视鉴赏作业一参考问题详解

作业一(占形成性考核20%) 1927年10月,好莱坞电影标志着有声电影的诞生。 满分:2分得分: 2分 A 《摩登时代》 B 《爵士歌王》 C 《关山飞渡》 D 《小叛逆》 正确答案:B 学生答案:B 老师点评:修改 答案解析: 考察电影常识 ? 2 1、1895年12月28日,法国卢米埃尔兄弟首次公映。满分:2分得分: 2分 A 《里昂贝尔库广场》 B 《婴儿的午餐》

《水浇园丁》 D 《火车进站》 正确答案:D 学生答案:D 老师点评:修改 ? 3 视听同步使用的剪辑技法,有时空舒缓法、情绪呼应法和。满分:2分得分: 2分 A 拖声法 B 捅声法 C 内容紧凑法 D 声画分离法 正确答案:C 学生答案:C 老师点评:修改 ? 4 音响,分为现实声音、表现性声音和。 满分:2分得分: 2分

扩张性声音 B 超现实声音 C 虚拟声音 D 伸缩性声音 正确答案:B 学生答案:B 老师点评:修改 ? 5 从视听媒介的表现形式划分,影视中的声音可以分为有声语言、音响和。满分:2分得分: 2分 A 音乐 B 乐音 C 声气 D 声源 正确答案:A 学生答案:A 老师点评:修改 ? 6 光学镜头按焦距一般分为广角镜头、标准镜头和。

满分:2分得分: 2分 A 电动伸缩镜头 B 长焦镜头 C 远摄镜头 D 鱼眼镜头 正确答案:B 学生答案:B 老师点评:修改 7 姜文《阳光灿烂的日子》改编自王朔的。满分:2分得分: 2分 A 《空中小姐》 B 《过把瘾》 C 《动物凶猛》 D 《永失我爱》 正确答案:C 学生答案:C 老师点评:修改

“新浪潮”电影发生在。 满分:2分得分: 2分 A 意大利 B 法国 C 德国 D 英国 正确答案:B 学生答案:B 老师点评:修改 ?9 长镜头中,单个镜头的时长多在30秒到分钟之间。满分:2分得分: 2分 A 30 B 40 C 10 D 50 正确答案:C 学生答案:C 老师点评:修改

浅析特写镜头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

浅析特写镜头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 摘要:作为电影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段之一,特写镜头在影视作品中所发挥出的五个作用其意义是重大的,本文力图从不同风格影视作品中的镜头的展示来探讨这一点。 关键词:特写镜头影视作品作用从弗莱德.奥特在爱迪生实验性影片中打喷嚏的特写镜头开始,到格里菲斯继续推动对特写镜头的运用,再到特写镜头一度成为“电影的光荣和骄傲”,特写镜头一路走来,其发挥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通过理论学习及实践创作我们不难发现,景别的运用、拍摄方法(固定或运动)和拍摄角度(俯、仰、平及横向角度)等元素是导演在画面创作技法上的部分,而本文主要探讨的则是景别运用中的特写镜头的使用,其意义正如周传基教授所言“特写镜头应当作为视觉重音来运用”。 一、通过特写镜头展现人物的行为过程通过一组特写镜头来展现人物的一系列行为过程,在电影创作中屡见不鲜,究其原因在于这一用法可以使原本拖沓的动作变得很“干净”,甚至产生一种节奏感。如电影《饮食男女》的开头一段就是通过一组以特写及大特写景别为主的镜头来表现老朱做菜的整个过程。 1、固,特,俯拍,鱼缸里游着几只大黑鱼,紧接着老朱的手入画,猛地从缸中取出一条大鱼。 2、固,大特,老朱一只手拿鱼,另一只手猛将一双筷子插进鱼肚,然后剐鳞。 3、固,近,仰拍正在剐鳞的老朱,剐完磷后,将鱼放至案板上。 4、固,大特,老朱一只手按住鱼,另一只手开始剖鱼肚,之后开始清理鱼内脏。 5、固,近,仰拍在清理鱼内脏的老朱。

6、固,大特,老朱在案板上剁鱼肉。 7、固,大特,老朱将剁好的鱼肉放在面粉中,抖了抖后又取出来。 8、固,大特,老朱一手拎鱼,另一手拿大勺往鱼上淋油,随即将鱼放入锅中。 9、固,大特,老朱将鱿鱼放至案板上,开始切鱿鱼。 10、固,特,仰拍,正在切鱿鱼的老朱。 11、固,大特,仰拍,老朱开始切胗。 12、固,大特,仰拍,老朱开始切辣椒。 13、固,大特,老朱开始切腊肉。 14、固,大特,仰拍,老朱开始切萝卜。 15、固-摇,大特,俯拍老朱将过过水的腊肉放进油锅中炸。 16、固,大特,俯拍老朱洗菜叶。 17、固-摇,大特,俯拍,老朱拿着两把大漏勺将腊肉从锅中捞起(跟摇)放至装冰水的大碗里。 18、固,大特,老朱开始切炸过的腊肉。 19、固,大特,俯拍老朱将盛着腊肉和配菜的大碗放至蒸笼中,然后盖上盖子。 开篇通过19 个镜头将老朱做菜的过程流畅展示,通过拉片记录的19 个镜头中只有两个近景,其余17 个镜头均通过特写(大特写)来表达。 二、通过特写镜头制造紧张气氛景别的作用之一是制约观众的视线,尤其是特写景别,当观众总是无法看到主人公之外的东西时,便会在潜意识中产生一种紧张心理。如奥斯卡获奖短片《黑暗中的光芒》开头一段,女主人公在荒

电影镜头赏析

光·影·情 ——经典电影镜头赏析 -09广二-林兴-090102254 光与影的交汇,时与空的重叠,一部电影就是一趟旅程,一个片段就是一场经历。电影让我们有体会可能永远不会有的经历,我们在跟着电影中的主角或是感动、或是愤怒、或是喜悦之余,往往会有许多浮想联翩,趁着欣赏电影的同时,思考我们自己,思考我们的生活,我们的过往,和未来。本学期我们在“影视赏析”的课程中,借助许多不同的主题,在欣赏电影的过程中分析,在分析电影的思想后重新观赏,通过一部部优秀的电影作品,明白了、感受了许多美好的情感与经历,下面对几部电影中的一些镜头做一番浅显的评论。 一、“浓浓师生情”——《放牛班的春天》 镜头:[01:15:55]+[01:15:57]+[01:18:48] 池塘之底合唱团迎来了他们的“汇报演出”,这也同样可以说是对马修老师独特的音乐教学方法的检阅,之前所有的付出与牺牲、汗水与努力,就要在这一 刻接受评判,接受即将要到来 的祝贺与赞赏。为了在公爵夫 人面前展现出自己最好的一 面,马修老师和孩子们都拿出 了自己最好的精神面貌,而莫 翰奇却因为之前与老师的冲突被“放逐”了,一个人靠在柱子边,眼神里充满了渴望与不甘,他渴望在众人面前展现自己最好的状态,也渴望得到肯定,但他却被马修老师以“特例”的名 头撇在了一边。孩子们的表演 时间到了,因为小小的紧张, 同时也是小小的兴奋,孩子们 的表现都十分出色,就连平时 木讷的、担任“乐谱架”的郭 和颂也忍不住跟着大伙唱起

来。而这时,莫翰奇心中的渴望与不甘愈发地强烈,一个近景镜头着重体现了莫翰奇的眼神,里面充满了复杂的情绪。而当马修老师做出手势,请莫翰奇开始唱歌的时候,他立刻正襟,放佛在之前就时刻准备着,而在这一瞬间,他爆发出了 最闪耀的光彩。他触及灵魂的歌声的不仅打动了自己、打动了马修老师、打动了公爵夫人,更打动了我,打动了千千万万的观众。这一刻,他眼中的渴望与不甘尽去,取而代之的,是强烈的满足于幸福。正如电影中马修老师说的一样:“在莫翰奇专注的眼神里,我突然领略出许多东西,有着骄傲,被宽恕的喜悦和一种新的感受——人们对他的肯定”。 二、“一生相守”——《我的父亲母亲》 镜头:[00:12:08]+[01:09:19]+[01:13:53] 父亲突然去世了,接到电话的生子急匆匆地往家里赶去,在路上,生子回忆起了自己的父亲,同时担心起了自己的母亲。回到家后,生子向村长了解了情况, 陪着母亲,母亲 强烈要求生子修 好已近许久不用 的织布机,坚持 要亲手为父亲织 一块盖棺布。母 亲熬夜织着布,而生子的思绪 则飘到了从前,父亲与母亲相 识相恋的情景。这部电影中的 彩色部分——对于父亲母亲 年轻时相恋的情景描写十分

镜头语言:电影镜头画面的构图

镜头语言:电影镜头画面的构图 2、电影镜头画面的构图 电影镜头画面构图是指被摄对象在画面中所占有的位置和空间所形成的画面分割形式;以及光影、色彩等在画面结构中的组合关系,构成视觉影像。 电影镜头画面构图的基本目的是为了产生纵深感。即在二维平面的银幕上,创造出使观众深信不疑的三维的空间感。 电影镜头画面构图的首要任务是突出主体形象,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并准确地引导到影片创作者希望观众注意的地方。 电影镜头画面构图的特点 整体连贯的节奏性——内容完整的一个电影镜头画面通常总是由两个以上乃至几十个电影画面完成的。一个镜头画面所交代的部分内容,往往从上一画面延续而来,或向下一画面发展,因此不是要求一个电影画面的构图完整,而要求一系列镜头画面组接后,构图结构具有整体性。 构图画幅的固定性——标准银幕比例1:1.37;遮幅银幕比例1:1.66/1:1.85;宽银幕比例1:2.35。电影镜头画面构图形式 封闭式构图和开放式构图—— 用来形容在处理画面时,要容纳观者除去观者参与的一种构图技巧和策略。开放式构图中,有些人局部的身体可能会被画面的边缘切掉,或部分被前景的实物遮掉。封闭式构图中,人物位置被精心的安排,以达到最佳的清晰度和画面平衡。开放式构图个人以很强的记录感,封闭式构图更偏重于戏剧化效果。

对于电影创作者而言,开放式构图和封闭式构图最有趣的层面,是他们如何被用来提供观众不同程度的参与度,和画面中人物之间的亲密性的方法,电影创作者如何使用这种关系,引出了美学距离的心理学问题。 焦点透视和景深镜头—— 焦点透视:利用影像焦点的虚实表现空间深度的一种方法。光学镜头成像越靠近焦点越清晰、越远离焦点越模糊的特性,使处在不同距离上的景物影像清晰或模糊,以显示影像所表现的景物在客观环境中所处的空间位置,借以在平面上造成空间深度的幻觉。焦点透视与景深有关,如焦点放在近景上,处在中、远距离上的景物影像逐渐模糊;焦点放在中景上,处在近、远距离上的景物影像模糊;焦点放在远景上,处在中、近距离上的景物影像逐渐模糊。 景深:与摄影机的光学镜头处在不同距离上的被摄对象,在银幕上能获得清晰影像的空间范围。在景深范围之内的景物影像清晰,超出景深范围之外的景物影像模糊。通常是指在最终的银幕影像中体现出来其焦平面前后的清晰范围。 与景深有关的每一样东西——在焦点中的元素与不在焦点中的元素的关系,从纵深方面来运用这些元素,决定前景或后景处于焦点——都影响到影像对观众的感染力。在这种状况中,评估整个事件的那一部分是他所要表现的,以及从那个观点来看这个动作,基本上是电影人的职责。在大部分的情况里,一个场景的外部动作,都会有一些比较重要的戏剧重点。透过对这些重要动作的选择,以及如何将它们呈现在摄影机前的决定,电影人等于是控制了任何场景的观点、观众认同的基准和他的情感方向。 作为一种组织场景空间的办法,人为地将摄影机前的动作空间(表演空间)分成三部分:前景——据摄影机最近的部分;中景——中间范畴;背景——离摄影机最远的部分。 全景焦点:又称深焦距、全景深。纵深空间中的人物运动以及由远及近的被摄景物在画面中表现为全部清晰的影像。常用小光孔(光孔越小,景深越大);超焦点(物距越远,景深越大;测距点的距离等于超焦点距离时,可得最大景深)和短焦距镜头(光孔与物距相同时,短焦距镜头的景深大于长焦距镜头)配合产生。将特写镜头与全景场面容纳在同一画面之中,使整个表演区的景物形象都有较清晰的表现,强化银幕空间实感和场景规模。以单一的画面表现复杂的情节内容,造成强烈的戏剧效果。丰富了分切时空的单一镜头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奥逊·威尔斯的《公民凯恩》是较早运用这一效果作为整部影片影像特点的影片。奥逊·威尔斯倾向于将它的演员分割在前景与背景的空间里,借以将凯恩在感情上和围绕在它周围的人隔离开来。影片的尾端,凯恩和苏珊被安排在一间巨大的房间内的两端,他们都被摄影机的空间所拘禁。

电影镜头分析方法

电影镜头分析十大要点(上): 一趣味中心画面中的趣味中心,也就是吸引观众目光之处。 吸引观众眼球很多,但是在电影摄影中,对比度最强的区域一般来说是最可以吸引观众注意的。 恰如一片黑暗当中的一点亮光,那么无论这个亮光出于场景的哪个点上,都是被观众的眼睛瞬间抓到。 影片中的内在趣味中心也很重要,比如我们在看电影的时候,经常会注意到某某坏人在背后偷偷的拿出了一把枪,那么只要这把枪不是虚焦的状态,无论这把枪在画面中的位置和所占比例多大,都会被人们一眼发现。 除此以外,黄金比例分割,引导线都是设定趣味中心需要注意的内容。 二灯光风格和色彩风格: 首先灯光,是低调,高调,还是高反差风格?要说这个灯光可是相当的重要,拍电影花费的时间大部分都耗费在调整每个镜头复杂的灯光上了。 一般来说灯光风格和电影主题气氛等有很大的关系。 比如喜剧片,灯光就比较明亮,很少阴影布局,常用高调风格。 如果喜剧中压暗灯光的话,那么这个喜剧便一般会有些反讽的以为在里面。 悬疑片和惊悚片都趋于低调风格,很多阴影都采用透射式。 悲剧和好莱坞大片就一般喜欢用高反差的风格。 再次,关于色彩。 每部彩色片都有一个确定的基本色调。 色彩对影片象征性极强,一般来说,有名的彩色电影都有着表现主义的味道。

一般而论,冷色调代表着平静、疏远、安宁;暖色调代表着侵略、暴力、刺激。 具体说来,红色一般与激情和性有关,比如《美国丽人》;低调的灯光和暗色调一般表现压抑悬疑和一种宿命感,比如《教父》;褪色的暗黄色调表现的是保守,比如《纯真年代》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彩色片中的忽然出现的黑白片段都是象征意义最强最明显的部分。 一般用来表现法西斯时代的电影,都是用黑白片表现的。 比如《美丽人生》剧中后来忽然泛白的色调,就是象征着地狱般生活的开始。 当然,有些电影,比如《辛德勒的名单》就干脆用黑白来拍。 三镜头距离和镜头种类包括: 大远景一般永远展现场景的所在。 如果人出现在远景中,那么只有斑点般大小,这种镜头在史诗作品中经常出现,西部片中也常有。 最近《非诚勿扰》的吕乐的几个北海道的大远景就非常的漂亮。 远景就是比大远景稍微小一点。 中景就是能囊括两三个人的镜头,中景是喜剧片的主流。 特写就是特写。 深焦镜头用广角镜头拍的。 我们经常看电影会觉得很多镜头是只有一块儿地方清楚,后面的背景全部是模糊的。 那玩意儿叫浅焦镜头,就是焦点很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