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北大版串讲第六章

社会心理学北大版串讲第六章
社会心理学北大版串讲第六章

"社会心理学"北大版串讲第六章

第六章社会态度

第一节态度概念

态度:是社会心理学中一个定义最多的概念。目前最为流行的是弗里德曼的定义,他吸收了认知认与学习论的要素,认为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

态度的心理成分: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成分。情感成分是态度的核心。

态度的三个成分之间的关系:①态度的三个成分是相互依赖、协调一致的。②情感成分是态度的核心与关键。③态度与实际行为只有在某种情况下才有联系,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一对应的。

态度的一般特征包括:态度的社会性、态度的具体性、态度的稳定性和协调性。

态度的内在特征包括:认知的复杂性和评价的单纯性。

评价的单纯性,如你对一个人了解多少,你在评价的时候都是十分简单的:要么喜欢、要么不喜欢。

第二节态度的形成

态度形成的条件:①态度是在满足个人社会性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②态度的形成离不开外界环境。③态度是经验作用的结果。

针对一个具体事物的态度,凯尔曼认为态度的形成过程要经过三个阶段:依从、认同和内化。

依从:指人们为了获得奖励和避免惩罚而采取的与他人要求在面上相一致的行为。

认同:是个体自愿地接受心目中榜样人物的观点、信念,使自己的态度与他们相一致。

内化:是态度形成中最重要的阶段。

态度的形成是学习过程中经验积累的结果,其具体过程是从依从到认同再到内化。

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1)个人因素,包括知识、需要和个性。(2)人际因素。家庭、同伴和社会群体都在态度的形成与发展中起着作用。

纽科姆1935年做了一项有关女大学生态度的研究。

霍夫兰德提出态度的学习论,学习论的基本假设是:态度与其它习惯一样,都是后天习得的。

学习论中,态度学习的主要机制有:联想、强化、模仿;因此,有关态度形成的研究主要受学习论支配。

诱因论把态度的形成看成是对利益或损失的衡量过程,并在衡量的基础上选择方案。诱因论的具体形式有:认知反应论和预期价值论。

认知反应的主要假设是:人们是信息的主动处理者,他对信息产生认知反应,而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

预期价值论强调人们的主观效用,而这种效用由两方面因素所决定:每种结果的价值和采取这种立场时对各个结果的预期。

关于态度的理论主要有:学习论、诱因论和认知一致性理论。认知一致性论又包含:平衡理论、认知-情感一致性理论、失调理论、归因理论。平衡理论:海德1958年提出的的平衡理论的假设主要有两个①强调我们的认知结构中存在着"趋向平衡的压力",这一观点源于格式塔的"完形原则"。②不平衡结构趋向于转变成平衡结构,这个假设是平衡理论的核心。

失调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为认知失调理论,失调理论最早由费斯汀格1957年提出。

认知失调理论的重点在于讨论态度与行为不一致的两种来源:决策及从事违反态度的行为。

归因理论由贝姆(1965,1972)提出,他指出:人们并不是通过检查或反省自己的内部

来了解自己的态度,而是从自己的行为及对当时情境的知觉推论出自己的态度。

第三节态度改变的说服模型

态度改变既存在着可能性,也存在着必要性。

霍夫兰德提出一个态度改变的说服模型,西尔斯对这和模型进行了简化与补充,整个说服模型由4部分组成:外部刺激、目标对象、作用过程及结果。

伊格列等人(1972)得出了差距与态度改变量之间关系的结论:在某一限度内,态度改变随着差距的增加而增加,超过这一限度后,如果差距继续啬,态度的改变反而减少。

贾尼斯对信息唤起的恐惧感研究结果认为:被唤起的恐惧程度处于中等水平时,恐惧越高所产生的态度改变愈大,超过某一限度后,由于唤起的恐惧太强烈反而会引起防卫作用,因此所产生的态度改变反而变小。它们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一个倒U形曲线关系。

第四节态度与行为

论述: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及减少失调的方法。

认知失调理论首先是由费斯汀格提出,并成为以后许多理论的基础。他指出如果一个认知与另一个认知相对立,这两个认知的关系就叫做失调。

认知失调理论认为:一般情况下,个体的态度与行为是相协调的,因此不需要改变态度与行为。假如两者出现了不一致,比如做了一些与态度相违背的事,或没做想做的事,这时就产生了认知失调。认知失调会产生一种心理紧张,个体会力图解除这种紧张,以重新恢复平衡。

减少认知失调的方法通常有4种:(1)改变认知。如果两个认知相互矛盾,我们可以改变其中一个认知,使它与另一个相一致。(2)增加新的认知。如果两个不一致的认知导致了失调,那么失调程度可由增加更多的协调认知来减少。(3)改变认知的相对重要性。因为一致和不一致的认知必须根据其重要性来加权,因此可以通过改变认知的重要性来减少失调。

(4)改变行为。认知失调也可通过改变行为来减少,但一般情况下,行为比态度更难改变。

决策后失调当决策后失调与购买行为相联系时,又称为购买后失调。

怎样减小像这种购买后失调呢?人们在决事常倾各于增加对所选事物的喜爱程度,而减少对没选择事物的喜爱;人们认为被自己选中的方案更加具有吸引力,而没有被选择的方案更缺乏吸引力。

泉州自考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北大版串讲第八章

泉州自考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北大版串讲第八章 泉州自考心理学第八章团体心理与行为 在社会心理学中,团体只是群体的一种组织形式,它的作用及互动范围要小于群体,但与群体相比,团体对我们的影响更直接。 泉州自考心理学第一节:团体的基本特征 团体:指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成员结成的集合体,团体的成员间通常有面对面的接触或互动的可能性。 团体对个人心理方面的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答:①团体使个人心理上具有归属感。②团体使个体具有认同感。③团体的社会性支持力。总之,团体在知、情、意三个方面对个体产生影响。 团体规范:为了保证团体目标的实现,团体本身必须有制约其成员的思想、信念与行为的准则,这种每个成员都必须严格遵守的思想信念与行为准则就是团体规范。 团体规范并不是对成员的一言一行都加以约束,而只是规定了一个可接受的和不可接受的范围。团体规范存在于一切领域中。 团体规范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保持团体的一致性。②为成员提供认知标准与行为准则。③规范的负性作用。 凝聚力:指使成员继续留在团体的所有正性或负性力量。 凝聚力的决定因素:(1)正性力量。凝聚力最主要的正面力量来自于团体成员间的人际吸引;其次,成员继续留在团体的动机也受团体的作用所影响;第三个因素是团体的有效性及和谐程度。(2)负性力量。负性力量使得成员即使不满意也不会离开团体。 团体内的沟通使团体活动本身呈现出规律性,这些规律表现在:①发言的不平等性;②领导的主导作用;简单的口语行为成为决定领导者的重要因素。③沟通网络。 泉州自考心理学第二节团体领导者 领导的主要作用是他的社会影响。 对领导的定义有两种主要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领导是一种人际影响的动态过程,把具有法定地位并能影响团体行为的人称为领导者。另一种观点则认为领导是指影响团体、影响他人以达成组织目标的能力。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与常识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与常识 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基础分支之一。按照著名心理学家杨国枢先生的观点,当今世界的心理学可分为两大领域:一是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二是实验与认知心理学,人格、社会、实验、认知也因此成为了心理学的四个支柱。其它的心理学分支都是在这四个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人格心理学从人本身出发,探讨个体内在的特征对个体的行为与心理有什么样的影响;社会心理学除了考虑个体本身的特性,而且也把个体与社会的种种关系加以考虑,它的目的在于了解各种社会因素对个体及群体行为的影响;实验心理学解决的是研究方法问题,所有的心理学研究都是以它所提供的方法为基础;认知心理学则解决的是过程和机制问题,它使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心理现象发生的规律。 对于社会心理学的定义,不同的心理学家有不同的观点。美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J.L.Freedman)从行为主义的思路出发,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系统研究社会行为的科学。它涉及到我们如何认识他人,如何对别人作出反应,别人如何对我们作出反应,以及我们怎样受所处社会环境影响等。总之,社会心理学研究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所有领域,包括与社会现象直接相关的各种行为。 与弗里德曼的观点不同,迈尔斯(D.Myers)则从社会认知的思路出发,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们怎样想、怎样相互影响以及怎样与别人相联系的科学。正是由于这一点,在迈尔斯编著的《社会心理学》教科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其它书中看不到的一些内容,比如社会信念等,他的书中也用较多的篇幅讨论了社会认知与社会影响。 国内学者也有人对社会心理学做了定义。比如我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吴江霖教授就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或若干个体在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心理活动的变化发展的科学”。但他的定义明显是以个体为主,尽管也提到了若干个体,但若干个体并不等于集体。实际上吴教授的观点和他对心理学框架的看法有关,在他看来心理学的基础有两个:生理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前者揭示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而后者则探讨社会因素对人的心理与行为的影响,两者强调的重点都是个体。除此之外,沙莲香、周晓红和沈德灿等都对社会心理学加以定义,其中沈德灿教授在对所有的这些概念做了分析整合之后,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这个定义也是我们认为最全面的。 社会心理学的知识与常识有着紧密的联系,与其它社会科学的知识一样,社会心理学在

自考“社会心理学”串讲资料第七章

自考“社会心理学”串讲资料第七章 第7章人际关系 第1节人际关系概念 人际关系:指人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所结成的心理关系,它反映了个人或群体寻求满足需要的心理状态。这种关系的变化与发展取决于交往双方需要的满足程度。 需要的满足与否是人际关系的基础。 社会测量法:是由心理学家莫里诺提出的一种测量团体(特别是小团体)内成员之间人际关系和人际相互作用模式的方法。 社会测量法的重要特点:①社会测量法涉及社会性变量; ②社会测量法容易引起被测人的较强的兴趣与动机;③测量结果的应用性强,特别适合于团体研究。 社会测量法只是测量团体人际关系的方法。前苏联心理学家在些基础上还提出了参照测量法和分层测量法。 社会测量结果的分析主要有三种形式:矩阵分析;图解分析;指数分析。 社会测量指数分析公式: 个人社会测量指数=∑j列中被选数目/(n-1)(∑:被选数目之和,n:团体成员人数)。 团体社会测量指数=相互选择数目之和/所有可能的相互选择总数(可作团体内聚力指标)

例:团体10人,互选共15,团体社会测量指数为:0.3 (互选之和:C2 10=10x9/2=45) 第2节人际吸引 吸引:指的是一个人对于其他人所抱的积极态度。 *人们为什么会相互吸引?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原因:(1)人类具有亲和倾向。魏斯提出了亲和对人的六种价值:①依附②社会整合③价值的保证④可靠的同盟感⑤得到指导⑥教育他人的机会。(2)为了克服寂寞。 寂寞:当我们的社会关系缺少某些重要的特色时引起的一种主观上的不愉快感。寂寞是个人的内部感受,它无法由人的外在表现加以判断。 魏斯以个人所缺乏的特殊社会关系为基础把寂寞分为两类:情绪性寂寞和社会性寂寞。情绪性寂寞:由于没有任何亲密的人可以依附所引起的寂寞。社会性寂寞:个体缺乏社会整合感或缺乏团体归属感时所引起的寂寞。寂寞常和焦虑联系在一起。 人际吸引的基本原则:(1)强化原则:强化是学习论的一项基本原则,运用到人际吸引中就是我们喜欢能给予我们奖励的人。(2)联结原则:联结是经典条件反射中的一个极其重要学习原则。我们喜欢那些与美好经验联结在一起的人,而厌恶那些与不愉快经验联结在一起的人。(3)社会交换原则:这一观点认为,我们对于一个人的喜欢与否,是基于对

广告心理学串讲资料

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通过实践活动,主动地、能动地进行反映的过程。研究这种反映过程的规律性及由此发展起来的个性心理特征,正是心理学的基本任务。 认识、情感和意志都是心理过程。注意则是这些心理过程所共有的心理特性。 个性心理特征:有人做事快速灵活,而有人则做事迟钝稳重。这种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稳定性、灵活性上的差异,是高级神经活动在人的行为上的表现,称之为气质;有人内向,有人外向,或有人活泼开朗,有人则沉默寡言。这种对现实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上的差异,被称为性格特点。上述能力、气质、性格上的特点,构成了人们心理上的差异,即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心理特征受人的需要、动机、兴趣、信念和世界观的制约。后面这些统称为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向上受制于个性倾向性,向下又制约和影响着心理过程的进行。 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存在着诸多中介变量。 广告影响消费者购买的情形:它可以细分成五个水平:(广告为刺激源)觉察、知觉、评价、探求(这四项为中介变量)和购买决策(反应)。 访谈法:是通过访谈者和受访者的交谈,了解受访者对一些问题的看法、态度等的方法。它分为两种方式:结构式访谈和无结构式访谈。 ?问卷就是一套让受测者回答的题目,以及使用这套问卷的说明。说明包括施测的条件、指导语和记分的规则。把问卷交给受测者,让受测者回答,通过对答卷的分析研究,得出相应结论的方法,就是问卷法。 1.构建问卷结构的理论分析; 2.制定具体细目(项目)的要求; (1)明确且易于理解。 (2)提问不可带有暗示。 (3)避免使用贬词提问。 (4)在内容上不应有涉及社会不容忍和隐私的细目。 3.确定提问方式与方法 (1)封闭式:让回答者从所列答案中进行选择。 (2)开放式:让回答者任意填写答案。 4.最后进行测试与调整。 实验法: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有目的地给被试者某种刺激,以引发他的某种行为反应,从而加以研究,找出某种心理活动的规律,或者说找出事物的某种因果联系,这种研究方法叫实验法。 一开始,总表现为心理活动对特定对像的指向和集中,就是注意。 感知到的信息,从短时记忆转换成以一种更持久的形式保持在长时记忆中,如果没有注意的保持作用,那么,当即感知到的信息就会很快消失。 当人在进行有目的的活动时,注意还表现出某种调节与监督的功能。 注意的意识(努力)水平的表现? 注意的过滤作用是在不同意识水平上实现的。 ①最高意识水平上的注意,表现出积极主动寻求广告信息。 ②中等意识水平上的注意,表现为从现有信息源中去视听信息。 ③最低意识水平上的注意则表现为被动地或无需努力地接受信息。 前两者被统称为有意注意;后者则被称为无意注意。 注意信息的一般动机有哪些? 1.有用(实用价值)性的信息:对广告信息而言,一切能够帮助消费者作出满意购买决策的信

社会心理学 课程总结心得

《社会心理学》课程心得 很长时间以来,我都对心理学有挺浓厚的兴趣,大一的时候读过一本有关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的书籍。由于理解上有些难度并没有完全看完,当时对心理学的大概印象便是一种对人意识和内心的剖析、玄之又玄的一门学科。 不过这学期看了一学期的网课,对心理学有了个新的认识。心理学也是贴近每个人的生活的,本课程学习中我了解到了许多以前生活中预见过从未认真想过去解释的问题。比如第一部分的课程中管老师介绍的拥有A型人格和拥有B型人格的人,他们是我们生活中确实存在的两种人。 A型人格的基本特征是:进取心十足,有强烈的成就倾向,竞争性强,攻击性亦强,急躁,无耐心,戒备,突然提高讲话调门,慌慌忙忙运动等。具有这些行为特征的个体,喜好同时做或思考两种不同的事,总想把工作日程安排得越满越好,对正在从事的任务尽心尽力,整天闲不住,信不过别人,事事总想自己动手,看到加紧人做事或做不好,就恨不得抢过来自己做,心直口快,没有耐心,好争斗,易激怒。由于这些行为特征,容易通过神经内分泌机制而引起某些生理机能的变化,如血浆胆固醇、三酸甘油酯和血压水平偏高,并最终导致冠心病。 B型人格者则属较松散、与世无争,对任何事皆处之泰然。很少顾虑社会的反应和舆论的压力,喜欢独立地处理问题。言行随便,不拘小节,反感约束和限制。处理问题的方式比较灵活,喜欢用科学的观点处理问题,就事论事,兴趣广泛,注意力的广度比较大,但是注意力一旦集中到一个确定的目标上,又会聚精会神。思路开阔,富于创见,有较高的创造力。这两种类型的人可谓都生活在我们周围,当然,大部分人都不是典型的A型或B型人格,但二者中总会比较偏向其一。我是个比较偏向B型人格的人,优点是耐心、兴趣广泛、独立无争,缺点则是注意力经常不够集中、缺乏紧迫感。性格不好改变,但取长补短,加大对自己的督促是有利的。 第二个比较大收获是对亲密关系与孤独这门课的学习,从中对人与人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人类与生俱来的具有一种归属和去爱别人的需要,能满足这些需要的关系称为亲密关系。亲密关系包括:吸引我们的人;我们喜欢或爱的人;同我们存在浪漫关系或性关系的人;我们需要你获得情感支持、与之相伴一生的人。而孤独则是一种丧失和不满足的感觉,它因为我们对社会关系的期望与现实不一致而产生;一种主观上的社会孤立状态,伴有个人知觉到自己与他人隔离或缺乏接触而产生的不被接纳的痛苦体验。 其中有一个观点:即孤独并不总是必须减轻或避免,有时候它可以变成一种积极的体验,这样的转变把孤独变成独处,从而强化我们建立同他人的亲密关系的能力。对这点我非常认同,有时通过孤独我们才会更加珍惜和追求情感,也只有能承受的了孤独才能在人生路途上更好的走下去。 最后一节课“积极心态幸福人生”也让我受益匪浅。生活永远会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挫折、失败总是会接踵而来,有时挫折会打倒我们,有时又会成为我们的动力。每一种挫折或不利的出现,是带着同样或较大的有利的种子,艾默生这样说。伟人可以让挫折变得有利于自己,我们同样可以,方式也只有一个——树立起积极地心态。当然了,我们发现并不是每个人都易于培养起积极地心态,这与从小到大的生活习惯有关,有的人从小被家人集万千宠幸于一身,真正到了自己面临生活的时候,往往在失败面前开始气馁,无法重新树立自信,开始堕落,没有依靠自己的自制力再爬起来,就一直闷闷不乐,影响了以后的生活。积极心态要从自我反思开始,要认识自己的不足,要敢于破而后立,重新再来。不纠结于失败,而是着眼于未来。极的心态是从正面看问题,乐观地对待人生,乐观地接受挑战和应付麻烦。这对一个人的为人处事至关重要。因为,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这不以人的意志

社会心理学学习心得体会

社会心理学学习心得体会 篇一:学习社会心理学感受 学习社会心理学感受 市场营销专业 我是大二上学期才开始学习社会心理学的,尽管大一下学期也学过消费心理学,但是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社会心理学和消费心理学的区别是很大的。消费心理学主要是倾向于研究消费者行为和心理变化的影响,以及心理学对于消费者、对于企业如何更好的销售产品的影响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和说明。社会心理学则是侧重于研究人与人、人与群体、人与社会、群体与社会这样一种复杂的社会关系,以及心理学在这当中所起的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影响。 社会心理学是在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等母体科学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带有边缘性质的独立学科,既有极其深厚的理论渊源,又有十分广泛的应用价值。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会心理现象的科学,是从个体与社会互动的角度出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个体火若干有组织的个体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变化发展的科学。 很多人都对社会心理学不感兴趣,认为没有什么值得去学习的。一到上这门课程的时候,很多人要么不来,要么就是来了各自做各自的事情,当然也有很多是来睡觉的,上课聊天的。我从

来没有觉得社会心理学是一门没有用的课程。只要是开的课程就 会有它存在的意义和学习的必要,不然学校也不会花精力来开设 这样的一门课程。社会心理学给我很多的知识和见解,使我对于 社会问题的认识更近一步,准确性也多了一些。运用所学的方法 对于认识社会现象和平时我们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处理,有很大的 作用。使我们不至于面对问题的时候束手无策。 社会心理学虽然学习的时候比较枯燥,也比较的乏味,但是 真正学习好的时候你会发现很多有用的知识和方法。尽管我上课 的时候有时也会去看小说什么的,开小差,但是我不会不来上课,不会去和别人说话从而影响老师的讲课,也不会上课的时候睡觉的。开小差我落下的内容我也会用晚上的自习时间给补回来的, 不会一下课什么就不管的。所以一学期下来,我还是学到很多的 知识,更有的是一些很重要的认识社会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自产生以来,有关其学科性质的 争议就从未平息。由于社会心理学是在心理学、社会学、文化社 会学等母体科学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具有边缘性质的独立学科, 要想获得对人类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的完整解释,就应该从多角 度出发。随着时代的进步,学科交叉点越来越多,社会心理学边 缘学科的特点也将越来越明显。 社会心理学是从社会这个大的整体出发的,起先就是阐述一 下人们对社会的认知和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们如何去看待和 认知这个我们每天所面对的社会。同时叙述了影响社会认知的主

自考“社会心理学”串讲资料第六章

自考“社会心理学”串讲资料第六章 第6章社会态度 第1节态度概念 态度:是社会心理学中一个定义最多的概念。目前最为流行的是弗里德曼的定义,他吸收了认知认与学习论的要素,认为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 态度的心理成分: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成分。情感成分是态度的核心。 态度的三个成分之间的关系:①态度的三个成分是相互依赖、协调一致的。②情感成分是态度的核心与关键。③态度与实际行为只有在某种情况下才有联系,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一对应的。 态度的一般特征包括:态度的社会性、态度的具体性、态度的稳定性和协调性。 态度的内在特征包括:认知的复杂性和评价的单纯性。 评价的单纯性,如你对一个人了解多少,你在评价的时候都是十分简单的:要么喜欢、要么不喜欢。 第2节态度的形成 态度形成的条件:①态度是在满足个人社会性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②态度的形成离不开外界环境。③态度是经验作用的结果。

针对一个具体事物的态度,*凯尔曼认为态度的形成过程要经过三个阶段:依从、认同和内化。 依从:指人们为了获得奖励和避免惩罚而采取的与他人要求在面上相一致的行为。 认同:是个体自愿地接受心目中榜样人物的观点、信念,使自己的态度与他们相一致。 内化:是态度形成中最重要的阶段。 态度的形成是学习过程中经验积累的结果,其具体过程是从依从到认同再到内化。 *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1)个人因素,包括知识、需要和个性。(2)人际因素。家庭、同伴和社会群体都在态度的形成与发展中起着作用。 纽科姆1935年做了一项有关女大学生态度的研究。 霍夫兰德提出态度的学习论,学习论的基本假设是:态度与其它习惯一样,都是后天习得的。 学习论中,态度学习的主要机制有:联想、强化、模仿;因此,有关态度形成的研究主要受学习论支配。 诱因论把态度的形成看成是对利益或损失的衡量过程,并在衡量的基础上选择最佳方案。诱因论的具体形式有:认知反应论和预期价值论。 认知反应的主要假设是:人们是信息的主动处理者,他对信息产生认知反应,而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

《教育心理学》北大串讲笔记与历年试题整理版

名词解释 1、教育心理学:是在心理学与教育相结合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应用科学,是心理学的一个独立分支。它是研究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及与之相关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它涉及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一切心理现象和规律。 2、叶克斯-多德森定律:动机过强时效率反而下降,只有保持中等强度的动机水平,学习效率才最高。 3、实验研究:它是在某种控制情境中探究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关系的一种方法。 4、相关研究:研究者并不创造某种情境,只是对自然界发生的一些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观察,从而得出两个变量理否相关的结论。 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可分为三种情况: (1)正相关。当一个变量增大时,另一个变量也增大。(2)负相关。当一个变量增大时,另一个变量反而减少。(3)零相关。当一个变量发生变化时,另一个变量保持不变。 5、描述性研究:不涉及探导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而只是对一些有趣的事件或现象进行描述,这类研究就是描述性研究。 麦兹在1978年进行了一项观察与访谈相结合的描述性研究。 6、发展:指的是人类个体从诞生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身心变化,即发展包括生理与心理两方面的发展。 7、生理发展:个体的生理发展,也叫生物因素的发展,指人类个体的生理结构与机能及其本能的变化。个体的生理发展过程是一种内发过程,即个体按照自身预定的程序和节奏而自然成熟、成长的过程。 8、心理发展: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是狭义的个体心理发展,即个体从出生到心理成熟阶段所发生的积极的心理变化。 心理发展包含两种过程:一种是“渐进论”的观点,即认为从婴儿到成人的心理发展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连续量变过程。另一种是“阶段论”的观点,即认为个体的心理发展不是一个连续量变的过程,而是经历一系列有着质的不同的发展阶段的非连续过程。 9、先天因素:是指个体出生时受之于父母的遗传素质。 后天因素:是指个体出生以后所接受的来自环境的各种影响。 10、自然成熟论:心理学家彪勒等人认为,心理发展的内部节奏与生物因素的自然成熟相联系,个体的心理发展是按生物因素自身预定的程序及节奏自然成熟的,外部环境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加速或减慢心理发展的速度,而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心理发展的内部节律。 11、环境决定论:心理学家华生等认为,个体的心理发展是环境影响或塑造的结果。有什么样的环境就有什么样的心理和行为。 12、印刻:劳伦兹在对幼小动物的依恋行为进行研究时发现,刚刚会走的幼小动物倾向于追随它在出生后看到的第一个活动的客体并很快与之建立很难改变的依变关系,这种现象,劳伦兹称为“印刻”。 13、他律:儿童的道德判断受他自身以外的客观的价值标准支配。 自律:儿童的道德判断受他自己的主观价值标准的支配。 14、学习:学习是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通过获得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适应性变化。 15、反射学习:掌握一定的刺激和一定的反应的学习。认知学习: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和行为举止的学习。 16、经典条件作用:巴甫洛夫于19世纪末至本世纪初对狗的消化过程进行研究中发现了条件反射现象, 由此开始了著名的条件反射实验研究。 17、获得:在巴甫洛夫的实验中,铃声(CS)反复与食物(US)相匹配,从而使狗学会对铃声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称为条件作用的获得。 18、消退:在巴甫洛夫的实验中,当狗对铃声的条件作用建立以后,若使食物(US)不再伴随铃声(CS)出现,那么狗对铃声(CS)做出的唾液分泌反应(CR)就会越来越弱,直到最后消失。这一过程称为条件作用的消退。

泉州自考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北大版串讲第七章

泉州自考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北大版串讲第七章 泉州自考心理学第七章人际关系 泉州自考心理学第一节人际关系概念 人际关系:指人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所结成的心理关系,它反映了个人或群体寻求满足需要的心理状态。这种关系的变化与发展取决于交往双方需要的满足程度。 需要的满足与否是人际关系的基础。 社会测量法:是由心理学家莫里诺提出的一种测量团体(特别是小团体)内成员之间人际关系和人际相互作用模式的方法。 社会测量法的重要特点:①社会测量法涉及社会性变量;②社会测量法容易引起被测人的较强的兴趣与动机;③测量结果的应用性强,特别适合于团体研究。 社会测量法只是测量团体人际关系的方法。前苏联心理学家在些基础上还提出了参照测量法和分层测量法。 社会测量结果的分析主要有三种形式:矩阵分析;图解分析;指数分析。 社会测量指数分析公式: 个人社会测量指数=∑j列中被选数目/(n-1)(∑:被选数目之和,n:团体成员人数)。 团体社会测量指数=相互选择数目之和/所有可能的相互选择总数(可作团体内聚力指标) 例:团体10人,互选共15,团体社会测量指数为:0.3(互选之和: C210=10x9/2=45) 泉州自考心理学第二节人际吸引 吸引:指的是一个人对于其他人所抱的积极态度。 人们为什么会相互吸引?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原因:(1)人类具有亲和倾向。魏斯提出了亲和对人的六种价值:①依附②社会整合③价值的保证④可靠的同盟感⑤得到指导⑥教育他人的机会。(2)为了克服寂寞。 寂寞:当我们的社会关系缺少某些重要的特色时引起的一种主观上的不愉快感。寂寞是个人的内部感受,它无法由人的外在表现加以判断。

魏斯以个人所缺乏的特殊社会关系为基础把寂寞分为两类:情绪性寂寞和社会性寂寞。情绪性寂寞:由于没有任何亲密的人可以依附所引起的寂寞。社会性寂寞:个体缺乏社会整合感或缺乏团体归属感时所引起的寂寞。寂寞常和焦虑联系在一起。 人际吸引的基本原则:(1)强化原则:强化是学习论的一项基本原则,运用到人际吸引中就是我们喜欢能给予我们奖励的人。(2)联结原则:联结是经典条件反射中的一个极其重要学习原则。我们喜欢那些与美好经验联结在一起的人,而厌恶那些与不愉快经验联结在一起的人。(3)社会交换原则:这一观点认为,我们对于一个人的喜欢与否,是基于对成本及利益所做的评价。根据社会交换理论,当我们认识到从人际交往中得到的报酬超过成本时,便会喜欢和我们交往的人。 影响人际吸引的四个因素:个人特质、相似性、熟悉性及接近性(接近性是空间上的)。 与吸引有关的三个个人特质:温暖、能力和外表吸引力。 曝光效应:我们把这种只要经常出现就能增加喜欢程度的现象叫做曝光效应。 亲和倾向起源于婴儿期,主要与婴儿的依附有关。 泉州自考心理学第三节亲密关系 关系:两个人彼此能互相影响对方,并且互相依赖。(凯利1983) 亲密关系:当两个人彼此间的依赖性很大时,我们把这种关系称为亲密关系。 酬赏:个体从人际关系中所获得的任何有价值的东西,比如被爱的感觉或得到经济上的援助。 霍氏(1974)区分出了六类基本的酬赏:爱、金钱、地位、知识、物质及服务。 成本:人际关系中所产生负性结果。 自我揭露:指一个人向别人说心里话,与他人共享内心的感受及信息。 自我揭露是增进亲密关系发展的有效途径,让他人在一定程度上了解自己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标志。自我揭露可以是描述性的,也可以是评估性的。 描述性揭露指我们向他人透露有关自己的一些事实。如职业、住址等。 评估性揭露指透露个人的意见及感受。如自己喜欢某人、讨厌早起等。

社会心理学北大版串讲第六章

"社会心理学"北大版串讲第六章 第六章社会态度 第一节态度概念 态度:是社会心理学中一个定义最多的概念。目前最为流行的是弗里德曼的定义,他吸收了认知认与学习论的要素,认为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 态度的心理成分: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成分。情感成分是态度的核心。 态度的三个成分之间的关系:①态度的三个成分是相互依赖、协调一致的。②情感成分是态度的核心与关键。③态度与实际行为只有在某种情况下才有联系,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一对应的。 态度的一般特征包括:态度的社会性、态度的具体性、态度的稳定性和协调性。 态度的内在特征包括:认知的复杂性和评价的单纯性。 评价的单纯性,如你对一个人了解多少,你在评价的时候都是十分简单的:要么喜欢、要么不喜欢。 第二节态度的形成 态度形成的条件:①态度是在满足个人社会性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②态度的形成离不开外界环境。③态度是经验作用的结果。 针对一个具体事物的态度,凯尔曼认为态度的形成过程要经过三个阶段:依从、认同和内化。 依从:指人们为了获得奖励和避免惩罚而采取的与他人要求在面上相一致的行为。 认同:是个体自愿地接受心目中榜样人物的观点、信念,使自己的态度与他们相一致。 内化:是态度形成中最重要的阶段。 态度的形成是学习过程中经验积累的结果,其具体过程是从依从到认同再到内化。 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1)个人因素,包括知识、需要和个性。(2)人际因素。家庭、同伴和社会群体都在态度的形成与发展中起着作用。 纽科姆1935年做了一项有关女大学生态度的研究。 霍夫兰德提出态度的学习论,学习论的基本假设是:态度与其它习惯一样,都是后天习得的。 学习论中,态度学习的主要机制有:联想、强化、模仿;因此,有关态度形成的研究主要受学习论支配。 诱因论把态度的形成看成是对利益或损失的衡量过程,并在衡量的基础上选择方案。诱因论的具体形式有:认知反应论和预期价值论。 认知反应的主要假设是:人们是信息的主动处理者,他对信息产生认知反应,而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 预期价值论强调人们的主观效用,而这种效用由两方面因素所决定:每种结果的价值和采取这种立场时对各个结果的预期。 关于态度的理论主要有:学习论、诱因论和认知一致性理论。认知一致性论又包含:平衡理论、认知-情感一致性理论、失调理论、归因理论。平衡理论:海德1958年提出的的平衡理论的假设主要有两个①强调我们的认知结构中存在着"趋向平衡的压力",这一观点源于格式塔的"完形原则"。②不平衡结构趋向于转变成平衡结构,这个假设是平衡理论的核心。 失调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为认知失调理论,失调理论最早由费斯汀格1957年提出。 认知失调理论的重点在于讨论态度与行为不一致的两种来源:决策及从事违反态度的行为。 归因理论由贝姆(1965,1972)提出,他指出:人们并不是通过检查或反省自己的内部

2015同等学力--心理学串讲班--社会心理学重点

版权归属学苑教育(隶属于北京学苑科技开发中心)讲义资料 12015同等学力心理学串讲班---社会心理学重点 名词解释: 一类 (社心常有一个旧考点一个新考点,遂选取10年以前含10年旧考点、排除10年以来考点) 1.社会化P686VS 个性化P688 答:社会化是指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 个性化:个体在特定社会条件的影响下,在实现社会化的同时形成个人心理与行为倾向独特性的过程。 2.首因效应P699:也叫最初效应,它是指由于第一印象的形成所导致的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 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3.刻板印象P696:人们对某一类人或者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刻板印象常常 是指人们通过长期的经验所形成的比较固定的看法,这种看法常常可能作为人们做出行为判断的基础。 4.犯错误效应P731:小小的错误会使有才能的人吸引力更增加一层,心理学家将这种现象称为“犯 错误效应”。 5.社会惰化P769:社会惰化也称为社会逍遥,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 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 6.镜像自我P691:儿童通过别人对于自己的态度反应发展起来的自我概念。 7.印象P695:印象通常指第一印象,是人在最初遇到新的社会情境时,主观上按照自己旧有经验 为基础的理解,将情境中的人或事物进行归类所形成起来的对有关人或事物的概念。印象是人际关系最初、最直接、最经常的定向因素。 8.晕轮效应P696:当一个人的外表充满魅力,他(或她)的其他一些实际同外表无关的特征,也 会得到更好的评价。这就是晕轮效应。 9.近因效应P700: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 近因效应。 10.催眠者效应P723 11.不充分理由效应P724VS 过度理由效应P681

《社会心理学》教学大纲

《社会心理学》教学大纲 (共54课时) 一.本学科的性质、目的和教科书 学科的性质 在心理学范围内,社会心理学也许是与人们日常生活联系最为密切的学科。与普通心理学视角不同,社会心理学将个人当作一个与其周围社会存在紧密的有机关联,并在其中得到界定的对象来研究,并试图揭示个人社会行为与社会环境各因素及个人在一定社会环境中形成的内在心理特性之间联系规律的一门学科。 社会心理学是兼具基础性、理论性和应用性的一个领域,虽然运用各种方法搜集数据和资料,但其基本特性仍然是实验学科。 学习社会心理学通常需要一定的心理学基础知识背景。 教学目的 社会心理学相关内容与每一个人的实际生活紧密关联,开设这门课程不仅可以直接增进学生心理学知识的系统掌握,使学生了解人们行为与社会环境及个人形成的内在社会心理特性之间的联系,而且可以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提高行为的自觉性,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并学会运用社会心理学知识理解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促使人们从社会心理学的思维方法观察人、理解人,从而更准确地认识人们行为的意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人与周围世界的关系,更好地去解释和预测到人的行为,进而提高人们实际工作的针对性与科学性,提高实际工作的能力。 教科书 开设社会心理学课程的教师可以选用金盛华教授主编的《社会心理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1月版)作为主要教材。由于通常本课程的课时设置多为54课时,又由于本教材涵盖了完整的社会心理学本体知识体系,因此难于逐章深入和展开。为此,主讲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特点和专业定向的学生的特点,根据本书的体系框架,有所取舍,并在第一部分3章一般问题的讨论之外,选择另外10章左右作为重点。本课程不仅体系完整,而且各章节都有现成包括全部图表的PPT和教学设计,并配有练习题和本次修订用的最新的重要参考资料,任课教师的教学设计工作量可以大大减轻。这里的教学设计已经是较为详细

自考“社会心理学”串讲资料第一章

自考“社会心理学”串讲资料第一章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的一般问题 第1节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学研究的是心理现象,带有主观性。 社会心理现象:指在周围社会情境下,在他人或人群影响下你的心理上的主观感觉与变化。 社会心理现象的主体离不开个体,这个个体指处在周围社会情境下,受他人或人群影响下的个体。群体不等于若干个体相加的总和。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 第2节社会心理学的性质和类别 心理学大致上可有两种归类:一种是归为心理学的基础学科的性质或归为心理学的应用学科的性质;另一种是归为自然科学的性质或归为社会科学的性质。 不能把社会心理学视为一门单纯的应用科学,应归属于心理学分支中的基础性学科,它与生理心理学一起应该构成心理学两个基础与支柱,分别从生物自然属性与社会制约性来阐明人的心理所依据的基础与基本原理。 人们对心理学学科性质的一般看法认为,它属于中间学科或边缘学科,介乎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兼有两类科学的性质。

简述:SSP与PSP的区别?答:1.SSP指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PSP指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2.SSP更着重定性分析;PSP着重在定量分析基础上再进行定性分析。3.在研究着眼点上,SSP的着重点似乎是面向社会结构的,从宏观方面着重研究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对社会组织所具有的功能与意义;而PSP的着重点似乎是面向个体的,从微观方面研究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在个体身上产生发展的过程与条件。 第3节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变量:指一个具有不同数值的量,其量的大小可以观察和测量。科学研究就是要找出各种变量之间的关系。 变量通常分为自变量和因变量。在年龄和学习能力的研究上,年龄是自变量,学习能力是因变量。自变量既可以是研究者控制之下的,也可是被试者影响心理或行为的特征,如性别;因变量是被试者在实验中的行为反应。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既可能是相关关系,又可能是因果关系。 信度指测量本身的一贯性,如果测得的分数是可重复的、一贯的,则测得的分数是可信的。效度指当研究者所测量的正是他要测量的东西,发现的正是他要发现的东西时,研究就有了效度。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档案研究法。其中,观察法是最常用的方法。 观察法:观察在心理学中即指人们对特定现象或事件有

《教育心理学》串讲笔记8

《教育心理学》串讲笔记8 101、简述概括原理说。 答:概括原理说是由(贾德)在1908年看出的一种迁移理论。按照贾德的观点,两个学习活动之间存在的共同万分只是迁移产生的必要前提,而迁移产生的关键是学习者对其经验的概括,只有通过概括,学习者才能获得一般原理。因此,贾德的概括原理说又称“经验类化说”或“概括化理论”。 102、简述关系转换说。 答:关系转换说又称“关系理论”,是格士塔心理学家提出的迁移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对情境中关系的(顿悟)是产生迁移的决定因素。 103、简述共同要素说、概括原理说与关系转换说三种迁移理论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答:关系转换说与概括理论说具有相似之处。二者都强调学习者对事物的内在组织的理解是迁移的基础,即理解力越强,对学习情境的知觉越完善,概括化的可能也就越大。后来的一些心理学家认为,共同要素说、概括原理说、关系转换说三种迁移理论之间的差异只是表面的而不是实质的,每一种理论都只强调了迁移的一个侧面。共同要素说强调的是客观刺激间有无共同因素存在,认为学习的迁移取决于两种学习情境所具有的共同要素;概括原理说强调主体对已有知识经验的概括,认为学习的迁移取决于主体概括原理的能

力或水平;关系转换说强调主体对关系的顿悟,认为主体越能觉察事物之间的关系,概括化的可能性就越大,因而可将其视为是对概括原理说的补充。 104、学习定势说:指学习方法一旦为学习者所掌握,便会形成一种方法的定势,迁移到以后的学习中去。 105、简述奥斯古德的三维迁移模式。 答:奥斯古德的三维迁移模式是在总结大量(对偶联想式学习迁移)的基础上提出的。是在桑代克的迁移理论的基础上,对刺激与反应的相似性对迁移影响的进一步说明。该模式不仅适用于对偶联想式学习迁移的解释,而且还适用于技能学习迁移的解释。 迁移理论的新发展: 106、奥苏贝尔认为,一切有意义学习都是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产生的。 107、先行组织者:是指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与将要学习的内容相比,具有较高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并且能使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观念与新的学习内容建立联系。分为:陈述组织者和比较性组织者。 108、在完全掌握某一学习材料的基础上,再过度学习(50%),学习效果最佳。 109、简述促进学习迁移的有效方法是什么? 答:(1)创设可迁移的学习情境。学生的学习情境与其

北大变态心理学串讲笔记(完整版)

北大变态心理学串讲笔记(完整版) 北大变态心理学串讲笔记(完整版) 变态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 1 变态心理学:是研究异常的心理现象与行为活动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原因及其规律的科学。 2 心理异常:是在大脑生理生化功能障碍和人与客观现实关系失调的基础上产生的对客观现实的歪曲的反映。 3 高危设计:选择那些更可能出现某种心理异常的人进行前瞻性研究。 4 血亲设计:这种设计仍属病例控制抽样,但同时对病例组被试的亲属进行评定,这种研究设计的主要目的试探讨心理异常的传递。 5 催眠时相:指大脑皮层从觉醒(或睡眠)到睡眠(或觉醒)状态过渡的一种机能状态,包括四种不同的时相:正常相均等相反常相超反常相 6 孤立病灶:又称病理惰性,是指高级神经活动机能出现个别的病变点,但其他高级神经机能仍很正常,这种病灶可能是过去经受的精神床上的后果,遗留下来而成为产生心理异常的原因。 7 实验性神经症:兴奋和抑制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但如果兴奋和抑制不能协调,就会造成大脑机能的混乱,从而产生行为的混乱,称之为实验性神经症。 8 泛化:当某一反应与某种刺激形成条件联系后,这一反应也会与其它类似的刺激形成某种程度的条件联系,这一过程称为泛化。 9 辨别:即个体学会对相似的刺激进行分辨,并做出不同反应的过程。 10 神经症:指在面对日常生活种的问题时,由于过去不良的学习经验的影响而产生的持续性焦虑和恐惧情感。 11 躯体形式障碍:是一种以焦虑为基础的神经症模式,病人报告躯体症状,似乎躯体某方面出现问题,但去不能找到任何的器质性病变基础,因此又称心里生理障碍。 12 转换性障碍:以前称做癔病(症)或歇斯底里,其特点为在没有器官病变的基础上出现某种机体机能障碍或失去控制能力。 13 恐怖症:指对某种客观或情境表现出一种持久的恐惧,但客体或情境并没有真正的危险,或这种危险的程度是被极大地夸大了的。 14 妄想:思维障碍导致假的不合理的信念称为妄想,妄想可见于许多类型的精神障碍,并不是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性症状,精神分裂症的妄想具有泛化,内容荒谬的特点,迫害妄想关系妄想及影响妄想最常见。 15 幻觉:即不真实的知觉,常常伴发于妄想。

自我概念串讲内容

自我概念串讲内容 一、什么是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Self-Concept),即一个人对自身存在的体验。它包括一个人通过经验、反省和他人的反馈,逐步加深对自身的了解。自我概念是一个有机的认知结构,由态度、情感、信仰和价值观等组成,贯穿整个经验和行动,并把个体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定习惯、能力、思想、观点等组织起来。 具体言之,自我概念不是先天具有的,而是后天在经验累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直到青年期才臻成熟。自我概念会随生活经验的变动而改变,并一直在生命周期中发展着(Lynch,et al.,1981)。 詹姆斯(W. James, 1891)的自我理论 ?“主体我”(I)和“客体我”(Me): –自我既是自己这本大书的作者,也是这本大书的读者。 ?客体我由三个要素构成: –物质我(material self):与自我有关的物体、人或地点 –社会我(social self):被他人如何看待和承认 –心理我(mental self):内心自我,由一切自身(my或者mine)的心理因素构成

二、怎样形成自我概念 ?人类约在18个月大,可以认出镜中的自己(Courage, Edison, & Howe, 2005)。 这是最初步的自我认知。 ?(一)自我发展机制 ?孩子长到大约到6-8月龄时,开始出现自己身体和自身连续性的感觉。儿童自我意识正是在这一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 ?随着儿童认知能力的不断提高,尤其是随着语言的学习和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开始逐渐学会用符号来指称周围世界的客体,并最终了解了语词中“我” 的内涵,开始用“我”来代替“宝宝”,此时自我已经明确分化为一个独立的对象。 (二)自我发展的关键期 ?自我意识的两次飞跃 –人称代词的使用:我6-8个月18-24个月 –青春期:过于成熟的自我意识与不够成熟的心理能力 ?发展过程:物质自我社会自我精神自我 埃里克森自我同一性危机理论 ?埃里克森(E. H. Erikson, 1968)认为,人的一生要经历一系列自我同一性危机(identity crisis),对于这些危机,人们会采取积极或消极的方式面对,从而对自我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他提出,通过适当的方式度过危机,会促进自我成熟,建立稳定的自我同一性。 ?埃里克森的八阶段危机: 1. 基本信任对不信任婴儿期(0-18个月) 2. 自主对怀疑和羞愧童年期(18个月-4岁) 3. 主动感对内疚学前期(4-6岁) 4. 勤奋对自卑学龄期(6-12岁) 5. 同一性对同一性混乱青春期(12-18岁)

社会心理学主要理论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一、强化理论溯源 强化导向的理论,早期有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原理,华生的行为主义,桑代克的刺激-反应理论,斯金纳的操作性行为主义,多拉德和米勒的模仿论。 后来,出现了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和霍曼斯的社会交换理论,扩大了强化理论对人的社会心理现象的解释范围和深度。 从学习角度看待和研究人的心理与行为,是欧美许多社会心理学家多年来采用的视角。学习理论是一种强化理论,最早可追溯到巴甫洛夫经典条件作用原理。20世纪初,学习理论流行,并成为行为主义的基础。后来,赫尔、斯金纳、米勒、多拉德,将其运用到社会心理学。20世纪70年代以来,班杜拉将其应用范围扩大,提出社会学习理论,又称为观察学习理论,在解释人类社会行为方面取得重大成功。 二、强化理论的核心概念 (一)联结 是两种刺激在大脑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用联结可以解释人的社会心理现象和行为。(二)强化 这是强化理论最核心的概念,其含义是,人们之所以学会某种行为,是因为这种行为能产生令人愉快的后果,或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人们之所以避免某种行为,是因为这种行为会给人带来不愉快的后果。 (三)模仿 个体在社会生活中,主动仿效他人言行的社会心理现象。米勒和多拉德认为,可以通过延伸刺激—反应关系与强化的概念来理解模仿的心理机制。 强化理论的评价: 强化理论假定,行为主要由个人过去的学习经验获得,倾向于将行为原因归于外在环境,忽视个人对环境的主观感受,注重解释外表行为,而忽视解释主观心理状态。 三、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又称为观察学习理论),接受了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多数原理,但是更加注意线索对行为、对内在心理过程的作用,强调思想对行为和行为对思想的作用。 社会学习的过程: (一)注意过程(二)保持过程(三)复制过程(四)动机过程 社会学习理论的评价: 社会学习理论也被批评为借用认知概念,但没有揭示导致认知活动结果的过程与条件,并且其交互决定论带有二元论色彩。 四、社会交换理论 霍曼斯采用强化心理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把人际相互作用比作经济交易,提出了社会交换理论。 他将强化理论的元素引入交往,认为交往本质上是“收益”与“代价”的“社会交换”,人们的交往通常会尽量扩大收益,缩小代价;扩大满意度,缩小不满意度。 收益和代价需要维持平衡与合理,若收益大大超过代价,人会内心不安;但若代价大大超过收益,就产生气愤。因此,公平和互惠方能使相互作用长期保持。 社会交换理论的评价: 社会交换理论与整个刺激-反应理论一样,忽视对中介心理过程的探讨,又不像社会学习理论有系统的实验证据,其理论的视角也倾向于将人看成是简单实惠驱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