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损四分化管理计算方法

线损四分化管理计算方法
线损四分化管理计算方法

1分压统计计算方法

1.1 500kV

500kV线损率=(500kV上网电量-500kV下网电量)/500kV上网电量×100%;

500kV上网电量=电厂500kV输入电量+500kV省际联络线输入电量+下级电网向上倒送电量(主变中、低压侧输入电量合计);

500kV下网电量=500kV省际联络线输出电量+送入下级电网电量(主变中、低压侧输出电量合计)。

1.2 220kV

220kV线损率=(220kV上网电量-220kV下网电量)/220kV上网电量×100%;

220kV上网电量=电厂220kV输入电量+220kV省际联络线输入电量+500kV电压等级220kV侧输入电量+下级电网向上倒送电量(220kV主变中、低压侧输入电量合计);

220kV下网电量=电厂220kV出线输出电量+220kV省际联络线输出电量+500kV主变220kV侧总表输出电量+送入下级电网电量(220kV主变中、低压侧输出电量合计)+220kV专线用户售电量(含对境外送电)。

1.3 110kV

110kV线损率=(110kV上网电量-110kV下网电量)/110kV上网电量×100%;

110kV上网电量=电厂110kV输入电量+220kV主变110kV侧输入电量+外部电网110kV输入电量+下级电网向上倒送电量(110kV主变中、低压侧输入电量合计);

110kV下网电量=电厂110kV输出电量+通过110kV送外部电网电量+送入下级电网电量(中、低压侧总表)+110kV专线用户售电量(含对境外送电)。

其他电压等级(包括直流系统)计算公式以此类推。

2 分区统计计算方法

2.1网公司

线损率=(供电量-售电量)/供电量×100%;

供电量=本企业统一核算发电厂上网电量+本企业购入电量;

售电量=所有用户的抄见电量;

本企业购入电量:指各供电企业从本企业供电区域外的电网购买的电量,以下同。

2.2南网总调

线损率=(上网电量-下网电量)/上网电量×100%;

上网电量=电厂输入西电东送跨省区电网电量+省级电网向西电东送跨省区电网输入的上网电量(暂不含广东、广西向西电东送跨省区电网输入的上网电量)

下网电量=西电东送跨省区电网向各省级电网输出的下网电量

2.3省(区)公司

线损率=(供电量-售电量-主网网损率×送外省电量)/(供电量-送外省电量)×100%;

供电量=本企业统一核算发电厂上网电量+本企业购入电量;

售电量=所有用户的抄见电量;

主网网损率=各省区220kV及以上电网的网损率。

2.4 省级调度机构

主网网损率=(上网电量-下网电量)/上网电量×100%;

上网电量=电厂220kV及以上输入主网电量+220kV及以上的外购电量(含省外和境外)+地区网输入主网电量;

下网电量=主网向地区网输出电量+220kV及以上大用户的售电量+220kV及以上的外送电量(含省外和境外)+主网向电厂输出电量。

2.5地级(市、州)供电局

线损率=(供电量-售电量)/供电量×100%;

供电量=本企业统一核算发电厂上网电量+本企业购入电量+电网输入电量-电网输出电量;

售电量=所有用户的抄见电量;

电网输入电量:主要是高于本供电区域管理的电压等级的电网输入电量;

电网输出电量:指各供电企业从本企业供电区域向外部电网输出的电量。

其他分区等级计算公式以此类推。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

线损分线、分台区统计计算方法

各关口计量点因现场潮流方向不同分为正、反两个负荷方向,所以各个关口点的电量统一定义如下:

“A开关正向”:A变电站母线流出到线路的负荷电量。

“A开关反向”:对应于“A开关正向”反方向的负荷电量。在110kV线路线损分析类型中,因部分站没有主变变高侧计量点,故定义:

“B变低正向、B变低反向”:由主变变低侧计量点负荷电量折算到主变变高侧的负荷电量。

附表中计算的线损电量均为正数,如以下计算结果为负数,则取其绝对值。

1 500kV线损统计计算方法

1.1 500kV线路

线损电量= A边开关正向+A中开关正向+B边开关正向+B中开关正向-A边开关反向-A中开关反向-B边开关反向-B中开关反向

线损率=线损电量/(A边开关正向+A中开关正向+B边开关正

向+B中开关正向)×100%

1.2 500kV变损

1.2.1进串主变

5011 5012

a)变低总表模式

线损电量= 5011正向+5012正向+2201正向+301正向-5011反向

-5012反向-2201反向-301反向

线损率=线损电量/(5011正向+5012正向+2201正向+301正向)

×100%

b)变低分表模式

5011 5012

线损电量= 5011正向+5012正向+2201正向+301正向+

302正向+303正向+…+3XX正向-5011反向-5012反向-

2201反向-301反向-302反向-303反向-…-3XX反向

线损率=线损电量/(5011正向+5012正向+2201正向+301

正向+302正向+303正向+…+3XX正向)×100%

1.2.2主变直接接母线

a)变低总表模式

线损电量= 5061正向+2201正向+301正向-5061反向-2201反

向-301反向

线损率=线损电量/(5061正向+2201正向+301正向)×100%

b)变低分表模式

线损电量= 5061正向+2201正向+301正向+302正向+303正向

+…+3XX正向-5061反向-2201反向-301反向-302反向

-303反向-…-3XX反向

线损率=线损电量/(5061正向+2201正向+301正向+302正向+303正向+…+3XX正向)×100%

1.3 母线损耗

在500kV 母线线损分析中,各关口计量点因现场潮流方向不同为正、反两个负荷方向,线路都入串,1#主变、2#主变入串,多于两台的主变直接接入母线,500kV 母线线损电量统一定义列举如下:

线损电量=(线路边开关1正向)+ … +(线路边开关N 正向)+(#1主变边开关正向)+(#2主变边开关正向)+ (#3主变开关正向)+… + (#N 主变开关正向)-(线路边开关1反向)- … -(线路边开关N 反向)-(#1主变边开关反向)-(#2主变边开关反向)-(#3主变开关反向)- … -(#N 主变开关反向)

线损率=线损电量/[(线路边开关1正向)+ … +(线路边开关N 正向)+(#1主变边开关正向)+(#2主变边开关正向)+ (#3主变开关正向)+… + (#N 主变开关正向)]×100%

注:220kV 、110kV 、35kV 、10kV 母线损耗定义与500kV 母线损耗相同,在下文中不再重复描述。

2 220kV 线损统计计算方法

2.1 220kV 线路损耗

2.1.1线路单开关

开关 开关

线损电量= A 开关正向+B 开关正向-A 开关反向-B 开关反向

线损率=线损电量/(A 开关正向+B 开关正向)×100%

2.1.2 一端线路双开关

线损电量= A 开关1正向+ A 开关2正向+B 开关正向-A 开关1反向-A 开关2反向-B 开关反向

线损率=线损电量/

(A 开关正向+ A 开关2正向+B 开关正向)×100%

2.1.3两端线路双开关

线损电量= A 开关1正向+ A 开关2正向+B 开关1正向+B 开关2正向-A 开关1反向-A 开关2反向-B 开关1反向-B 开关2反向

线损率=线损电量/(A 开关正向+ A 开关2正向+B 开关1正向+B 开关2正向)×100%

2.2 220kV 变损

2.2.1三卷变(主变变低单分支)

变损电量=2201开关正向+1101开关正向+5501开关正向-2201开关反向-1101开关反向-5501开关反向

线损率=线损电量/(2201开关正向+1101开关正向+5501开关正向)×100%

2.2.2三卷变(主变变低双分支)

变损电量= 2202开关正向+1102开关正向+552A开关正向+552B开关正向-2202开关反向-1102开关反向-552A开关反向-552B开关反向

线损率=线损电量/(2202开关正向+1102开关正向+552A 开关正向+552B开关正向)×100%

3 110kV线损统计计算方法

注1:1.3.1和1.3.2中所用示例是基于110kV线路变压器组单元接线方式,1.3.3所用示例是基于110kV内桥接线方式。

3.1 110kV线路

3.1.1 线路两侧都有计量表

线损电量= A 开关正向+B 开关正向-A 开关反向-B 开关反向 线损率

=线损电量/(A 开关正向+B 开关正向)×100%

3.1.2 线路只有一侧110kV 开关有计量表

线损电量= A 开关

正向+ B 变低正向-A 开关反向-B 变低反向

线损率=线损电量/(A 开关正向+ B 变低正向)×100%

3.1.3 线路上有一条T 接线路(即线路有三侧)且只有一侧110kV 开关装有计量表

线损电量= A 开关正向+ B 变低正向+ C 变低正向-A 开关反向-B 变低反向-C 变低反向

线损率=线损电量/(A 开关正向+ B 变低正向+ C 变低正向)×100%

3.1.4 线路上有一条T 接线路(即线路有三侧)且只有两侧110kV 开关装有计量表

线损电量= A 开关正向+ B 开关正向+ C 变低正向-A 开关反向-B 开关反向

-C 变低反向

线损率=线损电量/(A 开关正向+ B 开关正向+ C 变低正向)×100%

3.1.5 线路上有一条T 接线路(即线路有三侧)且三侧110kV

开关装有计量表

线损电量= A 开关正向+ B 开关正向+ C 开关正向-A 开关反向-B 开关反向-C 开关反向

线损率=线损电量/(A 开关正向+ B 开关正向+ C 开关正向)×100%

3.1.6 线路上有两条T 接线路(即线路有四侧)且只有三侧

110kV 开关装有计量表

线损电量= A 开关正向+ B 开关正向+ C 开关正向+ D 变低正向-A 开关反向-B 开关反向-C 开关反向-D

变低反向

线损率=线损电量/(A 开关正向+ B 开关正向+ C 开关正向+ D 变低正向)×100%

3.1.7 线路上有两条T 接线路(即线路有四侧)且只有两侧

110kV 开关装有计量表

线损电量= A 开关正向+ B 开关正向+ C 变低正向+ D 变低正向-A 开关反向-B 开关反向-C 变低反向-D 变低反向

线损率=线损电量/(A 开关正向+ B 开关正向+ C 变低正向+ D 变低正向)×100%

3.1.8 线路上有三条T 接线路(即线路有五侧)且只有两侧

110kV 开关装有计量表

线损电量= A开关正向+B开关正向+C变低

正向+D变低

正向+E变低正向-A开关反向-B开关反向-C变低反向-D变低反向-E变低反向

线损率=线损电量/(A开关正向+B开关正向+C变低正向+D变低正向+E变低正向)×100%

3.2 110kV变损

3.2.1两卷变:主变变高和变低(共两侧)都有计量表

变损电量= 1101开关正向+5501开关正向-1101开关反向

-5501开关反向

线损率=线损电量/(1101开关正向+5501开关正向)×100%

3.2.2两卷变:主变变高和变低(共三侧)都有计量表

变损电量= 1102开关正向+ 552A 开关正向+ 552B 开关正向-1102开关反向-552A 开关

反向-552B 开关反向

线损率=线损电量/(1102开关正向+ 552A 开关正向+ 552B 开关正向)×100%

3.2.3 三卷变:主变变低只有一侧,都有计量表

变损电量= 2201开关正向+1101开关正向+ 5501开关正向- 2201开关反向-1101开关反向-5501开关反向

线损率=线损电量/(2201开关正向+1101开关正向+ 5501开关正向)×100%

3.2.4 三卷变:主变变低有两侧,都有计量表

变损电量= 2202开关正向+1102开关正向+ 552A 开关正向+ 552B 开关正向- 2202开关反向-1102开关反向-552A 开关反向-552B

开关反向

线损率=线损电量/(2202开关正向+1102开关正向+552A 开关正向+ 552B 开关正向)×100%

3.3 两卷变,桥形接线

变损电量= 1101开关正向+1102开关正向+ 5501开关正向+ 5502开关正向- 1101开关反向-1102开关反向-5501开关反向-5502开关反向

线损率=线损电量/(1101开关正向+1102开关正向+ 5501开关正向+ 5502开关正向)×100%

此处两台主变看作一个整体来计算线损。

对于三卷变,桥形接线的情况参照该示例进行计算。 4 10kV 线损统计计算方法

10kV线路的主干线和各条放射支线一般情况下合并为一条线路计算,对线损率异常、线损电量大、需要重点监控的分支线,视实际需要可在分支点安装计量装置,对分支线线损率进行分别统计分析。

4.1单放射线路

负荷

线路总线损率=(A正向-∑终端用户侧电量)/ A正向×100%线路10kV线损率=(A正向-∑配变总表电量)/ A正向×100% 4.2单放射线路(含小水电)

变电站10kV母线

负荷

线路总线损率=(A正向-A反向+D正向-D反向-∑终端用户侧电量)/(A正向-A反向+D正向-D反向)×100%

线路10kV线损率=(A正向-A反向+D正向-D反向-∑配变总

表电量)/(A正向-A反向+D正向-D反向)×100%

4.3环网线路

变电站10kV母线

负荷

4.3.1适于大面积线路负荷转接、环网方式变更频繁及长时间

永久性变更。

关联线路1和关联线路2的总线损率=(A1正向+A2正向-∑终端用户侧电量)/ (A1正向+A2正向)×100%

关联线路1和关联线路2的10kV线损率=(A1正向+A2

正向-∑配变总表电量)/ (A1正向+A2正向)×100%

(注:对环网联络开关处未装设双向计量表计的,可按本方式将关联线路1和线路2的线损率合并计算,对环网联络开关处已装设双向计量表计的,可按正常方式分开计算,以下同)

4.3.2适于环网方式变更造成用户短时转移至其他线路供电

的情况。

如:关联线路2负荷转关联线路1供电

转电台区终端用户侧调整电量=((转电结束时间-转电开始时间)/当月总运行时间)*∑转电台区终端用户侧电量之和

转电台区总表调整电量=((转电结束时间-转电开始时间)/当月总运行时间)*∑转电台区总表电量

关联线路1终端用户侧调整后电量=关联线路1终端用户侧调整前电量+转电台区终端用户侧调整电量

关联线路2终端用户侧调整后电量=关联线路2终端用户侧调整前电量-转电台区终端用户侧调整电量

关联线路1总线损率=(A1正向-关联线路1终端用户侧调整后电量)/ A1正向×100%

关联线路2总线损率=(A2正向-关联线路2终端用户侧调整后电量)/ A2正向×100%

关联线路1(10kV)线损率=(A1正向-关联线路1台区总表电量-转电台区总表调整电量)/ A1正向×100%

关联线路2(10kV)线损率=(A2正向-关联线路2台区总供电量+转电台区总表调整电量))/ A2正向×100%

5 台区线损统计计算方法

5.1单台变压器

低压台区线损率=(A正向-∑用户侧电量)/ A正向×100% 5.2两台变压器低压侧环网

正向正向

户侧电量-∑A2用户侧电量)/(A1正向+A2正向)×100% 两台及以上变压器低压侧并联,或低压联络开关并联运行的,可将所有并联运行变压器视为一个台区单元统计线损率。

5.3“对于有统一高压计量的多台配电变压器及其台区,在满足供售电量同一天抄表的条件下,可以视为一个台区单元统计线损率。”

6 直流系统线损统计计算方法

直流系统损耗电量=整流站极I 、极II 换流站输入电量-逆变站极I 、极II 换流站输出电量

直流系统线损率=(损耗电量/整流站极I 、极II 换流站输入电量)×100%

整流站

逆变站

成本管理计算公式

成本管理计算公式: 1、三角分布: 可用来估算时间和成本 期望=(乐观+最可能+悲观)/3; 2、贝塔分布、PERT三点估算: 可用来估算时间和成本 均值/期望值=(乐观+4*最可能+悲观)/6,;标准差=(悲观-乐观)/6 3、进度偏差: SV=EV-PV; SV<0进度落后; SV=0符合进度; SV>0进度提前; 4、进度绩效指数: SPI=EV/PV; SPI<1进度落后; SPI=1符合进度; SPI>1进度提前; 5、成本偏差: CV=EV-AC; CV<0成本超支;

CV=0符合成本; CV>0成本结余; 6、成本绩效指数: CPI=EV/AC; CPI<1成本超支; CPI=1符合成本; CPI>1成本结余; 7、完工偏差: VAC=BAC-EAC; 8、ETC 完工尚需估算: 1)非典型偏差:ETC=BAC-EV; 2)典型偏差:ETC=(BAC-EV)/CPI; 9、EAC完工估算: EAC=AC+ETC 1)非典型偏差:EAC=BAC-CV; 2)典型偏差:EAC=BAC/CPI; 10、利用SPI预测完工时间: 1)典型:EACt =原计划完工时间/SPI; 2)非典型:EACt=当前实际时间+剩余工作的计划时间; ★关于典型与非典型的区分: 1)非典型偏差:未来绩效将会改进,接下来的工作按时、按预算完成;

2)典型偏差:继续保持目前绩效,按目前趋势;(题目没有特殊说明默认典型偏差) 11、TCPI完工尚需绩效指数: 完工尚需绩效指数=剩余工作/剩余资金。 1)基于BAC:TCPI=(BAC-EV)/(BAC-AC);(没有特殊说明默认基于BAC) 2)基于EAC:TCPI=(BAC-EV)/(EAC-AC); 例1:在项目预计工期中途,项目经理发现实际成本为75,000美元,但项目总预算为100,000美元。经过详细的分析,项目经理发现项目活动已经完成了60%。委员会决定未来的开支应保持在当前的绩效水平上。该项目的完工估算是多少? A.135,000美元 B.166,667美元 C.175,000美元 D.125,000美元 参考答案:D 解析:题干关键字“保持在当前的绩效水平上”,说明这是典型偏差,我们利用典型偏差的公式来计算此题:EAC=BAC/CPI。活动完成了60%,EV=100000*60%=60000,AC=75000,CPI=EV/AC=60000/75000=0.8,EAC=BAC/CPI=100000/0.8=125000。 例2:以下是为项目计算的:

10kV及以下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5页

10kV及以下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 0 引言 10kV及以下配电网的网架结构、设备和用电负荷都比较复杂,占了电网电量损耗的大头。加强配电网线损计算是降损节能的重要管理手段[1]。线损计算是根据电网的网架和运行电气参数,应用相应的电路原理计算电网中各个原件的理论线损电量。在配电网规划中,规划年的理论线损计算是不可缺少的内容,但相对于高压配电网,中低压配电网由于设备规模和数量较为庞大,大量缺乏网架内的元件参数和运行参数,特别是规划年的网络参数和运行环境缺失,使得使用精确模型建模和运用成熟的计算软件进行计算较为困难。根据中低压配电网的实际特点,充分利用配电网规划方案可以获取的有限条件进行理论线损计算是配电网理论计算在工程应 用方向的可行路径[2]。本文采用简化负荷模型对配电网进行降低规模计算,求得各类负荷分布类型线路的功率损耗,最后采用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法得到规划区域内的理论电量损耗。 1 10kV中压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 根据地区线路特性和计算结果,把线路简化为5种负荷分布形式的线路,包括末端集中分布、均匀分布、递增分布、递减分布和中间集中分布。下面具体对各种负荷分布线路模型进行分析。 1.1 中压线路负荷分布模型 1.1.1 末端集中分布 设10kV中压线路主干始端电流为I,单位阻抗为r,负荷集中于线路的末端,则主干的线路损耗为:

1.1.2 线路负荷均匀分布 线路负荷均匀分布于线路上,假设线路始端主干电流为I,末端电流为i0,距离始端x距离的分置电流为ix。图1为负荷均分布模型,X轴为距离线路始端的距离,线路全长为L;Y轴为线路分支线电流的总和。 1.1.3 负荷递增分布 1.1.4 负荷递减分布 1.1.5 负荷中间集中分布 1.2 功率损耗系数 根据以上的计算分析,可以得到各种负荷分布模型的线路功率损耗系数,见下表。 1.3 中压线路损耗估算流程 1.3.1 中压线路主干损耗估算 (1)按照线路主干型号,查找相应的线路的单位电阻r,根据线路长度L得到主干的阻抗为R=L×r; (2)分析线路的分布模型,获得该线路的的功率损耗系数β; (3)计算该线路的功率损耗 1.3.2 中压线路装接配变损耗估算 根据变压器型号和单台变压器容量S,查找变压器参数表得到该型号变压器的空载损耗为ΔPk,负载损耗为ΔP T。中压线路装接配变损耗为:公式中,ST为变压器实际运行容量,采用年最高负荷。 1.3.3 中压线路的总功率损耗 每回中压线路的功率损耗为中压线路功率损耗ΔPL和中压线路装接

电力线路线损计算方法

电力线路线损计算方法 线路电能损耗计算方法 A1线路电能损耗计算得基本方法就是均方根电流法,其代表日得损耗电量计算为: ΔA=3Rt×10-3(kW?h)(Al-1) Ijf=(A)(Al-2) 式中ΔA——代表日损耗电量,kW?h; t——运行时间(对于代表日t=24),h; Ijf——均方根电流,A; R——线路电阻,n; It——各正点时通过元件得负荷电流,A。 当负荷曲线以三相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表示时: Ijf==(A)(Al-3) 式中Pt——t时刻通过元件得三相有功功率,kW; Qt——t时刻通过元件得三相无功功率,kvar; Ut——t时刻同端电压,kV。 A2当具备平均电流得资料时,可以利用均方根电流与平均电流得等效关系进行电能损耗计算,令均方根电流Ijf与平均电流Ipj(代表日负荷电流平均值)得等效关系为K(亦称负荷曲线形状系数),Ijf=KIpj,则代表日线路损耗电量为: ΔA=3K2Rt×10-3(kW?h)(A2-1) 系数K2应根据负荷曲线、平均负荷率f及最小负荷率α确定。 当f>0、5时,按直线变化得持续负荷曲线计算K2: K2=[α 1/3(1-α)2]/[1/2(1 α)]2(A2-2) 当f<0、5,且f>α时,按二阶梯持续负荷曲线计算K2: K2=[f(1 α)-α]/f2(A2-3) 式中f——代表日平均负荷率,f=Ipj/Imax,Imax为最大负荷电流值,Ipj为平均负荷电流值; α——代表日最小负荷率,α=Imin/Imax,Imin为最小负荷电流值。 A3当只具有最大电流得资料时,可采用均方根电流与最大电流得等效关系进行能耗计算,令 均方根电流平方与最大电流得平方得比值为F(亦称损失因数),F=/,则代表日得损耗电量为: ΔA=3FRt×10-3(kW?h)(A3-1) 式中F——损失因数; Imax——代表日最大负荷电流,A。 F得取值根据负荷曲线、平均负荷率f与最小负荷率α确定。 当f>0、5时,按直线变化得持续负荷曲线计算F: F=α 1/3(1-α)2(A3-2) 当f<0、5,且f>α时,按二阶梯持续负荷曲线计算: F=f(1 α)-α(A3-3) 式中α——代表日最小负荷率;

做好精益成本管理的六个基本步骤

做好精益成本管理的六个基本步骤 精益成本管理思想的精髓就在于追求最小供应链成本。在供应链各个环节中不断地消除不为客户增值的作业,杜绝浪费,从而达到降低供应链成本,提高供应链效率目的,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特殊化多样化的需求,使企业的竞争力不断增强。 - 1 - 成本管理原则是指导组织建立和有效实施成本管理体系的指导思想,组织运用这些指导思想,是组织获得成功的有力武器。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应确认和运用管理原则,领导组织进行业绩改进。 - 2 - 一、关注、控制成本动量和成本发生过程。成本动量是决定和驱动成本的可变量,是消耗资源和成本形成的本源,关注和控制成本动量才是成本管理的根本。成本在过程中发生,关注成本发生过程就是关注成本:应不应该发生?应该发生多少?应该何时发生?应该在何处发生?应该由谁来发生?成本在过程中发生,只有控制成本发生的过程,才能达到控制成本和降低成本的目的。 二、系统地和全面地控制成本。在组织内部成本全面发生是成本的普遍性,这种普遍性覆盖了组织的所有系统。因此,组织必须系统地和全面地控制成本。成本管理是一个系统,必须运用系统的思维和方法对成本进行系统的全面控制,即全员参与和全过程控制。 三、以战略为导向,以形成模式为结果。成本管理是组织全局性的长期工作,组织必须要有长远的打算和战略的眼光,并以战略为导向努力打造出一个有差异化的、低成本的运作模式。 四、领导作用、科学决策。领导者确立组织统一的宗旨和方向。领导者应当创造并保持使全体人员都能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内部环境。领导者的科学决策是组织获得成功的关键。 五、成本保证。组织建立、实施和保持成本管理体系,就是使企业在成本管理与控制方面得到立法保证、组织保证、方法保证、资源保证、活动保证和人员的意识和能力保证,为顾客和组织管理者满意提供信任。 六、全员参与。各级人员都是组织之本,每个人都发生成本,只有他们的充分参与成本管理与控制,才能使他们的才干为组织带来低成本收益。 七、预先控制成本风险。成本是有风险的,识别、确定、预防和控制成本风险是组织持续经营的必要条件。预防不期望情况的发生,要比采取纠正和纠正措施更重要。以预防为主,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应该发生多少成本、付出多大代价?

电缆线损计算

电缆线损计算 35平方铜芯单相直流电缆,长度为100M,电流70A,铺设方式是裸线水中铺设,为什么我用两种方法算的线损结果差好多啊谁能告诉我比较精确的计算方法啊~~谢谢了~~ 方法1:线损=电流×电路总线长×线缆电压因子=70×100×(mv)= 方法2:△P=IR,,R用电阻率计算出来 (参考: 理论线损计算的概念 1.输电线路损耗 当负荷电流通过线路时,在线路电阻上会产生功率损耗。 (1)单一线路有功功率损失计算公式为 △P=I2R 式中△P--损失功率,W; I--负荷电流,A; R--导线电阻,Ω (2)三相电力线路 线路有功损失为 △P=△PA十△PB十△PC=3I2R (3)温度对导线电阻的影响: 导线电阻R不是恒定的,在电源频率一定的情况下,其阻值 随导线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铜铝导线电阻温度系数为a=。 在有关的技术手册中给出的是20℃时的导线单位长度电阻值。但实际运行的电力线路周围的环境温度是变化的;另外;负载电流通过导线电阻时发热又使导线

温度升高,所以导线中的实际电阻值,随环境、温度和负荷电流的变化而变化。为了减化计算,通常把导线电阴分为三个分量考虑: 1)基本电阻20℃时的导线电阻值R20为 R20=RL 式中R--电线电阻率,Ω/km,; L--导线长度,km。 2)温度附加电阻Rt为 Rt=a(tP-20)R20 式中a--导线温度系数,铜、铝导线a=0.004; tP--平均环境温度,℃。 3)负载电流附加电阻Rl为 Rl= R20 4)线路实际电阻为 R=R20+Rt+Rl (4)线路电压降△U为 △U=U1-U2=LZ ) 环境温度25度,算得结果

成本管理计算题

和本月发生的费用为:原材料费用2900元,加工费用1350元。 要求:(1)计算该种产品两道工序的完成率。(2)计算该种产品月末在产品的约当产量。(3)按约当产量比例分配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费用和加工费用。(4)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成本。 (1)该产品两道工序的完工率:第一工序70%×50%=35% 第二工序70%+30%*50%=85% (2)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第一工序300×35%=105件第二工序300×85%=255件 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合计=105+255=360件 (3)原材料费用分配率=2900/(140+360)=5.8元完工产品原材料费用=140×5.8=812元 在产品原材料费用=360×5.8=2088元加工费用分配率=1350/(140+360)=2.7元 完工产品加工费用=140×2.7=378元在产品加工费用=360×2.7=972元 (4)完工产品成本=812+378=1190元在产品成本=2088+972=3060 2、某企业生产A产品,本月份产量及其他有关费用的资料如下:产量及其他有关材料

要求:根据上述材料,采用因素分析法分析各因素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程度。 分析对象:2956800-3000000=-43200元 计划材料费用=200×30×500=3000000 第一次替代=220×30×500=3300000 第二次替代=220×28×500=3080000 实际材料费用=220×28×480=2956800 由于产量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3300000-3000000=300000元 由于材料单耗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3080000-3300000=-220000元 由于材料单价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2956800-3080000=-123200元 三个因素变动对材料费有的影响程度=300000-220000-123200=-43200元 3、根据下列表中资料,运用连环替代法计算确定各有关因素变动对材料成本的影响。 甲产品材料消耗资料表 运用连环替代法计算各因素影响如下: 材料计划成本=200×300×15=900000元材料实际成本=190×320×20=1216000元 分析对象:1216000-900000=316000元计划指标:200×300×15=900000元 第一次替代:190×300×15=855000元第二次替代:190×320×15=912000元 第三次替代:190×320×20=1216000元 由于产量减少,使材料成本下降了45000元;由于单耗上升,使材料成本上升了57000元;由于材料单价上升,使材料成本上升了304000元。以上三个因素共同影响,使材料总成本上升了316000(-45000+57000+304000)元。 4、某企业第一车间每月需要甲零件2000件,该零件既可以自制又可以外购。如果自制,每件发生直接材料30元,直接人工10元,变动性制造费用4元,分配固定性制造费用12元,另外还需购置一专用模具,需支出2000元。如果外购,外购单价为46元。要求:(1)做出自制或外购的决策。 应自制甲零件。 (2)如果该零件外购后,闲置的能力可以承揽零星加工业务,预计获销售收入10000元,发生变动成本4000元,每件分配固定成本2元。做出自制或外购的决策。 应外购甲零件。 5、某企业生产甲产品,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月末在产品完工程度估计为50%,甲产品本月完工100件,月末在产品为20件。月初在产品成本和本月发生费用如下表所示。要求按约当产量法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并将计算结果填入下表中。 6元,锅炉车间本月份直接发生的费用金额为5032元。各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劳务数量及各受益单位耗用量如下: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采用直接分析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并将计算结果填入下表中。

成本管理计算题(本科)

1. 某车间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耗原料2000千克,单价20元,原料费用合计40000元。本月投产甲产品300件,乙产品200件。甲产品单位消耗定额10千克,乙产品为25千克,要求采用材料定 答:材料费用分配率=40000 ÷ (300×10+200×25)=5元/千克 甲产品应分配负担原料费用=3000×5=15000(元) 乙产品应分配负担原料费用=5000×5=25000(元) 2、某种产品经两道工序完成,原材料随加工进度陆续投入。原材料消耗定额为:第一道工序70%,第二道工序30%。月末在产品数量为:第一道工序300件,第二工序300件。 要求:(1)计算该种产品两道工序的完工率。(2)计算该种产品月末(3)按约当产量比例分配计算(4)计算完工产品和月 答:(1)该产品两道工序的完工率: 第一工序 70%×50%=35% 第二工序 70%+30%×50%=85% (2)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 第一工序 300×35%=105(件)第二工序 300×85%=255(件) 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合计=105+255=360(件) (3)原材料费用分配率=2900/(140+360)=5.8(元) 完工产品原材料费用=140×5.8=812(元) 在产品原材料费用=360×5.8=2088(元) 加工费用分配率=1350/(140+360)=2.7(元) 完工产品加工费用=140×2.7=378(元) 在产品加工费用=360×2.7=972(元) (4)完工产品成本=812+378=1190(元) 在产品成本=2088+972=3060 1. 某企业只产销一种产品,本年单位变动成本为6元,变动成本总额为84000元,获营业利润18000元,若该企业计划下一年度变动成本率仍维持本年度的40%,其他条件不变。 要求:预测下一年度的保本销量及保本销售额。 答:本年销量=84000/6=14000(单位) 本年销售收入=84000/40%=210000(元) 单价=210000/14000=15(元) 固定成本=(15-6)*14000-18000=108000(元) 保本销量=108000/(15-6)=12000(单位) 保本额=12000*15=180000(元) 2. 某企业每年需用A零件2000件,原由金工车间组织生产,年总成本为19000元,其中,固定生产成本为7000元。如果改从市场上采购,单价为8元,同时将剩余生产能力用于加工B零件,可节约外购成本2000元。 要求:为企业作出自制或外购A零件的决策。 答:依题意编制相关成本分析表如下:相关成本分析表单位:元 方案/项目自制A零件外购A零件 变动成本19000-7000=12000 2000*8=16000 机会成本2000 0 相关成本合计14000 16000 因为14000元<16000元,所以应自制A零件,这样可以使企业节约2000元的成本。 决策结论:应自制A零件。 1、某企业生产A产品,本月份产量及其他有关材料费用的资料如计算的结果如下:产量及其他有关资料 项目计划数实际数 产品产量(件)200 220 单位产品材料消耗量(千克)30 28 材料单价(元)500 480 材料费用 3 000 000 2 956 800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采用因素分析法分析各种因素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程度。 答:分析对象:2 956 800-3 000 000=-43 200(元) 计划材料费用=200×30×500=3 000 000 第一次替代=220×30×500=3 300 000 第二次替代=220×28×500=3 080 000 实际材料费用=220×28×480=2 956 800 由于产量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3 300 000-3 000 000=300 000(元)由于材料单耗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3 080 000-3 300 000=-220 000(元) 由于材料单价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2 956 800-3 080 000=-123 200(元) 三个因素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程度=300 000-220 000-123 200=-43 200(元) 2. RT公司可比产品的有关资料如表下:计划产量:甲产品60吨,乙产品48吨计划降低任务:降低额1 200千元,降低率12.5% 要求:采用连环替代法对可比产品成本降低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分析。答:RT公司可比产品成本降低任务完成情况分析 (1)实际降低额=10 000—8 600=1400(千元) 实际降低率=1400/10000×100%=14% (2)分析对象降低额=1400—1200=200(千元) 降低率=14%—12.5%=1.5% (3)因素分析 各因素影响计算表单位:千元 影响因素计算方法 步骤产量品种构成单位成本降低额降低率 1 计划计划计划1200 12.5% 2 实际计划计划12.5%×10000=1250 12.5% 3 实际实际计划10000-8700=1300 1300/10000×100%=13% 4 实际实际实际1400 14% ②—①:产量影响1250-1200=+50 0 ③—②:品种构成影响1300-1250=+50 13%-12.5%=+0.5% ④—③:单位成本影响1400-1300=+100 14%-13%=+1% 合计+200 +1.5%

低压线路损耗理论计算

在农村用电管理工作中,低压配电网理论线损的计算和实际线损的考核是一个薄弱环节。 笔者推荐一种简单实用的计算方法,以供广大城乡电工参考。 1低压线路理论线损的构成 1.1低压线路本身的电能损耗。 1.2低压接户线的电能损耗。 1.3用户电能表的电能损耗。 1.4用户电动机的电能损耗。 1.5用户其他用电设备的电能损耗。 以上所有供电设备的电能损耗之和,即构成低压线路的理论线损电量,其线损电量与线路供电量之比百分数,即为线路的理论线损率。 要说明的是,在实际线损计算中,只计算到用户电能表,用户的用电设备不再参与实际线损计算。但在理论计算中,凡连接在低压线路上的用电设备的电能损耗,均应计算在内。 2低压线路理论线损计算通用公式 △A=NKI pjR dzt×10 式中N——配电变压器低压侧出口电网结构系数; ①单相两线制照明线路N=2; ②三相三线制动力线路N=3; ③三相四线制混合用电线路N=3.5;

K——负荷曲线形状系数,即考虑负荷曲线变化而采用的对平均电流(I pj)的修正系数,K值按推荐的理论计算值表1选用; 表1负荷曲线形状系数k 值表 最小负荷率 K值0.20.30.4 1.050.5 1.030.6 1.020.7 1.010.8 1.000.8 1.001.0 1.00。2。2。。-3 1.171.09 (最小负荷率a=最小负荷/最大负荷) t——线路月供电时间,h;Rdz——线路导线等值电阻,Ω。 等值电阻可按下式计算: Rdz=ΣN KI zd。 kR k/N×I

zd 式中I zd——配电变压器低压出口实测最大电流,A; 22KI pj——线路首端负荷电流的月平均值,A。可根据以下不同情况计算选用。 ①配电室装有电流表,并有记录的,可直接计算月平均负荷电流值。 ②如装有电流表,但无记录的,可选取代表性时段读取电流值,然后计算平均负荷电流值。 ③如未装电流表时,可选取代表性时段,直接用钳形电流表读取负荷电流值。 ④配电室装有有功电能表和无功电能表时,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U pj——线路平均运行电压值,kV,也可近似地用额定电压(Un)代替;AP——线路月有功供电量,kW。h;AQ——线路月无功供电量,kvar。h; t——线路月供电量时间,h。 ⑤如配电室装有有功电能表和功率因数表时,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cosφ pj——线路负荷功率因数的平均值。 3低压接户线的理论线损计算 从低压线路至用户电能表,从电能表到用电器具的连接线称接户线(或下户线),其理论线损电量可按每10m月损耗为0.05kW。h计算,当接户线长度为L 时,月损耗电量为:

成本控制的6大方法

成本控制的6大方法 一、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性有以下几点: 1、工厂企业要想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求经济利益,以取得持续性的竞争优势,那么就是要努力提 升自己的竞争优势,必须精打细算,加强成本管理控制,努力寻求各种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2、工厂企业的经营管理离开不两件事:提升营业额,降低成本。企业要发展,离不开销售,按理说,销 售越好,营业额越高,企业的发展就越大,事实上,销售好,营业额高,还需重视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成本的控制。 3、一般情况下,成本降低的幅度,要比利润增加的幅度要大,即成本降低10%,利润可能增加20%甚至 更多。所以说进行成本管理是势在必行的关键工作。它影响着产品的设计成本、采购成本、质量成本、销售成本、工作流程、资金占用、减少库存各个阶段。 4、良好的成本控制管理可以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企业生产能力和资源利用率,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促进 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有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和改进,最终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二、掌握五大成本管理要点 成本控制,是企业根据一定时期预先建立的成本管理目标,成本控制的过程是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进行计算、调节和监督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发现薄弱环节,挖掘内部潜力,寻找一切可能降低成本途径的过程。降低产品成本,企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途径着手进行。 1、财务领域控制 (1)提高资金运作水平,首先要开源节流,增收节支;其次要对资金实施跟踪管理,加强资金调度与使用;第三要降低存货比例,加强存货管理。通过以上措施减少资金占用,优化资金结构,合理分配资金,加速资金周转,降低筹资成本。 (2)财务人员要抓好成本事前、事中、事后的工作,事前要抓好成本预测、决策和成本计划工作;事中要抓好成本控制和核算工作;事后要抓好成本的考核和分析工作。应从管理的高度去挖掘成本降低和获取效益的潜力。 (3)严格控制、节约费用开支,可以控制的费用应尽量少开支,节约开支,如材料费、差旅费等。企业应遵守财务管理制度,坚持勤俭办厂,反对铺张浪费,尽量降低制造费用,节约生产费用,严格控制期间费用,压缩非生产费用。 2、策略管理领域控制 (1)技术创新,寻求新出路。在成本降低到一定阶段后,企业只有从创新着手来降低成本,从技术创新上来降低原料用量或寻找新的、价格便宜的材料替代原有老的、价格较高的材料;

成本核算管理办法

成本核算管理办法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职责分工 2 第三章成本管理基础工作 5 第四章成本计划7 第五章成本控制9 第六章成本分析10 第七章成本核算原则11 第八章成本费用核算内容和程序13 第九章成本费用核算细则 15 第十章成本考核20 第十一章其他 21 第十二章附则21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成本核算及管理工作,规范成本预算、控制、核算、分析等行为,保证成本准确核算、有效控制,现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要求,结合公司成本管理工作流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成本是指可归属于产品成本、劳务成本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其他直接费用。本办法适用公司下属各车间及部门的成本核算及管理工作。

第三条成本管理工作为公司生产经营管理的核心,贯穿于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基本任务为:通过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反映公司生产经营成果,挖掘产品成本潜力,降低产品成本。 成本管理工作重点: (一)、坚持质量第一,一切降低成本的手段不能以牺牲质量为前提; (二)、加强和完善成本管理的基础统计工作; (三)、确定成本费用的开支范围和标准,合理划分产品成本界限; (四)、对主营产品实施成本预测; (五)、编制合理、可行的成本计划,组织制订降低成本的措施; (六)分解成本和费用指标,控制生产损耗,落实成本管理责任,实行分级归口管理; (七)准确、及时核算产品成本,控制和监督成本计划和费用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成本和费用分析; (八)根据成本计划及费用预算执行结果,定期开展成本控制责任考核。 第四条公司实施全员成本管理。管理目标需逐一分解细化,落实到具体车间、部门及人员。 第五条成本管理工作贯彻责、权、利三结合原则,公司定期对各级成本管理责任人的成本控制成果组织考核,考核结果将影响人员全年绩效考评。 第二章职责分工 第六条全员成本管理由总经理牵头,按分工职责建立成本管理责任制,确保办理成本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同一岗位人员应定期作适当调整和更换,避免同一人员长时间担任同一业务。

成本管理计算题

某种产品经两道工序完成,原材料随加工进度陆续投入。原材料消耗定额为:第一道工序 70%,第二道工序 30%。 月末在产品数量为:第一道工序 300 件,第二工序 300 件。该月完工产品 140 件。月初和本月发生的费用 为:原材料费用 2900 元,加工费用 1350 元。 要求:(1)计算该种产品两道工序的完工率。 (2)计算该种产品月末在产品的约当产量。 (3)按约当产量比例分配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费用和加工费用。 (4)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成本。 解:)该产品两道工序的完工率: 第一工序:70%×50%=35% 第二工序:70%+30%×50%=85% (2)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 第一工序:300×35%=105(件) 第二工序:300×85%=255(件) 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合计=105+255=360(件) (3)原材料费用分配率=2900/(140+360)=5.8(元) 完工产品应负担的原材料费用=140×5.8=812(元) 在产品应负担的原材料费用=360×5.8=2088(元) 加工费用分配率=1350/(140+360)=2.7(元) 完工产品应负担的加工费用=140×2.7=378(元) 在产品应负担的加工费用=360×2.7=972(元) (4)完工产品成本=812+378=1190(元) 在产品成本=2088+972=3060(元) 1. 某企业生产 A 产品,本月份产量及其他有关材料费用的资料如下: 产量及其他有关资料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采用因素分析法分析各种因素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 响程度。 项 目 计划数 实际数 产品产量(件) 200 220

企业成本管理的六种方法

企业成本管理的六种方法 企业成本管理的六种方法对于许多企业成本管理人员来说,并不了解有这么多的可供选择的成本管理方法,他们所使用的方法通常只是其中的一两种。极少数的企业虽然并用了这六种手法,或采取了其中主要几种方法,但由于受多方面的实施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他们使用的并不专业和得心应手,因而其应有的效果被大大地打了折扣。以下本文简要的介绍这六种方法。 一、基于经验的成本管理方法 这是一种最为基础的和较低级别的,但是应用最为普遍,在一定的条件下效果也是十分好的一种成本管理法。大多数企业的成本管理都是由此开始的,而其他每一种成本管理方法的最底层部分其实都是由此构成的。 它是管理者借助过去的经验来现实对管理对象进行管理,从而追求较高的质量、效率和避免或减少浪费的过程。比如说,经验告诉我们,在采购的过程中,“货比三家、反复招标、尽量杀价”,可以降低采购成本,于是管理者就要求他们的下属在采购时“货比三家、反复招标、尽量杀价”。又比如,经验告诫我们,对外采购的过程中,如果缺少必要的监督机制,有的采购人员就可能产生自私行为,从而导致企业损失,于是大量的企业常常不惜牺牲效率和成本设置“关卡”来防止采购人员的自私行为。还比如,人们注意到只要对员工盯紧一点,员工的工作效率就会得到相应的提高,于是企业普遍十分强调对员工行为的监督。 毫无疑问,基于经验的成本管理方法有时是最有效用的提高效率、保证质量和管理成本的措施。一个从最基层销售员干起,一直干到营销副总经理职务的管理者,他所管理的销售人员,一般较少有机会犯直接蓄意损害企业利益的错误。然而,经验有时是也是不可靠的。一位企业总经理过去管理文化层次较低的工作人员的经验告诉他,加强对犯错员工的处罚可能减少员工犯错,从而减少或避免企业的损失,然而如果他现在管理的工作人员文化层次较高,且都是独生子女一代,那么他的这一经验可能不但不管用,甚至走向反面。 基于经验的成本管理法有时并不管用,一般出于两点原因:一是经验带有严重的个人色彩,当变化的环境问题超过经验的范围时,经验可能失去效用。二是经验往往是“就事论事”的,不是系统思维的结果。因此经验在实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系统性消极后果,即对具体的对象而言它们有助于管理甚至降低成本,但就总体而言它们则可能无助于管理成本,甚至造成系统性成本上升。此外,实施经验化的成本管理,可能在未来留下历史的阴影。

成本管理计算题

计算分析题 1、某企业生产A、B两种产品,共同耗费甲种材料,其实际成本为10000元。两种产品的原材料费用定额为:A产品8元,B产品4元;当月的实际产量为:A产品600件,B产品800件。 要求:采用定额费用比例法分配材料费用。 解答:分配率=10000/(600×8+800×4)=1.25 A产品原材料费用=600×8×1.25=6000(元) B产品原材料费用=800×4×1.25=4000(元) 2、某种产品经两道工序完成,原材料随加工进度陆续投入。原材料消耗定额为:第一道工序70%,第二道工序30%。月末在产品数量为:第一道工序300件,第二道工序300件。该月完工产品140件。月初和本月发生的费用为:原材料费用2900元,加工费用1350元。 要求:(1)计算该种产品两道工序的完工率。 (2)计算该种产品月末在产品的约当量。 (3)按约当产量比例分配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费用和加工费用。 (4)计算完工产品和产品的成本。 解答:第一道工序的完工率=70%×50%=35% 第二道工序的完工率=70%+30%×50%=85% 在产品的约当产量=300×35%+300×85%=360(件) 原材料费用分配率=2900/(140+360)=5.8 在产品原材料费用=360×5.8=2088(元) 完工产品原材料费用=140×5.8=812(元) 加工费用的分配率=1350/(140+360)=2.7 在产品加工费用=360×2.7=972(元) 完工产品加工费用=140×2.7=378(元) 完工产品成本=812+378=1190(元) 在产品成本=2088+972=3060(元) 1、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预计单价为2000元,销售量为3000件,税率为10%,成本利润率20%。要求预测该企业的目标成本。 解答:目标成本=2000×3000×(1-10%)/(1+20%)=4500000(元) 2、某企业只产销一种产品,本年单位变动成本为6元,变动成本总额为84000元,获营业利润18000元;若该企业计划下一年度变动成本率仍维持本年度的40%,其它条件不变。要求:预计下一年度的保本销量及保本销售额。 解: 本年销量=84000÷6=14000(单位) 本年销售收入=84000÷40%=210000(元) 单价=210000÷14000=15(元) 固定成本=(15-6)×14000-18000=108000(元) 保本销量=108000÷(15-6)=12000(单位) 保本额=12000×15=180000(元) 3、某企业生产A、B、C三种产品,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要求: (1)若亏损产品停产后,闲置的能力不能用于其它方面,C产品应否停产? (2)若亏损产品停产后,闲置的能力可以用于承揽零星加工业务,预计获贡献边际15000元,C产品应否停产? C产品贡献边际=200000-190000=10000 解答:(1)C产品贡献边际>0,∴ C产品不停产。 (2)C产品贡献边际<15000,∴ C产品停产,以承揽零星加工业务。 4、某企业每年零用某零件3000件,一车间可以对其进行加工,发生的成本如下:变动生产成本20000元,固定生产成本7000元,追加工具一套,价值4000元。如果外购,每件单价为8元,同时闲置的能力可以承揽零星加工业务,预计获贡献边际2000元。要求做出外购与自制的决策。 解答:外购成本=3000×8=24000(元) 自制成本=20000+4000+2000=26000(元)∴应外购。 1、某企业有关产品产量、单位成本和总成本的资料如下: 解答:商品产品成本表 产品名称单位成本本月总成本本年累计总成本 本 月 实 际 本年 累计 实际 平均 按上 年实 际平 均单 位成 本计 算 按本年 计划单 位成本 计算 本月 实际 按上年 实际平 均单位 成本计 算 按本年 计划单 位成本 计算 本年实 际 5 6 7 8 9 10 11 12 可比 产品成本合计15100 149200 14370 174000 1723000 166700 A 750 760 80000 78000 720000 702000 B 450 470 15000 14400 250000 240000 C 690 680 56000 56800 770000 781000 不可 比产品成本合计123300 12690 00 1522400 145960 00 D 125 1100 345000 3680000 E 149 1420 888000 1154400 全部 商品产品成本合计138 220 1412 700 169470 00 1626300 2、某企业本年度各种产品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资料如下: 解答:成本对比分析表 项目本年计 划成本 本年实际成 本 成本差异 额 成本差异 率 A产品1000000 980000 -20000 -2% B产品2500000 2600000 +100000 +4% C产品3800000 4000000 +200000 +5.26% 合计7300000 7580000 +280000 +3.836%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采用对比分析法,分析各种产品的成本差额额和成本差异率,并将计算结果填入上表中。 3、某企业生产A产品,本月份产量及其他有关材料费用的资料如下: 解答:总差异=2956800-3000000=-43200(元) 产量变动的影响=(220-200)×30×500=300000(元) 材料单耗变动的影响=220×(28-30)×500=-220000(元) 材料单价变动的影响=220×28×(480-500)=-123200(元) 各因素变动的影响=300000-220000-123200=-43200(元) 1、某种产品经两道工序完成,原材料随加工进度陆续投入。原材料消耗定额为:第一道工序70%,第二道工序30%。月末在产品数量为:第一道工序300件,第二道工序300件。该月完工产品140件。月初和本月发生的费用为:原材料费用2900元,加工费用1350元。 要求:(1)计算该种产品两道工序的完成率。(2)计算该种产品月末在产品的约当产量。(3)按约当产量比例分配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费用和加工费用。(4)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成本。(1)该产品两道工序的完工率:第一工序70%×50%=35% 第二工序70%+30%*50%=85% (2)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第一工序300×35%=105件第二工序300×85%=255件 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合计=105+255=360件 (3)原材料费用分配率=2900/(140+360)=5.8元完工产品原材料费用=140×5.8=812元 在产品原材料费用=360×5.8=2088元加工费用分配率=1350/(140+360)=2.7元 完工产品加工费用=140×2.7=378元在产品加工费用=360×2.7=972元 (4)完工产品成本=812+378=1190元在产品成本=2088+972=3060

成本管理的六种基本方法

成本管理的六种基本方 法 Hessen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

目前企业运用比较广泛的管理手段有以下六种: ·基本经验的成本管理方法 ·基于历史数据的成本控制方法 ·基于预算的成本控制方法 ·基于标杆的目标成本控制方法 ·基于市场需求的目标成本控制方法 ·基于价值分析的成本降低方法 老实说,企业如果综合采用了这六种成本管理手段,并且运用的比较娴熟,其成本是可以有较大程度降低。问题是,我所了解的许多企业的成本管理人员,并不了解有这么多的

可供选择的成本管理方法,他们所使用的方法通常只是其中的一两种。极少数的企业虽然并用了这六种手法,或采取了其中主要几种方法,但由于受多方面的实施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他们使用的并不专业和得心应手,因而其应有的效果被大大地打了折扣。以下我简要的介绍这六种方法. ◎基于经验的成本管理方法 这是一种最为基础的和较低级别的,但是应用最为普遍,在一定的条件下效果也是十分好的一种成本控制法。大多数企业的成本管理都是由此开始的,而其他每一种成本控制方法的最底层部分其实都是由此构成的。 它是管理者借助过去的经验来现实对管理对象进行控制,从而追求较高的质量、效率和避免或减少浪费的过程。比如说,经验告诉我们,在的过程中,“货比三家、反复招标、尽量杀价”,可以降低采购成本,于是管理者就要求他们的在采购时“货比三家、反复招标、尽量杀价”。又比如,经验告诫我们,对外采购的过程中,如果缺少必要的监督机制,有的采购人员就可能产生自私行为,从而导致企业损失,于是大量的企业常常不惜牺牲效率和成本设置“关卡”来防止采购人员的自私行为。还比如,人们注意到只要对员工盯紧一点,员工的工作效率就会得到相应的提高,于是企业普遍十分强调对员工行为的监督。

成本的计算方法

成本的计算方法 7.1成本计算中的分步法 自制半成品和库存商品为成本计算对象,根据生产步骤开设产品成本明细账。这时公司发生的费用,可根据领料单上标明的厂内编号、合同号、领料用途、领料用于何种产品进行归集。登记产品成本明细账中的基本生产成本直接材料明细帐。 采用分步法,一定要按步骤计算产品成本。 7.2正确划分各种产品的费用界限 为了分析和考核各种产品的成本计划或成本定额执行情况,应当分别计算各种产品的成本,因此,应该计入本月产品的成本的生产费用还应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划分。 属于某种产品单独发生,能够直接计入该种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应该直接计入该种产品的生产成本。 属于几种产品共同发生,不能直接计入某种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则应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分配计入这几种产品的成本。 直接材料分配率=材料实际总耗用量×材料单价/各种产品实际产量之和 某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产品实际产量×材料费用分配率

直接人工的分配率=该产品当期原材料消耗金额/当期车间领料合计 某产品应分配的直接人工=该车间当期发放的工资总额×直接人工分配率 制造费用的分配率=该产品当期原材料消耗金额/当期车间领料合计 某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该车间当期发生制造费用×制造费用分配率 7.3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7.3.1分步法下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在简单分步法下,不存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问题,本月产品成本明细账中归集的全部费用,就是该产品本月完工产品的总成本;总成本除以产品,即为该产品平均单位成本。 如果在产品数量比较多,就应当采用适当的方法,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生产费用,以便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采用约当产量法(产品相当于完工产品的产量)计算出在产品金额。 如果原材料是一次投入时,通常分配材料费用时,不必计算在产品中的直接材料成本项目的约当产量,应按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数量比例分配材料费用。

低压线路损失计算方法

1.输电线路损耗 当负荷电流通过线路时,在线路电阻上会产生功率损耗。 (1)单一线路有功功率损失计算公式为 △P=I2R 式中△P--损失功率,W; I--负荷电流,A; R--导线电阻,Ω (2)三相电力线路 线路有功损失为 △P=△PA十△PB十△PC=3I2R (3)温度对导线电阻的影响: 导线电阻R不是恒定的,在电源频率一定的情况下,其阻值 随导线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铜铝导线电阻温度系数为a=0.004。 在有关的技术手册中给出的是20℃时的导线单位长度电阻值。但实际运行的电力线路周围的环境温度是变化的;另外;负载电流通过导线电阻时发热又使导线温度升高,所以导线中的实际电阻值,随环境、温度和负荷电流的变化而变化。为了减化计算,通常把导线电阴分为三个分量考虑:1)基本电阻20℃时的导线电阻值R20为 R20=RL 式中R--电线电阻率,Ω/km,; L--导线长度,km。 2)温度附加电阻Rt为

Rt=a(tP-20)R20 式中a--导线温度系数,铜、铝导线a=0.004; tP--平均环境温度,℃。 3)负载电流附加电阻Rl为 Rl= R20 4)线路实际电阻为 R=R20+Rt+Rl (4)线路电压降△U为 △U=U1-U2=LZ 2.配电变压器损耗(简称变损)功率△PB 配电变压器分为铁损(空载损耗)和铜损(负载损耗)两部分。铁损对某一型号变压器来说是固定的,与负载电流无关。铜损与变压器负载率的平方成正比。 配电网电能损失理论计算方法 配电网的电能损失,包括配电线路和配电变压器损失。由于配电网点多面广,结构复杂,客户用电性质不同,负载变化波动大,要起模拟真实情况,计算出某一各线路在某一时刻或某一段时间内的电能损失是很困难的。因为不仅要有详细的电网资料,还在有大量的运行资料。有些运行资料是很难取得的。另外,某一段时间的损失情况,不能真实反映长时间的损失变化,因为每个负载点的负载随时间、随季节发生变化。而且这样计算的结果只能用于事后的管理,而不能用于事前预测,所以在进行理论计算时,都要对计算方法和步骤进行简化。为简化计算,一般假设: (1)线路总电流按每个负载点配电变压器的容量占该线路配电变压器总容量的比例,分配到各个负载点上。 (2)每个负载点的功率因数cos 相同。 这样,就能把复杂的配电线路利用线路参数计算并简化成一个等值损耗电阻。这种方法叫等值电阻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