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学习】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

【K12学习】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
【K12学习】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

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

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复习资料

、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作机械。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做简单机械。

2、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它有三个点,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转动的位置叫支点。

3、杠杆尺平衡时,左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等于右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

4、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

5、像水龙头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6、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7、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

组。

8、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

9、斜面的坡度越小,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小,斜面的坡度越大,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大。螺丝钉的螺纹越密,旋进去就越省力。

0、链条与两个齿轮啮合,起到传递动力而是自行车运动的作用。

1、各种简单机械的比较:

简单机械

举例

杠杆

省力杠杆

开瓶器、切刀、核桃夹、羊角锤

不省力也不费力

跷跷板、订书机、天平

费力杠杆

筷子、镊子、钓鱼杆

轮轴

水龙头、门把手、方向盘、扳手拧螺帽、螺丝刀拧螺丝斜面

盘山公路、大桥引桥、螺丝钉

2、写出各类型滑轮的作用。

滑轮类型

滑轮

动滑轮

省力

定滑轮

改用用力的方向

滑轮组

既省力又改变用力方向

3、自行车上的各部分应用了哪种简单机械?应用机械的位置

应用机械的类型

应用机械的位置

应用机械的类型

车把手

轮轴

车上的螺丝钉

斜面

刹车

杠杆

车轮和车轴

轮轴

大齿轮和小齿轮

轮轴

后架上的弹簧夹

杠杆

车铃的按钮

杠杆

脚蹬

轮轴

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资料

、很多的房屋和桥梁都是依靠直立的材料和横放的材料支撑住的。它们受压时,横梁比柱子容易弯曲和断裂,所以,如何增强横梁抗弯曲能力是建筑上很重要的问题。

2、材料的宽度越宽,抗弯曲能力越强;材料的厚度越厚,抗弯曲能力越强。材料的宽度和厚度中,厚度更多地影响材料抵抗弯曲的能力。

3、改变薄板形材料的形状,实际上都是减少了材料的宽度而增加了材料的厚度。虽然减少材料的宽度降低了一些抗弯曲能力,但增加了厚度,就大大增强了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4、拱形受到压力时,能把压力向下和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拱形受到压力时会产生一个向外推的力,能抵住这

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

5、圆顶形可以看成拱形的组合,它具有拱形承载受压力大的优点,而且不产生向外推的力。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是拱形,这使得它比任何形状都坚固。

6、生物体中的拱形:人的头骨、拱形的肋骨、贝壳、乌龟的壳、鸡蛋、接近圆形的水果。

7、骨架式的构造叫做框架结构。框架结构中,三角形框架比四边形框架更加稳固,四边形框架容易变形。

8、不容易倾倒的塔结构往往是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

9、桥面在拱下方的拱桥,桥板可以拉住拱足,抵消拱向外的推力。桥面被水平方向的力拉紧,还增加了桥面的抗弯曲能力。

0、说明横截面为长方形的横梁为什么都是立着安放的。物体抗弯曲4要素:

)物体的材料

2)物体的厚度

3)物体的宽度

4)物体的长度

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资料

、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把通电导线靠近指南针,发现通电导线可以产生磁性,为人类大规模利用电能打开了大门。

2、用线圈和指南针可以做成电流检测器,检测电池中有没有电。

3、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做电磁铁实验时,因为用的导线较短,这个电磁铁是很耗电的,不要把它长时间接在电池上。

4、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线圈缠绕的方向、电池正负极的接法有关。

5、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有关:圈数少磁力小,圈数多磁力大;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使用的电池数量有关:电池少则磁力小,电池多则磁力大;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粗细长短、铁芯粗细长短等因素有一定关系。

6、电动机由磁铁、绕着线圈的铁芯、换向器、电刷组成。换向器的作用是接通电流并转换电流的方向。

7、电动机是用电产生动力的机器。虽然大小悬殊、用途各异,但电动机的工作的基本原理相同:用电产生磁,利用磁的互相作用转动。

8、电能使各种用电器做各种运动、发光、发声、发热……我们把电具有的这种能量,叫电能。

9、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和运动有关的物体具有的能量叫机械能。燃料、食物和一些化学物质中储存的能量叫做化学能。

0、所有的用电器都是一个电能的转化器,能够把输入

的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

用电器名称

输入的能量形式

输出的能量形式

电灯

电能

光、(热)

电视机

光、声、(热)

电冰箱

热、(光、声)

电吹风

风、热、(声)

空调

热、(光、声)

洗衣机

机械能、(光、声)

取暖器

热、(光)

电风扇

机械能、(声)

1、通过发电机,人们能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成电能。

用电器名称

输入的能量

输出的能量形式

普通电池

化学能

电能

光电池

太阳能

蓄电池

化学能

水力、风力发电站

机械能

火力发电站

化学能

2、煤是几亿年前植物被埋入地下,与空气隔绝,在长期的的压力、高温的共同作用下,慢慢形成的。石油和天然气是几亿年前大量的低等生物经过长期、复杂的变化形成的。新课

标第一网

3、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用一点就少一点,我们正在耗尽这些能源。现在的新能源有太阳能、地热、风力、沼气、核能等。

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复习资料

、用分类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辨别和研究植物。科学家主要是根据植物的特征对植物进行分类的。

2、科学家把植物分为两大类:开花植物和不开花植物。在已经发现的40万种植物中,开花植物约占一半以上。不开花的植物中,蕨类、藻类、苔藓类和开花植物一样,自己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

3、分类是研究动物的一种基本方法。身体中有脊柱的动物叫脊椎动物,没有脊椎的动物叫无脊椎动物。动物的身体构造和生命活动特征是科学家对动物进行分类的重要标准。

4、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的动物是昆虫;终生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的动物是鱼类;身体上长羽毛的动物是鸟类;直接生小动物,并用乳汁喂养小动物的是哺乳动物。

5、已发现的动物种类有150多万种,其中昆虫达到100多万种,约占80%。

6、38亿年前,地球上出现简单生命体开始,到现在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地球环境变化是重要原因。人类对于生物生存环境的改变和对一些动物的驯化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7、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每一种生物也需要生活在生物多样性的环境之中。

8、人类生活离不开植物:(1)提供给人类做食物;(2)供人类欣赏;(3)提供给人类做药材;(4)人类可以用植物做成生活及学习用品;(5)可以净化空气;(6)提供给动物做食物。

9、人类是生物大家族中的一员,我们理应平等对待家族中的每一个成员。

最完整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六年级《科学》上册 重点复习题 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资料 一、科学常识: 1、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作机械。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 造很简单,又叫做简单机械。 2、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它有三个点,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克服阻力的 位置叫阻力点,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转动的位置叫支点。 3、杠杆尺平衡时,左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等于右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 4、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不省力也不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

5、杆秤由秤杆、秤盘、秤砣、提绳几部分组成。它也是一种杠杆类的工具。把秤砣悬挂位置作为用力点,那么杆秤是一个省力杠杆,所以“秤砣虽小压千斤” 6、制作杆秤:先找到秤杆上的三点,定好位置。接着拴好阻力点和支点的细绳,挂好秤盘系上秤砣。再用挂钩码的方法,在秤杆上画出重量刻度。 7、像水龙头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轮轴的作用:在轮上用力省力,在轴上用力费力;当轴相同时,轮越大越省力。 生活中的轮轴:汽车方向盘、水龙头开关、起子、扳手、门锁把手。

8、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9、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 10 、生活中的滑轮:①定滑轮:旗杆顶部的轮子、窗帘上的轮子;②动滑轮:工地上提重物的轮子、井口上提水的辘轳;③滑轮组:起重机、升降衣架。 10 、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 11 、斜面的坡度越小,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小,斜面的坡度越大,在斜面上

最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复习资料1、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机械。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简单,又叫简单机械。 2、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它有三个点,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转动的位置叫支点。 3、杠杆尺平衡时,左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等于右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 4、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 5、像水龙头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6、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7、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 8、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 9、斜面的坡度越小,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小,斜面的坡度越大,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大。螺丝钉的螺纹越密,旋进去就越省力。 10、链条与两个齿轮啮合,起到传递动力而是自行车运动的作用。 11、各种简单机械的比较: 第二单元复习资料1、很多的房屋和桥梁都是依靠直立的材料(柱子)和横放的材料(横梁)支撑住的。它们受压 时,横梁比柱子容易弯曲和断裂,所以,如何增强横梁抗弯曲能力是建筑上很重要的问题。 2、材料的宽度越宽,抗弯曲能力越强;材料的厚度越厚,抗弯曲能力越强。材料的宽度和厚度中,厚度更多地影响材料抵抗弯曲的能力。 3、改变薄板形材料的形状,实际上都是减少了材料的宽度而增加了材料的厚度。虽然减少材料的宽度降低了一些抗弯曲能力,但增加了厚度,就大大增强了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4、拱形受到压力时,能把压力向下和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拱形受到压力时会产生一个向外推的力,能抵住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

人教版六年级科学总复习资料

小学六年级科学总复习资料 工具与机械 一.使用工具 在工作时能使我们方便或省力的装置叫做机械,机械包括机器和工具,工具是能使我们方便和省力的简单机械 二.杠杆 1、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杠杆 2、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可以省力。在生活中常见的可以省力的杠杆有撬棍、压水井的压杠等。可以省力的杠杆类工具有:老虎钳、羊角锤、开瓶器、裁纸刀、杠秤等。 3、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生活中的应用有跷跷板、天平、装订机等。 4、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但可以省距离,生活中的应用的工具有:火钳、夹子、筷子、镊子。 5、剪刀是一个阻力点会移动的杠杆,人体的小臂骨是费力省距离的杠杆。 三.轮轴 1、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2、使用轮轴可以省力,轴的大小一定时轮越大越省力。 3、生活中使用的轮轴有汽车方向盘、自行车脚蹬子、水龙头开关、辘轳、门锁把手、钥匙等;轮轴类的工具有螺丝刀、扳手。 四.滑轮 1、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用力方向。旗杆顶端的滑轮是定滑轮。 2、可以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可以改变用力方向。 3、将动滑轮和定滑轮组装在一起,就形成的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塔式起重机上使用了滑轮组。 4、滑轮组中的滑轮数量并不是越多越好。 五.斜面 1、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使用斜面可以省力。 2、斜面越长,或斜面高越短(即斜角越小)斜面越省力。

【配套K12】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单元一:《工具和机械》 ★要求:①流利熟练地一课一课背诵,家长、组长背一课签一课字。 ②黑体字打头的只提示黑体字内容,没有黑体字的全句背诵。 ③括号中的楷体字希望同学们在读的时候重点看。 ④背诵是为了积累、理解和掌握,希望同学们自觉低理解性背诵,按时完成。 ——————————————————————————————————————— 第一课使用工具【家长签字:______________组长签字:______________】 1.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 2.机械:机械是能使我们或的装置。像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构造很简单的机械,又叫。 ——————————————————————————————————————— 第二课杠杆的科学【家长签字:______________组长签字:______________】 1.杠杆: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杠杆有个点。支撑这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

叫;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 2.杠杆能否省力,主要看:的距离和的距离。 3.省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 第三课杠杆类工具的研究【家长签字:______________组长签字:_____________】 1.杠杆举例: 省力杠杆:开瓶器、核桃钳、羊角钉锤、裁纸刀、老虎钳…费力杠杆:火钳、镊子、筷子、裁缝剪刀、钓鱼竿…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天平、订书机、跷跷板… ——————————————————————————————————————— 第四课轮轴的秘密【家长签字:______________组长签字:______________】 1.轮轴:像水龙头这样,和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轮轴在轮上用 力时,在轴上用力时。当轴一样大时,轮越大越。 2.轮轴机械:门把手、自来水龙头、汽车方向盘、自行车把手、扳手…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doc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经典) 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 一、使用工具 1.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 2.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简单机械。 3.用螺丝刀可以比较方便的把螺丝钉从木头中取出,用羊角榔头可以比较方便的把铁钉从木头中取出。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 二、杠杆的科学 1.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 2.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3.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4.杠杆尺上有支点,左右两边都有到支点距离的标记,是研究杠杆作用的好工具。 5.用三种不同的方法挂钩码,使杠杆尺保持平衡,把你的方法在下图画出来。 三、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1.省力的是(铁片、羊角榔头、老虎钳、开瓶器),费力的是(火钳、镊子)。 2.常用的杠杆类工具中羊角榔头、老虎钳、开瓶器是省力杠杆;火钳、筷子、镊子是费力杠杆;跷跷板、天平、订书器是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有些杠杆类工具设计成费力的是因为它有方便的好处(如:镊子、钓鱼竿等)。 3.“秤砣虽小,能压千斤”,那是杆秤利用了杠杆原理的结果(提绳是支点,秤砣是用力点,称重物处是阻力点)。 4.我们身体上的前臂骨像是一根杠杆,肘关节是支点,手握物体处是阻力点,上臂的肱二头肌处就是用力点。 5.阿基米德曾说:“只要在宇宙中给我一个支点,我能用一根长长的棍子把地球撬起来。”这里的棍子相当于杠杆。 四、轮轴的秘密 1.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螺丝刀是轮轴类工具,它的刀柄是轮,刀杆是轴。 2.在轮上用力带动轴运动时省力;在轴上用力带动轮运动时费力。 3.轮轴可以省力,轮越大,用轮带动轴转动就越省力。所以螺丝刀的刀柄总是比刀杆要粗一些。 4.扳手套在螺帽上组成了轮轴,这时整个扳手是轮,螺帽部分是轴。 5.生活中的轮轴:水龙头、门锁把手、汽车方向盘、扳手、辘轳等。 五、定滑轮和动滑轮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复习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就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它之所以能够放大,是因为光线从空气进入放大镜时会产生折射而弯曲。 2、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放大镜下的物体不仅放大了,而且有些细节都看到了,如报纸上的图片、计算机和电视机的屏幕,原来是由许多小点组成,而看到的点状物由(红)、(绿)、(蓝)三色组成的。 3、(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4、简述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 1)观察对象不动,人眼和观察对象之间的距离不变,手持放大镜在物体和人眼之间来回移动,直至图像大而清楚。2)把放大镜移至眼前,移动物体,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5、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 边缘较薄)。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 6、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没有关系,和(镜片凸起的程度)有关。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 7、(球形的透明体)放大倍数是最大的。放大镜放大倍数的增加,不仅观察对象的图像会变大,所获得的物体的信息也会更多,同时视野变(小)。 8、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如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蝇的(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 9、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10、蚜虫的天敌是草蛉 11、常见的晶体有白糖、食盐、碱面、雪花等,它们的形状大多很规则。 12、制造晶体的方法:减少水分法和降低温度法。 13、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给下列物体分类。 松香、玻璃、白糖、珍珠、食盐、琥珀、碱面、水晶、味精 晶体:白糖、食盐、碱面、味精 非晶体:松香、玻璃、珍珠、琥珀、水晶 14、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这是因为一个凸透镜把另一个凸透镜成的像进一步放大了。 15、(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观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 16、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300倍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 17、显微镜有哪几部分构成? 目镜、调节旋钮、物镜、载物台、反光镜 18、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 19、物体的微细结构必须制成玻片标本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清楚。 制玻片标本的切片必须是薄而透明的。 20、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六年级《科学》上册重点复习题 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资料 一、科学常识: 1、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作机械。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做简单机械。 2、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它有三个点,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转动的位置叫支点。 3、杠杆尺平衡时,左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等于右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 4、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不省力也不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

5、杆秤由秤杆、秤盘、秤砣、提绳几部分组成。它也是一种杠杆类的工具。把秤砣悬挂位置作为用力点,那么杆秤是一个省力杠杆,所以“秤砣虽小压千斤” 6、制作杆秤:先找到秤杆上的三点,定好位置。接着拴好阻力点和支点的细绳,挂好秤盘系上秤砣。再用挂钩码的方法,在秤杆上画出重量刻度。 7、像水龙头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轮轴的作用:在轮上用力省力,在轴上用力费力;当轴相同时,轮越大越省力。 生活中的轮轴:汽车方向盘、水龙头开关、起子、扳手、门锁把手。

8、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9、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 10、生活中的滑轮:①定滑轮:旗杆顶部的轮子、窗帘上的轮子;②动滑轮:工地上提重物的轮子、井口上提水的辘轳;③滑轮组:起重机、升降衣架。 10、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 11、斜面的坡度越小,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小,斜面的坡度越大,在斜面上

2017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2017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 1、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分布极广,空气中、水中、泥土中、动植物的体内和 体表,,都有微生物。水滴中的那些小家伙,还有细菌、霉菌,病毒都是不同种 类的微生物。 2、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命体,通常要借助显微镜才可以看清楚。 3、荷兰人列文虎克发现了微生物,并制作了显微镜 4、自制酸奶的步骤: 1、制作名称:自已动手做酸奶。 制作准备:鲜牛奶、白糖、勺子、保温容器 制作过程: (1)在鲜牛奶里加入1—2勺白糖,煮开几分钟 (2)待牛奶冷却到35℃— 40℃时,加入两勺酸奶,仔细搅匀。 (3)再倒进消毒过的保温容器里,盖上盖子。 (4)保温5—6小时后,牛奶变得稠稠的,酸奶就做成了。 5、牛奶变成酸奶,是因为酸奶中有一种名为乳酸菌的细菌。在适宜的温度下,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成酸奶。 6、细菌体积微小,几万个细菌合在一起才有那么粗,他们有三种基本形态:杆菌、球菌、螺旋菌。 7、细菌也要吃食物,有的细菌利用阳光自己制造食物、有的细菌从动植物 身上吸收养料。 8、细菌的繁殖很快,一个细菌可以在数小时内繁殖出几百万甚至上亿个后代。 9、细菌的功:利用细菌生产新的食物,利用细菌生产药品和生物塑料。 过:有的细菌会致病。 10、物体在温暖和潮湿的环境条件下,容易发霉。 11、青梅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细菌,这种物质叫青霉素。 12、胡克发现了细胞。 13、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 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

1、按照火山活动的历史,可分为: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 2、古代的人们凭直觉来认识地球,提出了“天圆地方”的猜想。 3、麦哲伦的航行是人类第一次成功的环球航行。 4、在长期的风吹日晒、雨水冲刷、生物破坏等作用下,地表岩石破碎的过 程叫做风化。5、地球赤道周长是40091千米。6、地球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 7、我国科学家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候风地动仪。 8、地球表面的主要地形地貌有:高原、平原、湿地、峡谷、沙漠、海洋和 岛屿。 9、七大洲有:北美洲、南美洲、欧洲、非洲、亚洲、大洋洲、南极洲。 10、四大洋有: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11、地球的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 12、第一个用实践证明脚下的大地是球形的科学家是麦哲伦 13、你的家乡的主要地形地貌是平原 14、目前人类在探地研究中达到的最深深度是14千米 15、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地壳的运用。 第三单元物质在变化 1、蜡块在加热时会从固体变成液体,冷却时会从液体变成固体 2、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形态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另 一类是会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3、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可以从颜色的改变、产生沉淀或气泡、以及发光发 热、性质改变等现象加以判断。 4、铁生锈的原因是铁与水和空气接触。 5、一块铁完全生锈后,体积可胀大8倍。 6、防止铁生锈的基本方法有:擦去水分、喷漆、覆盖搪瓷、电镀、涂沥青、制成不锈钢。 7、能够使紫甘蓝水变红的物质,称为酸性物质。 8、能够使紫甘蓝水变绿的物质,称为碱性物质。 9、你剧烈运动时,会感到肌肉酸痛,那是因为肌肉里产生了酸性物质。 10、指示剂的作用是能够分辨物质的酸碱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试题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 一、填空题 1、细菌、霉及病毒,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所以通常把它们称作(微生物)。 2、在适宜的温度(35℃~40℃)下,(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变成酸奶。 3、青霉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细菌,这种物质叫(青霉素)。 4、物体在(温暖)和(潮湿)的环境条件下,容易发霉。 5、(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5、(荷兰)的(列文虎克)发现(微生物),(英国)的(弗莱明)发现(青霉素),(英国)的(胡克)发现(细胞)。 7、人的身体是由(皮肤)、(骨骼)、(肌肉)、(血液)和(脂肪)等组成。 8、细菌体积(微小),几万个细菌合在一起才有头发那么粗,它们有三种形态:(杆菌)、(球菌)、(螺旋菌)。 9、霉喜欢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生长,防止发霉的方法有:(真空包装)、(放干燥剂)、(低温保存)、(太阳曝晒)等。 10、服用抗生素,可以有效地治疗因(细菌)导致的疾病。 11、细菌、霉、病毒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12、细胞有不同的(形状)、(大小)和(功能)。 13、危害人类健康的病毒和细菌叫做(病菌)

14、许多传染病是由(病菌)引起的。 15、绝大多数的微生物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二、判断题 1、在空气中、水中、地下、动植物和人体里,都有微生物。(√) 2、大多数细菌对人类是有害的。(×) 3、电冰箱能保鲜食物,主要是利用它产生较冷的环境,创造使食物不容易发霉的条件。(√) 4、服用抗生素,可以有效地治疗因病毒导致的疾病。(×) 5、生命体在都由细胞构成。(√) 6、注射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方法。(√) 7、大肠杆菌、变形虫、啤酒酵母菌都是微生物。(√) 8、病菌会通过各种途径侵入人体。(√) 9、在空气、土壤、动植物体内以及食物中都可以找到霉。(√) 11、电冰箱能保鲜食物,主要是利用它产生较冷的环境,创造使食物不容易发霉的条件。(√) 12、霉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13、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就是细胞的生长发育过程。(√) 三、选择题 1、下面的细菌对人类有益的是(A)。

六年级科学复习资料(补充)

六年级科学复习资料补充卷 四、简答 1、哪些方面的食品存在安全隐患? 答:这些方面的食品存在安全隐患:1、变质的食品;2、有毒的生物 制作的食品;3、被污染的牲畜或粮食作物制成的食品。 2、我们怎么样才能做到营养搭配合理? 答:我们要做到不偏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合理、均衡的的饮食,这样就能做到营养搭配合理。 3、人们常说“病从口入”,这是为什么? 答:这是因为人们在生活中不讲究卫生,吃了不干净的、变质的、 有毒的、被污染的食品,从而使身体患病,所以说病从口入。 地表变化的奥妙 17、矿产资源可分为(能源矿产)和(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等。能源矿产又叫做(燃料矿产),主要有(煤)、(石油)、(天然气); 其中煤是(固体燃料),石油是(液体燃料),天然气是(气体燃料)。18、各种(矿物)都需要(一定的条件)才能形成。(聚集)在一起 具有(开采)价值的(矿物)叫做(矿产)。 19、(煤)的开采方法主要有(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石油、 天然气用(钻井开采)。 20、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就开始利用(煤)做燃做燃料煮(盐)。 21、在(李四光)和(黄汲清)等中国地质学家的指导下,我国开发了(大庆油田),使我国的(石油矿产)开始得到大规模利用。 22、在《本草纲目》中列出的药用矿物达(161)种。(原子能)等高 科技产业需要许多(特种矿物)发挥特殊作用。 23、(化石)可以告诉我们关于(地球历史)及(古代生物)的情况。我国古代科学家(沈括)在太行山山崖中发现岩石中夹有(海生螺 蚌化石),从而推断出太行山在很早以前是(海洋)。 24、目前,全球已探明的主要金属和非金属矿物储量为(1450)亿 吨,按现有规模消耗,其中铝可保证供应约(222)年,铜可保证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测试题及答案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测试题及答案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班级:姓名:分数: 一、我的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30分) 1.很多材料可以通过改变( ③ )增强抗弯曲的能力。 ①形状②厚度③形状或厚度 2、我国着名的赵州桥至今结实完好,主要原因是(①) 拱形结构②石料抗弯曲能力强③石料能承受很大的压力 3加固正方形框架的最好办法是增加( ② )。 ①横杆②斜杆③竖杆 4、下面能增加纸的抗弯曲能力的是(①)。 ①增加纸的厚度②减小纸的厚度③增加纸的光滑度④让纸变得更粗糙 5、下面不能增加纸的抗弯曲能力的形状改变是(①)。 ①、—②、W ③、T ④、U 6、下面(③)物品没有利用到拱形原理。 ①圆顶屋顶②赵州桥③金字塔④乒乓球 7、下面(①)框架最牢固。 ①Δ②□③◇④∏ 8、空塑料瓶在(③)情况下最不容易倒。 ①瓶口向下②瓶口向上③瓶口向上瓶里装一些沙 9、钢索桥主要由钢缆、桥塔、和桥面组成。(①)是桥承重的主要构件。 ①钢缆②桥塔③桥面 10、增加梁的厚度可以(②)能力。 ①增加抗弯曲②大大增加抗弯曲③减小抗弯曲 三、我的判断。(对的打√,错的打×20分) 1、形状不同的一种材料,抗弯曲能力也会不同。 ( √ ) 2、增加材料的厚度可以提高材料抗弯曲能力。 (√) 3、改变薄形材料的形状可以增大它的抗弯曲能力。(√) 4、利用三角形可以增强结构的稳定性。(√) 5、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物体不容易倒。(√) 6、三角形和四边形是最基本的框架,四边形框架的稳定性最好。 (×) 7、宽度比厚度更能提高梁的抗弯曲能力。(×) 8、拱形可以向下和向外传递承受的压力,所以能够承受很大的压力。 (√) 9、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可以看成拱形。(√) 10、把薄形材料弯折成“工”字形,实际上是增加了材料的宽度。(×) 三、我的研究。用筷子做一个稳固的正方体框架(20分) 1、我的框架草图为: 2、我需要多少根横杆、竖杆、斜杆? 答:横杆8、竖杆4、斜杆6. 3、思考哪些地方最需要斜杆,哪些地方不一定需要斜杆?

新版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材简析

新版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材简析 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 本单元介绍了常用工具杠杆、轮轴、滑轮、斜面的原理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从使用工具开始,提出研究问题,然后研究最简单的机械—杠杆,由此开始认识杠杆类机械,再研究非杠杆类机械,最后以自行车为载体,以齿轮研究为主要内容对本单元的研究作一次总结与提升,让学生对机械的作用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尤其是结合常用工具和实验器材设置了许多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探究活动,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掌握各类机械和工具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目标: 1、机械指的是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杠杆、滑轮、斜面等都是机械。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掌握各类机械和工具的特点和作用。 2、有的机械可以省力,有的机械不能省力但能发挥其他作用。 3、能根据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需要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机械。过程与方法: 4、通过实验和收集数据,发现问题并作出自己的分析解释。 5、对于自己的预测,用实验来证实。 对于自己的探究,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乐意与同学进行交流。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 本单元介绍了各种建筑物中使用的形状和结构及其特点,引导学生们对纸的抗弯曲能力进行研究。并运用学到的形状和结构的知识,做框架、建高塔、造桥的活动中,知道结构具有不同的特点能满足不同的需要;发现改变物体的形状结构可以改变其承受力的大小;体验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的巨大影响,提高探究兴趣,发展探究能力。从实验材料的选取到各种不同的设计都能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 第一部分(1—7课)是探究形状结构的科学道理。1—6课分别研究条形、拱形、框架等结构。7课是认识桥梁的结构。 第二部分(第8课)“用纸造一座桥”是设计科学合理的形状结构。教学目标: 1、知道增加厚度可以增加抗弯曲能力,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改变材料的某些性能。 2、知道拱形承受力的特点是可以向下和向外传递承受的压力。了解圆顶形、球形等有与拱形相似的特点。 3、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物体稳定性强。 4、形状和结构与它的功能是相适应的。 5、识别和控制变量,记录数据、分析数据,把探究的结果与最初的假设相比较,得出合理的结论。 6、在探究中能既大胆假设又能小心求证。 7、发展尊重他人,认真倾听,敢于发表自己意见的品质。发展乐于动手、善于合作不怕困难的品质,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

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2017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 1、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分布极广,空气中、水中、泥土中、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都有微生物。水滴中的那些小家伙,还有细菌、霉菌,病毒都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2、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命体,通常要借助显微镜才可以看清楚。 3、荷兰人列虎克发现了微生物,并制作了显微镜 4、自制酸奶的步骤: 1、制作名称:自已动手做酸奶。 制作准备:鲜牛奶、白糖、勺子、保温容器 制作过程: (1)在鲜牛奶里加入1—2勺白糖,煮开几分钟 (2)待牛奶冷却到35℃— 40℃时,加入两勺酸奶,仔细搅匀。 (3)再倒进消毒过的保温容器里,盖上盖子。 (4)保温5—6小时后,牛奶变得稠稠的,酸奶就做成了。 5、牛奶变成酸奶,是因为酸奶中有一种名为乳酸菌的细菌。在适宜的温度下,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成酸奶。 6、细菌体积微小,几万个细菌合在一起才有那么粗,

他们有三种基本形态:杆菌、球菌、螺旋菌。 7、细菌也要吃食物,有的细菌利用阳光自己制造食物、有的细菌从动植物身上吸收养料。 8、细菌的繁殖很快,一个细菌可以在数小时内繁殖出几百万甚至上亿个后代。 9、细菌的功:利用细菌生产新的食物,利用细菌生产药品和生物塑料。 过:有的细菌会致病。 10、物体在温暖和潮湿的环境条件下,容易发霉。 11、青梅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细菌,这种物质叫青霉素。 12、胡克发现了细胞。 13、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 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 1、按照火山活动的历史,可分为: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 2、古代的人们凭直觉认识地球,提出了“天圆地方”的猜想。 3、麦哲伦的航行是人类第一次成功的环球航行。 4、在长期的风吹日晒、雨水冲刷、生物破坏等作用下,地表岩石破碎的过程叫做风化。 5、地球赤道周长是40091千米。 6、地球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

六年级科学上学期复习资料及试题

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资料 1、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做机械。 2、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转动的位置叫做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做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做阻力点。 3、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比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远就省力;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比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近就费力;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一样就不省力也不费力。 4、常见的省力杠杆有:开瓶器、榨汁机、核桃夹、裁纸刀、独轮手推车、长柄剪刀等;常见的费力杠杆有:镊子、筷子、钓鱼竿等。 5、为什么“秤砣虽小能压千斤”? 答:提绳的位置相当于支点,秤盘的位置相当于阻力点,秤砣的位置相当于用力点,秤砣到提绳的距离大于秤盘到提绳的距离,这相当于一个省力杠杆,所以“秤砣虽小能压千斤”。 6、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用轮带动轴省力,用轴带动轮费力。在轴不变的情况下,轮越大越省力。常见的利用轮轴原理的简单机械有:方向盘、球形门锁、水龙头、自行车把、自行车脚蹬、螺丝刀、扳手等。 7、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可以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定滑轮可以改变用力方向,但不省力;一个动滑轮大约可以省一半的力。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在滑轮组中动滑轮越多越省力。 8、斜面都可以省力,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不省力。常见的利用斜面原理的装置有:楼梯、螺丝钉、盘山公路、剪刀、斧头、水果刀等。 9、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作机械。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做简单机械。 10、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它有三个点,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转动的位置叫支点。 11、杠杆尺平衡时,左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等于右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 13、像水龙头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14、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15、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 16、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要求:①流利熟练地一课一课背诵,家长、组长背一课签一课字。 ②黑体字打头的只提示黑体字内容,没有黑体字的全句背诵。 ③括号中的楷体字希望同学们在读的时候重点看。 ④背诵是为了积累、理解和掌握,希望同学们自觉低理解性背诵,按时完成。第一课使用工具 1.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科学道理)。 2.机械: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像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构造很简单的机械,又叫(简单机械)。 第二课杠杆的科学 1.杠杆: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杠杆)。杠杆有(3)个点。支撑这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2.杠杆能否省力,主要看:(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和(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3.省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第三课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1.杠杆举例: 省力杠杆:开瓶器、核桃钳、羊角钉锤、裁纸刀、老虎钳… 费力杠杆:火钳、镊子、筷子、裁缝剪刀、钓鱼竿… 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天平、订书机、跷跷板… 第四课轮轴的秘密 1.轮轴:像水龙头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轮轴)。轮轴在轮上用力时(省力),在轴上用力时(费力)。当轴一样大时,轮越大越(省力)。 2.轮轴机械:门把手、自来水龙头、汽车方向盘、自行车把手、扳手… 3.实验:螺丝刀刀柄粗细的秘密 我的猜想:螺丝刀刀柄粗,省力;刀柄细费力。 研究的材料:2把刀柄粗细不同的螺丝刀,2枚螺丝钉、1块木板 研究的方法:(1)分别用刀柄粗细不同的2把螺丝刀把2枚螺丝刀拧进木板中; (2)比较2把螺丝刀所用力的大小。 研究的结论:螺丝刀刀柄粗,省力;刀柄细费力。 第五课定滑轮和动滑轮1.定滑轮:固定在一个位置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它的作用是能(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2.动滑轮: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它的作用是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3.同一种工具,用法不一样,所应用的科学原理也不一样,如:螺丝刀拧螺丝钉运用了(轮轴)的工作原理;螺丝刀撬罐头盖,运用了(杠杆)的工作原理。 第六课滑轮组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 一、使用工具 1、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 2、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简单机械。 3、用螺丝刀可比较方便地把螺丝钉从木头中取出,用羊角榔头可以比较方便的把铁钉从木头中取出。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用途。 二、杠杆的科学 1、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 2、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3、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4、杠杆尺上有支点,左右两边都有到支点距离的标记,是研究杠杆作用的好工具。 5、用三种不同的方法挂钩码,使杠杆尺保持平衡,把你的方法在下图画出来。 三、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1、省力的是铁片、羊角榔头、老虎钳、开瓶器,费力的是火钳、镊子。 2、常用的杠杆类工具中羊角榔头、老虎钳、开瓶器是省力杠杆;火钳、筷子、镊子是费力杠杆;跷跷板、天平、订书器是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有些杠杆类工具设计成费力的是因为它有方便的好处如:镊子、钓鱼竿等。 3、“秤砣虽小,能压千斤”,那是杆秤利用了杠杆原理的结果提绳是支点,秤砣是用力点,称重物处是阻力点。 4、我们身体上的前臂骨像是一根杠杆,肘关节是支点,手握物

体处是阻力点,上臂的肱二头肌处就是用力点。 5、阿基米德曾说:“只要在宇宙中给我一个支点,我能用一根长长的棍子把地球撬起来。”这里的棍子相当于杠杆。 四、轮轴的秘密 1、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螺丝刀是轮轴类工具,它的刀柄是轮,刀杆是轴。 2、在轮上用力带动轴运动时省力;在轴上用力带动轮运动时费力。 3、轮轴可以省力,轮越大,用轮带动轴转动就越省力。所以螺丝刀的刀柄总是比刀杆要粗一些。 4、扳手套在螺帽上组成了轮轴,这时整个扳手是轮,螺帽部分是轴。 5、生活中的轮轴:水龙头、门锁把手、汽车方向盘、扳手、辘轳等。 五、定滑轮和动滑轮 1、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定滑轮可以改变用力方向,但不能省力。 2、像塔吊的吊钩上可以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3、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力的大小用测力计来测量,牛顿是力的单位,用字母“N”表示。 六、滑轮组 1、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用力方向。 2、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合在一起为一个最简单的滑轮组,滑轮组的组数越多,就越省力。 3、起重机运用了滑轮组。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知识点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工具与机械 第一课使用工具 1.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科学道理)。 2.机械: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像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构造很简单的机械,又叫(简单机械)。 第二课杠杆的科学 1.杠杆: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杠杆)。杠杆有(3)个点。支撑这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2.杠杆能否省力,主要看:(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和(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3.省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第三课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1.杠杆举例: 省力杠杆:开瓶器、核桃钳、羊角钉锤、裁纸刀、老虎钳… 费力杠杆:火钳、镊子、筷子、裁缝剪刀、钓鱼竿… 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天平、订书机、跷跷板… 第四课轮轴的秘密 1.轮轴:像水龙头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轮轴)。轮轴在轮上用力时(省力),在轴上用力时(费力)。当轴一样大时,轮越大越(省力)。 2.轮轴机械:门把手、自来水龙头、汽车方向盘、自行车把手、扳手… 3.实验:螺丝刀刀柄粗细的秘密 我的猜想:螺丝刀刀柄粗,省力;刀柄细费力。 研究的材料:2把刀柄粗细不同的螺丝刀,2枚螺丝钉、1块木板 研究的方法: (1)分别用刀柄粗细不同的2把螺丝刀把2枚螺丝刀拧进木板中; (2)比较2把螺丝刀所用力的大小。

研究的结论:螺丝刀刀柄粗,省力;刀柄细费力。 第五课定滑轮和动滑轮 1.定滑轮:固定在一个位置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它的作用是能(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2.动滑轮: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它的作用是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3.同一种工具,用法不一样,所应用的科学原理也不一样,如:螺丝刀拧螺丝钉运用了(轮轴)的工作原理;螺丝刀撬罐头盖,运用了(杠杆)的工作原理。 第六课滑轮组 1.滑轮组: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它的作用是机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滑轮的组数越多,就越(省力)。 第七课斜面的作用 1.斜面: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斜面)。 2.斜面省力大小和什么有关:斜面能(省力),省力大小和(坡度)有关;坡度越小,斜面越(省力),坡度越大,斜面越(不省力)。

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汇总

1、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它的结构非常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2、病毒分为三类:专门寄生在人和动物细胞里的动物病毒,如乙肝病毒;专门寄生在植物里的植物病毒,如番茄花叶病毒;专门寄生在细胞里的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如大肠杆菌噬菌 3、细菌有三种形态,分别是球菌、杆菌、螺旋菌。 4、细菌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作用。 5、食物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下容易发霉。 6、真菌是既不属于动物也不属于植物的一类生物。目前已经发现的真菌约有8万种。 7、蘑菇是依靠地下部分的菌丝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有机物进行腐生生活的。 8、像蜡烛熔化、纸折叠、铁熔化,这样仅仅形态发生了变化,叫物理变化; 像蜡烛、木头燃烧这样的变化,不仅仅是形态发生了变化,还产生新的物质,叫化学变化 9、像食盐、白糖、高锰酸钾等物质,溶解于水中之后,再通过蒸发去掉水分,使其恢复到原来状态的变化,叫可逆的变化。10、水泥和水搅拌在一起,凝固以后,水泥再也不能恢复原来状态。水泥的这种变化叫做不可逆的变化。 11、生活中很多方法都可以防锈,人们常用的方法有涂油、喷漆、镀金等。12、我们所说的物体的运动,是指这一物 体相对于另一物体来说,它的位置发生了变 化。 13、运动:若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在改 变,则称物体是运动的。 静止:若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改变, 则称物体是静止的。 14、当没有外力作用时,运动着的物体有 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 物体具有保持它原来运动或静止状态的属 性,这种属性称为惯性。 15、物体的运动方式主要有移动、转动、 滚动、摆动等。 16、各种运动方式这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 它们往往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复杂的运动可 能包含多种简单的运动。 17、蜗牛的运动方式是蠕动,它的运动器 官是腹足。兔子的运动方式是跳跃。 18、所有的物体都具有惯性。 19、古希腊学者托勒密认为地球处在宇宙 的中心静止不动。 波兰科学家哥白尼提出了不同的见解这一 学说又叫日心说。 哥白尼所著的《天体运行论》的主要内容是 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20、地球自西向东绕地轴不停地旋转着, 这是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 是24小时。 21、昼夜的变化是有规律的,生活在地球 上的动植物因此出现了规律性的变化。 22、18世纪植物科学家林勒阿斯对植物进 行了长期的观察,发现不同的植物开花的时 间是不相同的,他还发现同类植物每天都在 同一时间开花,编制了一个花钟。 23、受天气影响,各种花开放的时间可能 会发生变化。 24、地球自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方 向保持不变。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年, 称为地球的公转周期。 25、我国劳动人民根据经验,把四季分成 了24节气,并编写了节气歌。 26、月球总在不停地围绕地球公转,公转 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 农历一个月。 27、日食发生时,太阳被遮住的部分总是 从西开始,向东边移动,这说明挡光的天体 是自西向东运动的。 28、月食发生时总是月亮的东边先亏,这 说明月亮的运动方向是自东向西。 29、月食总是发生在农历的十五前后,日 食总是发生在农历的三十。月球围绕地球 转,地球围绕太阳转, 当月球转到太阳和地球中间,三个天体大致 成一条直线时候,就会发生日食。30、月 球是一个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与地球的距 离约38.4万千米。月球比地球小得多,大 约49个月球才有地球那么大。 31、1961年,美国宇航员乘坐宇宙飞船, 成功地登上了月球,阿姆斯特朗成为登月第 一人。 伽利略开创了人类对月球的科学探索的先 河。中国的探月计划称为嫦娥工程。 32、地球的公转形成了四季,自转形成了昼 夜。 33、地球绕着太阳自西向东公转。地球公 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年,称为地球的公转周 期。 34、月球上温度差很大,向太阳的一面温 度可达120度以上,背太阳的一面温度可 达-180度一下。 35、地球是个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 一半,向着太阳的一面是白昼,背着太阳的 一面是黑夜。 地球不停地自转就会形成了昼夜。 36、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里。 37、各种动物都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 动物的生活环境包括食物等。 38、向光性、向地性、向肥性、向水性、 向触性,统称植物的向性运动。 39、动物保护自己的本领有保护色、警戒 色、拟态。 40、人们把动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叫食物链。 食物链相互交错,形成了食物网。这些生物 共同生活在一起,构成了生物界。 41、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一级保护动物, 为世界人民所喜爱。野生大熊猫只生活在我 国四川省西北部、甘肃省南部的少数地区。 42、朱鹮是一种非常美丽的禽类,已经濒 临灭绝,除日本有少量外,其余生活在我国 陕西省秦岭的山林中。 43、我国的珍稀动植物有大熊猫、金丝猴、 水杉、银杏等。 44、野生动植物灭绝的原因是: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自身原因; 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措施有:法律、保护区、 人工养殖。 45、不同的自然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动 物,北极熊生活在寒冷的北极,鲨鱼生活在 水中,骆驼生活在沙漠中,大象生活在热带 雨林。 46、生长于沙漠中的仙人掌,叶子是刺, 以减少水分蒸发。 47、环境、食物等是影响植物生存的基本 因素。 48、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 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 生物叫消费者。 49、森林的破坏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造成 了严重的后果。如:土壤沙漠化、动植物种 类减少 50、动物们通过脂肪变化、皮毛变化、冬 眠等方法来适应气温的变化。 51、池塘中除了生活着植物和动物,还生 活着微生物。它们能把死亡的动、植物尸体 分解。 52、环境的变化会影响动物的生存,动物 的数量变化也会影响环境;随着环境的变 化,生物的结构特征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从而适应环境。不能适应环境变化的生物将 会被淘汰 53、自然界中的所有生物都无法避免成为 食物链的成员。生物之间通过食物来达到相 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作用。 1、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它的结构非常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2、病毒分为三类:专门寄生在人和动物细胞里的动物病毒,如乙肝病毒;专门寄生在植物里的植物病毒,如番茄花叶病毒;专门寄生在细胞里的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如大肠杆菌噬菌 3、细菌有三种形态,分别是球菌、杆菌、螺旋菌。 4、细菌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作用。 5、食物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下容易发霉。 6、真菌是既不属于动物也不属于植物的一类生物。目前已经发现的真菌约有8万种。 7、蘑菇是依靠地下部分的菌丝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有机物进行腐生生活的。 8、像蜡烛熔化、纸折叠、铁熔化,这样仅仅形态发生了变化,叫物理变化; 像蜡烛、木头燃烧这样的变化,不仅仅是形态发生了变化,还产生新的物质,叫化学变化 9、像食盐、白糖、高锰酸钾等物质,溶解于水中之后,再通过蒸发去掉水分,使其恢复到原来状态的变化,叫可逆的变化。 10、水泥和水搅拌在一起,凝固以后,水泥再也不能恢复原来状态。水泥的这种变化叫做不可逆的变化。 11、生活中很多方法都可以防锈,人们常用的方法有涂油、喷漆、镀金等。12、我们所说的物体的运动,是指这一物 体相对于另一物体来说,它的位置发生了 变化。 13、运动:若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在改 变,则称物体是运动的。 静止:若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改变, 则称物体是静止的。 14、当没有外力作用时,运动着的物体有 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 物体具有保持它原来运动或静止状态的 属性,这种属性称为惯性。 15、物体的运动方式主要有移动、转动、 滚动、摆动等。 16、各种运动方式这间并不是孤立存在 的,它们往往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复杂的 运动可能包含多种简单的运动。 17、蜗牛的运动方式是蠕动,它的运动器 官是腹足。兔子的运动方式是跳跃。 18、所有的物体都具有惯性。 19、古希腊学者托勒密认为地球处在宇宙 的中心静止不动。 波兰科学家哥白尼提出了不同的见解这 一学说又叫日心说。 哥白尼所著的《天体运行论》的主要内容 是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20、地球自西向东绕地轴不停地旋转着, 这是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 约是24小时。 21、昼夜的变化是有规律的,生活在地球 上的动植物因此出现了规律性的变化。 22、18世纪植物科学家林勒阿斯对植物 进行了长期的观察,发现不同的植物开花 的时间是不相同的,他还发现同类植物每 天都在同一时间开花,编制了一个花钟。 23、受天气影响,各种花开放的时间可能 会发生变化。 24、地球自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方 向保持不变。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 年,称为地球的公转周期。 25、我国劳动人民根据经验,把四季分成 了24节气,并编写了节气歌。 26、月球总在不停地围绕地球公转,公转 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的时间大约 是农历一个月。 27、日食发生时,太阳被遮住的部分总是 从西开始,向东边移动,这说明挡光的天 体是自西向东运动的。 28、月食发生时总是月亮的东边先亏,这 说明月亮的运动方向是自东向西。 29、月食总是发生在农历的十五前后,日 食总是发生在农历的三十。月球围绕地球 转,地球围绕太阳转, 当月球转到太阳和地球中间,三个天体大 致成一条直线时候,就会发生日食。30、 月球是一个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与地球 的距离约38.4万千米。月球比地球小得 多,大约49个月球才有地球那么大。 31、1961年,美国宇航员乘坐宇宙飞船, 成功地登上了月球,阿姆斯特朗成为登月 第一人。 伽利略开创了人类对月球的科学探索的 先河。中国的探月计划称为嫦娥工程。 32、地球的公转形成了四季,自转形成了昼 夜。 33、地球绕着太阳自西向东公转。地球公 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年,称为地球的公转周 期。 34、月球上温度差很大,向太阳的一面温 度可达120度以上,背太阳的一面温度可 达-180度一下。 35、地球是个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 一半,向着太阳的一面是白昼,背着太阳 的一面是黑夜。 地球不停地自转就会形成了昼夜。 36、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里。 37、各种动物都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 里,动物的生活环境包括食物等。 38、向光性、向地性、向肥性、向水性、 向触性,统称植物的向性运动。 39、动物保护自己的本领有保护色、警戒 色、拟态。 40、人们把动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叫食物 链。食物链相互交错,形成了食物网。这 些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构成了生物界。 41、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一级保护动物, 为世界人民所喜爱。野生大熊猫只生活在 我国四川省西北部、甘肃省南部的少数地 区。 42、朱鹮是一种非常美丽的禽类,已经濒 临灭绝,除日本有少量外,其余生活在我 国陕西省秦岭的山林中。 43、我国的珍稀动植物有大熊猫、金丝猴、 水杉、银杏等。 44、野生动植物灭绝的原因是: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自身原因; 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措施有:法律、保护区、 人工养殖。 45、不同的自然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动 物,北极熊生活在寒冷的北极,鲨鱼生活 在水中,骆驼生活在沙漠中,大象生活在 热带雨林。 46、生长于沙漠中的仙人掌,叶子是刺, 以减少水分蒸发。 47、环境、食物等是影响植物生存的基本 因素。 48、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 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 的生物叫消费者。 49、森林的破坏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造成 了严重的后果。如:土壤沙漠化、动植物 种类减少 50、动物们通过脂肪变化、皮毛变化、冬 眠等方法来适应气温的变化。 51、池塘中除了生活着植物和动物,还生 活着微生物。它们能把死亡的动、植物尸 体分解。 52、环境的变化会影响动物的生存,动物 的数量变化也会影响环境;随着环境的变 化,生物的结构特征也会发生相应的变 化,从而适应环境。不能适应环境变化的 生物将会被淘汰 53、自然界中的所有生物都无法避免成为 食物链的成员。生物之间通过食物来达到 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作用。 1、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它的结构非常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2、病毒分为三类:专门寄生在人和动物细胞里的动物病毒,如乙肝病毒;专门寄生在植物里的植物病毒,如番茄花叶病毒;专门寄生在细胞里的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如大肠杆菌噬菌 3、细菌有三种形态,分别是球菌、杆菌、螺旋菌。 4、细菌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作用。 5、食物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下容易发霉。 6、真菌是既不属于动物也不属于植物的一类生物。目前已经发现的真菌约有8万种。 7、蘑菇是依靠地下部分的菌丝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有机物进行腐生生活的。 8、像蜡烛熔化、纸折叠、铁熔化,这样仅仅形态发生了变化,叫物理变化; 像蜡烛、木头燃烧这样的变化,不仅仅是形态发生了变化,还产生新的物质,叫化学变化 9、像食盐、白糖、高锰酸钾等物质,溶解于水中之后,再通过蒸发去掉水分,使其恢复到原来状态的变化,叫可逆的变化。 10、水泥和水搅拌在一起,凝固以后,水泥再也不能恢复原来状态。水泥的这种变化叫做不可逆的变化。11、生活中很多方法都可以防锈,人们常 用的方法有涂油、喷漆、镀金等。 12、我们所说的物体的运动,是指这一物 体相对于另一物体来说,它的位置发生了 变化。 13、运动:若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在改 变,则称物体是运动的。 静止:若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改变, 则称物体是静止的。 14、当没有外力作用时,运动着的物体有 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 物体具有保持它原来运动或静止状态的 属性,这种属性称为惯性。 15、物体的运动方式主要有移动、转动、 滚动、摆动等。 16、各种运动方式这间并不是孤立存在 的,它们往往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复杂的 运动可能包含多种简单的运动。 17、蜗牛的运动方式是蠕动,它的运动器 官是腹足。兔子的运动方式是跳跃。 18、所有的物体都具有惯性。 19、古希腊学者托勒密认为地球处在宇宙 的中心静止不动。 波兰科学家哥白尼提出了不同的见解这 一学说又叫日心说。 哥白尼所著的《天体运行论》的主要内容 是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20、地球自西向东绕地轴不停地旋转着, 这是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 约是24小时。 21、昼夜的变化是有规律的,生活在地球 上的动植物因此出现了规律性的变化。 22、18世纪植物科学家林勒阿斯对植物 进行了长期的观察,发现不同的植物开花 的时间是不相同的,他还发现同类植物每 天都在同一时间开花,编制了一个花钟。 23、受天气影响,各种花开放的时间可能 会发生变化。 24、地球自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方 向保持不变。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 年,称为地球的公转周期。 25、我国劳动人民根据经验,把四季分成 了24节气,并编写了节气歌。 26、月球总在不停地围绕地球公转,公转 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的时间大约 是农历一个月。 27、日食发生时,太阳被遮住的部分总是 从西开始,向东边移动,这说明挡光的天 体是自西向东运动的。 28、月食发生时总是月亮的东边先亏,这 说明月亮的运动方向是自东向西。 29、月食总是发生在农历的十五前后,日 食总是发生在农历的三十。月球围绕地球 转,地球围绕太阳转, 当月球转到太阳和地球中间,三个天体大 致成一条直线时候,就会发生日食。30、 月球是一个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与地球 的距离约38.4万千米。月球比地球小得 多,大约49个月球才有地球那么大。 31、1961年,美国宇航员乘坐宇宙飞船, 成功地登上了月球,阿姆斯特朗成为登月 第一人。 伽利略开创了人类对月球的科学探索的 先河。中国的探月计划称为嫦娥工程。 32、地球的公转形成了四季,自转形成了昼 夜。 33、地球绕着太阳自西向东公转。地球公 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年,称为地球的公转周 期。 34、月球上温度差很大,向太阳的一面温 度可达120度以上,背太阳的一面温度可 达-180度一下。 35、地球是个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 一半,向着太阳的一面是白昼,背着太阳 的一面是黑夜。 地球不停地自转就会形成了昼夜。 36、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里。 37、各种动物都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 里,动物的生活环境包括食物等。 38、向光性、向地性、向肥性、向水性、 向触性,统称植物的向性运动。 39、动物保护自己的本领有保护色、警戒 色、拟态。 40、人们把动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叫食物 链。食物链相互交错,形成了食物网。这 些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构成了生物界。 41、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一级保护动物, 为世界人民所喜爱。野生大熊猫只生活在 我国四川省西北部、甘肃省南部的少数地 区。 42、朱鹮是一种非常美丽的禽类,已经濒 临灭绝,除日本有少量外,其余生活在我 国陕西省秦岭的山林中。 43、我国的珍稀动植物有大熊猫、金丝猴、 水杉、银杏等。 44、野生动植物灭绝的原因是: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自身原因; 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措施有:法律、保护区、 人工养殖。 45、不同的自然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动 物,北极熊生活在寒冷的北极,鲨鱼生活 在水中,骆驼生活在沙漠中,大象生活在 热带雨林。 46、生长于沙漠中的仙人掌,叶子是刺, 以减少水分蒸发。 47、环境、食物等是影响植物生存的基本 因素。 48、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 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 的生物叫消费者。 49、森林的破坏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造成 了严重的后果。如:土壤沙漠化、动植物 种类减少 50、动物们通过脂肪变化、皮毛变化、冬 眠等方法来适应气温的变化。 51、池塘中除了生活着植物和动物,还生 活着微生物。它们能把死亡的动、植物尸 体分解。 52、环境的变化会影响动物的生存,动物 的数量变化也会影响环境;随着环境的变 化,生物的结构特征也会发生相应的变 化,从而适应环境。不能适应环境变化的 生物将会被淘汰 53、自然界中的所有生物都无法避免成为 食物链的成员。生物之间通过食物来达到 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作用。 1、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它的结构非常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2、病毒分为三类:专门寄生在人和动物细胞里的动物病毒,如乙肝病毒;专门寄生在植物里的植物病毒,如番茄花叶病毒;专门寄生在细胞里的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如大肠杆菌噬菌 3、细菌有三种形态,分别是球菌、杆菌、螺旋菌。 4、细菌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作用。 5、食物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下容易发霉。 6、真菌是既不属于动物也不属于植物的一类生物。目前已经发现的真菌约有8万种。 7、蘑菇是依靠地下部分的菌丝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有机物进行腐生生活的。 8、像蜡烛熔化、纸折叠、铁熔化,这样仅仅形态发生了变化,叫物理变化; 像蜡烛、木头燃烧这样的变化,不仅仅是形态发生了变化,还产生新的物质,叫化学变化9、像食盐、白糖、高锰酸钾等物质,溶 解于水中之后,再通过蒸发去掉水分,使 其恢复到原来状态的变化,叫可逆的变 化。 10、水泥和水搅拌在一起,凝固以后,水 泥再也不能恢复原来状态。水泥的这种变 化叫做不可逆的变化。 11、生活中很多方法都可以防锈,人们常 用的方法有涂油、喷漆、镀金等。 12、我们所说的物体的运动,是指这一物 体相对于另一物体来说,它的位置发生了 变化。 13、运动:若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在改 变,则称物体是运动的。 静止:若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改变, 则称物体是静止的。 14、当没有外力作用时,运动着的物体有 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 物体具有保持它原来运动或静止状态的 属性,这种属性称为惯性。 15、物体的运动方式主要有移动、转动、 滚动、摆动等。 16、各种运动方式这间并不是孤立存在 的,它们往往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复杂的 运动可能包含多种简单的运动。 17、蜗牛的运动方式是蠕动,它的运动器 官是腹足。兔子的运动方式是跳跃。 18、所有的物体都具有惯性。 19、古希腊学者托勒密认为地球处在宇宙 的中心静止不动。 波兰科学家哥白尼提出了不同的见解这 一学说又叫日心说。 哥白尼所著的《天体运行论》的主要内容 是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20、地球自西向东绕地轴不停地旋转着, 这是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 约是24小时。 21、昼夜的变化是有规律的,生活在地球 上的动植物因此出现了规律性的变化。 22、18世纪植物科学家林勒阿斯对植物 进行了长期的观察,发现不同的植物开花 的时间是不相同的,他还发现同类植物每 天都在同一时间开花,编制了一个花钟。 23、受天气影响,各种花开放的时间可能 会发生变化。 24、地球自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方 向保持不变。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 年,称为地球的公转周期。 25、我国劳动人民根据经验,把四季分成 了24节气,并编写了节气歌。 26、月球总在不停地围绕地球公转,公转 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的时间大约 是农历一个月。 27、日食发生时,太阳被遮住的部分总是 从西开始,向东边移动,这说明挡光的天 体是自西向东运动的。 28、月食发生时总是月亮的东边先亏,这 说明月亮的运动方向是自东向西。 29、月食总是发生在农历的十五前后,日 食总是发生在农历的三十。月球围绕地球 转,地球围绕太阳转, 当月球转到太阳和地球中间,三个天体大 致成一条直线时候,就会发生日食。30、 月球是一个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与地球 的距离约38.4万千米。月球比地球小得 多,大约49个月球才有地球那么大。 31、1961年,美国宇航员乘坐宇宙飞船, 成功地登上了月球,阿姆斯特朗成为登月 第一人。 伽利略开创了人类对月球的科学探索的 先河。中国的探月计划称为嫦娥工程。 32、地球的公转形成了四季,自转形成了昼 夜。 33、地球绕着太阳自西向东公转。地球公 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年,称为地球的公转周 期。 34、月球上温度差很大,向太阳的一面温 度可达120度以上,背太阳的一面温度可 达-180度一下。 35、地球是个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 一半,向着太阳的一面是白昼,背着太阳 的一面是黑夜。 地球不停地自转就会形成了昼夜。 36、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里。 37、各种动物都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 里,动物的生活环境包括食物等。 38、向光性、向地性、向肥性、向水性、 向触性,统称植物的向性运动。 39、动物保护自己的本领有保护色、警戒 色、拟态。 40、人们把动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叫食物 链。食物链相互交错,形成了食物网。这 些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构成了生物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