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名胜古迹全景

商丘名胜古迹全景扫描[图文]

商丘名胜古迹——商丘古城

下载(41.57 KB)

2009-8-29 07:43

商丘古城是中国保存完好古城之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商丘古城历史悠久,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无数英雄逐鹿商丘,在此留下了千古佳话。五帝之一的颛顼(zhuān xū)曾迁都商丘,五帝之一的帝喾高辛氏都毫夏王相都商丘商汤都南毫,微子封宋国,刘武徙梁国,赵构都南京。数千年来,在商丘建国、立都、设郡、置州、为神州重镇、曾称毫、商丘、睢阳、宋国、梁国、宋州、宋城、归德府、应天府和南京。

现存商丘古城建于明正德六年(1511 年)。城墙、城廓、城湖三位一体,使古城外圆内方,成一巨大的古钱币造型,建筑十分独特。有商丘作为华夏之邦商品、商业、商文化发祥地之隐喻。城墙周长 3.6 公里,有东西南北四门。城内地势为龟背形。城内建筑多为四合院建筑。根据五行相生相克之说,为防金木相克,古城东西两门相错一条街,成为中国古城中的唯一。如今商丘古城内街道仍保持着古代的建筑风貌。

明嘉靖以后至清初,商丘古城内出过两位大学士(宰相)、五位尚书以及十多位侍郎、巡抚、御史、总兵等。由于几千年来黄河决口所致,在目前商丘古城以下还叠压着西周宋国和汉唐朝时的睢阳古城、宋朝的南京城、元朝的归德府城等几朝古城。

商丘名胜古迹——芒山汉墓

下载(35.2 KB)

2009-8-29 07:45

芒山汉墓陵区位于商丘永城芒山,最令人叹为观止的西汉梁国陵墓群,斩山作廓,穿石为藏,结构复杂,气势恢宏,宛如庞大的地下宫殿,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其中梁萧王王后墓长2l0米,是迄今国内发现的最大石室陵墓。汉墓中出土的壁画、金缕玉衣、鎏金车马器、骑兵桶、精美玉器等众多文物,实属稀世珍品,艺术瑰宝,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研价值。

梁孝王陵区包括保安山、僖山,主要景点有梁孝王墓、梁孝王王后墓、梁孝王陵寝遗址、柿园壁画汉墓、泰山奶奶庙、歌风台和僖山金缕玉衣墓、西汉梁国王后墓及汉画像石墓。

西汉梁国从公元前202年建国至王莽篡国始建国2年(公元5年)共存国207年。从梁孝王刘武开始,西汉梁王死后可能全部葬于芒砀山,加之王后、嫔妃和文武大臣有多少地下宫殿目前还不清楚。现除主峰未发现外,已查明的汉代梁国王陵有保安山梁孝王墓、李王后墓、柿园壁画墓、僖山金缕玉衣墓、王后墓、黄土山一、二号墓、窑山一号、二号汉墓、南山一、二号汉墓、夫子山一、二、三号汉墓、铁角山一、二、三号汉墓等二十余座。汉梁王墓群于1996年11月20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商丘名胜古迹——阏伯台

下载(30.86 KB)

2009-8-29 07:46

阏伯台,亦称火神台、火星台,位于商丘古城西南 1.5 公里火星台村。是距今4000多

年的观星台的遗址。它比东汉天文学家张衡在洛阳建的灵台,还早2200多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观星台。火神台形如墓,高35米,台上建有阏伯庙,大殿、拜厅、?钟鼓楼等俱全。台下有戏楼、大禅门等建筑。

传说五帝之一的唐尧封他的哥哥阏伯于商丘负责管理火种,一是管理火种,以便人们可以随时取到火(因此后人又称他为火神)。二是祭祀火星并观察火星的运行,以便及时地告知人们防灾避祸并适时地播种收割。太岁星如果在卯时出现,叫“单阏”,在甲午出现,叫“阏逢”。卯时是早晨,甲年是年干之首,所以“单阏”和“阏逢”比较引人注意。久而久之,观察火星与太岁之间的关系、位置的火正契就被称为“阏伯”。契死后,人们就在他生前观察火星的高地上葬之,后人称之为阏伯台或火星台或火神台。此台经史学家论证会论证,被认为是我国最早的天文台。火神台为圆形夯土筑成,台高35 米,台基周长270 米,元代在台上建大殿、拜厅、禅门、钟鼓楼,台前建山门、戏楼。每年正月初四至初八有古庙会,谓之朝台,方圆数百里之内的百姓前来赶庙会,香火鼎盛,十分热闹。

商丘名胜古迹——三陵台

下载(19.76 KB)

2009-8-29 07:47

三陵台位于商丘古城西北9公里,为西周宋国宋戴公等三公王陵。三陵台三座陵墓突起的顶部并峙,像三座驼峰。墓区里的400 多棵古柏苍劲挺拔,疏密有致。紧靠中间一座土峰的前面,有一座古老的坟墓,是明朝万历年间家在商丘的吏部尚书、太子太保、荣禄大夫宋纁之墓。宋纁墓前,宽阔的道路两侧原来有两排神态各异的石人、石马、石羊排列一里多长,并有石碑18 座,气势恢宏。

西汉景帝时,梁孝王刘武建梁园,在三陵台建了许多亭台楼榭,使之成为梁园中的胜景之一,客居梁园的文人雅士常和梁孝王一起到这里消闲饮酒,吟诗作赋。汉代以后,这里一直是中原名胜,为名人们游览的美好去处。

商丘名胜古迹——帝喾陵

下载(31.2 KB)

2009-8-29 07:50

帝喾陵位于商丘古城南23公里的高辛集遗址西北100米处,为高大古丘,南北长233米,东西宽130米。陵前原有帝喾祠大殿、沐浴室、更衣室、山门等古建筑。帝喾是黄帝的曾孙,阏伯的父亲。是五帝之一。

帝喾祠修建于汉。在元明又经多次修复。其殿宇雄伟壮观,松柏苍郁,碑碣林立。庙堂内中央有一口古井。梁上绘有彩龙,彩龙映入井中,栩栩如生。相传大旱之年求雨多有灵验,所以被人们誉为“灵井”。

相传赵匡胤不得志时,去北方投奔郭威,路过帝喾陵,抽签问卜,当有天子命。后来他果然在商丘当了归德节度使而发迹。赵匡胤登基后,因商丘是西周时的宋国,又是后来的宋州,而定国号为“宋”。

帝喾,十五岁时,因辅佐颛顼帝有功,被封于高辛(今商丘市南高辛〕。三十岁时,代颛顼为帝,都于亳。因他兴起于高辛,史称之为高辛氏。帝喾即帝位后,“聪以知远,明以察微。顺天之义,知民之急。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大下服”。他在位七十年,天下大治,人民安居乐业。

著名文学家曹植曾作《帝喾赞》以颂之:“祖自轩辕,玄嚣之裔,生言其名。木德治世。抚宁天地,神圣灵宾,教讫四海,明并日明。”

商丘名胜古迹——燧皇陵

下载(23.66 KB)

2009-8-29 07:51

燧皇陵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名燧人氏陵,是上古时期发明钻木取火方法的燧人氏的墓园。位于商丘古城西南1.5公里处,西依金桥路,南邻阏伯路、连霍高速公路,东至105国道不足5公里,北接古城旅游区,平原路纵穿景区而过,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距商丘市区5公里,属文物旅游区。

据《韩非子.五蠹》记载:“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民食果瓜蛙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由于燧人氏发明钻木取火,使人们吃上了熟食,开创了人类文明的新纪元,受到人们的尊崇,被称为中华民族的“火祖”,并列居三皇之首。由于燧人氏主要活动地点在商丘,他死后,人们把他葬此,给他堆起高大的陵墓,称“燧皇陵”。

国家及省级大型取火种仪式常在此举行:1992年4月16日中国旅游观光年“黄河之旅”首游式所取圣火,由此燃起;同年9月18日,河南省七运会火种采集仪式在此举行;2003年12月19日,首届诚信河南经济论坛“信用圣火”采集仪式在此举行,并把此日定为“信用河南纪念日”;2005年7月15日全国第十届运动会“华夏文明之火”火种采集仪式在此举行。在燧皇陵所取火种被国家领导人及专家知名人士定为:“中华第一火种”、“华夏文明之火”,誉为“中华圣火”。

商丘名胜古迹——微子祠

下载(25.12 KB)

2009-8-29 07:53

微子祠位于商丘市睢阳区,始建于唐天宝年间,后经多次毁坏,又多次重修。现在的微子祠由印度尼西亚华侨宋良浩先生来商丘寻根祭祖时捐资重修。整座祠占地面积6650平方米,南北长70米,东西宽95米,由微子祠、先贤堂和微子墓三个院落组成。微子祠位于中间,占地2450平方米,南北长70米,东西宽35米;先贤堂和微子墓分列于微子祠的东西两侧,占地面积都是2100平方米,南北长70米,东西宽30米。整座院落设计科学,布局合理,环境优美。

微子名启,为商汤的16世孙。他是纣王的同胞兄弟。纣王暴虐无道,微子数谏不听,便听从比干的建议,携带祭器逃走。武王灭殷后,释放了微子。后周公封微子于宋(今商丘)。微子仁爱贤良深受人民爱戴。死后葬于商丘古城西南25里青岗村。现存墓冢和石碑一通。碑高8尺,宽3尺,立于明万历40年(1612年),并建有大殿、东西配房。

宋氏以国为姓,天下宋氏源于商。因此海内外宋氏族人纷纷来商丘寻根,并亲临墓地祭祀他们的始祖微子启。>>详见

商丘名胜古迹——白云寺

下载(42.8 KB)

2009-8-29 07:54

白云寺位于商丘市民权县城西南20公里处的白云寺村,为中原四大名寺之一。白云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627-649),原名白衣庵。相传每逢夏秋季节便白云缭绕笼罩寺院,景色奇异,故名为白云寺。整体建筑古朴典雅,雄伟壮观。

白云寺历史上多次毁于兵火战乱,又多次重修、扩建。近几年又进行了一次大的整修。该寺现占地百余亩,坐北朝南。寺门雄伟,上书白云禅寺四个大字。中轴线上依次为天王殿、观音殿、大雄宝殿。大雄宝殿右侧为养心殿,后左侧有禅堂,禅堂左右有厢房。均系清代建筑。白云寺内安放有6尊玉石佛像。这是傅作义将军的姑母傅凤英长老从缅甸进献的,价值30多万美元。

大雄宝殿后,有一经栋,又名多宝塔。高4米,九级六棱,青石雕刻。塔身上刻有众僧拜佛图、六僧鼓乐诵经图、《提婆呵》经文、一佛图及日、月、鹤、莲花等。刻工精细,古朴大方。寺东北五十米处有佛公灵塔,高4米,楼阁式,三级六棱,下部为六棱形须弥座。

塔正面阴刻佛公灵塔、佛洞宗三十一世佛公大和尚十六字,塔身还刻有门、窗、花、鸟、虫、草、兽等。此塔玲珑小巧,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商丘名胜古迹——木兰祠

下载(29.1 KB)

2009-8-29 07:55

木兰祠俗称孝儿祠。位于商丘虞城城南35公里营廓镇北1公里处。始建于唐代,金、元、清各代曾重修扩建,至民国初年,木兰祠占地万余平方米,有大门、大殿、献殿、后楼和配房等共百余间。

木兰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巾帼英雄。木兰原姓魏,因其是女儿身,故称其为花木兰。虞城是木兰的故乡,至今该县仍保留着木兰祠等大量有关木兰的古迹,以及一些有关木兰的传说。目前,木兰祠为商丘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河南省政府首批挂牌的旅游景点之一。去年,虞城“木兰传说”被河南省政府确定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商丘名胜古迹——应天书院

下载(30.77 KB)

2009-8-29 07:56

应天书院位于商丘旧城州之东,在北宋时与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河南嵩山的嵩山书院并称为四大书院。

应天书院的前身是后晋时杨悫所办的私学,后经其学生戚同文的努力,得以发展,学子们“不远千里”而至,“远近学者皆归之”。北宋政权开科取士,应天书院人才辈出,百余名学子在科举中及第的竟多达五六十人。

宋真宗时,因追念太祖自立为帝,应天顺时,将宋太祖赵匡胤发迹之处宋州(今商丘)于1006年改为应天府,1014年又升为南京,处陪都地位。l009年,宋真宗将该书院正式赐额为“应天府书院”。宋仁宗时,又于l043年将应天书院这一府学改为南京国子监,使之成为北宋的最高学府之一,相当于现在的社会科学院。

后该书院在曹诚等人尤其是应天知府、著名文学家晏殊的支持下,得以大的扩展。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等一批名人名师在此任教,更是人才辈出,显盛一时,后人还立有《范文正公讲院碑记》以兹纪念。

商丘名胜古迹——庄周故里

下载(61.47 KB)

2009-8-29 07:57

庄子(约公元前369--公元前286年),名周,字子休,人称“逍遥之祖”,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之一,著有《庄子》一书。道教兴起后,庄周被尊为南华真人,《庄子》被尊为《南华真经》。他的哲学思想,以“清静无为”为主,鄙视富贵利禄,否认鬼神存在,认为一切事物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思想具有一定的辩证因素。他的文章想像丰富,辞藻华丽,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和幽默气氛,是先秦诸子哲理政论中文学艺术因素最为浓郁的篇章,对后世影响极大。

关于庄子的故里历史记载极为简略,《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仅说:“蒙人也。”却未指明何国何处之蒙。蒙地在战国时曾有三处,庄子故里究竟在哪一处,歧说不一,至今争论末息。其中,商丘民权说较为可信:

司马贞《史记索隐》引刘向《别录》云:庄周,“宋之蒙人也”。宋国为殷商后裔,其地位于今河南东部,以及接近河南的山东、安徽、江苏的部分地区。商丘曾是宋国都城。《史记·宋微子世家》言:“杀滑公于蒙泽。”《集解》注引贾逵语曰:“蒙泽,宋泽名也。”又引杜预的话说:“宋地梁国有蒙县。”原来,这个“梁国”不是指魏国,而是指宋国的某地,它内有一县,叫做蒙县。郦道元《水经注》于汲水系蒙县下曰:“即庄周之本邑也。(庄周)为蒙漆园吏,郭景纯(郭璞)所谓漆园有傲吏者也。悼惠施之没,杜门于此邑。”饭水自西向东,流经河南商丘之北。可见,庄子故里应在河南商丘。

商丘民权的庄子故里位于商丘市民权县顺和乡青莲寺村,景点有庄子胡同、庄子井等。

商丘名胜古迹——伊尹墓

下载(47.82 KB)

2009-8-29 07:57

伊尹为商朝汤武王的宰相,辅佐汤武王灭了夏桀,建立了商王朝,他还是厨师之祖。伊尹死后葬于商丘,其墓位于虞城县西南20公里的魏崮堆村。墓高3米,周长46米。坟墓四周有高大的古柏180余棵。

伊尹墓周边有鸟柏一株,枝叶酷似鸟形,据说其年轮花纹也为鸟形,甚为罕见。墓前伊尹祠,原有祭殿、卷栅、钟楼、配房、大门、围墙等,现仅存两座大殿和花戏楼。每逢农历二月二、四月八、九月九,邻近几省的乡民前来赶庙会,人流如云,热闹非常。

商丘名胜古迹——仓颉墓

下载(23.02 KB)

2009-8-29 08:09

仓颉墓位于商丘市虞城县王集乡。史称,仓颉为黄帝的史官,汉字是由他创造的。传说仓颉在造字之初捉了许多甲壳类昆虫,并将昆虫沾了黑水让其在草叶上爬行,以昆虫爬行时所留下的印记来造字。由于初期造字并不多,不够使用,仓颉焦急至极,竟然又急出了一双眼睛——一张面孔上长了四只眼。后仓颉又依象形、会意、形声等方法创造出了汉字。仓颉墓前,枝叶繁茂的古柏掩映着一座大殿,殿内有一尊长有四只眼睛的仓颉塑像,殿门两旁的门柱上刻有" 天下文字祖,古今翰墨师" 的对联。

仓颉墓位于虞城西北12公里堆坡村西北隅。相传,黄帝史官、文字鼻祖仓颉卒后即葬于此。现存墓冢呈圆丘形,高3米余,周长45米。墓前有祠,大殿3间,为清康熙四年虞城知县程本节所建。殿,人曾塑有仓颉像,后废。殿前有康熙四十一年新立石碑一通,阴刻“古仓颉墓”四字。东西侧有参天古柏两株。祠院呈“凸”字形,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相传史皇氏仓颉是黄帝时期创造文字的史官.他仰观天象、俯察鸟兽虫鱼之迹,总结远古各部落的刻划符号首创文字,从而结束了远古先民结绳记事的历史,后人尊之为造字圣人文字鼻祖。

商丘名胜古迹——商均墓

下载(66.88 KB)

2010-10-5 07:22

商均墓位于商丘虞城县北13公里利民镇西南商均墓村后。商均墓是古代明主舜和虞帝之女女英的儿子商均的墓地。墓前原有祠宇,后废。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虞城知县程本节曾撰文立碑二通。雍正十年(1732)建社稷商均坛,每年春秋致祭。墓周古木参天,并有守林人看护。现仅存墓冢,高约4米,周长110米。

据史载,商均为帝舜之长子。夏禹为了感恩舜禅位于他,而将均从山西封到有虞氏部落为国王。因当时有虞氏部落归属于商部落,所以均被称为商均。商均死后,葬于封地,即今虞城县利民镇老城西南1公里处。对此,《汉书》、《括地志》及《虞城县志》均有相关记载。1942年春,统治虞城的日军大肆挖掘商均古墓,盗去夏代前期的红陶、黑陶、鱼纹陶等生活器皿不计其数,使商均墓遭到毁灭性破坏。

商均墓是商丘市现存的距今约4000年的古墓葬之一,1986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专家考证,从上古时期真正传承下来的帝王之墓在中国极其少见,商均墓为其一。而商均墓的存在也有力地证明了商部落早期活动在商丘一带。

商丘名胜古迹——观音寺

下载(56.57 KB)

2009-8-29 08:13

商丘市观音寺,原址建于老张庄(四面钟东部),年代悠久,历经苍桑,于1930年彻底毁于战火。十年动乱后,落实了党的宗教政策,由信众集资,在平原路新张庄建房数间,供奉佛菩萨像,称为“学佛堂”。

二000年,延洁法师应求法若渴的商丘信众之请,来到商丘弘法。法师怀着“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 无量悲心,披心沥胆,无私无畏,善巧摄化,众生望而归服,商丘佛法大盛。以是之故,原有场所已远远不能适应弘法需要。延洁法师她不顾身患高血压等疾病,废寢忘食,夜经继日筹化扩建寺院事宜。商丘地处经济欠发达的豫东,信众捐资乏少。延洁法师省吃俭用,把自己的单金也布施出来,经多方筹措,方得以购置扩建用地八亩。此后为解决建寺资金,延洁法师拖着病躯四处募化:她走四川下福建,奔东北赴西南,大江南北无处不留下她匆匆的足迹。其中之辛劳,常人非能想像;利生之情怀,吾辈莫能企及。

从筹建始,历经数年,至2007年春,庄严的大雄宝殿、天王殿、山门及僧寮全部竣工。是年,农历四月初八日,与嵩山少林寺共同启建传授二部僧众三坛大戒法会。

商丘名胜古迹——袁家山

下载(93.94 KB)

2009-8-29 08:15

袁家山又名吕祖庙、小蓬莱,位于商丘睢县文化路东街,始建于明天启二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建在一个高台之上,前有山门,中有大殿,后有纯阳洞,上有赏月台和承露盘,还有一个风格别具的八仙亭。吕祖庙是明朝兵部尚书袁可立为还愿而组织兴建的,其整个建筑格局是按明代的战船格局,山门大殿望月台三个部分。2000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相传,袁可立奉旨讨伐日本侵占琉球岛时,兵船行至大海,突然风浪大作,眼看全军覆没,无奈之下,袁尚书向天祈祷,脑海里闪现出了八仙之一吕洞宾的形象,海面顿时风平浪静,逃过了一劫,于是认为是吕祖显灵保佑。因此,在凯旋后就在他的旧宅筑起土台,建起了这座仿船造型的吕祖庙以示谢意。

吕祖庙的建筑样式的确似一艘荡漾在水中的大船。山上凉亭象征船的桅杆,山下大殿酷似船舱,建筑结构布局合理,构思巧妙。

吕祖庙内存有大量的文物古迹,仅睢县历代名人墓志铭就有50多块。除此之外,庙内还存放着明代大书画家董其昌、王铎和清代汪士宏的书法碑刻作品。在吕祖庙内立有一座牌坊,上有御笔亲题“玉音”二字,意即皇帝传下来的声音。不过有意思的是,“玉”字的那一点却点

在了第二横的上面,这究竟有何用意呢?当时皇帝为了表彰兵部尚书袁可立在攻战琉球群岛时立下了汗马攻劳,实在没有什么官爵可以赐于他,所以在给他赐牌坊的时候亲笔给他写下了玉音二字,为了表彰袁可立和别人不一般的地方,所以他把这玉音的点点在了第二横上,表示袁可立高人一等的意思。

商丘名胜古迹——香君墓

下载(16.03 KB)

2009-8-29 08:17

李香君,苏州人。明朝末年,她与董小宛、陈圆圆、柳如是等被称为“秦淮八艳”。她与南明四公子之一的侯方域一见倾心,至死相爱。她支持侯方域抨击阉党与反清复明的政治斗争,表现了高尚的爱国情操。侯方域回到归德后,即将李香君接回,住在翡翠楼上。因出身低贱,香君被赶到距城7公里的侯氏庄园(今李姬园)居住。李香君因被歧视,终日郁郁寡欢,日久成病,终于含恨而死。

李香君死后葬于李姬园的村东,侯方域为香君立一石碑,上书“李香君之墓”五个大字,下有“卿含恨而死,夫惭愧终生”的小字。碑前有一石桌,供祭奠之用。石桌前有一石礅,上刻“愧石礅”三字。侯方域经常坐在愧石礅上,忧思爱妾,久久不去。

香君墓位于李姬园的村东,有一座圆圆的石砌的墓,石碑上书“李香君之墓”,旷野中的墓冢显得哀婉凄凉。离香君墓不远处是被磨盘盖着的一口水井,这就是香君井。

李香君随侯方域回到商丘后的悲惨经历,被今人尚起兴写成电视连续剧《香君恨》,并搬上了荧屏。李香君居住过的庄园改名李姬园,就位于商丘睢阳区西南7公里处。

商丘名胜古迹——炎帝朱襄氏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