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常见故障原因分析及维修

呼吸机常见故障原因分析及维修
呼吸机常见故障原因分析及维修

呼吸机常见故障原因分析及维修

发表时间:2015-10-23T15:15:17.890Z 来源:《医药前沿》2015年第24期供稿作者:尹延星[导读] 新汶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协庄煤矿医院自检类故障有明确的提示,可以直接确定故障部位,通过查阅说明书,咨询厂家工程师等方式维修解决。维修方法相对简单。尹延星

(新汶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协庄煤矿医院 271221)【摘要】呼吸机属于医院急救和生命支持类设备,是抢救呼吸衰竭病人的关键设备,本文对呼吸机的常见故障进行原因分析,介绍切实可行的维修方法及维修体会。【关键词】呼吸机;故障分析;维修【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4-0357-02 Analysis of common failures and repair of ventilator Yin Yan xing Refco Group Ltd Xiezhuang Coal Mine of Xinwen Mining hospital 271221 【Abstract】 The ventilator is hospital first aid and life support equipment, is the key equipment in rescuing patients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 the common fault of the analysis of the causes, introduces the maintenance methods and maintenance of practical experience. 【keywords】 Ventilator;Fault analysis;Repair 我院现有呼吸机36台,品牌有8个类别,主要分布在ICU、急诊科、麻醉科等科室,呼吸机的发展已从简单的机械控制到现在的全电脑智能化,设备越精密,故障越复杂,但总体上说,同种设备有很多相同和类似之处,有效分析呼吸机故障原因,掌握维修方法,提高呼吸机设备完好率,可以有效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分析呼吸机常见故障现象及原因、检修方法。一是自检故障,二是气源故障,三是使用故障。故障现象1自检故障

故障分析及维修自检包括三方面的涵义:一是指机器内部的计算机系统,接通电源自动运行主板BIOS芯片固化的程序的行为,如软件、RAM、ROM、报警音等自检;二是用户的自检,将呼吸机连接模拟肺进行开机自检,自检内容包括呼出阀、安全阀、流量传感器的标定、氧气传感器的标定、内部漏气测试、病人回路漏气和管道顺应性等测试;三是用于故障诊断的工程师自检,[1]该测试内容较为全面,可对照设备说明书相关故障代码对机器故障进行诊断维修。自检类故障有明确的提示,可以直接确定故障部位,通过查阅说明书,咨询厂家工程师等方式维修解决。维修方法相对简单。故障现象2气源故障故障分析及维修呼吸机至少需要两种气源:压缩空气和氧气。不同医院提供高压气源的方式有两种:集中供气和分散供气[2]。1、集中供气气源压力可调,大约在0.2-0.6MPa范围内可调,能够满足呼吸机对气源压力的要求。有个别医院集中供气带负载的能力较差(供气管道管径太细),多台呼吸机共同使用的情况下流速下降,使自检不能通过,产生伪故障现象。解决办法是根据流量计算管径,并更换合适的供气管。供呼吸机的空气要求纯净、干燥。在呼吸机的进气口或空压机内有过滤干燥滤芯,空气输入口有水分离器,发现压力报警时,应先检查是否有积水或堵塞。如有堵塞,可手动排水,更换滤芯。其次考虑回路是否漏气,漏气量较大时,检查管路连接,或更换。当呼吸机出现压力自检项目不能通过时,也要考虑供气压力不足的可能,可适当提高供气压力。但是呼吸机供气总处于高限压力状态,对电控阀的使用寿命相当不利,因输入气源的压力一定调节在正常的工作范围内[3]。2、分散供气主要采用氧气瓶或空气压缩机供气。看清楚氧气瓶减压表的刻度很重要,有些满刻度1Mpa,有的满刻度4Mpa或10Mpa。发现报警时,查看氧气瓶压力表是否打开,压力是否在正常范围,压力太低时要及时更换氧气瓶。压缩机做空气源,呼吸机故障率大大提高,压缩机的运动部件、密封圈和活塞环极易磨损,造成空气压力不足。如果压力不足,要更换压缩机。因此,呼吸机的预防性维修保养尤为重要,必须按照压缩机保养要求进行操作。故障现象3使用中故障故障分析及维修由于呼吸机的广泛使用,操作人员越来越多,非专业人员培训不到位,操作不当,而造成呼吸机故障频率高发。1、设置故障有些医务人员将参数设定过高(潮气量,呼吸频率)或压力报警范围设置很宽,压力下限设为0,几乎让呼吸机失去压力报警监测的功能。正确的压力上限报警设置为高于实际最大气道压力的10cmH2O、压力下限报警设置为低于最大气道压力的3cmH2O,这样才达到监测作用[4]。呼吸机有两种触发灵敏度的设置:压力和流量。当灵敏度设置较低时,震动、管路中有积水或患者咳嗽可导致压力触发;当选用流速触发时,轻微的管道漏气会被呼吸机误认为是自主吸气气流而导致触发。解决以上问题,加强医务人员对呼吸机的培训学习,设定合理有效的范围。2、操作故障呼吸机类型多种多样,使用中有些医务人员管路接反,气体管道连接处不紧、脱开、泄漏,打折受压变形,开机前未检查插头插座接触是否良好,人工气囊充气不足或破裂。以上由于责任心不强、操作不当引起的呼吸机故障应认真检查,谨慎操作。3、机器自身故障(1)氧浓度报警临床发生率最多的报警现象。呼吸机对氧浓度的监测主要采用氧传感器,其实质为电气化学电池,它的使用寿命与呼吸机使用频率和使用时设置氧浓度有关,高氧浓度的使用,氧电池寿命缩短。由于机型不一,氧浓度报警多是电池检测能力下降。应急情况下在关闭该检测功能室,要密切观察监测病人的血气情况,以免发生真正的氧浓度设置不当故障。(2)面板按键故障现代呼吸机的用户界面有TET液晶屏和一些固定功能键组成,面板键失灵的故障多在功能键上,有多种表现形式,有的为死机,按任何键均没有反应;有的是屏幕处于不稳定状态,互换界面。出现此类故障要更换显示屏,或者是处理金属薄片,将其它不用的功能键薄片替换过来。

小结在对呼吸机的维修中,发现使用类故障居多,为使呼吸机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应该对使用人员加强呼吸机知识和操作规程的培训与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操作呼吸机,使用人员应该熟知呼吸机各项参数的意义和数值范围,对常见报警信息能够知晓原因,并及时处理。另外,空气压缩机故障造成呼吸机报警也很常见,要求工程人员要做好空气压缩机的定期维护保养,并保持使用环境整洁干净,就能大大减少空气压缩机故障,总之,本文所列这些通性故障,在不同型号的呼吸机故障中占很大比例,掌握这些故障的维修方法,能够有效保证呼吸机正常使用,确保患者生命安全。【参考文献】

呼吸机基本知识

呼吸机基本知识 模式 1、A/C模式:是辅助通气(AV)和控制通气(CV)两种模式的结合,当患者 自主呼吸频率低于预置频率或患者吸气努力不能触发呼吸机送气时,呼吸机即以预置的潮气量及通气频率进行正压通气,即CV;当患者的吸气能触发呼吸机时,以高于预置频率进行通气,即AV。 例:患者调A/C模式时,如果患者没有自主呼吸,那就全部由机器送气即控制模式(PB840呼吸机上会显示C),如果患者有自主呼吸,且自主呼吸频率大于机器设定值时呼吸机即按患者自主的呼吸频率送气即辅助模式(此时送气量也是由事先调整好的参数送气。)(PB840呼吸机上会显示A) 使用A/C模式(定容型)时应调整以下参数:潮气量、呼吸频率、氧流量、触发敏感度,(必要时调peep)。 2、SIMV模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是指呼吸机以预设指令频率向患者输送常规通气,在两次机械呼吸之间允许患者自主呼吸。(其实就是指呼吸机在每分钟内按预设的呼吸参数(呼吸频率、潮气量、呼吸比值等)给予患者指令通气,在触发窗内出现自主呼吸,便协助患者完成自主呼吸,如触发窗内无自主呼吸,则在触发窗结束时给予间歇正压通气。 特点:通气设定IMV的频率和潮气量确保最低分钟量; ●SIMV能与患者的自主呼吸同步,减少患者与呼吸机的对抗,减低正压通气的血 流动力学影响; ●通过调整预设的IMV的频率改变呼吸支持的水平,即从完全支持到部分支持,, 减轻呼吸肌萎缩; ●用于长期带机的患者的撤机;但不适当的参数设置(如流速及VT设定不当)可 增加呼吸功,导致呼吸肌疲劳或过度通气。 参数设置:潮气量、流速/吸气时间、控制频率、触发灵敏度,当压力控制SIMV时需设置压力水平及吸气时间。 3、Spont自主呼吸模式:是指呼吸机的工作都由病人自主呼吸来控制的呼吸模式,即病人控制呼吸机,呼吸机仅提供吸入氧浓度,压力支持通气和病人的呼吸末继续抬高,增加气体交换面积(frc)。 参数调整:氧浓度 特点:适用予张立性气胸的患者。 4、压力支持通气(PSV):是一种辅助通气方式,即在有自主呼吸的前提下,每次吸气时患者都能接受一定水平的压力支持,以辅助和增强病人的吸气深度和吸入气量。 特点: ●适用于有完整的呼吸驱动能力的患者,当设定水平适当时,则少有人-机对抗,减轻呼 吸功; ●PSV是自主呼吸模式,支持适当可减轻呼吸肌的废用性萎缩; ●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小,包括心脏外科手术后患者;

呼吸机常见故障发生原因及其维修方法探析

呼吸机常见故障发生原因及其维修方法探析 发表时间:2017-11-07T12:30:26.097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11月第31期作者:耿圆 [导读] 呼吸机是医院临床应用中十分广泛且重要的医疗器械。 (重庆市第六人民医院医学装备部重庆 400000) 【摘要】作为医院中常见的用于抢救患者的必要设备,呼吸机在临床上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不可避免的是,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呼吸机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针对不同故障进行有效地维修和保养,成为医院呼吸机使用的重要内容。本文探析呼吸机常见故障发生原因及其维修方法。 【关键词】呼吸机;故障;维修方法 【中图分类号】R19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1-0379-02 呼吸机是医院临床应用中十分广泛且重要的医疗器械。随着当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环境的日益复杂,呼吸机在临床中应用也越来越普遍[1]。作为能够在抢救时以及各种病危患者提供有效氧疗的急救设备,它还具有给人体通气对的功能,既能帮助呼吸功能不全患者呼吸,又能为患者提供生命支持,在现代医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在呼吸机的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故障,再加上呼吸机种类和数量的增多,其性能、模式、技术和功能也在不断更新完善,对维修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对此,结合笔者多年来对呼吸机的维修经验,列举出医院呼吸机常见故障发生原因及其维修方法,为呼吸机设备处于良好状态下运行,充分提高呼吸机的使用效率提供参考。 1.呼吸机常见故障分析 下面列举呼吸机常见的几种故障。 1.1 指标偏差 运行中的呼吸机具有相应的指标范围。如果呼吸机漏气了,那么呼吸机在呼气和吸气时它的指标便会出现偏差。当传感器故障、通气量偏差或其他原因时,呼吸机便无法保证吸气和呼气的准确性,从而产生了偏差。在实际维修过程中,维修人员需要根据呼吸机指标偏差的具体情况进行维修。维修指标偏差这种情况时,最基础的做法是更换或者清洁传感器,清洁呼吸机蓄水罐,检查连接管路,防止凝水现象的发生,同时处理指标偏差的问题[3]。 1.2 气源不足 一旦呼吸机起源不足时,压力便会小于0.2MPa,特别是供氧和空压部分,出现压力过低的情况。空压机作为呼吸机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影响气源不足故障的主要因素之一。空压机也是呼吸机中很容易发生故障的一部分,具体的表现就是气源不足。一旦空压机出现漏气、老化等故障,便会增加部件的损耗,对其性能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呼吸机正常运作。另外空压机的主要故障因素还包括水汽凝集、堵塞、损坏等。维修人员应及时、定期对呼吸机进行检修,对破坏、老化的部件进行更换,这样才能防止气源不足的故障发生。 1.3 自检故障 当实际的EST在自检期间时,出现氧气电磁阀等设备不启动的现象就是呼吸机的自检故障。自检故障具有很强的标准性特点,所有在呼吸机EST自检前,检修人员需对操作步骤比较熟悉,并要结合呼吸机的氧压对供氧范围进行检修。当氧压大于30psi时,则继续调节减压器,直到氧压处于标准值范围内。当呼吸机发生自检故障时,应首先对氧压标准值进行调整,再定标,保证呼吸机的正常运行,保证其安全性[4]。 1.4 停机故障 停机故障是呼吸机故障中比较严重的一种,所以在呼吸机实际运作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这一种故障,防止其发生。停机故障的主要原因是电源的影响,例如电源接触不良,相关部件松动等,都可能会引发呼吸机停机故障。所以当呼吸机发生停机故障时,首先应重点检查呼吸机的电源部分,消除电源中潜在的故障隐患,保证电源的使用更加通畅。如果电源系统确实有潜在的故障,应立即对电源系统进行检修维护,保护电源系统,维持呼吸机的正常运作。 2.呼吸机故障维修的准备工作 为了减少维修时的难度和工作量,保证呼吸机的维修质量,在维修之前应做两方面的准备工作。首先,充分了解呼吸机的结构、原理等。由于应用于临床的呼吸机的型号不同,它们的结构和原理也存在异同点,所以在实际维修过程中,维修人员需要充分了解呼吸机,才能保证完成故障的检修工作。当维修人员熟悉了要检修的呼吸机后,一方面能通过呼吸机的运作状态直接发现故障发生的原因,从而缩短维修时间,另一方面保证了维修质量,在短时间内使呼吸机恢复正常的使用,提高了呼吸机的维修效率和灵活性。其次,要熟悉呼吸机的操作程序,具体包括呼吸机的使用、连接和参数设定,这样在实际维修过程中,维修人员便能局部处理故障而不需在整体范围内对呼吸机进行维修,这种具有针对性的维修手段大大缩了维修时间,提高了维修效率。 3.维修呼吸机故障的方法 在实际维修过程中,维修人员应首先对呼吸机的故障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针对性的维修方法,在保证呼吸机性能的基础上,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的维修。 3.1 规范呼吸机操作 对呼吸机的操作进行规范,能够有效减少呼吸机的操作失误,防止呼吸机器件的损坏。在呼吸机的实际操作过程中,临床医护人员是呼吸机的主要操作者,所以首先要保证医护人员根据操作规范来操作。在使用呼吸机之前,要先认真检查呼吸机的管道连接情况,防止管道漏气,并认真检查呼吸机的加湿器和蓄水罐,及时补充蒸馏水。及时定期对蓄水罐进行清理,防止积水超量。总之,合理安排呼吸机的清洗和清洁工作。 3.2 呼吸机的日常维修 根据呼吸机使用的周期,在使用完毕后对其进行日常维护工作。常见的维护工作包括:①对呼吸机的一些辅助部件进行更换,例如过滤器、皮囊等,保证呼吸机的日常运行,彻底清除辅助部件损坏的风险。②检查呼吸机的连接器件是否出现老化、损坏,及时更换老化、损坏的器件。③对呼吸机的功能进行检查,确保其性能正常。病人在更换呼吸机后,对呼吸机进行自检,防止出现连接漏气的问题。在自检完成后,对呼吸机的设置进行调整,调零误差不能超过5%。自检若发现故障,应在第一时间内飞故障进行维修,以免影响呼吸机之后的

1呼吸机论文

长期使用呼吸机的高龄患者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 庐州卫生科技学校李海云 【摘要】目的;对使用呼吸机患者的心理状态评估,以缩短带机时间,增加患者的舒适。方法:针对使用呼吸机患者进行个性化的语言和非语言的交流,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14例患者病情好转,顺利脱机。1例病情过重死亡。1例仍在带机中。0例并发症。结论;针对患者进行护理,有计划的进行心理护理,增进病人的带机时间,利于病人的康复。 【关键词】机械通气;心理分析;护理对策 歙县人民医院ICU自2008年7月一2009年6月使用人工呼吸机的高龄患者16例分析其心理状态,并实施相应的护理对策,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l.临床资料 本组16例,男6例。女10例.年龄63~90岁,平均年龄75岁。其中胃癌术后1例,食管癌术后1例,COPD4例,脑梗死4例,多器官功能衰竭l例,冠心病4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例。结果:14例患者病情好转,顺利脱机。1 例病情过重死亡。1例仍在带机中。0例并发症。 2.心理状态分析 2.1孤独、失落感由于长期带呼吸机,且因应用呼吸机产生沟通障碍,加上陌生的环境、身体上的管道、忙碌的医护人员.容易使患者感到病情的严重性和复杂性_1]。护理人员应主动、热情地向患者解释,抓住时机与患者进行语言、非语言交流,尽可能满足患者的需要。当病情出现好转时,及时告知、鼓励患者,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尊重患者,与患者多交流使其产生信任感,建立融洽的护患火系,消除患者孤独、失落感。 2.2烦躁、焦虑陌生的环境、呼吸机及各种监护仪的使用,以及患者无法表达个人意见等。常使患者感到烦躁、焦虑。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耐心解释所用仪器的名称、目的和相关疾病的知识。介绍同种疾病成功病例,指导患者顺应呼吸

呼吸机的常见故障及其处理

呼吸机的常见故障及其处理 1 呼吸机的一般结构 呼吸机主要由供气装置、控制装置和病人气路只部分组成 1.1 供气装置 由空气压缩机(提供高压空气)、氧气供给装置和空氧混合器组成。主要提供给病人吸人的氧浓度为21%-100%的含氧气体。 1.2 控制装里 由计算机对设置参数及实测值进行智能化处理,通过控制器发出不同指令来控制各传感器、吸气阀、呼气阀来满足病人的呼吸要求 1.3 病人气路 山气体管道、集水杯、细菌过滤器、湿化器、流量传感器等组成 2 呼吸机模式的基本原理 2.1 基本呼吸模式 Ass ist C M V辅助j控制通气)的基本原理当一个呼吸周期时间一到(设定的控制频率决定呼吸周期),或由患者启动辅助触发时送出通气〕a.患者没有自主呼吸时,呼吸机当按临床设置好的参数进行间歇正压通气b.患者有自主呼吸而且吸气努力达到触发敏感度阐值时,呼吸机将由病人触发启动一次与控制呼吸相同潮气量峰流速的呼吸。 SIM V (同步间歇指令性通气)的基本原理在此模式里,容量控制和自主(或H<.力支持)呼吸共存,在容控呼吸间歇患者可进行自主呼吸,自主呼吸所需的混合气体由按需系统提供,其瞬间气流可大丁200L/分。 当描述S IMV工作的基本原理时‘.辅助窗口”的概念是很有用的。 当一个预定的容控呼吸到来时(其间期长短取决于频率),辅助窗口打开并等待患者的吸气努力,患者吸气努力达到触发灵敏度,呼吸机按照设定的峰流速和波形释放预设潮气量,一以一个容控呼吸被触发,辅助窗口就关闭,容控呼吸启动,此后患者再继续努力只能进行自主(或压力支持)呼吸直到下一个机械呼吸的到来如果患者出现窒息或者呼吸机检测到病人的吸气努力,那么.呼吸机将会在下一呼吸周期到来时自动给予控制呼吸并按照设置的呼吸频率进行通气直到患者下一个吸气努力被感应到。 如一个窒息周期产生,被检测的呼吸频率少于临床设置的呼吸频率报警下限,则声j光会报警并在报警显示窗显示“AP。CP A I,的基本原理此模式时患者自主呼吸,当患者吸气努力达到或超过辅助灵敏度A值时,其次数将由频率检测电路感知并计算出自主呼吸的频率。另外,在整个呼吸周期气道压将被维持在临床选择PEEP水平。压力斜坡调节自主呼吸期间的流速响应速率,较高的压力斜坡设置产生较快的响应时间 2.2 附加呼吸模式 PC V( 压力控制呼吸)基本原理 压力控制呼吸时,在设置吸气时间里呼吸机维持一个恒定吸气压力,呼吸机送出的潮气量由临床设置的吸气压水平、吸气时间和频率来决定。另外潮气量的变化还与患者气道的阻力和肺的顺应性的变化有关。 压力控制呼吸的启动既可以由设置的呼吸频率决定也可以由患者吸气努力达到或超过辅助灵敏度阂值来启动。在吸气期间,呼吸机送出足够的气流以使患者管道的压力达到吸气1+力的总和(加上PEEP)。例如,吸气压设置在20emH20并且PEEP为10e.H20,那么压力控制呼吸的总吸气压力水平是30e.H20流量持续释放以保证在预设的吸气时间内气道压稳定,当预设吸气时间过去时,送气中止。在呼气期间压力回到预置的PEEP水平。 每次压力控制呼吸开始,呼吸时间周期重置,因此当自主呼吸比预置呼吸频率快时患者可以触发每次呼吸,另一方面没有触发时,患者将接受预置频率的机械呼吸。

呼吸机模式及参数

呼吸机参数设置 一、呼吸机的作用及适应症: 1.作用:替代和改善外呼吸,降低呼吸(Respiratory)做功。(主要是改善通气功能,对改善换气功能能力有限) 2.适应症:呼吸功能不全、呼吸衰竭;呼吸肌肉和神经等不可逆损害的替代治疗;危重病人的呼吸支持;术中及术后病人等。 二、呼吸机的组成、驱动、原理: 1.组成部分: (1)主机(ventilator):正压呼吸控制器、通气模式控制器、持续气流控制器、空氧混合器、压力感受器、流量感受器、呼气末正压发生器、触发装置、阀门系统、报警及监测装置等(由微电脑及电路等控制)。 (2)空气压缩机(compressor):中心供空气时不需要工作。 (3)外部管道系统:吸气管道(inspiratory tube)、气体加温湿化装置(humidifier)、呼气管道(expiratory tube)、集水杯。 2.驱动调节方式: (1)电动电控:不需空气压缩机,驱动调节均由电源控制。 (2)气动气控:需空、氧气源,逻辑元件调节参数。 (3)气动电控:多数现代呼吸机的驱动调节方式。 3.工作原理: (1)切换方式:吸气向呼气转换的方式。分为:时间、流速、压力、容量切换 (2)限制方式:吸气时气体运送的方式(吸气气流由什么来管理)。分为:流速、压力、容量限制(多数靠设置流速或压力)。 (3)触发方式:呼气向吸气转换的方式。分为:机器控制(时间触发)和病人触发(流量触发和压力触发)。 三、呼吸机的调试与监测: 1.呼吸机的检测:依呼吸机类型而定 2.控制部分: (1)模式选择:依据病情需要 (2)参数调节: ①潮气量(Tidal Volume):8~15ml/kg ;定容:VT=Flow×Ti(三者设定两者);定压:C=ΔV/ΔP(根据监测到的潮气量来设置吸气压力Inspirator Pressure)

呼吸机使用常见问题

使用呼吸机的基本步骤 1.确定是否有机械通气的指征。 2.判断是否有机械通气的相对禁忌症, 进行必要的处理。 3.确定控制呼吸或辅助呼吸。 4.确定机械通气方式(IPPV、IMV、CPAP、PSV、PEEP 、 ASV)。 5.确定机械通气的分钟通气量(MV),一般为潮气量5-15ml/kg。 6.确定补充机械通气MV 所需的频率(f)、潮气量(TV)和吸气时间(IT)。 7.确定FiO2 :一般从0.3开始,根据PaO2 的变化渐增加。长时间通气时不超过0.5。 8.确定PEEP:当FiO2>0.6而PaO2仍小于60mmHg,应加用PEEP,并将FiO2降至0.5以下。PEEP的调节原则为从小渐增,达到最好的气体交换和最小的循环影响。 9.确定报警限和气道安全阀。不同呼吸机的报警参数不同,参照说明书调节。气道压安全阀或压力限制一般调在维持正压通气峰压之上5-10cmH2O。 10.调节温化、湿化器。一般湿化器的温度应调至34-36摄氏度。 11.调节同步触发灵敏度。根据病人自主吸气力量的大小调整。一般为-2~-4cmH2O或0.1L/S。 呼吸机治疗常见的问题及处理 人机对抗的原因: 一.机械通气治疗早期

神志清楚,呼吸急促的病人,在应用呼吸机的早期,由于不太明白呼吸机的治疗目的,不能很好合作,易发生人机对抗.此外气管插管过深,进入右侧支气管,也容易出现人机对抗。 二.治疗过程中的病情变化 治疗过程中如果患者需氧量增加或CO2产生过多,或胸肺顺应性降低、气道阻力增加,致使呼吸功增大、或体位变化等,均可造成人机对抗,具体原因包括: 1.机械通气时患者咳嗽,易发生气流冲突。 2.发热、抽搐、肌肉痉挛耗氧量增加,CO2产量增多,原来设定的MV 和FiO2已不能满足肌体需要。 3.疼痛、烦躁、体位改变腹肌张力及胸肺顺应性改变吸气压力增高,自主呼吸频率增快。 4.发生气胸、肺不张、肺栓塞、支气管痉挛等。 5.心脏循环功能发生改变。 三.患者以外的原因 1.呼吸机的同步触发灵敏度调节不当或失灵,致使触发时间延长以至不能触发。 2.人工气道被分泌物阻塞、回路管道内积水过多、PEEP阀发生故障等。 3.气道或通气管道漏气,不能触发同步供气,并且通气量不足,体内CO2潴留自主呼吸增快。 人机对抗的处理

呼吸机常见故障现象维修与分析

呼吸机常见故障现象维修与分析 【摘要】目前呼吸机已广泛应用于医学临床,并因其可靠、实用、操作简单、临床疗效好而深得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好评。但在临床应用较多,工作时间长,故障也会经常发生,本文结合维修实例,将常见故障现象维修加以分析。 【关键词】呼吸机;故障;维修;分析 呼吸机是一种能代替、控制或改变人的正常生理呼吸,增加肺通气量,改善呼吸功能,减轻呼吸功消耗,节约心脏储备能力的装置,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呼吸机原理及构成 呼吸机,是一种能代替、控制或改变人的正常生理呼吸,增加肺通气量,改善呼吸功能,减轻呼吸功消耗,节约心脏储备能力的装置。呼吸机的主要功能是辅助通气,当呼吸器官不能维持正常的气体交换、发生(或可能发生)呼吸衰竭时,以机械装置代替或辅助呼吸机的工作,此过程称为机械通气。 呼吸机的工作过程:医用氧气通过减压阀与经过过滤器的空气混合进入储气罐,流量调节器由CPU控制,通气的压力和容量由医生根据SARS病人的需要设定,调节适量的气体通过单向阀进人人体面罩,并进人人体,即吸人正压,病人呼气时,单向阀关小,吸人压降低,病人肺部吸人正压自动流出,即通过面罩呼出。呼吸机必须具备四个基本功能,即向肺充气、吸气向呼气转换,排出肺泡气以及呼气向吸气转换,依次循环往复。 呼吸机主要由供气装置、控制装置和患者气路等主要部分构成,基本构造如图1所示。 2呼吸机的分类 呼吸机按照与患者的连接方式分为:创呼吸机和有创呼吸机;按用途可分为:急救呼吸机、呼吸治疗通气机、麻醉呼吸机、小儿呼吸机、高频呼吸机和无创呼吸机;按驱动方式可分为:气动气控呼吸机、电动电控呼吸机和气动电控呼吸机:;按通气模式可分为:定时通气机(时间切换)、定容通气机(容量切换)、定压通气机(压力切换)和定流通气机(流速切换;按压力和流量发生器分类可发为:恒压发生器、非恒压发生器、恒流发生器和非恒流发生器。 3呼吸机常见故障分析 通常来说,呼吸机由于平时保养得力,出现故障的机率还不是很高,主要故障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气源故障,二是自检故障,三是使用故障。

呼吸机常见故障现象及解决方法

呼吸机常见故障现象及解决方法 发布人:admin来源:转载浏览次数:1982次发布时间:2010-12-27 10:02:55 DD-RZ-15(A 呼吸机常见故障现象及解决方法 江超群 (广州市多得医疗设备维修服务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665) 要】临床呼吸机使用中常见的故障以及处理方法 健词】故障现象解决方法 Ventilator Fault and the Solution bstract】Clinical use of the common ventilator failure, and treatment ey Words】fault phenomena solution 主机板 现象:各参数显示混乱或无显示,并且各按键不能调节并有声光报警即死机状态。 分析:主机板有故障,或者电源有故障。 方法:更换主机板或电源。 定时板 现象:吸呼比,呼吸频率混乱 分析:定时板; 方法:更换定时板或调试 流量传感器 现象:潮气量偏高或偏低或不显示并有报警提示; 分析:流量传感器损坏或连接线有脱离传感器; 方法:更换流量传感器或校准传感器

呼气活瓣 压力下限报警;2)病人感觉吸不进气;3)潮气量偏低并有漏气声音; 分析:呼气活瓣内膜片破损; 方法:更换呼吸活瓣膜片。 一级减压阀 现象:最大潮气量偏低; 分析:减压阀出现故障; 方法:更换减压阀或重新调试(0.24-0.26MPa) 呼吸机内部参数的调整 吸机故障原因属于电路板的问题时,我们可以通过更换电路板来解决问题,这时新换上的电路板需要进行参数的调整,以此确定呼吸机的工作状态。呼吸机常见故障现象及解决方法 现象:呼吸机开机后,无气体输出; 分析:1.气源压力较低; 2.流量传感器坏; 3.流量传感器探头坏或未卡装好; 4.比例阀或比例阀控制器故障; 5.比例阀+24V电源故障。 有气体输出但病人吸气不足 分析:1.螺纹管破损漏气; 2.湿化器上单向阀插反; 3.呼气膜片破损或未装好; 4.湿化器水罐未装好或密封圈老化; 5.呼吸机内安全阀压力太低

呼吸机AC模式

V-A/C与P-A/C——从简单说起 一、基础篇: 1. 首先,从呼吸机如何送气说起:一般而言,呼吸机的功能是将一口气吹进患者肺内,至于其如何呼出无关。因此,呼吸机的工作原理即吸气相的送气原理,而送气原理有三要素: 1) 触发: 何时送气:这主要由呼吸机设置的触发灵敏度和患者自主呼吸强度决定,一旦患者自主呼吸强度达呼吸机开始送气,称为自主触发;如果患者自主呼吸达不到或者没有,呼吸机按照预设的时间点 时间触发。A/C模式下如为前者触发,即“A”,如为后者,即“C”。 2) 控制: 如何送气:一般而言,呼吸机按照设定的容量或者压力给予送气,注意:A/C模式下呼吸机只能控个,要么是容量要么是压力;因此就有了V-A/C和P-A/C。 3) 切换: 何时转换为呼气:A/C模式下需设置一个时间(称为吸气时间),这个时间结束,即开始转换为呼A/C模式是时间切换。 由此可见,V-A/C和P-A/C的差别仅仅在于中间如何送气即“控制”阶段。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呼吸机在这两种情况下是如何实现送气的: 2. 先请找找下面两图的差异,判断一下哪个是V-A/C,哪个是P-A/C: 这个问题不难回答: 1) 第一条曲线(压力-时间曲线):左图恒定不变,右图变化; 2) 第二条曲线(容量-时间曲线):左图变化,右图不变; 3) 第三条曲线(流量-时间曲线):左图吸气流量变化,右图不变。但两图的吸气时间长度都是不变 “顾名思义”,V控制容量,容量不变;P控制的是压力,压力不变。因此,左图是P-A/C,右图是V 3. 接下来就要问:为何有的变化有的不变?造成变化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呢? 首先,我们将人体的呼吸系统简化为一根中空的管子末端连接一个气球,需要对着这根管子给气球吹经验可知:当管子越细、气球弹性越差时,吹气越费力;反之,则容易。 由此可见,影响吹气难易程度的因素主要是导管直径即气道阻力(R)和气球的弹性即肺顺应性(C)有了运动方程: P?=F×R+Vt/C+PEEPi 其中,P为压力,F为流量,R为气道阻力,Vt为潮气量,C为顺应性,PEEPi为内源性呼气末正压。 由此可见,在V-A/C模式下,当容量设定不变后,气道压力会随着流量加快越来越大,当送气停止时即为气道峰压: Ppeak?=F×R+Vt/C+PEEPi

呼吸机常见问题解决方法

呼吸机常见日常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1.夜间多次憋醒 压力不足或过大,需要调整压力,或因面罩漏气压力补偿导致。 2.感觉气流很凉 提高室内温度,调整湿化器温度。 3.鼻罩周围皮肤红肿 检查头带是否调得过紧,涂抹润肤膏、或垫纱布缓解。 4.打喷嚏,流鼻涕 调整湿化器温度,检查滤锁是否需要更换,定期清洗鼻罩 5.xx呼吸 使用下巴托带,或佩戴口鼻面罩 6、呼吸机噪音大 更换机器摆放位置,使用特长管路,如有异常声音请及时检查维修 7、面罩漏气 面罩型号是否选择合适,面罩是否有破损,头戴调整是否正确 8、鼻罩里有水滴出现 确保主机和管路低于患者头部,温湿度是否调整过高,或者增加管路保温措施 9、胃胀、胸闷 初戴呼吸机,张口呼吸或有吞咽动作,气体进入食道,考虑张口呼吸的原因及是否压力过高,一般几天后症状消失。

10、如遇机器故障,停止使用是否会有影响? 如果是呼吸暂停病人(鼾症)在停机一段时间,原则上不会对病人造成健康上的影响;但若是呼吸类病人(如慢阻肺),建议不要长时间离开呼吸机。 11、机器出现售后问题应该去找哪里? 如果您是在我公司正规渠道购买的呼吸机(授权的网上经销商或各种代理商公司),请先联系他们,他们会帮助您办理机器维修手续。 12、面罩佩戴不舒服能否进行更换? 一般在购买呼吸机时,建议使用者体验佩戴面罩感觉,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面罩。但有时面罩长时间使用,存在老化后的面罩佩戴不适,所以建议使用者定期更换面罩,以保证良好的佩戴效果。 13、呼吸机长时间使用是否要消毒?如何做? 呼吸机内部不需要消毒,但是建议使用者保持呼吸机使用时表面的清洁。 14、水罐不能打开如何进行清理? 建议病人使用蒸馏水或纯净水,水罐内的水垢会较少,如果长时间使用后,存在少量水垢,请加入一些安全性除水垢清洗液浸泡,也可以达到清理水罐的目的。 15、呼吸机能否和制氧机进行连接? 可以,特别是呼吸类的病人。在佩戴呼吸机的同时进行小流量间断吸氧,还会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16、呼吸机没有SD卡如果查看使用情况? 可通过数据线与电脑连接查看,还可以通过按压屏幕下方提示的三角键,查看前一天的病人治疗效果。 17、呼吸机的使用寿命是多长?

呼吸机常见报警原因及处理

呼吸及报警的基本功能: ?对病人呼吸状况提供监护 ?监视呼吸机的工作,保证机器正常送气以使病人得到足够和预期的呼吸支持 ?报警发出声音或可见信号告诫医护人员需要知道或注意病人本身出现异常的情况,既可能由机器的故障引起,也可能是病人本身或病人与机器的连接即管道的问题 呼吸报警分级: ?美国呼吸治疗学会(AARC)已推荐将呼吸机的报警按其优先和紧迫程度分为三等级 1.第一等级:立即危及生命的情况(重要,红色声光报警,需要 紧急处理) 2.第二等级:可能危及生命的情况(重要,黄色声光报警,需要及 时处理) 3.第三等级:不危及生命的情况(不那么重要,黄色声光报警, 处理) ?呼吸机报警设置: 原则:机械通气是一种专业性较强的疗法,在正常的设置和监测条件下可有独特的疗效,但随着患者病情的变化,应随时将设置条件和报警线调整至合理的范围,其中包括患者呼吸,循环病理生理的具体情况,机械通气的不良反应等。 一般情况下应将报警限设定在正常运行条件下不报警,而在病

理变化或呼吸机工作状态异常时能敏感地发出报警的合理范围内(大约10%左右) 常见呼吸报警分系及处理: 一.输入能源报警(及时处理) 1.停电:预防为主,提前做好准备 2.电源线连接,最好是固定插座:做好呼吸机使用前检查 3.气源故障、停气源、气源压力过低(<50Psig)、连接不好 二.输出参数报警 1.高压报警:十分常见 ①一般设置:40~45cmH2O,太大可导致气压伤,容控时常设置于 高于吸气峰压10cmH2O,胸部钝性伤的患者应相应降低在25~30cmH2O ②导致气压过高的原因: 1)气道阻塞:气道内痰液、血块、痰栓导致气道通畅性降低处理:吸痰、换套管、湿化 2)人工气道部分或全部脱出,打折:及时发现处理、尽快重新建立、妥善固定、分析原因 3)支气管痉挛:听诊闻及哮鸣音、呼气流速降低、PEEP i 处理:解痉平喘 4)气胸:有肺大疱的患者应警惕 处理:人机断开,及时行胸腔闭式引流 5)肺顺应性降低:ARDS、心源性肺水肿等

常见呼吸机报警原因与处理总结

呼吸机都必须有对各种需要告诫的事件发出报警的功能,报警兼有声控报警和光控报警。 美国呼吸治疗学会推荐把呼吸机报警按其优先和紧迫程度分为3等: 第一等级,立即危及生命的情况; 第二等级,可能危及生命的情况; 第三等级,不会危及生命,但可能对患者有害的情况。 大部分呼吸机将第一等级报警设置为连续的尖叫声报警,将第二、三级报警设为断续的、声音柔和的报警。报警应设置于对发现危急事件足够敏感而又不发生虚假报警的状态。 1 压力报警 压力报警是呼吸机具有的重要保护装置,主要用于对患者气道的压力监测。报警参数的设置主要依据患者正常情况下的气道压水平。高压设置通常较实际吸气峰压高10cmH2O,限定值一般不超过45cmH2O。低压设定在能保持吸气的最低压力水平,一般设定低于吸气峰压5~10cmH2O。 气道高压报警 常见原因: (1)呼吸机。工作异常(吸气阀及/或呼气阀故障、压力传感器损坏等)。

(2)回路。扭曲、打折、受压、冷凝水积聚。 (3)人工气道。管腔狭窄、扭曲、打折、分泌物阻塞、人工气道脱出、插管过深、末端贴壁、气囊阻塞。 (4)患者。咳嗽、支气管痉挛、气道分泌物、肺顺应性降低、气胸、胸腔积液、胸壁顺应性降低、人机不协调等。 (5)人为因素。设置不当,如高压报警上限设置过低。 处理: 基本原则是保证患者通气和氧合,避免并发症发生。不管高压报警的原因是什么,首先应确定患者的气道是否通畅,是否有基本的通气和氧和保障。高压原因判断应注意气道压与患者临床表现、查体(听诊呼吸音)及观察呼吸机波形相结合。 首先看患者生命体征是否平稳,如生命体征不平稳,应断开呼吸机,用简易呼吸器辅助通气,如通气顺利,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维持正常,说明是呼吸机及回路因素,应注意解决呼吸机本身及呼吸机回路问题,如通气不顺利,SPO2不能维持正常,说明呼吸机本身及回路无问题,应再接呼吸机,继续机械通气,并进一步查体,寻找人工气道及患者因素。 如生命体征平稳,则应用容量控制/辅助模式观看时间压力曲线,进行呼吸力学分析,观察时间压力曲线,如气道峰压增加,平台压不变,原因为气道阻力增加,应及时吸痰管吸引,清除分泌物、血块、误吸的呕吐物等,避免回路人工气道扭曲、打折及冷凝水积聚,解除支气管痉挛,必

呼吸机使用常见问题.

一、理论篇 (一)气体在气管里流动 根据流体动力学原理,气体从高压处向低压处流动,其流动不仅与压力差有关,而且与气体的容积、密度、黏度、流速和气流阻力等有关。气体在管道中的流动特性符合Hagen-Poiseuille定理,可表示为: V=?pπr4 8Lμ 式中:V——气体流速,气体在两点间的运动速度,通常用厘米每秒(cm/s)表示; ?p——管道两端压力差; r——管道半径; L——管道长度; μ——气体的粘滞系数; 式子表明,若管道长度增加一倍,气体阻力增大一倍;管径增大一倍,阻力将下降至原来的1/16。 (二)肺通气的阻力 肺通气的阻力分为弹性阻力和非弹性阻力。弹性阻力包括肺和胸廓的弹性阻力。非弹性阻力主要包括气道阻力、惯性阻力和组织的粘滞阻力。 (三)肺通气的弹性阻力与顺应性的关系 肺和胸廓属于弹性组织,在外力作用下可以改变状态,弹性组织也具有对抗形变并回到初始位置的倾向,称为弹性阻力。通常以顺应性(C)作为衡量弹性阻力的指标,定义为单位压力变化所引起的容积变化(C=?V/ ?p ),在呼吸力学中的单位多用L/cmH2O。弹性阻力和顺应性互为倒数,弹性阻力大,不容易扩展,顺应性小;反之,弹性阻力小,容易拓展,顺应性大。肺和胸廓就像两个并联在一起的弹性组织,其总弹性阻力应等于两者的弹性阻力之和。由于弹性阻力和顺应性呈倒数关系,因此可表示为:

1 肺和胸廓总顺应性= 1 肺顺应性 + 1 胸廓顺应性 正常人胸廓和肺组织顺应性接近,约为0.2L/cmH2O,呼吸器官的总顺应性约为0.1 L/cmH2O。 机械通气时,胸肺静态顺应性可应用简便的计算公式推算: 静态顺应性= 呼出潮气量/(平台压– PEEP) PEEP(Positive End Expiratory Pressure)为呼气末正压,单位为cmH2O。例如,呼出潮气量为550mL,气道平台压为10cmH2O,PEEP为0cmH2O,则静态顺应性为55mL/cmH2O。在测定静态顺应性,应尽量延长吸气平台的持续时间,使气体流速趋向于0。同时,可应用镇静和肌松弛剂消除呼吸肌肉的动作。正常人在气管插管时测定的静态顺应性为(50-70)mL/cmH2O。 当应用无吸气平台的机械通气方式时,也就是气道的气流未达到静止时,也可计算动态顺应性: 动态顺应性= 呼出潮气量/(气道峰压– PEEP) 由于动态顺应性包含了气道阻力的成分,压力很大时,呼出潮气量很小,一般动态顺应性都比实际顺应性小,其临床意义不大。 (五)肺通气的非弹性阻力与气道阻力的关系 肺通气的非弹性阻力主要包括气道阻力、惯性阻力和组织的粘滞阻力。正常平静呼吸时,惯性阻力和粘滞阻力较小,气道阻力是非弹性阻力的主要成分,约占80%-90%。 气道阻力可用维持气体流量所需的压力差表示,即: 气道阻力= 推动气流的压力差/气体流量 正常成年人的气道阻力为(1-3)cmH2O/(L·s-1),主要发生于直径在2mm的细支气管以上部位。对于建立人工气道的肺功能正常的患者,吸气阻力约为(4-6)cmH2O/(L·s-1),

呼吸机的基础知识(基础篇)

呼吸机的基础知识(基础篇) 摘要:讲述对呼吸机的基本认识和简单的介绍原理以及对呼吸机的人机界面的学习,这对以后开展 呼吸机的维修和基本操作起了很大的帮助作用。 关键词:起源/功能/术语 Abstract: This article explains the basic knowledge on the Ventilators and introduced the simple principle, as well as ventilator-learning interface, which is helpful carrying out breathing machine maintenance and basic operation. Key words: Origin,features,terms 呼吸机是一种常用的急救与生命支持设备,它广泛应用于急救、麻醉、术后恢复、呼吸治疗和呼吸维持,在医院设备中占有重要地位。据美国呼吸病学会抽样统计,目前因呼吸机的普遍使用,使临床抢救的成功率大大提高(约提高了50%)。 20世纪初,随着电力技术的运用,体外负压技术得以研究和发展。 1928年,Drinker和Shaw发明“铁肺”箱式负压治疗机,成功抢救8岁患脊髓灰质炎的小女孩,开创了“机械通气”史上的里程碑。 在30~40年代,欧美脊髓灰质炎大流行,铁肺、胸甲式和袋式体外负压通气机大量使用,取得一定效果,但对ARDS无效。 20世纪初,人工气道技术和喉镜直视气管插管技术成熟,正压通气在麻醉和外科领域得以迅速发展。 1940年,第一台间歇正压通气(IPPV)麻醉机被发明,用于胸科手术和ARDS。 1946年,Bennet 公司研制出世界第一台初具现代呼吸机基本结构的间歇正压呼吸机PR-1A (气动气控压力限制型)。同年,Bird公司也研制出Bird mark Ⅶ。 1950年,Engstr?m公司研制出第一台容量切换型呼吸机,标志着第二代呼吸机的诞生。60年代后,随着半导体和电子技术的发展,由电子器件控制、监测、气体的压力和容量及带简单报警功能的呼吸机被开发出来,如Servo 900A, Bennet MA等。在这一阶段,由于大量临床经验的积累和研究,一些新的机械通气概念和技术得以发展和应用,如PEEP,CPAP,IMV,SIMV等出现。 80年代以后,人们对呼吸生理的了解更加深入,此时传感器技术、计算机技术发展成熟,机械加工工艺日臻完善,这些技术引入呼吸机的设计和制造之中,使呼吸机的性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1981年,Servo 900C 研制成功,通气模式多、稳定性好、监测报警参数多、氧浓度调节灵活、同步响应时间短,使其在整个80年代10年间,占有一定优势。同时代的还有:PB7200, Bird-6400等。 90年代,临床对呼吸机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要求更高,在电子机械方面研制出高速比例阀,开发Servo-300/A,用了两个高速比例阀。自80年代以来,呼吸机的通气模式有了很大的发展,在普通定压和定容型通气模式的基础上相继出现了以下通气模式: SIMV(同步间歇指令性通气), PSV(压力支持通气), PRVC(压力调节容积控制), PRV(压力释放),BiPAP(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 Auto-Mode, ASV(适应性容量通气),APV (适应性压力通气)PPS等,自动插管补偿ATC同步方面在压力触发的基础上增加了流量触发(flow-by)。 近几年,经多点改进的辅助通气模式和监测报警向智能化发展,更接近生理状态,如:Siemens-300A, PB-840, Evita-4, Galileo.此外,便携式急救呼吸机和家用呼吸机进一步发展、不需要压缩空气的微涡轮、微泵多功能呼吸机上市:NPB740, 760等。还有一些特殊功能的呼

呼吸机常见报警的原因及处理

呼吸机常见报警的原因及处理

呼吸机常见报警的原因及处理 在呼吸机的临床应用中,由于病人或机械的原因,常常听到或看到声或光的报警,这些信号是提醒在场的人员必需对病人或机器进行检查和处理,如果处理不当,可导致病人的呼吸困难加重,病情恶化,甚至病人死亡。因此,正确处理好呼吸机报警,是呼吸机使用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在呼吸机的使用中,首先要明确的是,在呼吸机应用时必须有医务人员在场监护,应有必要的监测设备,如X线机、血气分析、测压表、测氧仪等,并应使所有的在场人员明确,报警对病人都有一定的危险性,出现报警时,不仅仅是单纯消除报警信号,更重要的是正确处理报警原因。 呼吸机常见的报警范围设置:分钟通气量:低分钟通气量:不低于3。5—4升;高分钟通气量不大于10升压力:高压不大于40㎝H2O,低压不小于10 呼吸:8—35 窒息间隙:20秒 常见的呼吸机报警原因有通气量、压力、动力、氧浓度和窒息报警等。其处理的步骤大致是相同的。 ⒈通气量报警: ⑴患者原因触发了通气量低限报警:①病人自主呼吸能力差,在使用IMV、SIMV、PSV、CPAP等方式时,由于病人呼吸频率慢、节律不齐、潮气量小等原因,造成病人呼吸不充足,使每分通气量减少而触发报警。此时,应在原通气方式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控制性通气的次数或压力或潮气量,部分病人如自主呼吸太弱,应改为控制性通气。②病人气道不通畅,特别是定压通气时表现明显。应及时解除梗阻,吸出分泌物:如为粘稠痰液堵塞,应给予充分湿化,定期排背吸痰,以保证呼吸道通畅;如为气管痉挛所至,可由定压改为定容,并给予积极的药物治疗,解除气管痉挛,也可在原定容基础上增加适当的通气压力,以保证足够通气量。 ⑵呼吸机或导管设施触发通气量低限报警: ①给予的通气量少:如设置的TV小或压力不足或频率慢;在定时限压持续气流的呼吸机中气流量小、呼吸时间短等均可致每分通气量(mv)少,而触发报警。应重新核查通气的条件,增加TV、压力或频率、流量或吸气时间等。 ②低限报警设备太高、通气量表显示不准确:此时病人通气情况良好,无通气不足表现。应重新设置报警界限,或用潮气量表重新校正MV。 ③死腔过大:在机械通气条件未变化情况下,额外增加了呼吸机管道,或湿化瓶内液体过少等。应尽量减少额外死腔,去除鼻腔外过长的气管导

呼吸机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呼吸机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一、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及时清除口腔、呼吸道中的分泌物及痰液。清醒病人鼓励其自行排痰;无力或昏迷者应协助排痰,必要时给予机械吸痰,吸痰时保持无菌操作,减少肺部感染及其它不必要的细菌感染。 二、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意识的变化:其表现机体活动的一种客观反映,是衡量机体的状态最可靠的指标;应及早发现病情的转变, 如肺性脑病、休克的发生,及早做好抢救准备,为病人及家属赢得宝贵时间。 三、基础护理: ①眼部的护理:防止角膜炎、结膜干涩、破损和感染。②口腔护理:防止口腔溃疡,清除分泌物,保持口腔内清洁干净。 ③皮肤的护理:长期卧床病人应防止褥疮的发生,及时清除患者的分 泌物及排泄物,定时给予翻身按摩受压处。④心理护理:疾病和环境的紧张、心理压力都会给病人带来心灵上的创伤,必要的解释则会降低病人的不良情绪,心理得到安慰。 四、问题及对策 1、病人胸廓起伏过小, 说明潮气量不足, 应调好适宜潮气量,

潮气量可根据病人体重来推算(10ml/kg) , 但要考虑到呼吸机管道的容积, 因此实际应用的潮气量要比推算值增加100~200m l。气管套管气囊的气体不充足也会引起漏气, 须注入足够的气体, 定期检 查有无漏气。痰液较多, 堵塞气道,应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使用呼吸机时, 呼吸道失水量增加, 纤毛运动减弱, 分泌物排出不畅, 容 易发生阻塞, 而致继发感染。 2、做好气道湿化: (1) 呼吸机湿化瓶用蒸馏水加温湿化其液面不宜过高,1/2 为宜, 不能超过2/3, 温度一般为37~ 39℃; (2) 药物超声雾化;(3) 气管内直接滴药, 采用生理盐水、糜蛋白酶、庆大霉素, 每隔2小时或吸痰前后沿气管壁缓慢滴入3~5 滴,如合并气道感染, 应取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加药敏, 并根据气道感染菌种 选用敏感抗生素, 配成稀释液注入气道。 3、自主呼吸与呼吸机对抗: 适当调节通气量,一般频率16~20 次/分, 吸呼比值1∶1~ 1∶2, 潮气量10ml/kg。漏气引起通气量不足, 使自主呼吸加强、加快与呼吸机对抗。常见管道衔接不严密, 处理为管道衔接要严密; 套管外的气囊充气不足, 使气体部分从气管周围缝隙或口腔逸出, 处理为应补充足够的气体。恢复期病人急于撤机出院或因经济拮据急于撤机, 便努力调整自主呼吸, 因操之过 急

呼吸机常见故障现象及维修

呼吸机常见故障现象及维修(一) 1、主机板 故障现象:各参数显示混乱或无显示,并且各按键不能调节并有声光报警即死机状态。 原因分析:主机板有故障,或者电源有故障。 解决方法:更换主机板或电源。 2、定时板 故障现象:吸呼比,呼吸频率混乱 原因分析:定时板; 解决方法:更换定时板或调试 3、一级减压阀 故障现象:最大潮气量偏低; 原因分析:减压阀出现故障; 解决方法:更换减压阀或重新调试(0.24-0.26MPa) 4、呼气活瓣 1)压力下限报警;2)病人感觉吸不进气;3)潮气量偏低并有漏气声音; 原因分析:呼气活瓣内膜片破损; 解决方法:更换呼吸活瓣膜片。 5、流量传感器 故障现象:潮气量偏高或偏低或不显示并有报警提示; 原因分析:流量传感器损坏或连接线有脱离传感器; 解决方法:更换流量传感器或校准传感器 6、呼吸机内部参数的调整 当呼吸机故障原因属于电路板的问题时,我们可以通过更换电路板来解决问题,这时新换上的电路板需要进行参数的调整,以此确定呼吸机的工作状态。 7、呼吸机常见故障现象及解决方法

故障现象:呼吸机开机后,无气体输出; 原因分析: 1.气源压力较低; 2.流量传感器坏; 3.流量传感器探头坏或未卡装好; 4.比例阀或比例阀控制器故障; 5.比例阀+24V电源故障。 8 、有气体输出但病人吸气不足 原因分析: 1.螺纹管破损漏气; 2.湿化器上单向阀插反; 3.呼气膜片破损或未装好; 4.湿化器水罐未装好或密封圈老化; 5.呼吸机内安全阀压力太低 6.压力采样管未接好; 9 、氧浓度输出值比设置值误差较大 原因分析:1.氧浓度调节钮松动; 2.配比阀(空氧混合器或控制电路)损坏; 3.与配比阀联接的氧气、空气输气管回流较大;解决方法:1.紧固氧浓度调节钮松动; 2. 更换配比阀,控制电路 3.重新调整。 10 、吸呼比,呼吸频率混乱 原因分析:定时板故障; 解决方法:更换定时板或调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