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地理有效教学策略的探究

新课程理念下地理有效教学策略的探究
新课程理念下地理有效教学策略的探究

新课程理念下地理有效教学策略的探究

寻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个中学地理教师教学活动中的根本目标,有效教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在传统教学中,许多教师在总结自己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少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和策略。但随着新的地理课程标准的制订和实施,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日益改变着教师的教学。中学地理教师应该在观念和行为上重新审视有效教学的策略。

一、有效教学的涵义

随着20世纪以来科学思潮的影响,以及心理学,特别是行为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教学不仅是艺术,也更是一种科学。教学问题不仅有来源于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理论基础,而且可以用实验、观察等科学方法进行研究。因此,伴随着西方教学科学化运动的开展,有效教学的理念应运而生。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的情况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它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㈠有效果。是指对教学活动结果于逾期教学目标的吻合程度的评价。㈡有效率。教学效率可表达为:教学效率=教学产出/教学投入,或者表达为: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㈢有效益。是指教学收益、教学活动的价值实现。由此可见,有效教学的理念可以包括以下几方面:

1.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从教学活动的目标与结果来

《新课程的教学策略与方法》模拟题

新课程的教学策略与方法模拟考试题(一) 一、选择 1.具有简约性、概括性、理念性和相对稳定性的特点的是[ B ]A.教学理论B.教学模式C.教学策略D.教学方法 2.新课程的课程价值观是[ A ]A.学生发展为本B.科学与人文交融C.回归生活世界D.民主化 3.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运行体系要做到[ D ]A.变“传话”为“对话”. B.变“书中学”为“做中学”C.变“教书”为“铸魂”D.变“教案剧”为“教育诗” 4.下面关于课程内容包含的主要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材料信息②结构信息③方法信息④知识信息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5.自然的、社会的物质环境属于[ C ] A.图像情境B.生活情境C.实在情景D.符号情境 6.在课程内容的情感性处理中,配录像画面朗读课文是[ D ] A.发掘情感B.诱导情感C.赋予情感D.展示情感 7.下面关于课程内容的活动性展开大体包括的类型,错误的 ...是[ C ]A.实践活动B.符号活动C.学习活动D.综合活动8.下面关于从哪些方面入手运用成就策略的叙述,正确的是[ D ]①创造成功机会②学会赏识学生③利用优势转移④提供替代经验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9.“增强教学的审美情趣”属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 D ] A.目标策略B.成就策略C.情境策略D.变化策略 10.在教材呈现策略中,“温故而知新”属于[ C ] A.问题研究策略B.活动展示策略C.新旧知识相互作用的策略D.素材处理策略 11.下面属于置疑问难的意义的是 [ B ] A.创设冲突情境 B.引发思维活动C.启动定向思考D.鼓励发散思维 12.“遵循感知规律,研究媒体的特征”属于[ B] A演示策略的意义B.运用演示策略的基本要求 C演示策略的操作要义D.演示策略的功能 13.“相机引导”属于学生学习方式指导中的[ C ]A自主学习的指导B.合作学习的指导C.探究学习的指导D.体验学习的指导 14.下面的叙述中属于体验的途径的是[ A ]①感知②活动③经历④提炼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5.在学法指导的方式中,点拨式属于[ B ] A.直接型指导B.渗透型指导C.个别型指导D.自悟型指导 二、判断改错题 1.教学策略是教学方法的具体化。(×) 教学方法是教学策略的具体化。 2.新课程要求树立回归生活世界的实施观。(×) 新课程要求树立回归生活世界的生态观。 3.用“动”方法来转化“静”的知识是认知性加工策略中的课程内容的做中学策略。(×) 用“动”方法来转化“静”的知识是认知性加工策略中的课程内容的操作化策略。 4.课程内容的活动性展开,既是教材呈现的一种形式,又是教师的一种教学活动方式。(√) 5.新课程的教材观念强调教材是师生进行对话的“素材”。(×) 新课程的教材观念强调教材是师生进行对话的“话题”。 三、简答题 1.简述学校层面的新课程实施需要树立的教学观念。 学校层面的新课程实施需要树立以下教学观念:①学校是教育改革的中心、科学探究的中心;②课程是经验;③教材是范例;④教室是实验室;⑤教学是对话、交流与知识建构的活动;⑥教师即研究者;⑦学生是知识的建构者;⑧家长是教育伙伴。

谈谈新课标理念下课堂教学改革

谈谈新课标理念下课堂教学改革 谈谈新课标理念下课堂教学实践的问题与对策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大潮中,教师如何把握自我成长的目标,如何更新教学育观念、增加知识储备,如何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新课标的有效实施,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根据新课标倡导的教学理念和培养目标,并结合学校的教学现状,以及个人长期对课堂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刻的反思,形成的应对策略,进行深刻的分析和总结。力图为新课标的有效实施,摸索出一条有效的途径。 课程实施是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环节,而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就是课堂教学,在新课标的理念下如何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共同关心的课题。新课标实施的主要执行者是教师,从自身来说,如何应对这场史无前例的教育大变革,如何把握自我成长的目标,我认为,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观念层面的障碍,新课标倡导的理念是什么?它与传统教育观念的价值取向的区别是什么?我们如何来实现这种观念上的转变。其次,新课标实施对教师自身素质的要求是什么?我们教师是否具备这种知识储备和能力,我们该如何充实自己以应对挑战。最后,新课标体系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如何构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对的策略和措施又是什么?这都是我们深层思考、务必解决好的问题。近两年来,我们坚守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主战场,通过开展研讨课、示范课的上课、评课活动,努力探究新课标实施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思考,从中得到很多的感悟。 一新课标实施的问题与困难 任何一个变革过程,必然受到传统惯性的阻力和和新体系构架条件缺失的问题,在新课标实施过程中,我们遇到的困难,主要体现在如下的几个方面: (一)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 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师中心主义、管理中心主义的教学关系在我们师生的潜意识中已经根深蒂固。而这种教师全盘主导,学生被动服从的师生关系以及教师包办一切,单向硬灌输的教学关系,对学生自主性、创造性发展的束缚,以及对学生自尊心、自信心的伤害,虽然形成了一致的认同,但对新课标倡导的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就有不同的理解。近年来,我们化学组举行了一系列的研讨课评课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都非常重视三维教学目标的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 一堂成功的课堂教学,必先有一个成功的教学设计。传统的教学设计还停留在只考虑知识的重点难点的讲解和教学过程所安排的逻辑起点上。其实教学设计除要考虑以上问题,还应该体现对学习环境的创设、学习情感的培养、学习方式的指导和学习技术(策略)的关注。教学设计从关注学生为什么学,怎么样去学出发,来考虑教师教什么,为什么教,怎么样去教,直至学生学得怎么样,考查和评价教学行为等方面都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掌握。 一、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 教学设计一般包括以下几个基本要素:教学任务及对象;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评价。任务及对象、策略、过程和评价四个基本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了教学设计的总体框架。 (一)教学任务分析。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教学的一切活动都是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能力,是现代教学思路的一个基本着眼点。以往教师关注的主要是“如何教”问题,那么现今教师应关注的首先是“教什么”问题。也就是需要明确教学的任务,进而提出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和制定教学策略。 l。教学背景。教学背景分析是教学的起点。教学关注教师、学生、

内容和环境等,那么,教学背景分析也要从这几方面去呈现在教学前的实际状况。首先,了解学生在知识技能上已达到何种程度,对于本内容的学习所需要的情感态度和学习方式都有哪些准备,等等。也就是从学生的原认知水平、认知态度和认知加工能力几个方面来认识教学对象。其次,对于本教学任务的完成,在环境的设置上,当前已经有了哪些准备?对教学媒体的设施和班级的设置,班级学习氛围、课堂教学评价……在教学任务分析中,还需要进一步对教学的内容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状况再作出更明确的分析。如《背影》一课,从小倍受宠爱的学生很可能认为父亲买桔送别事小,不值一提。讲解的时候就要注意避开对事件本身的谈论,着眼于对父亲爬月台的艰难,送别时的担忧等方面进行细致的分析,让学生从这些细微之处去感受细腻的情感。 2.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载体。以往我们仅关注教材分析,教材的分析基本关注教学的重点、难点及考点方面,较少关注与学习教材内容有密切关系的认知和心理因素,以及教材对学生能力的要求,而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只是阐述其内容,没有做进一步的分析。事实上,教学的载体已不仅仅局限在教材,教师在教学中对于教材应该二度加工,是一种再创造过程,因此,对教材也不仅仅局限在显性方面,不再仅是教材的分析,而是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分

浅谈如何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如何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发表时间:2018-09-17T16:56:57.16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33期作者:曹晓燕[导读] 本人结合地理教学实践,就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做了以下尝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山东省平度市同和街道办事处朝阳中学266700 摘要:有效教学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教学理念,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客观规律的前提下,要实现用最少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 关键词:新课程有效教学地理课堂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提高多种能力和养成一定思想观念的主渠道。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要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然而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实现用最少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这是新课程改革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本人结合地理教学实践,就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做了以下尝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一、先进手段巧运用 充分利用多媒体等先进教学手段辅助课堂,多媒体以其固有的形式和特色在地理教学中已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它通过相关的图片、数据图,景观视频等,丰富了教学内容,最大限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提高了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世界的人口》一节中,我巧妙地把视频、音频与图文资料结合起来,例如看微课、学人口密度计算、播放改编的小苹果版《世界的人口》的视频等全方位地刺激学生的感官细胞,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为学生营造了和谐融洽的教与学的氛围。在学习土地资源的分布情况时,我通过大屏幕给出了我国的地形图、气候图、土地类型图、干湿地区图等一系列图片让学生合作探究,并给出了东西差异、南北差异组考察组的具体任务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众多的信息整合在一起,有利于学生全面认识地理事物的分布、演变规律,建立了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如果没有多媒体提供这么多的资料,学生根本不可能在短时间高效地完成这些任务。多媒体辅助课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激活课堂,增强兴趣,增加容量,提高了学习效率,使课件成为教师教学的有效工具。 二、知己知彼巧设计 心理学表明新颖刺激是使学生关注教学内容的重要因素,因此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要新颖有创意。只有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教学内容以多种形式呈现时,才能促使学生由被动思维向主动思维、静态思维向动态思维发展,才会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才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学生才会学得更好。一个好的教学设计能在传授知识、启迪智慧、陶冶情操、激发兴趣诸方面起到很好的作用,达到生动有趣、言简意赅、引人入胜的效果。 例如,在讲述工业的重要作用时,巧妙地设计了这样一个场景,如果没有了工业品,我们上课现场会变成了什么样子?学生很快活跃起来,我们这里就没有课桌了,没有凳子了,没有大屏幕了,更有学生回答,我们就不用穿衣服了。更奇妙的是——这时大屏幕上突然出现了一张黑色的幻灯片,学生说,没有电了,课堂进行不下去了。通过这一系列的设计,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学生也深刻认识到了工业的重要性,效果很好。在《农业》这一节中,我设计了《舌尖上的中国》这个情境,找规律、析原因,从学生喜欢的美食出发,提出问题,学生发现各个地方的美食各不相同,如西部有烤全羊、北方有水饺等面食、南方有年糕等,美食的不同与当地什么有关系呢?学生自然而然地想到农业生产方式的差异,为学习农业的分布打下了基础。这种材料的运用既新颖又能联系实际生活,学生也学会了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的目的。 三、恰当方法授学生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涉及内容很广泛,要想让学生学好这门课程,就应该改变过去“一言堂”、“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完成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都知道中国铁路干线分布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在学习这部分知识时,我通过最简单的跟我学东西三横线,学生画三横线,到自主学南北五纵线、让学生主动参与,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最后通过合作学旅行小达人设计旅游路线,使学生对铁路网的分布更是了然于胸,提高了学习效率。 四、德育落实润无声 地理教学不仅是一个单纯传授知识、技能和技巧的过程,还是一个形成世界观和良好道德品质的过程。在地理教学中,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可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现和科学的世界观。在学习长江的开发与利用时,我用了这样一个案例,因为围湖造田,洞庭湖的面积越来越小,使得湖泊的调蓄能力越来越低,洪涝灾害频发,现在通过退耕还湖、植树造林等一系列活动,洞庭湖又恢复往日的生机。通过这个案例,学生很容易得出人类活动必须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如果违背自然规律,将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只有人地关系和谐相处,我们的生活才会更美好。 总之教师要把追求课堂教学艺术的完美与课堂教学的有效作为自己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在一节完美、有效的地理课堂中,教师始终都是教学的主导,通过先进的教学手段、巧妙的构思、恰当的方法等使学生完全动起来,积极参与到学习之中,并且能从地理的视角认识和欣赏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增进学生对地理环境的理解力和适应能力。

新课程理念与教学策略

新课程理念与教学策略 简答题 第一章: (一、新课程概念) 1.什么是课程?为什么要强调对课程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答:新课程,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活动的总和;是学生主动与教材、与教师、与同学、与环境等相关课程要素进行互联互动、共生共创、整合建构的“生态系统”. 课程是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集中体现,课程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课程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的目标、价值主要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施,对课程概念的准确把握,了解课程内涵的发展变化,有助于我们用新的课程观指导规范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将课程改革实施到位,使自己尽快成为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的新型的人民教师和教育管理者。 2.课程的新概念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1)强调学习者是课程的主体,突出了学生能动学习的重要性和学习主人的根本地位。2)强调学生以兴趣、需要、能力、经验为中介来实施课程,进行互动整合、融通建构,突出了课程三维目标整合发展的功能。3)强调课程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学生在与课程诸要素的多元互动过程中,用多样化的活动方式进行多元智能建构,采用多元化评价方法实现每个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综合学习、创新发展。4)强调课程是动态发展的整体。用问题情境中的多元化思维策略实现课程“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突出了课程的综合性、整合性和动态发展性。 3.课程内涵的发展变化的基本趋势有哪些? 答:课程内涵的发展变化主要有六个趋势:1)从强调学科知识、教材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进而强调课程复杂的会话。2)从强调目标、计划到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3)从强调教材这一单因素到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多因素的整合。4)从只强调显性课程到强调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5)从强调实际课程到强调“实际课程”与“空无课程”并重。6)从强调学校课程到强调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的整合。 4.我们对课程的认识理解上有哪些偏见或者叫误区? 答:1)把学科教材当作课程2)把目标、计划当作课程3)把学习者的经验当作课程 5.从课程开发、编制和管理的主体上分,课程可以分为几类? 答:从课程开发、编制和管理的主体上分,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从课程的显现程度分,可分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从课程的实际开设划分,又可分为实际课程和空无课程. 6.什么是国家课程,国家课程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国家课程,是政府为保障国民的基础学力、基本素质而开发研制的课程,是国家规定的课程。国家课程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决定的,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国家课程的目标是培养未来的国家公民所应具备的共同素质和促进学生发展的基本要求。课程开发的主体是课程专家。国家课程一般以必修课形式出现,是基础教育课程的主体部分,是法定必须开设与实施的课程。 7.什么是地方课程? 答:地方课程,是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授权下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国家规定的《课程计划》,根据当地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社会发展需要而开发的课程。 地方课程,是一种具有突出地方特点、反映地方文化、满足本地发展需求的课程,具有本土性、区域性特点。地方课程以必修课或选修课形式出现,其研发主体是省市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本地课程专家。

《新课程的教学策略与方法》真题

2013年4月《新课程的教学策略与方法》真题 一、单选(15题30分) 1、掌握教学策略要强化() A. 课程理念 B.课程意识 C.课程目标 D.课程评价 2、课程与教学目标是课程功能在学校教育中的() A.反映 B.运用 C.体现 D.彰显 3、课程内容的问题化属于() A.情境性设计 B.情感性处理 C.认知性加工 D.活动性展开 4、教学方法是教学模式的() A. 具体化 B.抽象化 C.简洁化 D.明晰化 5、课程内容的情境设计中的情境包括图像情境、符号情境和() A. 事物情境 B.现场情境 C.实在情境 D.自然情境 6、新课程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课程与教学目标的达成,很大程度倚重课程内容的() A. 情感性处理 B.认知性加工 C.情境性设计 D.活动性展开 7、影响学生有效学习的重要变量是学生的() A.动力因素 B.智慧因素 C.策略因素 D.学习积极性 8、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教材是() A.视听教材 B.图书教材 C.电子教材 D.教科书 9、教师最基本、最常用的一种教学行为方式是() A. 质疑问难 B.直观演示 C.言语讲授 D.实际训练 10、构成课程与教学的最基本和比不可少的要素是() A. 教材和学生 B.活动和学生 C.课堂和活动 D.教师和学生 11、所有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都一定是() A.自主学习 B.探究学习 C.合作学习 D.体验学习 12、教学观念是教学行为的() A. 决定因素 B.内在依据 C.先导条件 D.深层动因

13、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是() A. 教学实践 B.教师培训 C.教学评价 D.教学管理 14、学习策略最基本的要素是() A. 教学态度 B.学习方法 C.学习条件 D.学习背景 15、课堂纪律管理的功能体现为() A.全面育人 B.保障秩序 C.促进自律 D.形成责任感 二、判断改错题(4题20分) 16、教师的每一堂课应有所选择、有所侧重地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的目标。 17、教室是教师表演的舞台。 18、学习指导只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方式的指导。 19、表扬、赞赏等是课堂教学中的一种强化方式。 三、简答题(5题35分) 20、简述新课程教学目标的特点。 21、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有哪些? 22、简述课程内容的情境性设计策略。 23、简述教学活动中的教师角色。 24、学法指导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四、论述题(15分) 25、联系实际,谈谈如何运用“成就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新课程理念与课堂教学改革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新课程理念与课堂教学改革策略研究》 课题结题报告 课题名称:新课程理念与课堂教学改革策略研究 课题负责人:杜须录 单位:市汝州市第三初级中学 课题组成员:董晓晖、杰、红军 摘要:课题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探索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策略以及提高课堂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自身发展的新方法、新思路。研究教师如何根据教学容和学生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相关的教学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形成最优化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学习,达到特定目标。课题通过多种方法,运用多种形式,辐射多种学科,构建了一批优质高效的学科教学形式,建立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对素质教育的开展和新课程的实施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我校是一所县属初中,位于城区西部,学生基础较差,家长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学校周围的环境复杂,学校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始终坚持进行教育思想、教材教法、学校管理和现代教育技术等方面的改革,取得了一系列可喜成绩。但在调研考试和一些家长片面追求高分数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下,老师们不得不实施灌输式、填鸭式、题海战术等短期有效的强化教学,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违背了素质教育和课程目标的精神,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长足发展都造成了较大的妨碍。近几年,教育教学领域不断进行着更新和变革。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使广大教育工作者教育教学观念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教育教学方式不断改进,教育评价方式向多元化转变。而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阵地,是课

程改革的集中反映。所以,我们需要抓住课堂教学这一核心环节,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深化课堂教学改革,逐步转变和改善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及教育教学行为,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学生、学校的全面发展。因此,我们提出“新课程理念与课堂教学改革策略研究”的课题,在全校围展开研究。 二、课题的研究价值 在理论上,有助于丰富和发展教学策略理论,为教学策略理论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新的思路与视角。在实践上,有助于有效落实国家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深化课程改革实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体表现在: 1、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不断生成、发展、提升的过程。通过课堂教学策略研究与实践,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实现新课程标准三位一体的目标。 2、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的发展是“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成长”。新课程主以人为本,以学促教,教学相长,追求教学整体效应和最大价值,课堂教学策略研究关注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特点,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正是本课题理论和实践的核心所在。 3、有利于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教学策略研究可以帮助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并通过教师教学实践的总结反思,自我监控和自我调适,优化和改善教学行为、方法和策略,加深对教学活动规律的认识理解,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有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探索教学结构、教学方法、学习方式的优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新课程理念下教学策略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行动策略 摘要:本文从理念的转变,课堂的本质和课堂行动策略三方面阐述了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更好地开展英语教学,以期对英语教学的进一步提高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理念,课堂,本质,行动策略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行动策略是教学主体对教学过程进行的宏观与微观统一的计划、评价、调控,以追求较高效率的计策和策略。课堂行动策略的选择成功与否,直接制约教学目标的达成,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益的高低。 一、理念的转变 英语新课程标准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时间、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行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一)强调语言运用(Focus on language use) 课程要求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课程明确提出高中阶段英语能力;用英语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 (二)强调全人教育(Focus on all the students) 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课程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时间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三)强调自主学习(Focus on study on one’s own)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Constructivism Learning Theory)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这在一定的情景下,借助他人(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以及必要的学习资源(文字材料、音像资料、多媒体课件或Internet上的信息等)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教师利用情景、协作和会话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便被动为主动建构,变他律为自律,实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四)强调学生中心(以人为本)(Focus on learner-centeredness) 学生的发展史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英语课程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课程要求教师要关注个人需求、重视个体差异、促进个性发展、协调个别学习。 (五)强调文化意识(Focus on cultural awareness) 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益于培养世界意识。教师要通过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课堂的本质(Nature of classroom) 课堂教学活动是在课堂这一特定环境中进行的特殊的认识活动,它是认识活动和情感意志活动的有机统一。课堂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场所,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必须认真抓好的主要环节。抓教学必须抓课堂,抓质量也必须抓课堂。

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1)

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广州天河中学地理科林卫丹高中新课程课堂教学是地理教学的基本途径,也是锻炼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能力和形成正确地理观念的主要渠道。在推进新课程的过程中,教学方式的改变,已经成为地理老师的共识,但教学是否有效益,教学知识是否落实,学生的地理能力是否得到提高,这些都是值得教师们注意和重视。 新课程强调“建设有效课堂”,其实质就是减少直到消除无效的教学时间,最大程度发挥课堂教学功能与作用,减轻学生学习的程度,提高课堂教学单位时间内的效率,达成育人目标。因此,新课程下的高中地理教学,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素质,深化教学改革,出路在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有效课堂教学的内涵 有效课堂教学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客观规律,以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教学的有效性包括如下三重含义: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 二、有效课堂教学应具有的品质 有效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教师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的发展或某一学科的发展,所以,千万不能过高地估计自己学科的价值,也不能把自己的学科价值定位在本学科上,而应定位在对一个完整的人的发展上。 有效课堂教学要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教师在教学时既不能跟着感觉走,又不能简单地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教学效益不同于生产效益,它不是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而是取决于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 有效课堂教学是一种策略。它是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解决问题的行为方式。每个教师都有适合自己的教学策略,这需要自己去探索,不能一味靠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策略,优秀教师的教学策略对优秀教师来说,固然是成功的,但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有的教师适用,而有的教师就有可能不适用,只可以适当借鉴,切不能盲目跟从。要在深入了解自身素质和学生基础上,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知识,面对具体的情景,摸索出更好的、更适用于

新课程理念与教学改革—课

新课程理念与教学改革—课程指导书

现代远程教育 《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 课 程 学 习 指 导 书 作者:王献玲 2008年 9 月

课程学习方法指导 本课程以教材《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朱慕菊主编)为准。在学习教材时,要搞清楚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历史背景、意义及有关的政策;要熟识课程中出现的概念;要注意将新课程标准与过去的教学大纲进行比较;要深刻认识国家对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决心和力度。在学习的方法上一定要理论结合实际,要结合着我们的工作经验和工作感受来了解教材中的内容。本课程网络课件中的讲授内容是对教材的辅导性解说,是归纳、总结,多为知识点,这些都必须是要掌握的。在课程学习指导书中,每章节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有具体的章节重点、要点,对这些一定要熟练掌握、能运用。指导书的每章节的后面都附有练习题,作为学员学习成绩考查的基本标准。 课程学习进度安排及课时分配 本课程学习共有课程讲授二十五讲,具体分配为第一章二讲、第二章三讲、第三章三讲、第四章四讲、第五章五讲、第六章二讲、第七章二讲、第八章四讲。要求每星期应学习一讲 每讲学习2个课时。

第一章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 一、章节学习目标 1.理解我国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动机,了解课程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了解当今整个时代发展的特征以及对基础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2.要弄清楚为什么我国的基础教育已经到 了非改不可的地步,熟悉各个国家的课程改革特点。 3.了解这次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教育课程体系。 4.深刻认识新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的意义。 二、本章重点 1、要把握整个当今整个时代发展具有的特征以及对基础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时代特征:(1)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2)国际竞争空前激烈;(3)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困境;由此上述三个特征,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对于21世纪具有重要意义。而这种新时代的人才必须依靠课程与教学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浅谈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浅谈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为数学教学树立了新理念、提出了新要求,小学数学教学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小学数学教师应积极、迅速地反思过去和现在的数学教学,理解新的数学课程理念,建立起新的小学数学教学观。 一、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状况与新课程理念 目前中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反映在课程上:教学内容相对偏窄,偏深,偏旧;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被动,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对书本知识、运算和推理技能关注较多,对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情感关注较少,课程实施过程基本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有这样一节课:教学中遇这到这样一道题“一个圆形花圃的周长是12.56米,求这个花圃的面积。”有一位学生这样做“12.56÷2×(12.56÷3.14)÷2=12.56×4=50.24(平方米)”。教师在旁边大大地划了个“×”,并告诉他求圆面积应该先求出半径,然后再用公式。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订正,算出结果是12.56平方米。课后问这位学生,他说:“圆的面积是周长的一半乘以半径,我先用圆周长的一半乘直径就等于算了两个圆面积,所以,再除以2。”多么有创意的解法!其实,这道题的错误是因为计算时学生把两次除以2抵消了。我们不禁要问:“我们的教学是否越来越机械了?” 还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位教师教学“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时,出示6÷3=(),学生回答“等于2”。教者追问:“你是怎么想的?”书本上的参考方法是:要想()三得六,括号里是几,就商几。一位学生回答:“因为3乘2得6,所以商2”。教者冷冷地说:“是吗?” 另一位学生回答:“因为(二)三得六,所以商2”。教者欣喜地说:“好!这才对吗。”我们不禁要问:“我们的教学是否越来越死板了?” 分析我们的课堂教学,我认为可以用八个字概括:狭窄、单一、沉闷、杂乱(教学视野狭窄,信息传递单一,师生关系沉闷,教学环境杂乱)。由

浅谈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浅谈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发表时间:2011-07-25T16:18:14.107Z 来源:《新校园》理论版2011年第6期供稿作者:黄立新 [导读] 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指通过地理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 黄立新(罗源县第三中学,福建福州350600) 有效教学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教学理念,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客观的前提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等方面得到协调发展。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指通过地理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一、调整课堂教学管理模式 实现地理课堂的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的素养是基础。只有教师素质提高了,才有谈提高课堂教学的可能。 因此,学校要想方设法提高教师的素质。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年级组可以采取问卷调查、学生谈话、系统分析等形式,不断寻求打造高效课堂的策略和措施;鼓励地理教师参加观摩课、研究课、汇报课等活动,形成互相研究、相互借鉴、相互学习的高效课堂探索氛围。通过完善课程管理规程,鼓励地理教师坚持多维学习,走出去,增强与名校的多元联系,引导地理教师进一步明确新形势背景下的三维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学习评价等关键要素。搭建“备、听、说、评”一体化平台,通过常态课、达标课、探究课、示范课等课堂模式的展示,加快地理教师适应形势的心智模式、情感态度、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构建速度,提高地理教师的素养。 二、制定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设计是为了教学目标的达成,突出教学重点、有效突破难点的一种预设方案。教学设计的根本目的是创设有效的教学系统,最根本的着力点是为学习设计教学而不是为教学设计学习。因此,对于教学设计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考虑其有效性。如情境创设的有效性、新知展开教学活动的有效性,预设问题的有效性,练习设计的有效性等。具体做法是必须分析学生状况和教学任务,明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模式拟定教学进度,对教学结果加以测定和分析。对教师而言,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更多地考虑到这样的问题,即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使用何种教学方法才能收到最理想的效果。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的最高境界是乐学。有效教学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即唤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求知的渴望和成就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要义在于真正让学生主动参与。从学生实际情况来看,如何营造一个适合学生学习的课堂氛围,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力图多从身边挖掘课程资源,使案例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其探究的热情,真正体现新课程理念“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于学生所表达的见解与想法,无论对错,教师都要给予肯定,在肯定的同时帮助学生去分析自己的不足,通过恰当的辅导或提示,让学生能感受到“跳一跳,够得着”的成就感。 四、发挥地图在教学中的直观作用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地图是最重要的工具,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它能以无声的语言帮助学生理解记忆课文内容,能以生动形象、鲜明的特点反映地理事物的分布、成因。如在讲“台湾”这一节,笔者首先充分运用台湾地图,分析台湾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接着分析台湾与大陆的相互关系,进而论述台湾经济的发展,在整个过程中贯穿台湾与大陆是密不可分的这一主线。教学时,凡能从地图上获取的地理知识,都尽量运用读图的方法来完成。遇到地理问题,要教导学生首先想到与之相关的地图。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以图激趣,以图增知,以图启智,以图育德的多种功能;才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能力,强化学生的自主地位,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五、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要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要把握好地理课自身的特点。地理课堂教学的实质应该是让学生利用地理知识来认识地理事物、解释地理现象、解决地理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相应的能力。这是地理课堂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所在,也是地理课堂教学的首要。在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中,要把握好学生的好动、好奇、好胜心理特点,精心组织操作活动,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进来。如在《行政区划》的趣味游戏设计中,采用以下动手动脑环节:1.想象:先展示拆分的各省拼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各省区的轮廓,启示学生与生活中的一些实物相联系。2.示范:教师将拆分的各省轮廓还原到相应的黑板上。3.准备:学生强化记忆各省区的轮廓和相应位置。4.竞赛:由记时员记时,各组选派两名代表上台表演拼图,一分钟内看哪组拼得又快又准。该活动通过读图、拼图,让学生在“玩”中形成我国省级行政区分布的空间想象能力。 六、适时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地理是一门趣味性、现实性较强的学科,很多地理知识可以利用多媒体生动有趣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很多地理现象也可以利用多媒体动画来模拟。教师恰到好处地使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突出重点、淡化难点、突破时空限制、增大信息量,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地理教师应娴熟地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根据教学需要适时利用多媒体,为发展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创造适宜的环境,从而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取决于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所以作为教师自身,要不断地反思,总结日常教学行为,不断改进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 内容摘要: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认真砖研和设计教学目标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保障;着眼于诱导,抓“兴趣点”能使学生“爱学”,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着眼于疏导,抓“知识点”能使学生“学会”,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着眼于指导,抓“能力点”能使学生“会学”,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教师要通过精心导入、优化教材、讲究教法,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落实“三抓”,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初中地理课堂充满生命力,有利于学生地理知识的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的全面发展。 关键字:地理课堂教学兴趣知识能力有效性 有效教学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教学理念,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客观规律的前提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为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教学活动。教师的什么因素决定了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呢?研究结果表明教学行为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只有增加有效教学行为,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即通过教师有效地“教”实现学生有 效地“学”。本人就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了以下尝试。 一、钻研课程标准科学设计教学目标 课程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指南针”。从宏观上看,初中地理课程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方面。通过课程的实施,使学生能够了解有关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的基本知识,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以及地理学习能力;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地理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养成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初步的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每堂课的教学又有相应的具体教学目标。为此,教师要钻研课程标准,课前认真备课,既熟悉每堂课教材的内容、体系、特点和优势,用好教材、超越教材,又熟悉学生实际,科学设计教学目标、独创性地拟写教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剖析热点、科学的组织课堂教学进程。 二、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事物,并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郭沫若说:“兴趣出勤奋,兴趣出天才。”兴趣是学习的挚友,是学习的一种原动力。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主动地、积极地、执着地探索该事物的奥秘。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要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无疑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导语激趣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在地理新课开始时要紧扣教材精心设计一个“开场白”,或提出疑问,或创设情境,或反激情,或以旧引新,让学生迅速进入课堂学习的最佳状态,做到“课伊始,趣已生”。 2、行程激趣 “领导标新二月花”。地理教学过程应是一种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的美的行程。为此,教师要精心设计好地理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让学生感觉到上地理课

2020新课程理念及教育策略

新课程概念: 新课程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活动的总和:是学生主动与教材、与教师、与同学、与环境等相关课程要素进行互联互动、共生共创、整合建构的“生态系统”。 内涵发展变化 主要有六个趋势:进行独立的、主动的、 (1)、从强调学科知识、教材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进而强调课程复杂的会话。 (2)、从强调目标、计划到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 (3)、从强调教材这一单因素到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多因素的整合。 (4)、从只强调显性课程到强调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 (5)、从强调实际课程到强调实际课程与空无课程并重。 (6)、从只强调学校课程到强调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并重。? 课程内涵的偏颇与误区 1、把学科教材当作课程过于注重书本知识,学科本位,过于注重知识传授,满堂灌。以偏概全,见物不见人,丧失了师生的经验资源。 导致:七次课该没有根本突破,教师“教教材”学生知识过细,在社会竞争中缺乏竞争力。 2、把大纲、目标、计划当作课程。国成与结果割裂,忽视了能力形成的过程与方法。后果:写教案——倒教案,以完成教学进度为教学任务。

3、把学习者的经验当作课程。忽视了知识结构、理性结构对儿童成长发展的价值。从一个极端走向里一个极端。危害:影响学生个性智能的提升。 4、不组织、不支持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课程的分类从课程开发、编制、管理的主体来划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从课程的显现程度分:显性课程隐性课程 从课程的实际开设划分实际课程空无课程 什么是新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国家对特定阶段教育质量指标所作的基本规定(如:课程性质、教学目标、内容框架、教学建议和教学评价建议),是国家对不同学段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方面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课标与大纲区别 ①价值取向不同课标以学生发展为本,着眼于学生未来国民素质的培养,而大纲着眼于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指导教学工作。 ②课程目标不同新课标规定,各门课程都要以三维目标整合发展养成素,而教学大纲以学科知识为核心,是单一的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 ③课程结构不同课标规定,基础教育课改采用复合型课程结构,而大纲采用单一分科课程。 ④教与学的方式不同a新课标要求教学互动式,大纲是知识讲授式。b 课标要求学生自主学习自在发展的方式,大纲指导下是被动接受式。

对新课程理念下教学方式与教学策略的探讨

---------------------------------------------------------------最新资料推荐------------------------------------------------------ 对新课程理念下教学方式与教学策略的探讨 对新课程理念下教学方式与教学策略的探讨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进行课程标准理念下的教学研究。 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思考。 第一,如何更新我们教学观念,包括学习观和教学观等。 第二,如何改善课堂中教学策略,如讨论、探究和激发学生思考的教学策略,以改善学生课堂学习环境。 第三,要对课堂教学案例进行研究。 在这些方面,广大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创造性的研究,不断总结经验,推进课堂中的素质教育。 在谈到课堂教学时,一些教师提出,能否形成一个统一、有效的教学模式呢?这种想法是不可能实现的。 英国的科克罗夫特(Cockcroft W.H.)报告发表后,英国也有些教师希望调查委员会提出一种固定的教学方式,但是该会认为这是不可能的。 因为采用哪些教学方法必须根据教学单元的性质,学生和教师本身的经验及能力来决定。 广大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推进素质教育关键在教师。 要培养有创新意识的学生,教师首先要有创新意识。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有研究意识,勇于探索,大胆实践,为 1/ 22

学生的有效学习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努力做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加强学习,转变教学观念随着课程改革的发展,人们对一些基本观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这些观念主要包括学习观、教学观、教材观和教师观。 教师构建新的教学观念是十分重要的。 1. 学习观一般说来对学习有两种认识,一种叫作行为主义的学习观,另一种叫作认知主义的学习观。 行为主义的学习观简单地说就是学习就是行为的变化。 在教育上,行为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外在刺激与头脑中反应建立的实质联系。 外在的刺激即是习题、题目。 学生的反应就是解题的方法。 认知主义的学习观,用两个字概括是理解,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解释。 这是学习观的问题,也是几十年来一直存在的对学习观的不同认识。 但最近出现了一种新的学习观,即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这种学习观认为学习是学生自主探索实践的过程,强调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 用建构主义的语言来说,学习是学习者与文本的交互作用。 文本在课堂中就是教材,有时不仅指教材,是指更广泛的对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