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终极整理讲解学习

电子政务终极整理讲解学习
电子政务终极整理讲解学习

电了政务终极整理

思考题:

1、传统的政务流程有哪些缺陷?电子政务能够在哪些方面弥补这些缺陷?答:传统政务的处理方式是以政府机构职能为中心,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通过政府部门办理相关事务。业务流程复杂,审批环节众多,议事程续漫长,效率低下,严重影响政府形象,也为腐败行为留下了空间。电子政务的处理方式是以公众为中心,政府以“向社会提供高效、优质的政府管理与服务”作为出发点,帮助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办理各种经济与社会事务。传统政务主要采用粗放型的管理模式,遵循边际成本递增的规律,即管理的社会化任务越重,管理的服务范围越大,相应的单位管理成本就越高。实施了电子政务的政府则遵循了边际成本递减规律,即随着政务服务量的增加,投入的信息化建设成本可以在更广的用户范围内加以均摊,因此单位管理成本下降。3、你认为我国目前

电子政务的建设处于哪个阶段?为什么?答: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过程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①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起步阶段:政府办公自动化②?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基础工程建设阶段:政府上网工程③?我国全面构建电子政务阶段:实施电子政务电子政务建设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具有战略性、长期性、整体性的特点。总体来说,目前全球电子政务尚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我国在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成功的例子,取得了一定的效益或效果,但远远没有满足需求,远远没有发挥信息与通信技术潜能,整体效益仍较差,整体上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仍远远没有满足现实存在的需求。4、简述电子

政务的基本模式和功能。答:模式:根据用户的不同,可将电子政务分为以下几个类别:政府对公务员的电子政务(G to E),政府间的电子政务(G to G), 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G to B),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务(G to C).功能:

①.G to E:电子政策法规、电子公文流转、电子财务、电子办公、电子培训、公

务员业绩评价。②G to G.电子公文处理、协同办公、政务信息共享③G to B. 电子采购与招标、电子税务、电子证照办理、信息咨询服务、中小企业服务。

④.G to C:教育培训服务、公共就业服务、电子医疗服务、社会保险网络服务、公众信息服务、交通管理服务、公众电子税务、电子证件服务。5、如何理

解电子政务的总体发展趋势?答:根据处理方式和对象的不同将电子政务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①.面向数据处理的第一代电子政务。②.面向信息处理的第二代电子政务。③.面向知识处理的第三代电子政务。根据电子政务发展的成熟度可将电子政务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起步、发展、成熟和完善阶段。1、什

么是政府创新?政府创新与电子政务的关系如何?答:政府创新:是指各级政府为适应公共管理与行政环境的需要,与时俱进地转变观念与职能,探索新的行政方法与途径,形成新的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和行政规范,全面提高行政效率,更好地履行行政职责的实践途径。政府创新为电子政务的建设指明了方

向,是电子政务发展的动力和保障:①.政府创新是成功实施电子政务的保证②.

政府创新是实施电子政务的动力.③.政府创新贯穿电子政务实施的整个过程.2、传统的政务流程有哪些缺陷?政务流程重组的步骤有哪些?答:缺陷:①政务流程运作时间长,部门之间协调困难,成本高。②.政务流程涉及的部门较多,

各自为政,无人对流程负责。③.传统的政务流程复杂且分散。④.传统的政务流程中存在信息资源闲置和复杂劳动现象。⑤.职能部门关注自身利益,而忽视整个组织使命,局部效率牺牲整体效率。步骤:①.制定计划②.优化与重组准

备:宣传动员;组成优化与重组小组;重组小组拟定与执行计划。③.审视现有

流程:调查了解现有的工作流程;对现有的工作流程进行分析④.重新设计:重

新设计流程;设计新的人事及组织结构;推出新流程原型;设计新的信息系统。⑤?实施新流程:改造小组开发及建设新信息系统,以有效实现新流程开发与目标;重建人事与组织,重点在于如何顺利拓展新的组织架构。⑥?评估反

馈。3、电子政务对政府流程优化和重组的影响有哪些?答:影响:①.缩小业

务流程的规模。②.扩大业务流程的③.降低业务流程的中介度。④.使流程从松散转向集成。4、简述政务流程优化与重组的模式。答:①.信息共享型重组②.

后台深度重组。③?政府主动服务?④?“一站式“服笼?构建面向服务的组织。5、电子政务应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政府创新?答:①.政府观念改革与创新:真正确

立“以民为本“的理念;树立”有效政府“的理念;从“允许管理”向“禁止管理”转变;从“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②.政府管理改革与创新:积极吸收高新科技;推进程序化管理;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采用科学的管理方式,注重效果;全面推行政务公开③.政府职能改革与创新④.政府服务改革与创新。⑤.政府业务流程重组与创新。⑥.工作方式的改革与创新。6、电子政务中如何建设

虚拟政府?P51-52

答:电子政务管理对虚拟组织的需求就是电子政府,虚拟政府是电子政务管理

的重要表现形式。电子政务管理对虚拟政府有两个方面的需求:①.为社会公众

提供优质服务需要一个政府形象。②.虚拟政府需要政府部门区域化管理。电子政务虚拟政府的表现形式:①.虚拟政府服务厅。②.虚拟政务办公室。

一、简述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三网一库”结构和内外网结构,以及实现从“上网一库”到内外网结构转变的原因和方式

“三网一库”结构:内网、专网、外网、信息资源库。

结构:书P58、59.

转变原因:在进一步的实践中发现,专网与外网之间实行物理隔离,影响数据的实时交换,限制了政府面向企业和公众的服务发展。

方式:1、三网一库中的内网并入新的政务内网,主要是链接国务院办公厅内部、各部位、副省级以上政府部门,并与党委、人大、政协等系统建立有条件连接。2、三网一库中的专网和外网打破物理隔离,专网中副省级以下政府节点入政务外网。3、为了满足政务安全和保密要求,政务内网与政务外网之间米取物理隔离。

二、画图说明我国电子政务系统的总体结构模型P61

三、试述我国电子政务逻辑机构模型的组成

我国电子政务逻辑机构模型分为四个层面:中央、省级、地市级、县级。1、中

央层面网络平台连接中央及国家机关各部门的网络,通过中央网络中心接入电子政务统一网络平台。2、省级网络平台连接本级国家机关各部门的网络,通过省级网络中心连接到电子政务统一网络平台。3、地市级网络平台连接本级国家

机关各部门的网络,通过本级网络中心连接到电子政务统一网络平台。4、区级

网络平台连接本级国家机关各部门的网络,通过本级网络中心连接到店址政务统一网络平台。

四、说明电子政务系统功能结构模型的组成

该模型可以概括为三个基础,三项服务和统一门户。三个基础:1、网络与系统

基础设施:为店址政务应用系统提供底层支持的设施。2、安全基础设施。安全

系统保护的内容分为网络安全、主机系统安全、信息安全、应用系统安全四个部分。

3、信息资源库:通过集中或者分布式手段,实现政务信息资源的统一管理和应用,消除信息孤岛,实现信息共享。三个服务。1、为领导服务的政务系统。2、为公务员服务的政务系统3、为公众服务的政务系统。统一门户:指建设一个

统一的电子政务入口,将不同的部门的不同服务集成,将不同数据来源的各类不同数据集成,将各类政务信息集成,通过综合服务门户统一发布,实现政府与公众通过统一的入口进行服务沟通和互动。

一、网络接入的方式:P119

1、ISDN (综合业务数字网):采用数字传输和数字交换技术,将电话、传真、数据等多种业务综合在一个统一的数字网络中进行传输和处理。

2、DDN专

线:利用数字信道传输数据信号的数据传输网。主要作用是向用户提供永久性和半永久性连接的数字数据传输信道,既可用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也可用于传送数字化传真、数字话音、数字图像信号或其他数字化信号。3、ATM异步

传输方式:采用基于信元的异步传输模式和虚电路结构,根本上解决了多媒体是实时性及带宽问题。4、ADSL :是一种电话公司支持的业务,用来在本地环路内提供高速数字业务和模拟语音业务。特点:接受信息的速度高于发送信息的速度。5、DBS:通过卫星提供数据通信、电话、传真、可视电话和高速专线等服务。6、有限电视网:利用有点电视网进行通信,可以使用电缆调制解调器,可以进行数据传输。电缆调制解调器主要面向计算机用户终端。7、VPN

(虚拟专用网络):利用In ternet或者其他公共互联网络的基础设施为用户创造数据通道,实现不同网络和资源之间的相互连接,并提供与专用网络一样的安全和功能保障。8无源光网络接入:光纤入户PON (无源光网络)技术是一种点对多点的光纤传输和接入技术,下行采用广播方式,上行采用时分多址方式,能够灵活的组成树型、星型、总线型等拓扑结构,在光分支点无须节点设备,只需要安装一个简单的光分支器即可。

三、什么是数据库管理系统?它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数据库管理系统: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它能够解决如何科学地组织和存储数据,如何高效地获取和维护数据等问题。它还提供一套数据描述语言和数据操纵语言以实现对数据库系统的各种控制。它构成整个数据库系统运行的核心。

四、数据存储备份有哪些策略

1、全备份:当发生数据丢失时,只要用一盘磁带,就可以恢复丢失的数据。有两个缺点(1)、备份数据中有大量内容是重复的,这些重复数据占据了大量磁带空间。(2)、由于需要备份的数据量相当大,因而备份时间也就较长。

2、增量备份。优点:没有重复备份数据,节省磁带空间,缩短备份时间;缺

点:当发生灾难时,恢复数据比较麻烦。3、差分备份:管理员在周一进行一次

系统完全备份,然后再接下来的几天里,再将当天所有与星期一不同的数据备份到磁带上。优点:无需每天备份,备份时间短,节省磁带空间,灾难后恢复方便。

五、数据存储备份有哪些方式?

1、Host-Based备份方式:传统的数据备份的结构,这种结构中磁带库直接连接在服务器上,而且只为该服务器提供数据备份服务。

2、LAN-Based备份方式在

该系统中数据的传输是以网络为基础的。配置一台服务器作为备份服务器,由它负责整个系统的备份操作。3、LAN-Free备份方式建立在SAN的基础上的,将磁带库和磁盘阵列各自作为独立的光纤节点,多台主机共享磁带库备份时,数据流不再经过网络而直接从磁盘阵列传到磁带库内,是一种无需占用网络宽带的解决方案。4、Server-Free备份方案建立在SAN基础之上的备份方式。这种方式绕过服务器的备份,就是在执行备份操作时,备份数据直接从磁盘上写入到磁盘中,在整个过程中对LAN网络和应用服务器没有影响。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