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的性质

语文课程的性质
语文课程的性质

语文课程的性质

关于语文课程的性质,历来争论很多,本节不纠缠于历史上的争论,而是针对《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语文课程性质的描述,来阐释这一语文课程的根本问题。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语文课程性质”是这样表述的:“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的“工具性”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第一,语文是个人学习和个体社会化进程的基本工具;第二,语文是人们彼此之间进行交际的主要工具;第三,语文是人类文化历史传承的重要工具。我们强调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强调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使用功能和课程的实践性特点。语文的“人文性”也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第一,语文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载体,它蕴藏着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精神内核;第二,语文是人们思维和思想的重要载体,它显现着人们的思维和思想的基本形式;第三,语文是人们丰富情感的重要载体,它包含着人们在外界事物影响下所形成的各种心理反应。我们强调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强调语文课程对于学生思想感情的熏陶感染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发挥其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特点。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从这两个方面入手,把握语文课程的性质,一改过去过分追求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的一面,忽略语文学科人文性的一面,强调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目的在于突显这两方面的功能。

过去,语文教学曾因过度强调语文的工具性,从而弱化了语文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课忽略了形象感染,轻视了情感熏陶,使本应具有审美的、诗意的、充满情趣的语文教学缺失了应有的文化魅力,语文教学陷入了“纯工具论”的泥潭。现在,“人文性”作为一个新名词出现在语文教师的视野中,引起了语文界的高度关注。在教学中如何体现语文的人文性成为人们研究探讨的热点问题,但是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又开始淡化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工具性,从过去的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如在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注重引导学生感悟课文的人文内涵,让学生谈一谈“读了课文之后你最受感动的地方是什么”、“最让你难忘的是什么”、“你觉得课文中最有意思的地方是什么”、“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你最喜欢的段落”,整个课堂就围绕着此类问题让学生畅谈感悟,就像一场抒发感受的讨论会。于是在阅读教学中,越来越难看到对经典的语言片断的赏析和品味,对于文章用词的准确,语言的精妙,描写的生动,结构的完美,表达的有序,情感的抒发方式等这些真正属于语文学科所独有的训练,开始在课堂上隐匿了,消失了。也许是对过去那种机械重复枯燥的“工具性”语言文字训练心有余悸,语文课程标准不再出现“训练”二字,但这并不意味着工具性的“训练”这一重要而必要的语言学习的途径被排除在语文教学之外。课文的人文性需要感悟,而工具性的实现却依赖于训练。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所有这些能力不训练仅靠熏陶是无法达到的。语文教育家钱梦龙先生曾经说过:“训练从本质上说,是人类为改变自身素质而进行的一种有目的的活动和实践。教学过程中的训练就是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了从各方面提高自身素质而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和实践。”由此可见,训练作为“一种为了提高自身素质而进行的活动和实践”本身并没有错,只不过曾经被歪曲误用了。语文的工具性训练应包含着教学活动中师生双方的一切实践活动,其终极目的是指导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文,提高语言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训练所指的实践活动就是让学生亲手去做,亲身去体验,读一读,写一写,用一用,练一练。通过对典型语言的赏析、品味和模仿,实现语言的内化和吸收、理解,达到外化的表达和运用的目的。

要准确把握语文的课程性质,关键在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怎样才能使二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呢?以《卢沟桥的狮子》第二段“卢沟桥的狮子真有意思……”教学片断为例,请看以下两种不同的教学思路。

第一种,让学生读课文,搞清楚这一段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找出总起句“卢沟桥的狮子真有意思”,思考围绕着总起句从哪几方面写卢沟桥的狮子有意思,是怎样写的,都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找出这些句子读一读。说说这一段的描写说明了什么。

第二种,让学生充分读问,谈一谈自己的读书感受。在学生普遍感到卢沟桥的狮子有意思之后,让学生找一找各自认为写得最有意思的语句,好好品读。之后让学生展示读,把自己领悟到的情感读出来,老师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描写的生动之处。教师接着引导:“既然你们都感觉到卢沟桥的狮子有意思,你们想不想知道文章是怎么样将狮子写得这么有意思的?请同学们再次读文,将你认为写得好的地方找出来,说说它好在哪里。”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典型句式,如“有的蹲坐在石柱上,好像对着远方长吼;有的……好像……;有的……好像……”再让学生仿写一段话。

对比这两种教学思路不难看出,第一种将全段分解后进行理性的分析,从段的结构、修辞方法、写法上进行训练,没有学生的自主感悟与发现,也没有体现探究的过程,对于人文性的体现也很生硬。第二种思路将学生的自主感悟和语言训练有机融合在一起,感悟得生动而有个性,训练得扎实而有趣味,无论是知识还是方法都是学生自己习得和发现的,是活的知识和方法。

通过两种教学思路的对比,我们可以获得很多启发:语文教学就是要极力追求一种境界,既要完善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又要丰富和优化学生的语言系统,还要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习惯,形成一定的语文素养。只有将训练和感悟有机地融合,才能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验证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一语文课程性质的确立,有利于语文课程目标的展开和实施。

案例:

从人教版实验教材识字教学编排方法看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一、利用古诗识字

古诗是我国重要的文学遗产,将识字教学与故事的吟诵结合起来,是人教版实验教材的特色之一。在一、二年级上册的教材中,共安排了《一去二三里》、《画》、《静夜思》、《春晓》、《林居》、《所见》、《小池》、《赠刘景文》、《山行》、《回乡偶书》、《赠汪伦》等11首文字简单、内容浅显的古诗,学生在吟诵古诗中识字,在人文化的教学氛围中,掌握语言工具,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二、利用对对子识字

对对子是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人教版在新编教材中充分利用这一传统语文教学方法。如一年级下册将一些生字以对子的形式出现:“云对雾,雪对霜,和风对细雨,朝霞对夕阳。花对草,蝶对蜂,蓝天对碧野,万紫对千红。桃对李,柳对杨,山清对水秀,鸟语对花香。”“是对非,长对短,虚心对骄傲,热情对冷淡。诚实赢得千家赞,虚伪招来万家嫌。”“美对丑,爱对恨。真诚对虚假,冷漠对热忱,雪中送炭见真情,助人为乐献爱心。贫对富,冷对暖。饥寒对温饱,索取对奉献,人人献出一点爱,人间永远是春天。”在一一对应的对子吟诵中,学生既掌握了生字,又学到了一些日常生活常识与为人处世的道理,很好地做到了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三、利用“三字经”识字

《三字经》是我国古代的蒙学识字教材,它所以流传至今,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它的编排形式,三字一句,大体押韵,读来上口,儿童在朗读的过程中,很自然地记住了字形,同时,在内容上还有很强的教育训诫意义。人教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部分采用了“三字经”的识字编排形式。形式上是三个字一句话,每句话大体押韵,内容也有很强的人文性。如一年级下册采用如下形式:“小朋友,正年少,尊长辈,懂礼貌。父母教,认真听,长辈错,要提醒,态度好,心意诚。家务事,要承担,洗碗筷,扫庭院。家爱我,我爱家,好孩子,人人夸。”如二年级上册采用如下形式:“我神州,称华夏,山川美,可入画。黄河奔,长江涌,长城长,珠峰耸。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各民族,齐奋发,争朝夕,兴中华。”这种识字编排方式,一改单纯识字枯燥的弊端,非常自然地把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了起来,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读书中学习生字,同时受到了很好的人文化教育。

———选摘自《语文教学通讯》

请你与小组的成员模仿我们学习的案例,利用“六书”构字法,编排识字内容,并对你们所编排的方法和内容进行有关“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点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一 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地位

一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地位(2000版)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地位(2011版)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二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2000版)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完整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张满小学:刘有年 《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特点: 一、重视语文教育的丰富内涵,注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1. 阐明了语文课程的性质。 2. 突出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教学目标中的地位。 3. 强调了人文素养的提高主要靠熏陶感染,而非灌输。 二、增强了语文课程的现代意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1.提出了语文能力的新要求 2.更新了教学内 3.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表现在: 课程理念,凸现语文综合素质; 课程体系,着眼于开放、创新; 课程目标,致力于打好基础,促进发展; 课程内容,提倡新、活、宽; 课程实施,重视探究,加强实践; 课程评价,重在激励、反馈。 三、根据学生语言和身心发展的特点,确定阶段目标,选择教学策 四、兼顾不同的教学需求,具有较强的包容性和适应性对《语文课程标准》各部分的解读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地位 性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地位:“两个基础,一个重要”。 二、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1.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是语文能力、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情感态度、思维品质、学习方式、审美情趣、学习习惯的融合。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 3.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转变学习方式应研究:(1)重视教师观念的转变。 (2)要改变学习方式,必须实现师生角色的转换。 4.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如何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语文大视野、大语文观。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关于目标设计 课程目标的设计纵向结构是三个维度,横向结构是五个方面。 二、关于总目标 (一)总目标的内容排列前5条目标从语文素养的宏观层面着眼,后5条目标从具体语文能力培养的层面着眼。 (二)总目标的基本精神 1. 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2.突出了现代社会对语文能力的新要求. 突出了语文课程

语文课程性质是什么

1、语文课程性质是什么?答:语文课程是一门学 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 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 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 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 神成长。 2、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答:(1)全面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正确把握语文教 育的特点。(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 的学习方式。(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 语文课程。 3、语文课程的总体目标与内容一共有几点? 10点。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 (3)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 (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 (6)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8)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 (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10)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积极尝试运用新技术和多种媒体学习语文。 20、课标实施总的教学建议哪四点?答:①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②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③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④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4、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答: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25、各个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都有“有感情地朗读”,指的是什么?答:这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26、关于语法修辞知识的教学建议是什么?答:在教学中应根据语文运用的实际需要,从所遇到的具体语言实例出发进行指导和点拨。指导与点拨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识字、写字、阅读与表达,形成一定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良好的语感,而不在于对知识系统的记忆。因此,要避免脱离实际运用,围绕相关知识的概念、定义进行“系统、完整”的讲授与操练。 28、写作教学应抓住哪几个环节进行指导学生?答:写作教学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29、语文课程标准中有关评价建议共有哪四点?答: ①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种功能②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③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④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30、语文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在哪几方面?答: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

小学语文教学论教学大纲

小学语文教学论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小学语文教学论是新疆电大开放教育专科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的一门选修课程。它的任务是拓宽学员本学科的知识, 加深理论认识, 以提高理论水平和实际教学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 使之更好地适应四个现代化需要,适应提高九年义务教育质量的需要。 本课程4学分,在第四学期开设。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使学员树立正确的小学语文教育思想, 掌握小学语文的教育目标、原则和方法, 理解小学语文学习的基本理论, 理解提高小学语文学习效率的理论和方法, 掌握组织和实施听说读写训练的方法和步骤, 从而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素质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提出"了解"、"理解"、"掌握"三个能力层次要求。 了解:指能知道名词、概念和知识的基本内容。 理解:指能领会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能解释有关概念和原理的区别与联系。它是在"了解"基础上提高了的能力要求。 掌握:指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分析和阐述有关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它是在"理解"基础上更高一层的能力要求。 三、教学方法和学习形式建议 1.《小学语文教学论》是一门应用理论基础课,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不仅要学习小学语文教学的教育思想、基本理论和方法,而且要用这些思想、理论、方法分析研究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 特别是学员的自我教学实践)。 2.按照开放教育试点的学习方式,本课程应以自学为主,在学习文字教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学习指导书和网上资源,提高自学能力和效率。 3.面授教学辅导应侧重于理论性强的部分,强化基础知识的学习,讲清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思路与学习方法。 4.学习方法的指导要突出重点,培养学员分析研究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媒体的说明 本课程的教学媒体有: 1.《小学语文教育学》,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是学习的主教材。 2.《小学语文教育学课程学习指导书》,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是学习本课程的辅导教材。它的主要内容是:各章节的知识结构;教学重点、难点的解析;学习方法的指导;对主教材内容的补充阐述;各种形式的练习及考核、测试题等。 3.网上资料。 五、平时作业 本课程有平时作业,平时作业成绩要计入期末总成绩。所有学员都应该认真完成。 第二部分教学要求与内容 第一章小学语文课程 教学要求: (一)了解课程与小学语文课程设置的一般理论。

关于对语文性质的认识

关于对语文性质的认识

关于对语文性质的认识,在新课程标准中有了明确的定性:“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语文同时具有工具和人文的双重性质。 首先,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交际是人类特有的解决社会联系任务的活动,实现交际的工具有多种,但最重要、最有效、使用最广泛最方便的工具是语文。这种重要的工具性质表现在外延上,指语文贯穿在人类的一切交际活动中;从内涵看,则指语文实现着人类交际的各种重要的功能,主要包括:概括和传递信息的功能;自我表现的功能;根据不同的对象施加影响的功能;自我教育的功能;创新功能。 同时,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要素中最重要的是精神要素,它主要指哲学和其他具体科学、宗教、艺术、伦理道德以及价值观念等,其中尤以价值观念最为重要。作为文化要素之一的语文,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能够表情达意,在人类的交际活动中起着沟通的作用;语文是文化积淀和贮存的手段;人类借助于语文实现文化沟通和互动,从而推动文化发展和创造文化;文化的各个方面主要通过语文反映和传播。通过使用语文从事精神活动和社会活动,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文化,是人类特有的属性。 在建国以来我国语文界的语文教学实践和论争基础上,大多数人已意识到历次大纲都强调的“语文课程要做到工具性和思想性统一”中的“思想性”已不足以涵盖语文课程育人的丰富多样性,因此把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作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语文界对语文课程认识上的一个突破。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其内涵包括:首先,这是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统一。第二,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第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必须寓教于文。对语文课程来说,每一篇教材都只是一个学习的案例,应当先从识字辨句到了解思想内容,再从思想内容进而研究用词造句、篇章结构等表现技巧,通过表现技巧的分析,必须加深对思想内容的理解。 第二章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复习范围和要求 1.了解建国后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发展的历史 2.了解与语文课程相关的重要理论,理解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3.理解和掌握现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本内容及其与以往教学大纲的不同点关于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我们在前面已经谈过了,这里不多讲。至于对现行语文课程标准基本内容以及它与以往的教学大纲的不同点,主要是个在实践中不断加以认识、理解和掌握的问题,教材上对此进行了概括性的介绍,大家只要认真阅读、了解就可以了。 这一章里还有一些重要的概念和问题需要引起注意。一个是语文素养。一个是关于在语文教学中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问题。还有是新课程标准与以往教学大纲的区别。 语文素养是一种内涵丰富的综合素养。语文素养以语文能力(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审美情趣、思想品德、行为态度、思维能力、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语文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首先要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这是语文课程最基本的教育方式。语文课程蕴涵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情感因素,语文学习对学生情感的触动,心灵的震撼,往往会影响他们的一生。教师要切实把握教材等教学资源中的情感因素,并且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受到熏陶感染,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同时要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一方面要看到,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决不是外在的、附加的任务,而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语文课程中的教育要因势利导,要结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贯穿在学生学习语言的实践活动中。 现行语文课程标准与语文教学大纲相比,主要在对语文课程内涵和外延的认识上有进一步深化。现行语文课程标准与语文教学大纲的重要区别具体表现如下: (1)更加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

解读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解读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夏家发 关于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地位的探讨由来已久。仅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就有过三次之多。随着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人们对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地位,又有了更为多元而开放的认识。据有关专家统计,仅对语文课程性质的看法就不下二十种。由于人们对“语文”“语文学科”“语文课程”“语文教学”“语文教育”等概念不加区分,导致认识上的极大分歧,以至于无法形成实质性争鸣,更难达成共识。 在这里,我们讨论的是语文课程。什么是语文课程呢按照现代课程观,语文课程包括语文学科知识、语文生活经验以及师生与文本的对话三个方面。因此,语文学科知识只是语文课程的一个方面,语文课程理应关涉学生的语文生活经验。不仅如此,作为课程建构主体的师生与课程文本之间的对话和互动,使得语文课程不再是外在于人的死的教条。语文课程由此成为一种历史性事件,避免了制度化和科层化的毛病;语文课程不再是一种死的文本,“它成为一个动词、一种行动、一种社会实践。”因此,语文学科只是语文课程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语文课程包含了语文学科课程、语文活动课程和语文综合性学习。 关于语文课程的性质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课程标准的这段话意思明确:语文课程的性质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源于语文的交际功能,而其人文性是因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 (一)语文课程的工具性 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不仅意味着语文本身就是一种工具,而且是用以达到目的的工具。因此所谓“工具性” 在这里实际上强调了语文课程的功能与目的。 语文本身就是一种工具。就个体而言,人们使用语言(即言语活动)表达思想感情,进行思维活动。就人际而言,经由语文,人们要可以交流思想与情感;经由语文,人们还可以造成预期的行为事实。就人类总体而言,语言是文化得以积淀和传承的载体。这三种情形里,语言本身就是一种工具。 语文本身的这种工具作用是必然存在的。正常的儿童可以不经过学校训练就能习得语文,只要让他们过正常的社会生活就行。 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以语言的工具性为基础、为前提的。语文课程的工具性除了涵盖语言基本功能之外,语文课程的学习使得儿童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可能受到的思想情感、政治和道德以及审美上的影响。意即,语文课程具有承载社会机构或个人有关思想、政治、道德以及审美的价值的功能。 以上单就语文课程本身考察工具性的涵义。但就课程系统而言,语文课程的工具性还表现在,语言的学习还有助于其他学科的学习,即,语文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工具。 以上所述,我们得知,工具性是语文课程所固有的本质属性,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指语文本身是表情达意、思维交际的工具,可以帮助学好其他学科,同时,语文可以传承文化,可以传达社会价值观,从而维系社会的正常运作。 (二)语文课程的人文性 语文课程仅仅具有工具性吗不是。语文当然是一种交际工具,但,语文是因为人的交际而存在的,离开了人、离开了人的交际,语文会是什么语言当然是一种思维工具,但,语言是因为人的思维而存在,离开了人、离开了人的思维,语文将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17年修订版】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17年修订版】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应该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10.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阶段目标 第一学段(1~2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1.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注意间架结构。 4.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 6.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二)阅读 3.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5.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6.关心自然和生命,并乐于与人交流。 (四)口语交际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6.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的意见。 (五)综合性学习 第二学段(3~4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二)阅读 2.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 (三)习作 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7.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四)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与人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领会要点,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对方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第三学段(5~6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美感。 (二)阅读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3.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4.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 5.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6.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三)习作

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目标

第三讲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目标(1) 教学目的: 1、了解语文课程名称的确定和语文课程名称的歧义。 2、理解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 对语文课程基本性质的理解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内容和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对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的认识,有长期的历史过程。从语文课程名称确定以来,始终存在着不同的认识。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争论,我们才逐渐接近了语文课程的本质。语文课程的本质什么,这就是今天的学习内容。 二、新课传授 (一)语文课程名称的由来 中国古代没有独立的语文课程。清朝末年,废科举兴学堂,实行分科教学,语文才从多学科的融合中分化出来,单独设科。自1904至1949年,课程名称使用过中国文字、中国文学、讲经读经、国文、国语等,直至1949年新中国建立,才正式使用语文这个名称。 关于“语文”这个学科名称的确定,叶圣陶先生曾作过说明:“什么叫语文?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他在1964年《语文教育书简》中还专门谈到:“‘语文’一名,始用于1949年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选用中小学课本之时。前此中学称《国文》,小学称《国语》,至是乃统而一之。

彼时同人之意,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亦见此学科听说读写宜并重,诵习课本,练习作文,固为读写之事,而苟忽于听说,不注意训练,则读写之成效亦将减损。……其后有人释为语言文字,有人释为语言文学,皆非立此名之原意。第二种解释与原意为近,惟‘文’之含意较‘文学’为广,缘书面之‘文’不尽属于‘文学’也。课本中有文学作品,有非文学之各体文章,可以证之。第一种解释之‘文字’,如理解为成篇之书面语,则亦与原意合矣。”张志公先生也作过说明:“1949年6月,全国大陆大部分解放,华北人民政府教育部教科书编审委员会着手研究在全国范围内使用的各种教材问题。关于原来的《国语》和《国文》,经过研究,认为小学和中学都应以学习白话文为主,中学逐渐加上学一点文言文;至于作文则一律写白话文。总之,在普通教育阶段,这门功课应当教学生在口头上和书面上掌握切近生活实际,切合日常应用的语言能力。根据这样的看法,按照叶圣陶先生的建议,不再用《国语》、《国文》两个名称,小学和中学一律称为《语文》。这就是这门功课叫作《语文》的来由。这个语文就是语言的意思,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在口头谓之语,在书面谓之文,合起来称为语文”。 这一变革的根本意义,就在于把口语和书面语结合起来,彻底改变了传统语文教育中书面语言(文言文)脱离口头语言(生活语言)、重读写轻听说的倾向,从而最终确立了现代语和现代文在语文教学中的主导地位,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并重的教育思想。 (二)语文课程名称的歧义 【学生思考:语文这个词可以怎样理解?尽量创造一种宽松、畅所欲言的气氛,组内交流后,教师设法调动学生对此发表看法,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各种

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

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 ?工具性:能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提高进行思维、交际、从事学习和工作的能力 ?人文性:在语文学习中,理解汉语汉字中所包含的民族的思想认识、历史文化和民族情感,学习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指引学生理解作者独特的语文感受与审美发现,培养学生独特的语文感受能力及审美创新能力; ?尊重和发展个性,陶冶学生高雅的情操,培养健全的人格。 综合性:听说读写、语文与其他学科、课内与课外、语言与文学等综合?实践性:强调真实情境的创设、知识的运用、能力的形成,加强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民族性:民族的语言——民族的文化、精神 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 (一)文道统一原则 文学理论:思想内容+语言表达形式 教学原则:思想内容与语言表达形式的统一 语文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统一 (二)语言与思维同步发展原则 1.语言和思维的性质: ?思维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和事物内在规律性的联系的、概括的和伺接的反映,是一种心理现象。 ?语言作为“思想的直接现实”( 马克思语),是人类用以进行思维活动、表达思维成果的载体,它产生于社会交际,是一种社会现象。 2.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1)语言是思维的主要工具:言为心声 (2)思维制约语言 (3)语言对思维起加工作用:修改调整语言就是调整思想 ?从这个角度看,语文教学所应该培养的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实质上就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维(输出思想)和通过语言理解别人的思维(汲取思想)的能力——结合的自觉性 (三)听说读写全面训练原则 读、听是输入;写、说是输出。 没有输入就没有输出, 没有输出就无法检验输入, 会降低输入的效率。 (四)课内外相结合原则 (1)课外有丰富的语文课程资源,生活无处不语文。 (2)课外语文学习的意义不仅仅体现在语文知识能力的提高上,更体现在对学生学习兴趣、习惯和情感态度的培养和发展上。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20部编版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20部编版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同时,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

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而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目标

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目标 一、小学语文的课程性质 课程的性质是某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本质属性。只有正确地认识课程的性质,才能在教学中正确地把握方向,落实课程的教学任务,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因此,正确地认识语文课程的性质是语文教学的首要问题。 具体到语文学科来说,就是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点,是语文所独有的。那么,语文的性质是什么呢?这一直是个备受争议的问题。 在教学法课本的第54页到65页论述了这个问题。 这主要是思想性、工具性、人文性的争论。其深层原因就是由于对于“语文”的理解不同造成的。这在前面已经讲过。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关于语文性质的演变过程。 (一)特殊历史时期(1949——1966) 1、新中国成立之后,我们国家首要的任务就是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包括政治、经济等等各方面。在教育中,表现在语文上,认为应该对教师的思想进行改造,认为语文的问题就是教师的问题,要对教师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时期的语文,要求既不能超脱政治,讲究单纯的语文,也不能超越语文单纯进行政治教育,认为语文教养和思想教育是一个很自然的统一过程,思想教育应该密切结合语言本身。 2、但是、1958年,偏重思想政治教育,忽视了语文知识教学,虽然,1959年,中央的“二月会议”批判了大跃进的浮夸,开始重视语文的落实和加强基础知识,认为教学生学会了文,学通道是自然的结果。这时候,在全国引发了关于“语文教育目的”的讨论。最后还是得出了结论:非常笼统地承认,文、道不可分割(文以载道)但是,在1965年开始,语文教学开始显现“极端政治化”倾向,强调语文是学习用语言文字表达无产阶级的思想观点。政治是灵魂,必须贯穿在整个作文教学的始终。 接下来,是我们这一代人为不可思议的十年动乱,什么都颠倒了。

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教学大纲完整

---------------------考试---------------------------学资学习网---------------------押题------------------------------《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地位和作用 《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类)重要的并充分体现出专业特色的核心课程。该课程要通过阐述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理论、一般规律和基本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全面地了解和认识小学语文课程,并具备基本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知识和能力,形成初步的教研能力和教师角色意识。 二、课程教学对象、目的和要求 该课程适用于大专层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类)学生。通过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当前小学教育教学情况及小学语文教学领域内教改的 新经验、新观点、新趋势,具有参与语文教学改革的积极愿望;熟练掌握并能运用课程论、学习论、教学论、评价论、教师论、教研论等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够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识字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综合性学习等教学内容的备课、上课工作。 在教学方法上,本课程的突出特点是理论性与实践性二者的紧密结合,教学中既要注重教学理论与教学规律的教学,又要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注重学生能力培养,课中应适当组织学生讨论或试讲,并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技术,让学生观看教学录像,组织学生到微格教室进行教

学技能训练。故该课程主要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研究法、模拟教学(主要是微格教学训练)等方法进行教学。 三、课程的相关课程及其关系 学习本课程前的相关课程有现代汉语、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心理学、教育学等课程。通过学习这些课程,学生可以掌握中外文学、教育学、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为学习《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打好基础。. 学好本课程,也为以后相关见习、实习奠定基础。 四、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教学总时数为102学时。理论教学学时为34学时,实训教学68学时。 绪论新课程的价值追求和语文教学的转型 教学时数:2理论学时+2实践学时 教学要求:了解应试教育的课程体系;理解新课程的价值追求;掌握语文教学的转型。 教学重点:新课程的价值追求;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全面转型。 教学难点:教师角色定位和教学方式的转变。 教学内容:1、改革应试教育的课程体系;2、新课程的价值追求;3、新课程的目标重建;4、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全面转型。 第一章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教学时数:2理论学时+2实践学时

语文课程的性质

语文课程的性质 关于语文课程的性质,历来争论很多,本节不纠缠于历史上的争论,而是针对《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语文课程性质的描述,来阐释这一语文课程的根本问题。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语文课程性质”是这样表述的:“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的“工具性”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第一,语文是个人学习和个体社会化进程的基本工具;第二,语文是人们彼此之间进行交际的主要工具;第三,语文是人类文化历史传承的重要工具。我们强调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强调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使用功能和课程的实践性特点。语文的“人文性”也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第一,语文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载体,它蕴藏着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精神内核;第二,语文是人们思维和思想的重要载体,它显现着人们的思维和思想的基本形式;第三,语文是人们丰富情感的重要载体,它包含着人们在外界事物影响下所形成的各种心理反应。我们强调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强调语文课程对于学生思想感情的熏陶感染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发挥其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特点。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从这两个方面入手,把握语文课程的性质,一改过去过分追求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的一面,忽略语文学科人文性的一面,强调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目的在于突显这两方面的功能。 过去,语文教学曾因过度强调语文的工具性,从而弱化了语文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课忽略了形象感染,轻视了情感熏陶,使本应具有审美的、诗意的、充满情趣的语文教学缺失了应有的文化魅力,语文教学陷入了“纯工具论”的泥潭。现在,“人文性”作为一个新名词出现在语文教师的视野中,引起了语文界的高度关注。在教学中如何体现语文的人文性成为人们研究探讨的热点问题,但是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又开始淡化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工具性,从过去的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如在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注重引导学生感悟课文的人文内涵,让学生谈一谈“读了课文之后你最受感动的地方是什么”、“最让你难忘的是什么”、“你觉得课文中最有意思的地方是什么”、“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你最喜欢的段落”,整个课堂就围绕着此类问题让学生畅谈感悟,就像一场抒发感受的讨论会。于是在阅读教学中,越来越难看到对经典的语言片断的赏析和品味,对于文章用词的准确,语言的精妙,描写的生动,结构的完美,表达的有序,情感的抒发方式等这些真正属于语文学科所独有的训练,开始在课堂上隐匿了,消失了。也许是对过去那种机械重复枯燥的“工具性”语言文字训练心有余悸,语文课程标准不再出现“训练”二字,但这并不意味着工具性的“训练”这一重要而必要的语言学习的途径被排除在语文教学之外。课文的人文性需要感悟,而工具性的实现却依赖于训练。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所有这些能力不训练仅靠熏陶是无法达到的。语文教育家钱梦龙先生曾经说过:“训练从本质上说,是人类为改变自身素质而进行的一种有目的的活动和实践。教学过程中的训练就是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温习要点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要点 2013 一、小学语文课程的学科性质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这一课程性质的定位,不仅强调了语文课程工具性这一固有属性,指明了语文作为表情达意、思维交际的工具,既是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人们终身学习的基础,又是传承文化、维系社会正常运转的手段,而且还强调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揭示了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对学生精神领域具有深广影响的人文内涵,即强调了语文课程的实施是人实现自我成长、激发人的创造力和生命力的过程,体现了语文教育活动是在特定的时空中师生双向的积极的生命运动过程,蕴涵着尊重人的生命价值、人的文化及其多样性是语文课程的应有之义这样一种理念。 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课程实践性的特点。就是通过语文教学,使学生能更好地运用语文这个工具,来进行“听、说、读、写”,来高质量地领会别人的意思和表达自己的意思。也就是说,语文是交流思想、沟通感情的工具,是人脑思维的工具,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工具,是人类传承文化、积累文化、传达社会价值观的工具。 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学生思想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具有人为学科的特点。语文课程是依托“文”来体现人的人生观、审美观、价值观的课程。因此,语文教学过程就是工具性、人文性统一的过程,是人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是激发人的生命力、创造力的过程,是在特定的时空中教师与学生双向生命运动的过程。 二、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审美情趣、思想道德、思想品质、学习方法习惯的融合。 把“语文素养”的内容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分为6个层次: 第一,必要的语文知识。 第二,丰富的语言积累。 第三,熟练的语言技能。 第四,良好的学习习惯。

自考 中学语文课程1 语文课程的性质与目标

第一章语文课程的性质与目标 1.中学语文课程时中学教育阶段对学生继续实施母语教育的课程。 2.在我国,语文教育指的是汉语言教育。 3.语文教育实际上是关于祖国语言的教育活动,通常称作“母语教育”。 4.作为专门的学校教育的语文活动,是在学校出现后才产生的。在我国,古代学校教育中并没有以独立的语文课程为基础的语文教育活动。 5.语文课程设立于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中国文学是最早设立的语文课,国文一词是蔡元培先生提出的,语文一词始于1949年,口头为语,书面为文——叶圣陶。 6.语文课程的性质: (1)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语言的工具性决定了中学语文课程的工具性特点 (3)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4)它不仅是人类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而且还是承载人类文化的一种工具 (5)语文课程具有强烈的人文性,对学生精神世界有深远的影响 (6)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7.语文课程的地位: (1)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基本特点,决定了它具有语言教养的功能和精神陶冶的功能(2)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3)语文课程的客观功能使它担负着发展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特殊使命 (4)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 (5)语文素养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8.即使到了多媒体时代,语言文字也仍然是教材的最基本符号,最基本的还是通过师生双方的有声语言即听说交流去实现的。 9.语文课程目标的概念:(1)描述的是学生完成中学语文课程学习任务,接受相关教育后具有的素养及其表征。(2)而完成语文课程规定的学习任务和教育任务是实现学生语文素养发展的前提条件。10.语文课程目标确立的依据: (1)国家的教育方针 (2)中学教育阶段的教育目的 (3)中学生的年龄特点 (4)语文素养的基本内涵 11.语文课程目标的意义: (1)是编制语文课程的依据 (2)是语文课程实施的依据 (3)是语文课程评价的依据 12.中学语文课程的最终目的的确定是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3.语文课程目标的结构: (1)知识和技能目标(基础元素) (2)过程和方法目标(最具动态性的元素)(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对人品人格的一个概括性定义) 14.初中语文课程目标的内涵: (1)精神陶冶;(2)文化教育 (3)习惯养成;(4)智力发展 (5)知识积累;(6)能力培养 15.高中语文课程目标的内涵: 积累与整合;感受与欣赏 思考与顿悟;应用与拓展 发现与创新 16.范读作为教育手段主要发挥着三种功能: 示范功能;启发功能;感染功能 17.范读的用途主要有三种: 用于帮助理解课文;用于读书方式训练; 用于组织教学活动

语文课程性质

语文课程性质 自从上世纪初年语文教育成为独立学科以来,一直有不少人对语文教学效果持批评的态度。夏沔尊、王森然、叶圣陶等语文教育的老前辈对此也曾持有看法。叶圣陶就有说过:“国文教学却不在成绩优秀还是平常,而在成绩到底有没有”。 近年来,人们对语文教学效果的批评趋向尖锐,有一本由王丽主编的《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一书就广泛包容了这方面的一些看法。福师大孙绍振老师写的《直谏中学语文教学》一本书,它也是针对语文教学效率问题的。 为什么会这样? 在此,我们应该明确的是:我们的语文教学效率确实存在问题! 在此,最应该、最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我们的语文教学效率不高!! 对此,大家一定能说出很多的原因。 像学生学语文的时间不够多(学生在主要学习时间花在其他学科上)。 教师水平问题。 应试教育(伤害了语文教育)。

但我个人觉得,影响语文教学效率原因固然众 语文课程性质问题也就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问题。我们语文教师只有准确、深刻地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才可能找到科学、合理的语文课程教学策略与方法。这样,语文教学才可能做到事半功倍。 一、过去的主要观点: (1)“工具性”观点(上世纪50年代初期—60年代中期的主流观点) 1963年,教育部在颁发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中,明确提出了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是“学好各门知识和从事各种工作的基础工具”。 ●这一说法,我们能看出什么问题? 现在的中小课程中,“计算机”、“数学”等都是不折不扣的基础工具。 就连“哲学”,我们把它看成工具性学科也未尝不可。哲学它提供给了我们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像“量变与质变”、“偶然性与必然性”、“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等这些哲学思想可以给我们认识事物提供科学的指导方法。 显然,用“工具性”来描述语文课程的性质是不准确的,作为“语文课程性质”它描述的特性只能是语文课程独有的,而且要能反映其本质的。 (2)“思想性”观点(上世纪60年代后期—70年代末的主流观点) 在六、七十年代,对语文课程性质,普遍认为:语文课是“思想性很强的文化课”。 ●这一说法,我们能看出什么问题? 这一问题,我们可以从两点来看。 其一,关于“思想性”。其他学科也有很强的思想性。“政治”(现在小学中也叫“思想品德教育”)它思想性比“语文”更鲜明,“政治”可以说是赤裸裸的,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可用“灌输”、“注入”等来形容。另外,像“历史”,它的思想性也很强。 就连“数学”也有一定的思想性,下面是2006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高级中学代数·三角函数与欧拉》(第一册下)第22页的摘录。

部编版2019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2019年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 注:凡是加粗的部分,均是课程标准(修订稿)新改动的,或增或删,或调或整合。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同时,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而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语文课程应继承语文教育的优秀传统,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并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当密切关注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现实生活的变化,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确立适应时代需要的课程目标,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形成相对稳定而又灵活的实施机制,不断地自我调节、更新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