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家具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

木家具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
木家具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

南京林业大学家具与工业设计学院

木家具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

专业: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 吴燕

二0一四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目录设计说明/1

结构图/2

三视图/2

透视图/3

装配透视图/3

原辅材料明细表/5

工艺过程流程图/8

工艺卡片/9

设计说明Array本次设计是年产量100000件的餐椅的配料车间和机械加工车间

的工艺设计。所选用的木材是白橡木。加工的零件有椅面,椅前腿,

椅后腿,枨,望板,拉挡,三角块等。该产品为非拆装式家具。

二.透视图三.装配透视图

一.原材料计算明细表

一.原材料清单产品名称:餐椅

三.其他材料的计算

1.胶料计算明细表

产品名称:餐椅

2.五金连接件计算明细表产品名称:餐椅

共2800000个

工艺过程流程图产品名称:餐椅

制品名称:餐椅加工(装配,装饰)工艺卡第1号零件名称:后腿

零件在制品中的数量:2

材料:(树种,等级):白橡木,麻栎属

净料尺寸:1095×50×50

毛料尺寸:1105×53×53

倍数毛料尺寸:1200×120×65

制品名称:餐椅加工(装配,装饰)工艺卡第2号零件名称:座面

零件在制品中的数量:1

材料:(树种,等级):白橡木,麻栎属

净料尺寸:530×470×15

毛料尺寸:540×473×18

倍数毛料尺寸:550×150×20

制品名称:餐椅加工(装配,装饰)工艺卡第3号零件名称:前腿

零件在制品中的数量:2

材料:(树种,等级):白橡木,麻栎属

净料尺寸:460×50×50

毛料尺寸:470×53×53

倍数毛料尺寸:550×120×65

制品名称:餐椅加工(装配,装饰)工艺卡第4号零件名称:望板

零件在制品中的数量:2

材料:(树种,等级):白橡木,麻栎属

净料尺寸:420×13×59

毛料尺寸:430×16×62

倍数毛料尺寸:450×20×130

制品名称:餐椅加工(装配,装饰)工艺卡第5号零件名称:拉挡

零件在制品中的数量:2

材料:(树种,等级):白橡木,麻栎属

净料尺寸:410×13×59

毛料尺寸:420×16×62

倍数毛料尺寸:450×20×140

制品名称:餐椅加工(装配,装饰)工艺卡第6号零件名称:靠背

零件在制品中的数量:3

材料:(树种,等级):白橡木,麻栎属

净料尺寸:450×90×50

毛料尺寸:460×93×53

倍数毛料尺寸:500×200×35

制品名称:餐椅加工(装配,装饰)工艺卡第7号零件名称:下纵枨

零件在制品中的数量:2

材料:(树种,等级):白橡木,麻栎属

净料尺寸:430×30×30

毛料尺寸:440×33×33

倍数毛料尺寸:500×40×40

制品名称:餐椅加工(装配,装饰)工艺卡第8号零件名称:三角块

零件在制品中的数量:4

材料:(树种,等级):白橡木,麻栎属

净料尺寸:65×65×20

毛料尺寸:75×68×23

倍数毛料尺寸:160×160×25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目的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目得、内容与要求 1 课程设计得目得 学生通过设计能获得综合运用过去所学过得全部课程进行机械制造工艺及结构设计得基本能力,为以后做好毕业设计、走上工作岗位进行一次综合训练与准备。它要求学生全面地综合运用本课程及有关选修课程得理论与实践知识,进行零件加工工艺规程得设计与机床夹具得设计。其目得就是: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机械制造工程原理课程及专业课程得理论知识,结合金工实习、生产实习中学到得实践知识,独立地分析与解决机械加工工艺问题,初步具备设计中等复杂程度零件工艺规程得能力。 (2)培养学生能根据被加工零件得技术要求,运用夹具设计得基本原理与方法,学会拟订夹具设计方案,完成夹具结构设计,进一步提高结构设计能力。 (3)培养学生熟悉并运用有关手册、图表、规范等有关技术资料得能力。 (4)进一步培养学生识图、制图、运算与编写技术文件得基本技能。 (5)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独立工作得能力,为毕业后走向社会从事相关技术工作打下良好得基础。 2课程设计得内容与要求 2、1课程设计得内容 课程设计题目通常定为:设计××零件得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相关工序得专用夹具。零件图样、生产纲领与生产条件就是设计得主要原始资料,由指导教师提供给学生。零件复杂程度以中等为宜,生产类型为成批生产。 学生根据教师设计任务书中规定得设计题目,分组进行设计,按照所给零件编写出相应得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出其中由教师指定得一道重要工序(如:工艺规程中所要求得车、铣、钻夹具中得一种)得专用夹具,并撰写说明书。学生在指导教师得指导下,参考设计指导书,认真地、有计划地、独立按时完成设计任务. 具体设计内容如下: 1。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拟定工艺方案,绘制零件工作图1张。 2.确定毛坯种类及制造方法,绘制毛坯图1张。 3。拟定零件得机械加工工艺过程,选择各工序加工设备及工艺装备(刀具、夹具、量具、辅具),确定某一代表工序得切削用量及工序尺寸.编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卡片(工艺过程卡片与工序卡片)1套。 4.设计重要工序中得一种专用夹具,绘制夹具装配总图与大件零件图(通常为夹具体)各1张。 5.撰写设计说明书1份. 2、2课程设计中对学生得要求

木材工艺,木制品生产工艺学

一.名词解释 1木制品工艺学:是研究木制品的结构、设计,工业基础、理论和实际生产的一门科学。2干燥: 3榫结合:是将榫头压入榫槽内,把两个零部件连接起来的一种结合方法。 4工艺过程:通过各种生产设备改变原材料的形状,尺寸或物理性质,使之加工成符合要求的产品的一系列过程的总和。 5生产过程:是将原材料制成产品相关过程的总和,也就是从生产准备工作开始,直到把产品加工出来的全部过程。 6工序:由一个工人在一个工作位置上对一个或多个工件所连续完成得工艺过程的某一部分7定位:在进行切削加工的时候,必须把工件放置于夹具上,使工架和刃具之间具有正确的相对位置这个过程。 8夹紧:工件在定位的基础上由于加工时工件受外力较大(主要是切削力)定位一般会被破坏,这时就需要对工件施加夹紧力,以防止工件移动,这个就叫夹紧。 9基准:为了使工件在设备上相对于刃具或在产品中相对于其他零部件具有正确的位置需要点和面来进行定位。 10表面粗糙度:经过切削加工或压力加工的木材或人造板,在加工表面,会留下各种加工痕迹,这种加工痕迹称表面粗糙度。 11配料:是按照零件的尺寸,规格和质量要求,将锯材据剖成各种规格方材毛料的加工过程。 二.判断/选择 三.简答 1制材原料种类及应用: 针叶木:云杉—跳板乐器—西加云杉、麦吊云杉 落叶松—枕木、机台木 阔叶树:泡桐—乐器 槭木(色木)--梭子桦木、白桦、枫木—手榴弹枪托—核桃楸 椴木—烙花刻印、家具麻栎、柞木—体育用具 直接用材:坑木、檩条、杆 锯切用:阔叶材:纹理美:水曲柳-高档家具椴木—烙花刻印 2原木下锯锯解工艺(四面下锯法,绘图说明) 锯口顺序和反转角度

1—2(180°/向里)3—4(90°/向外)5—6—7(180°/向里)8—9--10 生产的锯材品品种为整边的板、方材或相同宽度的板、方材,或者偶数连料(方材、枕木等)3干燥机理(干燥过程中应力变化) (1)干燥刚开始还未产生应力的阶段。此阶段中木材内外各层的含水率都在纤维饱和点以上。 (2)干燥初期,应力内压外压阶段。干燥过程开始后,木材表层自由水先蒸发,然后蒸发吸着水,从而木材中出现水率梯度,木材中出现扩散现象。 (3)干燥中期:内外层应力暂时平衡阶段。 (4)干燥后期,应力外压内张阶段。 4影响表面粗糙度的因素 表面粗糙度的产生是切削过程中下列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1、切削用量的大小:它涉及到切削速度、进料速度、吃刀量(切削层的厚度)。 2、切削刃具:它涉及到刃具的几何参数、刃具的制造精度、刃具工作面表面光洁度以及刃 具的刃磨方法和刃具的磨损情况。 3、生产设备、零部件、夹具、模具和刃具组成的工艺系统的刚度及稳定性。 4、原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质:这主要是指原材料的硬度、密度、弹性、含水率等方面。 5、切削方向:横向纹理还是纵向纹理的切削,在纵向切削时,还要考虑是顺纹理切削和逆 纹理切削。 6、除尘系统的除尘效果是否理想,是否锯屑或刨花残留在零部件的加工表面。 7、加工余量的变化:使刃具对木材的切削力发生一定的变化。 8、其它偶然性因素:如调刀、刀头松动等等 5配料及配料特点: (1)先横截后纵剖的配料工艺 选料横截纵剖检验 干燥锯材方材毛料 选料区横截锯纵剖锯检验区 特点:(1)这种工艺适用于锯材较长和尖削度较大的锯材;(2)可以做到长材不短用、长短搭配和减少车间的运输等;(3)在横截时,可以去掉锯材的一些缺陷,但是有一些有用的锯材也被锯掉,因此木材的出材率较低。 (2)先纵剖再横截的配料工艺 选料纵剖横截检验 干燥锯材方才毛料 选料区纵剖锯横截锯检验区 特点:(1)这种工艺适用于大批量生产和宽度较大的锯材;(2)可以有效地去掉锯材的一些缺陷,有用的锯材被锯掉的少,是一种提高木材利用率的好办法;(3)锯材长,车间的面积占用较大,运输锯材时也不方便。 6毛料加工工艺: (1)基准面加工:平面和侧面用铣削方式加工基准面,常在平刨床或铣床上完成

木家具制造工艺课程设计-南林

家居与工业设计学院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名称:木家具制造工艺学专业:家具设计 学号: 学生姓名: 成绩: 批改日期: 教师签名:

目录 设计说明 (1) 图纸 (1) 明细表 (2) 原材料清单 (2) 其他材料清单 (3) 工艺流程图 (3) 工艺卡片 (4)

设计说明: 本次设计是年产量100000件的实木餐椅的配料车间和机械加工车间的工艺设计。所选用的木材是榆木。加工的零件有椅面,前椅腿,后椅腿,前后望板,侧望板,横档等。该产品为非拆装式家具。 结构图:

原材料计算明细表: 产品名称:实木餐椅计划产量:100000 原材料清单: 产品名称:实木餐椅计划产量:100000

涂料计算明细表: 产品名称:实木餐椅计划产量:100000 工艺过程流程图:

工艺卡片 加工(装配、装饰)工艺卡片第 1 号制品名称:实木餐椅零件草图 零件名称:椅面 零件在制品中的数量:1 材料:(树种、等级):榆木I 净料尺寸:430x390x12 毛料尺寸:440x395x17 倍数毛料尺寸:450x400x25 编号工序 名称 机床工作 位置 刀具工具加工规程 加工后的尺 寸 工人 工时定 额 备 注名称尺寸名称 编 号 进 料 速 度 切 削 速 度 走 刀 次 数 同时 安放 工件 数 机 床 工 数 辅 助 工 数 1 纵解精密推台 锯 圆锯100×4 夹紧器 1 16 20 00 2 1 440x395x17 1 0 330 2 加工 基准 面 平刨机 底刨 刀 20×8 平刨专 用夹具 1 20 25 00 1 2 440x395x17 1 1 0.37 3 加工 相对 面 四面刨 四面 刨 30×5 压刨专 用夹具 1 20 25 00 2 1 431x395x17 1 1 0.37 4 锯切精密推台 锯 圆锯100×4 夹紧器 1 16 20 00 1 1 431x395x17 1 1 650 5 铣座 面边 型 下轴铣床 下铣 刀 100×4 专用铣 夹具 1 10 20 00 1 1 431x395x17 1 0 490 6 砂光圆柱形砂无无专用夹25 30 1 2 430x390x12 1 0

家具制造工艺学

家具制造工艺学课程作业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目录 一、工艺设计的任务 二、工艺设计依据 2.1 生产特点和类型 2.2 产品结构和技术条件 三、设计内容 四、产品设计图、结构图、零件图 五、材料的计算 5.1 原材料计算 5.2 其他材料的计算 5.3原材料清单 六、确定工艺路线 6.1、开料工艺说明 6.2、开料图 6.3人造板工艺路线 6.4实木加工工艺路线 6.5车间的划分 6.6工序及工时定额的计算 6.7工艺卡片的制作 七.机床设备的选择和计算 7.1机床设备和工作位置的计算 7.2设备负荷的平衡和调整 7.3编制设备清单 八.车间规划和设备布置 8.1车间设备的布置 8.2车间面积的计算 九.技术经济指标

一、工艺设计的任务 设计一件产量10万件的家具 上述产品的结构特点和类型、生产计划为依据,在对产品进行深化设计,确定产品结构和技术条件的基础上、计算原材料、核算经济成本、制订工艺过程、最后计算加工设备工时。 二、工艺设计依据 2.1 生产特点和类型 (1)产品名称:柜当桌。 (2)产品特点:以人造板、实木为原料生产的板木家具。 (3)生产类型:独立工厂,批量生产10万件,原材料从外采购。 2.2 产品结构和技术条件 (1)基材原料:水曲柳锯材(1500mm *320mm*10mm、2000mm*360mm*10mm、1200mm *320mm*25mm、1900mm*400mm*40mm、1900mm*300mm*20mm),中密度纤维板(2440mm *1220mm *20mm、2440mm*1220mm*15mm、2440mm*1220mm*12mm)。 (2)贴面材料:表层采用0.5mm水曲柳木皮,采用真空覆膜工艺贴面。(3)封边材料:四边采用0.5mm水曲柳木皮,采用封边机进行封边。 (4)结合方式:采用偏心连接键结合、胶结合、螺钉结合、榫卯结合、直接钉接五种方式进行结合。 (5)实木采用榫卯结构加工方式,中密度纤维板以32mm系统机械加工辅之以人工加工,加工精度控制如各个工艺图所示。 (6)装饰质量要求:装配后应对称、牢固,结合处无松动,产品表面平整光滑,底部着地应平整。 三、设计内容 1、设计图、结构图、零件加工图。 2、工艺过程的制订。 3、机床设备的选择和计算。 4、车间规划和设备的布置。

实木家具制作工艺流程

实木家具工艺质量要求与操作程序 第一部分材料加工 1.1下料 1.1.1严格遵守下料工艺操作规程 1.1.2加工前应检查板材的含水率,仔细核对板材和下料的加工尺寸,方法和质量要求,明确后方可进行下料加工.加工过程中必须进行多次复查,避免差错. 1.1.3不同规格的板材下料后不得堆放在同一料台上,以免造成下道工序加工困难和混乱现象. 1.1.4下料的质量要求: 应符合生产流程表的加工尺寸,做到准确无误,分批分类叠放整齐,在不降低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应充分利用边角余料,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合格率应达到97%. 1.1.5下料工必须经过培训,应熟知木材的各种常见缺陷及其对木材材质的影响. 1.2手压刨: 1.2.1手压刨操作者在接到上道工序的产品时,首先应检查无误后方可加工,同时检查刨刀是否锋利. 1.1.2手压刨加工出的产品应笔直,平滑,规格标准一致,殘茬深度在0.3mm之内,交角必须保证90度,无戗茬. 1.2.3加工好的部件按规格分类摆放,同时检查上道工序的产品质量对不合格件应及时选出. 1.2.4手压刨加工的产品合格率应在98%以上. 1.3冲锯:

1.3.1锯边前要仔细核对部件与生产流程表是否相符,准确无误后方可加工. 1.3.2确保锯边质量,避免差错,调机后加工第一件产品是,主副机手应分别检查,核对无误后方可进行加工,并在加工中多次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控制质量事故. 1.3.3锯边的质量要求符合工艺规定,准确直角,大小锯路一致,误差在0.2mm之内,锯面应平滑,无崩口,锯痕,同时检查上道工序的产品质量,对不合格产品应及时选出. 1.4自动刨: 1.4.1严格遵守工艺操作规程 1.4.2质量要求直角,平滑,规格标准一致,薄厚正负误差在0.2mm之内,同时对不合格产品及时选出. 1.4.3加工好的部件,应按流程表分批分类叠放整齐. 1.4.4自动刨加工质量应在98%以上. 1.5开齿指接机: 1.5.1开齿机主机手在开齿过程中终须对上一道工序下来的料进行检查,发现端部带有活节及较硬纹理时应给予挑出,避免加工后出现崩齿. 1.5.2指接前的料必须挑选,原则是按树种,薄厚宽窄,颜色及缺陷情况进行分类摆放. 1.5.3指接料必须按照生产任务单所规定长度来进行定长指接,按需求生产. 1.5.4对于选料过程中发现的有死节,夹皮或钝棱等缺陷要挑出.送到下料锯或单片锯截除后再进行选料插接. 1.5.5指接完的料不允许再上下料锯加工. 1.5.6指接后的料合格率为98%以上. 1.6拼板:

法兰盘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

序言 课程设计是我们在学完大学的全部课程后进行的.是我们对大学四年的学习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考核,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这次设计使我们能综合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中的基本理论,并结合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解决工艺问题,初步具备了设计一个中等复杂程度零件,床法兰盘的工艺规程的能力和运用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拟订夹具设计方案,完成夹具结构设计的能力。也是熟悉和运用有关手册、图表等技术资料及编写技术文件等基本技能的一次实践机会。因此,它在我们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就我个人而言,我也希望通过这次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心理,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未来的工作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第一章零件分析 一﹑零件的功用分析 题目所给的零件是法兰盘,法兰盘起联接作用是车床上的重要零件。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从零件图看,法兰盘是一回转体零件,有一组加工表面,这一组加工表面以 mm为 φ200.045 中心,包括: 两个φ

艺工程、简化工艺装备结构与种类、提高生产效率。 1.粗基准的选择 选择粗基准主要是选择第一道机械加工工序的定位基准,以便为后续的工序提供精基准。选择粗基准的出发点是:一要考虑如何分配各加工表面的余量;二要考虑怎样保证不加工面与加工面间的尺寸及相互位置要求。这两个要求常常是不能兼顾的。但对于一般的轴类零件来说,以外圆作为粗基准是完全合理的。对本零件而言,由于每个表面都要求加工,为保证各表面都有足够的余量。应选加工余量最小的面为粗基准,这就是粗基准选择原则里的余量足够原则。现选取Φ45mm外圆柱面和端面作为粗基准。在车床上用带有子口的三爪卡盘夹住工件消除工件的六个自由度,达到完全定位。 2.精基准的选择 主要应该考虑基准重合的问题。当设计基准与工序基准不重合时,应该进行尺寸换算,这在以后还要专门计算,此处不在重复。 三、选择加工方法 1.面的加工 面的加工方法有很多,有车,铣,刨,磨,拉等。对于上下端面和Φ90距离轴线为24和30mm的2个平面,粗糙度要求较高。前者可以用车床车,后面可以用铣床铣,然后精沙精磨达到要求;后者在铣床洗后再到磨

木制品工艺学

1、家具用材包括哪些种类,各有何特点 胶合板:(1)幅面大,厚度小,密度小,木纹美丽,表面平整,不易翘曲变形,强度高; (2)可以合理使用木材;(3)使用性能比天然木材优越;(4)可与木材配合使 用。 刨花板:(1)幅面尺寸大,表面平整,结构均匀,长宽同性,无生长缺陷,不需干燥,隔音隔热性好, 有一定强度,利用率高。 (2)密度大,平面抗拉强度低,厚度膨胀率大,边缘易脱落,不宜开榫,握钉 力差,切削加 工性能差,游离甲醛释放量高,表面无木纹。 (3)利用小径木和碎料,综合利用木材,节约木资源,提高利用率。 (4)经二次加工后可广泛用于板式家具生产和建筑室内装修。 纤维板:(1)软质纤维板:密度不大,物理力学性能不及硬纤维,主要在建筑工程用于绝缘、保温和 吸音隔音方面。 (2)中密度纤维板和高密度纤维板:幅面大、结构均匀、强度高、尺寸稳定变 形小、易于切 削加工、板边坚固、表面平整、便于直接胶贴各种饰面材料、涂饰材料和印刷 处理。 细木工板:(1)与实木板比:幅面尺寸大、结构尺寸稳定、不易开裂;利用边材小料、节约优质木材;板面纹理美观、不带天然缺陷;横向强度高、板材刚度大; 板材幅面宽大、表面平整一致。 (2)与三板比:比胶合板原料要求低;比刨花板和纤维板质量好、易加工; 比胶合板和刨花板比用胶量少、设备简单、投资少、工艺简单、能耗低。 (3)结构稳定,不易变形,加工性能好,强度和握钉力高。 空心板:重量轻、变形小、尺寸稳定、板面平整、材色美观、有一定强度。 单板层积材:(1)可采用小径材、弯曲材、短原木生产,提高了木材利用率;

(2)可生产长材、宽材及厚材;(3)可以实现连续化生产; (4)可以去掉缺陷或分散错开,使强度均匀、尺寸稳定、材性优良; (5)可方便防腐、防火、防虫等处理;(6)可做板材或方材使用集成材:保持木材天然纹理,强度高,材质好,尺寸稳定不变形,可连续化生产,投资和技术较高 2、家具配件有几大类 9类:锁,连接件,铰链,滑动装置(滑道),位置保持装置,高度调整装置,支承件,拉手,脚轮及脚座。 3、木制品产品中主要有哪些接合方式 (1)榫接合(2)钉接合(3)木螺钉接合(4)胶接合(5)连接件接合 4、板式家具基本结构:由旁板、隔板、搁板、顶(面)板、底板、背板、柜门板、底座、抽屉等主要部件采用一定的接合方式所组成的。 5、直角榫结合有哪些要求,圆榫结合有哪些要求 直角榫结合要求:1、榫头厚度:一般按零件尺寸而定,为保证接合强度,单榫的厚度 接近于方材厚度或宽度的2/5-1/2,双榫或多榫的总厚度也接近于方 材厚度或宽度2/5-1/2.榫头厚度应根据软硬材质的不同,比榫眼宽度 小。 2、榫头宽度:一般比榫眼长度大(硬材大,软材大) 3、榫头长度:采用贯通榫接合时,榫头长度应等于或稍大于榫眼零 件的宽度或厚度,如为不贯通榫接合时,榫头长度应不小于榫眼零 件的宽度或厚度的1/2,并且榫眼深度应比榫头长度大2-3mm。一 般榫头长度为25-35mm。 4、榫头数目:当榫头接合零件断面尺寸超过40mm×40mm时应采 用双榫或多榫接合,以便提高榫接合强度。 圆榫结合要求:1、圆榫材种:密度大,无节无朽,纹理通直细密的硬材 2、圆榫含水率:应比被接合的零部件低2%-3%,通常小于7% 3、圆榫形式:按表面构造状况的不同主要有:光面圆榫、直榫圆榫、

家具制造工艺考试复习资料

为什么立式铣床被称为万能铣床?可以加工面、榫、槽,其方法与要求如下: 1、对面的加工a、平面加工:基准面,相对面。要求刃口是直线,有导轨,其中加工相对面,还有一种方法,不用导轨,但加工时需要靠模,刀轴上有挡环b、曲面加工:要求刃口是直线,有样模档环c、成型面加工:要求有成型铣刀,靠模挡环d、弯曲成型面加工:要求有成型铣刀样模挡环 2、对于榫眼a、直角榫:单、双、多榫,要求有榫刀,移动工作台b、梯形榫:要求有榫刀、移动工作台,还需要斜面靠板c、指型榫:要求有指型榫刀,移动工作台d、燕尾榫:要求有宝塔型榫刀,移动工作台,斜面靠板 3、对槽的加工a、直角槽:要求有铣刀、导轨b、燕尾榫:要求有铣刀、斜面靠板 桌台面板工艺流程:工艺名称,设备、工具、工作台,备注 1台面开料,开料锯2覆条开料,开料锯(1-2台面、覆条、配料准备) 3薄木剪切,剪切机4薄木拼花,胶拼机5薄木涂胶,涂胶机(3-5台面表面加工) 6台面组坯,工作台7台面胶压,冷压机(6-7台面准备) 8覆条与台面底板接合,工作台9覆条胶压,冷压机10台面裁边,裁边锯11铣槽,立式铣床(8-11覆条与台面组合加工)12板材截断,横截锯13开料,开料锯14加工基准面,平刨15加工相对面,压刨16截45°端面,斜角圆锯机(12-16封边条加工) 17台面封边,工作台组装机18铣成型面,立式铣床(17-18台面加工) 19表面修整,手压式宽带砂光机20侧面修整,手工电动砂光机(19-20 表面修整) 覆面空心板的制板工艺过程 1开料,多片锯2横截,推台圆锯(1-2衬条准备) 3组框,气钉枪4涂胶,涂胶机5组坯,组坯工作台6胶压,冷压机(3-6胶压成板) 7裁边,裁边机8封边,封边机9铣成型面,立式铣床10钻孔,木工钻床11板面铣槽,镂铣12砂光,手压式宽带砂光机(7-12封边修整) 椅子的前脚上部与牵脚档结合处为方体,同时要加工直角闭口榫眼,方体下面为圆锥体。求其加工工艺流程:1断料,吊截圆锯机2纵解,纵解3加工基准面,手工平刨机4加工相对面,压刨机床5加工榫眼,榫眼机6加工圆锥体,木工车床7表面修整,在车床上手工砂光 一个长方体实木零件,其两端需加工成直角双肩单榫,中间需加工两个长方形榫眼。求工艺流程:1断料,吊截圆锯机2纵解,纵解圆锯机3加工基准面,手工平刨4加工相对面,压刨5加工榫头,开榫机6加工榫眼,榫眼机7表面修整,刨光机衣柜、餐桌、椅子等实木家具的腿部常由老弯腿组成,求工艺流程 1断料,断料圆锯机2纵解,纵解圆锯机3加工基准面,平刨4加工基准边,平刨5加工相对面,压刨6加工相对边,压刨7精截,推台圆锯8打孔,木工钻床 9腿部仿形,仿形铣床10腿部车圆,木工车床11表面修整,砂光机 第一章家具生产工艺:干燥→配料→毛料加工→胶合→净料加工→部位装配→部件加工→总装配→装饰车间:配料车间、零件切削加工车间、板式部件制造车间、弯曲件制造车间、薄木拼花车间、半成品装配车间、涂饰车间、总装配车间 设计:造型设计、结构设计、工艺设计。 生产:制造(车间)、计划调度部、品质管理部、技术工艺部 销售:客服部、渠道拓展部、培训部 行政、财务 工序分化:把包含工作量大的复杂工序,分化为一系列的简单工序特点:机床结构简单、调整便利、易操作、对操作人员要求水平低、便于更换产品,课根据工序选择切削量,但需设备多、操作人多、场地大、效率低 工序集中:工件通过一次安装或进给后,可以连续进行几个表面或多种类型的切削加工 特点:减少工序,缩短装卸时间、工艺流程与生产周期,效率高,简化计划与管理,减少场地、人少、低成本、但机床结构复杂、时间长,对操作者要求高,投资大 工艺规程:将加工工艺过程中每道工序所用的工具、设备、刀具、量具及其操作要领与技术、质量要求写成指导生产的技术文件 加工基准:作为测量起点的点、线、面 基准误差:工件在加工时所采用的定位基准与测量基准或设计基准不同而产生的基准 工序的组成:安装、工位、工步、走刀 工序:一个(或几个)工人,在一个工作位置上所完成的加工工艺过程的某部分工作,是加工工艺过程的和生产计划中的基本单元。 安装:指工件在进行某道工序加工时,需先利用家具将其固定在机床的相应位置上,一边精确地进行加工。人们把这里的定位和夹紧的过程称为安装。 工位:工件在机床上相对于切削刀具的位置 工步:在同一机床上,用同一刀具,在不改变切削用量的情况下,加工工件同一面所做的操作。走刀:在刀具和切削用量不变时,切去工件表面上的一层材料的过程。

全程解析实木家具生产工艺流程

https://www.360docs.net/doc/914301849.html, 【家具百科】全程解析实木家具生产工艺流程 一:备料 1. 板材干燥,将木材的含水率控制在8%~10%,没有干燥过的木材一般含水率在50%以上,干燥过后的木材不容易出现爆裂变形等现象。 2. 平衡,把干燥过的木头自然放置几天,让木材恢复平衡。 3. 选料配料,木制品按其部位可分为外表用料、内部用料以及暗用料三种。外表用料露在外面,如写字台的面、橱柜的可视部分等;内部用料指用在制品内部,如内档、底版等;暗用料指在正常使用情况下看不到的零部件,如抽屉导轨、包镶板、内衬条等。选材时注意节疤、内裂、蓝变、朽木、端裂。 4. 粗刨,给毛料板材定厚。 5. 风剪,毛料板材修整长度。下料按所需长度加长20mm。 6. 修边,截去毛料板材上不能用的毛边。

https://www.360docs.net/doc/914301849.html, 7. 配板,木料配板选材分直纹、山纹,颜色搭配一致,配板宽度按所需宽度合理放余量。选料时要把内裂、端裂、节疤、蓝变、朽木部分取下。 8. 布胶,在木材之间均匀布胶,胶的配比:固化剂(10—15克)、拼板胶(100克)的比,每次调胶500克左右。 9. 拼板,使用拼板机将木材进行拼装,拼板注意高低差、长短差、色差、节疤。 10. 陈化,布胶完成的木材放置2小时左右,让胶水凝固。 11. 砂刨,刨去木材之间多余的胶水,使木材板面无多余胶水。 12. 锯切定宽,用单片锯给木材定宽。 13. 四面刨成型,根据需要的形状刨出木材。 14. 养生,将木材自然放置24小时左右。 二:木工

https://www.360docs.net/doc/914301849.html, 1. 宽砂定厚,按要求砂止符合加工要求的尺寸,机加完成后进行抛光砂,,粗砂一次砂0.2mm,抛光砂一次砂0.1mm。 2. 精切,给毛料定长,加工过程中做到无崩茬、发黑,长与宽加工误差不超过0.2mm,1米以下对角线≤0.5mm,1米以上板片对角线应≤1mm。 3. 成型,根据图纸将木材加工成型。加工时不允许有崩茬、毛刺、跳刀和 发黑现象,加工的部件表面应光滑、平整、线型流畅一致,加工前检查设备部件螺丝有无松动,模板是否安装规范,刀具是否装紧,加工过程中禁止顺刀进料,部件尺寸误差不超过0.2mm。 4. 钻孔,按图纸的工艺要求钻孔,加工过程中做到无崩口、无刺现象,孔 位加工误差不得超过0.2mm,产品要做到配套钻孔,常试装、勤检查,确保产品的品质。 5. 配件栓砂,砂光配件,砂光好的成品应平整、无砂痕、边角一致。检砂前应先了解部件的使用位置,先补土后砂光。 6. 小组立,组立不用在拆开的部件,组立前应先备料,把所有要组装部件按图纸加工的要求检查无误,部件无崩口、毛刺、发黑现象,首件装好后复尺与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实例

~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拨叉(二)(CA6140)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编制及工装设计(年产量:4,000件) 设计内容: 1.编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填写工艺文献1套,绘 制零件毛坯图1张 2.设计夹具1套,绘制夹具装配图和主要结构零 件 图各1张 " 3.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 设计时间: [

前言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在我们完成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程、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通过机床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汇总所学专业知识如一体(如《机械零件设计》、《金属切削机熟悉与理解,并为以后的实际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床》、《机械制造工艺》等)。让我们对所学的专业课得以巩固、复习及实用,在理论与实践上有机结合;使我们对各科的作用更加深刻的 设计目的: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在学完机械制造工艺学及夹具设计原理课程,经过生产实习取得感性知识后进行的一项教学环节;在老师的指导下,要求在设计中能初步学会综合运用以前所学过的全部课程,并且独立完成的一项工程基本训练。同时,也为以后搞好毕业设计打下良好基础。通过课程设计达到以下目的: ; 1、能熟练的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基本理论和夹具设计原理的知识,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合理制订工艺规程等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零件某道工序的夹具设计,学会工艺装备设计的一般方法。通过学生亲手设计夹具的训练,提高结构设计的能力。

3、课程设计过程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并学会使用手册、查询相关资料等,增强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 一.零件的分析 (一)、零件的作用: 题目给定的拨叉(CA6140)位于车床变速机构中,主要起换挡使主轴回转运动按照工作者的要求进行工作。工作过程:拨叉零件是在传动系统中拨动滑移齿轮,以实现系统调速。转向。其花键孔?25与轴的配合来传递凸轮曲线槽传来的运动。零件的2个交叉头补位与滑移齿轮相配合。 —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CA6140车床拨叉(二)共有两个加工表面,它们之间有一定的位置

木制品工艺学汇总

绪论 1.世界总森林覆盖率:31% 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我国森林覆盖率为21.63% 2.木材消费用量的主要方面:造纸业,建筑业,家具业,出口 3.2017年我国木材进口的主要来源依次为:俄罗斯,美国,新西兰和加拿大 4.木制品行业产值2017年同比增长 5.64%,主要增长的4个方面:木门,地板,人造板,木制家具 第一章 1.原条:树木伐倒后,去枝的树干称为原条。 原木:沿着原条长度方向,按尺寸,形状,质量和国家木材标准或企业订制计划,截成一定长度的木段为原木 2.原木的形状特性:尖削度:原木单位长度上的大头直径与小头直径之差称为原木尖削度 S=D-d/L*100% 弯曲度:原木的弯曲程度为弯曲度,是指原条或原木的最大弯曲高度与其内曲面水平长度之比的百分数。F=H/C*100% 3.径切板:板材端面厚度与宽度中心点的年轮切线与宽材面夹角自45度以上 (沿原木半径方向锯割的板材) 弦切板:板材端面厚度与宽度中心点的年轮切线与宽材面夹角不足45度 (沿原木年轮切线方向锯割的板材) 4.木材的密度:即木材单位体积的质量 木材的实质密度:无空隙木材即细胞壁物质的质量与同体积水(4%)的质量之比,称为

木材的实质密度。各个树种木材实质密度大致相同,平均1.53 5.原木的检验与评等 (1)长度的检量(检尺长) 以原木大小两端断面之间的最短直线长度为准,按公差取定。(以20cm为一个进阶单位)(2)直径的检量(检尺经) 检量去皮原木小头断面直径,通过圆心原木中心,先量短径,再垂直量取长经。 若d1≥26cm,d2-d1≥4cm,取长短径平均值d1+d2/2作为检尺径 若d1<26cm,d2-d1≥2cm,取长短径平均值d1+d2/2作为检尺径 其余情况则以d1作为检尺径 检尺经里无小数,都是偶数,满1即向上进,最小14cm,以2cm进级。 6.原木等级的评定 以原木材身,断面上的缺陷为依据,按国家标准允许的限度评定原木等级。 平定原则:1)存在多种缺陷时以降等最严重的缺陷为依据。 2)检尺长以外的缺陷,只检量漏节和腐朽。 7.标准分为四级:国家标准(GB),行业标准(LY),地方标准(DB),企业标准(Q) 8.锯切用原木标准(GB/T 143—2006) 检尺长:针叶2—8m,阔叶2—6m 检尺径:东北,内蒙,新疆省18cm以上 其它省14cm以上 尺寸进级:检尺长按0.2m进级 公差+6/-2cm 检尺径按2cm进级

木制家具生产工艺流程

木制家具生产工艺流程 现代木制家具生产工艺主要有五个过程: 1、配料; 2、白胚加工; 3、组装; 4、涂装; 5、包装。 一、配料 新家具传统的配料方法通常由以下几道工序组成:选料、切长、压刨、纵剖、平刨、拼板、套材、压刨、四面刨等。随着新型加工设备的出现,以上的流程已得到相应的简化,但基本原理是不会改变的。 配料一般需用到下列机器:切床、压刨、开料锯、平刨、铣床、拼板机、带锯、四面刨等。另外,近几年出现的新型的设备有:全自动电脑优选锯、高周波拼板机、全自动高精度四面刨等等。 品质控制在配料过程中亦是相当重要的,配料的品质控制重点有:材料的质量(毛边、撕裂、凹陷、压痕、虫孔、腐朽、变形、节疤等)、含水率、尺寸、刀痕、拼板胶的配比及质量、拼板压力、加压时间、布胶的方法及用量、木纹的大小及方向、板材的握钉力及平整度。另外,热压也可归纳入配料的工序里,它是板材前期加工中的重要一环。热压包括拼花、贴皮、曲压等等。热压所使用的机器归纳机来有以下几种:切皮机、车缝机、布胶机、热压机、冷压机、封边机、曲压机等,近几年用于热压工序的新型机器不断的推陈出新,也使得许多传统工艺无法加工的产品现在可以加工了。热压的品质重点有:含水率、薄片的质量、板材的质量、木皮拼缝、木纹走向、热压的温度、曲压的模具形状等等。 二、白身加工(细作) 新家具的白身加工的生产工艺过程与中国传统家具(包括明清家具)的生产工艺过程有些不同,但只要严格按图纸加工,保证加工精度在公差允许范围内就行了。 白身加工(细作)也就是产品各分件从毛料加工成图纸所要求的尺寸和形状的一个加工过程。其重点要注意的加工工序是打孔、铣型、截斜角、雕刻部件的加工,必需保证加工精度,这样才能保证组装工序的组装精度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 白身加工所用的机器种类较多,新的设备更是层出不穷,但无论机器设备如何先进,都离不 开基础五大类:切锯类、钻孔类、镂铣类、砂光类以及辅助类。具体常有的设备有:各种锯床(单片锯、双切锯、精密45度切、带锯、线锯等)、钻床(各种:台钻、排钻、群钻、立卧双用钻、气动钻等)、各种铣床以及镂铣机、各种砂光工具及机器等。另外许多新型的电脑全自动控制的机器给现代家具的生产制造带来了不同程度上的工艺变革。 此环节的品质控制要点主要要保证以下三个方面:尺寸、形状、木材质量。其详细的品质要求在此就不再详述。另外,砂光打磨是一个需要大量时间和空间的工序。打磨特别要注意的一点是不允许有横纹和圈纹的砂纸痕。 三、组装 组装工序是保证现代家具产品质量的关键工序,由于部分产品的体积大、重量较重且整体组装,所以在组装过程中对使用工具、组装台、人员等的配备都与中国传统家具有很大的区别。为保证组装的精度和操作的熟练程度,每一组装线都要进行合理安排,其基本过程是先装框架再装细节,装好后再对不合理的地方进行修整。 四、涂装 在此只作简要叙述,具体请参考“木制家具的美式涂装流程”篇。 此处所讲的涂装主要是指美式涂装。美式涂装是适合欧美地区使用和流行的家具的油漆涂装,主要包括一般美式自然涂装、古老白涂装、双层式涂装、乡村式涂装。其涂装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基材前处理(包括破坏处理)、素材调整、整体着色、填充剂、胶固底漆、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实例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拨叉(二)(CA6140)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编制及工装设计(年产量:4,000件) 设计内容: 1、编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填写工艺文献1套,绘制零件毛坯图1张 2、设计夹具1套,绘制夹具装配图与主要结构零 件 图各1张 3、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 设计时间: 前言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就是在我们完成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程、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通过机床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汇总所学专业知识如一体(如《机械零件设计》、《金属切削机熟悉与理解,并为以后的实际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床》、《机械制造工艺》等)。让我们对所学的专业课得以巩固、复习及实用,在理论与实践上有机结合;使我们对各科的作用更加深刻的 设计目的: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就是在学完机械制造工艺学及夹具设计原理课程,经过生产实习取得感性知识后进行的一项教学环节;在老师的指导下,要求在设计中能初步学会综合运用以前所学过的全部课程,并且独立完成的一项工程基本训练。同时,也为以后搞好毕业设计打下良好基础。通过课程设计达到以下目的: 1、能熟练的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基本理论与夹具设计原理的知识,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合理制订工艺规程等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零件某道工序的夹具设计,学会工艺装备设计的一般方法。通过学生亲手设计夹具的训练,提高结构设计的能力。 3、课程设计过程也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并学会使用手册、查询相关资料等,增强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 一.零件的分析

(一)、零件的作用: 题目给定的拨叉(CA6140)位于车床变速机构中,主要起换挡使主轴回转运动按照工作者的要求进行工作。工作过程:拨叉零件就是在传动系统中拨动滑移齿轮,以实现系统调速。转向。其花键孔?25与轴的配合来传递凸轮曲线槽传来的运动。零件的2个交叉头补位与滑移齿轮相配合。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CA6140车床拨叉(二)共有两个加工表面,它们之间有一定的位置要求。 1、一花键孔的中心线为基准的加工面 这一组面包括?25H7的六齿方花键孔、?22H2的花键低空及两

木制品工艺学期末考试整理版

名词解释 1.配料:按照产品零部件的尺寸,规格和质量要求,将锯材制成各种规格和形状的毛料的加工过程 2.轮廓算数平均偏差:在取样长度内,被测轮廓上各点至基准线距离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适用于不平度间距较小,粗糙度分布均匀的表面,特别适合于结构比较均匀的材料。 3.定位基准:工件在机床或夹具上定位是用来确定加工表面与机床,刀具间相对位置的表面 设计基准:在设计时在图纸上用来确定产品中零件与零件之间的相互位置的那些点线面 装配基准:在装配时,用来确定零件或部件与产品中其他零件或部件的相对位置的表面 测量基准:用来检验已加工表面的尺寸位置的表面 工艺基准:在加工或装配过程中,用来确定与该零件上其余表面或在产品中与其他零件部件的相对位置的点,线,面。 4.工艺过程:通过各种加工设备改变原材料的形状,尺寸或物理性质,将原材料加工成符合技术要求的产品时,所进行的一系列工作的总和。{涂饰装饰检验包装入库} 5.工序集中:使工件尽可能在一次安装后同时进行几个表面的加工,也就是把工序内容扩大,把一些独立的工序集中为一个较复杂的工序。 工序分化:使每个工序中所含的工作尽量减少,即把大的复杂工序分成一系列简单的工序 9.工序:指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的位置上对一个或几个工件连续完成的工艺过程的某一部分操作。 工步:在不改变切削用量的情况下,用同一刀具对同一表面所进行的加工 工位:工件处于相对刀具或机床一定位置所进行的那一部分工作 6.集成材:指将木材纹理平行的实木板材或板条在长度,宽度,厚度上分别接长,拼宽,积厚胶合形成一定规格尺寸和形状的木质结构板材。 7.加工余量:将毛料加工成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等方面符合设计要求的零件时所切去的一部分材料的尺寸大小。即毛料尺寸与零件尺寸之差。 8.表面砂光:指利用砂纸或砂带上的无数个砂粒从木材表面上磨去刀痕,毛刺,污垢以及凹凸不平等使工件表面光洁。 表面净光:采用木工手工推削的原理,通过机械净光机上工作旋转刀具与工件相对直线进行表面刨削 10.表面粗糙度:木材或木质人造板在切削或压力加工的工程中,在加工表面会留下各种各样或程度不同的微观加工痕迹或不平度,这些微观不平度即称为木材加工表面粗糙度。 11.毛料加工:是将配料后的毛料加工成合乎零件规格尺寸要求得净料的加工过程。 12.基准面包括平面(大面)侧面(小面)和端面三个面组成。平面和侧面的基准面用铣削方式加工,常在平刨(最佳切削层厚度1.5~2.5)或铣床上完成。 简答题 1.集成材 大材小用,劣材优用;构件设计自由;尺寸稳定性好,安全系数高;可连续化生产;投资较大,技术要求较高 贴面纸种类 (原纸定量:薄页纸,23-30g/m2,MDF,胶合板基材;钛白纸,60-80刨花板,其他人造板;钛白纸,150-200板件封边; (有无涂层:表面未油漆浸渍纸;预油漆装饰纸或预涂饰装饰纸(浸渍装饰纸)

实木家具生产工艺流程

实木家具生产工艺流程 一:备料 1.板材干燥,将木材的含水率控制在8%~10%,没有干燥过的木材一般含水率在50%以上,干燥过后的木材不容易出现爆裂变形等现象。 2.平衡,把干燥过的木头自然放置几天,让木材恢复平衡。 3.选料配料,木制品按其部位可分为外表用料、内部用料以及暗用料三种。外表用料露在外面,如写字台的面、橱柜的可视部分等;内部用料指用在制品内部,如内档、底版等;暗用料指在正常使用情况下看不到的零部件,如抽屉导轨、包镶板、内衬条等。选材时注意节疤、内裂、蓝变、朽木、端裂。 4.粗刨,给毛料板材定厚。 5.风剪,毛料板材修整长度。下料按所需长度加长20mm。 6.修边,截去毛料板材上不能用的毛边。 7.配板,木料配板选材分直纹、山纹,颜色搭配一致,配板宽度按所需宽度合理放余量。选料时要把内裂、端裂、节疤、蓝变、朽木部分取下。 8.布胶,在木材之间均匀布胶,胶的配比:固化剂(10—15克)、拼板胶(100克)的比,每次调胶500克左右。 9.拼板,使用拼板机将木材进行拼装,拼板注意高低差、长短差、色差、节疤。 10.陈化,布胶完成的木材放置2小时左右,让胶水凝固。 11.砂刨,刨去木材之间多余的胶水,使木材板面无多余胶水。 12.锯切定宽,用单片锯给木材定宽。 13.四面刨成型,根据需要的形状刨出木材。 14.养生,将木材自然放置24小时左右。 二:木工 1.宽砂定厚,按要求砂止符合加工要求的尺寸,机加完成后进行抛光砂,,粗砂一次砂0.2mm,抛光砂一次砂0.1mm。 2.精切,给毛料定长,加工过程中做到无崩茬、发黑,长与宽加工误差不超过0.2mm,1米以下对角线≤0.5mm,1米以上板片对角线应≤1mm。 3.成型,根据图纸将木材加工成型。加工时不允许有崩茬、毛刺、跳刀和发黑现象,加工的部件表面应光滑、平整、线型流畅一致,加工前检查设备部件螺丝有无松动,模

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doc

设计输出轴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一、初步分析 1.零件图样分析 1)两个mm 024 .0011.060++φ的同轴度公差为mm 02.0φ 2)mm 05.004.54+φ与mm 024 .0011.060++φ同轴度公差为mm 02.0φ 3)mm 021.0002.080++φ与mm 024 .0011.060++φ同轴度公差为mm 02.0φ 4)保留两端中心孔 5)调质处理28—32HRC 6)材料45 2.输出轴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 3.工艺分析 1)该铀的结构比较典型,代表了一般传动轴的结构形式, 其加工工艺过程具有普遍性。 在加工工艺流程中,也可以采用粗车加工后进行调质处理 2)图样小键槽未标注对称度要求.但在实际加工小应保证 mm 025.0±的对称度。这样便于与齿轮的装配,键槽对称度的 检查,可采用偏摆仪及量块配合完成,也可采用专用对称度检具 进行检查。 3)输出轴各部向轴度的检查,可采用偏摆仪和百分表综合 进行检查。

二、工艺设计 该步骤主要拟定工艺路线,并对加工设备与工艺装备进行选择,以及填写工艺过程卡片 1、定位基准的选择 ①粗基准的选择 粗基准的选择有如下四点要求,保证相互位置要求的原则,保证加工表面加工余量合理分配的原则,便于工件装夹原则,一般不得重复使用原则。 该轴选取左端为粗基准,便于装夹。 ②精基准的选择 精基准的选择有如下五条原则,基准重合原则,统一基准原则,互为基准原则,自为基准原则,便于装夹原则。 该轴在精车加工中选取两端和与其对应的中心孔为精基准,采用互为基准原则,提高轴的同轴度,在磨削加工过程中,采用两顶尖为精基准,保证该轴各轴段的同轴度要求。 2、加工方法的选择 加工方法的选择根据加工表面、零件材料和加工精度以及生产率的要求,考虑现有工艺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目的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目的、内容与要求 1 课程设计的目的 学生通过设计能获得综合运用过去所学过的全部课程进行机械制造工艺及结构设计的基本能力,为以后做好毕业设计、走上工作岗位进行一次综合训练与准备。它要求学生全面地综合运用本课程及有关选修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知识,进行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与机床夹具的设计。其目的就是: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机械制造工程原理课程及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结合金工实习、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独立地分析与解决机械加工工艺问题,初步具备设计中等复杂程度零件工艺规程的能力。 (2)培养学生能根据被加工零件的技术要求,运用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学会拟订夹具设计方案,完成夹具结构设计,进一步提高结构设计能力。 (3)培养学生熟悉并运用有关手册、图表、规范等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 (4)进一步培养学生识图、制图、运算与编写技术文件的基本技能。 (5)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独立工作的能力,为毕业后走向社会从事相关技术工作 打下良好的基础。 2 课程设计的内容与要求 2、1课程设计的内容 课程设计题目通常定为:设计××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相关工序的专用夹具。零件图样、生产纲领与生产条件就是设计的主要原始资料,由指导教师提供给学生。零件复杂程度以中等为宜,生产类型为成批生产。 学生根据教师设计任务书中规定的设计题目,分组进行设计,按照所给零件编写出相应的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出其中由教师指定的一道重要工序(如:工艺规程中所要求的车、铣、钻夹具中的一种)的专用夹具,并撰写说明书。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参考设计指导书,认真地、有计划地、独立按时完成设计任务。 具体设计内容如下: 1.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拟定工艺方案,绘制零件工作图1张。 2. 确定毛坯种类及制造方法,绘制毛坯图1张。 3. 拟定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选择各工序加工设备及工艺装备(刀具、夹具、量具、辅具),确定某一代表工序的切削用量及工序尺寸。编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卡片(工艺过程卡片与工序卡片)1套。 4.设计重要工序中的一种专用夹具,绘制夹具装配总图与大件零件图(通常为夹具体)各1张。 5.撰写设计说明书1份。 2、2课程设计中对学生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