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考点梳理

鲁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考点梳理
鲁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考点梳理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时间:年月。地点:

内容:a通过了《》,b选举为中央人民主席,这次大会还选举、、、、、为副主席。c决定了①以为国旗;②以《》为代国歌;③以为首都并改名为;④采用纪年;

⑤还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以表示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崇敬和缅怀。

意义:代表全国各族人民的,显示全国各族人民的空前,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充分的2、1949年10月1日下午2时,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首次会议,政府领导人;决定以“”为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方针;任命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

3.开国大典:年月日,宣告,标志新中国的诞生。

4.历史意义:

国内:①开辟了中国历史,②结束了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的国家,③中国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国际:①壮大了世界、和的力量,②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的斗争。

二、西藏和平解放

1.时间:年 2、方式:一面向西藏,一面力争西藏。

3.西藏政府首席代表:,签订了的协议,先遣部队进驻。

4.意义:祖国大陆获得,各民族实现了。

知识迁移:

1.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元旦,在就任临时大总统。

2、用历史史实证明“西藏是中国不可分割领土的一部分”。

①唐朝时,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②元朝时设宣政院,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地方行政区

③清政府册封班禅、达赖并设立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第2课最可爱的人

一、抗美援朝

1.原因:①1950年,出兵侵略朝鲜。②侵略活动严重威胁我国安全。

③政府请求出兵援助。

在中国出兵朝鲜之前,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着中国的安全,相关的史实有 :

⑴以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越过“”一直打到中国边境边

⑵美国飞机入侵中国领空,轰炸扫射中国边境城市

⑶舰队入侵中国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 (干涉中国内政)

2.时间:从年10月至年7月。

3.目的:,。

4.志愿军司令员:,参战部队具有高度的和

精神,被誉为“”

5过程:同朝鲜军民并肩作战,连续发动次大规模战役,五战五捷,把美军赶回“”附近,年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战争的胜利。

6.著名战役:战役。

7.英雄人物:、。

7、抗美援朝胜利的意义:⑴沉重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气焰。

⑵保证了朝鲜和中国的安全,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⑶为新中国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第3课土地改革

一、原因:1. 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2. 农民迫切要求进行,获得。

二、文件:年颁布的《》,规定:废除

的土地所有制,实行的土地所有制。

三、具体做法:没收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耕种;同时也分给应得的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自食其力。

四、完成:年底,除部分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完成了。近亿无地少地的,分到了七亿亩,还免除了每年向地主缴纳约三百五十亿公斤粮食的。获得了真正的。

五、意义:1.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的多年的制度,也被消灭。

2. 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3. 更加巩固。

4.大大解放了,迅速得到恢复和发展。

5.为国家的建设准备了条件。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

一、工业化的起步——第一个五年计划

1.时间:年至年。

2.目的:为了地进行,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的

3.基本任务:

①集中主要力量发展,建立和的初步基础。

②相应的发展、、和。

③相应的培养。

4.成就:

(1)工业:

①钢铁公司大型厂建成。②长春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

③沈阳第一厂试制成功第一架飞机。④沈阳第一建立投产。

(2)交通运输业:

① 1957年,大桥建成。②、、公路修到“世界屋脊”

③铁路、铁路建成

(3)工业基地:

①在五年计划期间,我国以帮助的个项目为中心,先后施工的工业项目有多个

②以为中心的形成了;③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地得到加强;

④和也建立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

5、意义:我国开始改变了的面貌,向迈进。

二、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1.时间年9月

2.机构:第一届制定

3.地点:

4.名称:《》

5、内容:宪法规定我国坚持,坚持,一切权力属于

6.性质:是我国第一部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的宪法。

第5课三大改造

一、对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1.原因: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建设的需要。

2.方式:建立。

3.目的:走和的道路。

3.结果:年,全国掀起合作化的高潮。年全国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二、对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

三、对的社会主义改造

1.时间:年——年

2.方式:

3.政策:实行政策。

4.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四、三大改造完成: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和

的。

五、三大改造实质:把生产资料转变为社会主义

六、三大改造意义:实现了把生产资料转变为社会主义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阶段。

七、缺点:工作后期存在、、等缺点。

第6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一、中共八大

1.时间:年。

2.内容:当前党和人民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实现国家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

3.意义:中共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

二、探索中的失误

1.表现:①1958年提出“、、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②严重失误:发动了“”和运动。

③“左”的错误在全国严重泛滥,主要标志:、、、

2.原因:①中国刚刚从革命战争转向社会主义建设,党和人民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②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③,忽视了客观的。

3.后果:国家和人民面临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严重。

4.评价:和,是党在中的一次。

三、国民经济的调整:年春,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不久就取得。

四、建设成就

1.表现:主要工业产品都有很大增长,尤为突出。新兴工业、工

业、工业从无到有发展起来

2.模范人物:石油工人、两弹元勋、县委书记、人民好战士

第7课“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一、发动

1.原因:20世纪60年代中期错误地认为党中央出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面临着

复辟的危险。

2.目的:为防止

3.开始标志:年,中共中央发出开展“”的号召,成立

对所谓的“、资产阶级司令部”进行了错误斗争。

4.表现:动乱局面

①、、、等利用“”的名义,趁机煽动“、”

②学校停课,工厂停工“”。

③党政机关受到冲击,广大和遭到严重破坏。事例:“”风暴,(党的历史上最大的一起冤案)

二、抗争

年2月前后,老一辈革命家对文革的错误做法做出了强烈的批评,但被诬为“”。

三、两个反革命集团:反革命集团和反革命集团。(后者又称四人帮)

四、结束

1. 年9月13日,林彪等人在机毁人亡。(史称“”,标志林彪反革命集团的灭亡)

2.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后,、主持工作进行整顿,经济恢复,形势有明显好转。

3.1976年,悼念、反对“四人帮”的,为粉碎“四人帮”奠定了

4. 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挽救了

文化大革命结束。

意义:“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全国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第三单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一、伟大的历史转折

1.背景:①文革结束后,人们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中的错误。

②1978年,针对“”的方针,展开了一场问题的讨论,人们认识到只

有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召开:年底,在召开

2.内容:

①思想上:否定了“”的方针,重新确立了、的思想路线。

②政治上:停止使用“”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

上来,实行的伟大决策。

③组织上:形成了以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3.意义:①建国以来具有深远意义的,②完成了党的、、的拨乱反正,是的开端,③中国历史进入的新时期。

二、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

1.平反冤假错案:1980年,中央为恢复名誉,使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2.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①1979年,颁布《》

②1982年,颁布了第四部《》

③1986年,颁布了《》

④此后,全国人大又通过了《》《》《》等一系列法律。3意义:人民群众提高,成为共识,逐渐向的道路迈进。

第9课改革开放

一、对内改革

1.农村:

(1)时间:全会以后(2)目的:调动,促进

(3)形式:实行制(4)试点:

(5)作用:①调动了的生产积极性,生产得到大发展,开始富裕起来。

②农村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里一条新路。

2.城市:

(1)时间:年开始(2)重点:对进行改革。

(3)三个方面:A、把原来单一的发展为以经济为主体的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B、对国有企业实行,扩大企业的,实行制;

C、实行分配为主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4)1992年,党的十四大决定建立以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在大中型企业推行、,向建立迈进;对小型企业采取、

等多种形式,加快企业的改革步伐。

二、对外开放。

1.时间:全会以后。

2.目的: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

3.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①经济特区起步:年,在广东的、、和福建的建立四个。(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

②经济特区扩大:后来又开放了、等14个沿海城市,增设了经济特区

(最大),设立上海开发区,(现已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

③经济格局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内地。

④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

(三)完成表格

1.完成中共召开的重要会议有关内容

知识拓展:建国后,我国在三农政策上的变化是:、、、。

第10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要实行的伟大决策。

2、实行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对改革开放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坚持。

3、四项基本原则是:、、、。

4、年,在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同我国的结合起来,走,建设”。

5、年,邓小平又为党的十三大阐明了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以为中心,坚持,坚持。

还作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走的战略部署。

6、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初步解决了、

、等一系列问题,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7、邓小平南巡讲话是在年,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年、。”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对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

8、年,中共“十四”大内容是:高度评价了建设、确立了它在全党的。这次大会形成了以为核心的党中央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9、和以后,我国加快了建设步伐,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

10、年,邓小平逝世后,在中共“十五”大上,江泽民作了《高举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全面推向》的报告。把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对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知识拓展:

1、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分别是:第一次巨变是辛亥革命;第二次巨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三次巨变是实行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三个伟人为: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3、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萌芽中共十二大→提出中共十三大→深入中共十四大→地位中共十五大→思想(正式确立)

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2课民族团结

1、中国是由个民族组成的的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以为主体的各民族、的格局。

2、在时,中共提出国内各民族,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

行的建议。意义:民族区域自治对、、和具有重大意义,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3、现在全国已有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分别是自治区、自治区、自治区、自治区、自治区。

4、后,中央人民政府实行的政策,少数民族地区得到迅速发展。

5、20世纪60年代初期,西藏地区完成,废除农奴制度,进入社会主义阶段。已成为我国五大牧区之一。

6、内蒙古自治区的自治旗,成为国家商品粮基地;我国第二橡胶基

地是自治州;

7、实施战略,给少数民族地区带来了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

8、被藏族群众称为“活菩萨”的山东援藏干部是。

第13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一、“一国两制”的构想

1.背景:解决,实现,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

2.提出:进入后,从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的伟大构想。

3.含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实行制度。4影响:为实现指明了前景,赢得海内外人士的好评。

二、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1.回归途径:“”

2回归过程:

(1)香港回归:①1984年,两国签署联合声明。

②年7月1日,举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

(2)澳门回归:①1987年,两国签署联合声明。

②年12月20日,举行澳门政权交接仪式,中国正式恢复的对澳门行使主权,设立澳门特别行政区。

3.回归意义:中国中华民族洗雪了,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第14课海峡两岸的交往

1、后,党和政府明确提出要解放;20世纪50年代中期,又确立了争取用解决台湾的的思想;改革开放以后,又确立了的大政方针。不久,在邓小平提出“”的科学构想基础上,形成了“,”的对台基本方针。

2、“我们都是中国人。三十六计,和为上计”说这话的是。

3、1987年,台湾当局被迫调整“”政策(即、、),海峡两岸同胞近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4、1990年台湾成立了,次年大陆成立了。两岸授权这两个民间团体开始进行经济性、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话。年,两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原则”达成共识(九二共识)。1993年,海协会会长和海基会董事长在举行会谈,将“,”写入协议,并就两岸、、达成共识。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的重要的一步。

5、1995年初,江泽民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成为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

6、两岸人员往来以及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蓬勃发展。海峡两岸、

的局面初步形成。

知识拓展:

1、历史上海峡两岸的交往:

①三国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②隋炀帝派人到达流求(台湾)

③元朝设立澎湖巡检司(琉球)④郑成功收复台湾⑤清朝政府设立台湾府

2、台湾与祖国的三次分离两次回归:

①1624年荷兰占领台湾,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②1895年《马关条约》割台湾给日本,1945年台湾回归祖国。

③1949年渡江战役国民党败退台湾,至今分离。

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5课钢铁长城

一、海军

1、建立:,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建立。新中国成立后,又相继建立了、和舰队。

2、发展:年,我国自行研制的,完成了多次科学试验和对外出访任务。接着,海军又陆续装备了我国自己制造的。后,我国海军的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海军已由、、、等多兵种组成,活动范围也逐渐扩大。

二、空军

1、建立:人民空军是在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20世纪50年代初,空军刚刚诞生,就面临的考验。

2、发展:年,我国仿制成,后又制造了各种型号的、、和。以来,空军的现代化建设有了新的飞跃,成为保卫祖国领空的

三、导弹部队

1、导弹部队主要担任任务。年,中国开始组建。今天,我国已经陆续装备了、、,还有其他多种型号的导弹,具有较强的战斗力。

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建国初期:新中国建立以后,奉行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建国的第一年里,就同等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采取态度,实行政策,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沿海实行。

2.20世纪50年代:提出①时间:年底,②人物:在接见代表团时首次提出。③内容:互相尊重、、、、。

3.扩大:1954年,访问印度缅甸时,与印度总理缅甸总理发表声明,双方以和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3.影响: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生产深远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

二、万隆会议

1.时间:年

2.地点:召开

3.性质:第一次没有国家参加的。

4.主题:讨论保卫、争取和发展等共同关心的问题。

5.“求同存异”:提出“”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也促进了中国同各国的。

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1、背景:新中国的成立宣告美国“”政策的彻底失败。美国对新中国实行

、的政策。双方敌对长达。

2、原因:随着中国和的变化,20世纪年代初,中美关系出现了转机。

3、过程:1971年,秘密访问中国;年月,访华,中美双方

在签署《》。年,中美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只

有,是中国的一部分。两国关系开始走向。

4、年月日,第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国在的合法权利,恢复中国安理会的席位。是中国的重大胜利,有利于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5、年,日本首相访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6、亚太经合组织,简称。会议召开的时间是年月日。地点:。

主题:“、:、,”。成果通过了《》

,宣读了《领导人宣言》。

7、中国迄今举行的、的外交活动是。

8、:年建立,是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它进一步加强了我国与的关系。

9、加入(简称:WTO):年加入,有利于加强我国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对我国的扩展新的空间。

第六单元科技教育与文化

第1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一)

一、“两弹一星”

原子弹

1.时间: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爆炸成功。

2.意义: 加强了我国的,打破了帝国主义的 ,对维护有重要意义导弹:

1.时间:年6月,我国设计的试验成功

2.发展:年10月装有核弹头的导弹发射成功,实现了

卫星火箭:

1. 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为世界上第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2.我国还成功地用一枚,将不同用途的发射到太空;又多次发射

3. 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无人飞船“”。

4.2003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杨利伟)

5. 年,我国成功发射载人飞船“”。(费俊龙、聂海胜)

二、籼型杂交水稻

我国水稻专家被国际农学界誉为“”,他培育出的籼型杂交水稻亩产650公斤以上,被誉为“”。

第19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二)

1、年月,四位老科学家联合向中共中央写了一封《关于跟踪世界战略性发

展的建议》的信。非常重视老科学家的建议,立刻作了批示。随后一百多位科学家反复论证,形成了《》,计划将技术、技术、技术、技术、技术、技术和七个领域作为重点,1996年又将技术列为计划的第个领域。

2、20世纪末,人类进入了高度的时代,以因特网为主要特征的化正在改变着世界。我国上网人数从1997年的万人急速上升为2001年初的多万人,并且还在以每年的速度增长。其中80%以上是。

3、863计划的倡导者是、、、。制定863计划主要是为了发展。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是说的。

5、中国古代“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说法,今天通过变成了现实。

第20课改革发展中的教育

1、党和政府尤其重视的发展,年颁布实施了《》,并鼓励捐资办学。到年,全国基本实现了。我国、发展水平,已居于的前列。

2、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实施“”的发展战略,明确提出把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作为“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并要求实施,全面贯彻党的,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和。

3、邓小平提出的三个面向是教育要、、。

4、新中国以来,已形成相当的规模,学校数量,学科门类,布局结构,在和、上也有明显提高。20世纪90年代,为迎接,教育部启动了将、等若干所大学建设成大学和大学的工作。

5、我国的科学技术工作成绩显著,他们承担的国家计划项目占了以上,获得的占全国左右,在上有些已达到和接近

,已成为名副其实的重要的。

第21课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1、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的方针,创作出现了崭新的局面。

2、以后,特别是以来,文艺工作者迎来又一个创作的春天。先是反思“”的作品,后是反映的内容,还有一些弘扬的成功之作。

3、逐步进入每个家庭,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4、新中国诞生后,群众性的体育活动普遍开展起来。毛泽东对学生提出一些影片还获得

了。新中国的、、、、、等艺术也很有成就。“”的要求,被列为学校重点课程。20世纪90年代,国家把作为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内容,大力开展运动。

5、旧中国的体育运动,人们的,外国人耻笑中国人是。新中国诞生后,的体育活动,普遍开展起来。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被列为学校的重点课程。20世纪90年代,国家把作为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重要内容,建立完整的,大力开展。

6、在群众性体育运动广泛开展的基础上,体育水平迅速提高,并取得显著成绩。

从球队开始,中国运动员走出国门赢得世界瞩目;从运动起,中国运动员不断夺得奥运金牌。年,中国首次成功举办了亚洲运动会。年,中国获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2008年我国成功举办第届运动会。

7、中国第一个乒乓球男子单打世界冠军是。中国第一块奥运会金牌的获得者是射击运动员。在第三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上获得冠军。1982年,在第6届世界杯体操赛中获6枚金牌。

第22课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逐步的提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到世纪末,我国在整体上进入了__________。

2、改革开放前,由于,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色彩和样式也很单调。改革开放后,人们的衣着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3、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以及,出门旅游的人越来越多。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就业制度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拓宽,人们可以通过人才市场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新鲜事物层出不穷。

5、随着改革的深入,逐步走向成熟,建立了城市居民保障制度,制度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制度改革全面启动,完善体系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6、最引人注目的是与大多数城镇居民密切相关的。我国逐步建立了城镇职工。

知识拓展:

1、中共军队在各个不同时期的不同称谓:

①十年内战时期:中国工农革命军→工农红军

②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新四军

③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

④抗美援朝时期:中国人民志愿军

重要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国大典)西藏和平解放

抗美援朝土地改革一五计划

三大改造文化大革命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七年级历史下册 重点复习资料 鲁教版

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资料 1.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 建立: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统一:589年,隋灭陈朝,结束分裂局面,统一中国。 隋文帝治国措施: ①改革政权机构,选拔人才; ②大力发展农业,减轻赋税徭役; ③倡导节俭。 开皇之治:开皇年间,隋文帝勤勉治国,锐意革新,形成国家富庶、社会繁荣的盛世局面,史称“开皇之治”。 灭亡:618年,隋炀帝(因残暴)时灭亡。 2.走向全盛的唐朝 建立: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626年,李世民继位,年号贞观.,李世民就是唐太宗。治国措施: ①选用良吏,如任用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和魏征等。在三省六部中任要职; ②轻徭薄赋; ③减轻刑法; ④重视教育 ⑤恩威并施,改善民族关系,如用和亲、封赏笼络顺从的少数民族贵族; 唐太宗贞观年间,出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社会稳定,国力强盛的局面,史称“贞观之治”。 女皇武则天:690年武则天称帝,改国号周,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统治期间社会经济文化继续向前发展。 统治措施 ①打击皇室和贵族集团 ②招揽人才,提拔了姚崇、宋王景等有才干的人; ③组织编写农书,指导农业生产; ④鼓励兴修水利、栽桑养蚕; ⑤减免赋税徭役。 开元盛世:李隆基就是唐玄宗,主要年号“开元”。 统治措施: ①任用贤能,起用姚崇、宋王景担任宰相; ②发展农业,扩大耕地面积,兴修水利; ③整理财政,清野土地户口; ④废除酷刑苛法; ⑤倡导节俭。

经过唐玄宗治理,开元年间唐朝进入鼎盛时期, 史称开元盛世。 3.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 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主要用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员。 2、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下令“分科举人” 3、隋炀帝时开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产生。 4、科举制度在唐朝时进一步完善,表现为: ①分科考试,择优录取。分常科和制举两大类。常科中最重要的是进士科,其次是明经科; ②形成相对固定的程序:常科考生先参加州府的初试,再参加尚书省的“省试” 5、科举制度的影响: ①我国选官制度转变为以考试为主; ②一批有真才实学的人进入各级政权; ③前后沿用了1300年(到清朝末年被废除) 4. 唐朝的民族关系 唐与吐蕃: ①吐蕃族生活在青藏高原,是藏族的祖先。 ②7世纪,松赞干布统一吐蕃。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 ③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入藏。尺带珠丹上书说唐蕃“和同为一家” ④823年,唐蕃正式结盟,立会盟碑在拉萨大昭寺门前。 唐与南诏: 生活在云南洱海一带的南诏是彝族、白族的祖先;8世纪蒙舍诏统一各诏,建立南诏政权。唐玄宗封南诏首领皮罗阁为云南王。 唐与回纥: 回纥是维吾尔族的祖先。 ①唐太宗贞观年间,回纥出兵助唐灭东突厥。 ②唐玄宗封回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 ③安史之乱时回纥出兵助唐收复长安洛阳。 5.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 1、唐朝时,日本十多次派遣唐使访华。跟遣唐使来华的还有僧人、留学生等,著名的代表有空海、阿倍仲麻吕和吉备真备。 2、唐朝时,鉴真东渡日本,讲授佛学,传播中国文化,促进了日本佛学、医学、建筑和雕塑水平的提高。 3、唐太宗时玄奘从长安出发,到天竺求取佛经。回国后翻译大量佛经,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突出贡献。玄奘是著名高僧、旅行家和佛学翻译家。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2、589 年,隋朝灭掉陈朝统一南北。 3、隋炀帝从 605 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4、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 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5、隋朝大运河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和五大 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6、618 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7、618 年,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进入长安建立唐朝。 8、我国历女皇帝是武则天,她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 9、唐太宗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注重作用贤才 和虚心纳谏。 他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 杜断。 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为的谏臣 10、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 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 历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11、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作者陆羽被后 人称为茶神。 12、由武则天提拔,被唐玄宗任命为宰相的名臣是姚崇。 13、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 为有名。 唐三彩是世界工艺的珍品。

14、唐朝时期,全国的大都市有长安、洛阳、扬州、和成都。 15、长安城内分为坊和市,访是居民宅区,市为繁荣的商业区。 16、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17、唐玄宗统治时期进入全盛时期,历称为开元盛世。 18、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始于隋文帝时。 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 19、唐朝科举制度常设的考试科目很多,以进士和明经两最为重 要。 20、唐朝时期完善科举制度人物是唐太宗、唐玄宗和武则天。 21、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 年才被废除。 22、唐朝时唐太宗和武则天,政府在今疆地区先后设立了管辖西 域的行政和军事机构。 23、7 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 24、唐朝时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 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25、8 世纪唐朝又把金城公主嫁到吐蕃。 至此,吐蕃和唐朝已经成为和同为一家了。 26、8 世纪中前唐玄宗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唐玄宗封南诏首 领为云南王。 27、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 都有往来。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复习重点汇总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第1课 1、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了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589年,隋灭掉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南北重归统一。 2、★隋炀帝时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开凿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大运河的开通,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巩固了国家统一的局面。 第2课 1、隋朝的统治跟秦朝很相似,只经历两代皇帝。隋朝第二位皇帝隋炀帝实行暴政,最终导致隋末农民起义。(隋朝:581~618年) 2、618年,唐朝建立,建立者李渊,都城长安,李渊就是唐高祖。 3、唐太宗年号贞观,他在位期间,采取了许多巩固措施,使唐朝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唐太宗采取的措施有:①非常注重吸取隋亡的教训; ②重视农业生产,轻徭薄赋;③注意“戒奢从简”;④整顿吏治;⑤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 4、“房谋杜断”指的是唐太宗时期重用的两为宰相:房玄龄、杜如晦。而当时最著名的谏臣是魏征,唐太宗把他比喻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镜子。 5、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改唐朝的国号为周,她在位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选拔贤

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们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6、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太宗 这段话唐太宗曾经引用过。这句话的意思是: 统治者好比是船,人民就是水;水能使船在水上航行,也能把船打翻。这句话表明了人民群众力量的强大。 第3课 1、唐玄宗前期年号开元,在他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2、唐玄宗在位前期的统治跟唐太宗的相似点有:善于任用贤臣,重视地方吏治,重视农业生产,注意节俭等。 3、唐朝经济繁荣表现在: 农业方面:①水利事业发达;②耕作技术和栽培方法的进步;③新植物品种的出现(有新蔬菜品种和茶叶。唐朝时,饮茶之风全国范围盛行,江南成为种植水稻和茶叶的重要产地)④生产工具的改进——曲辕犁和筒车。 手工业方面:①丝织业发达;②陶瓷业发达(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 商业方面:商业繁荣,大都市有长安、洛阳、广州、扬州。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第4课 1、科举制的产生:①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吏;②隋炀帝设进士科,科举制诞生

鲁教版七上历史知识点

第1课 鸦片战争 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 条约——《南京条约》的内容: ① 割_ 给英国;(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 ② 赔款 万元;(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③ 开放 、 、 、 、 五处为通商口岸; (便利列强资本输出) ④ 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 须同 商定。(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火烧圆明园——第二次鸦片战争 背景:列强为了 ,扩大侵略权益。 起止时间: 年—— 年 侵略国家: 和 发动, 和 是帮凶。 结果:① 年, 联军火烧 。 ② 强迫清政府签定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 领土 多万平方千米,其中,《 》割地最多,割地范围 是: ; 《北京条约》割占 范围是中国 以东,包括 在内。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1.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⑴原因:鸦片战争激化了社会矛盾。⑵领导人: ⑶经过:①1851年爆发于广西桂平 村。 ② 年占领 ,改名为 ,定为都城,建立政权,进行北伐和西征。③1860年连克常州、苏州、松江,逼近上海。④1864年, 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2.太平军抗击中外反动势力: ①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成立“洋枪队”,由美国人 统领,镇压太平天国。 ②在1860年的 战役(太平军将领: )太平军大败洋枪队,1862年 的 战役中,击毙洋枪队的头目 。

第3课收复新疆 背景:19世纪60年代,____ 入侵新疆;1871年,俄国侵占___ _。放弃西北边塞。 为什么说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古代:①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②唐朝在新疆设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③清政府设伊犁将军。近代:①1878年左宗棠收复新疆②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课甲午中日战争 第4 知识迁移:列举史实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1)三国时吴国卫温船队到达夷洲。2)隋炀帝三次派人到达流求。 3)元朝设澎湖巡检司,加强对琉球的管辖。4)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5)1684年,清政府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台湾与祖国大陆的三次分离与两次回归? 第一次:1624-1662年荷兰侵占台湾38年,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第二次:1895-1945年日本侵占台湾50年,1945年日本投降,台湾回归

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全)

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第一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 隋朝建立者:杨坚(隋文帝) 建立时间:581年年号:开皇 统一:589年意义:是继秦汉之后,又一次统一。 隋朝实现统一的条件:客观上:①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南方经济的发展;②长期的分裂割据,人民渴望统一;③南方陈政权统治的腐败。主观上:①隋朝建立后,励精图治,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军事强大;②隋为灭陈做了充分准备,战略战术运用得当。 大运河开凿原因:为大大加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和交流。 开凿时间:隋炀帝时期开凿的用时六年。 概况:以洛阳为中心,北抵诼郡,南至余杭,自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地位: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开凿大运河的影响(意义、作用):①大运河通航后,不仅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②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③运河的通航还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发展;④此后,历朝对运河不断疏浚、改造,使它持续发挥着贯通南北动脉的作用。 第二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隋朝灭亡的原因:统治者推行暴政,导致农民起义,最后被推翻。 唐朝建立者:李渊(唐高祖,开国皇帝)建立时间:618年都城:长安 李世民(唐太宗)上台时间:626年,627年改年号“贞观”。 魏征著名谏臣,被唐太宗比喻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镜子。 贞观新政主要内容:①在赋役制度方面,唐朝减少百姓服劳役天数,使人身关系束缚逐渐松弛;②沿袭和完善隋代的“三省六部”制;③唐朝在《隋律》的基础上,多次修订法令,删繁就简,化重为轻。 《唐律疏议》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在历史上对亚洲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唐太宗统治时期,被誉为“贞观之治”。 第三课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 武则天原为唐高宗的妃子,兼通文史,多谋善断,受到高宗的宠爱和倚重。 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武则天的统治史称“贞观遗风”,为唐朝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①统治前期,重用酷吏,借此打破大族控制大局、垄断高官的局面;②改《贞观氏族志》为《姓氏录》,以此提高他们的政治地位;③大力发展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科举制度,扩大了统治基础;武则天还创立了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④注重减轻农民负担,采取各种措施促进社会生产继续发展(最重要的一点)。 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的前期,年号“开元”,政局稳定,经济繁荣,被誉为“开元盛世”。姚崇被誉为开元初年的“救时之相”。 唐朝的经济高度繁荣表现: ①在农业生产方面,曲辕犁和筒车灌溉技术的发明、使用,促进了土地开发,增加了粮食 产量;②唐手工业在产品种类、生产规模、工艺技术方面都超过了前代;③唐初控制的人口不足三百万户,唐玄宗时增至一千多万户;④唐朝最盛时,疆域东至安东,西迄安西,北达蒙古高原,南抵南海。 第四课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 科举制度创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标准的原则。主要科目有明经和进士。明经科主要测试考生记诵儒家经典能力,比进士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测试卷_附答案

期末考试卷 (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选项代号填入表格中对应的题号下面) 1.隋朝在我国历史上有不少贡献,其中最重要的贡献是() A.重新统一南北B.建立三省六部制 C.创立科举制D.开通大运河 2.“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该诗句是说唐太宗() A.善于用人B.虚心纳谏C.科举取士D.勤政爱民 3.唐朝诗人孟郊的著名诗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里的“线”绝不可能是①麻线②丝线③棉线④尼龙线() A.①②B.③④C.④①D.②③ 4.下列内容,哪些是鉴真和玄奘的共同之处?() ①都是唐朝的僧人②都在唐朝的对外交往中有重大贡献③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辛④都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② 5.我国封建社会呈现前所未有的“开元盛世”是在()统治时期 A.唐高祖B.武则天C.唐太宗D.唐玄宗 6.唐朝时发明的农具有:①耧车②曲辕车③翻车④筒车()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7.“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这首诗描述的是哪个民族的生活() A.契丹族B.女真族C.汉族D.匈奴族 8.隋朝时建立的被誉为“世界建桥史上的一个奇迹”的是() A.玉带桥B.泸定桥C.赵州桥D.西安灞桥 9.被称为“诗圣”的唐代著名诗人是() A B C D 10.中国古代宋元时期的科技发明中,为推动世界文化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是() A.印刷术B.造纸术C.指南针D.火药 11.“昔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无一家燃薪者”这一记载所反映的历史是() A.北宋汴河流域人以石油作燃料 B.北宋东京居民以石油作燃料 C.北宋东京居民以煤炭作燃料 D.河南开封是我国最早以煤炭作燃料的地区 12.两宋时期,劳动者多穿小袖狭身的短衣,主要是因为() A.当时政府做出了严格的规定B.受北方少数民族的影响 C.便于从事生产劳动D.受国外风俗习惯的影响

鲁教版_七年级(下册)_历史总复习知识

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时间地点:1949年9月在北平举行,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2、容:(1)选举中华人民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2)大会决 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以北平()为首都,采用公元纪年;(3)决定在首都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3、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 4、新中国成立的意义:中华人民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 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第一届政协会议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的原因:①《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抗日战争时期,曾经激励了无数中华儿女奋起抗日。②以这首歌曲为国歌,能够时刻激励中国人民居安思危,继承传统,奋发图强 5、(1)时间:和平解放:1951年。(2)历史意义: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 实现了大团结。 第2课最可爱的人 1、可爱的人指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1950年10月到1953年7月(1950年6月朝鲜战爆发), 以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 2、战斗英雄黄继光(上甘岭战役)、邱少云。 3、抗美援朝战争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在朝鲜战场上中国军队五战五捷,把美国侵略军赶回到 “三八线”。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国人民志愿军凯旋而归。 4、抗美援朝胜利的原因:①党的英明决策和正确指挥;②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③志愿军和朝鲜 人民的英勇奋斗。 第3课土地改革 1、土改原因:①旧的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②新解放区的广大农 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一、隋的建立统一1、隋朝的建立时间:581年建立者:隋文帝杨坚都城:长安 2、隋朝的统一时间: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二、隋文帝的统治措施:①发展经济编订户籍②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③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三、隋朝大运河 1、隋炀帝时期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自北向南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全长2000多千米. 2、开凿的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3、意义:大大加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地位: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四、科举制的诞生与完善 1、背景: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 2、历程:①隋文帝初步建立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②隋炀帝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③唐太宗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④武则天时期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⑤宋朝改革发展了科举制,大幅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科举制的发展,对宋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了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3、科举制的影响①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②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1300多年。 五、隋朝的灭亡 根本原因:隋炀帝的暴政,导致农民起义,最后被推翻。灭亡时间: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隋朝随之灭亡。 第二课 一、唐朝的建立时间:618年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都城:长安

鲁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 第1课鸦片战争 一、虎门销烟——鸦片战争的导火索 时间:1839年6月3日 1、英国走私鸦片的原因:扭转对华贸易逆差,从中牟取暴利。 2、鸦片走私对中国的危害:①白银外流,造成清政府的财政危机,②银价上涨,造成“银贵钱贱”,③腐蚀统治机构,④毒害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严重虚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3、林则徐禁烟的目的是:维护清政府的统治。 4、从鸦片的危害给我们的启示: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5、意义:林则徐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史上民族英雄。(关天培在虎门之战中为国捐躯) 二、鸦片战争 1、原因:直接原因:罪恶的鸦片走私受到中国抵制,虎门销烟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根本原因:为了开辟国外市场(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工业原料。 条件:19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2、1840年6月—1842年8月 3、《南京条约》—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1842年) 主要内容: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元;③、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协定关税)。4、鸦片战争的影响: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根本原因);中国政治制度经济军事落后;英国经济军事实力的强大。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的列强侵华罪行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0—1860.10) 1、原因: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修改条约被清政府拒绝) 侵略国家: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 2、火烧圆明园: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 3、法国大作家雨果说:“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之一炬。原来胜利就是一场掠夺。”“夏宫”指的是圆明园;“两个强盗”指的是英法联军。“抢劫”和“付诸一炬”指的是:火烧圆明园。时间是1860年。 4、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瑷珲条约》割占领土面积最大) 5、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太平天国运动 性质: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爱国运动 1851年,洪秀全在金田村发动农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1853年,太平军占领南京,把南京改为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 1860年,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成立了“洋枪队”,头目华尔。8月,太平军将领李秀成取得青浦大捷,大败洋枪队 1862年9月,在慈溪的战斗中,太平军击毙洋枪队头目华尔,严惩了洋枪队。 1864年,由于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被镇压下去。 失败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测试卷_附答案

期末考试卷 100分)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选项代号填入表格中对应的题号下面)历史上有不少贡献,其中最重要的贡献是() 北B.建立三省六部制 D.开通大运河 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该诗句是说唐太宗() B.虚心纳谏C.科举取士D.勤政爱民 郊的著名诗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里的“线”绝不可能是①麻线②丝线③棉线④尼龙线() .③④C.④①D.②③ 哪些是鉴真和玄奘的共同之处?() 僧人②都在唐朝的对外交往中有重大贡献③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辛④都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② 会呈现前所未有的“开元盛世”是在()统治时期 B.武则天C.唐太宗D.唐玄宗 的农具有:①耧车②曲辕车③翻车④筒车() .③④C.①③D.②④ 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这首诗描述的是哪个民族的生活() B.女真族C.汉族D.匈奴族 的被誉为“世界建桥史上的一个奇迹”的是() B.泸定桥C.赵州桥D.西安灞桥 圣”的唐代著名诗人是() B C 代宋元时期的科技发明中,为推动世界文化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是() B.造纸术C.指南针D.火药 数百万家,尽仰石炭,无一家燃薪者”这一记载所反映的历史是() 域人以石油作燃料 民以石油作燃料 民以煤炭作燃料 我国最早以煤炭作燃料的地区 ,劳动者多穿小袖狭身的短衣,主要是因为() 出了严格的规定B.受北方少数民族的影响 产劳动D.受国外风俗习惯的影响 春图》中的“春”所指的节日与下列哪一句诗所指的相同?() 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最完整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结构图(精华版)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结构图 七年级历史教材为中国古代史内容,隐含着丰富的历史知识,由于受到教材篇幅的限制等原因,编写者往往会将其情感隐匿于教材之 中。下面由为你提供的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结构图,希望大 家喜欢。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结构图欣赏一、隋朝的建立、统一和灭亡 1 、隋的建立:581 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 、隋的统一: 时间:589 年,隋朝灭陈,统一南北。 隋实现重新统一的原因:①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 ②北方:经过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民族界限缩小,为南北统一创造 了条件;南方:江南经济的发展,南北人民要求结束分裂局面,加强 双方的经济交流。③隋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陈朝统治腐败,力量衰弱。 意义: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二百七十多年的分裂、对峙局面,开 创隋唐时期三百二十余年的“大一统”局面,为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 奠定了基础。 3 、隋的灭亡:暴政引起农民起义,公元618 年,隋炀帝在江都

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二、隋朝经济的繁荣──“开皇之治” 1 、表现:人口激增,垦田扩大、粮仓丰实。 2 、原因: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生产; ③统治者提倡节俭。 3 、隋文帝在位时期,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 荣发展,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二三、大运河的开通 1 、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 、开通原因:①隋文帝在位的二十多年里,国家治理得比较好,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这就使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具备了经济实力。 ②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③有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 3 、时间、人物:隋炀帝从605 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 运河。 4 、中心、起始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5 、长度及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6 、四个组成部分(自北向南):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7 、连接五条河流(自北向南):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8 、流通七省区:(略) 9 、开通的作用: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大大促进了

【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

【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七年级下册 历史知识点 学习七年级历史知识有两忌,自高和自狭。下面是X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仅供参考。 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一) 经济重心的南移 一,南方农业的发展 1,原因: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代:①南方战乱少;②南迁的中原人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③自然条件的变化;④引进新品种——从越南引进占城稻. 2,表现:①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水稻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首位,主要产地在南方.②棉花的种植,由两广,福建扩展到长江流域.③茶树的栽培有很大发展,江南的丘陵地区新辟许多茶园. 二,南方手工业的兴旺 1,纺织业和棉织业:蜀地的丝织品"号为冠天下";江浙丝绸产量高;从海南岛兴起的棉织业,南宋已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 2,制瓷业: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浙江哥窑烧纸的冰裂纹瓷器,给人别致美感.北宋兴起的景德

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 3,造船业:宋朝的造船业居世界首位,广州,泉州造船也发达 三,南方商业的繁荣 1,商业都市:南宋时最大的商业都市是临安,其繁荣程度远远超过北宋时的开封,而且还出现有早市,夜市. 2.海外贸易:宋朝海外贸易超过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3.最早的纸币: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南宋时,纸币发展形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纸币的产生,有利于商业发展. 四,结论: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于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主要阶段及其原因: 从西晋末年至隋唐五代期间,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经济之所以开始趋于平衡的原因是:①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②从西晋后期,北方大量南迁人口,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③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比较比较安定;④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的融合,加速经济发展;⑤南北方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卷附答案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卷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三朝治国措施的共同点是重视人才、任用贤能。下面历史人物中哪些是在唐玄宗时被提拔担任宰相的( ) ①房玄龄②杜如晦③魏征④姚崇⑤宋 A.①② B.③④⑤ C.①②③ D.④⑤ 2、严格官员管理健全监察制度是防止政府权力被滥用的重要途径。为此秦始皇时期设立了( )A.丞相 B.御史大夫 C.门下省 D.军机处 3、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该诗句是说唐太宗( ) A.善于用人 B.虚心纳谏 C.科举取士 D.勤政爱民( ) 4、在学习郑和下西洋时,老师要求学生用两句话评价郑和及其远 洋活动,同学们积极发言。下面是当时的发言记录:小明和平使者, 扬威异域;小刚探寻新路,寻找黄金;小强友好往来,促动交流;小华殖 民先驱,海盗鼻祖。其中准确的是( ) A、小强和小华 B、小华和小明 C、小明和小强 D、小明和小刚 5、在一次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回答记者关于物价上涨的问题时说,“我一边看网,一边脑子里想起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温总理所引的话体现了百家争鸣时期哪 一学派的思想主张( )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6、为“唐风洋溢奈良城”做出贡献的中国僧人是( ) A、鉴真 B、玄奘 C、阿倍仲麻侣 D、一行 7、“杯酒释兵权”是下列哪位皇帝的作为?( )

A.唐高祖 B.宋太祖 C.宋真宗 D.宋高宗 8、杨家将的故事流传至今已有800多年了,这些故事反映的是澶渊之盟订立之前( ) A、北宋与辽的争战 B、北宋与金的争战 C、南宋与辽的争战 D、南宋与金的争战 9、下列我国古代外贸港口中,属于两宋时期的名港是( ) ①扬州②杭州③广州④泉州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0、魏晋南北朝以来,全国经济重心出现南移的趋势,到( )时,南方已成为全国经济的重心。 A.隋朝 B.唐朝 C.南宋 D.明朝 11、走进《清明上河图》,我们能够感受到北宋城市市民真实的日常生活,下面哪些是他们日常生活的写照?( ) ①能够去夜市买东西②边喝着茶边在瓦子里看杂技表演③普通百姓能够穿多种颜色的衣服④大街上店铺林立,你能够随意吃到各种风味小吃⑤城市平民都住着高大宽敞的瓦顶平房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④⑤ D.②③⑤ 12、“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它最早出现于( ) A.北宋、东京 B.北宋、四川 C.南宋、临安 D.南宋、广州 13、“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这个史书记载反映的是下列哪个王朝的兴起? ( ) A.宋 B.元 C.明 D.清 14、被毛泽东称为“一代天骄”的历史人物是( ) A.成吉思汗 B.忽必烈 C.唐太宗 D.宋太祖 15、军机大臣是协助皇帝处理军务的官员,这个官职最早出现在( )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测试题(带答案)

1.我国古代的伟大工程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与精神的底蕴。隋朝时修筑的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工程是 A.大运河 B.赵州桥 C.长城 D.故宫 2.唐太宗有句名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此他采取了哪些措施:①重视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②注意戒奢从简③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④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3.“自古男人掌朝纲,谁料女杰作俊贤。重拳击碎贪腐吏,玉手托起清廉官。”诗中提到的皇帝历经千年,褒贬不一,但还是有人称赞其统治是“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这位皇帝的突出贡献是:①戒奢从简,虚心纳谏②增设殿试和武举,完善科举③重视发展农业生产④选拔贤才 A. 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4.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如果你生活在当时,可以看到:①各种肤色的外国人在长安城内经商②农民用曲辕犁在农田里耕地 ③农民在长安的坊里出售农产品④筒车不分昼夜地灌溉田地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5.“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客观史实,反映出唐朝的时代特征是: A. 对外开放 B. 经济繁荣 C. 政治清明 D. 交通发达

6.某班同学围绕“唐朝开明的少数民族政策”这一主题进行探究学习,收集的相关史实中与该主题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A.玄奘西游天竺B.文成公主入藏C.设置安西都护府D.册封南诏首领 7.下列历史现象能够说明隋唐社会“繁荣与开放”的有:①贞观之治 ②“唐蕃和同为一家”③鉴真东渡④发明雕版印刷术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8.图片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资料。小丽在自主学习中搜集到以下一组图片,她要为这组图片拟定一个共同的标题,最恰当的应是: A. 祖国统一 B.中外交往 C. 民族团结 D. 抵抗侵略9.进行研究性学习需要针对性地收集资料,下列收集到的图片确立的研究主题应是 宋代针铺商标清明上河图交子南宋海船A.宋代商业繁荣B.民族政权并立C.元朝国家统一D.大都闻名世界 10.“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成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下列史实哪一项是该盟约的影响? A.辽军攻宋发生澶州之战B.北宋应允给辽岁币 C.以后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D.宋辽以淮水到大散关为界11. 某班历史课堂就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展开讨论,支持宋代已完成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 学习七年级历史知识的第一步一一就是求知。下面X给大家分享一些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大家快来跟X 一起欣赏吧。 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第四课科举制的创立 1、隋朝创立:隋文帝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分科取士)。隋炀帝正式设置进士科,标志科举制正式诞生。 2、唐朝完善:唐朝科举制度以进士和明经两科最为重 要。唐朝时期完善科举制度人物是唐太宗、唐玄宗和武则天。 唐太宗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扩充了国学的规模;武则天 开创了殿试、武举;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3、影响:科举制诞生之后,选拔官吏的权力也由地方 集中到了朝廷。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XX 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4、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1300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 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一)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在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 ①造纸术的发明,为人类提供了经济、便利的书写材料, 是人类文字载体的革命;②印刷术的出现,加快了文化的传播,改变

了欧洲只有上等人才能读书的状况;③指南针发明 及应用于航海,促进了中国航海事业的发展,为欧洲航海家进行发现美洲和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④火药武器的使用,改变了作战方式,帮助欧洲资产阶级摧毁了封建堡垒,加速了欧洲的历史进程。 两位杰出科学家: ①北宋时期科学家沈括的科学成就有、创制“十二气 历”。②元朝时著名天文学家和水利专家郭守敬的科学成就有测定一年为天,与现在公历的公历基本相同,但比现行公历的确立早约三百年。 什么因素促使宋元时期科技得到如此巨大的成就?” 宋元时期政治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各民族各地区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承继隋唐时期文化和吸收外来文化、各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和辛勤的劳动等等。 史学:北宋的司马光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他编写的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 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二) “和同为一家” 1、唐朝的民族政策开明的民族政策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2.突厥与唐朝关系唐太宗派兵打败东突厥,俘获其首领颉利可

人教版初一历史下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历史期末试卷 第?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正确的。 1.隋朝的统治繁荣一时,但很快便因隋炀帝的暴政而被农民起义所覆灭,它类似于下列哪一个朝代A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西晋 2.“赵州桥什么人儿修?玉石栏杆什么人留?什么人骑驴桥上走?什么人推车轧了一道沟?赵州桥鲁班爷修,玉石栏杆圣人留,张果老骑驴桥上走,柴王爷推车轧了一道沟。”这是河北民歌《小放牛》的歌词,它是根据当地民间传说编成的,并广泛流传到今天。其实,赵州桥并不是鲁班修建的,它的设计和主持建造者是D A.祖冲之 B.贾思勰 C.僧一行 D.李春 3.上书唐朝皇帝说吐蕃和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的吐蕃赞普是A A.松赞干布 B.尺带珠丹 C.尺尊东赞 D.骨力斐罗 4. 我国封建社会最为繁盛的治世局面是D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康乾盛世 D.开元盛世 5.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A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6.你要查找五代的历史,需要阅读A A.《资治通鉴》 B.《马可·波罗行纪》 C.《梦溪笔谈》 D.《贞观政要》 7.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在北宋时期的D A.山东 B.东京 C.杭州 D.四川 8.“瓦子”在宋代城市的盛行,主要是因为B A.士大夫的提倡 B.市民阶层的不断壮大 C.农民的需要 D.达官贵人的需要 9.下列关于科举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A.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B.直到明朝末年才被废除

C.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D.使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10.生活在两宋之交,其词具有:“风格委婉,感情真挚,善用口语,清新自然”特点的是A A.苏轼 B.关汉卿 C.辛弃疾 D.李清照 11.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开始于 B A.战国 B.北宋 C.南宋 D.明朝 12.岳飞受到人民尊敬的主要原因是C A.他对皇帝忠心耿耿 B.他遭奸臣谋害 C.他训练出纪律严明的岳家军 D.他坚持抗金的正义斗争 13.王安石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诗描写了哪个朝代的节日欢乐气氛 C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14.明太祖所设立的直属中央的三司中,分管民政和财政的是D A.按察司 B.都司 C.民政司 D.布政司 15.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的事件是D A.创立八旗制度 B.在中央设置内阁 C.设置议政王大臣会议 D.设立军机处 16.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是D A.红楼梦 B.西游记 C.水浒传 D.三国演义 17.明朝的倭寇是指当时A A.骚扰我国沿海的日本武士、商人和海盗 B.侵扰黑龙江流域的俄国人

精选2019-2020年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鲁教版习题精选

精选2019-2020年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鲁教版习题精选 第1题【单选题】 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推动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的方针是( ) A、“长期共存” B、“肝胆相照” C、“求同存异” D、“荣辱与共”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万隆会议召开的时间是( ) A、1953年 B、1954年 C、1955年 D、1956年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同学们在自主学习时搜集了一组我国领导人参与重大活动的照片。为这组照片确定一个最恰当的主题( )

A、人类命运国际和平 B、亚非崛起民族独立 C、制度演进中国作用 D、世界舞台中国角色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2004年1 2月,印度尼西亚发生了强烈的地震和海啸,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50年前在该国举行的一次亚非国际会议是( )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开罗会议 D、第26届联大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是( ) A、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 B、1955年的亚非会议 C、1955年的万隆会议 D、2001年的APEC会议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下列外交活动中,最能反映当今中国经济走向世界的重大外交活动是( ) A、参加万隆会议 B、重返联合国 C、加入WTO D、中美建交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周恩来总理是中国近代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下列与他相关的史实是( ) 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②领导秋收起义 ③参加重庆谈判④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解析】: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繁荣与开放是隋唐社会的时代特征。 一、隋朝的建立和统一(三个时间和一个基本观点)(581年-618年) 建立:581年(杨坚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杨坚就是隋文帝) 统一: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灭亡:618年(隋炀帝二世而亡) 基本观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二、隋朝在诸多方面创规立制,是一个创新的朝代,开创了中国历史新局面。 具体表现在:在经济方面开通了连接南北的大运河; 选官制度上开始实行科举制。 1、大运河的开通(隋炀帝)▲▲▲ 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 统治。 中心、起始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 京),南至余杭(今杭州)。 长度及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 的运河。 四个组成部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连接五条河流: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开通的作用:(意义和影响) 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 文化交流。(消极作用):但也给人民带来了沉重 的负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2、科举制(隋炀帝)▲▲▲ 确立:隋炀帝设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创立。 完善(唐朝):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进士科最为重要。武则天:首创殿试。 科举制的积极影响: ①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②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 1300多年。三、隋朝的灭亡 原因:隋炀帝的残暴统治。时间:618年 一、唐朝的建立和统一(618年-907年) 618年,李渊建立唐朝,以长安为都城,李渊就是唐高祖,并实现了全国的统一。 二、唐太宗(李世民)与“贞观之治” (1)主观原因:他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因此,他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2)客观措施: ①任用贤能。唐太宗广纳贤才,有敢于直言的魏征;知人善任,房玄龄善于谋略,杜如晦敢于决断(房谋杜断),他们都是贞观时期著名的宰相。 ②政治方面。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 ③经济方面。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3)君民关系:“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 三、女皇武则天 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在科举考试方面创立了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世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四、唐玄宗与“开元盛世”(唐朝最鼎盛时期) 措施:①任用贤能。任用贤相姚崇和宋璟,实施了一系列改革。 ②政治方面:整顿吏治,裁减冗员。 ③经济方面: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④文化方面: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唐玄宗统治时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尤藏万家室) 一、经济的繁荣 1、农业:出现了曲辕犁和灌溉工具筒车。 2、手工业:纺织业品种繁多,蜀锦冠于全国;陶瓷器生产水平也很高,越窑的青瓷 、邢窑的白瓷、闻名中外的唐三彩。 3、商业:长安城人口百万,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