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学课后习题答案

晶体学课后习题答案
晶体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习题

1.晶体与非晶体最本质的区别是什么?准晶体是一种什么物态?

答:晶体和非晶体均为固体,但它们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晶体是具有格子构造的固体,即晶体的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做周期性重复排列。而非晶体不具有格子构造。晶体具有远程规律和近程规律,非晶体只有近程规律。准晶态也不具有格子构造,即内部质点也没有平移周期,但其内部质点排列具有远程规律。因此,这种物态介于晶体和非晶体之间。

2.在某一晶体结构中,同种质点都是相当点吗?为什么?

答:晶体结构中的同种质点并不一定都是相当点。因为相当点是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点:a.点的内容相同;b.点的周围环境相同。同种质点只满足了第一个条件,并不一定能够满足第二个条件。因此,晶体结构中的同种质点并不一定都是相当点。

3.从格子构造观点出发,说明晶体的基本性质。

答:晶体具有六个宏观的基本性质,这些性质是受其微观世界特点,即格子构造所决定的。现分别变述:

a.自限性晶体的多面体外形是其格子构造在外形上的直接反映。晶面、晶棱与角顶分别与格子构造中的面网、行列和结点相对应。从而导致了晶体在适当的条件下往往自发地形成几何多面体外形的性质。

b.均一性因为晶体是具有格子构造的固体,在同一晶体的各个不同部分,化学成分与晶体结构都是相同的,所以晶体的各个部分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也是相同的。

c.异向性同一晶体中,由于内部质点在不同方向上的排布一般是不同的。因此,晶体的性质也随方向的不同有所差异。

d.对称性晶体的格子构造本身就是质点周期性重复排列,这本身就是一种对称性;体现在宏观上就是晶体相同的外形和物理性质在不同的方向上能够有规律地重复出现。

e.最小内能性晶体的格子构造使得其内部质点的排布是质点间引力和斥力达到平衡的结果。无论质点间的距离增大或缩小,都将导致质点的相对势能增加。因此,在相同的温度条件下,晶体比非晶体的内能要小;相对于气体和液体来说,晶体的内能更小。

f.稳定性内能越小越稳定,晶体的稳定性是最小内能性的必然结果。

4.找出图1-2a中晶体平面结构中的相当点并画出平面空间格子(即面网)。

答:取其中一个Si原子为研究对象,找出其相当点并画出其空间格子(见下图)

第二章习题

1.讨论一个晶面在与赤道平面平行、斜交或垂直时,投影点与投影基圆之间的距离关系。答:根据晶面极射赤平投影的步骤和方法可知:与赤道平面平行的晶面投影点位于基圆的圆心,斜交的晶面投影点位于基圆的内部,直立的晶面投影点位于基圆上。根据这一规律可知,投影点与基圆的距离由远及近顺序分别为与赤道平面平行的晶面、斜交的晶面和垂直的晶面。

2.作立方体、四方柱的各晶面投影,讨论它们的关系。

答:立方体有六个晶面,其极射赤平投影点有六个投影点。四方柱由四个晶面组成,其投影点只有四个。四方柱的四个投影点的分布与立方体直立的四个晶面的投影点位置相同。如果将四方柱顶底面也投影,则立方体与四方柱投影结果一样,由此说明,投影图不能放映晶体的具体形状,只能反映各晶面的夹角情况。

3.已知磷灰石晶体上(见附图),m∧m=60°,m∧r=40°,作其所有晶面的投影,并在投影图中求r∧r=?

答:晶面的极射赤平投影点见右图。在吴氏网中,将两个相邻的r晶面投影点旋转到过同一条大圆弧,在这条大圆弧上读取两点之间的刻度即为r∧r=42o。

4.作立方体上所有对称面的极射赤平投影。

1.总结对称轴、对称面在晶体上可能出现的位置。

答:在晶体中对称轴一般出现在三个位置:a.角顶;b.晶棱的中点;c.晶面的中心。而对称面一般出现在两个位置:a.垂直平分晶棱或晶面;b.包含晶棱。

2.旋转反伸操作是由两个操作复合而成的,这两个操作可以都是对称操作,也可以都是非对称操作,请举例说明之。

答:旋转反伸轴L i3是由L3及C的操作复合而成,在有L i3的地方是有L3和C

存在的,这两个操作本身就是对称操作;旋转反伸轴L i6是有L6和C的操作复合而成,在有L i6的地方并没有L6和C存在的,即这两个操作本身是非对称操作,但两个非对称操作复合可以形成一个对称操作。

3.用万能公式证明:L i2=P⊥,L i6=L3+P⊥(提示:L i n=L n×C;L3+L2∥=L6)

证明:∵L i2=L2×C,而万能公式中L2×C= P⊥

∴L i2=P⊥

∵L i6=L6×C,将L3+L2∥=L6代入可得:L i6=(L3+L2∥)× C = L3+(L2 ×C)

= L3+P

4.L33L24P属于什么晶系?为什么?

答:它属于六方晶系。因为L33L24P也可以写成L i63L23P,而L i6为六次轴,级别比L3的轴次要高,因此在晶体分类中我们一般将L i63L23P归属六方晶系。5.找出晶体模型上的对称要素,分析晶体上这些对称要素共存符合于哪一条组合定理?写出晶体的对称型、晶系。

答:这一题需要模型配合动手操作才能够完成。因此简单介绍一下步骤:

1)根据各种对称要素在晶体中可能出现的位置,找出晶体中所有的对称要素;

2)结合对称型的推导(课本P32,表3-2)来分析这些对称要素共存所符合的组合定律;

3)根据找出的对称要素,按照一定的书写原则写出对称型;

4)根据晶体对称分类中晶系的划分原则,确定其所属的晶系。

第四章习题

1.总结下列对称型中,各对称要素在空间的分布特点,它们与三个晶轴的关系:m3m,m3,3m。

答:在m3m对称型中,其所有对称要素为3L44L36L29PC。其中对称中心C在原点;3个P分别垂直于其中一个结晶轴,另外6个P分别处于两个结晶轴夹角平分线处;6个L2分别是任意两个结晶轴的对角线;4和L3分别位于三个结晶轴的体对角线处,3个L4相互垂直且分别与一个结晶轴重合。

在m3对称型中,其所有对称要素为3L24L33PC。其中对称中心C在原点;3个P相互垂直且分别垂直于其中一个结晶轴;4和L3分别位于三个结晶轴的体对角线处,3个L2相互垂直且分别与一个结晶轴重合。

在3m对称型中,其所有对称要素为L33P。L3与Z轴重合,3个P分别垂直于X、Y、U轴。

2.区别下列对称型的国际符号:

23与32 3m与m3 6/mmm与6mm

3m与mm 4/mmm与mmm m3m与mmm

答:首先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对称型的国际符号展示的对称要素,确定它们所属的晶系。然后将对称要素按照国际符号书写的方位分别置于其所在的位置。最后根据对称要素组合定律将完整的对称型推导出来。

23与32:23为等轴晶系,对称型全面符号为3L24L3;32为三方晶系,对称型全面符号为L33L2。

3m与m3:3m为三方晶系,对称型全面符号为L33P;m3为等轴晶系,对称

型全面符号为3L24L33PC。

6/mmm与6mm:6/mmm为六方晶系,对称型全面符号为L66L27PC;6mm为六方晶系,对称型全面符号为L66P。

3m与mm:3m为三方晶系,对称型全面符号为L33P;mm为斜方晶系,对称型全面符号为L22P

4/mmm与mmm:4/mmm为四方晶系,对称型全面符号为L44L25PC;mmm

为斜方晶系,对称型全面符号为3L23PC。

m3m与mmm:m3m为等轴晶系,对称型全面符号为3L44L36L29PC;mmm为斜方晶系,对称型全面符号为3L23PC。

3.观察晶体模型,找出各模型上的对称要素,确定对称型及国际符号,并画出对称要素的赤平投影。

答:这一题需要模型配合动手操作才能够完成。因此简单介绍一下步骤:

1)根据各种对称要素在晶体中可能出现的位置,找出晶体中所有的对称要素;2)写出其对称型后,根据晶体对称分类中晶系的划分原则,确定其所属的晶系;3)按照晶体的定向原则(课本P42-43,表4-1)给晶体定向;

4)按照对称型国际符号的书写原则(课本P56,表4-3)写出对称型的国际符号;5)将对称要素分别用极射赤平投影的方法投影到平面上。投影的顺序一般为先投影对称面,接着投影对称轴最后投影对称中心。

4.同一晶带的晶面,在极射赤平投影图中怎样分布?

答:同一晶带的晶面的投影先投到投影球上,它们分布在同一个大圆上。用极射赤平投影的方法投影到水平面上可以出现三种情况:分布在基圆上(水平的大圆);分布在一条直径上(直立的大圆);分布在一条大圆弧上(倾斜的大圆)。同一晶带的晶面投影在同一大圆上,因为同一晶带的晶面其法线处于同一圆切面上。

5.下列晶面哪些属于[001]晶带?哪些属于[010]晶带?哪些晶面为[001]与[010]二晶带所共有?

(100),(010),(001),(00),(00),(00),(0),(110),(011),(0),(101),(01),(10),(10),(10),(0),(01),(01)。

答:属于[001]的晶面有:(100),(010),(00),(00),(0),(110),(10),(10)。

属于[010]的晶面有:(100),(001),(00),(00),(101),(01),(10),(0)。

为[001]与[010]二晶带所共有:(100),(00)。

6 判定晶面与晶面,晶面与晶棱,晶棱与晶棱之间的空间关系(平行,垂直或斜交):(1) 等轴晶系、四方晶系及斜方晶系晶体:(001)与[001];(010)与[010];[110]与[001];(110)与(010)。

(2) 单斜晶系晶体:(001)与[001];[100]与[001];(001)与(100);(100)与(010)。

(3) 三、六方晶系晶体:(100)与(0001);(100)与(110);(100)与(101);

(0001)与(110)。

答:(1)等轴晶系中(001)与[001]垂直;(010)与[010]垂直;[110]与[001]垂直;(110)与(010)斜交。

四方晶系中(001)与[001]垂直;(010)与[010]垂直;[110]与[001]垂直;(110)与(010)斜交。

斜方晶系中(001)与[001]垂直;(010)与[010]垂直;[110]与[001]垂直;(110)与(010)斜交。

(2)单斜晶系中(001)与[001]斜交;[100]与[001]斜交;(001)与(100)斜交;(100)与(010)垂直。

(3)三、六方晶系中(100)与(0001)垂直;(100)与(110)斜交;(100)与(101)斜交;(0001)与(110)垂直。

第五章习题

1.可不可以说立方体单形也可以分成三对平行双面,为什么?

答:不可以。因为根据单形的定义“单形是一组由对称要素联系起来的晶面”。立方体的六个晶面全部都可以由其对称型m3m联系起来的,所以他们不能分开为三对平行双面,如果将立方体的晶面分解成为3对平行双面,则三对平行双面间不能够通过对称要素联系起来。所以不能够分开。

2.晶面与任何一个对称型的位置关系最多只能有7种,所以一个晶体上最多只能有7个单形相聚构成聚形,此话正确与否?

答:这句话不正确。虽然一个对称型最多只能有7种单形,但多个同一种单形可以在同一晶体上相聚(如:多个具有L4PC对称型的四方双锥可以相聚在一起),因此一个晶体中单形的数目可以超过7个。这句话改为“一个晶体上最多只能有7种单形相聚构成聚形”即可。

3.根据单形的几何形态得出:立方体的对称型为m3m,五角十二面体的对称型为m3,它们的对称型不同,所以不能相聚,对吗?为什么?

答:这一结论不对。因为“立方体的对称型为m3m,五角十二面体的对称型为m3”是从几何单形的角度得出的结果。而单形相聚原则中所说的单形是结晶单

形。所以该结论有偷梁换柱之嫌。实际上立方体的结晶单形有5种对称型,其中就有一种为m3,具有这种对称型的立方体就能够与五角十二面体相聚。

4.为什么在三方晶系(除3外)和六方晶系(除外),其他对称型都有六方柱这一单形?这些六方柱对称一样吗?为什么?

答:这些六方柱都是结晶单形(课本P70,表5-5),它们的对称型可以属于三方、六方晶系的,它们的外形相同但对称不同。因为结晶单形不仅考虑几何外形还要考虑对称程度。

5.在同一晶体中能否出现两个相同形号的单形?

答:不能。如果出现相同形号的单形,它们对应的晶面的空间方位相同,它们的晶面将重合或平行在一起。

6.菱面体与六方柱能否相聚?相聚之后其对称型属于3,m还是6/mmm?为什么?

答:菱面体和六方柱能够相聚。相聚后对称型为m。因为根据课本P70,表5-5-5和P71,5-6,对称型3中没有菱面体和六方柱,6/mmm中也没有菱面体这一单

形。在m中既有菱面体又有六方柱。所以相聚后对称型可以为m。

7.在聚形中如何区分下列单形:斜方柱与四方柱;斜方双锥、四方双锥与八面体;三方单锥与四面体;三方双锥与菱面体;菱形十二面体与五角十二面体。

答:斜方柱的横截面为菱形,四方柱的横截面为正方形。斜方双锥的三个切面均为菱形,四方双锥的横切面为正方形,两个纵切面为菱形,八面体的三个切面均为正方形。三方单锥只有3个晶面,四面体有4个晶面。三方双锥晶面不能两两相互平行,而菱面体的晶面则可以。菱形十二面体的单形符号为{110}而五角十二面体的单形符号为{hk0}。

8.在等轴晶系中下列单形符号代表哪些常见单形:{100},{110},{111}。

答:{100}立方体,{110}菱形十二面体,{111}八面体和四面体。

9.等轴晶系、四方晶系和低级晶族中的(111)都与三个晶轴正端等交吗?{111}各代表什么单形?

答:不是,只有等轴晶系的(111)与三个晶轴正端等交。等轴晶系中{111}代表八面体或四面体。四方晶系中{111}可代表四方双锥、四方四面体等。斜方晶系中{111}代表斜方双锥。因为只有等轴晶系的三个晶轴上的轴单位相等,四方晶系、低级晶族的三个晶轴上的轴单位不同,所以即使是晶面(111)也不代表与三轴等交。

10.写出各晶系常见单形及单形符号,并总结归纳以下单形形号在各晶系中各代表什么单形? {100},{110},{111},{101},{100},{110},{111}。

{101}{100}{110}{111}11.在极射赤平投影图中找出2/m、mmm、4/mmm、m3、m3m对称型中的最小重复单位,

并设置七个原始位置推导单形。

12.柱类单形是否都与Z轴平行?

答:不是。斜方柱就可以不平行于Z轴,如斜方柱{011}、{111}等。

13.分析晶体模型,找出它们的对称型、国际符号、晶系、定向原则、单形名称和单形符号,并作各模型上对称要素及单形代表晶面的赤平投影。

答:步骤为:

1)根据对称要素可能出现的位置,运用对称要素组合定律,找出所有对称要素,确定对称型。

2)根据晶体对称分类中晶系的划分原则,确定其所属的晶系。

3)按照晶体的定向原则(课本P42-43,表4-1)给晶体定向。

4)按照对称型国际符号的书写原则(课本P56,表4-3)写出对称型的国际符号。

5)判断组成聚形的单形的个数

6)确定单形的名称和单形符号。判断单形名称可以依据的内容:

(1)单形晶面的个数;

(2)单形晶面间的关系;

(3)单性与结晶轴的关系;

(4)单形符号;

7)绘制晶体对称型和代表性晶面的极射赤平投影图。

14.已知一个菱面体为32对称型,这个菱面体是否有左右形之分?

答:这个菱面体有左右形之分。因为32对称型的对称性有左-右形之分,这是结晶单形意义上的左-右形。

第六章习题

1.将二次轴取作Z轴,用操作矩阵证明万能公式(即2(L2)、(C)、m(P)中任两个的复合操作等于第三个的操作)。

答:首先确定表示各个对称操作的矩阵:

2(L2):(C):m(P):

然后进行计算:

2(L2)×(C)=×== m(P)

2(L2)×m(P)=×==(C)

(C)×m(P)=×==2(L2)

2.用矩阵运算证明点群4{41,42,43,44}符合群的四个基本条件。

证明:表示点群4的四个元素的矩阵分别为:

41:42:43:44:

其中42为41的矩阵自乘两次得到,43则自乘3次,等等。

(1)封闭性

例如:

41×42=×== 43

(2)结合律

同样可以用矩阵验证:(41×42)×43=41×(42×43)

(3)单位元

单位元为44 = 1

(4)逆元素

群中每一个元素都有逆元素,逆元素为每个元素的反向操作。

例如:41的逆操作即为43

3.用矩阵运算证明点群mm2符合群的四个基本条件。

证明:点群mm2的群元素为{2(平行Z轴),m(⊥X),m(⊥Y),1}(1)封闭性

2×m(⊥X)=×== m(⊥Y)

(2)结合律

同样可以用矩阵验证:(2×m(⊥X))×m(⊥Y)=2×(m(⊥X)×m(⊥Y))(3)单位元

单位元为1

(4)逆元素

群中每一个元素都有逆元素,逆元素为每个元素的反向操作

4.某一点(x,y,z)在经过点群2/m的所有对称要素操作后会,最终产生什么结果?这一结果说明了群的什么性质?

答:某一点(x,y,z)经过对称面m的操作产生点(x,-y,z),再经过对称轴2的操作产生点(-x,-y,-z),再经过对称中心的操作产生点(x,y,z),即回到了原来的出发点。这一结果说明了群的封闭性。

第七章习题

1.有一个mm2对称平面图形,请你划出其最小重复单位的平行四边形。

答:平行四边形见右图

2.说明为什么只有14种空间格子?

答:空间格子根据外形可以分为7种,根据结点分布可以分为4种。布拉维格子同时考虑外形和结点分布两个方面,按道理应该有28种。但28种中有些格子不能满足晶体的对称,如:立方底心格子,不能满足等轴晶系的对称,另外一些格子可以转换成更简单的格子,如:四方底心格子可以转换成为体积更小的四方原始格子。排除以上两种情况的格子,所以布拉维格子只有14种。

3.分析金红石晶体结构模型,找出图7-16中空间群各内部对称要素。

答:金红石晶体结构中的内部对称要素有:42,2,m,n,。图中的空间群内部对称要素分别标注在下图中:

4.Fd3m是晶体的什么符号?从该符号中可以看出该晶体是属于什么晶系?具什么格子类型?有些什么对称要素?

答:Fd3m是空间群的国际符号。该符号第二部分可以看出该晶体属于等轴晶系。具有立方面心格子。从符号上看,微观对称有金刚石型滑移面d,对称轴3,对称面m。该晶体对应的点群的国际符号为m3m,该点群具有的宏观对称要素为

3L44L36L29PC。

5.在一个实际晶体结构中,同种原子(或离子)一定是等效点吗?一定是相当点吗?如果从实际晶体结构中画出了空间格子,空间格子上的所有点都是相当点吗?都是等效点吗?

答:实际晶体结构中,同种质点不一定是等效点,一定要是通过对称操作能重合的点才是等效点。例如:因为同种质点在晶体中可以占据不同的配位位置,对称性就不一样,如:铝的铝硅酸盐,这些铝离子不能通过内部对称要素联系在一起。

同种质点也不一定是相当点。因为相当点必须满足两个条件:质点相同,环境相同。同种质点的环境不一定相同,如:金红石晶胞中,角顶上的Ti4+与中心的

Ti4+的环境不同,故它们不是相当点。

空间格子中的点是相当点。因为从画空间格子的步骤来看,第一步就是找相当点,然后将相当点按照一定的原则连接成为空间格子。所以空间格子中的点是相当点。

空间格子中的点也是等效点。空间格子中的点是相当点,那么这些点本身是相同的质点,而且周围的环境一样,是可以通过平移操作重合在一起的。因此,它们符合等效点的定义,故空间格子中的点也是等效点。

第八章习题

1.以式(8-2)求出成核的临界半径rc。

答:式(8-2)ΔG=πr3ΔG v0+4πr2ΔG s0中,ΔG v0和ΔG s0为可以看作是常数,该式可以看成是ΔG和r间的函数。当r=r c时,ΔG达到最大值。此时,d(Δ

G)/d(r)=0。按照这一关系,对式(8-2)取导数,可变为:

d(ΔG)/d(r)=4πr2ΔG v0+8πrΔG s0=0

上式的计算结果为:

r=0或r=-2ΔG s0/ΔG v0

由于r c≠0,所以r c=-2ΔG s0/ΔG v0

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一块镜面,如果表面有尘埃,往上呵气时会形成雾状水覆盖在上面,但如果将镜面擦干净再呵气,不会形成一层雾状水。请用成核理论

解释之。

答:当镜面表面有尘埃的时候,尘埃可以作为“晶核”,呵气时,水蒸汽可以以尘埃为中心进行凝结。故可以在镜面上产生雾状水。将镜面刮干净后,尘埃消失。

再往上镜面上呵气,原先的“晶核”已经消失,水蒸气首先要形成结晶核,然后才能进一步结晶。因此不易形成雾状水。

3.说明层生长模型与螺旋生长模型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答:层生长理论和螺旋生长理论模型都是将生长质点假设为球形或立方体,生长界面也是简单的立方格子构造;它们的基本生长原理是一致的:新来质点占据三面凹角处的几率最大,二面凹角处次之。但是,它们的初始生长状态不同,层生长理论初始状态是一个完整的没有瑕疵的晶体结构,而螺旋生长理论初始状态是有缺陷的结构,如:位错等;层生长需要形成二维核,螺旋生长则借助于螺旋位错提供的凹角不断生长,不需要二维核。

4.论述晶面的生长速度与其面网密度之间的关系。

答:根据布拉维法则图示可知,垂直于面网密度小的方向是晶体生长速度快的方向,垂直于面网密度大的方向是晶体生长速度慢的方向。这样生长速度快的方向的晶面尖灭,生长速度慢的晶面保留,从而导致了实际晶面往往与面网密度大的面网平行的现象。

5.说明布拉维法则与PBC理论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答:布拉维法则主要是从晶体内部结构质点排布出发,讨论面网密度与实际晶面间的关系。而PBC理论则是从晶体结构中化学键分布特点来探讨晶面的生长发育。这两种理论可以相互符合:如面网密度大的面网所包含的PBC键链数目也多故生长速度慢。

第九章习题

1.请说明双晶面决不可能平行于单晶体中的对称面;双晶轴决不可能平行于单晶体中的偶次对称轴;双晶中心则决不可能与单晶体的对称中心并存。

答:这题可以用反证法说明。如果双晶面与单晶体的对称面平行,双晶的两个单体将成为同一个晶体,而不是双晶。后面的两种情况以此类推。

2.研究双晶的意义何在?

答:1)研究双晶对认清晶体连生的对称规律以及了解这些规律的晶体化学与晶体对称变化机制有理论意义。

2)研究双晶具有一定的地质意义。有的双晶是反映一定成因条件的标志。自然界矿物的机械双晶的出现可作为地质构造变动的一个标志。

3)研究双晶,包括研究双晶的形成及其人工消除,对提高某些晶体的工业利用价值以及有关矿床的评价也有重要的意义。对于某些晶体材料的利用,双晶具有破坏性作用。

3.斜长石(对称型)可能有卡斯巴双晶律和钠长石双晶律,为什么正长石(2/m对称型)只有卡斯巴双晶律而没有钠长石双晶律?

答:卡斯巴双晶的双晶律为:tl(双晶轴)∥Z轴,钠长石双晶律为:tp(双晶面)∥(010),tl(双晶轴)⊥(010)。斜长石的对称型为,对于以上两种双晶律,它既没有与双晶面平行的对称面,也没有与双晶轴平行的偶次轴。因此斜长石可以出现卡斯巴和钠长石两种双晶律。而正长石的对称型为2/m,它的L2⊥(010),P∥(010),对于钠长石律而言,正长石的L2∥tl,P∥tp,因此正长石不能够有钠长石律。

4.斜长石的卡-钠复合双晶中存在三种双晶律:钠长石律(双晶轴⊥(010)),卡斯巴律(双晶轴∥c轴),卡-钠复合律(双晶轴位于(010)面内但⊥c轴)。请问这三种双晶律的双晶要素共存符合于什么对称要素组合定理?

答:我们可以将双晶轴看成L2,双晶面看成P。这样钠长石律说明Y轴方向存在1个L2,卡斯巴双晶律说明Z轴方向存在1个L2,卡钠复合双晶律说明又一个新的L2,它与Y轴和Z轴均垂直。它们满足下面的对称要素组合定律:

L n×L2→L n nL2L2×L2→L22L2=3 L2

5.不同晶体之间形成规则连生(浮生或交生)的内部结构因素是什么?

答:不同晶体之间形成规则连生,主要取决于相互连生的晶体之间具有结构和成分上相似的面网。

第十章习题

1.等大球最紧密堆积有哪两种基本形式?所形成的结构的对称特点是什么?所形成的空隙类型与空隙数目怎样?

答:等大球最紧密堆积有六方最紧密堆积(ABAB……,两层重复)和立方最紧密堆积(ABCABC……,三层重复)两种基本形式。六方最紧密堆积的结构为六方对称,立方最紧密堆积的结构为立方对称。这两种类型形成的空隙类型和数目是相同的,空隙有两种类型——四面体空隙和八面体空隙。一个球体周围有6个八面体空隙和8个四面体空隙。

2.什么是配位数?什么是配位多面体?晶体结构中可以看成是由配位多面体连接而成的结构体系,也可以看成是由晶胞堆垛而成的结构体系,那么,配位多面体与晶胞怎么区分? 答:我们将晶体结构中,每个原子或离子周围最邻近的原子或异号离子的数目称为该原子或离子的配位数。以一个原子或离子为中心,将其周围与之成配位关系的原子或离子的中心连接起来所获得的多面体成为配位多面体。配位多面体与晶胞不同,晶胞是晶体结构中最小重复单元,晶体结构可以看成是由晶胞堆垛而形成的。配位多面体强调的是晶体结构中的结构基团,而晶胞体现的是晶体结构的重复周期与对称性,晶胞是人为的根据晶体本身的对称性划出来的,实际晶体结构中并不存在与晶胞相应的“结构基团”。

3.CsCl晶体结构中,Cs+为立方体配位,此结构中Cl-是作最紧密堆积吗?

答:此结构中Cl-离子不是最紧密堆积。因为等大球的最紧密堆积只有两种空隙——四面体空隙和八面体空隙。晶体结构中不会出现立方体配位。因此,CsCl 结构中的Cl-离子不是最紧密堆积。

4.用NaCl的晶体结构为例说明鲍林第二法则。

答:鲍林第二法则为“一个稳定的晶体结构中,从所有相邻的阳离子到达一个阴离子的静电键之总强度等于阴离子的电荷”。NaCl结构中,CN Cl-=6和CN Na+=6。每个Na+到达1个Cl-的静电强度为1/6,到达1个Cl-的总静电强度为1/6×6=1,与Cl-的电荷数相同。

5.类质同像的条件是什么?研究意义是什么?

答:形成类质同像替代的原因一方面取决于替代质点本身的性质,如原子、离子半径的大小、电价、离子类型、化学键性等;另一方面也取决于外部条件,如形成时的替代温度、压力、介质条件等。

研究类质同享的意义在于:1)了解元素的赋存状态及矿物化学成分的变化,以正确表示矿物的化学式。2)了解矿物物理性质变化的原因,从而可通过测定矿物的性质来确定其类质同像混入物的种类和数量。3)判断矿物晶体的形成条件。4)综合评价矿床及综合利用矿产资源。

6.同质多像转变过程中,高温、高压形成的变体结构有何特点?

答:一般地,温度的增高会促使同质多像向CN减小、比重降低的变体方向转变。对同一物质而言,一般高温变体的对称程度较高。压力增大一般使同质多像向CN增大、比重增大的变体方向转变。

7.试述类质同像、同质多像、型变及它们之间的有机联系。

答:类质同像是指晶体结构中某种质点为性质相似的他种质点所替代,共同结晶成均匀的单一相的混合晶体,而能保持其键性和结构型式不变,仅晶格常数和性质略有改变。

同质多像是指化学成分相同的物质,在不同的物理化学条件下,形成结构不同的若干种晶体的现象。

型变是指在晶体化学式属同一类型的化合物中,化学成分的规律变化而引起的晶体结构形式的明显而有规律的变化的现象。

型变现象能够将类质同像和同质多像有机地联系起来,类质同像、同质多像和型变现象体现了事物由量变到质变的规律。

8.为什么层状结构的晶体非常容易发生多型现象?

答:因为层状结构的矿物结构单元层之间堆垛时,通常错开一定的角度进行,而不是正对着的。往往层与层之间的错开通常不是遵循同一种规律。这种现象类似于等大球最紧密堆积中的最紧密堆积层之间的堆积方式,也有许多种变化,从而导致在一维方向上面变化,产生多型的现象。而在非层状晶体中,结构的变化应属于同质多像的范畴,而不易形成多型的现象。

第十一章习题

1. 何谓矿物?矿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

答:矿物是由地质作用或宇宙作用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和内部结构、在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下相对稳定的天然结晶态的单质或化合物,它们是岩石或矿石的基本组成单位。

矿物学是一门研究地球及其它天体的物质组成及演化规律的地质基础学科。它是研究矿物(包括准矿物)的成分、结构、形态、性质、成因、产状、用途及其相互间的内在联系,以及矿物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其形成和变化的历史的科学。它为地质学的其他分支学科及材料科学等应用科学在理论上和应用上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和依据。

2. 玻璃、石盐、冰糖、自然金、花岗岩、合成金刚石、水晶、水、煤、铜矿石是不是矿物?为什么?

答:根据矿物的定义,我们可知矿物的两个特点:天然形成和结晶质。这两个特点可以作为我们判断物质是否是矿物的依据。上述物质中,是矿物的有石盐、自然金、水晶,其他的均不是矿物。原因如下:

玻璃是非晶质体;冰糖为人工合成;花岗岩是岩石,它是多种矿物的集合体;合成金刚石也是人工合成;水是液态,为非晶质体;煤是混合物,它由多种矿物和非晶质体以及有机物组成;铜矿石是矿石,也是多种矿物的集合体。

3. 综论矿物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答:矿物学与一系列理论学科、技术学科和应用学科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矿物学以基础理论学科为基础,这些学科包括结晶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物理化学等,尤其是固体物理学、量子化学和化学方面的理论及实验技术和计算机科学。它们促进现代矿物学全面发展。同时,矿物学作为相关的地质学科(例如:岩石学、矿床学、地球化学等)和应用学科(例如:材料学、宝石学)的基础,为它们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借鉴和理论知识。

社会学概论课后题答案

第一章什么是社会学 0.联系实际谈谈社会学的想象力? 答:社会学的想象力是一种心智的品质,这种品质可以帮助人们增进理性,从而使他们看清世事。因此,具有社会学想象力的人能够看清更广阔的社会历史舞台,发现现代社会的构架,通过这种想象力,个体性的焦虑不安就被体现为明确的社会困扰,公章不在漠然,而是参与到这样的公共论题中。 社会学的想象力能够使我们关注有限的个人经验和更广阔的的社会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例如当社会走向工业化时,农民就自然转变为城市工人,不管他们愿意与否,当民族遭受战争蹂躏时,人民就会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经济萧条时期,大批工人失业,不管曾经他们的工作效率多高。对此,任何人的力量都是无能为力的。社会学的想象力能使我们摆脱狭隘的个人观点,在思想上更清楚地认识个人活动同社会实践之间的关系。 2. 什么是社会学?如何正确把握? 答:社会学是从变动的社会系统的整体出发,研究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发展规律,是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和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具体社会科学。 正确把握社会学的定义,需要理解社会学的特点,研究对象,社会学的作用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社会行为,社会关系 社会学的特点是整体性,综合性,现实性,具体性,动态性。 社会学的作用有,1.描述功能:就是客观的、完整的搜集、整理和记录事物发展的具体过程与现状资料,真实的再现社会生活图景。 2.解释功能:弄清社会事实发生发展的主客观原因,从因果联系上对事物的现象和过程作出明确的理论说明,但因果联系不等于简单的决定论。 3.预测功能: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已知因素,运用现有知识、经验和科学方法去预计和推测事物今后可能的发展趋势。 4.规范功能:确定预定社会目标、达到预定目标而采取的行动手段,以及对社会目标、行动与手段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评价的过程。 3.社会学研究有什么实际意义和功能? 答:1.描述功能:就是客观的、完整的搜集、整理和记录事物发展的具体过程与现状资料,真实的再现社会生活图景。 2.解释功能:弄清社会事实发生发展的主客观原因,从因果联系上对事物的现象和过程作出明确的理论说明,但因果联系不等于简单的决定论。

人体解剖学试题和答案

二、练习题 (一)填空题 1、人体或任一局部在标准姿势条件下作相互垂直的三个切面,它们是 ,,。 2、按照解剖学姿势,近颅的为,远颅是的为。 3、腹部由两条纵线及两条横线分为9区,它们分别是,, ,,,,,,。 (二)单项选择题 1、胸骨线是 A、胸骨正中所作的垂直线。 B、胸骨正中线与锁骨中线之间的中点所作的垂直线。 C、沿胸骨外侧缘所作的垂直线。 D、胸骨外侧缘与锁骨中线之间的中点所作的垂直线。 2、对于胃的粘膜层,最能表达其与其它层次的关系术语是:() A、上、下 B、前、后 C、侧与外侧 D、和外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解剖学姿势不因人的姿势改变而改变。 B、无论是倒立还是睡势,足底是下,而头顶是上。 C、水平面就是横切面,在描述器官的切面时,也是如此。 D、侧与外侧是描述器官或结构与人体正中面相对距离关系的名词。 (三)、多项选择题 1、中空性器官 A、多呈管状或囊状。 B、管壁通常分为4层或3层。 C、管腔口径可在神经或体液调节下发生变化。 D、粘膜常有腺体。 (四)名词解释 1、矢状面 2、冠状面 3、解剖姿势 (五)问答题 1、请描述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机体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矢状面、冠状面、水平面 2、上、下 3、右季肋区、腹上区、左季肋区、右外侧区、脐区、左外侧区、右髂区、腹下区、左髂区 (二)单选题 1、C 2、D 3、C (三) 多项选择题

1、ABCD (四)名词解释 1、按前后方向,将人体分成左右两部的纵切面。 2、按左右方向,将人体分成前后两部的纵切面。 3、身体直立,面向前,两眼向正前方平视,两足并立,足尖向前,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 (五)问答题 细胞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许多形态各异、功能不同的细胞聚集在一起形成组织。人体有四种组织,它们是肌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几种不同组织形成某个器官,完成一定功能。由几个器官参与构成一个系统,完成比较复杂的特定功能,如消化系统由口腔、咽、食管、胃等构成,完成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多个系统构成一个复杂的有机体,而人体是更为复杂的富有情感的有机体。 第二章骨学 二、练习题 (一) 填空题 1、骨按部位可分为、和三部分;按外形分为、、 和四类。 2、颅盖的密质骨形成较厚的_________和________其间的松质称_________。 3、长骨呈状,两端较,一般都有光滑的,体又称,部容纳 ,中部有1~2个通向髓腔的小孔叫。 4、骨的基本构造包括、和。 5、骨在的可改变其形态结构的特性叫。 6、颈椎的一般形态特点是、、。但第、、 颈椎形态较特殊。 7、胸椎的侧面和横突末端有与肋相连的、棘突,伸向。 8、腰椎的椎体,棘突为,呈位,伸向后方。 9、胸骨角在______骨,横突孔在______骨,大转子在_______骨上。 10、上肢带骨包括和;下肢带骨包括。 11、肩胛骨前面凹陷叫,后面的高嵴叫,其上、下分别有、;外侧角的浅窝叫,其上方的突起叫。侧角平,下角平。 12、髂骨分和两部。髂骨翼上缘叫,最高点平对,前后端的突起分别叫和;侧面前部称,其下界的骨嵴叫。 13、下颌骨体的结构有、、;下颌支的结构有、、、 。 14、颅中窝的孔裂包括、、、。 15、颅后窝的孔是、;沟是、;门是向通;坡是 ,向上与相续。 16、颅的侧面的门:;弓:;窝:、;点:。 17、颅的前面有两深窝叫,孔叫。 18、骨性鼻腔前口是,后口称;正中有一矢状位的,它由和的垂直板构成。外侧壁有上、中、下三个和三条。 19、鼻旁窦位于,含,与相通,它们包括、、

运筹学II习题解答

第七章决策论 1.某厂有一新产品,其面临的市场状况有三种情况,可供其选择的营销策略也是 三种,每一钟策略在每一种状态下的损益值如下表所示,要求分别用非确定型 (1)悲观法:根据“小中取大”原则,应选取的经营策略为s3; (2)乐观法:根据“大中取大”原则,应选取的经营策略为s1; (3)折中法(α=0.6):计算折中收益值如下: S1折中收益值=0.6?50+0.4?(-5)=28 S2折中收益值=0.6?30+0.4?0=18 S3折中收益值=0.6?10+0.4?10=10 显然,应选取经营策略s1为决策方案。 (4)平均法:计算平均收益如下: S1:x_1=(50+10-5)/3=55/3 S2:x_2=(30+25)/3=55/3 S3:x_3=(10+10)/3=10 故选择策略s1,s2为决策方案。 (5)最小遗憾法:分三步 第一,定各种自然状态下的最大收益值,如方括号中所示; 第二,确定每一方案在不同状态下的最小遗憾值,并找出每一方案的最大遗憾值如圆括号中所示; 第三,大中取小,进行决策。故选取S1作为决策方案。

2.如上题中三种状态的概率分别为: 0.3, 0.4, 0.3, 试用期望值方法和决策树方法决策。 (1)用期望值方法决策:计算各经营策略下的期望收益值如下: 故选取决策S2时目标收益最大。 (2)用决策树方法,画决策树如下: 3. 某石油公司拟在某地钻井,可能的结果有三:无油(θ1),贫油(θ2)和富油(θ3), 估计可能的概率为:P (θ1) =0.5, P (θ2)=0.3,P (θ3)=0.2。已知钻井费为7万元,若贫油可收入12万元,若富油可收入27万元。为了科学决策拟先进行勘探,勘探的可能结果是:地质构造差(I1)、构造一般(I2)和构造好(I3)。根据过去的经验,地质构造与出油量间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P (I j|θi) 构造差(I1) 构造一般(I2) 构造好(I3) 无油(θ1) 0.6 0.3 0.1 贫油(θ2) 0.3 0.4 0.3 富油(θ3) 0.1 0.4 0.5 假定勘探费用为1万元, 试确定:

社会学概论练习题含答案

《社会学概论》综合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一词源于( A )。 A 中国 B 美国 C 英国 D 德国 2、人类社会与动物社会的本质区别是( C )。 A 语言 B 思维 C 劳动 D 直立行走 3、孔德在哪部著作中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学”这个新名词。( C ) A 《社会学研究》 B 《社会学原理》 C 《实践哲学教程》 D 《社会学方法的规则》 4、中国社会学的起始人是( B )。 A 严复 B 康有为 C 梁启超 D 陈千秋 5、文化是指( D )。 A 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 B 人类学到的科学知识 C 人类遵循的行为规范 D 人类创造的所有财富 6、需要层次论是谁初次提出的?( D ) A 弗洛伊德 B 莱格 C 米德 D 马斯洛 7、“工作安定”属于哪种需要。( B ) A 生理的 B 安全的 C 归属的 D 自尊的 8、“镜中自我”是谁提出来的。( B ) A 米德 B 库利 C 布卢默 D 托马斯 9、以下哪种活动属于社会交往。( A ) A 朋友谈心 B 观众看电影 C 顾客的摩肩接踵 D 乘客之间的前拥后挤 10、根据交往的( C ),可以将社会交往划分为竞争、合作、冲突和顺应。 A 主体 B 形式 C 性质 D 方式 11、“不同的社会成员或社会团体为了各自获得同一目标而进行的相互作用方式”指( BD )。 A 冲突 B 竞争 C 合作 D 顺应1 12、符号相互作用论的开创者是()。 A 库利 B 林顿 C 托马斯 D 米德 13、一位教师与学生、校长、图书馆员、校医院人员等人建立不同的角色关系叫做( B )。 A 复式角色 B 角色丛 C 实际角色 D 自致角色 14、一个人同时担当了几种角色,对个人的期待发生了矛盾而难以协调,这种现象称为( B )。 A 角色扮演 B 角色冲突 C 角色中断 D 角色失败 15、以下哪一种活动不是集体行为( C )。 A 赶时髦 B 抢购 C 春游 D 球迷闹事 16、“人生在世,吃穿二字”的人生观是哪种人生观( A )。 A 享乐主义 B 权力主义 C 悲观主义 D 乐观主义 17、从六、七岁到十一二岁是儿童思维发展的哪个阶段( B )。 A 形式运算 B 具体运算 C 感知运算 D 前运算 18、第二次断乳是指青少年( B )。 A 心理上的矛盾 B 心理上脱离各方面的监护 C 心理上的紧张 D 心理上与父母对立 19、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需要重新走进课堂拿起书本学知识,这种现象是( D )。 A 再社会化 B 特殊社会化 C 重新社会化 D 继续社会化 20、与正式组织相比,初级社会群体的主要特征是( B )。 A 规模小 B 人际关系密切 C 存在长久 D 综合性功能 21、由父母及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是( A )。

人体解剖学试题及答案

套系统解剖学试卷及答案 系统解剖学试题1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30个空,每空0.5分,共15分) 1.小腿三头肌由________和________合成,该肌可上提________。 2.临床上常把________到________的消化管称为上消化道。 3.胆囊底的体表投影在________与_______交点的稍下方。 4.盲肠和结肠的形态特点是具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5.上呼吸道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6.射精管是由____________末端与____________的排泄管汇合而成。 7.心的传导系统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其分支等部分。8.睾丸动脉起自_________动脉,阑尾动脉起自__________动脉。 9.眼球内容物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0.三叉神经的三大分支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11.位于中脑的躯体运动神经核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12.脊髓颈段有__________节,腰段有__________节。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肱骨体后面中份有 A.尺神经沟B.桡神经沟C.大结节D.小结节E.鹰嘴窝 2.黄韧带连于两个相邻的 A.椎弓板之间B.椎弓根之间C.椎弓之间D.棘突之间E.椎体之间 3.属于面颅骨的是 A.额骨B.下鼻甲C.蝶骨D.颞骨E.枕骨 4.下列哪块肌参与大腿后伸 A.股四头肌B.长收肌C.大收肌D.梨状肌E.臀大肌 5.属于腹膜外位器官的是 A.胃B.十二指肠水平部C.肝D.脾E.胆囊 6.由双层腹膜形成的韧带是 A.子宫阔韧带B.子宫圆韧带C.子宫主韧带D.骶子宫韧带E.卵巢固有韧带7.胆总管 A.位于肝十二指肠韧带内B.由肝左、右管汇合而成C.行于肝胃韧带内D.行于肝门静脉的后方E.无血管营养 8.阑尾 A.无系膜B.由回肠动脉直接营养C.位于右腰部 D.属于腹膜外位器官E.三条结肠带均在阑尾根部集中 9.右主支气管的特点是 A.细而短B.粗而长C.粗而短D.细而长E.较横平 10.肾 A.长轴呈垂直状B.位于腹膜后方C.位置右侧较左侧高 D.后面下部有第12肋斜过E.属于腹膜内位器官 11.输尿管 A.属于腹膜间位器官B.通过肾门C.分为腹部(段)和盆部(段) D.腹部下行于腰大肌前方E.开口于膀胱体两侧 12.输精管道不包括 A.精囊腺排泄管B.尿道C.射精管D.输精管E.附睾

《运筹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线性规划1、 由图可得:最优解为 2、用图解法求解线性规划: Min z=2x1+x2 ? ? ? ? ? ? ? ≥ ≤ ≤ ≥ + ≤ + - 10 5 8 24 4 2 1 2 1 2 1 x x x x x x 解: 由图可得:最优解x=1.6,y=6.4

Max z=5x 1+6x 2 ? ?? ??≥≤+-≥-0 ,23222212 121x x x x x x 解: 由图可得:最优解Max z=5x 1+6x 2, Max z= + ∞

Maxz = 2x 1 +x 2 ????? ? ?≥≤+≤+≤0,5242261552121211x x x x x x x 由图可得:最大值?????==+35121x x x , 所以?????==2 3 21x x max Z = 8.

12 12125.max 2328416412 0,1,2maxZ .j Z x x x x x x x j =+?+≤? ≤?? ≤??≥=?如图所示,在(4,2)这一点达到最大值为2 6将线性规划模型化成标准形式: Min z=x 1-2x 2+3x 3 ????? ??≥≥-=++-≥+-≤++无约束 321 321321321,0,05232 7x x x x x x x x x x x x 解:令Z ’=-Z,引进松弛变量x 4≥0,引入剩余变量x 5≥0,并令x 3=x 3’-x 3’’,其中x 3’≥ 0,x 3’’≥0 Max z ’=-x 1+2x 2-3x 3’+3x 3’’ ????? ? ?≥≥≥≥≥≥-=++-=--+-=+-++0 ,0,0'',0',0,05 232 '''7'''543321 3215332143321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社会学课后习题答案

1.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为(孙本文观点)答:(1)社会现象;(2)社会形式;(3)社会组织;(4)人类文化;(5)社会进步;(6)社会关系;(7)社会过程;(8)社会现象间的关系; (9)社会行为的科学。 美国人观点(1)社会互动;(2)社会关系;(3)群体结构; (4)社会行为;(5)社会生活;(6)社会过程; (7)社会现象;(8)社会中的人。 2. 社会学的功能是什么? 答:1)、描述功能(认识社会是什么?)2)、解释功能(社会为什么是这样的?) 3)、预测功能(将来社会是什么样的?)4)、社会管理和控制功能 5 批评功能 6 教育功能。 3. 简述社会学创立时期各社会学家社会学理论的主要观点。答:孔德《实证哲学教程》 关于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的思想反映了他对人类社会组织、结构及其运行规律的的基本认识。 卡尔.马克思。第一,社会冲突和社会革命的不可避免性。第二,特别强调社会的经济基础。赫伯特.斯宾塞 其一,他将人类社会比作有生命的有机整体,它的各个组成部分都为整体的稳定而效力;其二、他将进化论的思想引入人类社会,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埃米尔.涂尔干他为社会学确定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事实”其二,进一步确定了社会学的方法论原则他的社会学的核心是社会秩序问题,这也是当时法国动荡的社会现实在其学说中的反映。 4. 简述20 世纪30 年代到50 年代社会学在中国本土化的成就答:30到40年代,中国也出现了一批坚持马克思主义观点的社会学家,如李大钊首次提出了唯物史观史社会学研究法则的思想。毛泽东瞿秋白、李达、许德珩等。“乡村建设运动” 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学与中国社会现实的联系,推动了中国社会学的发展。 5. 简述帕森斯答:《社会行动的结构》一书的发表标志着美国社会学中芝加哥派的衰落和功能派的崛起。帕森斯把“整合”与“均衡”作为其社会学理论的基础与归宿。试图从高度抽象的社会系统分析中找到统一的、完整的社会行动理论。他的宏观的、高度抽象的严密的理论体系对西方社会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6. 默顿默顿创立了科学社会学对结构功能主义理论流派的主要贡献答:简述功能主义:其一,社会趋向于成为一个有组织的、稳定的、结合得很好的系统;其二,任何社会都有一种机制将社会的各个组成部分整合在一起,其中最重要的是社会成员的一种基本的价值标准;其三,社会有一种趋于均衡或平衡的基本倾向. 7. 冲突论: 答:1)、社会处于一种不断变化的状态,冲突是长期存在的,是每个社会都无法避免的;2)、权力分配和社会报酬分配的不均是冲突产生的根源;3)、秩序只是社会各部分之间不断进行 冲突的一种结果,而且也不是事物的自然状态,因此社会秩序的维持不是靠普遍一致的,而是靠武力或暗含着武力的威胁;4)、冲突不一定就意味着公开的暴力,还包括紧张、敌意、竞争和价值标准上的分歧;5)、冲突对社会的作用不仅具有破坏性的一面,而且还有建设性 的一面。 8. 交换论: 答:1)在理论和方法上具有实证主义、自然主义和心理还原主义的倾向。它强调对人和人的 心理动机的研究,批判那种只从宏观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或抽象的社会角色上去研究社会的作法;2)、在方法论上倡导个人是社会学研究的根本原則;认为人类的相互交往和社会联合是一种相互的交

人体解剖学题库

一、A 型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每题1 分,共25 分) 1、关于椎骨一般形态的描述,正确的是 A.成人共有31 块椎骨B.相邻椎骨的椎上、下切迹围成椎孔C. 椎体与椎弓之间围成椎间孔D.椎弓伸出七个突起E. 以上都不是2 、胸骨角正对 A.第二胸椎上缘B. 第二胸椎下缘C. 第三胸椎体D. 第四胸椎体上缘E. 第四胸椎体下缘 3 、关于椎间盘的描叙,正确的是 A.共23 块,最上一个椎间盘位于 2 、3 颈椎之间B.位于脊柱胸段的椎间盘最厚C. 由外部的纤维层和内部的髓质两部分组成D. 因为后部比较薄,故临床多见向后脱出E.可以防止脊柱过度后伸 4 、有关股骨的描叙,不正确的是 A.是人体最长的骨B.长度约占身高的1/4 C.分为一体两端D. 股骨体后面有纵形骨嵴为粗线E.股骨颈与体交界处有两个隆起,上外侧的方形隆起为小转子 5、不参与围成骨盆下口的是 A.坐骨结节B.耻骨弓C.尾骨D.骶棘韧带E.骶结节韧带6、关于背阔肌的描叙正确的是 A.位于背上部B.起自全部胸椎和腰椎棘突C.位于背部浅层 D.止于肱骨大结节嵴E.收缩时可使肩关节旋后 7 、止于股骨大转子的是 A.髂腰肌B.股二头肌C.臀大肌D.臀中肌E.缝匠肌8 、具有屈膝屈髋作用的是 A. 缝匠肌B.股中间肌C. 股直肌D. 股内侧肌E. 股外侧肌9 、上消化道是指 A. 口腔到食管的一段B. 口腔到胃的一段C. 口腔到十二指肠的一段D. 口腔到小肠的一段E. 口腔到空肠的一段 10、关于食管的描叙正确的是 A.长约25厘米,位于脊柱与气管的前面B.分为颈部和胸部C.第一个狭窄距中切牙25 厘米D.第二个狭窄在食管与左主支气管交叉处E.第三个狭窄第十二胸椎高度 11、肺下界的体表投影在腋中线处交 A.第6 肋B.第7 肋C.第8 肋D.第9 肋E.第10 肋12、在男性膀胱后方毗邻的结构中没有 A.精囊B.直肠C.输精管壶腹D.前列腺E.以上都不是13、关于前列腺的描叙错误的是 A.位于膀胱与尿生殖膈之间B.分为底、体、尖三部分C.后方有纵行的前列腺沟D.通过直肠指诊可触及前列腺E.为成对的实质性脏器14、心尖位于 A.左侧第5 肋间隙,锁骨中线内侧2—3cm 处B. 左侧第4 肋间隙,锁骨中线内侧2—3cm 处C. 左侧第 4 肋间隙,锁骨中线内侧1—2cm 处D. 左侧第5 肋间隙,锁骨中线内侧1—2cm 处E. 右侧第5 肋间隙,锁骨中线内侧1—2cm 处 15、胃网膜左动脉来自

社会学概论习题及解答

社会学概论习题及解答 1、简述社会学的性质与特征。 社会学是一门实证性的社会科学。其特征有整体性、综合性、广泛性、就用性、多样性、开放性、阶级性、敏感性、国度性、宏观性、实践性和科学性。 2、简述社会学研究存在分歧的主要原因。 首先,社会学这门学科还比较年轻,资料的积聚和理论的概括都未达到成熟阶段。各国大都在从事“本土社会学”的研究。因此,社会学家在解决社会学研究什么的问题时,不得不受其影响,产生各种“独特”的意见。再次,社会学研究领域十分宽广,各派社会学家往往只能涉猎其中某些领域,如此各种意见表达各异,甚至有很大的分歧。最后,由于学科的深化,学者们的认识发生变化,会不断地对前人的研究加以修正,也就出现了各种不同的表述。 3、简述社会学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 社会学不同于历史唯物主义,但二者又不是对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对社会学起着指导作用,它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上去观察、分析社会生活、社会关系,给我们提供了研究社会生活、社会关系的基本观点、基本方法。而社会学的积极发展及其科学研究成果,将丰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成为历史唯物主义发展的一个源泉。 4、联系实际,试述社会学的教育功能。 社会学和其他社会科学一样,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个组成部分,社会学所提供的科学的社会知识,实际上是现代国家的公共常识,社会学的教育功能主要有: (1)了解自己。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自己在该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人生价值。 (2)职业准备。社会学可以为人们提供就业或职业选择的社会知识和性能。 (3)日常决策。社会学观点和知识能够帮助人们对所面临的日常生活问题和机遇,作出比较合理的决定,使个人在事业中获得更大的成功。 (4)正确对待变革中的世界。社会学从社会整体角度观察问题的方法,有助于人们树立整体观念,把变革中的世界的脉搏,保持清醒的头脑。 5、社会学创立和形成时期的主要代表有哪些?各自的社会学思想是什么? (1)孔德,其思想主要包括研究方法,认为必需用研究自然界的科学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三阶段法则;科学层次;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 (2)斯宾塞:其主要理论有社会有机体论和社会进化论。 (3)涂尔干:他认为社会学研究的特殊对象是社会事实,并认为个人应服从社会,社会必须制约个人的需求。并注重功能分析。 (4)韦伯:他主张解释性社会学,合理性是其社会学的核心概念,并提出了理想类型和科层制。 (5)马克思、恩格斯:认为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等。 6、韦伯的“理想类型”的特点是什么? (1)它作为理智上构造的概念工具,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抽象性,因而与经验事实不同。 (2)它作为考察现实的概念工具,又是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的概括和抽象,因此它具有使自己离开现实而又以此起到认识现实的作用。 7、论述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传统。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传统,就是在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的基础上,有分析地借鉴西方社会学合理的范畴、概念、观点和方法,紧密结合中国的历史与现状开展社会研究,为中国革命

社会学概论习题(有答案)

社会学概论习题(有答案)

、单选题 1、社会学创立于( C ) A. 人类社会出现时 C. 十九世纪三十年代 十年代 2、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 ( B ) A. 人类历史的全过程 B.整体的 现实社会的结构与运行过程 C. 过去了的社会 D.当今 世界上还存在的各种原始部落 3、对解释的准确理解: ( B ) A. 描述事物的本来面貌 B.由结果 找原因 C. 由所知道的过去找将来的趋势 D .探索改 造社会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对策 4、结构功能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 迪尔凯姆和马克斯· 韦伯 帕 森斯和默顿 C.科赛和达伦多夫 B.十三世纪 D.二十世纪B ) B. D.

库利和米德 5、对全体调查对象逐个进行调查是( A. 个案调查 B.抽样调查 查 D. 典型调查 6、为了解决某一问题,而对特定的个别对象进 行调查,这种调查方法是( D ) A. 抽样调查 B.典型调查 查 D. 个案调查 C.重点调 7、抽样调查中所说的“总体”是指( B ) A.抽取出来要进行调查的单位 B.调 查对象的全部单位 C.统计出来的全部调查结果 D.调 查资料的汇总 8、下列属于评比性文化的是( D ) A.庆典方式 B.拜访方式 C.礼仪禁忌 D.科学技术 C ) C.普遍

9、文化模式研究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是( A )

10、“性善论”是由( A )提出的。 A.孟子 B.荀子 C.孔子 D.老子 11、在社会化的所有场所中, 最重要、最为直接、 最为持久的是( A )。 A. 家庭 B.同辈群体 C.学校 D.大 众传媒 12、专门为社会化目的而建立的社会化机构是 ( C )。 A.家庭 B.同辈群体 C.学校 D.大 众传媒 13、在所有的大众传媒中, 影响最大的是( D )。 A.报纸 B.杂志 C.广播 D.电视 14、在青年时期, 影响人们社会化的主要是因素 是( D )。 A. 学校 B.同辈群体 C.社区 D.工作单位 A. 鲁思·本尼迪 克特 B. 塞缪尔·亨廷顿

人体解剖学题库及答案

人体解剖学题库(一) 1.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 A.组织 B.细胞 C.器官 D.系统 E.蛋白质 2.以皮肤为参照的方位术语是( ) A.上和下 B.内和外 C.内侧和外侧 D.前和后 E.浅和深 3.矢状轴( ) A.与身体长轴垂直 B.呈上下方向 C.可将人体分为左、右两部分 D.不与水平面平行 E.可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分 4.横切面又指( ) A.矢状面 B. 冠状面 C.额状面 D.水平面 E.以上均不是 5.位置不同的两点中靠近正中矢状切面者称为( ) A.内侧 B.内 C.外侧 D.外 E.经上都不是 6.只能用来描述空腔器官的方位术语是( ) A.上和下 B.内侧和外侧 C.内和外 D.浅和深 E.前和后 7.上肢的外侧又称为( ) A.尺侧 B.近侧 C.远侧 D.外 E.桡侧 8.人体的冠状面( ) A.与矢状面垂直 B.与水平面垂直 C.与人体的长轴垂直 D.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分 E.又叫额状面 9.在前后方向上垂直纵切人体所形成的面称,此面将人体分成左、右两部分。 A.冠状面 B.矢状面 C.水平面 D.横切面 E.前面 答案: 人体解剖学题库(二)

1.【多选】躯干包括 ( ) A、胸 B、背 C、腹 D、项 E、臀 2.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 ) A、内脏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E、细胞 3.与解剖学姿势要求不.相符的是 ( ) A、双眼平视 B、双上肢下垂 C、拇指向前 D、双下肢并拢 E、足尖向前 4.哪对解剖学方位术语以人体的正中面为准( ) A、上和下 B、内侧和外侧 C、内和外 D、前和后 E、近侧和远侧 5.【多选】在人体不同部位,距正中面较近者称 ( ) A、颅侧 B、近侧 C、内侧 D、尺侧 E、胫侧 6.离体表距离较远者称 ( ) A、背侧 B、内 C、内侧 D、远侧 E、深 7.自前向后穿过人体的水平线叫 ( ) A、冠状轴 B、矢状轴 C、额状轴 D、垂直轴 E、长轴 8.【多选】解剖学姿势要求 ( ) A、身体直立 B、双眼向前平视 C、掌心向内 D、下肢并拢 9.将人体分成前后两部分的是 ( ) A、矢状面 B、水平面 C、冠状面 D、纵切面 E、横切面 10.器官的横切面垂直于该器官的 ( ) A、矢状轴 B、垂直轴 C、额状轴 D、冠状轴 E、长轴 答案:

社会学课后习题及答案.docx

社会学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1、什么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如何正确把握? 答: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作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正确把握社会学的对象问题第一,应当肯定,社会学是有独特对象的,否定这一点是不对的。第二,社会学对象问题上的众说纷纭,正是对那个"别的具体社会科学都涉及、但不做专门研究的东西"多方面的、积极的探索的表现,是社会学从不成熟走向成熟过程中的必然现象。第三,在对社会对象的理解上不应强调一致。 2、社会学如何为社会服务? 答:社会学是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有效工具,主要通过其功能和学习社会学的意义为社会服务。 3 .如何理解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 答:(一)社会学与历史唯物论的关系 社会学与历史唯物论的关系,是具体的社会科学与哲学科学的关系,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二)社会学与单科性社会科学的关系社会学和政治学、经济学、教育学、心理学、法学等具体社会科学的关系,是综合性的科学与单科性科学的关系。 (三)社会学与其他综合性社会科学的关系社会学与其他综合性社会科学如历史学、管理学的关系,是特殊跟特殊的关系。 (四)社会学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认为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或政治科学;认为科学社会主义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 4.社会学如何为社会实践服务? 答:(一)社会学认识功能或认识意义 第一,向人们提供科学的社会知识,告诉人们社会现象是什么(描述)、为什么(解释)、将来怎样变化(预测) 第二,社会学不仅提供县城的社会知识,而且通过社会学的视觉、社会学的方法,帮助人们获得新的社会知识。 (二)社会学的实践功能或实践意义 第一,社会学在帮助人们掌握科学的社会知识的基础上,进而帮助人们在维护和改善现存社会结构、社会制度,改革不利社会发长的社会体制方面避免盲目性,增强自觉性,是自己的社会行动更加合理,更加符合规律性。 第二,社会学以自己的饿研究成果,对科学地管理社会和制度正确的饿社会政策提供有根据的、经过论证的实际建议,为改革开放服务,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 5.中国社会学与中国社会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转型是何关系? 答:中国社会学发展的根基是中国社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同时又要注意吸取,借鉴外国社会学研究的成果。要正确对待西方社会学,既要注意防止一切照搬,又注意避免一切拒斥。 第二章社会运行的条件和机制 1、如何理解社会运行条件的主要含义?它与社会要素,功能主义,社会条件三种角度所做的研究的异同在哪里? 答:社会运行条件是为实现社会良性运行而注意创造的内外主要条件: (1)人口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基础条件之一。 2)生态环境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另一个基础条件。 3)经济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决定条件。 4)社会运行的政治条件。 5)社会运行的文化与心理条件。 6)转型加速期和转型效应。 7)迟发展社会与迟发展效应。

2020年人体解剖学题库及答案(课件)

2020年人体解剖学题库及答案 (课件) 人体解剖学题库(一) 1。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 A.组织 B.细胞 C。器官 D。系统E。蛋白质 2.以皮肤为参照的方位术语是() A。上和下 B.内和外C.内侧和外侧D.前和后E.浅和深 3。矢状轴( ) A.与身体长轴垂直 B.呈上下方向C.可将人体分为左、右两部分 D。不与水平面平行 E.可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分 4.横切面又指( ) A。矢状面B。冠状面 C。额状面D。水平面E。以上均不是 5.位置不同的两点中靠近正中矢状切面者称为( ) A。内侧 B.内 C.外侧 D.外 E。经上都不是 6.只能用来描述空腔器官的方位术语是( )

A.上和下B.内侧和外侧C.内和外 D。浅和深 E。前 和后 7.上肢的外侧又称为( ) A。尺侧B。近侧C.远侧D。外 E。桡侧 8.人体的冠状面( ) A.与矢状面垂直B。与水平面垂直 C.与人体的长轴垂 直 D.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分E.又叫额状面 9.在前后方向上垂直纵切人体所形成的面称,此面将人体分成左、右两部分. A.冠状面 B。矢状面C.水平面 D。横切面E。前面 答案:1。B 2.E 3。A 4.D 5.A 6.C 7.E 8.C9.B 人体解剖学题库(二) 1.【多选】躯干包括 ( ) A、胸B、背 C、腹D、项E、臀 2。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 A、内脏B、组织C、器官D、系统 E、细胞 3。与解剖学姿势要求不.相符的是()

A、双眼平视 B、双上肢下垂 C、拇指向前 D、双下肢并拢E、足尖向前 4。哪对解剖学方位术语以人体的正中面为准() A、上和下 B、内侧和外侧 C、内和外 D、前和后 E、近侧和远侧 5。【多选】在人体不同部位,距正中面较近者称 ( ) A、颅侧 B、近侧C、内侧D、尺侧E、胫侧 6.离体表距离较远者称( ) A、背侧 B、内C、内侧D、远侧E、深 7。自前向后穿过人体的水平线叫( ) A、冠状轴 B、矢状轴 C、额状轴 D、垂直轴E、长轴 8.【多选】解剖学姿势要求 ( ) A、身体直立 B、双眼向前平视 C、掌心向内 D、下肢并拢 9.将人体分成前后两部分的是 ( ) A、矢状面 B、水平面 C、冠状面D、纵切面 E、横切面 10.器官的横切面垂直于该器官的( ) A、矢状轴 B、垂直轴 C、额状轴 D、冠状轴 E、长轴

运筹学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运筹学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2002年版新教材] 第一章导论 P5 1.、区别决策中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试举例。 定性——经验或单凭个人的判断就可解决时,定性方法 定量——对需要解决的问题没有经验时;或者是如此重要而复杂,以致需要全面分析(如果涉及到大量的金钱或复杂的变量组)时,或者发生的问题可能是重复的和简单的,用计量过程可以节约企业的领导时间时,对这类情况就要使用这种方法。 举例:免了吧。。。 2、. 构成运筹学的科学方法论的六个步骤是哪些? .观察待决策问题所处的环境; .分析和定义待决策的问题; .拟定模型; .选择输入资料; .提出解并验证它的合理性(注意敏感度试验); .实施最优解; 3、.运筹学定义: 利用计划方法和有关许多学科的要求,把复杂功能关系表示成数学模型,其目的是通过定量分析为决策和揭露新问题提供数量根据 第二章作业预测P25 1、. 为了对商品的价格作出较正确的预测,为什么必须做到定量与定性预测的结合?即使在定量预测法诸如加权移动平均数法、指数平滑预测法中,关于权数以及平滑系数的确定,是否也带有定性的成分? 答:(1)定量预测常常为决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使决策者能够做到心中有数。但单靠定量预测有时会导致偏差,因为市场千变万化,影响价格的因素很多,有些因素难以预料。调查研究也会有相对局限性,原始数据不一定充分,所用的模型也往往过于简化,所以还需要定性预测,在缺少数据或社会经济环境发生剧烈变化时,就只能用定性预测了。(2)加权移动平均数法中权数的确定有定性的成分;指数平滑预测中的平滑系数的确定有定性的成分。 2.、某地区积累了5 个年度的大米销售量的实际值(见下表),试用指数平滑法,取平滑系数α= 0.9,预测第6年度的大米销售量(第一个年度的预测值,根据专家估计为4181.9千公斤) 年度 1 2 3 4 5 大米销售量实际值 (千公斤)5202 5079 3937 4453 3979 。 答: F6=a*x5+a(1-a)*x4+a(1-a)~2*x3+a(1-a)~3*x2+a(1-a)~4*F1 F6=0.9*3979+0.9*0.1*4453+0.9*0.01*3937+0.9*0.001*5079+0.9*0.0001*4181.9

社会学概论练习题库参考答案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社会学概论》练习测试题库答案《、名词解释一1、社会学是一门 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的社会科学。 2、社会结构指社会诸要素之间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相对固定的关系。 3、文化: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它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东西。 4、社会化:所谓的社会化,是指个体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 5、代沟:所谓代沟是指社会的不同世代之间在价值观念和行为选择方面出现的差异、隔阂、甚至冲突。从社会学角度来看,代沟实际上反映的是社会结构、社会生活变化的速度和程度。 6、社会角色: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7、社会规范:是在特点的社会活动领域中所创设的和形成的一整套持续而稳定的规范体系,它是制约社会行动的重要结构框架。 8、社会群体:广义上指通过持续的社会互动和社会关系形成的进行共同活动并有着共同利益的人类共同体;狭义上指通过直接的社会互动而形成的具有共同利益的人类群体。 9、社会不平等:指各阶级、阶层对相对稀缺的社会价值物在占有量、获取机会、满足程度上的差异性。 10、社区发展:指通过建设以促进社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过程。 11、社会行为: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与他人和社会有关的一切行为。 12、集合行为:集合行为又称为集体行为、大众行为。它是指一种人数众多的自发的无组织行为。集合行为中,个人都不是独立地行动,而是与他人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13、拟剧论:是社会学家戈夫曼采取戏剧分析的方法,从印象管理的角度揭示人们社会互动的特点的理论。 14、社会调查方法:是人们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对社会现象和社会情况进行考察,搜集、整理、分析有关资料,并对其作出解释的一系列手段和程序的总称。 15、社会变迁:社会变迁指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引起的种种社会变动现象。社会学家把社会制度、社会生活方式以及意识形态的渐进的、突发的社会变动过程与结果都称作社会变迁。 16、社会制度:社会制度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社会关系以及与其相联系的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是制约社会行为的重要结构框架。. 17、社会越轨:也称越轨行为、离轨行为或者偏离行为,是指社会成员(包括社会个体、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偏离或违反现存社会规范的行为。 18、本原的社会制度:指在人类与环境交往、争取生存与延续的过程中产生的,

运筹学习题答案

第一章习题 1.思考题 (1)微分学求极值的方法为什么不适用于线性规划的求解? (2)线性规划的标准形有哪些限制?如何把一般的线性规划化为标准形式? (3)图解法主要步骤是什么?从中可以看出线性规划最优解有那些特点? (4)什么是线性规划的可行解,基本解,基可行解?引入基本解和基可行解有什么作用? (5)对于任意基可行解,为什么必须把目标函数用非基变量表示出来?什么是检验数?它有什么作用?如何计算检验数? (6)确定换出变量的法则是什么?违背这一法则,会发生什么问题? (7)如何进行换基迭代运算? (8)大M法与两阶段法的要点是什么?两者有什么共同点?有什么区别? (9)松弛变量与人工变量有什么区别?试从定义和处理方式两方面分析。 (10)如何判定线性规划有唯一最优解,无穷多最优解和无最优解?为什么? 2.建立下列问题的线性规划模型: (1)某厂生产A,B,C三种产品,每件产品消耗的原料和设备台时如表1-18所示: 润最大的模型。 (2)某公司打算利用具有下列成分(见表1-19)的合金配制一种新型合金100公斤,新合金含铅,锌,锡的比例为3:2:5。 如何安排配方,使成本最低? (3)某医院每天各时间段至少需要配备护理人员数量见表1-20。

表1-20 假定每人上班后连续工作8小时,试建立使总人数最少的计划安排模型。能否利用初等数学的视察法,求出它的最优解? (4)某工地需要30套三角架,其结构尺寸如图1-6所示。仓库现有长6.5米的钢材。如何下料,使消耗的钢材最少? 图1-6 3. 用图解法求下列线性规划的最优解: ?????? ?≥≤+-≥+≥++=0 ,425.134 1 2 64 min )1(21212 12121x x x x x x x x x x z ?????? ?≥≤+≥+-≤++=0 ,82 5 1032 44 max )2(21212 12121x x x x x x x x x x z ????? ????≥≤≤-≤+-≤++=0 ,6 054 4 22232 96 max )3(2122 1212121x x x x x x x x x x x z ??? ??≥≤+-≥+ +=0,1 12 34 3 max )4(2 12 12121x x x x x x x x z

社会学概论习题有答案

社会学概论习题有答案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一、单选题 1、社会学创立于( C ) A.人类社会出现时 B.十三世纪 C.十九世纪三十年代 D.二十世纪三十年代 2、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 B ) A.人类历史的全过程 B.整体的现实社会的结构与运行过程 C.过去了的社会 D.当今世界上还存在的各种原始部落 3、对解释的准确理解:( B ) A.描述事物的本来面貌 B.由结果找原因 C.由所知道的过去找将来的趋势 D.探索改造社会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对策 4、结构功能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B ) A.迪尔凯姆和马克斯·韦伯 B.帕森斯和默顿 C.科赛和达伦多夫 D.库利和米德 5、对全体调查对象逐个进行调查是(C ) A.个案调查 B.抽样调查 C.普遍调查 D.典型调查 6、为了解决某一问题,而对特定的个别对象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法是( D ) A.抽样调查 B.典型调查 C.重点调查 D.个案调查 7、抽样调查中所说的“总体”是指(B)

A.抽取出来要进行调查的单位 B.调查对象的全部单位 C.统计出来的全部调查结果 D.调查资料的汇总 8、下列属于评比性文化的是(D ) A.庆典方式 B.拜访方式 C.礼仪禁忌 D.科学技术 9、文化模式研究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是( A ) A.鲁思·本尼迪克特 B.塞缪尔·亨廷顿 C.玛格丽特·米德 D.博厄斯 10、“性善论”是由( A )提出的。 A.孟子 B.荀子 C.孔子 D.老子 11、在社会化的所有场所中,最重要、最为直接、最为持久的是 (A )。 A.家庭 B.同辈群体 C.学校 D.大众传媒 12、专门为社会化目的而建立的社会化机构是(C )。 A.家庭 B.同辈群体 C.学校 D.大众传媒 13、在所有的大众传媒中,影响最大的是( D )。 A.报纸 B.杂志 C.广播 D.电视 14、在青年时期,影响人们社会化的主要是因素是(D )。 A.学校 B.同辈群体 C.社区 D.工作单位 15、“亲密与孤独”在埃里克森的理论中主要是指( C)时期的特征。 A.婴儿 B.学龄 C.青年 D.中年 二、多选题 1、社会学的社会功能有:( ABC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