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LC法测定布洛芬片的含量

HPLC法测定布洛芬片的含量

HPLC法测定布洛芬片的含量

发表时间:2010-06-02T09:36:53.28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4期供稿作者:李凤兰1 胡新海2 [导读] 布洛芬片为解热镇痛类非处方药,具有解热,镇痛,抗炎作用。

李凤兰1 胡新海2(鹤岗市药品检验所黑龙江鹤岗 154101)【中图分类号】R9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04-0031-02 【摘要】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布洛芬片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C18柱(150mm×4.6mm,5um),以乙腈-1%氯乙酸溶液(用氨试液调pH为3.0)(40:60)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254nm。结果布洛芬在 200~1500ug/m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8(n=7),平均回收率为99.90%(n=9),RSD为0.63%。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关键词】 HPLC 布洛芬片含量测定布洛芬片为解热镇痛类非处方药,具有解热,镇痛,抗炎作用。其含量测定,《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采用提取、抽滤后酸碱滴定的方法,引入系统误差较大。为此,本文采用HPLC法测定其含量,是对现行《中国药典》布洛芬片含量测定方法的改进。

1 仪器与试药

LC—2010AHT高效液相色谱仪,色谱柱:Agilent C18柱(150mm×4.6mm,5um);布洛芬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100179-200804);乙腈为色谱纯,氯乙酸为分析纯,水为超纯水;布洛芬片(抽验品)。

2 方法与结果

2.1色谱条件

色谱柱:Agilent C8柱(150mm×4.6mm,5um);流动相:以乙腈-1%氯乙酸溶液(用氨试液调pH为3.0)(40:60)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254nm。进样量:20ul。理论板数按布洛芬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

2.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经五氧化二磷干燥器内减压干燥至恒重的布洛芬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70%甲醇溶解并稀释制成1ml中约含1mg的溶液,即得。

2.3样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20片,去糖衣,研细,精密称取细粉适量(约相当布洛芬0.1g),置100ml量瓶中,加70%甲醇40ml超声10min使溶解,加70%甲醇溶液至刻度,摇匀,即得。

2.4空白干扰实验

按处方比例和工艺,制成不含布洛芬的阴性供试品。进行测定,在与样品相同保留时间处为出现色谱峰,对测定无干扰。

2.5 线性关系

精密量取对照品约100mg,精密称定,置50ml量瓶中,加70%甲醇15ml超声10min使溶解,加70%甲醇溶液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该溶液1.0ml,2.0ml,3.0ml,4.0ml,5.0ml,6.0ml,7.0ml分别至10ml量瓶中,各用70%甲醇溶液至刻度,摇匀。进样20ul,记录色谱图。以峰面积(A)为纵坐标,浓度(C)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得回归方程为:A=35866.73C+2400.21,r=0.9996(n=7)结果表明,布洛芬浓度在200~1500 u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2.6 精密度试验

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1.0mg/ml)10ul,按上述色谱条件重复进样5次,结果布洛芬峰面积RSD为0.84%(n=6),表明本法重复性良好。

2.7 重复性试验

取同批样品6份,照“样品测定”项下操作,测得样品中布洛芬含量平均值为99.2%,RSD为 1.08%(n=6),表明本法重复性良好。

2.8 回收率试验

采用加样回收率试验法。取已知含量的样品适量9份,分别加入布洛芬对照品相当于样品中已知含量的80%,100%,120%各3份,照样品测定项下方法测定,计算含量,结果见表1。

2.9 稳定性试验

取同批样品溶液分别于0,2,4,8,10 h后进样测定,测得布洛芬含量为99.1%,RSD 为0.98%。结果表明,布洛芬溶液在10h内稳定。

2.10 样品测定

2.10.1 HPLC法分别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和样品溶液各10ul,注入液相色谱仪,按上述色谱条件测定,记录峰面积,以外标法计算3批样品中布洛芬含量。

2.10.2 UV法取本品20法,除去糖衣后,精密称定,研细,精密称取适量(约相当于布洛芬0.5g),加中性乙醇20ml,振摇溶解,用垂熔玻璃漏斗滤过,容器与滤器用中性乙醇,洗涤4次,每次10ml,洗液与滤液合并,加酚酞指示液5滴,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滴定,测得布洛芬的含量。

3 讨论

3.1 本文HPLC法与酸碱滴定中和法比较,能够排除有关物质及系统误差的干扰,专属性强。

3.2 该方法操作简便,重现性好,实用性强,可作为本品质量控制方法。

参考文献

[1]中国药典[S].2005年版.二部.96.

[2]国家药品标准[S]新药转正标准第30册.178.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