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与人类关系的重要性

微生物与人类关系的重要性
微生物与人类关系的重要性

微生物与人类关系的重要性

论文摘要:微生物在人类生活中占有的非常重要的地位,我们每天都生活在微生物的世界里,它对我们产生好的帮助,也伴随着不好的危害。虽然人类与微生物的斗争会无止境地持续下去,但只要我们充分认识到我们所处的环境,认识到生态平衡对人类的好处,不要为了发展而牺牲环境,而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我相信,微生物最终会成为我们好帮手,打倒疾病与危害的!

微生物无处不在。它们通常不被肉眼所见,却富含在我们呼吸的空气中,土壤里,水中,我们的皮肤和头发上,我们的口腔和肠道里,我们吃的食物内外。它们使土壤肥沃,使环境清洁。它们改变我们的食物。其中有些保护我们免受有害微生物的侵犯。然而,大多数人几乎意识不到它们的存在,除非他们生了病。人们叫做“细菌”的微生物被认为是肮脏的,不受欢迎的东西,因为它们中有少数会让人生病,有少数会使食物变质。然而,总的说来,微生物把一个迷人的微小生物呈现在我们面前。这些微生物联合起来可以完成地球上所能实现的全部过程,对我们的生活和周围环境带深远的影响。

自古以来,人类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已经觉察到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及其所发生的作用。中国利用微生物进行酿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龙山文化时期。在古希腊留下来的石刻上,记有酿酒的操作过程。中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利用微生物分解有机物质的作用,进行沤粪积肥。微生物学的研究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进入生理学阶段。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对微生物生理学的研究为现代微生物学奠定了基础。20世纪以来,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向微生物学渗透,再加上电子显微镜的发明和同位素示踪原子的应用,推动了微生物学向生物化学阶段的发展。在微生物学的发展过程中,按照研究内容和目的的不同,相继建立了许多分支学科,由于微生物学各分支学科的相互配合、互相促进,以及与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相互渗透,使其在基础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两方面都有了迅速的发展。

随着社会发展,生物武器也随之出现,它就是利用微生物技术的代表。其中利用炭疽作为生物武器的,一度引起了世界的恐慌。2001年10月3日美国发生了炭疽事件,5人在短时间内暴死。炭疽恐慌逐渐散播到全世界,几乎各国都声称发现了病例,虽然大多被证实只是虚惊一场,但也着实让不少人惊出一身冷汗。因此,了解微生物,从而能有效的防御生物武器的袭击是十分重要的。

少数微生物能引起人类和动物、植物发生病害,这类微生物被称为病原微生物。但正是这少数的病原微生物给人类带来了无数次的灾难。病原微生物可引起人类患各种疾病,影响人的健康、生活和生存质量,乃至致命。同时,它们以超乎想象的速度繁衍变种,原有的很多病原微生物得到了控制,新的病原微生物又出现了。

在20世纪后半期HIV、西尼罗河病毒、莱姆病、军团病以及其他30余种疾病一个一个被发现。抗药性结核苗、耐抗生素肺炎链球菌、肺炎、脑膜炎、狂犬病等也都在20世纪末期泛起。与此同时,SARS、禽流感、口蹄疫等致病性微生物引起的传染病又成为新的威胁,它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夺取成千上万人的性命。人

类又一次比以往更为紧迫地投入到与病原微生物新的一轮搏斗中。

目前治疗病毒引起的疾病方针有二。其一是疫苗法虽然最有效但先决条件是必须得到疫苗。中国大陆SARS出现不久时,用受感染而康复的人血清中有抗体就用来治疗其他的病人。第二种是化学疗法,需要有高选择性的药物.以分辨人类细胞内分子和单纯与病毒有关的分子这在研究设计上困难度甚高。

透过几十年来的细菌遗传学和近来蓬勃发展的微生物全基因体DNA序列排序等方面的研究,人类还了解到群居一处的细菌能非常活跃地用不同的方式。交换彼此间的遗传讯息。这样的功能明显增加了细菌适应环境的能力。因此.它们从不用担心遭遇濒临绝种的问题。这无疑加大了人类查杀致病性微生物的难度。

虽然科学家近年来已研发出几种抗病毒药物,使对抗病毒的战争初战告捷.但病毒却非省油的灯,它们非但变种的速度加快,现在更进一步和原本存在动物身上的病毒融合。成为对人类新的威胁。医学界已经知道艾滋病毒与猴子有关。不久前流行的SARS和掀起这次风暴的禽流感都和野生动物的病毒有关。由于人体内没有这些新病毒的抗体因而很容易导致疾病大流行。

从这个角度看,人类藉科技对抗病毒的战争可能永远没有止境。然而,查杀病原微生物的困难远不止这些。据兰德公司《新型和重现传染病的全球威胁重建美国国家安全与公共卫生政策的关系》报告分析全球化、农业活动的变化行为变迁、抗生素及其他药品的误用、捐赠的血液产品、气候变化、污染水及生物恐怖主义等成为影响美国及全世界其它国家传染病扩散范围和速度的主要因素。

第一、全球化所带来的日益增长的旅行人口迁移和商贸往来.不断发展的动物和食品贸易,使得病原微生物的威胁日趋严重。

第二、现代农业活动的变化增加了来自食物的危险。科技进步使得农户能够在临近地区饲养动物,这加剧了过滤性毒菌和细菌的传播。

第三、人类行为的变化,如开放的性行为、静脉内大量用药,加剧了微生物在人与人之问的传播。

第四、为抵抗病毒而过度使用抗生素及其他药物.以及在动物身上使用抗生素已经严重降低了这些药物的效用导致不断出现高抗性的超级病菌。

第五、一些潜伏期较长的疾病如HIV、丙型肝炎、雅氏病,可能在这些疾病得以确认前就通过捐赠的血液产品及其他血液供应传播。

第六、气候反常会严重地影响到传染性病原体的分布即这些传染性病原体会增加带苗者人群数量,这些带苗者又会把疾病传播给他人。

第七、污染水的供给。例如,美国的水供给通常只检测如粪大肠菌群细菌之类的具有代表性的常见细菌。这就给未经过检测进入水系统的各种新的或不常见的病原体在人群之间的传播留下隐患。

第八、生物恐怖主义。2001年秋的炭疽热凸现生物恐怖主义的威胁,这对经济和心理上的影响很大。

兰德公司的报告虽然是针对美国的情况做出了自己的判断.但在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今天这些分析对人类如何与由微生物引发的SARS、禽流感等新的致命病症进行斗争以及如何在将来阻止致命传染病都有普遍的借鉴意义。

在日常生活及生产中,食品、药品、化妆品、其他产品及物品、生活饮用水及污水、环垅空气及生物体内外等也均存在微生物。

自然界中决大多数微生物对人类和动物、植物的生存是有益的,有些是必要的,

对人体和生产生活有有利的一面。人作为微生物的宿主,是其最大的生态空间,是其获衍的最佳领地之一。人一出生,体表及与外界相同的体腔中的就有微生物并伴随到人生命的终结。人肠道中的细菌依靠消化道提供生存环境,同时细菌参与宿主代谢和吸收;参与宿主免疫,正常微生物群具有对人和动物不可少的免疫刺激作用;发挥生物拮抗作用。从上述事实也可看出在宿主环境下正常微生物群和外来微生物群等之间要竞争生存空间和食物,要从其所在环境中捕食,它们寄居于宿主又与宿主合作,主要是一种互利共生关系,可以说人和动物离开了微生物就不能生存,反之,相关微生物也亦然。

人们利用微生物加工食品,形成一种风味独特的食品,丰富我们的饮食生活,如酸奶、干酪、酒酿、泡菜、酱油、食醋、豆豉、乳腐、黄酒、啤酒、葡萄酒,甚至还可包括臭豆腐和臭冬瓜,这些都是颇具魅力而长期为人们喜爱的食品。同时,我们的食物之所以会腐烂,也是微生物的功劳。因为微生物容易繁殖的关系,当食物与空气接触或达到腐蚀性微生物的生存要求,它们很容易就会被腐蚀掉,而人们食用已腐败变质的食品后极易发生食物中毒。所以一般的密封食物都是要隔绝空气,达到防腐的功效。

作为发酵工厂中的小“工人”,微生物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比如植物的育种,用到诱变育种、原生质体融合技术,产生新的遗传基因的植物,加快植物进化,选取出更优良的植株。还有工业发酵,依靠微生物的生命活动,生命活动依靠生物氧化提供的代谢能来支撑,因此工业发酵应该覆盖微生物生理学中生物氧化的所有方式: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和发酵。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发酵技术发生了划时代的变革,已经从利用自然界中原有的微生物进行发酵生产的阶段进入到,按照人的意愿改造成具有特殊性能的微生物以生产人类所需要的发酵产品的新阶段。

虽然微生物使食物腐化,但也因为这样的原因,微生物也能很好地降解环境中的废物,而生物界的多样性,种类繁多的微生物也成为科学家们不断研究的对象,找到合适的微生物降解废物是一个重大且重要的课题。19世纪初,人们开始注意到污水中细菌的存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1913年英国的费拉开创了活性污泥法,并随着欧美各国一些城市先后建立和发展了自来水厂。随着时间的推移,微生物在循环经济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污水和垃圾的处理者。几乎所有的污水处理都是靠微生物的作用完成的。污水和污物处理中既需要微生物分解和除掉各种有害物质,此外,还要靠微生物进行除臭。污水与污物的处理速度、处理效果取决于微生物的种类和功能。微生物作为一个生物界别,它的开发前景是不可限量的。当今和未来世界的发展中,微生物工程技术是“生产-经济-资源-环境-社会-保健”大系统中占有极重要地位和快速见效的重大技术。

自然界中的微生物始终不会消亡,人类也不可能彻底消灭病原微生物。我们只有认真探索和研究这些最为原始的生命,才能有效地保护好高级的生命,即使人类遭到某种微生物的侵害时,我们可以了解它们、认识它们和控制它们,并利用它们的多样性为人类服务。同时,我们也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防止病原微生物对人体的侵害。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课后答案

伤寒与细菌性痢疾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伤寒可能首先出现的症状是引起()出血和穿孔。 A、肠道 B、胃 C、肾 D、肺 我的答案:A 得分:25.0分 2 【单选题】()是细菌性痢疾的主要传播渠道。 A、唾液 B、食物 C、水源 D、体液 我的答案:B 得分:25.0分 3 【单选题】通过()传播有可能会感染伤寒沙门氏菌。 A、空气 B、水源 C、唾液 D、接触 我的答案:B 得分:25.0分

【判断题】采用抗生素治疗后,伤寒病死率可以降低到1%以下。()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霍乱与破伤风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下列不是关于破伤风杆菌说法的是()。 A、经飞沫传播感染 B、棒槌状 C、广泛分布与环境、土壤 D、厌氧细菌 我的答案:A 得分:25.0分 2 【单选题】霍乱从1817年到1923年在世界范围内流行了()次。 A、6次 B、5次 C、4次 D、3次 我的答案:A 得分:25.0分 3 【判断题】分泌外毒素,造成末端神经系统急性中毒的症状是破伤风感染。()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判断题】几乎不引起局部炎症症状,煮沸即可使之失活是破伤风感染。()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梅毒与幽门螺杆菌已完成成绩:75.0分 1 【单选题】由幽门螺杆菌引起的病症,()是十二指肠溃疡。 A、95% B、85% C、90% D、80% 我的答案:C 得分:25.0分 2 【单选题】梅毒在不治疗的情况下,死亡率约达()。 A、50% B、30% C、40% D、20% 我的答案:D 3 【判断题】存在于胃的上半部分幽门附近的病菌是幽门螺杆菌。()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广东海洋大学2015—2016学年第2学期《微生物与人类》 课 程 论 文 题目: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学院:理学院 班级:信记1142 姓名:梁进 学号:201411921220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摘要:微生物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多数微生物对人体是无害的。实际上,人体的外表面 (如皮肤)和内表面(如肠道)生活着很多正常、有益的菌群。它们占据这些表面并产生天然的抗生素,抑制有害菌的着落与生长;它们也协助吸收或亲自制造一些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如维生素和氨基酸。这些菌群的失调(如抗生素滥用)可以导致感染发生或营养缺失。然而另一方面,人类与动植物的疾病也有很多是由微生物引起,这些微生物叫做病原微生物或病原。 关键字:微生物流感病毒青霉素微生物发酵 1 1.1 我们生活中的世界,其实是到处布满微生物的世界,从远古时期起人类就和微生物在地球上共处,人类类在适应了微生物的同时,又不断遭遇微生物所引起的各种疫病,因此人类与微生物之间就展开了战争。 1929 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在研究培养葡萄球菌时,偶然发现了青霉素,这是人类历抗菌素类药物的诞生。青霉素能抑制病菌细胞壁的形成,使菌体的新陈代谢失调,达到抑菌和之后又出现了很多抗菌素类药物,如头孢霉素、链霉素、氯霉素、四环素、卡那霉素、庆大等。一时间,人们就觉得在人类与微生物的斗争中,人类已经领先了。 1.2 微生物对人类有着众多的影响。微生物千姿百态,有弊也有利,有害之处:它导致传染病的流行,在人类疾病中大部分是由病毒引起;有些微生物是腐败性的,即引起食品气味和组织结构发生不良变化;还可以够造成食品、布匹、皮革等发霉腐烂等。有益之处:作为分解者,它们可用来生产如奶酪,面包,泡菜,啤酒和葡萄酒;很多菌种的次级代谢产物是对人类疾病非常有用的抗生素。如绿色丝状菌产生的青霉素;一些微生物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发酵,生产乙醇、食品及各种酶制剂等;一部分微生物能够降解塑料、处理废水废气等,并且可再生资源的潜力极大,称为环保微生物;由于微生物生长周期短,繁殖迅速等特点,被用于遗传育种上,具有重要意义[1]。 2 2.1 微生物对人类最重要的影响之一是导致传染病的流行,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流行性流感病毒。根据流感病毒感染的对象,可以将病毒分为人类流感病毒、猪流感病毒、马流感病毒以及禽流感病毒等类群,其中人类流感病毒根据其核蛋白的抗原性可以分为三类: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丙型流感病。常言道:“病从口入”,病毒的传染的主要途径,传染源主要是患者,其次为隐性感染者,主要传播途径是带有流感病毒的飞沫,经呼吸道进入体内。少数也可经共用手帕、毛巾等间接接触而感染等方式。 2.2 病毒传入人群后,传染性强并可迅速蔓延,传播速度和广度与人口密度有关。进入人体的病毒,如果不为咳嗽反射所清除,或不为机体的特异性抗体中和及粘膜分泌物中非特异性抑制物灭活,则可感染少数呼吸道上皮细胞,引起细胞产生空泡、变性并迅速产生子代病毒体扩散至邻近细胞,再重复病毒增殖周期。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创作编号:BG7531400019813488897SX 创作者:别如克*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微生物简介 微生物(microorganism简称microbe)是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动物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却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一般将微生物划分为以下8大类:细菌、病毒、真菌、放线菌、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可谓“无处不在,无处不有”,涵盖了有益有害的众多种类,广泛涉及健康、医药、工农业、环保等诸多领域。下面就具体从医疗保健、工业生产、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几个方面分析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一)微生物与医疗保健 首先,微生物学对于医疗保健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英国医生受到巴斯德胚种学说的影响,发明了石炭酸手术消毒法,为降低手术感染率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到二十世纪初的三十年间,由于微生物学各种方法的出现,许多严重危害人畜的病原微生物被分离出来,如炭疽芽胞杆菌、麻风分枝杆菌、肺炎链球菌、伤寒沙门氏菌、结核分枝杆菌、鼠疫巴斯德氏菌等。科学家经过十几年努力发明了减毒型牛痘结核杆菌制成的bcg,让人类在病原菌的面前,有了主动性。通过对微生物的代谢的研究,发现一种碱性染料可以抑制微生物四氢叶酸的产生,令微生物死亡,化学治疗剂磺胺类药物大量出现。上世纪初的青霉素的出现,引发了发掘抗生素宝库的热潮,链霉素、氯霉素等相继出现。如今,基因工程菌药物的应用,更是带来巨大的医疗价值和商业价值。 其次,作为一名二十一世纪的爱美女性,爱美是一门一生的必修课,所以自然的就将微生物与医疗保健的关注点放在了微生物与美容养颜上。微生物酵素可调节血压、调节肠胃功能、调节免疫功能、护肝、治疗糖尿病的保健功效,微生物酵素的美白、抗衰老、去痘和防腐的美容功效。微生物酵素就是益生菌。益生菌(Probiotics),是指改善宿主微生态平衡而发挥有益作用,达到提高宿主健康水平和健康状态的活菌制剂及其代谢产物,益生菌存在于地球上的各个角落里面,动物体内有益的细菌或真菌主要有:乳酸菌、双歧杆菌、放线菌、酵母菌等。目前世界上研究的功能最强大的青竹缘活性益生菌,就包括了以上各类微生物组成的活性益生菌。 (二)微生物与工业生产 微生物的特点是种类多、分布广、生长迅速、繁殖速度快、代谢能力强、适应性强、容易培养。工业生产中,可根据微生物的特点选择适宜的微生物。有的微生物从自然界中分离出来就能被利用,有的需要对分离到的野生菌株进行人工诱变,得到突变株才能被利用。当前发酵工业所用的菌种总趋势是从野生菌转向突变菌,自然选育转向代谢育种,从诱发基因突变转向基因重组的定向育种。由于发酵工程本身的发展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

目录 摘要: ............................................................................................................................. - 1 - 关键词:.......................................................................................................................... - 1 - 引言................................................................................................................................. - 1 - 微生物与食品的关系 ....................................................................................................... - 2 - 1.1微生物在食品中应用的利与弊............................................................................ - 2 - 1.2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与人类健康........................................................................ - 2 - 2、微生物与工业的关系.................................................................................................. - 3 - 2.1微生物对工业发展的意义................................................................................... - 3 - 2.2新兴微生物技术 ................................................................................................. - 3 - 2.3新兴微生物技术的优势与人类健康 .................................................................... - 4 - 3、微生物与农业生态环境 .............................................................................................. - 4 - 3.1 二十一世纪农业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 - 4 - 3.2解决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措施............................................................................ - 4 - 3.2.1有效微生物技术 ....................................................................................... - 4 - 3.2.2微生物肥料 .............................................................................................. - 5 - 3.2.3土壤微生物 .............................................................................................. - 5 - 3.2.4微生物循环农业 ....................................................................................... - 5 - 4、微生物与医药卫生的关系 .......................................................................................... - 6 - 4.1微生物病源菌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 6 - 4.2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 - 6 -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2018

伤寒与细菌性痢疾 1 【单选题】(B)是细菌性痢疾的主要传播渠道。 A、唾液 B、食物 C、水源 D、体液 2 【单选题】通过(B)传播有可能会感染伤寒沙门氏菌。 A、空气 B、水源 C、唾液 D、接触 3 【单选题】伤寒可能首先出现的症状是引起(A)出血和穿孔。 A、肠道 B、胃 C、肾 D、肺 4 【判断题】采用抗生素治疗后,伤寒病死率可以降低到1%以下。(对)

【判断题】任意一种细菌与志贺氏菌结合都可以感染伤寒。(错) 1.2 霍乱与破伤风 1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哪些不是霍乱可能引起的结果?(D) A、酸中毒 B、腹泻 C、反射性呕吐 D、血压上升 2 【单选题】下列不是关于破伤风杆菌说法的是(A)。 A、经飞沫传播感染 B、棒槌状 C、广泛分布与环境、土壤 D、厌氧细菌 3 【单选题】霍乱从1817年到1923年在世界范围内流行了(A)次。 A、6次 B、5次

C、4次 D、3次 4 【判断题】几乎不引起局部炎症症状,煮沸即可使之失活是破伤风感染。(错)5 【判断题】分泌外毒素,造成末端神经系统急性中毒的症状是破伤风感染。(错) 1.3 梅毒与幽门螺杆菌 1 【单选题】梅毒在不治疗的情况下,死亡率约达(D)。 A、50% B、30% C、40% D、20% 2 【单选题】由幽门螺杆菌引起的病症,(C)是十二指肠溃疡。 A、95% B、85% C、90% D、80%

3 【单选题】梅毒根据现有资料推测,(B)是其原发地。 A、亚洲 B、美洲 C、欧洲 D、大洋洲 4 【判断题】 梅毒病毒可能通过胎盘直接传染给胎儿。(对) 5 【判断题】存在于胃的上半部分幽门附近的病菌是幽门螺杆菌。(错) 1.4 黑死病 1 【单选题】通过(A)传播最容易得结核病。 A、空气 B、食物 C、水源 D、唾液 2

浅谈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浅谈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微生物,是生存在自然界里一大群体形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看不到,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千倍,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微生物的种类繁多,在数十万种以上。与医学最相关的称为医学微生物,医学微生物大致分以下数种: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真菌及病毒等。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对人类既有利的一面又有不利的一面。 一、人类与微生物和平共处,相互制药,相互依存,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状态 在人身体的体表及其与外界相通的腔道,如口腔、鼻腔系统、咽喉腔、眼结合膜、肠道及泌尿生殖道等部位都有大量的微生物的存在,其中一部分为长期寄居的微生物,在机体防御机能正常时是无害的,称为正常菌群或正常微生物群。正常菌群对人体有益无害,而且是必须的。正常菌群是由相当固定的细菌组成,有规律地定居于身体一些特定部位,成为身体的一个组成部分。正常菌群数量是巨大的,大约为1014个左右,在长期的 进化过程中,通过个体的适应和自然选择,正常菌群中不同种类之间,正常菌群与宿主之间,正常菌群、宿主与环境之间,始终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中,形成一个互相依存,相互制约的系统,因此,人体在正常情况下,正常菌群对宿主表现不致病。 除正常菌群外,还有一种称为过路菌群,又称外籍菌群,是由非致病性或潜在致病性细菌所组成,来自周围环境或宿主其它生境,在宿主身体存留数小时,数天或数周,如果正常菌群发生紊乱,过路菌群可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引起疾病。 正常菌群有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 1、如菌群之间生物的拮抗作用,正常菌群在人体某一特定位粘附, 定植和繁殖,形成一层菌膜屏障。通过拮抗作用,抑制并排斥过路菌群的入侵和群集,调整人体与微生物之间的平衡状态。 2、免疫作用,正常菌群能刺激宿主产生免疫及清除功能。 3、营养作用,人体肠道的正常微生物,如双岐杆菌,乳酸杆菌, 大肠埃希菌等能合成多种人体生长发育必须的维生素,如B族维生素,维生素K等,营养并参与糖类和蛋白质的代谢。

微生物发展与人类进步

微生物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进步 姓名:杨涛学号:20102881 (生物工程2班生命科学学院黑龙江大学哈尔滨150080) 摘要:微生物学的创立和和发展对于人类的进步起到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现代社会之中我们与微生物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微生物的发展对人类的生活生产,社会活动都越来越重要,人类社会的进步将会随着微生物的发展而更加迅速。 关键词:微生物医药食品能源废物处理物质循环食物链 the Development of Microorganism and Mankind Social Progress (The 2th class of Biotechnology ,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Harbin, 150080) Yang Tao Abstract: the establishment of microbiology and the progress of human development and for a indelible contribution, in the modern society with the relationship among our microbial close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icrobial life of mankind production, social activities are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he progress of human society will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icroorganism and more quickly. Keywords: microbial medicine and food energy waste material cycle food chain 微生物对人类、自然、生态、环境的正面影响从微生物是食物链中的主要环节、污水处理中的中心角色、生态农业中的重要措施以及自然界物质循环中的关键作用等多方面,都可看到微生物在生态和环境保护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而且都是必须,如果自然界没有微生物的存在,植物就不能进行代谢,人类及动物也难以生存。 1.食物链与物质循环①微生物在食物链和物质循环中,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生态系统中, 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自然界的基本功能单元是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生物群落及其所处的非生物无机环境所组成的。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表现为生物生产、能量流、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微生物作为自然界丰富生物资源的一种,其在自然界物质循环和转化中发挥巨大的作用,是整个生物圈维持生态平衡不可缺少的部分。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所需的各种营养无,在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传递,处于不断循环之中形成物质流。 2.废弃物处理微生物具有多种降解功能②,正是利用微生物的这一性质,我们可以用微生 物造福人类,处理废弃物和污水,保护环境。微生物由于其代谢产物类型的多样性几乎能讲解或转化环境中存在的各种天然物质,特别是有机化合物。现在国内外已经普遍采用微生物法降解石油、农药、合成洗涤剂、多氯联苯、偶氮化合物、重金属等,几乎包括人类所面临的所有污染物。新型微生物燃料电池不仅可以净化水质,还可以发电,它的出现有望把污水处理变成一个有利可图的产业从而使得处理废弃物可持续进行。从此,我们可以同时解决公害和能源问题,使我们看到了曙光。 3.微生物对医药③方面的正面影响 某些微生物可引起许多疾病,但是微生物也对人类医药研究有巨大贡献就在于各种抗生素的发现与广泛的临床应用。随着医药科学的飞速发展,对微生物刺激代谢产物的不断

论述微生物与人类之间的关系

微生物与人类之间的关系 我们生活中的世界,其实是到处布满微生物的世界,从远古时期起人类就和微生物在地球上共处,人类在适应了微生物的同时,又不断遭遇微生物所引起的各种疫病,因此人类与微生物之间就展开了战争。 1929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在研究培养葡萄球菌时,偶然发现了青霉素,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抗菌素类药物的诞生。青霉素能抑制病菌细胞壁的形成,使菌体的新陈代谢失调,达到抑菌和杀菌的效用。之后又出现了很多抗菌素类药物,如头孢霉素、链霉素、氯霉素、四环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红霉素等。一时间,人们就觉得在人类与微生物的斗争中,人类已经领先了,因为如结核菌、细菌性肺炎、败血症、梅毒、淋病和其他细菌性传染病慢慢被征服了。 但是,正是由于这些抗菌素类药物有抑菌和杀菌的效用,人们大多数认为,不管患了什么病,总是认为多吃点抗菌素药物好,这就导致了以下问题:在多数情况下,抗菌素的作用只是抑制或削弱病原菌的活动,人最终还得靠机体本身来彻底战胜病原菌。长期使用某种抗菌素,不但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相反,还会使病原菌产生"抗药性"变异品种,从而使抗菌素失去它特有的效用。 但这些祸只是由一极少部分的微生物所致,只有这一少数微生物也是人类的敌人。但并不是说一切的微生物对人类都有危害的,如果是这样,人类或许早就灭亡了,因为上面已经讲了,人类是生活在微生物的世界。那现在就谈谈微生物对人类有好处的一面。 微生物无处不在,我们无时不生活在“微生物的海洋”中。细菌数亿/g土壤,土壤中的细菌总重量估计为:10034 × 10 12 吨;每张纸币带细菌:900万个人体体表

及体内存在大量的微生物:皮肤表面:平均10万个细菌/平方厘米口腔:细菌种类超过500种肠道:微生物总量达100万亿粪便干重的1/3是细菌,每克粪便的细菌总数为: 1000 亿个;每个喷嚏的飞沫含4500-150000个细菌。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一、人类与微生物和平共处,相互制药,相互依存,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状态 在人身体的体表及其与外界相通的腔道,如口腔、鼻腔系统、咽喉腔、眼结合膜、肠道及泌尿生殖道等部位都有大量的微生物的存在,其中一部分为长期寄居的微生物,在机体防御机能正常时是无害的,称为正常菌群或正常微生物群。正常菌群对人体有益无害,而且是必须的。正常菌群是由相当固定的细菌组成,有规律地定居于身体一些特定部位,成为身体的一个组成部分。正常菌群数量是巨大的,大约为1014个左右,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通过个体的适应和自然选择,正常菌群中不同种类之间,正常菌群与宿主之间,正常菌群、宿主与环境之间,始终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中,形成一个互相依存,相互制约的系统,因此,人体在正常情况下,正常菌群对宿主表现不致病。 除正常菌群外,还有一种称为过路菌群,又称外籍菌群,是由非致病性或潜在致病性细菌所组成,来自周围环境或宿主其它生境,在宿主身体存留数小时,数天或数周,如果正常菌群发生紊乱,过路菌群可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引起疾病。 正常菌群有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 1、如菌群之间生物的拮抗作用,正常菌群在人体某一特定位粘附,定植和繁殖,形成一层菌膜屏障。通过拮抗作用,抑制并排斥过路菌群的入侵和群集,调整人体与微生物之间的平衡状态。 2、免疫作用,正常菌群能刺激宿主产生免疫及清除功能。

3、营养作用,人体肠道的正常微生物,如双岐杆菌,乳酸杆菌,大肠埃希菌等能合成多种人体生长发育必须的维生素,如B族维生素,维生素K等,营养并参与糖类和蛋白质的代谢。 4、排毒作用,如双岐杆菌能使肠道过多的革兰氏阴性杆菌下降到正常水平,减少内毒素的吸收。 5、抗肿瘤作用,能降解、清除体内的致癌因子,激活体内的抗肿瘤细胞因子等。 6、抗衰老作用,双歧杆菌能刺激肠道产生免疫球蛋白,还能及时清除体内的自由基,产生SOD(超氧化物歧化酶)等。 人类与微生物之间的动态平衡称为微生态平衡,影响其微生态平衡的因素有外环境因素,也有宿主因素,外环境主要是通过改变宿主的生理功能产生的,如正常菌群,通过产生细菌素,抗生素和其代谢产物,以及争夺营养,空间争夺以阻止过路菌群入侵,保持自身的稳定性。生态平衡时,可以保持宿主的正常生理功能,如营养、免疫、消化等。生态失调可因慢性病,癌症,手术,辐射感染,抗生素不合理应用等引起。 二、微生物对人类的益处

微生物与人类社会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 (一)摘要:微生物与人类关系密切,在人类生活中占有的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我们生活的每一天都与之相接触,它既能引起人类疾病也能造福于人类。目前,微生物大致分类为细菌、真菌(包含酵母菌和微菌)、藻类和俗称为寄生虫的原虫和蠕虫、病毒。在现今科学如此发展的时代,我们要正确对待和使用微生物,让微生物给我们带来最小的伤害和最大的益处。 (二)关键词:疾病、青霉素、人类健康 我们今天已经进入了21世纪,虽然我们能够制服引起一般传染病的微生物,但是,艾滋病和新出现的疾病依然严重威胁着人类,还有些一度被控制的传染病又开始死灰复燃。人类每天都和这些恐怖的传染病作斗争,在精神和资源方面深受侵害,人力和物力财力不断投入。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全世界每年死亡的5千2000000人中,有1/3是由传染病造成的。 鼠疫,艾滋病(AIDS),癌症,肺结核、疟疾、霍乱“卷土重来”,伊波拉病毒、疯牛病、SARS、禽流感等都是由一些极少部分的微生物所致,拿鼠疫来说吧,1347年的一场由鼠疫杆菌引起的瘟疫几乎摧毁了整个欧洲,有1/3 的人(约2500万人)死于这场灾难,在此后的80年间,这种疾病一再肆虐,实际上消灭了大约75%的欧洲人口,一些历史学家认为这场灾难甚至改变了欧洲文化。我国在解放前也曾多次流行鼠疫,死亡率极高。而且还证实,这些病毒还在变异,这就更加增加了对这些疾病研究的困难。全世界虽然已经花费了无法统计的经费,但有些疾病的危害力不减小,甚至艾滋病的患者和感染者还在每年成倍增长。人类和病原微生物的斗争也许是一场永远看不到尽头的战争。 在人类疾病中有50%是由病毒引起。世界卫生组织公布资料显示:传染病

尔雅微生物与人类健康课后答案

原核微生物与疾病(一) 1 发生率占传染病首位的是哪种疾病 A、伤寒 B、破伤风 C、天花 D、细菌性痢疾 正确答案: D? 2 细菌性痢疾主要是通过什么途径来传播的 A、血液 B、食物 C、空气 D、禽类

正确答案: B? 3 细菌在产生芽孢之前会进行什么来获取最后的营养 A、有性生殖 B、有丝分裂 C、二分裂 D、杀死周围细胞 正确答案: D? 4 伤寒沙门氏菌引起什么类型的传染病 A、血液传染病 B、呼吸道传染病 C、消化道传染病 D、体表传染病 正确答案: C?

5 伤寒沙门氏菌是什么形状的 A、球形 B、杆形 C、弧形 D、螺旋形 正确答案: B? 6 细菌性痢疾属于什么传染病 A、血液传染病 B、呼吸道传染病 C、消化道传染病 D、体表传染病 正确答案: C? 7

引起细菌性痢疾的细菌是什么形状的 A、球形 B、杆形 C、弧形 D、螺旋形 正确答案: B? 8 细菌的生活方式不包括 A、完全独立生活 B、共生或互生 C、寄生 D、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 D? 9 伤寒主要的传播方式是

A、空气传播 B、体液传播 C、水源传播 D、血液传播 正确答案: C? 10 伤寒的病原是 A、古菌 B、细菌 C、志贺氏菌 D、伤寒沙门氏菌 正确答案: D? 11 细菌性痢疾的病原是A、古菌

B、放线菌 C、志贺氏菌 D、伤寒沙门氏菌 正确答案: C? 12 细菌依靠宿主生活的的生存方式被称为:() A、寄生 B、共生 C、互生 D、独立生活 正确答案: A? 13 伤寒沙门氏菌进入人体哪个部位后就会进入携带状态:() A、血液 B、脾脏

论微生物的发展与人类的社会进步①

论微生物的发展与人类的社会进步 周博 (生物技术4班生命科学学院黑龙江大学哈尔滨150080) 摘要:微生物自发现以来一直与人类关系密切,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与微生物打着交道。它就像一把双刃剑,既能造福于人类也能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灾难。只有最大限度的了解微生物与环境生态平衡对人类的益处,才能趋利避害,使微生物能够发挥更大的效用。 关键词:微生物发展双刃剑医药卫生环境污染发展前景 Concerning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and microbial social progress ZhouBo (The4th class of Biotechnology,College of Life Science,Heilongjiang University,Harbin, 150080) Abstract:microbes have been found since human relationships and close,in the human life of the production has a very important position,we ever-present and microbes dealt with.It is like a double-edged sword,and can not only to benefit human can also bring mankind devastating disaster.Only the maximum understand microorganism and environmental ecological balance to the human benefits,to avoid disadvantages,make microbes can play a greater utility. Keywords:microbial medicine health double-edged swor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pollution development prospects 1.微生物简介 微生物是存在于自然界中体积微小(小于1nm).结构简单.种类繁多的微小生物的统称,泛指肉眼看不到或看不清楚的微小生物。分为真核细胞型微生物.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和非细胞结构型微生物【1】 2.微生物的发现与微生物学的发展简史 微生物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即经验微生物学时期(16世纪以前).实验微生物学时期(17-19世纪)和现代微生物学时期(20世纪以后)。人类自诞生以来就一直与微生物有着密切的联系,早在公元前三世纪时人们就感受到它们的存在并不知不觉的利用它们,我国悠久的酒文化的传承就是微生物的功劳。随着列文.虎克第一台显微镜的面世,科学家的观察为微生物的存在提供了有力依据。19世纪是近代微生物发展非常迅速的时期,法国科学家巴斯德首次指出细菌与人类生活.生命的关系,奠定了微生物学的理论基础,被称为现代微生物学之父。进入20世纪以后,由于生物化学.化学分析技术的发展,电子显微镜的问世,使

微生物与人类发展

微生物与人类发展 摘要:本文较为系统地概述微生物与人类间的密切关系,通过对环境保护和环境预防、治理的分析,从“可持续发展”方向分析和例证了微生物科学在环境应用上的价值和前途。 关键词:微生物人类环境污染可持续发展 Microorganisms and human development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stitute of rare earth rare earth engineering) Abstract:This article systematically Outlines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microorganism and huma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environment prevention, management, analysis and examples fro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microorganism science in environment application value and prospects. key words:Microorganism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1微生物学的发展历史 人类对微生物的利用甚早。我国在利用微生物方面,更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悠久的历史。公元前3世纪,在《吕氏春秋》里就有“仪狄作酒禹饮而甘之”之说。公元前14世纪的《书经》上记载着“著作酒醴尔惟曲蘖”,意思是如果要酿酒的话,就要将发芽的谷物发霉而做成曲种。在公元6世纪,后魏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一书中就详细记载了制曲和酿酒的技术,还记载了栽种豆科植物可以肥沃土壤,当时虽不知根瘤菌的存在,也不知固氮作用,而会利用根瘤菌积累氮肥,等等。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微生物学被牢固地建立起来。其后,它的主要发展有两个方面:一是研究传染病和免疫学,研究疾病的防治和化学治疗剂的功效;另一方面是和遗传学的结合。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人们不断加强对微生物的研究,已形成了许多微生物学的分支学科。例如有普通微生物学、微生物生理学、微生物生态学、微生物遗传学;有病毒学、细菌学、真菌学;还有土壤微生物学、海洋微生物学;再有医学微生物学、工业微生物学、农业微生物学、环保微生物学、石油微生物学等等,所以,微生物学的发展历史是辉煌的。

论微生物的发展与人类的社会进步

论微生物的发展与人类的社会进步 徐萌 中文摘要:微生物自发现以来一直与人类关系密切,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占有的非常重要的地位,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与微生物打着交道。它就像一把双刃剑,既能造福于人类也能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灾难。微生物在维系着自然界的生物链及新陈代谢和农业、工业、医药卫生、环境污染和生物工程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贡献,但是一些因微生物而导致的传染病还是让人们一筹莫展。只有最大限度的了解微生物与环境生态平衡对人类的益处,才能趋利避害,使微生物能够发挥更大的效用。 关键词:微生物发展双刃剑医药卫生环境污染发展前景 Concerning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and microbial social progress XuMeng Biological engineering class life science college of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Harbin 150080 Abstract: microbes have been found since human relationships and close, in the human life of the production has a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we ever-present and microbes dealt with. It is like a double-edged sword, and can not only to benefit human can also bring mankind devastating disaster. Microbes in the food chain and support of the natural world metabolism and agriculture, industry, medicine and health,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 etc are of great contribution, but some for microbial in infectious disease or let people bewildered. Only the maximum understand microorganism and environmental ecological balance to the human benefits, to avoid disadvantages, make microbes can play a greater utility. Keywords: microbial medicine health double-edged swor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pollution development prospects 1、微生物简介 微生物是存在于自然界中体积微小(小于1nm)、结构简单、种类繁多的微小生物的统称,泛指肉眼看不到或看不清楚的微小生物。分为真核细胞型微生物、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和非细胞结构型微生物【1】

微生物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微生物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007年04月17日星期二 18:56 微生物是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动物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却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可谓“无处不在,无处不有”,涵盖了有益有害的众多种类,广泛涉及健康、医药、工农业、环保等诸多领域。 微生物对人类最重要的影响之一是导致传染病的流行。在人类疾病中有50%是由病毒引起。世界卫生组织公布资料显示:传染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在所有疾病中占据第一位。微生物导致人类疾病的历史,也就是人类与之不断斗争的历史。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人类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新现和再现的微生物感染还是不断发生,像大量的病毒性疾病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一些疾病的致病机制并不清楚。大量的广谱抗生素的滥用造成了强大的选择压力,使许多菌株发生变异,导致耐药性的产生,人类健康受到新的威胁。一些分节段的病毒之间可以通过重组或重配发生变异,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流行性感冒病毒。每次流感大流行流感病毒都与前次导致感染的株型发生了变异,这种快速的变异给疫苗的设计和治疗造成了很大的障碍。而耐药性结核杆菌的出现使原本已近控制住的结核感染又在世界范围内猖獗起来。 微生物能够致病,能够造成食品、布匹、皮革等发霉腐烂,但微生物也有有益的一面。最早是弗莱明从青霉菌抑制其它细菌的生长中发现了青霉素,这对医药界来讲是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后来大量的抗生素从放线菌等的代谢产物中筛选出来。抗生素的使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一些微生物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发酵,生产乙醇、食品及各种酶制剂等;一部分微生物能够降解塑料、处理废水废气等等,并且可再生资源的潜力极大,称为环保微生物;还有一些能在极端环境中生存的微生物,例如:高温、低温、高盐、高碱以及高辐射等普通生命体不能生存的环境,依然存在着一部分微生物等等。看上去,我们发现的微生物已经很多,但实际上由于培养方式等技术手段的限制,人类现今发现的微生物还只占自然界中存在的微生物的很少一部分。 微生物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也相当奥秘。例如健康人肠道中即有大量细菌存在,称正常菌群,其中包含的细菌种类高达上百种。在肠道环境中这些细菌相互依存,互惠共生。食物、有毒物质甚至药物的分解与吸收,菌群在这些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以及细菌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还不明了。一旦菌群失调,就会引起腹泻。 随着医学研究进入分子水平,人们对基因、遗传物质等专业术语也日渐熟悉。人们认识到,是遗传信息决定了生物体具有的生命特征,包括外部形态以及从事的生命活动等等,而生物体的基因组正是这些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因此阐明生物体基因组携带的遗传信息,将大大有助于揭示生命的起源和奥秘。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微生物病原体的变异规律、毒力和致病性,对于传统微生物学来说是一场革命。 以人类基因组计划为代表的生物体基因组研究成为整个生命科学研究的前沿,而微生物基因组研究又是其中的重要分支。世界权威性杂志《科学》曾将微生物基因组研究评为世界重大科学进展之一。通过基因组研究揭示微生物的遗传机制,发现重要的功能基因并在此基础上发展疫苗,开发新型抗病毒、抗细菌、真菌药物,将对有效地控制新老传染病的流行,促进医疗健康事业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牛痘疫苗的应用使人类历史上首次成功消灭了一种疾病——天花,而目前的基因工程疫苗也为疾病的有效预防发挥了巨大作用,如乙肝病毒的预防

微生物与人类关系的重要性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微生物与人类关系的重要性,你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微生物是一把十分锋利的双刃剑,它们在给人类带来的同时也来来。 2、1347年的一场由引起的瘟疫几乎摧毁了整个欧洲,有1/3的人(约2500万人)死于这场灾难。 3、2003年SARS在我国一些地区迅速蔓延,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节奏严重地被打乱,这是因为SARS有很强的传染性,它是由一种新型的所引起。 4、微生物包括: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的病毒、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具细胞结构的真细菌、古生菌;具细胞结构的真菌(酵母、霉菌、蕈菌等)、单细胞藻类、原生动物等。 5、世界上第一个看见并描述微生物的人是__ ___商人__ ___。 6、微生物学发展的奠基者是___ 的 ____,他对微生物学的建立和发展作出卓越的贡献,主要集中体现_____、____和__ ___。 7、公元6世纪(北魏时期),我国贾思勰的巨著“”详细地记载了制曲、酿酒、制酱和酿醋等工艺。 8、被称为细菌学奠基者是__ __国的_____ ____,他也对微生物学建立和发展作出卓越贡献,主要集中体现_______和__ ____。 9、20世纪中后期,由于微生物学的、等技术的渗透和应用的拓宽及发展,动、植物细胞也可以像微生物一样在平板或三角瓶中分离、培养和在发酵罐中进行生产。 10、目前已经完成基因组测序的3大类微生物主要是、及。 二、选择题 1、当今,一种新的瘟疫正在全球蔓延,它是由病毒引起的()。 (1)鼠疫(2)天花(3)艾滋病(AIDS)(4)霍乱 2、微生物在整个生物界的分类地位,无论是五界系统,还是三域(domain)系统,微生物都占据了()的“席位”。 (1)少数(2)非常少数(3)不太多(4)绝大多数 3、微生物学的不断发展,已形成了基础微生物学和应用微生物学,它又可分为

浅谈微生物与人类关系

浅谈微生物与人类关系 摘要:我们人类生活在微生物的海洋中,时时刻刻都与微生物共舞,所以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实际上,我们应当正确看待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微生物既是人类的敌人,更是人类的朋友。人类应该了解微生物,让微生物与人类和平共处。 关键词:微生物人类利害关系 在谈论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确一下什么是微生物。不了解何为微生物又何谈微生物与我们人类的关系昵?一提到微生物,人们就说用肉眼看不到的生物就是微生物,其实,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那么到底是什么是微生物昵?微生物就是个体体积微小,结构简单的低等生物,通称微生物。它大致分为细菌、.真菌、病毒。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不管我们生活的周围环境,还是我们体内都有大量微生物的存在,微生物不光分布广,而且种类繁多,数目庞大,让我们无法想象。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与微生物打交道,所以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到底微生物与人类有着怎样的关系昵?实际上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有两个方面:有对人类有益的一面,也有对人类有害的一面。 一、微生物与人类日常生物 人类要生存,就必须有食物。我们每天吃的很多的食品的制作都离不开微生物。比如:我们每天吃的馒头、面包、泡菜等食品。我们喝的营养丰富的酸奶;各种酒类-调味品中的醋、酱油它们都是经过微生物的发酵制作出来的。还有我们吃的营养丰富的菌类,如各种蘑菇、木耳,银耳。还有药用价值的灵芝,冬虫夏草也都是微生物。 但是,微生物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有负作用。比如:肉、蛋,水果等食物,如果保存不当,就会腐烂、变质。还有以丝、毛为主要原料的衣物,夏季如果保存不当,也会受到微生物的侵蚀。这都是细菌、霉菌的生长和繁殖造成的。 二、微生物与人类健康 在人体肠道中有很多微生物,其中要有大肠杆菌,乳酸杆菌等,这些细菌生活在人的肠遭中能合成核黄素,维生素k等多种维生素以及氨基酸,以供人体吸收利用。 在医药方面,自1929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偶然发现青霉索,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抗菌类药物的诞生。之后又出现了很多抗菌类药物:如链霉素、氯霉紊、庆大霉索、卡那霉素、红霉素、四环素等。这些药物都是从微生物中提取出来的。这些抗菌类药物的出现,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使得以前无法治愈的疾病得以有效治疗。 为了预防一些由于感染某种微生物引起的疾病,生物学家们利用病毒制成病原疫苗,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