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学实验指导(hua)

药用植物学实验指导(hua)
药用植物学实验指导(hua)

药用植物学实验指导

实验一显微镜使用与植物细胞观察

一、实验目的:

1、学会正确使用与保养光学显微镜。

2、学会临时装片法。

3、学会绘制植物细胞图的基本技术,能绘出植物细胞图,并注明各部分名

称。

4、了解显微镜的类型、构造及简要的工作原理。

5、通过实验理解植物细胞的概念、结构及作用。

二、仪器用品及实验材料:

1. 仪器用品: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刀片、0.03%中性红、1mol/L 硝酸钾溶液、4mol/L(24%)尿素溶液[备用]、稀甘油、稀碘液、氯化锌碘试液、去离子水、吸水纸。

2. 实验材料:洋葱、马铃薯

三、实验内容:

(一)显微镜的类型:略

(二)光学显微镜的结构:

光学显微镜是由光学部分和机械部分两大部分构成。

1、光学部分:主要包括物镜、目镜、反光镜和聚光镜四个部件。

2、机械部分:主要由精巧的金属零件组成,作用是支持光学部分,使其充分发挥效能。主要有镜座、镜臂、镜筒、载物台、物镜转换器和调焦装置等六部分。

(三)显微镜的使用

每台显微镜一般都配有低倍、高倍、油镜三个物镜头,在观察物体时,要先在低倍镜下观察,因低倍镜的视野范围大,容易找到观察物,然后转换高倍镜观察,若需要再放大时,再到油镜下观察。

低倍镜的使用取镜-对光-放置载玻片-调焦

高倍镜的使用由低倍—高倍—低倍

(四)显微镜的使用、保护的注意事项

1、显微镜应放在干燥的地方,避免强烈的日光照射。

2、拿取显微镜时,应右手握镜臂,左手托住底座,使镜身直立,切勿左

右摇晃,以免碰伤或目镜滑出。

3、保持显微镜的清洁,用擦镜纸擦拭镜头,不可用手或毛布擦物镜和目

镜;用绸布或纱布擦机械部分。

4、观察时应由低倍到高倍再到低倍,决不可先用高倍物镜,以免损坏玻

片而影响观察。

(五)植物细胞的结构

(1)用尖头镊子撕取洋葱(玉葱)鳞片内表皮薄片(0.3×0.3cm),浸到0.03%中性红溶液中(载玻片上)10~15min进行染色。观察:

1.1 将染色后的植物材料放到载玻片上,盖好盖玻片,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无离子水(或pH略高于7.0的自来水),另一侧放吸水纸吸干,以洗净撕片外粘附的中性红溶液,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出液泡染成樱桃红色;原生质层(细胞质和细胞)则无色透明紧贴细胞壁(在细胞的角隅上可以看见)。

1.2 在第1项观察后,接着从盖玻片的一边滴2滴1mol/L硝酸钾溶液, 在盖玻片的另一边用吸水纸吸盖玻片下的水,将硝酸钾溶液引入盖玻片下浸渍植物材料,并立即镜检,可以看到细胞很快发生凸形质壁分离。

1.3 在第2项观察后,接着在盖玻片的一边加入2~3滴无离子水,在另一边用吸水纸吸去硝酸钾溶液,使质壁分离剂(即高渗的硝酸钾溶液)被基本上洗吸掉。立即镜检可以看到带有液泡的原生质体重新吸水膨大,最后充满整个细胞腔,即质壁分离复原(复原缓慢进行时,细胞仍可正常存活;如果进行很快,则会因原生质机械破坏而死亡)。

(2)另撕取内表皮少许,平展于载玻片的水滴上,加一滴水,加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低倍镜下观察细胞结构。细胞壁较透明,细胞质颜色均匀,细胞核扁球形,仔细观察可见其内1-3个发亮的核仁。再在高倍镜下仔细观察。从一侧滴加稀碘液,细胞质被染成浅黄色,细胞核被染成深黄色。

(3)纤维素细胞壁观察:马铃薯块茎,徒手切片,滴加氯化锌碘试液,观察颜色反应(蓝紫色)。

四、实验报告:绘出洋葱内表皮细胞结构图,标明细胞壁、液泡、细胞质和细胞核。

实验二植物根尖的观察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植物根尖的构造;

2、区分根尖不同部位组织细胞的差异;

3、领会根尖不同部分的生理功能;

4、绘制根尖显微示意图。

二、仪器用品及实验材料:

1、仪器用品: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刀片、清水。

2、实验材料:洋葱根尖。

三、实验内容:

1. 用刀片取洋葱根尖~1.2 cm(含根毛区),沿中轴切开,取其中一半置于载玻片上,纵切面朝上,制临时切片。

2. 显微镜观察不同部位组织细胞的形态。

四、实验报告:绘制洋葱根尖的纵切面图。

实验三植物细胞后含物的鉴定

一、实验目的:

1、识别细胞主要后含物的种类及鉴别方法。

2、学习徒手切片和组织粉末装片法。

3、通过实验理解后含物的概念、种类及在鉴定药材中的意义。

4、绘出不同类型淀粉粒、结晶的形态图。

二、仪器用品及实验材料:

1、仪器用品: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斯氏液、稀碘液、苏丹III试液、水合氯醛、稀甘油。

2、实验材料:马铃薯块茎、小茴香粉末、杏仁(或蓖麻)、党参粉末、无花果叶、半夏粉末、大黄粉末、黄柏粉末。

三、实验内容:

(一)贮藏物:与淀粉鉴别

1、淀粉粒观察:刮取马铃薯块茎组织少许,加斯氏液制作临时装片,镜下

观察淀粉粒类型。加稀碘液,观察淀粉粒颜色变化。

2、糊粉粒观察:观察小茴香粉末(需透化),制临时装片。观察胚乳细胞

的糊粉粒。加稀碘液,观察糊粉粒颜色变化(暗黄色)。注:还有无色的、不被染色的球晶体,它不是蛋白质分子,而是无机磷酸化合物与钙、镁结合的盐类。

3、油滴观察:杏仁(或蓖麻)徒手切片(浸泡后切面在载玻片上抹过),

制临时装片,加苏丹III试液,观察油滴颜色变化(橙红色)。

4、菊糖观察:党参粉末,首先浸于乙醇溶液1周,进行软化,然后加透化

剂(水合氯醛)加热透化,加热时须续加透化剂,至待观察样品透化清晰为止。观察菊糖形态(类圆形或扇形)。

图3—10马铃薯块茎淀粉粒

A.单粒;

B.

C.D 复粒; E.半复粒

图3—11 蓖麻种子的胚乳细胞示糊粉粒

1.球晶体;

2.拟晶体;

3.无定形胶层;

4.糊粉粒;

5.细胞核

(二)晶体

1、取大黄粉末制临时装片,观察簇晶形态。

2、取半夏粉末制临时装片,观察针晶形态。

3、取黄柏粉末制临时装片,观察方晶形态。

4、撕取无花果叶表皮,制临时装片,观察表皮细胞中的钟乳体。

四、作业与思考:

植物细胞后含物(贮藏物)主要有哪些种类?产生和储藏的部位如何?如何鉴别?

五、实验报告:绘出不同类型淀粉粒、结晶的形态图。

实验四薄层色谱制备及应用

一、实验目的

1、初步掌握簿层色谱法的实验技术。

2、学会用薄层色谱法在生药学中的应用,了解薄层层析法分析单糖组分的

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

色谱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某一物质中的吸附或溶解性能(即分配)的不同,或其它亲和作用性能的差异,使混合物的溶液流经该物质时进行反复的吸附或分配等作用,从而将各组分分开。流动的混合物溶液称为流动相;固定的物质称为固定相(可以是固体或液体)。根据组分在固定相中的作用原理不同,可分为吸附色谱、分配色谱、离子交换色谱、排阻色谱等;根据操作条件不同,可分为柱色谱、纸色谱、薄层色谱、气相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等类型。

薄层色谱(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常用TLC表示,又称薄层层析,属于固-液吸附色谱。是快速分离和定性分析少量物质的一种很重要的实验技术,属固-液吸附色谱,它兼备了柱色谱和纸色谱的优点,一方面适用于少量样品(几到几微克,甚至0.01微克)的分离;另一方面在制作薄层板时,把吸附层加厚加大,因此,又可用来精制样品,此法特别适用于挥发性较小或较高温度易发生变化而不能用气相色谱分析的质。此外,薄层色谱法还可用来跟踪有机反应及进行柱色谱之前的一种“预试”。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

常用薄层层析槽、薄层层析板、薄层层析点样管、展开剂(乙酸乙脂:吡啶:无水乙醇:水=8:1:1:2)、正丁醇:乙酸:水=4:1:5 (上层)[备用]、显色剂(苯胺-邻苯二甲酸-正丁醇饱和水溶液)、单糖混合品、单糖标准品、硅胶、0.5%羧甲基纤维素钠、电吹风、烘箱、铅笔(自备)。

四、实验步骤

1.薄层板制备:称取硅胶5 g于50 ml烧杯中,加入用15 mL 0.5%羧甲基纤维素钠(CMC)溶液,用玻璃棒慢慢搅拌至硅胶分散均匀,注意不能产生气泡。接着沿着板中线把硅胶倒在玻璃板上,可以用玻璃棒引着溶液平铺在玻璃板上(注意:硅胶厚度以0.2mm-1.0mm为宜,玻璃板事先应洗干净,没有划痕,没有缺口,4个角要“健全”)。然后在实验桌的一侧轻轻颠震玻璃板,使薄层板表面平整,各个角落都布满。制备完毕,放在平坦空处自然晾干。

薄层板活化:取已制备好的薄层板于110 ℃烘箱活化1 h,备用。

2.点样:用点样管吸取样品点样于薄层板上,一般为圆点,点样基线距底边1.5-2.0 cm,点样直径为2-4mm,点间距离约为1.5-2.0 cm,点间距离可视斑点扩散情况以不影响检出为宜。点样时必须注意勿损伤薄层表面。

3.展开:展开室如需预先用展开剂饱和,将点好样品的薄层板放入展开室的展开剂中,浸入展开剂的深度为距薄层板底边0.5-1.0 cm(切勿将样点浸入展开剂中),密封室盖,等展开剂前沿升至至离顶部1/3高度时,取出薄层板,晾干(或电吹风吹干)。

4.显色:凉干后的薄板。用喷雾器把显色剂喷在薄板上,置于85℃烘箱内加热10分钟即可显色。

薄层显色后,将样品图谱与标准样图谱进行比较,参考斑点颜色、相对位置及Rf值,确定样品中有哪几种糖。

五、作业

观察结果,绘制薄层色谱图,计算Rf值。

思考题:

1、在一定的操作条件下为什么可利用Rf值来鉴定化合物?

2、在混合物薄层色谱中,如何判定各组分在薄层上的位置?

3、展开剂的高度若超过了点样线,对薄层色谱有何影响?

1.Rf值的计算

薄层色谱是在被洗涤干净的玻板上均匀的涂一层吸附剂或支持剂,带干燥、活化后将样品溶液用管口平整的毛细管滴加于离薄层板一端约1cm处的起点线上,凉干或吹干后置薄层板于盛有展开剂的展开槽内,浸入深度为0.5cm。待展开剂前沿离顶端约1cm附近时,将色谱板取出,干燥后喷以显色剂,或在紫外灯下显色。记下原点至主斑点中心及展开剂前沿的距离,计算比移值(Rf),公式如下:

2.薄层色谱展开方式

薄层色谱展开需要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为使溶剂蒸气迅速达到平衡,可在展开槽内衬一滤纸。常用的展开槽有:长方形盒式和广口瓶式。展开方式有:(1)上升法将色谱板垂直于盛有展开剂的容器中,适合于含粘合剂的色谱板。(2)倾斜上行法色谱板倾斜10—15°角,适用于干板或无粘合剂软板的展开;色谱板倾斜45—60°角适用于含有粘合剂的色谱板。

(3)下降法用滤纸或纱布等将展开剂吸到薄层板的上端,使展开剂沿板下行,这种连续展开的方法适用于Rf值小的化合物。

(4)双向色谱法将样品点在方形薄层板的角上,先向一个方向展开,然后转动90°角的位置,再换另一种展开剂展开。适合于成分复杂的化合物分离。

3.薄层色谱是否成功的关键-薄层色谱的上样技术

不良的上样是薄层色谱失败的主要原因:

[1]原点位置对样品容积的负荷量是极其有限的。

[2]上样环行色谱效应。

[3]供试液的溶剂在原点的残留。

[4]上样装置对薄层表面的机械损伤对色谱质量的影响。

实验五植物色素的提取分离

一、实验目的

1、学习萃取的原理及方法,掌握分液漏斗的使用;

2、学习柱色谱法的基本原理,掌握用柱色谱法分离提纯有机物的操作方法。

二、实验原理

利用萃取技术从植物叶中获得色素提取物,然后通过柱色谱法分离提纯获得较高纯度的色素样品。

三、仪器与试剂

干燥绿树叶(或绿草叶)、硅胶、石油醚(60~90 ℃)、丙酮、无水硫酸钠、饱和氯化钠溶液、蒸馏水、色谱柱、玻璃漏斗、分液漏斗、研钵、三角瓶、试管、滴管、玻棒、滤纸、脱脂棉。

四、实验步骤

1、绿色植物叶色素的提取:称取2.5 g绿色草叶,切成碎片,置于研钵中,

加15mL丙酮一起捣烂(丙酮蒸发快,可适当补之),过滤除去滤渣,滤液移至分液漏斗,加10mL石油醚。如有乳状液形成,可加入5-10 mL的饱和氯化钠溶液一起振摇,静置,弃水层后,用20 mL蒸馏水洗涤绿色溶液两次,分出有机层,用0.2 g无水硫酸钠干燥1小时,备用。

2、装柱:将一根洗净,烘干的色谱柱(2.5~3.0*30~40 cm)垂直固定在铁架

台上,于柱的下端放入少许的脱脂棉,关上活塞,沿柱壁倒入少量石油醚,润湿玻璃棉(或脱脂棉),并赶走气泡(如底部有砂芯隔板,上述加脱脂棉步骤可省略)。称取30 g硅胶(200-300目)于250 mL烧杯中,加入~100 mL 石油醚,充分搅拌使之悬浮,一次性倒入色谱柱(柱底部预装50 mL的石油醚)同时打开活塞,并随时用橡皮塞轻轻敲打柱身,底部收集的装柱溶剂可回收加到色谱柱上端,30 min后,当柱上端溶剂刚好与硅胶界面齐平时,关上活塞,最后在柱的上端加入少许脱脂棉。

3、上样:用滴管取2 mL第一步中已处理好的样品立即沿柱壁转一圈加入,

打开活塞,待样品刚刚完全进入硅胶时,关上活塞,并用少量石油醚沿柱壁洗下粘在柱壁的有色物质,并使之完全进入硅胶界面。

4、洗脱:缓慢加入石油醚洗脱液,控制洗脱速度(v=3 mL/min),观察色谱

带的出现(两条黄色带在前,两条绿色带在后)。当第一条黄色带(β-胡萝卜素)到达底部时,改用石油醚:丙酮混合溶剂(9:1)梯度洗脱,当第二条色带(叶黄素)到达底部时,同样换用石油醚:丙酮混合溶剂(7:3)梯度洗脱,最后用混合溶剂(1:1)梯度洗脱,收集的最后色带为黄绿色(叶绿素b)。

5、实验结束后,倒出柱中硅胶,并将色谱柱等实验器材清洗干净放回远处。

五、作业

1、萃取过程中,如出现乳浊液难于分层怎么办?

2、萃取过程中最应该注意的安全事项时什么?

3、为什么极性大的组分,要用极性大的溶剂洗脱?

4、柱子中若有空气或填装不均匀,会影响分离效果吗?为什么?如何避免?

萃取与柱色谱介绍

1. 萃取是天然药物实验中用来提取或纯化天然有机产物的常用操作之一。应用萃取可以从固体或液体混合物中提取出所需要的物质,也可以用来洗去混合物中少量的杂质,前者称为萃取,后者称为洗涤,二者在理论上和基本操作上有许多相同之处,但目的不同。

萃取是利用物质在两项(或更多项)不互溶(或微溶)溶剂中,溶解度或分配比的不同来达到分离,进行物质提取或纯化目的的一种操作。

有机物质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一般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所以可以将它们从水中萃取出来。在一定温度下,一种物质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分配比为一常数K:

K = C A / C B = (W1/V) / [(W0– W1) / S] 或W1 = W0 [KV / (KV + S)]

C A和C B分别为物质在原溶液A和B中的浓度;

V = 原溶液体积;S = 溶剂体积;W0 = 原物质重量;W1 = 萃取后剩余重量。萃取几次后,在水中的剩余量W n为:W1 = W0 [KV / (KV + S)]n

实验证明:在一定温度下,用一定量的溶剂进行萃取(或洗涤)时,分几次萃取(或洗涤)要比用全部溶剂一次萃取(或洗涤)所得的效果更好。

萃取可分为从固体物质萃取及从液体物质萃取两种。

从固体混合物中萃取所需物质,最简单的方法是先将固体混合物研细,放在容器里,然后加入适量的萃取剂,振荡,最后用过滤的方法把萃取液和残留的固体分开。如果被萃取物的溶解度很小,则可以采用脂肪提取器(又称索氏提取器Soxhlet)来萃取。

从液体混合物中萃取所需物质,最常用的仪器是分液漏斗。将含有被萃取物质的液体和萃取剂放入分液漏斗中,盖好上塞,振荡分液漏斗,使两液层充分接触,提高萃取效率。振荡后,扭开旋塞,放出气体。振荡数次以后,将分液漏斗放在铁环上静置,使之分层,到两液相完全分开为止,然后分出萃取剂层,被萃取物质因进入萃取剂层而被分出。这样一次萃取不能将被萃取物全部萃取出时,可重复进行几次。最后将萃取液合并,进行干燥,待蒸馏精制。

2. 柱色谱是常用色谱分析法的一种。色谱法是分离,纯化和鉴定天然有机物质的重要方法之一,它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混合物各组分在某一物质中的吸附溶解性能(分配)的不同,使混合物的溶液流经该物质进行反复的吸附或分配作用,从而使各组分分离。

柱色谱常用的有吸附色谱、分配色谱、离子交换色谱以及凝胶色谱。吸附色谱常用氧化铝和硅胶为吸附剂。分配色谱常以硅胶和纤维素为支持剂,以吸附较大量的液体为固定相。这里主要介绍以硅胶为吸附剂的柱色谱分离方法。

以硅胶为吸附剂的柱色谱实际上是一种固液吸附色谱柱。固体硅胶是固定相,液体样品通过固定相时,由于固定相对液体中各组分的吸附能力不同而使各组分分离开,这种分离是通过色谱柱来实现的。各组分如果为有色物质,则可能直接观察到不同颜色谱带;如果为无色物质,则不能直接观察到谱带;一般可按时间分段或按一定体积收集洗脱液,再分别鉴定;有时一些物质在紫外线照射下能发出荧光,则可用紫外灯照射观察。

药用植物学试题答案

药用植物学期中考试试题(一)标准答案 一、填空(20分,每空0.5分;可用英文,正确的加分50%,不完全正确者不得分) 1、神农本草经,新修本草,本草纲目 2、导管分子,筛管分子,管胞,筛胞 3、居间分生组织 4、排水组织 1、腹缝线,背缝线 2、线粒体,质体 3、罗伯特虎克 4、质体,液泡 5、花托,胎座,花序 10、子房,胚珠,珠被,胚乳,受精卵,胚芽,胚轴,胚根,子叶 11、形成层 12、年轮 13、厚壁 14、细胞学说,施莱登,施旺 15、质壁分离 16、纺锤状原始细胞,射线原始细胞,次生维管组织,维管射线 二、单项选择(10分,每题0.5分,直接在选择项上划√) CDACC CBCBC ABABB BDAAD 三、简答(20分,每题5分) 1、指出次生木质部中导管分子与射线细胞在形态、结构与功能上的差别。 导管分子:轴向伸长的管状细胞,次生壁有不同程度的木质化加厚,成熟后死亡,具缘纹孔。轴向水分运输。 射线细胞:径向略伸长的薄壁细胞,细胞壁木化程度低,生活细胞,单纹孔。径向物质运输通道。 2、在向日葵茎的初生木质部中,靠近形成层一侧的导管分子与靠近髓侧的在形态结构上有何不同?为什么? 靠近形成层:导管分子孔径大,次生壁加厚程度高,常为梯纹、网纹与孔纹导管。 靠近髓侧:导管分子孔径小,次生壁加厚程度较低,常为环纹、螺纹导管。 茎中初生木质部成熟方式为内始式,靠近髓侧的为原生木质部,在茎伸长过程中形成,靠近形成层的木质部为后生木质部,在茎伸长基本停止后形成。 3、杨树茎的伸长与加粗在发生部位与程度上和玉米茎有何不同?各与那些组织的活动有关? 杨树茎的伸长生长主要发生在顶端,与顶端分生组织有关;可有多年的次生加粗生长,与木栓形成层与维管形成层的活动有关。 玉米茎的伸长发生于茎端和节间基部,与顶端分生组织和居间分生组织有关;仅有有限的初生加粗生长,与初生分生组织有关。

智慧树知到 《药用植物学》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药用植物学》章节测试答案 对应章节绪论 1.【单选题】药用植物是指 A. 仅包含可以治疗疾病的植物 B. 具有医疗保健的植物 C. 具有保健作用的植物 D. 没有特别定义 正确答案:具有医疗保健的植物 2.【单选题】中药贯众来自于50余种植物,这种现象在药用植物学中称为 A. 混乱 B. 名称不确定 C. 同名异物 D. 同物异名 正确答案:同名异物 3.【单选题】益母草在不同的地区又称为 A. 血母草 B. 丹参 C. 薄荷 D. 黄芩 正确答案:血母草 4.【单选题】我国植物学家在广西、云南的等地找到的能代替蛇根木提取利血平的植物是 A. 长春花

B. 红豆杉 C. 粉防己 D. 萝芙木 正确答案:萝芙木 5.【单选题】我国古代记载药物来源与应用的书籍称为 A. 药志 B. 药典 C. 本草 D. 医药志 正确答案:本草 6.【单选题】《本草纲目》的作者是 A. 李时珍 B. 陶弘景 C. 李勣 D. 赵学敏 正确答案:李时珍 7.【单选题】《本草纲目拾遗》的作者是 A. 李时珍 B. 陶弘景 C. 李勣 D. 赵学敏 正确答案:赵学敏

8.【判断题】药用植物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对 9.【判断题】药用植物学是一门实践性、直观性较强的学科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对 10.【判断题】《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第一部本草专著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对 11.【判断题】紫萁入药后称为紫萁。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错 12.【判断题】市场上人参的伪品有商陆科植物商陆。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对 对应章节第一章 1.【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细胞器的有

药用植物学复习题及答案

药用植物学复习题 一、双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1. 心皮是构成雌蕊的( ) A. 变态叶 B. 大孢子 C. 小孢子 D. 大孢子叶 E. 花药 2 根的内皮层上有( ) A. 中柱鞘 B. 凯氏带 C. 木质部 D. 韧皮部 E. 通道细胞 二、多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 锦葵科植物大多有( ) A. 单体雄蕊 B. 花药二室 C. 有副萼 D. 花药一室 E. 花粉有刺 2. 无限维管束中有( ) A. 纤维 B. 束中形成层 C. 泡状细胞 D. 导管 E. 凯氏带 3.下列属于植根系的有( ) A.桔梗 B.人参 C.蒲公英 D.龙胆 E.徐长卿 4.叶的组成部分有( ) A.叶片 B.叶柄 C.托叶 D.单叶 E.复叶 5.无限花序花的开放顺序是( ) A.由下而上 B.由上而下 C.由外向内 D.由内向外 E.无序 三、名词解释 1.纹孔 2.分生组织 3.厚角组织 4.凯氏带 5.栅栏组织

药用植物学试题参考答案 一、双项选择题 1.AD 2BE 二、多项选择题 1.ACDE 2.ABD 3.ABC 4.ABC 5.AD 三、名词解释 1.纹孔细胞壁次生增厚时,在初生壁很多地方留下一些没有次生增厚的部分,只有胞间层和初生壁,这种比较薄的区域称为纹孔。 2.分生组织植物体内能够持续保持细胞分裂机能,不断产生新细胞,使植物体不断生长的细胞群,称为分生组织。 3.厚角组织厚角组织细胞是具有原生质体的生活细胞,常含有叶绿体,具有不均匀增厚的初生壁,增厚部位多在角隅处,细胞在横切面上常呈多角形。 4.凯氏带内皮层细胞壁的增厚情况较特殊,通常细胞的径向壁(侧壁)和上下壁(端壁)局部增厚(木质化或木栓化),增厚部分呈带状,环绕径向壁和上下壁形成一整圈,称为凯氏带。 5.栅栏组织位于上表皮之下,细胞呈圆柱形,排列紧密,其细胞的长轴与上表皮垂直,形如栅栏。

药用植物学答案及题

绪论 【单选题】 1.2015年诺贝尔奖植物是受下列哪一部本草著作的启发而研制成功的(b) A、 本草纲目 B、 肘后备急方 C、 神农本草经 D、 黄帝内经 E、 本草图经 正确答案:B我的答案:B得分:25.0分 2 【多选题】 1.药用植物包括(abcde)。 正确答案:ABCDE我的答案:ABCDE得分:25.0分 3 【判断题】药用植物指能够调整人体机能、治疗疾病的所有植物种类的总称。正确答案: V 【判断题】 药用植物学是研究药用植物的形态构造、分类鉴定、生长发育、化学成分形成与变化及引领新资源开发的一门科学。正确答案:V ■我的答案:V

叮叮小文库 根的形态与变态 1 【单选题】 下面具有肉质直根变态的植物是: a A、菘蓝 B、麦冬 C、玉米 D、百部 正确答案:A我的答案:A得分: 2 【单选题】 下面具有块根变态的植物是:d A、桔梗 B、丹参 C、黄芪 D、何首乌 【单选题】 下面具有须根系的植物是:c A、人参 B、党参 C、徐长卿 D、甘草 4 【单选题】 F面具有肉质直根变态的植物是:b D、天门冬 5 【多选题】 下面根能入药的药用植物有:abed 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C得分: 0.0分 A、何首乌 14.2 分 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得分: 14.2 分正确答案:B我的答案:B得分: 14.2 分A、百部 C、麦冬

叮叮小文库 正确答案:ABCD我的答案:ABCD得分:14.2分 6 【多选题】 下面属于不定根的是:abed A、支持根 B、气生根 C、攀援根 D、寄生根 E、肉质直根 正确答案:ABCD我的答案:ABCDE得分:0.0分 【多选题】 下面具有支持根的植物有:aed B、菟丝子 C、薏苡 D、甘蔗 E、常春藤正确答案:ACD我的答案:ACD 茎的形态和类型 1 【单选题】 2.葡萄的茎卷须来源于(b )。 A、侧枝 C、腋芽 D、叶 E、不定根 正确答案:B我的答案:B得分:20.0分3?皂荚等植物的刺 是(b )。 A、不定根的变态 B、茎的变态 C、叶的变态 D、托叶的变态 E、花的变态 正确答案:B我的答案:B得分:20.0分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教案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教案 1 / 1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教案 课程名称: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Pharmaceutical Botany and Pharmakognosie) 课程性质:专业课 适用专业:药学 教材:《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郑汉臣蔡少青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ISBN7-117-05650-9/R·5651 学时:总学时204学时(理论116学时,实验88学时)周学时8学时(理论4,实验4) 绪论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的研究内容及任务。 1 / 1

熟悉学习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的方法。 熟悉我国古代重要本草著作。 了解我国近代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的发展史。 二、教学内容(2学时) 1、提要: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的研究内容与任务;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发展史(古代重要本草著作)。 2、要点: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的研究内容与任务。几本重要本草。 3、难点: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的研究内容与任务。 4、方法:讲述。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用植物学与生药学的研究内容与任务。 2、古代重要本草著作简介。 第一篇药用植物学基础 第一章植物的细胞和组织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植物细胞的形态和构造,细胞壁的特化及其鉴别法,细胞后含物的种类、形态及鉴别法。掌握细胞的分化与组织的形成,各种组织的形态特征、存在部位和功能;维管束的类型。 二、教学内容(8学时) 1、提要:植物细胞基本结构(细胞壁特化,细胞后含物种类);植物的组织(类型、特征);维管束类 型及特征。 2、要点:植物细胞主要结构,包括特化的细胞壁,后含物;机械、分泌、输导、保护组织;维管束类 型结构。 1 / 1

药用植物学试题及答案资料

药用植物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光学显微镜的有效放大倍数一般不超过( D ) A.100倍 B.500倍 C.1000倍 D.1200倍 2.输导组织中,横壁上有穿孔的属于( B ) A.管胞 B.导管 C.筛管 D.伴胞 3.具有不均匀加厚的初生壁的细胞是( A ) A.厚角细胞 B.厚壁细胞 C.薄壁细胞 D.导管细胞 4.叶的细胞中含有大量叶绿体的是( B ) A.上表皮 B.栅栏组织 C.海绵组织 D.下表皮 5.维管束进入胚囊的通道称( B ) A.珠心 B.珠孔 C.合点 D.主脉 6.无胚乳种子通常具有发达的( D ) A.胚根 B.胚茎 C.胚芽 .子叶D. 7.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的分类方法属于( B ) A.自然分类系统 B.人为分类系统 C.药用部位分类系统 D.主要功效分类系统 8.藻体的内部分化成表皮、皮层和髓三部分的藻类是( C ) A.水绵

B.海带 C.紫菜 D.石莼 9.啤酒酵母菌、麦角菌、冬虫夏草菌为_______植物。( B ) .担子菌亚门A B.半知菌亚门.子囊菌亚门C D.藻状菌亚门) 在配子体上。( B 10.苔藓植物的孢子体_______ A.腐生.寄生B C.共生-自考来源D.借生:考试大) ( A _______的特征之一。11.隐头花序是A.桑科B.胡桃科.三白草科C D.蓼科) 个心皮构成。( D 12.葫芦科植物的雌蕊由_______ 1 A.2 .B 3 C.4 .D) .唇形科的雄蕊类型为13( C .单体雄蕊A B.聚药雄蕊C.二强雄蕊.四强雄蕊D) .金毛狗脊属于( C 14 A.石松亚门B.水韭亚门.真蕨亚门C. D.木贼亚门 15.茎、叶折断后具有白色胶质丝的科是( D ) A.桔梗科 B.茄科 C.杜仲科 D.蔷薇科 16.大戟属植物的花序为( D ) A.总状花序 B.单歧聚伞花序 C.二歧聚伞花序 D.杯状聚伞花序 17.五加科的花序常为( A ) A.伞形花序 B.伞房花序 C.轮伞花序 D.复伞形花序 18.植物体常具膜质托叶鞘的是(D ) A.蔷薇科 B.木兰科 C.毛茛科 D.蓼科 19.叶、花、果上常有透明油腺点的科是( C ) A.菊科 B.桔梗科 C.芸香科 D.豆科 20.禾本科植物小穗基部的2枚苞片称为( B ) A.稃片 B.颖片 C.浆片 D.鳞片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中国医科大学考试《药用植物学》考查课试题答案

单选题 1.世界第一部药典是:(D) (分值:1分) A.神农本草经 B.证类本草 C.本草经集注 D.新修本草 E.本草纲目 (分值:1分)C A.叶绿体 B.内质网 C.细胞壁 D.线粒体 (分值:1分)A A.乙醇 B.液体石蜡 C.甘油 D.水合氯醛 4.相邻两细胞的两个初生壁和胞间层共同构成的结构称:() (分值:1分)D

A.纹孔膜 B.液泡膜 C.细胞膜 D.胞间层 5.下列细胞壁中的主要成分与木纤维相同的是:() (分值:1分)A A.韧皮纤维 B.导管 C.厚角组织 D.初生壁 6.葡萄和冬瓜果实表面的白粉状物是:() (分值:1分)D A.角质 B.毛茸 C.晶体 D.蜡被 7.成熟后,细胞核和液泡消失,仅剩下的原生质体的生活细胞是:()(分值:1分) C A.导管 B.筛管 C.筛胞 D.伴胞 8.单子叶植物根的维管束是:(B) (分值:1分)

A.辐射维管束 B.无限外韧维管束 C.双韧维管束 D.有限外韧维管束 9.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木质部的维管柱类型为:(A)(分值:1分) A.辐射维管束 B.双韧维管束 C.周韧维管束 D.周木维管束 10.大黄根茎的异常维管束存在于:(C) (分值:1分) A.木质部 B.韧皮部 C.髓 D.髓射线 11.下列中药中以植物茎髓入药的为:(C) (分值:1分) A.桑枝 B.桂枝 C.通草 D.玉竹 12.托叶鞘是下列哪个科植物的主要特征?()

(分值:1分)A A.蓼科植物 B.禾本科植物 C.龙胆科植物 D.木犀科植物 13.二体雄蕊花程式中可表示:(C) (分值:1分) (9)+1 (9+1) +(1) +1 14.荚果是哪一科植物所特有的果实?(C)(分值:1分) A.十字花科 B.五加科 C.豆科 D.桑科 15.无花果的肉质化膨大是:(C) (分值:1分) A.花托 B.花序 C.花序轴 D.花被

药用植物学-习题及部分答案-2011

药用植物学习题答案 习题一、写出下列各中药来源于何科的何种植物和入药部位 1、桑螵蛸:来源于桑科植物桑树螳螂在其上产的卵。 2、南葶苈子:来源于十字花科植物播娘蒿的种子。 3、凤丹:来源于芍药科植物牡丹的根皮,产自安徽铜陵凤凰山上的丹皮又 称凤丹。 4、槐米:来源于豆科植物槐树的花蕾。 5、公丁香:来源于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花蕾。 6、桑瘿:来源于桑科植物桑树上的虫瘿。 7、北葶苈子:来源于十字花科植物独荇菜的种子。 8、丹皮:来源于芍药科植物牡丹的根皮 9、火麻仁:来源于桑科植物大麻的种子。 10、母丁香:来源于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果实。 11、决明子:来源于豆科植物决明的种子。 12、莲须:来源于睡连科科植物莲的雄蕊。 13、化橘红:来源于芸香科植物化洲柚的果实。 14、苦丁茶:来源于冬青科植物大叶冬青的叶子。 15、苘麻子:来源于锦葵科科植物化苘麻的种子。 16、沙棘子(沙枣):来源于胡颓子科植物沙棘的果实 17、莲梗:来源于睡连科植物莲的叶柄。 18、橘红胎:来源于芸香科植物化洲柚未成熟的幼果。 19、柴胡:来源于伞形科植物柴胡的根。 20、冬葵子:来源于锦葵科科植物化冬葵的种子

习题二、写出下列植物所属科的名称,可入药部位和对应的中药名称 1、草珊瑚:属于金粟兰科植物,全草入药称中药金粟兰。 2、桑:属于桑科植物,叶入药称中药桑叶。 3、辽细辛:属于马兜铃科植物,全草入药称中药细辛北细辛。 4、马兜铃;属于马兜铃科植物,果实药用称中药马兜铃。 5、掌叶大黄:属于寥科植物,根药用称中药大黄。 6、塘沽特大黄:属于寥科植物,根药用称中药大黄。 7、药用大黄:属于寥科植物,根药用称中药大黄。 8、何首乌:属于寥科植物,根药用称中药首乌。 9、金钱草:属于报春花科植物,全草药用称中药四川金钱草。 10、牛膝:属于苋科植物,根药用称中药牛膝。 11、毛茛:属于毛茛科植物,全草药用称中药毛茛。 12、乌头:属于毛茛科植物,主根药用称中药川乌、支根称附子。 13、威灵仙:属于毛茛科植物,根药用称中药威灵仙。 14、黄连:属于毛茛科植物,根药用称中药黄连。 15、芍药:属于芍药科植物,根刮皮药用称中药白芍。 16、厚扑:属于木兰科植物,茎皮药用称中药厚扑。 17、凹叶厚扑:属于木兰科植物,茎皮药用称中药厚扑。 18、望春玉兰:属于木兰科植物,花蕾药用称中药辛夷。 19、玉兰:属于木兰科植物,花蕾药用称中药辛夷。 20、五味子:属于木兰科植物,果实药用称中药五味子。 21、八角:属于木兰科植物,果实药用称中药八角。 22、肉桂:属于樟科植物,茎皮药用称中药桂皮。 23、山茱荑:属于山茱萸科植物,果实药用称中药山茱萸。 24、伏生紫堇:属于罂粟科植物,块茎药用称中药夏天无。 25、菘篮:属于十字花科植物,根药用称中药板蓝根。 26,蓼蓝:属于蓼科植物,根药用称中药板蓝根。 27、木篮:属于豆科植物,根药用称中药板蓝根。

药用植物学实验指导-2017

药用植物学实验指导 中南民族大学药学院 实验室守则 1.实验课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理论联系实际、灵活使用能为的重要手段,也是进行科研工作的基础,必须严肃认真。 2.准时上实验课,不得无故缺席,不得迟到早退,按指定座位就坐,使用相应的显微镜。 3.实验前必须通过预习本次实验,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内容、方法和步骤。实验时要认真观察,独立思考,做好记录,实验完毕后要按时交实验报告。 4.当老师讲解实验时,要专心听讲,并作必要的记录.在实验中如有疑问请举手,不准大声喧哗。 5.爱护实验室一切仪器设备,按操作规程使用显微镜,尽量节约水、电及擦镜纸、试剂等一切消耗物质.损坏仪器须登记,按规定赔偿。 6.每次实验必须带备教科书,绘图用具(HB、2H铅笔各一支,橡皮、尺子等)和实验记录本。 7.保持实验室清洁整齐,一切实验用具用完后要擦洗干净,放回原处.每次实验完毕,要搞好室内清洁卫生.离开实验室时要关好水、电、门、窗。 实验一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后含物 一、目的要求 (1) 熟悉光学显微镜的构造、使用 (2) 掌握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3) 识别植物细胞的各种后含物 (4) 掌握水合氯醛制片法、表面片制法 (5) 掌握草酸钙晶体的类型和形态

(6) 学习绘制植物显微图 二、仪器用品及实验材料 (一)仪器用品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刀片、吸水纸、擦镜纸、稀碘液、酒精灯、培养皿、解剖针、水合氯醛液,蒸馏水等 (二)实验材料: 新鲜洋葱鳞茎,马铃薯,浙贝,半夏,黄柏粉末,大黄,甘草,地骨皮,射干,胡萝卜,辣椒等。 内容和步骤: (一)植物细胞的基本构造 (1) 洋葱表皮细胞制片(观察细胞结构) 用镊子撕取2小片( 3mm X 3mm )洋葱内表皮,置载玻片上,蒸馏水装片。其中一片在盖玻片一侧加1滴1%的碘-碘化钾溶液,用吸水纸在另一侧吸去多余溶液。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表皮的细胞壁、细胞核、液泡。 (2) 有色体的观察 用刀片从红辣椒或胡萝卜果肉上刮取少许,均匀涂在载玻片中央,加蒸馏水1滴,再加盖玻片观察。细胞内橙色颗粒即为有色体。 (3) 淀粉粒的观察 用徒手切片法将土豆条切成极薄片,放到盛有清水的平皿中,用毛笔挑选最薄的制成临时装片,观察淀粉粒。比较未染色的和用0.2%的碘-碘化钾染色后的淀粉粒的区别。 2.观察植物细胞的构造 将洋葱表皮临时装片放在低倍镜下观察,可看到许多无色透明的稍长形的细胞,彼此紧密相连,没有细胞间隙。在细胞中,可见到浸埋在细胞质中的圆形的细胞核,如不清晰,可由盖玻片一侧加稀碘液一滴,用吸水纸在另一侧稍吸;

药用植物学试题(有答案)

药用植物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 1 分,共20 分) 1. 叶绿素a 、叶绿素b 、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为( ) 主含的四种色素。 A. 叶绿体 B. 有色体 C. 植物色素 D. 前质体 2. 金毛狗脊属于( ) A. 石松纲 B. 水韭纲 C. 真蕨纲 D. 木贼纲 3. 绿藻门含有叶绿素( ) 光合色素。 A. a,b B. a,d C. a,c D. a,e 4. 根有定根和不定根之分,定根中有主根,主根是从( ) 发育而来。 A. 直根系 B. 不定根 C. 定根 D. 胚根 5. 唇形科的拉丁科名是( ) A. Rosaceae B. Labiatae C. Magnoliaceae D. Liliaceae 6. 植物器官通常由( ) 组成。 A.4 个部分 B.6 个部分 C.7 个部分 D.5 个部分 7. 瓠果是( ) 的主要特征。 A. 桔梗科 B. 葫芦科 C. 忍冬科 D. 菊科 8. 苔藓植物有配子体和孢子体两种植物,其中孢子体( ) 于配子体上。 A. 腐生 B. 共生 C. 寄生 D. 借生 9. 银耳担子纵裂为四个细胞,横切面上呈( ) 字形。 A. 日 B. 目 C. 田 D. 由 10. 大豆的果实是( ) A. 蒴果 B. 瘦果 C. 荚果 D. 角果 11. 次生射线,位于木质部为木射线,位于韧皮部的称为韧皮射线,两者合称为( ) A. 髓射线 B. 维管射线 C. 初生射线 D. 额外射线 12. 柑果、核果、浆果、瓠果属于( ) A. 单果 B. 干果 C. 不裂果 D. 聚合果 13. 啤酒酵母、麦角、冬虫夏草、竹黄为( ) 植物。 A. 担子菌亚门 B. 半知菌亚门 C. 子囊菌亚门 D. 藻状菌亚门 14. 葡萄的卷须属于( ) A. 叶卷须 B. 茎卷须 C. 托叶卷须 D. 不定根 15. 地衣植物是藻菌( ) A. 共生复合体 B. 寄生体 C. 附属体 D. 腐生复合体 16. 茜草科的植物,大多数位于叶柄间的托叶,常( ) A. 合生 B. 缺乏 C. 延生 D. 须状 17. 杜鹃花科植物的花药为( ) A. 顶孔开裂 B. 顶端瓣裂 C. 顶端侧裂 D. 顶端横裂 18. 胚珠裸露于心皮上,无真正的果实的植物为( ) A. 双子叶植物 B. 被子植物 C. 单子叶植物 D. 裸子植物 19. 龙胆科的子房2 心皮组成1 室,有( ) A.3 个侧膜胎座 B.2 个侧膜胎座 C.4 个侧膜胎座 D.1 个侧膜胎座

药用植物学实验指导

药用植物学实验指导 药用植物教研室 实验一显微镜构造、使用和细胞结构 实验目的: 1.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并掌握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方法和保养 2.了解植物学基本实验技术并学习临时装片法和绘图基本技术 3.掌握植物细胞的基本构造 实验内容: 一.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一)显微镜的基本构造 1.机械部分次部分是显微镜的骨架,是安装光学部分的基座。 包括:镜座、镜柱、镜臂、镜筒、物镜转换器、载物台、调焦装置等。(1)基座是显微镜的底座,支持整个镜体,使显微镜放置平稳。 (2)基柱镜座上面直立的短柱,支持镜体上部的各部分。 (3)镜臂弯曲如臂,下连镜柱,上连镜筒,为取放镜体时手握的部分。直筒显微镜的镜臂下端与镜柱连接处有一活动关节,可使镜体在一定范围内后倾,便于观察。 (4)镜筒上端置目镜,下端与物镜转化器相连。 (5)物镜转换器连接于镜筒下端的圆盘,可自由转动,盘子有3-4个安装物镜的螺旋孔。当旋转转换器时,物镜即可固定在使用的位置上,保证物镜与目镜的光线合轴。 (6)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平台,中央有一通光孔,两侧有压片夹或机械移

动器,既可固定玻片标本,也可以前后左右各方向移动。 (7)调焦装置调节物镜和标本之间的距离,得到清晰的物像。在镜臂两侧有粗细调焦螺旋各1对,旋转时可使镜筒上升或下降,大的一对为粗调焦螺旋,旋转一圈可使镜筒移动2mm左右。小的一对为细调焦螺旋,旋转一圈可使镜筒移动0.1mm。 (8)聚光器调节螺旋镜柱一侧,旋转它时可使聚光器上下移动,借以调节光线德鄂强弱。 2.光学部分包括:物镜、目镜、反光镜、聚光器 (1)物镜安装在镜筒前端物镜转化器上的透镜。利用光线使被检标本第一次成像,因而直接关系和影响成像的质量,对分辨力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物镜分为低倍、高倍、油浸物镜。物镜放大倍数愈高,物镜下面透镜的表面与盖玻片的距离愈小,所以使用时应该特别注意。 (2)目镜安装在镜筒上端,可使物镜的成像进一步放大。目镜上刻有放大倍数,如5×、10×、16×等。 (3)反光镜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取光设备。圆形两面镜,一面平面镜,能反光,另一面为凹面镜,有反光和汇集光线的作用。 (4)聚光器安装在载物台下,由聚光镜和彩虹光圈组成,作用是将光源经过反光镜反射来的光线聚集于标本上,从而得到较强的照明,使物像获得明亮清晰的效果。聚光器可以上下调节,以改变视野的亮度,使焦点落在被检标本上,从儿得到适度亮度。彩虹光圈可以放大或缩小,以此来影响成像的分辨力和反差。调节操作杆,可调节光圈大小,控制通光量。 (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中国医科大学考试《药用植物学》考查课试题标准答案

中国医科大学2016年6月考试《药用植物学》考查课试题 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20 分。) 1. 中药中的红花是以植物的下列哪个部分入药?() A. 花柱 B. 开放的花 C. 花蕾 D. 花序 正确答案:B 2. 下列构造具有分泌作用的是:() A. 孔 B. 气孔 C. 腺毛 D. 非腺毛 正确答案:C 3. 下列哪科植物具有茎节膨大,托叶包于茎节形成托叶鞘?() A. 毛茛科 B. 豆科 C. 木兰科 D. 蓼科 正确答案:D 4. 皮类药材通常是指来源于裸子植物或被子植物茎、枝和根的:() A. 木栓形成层以外的部分 B. 周皮以外的部分 C. 落皮层部分 D. 形成层以外部分 正确答案:D 5. 单子叶植物中有一些特殊大型的薄壁细胞称作:() A. 泡状细胞 B. 通道细胞 C. 传递细胞 D. 贮水细胞 正确答案:A 6. 有变种在学名中缩写为:() A. sub. B. ssp. C. subsp. D. var. E. f. 正确答案:D 7. 茄科植物的胎座类型为:() A. 侧膜胎座 B. 中轴胎座 C. 边缘胎座 D. 顶生胎座

正确答案:B 8. 双子叶植物茎的维管束多是:() A. 有限外韧维管束 B. 无限外韧维管束 C. 双韧维管束 D. 辐射相间维管束 正确答案:B 9. 下列分枝方式最先进的是:() A. 单轴分枝 B. 二叉分枝 C. 合轴分枝 D. 假二叉分枝 正确答案:C 10. 下面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蕨类植物的根通常为不定根 B. 蕨类植物的根通常着生在根状茎上 C. 蕨类植物的茎通常为根状茎 D. 蕨类植物的叶通常从茎上长出 E. 蕨类植物的叶通常兼有营养和生殖两种功能 正确答案:D 11. 十字花科的雄蕊特征为:() A. 二强雄蕊 B. 四强雄蕊 C. 单体雄蕊 D. 聚药雄蕊 正确答案:B 12. 能积累淀粉并形成淀粉粒的是:() A. 白色体 B. 叶绿体 C. 有色体 D. 溶酶体 正确答案:A 13. 碳酸钙结晶多在植物叶表层细胞的下列哪种结构上形成?() A. 细胞核 B. 质体 C. 细胞壁 D. 液泡 正确答案:C 14. 黄瓜属于哪一类果实类型?() A. 柑果 B. 瓠果 C. 梨果 D. 核果 正确答案:B

药用植物学试题及答案

浙江省2009年1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藥用植物學試題 課程代碼:03037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在每小題列出の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の,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の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光學顯微鏡の有效放大倍數一般不超過( D ) A.100倍 B.500倍 C.1000倍 D.1200倍 2.輸導組織中,橫壁上有穿孔の屬於( B ) A.管胞 B.導管 C.篩管 D.伴胞 3.具有不均勻加厚の初生壁の細胞是( A ) A.厚角細胞 B.厚壁細胞 C.薄壁細胞 D.導管細胞 4.葉の細胞中含有大量葉綠體の是( B ) A.上表皮 B.柵欄組織 C.海綿組織 D.下表皮 5.維管束進入胚囊の通道稱( B ) A.珠心 B.珠孔 C.合點 D.主脈 6.無胚乳種子通常具有發達の( D ) A.胚根 B.胚莖 C.胚芽

D.子葉 7.李時珍の《本草綱目》の分類方法屬於( B ) A.自然分類系統 B.人為分類系統 C.藥用部位分類系統 D.主要功效分類系統 8.藻體の內部分化成表皮、皮層和髓三部分の藻類是( C ) A.水綿 B.海帶 C.紫菜 D.石蓴 9.啤酒酵母菌、麥角菌、冬蟲夏草菌為_______植物。( B ) A.擔子菌亞門 B.半知菌亞門 C.子囊菌亞門 D.藻狀菌亞門 10.苔蘚植物の孢子體_______在配子體上。( B ) A.腐生 B.寄生 C.共生 D.借生來源:考試大-自考 11.隱頭花序是_______の特征之一。( A ) A.桑科 B.胡桃科 C.三白草科 D.蓼科 12.葫蘆科植物の雌蕊由_______個心皮構成。( D ) A.1 B.2 C.3 D.4 13.唇形科の雄蕊類型為( C ) A.單體雄蕊 B.聚藥雄蕊 C.二強雄蕊 D.四強雄蕊 14.金毛狗脊屬於( C ) A.石松亞門 B.水韭亞門

药用植物学练习题答案

药用植物学练习题答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第一章植物的细胞一、填空题 1.质体根据所含色素的不同,分为__叶绿体____、__有色体______、__白色体 ______。 2.白色体与积累贮藏物质有关,包括___造粉体_____、___蛋白质体_____、___造油体_____。 3.淀粉粒在形态上有__单粒淀粉______、___复粒淀粉_____、__半复粒淀粉______三种类型。 4.直链淀粉遇碘液显__蓝色______;支链淀粉遇碘液显__紫红色______ 。一般植物同时含有两种淀粉。加人碘液显__蓝色或者紫色______。 5.菊糖加10%α-萘酚的乙醇溶液.再加硫酸,显__紫红色______,并很快____溶解____ 。 6.脂肪和脂肪油加苏丹Ⅲ试液显__橘红色,红色或者紫红色______;加紫草试液显___紫红色_____。 7.晶体常见的有两种类型:_草酸钙晶体_______、__碳酸钙晶体______。 8.常见的草酸钙结晶形状有__单晶______、__针晶______、__簇晶______、___砂晶_____、___柱晶_____等。 9.植物细胞区别于动物细胞的三大结构特征为 __细胞壁______、___液泡_____、 ____质体____ 10.在光学显微镜下,相邻两细胞所共的细胞壁分为_胞间层_______、_初生壁 _______ 和__次生壁______三层。 11.细胞壁中的主要物质为__纤维素______和___果胶_____。 12.纹孔对具有一定的形态和结构,常见的有__单纹孔______、__具缘纹孔______和_半具缘纹孔_______ 三种类型。 13.细胞壁由于环境和生理机能的不同,常有特化现象,常见的有:_木质化 _______、___木栓化_____、__角质化______、__粘液质化______、____矿质化____ 等。 14.木质化细胞壁加人间苯三酚试液和盐酸,显__红色或者紫红色______;木栓化细胞壁加人苏丹Ⅲ试剂显__橘红色或者红色______;粘液化细胞壁加入玫红酸钠乙醇溶液可染成_玫瑰红色_______;加人钌红试液可染成__红色______ 二、选择题

药用植物学试题及答案(五)

药用植物学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中药材道地性:传统意义上的道地药材是指传统中药材中具有特定的种质、特定的产区和特定的栽培技术及加工方法所生产的中药材,其产品质优,质量稳定,疗效可靠。 2. “斯巴达”式锻炼:指在忍耐极限范围内进行锻炼,幼苗在锻炼过程中按"顺应自然、改造本性"的原则,给以适当的顺应性培育,使锻炼与顺应相结合,既使苗木能基本生长又能得到锻炼。 3.中药材产地加工:药用植物采收后,除少数鲜用,绝大多数均需在产地及时进行产地初步处理与干燥。 4.中药材指纹图谱:指某些中药材或中药制剂经适当处理后,采用一定的分析手段,得到的能够标示其化学特征的色谱图或光谱图。 5. 无公害中药材: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药材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要求,并经有资格的认证机构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的未加工或者初加工的中药材产品。 6. 药用植物DNA分子鉴定:运用DNA分子标记技术对生药和含有生药的中成药及其基源进行真伪的鉴定。 7. (中药材初加工过程中)“发汗”:鲜药材加热或半干燥后,停止加温,密闭堆积使之发热,内部水分就向外蒸发,当堆内空气含水气达到饱和,遇堆外低温,水气就凝结成水珠附于药材的表面,如人出汗,称这个过程"发汗"。 8. 中药材GAP:是《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 for Chinese Crude Drugs)此过程的简称。 9. SOP:各生产基地应根据各自的生产品种、环境特点、技术状态、经济实力和科研实力,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达到GAP要求的方法和措施,这就是标准操作规程(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 SOP)。 10. 生物碱(alkaloids):是一类存在于天然生物界中含氮原子的碱性有机化合物。 11.中药材炮制:药材从采收到病人服用前,中间需经过若干不同的处理,药房、药店、饮片厂、制药厂或病人对药材进行的再处理,则称为"炮制"。 12.分离繁殖:是将植物的营养器官,如根、茎或匍匐枝切割而培育成独立新个体的一种繁殖方法,此法简便,成活率高。 13:药用植物病虫害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就是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利用和改进跟作栽培技术,调节病原物虫害和寄生及环境之间的关系,创造有利于植物生长,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环境条件,控制病虫害发生发展的方法。 14:堆土压条:堆土压条又称直立压条或壅土压条,用于母株具有丛生多干性能的植株在其平茬截干后覆土堆盖,待覆土部分萌发枝条,并于生根后分离。每一枝条均可成为一新植株,这一方法所得苗比其它方法多 15. 春三七:三七收获的年龄以3年生三七最为适宜,收获分两次进行,在10月,由于没有留种,块根养分丰富,产量高,主根折干率一般为1∶3~1∶4,加工后的三七饱满,表皮光滑。此次采挖的三

《药用植物学》第04章在线测试及答案教程文件

《药用植物学》第04章在线测试 《药用植物学》第04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8:48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凯氏带存在于根的() A、外皮层 B、中皮层 C、内皮层 D、中柱鞘 2、多数茎的木栓形成层最初发生于() A、表皮细胞 B、皮层外缘细胞 C、皮层内侧细胞 D、韧皮部细胞 3、单子叶植物天南星的叶具有( ) A、分叉脉序 B、弧形脉序 C、网状脉序 D、直出平行脉 4、菊科植物的雄蕊类型为() A、单体雄蕊 B、二强雄蕊 C、四强雄蕊 D、聚药雄蕊 5、花程式中↑K(4)C5可表示() A、整齐花 B、不整齐花 C、不对称花 D、单被花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桔梗的叶序有( ) A、互生 B、对生 C、轮生 D、簇生 E、基生 2、蝶形花冠的组成包括() A、1枚旗瓣 B、2枚翼瓣 C、1枚翼瓣 D、2枚龙骨瓣 E、1枚龙骨瓣 3、具有二强雄蕊的科是() A、唇形科 B、茄科 C、马鞭草科

D、玄参科 E、伞形科 4、由下位子房发育而来的内质果有() A、枸杞 B、橘 C、山楂 D、杏 E、瓜蒌 5、胚的组成包括() A、胚根 B、胚茎 C、胚芽 D、胚乳 E、子叶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根的初生构造中,先分化的初生木质部称为原生木质部,其导管直径小,多呈网纹或孔纹,位于木质部的角隅处。 正确错误 2、维管射线来源于中柱鞘的薄壁细胞或形成层细胞。 正确错误 3、扦插繁殖的甘薯是由定根形成.属于块根。 正确错误 4、自茎上产生一些不定根深入土中,以增强支持茎干的力量.此根称支持根。如石斛、吊兰。 正确错误 5、根的表皮由单层细胞组成.细胞排列不整齐,细胞壁薄,不角质化,富有通透性,所以称为吸收表皮。 正确错误

药用植物学部分实验讲义

目录 药用植物学部分 实验室规则 (1) 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报告的写作要求 (1) 实验一显微镜的构造、使用及植物细胞后含物 (3) 实验二植物的组织 (7) 实验三根的内部构造 (10) 实验四茎的内部构造 (12) 实验五叶的内部构造及花的组成 (14) 实验六果实和种子 (17) 实验七植物分类(一) (19) 实验八植物分类(二) (21) 植物标本的采集与制做 (23)

实验室规则 一、按实验室公布的名单、座号就坐,不得随意调换。 二、遵守实验时间,不无故迟到、早退和缺席。如中途有事离开实验室,必须征得教师同意。 三、爱护实验仪器用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个人所用仪器用具使用后要擦试干净,若有丢失、损坏按规定赔偿。 四、要爱护一切实验用标本、材料。实验进行前,不得随意乱动或挑选,观察后放回原处,不得私自带出室外。试剂及消耗性的材料,应按规定用量使用,不得浪费。 五、除特殊情况经教师同意外,实验报告应在实验课结束前交给指导教师。 六、实验结束后,将实验桌上物品整理好,公共用具应放回原处。 实验注意事项 一、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一)根据教学日历进度,复习与本次实验有关的课堂讲授内容。 (二)仔细阅读本次实验指导内容,要求明确实验目的,弄懂实验方法,预先想好自己实验进行的步骤,做到实验时心中有数,保证完成实验要求。 (三)准备好各种自备的实验用品(报告纸,2H或3H铅笔、橡皮、短尺、小刀等)。 二、实验过程中的几点要求 (一)保持实验室安静,不得高声说笑或随便离开座位。 (二)注意听取教师的指导,做到实验认真,观察仔细,独立思考,做好记录和实验报告。 (三)安排好实验课时间,在规定的实验时间内完成本次实验,交实验报告。三、实验结束时的几点要求 (一)每个人自己所用实验仪器用品必须洗擦干净,放到指定位置,个人保管的 用品要收好,上锁。 (二)填写显微镜使用记录。 (三)值日生负责整理桌面,清扫地面,擦黑板及其它卫生工作,并检查水、电,关窗,锁门。 实验报告的写作要求 一、按照每次实验报告的要求,一律用绘图铅笔(3H)在实验报告纸上绘图或做文字记录,不得用钢笔或圆珠笔。

药用植物学试题库和答案复习试题word精品

、单项选择题 1. ......................................................................................................... 分化程度最高级的藻类是 _。................................................... (B ) A.蓝藻 B.褐藻 C.红藻 D.绿藻 2 .豌豆的卷须是____ 变态而来。................... ............ ( C ) A .叶柄B.托叶C .小叶D .枝条 3. 太子参和过路黄的胎座类型是___ 。.......................... . () A.边缘胎座 B.侧模胎座 C.中轴胎座 D.特立中央胎座 4. 药用部位莲房、莲须分别是莲的_部位。....................... () A.花托、子房 B.子房、雌蕊 C.花托、雄蕊 D.子房、花托 5?中药“橘红”为柑果的。() A.外果皮 B.中果皮 C.内果皮 D.种皮 6.“打得地下爬,快找八厘麻“中的八厘麻指的是植物。() A.罗布麻 B.长叶鼠李 C.羊踯躅 D.苦参 7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的分类方法属于_____ 。..…() A .自然分类系统B.人为分类系统C .药用部位分类系统D .主要功效分类系统 8. 变种的拉丁学名缩写是。() A.subsp. B.var. C.ssp. D.f. 9. 植物体常具膜质托叶鞘的是。() A .蔷薇科B.蓼科C .毛茛科D .石竹科

药用植物学实验报告

合肥师范学院 (药用)植物学实验报告 实习地点: 安徽省合肥市紫蓬山景区实习时间: 2017年5月26日 年级专业: 学生姓名: 学号:

质,宽卵形至狭卵形,先端急尖至渐尖,基部圆形或阔楔形,偏斜,中部以上边缘有浅锯齿,三出脉,上面无毛,下面沿脉及脉腋疏被毛。花杂性(两性花与单性花同株),当年枝得叶腋;核果近球形,红褐色;果柄较叶柄近等长。根、皮、嫩叶入药有消肿止痛、解毒治热得功效,外敷治水火烫伤。 17、野花椒,芸香科。灌木或小乔木;枝干散生基部宽而扁得锐刺,嫩枝及小叶背面沿中脉或仅中脉基部两侧或有时及侧脉均被短柔毛,或各部均无毛。聚花序顶生,长1-5厘米;花被片5-8片,狭披针形、宽卵形或近于三角形,大小及形状有时不相同,长约2毫米,淡黄绿色;雌花得花被片为狭长披针形。叶,祛风散寒,健胃驱虫,除湿止泻,活血通经。用于跌打损伤,风湿痛,瘀血作痛,经闭,咯血,吐血。果皮:辛,温。有小毒。温中止痛,驱虫健胃。用于胃寒腹痛,蛔虫病;外用于湿疹,皮肤瘙痒,龋齿痛。种子:苦、辛,凉。利尿消肿。用于水肿,腹水。 18、海金沙,海金沙科。多年生草质藤本。根状茎横走,生黑褐色有节得毛;根须状,黑褐色,坚韧,亦被毛。叶多数,对生于茎上得短枝两侧,二型,纸质,连同叶轴与羽轴有疏短毛。干燥成熟孢子,用于热淋,石淋,血淋,膏淋,尿道涩痛。 19、乌桕,大戟科。乔木,高可达15米许,各部均无毛而具乳状汁液;树皮暗灰色,有纵裂纹;枝广展,具皮孔。叶互生,纸质,叶片菱形、菱状卵形或稀有菱状倒卵形,长3-8厘米,宽3-9厘米,顶端骤然紧缩具长短不等得尖头,基部阔楔形或钝,全缘。乌桕根皮、树皮、叶入药,杀虫,解毒,利尿,通便。用于血吸虫病,肝硬化腹水,大小便不利,毒蛇咬伤;外用治疔疮,鸡眼,乳腺炎,跌打损伤,湿疹,皮炎。 20、附地菜,紫草科。一年生草本,高5~30厘米;茎通常自基部分枝,纤细。匙形、椭圆形或披针形得小叶互生,基部狭窄,两面均具平伏粗毛。螺旋聚伞花序,花冠蓝色,花序顶端呈旋卷状。4枚四面体形小坚果。花期5~6月。以全草入

郑州大学药用植物学试题答案

1 《药用植物学》第02章在线测试 《药用植物学》第02章在线测试 剩余时间: 59:12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不属于原生质体组成部分的是( ) A 、叶绿体 B 、线粒体 C 、细胞液 D 、质膜 2、一般不含叶绿体的器官是( ) A 、根 B 、茎 C 、叶 D 、果实 3、糊粉粒多分布于植物的( ) A 、根中 B 、茎中 C 、叶中 D 、种子中 4、液泡内含有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物质的混合液称( ) A 、原生质 B 、细胞质 C 、原生质体 D 、细胞液 5、与细胞识别功能密切相关的结构是( ) A 、细胞质膜 B 、核膜 C 、液泡膜 D 、细胞壁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植物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有( ) A 、细胞核 B 、叶绿体 C 、淀粉粒

D、线粒体 E、糊粉粒 2、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有() A、淀粉 B、质体 C、液泡 D、细胞壁 E、叶绿体 3、叶绿体可存在于植物的() A、花萼中 B、叶中 C、幼茎中 D、根中 E、幼果中 4、细胞核的主要功能是() A、控制细胞的遗传 B、细胞内物质进行氧化的场所 C、遗传物质复制的场所 D、控制细胞的生长发育 E、调节细胞的代谢 5、草酸钙结晶的鉴定方法有() A、不溶于稀醋酸 B、溶于稀盐酸而有气泡产生 C、溶于稀盐酸而无气泡产生

3 D 、溶于10%~20%的硫酸 E 、溶于稀醋酸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内质网、质体、高尔基体只能在电子显微镜下看到,光学显微镜下看不到。( ) 正确 错误 2、淀粉粒在形态上有三种:单粒淀粉、复粒淀粉、半复粒淀粉。其中半复粒淀粉具有2个以上脐点,每个脐点仅有各自的层纹围绕。( ) 正确 错误 3、淀粉粒只分布于种子的胚乳和子叶中。 ( ) 正确 错误 4、在半夏和黄精、玉竹的根状茎中多存在草酸钙针晶。( ) 正确 错误 5、细胞壁形成时,次生壁在初生壁上不是均匀增厚,在很多地方留有一些来增厚的部分呈凹陷的孔状结构,称纹孔。纹孔处有胞间层、初生壁和次生壁。( ) 正确 错误 交卷 《药用植物学》第03章在线测试 《药用植物学》第03章在线测试 剩余时间: 59:13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单子叶植物一般不能增粗是因为其没有( ) A 、原形成层 B 、原表皮层 C 、顶端分生组织 D 、侧生分生组织 2、薄荷等唇形科植物叶上腺鳞的细胞数通常为( ) A 、8个 B 、6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