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垫江县旅游资源类型及特色分析

重庆市垫江县旅游资源类型及特色分析
重庆市垫江县旅游资源类型及特色分析

重庆市垫江县旅游资源类型及特色分析

院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垫江县地处重庆市域中部,距主城区约120公里,全县现有人口89万,幅员面积1518平方公里,辖25个乡镇。垫江旅游资源主要有“三花”与“二泉”。“三花”主要指牡丹花、油菜花、柚子花,“二泉”主要指五洞卧龙盐浴温泉、明月山温泉,五洞卧龙盐浴温泉水质独特,引资建成后将成为重庆的“死海”。

在垫江,清新的空气、烂漫的山花也是珍贵的旅游资源,展现出了清新美丽的田园风光。

一、垫江“三花”

垫江“三花”的旅游资源类型为CCB(林间花卉地)

(1)太平镇牡丹花

垫江牡丹花型大,花姿美,花期长,花色有大红、玫瑰红、粉红白色等,品种有太平红、千层香、悠山艳、龙华春、梦神娇等60多种,呈自然立体分布。与山、水等有机结合,浑然一体,具有特殊的美学价值,它符合人们回归大自然,返璞归真的审美情趣和强调生态韵律的时尚精神,牡丹花是雍容华贵的象征,因此当它盛开时漫山遍野的鲜花会让你感觉处于花海的感觉,气势磅礴,无与伦比。

垫江的牡丹花以芍药类为主,还具有护肤美容的功效。牡丹的根称为丹皮,是名贵的中药材,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镇静止痛等功效。垫江被称为“牡丹之乡”,同时也被称为“丹皮之乡”。

垫江还筹办了一年一度的“牡丹文化节大型演唱会”,随着明星的到来,宣传了牡丹文化,将此文化带到其他地方去,让更多的人知道垫江牡丹。同时也为垫江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有益的影响。

(2)沙坪镇油菜花

沙坪油菜花大观园位于垫江沙坪镇渝巫公路旁,距垫江县城12公里,总面积达2平方公里。

初春,油菜花开,一眼望去,一片金黄,花香醉人。经历了漫长的寒冷,体验春回大地的到来,这里一定是个好去处!每年三月,几千亩金灿灿的油菜花同时绽放,平坦的李白大坝、红旗大坝成为一望无垠的花海,漫步于纵横交错的花间道路上,吸吮花的芳香,倾听蜜蜂的歌唱,神清目爽,使人沉醉,让人迷恋。走累了,可到“醉花榭”品茗。“醉花榭”观景台系典型的仿古建筑,坐于其间,可观花海、可品东印名茶、可享棋牌之乐、可谈人生风月。感慨万千之后,再转身去“咏花阁”,在那里可赋诗、可写词、可作文,“咏花阁”将使才华横溢的你得到充分的展示。消闲一番总该饿了吧,不用担心,那里的农家乐早就准备了垫江石磨豆花、老腊肉等好菜好饭,好客的村民将以热情的服务、优雅的环境、卫生可口、风味纯正的农家饭让你饱餐一顿。

油菜花自身有种淡淡的清香味,加之其美丽的颜色,当你置身于油菜花中时,会感觉自己被淹没在了油菜花海中,非常浪漫。

(3)白柚花

垫江白柚在我县已发展500万余株。“五一”黄金周,“花心者”可到垫江去“花天酒地”——看柚子花、品柚子酒,还可以到农家乐尝尝柚子花和叶做的农家菜。

五一黄金周期间,正是垫江柚子花盛开的时分,一棵柚树,要开放上万朵柚子花,花期长达20多天,每到柚花开放的季节,成千上万朵白色柚子花,点缀在青翠欲滴的绿叶中,让人心旷神怡。到垫江看柚花,上高速公路,只需一个半小时,就可以抵达该县最大的柚园黄沙乡,这里有数千亩柚园,和十几家农家乐,到柚树下,坐竹椅,闻花香、看绿叶、品柚酒、吃农家乐特色菜等,真正能体验到回归自然的感觉。

二、垫江“二泉”

垫江“二泉”的旅游资源类型是BDB(地热与温泉)

(1)五洞卧龙盐浴温泉

旅游区地处重庆市郊,位于长江三峡的陆路旅游热线上。景区距县城18公里,距重庆主城区110公里,距沪渝高速公路出口1.5公里,距江北国际机场110公里。景内有中国独特的盐卤资源,是国内少见的优质淋浴原料,具有突出的保健治疗作用;景区内地貌组合良好,山形水流景观效果适宜旅游开发;清闲的田园风光和乡野趣浑然一体,具有休闲探险的环境优势。

充分利用西部大开发,大力发展长江三峡旅游业的历史机遇,突出淋浴文化和“三味”特色,以“淋浴文化”主题为中心,在景区内建立“中国死海”、“宗教朝觐”、“溶洞探险”等十二个主要景区,

开发五洞盐浴度假区,将满足市内外游客观光、度假、探险、休闲、娱乐的需要。

(2)明月山温泉

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条件、生活观念都有了很大的更新和改变,在工作之余,更加注重度假休闲,而地下温泉是一种成本低、品位高,具有医疗作用的旅游项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明月山温泉度假区位于垫江县桂溪镇风景秀丽的明月山下,三面环山,小溪潺潺,植被良好,森林茂密,种类繁多,具有作为城市后花园及天然氧吧的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水温长年保持45-60℃以上,水质含量丰富,经检测含有二十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可治疗皮肤病等多种疾病。

垫江的旅游景点还是挺多的,比如楠竹山、李子花景区、桃花山、双河水库等,欢迎大家来垫江游玩,品尝正宗的垫江石磨豆花。

浅谈重庆市旅游的发展(一)

浅谈重庆市旅游的发展(一) 摘要:本文对重庆都市旅游的特色资源及其自身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其发展都市旅游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都市旅游;重庆;对策 重庆是一座有丰富文化内涵和深厚历史积淀的文化名城,也是一座充满立体感的现代化城市。发展都市旅游,绝不只是看看广场,逛逛商场,烫烫鸭肠。重庆独特的地理风貌、历史背景和人文景观说明它完全是有发展成为“旅游目的地”的市场前景的。因此,如何把握重庆发展都市旅游无可代替的优势,把都市旅游特色发挥到极致,将都市旅游产品建设成为世界级品牌,成为重庆旅游乃至重庆的象征,是重庆发展旅游业要解决的重要任务和主要问题。 一、重庆发展都市旅游的意义 依托大都市的经济和社会地位,根据城市的功能定位和资源特点,以丰富多彩的都市和都市生活为载体,整合都市的相关资源和产业,把都市风光、都市文化和都市各种产业融为一体,作为自身旅游业发展的特色和目标定位,展现都市的文化底蕴和城市形象,形成富有魅力的旅游胜地,这就是都市旅游1]。重庆作为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西部最大的工商业重镇,长江上游经济、文化、科教和旅游中心以及水陆空交通枢纽,创新、建设、发展和繁荣山城都市旅游,对于促进重庆“都市发达经济圈”5]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加快都市现代化建设速度,增强大城市辐射带动和发展大农村的综合能力,缓解城乡日益突出的就业压力与矛盾,不断提高城乡人们的生活水平,使其快速赶上和超过沿海经济发达的大城市,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重庆都市旅游的发展现状与问题 重庆人杰地灵,经济发达,商贸繁荣,历史与当代交相辉映,商贸与文化互为融合。重庆市的都市旅游是在直辖以后发展起来的,目前,都市旅游的发展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旅游业发展规模小,只是片区性地开发,旅游景区(景点)的开发处于相对分散的状态。旅游产品还是以传统的观光旅游产品为主,旅游产品相对单一,旅游线路的互补性不强。重庆的旅游业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尽管目前的旅游资源开发对地区性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从整体看,它在城市经济结构中的比重较小,对城市经济发展所起作用不明显。其具体问题如下: (一)重庆蕴藏着发展都市旅游巨大的潜力 重庆市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类型多样、特色鲜明。市区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个,国家级森林公园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处,国家AAAA级旅游区(点)7个,市级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然保护区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0处。它在自然地貌的基础上,凭借独特的历史背景和人文景观,形成了独特的城市旅游资源。正是由于这种不可替代的旅游资源,才树立起“山城”重庆的城市形象,重庆是2007年中国最美城市第六位。城市规模是发展都市旅游最基本的条件,重庆在城市规模和功能方面也已有了自己的优势,发展都市旅游的规模和功能都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档次:它既是中国第四个直辖市,又是长江上游的中心城市和全国的特大城市;工商业发达,购物点非常集中,商业街区具有国际氛围。 (二)都市旅游形象和旅游资源的建设宣传缺乏自身特色 发展都市旅游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留住旅游者,为此,必须树立鲜明的旅游目的地品牌。只有这样,旅游业才能壮大发展,才能带动城市社会和经济发展。到北京和上海的旅游者不仅仅是中转集散,并且还以那里作为“旅游目的地”,是冲着故宫、长城等文物古迹的都市旅游城市品牌去观光游览;是冲着商业大都会的都市旅游城市品牌去观光购物。目前,到重庆的旅游者大都是冲着长江三峡和大足石刻而来的过境旅游者,“都市旅游目的地”的形象还不醒目、不突出,旅游集散地仍是重庆的主要功能,旅游产品还没有升级为都市旅游品牌。

旅游资源类型统计分析

旅游管理2班王瑶 12320320 一、旅游资源类型统计分析 内容; 三三六评价法 三个价值: 1、历史文化价值:乐山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市区内分布的古城 墙、古楼台,都有着浓浓的古嘉州文化风韵。 2、艺术欣赏价值:市区内的古城墙遗址、嘉州长卷的古嘉州风格建筑设计,都透出了 独特的古嘉州文化气息。建筑风格具有代表性,极具观赏价值。 3、科学研究价值: 三大效益 1、经济效益:嘉州长卷项目的开发修建,可以弥补乐山市区夜旅游文化的不足。吸引 更多的游客停留,分流大佛景区的客流,带来更多的旅游收入。 2、社会效益:嘉州长卷项目还将以绝佳的山水景观,特色的明清风格建筑,成为乐山 走向世界的城市名片。同时,商业街等特色街区的修建,还能提供不同的就职岗位,满足社会就业需求。 3、环境效益:休闲公园、嘉州长卷等独具特色的自然与人文风光结合,使乐山融人文 和自然为一体。更加突出乐山“森林在城市中,城市在山水中“的人居环境特色。 六大条件 1、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乐山位于四川省中南部,距离成都仅有大约两小时车程。随 着成昆铁路、成乐高速公路、乐山至峨眉山18公里的快速旅游通道的修建,乐山的交通变得十分方便。 2、类型和地域组合条件:乐山旅游资源丰富,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相互结合。滨河风 光、人造景观风格独特。以嘉州长卷为代表的人造景观紧邻江岸,景点地域组合紧密。 3、旅游资源容量条件:乐山旅游资源虽多,但是像大佛那样具有强大吸引力的景点却 很少。且资源较分散,容量小,不能吸引较多游客。 4、客源市场条件:乐山距成都仅两小时车程,且随着成绵乐高铁的修建,乐山的客源 市场逐渐增大。大佛的知名度在世界的扩展,更多的游客也将慕名前来。乐山客源市场广阔。 5、开发投资条件:乐山交通的改善为乐山旅游的开发提供了基础条件。随着旅游市场 的增大,乐山旅游资源投资开发也有更好的条件。 6、施工难易条件:乐山依山傍水,山地与河面面积较大,平地面积较少。相对的施工难 度较大。 三、定量方法评价三个区域的旅游资源,并得出各自的等级

旅游资源评价

三、旅游资源评价 旅游资源是旅游项目开发和旅游业发展的基础。进行旅游资源调查,摸清家底,对确定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旅游资源调查 1. 旅游资源类型 根据2003年5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的分类系统,课题组根据多次实地的踏勘和对风景特色的分析,从科学角度对区内的旅游资源进行了更为详尽、准确的分类。取以下景源为主要景点:凤凰山、象鼻山、蛮子洞、千年核桃树、月亮湾、月亮坪、红旗水库、扯嘴坡、池塘、民居(各种姓氏院子)等20多处。旅游资源大体上可以分为7个主类。具体类型见下表。 表1-1 规划区旅游资源分类表

2. 旅游资源条件 一个地方旅游资源类型及其数量决定了其旅游业发展的水平、程度及规模。在全国旅游资源分类的8个主类、31个亚类、155个基本类型中,本规划区拥有7主类、14亚类和26基本类型,分别占全国相应类型的88%、45%和17%。在各主类、亚类旅游资源基本类型数量统计中,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候景观、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数量分别占全国相应类型的10%、13%、36%、12%、10%、71%、33%。见下表。 表1-2 各层次旅游资源单体数量统计 表1-3 各主类、亚类旅游资源基本类型数量统计 从上面3个统计表分析可以看出,虽然本区旅游资源主类占《国标》的88%,但亚类和基本类型尤其是基本类型所占比例很低,说明旅游资源单体数量少,规模较小,旅游资源相当贫乏。 3. 旅游资源类型分析 对旅游资源进行分析,不仅有助于把握区域旅游资源的特色,更有助于为评价和开发利用创造良好的基础与条件。 1)自然旅游资源 (1)地文景观资源

重庆市南岸区旅游资源调查

重庆市南岸区旅游资源调查 重庆市南岸区旅游资源调查 南岸区位于重庆主城区,面临长江,背依南山,旅游资源相当丰富。 一、南岸区旅游资源现状:自然旅游资源丰富,山、水、林、泉、瀑、峡、花俱全,构成了山清水秀、峡幽洞奇、林茂花美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人文旅游资源源远流长,悠久岁月铸就了涂山大禹文化、巴渝文化、抗战陪都文化、宗教文化、都市文化和健身文化,赋予了南岸旅游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人文个性。历史人文景观与现代文明融为一体。 二、自然资源:南山 对于重庆来说,南山不仅是一座山,更是一座历史文化宝库和一段段深藏于重庆人心中的记忆。自有资源丰富,景点众多,且有山城夜景观景点。 1、南山植物园 海拔420-680.5米,总面积551 公顷,是以专类观赏植物园区为中心,进行物种保护、收集和栽培,集科研、科普、教育和园林艺术为一体的低山类观赏植物园。位于南山风景区中心,也就是“南山醉花”的核心,属于重庆城郊最大的花园。园内分布着梅桂园、白兰园、兰草园、桃花园、蔷薇园,形成园中有园、景中有景的世外桃源。春则樱桃如霞、川茶挂锦、玉兰飞云;夏则白兰馥郁、紫薇争娇、杜鹃滴血;秋则桂子飘香、百菊斗妍;冬则腊梅傲雪、红梅迎春。四月的樱花是最迷人的景色。

2、一棵树观景台 南山一棵树观景园,位于重庆南岸区南山上,于2003年7月建成,总投资1200余万元,包括一棵树观景台、观景阁和郊野休闲区三部分。可同时容纳数千人观景。是来渝宾客观赏山城夜景的一大佳点。此景观园在不调整原有设施和风格基础上,将浏览空间向后延伸,设置野外休闲区,内容14个健身项目,拓宽了游览空间,形成了日观市容市貌,夜览山城夜景的游览格局。 3、宗教历史文化园 宗教历史文化园内的南山禅寺、香水庵、南山道院、灵源观等均为晋、唐遗迹,世界最大的锡青铜坐佛(像高38.66米,重380吨)――南山大佛和国内最大的室内玉佛(像高13.66米,重660吨)――南山药师玉佛成为景区两大亮点,新落成的南山华严世界,包括五方五佛殿、药师颂动感音乐喷泉和转经回廊等,为南山旅游景区再添宗教文化胜景;园区内建有国内唯一以历史文化为经、吉祥文化为纬,按朝代顺序建设的历史文化园,宛如一部鲜活的中国通史,全面展现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和民族文化的多姿多彩;其中南山佛教文化苑,目前已形成一寺(南山寺)、一苑(南山海上观音苑)、两园(慈航普渡园、吉祥如意园)、一谷(长寿谷)、一湾(小月湾)的旅游景观群。 (1)涂山寺 涂山寺位于涂山之巅,南山索道中

旅游资源分类表(2018新)

旅游资源分类表 主类亚类基本类型旅游资源(点) A 地文景观 AA 自然景 观综合体 AAA 山丘型景观 AAB 台地型景观 AAC 沟谷型景观 AAD 滩地型景观 AB 地质与 构造形迹 ABA 断裂景观 ABB 褶曲景观 ABC 地层剖面 ABD 生物化石点 AC 地表形 态 ACA 台丘状地景 ACB 峰柱状地景 ACC 垄岗状地景 ACD 沟壑与洞穴 ACE 奇特与象形山石 ACF 岩土圈灾变遗迹AD 自然标 记与自然现 象 ADA 奇异自然现象 ADB 自然标志地 ADC 垂直自然带 B 水域景观 BA 河系 BAA 游憩河段 BAB 瀑布 BAC 古河道段落 BB 湖泊 BBA游憩湖区 BBB 潭池 BBC 湿地 BC 地下水 BCA 泉 BCB 埋藏水体 BD 冰雪地 BDA 积雪地 BDB 现代冰川 BE海面 BEA 游憩海域 BEB 涌潮与击浪现象 BEC 小型岛礁 C 生物景观CA 植被景 观 CAA 林地 CAB 独树与丛树 CAC 草地 CAD 花卉地 CB 野生动 物栖息地 CBA 水生动物栖息地 CBB 陆地动物栖息地 CBC 鸟类栖息地 CBD 蝶类栖息地

D 天象与气候景观DA 天象景 观 DAA 太空景象观察地 DAB 地标光现象 DB 天气与 气候现象 DBA 云雾多发区 DBB 极端与特殊气候显示地 DBC 物候景象 E 建筑与设 施 EA 人文景 观综合体 EAA 社会与商贸活动场所 EAB 军事遗址与古战场 EAC 教学科研实验场所 EAD 建设工程与生产地 EAE 文化活动场所 EAF 康体游乐休闲度假地 EAG 宗教与祭祀活动场所 EAH 交通运输场站 EAI 纪念地与纪念活动场所 EB 实用建 筑与核心设 施 EBA 特色街区 EBB 特性屋舍 EBC 独立厅、室、馆 EBD 独立场、所 EBE 桥梁 EBF 渠道、运河段落 EBG 堤坝段落 EBH 港口、渡口与码头 EBI 洞窟 EBJ 陵墓 EBK 景观农田 EBL 景观牧场 EBM 景观林场 EBN 景观养殖场 EBO 特色店铺 EBP 特色市场 EC 景观与 小品建筑 ECA 形象标志物 ECB 观景点 ECC 亭、台、楼、阁 ECD 书画作 ECE 雕塑 ECF 碑碣、碑林、经幢 ECG 牌坊牌楼、影壁 ECH 门廓、廊道 ECI 塔形建筑 ECJ 景观步道、甬路 ECK 花草坪 ECL 水井 ECM 喷泉

重庆市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对策

重庆市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对策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论文关键词:旅游业旅游精品中国旅游强市非均衡倾斜开发战略区域联动战略 论文摘要:重庆市是旅游资源最丰富的直辖市,也是中国旅游名市和中国优秀旅1游城市但旅游产品不精,特色不明显,缺乏知名度和竞争力,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仍较低.为了尽快把重庆市旅游业发展成新的支柱产业,将重庆市建设成“中国旅游强市”,本文提出了主要对策建议.即:①实施国际旅游精品为重点的非均衡倾斜开发战略;②构建旅游网络系统,实施区域联动战略;③加快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④加快旅游业信息化建设;⑤树立良好的旅游目的地形象。 重庆市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是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也是有待开发的旅游资源最多的直辖市.但重庆市旅游业发展水平较低、旅游资源优势远未充分转化为经济优势因此,研究重庆市旅游业的发展对策,将、‘旅游资源大市”转变为“旅游经济强市”,是重庆市旅游业目前所面临的艰巨任务 1.重庆市旅游业发展的背景条件

当今世界旅游业快速发展.1950年以来,世界旅游业以每年%的速度增长,1992年世界旅游理事会(Wl,n二)已正式确认旅游业为世界经济中的最大产业.1999年,世界旅游业总收人已超过4万亿美元、占全球国民生产总值的}Io;旅游业直接、间接供职人数占世界就业总人数的;全球国际旅游创汇}亿美元.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超过了汽车业、石油业、钢铁业、电子业和农业,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世界许多国家旅游业产值已超过国民经济总值的la}o(如表1所示). 我国旅游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195。年一1999年旅游总收人增长近216倍(世界增长35倍).20110年[(1、人境旅游人数8344_39万人次,比1999年增长%;入境过夜旅游人数达31}.8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居世界第5位,国际旅游外汇收人达亿美元,比上年增长%,居世界第7位.国内旅游人数达7_44亿人次,旅游总收人3175_54亿元人民币.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万人,间接从业人员约2$00万人,我国已成为世界旅游大国.1948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将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ZU00年1月国家旅游局在深圳召开了全国旅游工作会议,

重庆旅游业的发展与前景

分析重庆旅游业的现状、解决对策与发展前景 ——以磁器口为例 摘要:重庆是我国西部重要的中心城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近年来重庆旅游业一直处于发展上升阶段, 目前在西部已达到中等发展水平。分析旅游业的现状与发展前景成了越来越热门的话题,本文以重庆磁器口古镇为例,在总结前人研究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查阅了大量文献和案例,结合磁器口的实际特点以及自身的探究体验,对其现状与发展前景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旅游业磁器口现状解决对策发展前景 磁器口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因明清时盛产瓷器和运转瓷器而得名,是重庆主城区内唯一保存完好的明清古镇,其街巷格局和自然环境风貌依旧,古镇以古老的建筑、纯朴的民风、悠久的文化、奇特的风俗对于都市人群有着较大的吸引力。磁器口古镇历史悠久, 至今已有1800 余年的历史。今天的磁器口古镇保护面积为1.18平方千米, 整个古镇所辖面积为1. 5平方千米。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外出旅游的的欲望也越来越强烈。由于交通便利,磁器口日益成为重庆人以及周边人周末或假期的最佳去处,而磁器口作为重庆市内最著名的的古镇,也吸引了大量外来游客。“磁器口游”越来越热,磁器口也在一步一步的发展,同湖南凤凰等其他古镇相比,磁器口还存在一定的劣势,但总体上来说它仍然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1.磁器口现状 1.1现状中的优势 1.1.1 区位条件 磁器口古镇位于重庆市沙坪坝西北部的长江支流——嘉陵江下游处,地处重庆市最具文化氛围的沙坪坝区北部,东北临嘉陵江与江北区相望,东南邻沙坪坝街道,南与覃家岗镇相望,西接童家桥街道与井口镇,西北同石井坡街道紧相连接,占地面积为43.58公顷,人口13819。距重庆市第二商业中心——沙坪坝三峡文化广场约3.5公里,距重庆市政府驻地约15公里。有国道、省道、高速公路等从这里经过。至江北国际机场只有20分钟车程,至重庆火车北站(龙头寺站)4

成都市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3 成都市旅游资源分类 我们先按照1990年的《中国旅游资源普查分类表》的规定对调查的成都市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具体见下表: 表1 成都市旅游资源普查分类表 再按照《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GB/T 18972-2003)》的规定对调查的成都市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具体见下表: 表2 成都市旅游资源分类表

最后我们按旅游资源的吸引力级别分类,具体见下表: 表3 旅游资源分类表 4 成都市旅游资源评价 4.1 成都旅游资源定性分析 定性评价又称经验法,主要通过评价者观察后的印象得出结论,我们在此用“三三六”评价法对成都市旅游资源经行定性评价。 4.1.1三大价值的评估 历史文化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属于人文旅游资源范畴,评价历史古迹要看它的的类型、年代、规模和保存现状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成都拥有古镇、遗迹、博物馆、宗教寺庙历史文化价值极高的旅游资源,有独特的巴蜀文化和客家少数名族风情。洛带古镇、金沙遗址博物馆,文殊院,武侯祠,青城山等旅游资源为代表,这些旅游资源以丰富的历史文化沉淀使其具有极大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 艺术观赏价值:艺术观赏价值指客体景象艺术特征、地位和意义。成都地区积聚了大量独特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独特的钙华地貌、天然的湖泊与池沼、

国宝栖息地,举国闻名的九寨沟、都江堰等,形成了一副集山、河、湖和人文景色完美结合的壮丽雄伟的画卷,使成都具有很高的旅游游憩艺术观赏价值。 科学研究价值:科学研究价值指景物的某种研究功能,在自然、社会科学和教学上各有什么特点,为教育工作者、科学探索者和追求者提供研究场所。安仁汶川地震博物馆, 金堂云顶山风景区,龙池国家森林公园,杜甫草堂, 武侯祠,三圣花乡风景区等旅游景点。这些资源为考察地震构造,特殊的地质地貌,研究三国历史文化,探索农村新的发展模式,研究珍奇生物,奇特景观等科学工作提供最好的资源。 4.1.2三大效益的评估 经济效益:成都市政府大力发展旅游业,且旅游资源丰富多样能够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交通便捷,旅游服务半径大,有一小时圈的和两小时圈的旅游服务半径,依托成都市和周边市区广阔的经济腹地有相对成熟的市场,加之国家的黄金周假期的推动,使成都的旅游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给成都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社会效应:旅游资源不仅能够给科学工作者提供研究场所,也能为大众的知识文化普及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如:游览武侯祠使大众更了解三国文化,游都江堰使大众更清楚这个水利工程的伟大之处,游三星堆知道我们国家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等等。 环境效益:环境效益是指旅游资源的开发对环境的促进作用。成都作为世界遗产托举的城市,中国农家乐发源地和西部商务会展基地,三圣乡旅游风景区就是一个代表,在大力开发商务会展旅游的同时,还顾及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发展绿色旅游,发挥了旅游资源的环境效益,坚持保护性开发,合理规划布局。 4.1.3六大条件评价 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地理位置是确定景区开发规模、选择路线和利用方向的重要因素之一,它不仅影响风景的类型和特色。而且影响旅游市场客源。如:天台山位于四川省邛崃市西南端,天台山山势西高东低,呈向斜多级台地,主峰玉霄峰拔地1800多米,状若冲天高台,由于长期的流水切割和风化剥蚀,大自然的神力在这块罕见的向斜山地上雕琢了“九十里长河八百川,九千颗怪石两千峰”的丹霞地貌,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天台山有独特的景观。成都市旅游景

重庆旅游资源介绍

重庆旅游资源介绍 重庆是中国着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具有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和光荣的革命传统,以重庆为中心的古巴渝地区是巴渝文化的发祥地,这片土地孕育了重庆悠久的历史。距今2至3万年的旧石器时代末期,已有人类生活在重庆地区。重庆主要河流有长江、嘉陵江、乌江、涪江、綦江、大宁河等。长江干流自西向东横贯全境,流程长达665公里,横穿巫山三个背斜,形成着名的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即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嘉陵江自西北而来,三折入长江,有沥鼻峡、温塘峡、观音峡,即嘉陵江小三峡。新的世纪,重庆面新的发展机遇。重庆正致力于到2020年建成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成为长江上游商贸、金融、交通、通讯、科教文化信息中心,和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的现代产业基地。热情好客的重庆人诚挚地邀请您驻足重庆、感受重庆、融入重庆、建设重庆。 具有三千年悠久历史的重庆,不仅有多处风景游览区,还有众多名胜古迹。重庆旅游资源丰富,两江环抱的重庆,如一艘艨艟巨舰直逼江心;依山而建的街衢,过峦旋嶂,雄伟壮观。清代着名官吏张之洞咏赞:“名城危踞层岩上,鹰瞵鹗视雄三巴”,表达了重庆的磅礴气势。故而重庆素有“山城”之誉称。重庆终年和风轻拂,林木葱翠,山水竣秀。市区高阜园林,别具风格。枇杷山公园耸峙居中,是瞭望整个重庆市,欣赏重庆夜景的最佳处。 被誉为“山城花冠”的重庆南山公园,奇花异草,千姿百态,争芳斗艳,四季飘香;其中黄山,别墅幢幢,多是“陪都”遗址。市郊南温泉公园、北温泉公园,温汤宜人(38°),岩壑幽深,景色迷人;四面山自然风景区,配置成趣,尽人揣猜,移步异景,游人恍若置身于艺术画廊之中。驱车大足,唐末两宋以来的五万多躯摩岩石刻凋像,足饱眼福。由重庆乘船顺流东下,可饱览川江的小山城长寿,巴国古都涪陵,传说中的阴曹地府丰都;登上拔江耸翠的迭楼石宝寨,立祠江边的云阳张桓侯廊等风物文绩,再经蜀后先主刘备托孤的白帝城,进入夔门,就可以尽情地欣赏“长江小三峡”和“长江三峡”的风光了。 重庆中心城区为长江、嘉陵江所环抱,夹两江、拥群山,山清水秀,风景独特,各类建筑依山傍水,鳞次栉比,错落有致,素以美丽的“山城”、“江城”着称于世。特别是美丽迷人的“山城夜景”,每当夜幕降临,城区万家灯火与水色天光交相辉映,灿若星河,蔚为壮观,堪称奇观。 重庆钟灵毓秀的山川地理孕育了集山、水、林、泉、瀑、峡、洞为一体的奇特壮丽的自然景观。从而体现了重庆旅游资源丰富,最负盛名的立体画廊长江三峡奇峰陡立、峭壁对峙,以瞿塘雄、巫峡秀、西陵险而驰名,千姿百态,各具魅力,更有流晶滴翠的大宁河小三峡、马渡河小小三峡。唐代大诗人李白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放歌三峡,留韵千秋。神奇的自然地理还造就了有天然基因宝库之称的南川金佛山、全球同纬度地区唯一幸存最大的原始森林江津四面山等自然资源富集之地,乌江、嘉陵江、大宁河等江河峡谷风光,以及长寿湖、小南海、青龙湖等湖泊风光。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评价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评价 一、旅游资源分类 根据相关文献,我了解到旅游资源的一些分类方法 1.按旅游资源成因分类 分类依据是根据旅游资源形成的不同原因,即由在旅游资源形成过程中占主导地位的因素所决定的具体分类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四类 1.1自然赋存形成的旅游资源,如山岳、滨海、森林、野生动物栖息地等。 1.2人类历史形成的旅游资源,如古人类以及、帝王陵寝、古代宫殿建筑等 1.3天然和人工相结合的旅游资源,如野生动物园等。 1.4人工创造的旅游资源,如迪斯尼乐园。 2.按资源的等级及管理范围分类 等级指资源的规模、级别和价值决定的在整个旅游资源体系中某种旅游资源所占的位置;管理范围指某资源的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等属于何种组织结构。 2.1世界级旅游资源,包括进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旅游资源,纳入《世界自然保护网》的旅游资源,进入《世界地质公园》名单的旅游资源。 2.2国家级旅游资源,包括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地质公园。 2.3省、市级中型旅游资源,如省级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等。 2.4县级以下小型旅游资源,这类旅游资源等级较低,在县级以下的区域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客源几乎均为本地居民,通常被作为本地居民和周边地区居民平时以及周末的休闲旅游场所。 3.按资源特征与游客体验分类 根据资源自身特征及游客体验的不同课分为三类 3.1利用者导向型游憩资源(市场推动型),即市场对旅游资源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根据市场上利用者的使用导向来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满足利用者的需求与保障资源价值的实现。 3.2资源基础型游憩资源(资源依托型),这类资源以市场为基础,对游客吸引力大,高品位的资源是其核心吸引力所在。 3.3中间型游憩资源(资源——市场兼顾型),这类资源既具备客源优势,又拥有良好的资源条件,开发利用价值高,能够全面满足旅游者的需求,让他们获得满意的旅游经历。 4.按属性分类 旅游学者按照属性对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开始将旅游资源分为低温景观类、水域风光类、生物景观类、古迹、建筑类、消费健身类、购物类7大类,但是这种分类方法忽视了这些资源中蕴含的各种人文概念和旅游价值,不利于旅游的发展。 考虑有学者意识到这个问题,开始更为细致的了解资源内涵,挖掘深层次的意义。有些学者开始讲旅游资源分为软资源和硬资源两部分。 硬资源是已经成型的,能被游客直接消费的旅游产品,如景区、景点等。 软资源是指潜在的,还不一定被游客直接消费,但又具有很大开发价值,富含文化品位或具有特殊时机价值的历史传说、风土人情、人文积淀、绝妙策划、政策环境等。 5.按资源的功能分类 按功能对旅游资源进行分类,主要包括: 5.1观光游览型,如自然风光、园林建筑等, 5.2文化知识型,如总监文化建筑艺术知识社会风情等。 5.3参与体验型,如,漂流、攀岩、节庆活动等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 2003-2-24 0:00:00字号:[大中小]选择背景色:

ICS 03.20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8972-2003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Classification,investigation and evaluation of tourism resources2003-02- 24 发布2003-05-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前言 本标准文本包括三个核心内容:旅游资源分类、旅游资源调查、旅游资源评价。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旅游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国家旅游局规划发展与财务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尹泽生、魏小安、张吉林、汪黎明、陈田、牛亚菲、李宝田、潘肖澎、周梅、石建国。 引言 旅游资源是构成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我国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在旅游研究、区域开发、资源保护等各方面受到广泛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旅游界对旅游资源的涵义、价值、应用等许多理论和实用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本标准在充分考虑了前人研究成果,特别是1992年出版的《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试行稿)》的学术研究和广泛实践的基础上,对旅游资源的类型划分、调查、评价的实用技术和方法,

进行了较深层次的探讨,目的是为了更加适用于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旅游规划与项目建设、旅游行业管理与旅游法规建设、旅游资源信息管理与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工作。 本标准是一部应用性质的技术标准,主要适用于旅游界,对其他行业和部门的资源开发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旅游规划通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旅游资源类型体系,以及旅游资源调查、等级评价的技术与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型旅游区(点)的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旅游规划与项目建设、旅游行业管理与旅游法规建设、旅游资源信息管理与开发利用等方面。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26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代码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旅游资源tourism resources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3.2 旅游资源基本类型fundamental type of tourism resources 按照旅游资源分类标准所划分出的基本单位。 3.3 旅游资源单体object of tourism resources 可作为独立观赏或利用的旅游资源基本类型的单独个体,包括"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和由同一类型的独立单体结合在一起的"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 3.4 旅游资源调查investigation of tourism resources 按照旅游资源分类标准,对旅游资源单体进行的研究和记录。 3.5

重庆都市旅游swot分析

重庆都市旅游的SWOT 和pest分析 旅游学院旅游管理专业2009级唐菊 指导教师杨国胜 摘要: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 促进了都市旅游的兴盛. 作为最年轻的直辖市重庆具有 发展都市旅游的丰富资源, 为此, 运用SWOT- PEST 方法分析了重庆都市旅游的现状, 根据实际提出了抓住机遇, 发挥优势; 突出特色。 关键词:重庆;都市旅游;swot分析;pest分析 都市旅游业的发展是城市国际化、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对城市的经济、环境、资源以及可持续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因而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成为旅游发展的新潮流。在中国的多数大中型城市中,都市旅游正在迅速崛起,逐渐成为影响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战略选择与城市发展定位的重要因素。根据福布斯2008年“中国大陆最适合发展旅游业的城市”排行,在西部最适合发展旅游业的城市中,重庆位居第三,仅次于西安和桂林,与北京并肩排到全国的第16位。2008年,重庆接待海内外旅游者达到1.O1亿人次,同比增长1/4左右;旅游总收入达561.5亿元,同比增长1/4左右。其旅游总收入和总人数增幅仅次于天津市,列全国第二位 ]。重庆旅游业能取得这样的成就,与重庆都市旅游的发展密切相关。 1 、SWOT 分析与PEST分析简介 20世纪50年代以来,SWOT分析法逐渐成为战略规划研究中较为成熟的分析方法。哈佛大学商学院的企业战略决策教授安德鲁斯(K.Andrens)在上世纪60年代提出来要根据企业自身的既定内在条件进行分析,找出企业的优势、劣势及核

心竞争力之所在,这是SWOT分析在企业中的运用。在国外旅游研究中,英国的克里·戈弗雷(Kerry Godfrey)和杰基·克拉克(Jakie Clarke)就较早的把SWOT分析应用在旅游规划中。他们认为,旅游地的综合竞争能力分析是旅游地开发和战略经营管理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在制定区域旅游发展规划或区域旅游发展战略时,SWOT分析法对于了解区域旅游发展的各项影响因素而言,确为一种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法。 做法是从优势和劣势两个方面找出影响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根据各个因素影响程度的大小确定权数,再按对各关键因素的有效反应程度对各关键因素进行评分,最后算总加权分数。通过IFE,就可以把研究对象所面临的优势与劣势汇总。外部因素评价矩阵(External Factor Evaluation Matrix,EFE 矩阵)外部因素评价矩阵,是一种对外部环境进行分析的工具,其做法是从机会和威胁两个方面找出影响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根据各个因素影响程度的大小确定权数,再按对各关键因素的有效反应程度对各关键因素进行评分,最后算出总加权分数。通过EFE,就可以把研究对象所面临的机会与威胁汇总。 PEST分析是指宏观环境的分析,P是政治(Political System),E是经济(Economic),S是社会(Social),T是技术(Technological)。在分析一个企业集团所处的背景的时候,通常是通过这四个因素来进行分析企业集团所面临的状况。 另外,SWOT分析与需求层次分析结合,形成一种新的管理方法ASEB栅格分析法,它把游客的体验纳入分析体系,针对体验型旅游消费者在户外休闲需求的四个层级即休闲活动(Activity)、环境(Setring)、获得的体验和感受(Experience)以及利益(Benefit)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它适用于分析游客参与体验活动的合理性,客观上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ASEB栅格分析法是在分析过程中将传统的SWOT 分析法与需求层次分析法中的不同要素一一对应起来,使得ASEB栅格分析法形成一个矩阵,矩阵的横轴为ASEB的四个层级,纵轴是SWOT的四个方面。SWOT还可以与PEST分析法的结合。PEST分析法是战略外部环境分析的基本工具,它通过政治的(Politics)、经济的(Economic)、社会的(Society)和技术的(Technology)

南岳衡山旅游资源调查及评价

南岳衡山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摘要:南岳衡山为五岳名山,历史与山川的融合,形成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相得益彰。自然景观丰富奇特且具不可替代性,也是一个久负盛名的文明奥区,佛道儒共存共荣的文化之盛为他山罕见,“地脉天成,文脉共生”的寿文化品牌已成雏形。其生态旅游资源具有自然与人文渗透融合的特性,同时又兼具风景名胜区暨自然保护区的共性。 本文以自然人文综合体的南岳衡山为考察对象,对其旅游资源进行较详尽的调查,并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价,为确定南岳衡山风景名胜区性质、规划提供基础资料。

1南岳衡山概况 (1) 历史及现状 南岳古属荆州之域,为三苗蛮族和扬越杂居之地。战国中期属楚。属郡,汉属湘南县,三国属吴之县。晋惠帝永熙元年(290)县更名衡山县,南岳属之。此后,南岳隶属均随衡山县异动。1949年10月7日,南岳解放。南岳管理局及驻南岳的衡山县政府均被衡山县人民政府查封,南岳隶属衡山县管辖。1950年恢复南岳管理局,专管风景名胜及山林。1951年2月,撤南岳管理局,建南岳特别区,为县级行政机构之始,仍隶属省民政厅。1963年5月,撤管理局,建南岳县,隶属、行政不变。1966年2月撤南岳县,仍归衡山县管辖。1975年2月,重建衡山县南岳管理局,为县辖区一级机构。1982年升格为县级单位,隶属省政府办公厅。1984年5月,建县级南岳区,隶属市,为市辖区。与省南岳管理局并存,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合署办公。1990年5月,国务院批准南岳区为革命老区 (2)地理位置及概况 南岳景区位于省中部偏东南丘陵山区,市北部,在东经112 045、~112050、,北纬27012、~27040、坐标之间。距省会136公里,市区50公里,京广铁路20公里,京珠高速公路紧邻,107国道穿境而过。区境东、南、北三面依次与衡山县的福田、沙泉、师古、祝融、马迹、东湖、望峰、岭坡等8个乡镇接壤,西面抵县界牌,全南岳区总体面

重庆市旅游资源

重庆市旅游资源 一、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旅游业是一项以旅游资源为基础,以旅游设施为条件,经营旅行游览服务性的事业。旅游业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强劲、规模最大的新兴产业,具有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综合效益。旅游业的发展,不仅将直接影响到服务、商业、交通、园林、卫生以及文化艺术等有关方面的发展,还将间接地促进为旅游业服务的轻工、食品、建筑、邮电等部门的发展。所以,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国民经济意义。 旅游业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们生活需求达到一定水平的具体反映。旅游业正日益成为满足人民新的消费需要的重要社会经济形式之一。 旅游业以旅游资源为基础,以出售劳务取得收入为特征,有“无形贸易”之称,是一种不耗费资源的“风景出口”。它是属于劳动密集型的第三产业。在改革开放中发展国际旅游,将有利于增进我国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对促进国际经济、科技、文化的合作与交流等方面,都具有重大的政治、经济意义。 二、丰富、多样、独特的旅游资源 重庆市是我国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具有发展旅游业得天独厚的条件,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丰富、多样、独特,山川秀丽,历史悠久,历为广大中外人士所向往。充分开发利用市境的旅游资源,对振兴重庆具有重要意义。 (一)自然旅游资源丰富多采,驰名于世 1.地貌复杂,形态多样,高差悬殊,胜景名山多,峻、奇、秀、古。林木茂密,山色苍翠,形象、线条、多彩。 2.峡谷深切,峭壁画廊,雄伟、秀美、神奇 市境有长江、嘉陵江、乌江、大宁河、酉水、唐岩河等大小河川,当河流横切山脉时,常形成险峻、秀美、神奇的峡谷。长江三峡、嘉陵江小三峡、乌江峡谷、大宁河小三峡、唐岩河神龟峡等蜚声中外。 3.湖泊秀丽清幽,淡雅得宜 市境有小南海、长寿湖、山虎关水库、钟灵水库、向阳湖等天然湖泊和水库。山无水则不秀,水无山则不奇。这些点缀在万山丛中的湖泊和水库,秀水索回,波流清澈,四周山色,尽入湖中,秀丽清幽,淡雅得宜,宛如一幅浓墨淡染的山水画卷。 4.泉景类型多样,资源丰富,遍布市境 全市的泉景类型多样,有温泉、冷泉、盐泉、鱼泉、间歇泉、矿泉。重庆的南温泉、北温泉闻名中外。 5.丰富多样的气候资源 市境的气候良好,复杂多样,气景资源丰富,雨景、云景、雪景和日景均有分布。

论文重庆市奉节县旅游资源分析

重庆市奉节县旅游资源分析 摘要: 奉节县旅游资源极为丰富, 它拥有世界最大的小寨天坑, 世界最窄长天井峡地缝, 中国十大风景名胜长江三峡的第一峡瞿塘峡, 有中国历史名胜白帝城以及其他大量三国文化遗址, 还有李白、杜甫等文豪留下的大量诗篇, 这些都是奉节发展旅游的宝贵财富。 关键词:奉节天坑地缝瞿塘峡白帝城诗城问题建议 一、前言 1.1旅游业发展现状 奉节旅游业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初,是长江三峡沿线发展旅游较早的区县。经过20多年的发展,旅游产业已具雏形。现有夔门大酒店、夔府大酒店、凤凰大酒店、太和大酒店等星级饭店和其他住宿部门100余家,总床位数达到8000余个;旅行社8家,其中国际旅行社1家,国内旅行社7家;拥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首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点)白帝城*瞿塘峡,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天坑地缝,AA旅游景区天鹅湖和已具雏形的长龙山等4大旅游景区;拥有出租汽车165辆,空调大巴18辆、中巴车30辆,投资修建了到景区的硬化公路200多公里,开通了从县城到各旅游乡镇和景点的线路小客车,设有客运码头5个,趸船9个,游船10余艘。新县城建成了与重庆新世纪百货共建的人民商场,有洋洋百货、华泰百货等大型超市5家,有全国知名服饰连锁店20余家。

1.2旅游发展优劣势 1.2.1旅游发展资源优势 <1>丰富而独特的旅游资源 自然旅游资源品位高(瞿塘峡AAAA级),独特性强(三峡、天坑、地缝世界第一);人文旅游资源品牌知名度高(白帝城),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积淀深厚(诗文化、三国文化、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分布景点多、范围广、层次丰富,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 <2>潜在的区位优势 奉节地处三峡库区腹心,雄居驰名中外的长江三峡之首,位居长江三峡旅游、“巫山——奉节——巫溪”金三角旅游、“西安——三峡——张家界”大金三角旅游等各大旅游热线交汇处。随着万(州)——宜(昌)高速公路(奉节段)、奉(节)——(巫)溪高速公路、以及兰州——杭州高速公路(奉节过境)、西安——张家界的二级公路(即巫——恩公路三改二)等项目的实施,加之规划中的西安——张家界旅游铁路和万州——宜昌铁路的建设,奉节在湘鄂渝陕边区经济走廊的交通枢纽地位,因其旅游区位优势将不断改善而日益加强。 <3>品牌知名度高 奉节地处长江三峡旅游热线,其“全国著名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和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的地位始终不会动摇,还有“诗城”的美誉。“朝辞白帝彩云间”等优美诗句及刘备托孤等悲壮历史使白帝城早已名扬海外。白帝城*瞿塘峡景区被评为国家级AAAA旅游区,并且连续两届获重庆市十佳景区称号。天坑地缝因其奇特罕见的地质地貌,被建设部列入申报世界自然遗产预选清单,国家旅游局已将天坑地缝旅游线列为“十大特色旅游新品”推向世界。 1.2.2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劣势) ◆旅游资源开发粗放,整合不够、投入不足 现有旅游资源开发是低层次、粗放型的。多数开发项目只求数量、规模,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GB/T18972-2003)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 2006-07-13 13:51:36来源:[大中小][打印] ICS 03.20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8972-2003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Classification,investigation and evaluation of tourism resources 2003-02-24 发布2003-05-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前言 本标准文本包括三个核心内容:旅游资源分类、旅游资源调查、旅游资源评价。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旅游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国家旅游局规划发展与财务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尹泽生、魏小安、张吉林、汪黎明、陈田、牛亚菲、李宝田、潘肖澎、周梅、石建国。 引言 旅游资源是构成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我国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在旅游研究、区域开发、资源保护等各方面受到广泛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旅游界对旅游资源的涵义、价值、应用等许多理论和实用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本标准在充分考虑了前人研究成果,特别是1992年出版的《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试行稿)》的学术研究和广泛实践的基础上,对旅游资源的类型划分、调查、评价的实用技术和方法,进行了较深层次的探讨,目的是为了更加适用于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旅游规划与项目建设、旅游行业管理与旅游法规建设、旅游资源信息管理与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工作。 本标准是一部应用性质的技术标准,主要适用于旅游界,对其他行业和部门的资源开发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旅游规划通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旅游资源类型体系,以及旅游资源调查、等级评价的技术与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型旅游区(点)的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旅游规划与项目建设、旅游行业管理与旅游法规建设、旅游资源信息管理与开发利用等方面。

重庆市石柱县旅游资源开发解析

0重庆市石柱县旅游资源开发 摘要:石柱县旅游景点介绍;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关键词:石柱;土家族;啰儿调;黄水;西沱;千野草场 一、石柱县旅游景点介绍 (一)、石柱县城旅游景点 1、巾帼英雄秦良玉 石柱有一位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正史登录的女将军秦良玉。秦良玉(1574~1648年),字贞素,谥号“忠贞”。明朝末期女将军。四川忠州(今属重庆忠县)人。石砫宣抚使马千乘妻。 郭沫若吟诗称赞秦良玉是:“石柱擎天一女豪,?平生报国屡争先”。县城依然保留秦良玉的遗迹——太保祠,座落于县城良玉广场的秦良玉塑像,再现秦良玉英姿,栩栩如生,底座为白杆兵征战图大型浮雕。 2、万寿寨遗址 石柱县城东部20公里处的万寿山,海拔1490米。奇峰突兀、山顶平阔、四周险峻。 山上有一座古寨,名曰“万寿寨”。寨内至今有保存完好的兵营、点将台、官厅、前中后三道寨门等遗址。前寨门额刻“万寿山”三个大字,据传为秦良玉亲笔书写。是秦良玉率土家白杆兵筑寨御敌的遗址。 (二)、石柱土家民俗 1、摆手舞 土家族是石柱县的主要民族,土家族的传统舞蹈是“摆手舞”。 每年初春或暮春是土家族人跳摆手舞的季节。一般在晚上,不分男女老少,穿上土家服饰,成群结队涌向摆手堂。唱摆手歌,跳摆手舞,歌声悠扬,舞姿优美。 2、土家啰儿调 2006年6月,石柱“啰儿调”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单里。 “啰儿调”与唐代巴渝地区广泛流传的竹枝词一脉相承,有1000多年的悠久历史。 土家族“啰儿调”民歌,是土家人在生活中即兴创作和演唱,用歌声来抒发自己的感情。男女青年的“情歌”,打柴放牛的“山歌”,农田劳动的“薅秧歌”和“薅草锣鼓”,姑娘出嫁时的“哭嫁歌”,办丧事时的“孝歌”等。石柱县歌《太阳出来喜洋洋》也闻名巴渝。 (三)、石柱县西沱古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