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色分析的基本原理

比色分析的基本原理
比色分析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比色分析的基本原理

比色分析是基于溶液对光的选择性吸收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分析方法,又称吸光光度法。

有色物质溶液的颜色与其浓度有关。溶液的浓度越大,颜色越深。利用光学比较溶液颜色的深度,可以测定溶液的浓度。

根据吸收光的波长范围不同以及所使用的仪器精密程度,可分为光电比色法和分光光度法等。

比色分析具有简单、快速、灵敏度高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微量组分的测定。通常中测定含量在10-1~10-4mg/L的痕量组分。比色分析如同其他仪器分析一样,也具有相对误差较大(一般为1%~5%)的缺点。但对于微量组分测定来说,由于绝对误差很小,测定结果也是令人满意的。在现代仪器分析中,有60%左右采用或部分采用了这种分析方法。在医学学科中,比色分析也被广泛应用于药物分析、卫生分析、生化分析等方面。

一、物质的颜色和光的关系

光是一种电磁波。自然是由不同波长(400~700nm)的电磁波按一定比例组成的混合光,通过棱镜可分解成红、橙、黄、绿、青、蓝、紫等各种颜色相连续的可见光谱。如把两种光以适当比例混合而产生白光感觉时,则这两种光的颜色互为补色。例如绿与紫、黄与蓝互为补色。

当白光通过溶液时,如果溶液对各种波长的光都不吸收,溶液就没有颜色。如果溶液吸收了其中一部分波长的光,则溶液就呈现透过溶液后剩余部分光的颜色。例如,我们看到KMnO4溶液在白光下呈紫红色,就是因为白光透过溶液时,绿色光大部分被吸收,而其他各色都能透过。在透过的光中除紫红色外都能两两互补成白色,所以KMnO4溶液呈现紫红色。

同理,CuSO4溶液能吸收黄色光,所以溶液呈蓝色。由此可见,有色溶液的颜色是被吸收光颜色的补色。吸收越多,则补色的颜色越深。比较溶液颜色的深度,实质上就是比较溶液对它所吸收光的吸收程度。表1-1列出了溶液的颜色与吸收光颜色的关系。

表1-1 溶液的颜色与吸收光颜色的关系

二、朗伯-比尔(Lambert-Beer)定律

当一束平行单色光(只有一种波长的光)照射有色溶液时,光的一部分被吸收,一部分透过溶液(图1-1)。

图1-1 光吸收示意图

设入射光的强度为I0,溶液的浓度为c,液层的厚度为b,透射光强度为I,则

式中lgI0/I 表示光线透过溶液时被吸收的程度,一般称为吸光度(A)或消光度(E)。因此,上式又可写为:

A=Kcb

上式为朗伯-比尔定律的数学表示式。L-B定律可表述为:当一束平行的单色光通过溶液时,溶液的吸光度(A) 与溶液的浓度(C) 和厚度(b) 的乘积成正比。它是分光光度法定量分析的依据。

式中,K为吸光系数,当溶液浓度c和液层厚度b的数值均为1时,A=K,即吸光系数在数值上等于c 和b均为1时溶液的吸光度。对于同一物质和一定波长的入射光而言,它是一个常数。

三. 吸光系数

Lambert-Beer定律中的比例系数“K ”的物理意义是:吸光物质在单位浓度、单位厚度时的吸光度。

一定条件(温度、波长及溶剂)下,K是物质的特征常数,是定性的依据。

K 在标准曲线上为斜率,是定量的依据。常有两种表示方法:

1. 摩尔吸(消)光系数(ε):当c用mol/L 、b用cm 为单位时,用摩尔吸光系数ε表示,单位为L/mol·cm

A = ε · b · c

ε与b及c无关。ε一般不超过105 数量级,通常:ε> 104为强吸收;ε< 102为弱吸收;102 > ε> 104为中强吸收。

吸收系数不可能直接用1 mol/L浓度的吸光物质测量,一般是由较稀溶液的吸光系数换算得到。

2. 吸光系数

当c用g /L ,b用cm 为单位时,K 用吸光系数a表示,单位为L/g·cm

A = a · b · c

ε与a 之间的关系为:ε = M· a

四. 引起偏离Lambert-Beer 定律的因素

根据L-B定律,A与c的关系应是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称为“标准曲线”。但事实上往往容易发生偏离直线的现象而引起误差,尤其是在高浓度时。导致偏离L-B定律的因素主要有:

1. 吸收定律本身的局限性

事实上,L-B定律是一个有限的定律,只有在稀溶液中才能成立。由于在高浓度时(通常C> 0.01mol/L),吸收质点之间的平均距离缩小到一定程度,邻近质点彼此的电荷分布都会相互受到影响,此影响能改变它们对特定辐射的吸收能力,相互影响程度取决于C,因此,此现象可导致A与C线性关系发生偏差。

2. 化学因素

溶液中的溶质可因c的改变而有离解、缔合、配位以及与溶剂间的作用等原因而发生偏离L-B定律的现象。

例:在水溶液中,Cr(Ⅵ)的两种离子存在如下平衡

Cr2O42-、CrO42- 有不同的A 值,溶液的A 值是二种离子的A 之和。但由于随着浓度的改变(稀释)或改变溶液的pH值,[Cr2O42- ] /[CrO42-] 会发生变化,使C总与A总的关系偏离直线。

消除方法:控制条件。

3. 仪器因素(非单色光的影响)

L-B定律的重要前提是“单色光”,即只有一种波长的光;实际上,真正的单色光却难以得到。由于吸光物质对不同λ的光的吸收能力不同(ε不同),就导致偏离。“单色光”仅是一种理想情况,即使用棱镜或光栅等所得到的“单色光”实际上是有一定波长范围的光谱带,“单色光”的纯度与狭逢宽度有关,狭缝越窄,它所包含的波长范围也越窄。

4. 其它光学因素

(1)散射和反射:浑浊溶液由于散射光和反射光而偏离L-B

(2)非平行光

五.定量分析

1. 标准曲线法:配制一系列(5~10)个不同c的标准溶液,在适当λ下,通常为λmax下(这样即使被测物

质含量较低也可得到较大的吸光度,因而可使分析的灵敏度较高),以适当的空白溶液作参比,分别测定A ,然后作A-c 曲线同条件下测定试样溶液吸光度A x ,查找对应的c x 。

2. 直接比较法:已知试样溶液基本组成,配制相同基体、相近浓度的标准溶液,分别测定吸光度A 标、A 样 根据 L-A 定律: A 标 = K · b · c 标 A 样 = K · b · c 样 则 标标

样c A A c ?=

第二节分光光度计的组成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是在紫外可见区可任意选择不同波长的光测定吸光度的仪器。

一.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

1. 光源:提供入射光的装置;

(1)钨灯或碘钨灯:发射光λ范围宽,但紫外区很弱,通常取此λ > 350nm

光为可见区光源

(2)氢灯或氘灯:气体放电发光光源,发射150~400nm的连续光谱,用作紫外区

同时配有:稳压电源(稳定I0 );光强补偿装置;聚光镜等。

2. 单色器:将来自光源的光按波长的长短顺序分散为单色光并能随意调节所需波长光的一种装置。(1)色散元件——把混合光分散为单色光的元件是单色器的关键部分!

常用的元件有:

棱镜——由玻璃或石英制成,它对不同λ的光有不同的折射率,将复合光分开

但:光谱疏密不均长λ区密,短λ区疏

光栅——由抛光表面密刻许多平行条痕(槽)而制成,利用光的衍射作用和干扰作用使不同λ的光有不同的方向,起到色散作用。(光栅色散后的光谱是均匀分布的)

(2)狭缝——入口狭缝:限制杂散光进入出口狭缝:使色散后所需λ的光通过

(3)准直镜——以狭缝为焦点的聚光镜,其作用为:将来自于入口狭缝的发散光变成单色光把来自于色散元件的平行光聚集于出口狭缝

3. 吸收池:装被测溶液用的无色、透明、耐腐蚀的池皿,光学玻璃吸收池——只能用于可见区石英吸收池——可用于紫外及可见区。

定量分析时:吸收池应配套(同种溶液测定?A < 0.5%)

4. 检测器:将接受到的光信号转变成电信号的元件。

常用的有:

(1)光电管一真空管内装有:

一个丝状阳极——用镍制成

一个半圆筒状阴极——金属制成,凹面涂光敏物质。

国产光电管:紫敏光电管:用锑、铯做阴极,适用范围200~625nm

红敏光电管:用银、氧化铯作阴极,适用范围625~1000nm

(2)光电倍增管:原理与光电管相似,结构上有差异。

5. 显示器:电表指针、数字显示、荧光屏显示等

显示方式:A、T(%)、c 等

722型分光光度计结构方框图

(杨英丽)

第三节:产品基础知识简介

一、基础知识

1.生化诊断试剂盒的概念:

生化诊断试剂盒为由一定的化学品或者酶类组成的多成分混合试剂(Reagent),最终以水溶液的方式,与待检测物发生一系列化学或者生化反应,通过生成物或反应物中某种物质的吸光度变化,测量待检测物中某种特定物质的含量。

2.生化诊断试剂盒的组成:

试剂盒一般由一种或两种试剂组成,由两种试剂组成的分别称为R1和R2,但每种试剂均含有多于一种的化学组分,而非简单的一种化学成分。部分试剂盒中包含有标准液(校准液),用于建立标准曲线。

3.生化诊断试剂产品的适用范围:

医院检验科生化室的各类全自动、半自动生化仪,分光光度计。适用于仪器自动以及手工操作。

4. 产品的测试范围:

生化诊断试剂用于检测样本,包括:人体血清(主要)、血浆及尿液中的各种酶类和代谢产物,用于协助临床医生诊治疾病提供数据参考。

5. 产品类型:

液体试剂、冻干试剂(制备试剂的工序为冻干,试剂的外观为结晶状)、干粉试剂(试剂的外观为粉末状)。

三、产品种类:

3.1 液体试剂

1)试剂直接使用。批内、批间差异小。稳定周期达18个月.

2)备有各种上机包装规格。包括:Beckman、Olympus、Hitachi及通用包装规格供选。

3)部分试剂采用单一试剂包装,节约试剂位,为自动生化仪扩展实验测试项目提供充足的空间。

4)种类包含了所有生化室内的常规检验项目。

3.2 干粉、冻干试剂

1)冻干试剂采用缓冲液溶解,干粉试剂采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溶解后使用。

2)试剂稳定周期长达30个月。

3)复溶后,各试剂稳定时间不同。超过稳定期后,试剂以失效处理。

3.3 免疫比浊法检测试剂

1.通过抗原、抗体反应形成浊度进行检测;

2.定量检测免疫球蛋白A、G、M、D及补体C3、C4;

3.特殊蛋白的检测:微量白蛋白、转铁蛋白、免疫球蛋白、补体C3、C4等。

3.4 定值、质控血清

4.采用人血清为基质制备,符合IFCC质量标准。

5.定值血清(多项标准液/C.F.S)含有常规检验的全部项目的定值血清,用以建立标准曲线的校准物。

6.质控血清:日常用以监控测量的准确度和测量结果可信性的一个指标。提供常规检测项目靶值和一定

范围(一般为20%)数值的血清。

7.项目齐全、数据准确。包含各种酶类项目的定值,避免各种输入K因数造成结果的偏差。

8.稳定时间长。分装后,避免反复冻融,在-20度条件下,可保存2个月。

第四节:临床生化检验中的检测机制

一、检测机理:

主要分为四类:A. 通过试剂与被测物质形成有色物质或者通过试剂与被测物质反应使某些有色物质消耗,在可见光区比色定量测量有色物质的含量,例如:GLU和TBIL;B. 在紫外区监测抗原抗体反应生成的浊度检测某些蛋白的含量,例如IgA和IgG;C. 在紫外区监测NADH吸光度的变化率检测部分酶类的活性,如GOT和GPT;D. 在可见光区通过监测某有色物质的生成或消耗的速率计算酶类的活性,如AMY。在特定波长下,试剂与标本发生反应后吸光度比反应前升高的反应称为升反应,反之则为降反应。

二、检测方法

对于自动生化仪或半自动生化仪,需要设置一定的程序(参数),使仪器按照给定的加入量吸取样本和试剂,并按照相应的测试方法进行测量,得到被测组分的含量。测定方法主要分为:终点法及速率法两类

(一)终点法:

1.终点法一般用来检测代谢物的含量,通过检测机理A或B使所有待检物质与试剂发生反应,读取反

应达到终点时的吸光度。根据吸光度的高低计算待检物质的量。终点法根据试剂的不同可分为一点终点法和两点终点法。对于单一试剂,在加入标本后,反应即可进行,在反应达到终点后,读取反应点(吸光度),故一般选用一点终点法。对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试剂,加入第一试剂,通常只起到缓冲或者消除其他物质干扰的作用,此时待检物质没有参与反应,可读取第一个反应点,加入第二试剂后,待检物质发生反应,反应达到终点后,读取第二个反应点。此即两点终点法。两点终点

法,可起到消除标本本底的作用。

2. 终点法一般用来检测代谢物的含量,通过测定标准液(校准液)的反应吸光度,建立一条浓度与吸光度变化的标准曲线。通过检测标本的吸光度即可计算出该标本的浓度。

(二)速率法

速率法分为连续监测速率法和两点速率法。连续监测速率法一般用于样本中酶活性的测量,而两点速率法主要用于代谢物的检测。

9. 连续监测速率法

目前常用于酶定量测定的方法是测量酶的活性浓度,此方法并不直接测酶蛋白含量,实际上是测定酶催化反应的速度,并由此间接地推算出标本中酶浓度的高低,这是酶测定方法独特之处。

使用间接方法并不是因为该法比直接测定酶蛋白有很多优点,事实上间接方法有不少不足之处,在很大程度上采用间接法是出于无奈,因为在所测标本中酶蛋白浓度和其它蛋白相比明显偏低,这样科学家才想到利用酶蛋白的催化特性来测定酶;微量酶蛋白可以明显加快所催化反应的速度,并在特定条件下,反应速度(v)可和酶浓度(E)成正比例。可以下列二式表示之:

v=△P/△t=k·E

此式以单位时间(t)内产生物(P)生成量表示反应速度

v=-△S/△t=k·E

此式中以底物(S)减少量取代产物生成量。

因此人们想到用酶催化反应的速度来推算酶的含量。

1.1 酶活检测的发展

早期临床实验室测酶活性时常使用比色法,先让酶与底物在一定温度下作用一段固定的时间,然后停止酶反应,加入试剂进行化学反应呈色测出底物和产物浓度的变化,由此计算出酶催化反应的速度。历史上这类方法常被命名为“终点法”、“二点法”、“固定时间法”和“取样法”。大多数文献使用“固定时间法”。这种方法灵敏度低、不能实时监测、计算的是酶催化反应的平均速度。最基本一点的是此类方法停止反应后才测底物或产物的变化。19世纪50年代,Warburg首先用分光光度计在340nm处直接监测到反应物NADH的动态变化过程。由于不停止酶反应,不需添加其它呈色试剂。测定方法简单,结果准确,逐步取代了“终点法”成为目前测酶活性的主要方法。

但是,不是任何情况下酶的催化反应速度都能与酶浓度成正比例。如果设计不当,所选择条件不合适时,反应速度v虽可能随酶浓度增加而加快,但不成正比例,即v≠k[E],所得结果出现误差。

1.2 酶浓度和底物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酶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在一定的温度和pH条件下,当底物浓度大大超过酶的浓度时,酶的浓度与反应速度呈正比关系(图1)。

底物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在酶的浓度不变的情况下,底物浓度对反应速度影响的作用呈现矩形双曲线(rectangular hyperbola)(图2)。

在底物浓度很低时,反应速度随底物浓度的增加而急骤加快,两者呈正比关系,表现为一级反应。随着底物浓度的升高,反应速度不再呈正比例加快,反应速度增加的幅度不断下降。如果继续加大底物浓度,反应速度不再增加,表现为0级反应。此时,无论底物浓度增加多大,反应速度也不再增加,说明酶已被底物所饱和。所有的酶都有饱和现象,只是达到饱和时所需底物浓度各不相同而已。

在考虑或设计酶活性浓度测定方法时,重要的是要选择好各种条件,使在尽可能宽的范围内所测的反应速率v和酶浓度E之间存在着正比例关系。

底物[S]浓度很大时酶被饱和。反应速度不会继续增加,故此时反应速度为最大反应V。即从理论上说只有测定的是酶最大反应V,此时反应速度才和酶量E成正比例。也只有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测定方法才是可靠的、准确的。因此酶活检测测定的是零级反应。

连续检测速率法是选择反应曲线上两个测光点之间所有点吸光度的变化率,两点之间的所有点都参与计算。

1.3 酶活性的计算

根据朗伯-比尔定律A=k c l,对于一个特定的测定体系而言,吸光系数k和溶液厚度l都是不变的,吸光度只和被监测物质的浓度有关。而被监测物质浓度的变化是和酶的浓度成正比的。因此不同样本在反应过程中吸光度的变化率只和酶的含量成正比。可以根据摩尔消光系数和溶液厚度以及反应体系中试剂和样本的量计算出理论K值,不需要用定标液而只用水对试剂的空白进行标定。当然,这并不是说因为存在理论K值,就必须用理论K值,酶活检测也可以用标准液对系统进行校正,得出校准K值。

1.4 酶活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测定酶的催化活性虽然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方法,但由于酶的催化活性不仅决定于酶的含量,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所用底物的性质及浓度、反应介质的pH、温度、离子强度、激活或抑制因子等,因此具有方法依赖性。这是测定酶的催化活性存在的主要问题所在。因此对同一酶项目存在多种参考范围,各实验室间的结果缺乏可比性,室间质评用样本的靶值难以确定,甚至有时会引起临床上的误诊。对酶活性测定进行标准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方法。早在20余年前国际上就开始了这方面的工作。当时提出的标准化途径是推荐使用统一的测定方法,一些学术团体推出了临床常用酶催化活性测定的推荐方法和参考方法。如国际临床化学联合会(IFCC)酶专家组已经完成了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1983年)、碱性磷酸酶(ALP)(1983年)、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1986年)、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1986年)、肌酸激酶(CK)(1991年)、乳酸脱氢酶(LDH)(1994年)及α-淀粉酶(AMY)(1998年)等的推荐方法。经过多年的努力,成功地提高了酶测定的质量和可比性。但效果仍不能令人满意,还存在一些较严重的问题:第一,很多学术团体提出的推荐方法,即使原理相同,但试剂配方(缓冲液、底物、添加剂等)、反应温度等也可能不同,因此不同推荐方法间缺乏一致性;第二,推荐方法无法跟上分析方法和分析技术上的进步;第三,它不适应自动化分析仪器。

最近国际上提出了酶活性的测定标准化新途径,就是使用公认的酶校准物使不同的常规方法的测定结果得到统一。目前这项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到现在为止IFCC和IRMM已经制备出GGT、ALP、ALT、AST、CK、LDH以及AMY的有证参考物质(certified reference material)。

2.两点速率法

两点速率法适用于某些特殊代谢物的测定,这类测定反应吸光度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在一定时间内无到达终点的趋势,且反应的速度与待测物质的浓度接近正比关系。对于酶促反应而言,测定的是一级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底物逐渐的消耗,反应速度也会有一定的下降,因此对于两点速率法而言,其反应曲线是一条接近于直线的曲线而非连续监测速率法中的直线。两点速率法可以通过检测某一物质生成或消耗的速率,计算待测物质的含量。两点速率法中待测物质浓度的计算是通过在反应曲线上选择两个测光点计算此两点之间反应的平均的速率,来计算待测物质的含量,即为两点速率法。两点速率法与连续检测速率法存在以下的区别:

三、定标方法

对于终点法或两点速率法,必须通过使用标准液,建立一条标准曲线。目前,许多实验室对酶类测试亦采用标准液校正Factor 的方式,以消除仪器或试剂的系统误差。

定标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0.空白定标:以水做标准液,以消除试剂本身对测试的干扰。酶类测试常采用此方法。

2.两点定标:以水作为零点,标准液作为另一点,建立标准曲线。此方法适用于浓度随吸光度变化呈线性变化的试剂。曲线的方程为:Y=KX+B

对于一些特殊试剂如:K,Na,CL等,因水中痕量离子浓度的存在,一般不以水作为零点,而采用定值的高、低两个标准液,建立标准曲线。

3.多点定标:采用两个以上的标准液来建立一条标准曲线。该曲线的特征一般为非线性,即吸光度与浓度的变化不是直线关系。计算方式在自动生化仪上可选择为:NONLINEAR或LOGIT-LOG法。

对于一些通过免疫比浊法测定的试剂,多为此方法。因为抗原抗体反应形成浊度的线性范围较窄。

四、免疫透射比浊法

(一)原理

当光线通过一个浑浊介质溶液时,由于溶液中存在混浊颗粒,光线被吸收一部分,吸收的多少与混浊颗粒的量成正比,这种测定光吸收量的方法称为透射比浊法。这一方法早于1959年Schultre和Schuick 等报道应用于血浆蛋白与其抗体结合后形成复合物,导致浊度的改变,再进行透射比浊测定,一般采用抗体对抗原定量的透射比浊法,称为免疫透射比浊法。其原理是,利用抗原和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形成复合物,通过测定复合物形成量的多少对抗原或抗体进行定量的方法。

(二)HOOK效应

1.HOOK效应定义:当抗原与抗体反应时线性走向不是呈平台状无限后延,而是向下弯曲状,似一

只钩子或一把镰刀(HOOK)(参见图),MILES(1974)根据此现象写实性地称之为"HD-HOOK"

效应。

免疫复合物形成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复合物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第二阶段是初步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此阶段是复合物交联成大的网格状结构;第三阶段是复合物聚合产生絮状沉淀。只有在抗原与抗体等价时即无过剩抗体,此时,复合物的结合与解离处于平衡状态,其混浊程度达高峰。在抗体过量时,随抗原量的增加而复合物形成也增加,但是形成复合物的量和抗原的量不是呈线性关系的。抗原过量,抗原抗体复合物形成不但不增加,反而会减少,光散射或光吸收减少,检测结果反而偏低。因此抗原的测定只能在曲线的左侧进行,而且必须进行多点定标。

2.HOOK效应对免疫实验的影响:在用免疫学方法测定抗原时,因存在HOOK效应,因此,应使反

应系统中有足够的抗体量,否则测得的量会小于实际含量,甚至出现假阴性。

3.应如何寻找免疫试验中最佳反应段。

a)抗原与抗体反应

3.1.1可逆性

抗原与抗体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的过程是一种动态平衡,其反应式为:Ag+Ab→Ag·Ab,抗体的亲和力是抗原抗体间的固有结合力,可以用平衡常数K表示:K=[Ag·Ab]/[Ag][Ab]。Ag·Ab 的解离程度与K值有关。高亲和力抗体的抗原结合点与抗原的决定簇在空间构型上非常适合,两者结合牢固,不易解离。

3.1.2最适比例

在恒定量的抗体中加入递增量的抗原形成抗体复合物(沉淀)的量见图1-1。曲线的高峰部分是抗原抗体比例最合适的范围,称为等价带,在等价带前后分别为抗体过剩带和抗原过剩带。

如果抗原或抗体极度过剩,则无沉淀物形成,

在免疫测定中称为带现象。抗体过量称为前带

(prezone),抗原地过量称为后带

(postzone)。因此,在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

测抗原时,最好要在曲线的左侧(即等价带之

前)检测。

资料分析精典题型附答案

一、根据所给文字、图表资料回答106―110题。 2010年1月-2011年7月汽车产量及月同比增速 106.2011年7月产量低于上半年月均产量的是() A.电 B. 钢材 C. 水泥 D. 乙烯 107.2011年7月轿车产量占汽车产量的比重与上年同期相比() A. 上升了约7个百分点 B. 下降了月7个百分点 C. 上升了约14个百分点 D. 下降了月14个百分点 108.2010年年3-12月中,汽车单月产量超过150万辆的月份有()个。 A. 4 B. 5 C. 6 D. 7

109.下列选项中,汽车产量同比增速最低的是() A. 2010年4月 B. 2010年5月 C. 2011年4月 D. 2011年5月 110.以下说法与资料相符的是() A. 表中产品2011年7月产量同比增速均慢于上半年 B. 2011年7月,十种有色金融比上年同期增产9.8万吨 C. 2009年11月,汽车日均产量超过4万辆 D. 2010年汽车产量最低的季度是第一季度 二、根据所给文字、图表资料回答111―115题。 某市2010年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124.3亿元,比上年下降1.6%。粮食播种面积22.3万公顷,比上年减少0.3万公顷;粮食产量115.7万吨,比上年下降7.3%。 全市农业观光园1303个,比上年增加9个;观光园总收入17.8亿元,比上年增长16.7%。民俗旅游实际经营户7979户,比上年减少726户;民俗旅游总收入7.3亿元,增长20.7%。种业收入14.6亿元,比上年增长13.5%。设施农业占地面积18323公顷,比上年下降2.3%;实现收入40.7亿元,增长20.1%。2010年主要农副产品产量

工作分析试题及答案

精心整理《工作分析》(课程代码06092) 第一大题:单项选择题 1、以下不属于问卷调查法的优点是:(D) A.规范,有利于计算机信息处理 B.收集信息速度快,成本低 C.方便,可随时安排调查 D.调查深入 2 A. B. C. 3 A. 4 A. B. C. D. 5 A. B.工作信息分析 C.明确工作分析的目的 D.编写工作说明书 6、工作的特点是简单、外显、不断重复,则对该项工作的分析适合用:(C) A.访谈分析法

B.工作日志法 C.观察法 D.问卷调查法 7、一份完整的工作说明书包括:(D) A.工作描述 B.工作规范 C.工作分析报告 D.工作描述和工作规范 8、下面哪种方法不适合对教师的工作分析:(B) A. B. C. D. 9 A. B. C. D. 10 A. B. C. D. 11、工作分析的方法主要指:(A) A.工作信息收集的方法 B.工作信息处理的方法 C.工作说明书的编写方法 D.工作评价的方法

12、工作分析思想溯源可追溯自:(C). A.泰勒 B.狄德罗 C.苏格拉底 D.明斯特伯格 13、工作分析方法的选择依据是:(D) A.工作分析的目的 B.工作分析的内容 C.经济原则 D.A+B+C 14、以下属于隐性任职资格的有:(D) A.工作技能 B.工作经验 C.教育程度 D.任职者的内在能力和素质要求 15 A. B. C. D. 16 A. B. C. D. 17 A. B. C. D.外部专家经验更丰富 18、记录和观察在某些工作领域内,员工在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有效或无效的工作行为导致的成功或失败的结果的工作分析方法是指(A) A.关键事件法 B.行为观察法

各种仪器分析的基本原理及谱图表示方法!!!紫外吸收光谱UV分析

各种仪器分析的基本原理及谱图表示方法!!! 紫外吸收光谱UV 分析原理:吸收紫外光能量,引起分子中电子能级的跃迁谱图的表示方法:相对吸收光能量随吸收光波长的变化提供的信息:吸收峰的位置、强度和形状,提供分子中不同电子结构的信息荧光光谱法FS 分析原理:被电磁辐射激发后,从最低单线激发态回到单线基态,发射荧光谱图的表示方法:发射的荧光能量随光波长的变化提供的信息:荧光效率和寿命,提供分子中不同电子结构的信息红外吸收光谱法IR 分析原理:吸收红外光能量,引起具有偶极矩变化的分子的振动、转动能级跃迁谱图的表示方法:相对透射光能量随透射光频率变化提供的信息:峰的位置、强度和形状,提供功能团或化学键的特征振动频率拉曼光谱法Ram 分析原理:吸收光能后,引起具有极化率变化的分子振动,产生拉曼散射谱图的表示方法:散射光能量随拉曼位移的变化提供的信息:峰的位置、强度和形状,提供功能团或化学键的特征振动频率核磁共振波谱法NMR 分析原理:在外磁场中,具有核磁矩的原子核,吸收射频能量,产生核自旋能级的跃迁谱图的表示方法:吸收光能量随化学位移的变化提供的信息:峰的化学位移、强度、裂分数和偶合常数,提供核的数目、所处化学环境和几何构型的信息电子顺磁共振波谱法ESR 分析原理:在外磁场中,分子中未成对电子吸收射频能量,产生电子自旋能级跃迁谱图的表示方法:吸收光能量或微分能量随磁场强度变化提供的信息:谱线位置、强度、裂分数目和超精细分裂常数,提供未成对电子密度、分子键特性及几何构型信息 质谱分析法MS 分析原理:分子在真空中被电子轰击,形成离子,通过电磁场按不同m/e 分离 谱图的表示方法:以棒图形式表示离子的相对峰度随m/e 的变化提供的信息:分子离子及碎片离子的质量数及其相对峰度,提供分子量,元素组成及结构的信息气相色谱法GC 分析原理:样品中各组分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之间,由于分配系数不同而分离谱图的表示方法:柱后流出物浓度随保留值的变化提供的信息:峰的保留值与组分热力学参数有关,是定性依据;峰面积与组分含量有关反气相色谱法IGC 分析原理:探针分子保留值的变化取决于它和作为固定相的聚合物样品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谱图的表示方法:探针分子比保留体积的对数值随柱温倒数的变化曲线提供的信息:探针分子保留值与温度的关系提供聚合物的热力学参数裂解气相色谱法PGC 分析原理:高分子材料在一定条件下瞬间裂解,可获得具有一定特征的碎片谱图的表示方法:柱后流出物浓度随保留值的变化提供的信息:谱图的指纹性或特征碎片峰,表征聚合物的化学结构和几何构型凝胶色谱法GPC 分析原理:样品通过凝胶柱时,按分子的流体力学体积不同进行分离,大分子先流出谱图的表示方法:柱后流出物浓度随保留值的变化提供的信息:高聚物的平均分子量及其分布热重法TG 分析原理:在控温环境中,样品重量随温度或时间变化谱图的表示方法:样品的重量分数随温度或时间的变化曲线提供的信息:曲线陡降处为样品失重区,平台区为样品的热稳定区热差分析DTA 分析原理:样品与参比物处于同一控温环境中,由于二者导热系数不同产生温差,记录温度随环境温度或时间的变化 谱图的表示方法:温差随环境温度或时间的变化曲线提供的信息:提供聚合物热转变温度及各种热效应的信息示差扫描量热分析DSC 分析原理:样品与参比物处于同一控温环境中,记录维持温差为零时,所需能量随环境温度或时间的变化 谱图的表示方法:热量或其变化率随环境温度或时间的变化曲线提供的信息:提供聚合物热转变温度及各种热效应的信息静态热―力分析TMA 分析原理:样品在恒力作用下产生的形变随温度或时间变化谱图的表示方法:样品形变值随温度或时间变化曲线提供的信息:热转变温度和力学状态

数据分析期末试题及答案

数据分析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人口现状.sav数据中是1992年亚洲各国家和地区平均寿命(y)、按购买力计算的人均GDP(x1)、成人识字率(x2),一岁儿童疫苗接种率(x3)的数据,试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各国家和地区平均寿命与人均GDP、成人识字率、一岁儿童疫苗接种率的关系。(25分) 解: 1.通过分别绘制地区平均寿命(y)、按购买力计算的人均GDP(x1)、成人识字率(x2),一岁儿童疫苗接种率(x3)之间散点图初步分析他们之间的关系 上图是以人均GDP(x1)为横轴,地区平均寿命(y)为纵轴的散点图,由图可知,他们之间没有呈线性关系。尝试多种模型后采用曲线估计,得出 表示地区平均寿命(y)与人均GDP(x1)的对数有线性关系

上图是以成人识字率(x2)为横轴,地区平均寿命(y)为纵轴的散点图,由图可知,他们之间基本呈正线性关系。 上图是以疫苗接种率(x3)为横轴,地区平均寿命(y)为纵轴的散点图,由图可知,他们之间没有呈线性关系 。 x)为横轴,地区平均寿命(y)为纵轴的散点图,上图是以疫苗接种率(x3)的三次方(3 3 由图可知,他们之间呈正线性关系 所以可以采用如下的线性回归方法分析。

2.线性回归 先用强行进入的方式建立如下线性方程 设Y=β0+β1*(Xi1)+β2*Xi2+β3* X+εi i=1.2 (24) 3i 其中εi(i=1.2……22)相互独立,都服从正态分布N(0,σ^2)且假设其等于方差 R值为0.952,大于0.8,表示两变量间有较强的线性关系。且表示平均寿命(y)的95.2%的信息能由人均GDP(x1)、成人识字率(x2),一岁儿童疫苗接种率(x3)一起表示出来。 建立总体性的假设检验 提出假设检验H0:β1=β2=β3=0,H1,:其中至少有一个非零 得如下方差分析表 上表是方差分析SAS输出结果。由表知,采用的是F分布,F=58.190,对应的检验概率P值是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拒绝原假设,表示总体性假设检验通过了,平均寿命(y)与人均GDP(x1)、成人识字率(x2),一岁儿童疫苗接种率(x3)之间有高度显著的的线性回归关系。

工作分析理论与应用试卷及答案

工作岗位研究原理与应用 一、单项选择题 1、()是对职工所应承担任务的规定。 A、职务 B、责任 C、职责 D、岗位 2、()是严格按照编制员额和岗位的质量要求,为企业每个岗位配备合格的人员。 A、定编 B、定员 C、定额 D、岗位责任制 3、岗位研究中,采用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有()。 A、测验法、观察法、评定量表法 B、测验法、面谈法、调查法 C、观察法、参与法、测验法 D、面谈法、观察法、参与法 4、美国工程师()是企业科学管理的主要倡导人,举世公认的“科学管理之父”。 A、弗兰克·吉尔·雷斯 B、泰勒C怀特D、迈克尔·朱修斯 5、工作日写实是对操作者整个工作日的工作时利用情 况,按()的顺序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的一种方法。 A、时间消耗 B、工作的繁简程度 C、工作重要性的大小 D、技术操作 6、测时是以工序或某一作业为对象,按照操作顺序进行 实地观察,记录、测量和研究()的一种方法。 A、人力资源B工时消耗C、财力消耗D、体力消耗 7、工作抽样法是根据()的原理,对工作岗位随机地进行抽样调查的一种方法。 A、微积分和概率论 B、测量学和统计学 C、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 D、数理统计学和微积分 8、()是对企业各类岗位的性质、任务、职责、劳动条件和环境以及职工承担本岗位任务应具备的资格条件所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并制定出岗位规范、工作说明书等人事文件的过程。 A、岗位调查 B、岗位分析 C、岗位评论价 D、岗位分类 9、()是通过调查者直接参与某一岗位的工作,从而细致、深入、全面地体验、了解和分析岗位特征及岗位要求的方法。 A、面谈法 B、参与法 C、关键事件法 D、书面调查法 10、岗位分析的结果——工作说明书、岗位规范以及职务晋升图必须以良好的()为基础,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A、岗位分类 B、岗位设计 C、岗位调查 D、岗位评价 11、()是把既可归为熟练工种又可归为技术工种的某些特殊工种,先分别划岗归级,再根据这些工种在不同类型中的岗位等级,求出技术工种与熟练工种之间的统一岗级换算比例,然后归级。 A、经验判断法 B、基本点数换算法 C、交叉岗位换算法 D、专家评判法 12、测评误差可分为()和代表性误差两大类。 A、系统误差 B、随机误差 C、抽样误差 D、登记误差 13、()就是岗位纵向分类中的细类或称小类,是若干性质相同但其他方面存在一定差别的岗位群。 A、岗级 B、岗等 C、岗系 D、岗类 14、体力劳动强度的测定主要有()测定两方面的内容。 A、劳动时间率和工作利用率 B、工作利用率和能量

2013国考资料分析试题及答案

资料分析试题 2013年国考行测资料分析每日一练(1) 【例题】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一5题。 2008年,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2663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263所,比上年增加355所,成人高等学校400所,比上年减少13所。普通高校中本科院校1079所,高职(专科)院校1184所。全国共有培养研究生单位796个;其中高等学校479个,科研机构317个。 全国招收研究生44.64万人,比上年增加2.78万人,增长6.64%;其中博士生5.98万人,硕士生38.67万人。在学研究生128. 30万人,比上年增加8.80万人,增长7.36%;其中博士生23.66万人,硕士生104.64万人。毕业研究生34. 48万人,比上年增加3.3万人,增长10.58%;其中博士生4.37万人,硕士生30.11万人。 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共招生607.66万人,比上年增加41.74万人;在校生2021.O2万人,比上年增加136. 12万人,增长7.22%;毕业生511.95万人,比上年增加64. 16万人,增长14.33%。成人高等教育本专科共招生202.56万人,在校生548. 29万人,毕业生169. 09万人。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报考988.82万人次,取得毕业证书55.19万人。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平均规模为8679人。 普通高等学校教职工205.10万人,比上年增加7.65万人;其中专任教师123. 75万人,比上年增加 6.92万人。生师规模比为1 7.23:1。成人高等学校教职工 8.99万人,比上年减少4.64万人;其中专任教师5.32万人,比上年减少2.7万人。 1.2008年全国本科院校占普通高校和成人高等学校总和的比例为( )。 A.47.7% B.52.3% C.40.5% D.44.5% 2.200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的总数为( )所。 A.2675 B.2321 C.2309 D.2250 3.2008年下列数据增幅最大的是( )。

最全工作分析试题及答案

最全工作分析试题及答案 《工作分析》(课程代码06092) 第一大题:单项选择题1、以下不属于问卷调查法的优点是:A.规范,有利于计算机信息处理B.收集信息速度快,成本低C.方便,可随时安排调查D.调查深入2、关于轮换、工作扩大化和工作丰富化有以下几种说法,你认为哪种提法是正确的: A.工作轮换和工作扩大化没有区别,工作丰富化是增加职务的深度,例如一线职工可以参加某些管理活动。 B.工作轮换指在纵向和水平方向上使员工的业务活动多样化,而工作扩大化是指使员工的工作范围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增加。 C.工作扩大化是意味着允许员工有更大的自主权、独立性责任感去完成一项完整的活动。+C 3、在工作分析的实践中,根据不同的调查目的,调查问卷采用的形式最好是: A.结构性问卷

B.封闭式问卷 C.开放性问卷 D.结构性和开放性结合4、工作分析的成果是:A.工作说明书 B.工作分析报告 C.工作评价 D.工作说明书和工作分析报告5、工作分析的核心和基础工作是: A.信息收集 B.工作信息分析 C.明确工作分析的目的 D.编写工作说明书6、工作的特点是简单、外显、不断重复,则对该项工作的分析适合用:A.访谈分析法 B.工作日志法 C.观察法 D.问卷调查法7、一份完整的工作说明书包括: A.工作描述 B.工作规范 C.工作分析报告 D.工作描述和工作规范 8、下面哪种方法不适合对教师的工作分析:A.访谈分析法 B.观察分析法 C.问卷调查法 D.关键事件法9、成本最低的工作分析方法是:. A.工作日志法 B.资料分析法 C.观察法 D.问卷调查法 10、以下不属于访谈法的优点是: A.对生理特征的分析非常有效 B.成本低 C.能发现新的工作信息 D.双向沟通,对任职者的了解较深入11、

光谱分析知识点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 1、原子发射光谱分析的基本原理(依据) 2、ICP光源形成的原理及特点(习题2) :ICP是利用高频加热原理。 当在感应线圈上施加高频电场时,由于某种原因(如电火花等)在等离子体工作气体中部分电离产生的带电粒子在高频交变电磁场的作用下做高速运动,碰撞气体原子,使之迅速、大量电离,形成雪崩式放电,电离的气体在垂直于磁场方向的截面上形成闭合环形的涡流,在感应线圈内形成相当于变压器的次级线圈并同相当于初级线圈的感应线圈耦合,这种高频感应电流产生的高温又将气体加热、电离,并在管口形成一个火炬状的稳定的等离子体焰矩。 其特点如下: 工作温度高、同时工作气体为惰性气体,因此原子化条件良好,有利于难熔化合物的分解及元素的激发,对大多数元素有很高的灵敏度。 (2)由于趋肤效应的存在,稳定性高,自吸现象小,测定的线性范围宽。(3)由于电子密度高,所以碱金属的电离引起的干扰较小。 (4)ICP属无极放电,不存在电极污染现象。 (5)ICP的载气流速较低,有利于试样在中央通道中充分激发,而且耗样量也较少。 (6)采用惰性气体作工作气体,因而光谱背景干扰少。 3、掌握特征谱线、共振线、灵敏线、最后线、分析线的含义及其它们之间的内 在联系。(习题3) 4、:由激发态向基态跃迁所发射的谱线称为共振线(resonance line)。共振线 具有最小的激发电位,因此最容易被激发,为该元素最强的谱线。 5、灵敏线(sensitive line) 是元素激发电位低、强度较大的谱线,多是共振 线(resonance line)。 最后线(last line) 是指当样品中某元素的含量逐渐减少时,最后仍能观察到的几条谱线。它也是该元素的最灵敏线。 进行分析时所使用的谱线称为分析线(analytical line)。 由于共振线是最强的谱线,所以在没有其它谱线干扰的情况下,通常选择共振线作为分析线。 发射光谱定性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习题5 由于各种元素的原子结构不同,在光源的激发下,可以产生各自的特征谱线,其波长是由每种元素的原子性质决定的,具有特征性和唯一性,因此可以通过检查谱片上有无特征谱线的出现来确定该元素是否存在,这就是光谱定性分析的基础。 进行光谱定性分析有以下三种方法: (1)比较法。将要检出元素的纯物质或纯化合物与试样并列摄谱于同一感光板上,在映谱仪上检查试样光谱与纯物质光谱。若两者谱线出现在同一波长位置上,即可说明某一元素的某条谱线存在。本方法简单易行,但只适用于试样中指定组分的定性。

2019年公务员《资料分析》试题及答案(卷一)

2019年公务员《资料分析》试题及答案(卷一) 1、房地产开发项目的税后利润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缴纳( )之后的利润。 A. 营业税 B. 房产税 C. 土地增值税 D. 企业所得税 标准答案:D 解析:考察房地产开发项目税后利润的含义。房地产开发企业缴纳所得税之后的利润为税后利润。 2、在房地产市场营销中常说的“金九银十”现象,描述的是购房者的( )特征。 A. 消费能力 B. 消费动机 C. 消费行为 D. 消费结构 标准答案:C 解析:考察房地产消费行为调研的内容。房地产消费行为调研就是对消费者购买房地产的模式和习惯的调研。调研内容包括消费者购买房地产的时间分布,消费者在购买房地产的时间分布上有一定的习惯和规律,例如,房地产营销中常说的金九银十。 3、目前在火电领域诞生的新技术很多,联合循环技术就是其中

之一。简单来说,联合循环技术就是“一气两用”;将燃气轮机排出的高温废气,通过余热锅炉回收转换为蒸汽,进入蒸汽轮机后驱动其运转,两台轮机都将动能输送至发电机进行发电;废气再次进入锅炉,进一步将其中蕴含的热能转化为动能,降低最终排出气体的温度。这样不仅环保,还能节省燃料。启动速度快也是一大优点,其工作原理是在开机之初关闭运转较慢的蒸汽轮机,只启动燃气轮机,产生足够的热能后,再切换到联合循环模式。这一特点对于电力应急事件频发的大都市十分实用。 关于联合循环技术,下列说法与上述文字不相符的是: A.明显提高了发电效率 B.高温废气得以循环利用 C.停电时可在短时间内迅速启动 D.蒸汽轮机早于燃气轮机启动 4、在早已对漂亮假花、假树司空见惯的现代人眼里,干枯苍白的植物标本或许难有多少魅力可言。但在标本馆中,每一份看似不起眼的植物标本都代表着它在地球上的_____。它们虽然远离了最光雨露,告别了生长的土地,却在科学殿堂中_____了自己的生命。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经历重现 B.同类延续 C.存在超越 D.物种证明 5、2亿个气味受体细胞,而人类只有2000万个,但我们的嗅觉系统也是相当复杂而专业的,气味分子随气流进入鼻子,通过鼻腔顶

2015年10月自学考试06092《工作分析》历年真题及答案

201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工作分析试题卷 (课程代码06092) 本试题卷分为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一部分第1页至第4页。应考者必须在答题卷上按要求填涂,不能答在试题卷上。第二部分第5页至第6页。应考者必须在答题卷上按要求答题,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第一部分(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在答题卷上将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 在职位说明书中,如“处理客户的电话咨询与投诉”,属于任职者的 A.任务 B.职责 C.职务 D.职责细分 2. 界定工作对任职者的教育程度、工作经验、知识、技能、心理特征等方面要求的是 A.工作描述 B.工作规范 C.职位评价 D?工作分类 3. 最早提出“四民分业定居论”,将职业分工划为士、农、工、商四类并按职业属性聚居的人是 A.管仲 B.孟子 C.荀子 D.孔子 4. 把工作分析列为科学管理原理五大原则的第一原则的人是 A.丹尼斯?狄德罗 B?芒斯特伯格 C.泰勒 D.吉尔布雷斯 5. 科学管理运动的创始人之一,被公认为是“动作研究之父”的人是 A.泰勒 B.斯科特

C.巴鲁什 D.弗兰克?吉尔布雷斯 6. 被认为是斯科特对工作分析的首要贡献事件是 A.面谈考核科学方法的形成 B.制订了军衔资格标准 C.入伍新兵分类 D.编写了人事配置表 工作分析试题卷第1页(共6页) 7.由心理学家弗莱内根开发的,为工作分析提供了最真实、客观与定性资料,广泛应用于非结构化工作分析的方法是 A.工作要素法 B.关键事件法 C.功能性工作分析法 D.任务清单法 8.侧重于调查工时利用、确定定额时间、总结先进工作方法的工作日写实法是 A.个人工作日写实法 B.访谈法 C.工组工作日写实法 D.观察法 9.对某工人压实工序进行测时记录为:1.1s、l_3s、1.7s、1.8s、1.6s,按算术平均法计算,该工人在这道工序的标准时间是 A. 1.4s B. 1.5s C. 1.6s D. 1.7s 10.对不同组织内管理层以上的职位进行分析,最适合的方法是 A.关键事件分析法 B.问卷法 C.观察法 D.管理职位分析问卷法 11.在工作分析信息收集中,以下属于外部组织或人员渠道的是 A.职业数据 B.职业信息网 C.组织的上游供应商 D.职位的任职者 12.选择业绩标准的提取方法时,对职责目标十分清晰且易于衡量的职责,一般是以什么为导向 A.时间 B.结果 C.关键点 D.差错率 13.在能力要素的等级界定中,具有较强的客观性,能引导任职者的行为改进的方法是 A.人群百分位法 B?等级行为描述法 C.利克特量表法 D.比较法 14.更适用中高层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专业人员的任职资格构建的模型是 A.胜任特征模型 B. GATB模型 C. HAY的冰山模型 D. SWOT模型 15.将职位与特定的级别标准进行比较,且对职位要素进行量化评价的职位评价方法是 A.职位排序法 B?因素比较法 C.职位分类法 D.要素计点法 16.在海氏职位评价方法系统中,技能、解决问题能力与职位责任两级因素权重分配为(70%+30%)的形态被称为 A.上山型 B.中间型 C.下山型 D.平路型

涂料附着力基本原理分析

涂料附着力基本原理分析 涂料附着力基本原理分析 附着力理论和机理 当两物体被放在一起达到紧密的界面分子接触,以至生成新的界面层,就生成了附着力。附着力是一种复杂的现象,涉及到“界面”的物理效应和化学反应。因为通常每一可观察到的表面都与好几层物理或化学吸附的分子有关,真实的界面数目并不确切知道,问题是在两表面的何处划界及附着真正发生在哪里。 当涂料施工于底材上,并在干燥和固化的过程中附着力就生成了。这些力的大小取决于表面和粘结料(树脂、聚合物、基料)的性质。广义上这些力可分为二类:主价力和次价力(表1)。化学键即为主价力,具有比次价力高得多的附着力,次价力基于以氢键为代表的弱得多的物理作用力。这些作用力在具有极性基团(如羧基)的底材上更常见,而在非极性表面如聚乙烯上则较少。 涂料附着的确切机理人们尚未完全了解。不过,使两个物体连接到一起的力可能由于底材和涂料通过涂料扩散生成机械连接、静电吸引或化学键合。根据底材表面和所用涂料的物理化学性质的不同,附着可采取上述机理的一种或几种。一些提出的理论讨论如下。1.机械连接理论 这种涂层作用机制适用于当涂料施工于含有孔、洞、裂隙或空穴的底材上时,涂料能够渗透进去。在这种情况下,涂料的作用很象木材拼合时的钉子,起机械锚定作用。当底材有凹槽并填满固化的涂料时,由于机械作用,去掉涂层更加困难,这与把两块榫结的木块拼在一起类似。对各种表面的仪器分析和绘图(外形图)表明,涂料确实可渗透到复杂“隧道”形状的凹槽或裂纹中,在固化硬化时,可提供机械附着。各种涂料对老的或已风化的涂层的附着,以及对喷砂底材的附着就属于这种机理。磷酸锌或铁与涂料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因而能提高附着和耐蚀性。图2展示了假定的底材表面形状和涂料的渗透。 表面的粗糙程度影响涂料和底材的界面面积。因为去除涂层所需的力与几何面积有关,

光谱分析原理

拉曼光谱、红外光谱、XPS的原理及应用 作者: 3040821025(站内联系TA)发布: 2007-10-26 拉曼光谱的原理及应用 拉曼光谱由于近几年来以下几项技术的集中发展而有了更广泛的应用。这些技术是:CCD 检测系统在近红外区域的高灵敏性,体积小而功率大的二极管激光器,与激发激光及信号过滤整合的光纤探头。这些产品连同高口径短焦距的分光光度计,提供了低荧光本底而高质量的拉曼光谱以及体积小、容易使用的拉曼光谱仪。 (一)含义 光照射到物质上发生弹性散射和非弹性散射. 弹性散射的散射光是与激发光波长相同的成分.非弹性散射的散射光有比激发光波长长的和短的成分, 统称为拉曼效应当用波长比试样粒径小得多的单色光照射气体、液体或透明试样时,大部分的光会按原来的方向透射,而一小部分则按不同的角度散射开来,产生散射光。在垂直方向观察时,除了与原入射光有相同频率的瑞利散射外,还有一系列对称分布着若干条很弱的与入射光频率发生位移的拉曼谱线,这种现象称为拉曼效应。由于拉曼谱线的数目,位移的大小,谱线的长度直接与试样分子振动或转动能级有关。因此,与红外吸收光谱类似,对拉曼光谱的研究,也可以得到有关分子振动或转动的信息。目前拉曼光谱分析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物质的鉴定,分子结构的研究谱线特征 (二)拉曼散射光谱具有以下明显的特征: a.拉曼散射谱线的波数虽然随入射光的波数而不同,但对同一样品,同一拉曼谱线的位移与入射光的波长无关,只和样品的振动转动能级有关; b. 在以波数为变量的拉曼光谱图上,斯托克斯线和反斯托克斯线对称地分布在瑞利散射线两侧, 这是由于在上述两种情况下分别相应于得到或失去了一个振动量子的能量。 c. 一般情况下,斯托克斯线比反斯托克斯线的强度大。这是由于Boltzmann分布,处于振动基态上的粒子数远大于处于振动激发态上的粒子数。 (三)拉曼光谱技术的优越性 提供快速、简单、可重复、且更重要的是无损伤的定性定量分析,它无需样品准备,样品可直接通过光纤探头或者通过玻璃、石英、和光纤测量。此外 1 由于水的拉曼散射很微弱,拉曼光谱是研究水溶液中的生物样品和化学化合物的理想工具。 2 拉曼一次可以同时覆盖50-4000波数的区间,可对有机物及无机物进行分析。相反,若

06092《工作分析》试卷一及答案

机密★启用前 2020年1月四川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工作分析 课程代码 06092 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 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工作者承担的多项任务的集合指的是( C ) A.职位 B.职务 C.职责 D.职级 2.职系又称( C ) A.职组 B.职门 C.职种 D.职级 3.职责繁简难易程度、轻重大小及所需工作资格并不相同,但工作性质相似的所有职位的集合是( A ) A.职系 B.职组 C.职门 D.职级 4.工作者与原材料的结合过程是( C ) A.工作输入 B.工作输出 C.工作转换 D.工作关联 5.“工业心理学之父”是( A ) A.雨果·明斯特伯格 B.费兰克·吉尔布雷斯 C.卡尔·舒尔茨 D.弗雷德里克·泰勒 6.访谈法包括个人访谈、群体访谈和( A ) A.主管人员访谈 B.客户访谈 C.同事访谈 D.专家访谈 7.职位说明书一般包括( D ) A.工作标准和工作条件 B.工作描述和工作标准 C.工作规范和工作标准 D.工作描述和工作规范

8.FJA分析结果包括对组织层面的目标定位、绩效标准,工作层面的职能等级,和人员层面的( B ) A.能力确定 B.培训内容 C.任职资格 D.心理分析 9.临界特质中能力特质包括身体特质、智力特质和( D ) A.动机特质 B.社交特质 C.感官特质 D.学识特质 10.工作要素法中SC表示的是( C ) A.培训要素 B.选拔性最低要求要素 C.最低要求要素 D.甄选要素 11.在任务清单法中,用于对调查对象进行分类的问题属于( A ) A.“传记性问题” B.“清单性问题” C.“背景信息问题” D.“任务描述问题” 12.职务分析问卷信息收集范围中,“工作者从哪里获得执行工作所需信息”这一点属于( A )A.信息来源 B.信息分析 C.目标分解 D.工作背景 13.流程分析更注重过程分析,因此也被称为( C ) A.整体分析系统 B.细化分析系统 C.动态分析系统 D.静态分析系统 14.流程分析首先要满足的是( B ) A.组织目标确定 B.组织发展战略 C.组织系统构建 D.组织任务整合 15.使用关键事件法对“事件”进行编写时,其主体应该是( A ) A.工作者 B.工作内容 C.工作对象 D.工作工具 16.“四民分业定居论”的提出者是( C ) A.苟况 B.王符 C.管仲 D.毕昇 17.工作分析所需信息中“工作如何完成”这一信息属于工作( A ) A.活动信息 B.设施、材料信息 C.条件信息 D.任职者信息 18.工作要素法中,“如果提出该要求,实际中的满足程度”这一指标用什么表示?( D )A.B B.S C.T D.D 19.专门针对管理岗位而设计的工作分析系统是( A ) A.MPDQ B.TIA C.PAQ D.CIT 20.更为准确描述受教育程度的是( B ) A.受教育年限 B.学历 C.学位 D.学校

附着力促进剂分析涂装附着力差的解决方案!

附着力促进剂分析涂装附着力差的原因和解决方案! (本方案由东莞炅盛附着力促进剂整理发布) 喷涂过程中,经常出现底材的附着力不够出现掉漆过不了百格等测试问题,由于底材的不同以及工艺生产的不同,市场上出现大量的不同种类的附着力促进剂,分析底材在涂装过程中的缺陷,并进行针对性问题的解决,是一般处理剂的要求试样的前提,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涂装缺陷的一些原因和解决方案! 一:附着力不良的理论: 附着力是评判涂膜质量的基本项目之一,如果不能保证附着力,其他性能也就无从谈起。涂料与基材的附着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界面”的物理效应和化学反应。涂料附着的确切机理人们尚未完全了解,常见的理论有化学键理论、机械连接理论、静电理论、扩散理论等。附着力的大小取决于涂料与被涂基材的性质,广义上可分为主价力和次价力。主价力为化学键,而次价力是基于以氢键为代表的物理作用力。 二:附着力不良产生原因分析: 1.底漆与基材间的附着力不良主要与表面张力相关,是塑料基材表面张力较低,湿润性能差,涂料附着较困难。所以塑料件表面的预涂底漆选用不当,喷涂前基材表面处理不当,未进行除油和火焰处理是造成基材与底漆附着不良的主要原因。 2.底漆与色漆间附着力不良的主要原因为底、色漆涂料品种选用不对,底涂层放置过久或烘烤过度,影响层间结合力。 3.色漆与清漆间附着力不良的主要原因为色漆与清漆不配套,色漆不良、清漆不良、涂装参数不匹配。 三:附着力不良解决方案: 1.彻底处理基材表面。 2.对于光滑的喷涂表面,喷涂前需要进行适当的打磨处理。 3.合理选择配套的底、面漆,一般要求底层的涂膜和面漆涂膜的硬度和伸缩性接近。 4.加强涂装控制,按照标准施工工艺施工,控制适当的膜厚,减少重涂次数。

《工作分析理论与应用》试卷和答案

2008年1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工作岗位研究原理与应用试卷 (课程代码 8410)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工作分析问卷”的开发者是() A.赛迪·范 B.巴鲁斯 C.麦考密克 D.斯考特 2.工作信息收集方法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是() A.问卷法 B.面谈法 C.工作日志法 D.观察法 3.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确定任职资格的依据是( ) A.工作职责 D.工作流程 C.工作权限 D.工作关系 4.只有问题而没有给出备选答案,需要由被调查者根据自己的判断来填写的问卷方式属于( ) A.非结构式问卷 B.混合式问卷 C.封闭式问卷 D.开放式问卷 5.对于工作周期很长和突发事件较多的工作比较适合的观察方法是( ) A.直接观察法 B.间接观察法 C.阶段观察法 D.工作表演法 6.在选择工作信息收集方法时需要考虑的首要因素是( ) A.工作信息的来源 B.分析岗位的特征 C.工作分析的目的 D.实际条件的限制7.工作识别中最重要的项目是 ( ) A.工作概要 B.工作名称 C.工作编号 D.工作地点 8.从编制的直接目的来看,工作描述为工作评价、工作分类提供了依据,工作描述的中心是( ) A.“工作” B.“人员” C.“胜任力” D.“职务” 9.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工种的定编定员适合采用的方法是( ) A.按设备定编定员 B.按岗位定编定员 C.按工作效率定编定员 D.按比例定编定员 10.企业岗位设置的基本原则是( ) A.因人设岗 B.因事设岗 C.人岗结合 D.人岗分离 11.古典工作设计理论开始于( ) A.20世纪初的科学管理运动 B.双因素理论 C.工作特征理论 D.社会技术系统理论12.知识型员工的工作设计的指导理论主要是( ) A.工作特征理论 B.跨学科理论 C.激励理论 D.HP工作设计理论 13.在诸多工作评价方法中,最简单、最易操作的一种方法是( ) A.分类法 B.排列法 C.评分法 D.因素比较法 14.岗位分类总的原则是( ) A.以事为中心 D.以人为中心 C.以物为中心 D.以岗位为中心 15.通过测试衡量候选人所具备的对于履行应聘岗位职责所必须的知识是( ) A.认知能力测试 B.身体能力测试 C.业务知识测试 D.工作样本测试 16.设计员工培训方案的基础是( ) A.工作任务 B.工作分析 C.工作内容 D.工作设计 17.影响绩效的最直接因素是( ) A.工作说明书 B.工作规范 C.工作分析 D.工作描述 18.在工作设计的方法中,具有更强的纵向扩大化特征的方法是() A.弹性工作制 B.压缩工作周 C.自我管理工作团队 D.综合性团队 19.增加工作的深度,允许员工对他们的工作施加更大的控制,这种工作设计的方法是 A.工作丰富化 B.工作轮换 C.工作专业化 D.工作扩大化 20.用简练的语言文字阐述工作的总体性质、中心任务和要达到的工作目标是()

10月江苏省自学考试06092工作分析试卷和答案

2012年10月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06092工作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中) 1被称为美国科学管理之父的是( C )p2 A亚当·斯密B.梅奥C.泰勒D.西蒙 2.工作活动中不能够再继续分解的最小动作单位称为( A )p18 A.工作要素 B.任务 C.职责 D.工作环境 4.工作分析的出发点是从岗位出发分析其内容、性质、关系、环境以及任职资格等,而不是分析在岗的人员如何。这一工作分析的原则称为( A )P31 A.岗位原则 B.目的原则 C.应用原则 D.科学原则 5.适用于确定有关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工作关系、劳动强度等方面的信息的工作分析方法是( C )P68 A资料分析法B.观察法C.工作日志法D.问卷调查法 6.将业务流程划分为战略流程、经营流程和保障流程的划分依据是( D )P122 A.输入输出对象 B.跨越组织的范围 C.组织活动的性质 D.业务流程实现的功能 7.岗位的主要职责就是为实现组织战略目标,协调组织中各项工作的实施,确保其顺利完成。在岗位设置中这类岗位被称为( A )P134 A.管理岗位B专业岗位C.执行岗位D.生产岗位

8.岗位设置应基于正常情况的考虑,不能基于例外情况。这属于岗位设置原则中的( C )P137 A.有效配合原则 B.能级原则 C.一般性原则 D.岗位间关系协调原则 9.在组织发展战略的指导下,采用一定的科学程序和方法,根据对组织的结构设计及职能的分解,对岗位数量和结构等进行合理设置,从而确定组织编制和配备岗位执行人员的系统过程称为( B )P138 A.岗位设置 B.定编定员 C.工作设计 D.岗位分析 10.根据组织任务确定必须看管的设备数量,再依据设备条件、岗位区域、劳动 负荷量及工人看管定额、出勤率等来确定定编定员的方法称为( A ) P140 A.设备定编定员法 B.比例定编定员法 C.确定整体工作安排 D.制定试点工作计划 11.在工作分析计划的制定阶段其中第三个环节是(C )P152 A.明确工作分析的目的 B.确定工作分析的内容 C.确定整体工作安排 D.制定试点工作计划 12.我国的《职业分类大典》将职业分成大类、中类、小类和细类四个层次。其中大类有( A )P162 A.8个 B.18个 C.50个 D.66个 13.在岗位描述分析中,对工作的制约与被制约关系、协作关系、升迁与调换关系等进行的分析称为( C )P166 A工作任务分析B.工作责权分析C.工作关系分析D劳动强度分析

数据分析经典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数据分析经典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某校九年级数学模拟测试中,六名学生的数学成绩如下表所示,下列关于这组数据描述正确的是() A.众数是110 B.方差是16 C.平均数是109.5 D.中位数是109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众数、中位数的概念求出众数和中位数,根据平均数和方差的计算公式求出平均数和方差. 【详解】 解:这组数据的众数是110,A正确; 1 6 x=×(110+106+109+111+108+110)=109,C错误; 21 S 6 = [(110﹣109)2+(106﹣109)2+(109﹣109)2+(111﹣109)2+(108﹣109)2+ (110﹣109)2]=8 3 ,B错误; 中位数是109.5,D错误;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众数、平均数、方差、中位数,掌握它们的概念和计算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2.一组数据2,x,6,3,3,5的众数是3和5,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A.3 B.4 C.5 D.6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众数的定义求出x=5,再根据中位数的定义即可解答. 【详解】 解:∵数据2,x,3,3,5的众数是3和5, ∴x=5,

则数据为2、3、3、5、5、6,这组数据为35 2 =4.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众数和中位数,根据题意确定x的值以及求中位数的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如图,是根据九年级某班50名同学一周的锻炼情况绘制的条形统计图,下面关于该班50名同学一周锻炼时间的说法错误的是() A.平均数是6 B.中位数是6.5 C.众数是7 D.平均每周锻炼超过6小时的人数占该班人数的一半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中位数、众数和平均数的概念分别求得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和平均数,由图可知锻炼时间超过6小时的有20+5=25人.即可判断四个选项的正确与否. 【详解】 A、平均数为1 50 ×(5×7+18×6+20×7+5×8)=6.46,故本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B、∵一共有50个数据, ∴按从小到大排列,第25,26个数据的平均值是中位数, ∴中位数是6.5,故此选项正确,不合题意; C、因为7出现了20次,出现的次数最多,所以众数为:7,故此选项正确,不合题意; D、由图可知锻炼时间超过6小时的有20+5=25人,故平均每周锻炼超过6小时的人占总数的一半,故此选项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 【点睛】 此题考查了中位数、众数和平均数的概念等知识,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中位数的概念掌握得不好,不把数据按要求重新排列,就会错误地将这组数据最中间的那个数当作中位数.

电化学原理思考题答案培训资料

电化学原理思考题答案 (注:我只做了老师要求做的) 第三章 1.自发形成的双电层和强制形成的双电层在性质和结构上有无不同?为什么? 2.理想极化电极和不极化电极有什么区别?它们在电化学中有什么重要用途? 答:当电极反应速率为0,电流全部用于改变双电层的电极体系的电极称为理想极化电极,可用于界面结构和性质的研究。理想不极化电极是指当电极反应速率和电子反应速率相等时,极化作用和去极化作用平衡,无极化现象,通向界面的电流全部用于电化学反应,可用作参比电极。 3.什么是电毛细现象?为什么电毛细曲线是具有极大值的抛物线形状? 答:电毛细现象是指界面张力随电极电位变化的现象。溶液界面存在双电层,剩余电荷无论带正电还是负电,同性电荷间相互排斥,使界面扩大,而界面张力力图使界面缩小,两者作用效果相反,因此带电界面的张力比不带电时小,且电荷密度越大,界面张力越小,因此电毛细曲线是具有极大值的抛物线形状。 4.标准氢电极的表面剩余电荷是否为零?用什么办法能确定其表面带电状况? 答:不一定,标准氢电极电位为0指的是氢标电位,是人为规定的,电极表面剩余电荷密度为0时的电位指的是零电荷电位,其数值并不一定为0;因为形成相间电位差的原因除了离子双电层外,还有吸附双电层\偶极子双电层\金属表面电位。可通过零电荷电位判断电极表面带电状况,测定氢标电极的零电荷电位,若小于0则电极带正电,反之带负电。 5.你能根据电毛细曲线的基本规律分析气泡在电极上的附着力与电极电位有什么关系吗?为什么有这种关系?(提示:液体对电极表面的润湿性越高,气体在电极表面的附着力就越小。) 6.为什么在微分电容曲线中,当电极电位绝对值较大时,会出现“平台”? 7.双电层的电容为什么会随电极电位变化?试根据双电层结构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型以解释。 8.双电层的积分电容和微分电容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9.试述交流电桥法测量微分电容曲线的原理。 10.影响双电层结构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为什么? 答:静电作用和热运动。静电作用使符号相反的剩余电荷相互靠近,贴于电极表面排列,热运动使荷电粒子外散,在这两种作用下界面层由紧密层和分散层组成。 11.什么叫ψ1 电位?能否说ψ1 电位的大小只取决于电解质总浓度而与电解质本性无关?ψ1 电位的符号是否总是与双电层总电位的符号一致?为什么? 答:距离电极表面d处的电位叫ψ1电位。不能,因为不同的紧密层d的大小不同,而紧密层的厚度显然与电解质本性有关,所以不能说ψ1 电位的大小只取决于电解质总浓度而与电解质本性无关。当发生超载吸附时ψ1 电位的符号与双电层总电位的符号不一致。 12.试述双电层方程式的推导思路。推导的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13.如何通过微分电容曲线和电毛细曲线的分析来判断不同电位下的双电层结构? 答: 14.比较用微分电容法和电毛细曲线法求解电极表面剩余电荷密度的优缺点。 15.什么是特性吸附?哪些类型的物质具有特性吸附的能力? 答:溶液中的各种粒子还可能因非静电作用力而发生吸附称为特性吸附。大部分无机阴离子,部分无机阳离子以及表面活性有机分子可发生特性吸附。 16.用什么方法可以判断有无特性吸附及估计吸附量的大小?为什么? 17.试根据微分电容曲线和电毛细曲线的变化,说明有机分子的特性吸附有哪些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