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主程序流程图

a)主程序流程图
a)主程序流程图

a)主程序流程图(b)中断服务程序流程图

图3-2数据采集程序流程图

SAMP:MOV R0,#30H ;数据缓冲区首址

MOV #8 ;8通道计数

MOV DPTR,#7FF8H ;指向通道0

START:SETB F0 ;置中断发生标志

MOVX @DPTR,A ;启动A/D(P2.7=0,WR=0)

SETB IT0 ;置外部中断0为边沿触发SETB

EX0 ;允许外部中断0

SETB EA ;开中断

LOOP:JB F0, LOOP ;判发生中断标志1?

DJNZ R2,START ;8个通道转换结束

RET

INTDATA:M OVX A,@DPTR;读数据(P2.7=0,RD=0)硬件撤

;销中断

MOV @R0,A ;存数据

INC R0

INC DPTR ;指向下一通道

CLR F0 ;清中断标志

RETI

3.3 标度变换

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生产中的各个参数都有着不同的数值和量纲,所有这些都经过调理电路转换成A/D 转换器所能接收的0~5伏同一电压信号,又由A/D转换成00~FFH(8位)的数字量,为进一步显示记录等,必须把这些数字量转换成不同单位,以便操作人员对其进行检测管理,这就是所谓的标度变换。

线性

仪表是线性刻度的。其标度变换公式为:

0(0)0

Nx N Ax A Am A Nm N -=+--

10

0(50000)

19.62550

Ax mv -=+-=-

A0一次测量仪表的下限 Am 一次测量仪表的上限

Ax 实际测量值

N0仪表下限对应的数字量

Nm 仪表上限对应的数字量 Nx 测量值对应的数字量

3.4键盘处理程序

在本设计中采用软件消除抖动的方法来解决干扰的问题 根据按键的功能一般分为两种情况来处理:

(a )对于每按键一次视为一次输入的设定来说,在稳定闭合期内,不断检测按键是否已释放,当发现按键被释放后,读出对应按键的编码(或称为键号)

(b )对于重要输入功能的键设定来说,每隔一定时间,如500毫秒(即按下某键不动,一秒内重复输入该键两次)对按键进行检测,发现按键依然被按下时,就输入该键,直到按键被释放。 键盘中断程序: INT1: CLR

EX1

PUSH PSW

PUSH ACC MOV A ,P1 ANL

A ,#0E7H

JNB PSW.0,EXIT MOV R0, #0H MOV R5, #1 LCALL

DELAY

MOV A, P1 MOV R5, #50 JB

P1.0,EX1

JB P1.1,EX2

JB P1.2,EX3

EX1:INC R0

MOV A,R0

ADD A, 18H

MOV B, #8

DIV AB

MOV R6, B

MOV 18H, R6

LCALL Array DELAY

JNB

P1.0,EXIT

JMP

EX1

EX2:CLR C

INC R0

MOV A,

18H

SUBB A, R0

JNC EXIT

DIV AB

MOV R6, B

MOV 18H,

R6

LCALL DELAY

JNB P1.1,

EXIT

JMP EX2

EX3:JB P1.2,EX3

CPL P1.3

EXIT: CLR IE1

MOV P1,#18H

POP ACC

POP PSW

SETB EX1

RETI

图3-4键盘中断程序流程图PROC INT1

3.5双字节二进制整数转换为压缩BCD码整数子程序

MOV R5, A

MOV R6, A

MOV A, R7

INC A

MOV A, R3

CLR A

NBD0:MOV @R1, A

INC R1

DJNZ R3, NBD0

MOV A, R7

MOV B, #08H

MUL AB

MOV R3, A

NBD4:MOV A, R5

MOV R0, A

MOV A, R7

MOV R2, A

CLR C

NBD1:MOV A, @R0

RLC A 图3.5二进制整数转换为压缩BCD码

MOV @R0, A 整数子程序的程序流程图

INC R0

DJNZ R2, NBD1

MOV A, R6

MOV R1, A

MOV A, R7

MOV R2, A

INC R2

NBD3:MOV A, @R1

ADDC A, @R1

DA A

MOV @R1, A

INC R1

DJNZ R2, NBD3

DJNZ R3, NBD4

RET

3.6三字节压缩BCD码转换成ASCII码子程序

MOV R2, #N ;字节数存R2

MOV R0, #50H ;ASCII码首地址

MOV R2, #60H ;BCD码首地址BCDASC:MOV A, @R1 ;取BCD码

MOV R3, A ;BCD码暂存R3

ANL A, #0F0H ;屏蔽低四

SWAP A ;A中的高低四位交换

ADD A, #30H ;加30H得

高位ASCII码

MOV A, R3 ;保存ASCII码

INC R0

MOV A, R3 ;再取BCD码

ANL A, #0FH;屏蔽高四位保留低四位

ADD A, #30H ;加30H得低位ASCII

MOV @R0, A

INC R1

INC R0

DJNZ R2, BCDASC

RET

3.7LCD显示程序

L CD:RS EQU P2.0;LCD RS 引脚定义

EN EQU P2.1;LCD EN 引脚定义

BEGIN:CLR EN ;LCD被禁用

CALL SET_LCD;LCD初始化并做显示测试

MOV A,18H ;设置所要显示的字符

MOV B,#11;设置所要显示LCD的位置

CALL LCDP1 ;在LCD第一行显

;示字符

MOV R4,#6

MOV R1,#39H

MOV R2,#8 图3-7 LCD显示流程图XU:INC R1

MOV A,R1;设置所要显示的字符

INC R2

MOV B,R2 ;设置所要显示LCD的位置

CALL LCDP2 ;在LCD第二行显示字符

DJNZ R4,XU

SET_LCD:;LCD初始化并做显示测试CLR EN ;LCD被禁用

CALL INIT_LCD ;LCD初始化

MOV R5, #10 ;延迟一下

CALL DELAY

MOV DPTR,#LMESS1 ;指针指到显示消息1

MOV A, #1 ;显示在第一行

CALL LCD_PRINT ;显示执行消息1于LCD第一行

MOV DPTR,#LMESS2;指针指到显示消息2

MOV A,#2 ;显示在第二行

CALL LCD_PRINT ;显示执行消息2于LCD第二行

RET

INIT_LCD1:;4位I/O初始化LCD

MOV A,#28H

CALL WCOM ;双列显示,字型使用5*7点阵

MOV A,#0EH

CALL WCOM ;光标出现不闪烁

MOV A,#06H

CALL WCOM ;每次向右移一位,显示屏不移动

MOV A,#01H

CALL WCOM ;清除LCD显示屏

RET

CLR_LINE1:;清除LCD第一行字符

MOV A,#80H ;设置第一行地址

CALL WCOM

MOV R0,#24 ;设置计数值

CL:MOV # … ?;载入空格符至LCD

CALL WDATA ;输出字符至LCD

DJNA R0, CL ;计数结束

RET

;A=LINE 1 OR 2 ;在LCD的第一行或第二行印出字符;DPTR=MESSAGE POINTER

LCD_PRINT:

CJNE A,#1,LINE2

LINE1:MOV A, 80H ;设置LCD的第一行地址

CALL WCOM

CALL CLR_LINE

MOV A, #80H

CALL WCOM

JMP FILL

LINE2:MOV A, #0C0H ;设置LCD的第二行地址CALL WCOM

CALL CLR_LINE

MOV A, #0C0H

CALL WCOM

FILL:CLR A

MOVC A, @A+DPTR

CJNE A, #0, L1

RET

L1:CALL WDATA

INC D PTR

JMP FILL

RET

CLR_LINE:;清除LCD该行字符MOV R0, #24 ;设置计数值

C1:MOV A, #… ?;载入空格符至LCD

CALL WDATA ;输出字符至LCD

DJNZ R0, C1 ;计数结束

RET

DE:MOV R7, #5 ;短暂延时

DJNZ R7, $

RET

EN1:SETB EN ;短脉冲

CALL DE

CLR EN

CALL DE

RET

INIT_LCD:;LCD 4位接口指令重置

MOV P0, #30H ;RS=0,R/W=0,D7~D4=0011

CALL EN1

MOV P0, #30H

CALL EN1

MOV P0, #30H

CALL EN1

MOV P0, #20H ;启动4位接口指令

CALL EN1 ;RS=0,R/W=0,D7~D4=0010

CALL INIT_LCD1 ;LCD指令设置初始化

RET

WCOM:

;WRITE HI 4 BIT

MOV P0, A ;先写入高4位命令

CLR RS ;RS=0写入命令

CALL EN1 ;产生高电平启用脉冲

RLC A ;向左移4位

RLC A

RLC A

RLC A

;WRITE LO 4 BIT

MOV P0, A ;写入低4位命令

CLR RS ;RS=0写入命令

CALL EN1 ;产生高电平启用脉冲

RET

WDATA:

;WRITE HI 4 BIT

MOV P0, A ;先写入高4位命令

SETB RS ;RS=1写入数据

CALL EN1 ;产生高电平启用脉冲

RLC A ;向左移4位

RLC A

RLC A

RLC A

;WRITE LO 4 BIT

MOV P0, A ;写入低4位命令

SETB RS ;RS=1写入数据

CALL EN1 ;产生高电平启用脉冲

RET

;------------------------------------

;DELAY R5*10ms ;延迟子程序DELAY: M OV R6, #25 ;总延迟时间R5*10ms D1: MOV R7, #99

DJNZ R7, $

DJNZ R6, D1

DJNZ R5, DELAY

RET

;--------------------------------------

LMESS1: DB “CHANNEL:”

LMESS1: DB “VOLTAGE:mv”

;--------------------------------------

;在LCD第一行特定位置显示字符

;A=ASC DATA 所要显示的字符

;B=LINE X POS 所要显示的位置0~15 LCDP1:

;将A寄存器放入堆栈

PUSH ACC

MOV A, B

ADD A, #80H ;设置LCD的第一行地址

CALL WCOM

POP ACC ;由堆栈取出A寄存器的值

CALL WDATA ;写入所要显示的字符

RET

;------------------------------------------

;在LCD第二行特定位置显示字符

;A=ASC DATA 所要显示的字符

;B=LINE X POS 所要显示的位置0~15

LCDP2:

;将A寄存器放入堆栈

PUSH ACC

MOV A, B

ADD A, #0C0H ;设置LCD的第二行地址;

CALL WCOM

POP ACC ;由堆栈取出A寄存器的值

CALL WDATA ;写入所要显示的字符

RET

END

3.8串行通信子程序

图3-8-1上位机人机交互界面

3.8.1 上位机人机交互界面

图3-8-1为人机交互界面的外观图,用可视化编程语言VB编写的可视化界面,简洁明了,操作方便,串行通信采用了事件驱动行方式,使用Micorsoft 公司的控件Micorsoft Communication 实现串行通信。

3.8.2 上位机通信及显示程序

(1)初始化代码

Private Sub Form_Load()

https://www.360docs.net/doc/917666375.html,mPort=2 …设置串口2

MSComm.Settings="2400,n,8,1" …波特率9600,无校验,8位数据,一位停止

MSComm.InputLen=0 …读取接受缓冲区的所有字符

MSComm.InBufferSize=1024…设置接受缓冲区为1024字节

MSComm.OutBufferSize=512…设置发送缓冲区为512字节

MSComm.PortOpen=True …打开串口

MSComm.SThreshold=0 …不触发发送事件

MSComm.RThreshold=1 …每一个字符到接收缓冲区都触

…发接收事件

MSComm.InBufferCount=0 …清除发送缓冲区数据

MSComm. OutBufferCount=0 …清除接收缓冲区数据

Text_SEND.Text=“”…清空发送文本框

Text_RECV.Text=“”…清空接收文本框

End Sub

(2)发送数据

Private Sub Button_SEND_Click()

Dim x As String

If Text_SEND.Text=“”Then…发送数据不能为空

X=MsgBox(“发送数据不能为空”,16)

Exit Sub

End If

If Not MSComm.PortOpen Then …保证串口打开

MSComm.PortOpen=True

End If

MSComm.OutPut=Text_SEND.Tex+C h r$(13) …发送数据

For i=1 To 20000000 …延时

Next

End Sub

(3)接收数据

Private Sub MSComm_OnComm.()

Slect Case https://www.360docs.net/doc/917666375.html,mEvent ….检验串口事件错误处理Case comEventOverrun …数据丢失

Text_SEND.Text=“”…清空发送缓冲区

Text_RECV.Text=“”…清接收缓冲区

Text_SEND.SetFous=“”

Exit Sub

Case comEventRxOver …接收缓冲区溢出

Text_SEND.Text=“”…清空发送缓冲区

Text_RECV.Text=“”…清空接收缓冲区

Text_SEND.SetFous=“”

Exit Sub

Case comEventOver …发送缓冲区已满

Text_SEND.Text=“”…清空发送缓冲区

Text_RECV.Text=“”…清空接收缓冲区

Text_SEND.SetFous=“”

Exit Sub

…事件处理

Case comEvReceive …接收缓冲区内有数据

Dim str As String

str= MSComm.InPut …从接收队列中读入字符串

Text_RECV.Text=Text_RECV.Text+str …读出字符串送显End Select

End Sub

(4)清空接收文本框

Private Sub Button_RECV_C_Click()

Text_RECV.Text=“”…清空接收文本框

Text_SEND_SetFocus

End Sub

…清空发送文本框

Private Sub Button_SEND_C_Click()

Text_RECV.Text=“”…清空发送文本框

Text_SEND_SetFocus

End Sub

3.8.3 单片机终端串行通信程序

COMMUNICATION:

MOV R3,#7 ;要发送的字节数

MOV R0,#40H ;待发送数据的起始地址

SENDBACK:

MOV A,@R0 ;向PC机发送数据

MOV SBUF,A

WAIT:JNB TI,WAIT

CLR TI

INC R0 ;移动地址指针

DJNZ R3,SENDBACK ;发送完否

RETI

3.9 主程序

ORG 0000H

SJMP MAIN

ORG 0003H ;外部0中断入口地址

LJMP INTDATA

ORG 0013H ;外部1中断入口地址

LJMP PROC INT1

ORG 0023H ;串行中断入口地址

LJMP SERVE

ORG 0100H ;主程序开始

MAIN:MOV SP,#60H

MOV P1,18H ;键盘初始化

MOV TMOD,#20H ;定时器T1初始化

MOV TH1,#0F3H

MOV TL1,#0F3H

MOV SCON,#50H ;串行口初始化

MOV PCON,#80H ;SMOD=1

SETB TR1 ;启动定时器T1

SETB EA ;开中断

SETB ES ;允许串口中断

SETB EX1 ;允许外部中断T1

NEXT:LCALL SAMP ;调用数据采集程序,结果存于30H MOV A,#30H

ADD A,18H

DEC A

MOV B,#196

MUL AB

MOV 39H,A ;39H、3AH分别存储二进制数的地位和

MOV 3AH,B ;高位

MOV R0,#39H

MOV R1,3BH

LCALL NIBTB ;双字节二进制整数转换为压缩BCD码

;存于起始地址为3BH的单元

LCALL BCDA ;压缩BCD转换成ASCII码

MOV A,18H

ADD A,#30H

MOV 40H,A

MOV 46H,45H

MOV 45H,#2EH

LCALL LCD ;调用显示子程序

LCALL COMMUNICATION;调用串行通信子程序

程序文件流程图

目录 8.2.3.4 a.质量手册编号 (2) 8.2.3.4 b.程序文件编号 (2) 8.2.3.4 d.质量记录编号 (2) 8.2附图 1:组织(及所属部门)制订、发放的文件受控流程图 (3) 8.2附图 2:外来受控文件受控流程图 (4) 8.3.2质量记录控制流程图 (5) 8.4.2内部质量审核工作流程图 (6) 8.5.2 6.10进货检验的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7) 8.5.2 6.10产品已交付和使用时发现的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8) 8.5.2产品最终检验的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流程图 (9) 8.5.2产品实现过程中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流程图 (10) 8.6.2A类纠正措施流程图 (11) 8.6.2B类纠正措施 (12) 8.6.2C类纠正措施 (13) 8.7.2《质量情况通报》的编制、发放、回收、处理 (14) 8.7.2财务状况预警系统 (15) 8.7.2预防措施的制订、实施和评价 (16) 8.8.2管理评审控制程序流程图 (17) 8.9.2人员招聘录用程序流程图 (18) 8.9.2培训程序流程图 (19) 8.9.2考核程序流程图 (20) 8.11.2产品实现过程策划程序流程图 (21) 8.11.2策划依据 (22) 8.12.2产品要求的识别与评审过程 (23) 8.12.2产品合同修改过程 (24) 8.12.2市场信息控制过程 (25) 8.13.2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 (26) 8.14.2采购控制程序流程图 (27) 8.15.2生产运作程序流程图 (28) 8.17.2测量和监控策划程序 (29) 8.18.2体系业绩的测量和监控过程程序 (30) 8.19.2过程的测量、监控和分析程序流程图 (31) 8.20.2产品测量和监控程序流程图 (32) 8.21.2持续改进过程控制程序 (33)

流程图

流程图、N-S图、PAD图、判定表、PDL、HIPO图 2009-12-16 18:28 程序流程图 程序流程图独立于任何一种程序设计语言,比较直观、清晰,易于学习掌握。但流程图也存在一些严重的缺点。例如流程图所使用的符号不够规范,常常使用一些习惯性用法。特别是表示程序控制流程的箭头可以不受任何约束,随意转移控制。这些现象显然是与软件工程化的要求相背离的。为了消除这些缺点,应对流程图所使用的符号做出严格的定义,不允许人们随心所欲地画出各种不规范的流程图。例如,为使用流程图描述结构化程序,必须限制流程图只能使用图3.25所给出的五种基本控制结构。 图4.3 流程图的基本控制结构 任何复杂的程序流程图都应由这五种基本控制结构组合或嵌套而成。作为上述五种控制结构相互组合和嵌套的实例,图示给出一个程序的流程图。图中增加了一些虚线构成的框,目的是便于理解控制结构的嵌套关系。显然,这个流程图所描述的程序是结构化的。

图4.4流程图的基本控制结构 N-S图 Nassi和Shneiderman 提出了一种符合结构化程序设计原则的图形描述工具,叫做盒图,也叫做N-S图。为表示五种基本控制结构,在N-S图中规定了五种图形构件。参看图4.5。 为说明N-S图的使用,仍用图4.4给出的实例,将它用如图4.6所示的N-S图表示。 如前所述,任何一个N-S图,都是前面介绍的五种基本控制结构相互组合与嵌套的结果。当问题很复杂时,N-S图可能很大。 图4.5 N-S图的五种基本控制结构

图4.6 N-S图的实例 PAD PAD是Problem Analysis Diagram的缩写,它是日本日立公司提出,由程序流程图演化来的,用结构化程序设计思想表现程序逻辑结构的图形工具。现在已为ISO认可。 PAD也设置了五种基本控制结构的图式,并允许递归使用。 图4.7 PAD的基本控制结构 做为PAD应用的实例,图4.8给出了图4.4程序的PAD表示。PAD所描述程序的层次关系表现在纵线上。每条纵线表示了一个层次。把PAD图从左到右展开。随着程序层次的增加,PAD逐渐向右展开。 PAD的执行顺序从最左主干线的上端的结点开始,自上而下依次执行。每遇到判断或循环,就自左而右进入下一层,从表示下一层的纵线上端开始执行,直到该纵线下端,再返回上一层的纵线的转入处。如此继续,直到执行到主干线的下端为止。

档案管理业务流程(DOC格式)

节选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第十章人力资源信息管理1.人力资源信息管理

1.1为保障合理配置人才,公司行政人事部组建人力资源信息中心,并做好人才储备工作,即建立内部人才和外部人才信息库。 1.2内部人才信息库是对公司内各类管理或专业人才进行动态掌握,包括对员工简历、考核资料、培训记录以及其它材料的整理归档。外部人才信息库是在本公司外部人才市场上,对公司目前需求或预期需求的各类管理或专业人才,尤其是同行业甚至竞争对手的人才的信息收集情况。 1.3公司将借助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软件,逐步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 2.人事档案管理的基本要求 2.1公司行政人事部负责人事档案工作的归口管理。 2.2 人事档案管理必须严格确保材料保密。 3.确立两级档案管理制度 3.1 一级档案为本办法所指人事档案,是员工入司随转的人事档案材料; 3.2 二级档案为员工入司以后的任职情况、培训情况、工资调整、学历、职称变化、历年考核等情况及员工基本情况复印件备查材料 4.人事档案分类 第一类:履历材料; 第二类:自传材料; 第三类:鉴定、考核、考察材料; 第四类:学历和评聘材料; 第五类:政治面貌材料; 第六类:奖励材料; 第七类:处分材料; 第八类:录用、任免、聘用、转业、工资、待遇、出国、退休、退职材料及各种代表会代表登记表等材料; 第九类:其他可供组织上参考的材料。 4.1一般文档管理 4.1.1行政人事部文件 (1) 行政人事部正式形成发出的文件、传真、通知等,除保密薪资文件外,均应保存一份原件或复印件归档,年终按内容类型、依成文时间编号装订成册; (2) 人力资源工作中形成的台帐、报告,以及搜集到的业务资料等,由各经办人归口管理、保存。年终根据内容价值酌情归档; (3) 薪资福利类保密文件由薪酬主管自行建档保存。 4.1.2公司文件 包括百江投资及公司发文、请示和报告(除保密的薪资内容),平时收文即入活页册保存,年终编排目录,装订成册归档。 4.1.3 外部文件 包括国家和市政府有关部门(劳动人事部门)的发文,社会公开资讯等,应作为公开业务资料共享。 4.2 员工人事档案管理 4.2.1 行政人事部负责管理(建立、接转、保存、整理)员工的人事档案。 4.2.2 行政人事部一般情况在员工试用期满,办理员工档案转入事宜。

程序流程图编写规范_(终极整理版)

程序流程图规范 1.引言 国际通用的流程图形态和程序: 开始(六角菱型)、过程(四方型)、决策(菱型)、终止(椭圆型)。在作管理业务流程图时,国际通用的形态:方框是流程的描述;菱形是检查、审批、审核(一般要有回路的);椭圆一般用作一个流程的终结;小圆是表示按顺序数据的流程;竖文件框式的一般是表示原定的程序;两边文件框式的一般是表示留下来的资料数据的存储。 2.符号用法 程序流程图用于描述程序内部各种问题的解决方法、思路或算法。 图1-1 标准程序流程图符号 1)数据:平行四边形表示数据,其中可注明数据名、来源、用途或其 它的文字说明。此符号并不限定数据的媒体。 2)处理:矩形表示各种处理功能。例如,执行一个或一组特定的操作,

从而使信息的值,信息形式或所在位置发生变化,或是确定对某一流向的选择。矩形内可注明处理名或其简要功能。 3)特定处理:带有双纵边线的矩形表示已命名的特定处理。该处理为 在另外地方已得到详细说明的一个操作或一组操作,便如子例行程序,模块。矩形内可注明特定处理名或其简要功能。 4)准备:六边形符号表示准备。它表示修改一条指令或一组指令以影 响随后的活动。例如,设置开关,修改变址寄存器,初始化例行程序。 5)判断:菱形表示判断或开关。菱形内可注明判断的条件。它只有一 个入口,但可以有若干个可供选择的出口,在对符号内定义各条件求值后,有一个且仅有一个出口被激活,求值结果可在表示出口路径的流线附近写出。 6)循环界限:循环界限为去上角矩形或去下角矩形,分别表示循环的 开始和循环的结束。一对符号内应注明同一循环标识符。可根据检验终止循环条件在循环的开始还是在循环的末尾,将其条件分别在上界限符内注明(如:当A>B)或在下界限符内注明(如:直到C

程序流程图

程序流程图 编写马磊编写时间2011-07-04 审批审批者姓名(及其职务)审批时间 版本V0.9

1概述 利用计算机进行程序设计时,不仅仅只处理一些简单的数据,在大部分的程序设计里处理的问题还是相当复杂的。对于那些复杂的程序设计,读者不可能直接就能写出程序的源代码,而是要通过一些具体的设计方法(如用程序流程图)把程序设计思想先写出来,然后根据程序流程图编写代码。本章将具体介绍进行程序设计时使用的基本方法和C程序的流程控制。 2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 2.1程序流程图 在描述一个程序的基本结构思想时有很多种方法,其中程序流程图是最常用也是最基本的方法。 2.1.1传统程序流程图 传统流程图表示法的特点是用一些图框表示各种类型的操作,用线表示这些操作的执行顺序。美国国家标准化协会ANSI规定了一些常用的流程图符号,现已为世界各国普遍采用。我国也有自己的国家标准GB 1526-89与该标准基本相同,本书就参照ANSI标准做具体介绍。标准中各种图示如图3.1所示。 起止框输入输出框判断框处理框

或 流程线连接点注释框 图 3.1 传统流程图表示法 下面对其中一些主要符号作简要说明: (1)起止框是用来标识程序的开始和结束位置的。规定流程图以起止框开始,以起止框结束。 (2)输入输出框也叫数据框,其中可以注明数据名称、来源、用途或其它的文字说明。 (3)菱形框的作用是对一个给定的条件进行判断,根据给定的条件是否成立来决定如何执行其后的操作。 (4)处理框用矩形表示各种处理功能。例如,执行一个或一组特定的操作,从而使信息的值、信息的形式或所在位置发生变化。另外在矩形框内可注明特定处理名称或其简要功能。 (5)流程线用带箭头的直线表示程序的执行顺序。当流程自左向右或自上向下时流程线可以不带箭头,其它情况应加箭头表示流程。 (6)连接点用小圆圈表示将画在不同地方的流程线连接起来。下图中有两个以①为标志的连接点,它表示这两个点是互联在一起的,实际它们是同一个点。这种连接通常用在图形画不下而需要分开画时。

软件设计总体思路及主流程图

软件设计总体思路及主流程图 本系统采用 C 语言编写,主程序主要由四部分构成,系统通电后首先初始化系统,依次完成温度采集、温度处理、数据显示、键盘处理等四项功能。温度采集部分主要完成 4 个温度测试但的温度数据采集任务:温度处理部分主要是将采集到的温度数据与用户设定的各点上下限温度值进行比较处理,并判断是否超出设定的上下限值,如果超出则蜂鸣器报警:数据显示部分主要实现温度数据的显示,显示方式根据设计要求支持 1 到 4 个温度测试点的轮流循环显示和固定显示两种方式:键盘处理部分主要实现用户对系统参数的设置,结合显示部分,实现用户与系统之间的人机接口。系统软件主流程图如下所示:

A/D转换完成中断程序流程图 程序说明: (1)程序实现5次采样,每次检测8个通道 (2)数据的存放格式。 (3)程序的采样周期是通过软件实现的。如果系统处理的人物较多哦,且对 实时性要求较高,则采样中欧器可通过系统扩展8253等定时芯片实现。 A/D转换完成中断功能:将标志位清零,读取转换后的温度数据并存放在RAM中A/D转换完成中断程序流程图如下所示:

肘D 转换完诫中断功昵「将林点拖渭越+渎収黑换启的吐数据井恋做隹RAM '!■_ VD 3 / 6 ■fcA 中斷程序範程SM ■ 丽」、 Tift 1 P 读入甦据 1 标蛊便清爭 > L 「起回) 多路温度测量流程图 LED 显示程序设计 H7-4 转携充成申斷程序灌程醫 B4-3多鮭度测宣电關适程囤

LED显示程序的设计: 动态显示程序流程图如下所示:

测温模块流程图

键盘扫描流程图 按键处理程序通过扫描按键情况,读取键值。主要完成各点温度传感器上下限报警参数设置和显示模式设置。 (1)通过扫描键盘读取键值,流程图如下所示: 4.4?£扫描瀝程国 按键肚理稈序遴过扫推桩键惆况.達取愿值?主要完慮各点温度传感器I- F 股报欝超绘设置和眾示廉试设賈.. <1)通过扫脑僧菠谨取惟惟,流稈图如图卜吝所示; 用1-5谧亂扛折吟已淀吋国

档案管理业务流程

单位名称人事部流程名称档案管理工作流程层次 3 任务概要员工档案管理工作单位总经理/分管领导人事部员工 节点 A B C 1 2 3 4 5 7 提供材料开始 收集员工 人事材料 9 编制明细 目录 标识 编号 审批 结束 身份证明 学历学位证明 各类证书 招聘资料 试用转正文件 奖惩文件 绩效评估报告 劳动合同及附件 离职文件 各类人事通知单 归档 入库 8 6

任务名称节 点 任务程序、重点及标准时限相关资料 材料收集 程序 1、《员工登 记表》、 2、《个人简 历》 3、《相关材 料》 B2 由人事部建立公司员工的人事档案,档案材料包 括:个人简历、培训经历、资格认证证书、考核 奖惩材料、录用材料、其他材料等 每月1次 C2 员工应积极提供材料即时 统一装订1个工作日 重点 材料收集 标准 真实、严密、完整 档案编号标识 程序 B4 编制档案内容明细目录,形成人事档案目录一览 表 1个工作日A4 报上级审核1个工作日将档案编号,并做出标识1个工作日重点 档案编号,并做出标识 标准 准确、合格、严密 档案归档入库 程序 人事部应定期或不定期收集员工资料每月1次审核、分类、整理后查看是否符合要求即时 B7 按资料内容进行归档1个工作日B8 在档案明细表上补填相应内容,将档案入库1个工作日重点 档案归档入库 标准 准确、合格、严密

档案管理制度 节选公司《人事管理制度》第十章人事信息管理 1.人事信息管理 1.1为保障合理配置人才,公司人事部组建人事信息中心,并做好人才储备工作,即建立内部人才和外部人才信息库。 1.2内部人才信息库是对公司内各类管理或专业人才进行动态掌握,包括对员工简历、考核资料、培训记录以及其它材料的整理归档。外部人才信息库是在本公司外部人才市场上,对公司目前需求或预期需求的各类管理或专业人才,尤其是同行业甚至竞争对手的人才的信息收集情况。 1.3公司将借助现代化的人事管理软件,逐步实现人事管理信息化。 2.人事档案管理的基本要求 2.1公司人事部负责人事档案工作的归口管理。 2.2 人事档案管理必须严格确保材料保密。 3.确立两级档案管理制度 3.1 一级档案为本办法所指人事档案,是员工入司随转的人事档案材料; 3.2 二级档案为员工入司以后的任职情况、培训情况、工资调整、学历、职称变化、历年考核等情况及员工基本情况复印件备查材料 4.人事档案分类 第一类:履历材料; 第二类:自传材料; 第三类:鉴定、考核、考察材料; 第四类:学历和评聘材料; 第五类:政治面貌材料; 第六类:奖励材料; 第七类:处分材料; 第八类:录用、任免、聘用、转业、工资、待遇、出国、退休、退职材料及各种代表会代表登记表等材料; 第九类:其他可供组织上参考的材料。 4.1一般文档管理 4.1.1人事部文件 (1) 人事部正式形成发出的文件、传真、通知等,除保密薪资文件外,均应保存一份原件或复印件归档,年终按内容类型、依成文时间编号装订成册; (2) 人事工作中形成的台帐、报告,以及搜集到的业务资料等,由各经办人归口管理、保存。年终根据内容价值酌情归档; (3) 薪资福利类保密文件由人事部经理自行建档保存。 4.1.2公司文件 新峰集团制造事业本部及集团公司发文、请示和报告(除保密的薪资内容),平时收文即入活页册保存,年终编排目录,装订成册归档。 4.1.3 外部文件 包括国家和市政府有关部门(劳动人事部门)的发文,社会公开资讯等,应作为公开业务

源程序清单流程图(1)

1、程序说明 输入两个8位数据A和B,求|A-B|,结果放在内存中,并输出结果。 2、调试说明 ①在进行循环程序设计时,要注意循环初始化、内外层循环的控制、循环结束条件等的设置对整个程序的执行逻辑要非常清楚。这样可以避免死循环等意外情况的出现。 ②分支程序的控制很重要,编写代码时,要注意注释重要的分支控制部分。这样思路才不会乱。同时要对照流程图,随时观察代码的逻辑思路是否正确。 3、源程序清单和流程图,附执行结果截图。 源程序清单 DA TA SEGMENT DB 'X:$','H',0AH,0DH,'Y:$','H',0AH,0DH,'|X-Y|:$' X DB 0 Y DB 0 Z DB 0 DA TA ENDS CODE SEGMENT ASSUME CS:CODE,DS:DA TA START: MOV AX,DA TA MOV DS,AX MOV DX,0 MOV AH,09H INT 21H CALL INPUT MOV X,BL ADD DX,3 MOV AH,09H INT 21H CALL INPUT MOV Y,BL MOV AL,X MOV BL,Y SUB AL,BL MOV Z,AL JC _OUT JMP NEXT _OUT: SUB BL,X MOV Z,BL NEXT: ADD DX,6 MOV AH,09H INT 21H MOV CH,02H LOP: MOV BL,Z CMP CH,02H JB LOP1 ACII码转化为数据 ACII码转化为数据 X-Y>0? Z=Y-X Z=X-Y 数据转化为ACII码 输出Z 结束 存入Y 存入X 开始 否 是 调用子程序 调用子程序 返回 返回 主程序流程图

使用程序流程图

使用程序流程图 ps表格快速绘制流程图的方法 在作图前,首先要设置一下,打开绘图网格(绘图工具栏―绘图―绘图网格),选中“对象与网格对齐”,选中“在屏幕上显示网格线”,并且将“垂直间隔”选上以显示垂直网格线,个人建议,A4纸使用0.5CM 的水平间距和0.5CM的垂直间距比较合适。 wps表格快速绘制流程图的步骤1 第一步画出图形框,并且同时添加需要的文字,使用了网格,要画出等大小的框就容易多了(当然也可以直接复制出等大小的方框),只要掌握各方框中间的距离,和长宽,图形就能画得比较美观大方。wps表格快速绘制流程图的步骤2 要选中多个图形时,使用绘图工具栏上的“选择对象”工具比较方便。注意:如果不使用网格,也务必要使用“对齐与分布”工具。注意细节能让你画出专业美观的图形。如果有图形在画完之后发现不对,又要改成其它的图形,选中该图形,在自选图形窗格里单击要更改为的图形,点击下面的“更改自选图形”按钮即可快速更改。右键单击方框,选择“添加”文字,按CTRL+E或者点击工具栏的居中对齐按钮,使文字居中。在上图中,有三个方框,其中第一个方框中有两行字,但是文本框的下边框遮住了一部分文字,这时,在该文本框内部的文字里单击右键,选择“段落”,打开“段落”对话框,将“文本框”选项卡里的内部边距值进行调整。上图中的第二个文本框就是前

者在将上、下、左、右边距都设为了0之后的结果。 wps表格快速绘制流程图的步骤3 在画好框型,添加好文字之后,可调整一下各图形之间的距离,改善整体效果。有这样几个原则一定要注意: 1.一条主线下来的过程一定放在同一中线上; 2.同一层次的图形放在同一水平线上,使用相同的大小,两格之间距离相同; 3.文字使用居中方式对齐; 4.同一主线上的图形框内文字有多有少,若不能使用相同的大小,优先更改宽度。wps表格快速绘制流程图的步骤4 调整好后就可以连线了,在连接各图形框的过程中,选图形里提供的“连接符”就能满足一般的要求,如果不能满足你的要求,可以考虑普通的箭头。 wps表格快速绘制流程图的步骤5 连接符的使用很方便,这里不多说,只要注意不同情况下的使用对应类型的连接符就是了。连接完了之后,使用绘图工具栏上的“选择对象”工具选中整个图表,看看是否有没有连接好的连接符。连接好了的连接符两个端点应该都是红色,若是绿色,重连。肘形连接符的边可能会经过其它图形的区域,这时候可以拖动它的黄色控制点,使它不与其它图形重合。下面是连线后的效果: wps表格快速绘制流程图的步骤6 最后一步就是美化工作了,用“选择工具”全选整个图表,右键组合,加上统一的修饰,取消网格的显示,就可以放到文档中使用了。

程序文件流程图

目录 8.2.3.4 a. 质量手册编号 (3) 8.2.3.4 b. 程序文件编号 (3) 8.2.3.4 d. 质量记录编号 (3) 8.2 附图1:组织(及所属部门)制订、发放的文件受控流程图 (4) 8.2 附图2:外来受控文件受控流程图 (5) 8.3.2 质量记录控制流程图 (6) 8.4.2 内部质量审核工作流程图 (7) 8.5.2 6.10 进货检验的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8) 8.5.2 6.10 产品已交付和使用时发现的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9) 8.5.2 产品最终检验的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流程图 (11) 8.5.2 产品实现过程中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流程图 (12) 8.6.2 A 类纠正措施流程图 (13) 8.6.2 B 类纠正措施 (15) 8.6.2 C 类纠正措施 (16) 8.7.2 《质量情况通报》的编制、发放、回收、处理 (17) 8.7.2 财务状况预警系统 (18) 8.7.2 预防措施的制订、实施和评价 (19) 8.8.2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流程图 (20) 8.9.2 人员招聘录用程序流程图 (21)

8.9.2 培训程序流程图 (22) 8.9.2 考核程序流程图 (23) 8.11.2 产品实现过程策划程序流程图 (24) 8.11.2 策划依据 (25) 8.12.2 产品要求的识别与评审过程 (27) 8.12.2 产品合同修改过程 (28) 8.12.2 市场信息控制过程 (29) 8.13.2 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 (30) 8.14.2 采购控制程序流程图 (32) 8.15.2 生产运作程序流程图 (33) 8.17.2 测量和监控策划程序 (34) 8.18.2 体系业绩的测量和监控过程程序 (35) 8.19.2 过程的测量、监控和分析程序流程图 (36) 8.20.2 产品测量和监控程序流程图 (37) 8.21.2 持续改进过程控制程序 (38)

流程图(flowchart)

流程图(flowchart) 又名:过程流程图(process flowchart),服务流程图(process flow diagram) 方法演变:概略流程图,自上而下流程图,细节流程图,流程展开图,多层次流程图 概述 流程图是按顺序分别描述过程的各个阶段的图表。它可以按顺序展示操作,进入或流出系统的材料或服务,需要作的决定以及所涉及的人,每步所需的时间,以及过程措施。描述的过程可以是任何事情:管理或服务过程、制造过程、质量改进计划过程。该工具作为七种质量控制工具中的一种,有广泛的用途。 适用场合 ·对已完成的过程形成更好的理解; ·研究改进过程时; ·和别人交流过程实施时; ·与同一个项目的相关人员进行更好的交流; ·对过程进行记录时; ·计划项目时。 实施步骤 所需材料:卡片或商务贴、一大张挂纸或新闻用纸、记号笔。 1确定要画的过程。将它写在一张大卡片或商务贴上,并放在顶部。讨论决定过程涉及的范围:过程从哪里或何时开始?在哪里或何时结束?讨论决定图中包含的细节程度。 2用头脑风暴法找出过程中发生的所有步骤。在每张卡片上写下一个。虽然按顺序能够帮助我们想起所有的步骤,但此时顺序并不重要。 3按合理的顺序排列步骤。 4当图中包含了所有的步骤并且所有人都对此流程图达成一致意见时,在各个步骤间用箭头表示过程的流向。 与过程中涉及的其他人一起检查流程图(包括工人、主管、供应商、顾客),以确保无误。 下面是几种流程图的演变。由于仍有一些其他种类流程图可以用于不同的情况,所有它们被单独列出。参阅“箭头图”、“流程展开图”、“自上而下流程图”以及“工作流程图”。 注意事项 ·不要担心画流程图的方法不对。正确的方法就是能帮助组员了解过程的方法。 ·在流程图主要包括参与过程的所有关键人物。这包括那些在过程中起到作用的人:供应商、顾客和主管。可以通过事前采访他们,和/或在间歇时给他们看正在绘制中的流程图,并获得反馈信息。 ·还要让“技术专家”来绘制流程图,而应由真正执行操作的人来画。 ·计算机软件能用于绘制流程图。软件在绘制简洁的最终流程图时是很有用的,但是这里所给出的方法对于绘制流程图混乱的初级阶段时效果更好。 ·辅导者的职责是确保所有的成员都参加,针对覆盖过程各个方面合理提问,帮助组员用流程图的语言表达意思。 ·让每个人都时刻能看到流程图的每个部分,这就是为什么用挂纸或牛皮纸而不用胶片或白板的原因。 ·应该要有一定的间歇时间,这可以让组员们有时间收集信息或反映到过程中去。即便是已经完成了一部分,在第二个部分时也要回顾一下,这样有利于反映。 概略流程图( macro flowchart) 又名:高水平流程图( high-level flowchart),高水平过程图(high-level process map)

电梯控制程序源代码(带流程图-功能分解、源代码)

《综合电子创新训练》研究报告研究题目:CTS1600-1控制技术综合试验 院系名称: 专业名称: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xxxx年 xx月 xx日 xxxxxxxxxx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1.1课题背景与目的 (1) 1.2课题研究方法 (1) 第二章电梯模型硬件设备 (2) 2.1 实验单片机模型与接口定义 (2) 2.1.1 实验用单片机 (2) 2.1.2 单片机接口定义 (3) 2.1.3 I/O接口DATA控制命令表 (4) 2.2 电梯控制命令说明 (6) 2.3 实验用电梯模型 (8) 第三章与电梯模型相关的实验程序 (10) 3.1数码管连续显示 (10) 3.1.1 程序流程图 (10) 3.1.2 功能简介 (10) 3.1.3 功能实现过程 (11) 3.1.4 问题的解决及收获 (11) 3.2 外部按键灯连续闪烁 (12) 3.2.1 程序流程图 (12) 3.2.2 功能简介 (12) 3.2.3 功能实现过程 (12) 3.2.4 问题的解决及收获 (13) 3.3 键、灯、数码管 (14)

3.3.2 功能简介 (14) 3.3.3 功能实现过程 (14) 3.3.4 问题的解决及收获 (15) 3.4 外部按键上下行 (16) 3.4.1 程序流程图 (16) 3.4.2 功能简介 (16) 3.4.3 功能实现过程 (17) 3.4.4 问题的解决及收获 (18) 3.5 计算器 (19) 3.5.1 程序流程图 (19) 3.5.2 功能简介 (21) 3.5.3 功能实现过程 (21) 3.5.4 问题的解决及收获 (22) 3.6 密码锁 (23) 3.6.1程序流程图 (23) 3.6.2功能简介 (23) 3.6.3实现功能过程 (24) 3.6.4问题的解决及收获 (24) 3.7逐层停自动开关门循环 (25) 3.7.1程序流程图 (25) 3.7.2功能简介 (27) 3.7.3实现功能过程 (27) 3.7.4问题的解决及收获 (27) 3.8 可记录顺序逐层停自动开关门 (28)

档案管理工作流程

新建单位档案整理工作流程档案管理工作,就就是按照一定的原则与方法,把处于相对零乱状态的档案系统起来,以便于保管与利用的工作。档案整理工作的原则就是:充分利用原有的整理基础,保持文件之间的历史联系,便于保管与利用。新建单位档案整理工作的内容主要有:制定整理工作方案、划分全宗、全宗内档案分类、立卷、案卷排列、编制案卷目录。 由于原来档案状况有所不同,所以整理工作内容也会出现差异。在档案馆与档案室,档案的整理按整理工作内容的范围,可以分成三种类型: (一)系统排列与编目(二)局部调整(三)全过程整理档案管理工作的意 义 (一)档案的整理世界就是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为发挥档案的作用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档案的整理就是档案管理所有业务会动的关键环节 (三)档案整理就是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的要求 档案管理的具体工作流程 一、制定整理方案 文书档案整理工作,就是指将处于零乱状态的与需要进一步条理化的文件经过分类、组合、排列与编目,达到系统化的过程。就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文书档案整理方法: 新的整理方法——以件为管理单位传统整理方法——以卷为管理单位 二、划分全宗 全宗就是一个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个人形成的具有有机联系的整体,就是档案馆档案的第一层分类、管理单位。 立档单位不就是固定不变的,由于社会的发展,事业的进步,常常引起一些机关的增设、撤销或合并,这些发展变化常常给全宗的划分带来一些新的问题,需要在实践中认真对待。 (一)政权更迭及跨政权立档单位的区分全宗 研究立档单位就是否有根本变化,主要应该从立档单位的性质与基本职能等有关反面去考察。 (二)立档单位变化所导致的区分全宗 1.新建 新成立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其形成的档案均可以构成一个全宗。 2.分开 一个机关、单位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位。由于旧的机关已被撤销,它所形成的档案应该单独构成全宗;新成立的机关、单位各自形成的档案应该单独构成全宗。 3.合并 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撤销单位,合并成一个新的单位。它们所形成的档案分别构成企业的全宗。 4.独立 从某一立档单位分离出去作为一个新的单位,它所形成的档案应构成新的全宗。 5.从属

用单片机控制交通灯源程序代码及流程图

用单片机控制交通灯 传统的交通灯控制电路一般由数字电路构成,电路复杂、体积大、成本高。采用单片机控制交通灯不但可以解决上述问题,而且还具有时间显示功能,非常方便。下面介绍一种用单片机控制交通灯的方法。 一、硬件硬件电路如附图。AT89C2051的P1.7~P1.5和P1.3~P1.1直接驱动红、黄、绿灯,利用单片机的串口和二片74LS164串/并转换移位寄存器实现时间显示,七段数码管为共阴管,硬件电路极为简单。 二、软件交通灯有红、黄、绿三种。红灯亮,停止通行;绿灯亮,允许通行;黄灯亮,作过渡。红灯亮60秒,绿灯亮55秒,黄灯亮5秒。每组灯的亮暗状态以2分钟为周期循环,故程序采用主、子程序方式,循环结构。另外,为了简化电路,红、黄、绿灯采用低电平点亮。 源程序清单如下: ORG0000H START:MOVDRTR,#TAB MOVSCON,#00H MOVP1,#6CH;点亮红、绿灯 MOVR0,#0;R0清零 LEFT:INCR0 CJNER0,#55,LP0;R0<55,转LP0 MOVP1,#6AH;R0=55,点亮红、黄灯 LJMPLP1 LP0:CJNER0,#60,LP1;R0<60,转LP1 MOVP1,#0C6H;R0=60,点亮绿、红灯 LJMPRIGHT LP1:LCALLDBDB LCALLDISP LJMPLEFT;20H为1,转LEFT RIGHT:DECR0 CJNER0,#5,LP2;R0>0,转LP2 MOVP1,#0A6H;R0=5,点亮黄、红灯 LJMPLP3 LP2:CJNER0,#0,LP3 MOVP1,#6CH;R0=0,点亮红、绿灯 LJMPLEFT LP3:LCALLDBDB

八皇后源代码及流程图

目录 一需求分析 (1) 1.1程序的功能: (1) 1.2程序的输入输出要求: (1) 二概要设计 (3) 2.1程序的主要模块: (3) 2.2程序涉及: (3) 三详细设计 (3) 3.1相关代码及算法 (4) 3.1.1 定义相关的数据类型如下:......................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2 主模块类C码算法: (4) 3.1.3 画棋盘模块类C码算法 (5) 3.1.4 画皇后模块类C码算法: (5) 3.1.5 八皇后摆法模块(递归法): (6) 3.1.6 初始化模块 (7) 3.1.7 输出摆放好的八皇后图形(动态演示): (7) 3.2相关流程图 (9) 四调试分析 (12) 五设计体会 (13) 六附录 (13) 七参考文献 (17)

一需求分析 1.1 程序功能: 八皇后问题是一个古老而著名的问题。该问题是十九世纪著名的数学家高斯1850年提出的。八皇后问题要求在一个8*8的棋盘上放上8个皇后,使得每一个皇后既攻击不到另外七个皇后,也不被另外七个皇后所攻击.按照国际象棋的规则,一个皇后可以攻击与之处在同一行或同一列或同一斜线上的其他任何棋子,问有多少种不同的摆法?并找出所有的摆法。因此,八皇后问题等于要求八个皇后中的任意两个不能被放在同一行或同一列或同一斜线上。本程序通过对子函数void qu(int i)的调用,将八皇后的问题关键通过数据结构的思想予以了实现。虽然题目以及演算看起来都比较复杂,繁琐,但在实际中,只要当一只皇后放入棋盘后,在横与列、斜线上没有另外一只皇后与其冲突,再对皇后的定位进行相关的判断。即可完成。如果在这个程序中,我们运用的是非递归的思想,那么将大量使用if等语句,并通过不断的判断,去推出答案,而且这种非递归的思想,大大的增加了程序的时间复杂度。如果我们使用了数据结构中的算法后,那么程序的时间复杂度,以及相关的代码简化都能取得不错的改进。这个程序,我运用到了数据结构中的栈、数组,以及树和回溯的方法。特别是在对于树以及二叉树的学习,更是为八皇后的问题提供了科学的解决方案,通过对树的分析,把八皇后的问题看成了树,而在衍生第一个变化后,上面的第一层八个变化就变成了八个结点,而这八个结点再继续的衍生……,这样比较形象的将八皇后的问题简单化了。然后再通过回溯法进行设计,回溯法是设计递归过程的一个重要的方法。它的求解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先序遍历一棵“状态树“的过程。在这个程序设计中,它先进行判断,棋盘上是否已经得到一个完整的布局(即棋盘是否已经摆上8个棋子),如果是,则输出布局;如果不是则依次先根遍历满足约束条件的各棵子树,流程即是: 判断该子树根的布局是否合法:如果合法的话,则先根遍历该子树;如果不合法的话,则剪去该子树的分支。 1.2 程序的输入输出要求: 用TC软件进行编译以及调试,调试正确之后,运行结果如下图:

算法流程图

循环算法流程图: 1.若输入a =18,b =3, 那么输出结果为_____. 2.执行如图所示的流程图, 则输出S =_______. 3.下图所示的流程图的输出结果为____. 4.下图所示的流程图的输出结果为____. 5.如图所示的流程图输出的第 2010个数为________.

6.下图所示流程图输入n =4, 输出的结果为 5 . 7.下图流程图,当输入n =6时,输出的结果为35. 8.某一计算机运算程序的工作步骤如下: S1 输入数据n ; S2 变量A 与k 的初始值为A =3,k =1; S3 若k <n ,执行S4; 若k =n ,执行S7; S4 执行运算B =1 1-A S5 将B 的值赋给A ; S6 将k +1的值赋给k 后执行S3; S7 输出A . 若输入n =2010,则计算机将输出A =__. 9.如下流程图,循环体执行的次数为49. 10.下图流程图所给的运行结果为S =90,那么判断框中应填入的判断条件为____.

11.下图流程图输出结果为S=132,则判断框中应填_____ 12.以下给出的是计算1 2 + 1 4 + 1 6 +…+ 1 20 的 值的一个流程图,判断框内应填入的条件为___. 13.下图流程图是计算1+1 3 + 1 5 +…+ 1 99 的 流程图,请你补充完整. 14.下图所示的流程图的功能为____.15.下图流程图的执行中依次输入72,91, 58,63,84,88,90,17,55,61,73,64,77,82,94,60.该流程图的功能为___.

波松瓦的分酒趣题(源程序、流程图)

摘要: 2. 波松瓦的分酒趣题 法国著名数学家波瓦松在青年时代研究过一个有趣的数学问题:某人有12品脱的啤酒一瓶,想从中倒出6品脱,但他没有6品脱的容器,仅有一个8品脱和5品脱的容器,怎样倒才能将啤酒分为两个6品脱呢?用函数方法实现。 【编程提示】 将12品脱酒用8品脱和5品脱的空瓶平分,可以抽象为解不定方程: 8x-5y=6 其意义是:从12品脱的瓶中向8品脱的瓶中倒x 次,并且将5品脱瓶中的酒向12品脱的瓶中倒y 次,最后在12品脱的瓶中剩余6品脱的酒。 用a,b,c 代表12品脱、8品脱和5品脱的瓶子,求出不定方程的整数解,按照不定方程的意义则倒法为: a x ??→ b y ??→ c ?? →a 倒酒的规则如下: 1) 按a -> b -> c ->a 的顺序; 2) b 倒空后才能从a 中取 3) c 装满后才能向a 中倒

流程图: 开始 输入三瓶酒a,b,c 的容量分别是12,8,5 a 为满瓶,b ,c 为空瓶 将a 倒入b 瓶中,b 瓶倒满 用b 瓶将c 倒满 将倒满后的c 瓶再倒回a 瓶中 a 瓶的重量是否大于b 瓶的剩余空间? 将a 瓶全部装入b 瓶中 是否有瓶里的量为6? 输出a ,b ,c 瓶的容量情况 结束 Y N Y N

源程序 #include void Pourer(int a,int y,int z) /*a:满瓶的容量y:第一个空瓶的容量z:第二个空瓶的容量*/ { int b=0,c=0,i=6;/* b:第一瓶实际的盛酒量c:第二瓶实际的盛酒量*/ printf("倒酒的过程如下:(a,b,c下面的数字分别表示当前瓶内的酒量)\n\n"); printf(" a(%d) b(%d) c(%d)\n %4d %4d %4d\n",a,y,z,a,b,c); while(a!=i||b!=i&&c!=i) /*当满瓶!=i 或另两瓶都!=i*/ { if(!b) { a-=y; b=y; } /*如果第一瓶为空,则将满瓶倒入第一瓶中*/ else if(c==z) { a+=z; c=0;} /*如果第二瓶满,则将第二瓶倒入满瓶中*/ else if(b>z-c)/*如果第一瓶的重量>第二瓶的剩余空间*/ { b-=(z-c); c=z; } /*则将装满第二瓶,第一瓶中保留剩余部分*/ else { c+=b; b=0; } /*否则,将第一瓶全部倒入第二瓶中*/ printf(" %4d %4d %4d\n",a,b,c); } } void main() { int a,b,c; a=12;b=8;c=5;/*a 代表盛酒瓶容量;b和c代表空瓶容量*/ Pourer(a,b,c); /*按a -> b -> c -> a 的操作步骤*/ }

算法流程图练习

算法及算法的表示检测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1.某算法要实现0到100的偶数之和,流程图如图所示。则i i+2被执行的次数是 A.50 B.51 C.100 D.101 2.某算法的部分流程图如右图所示,执行这部分流程后,变量x的值是 A.0 B.1 C.2 D.3 3.某商品团购优惠策略的流程图如图所示 当n为100、p为10时,实付金额s的值是( )。 A. 1000 B. 950 C. 850 D.750

4.写出下面流程图所表述的算法的功能▁▁▁▁ A. 降序排序 B. 求最大值 C. 交换输出 D. 判断是否是偶数5.以下流程图的运行结果是_______。 A.4 9 B.5 9 C.4 5 D.9 5 6.若输入两数1,-4,输出结果_______ A.-5 B.-3 C.5 D.3

7.如图所示,是求绝对值的算法,其描述方式分别是() A.自然语言、流程图 B.伪代码、流程图 C.自然语言、伪代码D.流程图、自然语言 8.将两位同学的身高放入变量a和b中,比较这两个变量的大小,最后把其中较大的数放到变量c中并输出,流程图如图所示。①中应填() A.ab C.a=b D.a<>b 9.求[0,100]之间所有偶数之和s的算法流程图如图所示。

为了实现此算法,图中判断框①和处理框②处可填入的是() A.① x ≤ 100?② x←x+2 B. ① x ≤ 100?② x←x+1 C.① x ≥ 100?② x←x+2 D. ① x ≥ 100?② x←x+1 10.某算法流程图如图所示,执行该算法后,“s←s+i”共被执行的次数是() 开始 A.0 B.6 C.7 D.8 11.某算法的流程图如下所示: 当输入a、b、c的值分别为5、2、8时,该算法的输出结果为() A. 8 B. 2 C. 5 D. 7

DS18B20介绍、流程图和程序源代码

DS18B20单线数字温度传感器 DALLAS半导体公司的数字化温度传感器DS1820是世界上第一片支持“一线总线”接口的温度传感器,体积更小、适用电压更宽、更经济。一线总线独特而且经济的特点,使用户可轻松地组建温度传感器网络,为测量系统的构建引入全新概念。DS18B20、DS1822 “一线总线”数字化温度传感器同DS1820一样,支持“一线总线”接口,测量温度范围为-55°C~+125°C,在-10~+85°C范围内,精度为±0.5°C,而DS1822的精度较差为± 2°C 。现场温度直接以“一线总线”的数字方式传输,大大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性,适合于恶劣环境的现场温度测量,如:环境控制、设备或过程控制、测温类消费电子产品等。 DS18B20可以程序设定9~12位的分辨率,精度为±0.5°C,分辨率设定,以及用户设定的报警温度存储在EEPROM中,掉电后依然保存。DS1822与DS18B20软件兼容,是DS18B20的简化版本。省略了存储用户定义报警温度、分辨率参数的EEPROM,精度降低为±2°C,适用于对性能要求不高,成本控制严格的应用,是经济型产品。继“一线总线”的早期产品后,DS1820开辟了温度传感器技术的新概念。DS18B20和DS1822使电压、特性及封装有更多的选择,让我们可以构建适合自己的经济的测温系统。 1、 DS18B20性能特点 DS18B20的性能特点:①采用单总线专用技术,既可通过串行口线,也可通过其它I/O口线与微机接口,无须经过其它变换电路,直接输出被测温度值(9位二进制数,含符号位),②测温范围为-55℃-+125℃,测量分辨率为0.0625℃,③内含64位经过激光修正的只读存储器ROM,④适配各种单片机或系统机,⑤用户可分别设定各路温度的上、下限,⑥内含 寄生电源。 2、 DS18B20内部结构 DS18B20内部结构主要由四部分组成:64位光刻 ROM,温度传感器,非挥发的温度报警触发器TH和 TL,高速暂存器。DS18B20的管脚排列如图1所示。64 位光刻ROM是出厂前被光刻好的,它可以看作是该 DS18B20的地址序列号,不同的器件地址序列号不同。 8位产品系列号48位产品序号8位CRC编码DS18B20高速暂存器共9个存储单元,如表所示: 序号寄存器名称作用序号寄存器名称作用 0 温度低字节 以16位补码形式存放4、5 保留字节1、2 1 温度高字节 6 计数器余值 2 TH/用户字节1 存放温度上限7 计数器/℃ 3 HL/用户字节2 存放温度下限8 CRC CRC校验 图1 DS18B20引脚分布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