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复习山水类

中考文言文复习山水类
中考文言文复习山水类

2015中考文言文复习山水类《与朱元思书》《岳阳楼记》(八下)

《与朱元思书》

一、整体感知这是作者写给友人的一封书信,但与一般书信不同,没有问候的套语和日常事务的叙述,而是一篇由清词丽句构成的写景小品文。是作者描绘富阳至桐庐一百多里富春江上雄奇秀丽景致的一段。

作者先总叙了富春江奇特秀丽的景色,表现了作者陶醉于美好大自然的闲适随意心情。“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既是作者在百里富春江上的所见所感的概括,也可以说是本文所写山光水色的一个总体特点。下文自然就转入对山之奇,水之异的描写了。夸张比喻中,水之异尽现。动态比拟中,山之奇毕呈。然后从听觉写泉音、鸟鸣、蝉嘶、猿叫,生机盎然的大自然交响曲,令人神往。于是,作者不禁触景生情,自然流露出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含蓄传达出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最后四句,仍结在写景上,清幽淡雅,余音缭绕。

二、问题研究1.关于书信中的景物描写

六朝文人在往还书信中好用景语作点缀,其作用大致有两种:一种是用典型的景象打动对方,另一种是借景物烘托写信人的心情。由此可见,书信中的景物描写也是有意而为,是服务于书信的宗旨的。至于吴均此书宗旨如何,因不见原信全文,难以臆断;如果仅就这段景物描写而言,其要害当在“飞戾天”两句上,其宗旨可能是自明本志,也可能是对朋友婉言相劝,希望他早日离开官场过隐居生活。

2.关于文章的体式:本文是一篇骈体文,全篇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和声律。前两段中,“风烟”两句、“从流”两句、“急湍”两句以及“泉水”以下直至篇末,都是骈句;其余都不是。

三、文本字词句复习:(方法:解释词语,翻译加横线句子)

①风烟俱净(),天山共色()。②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③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④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⑤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①②

③④

四、比较阅读训练

《岳阳楼记》

一、整体感知: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北宋庆历六年(1046),一代名臣范仲淹应朋友之约,为重修的岳阳楼作记,千古名文《岳阳楼记》于是诞生。

文章开头即切入正题,叙述事情的本末缘起,仅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八个字,写出滕子京的政绩,引出重修岳阳楼和作记一事,为全篇文字的导引。

第2段,先总说“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设定下文写景范围。以下“衔远山,吞长江”寥寥数语,写尽洞庭湖之大观胜概。一“衔”一“吞”,何等的气势!“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极言水波壮阔;“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概说阴晴变化,简练生动。“前人之述备矣”承前启后,“唐贤今人诗赋”一语既是谦虚,也暗含转机,经“然则”一转,引出新的意境,由单纯写景,到以情景交融的笔法来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从而构出全文的主体。

3~4两段是两个排比段,一悲一喜,一暗一明,传达出景与情互相感应的两种截然相反的人生情境。第3段以“若夫”起笔,以下描写了一种悲凉的情境。第4段以“至若”领起,打开了一个阳光灿烂的画面。两段的描写,都为四字短句,色调却不同。值得注意的是,第4段的句式、节奏第3段大体相仿,却也另有变奏。“而或”一句就进一步扩展了意境,把“喜洋洋”的气氛推向高潮,而“登斯楼也”的心境也变成了“宠辱偕忘”的超脱和“把酒临风”的挥洒自如。

第5段是全篇的重心,以“嗟夫”开启,兼有抒情和议论的意味。作者在列举了悲喜两种情境后,笔调突然激扬,道出了一种更高的理想境界,那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古代的仁人,就有坚定的意志,不为外界条件的变化动摇。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忧国忧民之心不改,“进亦忧,退亦忧”。作者也就此拟出一问一答,发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誓言,点明了全篇的主旨。结语句,悲凉慷慨,一往情深。

二、问题研究

1.本文的立意和构思有什么特点?

《岳阳楼记》超越了单纯写山水楼观的狭境,将自然界的晦明变化、风雨阴晴和“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结合起来写,从而将全文的重心放到了纵议政治理想方面,扩大了文章的境界。滕子京与范仲淹为同榜进士,两人交谊颇厚。范仲淹借作记之机,含蓄委婉地规劝他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试图以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和乐观精神感染老友。

2.怎样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是范仲淹自幼的心语,范仲淹的从政生涯,始终践行了这一信念。范仲淹仕途沉浮几十年,数遭贬黜,但他澄清吏治、忧国忧民之心始终未改。他用自己的俸禄,在家乡买“义田”千亩,救济贫穷的族人,而自己却贫苦一生。为民请命,忧民之忧,这就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精神的具体体现。3.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有什么作用?

本文全篇仅368字,却内容充实,情感丰富,将叙事、写景、议论、抒情自然结合起来,既有对事情本末的交代,又有对湖光水色的描写;既有精警深刻的议论,又有惆怅悲沉的抒情。记楼,记事,更寄托自己的心志。

4.本文的句式是如何骈散结合的?开头结尾的叙述文字用散句,庄严而质朴;中间写景状物的语句多用骈句,辞彩华美,音韵和谐;议论抒情语段(“嗟夫”一段)也用散句,抑扬顿挫,富于变化。这样,骈散交替,叙议结合,文质兼美,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三、文本字词句复习(方法:解释黑体字,翻译横线句子)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①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②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

此,③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④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⑤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⑥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⑦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①②

③④

⑤⑥

⑦⑧

四、比较阅读训练题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