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工艺学》试卷1---10套题(含答案)

《水泥工艺学》试卷1---10套题(含答案)
《水泥工艺学》试卷1---10套题(含答案)

----------------------------精品word 文档 值得下载 值得拥有---------------------------------------------- ----------------------------------------------------------------------------------------------------------------------------------------------

水泥工艺学自测试题(1) 一、名词解释:(12分)

1、水泥体积安定性

2、水泥

3、熟料

4、石灰饱和系数(KH )

二、填空题:(39分)

1、影响水泥强度的主要因素有 、 、及 。

2、道路水泥中铝酸三钙的含量 ,铁铝酸四钙的含量 。

3、硅酸盐水泥熟料主要由 四种氧化物组成,通常在熟料中占 以上。

4、水泥按其用途和性能分为 、 、 等三类。

5、硅酸盐水泥熟料中的 称为硅酸盐矿物 称为熔剂矿物。

6、窑外分解窑熟料中f —CaO 含量的控制指标是 。

7、窑外分解窑入窑碳酸盐分解率一般为 ,入窑物料的煅烧经历

了 、 、 、 四个过程。

8、硅酸盐水泥的强度主要是由 、 、 三种水化产物提供的。

9、目前水泥企业最常用的铁质校正原料是 ,俗称 ,它是 经过煅烧脱硫后的工业废渣。

10、原料预均化的原理可概括为 ,一般变异系数为 时应考虑原料的预均化。

11、水泥生产中石膏可以有三种用途 , 和 。

12、生料磨配料一般有 和 两种,新型干法厂采用的是 ,其特点

是 。

13、煤的工业分析项目包括 , , , ,四项总和为 。

14、石灰石原料进厂后,每批都应进行 、 含量的测定,或作 。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0分)

1、水泥石的孔隙率是影响水泥耐久性的主要因素。( )

2、熟料石灰饱和系数越高,熟料质量越好,在生产中应尽可能提高熟料的石灰饱和系数。( )

3、水泥出厂后凡MgO 、SO 3、初凝时间、安定性中任一项不符合国家标准规定,均为废品。( )

4、在矿渣硅酸盐水泥的技术要求中有:水泥中MgO 的含量不得超过5% ,SO 3含量不得大于4.0% ( )

5、水泥的耐久性主要决定于水化产物中氢氧化钙的含量。( )

6、某厂生产一编号的水泥各龄期的强度都符合国家标准对该标号水泥所规定的指标,但富裕强度不够,也可算是合格产品。( )

7、水泥的性能包括物理性能和建筑性能。( )

8、快凝和假凝这两种不正常的凝结现象,主要是由于水泥中石膏掺量过多或过少造成的。 ( )

9、生料越细,煅烧越易进行,所以生料越细越好。( )

10、水泥属无机胶凝材料中的水硬性胶凝材料,水泥拌水后只能在水中凝结硬化。( )

三、简答题(15分)1、为什么要控制水泥的细度?2、生料均化的意义是什么?有哪些方式?3、为什么要控制水泥中石膏的掺量?

四、问答题:(24分)1、叙述如何改善水泥的耐久性? 2、分析熟料急冷的意义。3、三个率值的高低对熟料煅烧和质量有何影响?

水泥工艺学自测试题参考答案(1)

一、名词解释:

1、水泥安定性:标志水泥在凝结硬化后是否会因体积膨胀、开裂或弯曲而造成结构破坏。

2、水泥:加水拌和成塑性浆体,能胶结砂、石等适当材料并能在空气和水中硬化的粉状水硬性胶凝材料。

3、熟料:由主要含CaO 、SiO 2 、AL 2O 3、 Fe 2O 3 的原料按适当比例配合磨细成粉,烧至部分熔融,所得以硅酸盐为主要成分的水硬性胶凝材料。

4、石灰饱和系数:表示熟料中SiO 2被CaO 饱和形成C 3S 的程度。

二、填空题:

1、游离氧化钙、游离氧镁含量高、SO 3的含量高。

2、≯5.0%,16.0%。

3、CaO 、SiO 2 、AL 2O 3、 Fe 2O 3,95%。

4、通用水泥、专用水泥、特性水泥。

5、C 3S 和C 2S ,C 3A 和C 4AF 。

6、≤1.5%。

7、85~95%,小部分的碳酸钙的分解、放热反应、熟料烧结、冷却。

8、氢氧化钙、水化硅酸钙凝胶、钙矾石。

9、硫铁渣,铁粉,黄铁矿10、平铺直取11、矿化剂,缓凝剂,激发剂12、磨头仓和库底,库底配料,简化工艺流程、便于控制、扬尘少13、水份,挥发份、固定碳、灰分,100%14、碳酸钙、氧化镁,全分析

三、判断题1-5:√×××√ 6-10:√××××

四、简答题(答题要点):

1、(1)水泥粉磨得细,比表面积大,水泥的水化快,凝结、硬化较快,

水泥的早期、后期强度都有提高。(2)水泥粉磨得过细,磨机产量下降,电耗增加,水泥成本增加,水泥后期强度有下降趋势。(3)在生产中必须确定一个经济合理的细度指标及控制范围,国标规定除硅酸盐水泥比表面积>300 ㎡/㎏,其余五大通用水泥的细度80μm 方孔筛筛余≯10%。

2、(1)提高熟料的质量,稳定窑的热工制度。(2)提高窑的运转率、产量,降低能耗。(3)生料的均化是干法水泥厂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艺环节。均化方式有,多库搭配,机械倒库,空气搅拌。

3、(1)水泥中SO 3含量的高低取决于石膏的掺入量。(2)当水泥中SO 3不足时,水泥会出现快凝现象,当水泥中SO 3高时,

----------------------------精品word 文档 值得下载 值得拥有---------------------------------------------- ---------------------------------------------------------------------------------------------------------------------------------------------- 由于硫酸钙水化速度较快,产生二次结晶,水泥内凝结变快。当水泥中SO 3含量过高时,多余的石膏与水化铝酸钙反应生成钙矾石,体积膨胀,水泥石开裂。(3)所以生产中要控制水泥中的最佳掺量,国标规定六大水泥除矿渣水泥中SO 3含量≯4.0%,其余水泥中的SO 3含量≯3.5%。

五、问答题(答题要点)

1、(1)选择适当组成的水泥,使用时,应根据环境的不同选择不同熟料矿物组成的水泥。(2)掺适量混合材。(3)提高施工质量。(4)进行表面处理。

2、(1)熟料急冷时C 3A 的晶体含量少,水泥不易出现快凝现象。(2)熟料急冷时玻璃体含量多,熟料易磨性好。(3)熟料急冷时,可避免β-C 2S 转化 γ-C 2S ,体积膨胀,造成熟料粉化,使C 3S 和 C 2S 呈介稳状态。(4)熟料急冷时,可使熟料中的MgO 的含量减少,改善水泥安定性。

3、232332

1.650.350.7

2.8CaO Al O Fe O SO kH SiO ---=(1)KH 愈高,C 3S 的含量高,C 2S 的含量低,此时料难烧,如果煅烧充分,熟料的强度高,但fCaO 含量高。(2)KH 愈低,C 3S 的含量低,C 2S 的含量高,此时料不耐烧,水泥早期强度低,熟料易粉化

22323

SiO n Al O Fe O =+(1)n 值高,硅酸盐矿物多,熔剂矿物少,熟料难烧。(2)n 值低,硅酸盐矿物少,熔剂矿物多,液相多,熟料易结大块、强度低。

2323

Al O p Fe O =

(1)p 值高, 23Al O 含量高,C 3A 含量高,水泥易出现快凝。 液相黏度大。(2)p 值低,23Fe O 含量高,熟料易结大块,液相黏度小,C 3S 易形成。

水泥工艺学自测试题(2)

一、名词解释:(12分)1、率值2、硅酸盐水泥3、石灰饱和系数(KH )4、假凝

二、填空题:(39分)

1、道路水泥中铝酸三钙的含量为 ,铁铝酸四钙的含量为 。

2、硅酸盐水泥熟料主要由 四种氧化物组成,通常在熟料中占 以上。

3、出磨生料的控制项目有 、 和细度,控制生料细度的目的是 。

4、窑外分解窑熟料熟料中f —CaO 含量的控制指标是 。

5、硅酸盐水泥的强度主要是由 、 、 三种水化产物提供的。

6、水泥的三个特性是指 、 、 。

7、有石膏存在时水泥的初凝时间由 矿物决定,此时水泥凝结时间矿物是 。

8、水泥使用时会有三种体积变化,即 、 、 。

9、目前水泥厂常采用的生料均化方式有 、 、

,窑外分解窑通常采用 方式。

10、原料预均化的原理可概括为 ,一般变异系数为

时应考虑原料的预均化。

11、生料磨配料一般有 和 两种,窑外分解窑厂一般采用 配料方式,其特点是 。

12、石灰石原料进厂后,每批都应进行 、 含量的测定,或作 。

13、物料的均化效果是通过 来衡量的。

14、水泥熟料的组成可以通过 、 、和

三种方式来表达。

15、中热、低热硅酸盐水泥主要用于 工程。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0分)

1、水泥的性能包括物理性能和建筑性能。( )

2、快凝和假凝这两种不正常的凝结现象,主要是由于水泥中石膏掺量过多或过少造成的。 ( )

3、水泥出厂后凡MgO 、SO 3、初凝时间、安定性中任一项不符合国家标准规定,均为废品。( )

4、在矿渣硅酸盐水泥的技术要求中有:水泥中MgO 的含量不得超过5.0% ,SO 3含量不得大于4.0% 。( )

5、水泥的耐久性主要决定于水化产物中氢氧化钙的含量。( )

6、某厂生产一编号的水泥各龄期的强度都符合国家标准对该等级水泥所规定的指标,但富裕强度不够,也可算是合格产品。( )

7、水泥石的孔隙率是影响水泥耐久性的主要因素。( )

8、入磨物料温度过高,会造成石膏脱水,影响水泥质量。( )

9、生料越细,煅烧越易进行,所以生料越细越好。( )

10、熟料的立升重越高,质量越好。( )

四、简答题:(12分)1、七大通用水泥在组成上有什么不同?2、矿渣水泥为什么可以放宽SO 3的含量?3、矿渣水泥为什么早期强度低而后期强度反而高?

----------------------------精品word 文档 值得下载 值得拥有----------------------------------------------

---------------------------------------------------------------------------------------------------------------------------------------------- 五、问答题:(24分)1、为什么要控制水泥的初凝时间,影响凝结时间的因素有哪些?2、水泥生产中应如何控制游离氧化钙的含量?3、何谓挥发凝聚循环,对熟料煅烧和熟料质量有何影响? 水泥工艺学自测试题参考答案(2)

一、名词解释:1、率值:表示熟料化学组成或矿物组成相对含量的系数。2、硅酸盐水泥:硅酸盐熟料,加0—5%的石灰时或粒化高炉矿渣,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3、石灰饱和系数:表示熟料中SiO 2被CaO 饱和形成C 3S 的程度。4、假凝:是水泥的一种不正常的早期固化或早变硬现象,在水泥用水拌和几分钟内物料显凝结,重新搅拌能恢复塑性。

二、填空题:

1、≯5.0%, 16.0%

2、CaO 、SiO 2 、AL 2O

3、 Fe 2O 3, 95% 3、碳酸钙、氧化铁,使固相反应更充分

4、≤1.5%

5、氢氧化钙、水化硅酸钙凝胶、钙矾石

6、可塑性、胶结性、水硬性

7、C 3S ,正常

8、碳化收缩、湿胀干缩、化学减缩

9、多库搭配、机械倒库、空气搅拌,空气搅拌10、平铺直取,≥10% 11、磨头仓和库底,库底配料,简化工艺流程、便于控制、扬尘少12、碳酸钙、氧化镁,全分析13、均化倍数或均化系数14、化学成分、矿物、率值15、大体积、水工程

三、判断题1-5:×××××:6-10:√ √ ×××

四、简答题(答题要点):

1、混合材掺量据水泥品种种类不同:(1)P.I 、P.II 中掺混合材种类为石灰时或粒化高炉矿渣掺量0—5% (2)P.O 中混合材掺量6—15% (3)P.S 粒化高炉矿渣掺量20—70% (4) P.P 中混合材种类火山灰掺量20—50% (5)P.F 中混合材种粉煤灰掺量20—40%

2、石膏在水泥中起缓凝剂的作用。在P.S 水泥中石膏既起缓凝剂的作用又起激发剂的作用,故P.S 水泥中的SO 3含量可以放宽。

3、(1)因P.S 中水泥熟料矿物相对减少,而矿渣潜在的活性早期尚未得到充分激发与发挥,水化产物相对较少,使P.S 的早期硬化较慢3天、7天的强度偏低。(2)后期矿渣的活性得到激发与发挥,水化产物不断增加,水泥石中孔隙率减少,后期强度不断增加。

五、问答题(答题要点):

1、(1)初凝时间:是从加水拌和开始,到水泥浆失去一部分可塑性所需要的时间。(2)在施工中,若初凝时间太短,往往来不及进行施工浆体就变硬,因此应有足够时间保证混凝土砂浆的搅拌、输送、浇筑、成型等操作的胜利进行,同时加快脱模的进度。

影响因素: (1)熟料矿物组成。(2)水泥细度。(3)水灰比。(4)温度和外加剂。

2、(1)生料配料时,石灰饱和系数不能过高。(2)保证煤的质量、配比及细度。(3)原料、燃料、预均化,生料进行均化。(4)稳定窑的热工制度。

3、挥发凝聚循环:在温度降低到一定限度时挥发组分中的一部分聚集,粘附于生料颗粒表面并随生料重又返回高温区,然后再度挥发、凝聚,如此循环过程。

影响:(1)破坏熟料矿物C 3S 、C 2S 、C 3A 的形成。(2)影响液相黏度。(3)水泥结块、快凝。(4)水泥制品性能变坏。

水泥工艺学自测试题(3)

一、名词解释:(12分)1、水泥体积安定性2、普通水泥 3、硬化4、凝结

二、填空题:(39分)

1、水泥厂的收尘设备主要有 、 、 三大类,其中收尘效果最好的是 。

2、物料的均化效果是通过 来衡量的。

3、影响水泥强度的主要因素有 、 及 。

4、熟料中MgO 的存在形式有三种: 、 、

,其中 对水泥安定性有影响。

3、硅酸盐水泥熟料主要由 四种氧化物组成,通常在熟料中占 以上。

4、水泥按其用途和性能分为 、 、 等三类。

5、硅酸盐水泥熟料中的 称为硅酸盐矿物 称为熔剂矿物。

6、出磨生料的控制项目有 、 和细度,控制生料细度的目的是 。

7、影响分解速度的主要因素有 、 和 。

8、窑外分解窑熟料中f ~CaO 含量的控制指标是 。

9、硅酸盐水泥的强度主要是由 、 、 三种水化产物提供的。

10、水泥的三个特性是指 、 、 。

11、袋装水泥每袋净重 Kg ,且不得少于标志重量的 ,随机抽取 袋,水泥总重量不得少于 Kg 。

12、水泥使用时会有三种体积变化,即 、 、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0分)

1、水泥越细,凝结硬化越快。( )

2、KH 越高,C 3S 的含量多,水泥强度高。( )

3、熟料粉化主要是因冷却速度慢?C 2S 转化 rC 2S 体积膨胀造成的。( )

4、水泥中碱、氧化镁等都是有害的成分。( )

----------------------------精品word 文档 值得下载 值得拥有----------------------------------------------

---------------------------------------------------------------------------------------------------------------------------------------------- 5、GB175规定,熟料中MgO ≯5%,如经压蒸安定性检验合格放宽到6.0%。( ) 6、快凝和假凝这两种不正常的凝结现象,主要是由于水泥中石膏掺量过多或过少造成的。 ( ) 7、某厂生产一编号的水泥各龄期的强度都符合国家标准对该等级水泥所规定的指标,但富裕强度不够,也可算是合格产品。( )

8、水泥石的孔隙率是影响水泥耐久性的主要因素。( )

9、水泥结大块主要是液相多。( )

10、C 3S 形成的条件是有一定的液相。( )

四、简答题:(12分)1、确定石膏参入量时要考虑哪些因素?2、为什么回转窑用烟煤作燃料? 3、窑外分解窑的煅烧特点有哪些?

五、问答题:(24分)1、碱含量的高低对熟料煅烧和质量有什么影响?2、分析影响水泥水化速度的因素。3、叙述水泥熟料四种矿物的水化性质?

水泥工艺学自测试题参考答案(3)

一、名词解释:

1、水泥安定性:标志水泥在凝结硬化后是否会因体积膨胀、开裂或弯曲而造成结构破坏。

2、普通水泥:硅酸盐水泥熟料,加6—15%的混合材,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 水硬性胶凝材料。

3、硬化:水泥加水拌和到水泥浆完全失去可塑性,并产生一定的机械强度。4凝结:水泥加水拌和到水泥浆失去一部分可塑性,具有初步的结构。

二、填空题:1、袋收尘、旋风、电收尘,电收尘2、均化倍数或均化系数3、游离氧化钙含量高、游离氧镁含量高、SO 3的含量高4、欠烧fCaO 、一次性fCaO 、二次性fCaO ,一次性fCaO 。5、CaO 、SiO 2 、AL 2O 3、 Fe 2O 3, 95%6、通用水泥、专用水泥、特性水泥7、C 3S 和C 2S ,C 3A 和C 4AF8、碳酸钙、氧化铁,使固相反应更充分9、生料细度、温度、原料特性10、≤1.5%11、氢氧化钙、水化硅酸钙凝胶、钙矾石12、可塑性、胶结性、水硬性13、50,98%,20,100014、碳化收缩、湿胀干缩、化学减缩

三、判断题1-5:××√ ×× 6-10:×√ √ √ √

四、简答题(答题要点):

1、(1)熟料中的C 3A 含量高时,石膏掺量适当增加,反之减少。(2)熟料中的SO 3的含量高,石膏掺量适当减少。(3)水泥细度较细,在C 3A 含量高相同时,石膏掺量适当增加。(4)混合材掺量,当混合材掺矿渣时,石膏掺量适当增加。

(5)当使用天然无是石膏,应与天然二水泥石膏混合使用,

2、因烟煤的挥发份高为15—40%。燃烧的饿火焰较长,着火温度低,回转窑要求煤的着火快,火焰要长,烟煤具有回转窑要求的特点。

3、在悬浮预热器与 回转窑之间增设一个分解炉,使燃料燃烧的放热过程与物料以悬浮或流化态下迅速地进行,使入窑生料的分解率大85—95%,当生料进入窑,只完成小部分的碳酸钙的分解,主要完成是固相反应,熟料烧结和冷却。这样缩短窑的长度,提高窑的产量,节约热耗,延长窑衬的寿命,有利于减少大气污染。

五、问答题(答题要点):

1、(1)破坏熟料矿物C 3S 、C 2S 、C 3A 的形成。(2)影响液相黏度。(3)水泥结块、快凝。(4)水泥制品性能变坏。

2、(1)熟料矿物组成。(2)水泥细度。(3)水灰比。(4)温度和外加剂。

3(1)C 3S 水化较快,水化热高,抗水性较差。早期强度高,后期强度也高,在四种主要矿物中C 3S 强度最高。(2)C 2S 水化较慢,凝结硬化慢,水化热低,抗水性好。早期强度低,后期强度高。(3)C 3A 水化最快,水化热最高,抗水性差。早期强度高,三天的强度大部分就发挥出来,三天的强度后的强度不在增长,甚至倒缩。(4)C 4AF 水化介于C 3S 和C 3A ,早期强度类似于C 3A ,后期不如C 3S ,水化热较C 3A 低。

水泥工艺学自测试题(5)

一、名词解释:(12分) 1、均化 2、水泥 3、最低共熔温度 4、抗渗性

二、填空题:(39分)

1、湿发长窑可划分为 、 、 、 、 、 六个带。

2、铁质校正原料的要求是 。

3、影响水泥强度的主要因素有 、 及 。

4、粉化现象的实质是 。

5、道路水泥中铝酸三钙的含量为 ,铁铝酸四钙的含量为 。

6、硅酸盐水泥的技术要求有 、 、 、 、

、 、 、 、 九项。

7、水泥按其用途和性能分为 、 、 等三类。

8、石灰质原料和粘土质原料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 。

9、硅酸盐水泥的强度主要是由 、 、 三种水化产物提供的。

10、影响碳酸钙分解的因素有 、 和

三个。

11、石灰石在水泥生产中既可作为 也可作为 使用。

12、生产高铝水泥所用原料有 、 。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0分)

1、慢冷的熟料易磨性好。( )

----------------------------精品word 文档 值得下载 值得拥有----------------------------------------------

---------------------------------------------------------------------------------------------------------------------------------------------- 2、水泥出厂后凡MgO 、SO 3、初凝时间、安定性中任一项不符合国家标准规定,均为废品。( ) 3、生料越细,碳酸钙的分解速度就快。( ) 4、水泥的性能包括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 )

5、C 3S 形成的条件是有一定的液相。( )

6、水泥的耐蚀性主要决定于水化产物中氢氧化钙的含量。( )

7、石灰石破碎级数越多越好。( )

8、水泥石的孔隙率是影响水泥耐久性的主要因素。( )

9、入磨物料温度过高,会造成石膏脱水,影响水泥质量。( )

10、固相反应生成的矿物C 2S 、C 3A 、C 4AF 。( )

四、简答题:(15分)1、假凝与快凝有何异同?2、为什么回转窑用烟煤作燃料?3、什么是预均化技术?为什么要对原料进行预均化?

五、问答题:(24分)1、为什么要控制出磨水泥的细度,确定细度指标应考虑哪些因素?2、窑外分解窑产量为什么比一般回转窑高?3、叙述水泥熟料四种矿物的水化性质?

水泥工艺学自测试题参考答案(5)

一、名词解释1、均化:通过采用一定的工艺措施达到降低物料的化学成分波动,使物料的化学成分均匀。2、水泥:加水拌和成塑性浆体,能胶结砂、石等适当材料并能在空气和水中硬化的粉状水硬性胶凝材料。3、最低共熔温度:物料在加热过程中,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分开始出现液相的温度。4、抗渗性:水泥混凝土抵抗水渗透作用的性能。

二、填空题:1、干燥带、预热带、碳酸盐的分解、放热反应带、烧成带、冷却带2、Fe 2O 3 >40% 3、熟料矿物、细度及施工条件4、熟料冷却速度慢β-C 2S 转化 γ-C 2S ,体积膨胀,造成熟料粉化6、≯5.0%, 16.0% 7、不溶物、烧失量、水泥中的MgO 、凝结时间、安定性、细度、水泥中的SO 3 、强度、碱8、通用水泥、专用水泥、特性水泥9、CaO 、SiO 2 和AL 2O 3,Fe 2O 3 8、氢氧化钙、水化硅酸钙凝胶、钙矾石10、生料细度、温度、原料特性11、原料、混合材12、矾土、石灰石

三、判断题1、(××√ √ √) 6、(√×√×√)

四、简答题(答题要点):

1、(1)假凝和快凝都是水泥的一种不正常的早期固化或过早变硬的现象。(2)两者区别:假凝放热极少,且经重新搅拌,凝固的浆体又可恢复塑性,达到正常凝结,对水泥强度并不影响,只影响施工。@快凝是由于缓凝不够引起,浆体已具有一定的强度,重新搅拌,凝固的浆体不能恢复塑性,并放热较大。(3)造成原因不同:假凝是磨机温度高,石膏脱水引起,快凝是C 3A 含量高引起。

2、因烟煤的挥发份高为15—40%。燃烧的饿火焰较长,着火温度低,回转窑要求煤的着火快,火焰要长,烟煤具有回转窑要求的特点。

3、预均化技术:原料经过破碎后,有一个储存,再存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采取不同的出储存方法,使波动大的原料,至取出时成分较为均匀。@原料开采储存过程中化学成分不均匀,通过对原料化使其化学成分波动小,是保证熟料的煅烧顺利进行,保证熟料的质量,产量,降低各种消耗的基本措施和前提条件,也是稳定出厂水泥质量的重要途径。

五、问答题(答题要点):

1、(1)提高水细度对提高水泥的早期强度有很大好处,对后期强度也有利。(2)水泥粉磨得细,比表面积大,水泥的水化快,凝结、硬化较快,水泥的早期、后期强度都有提高。(3)水泥粉磨得过细,磨机产量下降,电耗增加,水泥成本增加,水泥后期强度有下降趋势。(4)故在生产中必须确定一个经济合理的细度指标及控制范围,国标规定除硅酸盐水泥比表面积>300 ㎡/㎏其余五大通用水泥的细度80μm 方孔筛≯10%。

考虑因素:(1)工艺条件。(2)熟料的强度与易磨性。(3)混合材质量、掺量及水泥成本。

2、(1)因为窑外分解窑在悬浮预热器与 回转窑之间增设一个分解炉,使燃料燃烧的放热过程与物料以悬浮或流化态迅速地进行,使入窑生料的碳碳酸钙分解率大85—95%。(2)当生料进入窑,只完成小部分的碳酸钙的分解,主要完成是固相反应,熟料烧结和冷却。这样缩短窑的长度,提高窑的产量,节约热耗。

3、(1)C 3S 水化较快,水化热高,抗水性较差。早期强度高,后期强度也高,在四种主要矿物中C 3S 强度最高。(2)C 2S 水化较慢,凝结硬化慢,水化热低,抗水性好。早期强度低,后期强度高。(3)C 3A 水化最快,水化热最高,抗水性差。早期强度高,三天的强度大部分就发挥出来,三天的强度后的强度不在增长,甚至倒缩。(4)C 4AF 水化介于C 3S 和C 3A ,早期强度类似于C 3A ,后期如C 3S ,水化热较C 3A 低。

水泥工艺学自测试题(6)

一、名词解释:(12分)

1、水化速度

2、校正原料

3、石灰饱和系数(KH )

4、活性混合材

二、填空题:(39分)

1、影响安定性的因素有 、 和 。

2、硅酸率的物理意义是 。

3、四种主要矿物中 含量高时水泥出现急凝。

4、硅酸盐水泥熟料主要由 四种氧化物组成,通常在熟料中占 以上。

5、最常用的复合矿化剂是 ,矿化剂的作用是

6、硅酸盐水泥熟料中的 称为硅酸盐矿物 称为熔剂矿物。

7、回转窑出磨生料的控制项目有 、 和细度,控制生料细度的目的

----------------------------精品word 文档 值得下载 值得拥有---------------------------------------------- ---------------------------------------------------------------------------------------------------------------------------------------------- 是 。

8、窑外分解窑入窑碳酸盐分解率一般为 ,入窑物料的煅烧经历了 、 、 和冷却四个过程。

9、硅酸盐水泥的强度主要是由 、 、

三种水化产物提供的

10、烧成带的温度为 。此带发生的化学反应是

11、石灰石在水泥生产中既可作为 ,也可作为 使用。

12、粉化现象产生的原因有

13、原料预均化的原理可概括为 ,一般变异系数为

时应考虑原料的预均化。

14、石灰石原料进厂后,每批都应进行 、 含量的测定,或作 。

15、物料的均化效果是通过 来衡量的。

16、普通混凝土是由 、 、 所组成,其中 是混凝土中最重要的组分。

17、中热硅酸盐、低热矿渣水泥主要用于 工程。

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0分)

1、制备水泥时,掺的石膏起缓凝作用。( )

2、水泥的性能包括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 )

3、慢冷的熟料制水泥易出现假凝。( )

4、快凝和假凝这两种不正常的凝结现象,主要是由于水泥中石膏掺量过多或过少造成的。 ( )

5、制备生料时掺的石膏起矿化剂的作用。( )

6、水泥的耐蚀性主要决定于水化产物中氢氧化钙的含量。( )

7、磨机温度高水泥易出现快凝。( )

8、某厂生产一编号的水泥各龄期的强度都符合国家标准对该等级水泥所规定的指标,但富裕强度不够,也可算是合格产品。( )

9、P 值增大,液相粘度越小,C 3S 易形成。 ( )

10、立窑用烟煤,回窑用无烟煤。( )

四、简答题:(12分) 1、为什么要控制出磨水泥的细度,确定细度指标应考虑哪些因素?2、什么是预均化技术?为什么要对原料进行预均化?3、造成熟料中游离氧化钙高的原因有哪些?

五、问答题:(24分)1、叙述水泥熟料四种矿物的水化性质?2、分析影响水泥水化速度的因素。3、什么是水泥的清洁生产,你是如何认识的?

水泥工艺学自测试题参考答案(6)

一、名词解释1、水化速度:指在一定时间内水泥发生水化作用的量与完全水化量的比值,以百分率表示。2、校正原料:当石灰原料和黏土质原料配料配合所得生料成分不能符合配料方案要求必须根据所缺少的组分掺加相应的原料,这种以补充某些成分不足的为主的原料3、石灰饱和系数:表示熟料中SiO 2被CaO 饱和形成C 3S 的程度。4、活性混合材:凡天然或人工制成的矿物质材料,磨细加水后其本身不硬化,但与石灰混合加水调和成胶泥状,不仅能在空气中硬化又能在水中硬化的材料。

二、填空题:1、游离氧化钙含量高、游离氧镁含量高、SO 3的含量高2、硅酸盐矿物与熔剂矿物的含量之比3、C 3A4、CaO 、SiO 2 、AL 2O 3、,Fe 2O 3, 95%5、氟化钙和石膏,加速固相反应的速度、有助碱的挥发、有利于C 3S 的形成6、C 3S 和C 2S ,C 3A 和C 4AF7、碳酸钙、氧化铁,使固相反应更充分8、85~95%,小部分的碳酸钙的分解、放热反应、熟料烧结、冷却9、氢氧化钙、水化硅酸钙凝胶、钙矾石11、原料、混合材12、熟料冷却速度慢β-C 2S 转化 γ-C 2S ,体积膨胀,造成熟料粉化13、平铺直取,≥10%14、碳酸钙、氧化镁,全分析15、均化倍数或均化系数16、水泥、砂、石、水,水泥17、大体积、水工工程

三、判断题1、(√ √ ××√) 6、(××√××)

四、简答题(答题要点):

1、(1)提高水细度对提高水泥的早期强度有很大好处,对后期强度也有利。(2)水泥粉磨得细,比表面积大,水泥的水化快,凝结、硬化较快,水泥的早期、后期强度都有提高。(3)水泥粉磨得过细,磨机产量下降,电耗增加,水泥成本增加,水泥后期强度有下降趋势。(4)故在生产中必须确定一个经济合理的细度指标及控制范围,国标规定除硅酸盐水泥比表面积>300 ㎡/㎏其余五大通用水泥的细度80μm 方孔筛≯10%

考虑因素:(1)工艺条件。(2)熟料的强度与易磨性。(3)混合材质量、掺量及水泥成本。

2、预均化技术:原料经过破碎后,有一个储存,再存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采取不同的出储存方法,使波动大的原料,至取出时成分较为均匀。@原料开采储存过程中化学成分不均匀,通过对原料化使其化学成分波动小,是保证熟料的煅烧顺利进行,保证熟料的质量,产量,降低各种消耗的基本措施和前提条件,也是稳定出厂水泥质量的重要途径。

3、(1)生料配料时,石灰饱和系数过高。(2)煤料配比准确、不均匀,煤的质量和细度。(3)入窑生料碳酸钙滴定值不稳定。(4)窑的热工制度不稳定。(5)熟料冷却速度。

五、问答题(答题要点):

1、(1)C 3S 水化较快,水化热高,抗水性较差。早期强度高,后期强度也高,在四种主要矿物中C 3S 强度最高。(2)

社会保障学网考答案

社会保障学第一次作业 1 试卷总分:100 注:请20分钟以内保存一次。每大题完成后请先保存再更换大题,试卷试题全部完成后提交。 2分,10题,共20分)(总分20.00) 1.( )种福利体制的的非商品化程度最强,给付最慷慨。( 2.00分) A. 合作主义福利体制 B. 社会主义福利体制 C. 自由主义福利体制 D. 社会民主主义福利体制 2.1601 年,英国政府颁布了( ),这是社会保障历史上第一个正式 法律制度,标志着社会保障制度的诞生。(2.00分) A. 《救困法》 B. 《济贫法》 C. 《济困法》 D. 《救贫法》 3.2010年10月( )的颁布,开始了我国用法律代替行政法规等来 管理社会保障的新阶段。(2.00分) A. 《社会保障大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法》 C. 《社会保险大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4.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保险制度出现在(),即1883年的<<疾病社会保险法>>的制定。(2.00分) A. 德国 B. 英国 C. 美国 D. 法国 5.社会保障原则的第一原则是()(2.00分) A. 普遍性原则 B. 正向分配原则 C. 生存保障原则 D. 选择性原则 6.1951年国家政务院通过了()标志着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开端。(2.00分) A. <<劳动保险条例 >> B. <<劳动保险法 >> C. <<劳动法典草案 >> D. <<社会保险法原则>> 7.1951年2月23日国家政务院会议通过了(),标志着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开端。(2.00分) A. 《关于生产救灾的指示》

社会保障学期末考试试卷一含答案

《社会保障学》 期末考试试卷一 一、单选: 1、社会保障法作为一种实体法,一般认为缘起于( )中世纪的济贫立法。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智利 2.下列内容中不属于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特征的就是( )。 A.公平性 B.福利性 C.储蓄性 D.多样性 3、工伤保险应遵循的首要原则就是( )。 A.无过失补偿原则 B.个人不缴费原则 C.补偿直接经济损失原则 D.补偿与预防、康复相结合原则 4、社会保障作为国民收入( )的主要方式与途径,通过各项制度安排,使国民生活水平得到普遍保障。 A.初次分配 B.再分配 C.第三次分配 D.第四次分配 5、从各国实践来瞧,最为普遍的养老保险费用的分摊方式为( )。 A.由雇主、雇员与国家三方共同负担 B.由雇主与雇员双方分担 C.由雇主与国家分担 D.完全由雇员个人负担 6.工伤鉴定就是工伤保险待遇给付的( )。 A.特殊条件 B.前提条件 C.重要条件 D.唯一条件 7、军人保障的资金主要来源就是( )。 A.征收社会保险税 B.国家财政拨款 C.个人缴费 D.企业缴费 8.社会救助的目标就是满足社会成员的( )。 A.最高生活需要 B.最低生活需要 C.基本生活需要 D.一般生活需要 9、最早产生的社会保障形式就是( )。 A.社会救助 B.社会保险 C.社会福利 D.军人保障 10.在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中,救助者与受助者的地位( )。 A.就是完全平等的 B.就是不完全平等的 C.救助者地位更高 D.受助者地位更高

二、多选: 1.社会保障的基本功能就是( ABCD )。 A.调节功能 B.互助功能 C.稳定功能 D.促进发展功能 E.资本积累功能 2.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则就是( ABCDE )。 A.公平原则 B.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原则 C.责任分担原则 D.普遍性原则 E.互济性与法制性原则 3.对早期社会保障发展的简要评论包括( ABCDE )。 A.性质上就是居高临下的施舍型 B.保障水平就是极端低下型 C.保障效果就是不良型 D.保障项目就是极端有限型 E.根本目的就是防止被统治者反抗 4、社会保障与商业保险的共性包括( ABCDE )。 A.都就是基于对特定风险损失分担的社会化机制 B.都进行风险转移 C.都以给予损失赔偿或保险金给付等方式为被保障对象提供保障 D.充足的基金就是两种保障制度健康运行的物质基础 E.都具有为偶然性的风险损失提供保障的特征 5.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渠道有( ABCD )。 A.国家财政拨款 B.雇主与个人缴费 C.发行福利彩票与社会捐赠 D.基金运营收益 三、判断: 1.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救助、社会保险与社会优抚三大部分。( ×) 2.社会保障的总目标就是帮助国民摆脱生存危机。(×) 3.所有社会保障项目的资金筹集均采取国家、企业与个人三方分担的原则。( X ) 4、我国医疗保险费用人单位按照当地工资总额的6%缴纳,个人按照本人工资的2%缴纳。( √ ) 5.福利国家型社会保障模式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社会保障项目众多,待遇标准也较高。( √ )

Linu-期末考试试题2套(含答案)

Linux 期末考试试题(一) 一、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50分) 1.在创建Linux分区时,一定要创建(D )两个分区 A. FAT/NTFS B. FAT/SWAP C. NTFS/SWAP D.SW AP/根分区 2.在Red Hat Linux 9中,系统默认的(A)用户对整个系统拥有完全的控制权。 A. root B. guest C. administrator D.supervistor. 3. 当登录Linux时,一个具有唯一进程ID号的shell将被调用,这个ID是什么( B ) A. NID B. PID C. UID D. CID 4. 下面哪个命令是用来定义shell的全局变量( D ) A. exportfs B. alias C. exports D. export 5. 哪个目录存放用户密码信息( B ) A. /boot B. /etc C. /var D. /dev 6. 默认情况下管理员创建了一个用户,就会在( B )目录下创建一个用户主目录。 A. /usr B. /home C. /root D. /etc 7. . 当使用mount进行设备或者文件系统挂载的时候,需要用到的设备名称位于( D )目录。 A. /home B. /bin C. /etc D. /dev 8. 如果要列出一个目录下的所有文件需要使用命令行( C )。 A. ls –l B. ls C. ls –a(所有) D. ls –d 9. 哪个命令可以将普通用户转换成超级用户(D ) A. super B. passwd C. tar D. su 10. 除非特别指定,cp假定要拷贝的文件在下面哪个目录下( D ) A. 用户目录 B. home目录 C. root目录 D. 当前目录 11. 在vi编辑器里,命令"dd"用来删除当前的( A ) A. 行 B. 变量 C. 字 D. 字符 12. 当运行在多用户模式下时,用Ctrl+ALT+F*可以切换多少虚拟用户终端( B ) A. 3 B. 6 C. 1 D. 12 13. Linux启动的第一个进程init启动的第一个脚本程序是( B )。 A./etc/rc.d/init.d B./etc/rc.d/rc.sysinit C./etc/rc.d/rc5.d D./etc/rc.d/rc3.d 14. 按下(A )键能终止当前运行的命令 A. Ctrl-C B. Ctrl-F C. Ctrl-B D. Ctrl-D 15. 下面哪个命令用来启动X Window ( C ) A. runx B. Startx C. startX D. xwin 16. 用来分离目录名和文件名的字符是( B ) A. dash (-) B. slash (/) C. period (.) D. asterisk(*) 17. 用"rm -i",系统会提示什么来让你确认( B ) A. 命令行的每个选项 B. 是否真的删除 C. 是否有写的权限 D. 文件的位置 18. 以下哪个命令可以终止一个用户的所有进程( D ) A. skillall B. skill C. kill D. killall 19.在Red Hat Linux 9中,一般用(D )命令来查看网络接口的状态 A. ping B. ipconfig C. winipcfg D ifconfig 20. vi中哪条命令是不保存强制退出( C )(第五章) A. :wq B. :wq! C. :q! D. :quit

工程训练判断题选择题详解

工程训练 一、判断题(共217道) 1.舂实模样周围及砂箱边或狭窄部分的型砂,通常采用砂舂的平头端舂砂。× 2.造型时,分型面上通常使用的是面砂,覆盖模样的则使用背砂。× 3.加强砂型排气,可防止铸件产生缩孔。× 4.起模时要将起模针孔扎在模样的中心位置上。× 5.砂型的紧实度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过高或过低都影响铸件的质量。√ 6.机器造型只适用于大批量生产的铸件。√ 7.型砂紧实后的压缩程度称为砂型硬度。√ 8.浇注系统是引导液体金属进入型腔的通道,简称为浇口。√ 9.浇注系统的设置,与铸件质量无关。× 10.浇注系统应具有很好的挡渣能力,能控制铸件的凝固顺序。√ 11.直浇道分池形直浇道和漏斗形直浇道两种。× 12.池形外浇口主要用于铸铁件和有色合金铸件。√ 13.外浇口的主要作用是形成充型静压力头。√ 14.内浇道是连接浇口与直浇道的水平通道,它的主要作用是挡渣。× 15.大型铸钢件的浇注系统,常采用耐火砖制成的圆孔管砌成。√ 16.内浇道应开设在横浇道的尽头或直浇道的下面。× 17.在选择内浇道的开设位置时,首先要确定铸件的凝固顺序。√ 18.一般情况下,大中型铸件采用暗冒口,中小型铸件采用明冒口。× 19.冒口应尽量开设在铸件被补缩部位的下面或侧边。× 20.冒口不能安放在铸件需要机械加工的表面上。× 21.冷铁是用来控制铸件凝固最常用的一种激冷物。√ 22.浇注系统通常由浇口杯、直浇道、横浇道和内浇道组成。√ 23.厚大而容易产生热裂的铸件,应采用较高的浇注温度,对薄壁铸件应采用较低的浇注温度× 24.铸型浇注后,应按规定时间,及时去除压铁,以便收缩。√ 25.浇注温度较高时,浇注速度可以慢些。√ 26.金属型浇注温度应比砂型浇注温度高。√ 27.压力铸造不宜压铸厚壁铸件。× 28.铸件中细小而较为分散的孔眼称为缩孔,容积大而集中的孔眼称为缩松。× 29.砂眼是铸件表面黏附着一层难以清除的砂粒。× 30.铸件表面不光滑和凹凸不平的程度称为铸件表面粗糙度。√ 31.铸件的上表面容易产生夹砂结疤。√ 32.灰铸铁具有良好的铸造性能和使用性能,故它是应用最广的一种铸造合金。√ 33.与铸铁相比,铸钢的铸造性能较差。√ 34.铸造生产中用来制造砂型和砂芯的原砂(主要为石英颗粒)称为铸造用砂。√ 35.可塑性是指砂型在外力作用下变形,当外力去除后,能保持所改变形状的能力。√ 36.砂箱通常采用铸铁做成方形框架结构。√ 37.箱壁和箱带处的型砂要比模样周围紧些。√ 38.粗粒无黏土的干砂作隔离材料。× 39.在分型面上常采用修型时应先修整下表面,在修上表面。√ 40.芯头的主要作用是形成铸件的内腔、孔和凸台部分。× 41.砂芯中的通气孔应互相连通,不可中断或堵死。√

社会保障学-模拟试卷

试卷( A ) 一、选择题(3X10分) 1 、世界上最早建立社会保险制度的国家是: ( A ) A. 德国 B. 美国 C. 英国 D. 中国 2、世界上最早宣布建立福利国家的国家是:(C) A. 瑞典 B. 美国 C. 英国 D. 德国 3、下面哪些是正义缺失导致的贫困(ABCD ) A. 拖欠工资 B. 加班不发工资 C. 职业病不能认定 D. 被抢劫 4、下面哪些可以认定为工伤(ABD) A.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B. 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C.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D. 患职业病 5、工伤过失责任条件下的三条抗辩理由是:(BCD) A. 故意疏忽 B. 共同过失 C. 自愿承担风险 D. 同伴责任 6、从传统农耕社会进入现代工业社会,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转变为: (A) A. 个人养老B. 社会养老 C. 互助养老 D. 社区养老 7、以下哪些制度安排是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组成部分(ABCD ) A.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 B. 城镇居民养老保险 C. 农村合作养老保险 D. 公务员退休制度 8、以下哪些是社会医疗保险中防止患者过度需求的措施(ABCD ) A. 规定医疗保险基金支付的起付线 B. 规定医疗保险基金支付的封顶线 C. 规定医疗保险基金支付的共付比例 D. 规定定点的医疗服务提供机构 9、失业保险金领取的条件有(ABCD ) A. 参加失业保险 B. 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 C. 已办理失业登记 D. 有求职要求的。 10、生育保险的本质是(C) A. 化解产妇疾病风险 B. 化解产妇死亡风险 C. 化解因生育引起的财务风险 D. 化解婴儿健康风险一、名词解释(3X 5分) 1. 五保供养

社会保障学试题及答案

《社会保障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属于失业保险对象的是( ) A.国家公务员 B.希腊船员 C.长期从事短工的人 D.有固定工作的人 2.社会保障发起于19世纪的( ) A.法国 B.瑞典大 C.英国 D.美国 3.社会保险的对象为( ) A.资本家 B.官僚阶层 C.雇工阶层 D.工人 4.《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通过于( ) A.1996年 B.1993年 C.1994年 D.1997年

5.社会优抚是社会保障的( ) A.最高纲领 B.特殊纲领 C.最低纲领 D.基本纲领 6.中国根据人口政策推出的奖励独生子女的措施,也带有( ) A.养老保险的性质 B.医疗保险的性质 C.失业保险的性质大的美女编辑们 D.生育保险的性质 7.普遍型的社会保险基金筹集模式的理论依据为( ) A.俾斯麦 B.亚当·斯密 C.马克思 D.贝弗里奇 8.医疗保险的经费主要来源于( ) A.投资收益 B.捐款 C.被保险人和雇主 D.贷款 9.不属于社会保险特征的为( ) A.对象社会性 B.待遇平等性 C.法律强制性

D.福利性 10.职工因工伤停工医疗期间,直到医疗终结为止,工资为原工资的( ) A.100% B.70% C.80% D.50% 11.社会保障管理机构的类型占绝大多数的为( ) A.一个政府机构统管 B.一个或若干个政府机构和一个或若干个非政府机构共同组织管理C.政府机构、地方当局和非政府组织分工管理 D.完全由非政府组织管理 12.被誉为“福利国家的橱窗”的为( ) A.美国 B.英国 C.瑞士 D.瑞典 13.社保基金投资的根本原则为( ) A.流动性大 B.收益性 C.安全性 D.多元性 14.总投保费率为( ) A.个人投保费率和用人单位投保费率之和 B.个人投保费率 C.用人单位投保费率

2018年护士资格证考试试题资料两套附答案

2018年护士资格证考试试题资料两套附答案 2018年护士招聘考试试题100题附全答案 1.局部麻醉药中毒反应的原因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C ) A.超过一次用药限量 B.危重.虚弱不能耐受通用剂量 C.对局部麻醉药过敏 D.局麻药误注入血管 2.某女性患者,60岁,体重50公斤,因胆石症急性发作,呕吐多次,目前生命体征平稳,尚无明显缺水征象。下列哪项护理诊断比较确切( C ) A.体液不足 B.组织灌注量改变 C.有体液不足的危险 D.焦虑 3.术前护理诊断/问题中提法不妥的是( B ) A.焦虑或恐惧 B.贫血 C.知识缺乏 D.营养失调 4.腹部手术后5天,伤口搏动性疼痛,体温上升,首先考虑的并发症是(D ) A.肺部感染 B.肠粘连 C.腹腔脓肿 D.切口感染 5.颈部急性蜂窝织炎病情评估时应注意其易发生的严重后果是( D ) A.颅内化脓性海绵窦炎 B.败血症 C.脓毒症 D.呼吸困难和窒息 6.7岁小儿双下肢(包括臀部)和左上肢被烧伤,其面积是( B ) A.55% B.50% C.46% D.41% E.37% 7.有关伤口换药的叙述哪项不妥( D ) A.保护伤口避免再污染 B.应用双镊子操作 C.正确应用药物及引流物 D.所有伤口均每天换药一次 8.全身麻醉手术中最严重的意外事件是( D ) A.低血压 B.肺炎 C.通气不足 D.心跳骤停 9.面部危险三角区疖的危险性在于( B ) A.容易形成痈 B.引起颅内感染 C.抗生素治疗无效 D.引起眼球后感染 10.关于高渗性缺水的中度缺水表现的描述,正确的是( D ) A.躁狂 B.幻觉 C.谵妄 D.乏力,尿少 11.水潴留性低钠血症又称( C ) A.高渗性缺水 B.低渗性缺水 C.水中毒 D.等渗性缺水 12.关于低钾血症下列说法哪项错误( D ) A. 常发生碱中毒 B. 患者有肠麻痹、腹胀 C. 心电图T波低平、出现U波 D. 血管收缩 13.高钾血症比低钾血症更危险的原因是( D ) A. 肌肉无力、软瘫 B. 尿闭 C. 呼吸肌无力影响呼吸 D. 心搏骤停 E. 酸中毒 14.下列哪项为低钾血症病因( D ) A.急性肾衰 B.代谢性酸中毒 C.严重挤压伤 D.长期禁食 15.属于低钾血症最早的临床表现是( C ) A.心功能异常 B.代谢性碱中毒 C.肌无力 D.消化功能障碍 16.下列哪项易使心脏骤停于舒张期( D ) A.低钙血症 B.低镁血症 C.低钾血症 D.高钾血症 17.高钙血症主要见于下列哪项疾病( D ) A.肾上腺功能不全 B.肢端肥大症

混凝土工程练习题复习课程

一判断题 (一)混凝土工程 A.钢筋工程 1.施工现场钢筋代换时,相同级别的钢筋只要代换后截面积不减少就可以满足要求。 2.钢筋冷拉后表面不应发生裂纹或局部颈缩现象,且拉伸和冷弯试验应符合规定的要求。 3.交叉钢筋网片利用点焊以代替人工绑扎是生产机械化和提高工效的有效措施。 4.钢筋和预埋件电弧焊部位外观不得有裂纹、咬边、凹陷、焊瘤、夹渣和气孔等缺陷。 5.钢筋骨架应满足设计要求的型号、直径、根数和间距正确,且钢筋的力学性能合格就达到验收合格的要求。 B.模板工程 1.拆模程序一般应是先支先拆,后支后拆,非承重先拆,承重的后拆。 2.重大结构的模板系统可以不需设计,请有经验的工人安装就可以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要求。3.承重模板只要不会损坏混凝土表面即可拆除。 4.承重模板必须待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才可拆除。 C.混凝土工程 1.混凝土能凝结硬化获得强度是由于水泥水化反应的结果,适宜的用水量和浇水养护保持湿度是保证混凝土硬化的唯一条件。 2.混凝土结构施工缝是指先浇筑的混凝土和后浇筑的混凝土结合面,而不是指一道缝。 3.混凝土施工缝是指先浇筑的混凝土和后浇筑的混凝土在结合处的一道缝。 4.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若采用柱梁板同时浇注工艺时,必须在柱浇注后1~1.5h,才可浇注上面的梁板结构。 5.混凝土施工缝宜留在结构受拉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 6.对混凝土拌和物运输的基本要求是混凝土不离析、保证规定的坍落度、在混凝土初凝前有充分时间进行浇注施工。 7.使用外加剂的普遍性已使它成为混凝土的第五种材料。 8.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整体性要求较高,一般分层浇筑。 9.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整体性要求较高,一般不允许留施工缝。 (二)预应力工程 1.预应力混凝土先张法施工一般适合生产中小型预制构件。 2.预应力混凝土后张法施工,孔道灌浆是为了增加预应力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力。 3.预应力混凝土后张法施工,混凝土是通过预应力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力获得预应力。 4.预应力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相比可有效的利用高强钢筋,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刚度,减小构件截面尺寸等优点。 5.钢绞线强度高、柔性好、没有接头,故广泛使用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二选择题 (二)混凝土工程 A.钢筋工程

社会保障学试卷b

社会保障学试卷二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世界社会保险制度的发源地是 A.英国 B.法国 B.C.中国 D.德国 2、储金型的社会保险模式贯彻 A.选择性原则 B.普遍性原则 B. C.强制性原则 D.盈利性原则 3、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国发【1978】104号)规定,全民所有制企业、 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的工人的退休条件是 A.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55 周岁、女年满45周岁,连续工龄满10年的 B.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55 周岁、女年满50周岁,连续工龄满10年的 C.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55 周岁、女年满45周岁,连续工龄满15年的 D.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55 周岁、女年满50周岁,连续工龄满15年的 4、实行国民年金的国家在养老保险金的计算方法上常采用 A.绝对金额制 B.薪资比例制 C. 最高金额制 D.最底金额制 5、以下不属于社会福利特性的是 A、普遍性 B、公平性 C、单向性 D、双向性 6、军人保障是一种()的保障措施。 A、普遍性 B、个别性 C、综合性 D、盈利性 7、社会保险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 A、失业保险 B、工伤保险 C、医疗保险 D、养老保险 8、以下不属于现代社会优抚主要形式的是 A、社会保险式 B、社会救助式 C、社会福利褒扬性 D、全民普惠性 9、虽然现代养老保险和福利以及社会制度是在承认所有老年人都对社会有贡献的前提下实行的,但是在社会保障或社会待遇的实际操作上也是有所区别的,其根据是老年人的 A.历史贡献 B.实际贡献 C.特殊贡献 D.一般贡献 10、智利的养老保险基金 A.由企业负担改由个人全部负担 B.由国家负担改由个人全部负担 C.由企业和国家负担改由个人全部负担 D.由企业和个人负担改由国家全部负担 11、在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中,可称为第一层次,也是最高层次的是 A.基本养老保险 B.企业补充养老保险 C.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 D.社区型养老保险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保障学试卷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社会保障学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课程代号:8404)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 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世界上第一个实行社会保险制度的国家是()。 A、英国 B 、美国C、德国D、法国 2、社会保障的目标是满足人的()。 A、基本生活需要 B、最低生活需要 C、富裕生活需要 D、享受生活需要 3、社会保障基金属于()。 A、个人消费基金 B、社会消费基金 C、积累基金 D、补偿基金 4、传统体制下,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的方式是()。 A、统筹分摊方式B、预提分摊方式C、全基金方式D、部分基金方式5、多种保险项目统一为一个完整的社会保障制度,规定一个保险费率的是()。A、分类保险费率制B、综合分类保险费率制 C、综合保险费率制D、累进费率制 6、公法组织机构负责社会保障的()。 A、立法管理B、监督管理C、日常管理D、业务管理 7、社会保障的社会化管理和法制管理,都有赖于()。 A、系统化管理B、科学化管理C、规范化管理D、现代化管理 8、“国家保险”型的社会保障制度追求的目标是()。 A、经济效率B、社会公平最大化C、公平与效率兼顾D、社会平均9、波兰老年学学者爱德华 罗塞特划分老龄化的标准为:当60岁和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到总人口的()时,便是老龄化的开始。 10、农村养老合作保险的基本原则有促进经济效益提高原则、多元有机构成原则和()。 A、维护社会公平原则B、平等互利原则C、协商一致原则D、三兼顾原则 11、经济结构是指社区的()和劳动力结构。 A、社会结构B、就业结构C、产业结构D、市场结构 12、就业保障包括失业预防、失业补救和()三项内容。 A、失业社会保障B、就业培训C、就业辅导D、职业教育 13、()年,德国政府颁布了《疾病保险法》,世界上第一个强制性医疗保险从此延生。 A、1933B、1880C、1883D、1893 14、判断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一般有下列途径:人身能力丧失,一般劳动能力丧失和()。 A、职业能力丧失B、生活能力丧失C、智力能力丧失D、劳动能力丧失15、针对我国工伤保险存在的问题,劳动部()年颁布了《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 A、1986B、1996C、1957D、1956 16、生育社会保险的水平受()、社会对妇女生育社会价值的认可程度、社会制度和人口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A、社会发展水平B、经济发展水平C、法律制度D、国际惯例17、我国女职工生育社会补偿方式有生育费用夫妻双方单位分担、生育负担税收调节和()。 A、生育费用男职工单位负担B、生育费用女职工单位负担 C、生育费用社会统筹D、生育费用国家负担 18、社会优抚是一种()的社会保障措施。 A、利益性B、荣誉性C、法定性D、科学性 19、社会优抚基金管理使用的机构是()。 A、人事部门B、管理部门C、民政部门D、卫生部门 20、当代社会优抚的主要形式是()。 A、社会保障性优抚B、社会救助性优抚 C、社会福利性优抚D、社会互助性优抚 21、职工福利在当今世界上具有相当广泛的()。 A、社会普遍性B、社会实用性C、社会可靠性D、社会管理性

公务员笔试真题两套及参考答案

公务员笔试真题两套及参考答案 公务员考试乡镇(一类)行测真题 以下题目是根据网上搜集以及考生回忆的真题做出的答案及解析,在题号顺序上可能与考生的试题有出入,建议考生在看解析时参考答案选项。 一、言语理解与表达 1.随着国际反腐合作深化,外逃腐败分子难逃( )的命运。 A.害群之马 B.瓮中之鳖 C.井底之蛙 D.涸辙之鲋 1.【答案】B。解析:A项“害群之马”比喻危害集体的人。C项“井底之蛙”比喻见识狭窄的人。D项“涸辙之鲋”比喻在困境中急待援救的人。三项均不能形容“外逃腐败分子”,排除。B项“瓮中捉鳖”形容手到擒来,轻易而有把握。与“难逃”对应恰当,故本题答案为B。 2.政府部门应该在社区理中鼓励社区自治。假如政府部门在这过程中( ),没有处理好社区自治和政府管理的关系,那么,最终所作出的决策就很可能会引发社会矛盾。 A.李代桃僵 B.萧规曹随 C.越俎代庖 D.广纳良言 2.【答案】C。解析:由“鼓励社区自治”可知,没有处理好社区自治和政府管理之间的关系的情形可能是没有让社区自治起来,即政府部门干预了社区管理工作。填入词语偏贬义,“广纳良言”为褒义词,首先排除D。“李代桃僵”原比喻兄弟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后转用来比喻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

明显不合文意,排除A。“萧规曹随”比喻按照前任的成规办事。“越俎代庖”比喻超出自己业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政府干预社区工作,应该用“越俎代庖”。故本题答案为C。 二、数量关系 1.1 2.7 20.9 31.1 4 3.3 ( ) A.55.5 B.57.5 C.57.7 D.59.7 1.【答案】B。解析:二级等差数列。作差后得到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 2.修建一条铁路,如果每4米铺设5根枕木,共需5000根;如果每5米铺设6根枕木,一共要用( )根。 A.3600 B.4200 C.4800 D.7500 2.【答案】C。解析:铁路总长为5000÷5×4=4000米,共要用枕木4000÷5×6=4800根。 3.某羽毛球赛共有23支队伍报名参赛,赛事安排23支队伍抽签两两争夺下一轮的出线权,没有抽到对手的队伍轮空,直接进入下一轮。那么,本次羽毛球赛一共会出现( )次轮空的情况。 A.2 B.3 C.4 D.5 3.【答案】A。解析:当参赛队伍为奇数时会有队伍轮空,则每一轮参赛队伍数依次是23、12、6、3、2,轮空2次。 三、判断推理 1.玉石:雕琢:玉器 A.蚕丝:织造:丝绸 B.粮食:酿造:美酒

判断题专项训练

判断题专项训练 1. 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是过原点的直线时,称为线性电阻。() 2 .色环电阻识读时,从左向右或从右向左读,结果都是一样的。() 3. 电路图是根据电器元件的实际位置和实际接线连接起来的。 ( ) 4.蓄电池在电路中必定是电源,总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5.我们常说的“负载大”是指用电设备的电阻大。() 6.在线性电路中,电流通过电阻所做的功与它产生的热量是相等的。() 7.电路中选择的参考点改变了,各点的电位也将改变。() 8.测量电流时应把电流表串联在被测电路里,测量电压时应把电压表和被测部分并联() 9.电压是绝对的,电位是相对的。() 10.直流电路中,有电压的元件一定有电流。() 11.串联电路中各个电阻消耗的功率跟它的阻值成正比。() 12.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都增大一倍,其电阻不变。() 13.电阻值大的导体,电阻率一定也大。() 14.电路分析中一个电流得负值,说明它小于零。() 15.通过电阻上的电流增大到原来的3倍时,电阻消耗的功率为原来的3倍。() 16.电路中选择的参考点改变了,两点间的电压也将改变。() 17.电压是电路中产生电流的根本原因,数值上等于电路中两点电位的差值。() 18.在直流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大小和方向都不随时间变化。() 19.单位时间内电流所做的功称为电功率,其单位有瓦特和千瓦。() 20.日常使用的白炽灯灯丝烧断后,重新搭上使用白炽灯将变得更亮。() 21.电压和电流计算结果得负值,说明它们的参考方向假设反了。() 22.电功率大的用电器,电功也一定大。() 23.电路分析中一个电流得负值,说明它小于零。() 24.单位时间内电流所做的功称为电功率,其单位有瓦特和千瓦() 25.一条马路上路灯总是同时亮,同时灭,因此这些灯都是串联接入电网的。() 26.通常照明电路中灯开得越多总的负载电阻就越小。() 27.短路状态下,电源内阻为零压降。() 28.当外电路开路时,电源的端电压等于零。()

2012年7月自考《社会保障学》试题和答案07484

2012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保障学试题和答案 (课程代码07484) 重要提示: 1、本试卷共5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应考者必须在“答题卡”上按要求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失业保险条例》对失业保险金的给付期限作出了明确规定。根据失业者失业前单位和个人累计缴费时间5--10年,失业后可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最长期限为 A.6个月B.12个月 C.14个月D.18个月 2、医疗社会保险与商业医疗保险从保障方式来说,二者之间是 A.互助关系B.对立关系 C.互补关系D.替代关系 3、社会医疗保险首先要考虑的是国民的最低或最基本的医疗需求,这体现了 A.强制性原则B.公平性原则 C.保障性原则D.普遍性原则 4、现代社会工伤社会保险制度建立和发展的基本原则是 A.补偿不究过失原则B.补偿追究过失原则 C.差别费率原则D.完整补偿原则 5、颁布世界第一部《工伤灾害赔偿保险法》是在 A.1828年的英国B.1884年的德国 C.1948年的英国D.1948年的法国 6、在劳动危险损失前提下发挥作用的保障制度是 A.社会保障B.社会福利 C.社会保险D.社会救济 7、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实行 A.企业保险B.社会保险 C.家庭保险D.企业保险+杜会保险 8、养老保险自动发生作用是在 A.法定范围内的老年人完全或基本退出社会劳动生活后 B.法定范围内的老年人完全退出社会劳动生恬后 C.法定范围内的老年人基本退出社会劳动生活后 D.法定范围内的老年人部分退出社会劳动生活后 9、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国发[1978]104号)规定,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的工人的退休条件是 A.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连续工龄满10年的 B.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0周岁,连续工龄满15年的 C.男年满65周岁,女年满55周岁,连续工龄满10年的 D.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0周岁,连续工龄满10年的 10、在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中,可称为第二层次的养老保险是 A.基本养老保险B.企业补充养老保险 C.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D.社区性养老保险 11、日本雇佣保险制度规定,基本补助的给付期限是 A.参加保险时问在1年以下的,无论年龄大小,一律是60天 B.参加保险时间在1年以下的,无论年龄大小,一律是90天

流体两套试题试题及答案

一、简答题 1. 简述空化与空蚀对泵性能的影响,并在下图中标出泵不发生空化的区域。 二、填空 1. 风机全压是1250 Pa ,出口处动压是60 Pa ,则该风机的静压是 Pa 。 2. 某泵58=∞T H m ,滑移系数是0.86,流动效率是0.92,则=T H m ,=H m 。 3. 某水泵机械效率是0.95,容积效率是0.92,流动效率是0.9,则该泵的总效率是。 4. 试说明欧拉方程的能量意义;并根据欧拉方程分析轴流泵的扬程低于离心泵的原因。 5. 某双吸单级风机的流量是150m 3/s ,转速是1450rpm ,全压是3320Pa ,则该风机的比转 数是。 6. 某泵的比转数是103,当转速减小20%时,该泵的比转数是。 7. 某风机输送密度为0.8kg/m 3的烟气时轴功率是350kW ,那么输送密度为1.2kg/m 3的空气 时轴功率是kW 。 三、计算题 1. 有一离心式风机,其叶轮尺寸如下:叶轮出口直径是2600D mm =,出口宽度是 2150b mm =,转速n = 2900r/min ,0230a β=,叶轮入口处的气流径向流入叶轮,空气密度为3 1.2/kg m ρ=,试计算: 1)当流量为104m 3/h 时,叶轮的相对速度w 2和绝对速度v 2;并试按比例画出无量纲的出口速度三角形(u2/u2=10cm),并标注v 2/u 2,w 2/u 2,u 2/u 2,v u2/u 2,v r2/u 2,w u2/u 2,w r2/u 2,及安装角2a β。 2)无限多叶片叶轮的理论全压T p ∞。 3)无限多叶片叶轮的反作用度,并以反作用度说明当前叶轮的叶片形式;(且在所绘制的速度三角形中,标出反作用度+3p ) 4)设叶片数z = 12, 求滑移系数 μ。

工程数学练习题(附答案版)

(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 设四阶行列式 b c c a d c d b b c a d d c b a D = ,则=+++41312111A A A A ( ). A.abcd B.0 C.2 )(abcd D.4 )(abcd 2. 设(),0ij m n A a Ax ?==仅有零解,则 ( ) (A) A 的行向量组线性无关; (B) A 的行向量组线性相关; (C) A 的列向量组线性无关; (D) A 的列向量组线性相关; 3. 设8.0) (=A P ,8.0)|(=B A P ,7.0)(=B P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事件A 与B 互不相容; B.B A ?; C.事件A 与B 互相独立; D.)()()(B P A P B A P += Y 4. 从一副52张的扑克牌中任意抽5张,其中没有K 字牌的概率为( ). A.5525 48C C B.52 48 C.5 54855C D.555548 5. 复数)5sin 5(cos 5π πi z --=的三角表示式为( ) A .)54sin 54(cos 5ππi +- B .)54sin 54(cos 5π πi - C .)54sin 54(cos 5ππi + D .)5 4sin 54(cos 5π πi -- 6. 设C 为正向圆周|z+1|=2,n 为正整数,则积分 ?+-c n i z dz 1)(等于( ) A .1; B .2πi ; C .0; D .i π21 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18分) 1. 设A 、B 均为n 阶方阵,且3||,2|| ==B A ,则=-|2|1BA . 2. 设向量组()()() 1231,1,1,1,2,1,2,3,T T T t α=α=α=则当t = 时, 123,,ααα线性相关. 3. 甲、乙向同一目标射击,甲、乙分别击中目标概率为0.8, 0.4,则目标被击中的概率为 4. 已知()1,()3E X D X =-=,则2 3(2)E X ??-=??______.

07社会保障学试题及答案.doc

2013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保障学试题 (课程代码0748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于【A】 A.20世纪50年代初期 B. 20世纪60年代初期 C.20世纪70年代初期 D .20世纪80年代初期 2、西欧、北欧福利国家实施普遍福利政策的理论依据是【A】 A.民主社会主义学派的许多观点和主张 B.自由主义学派的许多观点和主张C.中间道路学派的许多观点和主张 D.凯恩斯主义学派的许多观点和主张 3、社会保障机构依法强制缴费义务主体参加社会保障,履行法定缴费义务,强化有关主体的法律责任,对违反者给予制裁等,遗体现了【C】 A.基金的共济性 B.基金的公益性 C.基金的强制性 D.基金的共担性 4、社会统筹模式与个人账户相结合模式的优点是【D】 A.具有很强的社会财富再分配功能 B.具有很强的社会财富初次分配功能 C.能够提高个人的积极性 D.具有共济性,还能调动个人积极性 5、世界上第一部社会保险立法是【A】 A.《疾病保险法》 B.《劳工伤害保险法》 C.《残废和老年保险法》 D.《失业保险法》 6、全民福利型的社会保险制度贯彻【B】 A.选择性原则 B.普遍性原则 C.强制性原则 D.盈利性原则 7、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养老保险给付条件都属于【D】 A.单一型 B. 双项型 C. 结构型 D.复合型 8、多数国家对被保险人本人享受的养老金有【C】 A.最底限额 B. 最多限额 C.最高限额 D.最小限额 9、由于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瑞典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由【C】 A.建立之初的给付H年龄规定为60岁,提高到65岁 B.建立之初的给付年龄规定为60岁,提高到66岁 C.建立之初的给付年龄规定为60岁,提高到67岁 D.建立之初的给付年龄规定为60岁,提高到68岁 10、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真正开始的标志是国务院于1986年颁布的【B】 A.《国营企业职工失业保险暂行规定》 B.《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 C.《救济失业工人暂行办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侧》 11、1978年在前苏联阿拉木图召开的有关初级医疗服务的国际会议提出,实现“人人享医疗保健“目标的年份是【C】 A.1998年 B.1999年 C.2000年 D.2001年 12、医疗社会保险属于【A】 A.短期的、经常性的保险 B.长期的、经常性的保险

机械制造工程训练选择题+答案

选择题 1.洛氏硬度值的正确表示方法为(C)。 (A) HRC55 (B) HRC55kg /mm 2 (C) 55HRC (D)55HRC kg /mm 2 2.下列工件中适宜用铸造方法生产的是( A )。 (A)车床上进刀手轮(B)螺栓(C)机床丝杠(D)自行车中轴 3.在能够完成规定成形工步的前提下,坯料加热次数越多,锻件质量( B )。 (A)越好(B)越差(C)不受影响 D.容易锻造 4.制造模样时,模样的尺寸应比零件大一个(C )。 ( A)铸件材料的收缩量 ( B)机械加工余量(C)铸件材料的收缩量+机械加工余量 (D)铸件材料的收缩量+模样材料的收缩量 5.焊接电流过大时,会造成(C)。 (A)熔宽增大,熔深减小(B)熔宽减小,熔深增大 (C)熔宽和熔深都增大(D)熔宽 减小,熔深减小 6.在车床上钻孔,容易出现( B) (A)孔径扩大(B)孔轴线偏斜(C)孔径缩小 (D)孔轴线偏斜+孔径缩小 7.薄壁套筒零件,在磨削外圆时,一般采用(C) (A)两顶尖装夹(B)卡盘装夹(C)心轴装夹(D) A、B、C 中任一种 8.高速钢车刀不能进行高速切削的原因是( B )。 (A) 硬度不高 (B) 热硬性不高 (C) 强度低 (D) 塑性差 9.磨锥体工件一般采用(C) (A)平面磨床(B)平面磨床加上头架(C)外圆磨床 (D)无心磨床

10.回转工作台的主要用途是加工(B)。 (A)等分的零件(B)圆弧形表面和圆弧形腰槽 (C)体积小、形状较规则的零件(D)便于装 夹 11.锯切厚件时应选用(A) (A)粗齿锯条(B)中齿锯条(C)细齿锯条(D)任何锯条 12.数控机床的 F 功能常用 ( )单位(B)。 (A) m/min (B) mm/min 或 mm/r C) r/m (D) mm/s 13.数控车床与普通车床相比,在结构上差别最大的部件是(D) (A)刀架(B)床身(C)主轴箱(D) 进给传动 14.在( )状态下,可通过 NC 控制机操作面板下的键盘把数据送入 NC 控制机中,所送的数据均能在荧光屏上显示出来。 ( C ) (A)编辑(B)自动(C)手动数据输入(D)点动 15. M03 指令表示铣刀。(B) (A)逆时针旋转(B)顺时针旋转(C)冷却液开(D)冷却液关 16.电火花加工,可以加工的材料有(D)。 A. 硬质合金 B. 不锈钢 C. 淬火钢 D. 任何导电的金属材料 17.与主轴同步旋转,并把主轴转速信息传给数控装置的为(C) (A)反馈系统(B)运算器(C)主轴脉冲发生器(D)同步系统 18.在钢和铸铁工件上攻相同直径的内螺纹,钢件的底孔直径应比铸铁的底孔直径(D) (A)大(B)稍小(C)一样(D)稍大 19.数控机床加工零件时是由( )来控制的(A)。 (A)数控系统(B)操作者(C)伺服系统 (D) 反馈系统

社会保障学模拟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制度起源于( C )。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法国 2、社会救助的给付标准一般为(A )。 A.当时当地的最低生活水平 B.低于当时当地的平均生活水平 C.当时当地的平均生活水平或略高于当时当地的平均生活水平 D.高于当时当地的平均生活水平 3、在国际术语中,“职业伤害”一般用来代替( A ) A、工伤 B、职业病 C、工人灾害 D、因工致残 4、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核心部分是(C ) A、社会救助 B、社会福利 C、社会保险 D、社会优抚 5、以下不属于社会福利基金的是( B ) A、老年人福利基金 B、工伤保险基金 C、教育福利基金 D、残疾人福利基金 6、军人保障是一种( C )的保障措施。 A、普遍性 B、个别性 C、综合性 D、盈利性 7、社会保险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 D )。 A、失业保险 B、工伤保险 C、医疗保险 D、养老保险 8、以下不属于社区服务内容的是( C ) A、医院定期为老年人检查 B、职业介绍 C、学历教育 D、接送孩子 9、我国下列法律中对社会保险有明确规定的是(C) A、《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10、我国职工因公死亡,丧葬费是按本企业的( D ) A、六个月的平均工资发放 B、五个月的平均工资发放 C、四个月的平均工资发放 D、三个月的平均工资发放 1、新加坡实行的是( C )的社会保障模式。 A、社会保险型 B、福利国家型 C、强制储蓄型 D、国家保险型 2、(A )是社会保障制度产生与发展的基础性影响因素。 A、经济因素 B、政治因素 C、道德因素 D、社会因素 3、新加坡养老保险的管理模式属于( B ) A、政府部门直接管理 B、政府监督下的自治机构管理 C、保险公司管理 D、保险基金公司管理 4、个人不用交纳社会保险费的是(C )。 A、失业保险 B、养老保险 C、工伤保险 D、医疗保险 5、在罗斯福总统的领导和主持下,1935年美国颁布了第一部(C) A、《社会保险法》 B、《保险法》 C、《社会保障法》 D、《社会救助法》 6、狭义的医疗保险是对( C )进行保险。 A、疾病预防 B、健康维护 C、医疗费用 D、残疾死亡 7、英国1601年颁发的( B )是西方最早的以法律形式确定的社会救助制度。 A、《国民救助法》 B、《济贫法》 C、《补充救助法》 D、《国民保险法》 8、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能体现社会保障的公平性特征。( C ) A、保障范围的公平性 B、保障待遇的公平性 C、保障水平的公平性 D、保障过程的公平性 9、我国医疗保险的最高管理机关是( B ) A、卫生部 B、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C、全国总工会 D、民政部 10、英国实行的社会救助制度采取(D) A、特困救助形式 B、严审受益人条件 C、本国公民享受制 D、贫困收入支持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一般来讲,失业保险基金的来源包括(ABCE ) A、政府财政拨款 B、用人单位缴费 C、劳动者个人缴费 D、社会捐助 E、基金的运营和经营收入 2、中国行使社会保障基金管理职能的主要政府职能部门有(ABC ) A、财政部 B、民政部 C、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D、教育部 E、卫生部 3、社会保险基金主要包括(ABCDE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