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绿色环保相关论文范文

农村绿色环保相关论文范文
农村绿色环保相关论文范文

农村绿色环保相关论文范文

摘要:环境污染不但使农村的生态环境恶化不断加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的经济发展,这必将影响新农村的建设进程,因此加强农村环境保护,避免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处于真空状态,是农村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也是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农村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环境保护

一、农村环境污染的来源及现状

一不合理的使用农药化肥造成污染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在经济观念上越来越重化肥,轻有机肥,化肥的大量使用改变了土壤原来的结构和特征,造成土壤板结,有机质减少;化肥中过量的重金属成分被农作物吸收并沉淀,危害人体健康;化肥中的废氮流失到农田之外,会使湖泊、池塘、河流和浅海水域生态系统营养化,导致水藻营养过剩,水体缺氧,水中鱼虾死亡。近年来我国不少江河湖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部分地区的营养化十分严重。化肥的不合理使用还直接污染着地下水源,使地下水的总矿化度、总硬度、硝酸盐、亚硝酸盐、氯化物和重金属含量逐渐升高。农药的大量使用同样对农业系统的生态平衡带来严重影响,而且对农产品和环境带来严重污染,一些有机化学药品会残留并积累在农产品中,致使人食用后在体内聚积并引发疾病。被有机化学药品污染的水难以净化,威胁人类饮用水的安全。农药的不合理使用,还会引起部分害虫产生抗药性,形成恶性循环。

二畜禽养殖污染

农村畜禽养殖多为无序分散状况,而且数量较多,大量畜禽粪尿未经任何处理就直接排放,极易造成环境特别是地下水污染。在人口密集的集约化饲养场,其规模和布局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没有注意避开人口聚集区,造成畜禽粪便还田的比例低,危害直接,不仅会带来地表水的有机污染,畜禽粪便中所含病原体也对人类健康造成一定威胁。

三城市垃圾和污染企业向农村转移,成为农村新的污染源

随着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不少城市将污染企业转移到环境保护薄弱的郊区或农村。同时,由于经济、技术的原因,一些乡镇企业在环保方面的投入太少,根本没有采取有力的环境保护措施,废水、废气等随意排放的现象非常普遍。即使出现被环保部门查处的企业,当地政府往往处于发展经济的考虑依然没有对其进行停产停业等治理,交点罚款则继续开业生产,造成农村水体和大气污染不断增加,环境质量不断下降。

四农膜污染

目前农膜覆盖技术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农膜覆盖栽培已成为我国农业生产中增产、增收的重要措施之一。但是由于局部使用量大、部分使用方法不当等原因,

其所产生的环境问题也日趋严重。农膜对环境的污染主要是两方面,一个方面是薄膜残片

在空中漂浮,使大气中固体残留物增加,致使农村的白色垃圾污染不断增加;另一方面是

农膜焚烧产生大量有害气体,不但污染大气环境,而且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极大。

五生活垃圾污染

随着农业产品在农民生活中不断增多,农村的生活垃圾已经由过去的菜叶、瓜果皮逐

渐被塑料袋、废旧电池、农药瓶等所代替,垃圾中的难降解有机物迅速增加。这些垃圾还

有大量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目前在农村,并没有建立有效的垃圾清运处理系统,这些

垃圾不能及时回收和有效处理,只能随意找个空地如公路旁、江河边、沟壑里等倾倒,任

其在自然条件下分化和分解,这些垃圾长期露天堆放产生了大量的氨、硫化物等有害气体,不仅严重污染了大气,而且在堆放腐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酸性和碱性有机污染物及重金属

会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严重污染。

六生活污水及养殖废水污染

由于多年的生活习惯,农村的人畜粪便、各种生活污水往往是任意排放,夏季里臭气

熏天、污水横流,苍蝇蚊子大量滋生,这也是造成农村传染病高发的主要原因。同时各类

养殖产生的废水也是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据统计,养殖一只猪产生的污水相当于7个人

生活产生的废水,而近几年,农村许多规模大、集约化的畜禽养殖的不断发展,养殖废水

的污染也日益突出。二、加强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实现可持续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

村建设

与城市系统、严密的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相比,我国目前农村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几乎是

一片空白。环境监测、环境监理和环境规划在农村难见身影,农民的环保意识不强。因此

要改变并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必须从城乡统筹发展的大背景、大框架来实现城乡统筹

发展,同时要提高认识,加强治理,强化监管。

一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环保意识

各级政府部门和环保职能部门要高度重视农村的环境保护宣传工作。一是通过全方位、大力度,贴近农民生产生活的宣传,使农民意识到各类污染的危害,认识到污染直接与自

身的生存环境和身体健康紧密相连,使其不断提高环保意识,避免只顾追求经济效益,以“杀鸡取卵、涸泽而渔”的方式发展经济,忽视了农村的环境保护。二是对重点农户进行

有组织的环境教育,开展星级文明户,科技示范户、绿色食品生产的各种专业户和种粮大

户为基础开展生态文明农户建设活动,引导农民在系统学习环保知识的基础上,掌握生态

农业技术,从事绿色食品开发,自觉保护生态环境。三是以污染防治和预防为主要内容,

组织乡镇企业法人学习污染防治基本知识,结合本单位实际进行整改,查找污染源,提出

减污治污措施。

二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绿色农业

绿色农业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发展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更是保护农村生态

环境的必然选择,要积极引导农民发展绿色农业、绿色养殖。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改变落

后的农业经营方式,调动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功能,对受损生态进行恢复和重建,对农田、林地和草地逐步实施优化的生态-经济-社会的人工生态设计,建立防灾减灾的监测预警系统,从源头和过程防治化学、生物化学物质的污染。发展绿色农业,一是禁止使用高度残

留农药和生长激素,改变传统的大量播撒氮肥的习惯,提倡使用是以各种农作物生长的小

剂量复合肥、有机肥,积极采用生物防治技术,推广平衡施肥、生态农业等农业新技术;

二是发展无公害农作物,从生产组织上按标准化、无公害化培育更多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进行集约化生产,确保农作物综合利用和农村生态环境的良好。发展绿色养殖,禽养殖实

现集约化、规模化,多用天然饲料和木包,养殖污染物治理达标。渔业养殖全部实现生态

养殖,研究开发优质饵料和科学投放方法,减少养殖过程中饵料浪费对水域的污染,同时

开发相应的养殖水域净化处理技术。

三建立农村环境保护责任制和长效机制

一是结合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建设,开展区域性的农村环境污染综合治理活动;二

是建立和完善各级政府对辖区农村环境保护的责任制,将环境质量和环境保护工作列入各

级政府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实行严格的考核、奖罚制度;三是建立农村环境保护长效管理

机制,把农村的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纳入当地政府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和长远规划,使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四统筹规划、改善农村生活环境

做好农村发展的统筹规划,彻底改善农民生存环境。要加快农村环卫设施的建设,做

好人畜粪便无害化处理,垃圾回收等工作。通过大力推广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资源的利用,

优化能源结构,推广普及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技术。加快普及户用沼气,以沼气池建

设推动改圈、改厕、改厨,引导和帮助群众切实解决住宅和畜禽圈舍混住问题,搞好农村

污水和垃圾处理,改善生活环境,推进农村文明卫生创建工作。

总之,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的今天,我们应当积极采取对策,把农村环境问题摆上议事日程,不走工业化“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要统筹考虑各种

利益关系,建立综合决策机制,把环境保护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努力使

农村向着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向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加快建设社

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在城乡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广大农村环境污染呈现出不断加剧的趋势,工业

点源、农村面源和生活污染纵横交错,给农村环境保护带来了巨大压力。农村环境污染已

严重威胁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社会的稳定。如何遏制并切实解决好农村环境持

续恶化问题,不仅是关系到新农村建设成败的重大问题,也是关系到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的重大问题。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环境污染问题探源对策建议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