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伤员急救措施

现场伤员急救措施
现场伤员急救措施

伤员急救措施

一、报警意识

1、要牢记伤亡急救电话是“120”;

2、报警时要沉着冷静,正确简洁,说清伤员所在地区或门牌号码;

3、说清是哪里受伤?伤势严重程度?

4、报警后迅速到路口等候急救车,并指引急救车去伤员伤害现场的道路;

5、报告公司生产安全部,并牢记向保险公司报案。

二、现场救护

现场救护就是事故现场采取一系列紧急有效措施,挽救伤员生命,防止伤情恶化,减轻疼痛,预防并发症,并迅速妥善地把伤员护送到医院。具体措施如下:

1保持伤员呼吸道通畅:

(1)、解除伤员口、鼻、咽、喉部的异物、血块、粘疾、呕吐物等。

(2)、解开伤员的衣领、腰带。

(3)、下颌骨骨折或脑伤深度昏迷的伤员,舌向后坠,阻塞咽喉部者,应采用下列方法使气道开放。

a.没有颈椎损伤的伤员可将颈部略微托起,使头部后仰,使气道开放。

b.抬起下颌骨使下齿列错位在上齿列的前方,同时使头部后仰,使气道开放。

c.拖出舌头用别针或丝线穿过舌头固定于衣扣上。

d.环甲膜穿刺或切开。

e.对呼吸、心跳停止的伤员应立即作心肺部位复苏术。

2、止血

(1)、点滴状出血,暗红色的静脉出血,前臂或小腿下方的鲜红色的、喷射状出血,一般用纱布绷带或干净衣物加压包扎即可止血;如加压包扎不能完全止住,可再将肘关节或膝关节绷扎并屈曲位。

(2)、前臂或小腿上1/3以上的出血,血管较大、较深,如加压包扎不止血,应尽量靠近伤口上方上止血带。如没有现成的止血带可用橡皮管或布带代替。用布带绷好打结后,在结下插入一小短棍,将布带旋转绞紧,绞紧的程度以伤口不再出血为度,然后将短棍固定在肢体上。止血带必须有显眼的标志并注明上止血带的具体时间。

3、包扎伤口

(1)、用灭菌纱布,洁净的毛巾、衣物、布类覆盖创面,外用布条包扎。创面大的烧伤用大块灭菌纱布或洁净的床单包扎,包扎时不要弄破创面的水疱。

(2)、颅脑伤用纱布或其它布类做成一个大于伤口的圆环,放在伤口周围,脑后包扎,以免颅骨骨折片在包扎时陷入颅内。开放性颅脑伤,伤口内除有颅骨碎片外,常有脑组织自伤口溢出,现场急救时,不能加压包扎或轻易取出骨碎片,可先用毛巾或纱布做成保护圈,套住膨出的脑组织,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类盖住脑组织,然后再用三角巾包扎,立即送医院。

(3)、胸部伤,若有开放性气胸(伤口有气体呼噜呼噜进出)

要包扎紧密,阻断气体从伤口进出。

(4)、多处,多根肋骨骨折的胸部伤。胸壁失去支持,不能有效的呼吸,对伤员的生命威胁很大。可用衣服、枕头、砂袋等压迫包扎于包侧,以避免浮动,现无适当物品可用,可将伤员侧卧在伤侧。

(5)、外露的骨折端不要还纳,如包扎过程中自行还纳,应在后文件中注明。

(6)、有内脏脱出的腹部伤害(多为小肠和大网膜)不要还纳脱出的内脏,可先用大块灭菌纱布盖好,再用凹形物(饭碗、水勺)扣上,(注意扣上的保护物不要加压在内脏上)或者用纱布,毛巾做成环形保护圈,再用绷带或三角巾将三包扎,以免内脏继续脱出。

4、止痛:颅脑伤或胸部伤慎用或忌用。

5、固定伤肢:

有骨折的或有严重软组织上的肢体要用夹板、木板、竹枝等将伤肢固定,固定应超越伤口的上下方关节,在没有可用物品时,可将上肢固定于胸前或固定于健侧枝体。

常见骨折的固定方法:

(1)、头部骨折:一般不需特殊固定,使头稍抬高,两侧放砂袋或枕头固定,避免转运途中头部晃动。

(2)、锁骨骨折:用绷带以“∞”字形绕两肩拉紧,在背部打使伤员两肩向后展。

(3)、肱骨骨折:在上臂处侧放一块大小合适的夹板,加热后在前臂骨折上、下两端绑牢,使伤肢屈曲于胸前,再将前臂吊在胸

3 / 11

前。

(4)、前臂骨折:用两块大小合适的夹板,放在前臂内外两侧,上下两头扎牢固定,屈肘90°用悬带吊起。

(5)、大腿骨折:将一块自腋窝到脚跟长的夹板放在伤肢外侧,再用一块自腹吸沟到脚跟前的夹板放在伤肢内侧,(亦可用外侧一块夹板,而内侧以健肢代替夹板)加垫后依次在腋下、臀部、骨折上下端、膝下、脚跟处用布带缠紧大结。如无夹板,可将伤肢绑在健肢上。

(6)、小腿骨折:取长度从脚跟至大腿相等的夹板两块放在伤腿的内、外侧,从打腿至踝部分几处布带结扎固定。亦可用健肢固定。

(7)、脊柱骨折:伤情多较严重,严禁乱搬动。必须搬动时,要由2-3人同时抬起伤员的头、肩、腰、腿,以防脊柱弯曲,损伤脊髓,然后小心地将伤员俯卧于硬板担架上,用三角巾固定。如果有颈椎骨折,必须在有一人牵引并固定头部的同时,将伤员仰卧在担架上,头部两侧必须加垫固定,防止晃动。

6、防止休克:

可强刺激(针刺)人中,十宣、淌象、列缺等穴位兴奋循环,呼吸作用。

7、保存好断离的组织:

伤员断离的肢体,指、趾、耳、鼻等用灭菌纱布或干净布包好。如可能,将之放在冰上(不要放在冰内,以免冻伤)、注明受伤

时间,随同伤员送往医院。

8、搬运方法:

(1)、单人徒手搬运

a.扶行法:能行走,伤势较轻的。

b.抱持法:不能行走,但神志清楚,以右手托住伤员背部,将上身扶起,使其一手勾住救护人员颈部,救护人员再用左手托住伤员颈部,救护人员再用左手托住伤员大腿,将伤员抱起。

(2)、双手徒手搬运:

a.椅托式:两人各一手伸入伤员大腿之下相互紧握,另一手彼此搭于肩上,支托伤员背部。

b.平托式:两人同时在伤员一侧,一人用手臂抱住其颈肩部,另一人用手臂托住臀腿部,平行前行。

(3)、脊柱损伤者搬运:与脊柱骨折固定方法相同。

9、单人徒手心肺复苏

(1)、基本概念:

a.心肺复苏:对呼吸、心跳停止者,施以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等急救;为其补充氧气、维持血液循环。进行恢复其呼吸、心跳。

b.目的:挽救生命的同时,尽可能恢复脑功能(简述心、脑、肺关系,强调分秒必争)。

(2)、主要方法:

A、畅通气道:a.指掏法:口腔异物清除;b.抬颌仰头:舌

5 / 11

后坠(昏迷病人);c.膈下上腹部推压:气道梗阻(体位)。

B、人工呼吸:

a、判断呼吸:一看、二听、三感觉(3—5秒)。

b、吹气途径:口对口、口对鼻(防漏气)。

c、吹气量、时间:800—1200m1/口,1—1.5/口(1.5—2/口)。

d、吹气数:心跳不明或停止时:吹气两口或四口;心跳存在时:12口/分。

C、胸外心脏按压:

a、判断:劲动脉(双侧)。

b、位置:体位:水平仰卧(硬板);体表按压位置:胸骨下1/2(一点二指三掌根)。

c、姿势:双臂垂直(上身力量)下压3.8—5公分。

d、按压次数:无呼吸时:15次吹气两口,4次/分;有呼吸时:80—100次/分。

(3)、操作规成:

a、判断意识(十秒)

b、呼救(不能丢下伤员)

伤员:水平仰卧位(硬板上)、翻身11

c、调整体位:

抢救者:跪、站伤员肩侧。

d、打开气道(抬颌仰头)。

有无

e

、判断呼吸(3—5秒)

f、人工呼吸(吹气两口)不通膈上下腹部推压。

(12口/分)

g、判断脉搏(10秒、双侧)。

h、胸外心脏按压:根据检查结果、规范抢救1分钟再判断,

以后每抢救3-5分钟判断一次。

①、无意识、无呼吸、有心跳:单纯人工呼吸12口/分。

②、无意识、有呼吸、无心跳:单纯胸外按压80-100次/分。

③、无意识、无呼吸、无心跳:吹气两口,按压15次;4次/分。

④、无意识、有呼吸、有心跳:恢复体位送医院。

三、施工现场常见急症的急救处理方法。

(一)、创伤的处置方法

创伤可分为闭合性创伤和开放性创伤两类,前者受伤部位皮肤与黏膜完整,没有开放伤口或外出血,包括挫伤、扎伤等;后者受伤部位的皮肤黏膜破裂而有开放伤口及外出血,并伴有深组织损伤,包括割伤、刺伤、裂伤等。对创伤处理的原则是:对大量出血的患者,宜首先采取止血方法;对切割伤、刺伤等小伤口,若能挤出少量血液反而能排出细菌和尘垢;对伤口宜用清洁的水洗净,对无彻底清洁的伤口,须用清洁的布覆盖其表面,不可直接用棉花、卫生纸覆盖。

7 / 11

1、割伤:

浅的伤口用温开水或生理盐水冲洗拭干后,以碘酒与酒精消毒、止血,或以“好得快”喷雾剂喷于伤口,然后包扎,一般多能较好痊愈。对较小的伤口外用“创可贴”即可。对较深的伤口,应立即压迫止血,宜速到医院进行清创术,视伤情而缝合修补。刀伤伤口不可涂抹软膏之类的药物,以利伤口愈合。

2、刺伤:

宜先将伤口消毒干净,用仔细灭过菌的针及镊子,将异物取出消毒后包扎伤口。异物留在体内易化脓感染,对伤口小,出血少者,宜在伤口挤压出一些血液比较好。指甲的刺伤不易处理,应先将指甲洗净剪成V形口,将刺拔出,或到医院处理。若被针、金属片等刺伤而留在体内,应到医院在X光下取出。深的伤口可能有深部重要组织损伤,常并发感染,可用抗炎药物治疗。不洁物的刺伤要预防破伤风的发生,宜到医院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3、挫伤:

钝力打击所致的皮肤和皮下软组织损伤,皮肤无裂口,伤部青紫,皮下瘀血、肿胀、压痛。轻者可用伤湿止痛膏外贴受伤区。对腹部挫伤及头部挫伤,应考虑有无深部血肿或内脏损伤出血,宜到医院观察诊断。

4、扭伤:

扭伤常发生在踝部、腰部、颈部及手腕等处。扭伤的一般处理原则是让患者安定情绪,固定受伤部位,用冷湿布敷盖患处。手足扭伤

者可抬高患部;颈部、腰部扭伤者在搬运时不可移动患部。扭伤常伴有关节脱位或骨折,宜到医院诊疗。另外,扭伤后无论轻重,不可立即洗澡、按摩,须观察1周后视情况而定。扭伤常用的治疗方法有局部封闭(0.25~0.26%普鲁卡因)、药物外敷内服、理疗等。

(二)、烧伤的急救方法

现场急救是治疗烧伤的起点,其要领可概括为:一灭、二查、三防、四包、五送。

一灭:即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迅速灭火,使伤员不再受伤,除去热源就可使伤员烧少点,烧浅点、烧轻点。

二查:检查全身状况有无合并损伤,如有其他损伤要注意采取相应措施。

三防:防休克、防窒息、防创面感染。疼痛可服止痛药,口渴可饮少量淡盐水。呼吸道烧伤,要清除异物,保持呼吸畅通,同时要注意保护创面,防止污染。

四包:用较干净的衣物,把创面包裹起来防止再次污染,在现场,除化学烧伤外,一般不对创面处理,尽量不弄破水泡,冬天要注意创面保温。

五送:迅速离开现场,把伤员送往医院。]

轻度烧伤的处理:

剃去烧伤部位和附近的毛发,剪去指(趾)甲,除去异物和已剥落的表皮,用自来水或生理盐水冲洗,然后将烧伤部位浸泡在冷水中,无法浸泡的部位,可用浸有冰水的毛巾湿敷,并要反复更换,直到疼

9 / 11

痛消失为止。创面上不要涂红药水、紫药水等带颜色的药。如果皮肤有水疱,要用消毒敷料敷盖;不要弄破或引流水疱,防止感染。创面可涂一些收敛消炎止痛药,如獾油、清凉油、烧伤油等,创面大,可包扎;创面小,亦可用暴露疗法,但冬季要注意保暖,屋内防尘,以免感染。浅表层烧伤面积广泛时也要引起高度重视;电烧伤、脸烧伤、手脚烧伤以及生殖器烧伤应视为严重烧伤,必须去医院治疗。

(三)、中暑的急救方法

首先应将病人迅速移到通风较好的荫凉地方,解开衣扣、让病人平卧、用冷水毛巾敷其头部、扇风扇、并给予清凉饮料。轻型病人可服食仁丹、十滴水,也可采用针刺疗法。针刺大椎、委中、合谷或曲池、百会、人中等穴位。对较重病人要进行降温。先用10~15℃的搽身,然后逐步降低水的温度,可在大血管处放些冰块。为使体内余热更快散失,在用冷水降温的同时,用扇子扇病人,或用电风扇,以增加空气对流,并适当补充水分和无机盐类。如病人能饮水,可给喝凉盐开水或清凉饮料;不能饮水者,静脉输入生理盐水。必要时要及时送往医院。

(四)、触电的急救方法

如果施工现场有人触电,不要紧张、不要观望,首先要尽快去切断电源。若闸盒离得近,要立即断开,如果一时找不到闸盒的位置,使用干燥的木棍、竹竿、塑料棍、PVC管等随手可以找到的绝缘工具,用力将电线拨离。千万不要用金属或潮湿的东西接触伤员,以免自己也触电。假如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东西,或者伤员的手死死的抓住

电线,可用电工绝缘钳或带木把的斧子,将电线剪断或砍断。有时触电伤员倒在潮湿的地方,救护的人要注意穿上胶鞋或站在于木板或凳子上,因为金属和潮湿的东西都是传电的。伤员离开电源后,要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及心脏挤压,同时立即设法尽快请医生前来或送医院治疗。

(五)、酸碱伤眼的急救方法

酸碱一旦进入眼睛,其腐蚀作用极快尤其是氨水、生石灰、几分钟可引起严重后果,(项目部常见有草酸,用于外墙砖清洗)。必须争分夺秒,在最短的时间内洗掉,不能等上医院、坐失自救机会。自救的方法是就近取水,充分冲洗伤眼,最好用水盆冲洗,将脸浸入水中,用手将上下眼皮扒开,同时用力睁大眼睛,头在水中左右晃动,使进入眼睛里的酸或碱迅速被水冲掉,冲洗要彻底。一般至少冲洗10分钟左右,然后到医院进一步处理。

重庆一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骏逸·新视界项目部

二OO四年五月十日

11 / 11

现场救护程序及原则

现场救护程序及原则 一、迅速判断事故现场的基本情况 在意外伤害、突发事件的现场,面对危重病人,作为“第一目击者”首先要评估现场情况,通过实地感受,眼睛观察、耳朵听声、鼻子闻味来对异常情况做出初步的快速判断。 1.现场巡视 (1)注意现场是否对救护者或病人造成伤害。 (2)引起伤害的原因,受伤人数,是否仍有生命危险。 (3)现场可以利用的人力和物力资源以及需要何种支援,采取的救护行动等。 必须在数秒钟内完成。 2.判断病情 现场巡视后,针对复杂现场,需首先处理威胁生命的情况,检查病人的意识、气道、呼吸、循环体征、瞳孔反应等,发现异常,须立即救护并及时呼救“120”或尽快护送到附近急救的医疗部门。 二、呼救 1.向附近人群高声呼救 2.拨打“120”急救电话 (1)电话中应说明:伤员人数、大概病情及本人的姓名、身份、联系方法。(2)发现伤员所在的确切地点,尽可能指出附近街道的显著标志。 (3)病人目前最危重的情况,如昏倒、呼吸困难、大出血等。 (4)现场已采取的救护措施,如止血、心肺复苏等。 注意:不要先放下话筒,要等救援医疗服务系统调度人员先挂断电话。急救部门根据呼救电话的内容,应迅速派出急救力量,及时赶到现场。 三、排除事故现场潜在危险,帮助受困人员脱离险境 四、交通事故需保护事故现场 在事故现场周围放置三角形警告标识,指派专人指挥交通。 将出事汽车引擎关闭,拉紧手刹,并用石块固定车轮。 禁止用火或抽烟。即使夜间,也只能凭手电筒或车灯处理事故现场。 一般不随意把伤员移出事故现场,但若伤员处于潜在危险之中或伤情急迫,应迅速施救,伤员出事位置要作标记。 巡查四周有无被撞击而抛出车外的人,若有,应妥善处置。 切勿接触有电流、电线的车辆及物体。 小心保管伤员的财物,清点登记,并找旁证人签字。 五、伤情检查及伤员分类 1.伤情检查 要有整体观,切勿被局部伤口迷惑,首先要查出危及生命和可能致残的危重伤员。 ①生命体征 判断意识——呼唤伤员,轻拍其肩部,10秒钟内无任何反应可视为昏迷。如表情淡漠,反应迟钝,不合情理的烦躁都提示伤情严重。 对意识不清者不要随便翻动,以免加重未被发现的脊柱或四肢骨折。 判断脉搏——触摸颈动脉,判断心跳是否存在,是否变得快而弱。(小儿触摸

高处作业现场应急急救演练

施工受伤现场应急急救演练方案 编制: 审批: 清远恒达电力发展有限公司

施工受伤现场应急急救演练方案 一、演练的目的: 为了防止高处作业中受伤人员的紧急救护,避免颈椎、腰椎受伤人员在救护过程中,因救护方法不当,造成二次伤害,以及胳膊、腿部骨折的救护方法,通过救护知识的培训和桌面演练,提高大家的应急救护知识,最大限度地减轻受伤者伤害程度。 二、演练策划: 此次演练,配电二班进行演练,情景模拟发生事故,虚拟受伤人员,演练现场急救的方法,提高参与人员的现场应急能力和急救知识,提高公司组织应急急救的相关能力。 三、演练组织: 1、成立演练机构: 1)、由安质部经理吴伯安负责组织开展演练和评估演练结果。 2)、安全员钟尚文负责编制演练方案,参与演练,总结演练经验。 3)、配电二班由陈伟锋负负责组织人员进行高处作业事故急救演练。 工程部挑选演员,扮演事故中的受伤者、救护者。 2、演练后的经验总结:由参演班组通过演练活动,总结演练经验,公司汇总 总结。 四、演练步骤: 1、员工培训教育:施工作业发生受伤事故后,现场人员解救受伤者的知识, 相关救护知识的培训以及特殊情况下如何报警,向谁报警。 2、演练形式: A、演练:模拟事故现场,采用问答方式,现场人员如何采取措施救助受伤者。

3、对演练和模拟演练,进行评价,总结经验。 五、演练模拟事故场景: 1、模拟高处作业 某天配电二班一名电焊工站在梯子上(高2米)焊接管架上部管托,由于没有专人看护,其在焊管托时,身体突然失去重心,造成梯子侧滑人员掉下,造成腿部受到伤害。 六、本次演练的总结 1)、取得的效果: 此次演练过程中,参加人员能够服从指挥、紧急有序的进行应急救援,整体演练效果较好,通过本次高出作业坠落的演练工作,提高了工人在高处作业现场发生坠落事故的应变能力,掌握了如何判断伤者伤势,如何救治伤者,如何报警,增强了员工的安全意识和现场应急急救的能力,达到了一定的目的,这与公司领导的重视,大家的积极参与是分不开得。 2)、存在的问题: A、演练中部分员工认为是演练,不够认真和严肃,思想认识上有差距。 B、演练中的急救用具不齐备,演练的场景不够真实,准备还不够充分。 C、演练中暴露部分员工的应急急救知识不扎实,含糊不清。 3)改进与建议 A、演练前,一定要做好员工的应急急救知识的培训,让每一位员工了解现场急救知识的要点,提高员工应急急救技能。 B、尽量配齐演练中所用的急救物品,使演练接近真实。 C、对演练中存在的问题,演练后要及时指出,使大家明白错在那里,如何避免 犯错或少犯错误。

事故现场急救方法

事故现场急救方法 事故现场急救方法1、判断生命体征变化(1)瞳孔不等大,或扩大表明有严重的脑部损伤;(2)呼吸不规则、呼吸困难,呼吸停止表明有脑损伤或高位颈椎损伤、胸部外伤、呼吸道梗阻;(3)脉搏弱,或摸不到表明出血多,损伤严重,处于休克状态;(4)神志不清表明有脑损伤或休克,病情危重。 2、对重要脏器损伤的判断 (1)脑损伤、头部出血或血肿,意识不清,瞳孔改变;(2)四肢骨折、肢体肿胀、畸形,活动受限。(3)胸部损伤胸部有伤口或擦伤,胸廓变形,呼吸困难;(4)脊柱骨折脊柱畸形,四肢瘫痪(颈椎)或双下肢瘫痪(胸腰椎);(5)腹部损伤腹痛、压痛、肝区、脾区叩击痛,休克; 3 .交通伤现场急救程序(1)正确判断伤情和受伤部位;(2)注意正确的搬动伤员方法,保护脊柱和骨折肢体;(3)按先救命,后救伤的原则,先心肺复苏,后处理受伤部位;(4)迅速止血,包扎伤口,固定骨折;(5)尽快转送医院。 触电事故的现场急救方法: 1、迅速解脱电源:发生触电事故时,切不可惊慌失措,束手无策,首先要马上切断电源,使病人脱离电流损害的状态,这是能否抢救成功的首要因素,因为当触电事故发生时,电流会持续不断地通过触电者,从影响电流对人体刺激的因素中,我们知道,

触电时间越长,对人体损害越严重。为了保护病人只有马上切断电源。其次,当病人触电时,身上有电流通过,已成为一带电体,对救护者是一个严重威胁,如不注意安全,同样会使抢救者触电。所以,必须先使病人脱离电源后方可抢救。使病人脱离电源的方法有很多: a、出事附近有电源开关和电源插头时,可立即将闸刀打开,将插头拨掉,以切断电源。但普通的电灯开关(如拉线开关)只能关断一根线,有时不一定关断的是相线,所以不能认为是关断了电源。 b、当有电的电线触及人体引起触时,不能采用其他方法脱离电源时,可用绝缘的物体(如木棒、竹杆、手套等)将电线移掉,使病人脱离电源。 c、必要时可用绝缘工具(如带有绝缘柄的电工钳、木柄斧头以及锄头等)切断电源。总之,在现场可因地制宜,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快速切断电源,解脱电源时,有两个问题需注意: ①、脱离电源后,人体的肌肉不再受到电流的刺激,会立即放松,病人可自行摔倒,造成新的外伤(如颅底骨折),特别在高空时更是危险。所以脱离电源需有相应的措施配合,避免此类情况发生,加重病情。 ②、解脱电源时要注意安全,决不可再误伤他人,将事故扩大。 2、简单诊断:解脱电源后,病人往往处于昏迷状态,情况不明,故应尽快对心跳和呼吸的情况作一判断,看看是否处于"假死"状态,因为只有明确的诊断,才能及时正确地进行急救。

现场急救目的与原则

一、现场急救目的与原则: 急救的目的 保存生命──恢复呼吸、心跳、止血、救治休克。 防止伤势恶化──处理伤口、固定骨部。 促进复原──避免非必要的移动、小心处理、保持最舒适的坐/卧姿势、善言安慰。 急救的原则: 1、沉着大胆,细心负责,分清轻、重、缓、急,果断实施救治方法。 2、先处理危重病人,再处理较轻病人;在同一患者中,先救治生命,再处理局部。 3、观察现场环境,确保自己和伤者的安全。 4、充分运用现场可供支配的人力、物力来协助急救。 二、怎样拨打急救电话(120) 呼救电话应简单明了,语言精炼、准确,无关的话不要说,以免耽误宝贵的时间。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 1、病人或伤员姓名、性别、年龄。 2、病人或伤员致伤(病)原因及目前最危急的状况。(如昏倒在地、呼吸困难、大出血等,发病的时间、过程,用药情况,过去病史及与本次发病有关的因素) 3、病人或伤员目前所处的详细地址、电话,最好选择有明显醒目标志处。(呼救后应派人在路口等候救护车) 4、及时清除楼梯、过道上影响搬运病人的杂物。 5、意外灾害事故、突发事件等造成有成批伤病员时,要说明伤害性质,如中毒、车祸、溺水、触电等,同时要说明受伤人数、候车地点、呼救人的姓名身份。 三、现场急症之——中暑 中暑的原因和表现 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除了高温、烈日曝晒外,工作强度过大、时间过长、睡眠不足、过度疲劳等均为常见的诱因。 根据临床表现的轻重,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而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渐进的。 中暑症状-1 ★先兆中暑症状 高温环境下,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 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 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补充水和盐分,短时间内可恢复。 ★轻症中暑症状 除头晕、口渴外伴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等表现或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 体温往往在38度以上。 如及时处理,往往可于数小时内恢复。

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的急救措施

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的急救措施 (一)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的急救措施 在事故现场,化学品对人体可能造成的伤害为:中毒、窒息、化学灼伤、烧伤、冻伤等。必须对受伤员人进行紧急救护,减少伤害。 现场急救注意事项 1、进行急救时,不论患者还是救援人员都需要进行适当的防护。这一点非常重要!特别是把患者从严重污染的场所救出时,救援人员必须加以预防,避免成为新的受害者。 2、应将受伤人员小心地从危险的环境转移到安全的地点。 3、应至少2~3人为一组集体行动,以便互相监护照应,所用的救援器材必须是防爆的。 4、急救处理程序化,可采取如下步骤:先除去伤病员污染衣物------然后冲洗------共性处理------个性处理------转送医院。 5、处理污染物。要注意对伤员污染衣物的处理,防止发生继发性损害。 一般急救原则 对受到化学伤害的人员进行急救时,几项首先要做的紧急处理是:1、置神志不清的病员于侧位,防止气道梗阻,呼吸困难时给予氧气吸入。 2、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心脏停止者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挤压。 3、皮肤污染时,脱去污染的衣服,用流动清水冲洗;头面部灼伤时,

要注意眼、耳、鼻、口腔的清洗。 4、眼睛污染时,立即提起眼脸,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5、当人员发生冻伤时,应迅速复温。复温的方法是采用40℃~42℃恒温热水浸泡,使其在15~30分钟内温度提高至接近正常。在对冻伤的部位进行轻柔按摩时,应注意不要将伤处的皮肤擦破,以防感染。 6、当人员发生烧伤时,应迅速将患者衣服脱去,用水冲洗降温,用清洁布覆盖创伤面,避免伤面污染;不要任意把水疱弄破。患者口渴时,可适量饮水或含盐饮料。 7、口服者,可根据物料性质,对症处理;有必要进行洗胃。 8、经现场处理后,应迅速护送至医院救治。 记住:口对口的人工呼吸及冲洗污染的皮肤或眼睛时要避免进一步受伤。 (二)实验室一般性伤害的应急措施 实验室里经常要装配和拆卸玻璃仪器装置,如果操作不当往往会造成割伤;高温加热可能造成烫伤或烧伤;因接触各类化学药品容易造成化学灼伤等。所以,师生不仅应该按要求规范实验操作,还要掌握一般的应急救护方法。 1、实验室里设有急救箱,箱内备有下列药剂和用品 (1)消毒剂:碘酒、75%的卫生酒精棉球等。 (2)外伤药:龙胆紫药水、消炎粉和止血粉。 (3)烫份药:烫伤油膏、凡士林、玉树油、甘油等。

急性化学物中毒分析及现场救护原则示范文本

急性化学物中毒分析及现场救护原则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急性化学物中毒分析及现场救护原则示 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接触化学物 质的机会和品种日益增加。目前世界市场上可见的化学品 多达200万种,其中至少有6-7万种常见于工农业生产和 人民生活中,新化学物质也以每年近2万种的速度增加大 约有近1千多种要投入市场使用。这样在化学品生产、运 输和使用过程中有多种因素可导致化学品有毒有害物逸散 造成人员急性中毒事故的发生。有资料显示,全世界每年 要发生200多起较严重的灾害性急性化学物中毒事故,给 人类的生命安全和赖以生存的大自然生态平衡带来极大的 危害。为了有效地防止和消除化学品毒性隐患根源,保护 人员的身体健康,凡事故发生时现场人员能就地、就便、

及时正确地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即切断毒源、自救互救、就可以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中毒,减轻中毒伤害,为专业防毒救护赢得宝贵时机。 1、造成急性化学物中毒的原因 具有急性毒作用的化学性毒物,在正常生产、正规操作和具有完善的防护设备的情况下,一般不会发生中毒。急性毒作用的化学物质主要存在于原料、辅助材料、中间产物(中间体)产品,付产品,也可以来自废弃物、自然分解产物,热解产物以及意外情况下的燃烧产物等。例如,造纸、粘胶纤维制造、制革、制骨胶及有机性物质生活污水处理池中废弃物产生的硫化氢气体;含氰废液与酸性废水相遇时产生的氰化氢气体;磷化铅遇湿自然分解产生的磷化氢气体;四氯化碳等某些卤代烃类气体与明火或灼热金属物体接触时氧化生成的光气;含碳物质燃烧时产生的一氧化碳气体;硝酸胺燃烧产生的氮氧化物;晴纶燃烧时产生

现场初级急救救护员培训试题

上海市红十字会现场初级急救救护员培训试题 学员考核要求: 1、应知试卷的考核 2、心肺复苏的操作考核 3、操作止血、包扎、骨折固定、搬运(抽签操作) 一、判断题:(每题3分。共30分) 1、对严重外伤的伤病员,应采取“先救命,后治伤”的原则。(√) 2、四肢骨折的伤病员,在固定时一定要将(指)趾末端露出。(√) 3、怀疑有胸腰椎骨折的伤病员,搬运时可采用双人拉车式的方法。(×) 4、大腿骨折的伤病员用夹板进行固定时,外侧夹板的长度上端应超过髋关节,下端应超过膝关节。(√) 5、气道异物梗塞用腹部冲击法进行现场救护时,冲击部位应在脐上二指处。(√) 6、在做人工呼吸前,首先用仰头举颏法开放气道;开放气道角度为:成人30°、儿童60 °、婴儿90°(×)。 7、成人外伤时出血量达到200毫升,既可发生休克。(×) 8、开放性气胸的伤病员,现场救护原则是将开放性伤口尽快转变为闭合性伤口。(√) 9、发生火灾时的救护原则是报警同时扑救,无法扑救要迅速撤离。(√) 10、一把匕首插入胸部,此时伤者清醒,救护员在现场应迅速拔出匕首进行填塞止血包扎。(×)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1、车祸时伤病员头部受伤,鼻腔及耳道向外流血,应A 处理。 A、不堵塞 B、用棉球塞住 C、用冷水冲洗 2、腹部外伤,肠外溢时现场处理原则C A、将肠管送回腹腔,再用辅料盖住伤口 B、直接用三角巾做全腹部包扎 C、辅料盖住伤口,套上环行圈,盖碗后再用三角巾包扎 3、前臂开放性损伤大出血时,用绞紧止血法止血的部位应在B A、上臂中1/3处 B、上臂上1/3处 C、下臂下1/3处 4、婴儿发生气道异物梗塞时应立即C 。 A、拨打电话“120” B、抱送医院 C、头底脚高位拍击后背 5、在楼道内遇到突发地震应该B 避震。 A、立即逃出楼房 B、立即躲入室内易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 C、立即跑到阳台上 6、大量酸、碱烧伤,应立即A 。 A、用大量清水冲洗20分钟以上

突发机械伤害事故的防控急救措施标准范本

解决方案编号:LX-FS-A99267 突发机械伤害事故的防控急救措施 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 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突发机械伤害事故的防控急救措施 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未来要做的重要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一.突发机械伤害事故的防控措施 1.施工现场使用的各类机械的安装必须按使用说明书及有关安全技术规范实施,并由安装,使用,技术安全部门等进行检查测试合格后,填报施工机械验收交付使用表格后方可使用。 2.使用中严格按安全操作规程操作和使用,严禁违章作业。 3.检修机械必须严格执行断电挂禁止合警示牌和设专人监护的规定。机械断电后,必须确认其惯性运转,已彻底消除后才能进行工作。机械检修完毕,

触电急救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触电急救方法 万一发生触电事故,迅速准确地进行现场急救是抢救触电者的关键。触电急救首先要使触电者迅速安全地脱离电源,然后再进行现场救护。 (1)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①低压触电事故中可采用的方法。 a.如果电源开关离触电现场较近,则就近断开电源开关。 b.如果电源开关离触电现场较远,可以用带绝缘柄的电工钳或干燥木柄的斧头分相切断电线,切断电源。 c.如果电源开关远离触电现场或难以关断电源,救护者可站在干燥木板上,用一只手抓住触电者衣服将其拉离电源。 d.救护人员利用绝缘物品拖拽触电者,如可藏上手套或在手上包缠干燥的衣服、围巾等,使之脱离电源。 e·如果触电者身上搭有导线或导线被触电者压在身下,可用干燥的术棍、竹竿等挑开导线或用干燥的绝缘绳套拉导线或触电者,使其脱离电源。 f.如果导线缠绕在触电者身上,救护人员要用干燥绳索将触电者身体拉离地面,或将干燥的木板塞进触电者身下,使其与地绝缘,然后再采取其他方法切断电源。 ②高压触电事故中可采用的方法。 a.立即想办法向有关部门报警,尽快停电。 b.戴上绝缘手套、穿上绝缘鞋用绝缘工具断开高压断路器,或用绝缘棒拉开高压跌落式熔断器切断电源。

③触电者脱离电源时的注意事项。 a.救护人员需采用适当的干燥绝缘工具作为救护工具,尽可能单手操作。 b.要防止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可能造成的外伤。 c.如果触电发生在夜间,临时照明问题的迅速解决,将对抢救起到很大的帮助.同时可以防止其他事故的发生。 (z)触电者的现场救护 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应当尽快派人请医务人员前来抢救,同时视情况对触电者迅速进行现场救治。注意不能滥用药物(如打强心针)或是搬动、运送触电者。对于在触电同时发生了一般外伤的人员,可以在急救以后处理外伤。 如果触电者尚未失去知觉或一度昏迷后已恢复清醒,就应当让其在湿度适宜、通风良好的处所静卧体息,注意观察。 触电者处于昏孔状况,如果呼吸停止但仍有心跳,需进行人工呼吸救护;如果有呼吸但没有心跳,就要进行胸外挤压救护;如果既无呼吸也无心跳,则应同时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挤压救护。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首先要让触电者仰卧,迅速解开妨碍其呼吸的衣、裤,尽可能使其头部后仰,掰开触电者的嘴,清除口中污物、假牙,拉出舌头,保证其呼吸顺畅。以下简单介绍人工呼吸法和心脏胸外挤压急救法。 ①人工呼吸急救法抢救时,救护者一手捏紧触电者的鼻孔,自己深呼吸后,将自己的嘴紧贴触电者的嘴,进行口对口吹气。要注意触电者的胸部应该有略微的起伏。吹气完毕准备换气时,救护者的口应该立刻离开触电者的口,同时放开捏鼻孔的手,让触电者自己换气,并注意其胸部的复原情况,如图1.1.8所示。 人工呼吸要长时间有节奏地进行。一般每次吹气约2s,呼气大约3s。如果触

灾害事故现场伤员抢救的基本原则.

灾害事故现场伤员抢救的基本原则 意外伤害、突发事件,一般都发生在动荡不安全的现场,而专业人员到场需要十多分钟甚至更长时间。因此,作为“第一目击者”首先要评估现场情况,注意安全,对伤员所处的状态进行判断,分清伤情、病情的轻重缓急,不失时机地、尽可能地进行现场救护。 现场救护目的是挽救生命,减轻伤残。在生命得以挽救,伤病情得以防止进一步恶化这一最重要、最基本的前提下,还要注意减少伤残的发生,尽量减轻病痛,对神志清醒者要注意做好心理护理,为日后伤员身心全面康复打下良好基础。总之,要记住现场救护的原则是:先救命,后治伤。 ——迅速判断致命伤; ——保持呼吸道通畅; ——维持循环稳定; ——呼吸心跳骤停立即心肺复苏(CPR)。 无论是在作业场所、家庭或在马路等户外,还是在情况复杂、危险的现场,发现危重伤员时,“第一目击者”对伤员的救护要做到: (1)保持镇定,沉着大胆,细心负责,理智科学地判断。 (2)评估现场,确保自身与伤员的安全。 (3)分清轻重缓急,先救命,后治伤,果断实施救护措施。 (4)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采取措施减轻伤员的痛苦。 (5)充分利用可支配的人力、物力协助救护。 (一)自救、互救 1.紧急呼救 当紧急灾害事故发生时,应尽快拨打电话120、110呼叫急救车,或拨打当地担负急救任务医疗部门的电话。 2.先救命后治伤,先重伤后轻伤 在事故的抢救工作中不要因忙乱而受到干扰,被轻伤员喊叫所迷惑,使危重伤员落在最后抢出,处在奄奄一息状态,或者已经丧命,故一定要本着先救命后治伤的总原则。 3.先抢后救,抢中有救,尽快脱离事故现场 在可能再次发生事故或引发其他事故的现场,如失火可能引起爆炸的现场,应先抢后救,

事故现场救护的基本原则

事故现场救护的基本原则 意外伤害、突发事件,一般都发生在动荡不安全的现场,而专业人员到场需要十多分钟甚至更长时间。因此,作为“第一目击者”首先要评估现场情况,注意安全,对伤员所处的状态进行判断,分清伤情、病情的轻重缓急,不失时机地、尽可能地进行现场救护。 现场救护目的是挽救生命,减轻伤残。在生命得以挽救,伤病情得以防止进一步恶化这一最重要、最基本的前提下,还要注意减少伤残的发生,尽量减轻病痛,对神志清醒者要注意做好心理护理,为日后伤员身心全面康复打下良好基础。总之,要记住现场救护的原则是:先救命,后治伤。 ——迅速判断致命伤; ——保持呼吸道通畅; ——维持循环稳定; ——呼吸心跳骤停立即心肺复苏(CPR)。 无论是在作业场所、家庭或在马路等户外,还是在情况复杂、危险的现场,发现危重伤员时,“第一目击者”对伤员的救护要做到: (1)保持镇定,沉着大胆,细心负责,理智科学地判断。 (2)评估现场,确保自身与伤员的安全。 (3)分清轻重缓急,先救命,后治伤,果断实施救护措施。 (4)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采取措施减轻伤员的痛苦。 (5)充分利用可支配的人力、物力协助救护。 (一)自救、互救 1.紧急呼救

当紧急灾害事故发生时,应尽快拨打电话120、110呼叫急救车,或拨打当地担负急救任务医疗部门的电话。 2.先救命后治伤,先重伤后轻伤 在事故的抢救工作中不要因忙乱而受到干扰,被轻伤员喊叫所迷惑,使危重伤员落在最后抢出,处在奄奄一息状态,或者已经丧命,故一定要本着先救命后治伤的总原则。 3.先抢后救,抢中有救,尽快脱离事故现场 在可能再次发生事故或引发其他事故的现场,如失火可能引起爆炸的现场,应先抢后救,抢中有救,尽快脱离事故现场,以免发生爆炸或有害气体中毒等,确保救护者与伤者的安全。 4.先分类再运送 不管伤轻伤重,甚至对大出血、严重撕裂伤、内脏损伤、颅脑损伤伤者,如果未经检伤和任何医疗急救处置就急送医院,后果十分严重。因此,必须坚持先进行伤情分类,把伤员集中到标志相同的救护区,有的伤员需等待伤势稳定后方能运送。 5.医护人员以救为主,其他人员以抢为主 救护人员应各负其责,相互配合,以免延误抢救时机。通常先到现场的医护人员应该担负现场抢救的组织指挥职责。 6.消除伤员的精神创伤 一切有生命威胁的刺激对人都能引起强烈的心理效应,‘进而影响行为活动。灾害给伤员造成的精神创伤是明显的,对伤员的救护除现场救护及早期治疗外,尽可能减轻其精神上的创伤。 7.伤面的救护措施

触电事故急救措施(标准版)

Safety issues are often overlooked and replaced by fluke, so you need to learn safety knowledge frequently to remind yourself of safety.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触电事故急救措施(标准版)

触电事故急救措施(标准版)导语:不安全事件带来的危害,人人都懂,但在日常生活或者工作中却往往被忽视,被麻痹,侥幸心理代替,往往要等到确实发生了事故,造成了损失,才会回过头来警醒,所以需要经常学习安全知识来提醒自己注意安全。 触电急救原则:迅速、就地、准确、坚持。 如果是低压电源触电,实施“五字”脱离电源法: ·拉,立即拉下附近电源开关或拔掉电源插头; ·断,迅速用绝缘完好的钢丝钳或断线钳剪断电线; ·挑,急救人员可用替代的绝缘工具(如干燥的木棒等)将电线挑开; ·拽,急救人员可戴上手套或手上包缠干燥的衣服等绝缘物品拖拽触电者,或用一只手将触电者拖拽开来,切不可触及其肉体; ·垫,如触电者紧握导线,可设法用干木板塞到触电者身下,与地面隔绝。 如果是高压电源触电,脱离电源的方法是: ·戴上绝缘手套,穿上绝缘靴,用相应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按顺序拉开高压断路器。 遇到触电事故,现场救援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救护人应使用适当的绝缘工具,最好用一只手操作,以防触电; ·防止触电者脱离电源后摔伤,若触电者在高处,应考虑采取防止坠落措施; ·在救护过程中,要注意自身和被救者与附近带电体之间的安全距离,防止再次触电; ·如事故发生在夜间,应设置临时照明,以便于抢救,避免发生意外; ·采用心肺复苏法要不间断地进行救护(包括送医院途中),不得轻易放弃。 XX设计有限公司 Your Name Design Co., Ltd.

对矿山生产安全事故现场急救措施的建议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7967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对矿山生产安全事故现场急救措施的建议标准 版本

对矿山生产安全事故现场急救措施 的建议标准版本 操作指导:该解决方案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进行更好的判断与管理。,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救护工作在矿山安全生产中十分重要,现场救护是保证危重伤员存活的关键环节。目睹诸多事件证明:急救开始的早几分钟还是晚几分钟,就意味着一条生命能否得救。伤者在事故现场效,这就是“急救黄金十分钟”。现场心肺复苏术是在意外事件发生后所必须采取的急救措施,但是往往只有在现场的同伴才能对伤者进行最迅速有效施救。时间对于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在任何时候都没有此时更彰显。 传统心肺复苏术采用压胸吹气的方法,实际抢救成功率却极低。统计数据表明,非专业抢救人员做的

传统心肺复苏术均无效。传统心肺复苏术实际上需要多人来施救,频繁轮换而且搬运伤员时因极易中断而导致失败。 我们在此推荐简单易学,效果肯定的两种方法。非常适合在专业抢救人员未到达现场之前,由在现场的工友立即操作。 单纯压胸心肺复苏法:只要在两乳中间双手相迭按压,每分钟一百次,持续至救护人员到达,即可达到急救效果。不必进行口鼻吹气。 单纯腹部按压心肺复苏法:腹部按压复苏术的具体操作方法是:用一平板放在被救者腹部(井下矿工佩戴的安全背甲可用),双手按压,压力及频率如压胸复苏手法。因腹部柔软,则省力很多。如无平板,可用双手平铺在腹部按压。如伤员躺在担架上,可用单手按压(边送边救不中断),在这个过程中不必按

烧伤现场急救原则及措施

烧伤现场急救原则及措施 一、迅速脱离致伤源或消防致伤原因 1.火焰烧伤时,伤员应迅速灭火,立即平卧于地,慢慢滚动躯体以灭火,或者跳入附近之水池、小河中灭火,切勿站立、呼喊或奔跑,以免火焰因奔跑而燃烧更旺,因喊叫吸入炽热气体而造成吸入性损伤,赤手扑打火焰可致手部烧伤,深部烧伤多可造成手功能障碍,亦应避免。他人或消防人员除指导伤员自救以外,应使用大量清水或其他灭火材料将火扑灭,或用棉被、毯子、大衣覆压在伤员身上灭火,并尽快协助伤员离开现场。 2.热流体或蒸气烫伤时,应使病人迅速离开现场并立即脱去浸湿的衣服,以免衣服上的余热继续产生作用,使创面深化。要尽可能避免将泡皮剥脱,可先用冷水冲洗带走热量后剪开热液浸湿的衣服。如贴身衣服与伤口粘在一起时,切勿强行撕脱,以免使伤口加重,可用剪刀先剪开,然后慢慢将衣服脱去。 3.化学物质烧伤时,最简单、最有效的处理办法是,脱离现场后即刻脱去化学物质沾染或浸透的衣服、手套、鞋袜等,用大量清洁冷水冲洗烧伤人员,时间不得少于20—30min,一方面可冲洗去化学物品,另一方面可使伤者局部毛细血管收缩、减少对化学物品的吸收。除现场备有拮抗剂或中和剂以外并有使用经验的人在场,切勿因寻找拮抗剂、中和剂而耽搁冲洗时间。应特别注意病人眼部感觉并仔细检查,在有损伤情况下应予冲洗。对个别具有剧毒的化学物质(如氰化物),应在大量冲洗的同时,尽早采取相应的解毒措施。生石灰烧伤时,应在除去生石灰料后方行冲洗,防止生石灰遇水生热,加重损伤。磷烧伤时则应将创面浸于水中,或以多层湿纱布覆盖,以防止磷在空气中继续燃烧,加重损伤,并尽量剔除磷粒。 4.电烧伤时,立即切断电源,再接触患者,并扑灭着火衣服。在未切断电源以前,急救者切记不要接触伤员,以免自身触电。灭火后,如发现伤员呼吸心跳停止,应在现场立即行体外心脏按摩和口对口人工呼吸抢救,待心跳和呼吸恢复后,及时转送就近医院进一步处理;或在继续进行心肺复苏的同时,将伤员迅

现场紧急救护操作方法

现场紧急救护操作方法 摘录自《电力工业紧急救护工作规范》DL/T692-2008 A1 基本要求 A1.1 紧急救护应就地抢救,动作迅速、果断,方法正确、有效。 A1.2 要认真观察伤员全身情况,发现呼吸,心跳停止时,应立即在现场用心肺复苏法就地抢救,以支持呼吸和循环。 A1.3 在现场紧急救护的同时,应立即与急救中心或附近医院取得联系,请求给予进一步的指导与帮助。在医务人员未达到前,不应放弃现场抢救。不能仅根据伤员没有呼吸与脉搏就擅自判定伤员死亡,放弃抢救,更不能放弃现场急救而直接送医院。触电伤员死亡诊断只能由医院做出。 A1.4 现场紧急救护时,应保持好现场并做好紧急救护记录,现场急救结束后,应将记录与小节移交企业主管部门存档。 A2 触电急救 A2.1 伤员脱离电源的处理 A2.1.1 触电急救首先要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越快越好,因为电流作用时间越长,对人体伤害就越重。 A2.1.2 脱离电源就是要把触电者接触的那一部分带电设备的开关或其他断电设备断开,或设法将触电者与带电设备脱离。在脱离电源前,救护人员不得直接用手触及伤员,以免救护者同时触电,如触电者处于高处,应采取相应措施,防止该伤员脱离电源后自高处坠落形成复合伤。 A2.1.3 触电者触及低压带电设备,救护人员应设法迅速切断电源,如拉开电源开关,拔除电源插头等,或使用绝缘工具、干燥的木棒、木板、绳索等不导电的东西解脱触电者,也可抓住触电者干燥而不贴身的衣服,将其拖开(切记要避免碰到金属物体和触电者的裸露身躯),还可戴绝缘手套,将手用干燥衣物等包裹绝缘后解脱触电者。另外,救护人员可站在绝缘垫上或干木板上,使触电者与导电体解脱,在操作时最好用一只手进行操作。如果电流通过触电者入地,并且触电者紧握电线,可设法用干木板塞到其身下,与地隔离,也可用干木把斧子或有绝缘柄的钳子等将电线弄断。用钳子剪断电线,最好要分相,一根一根地剪断,并尽可能站在绝缘物体或干木板上操作。 A2.1.4 触电者触及高压带电设备,救护人员应迅速切断电源或用适合该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靴并用绝缘棒)解脱触电者,救护人员在抢救过程中应注意保持自身与周围带电部分必要的安全距离。 A2.1.5 如果触电发生在架空线杆塔上,对低压带电线路,若能立即切断线路电源,应迅速切断电源,或者由救护人员迅速登杆,束好自己的安全皮带后,用带绝缘胶柄的钢丝钳、干燥的不导电物体或绝缘物体将触电者拉离电源。对高压带电线路且不可能迅速切断电源开关的,可采用抛挂足够截面积的适当的长度金属短路线的方法,使电源开关跳闸。掷挂前,将短路线一端固定在铁塔或接地引下线上,另一端系重物,,在抛掷短路线时,应注意防止电弧伤人或断线危及人员安全。不论是在任何级电压线路上触电,救护人员在使触电者脱离电源时要注意防止发生从高处坠落的可能和再次触及其它有电线路的可能。 A2.1.6 如果触电者触及断落在地上的带电高压导线,要先确认线路是否无电,确认线路已经无电。救护人员在未做好安全措施(如穿绝缘靴或临时双脚并紧跳跃以接近触电者)前,不得接近以断线点为中心的8m~10m的范围内,防止跨步电压伤人。救护人员将触电者脱离带电导线后,应迅速将其带至8m~10m以外再开始心肺复苏急救。只有在确认

交通事故现场急救措施

交通事故现场急救措施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交通事故现场急救措施 2008-11-17 13:06:18 来源:江西省总队直属三支队四大队 车祸,已成为当今社会公害,为城市人口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交通事故后对创伤人 员的现场急救,对于挽救伤者的生命、提高伤者的生存质量、减轻伤者的家庭负担及社会 负担、缓解社会矛盾,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 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事故当事人的事故现场义务有:停车义务、现场保护义务、伤员抢 救义务、报警义务和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过往行人的协助义务。然而,由于公众医 疗急救知识的缺乏,无论交通事故的当事人或现场的目击者,面对事故中的受伤人员,往 往显得束手无策,因此我国交通事故现场急救水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这也是导致 我国交通事故中因伤致死及因伤致残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我们在今天的课程里增 加了这个章节,希望能对普及交通事故现场急救知识起到一些作用。 车祸造成的伤害大体可分为减速伤、撞击伤、碾挫伤、压榨伤及跌扑伤等,其中以减 速伤、撞击伤为多。减速伤是由于车辆突然而强大的减速所致伤害,如颅脑损伤、颈椎损 伤,主动脉破裂、心脏及心包损伤,以及"方向盘胸"等。撞击伤多由机动车直接撞击所 致。碾挫伤及压榨伤多由车辆碾压挫伤,或被变形车厢、车身和驾驶室挤压伤害同时发生 于一体。因此,伤势重、变化快、死亡率高。成功的交通事故现场急救主要包括正确的伤 情判断和在此基础上及时正确的抢救措施。现场急救措施主要包括通气、止血、包扎、固 定及转运四大技术。正确的急救措施可以将伤亡减少到最低程度: 一旦发生,在到达现场进行急救工作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人道原则:当发生后,救护者必须怀着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千方百计利用现场一切可 利用的条件抢救伤员。救护者应保持镇定、清醒的头脑,使伤员尽快得到现场治疗,并及 时呼救,转入后续治疗。 2.快速原则:在车祸救护工作中,时间就是生命。“快抢、快救、快送”是决定伤员能否自下而上或减少伤残和后遗症的关键。救护人员要珍惜每一秒钟,火速急救,火速护送伤员到医院治疗。 3.有序原则:交通事故的特点是“伤情复杂、严重、复合伤多”。因此,在抢救中一般应本着“先抢后救”、“先重后轻”、“先急后缓”、“先近后远”的顺序,灵活掌握。首先采取止血,保持呼吸道的通畅,抗休克等措施;第二是处理好内脏器官的损伤;第三是处理好骨折;第四是包扎处理一般伤口。

《应急救护技能试题》

试题 一、判断题(判断并改正) 1、现代救护是指在事发的现场,对病人实施及时、先进、有效的初步救护。(√) 2、EMS系统是指救援医疗服务系统,具有受理应答呼救的专业通讯指挥、承担院外救护的机构。(√) 3、WTO是指世界卫生组织。(×) 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 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WTO) 4、现场进行成人心肺复苏时,胸外心脏按压的部位在胸骨上1/2处。(×) 胸外心脏按压的部位在胸骨下1/2处,胸部正中乳头连线水平 5、四肢骨折的病人,在固定时无需将指、趾末端露出。(×) 四肢骨折的病人,在固定时需要将指、趾末端露出,以便观察血运循环情况。 6、对意识清醒的食物中毒伤员,现场救护原则是立即注射解毒剂。(×) 对意识清醒的食物中毒伤员,现场救护原则是立即催吐。 7、体重50公斤的成人外伤时出血量达到400毫升,不会发生休克。(√) 8、心肺复苏步骤“ABC”中,A为人工呼吸,B为开放气道 C为人工循环。对吗?(×) 心肺复苏步骤“ABC”中,A 为打开气道,B为口对口人工呼吸,C为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循环). 9、创伤的主要类型有刀刺伤、跌伤、烧伤和复合伤。(×) 创伤的主要类型有闭合性损伤、开放性损伤、多发伤和复合伤。 10、创伤现场救护的目的是缝合伤口、骨折复位。(×) 创伤现场救护的目的是1、维持生命 2、减少出血,防止休克 3保护伤口 4固定骨折 5防止并发症及伤势恶化 6快速转运 11、为了防止呕吐物阻塞呼吸道而引起窒息,对无意识但呼吸和循环存在的患 者进行现场救护时应采取的体位是仰卧位。(×) 现场救护时应采取的体位时侧卧位。 12、有机磷农药中毒时患者呼气时气味为大蒜味。(√) 13、对婴儿实施人工呼吸时可以采用的方法是口对鼻。(×) 对婴儿实施人工呼吸时可以采用的是口对口鼻。 14、某人因摔倒而擦伤手掌,有少量出血,可采用止血带止血。(×) 四肢有大血管损伤,或伤口大、出血量多时,采用其它止血方法仍不能止血,才可用止血带止血。擦伤手掌,有少量出血,可以采用手掌部位的“8”

坍塌事故现场的急救措施.

坍塌事故现场的急救措施 坍塌事故现场,在确认不会再次发生同类事故的前提下立即组织抢救人员进行抢救。在施工现场坍塌事故中受伤的伤员,比较常见的是由于被埋在坍塌物体中受挤压、窒息受伤,或被坍塌物击伤。 由于坍塌事故的特点,受伤人员不可能在事故现场就地抢救,必须移至安全地带实施救治,因此,在移动伤员时,千万不能猛拉硬拽,必须小心谨慎,以防造成二次伤害,正确移动伤员对后续的救治工作极为关键。有条件的应用专用器械固定伤员头部及肢体后移动到安全地带,或用双手托伤员头部并拉住伤员衣服搬运,多人合作时,应注意动作的协调。 将伤员移至安全地带后,应立即对伤员进行检查,当伤员出现皮肤苍白、发育、咬舌、口齿不清,发冷、皮肤潮湿或出汗、瞳孔放大、眼睛凹陷,恶心、颤抖、口渴,心脏、脉搏跳动加快等休克症状时,可使伤员背部朝下躺着,用合适的柔软物体将伤员双腿垫高0.2~0.3m (头部、胸部、腹部或大腿处骨折者除外),如有一条腿受伤,可将未受伤的腿垫起;如果伤员呼吸困难,应让其斜躺或侧卧,使其呼吸顺畅;如果伤员出现呕吐,应让其侧卧,可适当给些饮料。 如伤员呼吸、心跳停止,应对伤员采用人工呼吸法和体外按摩法对伤员进行抢救。 对出现流血的伤口,现场可以采取一些控制措施,如把伤口处的衣服移开,用无菌或消过毒的纱布、清洁干净和吸收性能好的材料放于受伤部位系紧;如果伤员出血严重,应在“挤压”处进行直接挤压,阻止动脉直接向伤口处供血,方法是:如果血是从下胳膊处的伤口流出,可直接挤压上胳膊处内侧;如血从腿部的伤口流出,挤压点在大腿内侧根部。 如伤员需自行送往医院救治,对于出现骨折的伤员,应对伤员进行简易包扎后再进行运输。有的骨折容易发现,有的骨折因在皮肤内不易发现,这时应通过观察伤员肢体组织有无变形和伤员的自我感觉来判断。简易包扎是指在现场用相应材料把骨折部位断面加以固定,并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良好的固定状态,以利于后续治疗。骨折的简易包扎应包括骨折处的肌肉、肌

事故现场救护的基本原则(一)

事故现场救护的基本原则(一) 意外伤害、突发事件,一般都发生在动荡不安全的现场,而专业人员到场需要十多分钟甚至更长时间。因此,作为“第一目击者”首先要评估现场情况,注意安全,对伤员所处的状态进行判断,分清伤情、病情的轻重缓急,不失时机地、尽可能地进行现场救护。 现场救护目的是挽救生命,减轻伤残。在生命得以挽救,伤病情得以防止进一步恶化这一最重要、最基本的前提下,还要注意减少伤残的发生,尽量减轻病痛,对神志清醒者要注意做好心理护理,为日后伤员身心全面康复打下良好基础。总之,要记住现场救护的原则是:先救命,后治伤。 ——迅速判断致命伤; ——保持呼吸道通畅; ——维持循环稳定; ——呼吸心跳骤停立即心肺复苏(CPR)。 无论是在作业场所、家庭或在马路等户外,还是在情况复杂、危险的现场,发现危重伤员时,“第一目击者”对伤员的救护要做到: (1)保持镇定,沉着大胆,细心负责,理智科学地判断。 (2)评估现场,确保自身与伤员的安全。 (3)分清轻重缓急,先救命,后治伤,果断实施救护措施。 (4)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采取措施减轻伤员的痛苦。 (5)充分利用可支配的人力、物力协助救护。

(一)自救、互救 1.紧急呼救 当紧急灾害事故发生时,应尽快拨打电话120、110呼叫急救车,或拨打当地担负急救任务医疗部门的电话。 2.先救命后治伤,先重伤后轻伤 在事故的抢救工作中不要因忙乱而受到干扰,被轻伤员喊叫所迷惑,使危重伤员落在最后抢出,处在奄奄一息状态,或者已经丧命,故一定要本着先救命后治伤的总原则。 3.先抢后救,抢中有救,尽快脱离事故现场 在可能再次发生事故或引发其他事故的现场,如失火可能引起爆炸的现场,应先抢后救,抢中有救,尽快脱离事故现场,以免发生爆炸或有害气体中毒等,确保救护者与伤者的安全。 4.先分类再运送 不管伤轻伤重,甚至对大出血、严重撕裂伤、内脏损伤、颅脑损伤伤者,如果未经检伤和任何医疗急救处置就急送医院,后果十分严重。因此,必须坚持先进行伤情分类,把伤员集中到标志相同的救护区,有的伤员需等待伤势稳定后方能运送。 5.医护人员以救为主,其他人员以抢为主 救护人员应各负其责,相互配合,以免延误抢救时机。通常先到现场的医护人员应该担负现场抢救的组织指挥职责。 6.消除伤员的精神创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