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的本构模型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_雷华阳

土的本构模型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_雷华阳
土的本构模型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_雷华阳

土的本构模型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雷华阳

(长春科技大学环境与建设工程学院,吉林长春 130026)

摘要:从两方面总结了前人关于土体本构关系的研究成果以及目前的发展状况:一方面,从宏观现象学角度介绍了剑桥模型、弹性-硬化塑性模型以及为描述循环荷载条件下土的本构特性所建立的多重屈服面模型和边界面模型;另一方面,阐述了土的微观结构和土微结构力学模型的研究状况。认为今后的土本构模型研究趋势必将与土的结构性研究紧密相联,成为21世纪土力学的核心。

关键词:土本构模型;宏观力学;微观结构

中图分类号:P6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589(2000)03-0271-06

收稿日期:2000-01-04

作者简介:雷华阳,女,1974年生,博士生,主要从事地质工程方面研究1

1 土本构模型的研究内容

土体是一种地质历史产物,具有非常复杂的非线性特征。在外荷作用下,表现出的应力-应变关系通常具有弹性、塑性、粘性以及非线性、剪胀性、各向异性等性状[1]。为了较好地描述土的真实性状,建立土的应力-应变-时间之间的关系式,有必要在试验的基础上提出某种数学模型,把特定条件下的试验结果推广到一般情况,这种数学模型称为本构模型[1,2]。广义上说,本构关系是指自然界一作用与由该作用产生的效应两者之间的关系。而土的本构关系则是以土为研究对象,以建立土体的应力-应变-时间关系为核心内容,以土体工程问题的模拟和预测为目标,以非线性理论和土质学为基础的一个课题。纵观土力学70余年的发展历史,人们常将岩土本构关系分为宏观本构关系和微观结构本构关系两个方面。前者是建立在宏观现象学基础上的本构关系,而后者则是从土的微观结构角度来建立土的本构关系。通过微观结构的研究,使得众多结构研究成果与其力学性状发生定量意义上的联系,对解释宏观力学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2 研究现状

早在1773年Coulomb 就提出Coulomb 屈服准则,用以模拟土的应力-应变性质。之后,建立在弹性理论与塑性理论基础上的各种本构模型在岩土工程中获得了普遍的应用。通过众多学者的努力,土的本构模型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下面就宏观力学和微观结构两个方面,阐述土的本构模型的研究现状。

2.1 建立在宏观现象学基础上的本构模型研究现状

土体应力-应变关系是土工计算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国内外学者对土的变形规律作了较为广泛的研究,提出了众多的本构模型。近30年来,由于工程实际的需求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们已不满足于经典的弹性模型的假定,纷纷探求符合土的客观实际的应力-应变-时间关系的数学模型。

第19卷 第3期 2000年9月 世 界 地 质WORLD GEOLO GY Vol.19 No.3Sep.2000

272世 界 地 质 2000年

建立在现代塑性理论[3]基础上的弹塑性本构模型是土本构模型中发展得最完善、应用最广泛的一类模型。弹塑性应力应变关系来源于希尔等列出的塑性理论的概念。1958~1963年间,英国剑桥大学的Roscoe和Burland等提出了卡姆(Cam,也即剑桥)粘土的本构模型,标志着人们在土体力学特性认识上的第一次飞跃。他们将“帽子”屈服准则、正交流动准则和加工硬化规律系统地应用于Cam模型之中,并且提出了临界状态线CSL、状态边界面、弹性墙等一系列物理概念[4],构成了第一个比较完整的土塑性模型。

Burland对剑桥模型作了修正,认为剑桥模型的屈服面轨迹应为椭圆。之后,Roscoe和Burland又进一步修正了剑桥模型,给出了现在众所周知的修正剑桥模型[4]。

Lade和Duncan根据砂土的真三轴试验结果,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非凝土的弹性-硬化塑性模型。后来,Lade又对屈服面函数作了修正,将该模型推广应用于正常固结的粘土中。

帽盖模型[2,3]是Dimaggio和Sandler在Drucker等人的研究以及在剑桥模型的基础上提出的。帽盖模型最初被用来描述砂土的本构性状。后来被延伸应用于粘土、岩石等其他地质材料。由于帽盖模型能给出唯一、稳定的应力-应变关系,模型的材料参量可以方便地从几种标准试验资料中确定。由于其明显的适应性和灵活性,近几年来获得了广泛的发展和应用。为了更好地模拟地质材料在塑性屈服前的非线性性状,提出了变模量帽盖模型[3]。该模型只是在公式中增加了与非线性弹性常数相关的项,并没有给计算增加多大的困难,但模型却具有了更广泛地适应性,因为该模型不仅能描述塑性屈服前的非线性、剪胀性等等特性,还能描述屈服后的各种破坏性状与塑性硬化性状。这就使得本构模型在岩土工程实践中,特别是关于地下激波运动的计算中获得更加广泛的应用。

Lindholm用试验方法证实了当加载的应力率(或应变率)较高时,其应力应变的响应明显依赖于加载的应变率。章根德[3]发展了Perzyna提出的动力帽盖模型对地质材料的动力响应给出了恰当的描述。为了比较真实地描述循环荷载条件下土的本构特性,Iwan,Mroz 提出了多重屈服面弹塑性模型。Prevost采用多重屈服面的概念提出了不排水条件下粘土的本构模型。之后,又将此模型推广用于研究排水条件下土的性质。

边界面模型最早由Dafalias和Popov提出并应用于金属材料的循环加载。Krieg等发展了较为简单的土的各向异性应变硬化塑性力学模型。Dafalias和Herrmann采用边界面模型的公式来描述粘土在循环加载条件下的性状。相比于多重屈服面模型,边界面模型无需记忆多个屈服面的位置和大小,相对地比较简单。

无论是塑性理论还是流变理论都难以全面反映土的客观性质。Scibel和Pomp、Deutler 和Harding等分别采用各种材料进行试验证实了地质材料具有弹性、塑性和粘性性质。为了全面反映土的本构关系,就必须同时考虑土的弹性、塑性和粘性性质。Y in和Graham在研究次固结变形时推导出了弹-粘-塑性(EVP)本构模型[5],模拟粘土与时间相关的应力?应变性状,并用于一维的固结分析。M.M.Morsy和D.H.Chan等提出了描述粘土蠕变的具有双屈服面的有效应力模型[6],并应用于实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随着计算机和数值技术的迅猛发展,有限元、边界元等方法引入了土工计算。非线性分析的数值方法也为复杂的工程问题提供了合理的资料,促使了土本构模型的研究愈来愈深入。从简单加载条件下的一个屈服面本构模型,如:Drucker-Prager模型,Cam-Clay模型,到复杂荷载条件下双屈服面的本构模型。如:Drucker模型、Prevost-Hoeg模型等。模型的求解从解析解发展到数值解,模型参数的确定不仅可利用试验方法,还可通过反演分析

技术等非线性理论来确定。

2.2 土微观结构力学模型方面的研究

综观土结构研究的历史,20年代到50年代以手持放大镜为工具,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后期,出现了光学显微镜、偏光显微镜和X -射线衍射等技术开始注意到土结构的定量化指标[7]。直至80年代,在广泛研究的基础上,出现了描述微结构形态诸要素的方法和反映结构性影响的力学模型,显示出将微观力学变量和宏观力学变量相结合起来,建立土本构模型的企图。目前,在国际上,前苏联及东欧一些国家在微结构研究领域中作出了较为突出的贡献。Mitchell 、K.Collins 和Mc G own 提出了许多微观结构的概念,分析了其工程意义。与此同时,由于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提高,计算机图象处理系统被引入到土结构的研究中,使土结构的定量化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Tovey 等首次对土结构的电子显微镜照片进行了定量分析尝试。Mitchell 出版了《Fundamental of Soil Behavior 》一书。书中对粘土类和岩石微观结构及其控制因素的定量分析进行了系统的阐述。粘性土微观结构定量化研究中一个了不起的突破的标志是以Bazant 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他们相继对粘性土的变形、蠕变、岩石和混凝土断裂等方面建立了微观力学模型[8]。虽然在粘性土微观结构参数选取方面还有许多欠缺,但是毕竟第一次在建立粘性土本构关系中考虑了微观结构因素,它标志着土结构研究进入到了一个更加辉煌的新时期。

我国开展土微观结构的工作要比国际上晚几十年,但研究的技术手段起点较高,取得的成绩也是另人欣喜的。高国瑞、王永炎、腾志宏等对黄土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观察和分类,并与黄土湿陷性的关系进行了探讨[9,10]。胡瑞林等通过微结构要素定量分析,研究黄土在压力作用下的微结构要素变化规律,初步揭示了黄土宏观变形的微结构控制机理[11]。谭罗荣、施斌、李生林等对膨胀土的微观结构与工程性质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取得了一批很有价值的成果[12,13]。李向全、胡瑞林、张莉从粘性土土体结构系统观点出发,建立了土体结构形态概念模型,对软土力学特性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14]。李生林、吴义祥分别成功地研制了冷冻真空升华干燥仪,填补了我国微观结构备样技术的空白。谭罗荣、施斌利用X 光衍射仪对粘性土中扁平粘土矿物颗粒定向排列进行了定量测定。吴义祥、施斌应用了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对微观结构形貌进行了定量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

从土的微观结构角度来建立土的本构关系,只是近十几年的事。它的基本思路出自Taylor (1938)提出的材料中不同方向微滑面上的应力应变关系。这些关系的建立有两个前提[15],即微滑面上的应力是宏观应力张量的分量(静态约束),微滑面上的变形是宏观应变张量的分量(动态约束)。Zienkiewicz 和Pande 、Pande 和Sharma 、Pande 和Xiong 应用塑性理论描述了土的结构性状。但他们只考虑了静态约束,未考虑土的应变软化性。Bazant 和Oh 、Bazant 和G ombarova 发现土在静态约束下,当应变软化发生时,其微滑面是稳定的。

目前,国际上比较有影响的微观结构模型主要有二类:一类是由Batdorf 和Budiansky 创立的经典塑性滑动理论发展形成的重叠片和微滑面模型;另一类为Cundall 和Cundall 和Strack 建立的颗粒模拟模型,近年已应用到了水泥、纤维和砂等复合材料的本构关系模型中。国内,施斌曾利用上述第一类微观力学模型建立了各向异性粘性土(软土)蠕变的微观力学模型[16],取得了较好的拟合效果。

考虑到天然粘土的结构性,有的建议使用两种模型[17],一种是复合体模型,另一种则是堆砌体模型。前者是引入损伤力学概念以后得到的,该模型能较好反映结构破损过程,但不

372 第3期 雷华阳:土的本构模型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472世 界 地 质 2000年

能模拟三轴试验中低围压下的剪张现象。后者假定总的应力增量为两个部分,一部分由有效应力增加而引起,另一部分由于颗粒破损的结果,该模型可以反映低围压下的剪张性。

沈珠江院士曾指出[18]:现有的各种本构模型实际上都是针对饱和扰动土和砂土而发展起来的。对于应变软化问题,人们只是将剑桥模型进行推广,即从体积收缩为硬化推广到体积膨胀为软化,并没有和土体结构逐渐破损过程相联系。如软粘土和黄土,为了描述原状土中普遍存在的结构破损现象,需要建立相应的本构模型-结构性模型和相应的分析理论-逐渐破损理论。这一数学模型的建立将意味着人们在深化土体力学特性的认识方面完成了第二次飞跃。有关逐渐破损理论与已研究多年的剪切带[19]有一定的关系。蒋明镜、沈珠江在结构性粘土三轴试验基础上,讨论了剪切带形成的宏观力学条件及其倾角,并对剪切带及其周围土体的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所得研究成果验证了沈珠江的堆砌体理论,也为发展土体逐渐破损理论打下基础。

尽管岩土的微观力学模型目前还处于积极发展阶段,而且真正达到实际应用的也还不多,但是鉴于土的结构性本构模型的发展在理论上,可以有效地摆脱连续介质力学的长期束缚,引起某些传统观点的改变;在实践发面,可以提高各种土力学问题的计算精度。因此说,土的结构性本构模型的建立将成为21世纪土力学的核心问题。

3 土的本构模型研究趋势

由于岩土材料本身及其变形机制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致使岩土本构模型研究兴旺不衰。经典土力学是以连续介质为基础,并以理想粘性土和非粘性土作为研究对象。理想弹性模型和塑性模型是最简单的本构模型。应用连续介质力学求解岩土工程问题,解答是否合理取决于所用本构模型是否合理。因此若提高应用连续介质力学求解岩土工程问题的水平,本构模型研究已成为其瓶颈,它严重制约其发展。

在以往本构模型研究中不少学者只重视本构方程的建立,而不注重模型参数的测定和选用研究,也不重视本构模型的验证工作。在以后的研究中特别要重视模型参数的测定和选用,重视本构模型验证以及推广应用研究。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工程建设服务。

开展岩土本构模型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首先,对于各种传统模型的改进、推进和验证[20],从实用角度来说,这是件有意义的事。例如:剑桥模型由于其形式简单和计算参数少而被广泛应用,但该模型在选取屈服面时,没有考虑剪应变的影响,而且只适用于正常固结土,为了使其能适用于超固结土和其他类土,许多人提出修正的建议。一类是通过改变椭圆屈服面的位置和形状来模拟应变软化现象;另一类是改用双屈服面[21]。

其次,随着岩土工程的发展,受现代科学技术的冲击,大量非线性科学的基本理论被引入到土本构模型的研究中,如Mandebrot提出的分形几何、Rene,Thom创立的突变论、人工神经网络等理论。它们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揭示出复杂现象中的本质,为土本构模型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支持。美国https://www.360docs.net/doc/9210639472.html,de教授将神经网络用于岩土力学中,神经网络用学习代替数学建模,它能从噪音数据中学习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国内的邓若宇,王靖涛改变传统的数学建模方法运用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一个粘土的非线性本构关系模型[22],并通过实例说明神经网络方法的实用性。这种建模方法的优越性、准确性、适用范围都还有待于探讨。

三是建立用于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实用模型。为了建立能反映某些岩土体应力应变特性的理论模型。它包括各类弹性、弹塑性、粘弹性、粘弹塑性、内时和损伤,以及结构性模型

等。它们应能较好反映岩土的某种或几种变形特性,是建立工程实用模型的基础。工程实用模型应是为某地区岩土、某类岩土工程问题建立的本构模型,它应能反映特定情况下岩土体的主要性状,用它进行工程计算分析,可以获得工程建设所需精度的满意的分析结果。

四是将土的微观结构定量研究引入到土的应力应变性状研究中。定量地揭示土结构性及其变化的力学效果要比定性地显示土结构性的形象特征或从个别侧面定量描述土结构性的差异显得更为重要。弄清楚土在宏观现象下的内在本质,从而建立正确、可靠的物理、力学和数学模型,从本质上更好地对土的力学性状进行模拟,更好地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在微观结构和宏观力学上取得的丰硕成果,为我们开展本构模型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注重室内力学试验结果建立能刻划试验结果的模型,到通过微观结构入手研究土应力-应变-时间的规律,不能不说是一个可喜的进步。在国内,袁建新、张梅英对黄土、膨胀土、泥岩、粘土岩、风化砂岩、大理岩等岩石样品,进行了受力状态下,其应力—应变曲线与相应的微观结构变化规律的观察。其结果为岩土力学的本构模型提供了科学依据。因此,将宏观力学和微观结构相结合,并将非线性理论渗入其研究领域中是土本构模型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

参考文献:

[1] 龚晓南,叶黔元,徐日庆.工程材料本构方程[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2] 蒋彭年.土的本构关系[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

[3] 章根德.土的本构关系及其工程应用[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

[4] 黄文熙.土的工程性质[M ].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8.

[5] Y in J H ,Graham J.Elastic Visco -plastic modelling of one -dimensional consolidation[J ].G eotechnique ,

1996,46(3):515~527.

[6] Morsy M M ,Chan D H ,Morgenstern N R.An effective stress model for creep of clay[J ].Can G eotech ,

1995,32:819~834.

[7] 谢定义,齐吉琳.土结构性及其定量化参数研究的新途径[J ].岩土工程学报,1999,21(6):651~656.

[8] 施斌.粘性土微观结构研究回顾与展望[J ].工程地质学报,1996,4(1):39~43.

[9] 高国瑞.黄土显微结构分类与湿陷性[J ].中国科学,1980,12:1203~1208.

[10] 王永炎,腾志宏.黄土与第四纪地质[M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2.

[11] 胡瑞林,官国琳,李向东,等.黄土压缩变形的微结构效应[J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8,3:30~35.

[12] 谭罗荣.某些膨胀土的基本性质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1987,5:73~85.

[13] 施斌,李生林.击实膨胀土微结构与工程特性的关系[J ].岩土工程学报,1988,10(6):80~87.

[14] 李向全,胡瑞林,张莉.粘性土固结过程中的微结构效应研究[J ].岩土工程技术,1999,3:52~56.

[15] 胡瑞林,王思敬,李向全,等.21世纪工程地质学生长点:土体微结构力学[J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1999,4:5~8.

[16] 施斌,王宝军,宁文务.各向异性粘性土蠕变的微观力学模型[J ].岩土工程学报,1997,19(3):7~13.

[17] 沈珠江.软土工程特性和软土地基设计[J ].岩土工程学报,1998,20(1):100~111.

[18] 沈珠江.土体结构性的数学模型[J ].岩土工程学报,1996,18(1):95~97.

[19] Jiang Mingjing ,Shen Zhujiang.Microscopic analysis of shear band in structured clay[J ].岩土工程学报,

1998,20(2):102~108.

[20] 郑颖人.当前岩土计算力学的发展动向———介绍第八届岩土力学计算机方法与进展国际会议[J ]1

岩土力学,1995,16(1):84~90.

[21] 沈珠江.粘土的双硬化模型[J ].岩土力学,1995,16(1):1~8.

572 第3期 雷华阳:土的本构模型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672世 界 地 质 2000年[22] 邓若宇,王靖涛.粘土本构关系的神经网络模型[J].土工基础,1999,13(1):28~32.

Current Situation and T endency of Soil Constitutive Model

L EI Hua-yang

(Changchun U 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Changchun130026,Chi na)

Abstract:The research on soil constitutive model is now in the ascendant because of the complexion and variation of soil material.In this paper,experience summed up by predecessors and development with regard to the soil constitutive model is concluded in two sides.On the one hand,cambridge model,the elasticity-harden plasticity model and the multi-yield sur2 face and boundary surface model to describe soil properties under circulation load are intro2 duced.On the other hand,the research condition about soil microstructure and microstructure mechanics model are discussed.On the basis of the above discussion,the tendency of model re2 search is bound to join with the research on soil structure,and becomes the core of soil mechan2 ics during21century.

K ey w ords:soil constitutive model;macro-mechanics;microstructure

喷 溢 岩 浆

爆裂式火山喷发是极具破坏性的自然现象。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更多的人生存在具有潜在威胁的环境中,所以今天的灾难并不比以往少。

爆裂式喷发可定性分析如下:在地壳中,有一些缝隙被岩浆及裹挟在岩浆内的气体所充填,这些缝隙通过一个狭窄的通道与地表相通。随着岩浆向上运移,其内部压力降低,气体逸出,气泡出现并变大。一旦情形适宜岩浆喷溢,这些充满气泡的液体就会变成细小的汽粒流四散开来,于是爆裂式喷发产生了。

这个过程Paple重新审视过,对岩浆喷发他提出了岩浆破碎作用的诱发应变脆性断裂机制,并且按这个原则计算出各种不同类型岩浆的管道流参数。破碎区将下面的粘稠的泡沸液体和上面的稀散的汽粒流分开。因此,混合物的平均重量,管道阻力以及爆发的释放率,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破碎作用面的位置。

对于爆裂式喷发的研究是很困难的。相对来说它们不常发生,而且它们本身相当危险,并常发生在地球上人迹罕至的地方。官方提供的参数数据仅仅是近似的,而通道中的岩浆流的特性并不能够通过非实地量测推断出来。鉴于岩浆的特殊性质,也不能简单地将室内试验结果按比例放大作为实地情况。于是我们不得不转向利用计算机模拟喷发来帮助我们研究其物理特性以给实际的火山提供预报。

管道流模拟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那时,多泡流体和汽粒分散流的物理模型已经很成熟但还没能推出高粘性流体的破碎作用模型。在已经过特殊研究的气-水体系中,当气泡集结成大团时,就会发生从气泡到小液滴流的转化。但岩浆的高粘稠度阻碍了这种聚合,于是这种破碎作用机制必定有所不同。

一些工作者引用了这样一个假定,即岩浆破碎作用的决定性状态是当不断变化着的气泡到达它们最近的聚集状态时,也即定体积集结机制。对这一假定有力的反驳是浮岩的孔隙度具有很大的变化范围。其测量值典型的变化范围为0.5~0.9,它们在一次喷发到另一次喷发,或者甚至在同一次喷发过程中都可能发生变化。Slezin提出一个更加复杂的破碎作用机制,它涉及‘局部碎泡’,但这一理论未能从数学上得到完全证实。后来,Alidibirov以及Barmin作者运用了冲击波来探讨特别粘稠液体的破碎作用。Alidibirov 的理论描述了内有气压且已固结的岩浆的爆裂。Barmin和作者则假定,岩浆在向上运移的过程中,因与周围岩浆的粘性阻力,使气泡不断聚集而引起超压,我们认为这种超压就是破碎作用的原因。

 (下转285页) 

构造地质学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docx

构造地质学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构造地质学是地质学分支学科之一,以岩石圈的各种地质体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其组合形式及形成、发育、变形、破坏规律。一般根据其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的差异,分为狭义构造地质学和广义构造地质学。狭义构造地质学侧重于对中、小型地质体的研究,主要研究这些构造的几何形态、产状、规模、形成演化等。广义构造地质学的研究范围更加广阔,从地壳演变至岩石圈结构,从重要造山带至板块边界,从显微构造到晶格错位,几乎涵盖了10_8?108cm的所有地质体。近代以来,构造地质学研究获得了空前发展。20世纪60年代以来,板块构造理论体系得以建立和完善;20世纪70年代以来,大陆构造研究得到了重视;20世纪80年代以来,重点研究岩石圈的演化和三维岩石圈的建立;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陆动力学研究兴起。这些研究使得构造地质学在研究深度和研究广度上取得了重要进展。 1.构造解析构造学本质上是对地质体变形和演化的认识,构造地质学强调野外实地观测,其主要研究方法是构造解析法。构造解析是对地质体空间关系和形成规律的分析解释,内容包括对地质体的几何学、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分析气几何学解析是指对地质体的产状、规模、组合形式进行研究,进而概化为构造模式。运动学解析主要研究地质体在构造作用中发生的变形和位移。动力学解析是在几何学解析和运动学解析的基础上,反推构造应力的性质、大小、方向,分析和解释该研究区域的构造演化史。 2.研究现状步人20世纪后,构造地质学开始从形态描述逐渐进人对地质体的成因和力学分析研究中,由定性观察转入定量研究,由几何学研究转人运动学、动力学的领域。相关学科的新方法、新思路的引人,使得构造地质学获得了极大地进步,促进了构造地质学和其他学科的交流融合。尤其20世纪60年代后,以板块构造为主的各种新理论的提出,促使构造地质学的发展进入全新阶段。 2.1板块构造理论体系相关研究1968年前后,地质学家归纳了大陆漂移和海底扩张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从全球统一的角度提出了板块构造理论,该理论将固体地球表层在垂向上划分为刚性岩石圈和塑性软

土的本构模型综述

土的本构模型综述 1 土本构模型的研究内容 土体是天然地质材料的历史产物。土是一种复杂的多孔材料,在受到外部荷载作用后,其变形具有非线性、流变性、各向异性、剪胀性等特点。为了更好地描述土体的真实力学—变形特性,建立其应力应变和时间的关系,在各种试验和工程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数学模型,即为土体的本构关系。自Roscoe等1958~1963年创建剑桥模型以来,各国学者相继提出了数百个土的本构模型,包括不考虑时间因素的线弹性模型、非线弹性模型、弹塑性模型和考虑时间因素的流变模型等。本文将结合土本构模型的研究进程,综合分析已建立的经典本构模型,指出各种模型的优缺点和适用性,并对土本构模型的未来研究趋势进行展望。 2 土的本构模型的研究进程 早期的土力学中的变形计算主要是基于线弹性理论的。在线弹性模型中,只需两个材料常数即可描述其应力应变关系,即E和v或K和G或λ和μ。其中邓肯张双曲线模型是研究最多、应用最广的非线弹性模型。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土塑性力学的发展为土的本构模型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Drucker等(1957年)提出在Mohr-Coulomb锥形屈服面上再加一组帽形屈服面,Roscoe等(1958年~1963年)建立了第一个土的本构模型——剑桥模型,标志着土的本构模型研究新阶段的开始。70年代到80年代,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推动了非线性力学理论、数值计算方法和土工试验的发展,为在岩土工程中进行非线性、非弹性数值分析提供了可能性,各国学者提出了上百种土的本构模型,包括考虑多重屈服面的弹塑性本构模型和考虑土的变形及内部应力调整的时间效应的粘弹塑性模型。此外,其他本构模型如土的结构性模型、内时本构模型等也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土本构关系,有的学者则借用神经网络强大的自组织、自学习功能来反演土的本构关系。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世界银行2000年研究报告《中国:服务业发展和中国经济竞争力》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国有4个服务性行业对于提高生产力和推动中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它们是物流服务、商业服务、电子商务和电信。其中,物流服务占1997年服务业产出的42.4%,是比重最大的一类。进入21世纪,中国要实现对WTO缔约国全面开放服务业的承诺,物流服务作为在服务业中所占比例较大的服务门类,肯定会首先遭遇国际物流业的竞争。 物流的配送方式从手工下单、手工核查的方式慢慢转变成现今的物流平台电子信息化管理方式,从而节省了大量的人力,使得配送流程管理自动化、一体化。 当今出现一种智能运输系统,即是物流系统的一种,也是我国未来大力研究的方向。它是指采用信息处理、通信、控制、电子等先进技术,使人、车、路更加协调地结合在一起,减少交通事故、阻塞和污染,从而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及生产率的综合系统。我国是从70年代开始注意电子信息技术在公路交通领域的研究及应用工作的,相应建立了电子信息技术、科技情报信息、交通工程、自动控制等方面的研究机构。迄今为止以取得了以道路桥梁自动化检测、道路桥梁数据库、高速公路通信监控系统、高速公路收费系统、交通与气象数据采

集自动化系统等为代表的一批成果。尽管如此,由于研究的分散以及研究水平所限,形成多数研究项目是针对交通运输的某一局部问题而进得的,缺乏一个综全性的、具有战略意义的研究项目恰恰是覆盖这些领域的一项综合性技术,也就是说可以通过智能运输系统将原来这些互不相干的项目有机的联系在一起,使公路交通系统的规划、建设、管理、运营等各方面工作在更高的层次上协调发展,使公路交通发挥出更大的效益。 1.国内物流产业发展迅速。国内物流产业正处在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阶段。2008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89.9万亿元,比2000年增长4.2倍,年均增长23%;物流业实现增加值2万亿元,比2000年增长1.9倍,年均增长14%。2008年,物流业增加值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6. 5%,占GDP的比重为6. 6%。预计“十一五”期间,我国物流产业年均增速保持在15%以上,远远高于美国的10%和加拿大、西欧的9%。 2.物流专业化水平与服务效率不断提高。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 的比例体现了一个国家物流产业专业化水平和服务效率。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例在近年来呈现不断下降趋势,“十五”期间,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例,由2000年的19.4%下降到2006年的18. 3%;2007年这一比例则下降到18. 0%,标志着我国物流产业的专业化水平和服务效率不断提高。但同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物流

机器学习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机器学习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学院 引言: 机器能否象人类一样能具有学习能力呢?1959年美国的塞缪尔(Samuel)设计了一个下棋程序,这个程序具有学习能力,它可以在不断的对奕中改善自己的棋艺。4年后,这个程序战胜了设计者本人。又过了3年,这个程序战胜了美国一个保持8年之久的常胜不败的冠军。这个程序向人们展示了机器学习的能力,提出了许多令人深思的社会问题与哲学问题。 机器学习的研究是根据生理学、认知科学等对人类学习机理的了解,建立人类学习过程的计算模型或认识模型,发展各种学习理论和学习方法,研究通用的学习算法并进行理论上的分析,建立面向任务的具有特定应用的学习系统。这些研究目标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机器学习是关于理解与研究学习的内在机制、建立能够通过学习自动提高自身水平的计算机程序的理论方法的学科。近年来机器学习理论在诸多应用领域得到成功的应用与发展,已成为计算机科学的基础及热点之一。 机器学习是继专家系统之后人工智能应用的又一重要研究领域,也是人工智能和神经计算的核心研究课题之一。现有的计算机系统和人工智能系统没有什么学习能力,至多也只有非常有限的学习能力,因而不能满足科技和生产提出的新要求。对机器学习的讨论和机器学习研究的进展,必将促使人工智能和整个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一.机器学习的发展史 机器学习是人工智能研究较为年轻的分支,它的发展过程大体上可分为4个时期。 第一阶段是在50年代中叶到60年代中叶,属于热烈时期。…> 第二阶段是在60年代中叶至70年代中叶,被称为机器学习的冷静时期。 第三阶段是从70年代中叶至80年代中叶,称为复兴时期。 机器学习的最新阶段始于1986年。 机器学习进入新阶段的重要表现在下列诸方面: (1) 机器学习已成为新的边缘学科并在高校形成一门课程。它综合应用心理学、生物学和神经生理学以及数学、自动化和计算机科学形成机器学习理论基础。 (2) 结合各种学习方法,取长补短的多种形式的集成学习系统研究正在兴起。特别是连接学习符号学习的耦合可以更好地解决连续性信号处理中知识与技能的获取与求精问题而受到重视。 (3) 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各种基础问题的统一性观点正在形成。例如学习与问题求解结合进行、知识表达便于学习的观点产生了通用智能系统SOAR的组块学习。类比学习与问题求解结合的基于案例方法已成为经验学习的重要方向。 (4) 各种学习方法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一部分已形成商品。归纳学习的知识获取工具已在诊断分类型专家系统中广泛使用。连接学习在声图文识别中占优势。分析学习已用于设计综合型专家系统。遗传算法与强化学习在工程控制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与符号系统耦合的神经网络连接学习将在企业的智能管理与智能机器人运动规划中发挥作用。 (5) 与机器学习有关的学术活动空前活跃。国际上除每年一次的机器学习研讨会外,还有计算机学习理论会议以及遗传算法会议。 二.机器学习分类 1、基于学习策略的分类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过程中系统所采用的推理策略。一个学习系统总是由学习和环境两部分组成。由环境(如书本或教师)提供信息,学习部分则实现信息转换,用能够理解的形

软土本构模型综述

《软土地基》课程论文 学院建工学院 姓名王洋 学号

软土本构模型综述 1 引言 土体具有复杂的变形特征,如剪胀性、各向异性、受应力路径影响等。土体变形的这种复杂性是在复杂受力状态下表现出来的。复杂应力状态存在 6 个应力分量,也有 6 个应变分量。其间的关系是一种多因素物理量与多因素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不能由试验直接建立。须在简化条件的试验基础上,做某些假定及合乎规律的推理,从而提出某种计算方法,把应力应变关系推广到复杂应力状态。这种计算方法叫本构模型。 1.1 土的本构模型 发展到现在,土的本构模型数目众多,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 ( 1) 非线性模型; ( 2) 弹塑性模型; ( 3) 粘弹塑性模型; ( 4) 结构性模型。 对于软土而言,比较适用的一般为弹塑性模型。弹塑性模型是把总的变形分成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两部分,用虎克定律计算弹性变形部分,用塑性理论来解塑性变形部分。 1.2 变形假定 对于塑性变形,要作三方面的假定: ( 1) 破坏准则和屈服准则; ( 2) 硬化准则; ( 3) 流动法则。 不同的弹塑性模型,这三个假定的具体形式也不同。最常用的弹塑性模型为剑桥模型及其扩展模型。 2 剑桥模型与修正剑桥模型 1958 年,Roscoe 等发现了散粒体材料在孔隙比-平均有效应力-剪应力的三维空间里存在状态面的事实,1963 年,提出了著名的剑桥模型,1968 年,

形成了以状态面理论为基础的剑桥模型的完整理论体系。 Roscoe 等人将“帽子”屈服准则、正交流动准则和加工硬化规律系统地应用于Cam 模型之中,并提出了临界状态线、状态边界面、弹性墙等一系列物理概念,构成了第一个比较完整的土塑性模型。剑桥模型又被称为临界状态模型,是一个非常经典的弹塑性模型,它是第一个全面考虑重塑正常固结或弱超固结粘土的压硬性和剪胀性的模型,标志着土的本构理论发展新阶段的开始。 1968 年,Roscoe 等人在剑桥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修正剑桥模型,将原来的屈服面在p',q 平面上修正为椭圆,并认为在状态边界面内土体变形是完全弹性的。在状态边界面内,增加的剪应力虽不产生塑性体积变形,但可产生塑性剪切变形。修正剑桥模型是一种“帽子”型模型,在许多情况下能更好地反映土的变形特性。修正剑桥模型至今仍在工程中广泛应用,是因为它具有很多优点: 形式简单,模型参数少,参数确定方法简单( 只需常规三轴试验即可) ,参数有明确的物理意义,能够很好的反映重塑正常固结或弱超固结粘土的压硬性和剪缩性,因此修正剑桥模型是土力学中比较成熟而且应用广泛的弹塑性本构模型。同时,修正剑桥模型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屈服面只是塑性体积应变的等值面,只采用塑性体积应变作硬化参量,因而没有充分考虑剪切变形; 只能反映土体剪缩,不能反映土体剪胀; 没有考虑土的结构性这一根本内在因素的影响; 假定的弹性墙内加载仍会产生塑性变形等。修正剑桥模型对实际情况进行了一系列假定: ①屈服只与应力球量p 和应力偏量q 两个应力分量有关,与第三应力不变量无关; ②采用塑性体应变硬化规律,以为硬化参数; ③假定塑性变形符合相关联的流动法则,即g( σ) = f( σ) ; ④假定变形消耗的功,即塑性功为: 剑桥模型是当前在土力学领域内应用最广的模型之一,其主要特点有: 基本概念明确; 较好地适宜于正常固结粘土和弱超固结粘土; 仅有3个参数,都可以通过常规三轴试验求出,在岩土工程实际工作中便于推广; 考虑了岩土材料静水压力屈服特性、剪缩性和压硬性。王清等分析了修正剑桥模型的应力应变关系,以其为基础引进了接触单元和杆单元,运用修正合格模型,用有限元程序模拟了

机器人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机器人发展历史、现状、应用、及发展 趋势 院系: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姓名:王炳乾

机器人发展历史、现状、应用、及发展趋势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不断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机器人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和深化,机器人已成为一种高新技术产业,为工业自动化发挥了巨大作用,将对未来生产和社会发展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介绍了机器人的国内国外的发展历史、状况、应用、并对机器人的发展趋势作了预测。 关键词:机器人;发展;现状;应用;发展趋势。 1.机器人的发展史 1662年,日本的竹田近江利用钟表技术发明了自动机器玩偶并公开表演。 1738年,法国技师杰克·戴·瓦克逊发明了机器鸭,它会嘎嘎叫、进食和游泳。 1773年,瑞士钟表匠杰克·道罗斯发明了能书写、演奏的玩偶,其体内全是齿轮和发条。它们手执画笔、颜料、墨水瓶,在欧洲很受青睐。 保存至今的、最早的机器人是瑞士的努萨蒂尔历史博物馆里少女形象的玩偶,有200年历史。她可以用风琴演奏。 1893年,在机械实物制造方面,发明家摩尔制造了“蒸汽人”,它靠蒸汽驱动行走。 20世纪以后,机器人的研究与开发情况更好,实用机器人问世。 1927年,美国西屋公司工程师温兹利制造了第一个机器人“电报箱”。它是电动机器人,装有无线电发报机。 1959年第一台可以编程、画坐标的工业机器人在美国诞生。 现代机器人 有关现代机器人的研究始于20世纪中期,计算机以及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原子能的开发利用是前提条件。1946年,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问世。随后,计算机大批量生产的需要推动了自动化技术的发展。1952年,数控机床诞生,随后相关研究不断深入;同时,各国原子能实验室需要代替人类处理放射性物质的机械。

土的本构结构

土的本构关系 土体是天然地质材料的历史产物。土是一种复杂的多孔材料,在受到外界荷载作用后,其变形具有以下特性:①土体的变形具有明显的非线性,如:土体的压缩试验e~p 曲线、三轴剪切试验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现场承载板试验所得的p~s曲线等; ②土体在剪切应力作用下会产生塑性应变,同时球应力也引起塑性应变; ③土体尤其是软粘土,具有十分明显的流变特性; ④由于土体的构造或沉积等原因,使土具有各向异性; ⑤紧砂、超固结粘土等在受剪后都表现出应变软化的特性; ⑥土体的变形与应力路径有关,证明不同的加载路径会出现较大的差别; ⑦剪胀性等。为了更好地描述土体的真实力学—变形特性,建立其应力、应变和时间的关系, 在各种试验和工程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数学模型,即: 土体的本构关系。 自从Roscoe等人首次建立了剑桥模型以来, 土的本构关系的研究经历了一个蓬勃发展的 阶段, 出现了一些具有实用价值的本构模型。虽然很多的理论为建立土的本构关系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但是由于土是一种三相体材料, 在性质上既不同于固体也不同于液体, 是介于两者 之间的特殊材料, 所以人们常借助于固体力学或流体力学理论, 同时结合工程实践经验来解 决土工问题, 从而研究土的本构关系形成了自己一套独特的方法—半理论半经验的方法。建立一个成功的本构关系关键有两点:第一要建立一个函数能较好地反映土在受力下的响应特征;第二要充分利用试验结果提供的数据比较容易地确定模型参数。模型都需要满足以下基本条件:(1)不违背更高一级的基本物理原理(如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2)建立在一定的力学理论基础之上(如弹性理论、塑性理论等)。(3)模型参数能够通过常规试验求取。从工程应用的角度出发,研究问题的精度就需要进行合理的控制,从而在计算精度与计算设备、计算难度、计算时间以及计算成本之间获得平衡。另外,任何理论、方法都应以实践应用为目的,这样才具有价值。综合上述两点,从工程应用的角度去分析各种土的本构关系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构关系是反映材料的力学性状的数学表达式,表示形式一般为应力-应变-强度-时间的关系。土的本构关系十分复杂,除受时间因素影响外,还受温度、湿度等因素影响。时间作为一个主要因素,主要是反映土的流变特性且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忽略其影响。同时,强度可以视为土体应力-应变发展的一个特殊阶段,即在发生很小的应力增量下,土体单元将发生无限大的变形。 对于一般的岩土工程问题,稳定问题是主要问题,如地基稳定问题、斜坡稳定问题等,一般采用极限平衡法对土体进行分析。这种分析不考虑土体破坏前的变形过程及变形量,只关心土体处于最后整体滑动时的状态及条件,实际上是刚塑性或理想塑性的理论。20 世纪50 年代末到60 年代初,由于高重土工构筑物、高层建筑以及许多大型建筑物的兴建,使土体变形问题成为主要矛盾。此外,随着计算手段、试验手段的提高,也极大地促进了本构关系的发展。 土的线弹性模型:经典土力学将土体视为理想弹性体,在进行变形计算时采用基于广义虎克定律的线性弹性模型,假定土体的应力和应变关系成正比,通过测定土在不排水条件下的弹性 模量E和泊松比μ,或者体积变形模量K和剪切模量G来描述其应力—应变关系。土的线弹性模型简单,适用于不排水、安全系数较大、土体不发生屈服的情况,工程中可用于:①计算地基中的垂直应力分布; ②计算地基在不排水加荷情况下的位移和沉降; ③基坑开挖问题计算,用于估计基坑在不排水条件下的侧向压力与侧向位移; ④计算软粘土地基在加荷不排水条件下的沉 降和孔隙水压力。 土的非线弹性模型:土体在外荷载作用下一般都要发生屈服,其应力—应变关系具有非线性,土体发生的变形既有弹性变形又有塑性变形,土的非线弹性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其变形特性。土的非线弹性模型理论可以分为三类:弹性模型、超弹性(Hyper Elastic)模型(又称Green超弹性模型)和次弹性(Hypo Elastic) 模型。其中影响最大、最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是邓肯一张

国内外公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第1章绪论 1.1我国公路现状 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中从事运送货物和旅客的社会生产部门,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脉,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行业、先行产业。交通运输主要包括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五种运输方式,其中,铁路、水运、航空、管道起着“线”的作用,公路则起着“面”的作用,各种运输方式之间通过公路路网联结起来,形成四通八达、遍布城乡的运输网络。改革开放以来,灵活、快捷的公路运输发展迅速,目前,在综合运输体系中,公路运输客运量、货运量所占比重分别达90%以上和近80%。高速公路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在交通运输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设计和建设上,高速公路采取限制出入、分向分车道行驶、汽车专用、全封闭、全立交等较高的技术标准和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为汽车快速、安全、经济、舒适运行创造了条件。与普通公路相比,高速公路具有行车速度快、通行能力大、运输成本低、行车安全、舒适等突出优势,其行车速度比普通公路高出50%以上,通行能力提高了2~6倍,并可降低30%以上的燃油消耗、减少1/3的汽车尾气排放、降低1/3的交通事故率。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60多年的建设,公路建设有了长足发展。2011年初正值“十一五”规划结束,“十二五”规划伊始。“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公路交通发展速度最快、发展质量最好、服务水平提升最为显著的时期。经过4年多的发展,公路交通运输紧张状况已实现总体缓解,基础设施规模迅速扩大,运输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安全保障能力明显增强,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保障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作出了重要贡献。 “十一五”前4年,全国累计完成公路建设投资2.93万亿元,年均增长近16%,约为“十一五”预计总投资的1.2倍,也超过了“九五”和“十五”的投资总和。公路建设投资的快速增长,极大地拉动和促进了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从公路建设投资占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总投资的比重来看,“十一五”期间基本保持在4.5%左右。 在投资带动下,公路网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09年底,全国公路网总里程达到386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51万公里,二级及以上公路42.52万公里,分别较"十五"末增加36.4万公里、2.5万公里和9.4万公里;全国公路网密度由“十五”末的每百平方公里34.8公里提升至40.2公里。预计到2010年底,全国公路网总里程将达到395万公里,高速公路超过7万公里,分别较“十五”末增加45.3万公里与3万公里。农村公路投资规模年均增长30%,总里程将达到345万公里,实现全国96%的乡镇通沥青(水泥)路。 “十一五”期间公路的快速发展,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作出了突出贡献。特别是2008年以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以高速公路为重点,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十一五”末高速公路里程将达到"十五"末的1.78倍。“十一五”期间全社会高速公路建设累计投资达2万亿元,直接拉动GDP增长约3万亿元,拉动相关行业产出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北京市绿化隔离带可持续经营技术及效益评价 二、项目所属领域国内外研究开发现状和发展趋势 1、由城市绿地到城市林业的发展 城市绿地是城市中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它是城市系统中能够执行“吐故纳新”负反馈调节机制的子系统。这个系统一方面能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为城市生物提供适宜的生境;另一方面能增强城市景观的自然性、促进城市居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它是城市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绿地(green space)一词,各国的法律规范和学术研究对它的定义和范围有着不同的解释,西方城市规划概念中一般不提城市绿地,而是开敞空间(Open Space),我国建国以来一直延用原苏联的绿地概念,包括城市区域内的各类公园、居住区绿地、单位绿地、道路绿化、墓地、农地、林地、生产防护绿地、风景名胜区、植物覆盖较好的城市待用地等。 尽管各国关于开敞空间(或绿地)的定义不尽相同,但它们都强调了开敞空间(或绿地)在城市中的自然属性,即都是为了保持、恢复或建立自然景观的地域。绿地作为城市的一种景观,是城市中保持自然景观,或使自然景观得到恢复的地域,是城市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综合体现,是城市中最能体现生态性的生态空间,是构成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结构上为人工设计的植物景观、自然植物景观或半自然植物景观。绿地在城市中的功能和作用主要包括:组织城市空间的功能、生态功能(改善生态环境的功能、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游憩休闲功能、文化(历史)功能、教育功能、社会功能、城市防护和减灾功能。 城市绿地发展和研究进程包括:城市绿地思想启蒙阶段、城市绿地规划思想形成阶段、城市绿地理论和方法的发展阶段、城市绿地生态规划和建设阶段。 吴人韦[1]、汪永华[2]、胡衡生[3]等从城市公共绿地的起源开始介绍了国外城市绿地的发展历程,认为国外的城市绿地建设经历了从公园运动(1843~1887)、公园体系(1880~1890)、重塑城市(1898~1946)、战后大发展(1945~1970)、生物圈意识(1970年以后)等一系列由简单到复杂的城市绿地发展过程,其中“重塑城市”阶段提出了“田园城市”和城市绿带概念,绿带网络提供城区间的隔离、交通通道,并为城市提供新鲜空气。“有机疏散”理论中的城市与自然的有机结合原则,对以后的城市绿化建设具有深远的影响。1938年,英国议会通过了绿带法案(Green Belt Act)。1944年的大伦敦规划,环绕伦敦形成一道宽达5英里的绿带。1955年,又将该绿带宽度增加到6~10英里。英国“绿带政策”的主要目的是控制大城市无限蔓延、鼓励新城发展、阻止城市连体、改善大城市环境质量。早在1935年,莫斯科进行了第一个市政建设总体规划,规划在城市用地外围建立10公里宽的“森林公园带”;1960年调整城市边界时,“森林公园带”进一步扩大为10~15公里宽,北部最宽处达28公里;1971年,莫斯科采用环状、楔状相结合的绿地布局模式,将城市分隔为多中心结构。目前,德国城市森林建设已取得了让世人瞩目的成绩,其树种主要为乡土树种,基本上是高大的落叶乔木(栎类、栗类、悬铃木、杨树、核桃、欧洲山毛榉等)[4]。在绿化城

《土的本构关系》考试题

《土的本构关系》考试题 【1】 某软粘土试样的三轴固结不排水试验数据如下表所示。根据试验数据,按D —C 模型 计算: (1)绘出 131)(εσσ--及 13 11εσσε--关系曲线,求初始切线模量Ei 及极限强度 u )(31σσ-; (2)求初始切线模量Ei 的模量系数K 及幂次n ; (3)求破坏比Rf 及试样的?',c '。 (4)写出试样切线模量Et 的具体表达式。 注: 表中uf 为破坏时的孔隙水压力。 【2】 对三个尺寸为10×10×10cm 的立方土样,分别施加三组不同的应力如附表。如果假设土样为理想弹性体,试问: (1)三土样的受力状态有何不同? (2)在不排水条件下,初始孔压各为多少? (3)若土样的弹性模量E=4Mpa ,v=0.35,求排水条件下的体应变各为多少? (4)从上述计算和分析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3】 对三个尺寸为10×10×10cm 的立方土样,分别施加三组不同的应力如附表。如果假设土样为理想弹性体,试求: (1)若土样为饱和正常固结粘土,孔压系数B=1.0,A=0.5。求不排水条件下三土样的孔压各为多少?在排水条件下哪个土样体变大? (2)若土样为饱和的严重超固结粘土,孔压系数B=1.0,A=-0.5。求不排水条件下三土样的孔压各为多少?在排水条件下哪个土样体变大? (3) 从上述计算和分析中,总结实际土体的应力与变形特点。 【4】 为什么说建立在常规三轴试验基础上的D —C 模型仍然没有考虑材料的剪胀性?为什么说D —C 模型没有考虑中主应力的影响?同时不能适用于应变软化材料? 【5】 Drucker 塑性公设和依留辛公设的含义是什么、有何区别?用示意图说明。 【6】 在弹性-理想塑性模型的数值计算中,假定屈服面方程为)(),(1221I G J J I F -=, 如何从第n 次加载所得的应力分量 []n ij σ与新的应变增量[] 1 +n ij d ε,求应力分量的新值 [] 1 +n ij σ? 【7】经典塑性理论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是什么?说明其含义。 【8】 在剑桥模型的屈服面推导过程中作了哪些假设?推导其屈服面方程,并写出其弹塑性应力应变关系。 【9】某种粘土在平面的NCL ,CSL ,K0固结线及过ABC 三点的一条OCL 线如图。且已知M=0.8,试进行以下各项的绘图与计算: 1)在p —q 平面绘出CSL 线与K 0固结线; 2)在p —q 及v —p 平面绘出过A ,B 点的屈服曲线及不排水试验应力路径; 3)在p —q 及v —p 平面绘出过C 点的常规三轴不排水与排水试验应力路径; 4)求B 点和C 点的不排水抗剪强度Cu B 与Cu C 之比值。 提示: K0固结时,v 0)21(31σk p += ,v 0)1(σk q -=;不排水强度 u u q C 2 1 =

中国管理研究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徐淑英《光明日报》( 2011年07月29日11 版) 过去20多年来,中国管理学研究关注西方情境的研究课题,验证西方发展出来的理论,并借用西方的研究方法论。而旨在解决中国企业面临的问题和针对中国管理现象提出有意义的理论解释,这方面的研究却迟滞不前。围绕到底是追求“中国管理理论”(即在中国管理情境中检验西方理论)还是“管理的中国理论”(即针对中国现象和问题提出自己的理论)的争论,很多学者作出了积极探索。中国的管理学研究者应遵循科学探究的自主性原则,保持对常规科学局限性的警觉,从事既能贡献普遍管理知识,又能解决中国管理问题的研究。 国际管理学研究中的一个现象 全球化商业活动的增加,不仅使得全球化的跨国公司对管理知识的需求大大增加,而且那些处于新兴经济体(比如俄罗斯、印度和中国)中的公司,由于在国际市场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也非常渴望得到管理实践所需的知识。除了新兴经济体外,许多发达地区的管理研究也十分活跃。有学者观察到了国际学者的一种明显偏好:从主流管理学文献(基本上是基于北美,特别是美国的文献)中套用已有的理论、构念和方法来研究本土的现象。这导致了JamesMarch(詹姆斯·马奇)所认为的组织研究的“趋同化”。这个趋势是值得注意的,因为它有可能放慢有效的全球管理知识的发展速度,也会阻碍科学的进步。这样的趋势在中国也是存在的。

科学研究总是有目的的:执著于寻找真相(reality)和追求真理(truth)。科学的研究方法确保了科学家的发现是接近于真理的,这也是所有科学研究应该达到的严谨性(rigor)标准。然而对于管理学这门应用科学来说,真理本身是不够的。管理研究的第二个目标是获取有益于提高实践水平的知识,这就是管理学者应该达到的切题性(re levance)标准。但现在大部分的中国学者都是严谨有余,切题不足。 目前,套用西方发展起来的理论在中国进行演绎性研究主导了中国管理学研究领域。用这种方法进行的研究倾向于把成果发表在国际性杂志上,尤其是国际顶尖杂志。这类研究成果验证了已有理论或者对其情境性边界进行了延伸研究,说明了如何使用现有研究成果来解释一些新情境下出现的独特现象和问题。但这样的研究倾向对现有的理论发展只能提供有限的贡献,因为它的目的并非寻找对地方性问题的新的解释。这种方法也限制了对中国特有的重要现象以及对中国有重要影响的事件的理解。 笔者并不认为学者的目标就是发展新的理论,而是提请注意这一事实:绝大部分中国的研究都不约而同地采用西方已有理论来解释中国现象。这一趋势形成的原因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解释。 首先是因为缺乏先进的科学研究方法的训练和对科学目的的正确理解。一些研究者错误地认为,科学的目的是发表文章,而非寻找对重要现象的恰当理解和解释。中国学者可以很快学会如何正确使用研

土的本构关系的综述

土的本构关系的综述 土的本构关系,即土的应力应变关系,是现代土力学的核心内容,也是有限元分析计算的基础。建立一个有效而经典的本构模型需要对土的基本特性透彻把握,并且可全局规划。同时,一个有效且经典本构模型还可以作为一个捷径让初学者逐步认识到土加载变形过程。而建立土的本构模型的核心问题就是通过土体在实验中所表现出的力学行为来反演其内在的本构关系。 从我们的认识基础之上,土体是天然地质材料的历史产物,还是一种复杂的多孔材料,当受到外界荷载作用后,其变形可归纳为下面几种特性:土体的变形具有明显的非线性;土体在剪切应力作用下会产生塑性应变,同时球应力也引起塑性应变;土体中特别是软黏土,具有十分明显的流变的特点;由于土体的构造或沉积等原因,使土具有各向异性;超固结黏土等在受剪后都表现出应变软化的特性;还有土体的变形与应力路径有关,证明不同的加载路径会出现较大的差别;土的剪胀性可以更好地描述土体的真实力学 - 变形特性,建立其应力、应变和时间的关系。 针对土这样一种多相离散、影响因素很复杂的材料,想去建立一种精确并且可面面俱到地反映每一因素的本构模型基本是做不到。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抓住主要矛盾,应该考虑去建立可行的具有物理概念正确数学表达严密模型参数应用方便的本构模型。 其次,土本构模型的建立是一个重要而又复杂的问题,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学者们建立了很多模型,很多论文对这些模型进行了讲述。然而这些土本构模型的出发点都是在扰动土或砂土的基础上,它们难以描述在土的结构性作用下各种非线性行为,从而造成计算结果不正确,不贴和实际情况。天然土体一般都具有一定的结构性,所以有必要建立考虑土结构性影响的土本构模型。在此现实基础上,很多专家将土结构性影响特性纳入建立本构模型的因素中。 再者,随着 CT 技术、X 射线和光弹试验等在土体研究中的应用,从而使得我们对土体的宏观变形和微观规律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在对土的结构性研究引起重视,建立了不少的模型研究成果表明:土的结构性对其压缩特性、强度包线特性等都有显著的影响在研究土体结构性模型的同时,不少专家结合其他理论建立了土体的损伤本构模型。在实际情况里,我们应针对具体工程做出选择。工程师们关心土体从加载直至破坏失稳的整个过程,那么初始模量、最终抗剪强度以及加载过程中的应力应变及体变规律三个要点都是需要考虑分析的,此时弹塑性模型将作为首要选择,要是着重考虑工程强度稳定性,本构模型对最终强度的体现是最重要的,可选取例如强调最终破坏剪应力的理想塑性模型; 或者是土的抗剪强度大于实际荷载远,我们可近似视认为变形是在弹性范围内的,随之应该选择弹性本构模型。 首先先阐明了应力应变性态的几种基本形式,如下图中所示。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医用信息系统同其他行业的信息系统相比具有其明显的特殊性,医用信息系统有大量的CT、MRI等的图象,B超、内窥镜等的视频数据,还有大量的CT、MRI、B超、PET、电子内窥镜等的医用检查设备。医用信息系统中大量的如HIS,RIS,PACS,MODALITY,CPR等部门级的系统之间有大量需要交流和共用的信息,如何将这些数据有效的交流,如何减少重复手工劳动,减少数据冗余.以提供给医生、护士从而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或者提供给医院管理者以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换而言之,就是将医院各部门之间的数据互相平滑高效的交流以及医用信息的整合集成成为世界各国致力于医用信息系统的专家学者和相关研究机构的研究话题。 Radiological Society of North America(RSNA)和Healthcare Informat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s Society(HIMSS)提出了IHE框架试图解决这些信息的交流和集成问题。

IHE规范遵循DICOM标准和HL7标准.DICOM标准的全称是“医学数字成像与通信”(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 in medicine)标准,不仅支持医学放射图象,而且面向所有的医学图象,只要简单的增加相应的服务对象类(SOP)即可,可扩展到心电图,内窥镜图象,牙医图象,病理学图象等。HL7主要为面向健康的计算机系统提供临床、金融、管理信息的电子交换标准.IHE规范还提供了HL7到DICOM的互操作. 国内随着医疗行业改革,医疗服务行业开始面向市场,通过信息化的战略来提高医患的满意度以提到很多医院的议事日程.因此构建一个集成化的标准化的系统来及时的获取各种临床信息变的非常迫 切.目前国内有许多厂商拥有遵循DICOM标准的PACS系统,然而将

国外教学设计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国外教学设计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教学设计过程所产生的问题的讨论、教学设计研究的发展趋势等方面对国外教学设计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了系统阐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心理学、教育学理论研究的深入,教学设计近年来成为国内外教育界关注的课题之一。考察国外教学设计的研究成果,对我们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提高教学效率将有莫大的启发。 一、国外教学设计研究的现状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一直是教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许多教育工作者或从改变教学媒体、方法,或从精选教学内容,或从改进评价方式和课堂管理等进行深入的研究,但同时他们又感到单一方面的改革其效果不能令人满意。因此,他们开始重新思考教学设计的问题,并借鉴认知理论、技术学等新成果;从更为系统的角度探索问题,以找到在整体上提高教学效益的突破口。 1.学设计的概念 什么是教学设计?为了更清楚的理解这个概念,让我们先了解什么是教学和设计。美国的教育学家史密斯(P.L. Smith )和拉根(T. J.Ragan)认为,教学就是信息的传递及促进学生达到预定、专门学习目标的活动。它是教育的一个分支,包含了学习、训练和讲授等活动。所谓设计,是指在进行某件事之前所作的有系统的计划过程或为了解决某个问题而实施的计划,它可以从精确性、细致性、系统性等方面去判断其效果的好坏。设计者必须以高度的精确和谨慎态度,具有系统计划一个方案的才能进行设计,否则,会导致时间的误用、资源的浪费甚至无效、沉闷和缺乏动机的学习。因此,设计应考虑许多可能影响实施计划或受计划实施所影响的因素。如,设计者要考虑可能影响教学成功的因素,通过上课,把预先设计好的视觉、听觉及其他传递形式的信息传递出去。所以,教学设计的特点除上面谈到的精确、细致和系统之外,还应有形象性、创造性、工艺性、扩展性和自然性等特点。由此可见,教学设计就是把教学原理转换成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计划的系统过程,是指为了达到预期教学目标而运用系统观点和方法,遵循教学过程基本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计划的过程,是教什么(课程和内容等)与怎么教(组织、方法、策略、手段及其他传媒工具的使用等)的过程。具体来说,一方面它象工程那样需要以过去成功的原理为基础来计划他们的工作,不仅在功能方面,而且以生动的、吸引人的方式来设计事情或活动,建立用以指导他们决策、解决问题的程序。另一方面,这个系统过程是以一种书面的形式把将要完成的事情或活动的结果写下来,而不是变成实际的产品或结果。因此,当教学媒体不仅仅是教师时,系统的计划就显得尤其重要。好的教师有能力根据学生的需要马上调节教学。但当教学媒体不能迅速加以调节时(如印刷体的材料、录像材料、以电脑为基础的教学),以教学原理为基础的设计就显得相当重要。所以,教学设计过程主要依据三个方面进行设计:第一,教学的目标是什么?第二,教学策略和教学媒体有哪些?第三,我们如何检验所达到的结果?如何评价和修改教学材料? 韦斯特(Charles K. West )等人则从认知科学的角度来探讨教学设计。他们认为教学就是以系统的方式传授知识,是关于技术程序纲要或指南的实施。它也是指教师的行动、实践或职业活动。设计是计划或布局安排的意思,是指用某种媒介形成某件事情的结构方式。所以教学设计的研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1)在当今复杂的社会里,人们需要学会如何学习。这种需要大大地扩大了教学的目标,它应该包括学习者将能够了解并适当地运用认知策略;(2 )教学设计应该使用认知策略作为教学的手段;(3 )教师将充当教学传递活动中运用认知策略和奖励认知策略运用的模范;(4)把认知策略的知识、适当的应用以及对认知策略

麦克斯韦尔模型和开尔文模型综述

麦克斯韦尔模型与开尔文模型综述 1弹性力学概念和流变学的两个基本模型 在流变学里,应变不与应力成简单的正比关系,这两者不是线性关系。在这里,表述应变、应力和时间三者关系的公式不再称为应力-应变关系,而称为“本构关系”。 马克斯威尔模型由一个弹性元件和一个流性元件串联组成,描述具有弹性又具有流性的材料。岩石在瞬间受力条件下具有弹性,在持久力作用下具有流性,恰好可用马克斯威尔模型描述。马克斯威尔粘弹性模型中的粘性元件采用了牛顿流体模型,即线性粘性流体。牛顿流体是指受应力时产生的流动速率与应力大小成正比的材料。表述为 σ=ηε(1) 式(1)中σ为应力,ε为应变(流动)速率,η为比例常数,流变学中称为粘性系数(模量)。式( 1)可与弹性力学中一维虎克定律的形式进行比较 σ=Eε(2) 式(2)中ε为应变,E为比例常数,又称杨氏模量。式( 2)表示材料的应变与应力成正比,与式( 1)的不同就在于应变速率ε上,其中包含着时间因素。 2 开尔文( Kelvin)模型简介 比马克斯威尔模型( 1868)晚几年,提出了开尔文模型( Kelvin ,1875)。与马克斯威尔模型不同,将弹性元件a和流性元件b不是串联,而是并联,就组成了开尔文模型,如图1所示。元件a 为弹簧,具有完全弹性,其应力应变关系符合虎克定律式( 2) ,在此可写为 σ (图1开尔文模型) a为弹性元件弹簧, b为流性元件有阻尼的唧筒, 两者并联,σ为应力 元件b符合牛顿流体条件,参照式(1)可写为σ=η ε由于是并联,所以两元件上应力之和应等于总应力σ ,有 σ= σ+σ=Eε+ηε σ=Eε+η ε(3) 式(3)为开尔文模型的本构关系,为深入了解开尔文模型的性质,给出一些特定情况来分析。 (1)第一种情况。我们给这个模型两端突然一个应力,例如拉应力,量值为σ并保持不变。模型的并联关系要求并联两元件的变形量要同步,弹性元件虽然有能力响应应力σ的作用,力图达到对应的应变值,但碍于流性元件的滞后性,必须跟随流性元件的缓慢速度使变形逐渐跟上来。这个过程的应力在初始时几乎全由流性元件承担,弹性元件只承担很小的应力,而随着应力保持的时间延续才逐渐增大,这样应力也逐渐由流性元件身上转移到弹性元件身上,最后

CAD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CAD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是电子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科研成果开发和转化、实现设计自动化、加快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现代化 的一项关键新技术;是提高产品和工程设计水平、降低消耗、缩短科研和新产品开发周期、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手段;是科研单位提高 自主研发能力和管理水平、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条件;也是进一步向计算机辅助制造、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发展的重要基础。 CAD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水平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科学技术现代化和工业现代化的重 要标志之一,它使产品设计工作的内容和方式发生了 根本性变革,彻底改变了传统手工设计绘图的方式,极大地提高了产品开发的速度,提高了设计精度。这一新技术的应用将人类的聪明才智 和创造能力与计算机高速而精确的计算能力、大容量的存储和数据处理功能结合起来,使两者相得益彰。 早期的CAD也就是计算机绘图,以完成图形的设计与绘制工作为主。经过40多年的研究与应用,CAD的概念已发生了本质飞跃,它不仅包括图形处理 ,还包括概念设计、造型设计和原理样机设计等内容。它吸收和运用了更多的与设计技术相关联的科学技术和理论,以及优化设计、可靠性设计、有限元分析 、价值分析和系统工程等知识。与传统设计方法比较,cad彻底改变了设计的方式,提出了新的设计理念,把设计人员从繁琐、机械的设计工作中解脱出来 ,将精力和聪明才智转移到创造性的设计过程中,大大提高了产品设计的精度和可靠新,缩短了产品设计周期,降低了产品的成本。 1、CAD建模技术的研究和发展 建模技术是CAD的核心技术,建模技术的研究、发展和应用,就代表了CAD技术的研究、发展和应用。下图给出了建模技术的发展情况。图中明确显示了从50年代至今建模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二维建模、三维几何建模(包括线框建模、曲面建模、实体建模)、特征建模(包括参数化和变量化建模)及产品集成建模的发展过程。 二维建模是最初的CAD技术用来解决二维绘图问题的,后来发展为三维的几何建模技术。三维几何建模又分为线框建模、曲面建模和实体建模。线框建模是以线来构造三维物体,其主要算法是空间自由曲线的拟合和表达相对简单。曲面建模是由曲面来构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