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高校教师资格考试《高校师德修养实用教程》教学指导及题型

广西高校教师资格考试《高校师德修养实用教程》教学指导及题型
广西高校教师资格考试《高校师德修养实用教程》教学指导及题型

《高校师德修养实用教程》教学指导及题型

课程名称:高校师德修养实用教程

课程类别:高校教师岗前培训

学时数:20学时

适用专业:高校教师岗前培训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一)课程性质

《高校师德修养实用教程》是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的必修课程之一。本课程主要是介绍高校教师职业特点及其所要遵循职业道德规范和要求,包括高校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道德要求、高校教师的科研道德要求、高校教师与社会服务之间的关系和道德要求,高校教师加强师德修养的途径与方法等。

(二)课程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入职前的高校教师了解高校教师职业特点及职业要求,系统地掌握作为高等学校教师所应该遵循的道德规范及要求,积极践行教学中的道德规范、学术道德规范、社会服务规范等。并能够掌握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原则、标准和方法以及加强师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二、考试题型及要求

(一)考试题型结构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试卷主要考核目标为识记、理解、综合及运用,各考核目标的比例为识记20%、理解30%、综合及运用50%。

试卷中易题、中等难度题、较难题之间的比例为2:5:3。

试卷主要为四种题型: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

(二)考试形式与时间

闭卷考试。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三、教学内容、重(难)点、教学要求及学时分配

原理篇

内容提要:本篇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理论作介绍,分为三讲内容。包括对道德、职业道德、教师职业道德等概念的界定,职业道德的形成及其特点,教师职业角色特征积极内在价值和道德责任,并对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意义、内容和要求作进一步阐述。

第一讲职业道德与大学精神

内容提要: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是以善恶评价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持的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具有三大功能:即自律功能、教化功能和调节功能。职业道德是调节本职业集团内部人们之间的关系以及职业集团及其个人与社会各方面关系的行为准则,也是评价从业人员的职业行为善恶的标准,对该行业人员具有特殊的约束力,具有行业性与特定性、稳定性与连续性、灵活性与多样性、规范性与实践性等特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是指高校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大学以追求理想、追求真理、追求知识为定位;大学以倡导学术自由、学术自治、人文精神为理念;大学肩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历史使命,是高校师德的重要思想和制度基础。

教学重点:1.职业道德的含义及作用

2.职业道德形成及其特点

3.大学精神的内涵

4.高校职能与大学使命

教学难点:大学精神的内涵

教学时数:2学时

第二讲教师职业与道德要求

内容提要:高校教师在职业分工中扮演着社会代言人、文化传播者、学生引路者的多种角色;其劳动必然具有劳动手段的主体性与教育活动的示范性,劳动对象的能动性和教育情景的复杂性、劳动过程的长期性和教育影响的滞后性、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教育成果的集合性等特点。根据高校教师的存在状态和内心体

验,现实中存在不同类型的教师:生存型、享受型、发展型。在高等教育不断变革的今天,高校教师应努力成为学者和专家,成为研究者和反思者,成为美的体现者和创造者。自觉承当起“学为人师,行为示范”、“教书育人,依法从教”、“尊师重道,敬业乐群”的道德责任。

教学重点:1.教师职业的劳动特点

2.教师职业的价值内涵

3.教师职业的道德责任

教学难点:教师职业的价值内涵

教学时数:2学时

第三讲高校教师与师德建设

内容提要:大学具有“高深性”、“专门性”、“前沿性”的特征,高校师德建设亦依此进行,并积极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以及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教师自身的全面发展。高校师德建设从内涵上表现为教师的职业理想、职业伦理、职业技能、职业人格等;从外延上既包括由大学职能衍生出来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道德、在学术活动中的道德、在社会服务中的道德,也包括由教育活动衍生出来的教师对待职业的道德、对待学生的道德、对待同侪的道德、对待自己的道德。高校师德建设要坚持创新教育理念,坚定学术取向,自觉道德修养的总体要求,做到“四个坚持”,即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职业责任观,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学术自由观,坚持服务与引领相统一的社会责任观,坚持学术与人格相统一的道德责任观。

教学重点:1.高校师德建设的内容

2.高校师德建设的要求

教学难点:高校师德建设的内容

教学时数:2学时

规范篇

本篇主要对高校教师在教学、科研以及社会服务的道德规范进行详细的阐述,共分为三讲。

第四讲高校教学工作的道德规范

内容提要:高校教师的教学本身是一项道德,其内在地包含着道德内容,它是提升师生人生境界,实现师生心灵的沟通的主要途径。要发挥教师教学中的道

德作用,要求教师在教学目标的设定必须要合乎道德要求,教学内容必须符合道德标准,教学过程的推进必须遵循道德原则,教学手段的运用必须依照道德规范,教学效果的实现必须具有道德价值等。要实现这一目标要求,必然要求高校教师要积极践行师德要求,体现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就是要增强自己对教育事业的责任心,对学生的爱与责任,保证教育的公正与职业良心,平等与尊重学生,要具有宽容与节制之品质。

教学重点:1.教学工作的道德意义

2.教学工作的道德要求

3.高校教师的教学道德

教学难点:高校教师的教学道德

教学时数:4学时

第五讲高校学术研究的道德规范

内容提要:学术研究是高校教师的重要职责之一,是高校教师的立身之本。高校教师的学术研究不仅可以促进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而且对于大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的养成起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为此,高校教师在科学研究过程中要养成求真、诚实、自律的优秀科研品质。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四个方面:一是实事求是,追求真理;二是探索创新,严谨治学;三是学术民主,学术自觉;四是团结协作,尊重他人。只有高校教师树立正确的学术研究价值观,端正学术态度,培养学术品质,崇尚学术精神,塑造学术人格,自觉遵守学术道德规范,才能够促进自身学术生命的健康发展。

教学重点:1.高校学术研究的道德内蕴

2.高校教师学术品格的培养

3.高校教师学术道德的要求

教学难点:高校教师学术品格的培养

教学时数:4学时

第六讲高校社会服务的道德规范

内容提要:高校的社会服务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高等学校的第三个职责。高校教师利用自身的特长为社会提供服务,对于社会、教师个体、教师群体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由于高校教师的社会服务是教学、科研工作的延伸,因此,需要教师在社会服务过程中要遵循一定的道德规范,处理好校内教学、科研和校外社会服务之间的关系。即要求教师在社会服务中要做到诚实守信、公平公正、讲求效率、乐于奉献。在社会服务过程中,处理好权利与义务、岗位主次、服务与守法、人与自然等方面的关系。

教学重点:1.高校教师社会服务的内涵及其道德意义

2.高校教师社会服务中的道德要求

3.高校教师社会服务中的关系应对

教学难点:高校教师社会服务中的关系应对

教学时数:2学时

修养篇

内容提要:本篇为修养篇,对教师师德修养的基础和路径进行了阐述,共分为两讲。

第七讲高校师德修养的基础

内容提要:本讲从师德修养的特征、师德评价、师德修养原则三个方面作介绍。师德修养是指教师在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方面,自觉地按照教师道德要求所进行的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提高等行为活动,以及经过努力所达到的教师道德境界。因此,师德修养是以教师自身为对象的一种自我反省、自我改造、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的实践活动,是教师个体出于完善自我人格的内在需要以及这种内在需要所启动的自主、自为、自觉和自愿的活动,也是教师职业道德要求在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意志以及道德行为等因素的相互作用下综合的内化和外化过程。师德评价是开展师德修养的一种很重要方面,它是以动机和效果性统一、目的和手段相结合为依据的,它以善恶、发展、实践为评价标准。其评价方式包括有社会评价、自我评价、学生评价、同行评价、领导评价等。加强师德修养要做到“三个结合”:即继承与创新相结合、他律与自律相结合、内修与外养相结合。

教学重点:1.高校师德修养的含义及其特点

2. 高校师德评价的标准及方式

3.高校师德修养的原则

教学难点:高校师德修养的原则

教学时数:2学时

第八讲高校师德修养的路径

内容提要:本讲从五个方面提出高校师德修养的途径,即提高师德认识、陶冶师德情感、坚定师德信念、锤炼师德意志、培养师德行为习惯。在方法上倡导志存高远、学思结合、内省慎独、践履笃行等。

教学重点:1.高校师德修养的途径

2.高校师德修养的方法

教学难点:高校师德修养的方法

教学时数:2学时

《高校师德修养实用教程》考试题型

(考试时间:120分钟)

姓名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身份证号_______________

一、不定项选择题(请从四个备选项中选择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括号内,错选或未选均无分。每小题1分,共20题,共20分)

1.道德规范是一种。

A、制度化的规范

B、非制度化的规范

C、完全来自外界力量的规范

D、完全来自个体内在力量的规范

2.社会主义道德基本原则

A、集体主义

B、个人主义

C、民主主义

D、实用主义

3.从教师的职业道德角度看,教师所特有的崇高职责和历史使命是。

A、给学生上课

B、教会学生知识

C、教会学生学习

D、教书育人

4.职业道德形成于。

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5.是指人们对于未来工作类型的选择以及在工作上达到何种成就的向往和追求。

A、职业理想

B、职业责任

C、职业纪律

D、职业作风

6.“为人师表”是由教育劳动的决定的。

A、开拓性

B、重要性

C、知识性

D、示范性

7.教学是以为目标的进取性工作。

A、促进学生道德发展

B、促进学生智力发展

C、促进学生身体发展

D、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8.下列要求中,不符合教师与学生关系的道德规范要求的是。

A、热爱学生

B、关心学生,了解学生

C、严格要求学生,该骂就骂

D、平等对待、尊重学生

9.严格要求学生,应体现为:。

A、对犯错误的学生进行严厉的教训

B、我讲你听,我打你通

C、千方百计让学生服从你

D、严而有理、严而有度、严而有方

10.处理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时,教师。

A、要主动与家长联系,及时报告和沟通学生的情况

B、不能太主动与家长联系

C、要尊重家长,一切听从家长

D、要有自己的教育观点和立场,不必听取家长的建议

11.教师与社会交往中的道德要求是。

A、关心学生,教书育人

B、循循善诱,耐心说服

C、勇敢正直,大公无私

D、文明礼貌,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12.教师道德行为选择。

A、只需要心理机制

B、只需要社会机制

C、不需要社会机制

D、既需要心理机制,也需要社会机制

13.教师道德行为选择的过程第一个环节是。

A、动机选择

B、目的选择

C、动机与目的选择

D、手段选择

14.高校教师学术品格的培养应从入手。

A、培养求真品质

B、培养独立品质

C、培养诚信品质

D、培养自律品质

15.在教师道德评价中。

A、主要中强调动机

B、主要是强调效果

C、动机和效果都无所谓

D、要强调动机与效果的统一

16.教师职业道德的自我评价。

A、是教师对自我教育行为的随意评价

B、是教师对自身教育行为的道德反思形式

C、是社会有机体对教师的教育行为的善恶性质的判断方式

D、是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唯一方式

17.人们依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或规范体系,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所做的善恶褒贬的道德判断,就是。

A、道德教育

B、道德修养

C、道德评价

D、道德内化

18.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的需要。

A、应试教育

B、提高考试成绩

C、教师家庭幸福

D、完成教师崇高职责和历史使命

19.教师个体道德品质是的产物。

A、现实社会关系和道德关系

B、阶级斗争

C、社会道德进步

D、道德内部斗争

20.高校教师学术道德凸显了。

A、探索创新

B、自我发展

C、社会责任

D、人才培养

二、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教师职业的劳动特点。

2.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责任包括哪些方面?

3.高校师德修养的方法。

4.高校师德修养的含义及其特点。

三、论述题(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论述教学工作的道德意义。

2.论述高校教师的学术道德要求。

四、案例分析题(1小题,共18分)

一个夏季的午后,在一个能容纳200多名学生的大教室里,一位老教师正在上公共必修课。老教师讲得非常认真,引经据典、口若悬河地在讲解,可下面的学生有的在看外语,有的在看小说,有的在发短信,还有的学生在睡觉。老教师几次强调学生上课不许睡觉,可有名学生依然我行我素,趴在桌子上就是不抬头,老教师愤怒了,快步走到这名学生面前,命令这名学生站起来,并要求这名学生滚出教室。这名学生在众目睽睽之下,没向老师做任何解释,背起书包,摔门而出……这下更惹怒了老教师,他在课堂上大发脾气,狠狠地批评现在的学生没有一点尊师品质……

(资料来源:马健生等编著:《高等教师伦理规范专题》,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9-110页)

根据案例分析,回答问题:

(1)老教授对待学生的做法是否正确?

(2)谈谈高校教师应该如何处理和学生的关系?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题库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题 一、论述题 1、论述教育的起源? 答:(一)本义教育起源论,本义教育起源论有四种代表性观点: 1)生物起源论:认为教育是物种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人类和动物共有的本能行为。 2)心理起源论:教育最初起源于原始人类的那种具有教育意味的无意识模仿。 3)劳动起源论:劳动创造了人类和社会:劳动过程的复杂性要求通过教育把人类积累的经验传授给下一代,考古学和人类学研究证明:人类原始时代教育活动已经存在了,教育是一种永恒的社会现象。 4)社会实践起源论;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人的社会实践或社会实际生活需要。 (二)科学教育起源论:学校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初期的"男女儿童、少年和老人群"的共同活动。 (三)民族文化起源论:教育就是起源于民族文化的。 总之,心理起源论把教育的发生归因于人的心理原因,不妥当,劳动起源论和社会实践起源论这两种观点实质并没有根本的分歧。给予肯定的:学校教育和民族文化起源论只是把它们作为研究教育起源问题的存案即可。 2、论述当今教育的发展趋势? 答:1)走向国际化,在当今这种各国经济形成了相互依赖,共生共存,共同发展的趋势下,各国必须实行开放性教育,开展国际间教育合作和交流;实行人才交*培养;开设各种程度的国际政治、经贸、文化、外交、经济技术合作、风俗与礼仪教育课程,加强外国语教育等等,这些都是教育的国际化。总之,当今和未来世界的主流仍然是和平、合作与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国教育走向国际化,将是不可避免的趋势。2)世纪是信息社会时代,各种信息系统和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现代社会运转的神经中枢,计算机极其软件系统走进家庭、学校、教室,各级学校的课程软件将会开发出来,家庭、社会、学校教育将会通过计算机系统连成网络。3)科学成为主导课程;21世纪世界竞争将是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和更新速度的竞争,因此科学课程将成为主导课程。4)体现新人文精神:是指60年代以来形成的人类生存环境意识和平与民主及人伦道德等等。各国课程内容增加了环境科学和环境保护,国际文化交流课程、新的道德哲学和伦理教育课程,个性发展与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在未来的社会这些课程将会开设的更普遍,内容更丰富。3、论述教师的合理知识结构? 答:1)粗深的专业知识:对本专业知识要达到精深的境地,还要站在学科发展的新成果、新成就,用最新的知识武装和丰富自己,成为该学科领域的专家。2)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教师不能将自己禁锢在专业知识的狭小天地,必须不断拓宽知识面,掌握大量的科学文化知识有利于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也有助于发燕尾服自己的专业知识。3)多方面的教师理论知识:作为21世纪学校的教师必须了解和掌握心理学、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

一、高等教育心理学的主要作用: 1、有助于提高师资水平; 2、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有助于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二、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原则:1、客观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 3、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4、教育性原则 三、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发展及趋势: 1、从他控到自控; 2、从不自觉经自觉达到自动化; 3、敏感性逐渐增强; 4、迁移性逐渐提高 四、影响教育机智的因素:1、对工作和对学生的态度;2、意志的自制性和果断性;3、深厚的知识素养和经验积累 五、教师威信的形成:1、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渊博的知识和高超的教育教学艺术是获取威信的基本条件;2、和学生保持长期而密切的交往;3、良好的仪表、生活作风和习惯有助于教师树立威信;4、给学生的第一印象也影响威信的树立;5、严格要求自己,有自我批评的精神。 六、师爱的表现形式:1、关怀和爱护学生;2、尊重和信任学生;3、同情和理解学生;4、热情期望与严格要求七、大学生学习的基本特点:(一)学习内容上的特点:1、专业化程度较高,职业定向性较强;2、要求掌握丰富的实践知识,培养较强的动手能力;3、学科内容的高层次性和争议性。(二)学习方法上的特点:1、自学方式日益占有重要地位;2、学习的独立性、批判性和自觉性不断增强;3、课堂学习与课外和校外学习相结合。 八、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1、学习动机的多元性;2、学习动机的间接性; 3、学习动机的社会性; 4、学习动机的职业化。 八、如何激发学习动机: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问题情境指的是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想创设问题情境,一是要求教师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的结构,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二是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识结构状态,使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水平构成一个适 当的跨度。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之间有着相互制 约的关系。在一般情况下,动机水平增加,学习效果也会提高。动机水平也并不是越高越好,动机水平超过一定限 度,学习效果反而更差。中等程度的动 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校效果的提高。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来自学习结果的种种反馈信息,对学习 效果有明显影响。表扬与奖励比批评与 指责能更有效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动机, 惩罚比忽视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4、利用争强好胜心理,妥善组织学习 竞赛。 5、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 努力。学生对学习结果的归因,不仅解 释了以往学习结果产生的原因,更重要 的是对以后的学习行为会产生影响。 九、学习迁移的影响条件:1、学习对 象的共同因素;2、已有经验的概括水 平;3、认知技能与策略;4、定势的作 用。 除上述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之外, 诸如年龄、智力、态度以及教学指导等 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习的迁移。在 实际教学中要充分考虑上述主要因素 的影响,促进正迁移,提高教学的成效。 十、怎样有效促进学习迁移?1、合理 确定教学目标;2、科学精选教学材料; 3、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4、有效设计教 学程序;5、教授学生学会学习。 十一、大学生观察发展的特点:1、一 般直觉能力达到成熟水平,直觉的理解 性在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2、观 察具有明确的目的性;3、观察具有敏 感性和系统性;4、观察具有相对的深 刻性和稳定性。 十二、大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1、 处于由形式逻辑思维向辩证逻辑思维 过渡的阶段;2、在常规思维继续发展 的同时,创造思维也在显着发展;3、 在思维能力高度发展的同时,形成了对 思维的元认知。 十三、提高教材直观与知识感知效果的 条件: (一)灵活运用各种直观形式 1、实物直观和模像直观的选用; 2、词(言语直观)与形象(实物和模 象直观)的配合。首先,形象的直观过 程应该受到词的调节,以引起学生的注 意,提高感知的目的性。为此,在形象 的直观过程中,教师应提供明确的观察 目标,提示合理的观察程序。其次,形 象的直观结果应以确切的词加以表述, 以检验直观效果并使对象的各组成要 素进行分化。再次,应依据教学任务, 选择合理的词与形象的结合方式。 (二)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 特点:强度率、差异率、活动率、组合 率 (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前,教师应让学生明确观察的 目的和任务,进行有关知识的准备,并 拟定详细的观察计划。观察过程中,要 认真培养学生观察的技能和方法,让学 生把握合理的观察程序,并认真做好观 察记录。观察后,要求学生对观察结果 和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和总结,写出观 察报告。 (四)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十四、提高教材概括与知识理解成效的 条件 (一)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只用正例 也可以有效地学习概念和规则,但如果 同时提供正例和反例,概念和规则的学 习将更加容易。因为反例的适当运用, 可以排除无关特征的干扰,有利于加深 对概念和规则的本质的认知。 (二)提供丰富多彩的变式:变式就是 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 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 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就是概念 或规则的肯定例证在无关特征方面的 变化。 (三)科学地进行比较 (四)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在实际 教学情境中,教师应该启发学生去进行 自觉的概括,鼓励学生自己去总结原 理、规则。 十五、大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1、逻 辑记忆能力得到显着提高;2、各种记 忆品质得到全面发展;3、掌握各种有 效的记忆方法。 十六、影响知识识记与编码的主要因素; (一)材料的数量与性质;(二)识记 的目的性与主动性;(三)对材料意义 的理解度;(四)组块化编码;(五) 尽可能使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六) 觉醒状态;(七)识记的信心 十七、如何合理复习,防止遗忘? 1、复习时机要得当:遗忘发展的一般 规律是“先快后慢”,要提高巩固复习的 效果,必须在遗忘还没有发生之前及时 进行,这样才能节省学习时间。在教学 中应遵循“及时复习”的原则。 2、复习的方法要合理:分散复习优于 集中复习,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优于 单纯的重复阅读,应综合使用整体复习 与部分复习。 3、复习次数要适宜:一般说来,复习 次数越多,识记和保持的效果越好;反 之,则遗忘发生愈快。必要时可采用“过 度学习”来提高记忆效果。过度学习并不 意味着复习次数越多越好,学习的熟练 程度达到150%时,记忆效果最好。 促进保持和防止遗忘,必须注意从 学习时机、学习方法、学习程度等方面 来综合考虑。 一、问题解决能力训练的 建立接纳意见的气氛2、 地界定问题3、教育学生 的方法4、鼓励学生多角 5、评价每个假设的优缺 响解决问题的因素7、提 机会应给予反馈。 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发 应当遵守鼓励学生创造性 原则:①尊重与众不同 重与众不同的观念;③向 的观念是有价值的;④给 学习机会;⑤使评价与前 来。 2、创造性思维训练的头脑 风暴法”的基本原则是,在 的课堂上,暂缓作出评价 跃发言,从而引出多种多 案。教学活动要遵守以下 提出批评性意见;②鼓励 意见或补充意见;③鼓励 多益善;④追求与众不同 切的,甚至离题的想法。 3、创造性思维训练的戈 三、大学生如何进行自我 1、全面认识自我①通过 来认识自我②通过分 的评价来认识自我③ 比较来认识自我④通过 识自我⑤通过自己的 果来认识自我⑥通过 我批评来认识自我。 2、积极悦纳自我 3、努力 确立正确理想自我②努 我 四、班集体凝聚力的培养 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彩的活动③发挥学生干 五、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则2、社会交换原则3、 原则4、情境控制原则 六、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 好人际关系的建立1、建 印象2、主动交往3、移 (二)良好人际关系的维 论2、不要直接批评、责 3、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 ①批评从称赞和诚挚感 评前先提到自己的错误 式提醒他人注意自己的错 应以启发而不是命令来提 误⑤给别人保留面子 七、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 从心理上正确认识自己、 能较好地适应现实环境 人际关系4、具有较强的

高校教师师德师风总结

高校教师师德师风总结 高校教师师德师风总结(一) 师德师风是学校的灵魂所在,也是学校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抓好师德师风建设不但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推进教学改革向深度和广度的进展,而且有利于校园精神风貌的改善,形成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层层规划,全面部署。系领导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把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纳入了党政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先后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落实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同时还建立了以系党总支书记许步国同志任组长,系主任朱晓慧同志任副组长,由其他党政领导和有关人员组成的师德师风建设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并制定了师德师风建设三年工作规划。在领导小组的统一协调部署下,党总支各委员和行政各领导分工负责,团结协作,认真结合各自职责,积极做好师德师风建设的宣传动员和贯彻落实工作,确保了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在全系范围内的全面开展。 二、注重学习,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师德师风建设,首先是思想建设。而抓好思想建设,关键要抓好学习教育。只有广泛深入地开展学习教育活动,通过学习教育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掌握关于

教职工思想、道德、作风建设的政策规定,有效提高广大教职工加强自身思想道德建设的自觉性,才能为师德师风建设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矗三年来,我系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把师德师风学习教育同教职工政治学习有机结合起来,采取切实措施加以保证,形成切合实际工作的机制,使广大教职工的思想、道德、作风建设目标明确、有章可循,使师德师风建设工作逐步走上经常化、制度化的轨道。 1.组织开展常规化政治学习。 三、抓好落实,完善机制,规范管理。在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过程中,各分管领导和有关部门积极抓好落实,注意通过加强建章立制来不断完善管理,既重视办好学校对广大教职工的职业要求,又充分尊重教职工的职业特点,把师德师风建设同广大教职工的教学、科研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同实现学校改革发展的总体目标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积极性,将师德师风建设成为推动我系改革发展的重要保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 1.抓好领导班子建设,开创以德治系新路子。 四、精心组织,丰富活动,突出主题。1.优化校园环境,强化校园制度。优美的校园,不但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而且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爱国、爱校精神。针对我系在浦东校区单独办学的特殊性,系党政领导们除了配合学校做好校园硬件设施建设,还积极创造“软件”条件,努力改善校园氛围,营造

高校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政策法规试题及答案

教育政策法规检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6小题,每小题1分,共4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于()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A.1986 B.1993 C.1996 D.2001 2. 义务教育的基本特征是() A.社会性 B.强制性 C.自愿性 ?D.普及性 3. 依据法律来管理教育,规范教育行为,就是()。 A.以法治教 B.以罚治教 C.依法治教 D.教育法制 4. ( )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A.义务教育 B.中等教育 C.职业教育 D.普及教育 5.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 A.权利 B.义务 C.权利和义务 D.权力。 6.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国务院有权制定和发布( )。 A.教育法律 B.教育行政法规 C.教育部门规章 D.地方教育法规 7. 对我国发展教育事业的目的、形式和任务作出原则性规定并且规定了公民受教育权利的是()。 A.宪法 B.义务教育法 C.教育法 D.教师法 8. 《教育法》第八条规定国家实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不仅适用于公立各级各类学校,也适用于社会力量举办的各种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体现了()。 A.教育机会平等的原则 B.坚持教育社会主义方向的原则 C.教育的公共性的原则

D.权利义务相一致的原则 9. 《教育法》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结构从()起取得法人资格。 A.申请之日 B.自批准设立或登记注册之日起 C.第一次招生之日 D.学校开始教学活动之日 10.《义务教育法》第十四条规定:“禁止用人单位招用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体现了教育法的()作用。 A.社会作用 B.预测作用 C.强制作用 D.指引作用 11. 2006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经费由()。 A.国务院负担 B.地方政府负担 C.分级管理,以县为主 D.国务院和和地方政府根据职责共同负担 12. 设立幼儿园,需履行的手续是() A.申请审批? B.登记注册 C.审查批准 ?D.主管部门指定 13. 学生的基本权利是指()赋予学生的在教育活动中享有的权利。A.社会? B.学校 C.国家 ?D.教育法律 14.教育法律规范中规定的当某种条件或情况出现时,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应该做 什么、不该做什么,可以做什么、禁止作什么,这是教育法律规范构成要素的()。 A.法定条件? B.行为准则。 C.法律后果 ?D.法律关系 15.能行使自由裁量行为的主体是()。 A.行政相对人? B.行政主体 C.行政客体 ?D.学校 16. 学校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由权责分配和学校工作的特性所决定的 ()。 A.行政关系 B.民事关系 C.伙伴关系 ?D.管理关系

河南高校教师资格考试真题

河南省2004年教师职业素质和技能考试试卷(A) (适用范围:高等学校教师资格)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选对得1分,选错或不选得0分。 1.一个国家的政体与高等教育有着密切关系,它制约着高等教育的() A.领导权 B.受教育的权利 C.教育的方针、目的 D.教育体制 2.主张教育应使“个人特征与社会目的的价值协调起来”的教育家是() A.亚里士多德 B.杜威 C.斯宾塞 D.纽曼 3.高等教育结构的形成、发展以及调整的决定性要素是() A.教育因素 B.政治制度因素 C.科学技术因素 D.经济因素 4.从高校课程的层次构成上看,可将课程分为() A.学科并列课程、核心课程 B.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 C.必修课程、限选课程、选修课程 D.理论课程、实践课程 5.我国学位授予的权力机构为() A.国家教育部 B.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C.各授予单位的学位评定委员会 D.各省自治区的学位办公室 6.在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学校是() A.天津中西学堂 B.南洋公学 C.京师同文馆 D.山西大学堂 7.教学计划内的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者是() A.教务处 B.团委 C.学生会 D.各教学单位 8.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使行为朝向一定目标的内部心理状态是() A.学习需要 B.学习动机 C.学习兴趣 D.学习理想 9.“罗森塔尔效应,说明了教师的哪种行为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产生了重大影响。() A.能力 B.性格 C.作风 D.期望 10.一种经验的获得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或阻碍作用的是() A.逆向迁移 B.顺向迁移 C.负迁移 D.正迁移 11.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图片、图表、幻灯、电视录像、模型等直观的教学形式属于() A.实物直观 B.模像直观 C.行为直观 D.言语直观 12.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其规律是() 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C.先高后低 D.先低后高 13.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是() A.社会干扰 B.社会助长 C.社会弱化 D.社会惰化 14.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 A.集体主义 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C.为学生爱心奉献 D.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15.教师职业与其它职业不同的本质特征是() A.为人师表 B.献身教育 C.教书育人 D.公而忘私 16.“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主要内容是() A.教书育人 B.依法执教 C.廉洁从教 D.为人师表 17.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实行的是() A.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B.校长负责制 C.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D.校务委员会制 18.教师资格制度是国家对教师实行的一种特定的() A.职业认定制度 B.职业许可制度 C.职业审核制度 D.职业监督制度 19.我国教育法的渊源指的是()

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学习心得与体会

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学习心得与体会 做为教师对师德师风有较深的理解,这里只谈谈我对师德师风的理解。“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到底什么是师德师风?所谓师德,就是教师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师风,是教师这个行业的风尚风气。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诲人不倦…...这都是师德。 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漫长的育人之旅。 怎样才能做一名好教师呢?我认为,爱岗敬业,爱学生,尊重学生是教师必备的道德素养。作为一名教师只有热爱自己的岗位,才会全身心地投入,认真备课,精心组织活动,认真对待每一次讲课,把尽可能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古人对教师的教书方面的职责要求:传道、授业、解惑。任何事情都是双向的,学生如果看到老师这么努力、这么认真,付出这么多来教他们,我想他们肯定会首先在思想上对这位老师予以肯定,不会在学习的过程中对老师的教学态度持有怀疑,这样对学生的学习显然是很有利的。“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是学生对老师的尊敬之言。 二、有个教育家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要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孩子,经常主动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从而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学生平时会主动和老师交流思想,遇到问题,也会主动征求老师的意见。老师遇事要冷静,不随便发怒,不以势压人,处事公平合理,不存偏见,树立自己的威信。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尤其是现在孩子,生活条

件好了,但是父母的期望,社会竞争的越来越激烈,使现在一些学生负心理压力很大,他们容易形成孤僻、霸道的个性,使部分学生进入大学后就出现了许多的不适应。优越感的失去,生活上的不顺心在心理上造成了阴影。这就要求教师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帮助,用师爱的温情去融化他们“心中的坚冰”,让他们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关爱自己的每一个学生。 三、“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关爱学生是师生和谐相处的重要前提。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尊,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这是一种心理上的需求,但尊重是相互的。学生是有自己思想和行动自由的独立个体,尊重学生的实质是把学生当作和自己一样有尊严、有追求、有独特个性特长、有自我情感的生命个体,从尊重学生出发,建立新型的现代师生关系,教师要进行必要的角色转换,要从传统的师道尊严中摆脱出来,要从家长的威严中解放出来,要从唯一正确的师长的假想中醒悟过来,学会倾听,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欣赏,及时赞美,善于交流,成为学生成长的朋友,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广西高校教师资格考试《高等教育法规》题型

《高等教育法规》题型 一、单项选择题(请从四个备选项中选择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达特茅斯学院诉伍德沃德案发生于()。 A.英国 B. 美国 C. 法国 D. 德国 2.《京师大学堂章程》于()年制定。 A.1859 B.1898 C.1902 D. 1913 3.以下属于学历证书的是()。 A.肄业证书 B.专业证书 C.教师资格证书 D. 技术等级证书 4.在国家考试中,以下行为被认定为考试作弊的是()。 A.在考场或教育考试机构禁止的范围内喧哗的 B.考试开始信号发出前答题的 C. 将草稿纸等考试用纸带出考场的 D. 故意销毁试卷、答案或者考试材料的 5.《高等教育法》规定,设立高等学校,应当符合国家高等教育发展规划,符合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不得以()为目的。 A. 经营 B.功利 C.营利 D.盈利 6.根据《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规定,使用大学名称的具体条件之一是全日制在校生计划规模在()人以上。 A. 3000 B. 5000 C.8000 D.10000 7.《高等教育法》规定,普通高等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是()。 A.校长负责制 B.党委负责制 C.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D.党委领导下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 8.《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职责的专业人员。 A.教育 B.教学 C.管理 D.教育教学 9.《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学校实行教师职务制度,以下属于教师职务的是()。 A. 教授 B.研究员 C.工程师 D. 院长 10.按照国家规定,高等学校新生入学后,学校须在()个月内按照国家招生规定对其进行复查。 A. 一 B. 二 C.三 D.四

河南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历年真题

河南省2012年教师资格教育理论考试试卷(A)使用范围:高等学校教师资格)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題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选对得1分,选错多选或不选得0分。 1.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取决于一定社会的 A.政治 B.经济 C.文化D,科技 2.大学培养人才的职能始于 A.18世纪前 B.19世纪初 C.19世纪末D,20世纪初 3.学位制的确立最早是在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法国 4.以行政权力为主的高等学校管理模式是 A.美国模式 B.英国模式 C.亚洲模式 D.欧洲大陆模式 5.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特色之一是 A.教学内容研究 B.教学方法研究 C.教育实践研 D.教育科学研究 6.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提问的方式搜集资料,间接了解被试的心理和行为的研究方法称为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个案法 7.在学习过程中,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的关系是 A,线性关系B.正弦曲线关系C.型曲线关系D.倒“U型曲线关系 8.问题解决的关键步骤是 A.发现问题 B.明确问题 C.提出假设 D.检验假设 9.发散思维的基本特性是 A.广阔性、深刻性和逻辑性B,敏捷性、批判性和广阔性C.流畅性、灵活性和广阔性 D.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 10.态度与品德形成的一般过程依次经历的三个阶段是 A.认同、遵从和内化 B.遵从、认同和内化 C.遵从、内化和认同 D.内化、遵从和认同 11,高校教师的基本道德要求是 A.爱国守法 B.敬业爱生 C.服务社会 D.为人师表 12.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由于目标或理想的实现而得到精神上愉快和满足的道德情感是 A.荣誉感B,自豪感C.正义感D.幸福慼 13,与国家的政治、经济体制和制度联系最密切的教育政策是【】 A.教育经费政策 B.教育体制政策 C.教育人事政策 D.教育质量政策 14.教育行政赔偿的主体是 A.公务人员 B.学校 C.国家 D.教师 15,尝试教学法的核心是 A,激发学生的情感B.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C.发展学生的智力D.形成学生的技能技巧 16.课堂教学的灵魂是 A.教学目标 B.教学内容 C.教学方法 D.教学形式 17.通过合理地控制一定的条件,人为地改变研究对象,从而骏证假设,探讨 教学现象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是 A.观察法 B.调查法 C.行动研究法 D.实验法 18.受训者通过模拟备课以提高其教学技能水平的方法是 A,模拟教学法B.介入教学法C.书面作业法D.微格教学法 19教师运用一些醒目的文字、符号、色彩对比等对学生行为进行的强化是 A.语言强化 B.标志强化 C.动作强化 D.活动强化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模拟试题1

1.不同道德体系的对立和斗争,也是由经济关系的()决定的。D. 内在矛盾 2奴隶社会的道德在调节范围上较之原始社会的道德()。 C. 日益扩大 3一个人民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履行教书育人工作的原动力是()。A. 敬业 4在学校众多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最基本的一对关系是()。D. 师生关系 5教师职业道德在没有转化为个体道德之前,是一种()。C. 他律性规范 6“教育者应当知道教育是无名无利且没有尊荣的事。教育者所得的机会,纯系服务的机会,而无丝毫名利尊荣可言。”说这段话的教育家是()。A. 陶行知 7从人类发展的总趋势来看,人道主义思想()。C. 日益发展 8()是每个教师胜任工作的必要条件。D. 道德修养 9要想人类社会沿着更加()的方向发展,也需要确立教育人道主义原则。B. 人性化 10我国现阶段实施的素质教育的核心是()。B.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11教师被称之为太阳底下()。D. 最光辉的职业 12师表风范内在之源的根本就是()。A. 真善美 13教师献身于教育工作的根本动力是()。D. 教师的职业理想 14实践证明,只有()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道德高尚的学生。B. 道德高尚 15教学的主人、学校的主人是()。C. 学生 16人自身发展的最高目标是()。D. 人的全面发展 17在构成教师道德品质的六个要素中,标志着道德品质形成的是()。C. 道德习惯 18世界上第一所师范学校是()。C. 巴黎师范学校 19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教师个人利益和教师集体利益在根本上是()。C. 一致的 20国家鼓励高等学校之间、高等学校与科学研究及企业事业组织之间开展( ),实行优势互补,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益。B. 协作 21《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由中共中央于()。A. 2001年印发 22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针对人的片面发展日益加剧的严峻事实,寻找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提出来的,目的在于实现()。C. “人性复归” 23欧洲封建社会教会学校的教师是由()。A. 神父兼任的 24有人认为市场经济讲的是竞争,而人道主义讲的是互爱,二者大相径庭。其实这种看法是()。C. 不全面的 25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体系中处于基础位置,是履行其他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前提的是( )。 C. 爱岗敬业、依法执教 26教师职业幸福的()首先表现为劳动及其报酬的精神性。A. 精神性 27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一个教师往往身兼几种社会角色,由此产生的道德冲突是一种()。A. 不同角色的义务冲突 28()既是教学设计理论的具体化,又是教学设计实践的升华,是联系教学设计理论和实践的桥梁。D. 教学设计模式 29()就是利用多媒体,特别是超媒体技术,建立教学内容的结构化、动态化、形象化表示,不但包含文字和图形,还能呈现声音、录像、动画以及模拟的三维景象C. 教材多媒化30()的本质是为学习者提供大量的专题学习资源和协作学习交流工具。B. 专题网站 31网络课程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教学内容和()。C. 网络教学支撑环境 32常用的图像搜索方法:基于图像分类的搜索、()、基于关键字的搜索。B. 基于图像内容的搜索 33()是图像处理的基础,可以对图像做各种变换如放大、缩小、旋转、倾斜、镜像、透视等。D. 图像编辑 34网络教学环境具有()、广播、遥控、监看、监听等多种特性和功能。D. 资源共享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如何立德树人,做新时代学生的引路人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如何立德树 人,做新时代学生的引路人 (总2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如何立德树人,做新时代学生的引路人“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对师德最普遍的解释,师德古来有之,飞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对师德又赋予了新的内涵。高校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在师德师风上尤其要注重,如何做好立德树人,是每一位高校教师应该去思考的问题。 所谓师德,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诲人不倦等等,这都是师德;师风,即教师的行为作风。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等等,这都是师风。而师德师风也有其重要意义,也就是必须要从政治思想品德感染熏陶学生,以达到学生进步的目的。师德师风建设的核心应该是提高教师的素质。所谓教师素质,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着影响的心理品质的总和。 一、师德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师德是教师素质的核心。 教师道德是一种职业道德。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我们所认为的教师的道德素质并不是指规范、准则本身,而是教师把这些规范、准则逐步内化,成为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准则。例如在教学工作中,对学生的孜孜不倦和有教无类就是一种师德,平等地去看待每一个学生,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去感化他们,每一个班级都存在着能力品德方面参差不齐的学生,对于老师而言,一视同仁的去对待他们是师德的体现。作为教师基本上都知道教师道德,但许多教师并没有把道德规范、准则内化,受到各种因素影响而失去自己的内在准则,与师德的要求背道而驰,因此,他们在实际教学中表现出言行不一致性,因而造成不良后果,这就丧失了师德。由于教师所从事的职业是教育人、塑造人的事业,因此,师道德素质比教师文化素质更为重要。师德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 二、良好的师风诠释教师素质,提升教育质量 所谓师风,即教师从教的道德作风。师德师风建设要坚持以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核心,以敬业爱岗、为人师表为基本准则,以阶段性职业行为禁行规定为底线。我们要以“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精神来要求自己。对教师

广西幼儿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点详解:教师观考试题

广西幼儿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点详解:教师观考试 题 本卷共分为1 大题50 小题,作答时间为180 分钟,总分100 分,60分及格。一、单项选择题 (共50题,每题2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幼儿在3—4岁年龄阶段中愿意在熟 悉的人面前能大方地( )。 A.表现出来 B.感兴趣 C.与人打招呼 2.家长对孩子有要求,不一味迁就控制情感、掌握分寸所遵循的原则是( )。 A.尊重儿童 B.规矩明确C?理智的爱D?做好榜样 3.将贴好标签的留样食品按序存放在恒温冰箱内。冰箱温度设定为( ) A.0 C ~5 C B.0 C ~4C C.O C ~3 C 4.我国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的教育方法是( ) A.自然后果 B.教学做合一 C.整个教学法 D.发现式教学法 5. 5—6岁幼儿能快跑( ) A.10 米 B.15 米 C.20 米 D.25 米 6. 被西方称为“物理学之父”,并提出了“只要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的名言的物理学家是。 A :亚里士多德 B :阿基米德 C :伽利略 D :开普勒 7. 保证幼儿每天睡眠( )小时。 A.8-10 小时 B.10-11 小时 C.11-12 小时 D.12-13 小时

8.1903年中国第一个幼儿园社会教育机构在()创立 A.武昌 B.北京 C.上海 D.广州 9. 保教结合之所以成为幼儿园教师必须执行的工作原则主要是 () A.社会发展 B.家长要求 C.幼儿身心发展特点 D.个别活动 10. 幼儿寝室每天紫外线消毒( ) A.15 分钟 B.20 分钟 C.25 分钟 D.30 分钟 11.幼儿园实行( ),依据规程负责领导全园工作。 A. 董事负责制 B. 园长负责制 C.园务委员会负责制 D.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制 12.他的去世标志着巴洛克音乐的终结。同属于巴洛克音乐的代表人物是。 A :海顿 B :莫扎特 C :贝多芬 D :亨德尔 13.游戏是对幼儿进行( )教育的重要形式。 A.集体 B.个别C?全面发展D.个体发展 14.《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颁布的时间为( )。 A.2012 年10 月15 日 B.2012 年1 月15 日 C.2011 年10月15日 D.2011 年1 月15 日 15.是否为实现目标做了有效的服务,材料的准备可以怎样调整,材料的准备是否充分,材料是否适合全体幼儿等属于( ) A.反思目标B?反思准备C?反思过程D?反思方法 16.中国刺绣是在布上“以针代笔,以线晕色”的艺术,我国的刺绣驰名世界。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四大名绣不包括。 A :苏绣 B :顾绣 C :蜀绣 D :湘绣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学》复习提纲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中世纪大学:指11~17世纪欧洲各国兴起的高等学府,为近代高等教育之滥觞。 教育方针: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基本的国情,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为教育事业确立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 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是在完成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教育目的: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目标和总的规格要求。高等教育的目的:各级各类高等院校培养人的总的质量目标和总的规格要求。 我国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个人本位论:以个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强调,高等教育目的在于促进作为个人的每个学生在个性和理性方面的发展,好培养和谐发展的人。社会本位论:以社会为中心的价值观强调,高等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为社会或国家服务的人才 高校教师聘任制:根据教学与科研任务的需要,高校设立何种工作岗位,采取何种方式聘任教师,并规定受聘者应具备哪些条件和承担哪些责任和义务的制度。

高等学校的学制:一个国家各级各类高等学校的系统。 专业:专业是高等学校根据社会专业分工需要和学科体系的内在逻辑而划分的学科门类。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系统学习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同时发展智力和体力,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的过程。 高校教学计划:按照高等学校培养目标制定的指导教与学活动的规范性文件。//体现了社会对某一种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要求,是学校组织和管理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 教学大纲:以系统和连贯的形式,按章节、课题和条目叙述该学科的主要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一般分说明、本文和附录三部分。 学年制:按学年或学期排定的课程进度进行教学,以学年规定学生达到的水平的教学制度。 学分制:与学年制相对应,衡量某一种教学过程对完成学位要求所贡献的一种管理方法,也是计算学生学习进程或学习份量的一种方法、手段或尺度。 通才教育:通才教育是一种通识教育,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具有高尚情操,有高深学问、有高级思维,能自我激励、自我发展的人才。 英才教育:高等教育入学人数低于适龄人口的15%时,属英才高等教育。这个阶段,大学主要培养治国的精英,大学是统治阶级服务的机构。教育内容是博雅教育,注重人文精神的陶冶,致力于统治才能的培养。

大学师德师风建设活动方案

大学师德师风建设活动方案 优良的师德师风是一个学校发展的重要思想动力和宝贵的精神资源。师德师风建设历来是每个学校都十分关注的重大问题。为了推动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深入发展,经校工会研究决定,拟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开展以树师德铸师魂为主题的师德师风建设系列活动,特制定本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和《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发挥工会特殊作用,以活动促建设,全面提高我校教师师德意识和修养,以优良的师德师风带动教风、促进学风、优化校风,推动学校教育事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二、总体目标我校师德建设活动的总体目标是:围绕我校师德师风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一系列的活动,通过寓教于乐、丰富多彩的活动启迪思想、提高认识,引导教师形成热心爱教、优质施教、文明执教的高尚师德,把我校教师队伍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学生满意的高水平队伍,不断增强教师的人格魅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创建高水平综合大学提供坚实的人才队伍支撑。 三、活动内容 1.开展主题讨论活动。各单位围绕如何当好大学教师、新时期师德的内涵与要求、怎样做到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怎样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等主题,广泛开展如何做一个人民满意的教师的大讨论。通过讨论,引导教师正确理解、充分认识师德规范的基本要求和深刻内

涵,进一步明确教师的责任和义务,明确教师在职业生活中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提高贯彻执行职业道德规范的自觉性。校工会在此基础上邀请相关领导、专家、教师代表举办****大学师德师风建设论坛,广泛交流思想,形成共识,深化对师德师风建设规律的认识,提高师德师风建设的成效。4-5月 举办师德师风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在20**年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中遴选5人组成报告团,在全校范围内做巡回报告,通过身边的师德先进典型,感染熏陶全校教师。拟举办10场左右的巡回报告,每人做报告时间1015分钟,主要讲述自己的教书育人经历、感人故事以及师德感悟。4-11月 3.开展师德知识竞赛。各部门工会组织教师深入开展师德学习教育活动,学习《高等教育法》、《教师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和《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在此基础上通过初赛3名选手参加学校师德知识竞赛,进一步提高教师职业意识和师德修养的自觉性。竞赛采用知识抢答赛的形式,以活跃比赛气氛。5-6月 4.开展师德教育专题片观赏活动。遴选几部师德教育片和师德题材电影,组织教师观看,通过鲜活的文艺形式熏陶教育广大教师。9-10月 5、与校团委联合举办我心目中的好老师故事会。由校团委组织6名左右高水平的学生故事讲解员,用身边感人的故事诠释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由校工会组织各单位教师代表聆听故事,从学生角度去感悟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重点归纳

高等教育学重点 1、教育科学研究的具体方法:观察法、实验法、临床法、问卷法、 测验法、文献法、历史法、比较法、经验总结法、统计分析法 等。 2、高等教育的具体研究方法:多学科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案例 分析法、反思批判法、体悟总结法。 3、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的本质是教育自身固有的、较稳定 的根本性质,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一切事物的特殊属性。高等教 育既有属于上层建筑的属性,也有属于生产力的属性,还包括 既不是生产力也不是上层建筑的成份。高等教育是一种复杂的 社会现象。高等教育的本质需要参照教育本质的认识,但简单 地从一般教育本质的理解来推演是无法把握其本质属性的。从 根本上说,对高等教育本质属性理解分歧的原因,就在于人们 对历史发展中的高等教育认识的差异性及其现实表现的复杂 性、多样性。 4、高等教育有三大基本特征:性质任务上的高等专门性、教育对 象上的身心成熟性、劳动过程中的复杂精神性。三大特征说明,高等教育应当有着不同于初等、中等教育的内容、方法和组织 形式。而高等学校教师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些特征,才能更好地 把我作为教育者的职责和要求。 5、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包括四个要点:马克思主义 给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基础;分工与人的

片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大工业生产的必然要求;实现人的 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 6、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涵义: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是制定高等 学校培养目标的指导思想。专才教育也叫专业教育,专才教育 是以培养适应某一专业领域需要的人才的教育,为人才走向社 会之前提供一种职业资格,因此也有人认为专才教育就是以职 业训练为目的的教育。总之,专才教育是与职业的准备密切相 关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通才教育也叫通识教育,关于通识 教育的理解主要有三种:一是从性质上理解,认为通识教育是 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这种通识教育已发展人的理性为终极目的;二是从目的上理解,认为通识教育是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有社会责任感、 全面发展的人和国家公民的教育;三是从内容上理解,认为通 识教育是一种非专业性、广泛的、非功利性的基本认识、技能 和态度的教育。 7、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策略:①层次结构调整:建设少数一 流大学,大力发展高职教育;②科类专业结构调整:实现科类 结构与产业结构一致,大力推进学科专业综合化;③形式结构 调整: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多样的投资结构;④地区结构 调整:加强西部地区高等学校的发展。 8、高等学校职能体系及其相互关系:20世纪50年代之前,发展 科学与服务社会还只是个别或少数国家大学的职能,随着社会

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

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 发表时间:2011-11-09T14:26:19.977Z 来源:《教育学》2011年7月(下半月A版)供稿作者:阎鸣 [导读] 高校教师是高等教育的主体,是人类文明知识的传播者,是高校的宝贵财富。 阎鸣(辽宁沈阳音乐学院 110168) [摘要] 高等学校的师德师风建设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促进高等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要求。本文通过对师德师风建设的内涵出发,分析了当前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高校师德师风现状策略 高校教师是高等教育的主体,是人类文明知识的传播者,是高校的宝贵财富。教师的整体素质如何,决定着一所高校的办学水平和地位,决定着国家各项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素质和水平。教师的好坏关键在师德,因为只有德高才能为师,身正才能为范。 一、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内涵 职业道德是人们在从事各种职业活动中,思想和行动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准则。所谓师德,即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所谓师风,即教师的行为作风,是教师这个行业的风尚风气。师德师风即通过教师在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在师生之间、教师之间对周围事物所采取的具体言行和态度,并对学生及周围的人所产生的一种特殊影响的行为准则和道德风范。其核心内容是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以人为本”是新时期师德师风内涵的重要提升,是教育理念的重要突破,也是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核心理论。其本质是鼓励人自主发展、自由发展为旨趣,以教育、关爱为核心和基石。以正确认识人、尊重人、信任人、开发人的心智和提升人的道德为指导,热爱教学、知识渊博、人品高尚为师德之本,教师要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力求达到爱岗敬业精神高尚、教书育人水平高超、为人师表品行高洁的“三高”境界。 教师职业道德是全社会职业道德的排头兵,担负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神圣使命,对其他行业的职业道德建设有着较大影响,具有表率和示范作用。要建立一支业务水平高、思想道德素质好、结构合理、人员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而这支队伍的建设则必须同时注重教师师德师风的建设。师德师风作为一所学习的灵魂所在,它体现的是一种治学精神,一种良好氛围,一种育人环境,一种无形的力量。 二、当前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现状和问题 当前高校教师的师德师风状况的主流是好的,涌现出了许许多多深受学生喜爱和社会赞誉的名师。他们用真诚的心去感化学生,用真诚的爱去引导学生;他们严于律己、勤于奉献,以“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为己任,深受广大学生的爱戴和尊敬,赢得了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赞誉。 高校教师的行为具有显著的示范性和教育性不容置疑,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积极的作用。但部分高校教师缺乏高尚的师德修养和精神风貌,在政治教育、工作作风和言谈举止难以为学生做出表率。近年来.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广大教师在提高业务素质的同时,忽视了职业道德建设,造成了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与新时期行业要求的差距。 一是政治倾向淡化。有的教师思想政治观念淡薄.对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学习不够,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不关心,对学生缺点、错误不批评、不教育、育人意识淡薄。还有有的教师受到不良倾向的影响,言行不谨.信口开河,观点片面,过分渲染社会阴暗的一面.在课堂上发表一些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言论,从而误导了学生。 二是敬业精神弱化。有的教师工作责任心不强,没有敬业精神,对教学、科研、管理工作精力投入不足,不安心本职工作,轻校内课堂教学.重校外兼职。还有的教师缺乏进取精神,心浮气躁,治学不严谨,不注重获取新知识,不钻研业务,不求上进.满足于一般性的工作,上课不备课,得过且过或照本宣科,上课没有激情,讲课内容空洞、陈旧、乏味,教学方法单调,缺乏与师生交流。 三是道德观念淡薄。对学生缺少应有的关爱,执教不严,对学生放任自流,有的教师学术作风浮躁,科研缺少创新,剽窃他人学术成果,甚至有个别老师道德败坏,违法乱纪,触犯法律。 三、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应对策略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新世纪中国高等教育一项重大的建设工程,是一项需要每一位高校教师长期为之奋斗的艰巨任务。 (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基本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等文件精神。紧紧围绕教育教学、学科建设的目标要求,以教书育人、严谨治学为核心;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以推进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为重点;以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强化师德教育,优化制度环境,不断提高师德水平为目的,切实有效地推进师德建设工作。 (二)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指导思想。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是进一步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 脑,使科学发展观真正成为高校所掌握.并真正贯彻到各项工作中 去。要大力加大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学习政治理论,增强事业心和 责任感。通过政治活动和理论学习,以科学的理论武装高校教师,全面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关键所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应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教师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职责,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中心任务。使每个高校教师明确,教师要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加强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师德师风建设.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水平,自觉地克服和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腐朽思想。教师必须热爱学生,真心诚意地善待每一个学生,当学生的良师,做学生的益友,在教育中因材施教;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严于律己、乐于奉献、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去,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教会学生做人做事。 (三)科学规范师德师风建设标准。 教育的改革发展,要求我们积极推进观念创新和制度创新,不断探索适应新时期师德建设的新内容、方式、手段等,特别要在增强时代感、加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使师德建设更加贴近实际、贴近教师,把师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具体化、规范化,使之成为全体教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