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审计的着重点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9211464980.html,

基层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审计的着重点

作者:周幸贺

来源:《现代审计与经济》2016年第06期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随着这些政策在基层逐步落实,农村地区发展迅速,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农民稳步增收致富,广大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迈上了新的台阶。这些成果的取得,得益于国家的政策倾斜并投入了大量强农惠农资金,这些资金对盘活农村经济起到了“输血”作用。然而在一些地方,强农惠农资金却始终难以科学、合理地发挥最大效益,部分资金使用不尽合理,甚至“沉淀”多年毫无效用,这既违背了政策初衷,也是一种巨大的隐性浪费。为改善强农惠农资金使用效益,审计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对乡镇惠农资金的审计

如今,大部分地区在乡镇这一级改变了以往造册发现金的惠民资金兑付方式,取而代之的是建立以乡镇为单位的惠民资金发放系统(俗称“涉农补贴内网”),运作方式是由乡镇涉农职能部门报送农户信息到镇财政所,再由镇财政所将这些信息录入到系统,确认无误后由上级一次性通过资金发放系统直接将各项惠民资金兑付到农户所持的账号上。这种方式减少了以往容易出现的挤占、挪用、截留现象,取得了良好效果,但也给与之相关的审计工作带来了“难题”,首先,基层的审计工作基本停留在“看账本、看票据、看资料”的“三看”水平,而以上述

方式统一发放惠农资金后,乡镇财政所一般只在系统上操作,不设配套的账票,对这部分资金的审计逐渐演变成简单看汇总表,无法核查其中的科学性、合理性,甚至连真实性也难以核实,无法洞悉其中的问题;其次,基层审计队伍建设相对滞后,审计人员承担的工作量很大,审计方法方式相对落后,对这种电子化资金运行模式显得不太适应;最后,技术力量薄弱,投入不足,对通过系统来运行的资金无法跟踪审计,资源不能共享,落实审计困难重重。

要改善上述“审计困境”:一是与时俱进,确保审计工作在思路、技术、方法方式上不落后于审计对象,大力推动审计工作的创新,改变以往落后的工作方式,在新的工作模式下发掘工作方法,确保能及时发现资金在合法合规性及科学合理性方面存在的问题;二是要加强审计队伍的建设,及时吸收和培养技术人才和业务能手,在队伍建设的过程中适当向基层倾斜,形成一支结构合理、术业有专攻的审计队伍;三是创新体制机制,加大技术投入,并适当探索与第三方(尤其是科技创新型公司)加强技术合作,把基层审计工作逐步引向电算化的发展方向。

二、对农村项目资金的审计

为发展好乡村经济,富裕广大农民,国家近年来扶持了一大批致富项目,对农村注入了大量的项目发展资金,可很多地方对这些项目资金的审计却有明显的短板,体现在重资金经实效,看重资金的手续、票据,疏忽于项目的实际效益,没有把审计工作从资金监督提升到国家治理层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