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数据库系统原理(第6章)(代码:4735)练习题6

自考数据库系统原理(第6章)(代码:4735)练习题6
自考数据库系统原理(第6章)(代码:4735)练习题6

练习题6

6.1 名词解释

1)事务:事务是构成单一逻辑工作单元的操作集合。要么完整地执行,要么完全不执行。

2)数据库的一致性:一个事务独立执行的结果,应保持数据库的一致性,即数据不会因事务的执

行而遭受破坏。

3)数据库的可恢复性:系统能把数据库从被破坏、不确定的状态,恢复到最近一个正确的状态,

DBMS的这种能力称为数据库的可恢复性(Recovery)

4)并发操作:在多用户共享系统中,许多事务可能同时对同一数据进行操作,这种操作称为并发

操作。

5)封锁:封锁是系统保证对数据项的访问以互斥方式进行的一种手段。

6)X锁:事务T对某数据加了X锁后,其他事务要等T解除X锁后,才能对这个数据进行封锁。

7)S锁:事务T对某数据加了S锁后,仍允许其他事务再对该数据加S锁,但在对该数据的所有S

锁都解除之前决不允许任何事务对该数据加X锁。

8)调度:事务的执行次序称为“调度”。

9)串行调度:多个事务依次执行,称为事务的串行调度。

10)并发调度:利用分时的方法,同时处理多个事务,则称为事务的并发调度。

11)可串行化调度:如果一个并发调度的执行结果与某一串行调度的执行结果等价,那么这个并发

调度称为“可串行化的调度”。

12)不可串行化调度:如果一个并发调度的执行结果不与某一串行调度的执行结果等价,那么这个

并发调度称为“不可串行化调度”。

6.2事务的COMMIT语句和ROLLBACK语句各做什么事情?

答:

COMMIT(提交):

语句表示事务执行成功地结束,此时告诉系统,DB要进入一个新的正确状态,该事务对DB的所有更新都已交付实施(写入磁盘)。

ROLLBACK(“回退”或“回滚”):

语句表示事务执行不成功地结束,此时告诉系统,已发生错误,DB可能处在不正确的状态,该事务对DB的所有更新必须被撤消,DB应恢复该事务到初始状态。

6.3试叙述事务的四个性质,并解释每一个性质由DBMS的哪个子系统实现?每一个性质对DBS有什么益处?答:

①事务的原子性:是指一个事务对DB的所有操作,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工作单元。原子性是由DBMS 的事务管理子系统实现的。事务的原子性保证了DBS的完整性。

②事务的一致性:是指数据不会因事务的执行而遭受破坏。事务的一致性是由DBMS的完整性子系统实现的。事务的一致性保证数据库的完整性。

③事务的隔离性:是指事务的并发执行与这些事务单独执行时结果一样。事务的隔离性是由DBMS的并发控制子系统实现的。隔离性使并发执行的事务不必关心其他事务,如同在单用户环境下执行一样。

④事务的持久性:是指事务对DB的更新应永久地反映在DB中。持久性是由DBMS的恢复管理子系统实现的。持久性能保证DB具有可恢复性。

6.4 典型的数据库恢复策略是什么?

答:

(1)平时做好两件事:转储和建立日志。

1)周期地(比如一天一次)对整个数据库进行拷贝,转储到另一个磁盘或磁带存储介质中。

2)建立日志数据库。记录事务的开始、结束标志,记录事务对数据库的每一次插入和修改前

后的值,写到“日志”库中,以便有案可查。

(2)一旦发生数据库故障,分两种情况进行处理:

1)如果数据库遭到灾难性故障,例如磁头脱落、磁盘损坏等,这时数据库已不能用了,就必

须装入最近一次拷贝的数据库备份到新的磁盘,然后利用日志执行“重做”(REDO)已提交

的事务,把数据库恢复到故障前的状态。

2)如果数据库未遭到灾难性故障,但破坏了数据库的一致性(某些数据不正确),此时不必去

拷贝存档的数据库,只要利用日志库“撤销(UNDO)”所有不可靠的修改,再利用日志库执

行“重做”(REDO)已提交的、但对数据库的更新可能还留在内存缓冲区的事务,就可以把

数据库恢复到正确的状态。

6.5 DBS中有哪些类型的故障?哪些故障破坏了数据库?哪些故障未破坏数据库,但使其中某些数据变得不正确?

答:

DBS中DB的故障主要有三类:事务故障、系统故障和介质故障。前两类故障未破坏DB,但使其中某些数据变得不正确,此时只要利用日志撤消或重做事务。介质故障将破坏DB,此时只能把DB备份拷贝到新的磁盘,再利用日志重做事务对DB的修改。

6.6 “检查点机制”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答:

“检查点机制”的主要思想是在检查点时刻才真正做到把对DB的修改写到磁盘。在DB恢复时,只有那些在最后一个检查点到故障点之间还在执行的事务才需要恢复。

6.6什么是UNDO操作和REDO操作?为什么要这样设置?

答:

UNDO和REDO是系统内部命令。

在DB恢复时,对于已经COMMIT但更新仍停留在缓冲区的事务要执行REDO(重做)操作,即根据日志内容把该事务对DB修改重做一遍。

对于还未结束的事务要执行UNDO(撤消)操作,即据日志内容把该事务对DB已作的修改撤消掉。

设置UNDO和REDO操作,是为了使数据库具有可恢复性。

6.8 COMMIT语句与检查点时刻的操作如何协调?

事务在COMMIT时,事务对DB的更新已提交,但对DB的更新可能还留在内存的缓冲区,在检查点时刻才真正写到磁盘。因此事务的真正结束是在COMMIT后还要加上遇到检查点时刻。

6.9 数据库的并发操作会带来哪些问题?如何解决?

答:

如果不加控制,数据库的并发操作会带来四个问题:丢失更新问题、读脏数据问题、错误求和问题、不可重复读问题。

解决并发操作带来的问题,可以使用封锁技术和时标技术。

6.10 使用X锁和S锁时各有那些操作?X锁和S锁之间是如何协调的?

答:

使用X锁的操作有两个:

1)申请X锁操作“XFIND R”:表示事务对数据R申请加X锁,若成功,则可以读或写数据R;如果

不成功,那么这个事务将进入等待队列,一直到获准X锁,事务才能继续做下去。

2)解除X锁操作“XRELEASE R”:表示事务要解除对数据R的X锁。

使用S锁的操作有三个:

1)申请S锁操作“SFIND R”:表示事务对数据R申请加S锁,若成功,则可以读数据R,但不可以

写数据R;如果不成功,那么这个事务将进入等待队列,一直到获准S锁,事务才能继续做下去。

2)升级和写操作“UPDX R”:表示事务要把对数据R的S锁升级为X锁,若成功则更新数据R,否则

这个事务进入等待队列。

3)解除S锁操作“SRELEASE R”:表示事务要解除对数据R的S锁。

6.11 为什么X锁需保留到事务重点,而S锁可随时解除?

答:

在一个事务对数据加上X锁后,并且对数据进行了修改,如果过早解X锁,有可能使其它事务读了未提交数据(且随后被退回),引起丢失其它事务的更新。

由于S锁只允许读数据,因此解除S锁的操作不必非要合并到事务的结束操作中去,可以随时根据需要解除S锁。

6.12 什么是封锁的粒度?封锁粒度的大小对并发系统有什么影响?

答:

封锁的粒度:封锁对象的大小称为封锁的粒度(Granularity)。

封锁粒度与系统的并发度和并发控制的开销密切相关。封锁的粒度越大,并发度也就越小,但同时系统的开销也就越小;相反,封锁的粒度越小,并发度越高,但系统开销也就越大。

6.13 在封锁技术中,封锁协议可分成哪三个级别?各解决了并发调度中的什么问题?

答:

1)一级封锁协议:事务T在修改数据之前必须先对其加X锁,直到事务T结束(包括正常结束和

非正常结束)才释放。

一级封锁协议可防止丢失数据,并保证事务T是可恢复的。

2)二级封锁协议:是在一级封锁协议的基础上再加上该事务T在读数据R之前必须先对其加上S

锁,读完后释放S锁。

二级封锁协议除防止丢失修改外,还可以进一步防止读“脏”数据。但由于该协议允许读完数据后即可释放S锁,所以它不能保证可重复读。

3)三级封锁协议:是在一级封锁协议的基础上再加上事务在读数据之前必须先对其加上S锁,直

到事务结束才释放X锁和S锁。

三级封锁协议除防止丢失修改和不读“脏”数据外,还进一步防止了不可重复读。

6.14试叙述“串行调度”与“可串行化调度”的区别。

答:

如果多个事务依次执行,则称事务串行调度。

如果利用分时的方法,同时处理多个事务,则称为事务的并发调度。

如果一个并发调度的结果与某一串行调度执行结果等价,则称这个并发调度是可串行化调度。

6.15 SQL中事务存取模式的定义和隔离级别的定义与数据库的并发控制有什么关系?

答:

事务的存取模式是对事务的读/写操作的限制。

事务的隔离机制是对事务并发控制的约束。隔离机制从高到低有四个级别:可串行化,可重复读,读提交数据和可以读未提交数据。

6.16 什么是数据库的完整性?DBMS的完整性子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答:

DB的完整性是指数据的正确性、有效性和相容性,防止错误的数据进入DB。

DBMS的完整性子系统的主要功能有两点:监督事务的执行,并测试是否违反完整性规则;若有违反现象,则采取恰当的操作。

6.17 完整性规则由哪几个部分组成?SQL中的完整性约束有哪些?

答:

完整性规则由三部分组成:触发条件,约束条件和ELSE子句。

SQL中把完整性约束分成三大类:域约束,基本表约束和断言。

6.18 参照完整性规则在SQL中可以用哪几种方法实现?

答:

参照完整性规则,在SQL中可以用外键子句、检查子句、断言等三种方式实现。

6.19 删除参照关系的元组时,对依赖关系有哪些影响?修改参照关系的主键值时,对依赖关系有哪些影响?

答:

删除参照关系的元组时,对依赖关系的影响可以采取下列三种做法之一:

RESTRICT方式、CASCADE方式和SET NULL方式。(解释略)

修改参照关系的主键值时,对依赖关系的影响也可以采取与上述类似的三种做法之一。(解释略)6.20试对SQL中检查约束(CHECK子句)和断言两种完整性约束进行比较,各说明什么对象?何时激活?能保证数据库的一致性吗?

答:

检查子句主要用于对属性值、元组值加以限制和约束。断言实际上是一种涉及面广的检查子句,用CREATE语句来定义。

这两种约束都是在进行插入或修改时激活,进行检查。

检查子句只在定义它的基本表中有效,而对其他基本表无约束力,因此在与检查子句有关的其他基本表进行修改时,就不能保证这个基本表中检查子句的语义了。

而断言能保证完整性约束彻底实现。

6.21设教学数据库的关系如下:

S(S#,SNAME,AGE,SEX)

SC(S#,C#,SCORE)

C(C#,CNAME,T#)

试用多种方法定义下列完整性约束:

⑴在关系S中插入的学生年龄值应在16~25岁之间。

⑵在关系SC中插入元组时,其S#值和C#值必须分别在S和C中出现。

⑶在关系C中删除一个元组时,首先要把关系SC中具有同样C#值的元组全部删去。

⑷在关系S中把某个S#值修改为新值时,必须同时把关系SC中那些同样的S#值也修改为新值。解:

这里每个约束用一种方式定义。

(1)用检查子句定义:

CHECK(AGE BETWEEN 16 AND 25);

(2)在关系SC的定义中,用外键子句定义:

FOREIGN KEY(S#) REFERENCES S(S#);

FOREIGN KEY(C#) REFERENCES C(C#);

(3)在关系SC的定义中,用外键子句定义:

FOREIGN KEY(C#) REFERENCES C(C#)

ON DELETE CASCADE;

(4)在关系SC的定义中,用外键子句定义:

FOREIGN KEY(S#) REFERENCES S(S#)

ON UPDATE CASCADE;

6.22在教学数据库中的关系S、SC、C中,试用SQL的断言机制定义下列两个完整性约束:

⑴学生必须在选修MATHS课后,才能选修其他课程。

⑵每个男学生最多选修20门课程。

解:

(1)这个约束可用下列形式表达:

不存在一个学生的选课,这个学生没学过MATHS课。

这样就能很容易地写出断言:

CREATE ASSERTION ASSE1 CHECK

(NOT EXISTS( SELECT S#

FROM SC X

WHERE NOT EXISTS (SELECT *

FROM SC Y, C

WHERE Y.C#=C.C# AND Y.S#=X.S#

AND CNAME=’MATHS’)));

(2)CREATE ASSERTION ASSE2 CHECK

(20>=ALL(SELECT COUNT(C#)

FROM S, SC

WHERE S.S#=SC.S# AND SEX=’M’

GROUP BY S.S#));

6.23 什么是触发器?触发器有哪两个级别?各用于什么场合?

答:

触发器(Trigger)是一个能由系统自动执行对数据库修改的语句。触发器有时也称主动规则(Active)或事件—条件—动作规则(Event—Condition—Action Rule,ECA规则)。

触发器分元组级触发器和语句级触发器。

元组级触发器:用于修改前后的元组。

语句级触发器:用于修改前后的元组集。

6.24 什么是数据库的安全性?有哪些级别的安全措施?

答:

DB的安全性是指保护DB,防止不合法的使用,以免数据的泄密、更新或破坏。为了保护DB,防止恶意的滥用,可以在从低到高五个级别上设置各种安全措施:环境级、职员级、OS级、网络级、DBS级。(解释略)

6.25 对银行的DBS应采取哪些安全措施?分别属于哪一级?(解释略)

答:

6.26 什么是“权限”?用户访问数据库有哪些权限?对数据库模式有哪些修改权限?

答:

用户(或应用程序)使用DB的方式称为权限。

用户访问DB有四种权限:Read、Insert、Update和Delete。

用户修改DB模式有四种权限:Index、Resource、Alteration和Drop。

6.27 SQL的视图机制有哪些优点?

答:

SQL的视图机制使系统具有三个优点:数据安全性,逻辑独立性和操作简便性。

6.28 SQL2中的用户权限有哪几类?并作必要的解释。

答:

SQL2中用户权限有六类:SELECT、INSERT、DELETE、UPDATE、REFERENCES和USAGE。(解释略)

6.29 试解释SQL中“用户”与“角色”这两个概念。为什么要有“角色”机制?

答:

在SQL中,用户(User)是实际的人或是访问数据库的应用程序。而角色(Role)是一组具有相同权限的用户,实际上角色是属于目录一级的概念。

在大型DBS中,用户的数量可能非常大,使用数据库的权限也各不相同。为了便于管理,引入了角色的概念。

6.30 安全性措施中强制存取控制是如何实现的?

答:

这个方法的基本思想是把数据分成若干个密级级别,用户也分成相应的若干个许可证级别。密级和许可证级别都是严格有序的。在系统运行时,规定用户只能查看比它级别低或同级的数据,用户只能修改和它同级的数据。用这种方法来保证系统的安全性。

6.31 统计数据库是如何防止用户获取单记录信息的?

答:

在统计数据系统运行时,对查询应作下列限制:

①一个查询查到的记录个数不能太少,至少应是n;

②两个查询查到的记录的“交”数目不能太多,至多是m;

系统可以调整n和m的值,使得用户很难获取个别记录的信息,但要做到完全杜绝是不可能的。

自测题

一、填空题

1.系统目录的功能是存储元数据,元数据主要包括___________的定义。

2.在DBS运行时,DBMS各个子系统要频繁地访问___________,来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3.在应用程序中,事务以BEGIN TRANSACTION语句开始,以_COMMIT _或_ROLLBACK____语句结束。4.事务的原子性是由DBMS的_事务管理子系统______实现的。

5.事务的一致性是由DBMS的_完整性子系统_____实现的。

6.事务的隔离性是由DBMS的__并发控制子系统____实现的。

7.事务的持久性是由DBMS的_恢复管理子系统___实现的。

8.抽象的事务模型中,事务有五种状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9.恢复的基本原则是___________。要使数据库具有可恢复性,在平时要做好两件事: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10.如果对数据库的并发操作不加以控制,则会带来四类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11.锁(lock)描述了数据项的状态,其作用是使________________。

12.事务的执行次序称为___________。

13.判断一个并发调度是否正确,可以用___________概念来解决。

14.封锁能避免错误的发生,但会引起问题。

15.S封锁增加了并发度,但缺点是___________。

16.两段式封锁是可串行化的_充分__条件。

17.数据库的完整性是指数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18.错误数据的输入和输出,称为___________。

19.数据库中数据发生错误,往往是由___________引起的。

20.数据库完整性子系统是根据___________工作的。

21.数据库完整性规则由三部分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2.SQL中完整性约束有四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3.SQL中全局约束有_基于元组的检查子句___和_断言___两种。

24.在SQL的外键约束中,如果“ON DELETE ……”短语不写时,系统默认是__RESTRICT____方式。

25.用户使用数据库的方式,称为___________。

26.SQL中的安全性机制,主要有两个:_视图___和___ 授权___。

27.SQL的授权语句中的关键字PUBLIC表示___________。

28.SQL中“REVOKE GRANT OPTION FOR ……”表示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的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事务(transaction)是一个[ ] A.程序B.进程C.操作序列D.完整性规则

2.事务对DB的修改,应该在数据库中留下痕迹,永不消逝。这个性质称为事务的[ ] A.持久化B.隔离性C.一致性D.原子性

3.事务的并发执行不会破坏DB的完整性,这个性质称为事务的[ ] A.持久化B.隔离性C.一致性D.原子性

4.数据库恢复的重要依据是[ ] A.DBA B.DD C.文档D.事务日志

5.后备副本的主要用途是[ ] A.数据转储B.历史档案C.故障恢复D.安全性控制

6.“日志”文件用于保存[ ] A.程序运行过程B.数据操作

C.程序执行结果D.对数据库的更新操作

7.在DB恢复时,对已经COMMIT但更新未写入磁盘的事务执行[ ] A.REDO处理B.UNDO处理C.ABORT处理D.ROLLBACK处理

8.在DB恢复时,对尚未做完的事务执行[ ] A.REDO处理B.UNDO处理C.ABORT处理 D.ROLLBACK处理

9.在DB技术中,“脏数据”是指[ ] A.未回退的数据B.未提交的数据

C.回退的数据D.未提交随后又被撤消的数据

10.如果有n个事务串行调度,那么不同的有效调度有[ ] A.n2B.2n C.4n D.n!

11.如果n个事务并发调度,那么可能的并发调度数目[ ] A.为n B.为4n C.为n!D.大于n!

12.事务的执行次序称为[ ] A.过程B.步骤C.调度D.优先级

13.在事务依赖图中,如果两个事务的依赖关系形成一个循环,那么就会[ ] A.出现活锁现象B.出现死锁现象

C.事务执行成功D.事务执行失败

14.“所有事务都是两段式”与“事务的并发调度是可串行化”两者之间关系是[ ] A.同时成立与不成立B.没有必然的联系

C.前者蕴涵后者D.后者蕴涵前者

15.“断言”是DBS采用的[ ] A.完整性措施 B.安全性措施C.恢复措施D.并发控制措施

三、简答题

1.试叙述事务的ACID性质及其实现者。

2.COMMIT操作和检查点时的操作有些什么联系?你认为应该如何恰当协调这两种操作才有利于DB的恢复?

3. 日志文件中记载了哪些内容?

4.试比较并发与并行的区别。

5.试解释DB的并发控制与恢复有什么关系?

6.X封锁与S封锁有什么区别?

四、设计题

设教学数据库中有四个基本表:

系DEPT(D#,DNAME,MGR#)

其属性分别表示系编号、系名、系主任的教师工号。

教师T(T#,TNAME,AGE,SEX,SALARY,D#)

其属性分别表示教师工号、姓名、年龄、性别、工资、所在系的编号。

任课 TC(T#,C#,TEXTBOOK)

其属性分别表示教师工号、课程号和所用的教材名。

课程C(C#,CNAME,D#)

其属性分别表示课程号、课程名和开课系的编号。

下面的题目都是针对这四个基本表进行操作。

1. 用SQL的子句或语句定义下列完整性约束:

①编号小于D8的系的教师年龄在20~40岁之间,其他系的教师年龄在20~60岁之间。

②在教师表T中出现的D#值必须在DEPT表中出现(用三种形式定义)。

③每个女教师至少要任教一门课。

④每个男教师至少要任教两门课。

⑤每个系教师的平均工资不能低于2000元。

⑥不允许男教师担任“艺术体操”课程。

2. 试对下列操作写出授权语句:

①把对DEPT表的插入、修改、删除、查询的权限授给用户LIU。

②把对TC、C表的查询权限转授给全体用户。

③允许用户ZHANG引用C表的主键作为新表的外键,并有转让权限。

④从用户ZHANG回收对C表主键引用的转授权。

练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答案

1.DB三级结构、两级映象

2.系统目录

3.COMMIT ROLLBACK

4.事务管理子系统

5.完整性子系统

6.并发控制子系统

7.恢复管理子系统

8.活动状态局部提交状态失败状态异常中止状态提交状态

9.冗余转储(备份)记“日志”

10.丢失更新问题读“脏数据”问题错误求和问题不可重复读问题

11.并发事务对数据库中数据项的访问能够同步

12.调度

13.可串行化

14.活锁和死锁

15.容易发生死锁

16.充分

17.正确性有效性相容性

18.垃圾进垃圾出

19.非法的更新

20.完整性规则集

21.触发条件约束条件(谓词) ELSE子句

22.主键约束外键约束属性值约束全局约束

23.基于元组的检查子句断言

24.RESTRICT

25.权限

26.视图授权

27.系统中当前的和未来的全体用户

28.回收转授出去的转让权限

二、单项选择题答案

1.C 2.A 3.B 4.D 5.C 6.D

7.A 8.B 9.D 10.D 11.D 12.C

13.B 14.C 15.A

三、简答题答案

1.答:事务的ACID性质及其实现者见图7.7。

图7.7

2.答:在COMMIT和检查点技术联合使用时,COMMIT操作就不一定保证事务对DB的修改写到磁盘,而要到检查点时刻才保证写到磁盘。在系统恢复时,那些已经执行了COMMIT操作但修改仍留在内存缓冲区的事务需要做恢复工作,利用日志重做(REDO)事务对DB的修改。

在事务执行时,应在日志中记下事务的开始标记、结束标志以及事务对DB的每一个修改。在系统恢复时,要在日志中检查故障点与最近一个检查点之间,哪些事务执行了COMMIT操作(这些事务应重做),哪些事务还未结束(这些事务应撤销)。

3.答:日志文件中记载了事务开始标记、事务结束标记以及事务对DB的插入、删除和修改的每一次操作前后的值。

4.答:并发与并行的区别见图7.8。

图7.8

5.答:如果采用封锁机制,事务并发操作时有可能产生死锁。为了解除死锁状态,就要抽取某个事务作牺

牲品,把它撤消掉,做回退操作,这就属于DB的恢复范畴。

6.答:X锁与S锁的区别见图7.9。

四、设计题答案

1. 解:

①用检查子句定义:

CHECK((D#<'D8' AND AGE BETWEEN 20 AND 40)

OR(D#>='D8' AND AGE BETWEEN 20 AND 60));

②第一种形式,在T表中,加一个外键子句,同时在D#定义时注明非空:

D# CHAR(4) NOT NULL,

FOREIGN KEY D# REFERENCES DEPT(D#)

第二种形式,在T表中用CHECK子句定义:

CHECK(D# IN(SELECT D# FROM DEPT))

第三种形式,用断言定义:

CREATE ASSERTION ASSE2 CHECK

(NOT EXISTS

(SELECT *

FROM T

WHERE D# NOT IN

(SELECT D#

FROM DEPT)));

③用断言定义:

CREATE ASSERTION ASSE3 CHECK

(NOT EXISTS

(SELECT *

FROM T

WHERE SEX='F'

AND T# NOT IN

(SELECT T#

FROM TC)));

④用断言定义:

CREATE ASSERTION ASSE4 CHECK

(2<=(SELECT COUNT(C#)

FROM T,TC

WHERE SEX='M' AND T.T#=TC.T#

GROUP BY T.T#));

⑤用断言定义:

CREATE ASSERTION ASSE5 CHECK

(2000<=(SELECT AVG(SALARY)

FROM T

GROUP BY D#));

⑥用断言定义:

CREATE ASSERTION ASSE6 CHECK

(NOT EXISTS

(SELECT *

FROM TC

WHERE T# IN(SELECT T#

FROM T

WHERE SEX='M')

AND C# IN(SELECT C#

FROM C

WHERE CNAME='艺术体操')));

2. 解:

①GRANT INSERT,UPDATE,DELETE,SELECT ON DEPT TO LIU;

②GRANT SELECT ON TC,C TO PUBLIC;

③GRANT REFERENCES(C#) ON C TO ZHANG WITH GRANT OPTION;

④REVOKE GRANT OPTION FOR REFERENCES(C#) ON C FROM ZHANG;

数据库系统原理模拟试卷(五)

北方民族大学计算机学院 数据库系统系统原理模拟试卷 1.D 2.C 3.B 4.A 5.C 6.A 7.C 8.D 9.C 10.B 一、选择题(20分,每小题2分) 1关于联系的多重性,下面哪种说法不正确? A.一个多对多的联系中允许多对一的情形。 B.一个多对多的联系中允许一对一的情形。 C.一个多对一的联系中允许一对一的情形。 D.一个多对一的联系中允许多对多的情形。 2.某关系R(A, B, C, D)有函数依赖A→B, BC→D, D→A,R有几个键? A.1 B.2 C.3 D.4 3. 有关系R和S,R∩S的运算等价于 A.S-(R-S) B.R-(R-S) C.(R-S)∪S D.R∪(R-S) 4. 为了使索引键的值在基本表中唯一,在建立索引的语句中应使用保留字为: A.UNIQUE B.COUNT C.DISTINCT D.UNION 5. 由函数依赖A→B和C B,有A→C。此规则是: A.合并规则 B.平凡依赖规则 C.传递规则 D.分解规则 6.设,且W、R、S的属性个数分别为w、r和s,那么三者之间应满足( ) A.w≤r+s B.w<r+s C.w≥r+s D.w>r+s 7. 设U是所有属性的集合,X、Y、Z都是U的子集,且Z=U—X—Y。下面关于多值依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若X→→Y,则X→→Z B.若X→Y,则X→→Y C.若X→→Y,且Y’ Y,则X→→Y’ D.若Z=Ф,则X→→Y 8. 学生社团可以接纳多名学生参加,但每个学生只能参加一个社团,从社团到学生之间的联系类型是( ) A.多对多 B.一对一 C.多对一 D.一对多 9. SQL语言集数据查询、数据操纵,数据定义和数据控制功能于一体,语句CREATE、DROP、ALTER实现的功能是( ) A.数据查询 B.数据操纵 C.数据定义 D.数据控制 10.事务是数据库进行的基本工作单位。如果一个事务执行成功,则全部更新提交;如果一个事务执行失败,则已做过的更新被恢复原状,好像整个事务从未有过这些更新,这样保持了数据库处于( )状态。 A.安全性 B.一致性 C.完整性 D.可靠性 二、填空题(10分,每小题2分) 1. 数据操作是指对DB的查询和__更新_________两大类操作。 2. 实体完整性约束规则是对______参照________约束。 3. SQL语言有两种使用方式:交互式和___嵌入式_______。 4. 函数依赖完备的推理规则集包括:自反律、__增广律______、传递律。 5. 事务的原子性是有DBMS的_事务管理程序________实现的。

全国自考数据库系统原理历年试题及答案

200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数据库系统原理试卷 473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数据库在磁盘上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B ) A.DB B.文件 C.二维表D.系统目录 2.ER(实体联系模型)模型是数据库的设计工具之一,它一般适用于建立数据库的( A ) A.概念模型B.逻辑模型 C.内部模型D.外部模型 3.数据库三级模式中,用户与数据库系统的接口是( B ) A.模式B.外模式 C.内模式D.逻辑模式 4.在文件系统中,所具有的数据独立性是( D ) A.系统独立性

B.物理独立性 C.逻辑独立性 D.设备独立性 5.在DB技术中,“脏数据”是指( D ) A.未回退的数据 B.未提交的数据 C.回退的数据 D.未提交随后又被撤消的数据 6.关系模式至少应属于( A ) A.1NF B.2NF C.3NF D.BCNF 7.设有关系模式R(ABCD),F是R上成立的FD集,F={A→B,B→C},则属性集BD的闭包(BD)+为( B ) A.BD B.BCD C.BC D.CD 8.设有关系R如题8图所示:(C)

R 则 专业,入学年份(R)的元组数为 A.2 B.3 C.4 D.5 9.集合R与S的交可以用关系代数的基本运算表 示为( A ) A.R-(R-S) B.R+(R-S) C.R-(S-R) D.S-(R-S) l0.已知SN是一个字符型字段,下列SQL查询语 句( C ) SELECT SN FROM S WHERE SN LIKE′AB%′;的执行结果为 A.找出含有3个字符′AB%′的所有SN字段 B.找出仅含3个字符且前两个字符为′AB′的SN字段 C.找出以字符′AB′开头的所有SN字段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2013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统计学原理试卷及答案 (课程代码0097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统计有三种涵义,其中统计工作的成果是( D ) A.统计学 B.统计工作 C.统计方法D.统计资料 2.对事物进行度量,最粗略的计量尺度是( C ) A.定比尺度 B.定序尺度 C.定类尺度 D.定距尺度 3.统计的根本职能是( B ) A.参与决策 B.收集、整理和提供信息C.发布统计资料D.统计咨询 4.反映现象在一段时间变化总量的统计指标是( B ) A.时点指标 B.时期指标 C.动态指标D.绝对指标 5.反映同类事物数量特征一般水平的统计指标是( C ) A.绝对指标 B.相对指标 C.平均指标 D.数量指标 6.已知两个总体平均水平相等,但标准差不等,则( C ) A.标准差大,平均数代表性也大B.标准差小,平均数代表性也小 C.标准差大,平均数代表性小D.两者没有联系 7.成数的标准差的取值范围是( D ) A.[-0.5, 1] B.[0.5, 1] C.[-0.5, 0.5] D.[0, 0.5] 8.在抽样调查中,由于偶然性因素影响,使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出现绝对离差,它是( A ) A.抽样误差 B.抽样平均误差 C.标准差D.平均差 9.进行抽样时,如果每一群体之内的单位相似程度较高,而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差异较大,适宜采用的抽样组织形式是 ( C ) A.简单随机抽样 B.等距抽样 C.类型抽样D.整群抽样 10.进行整群抽样时,应尽量保证( A ) A.群与群之间差异较小,而群内差异较大 B.群与群之间差异较大,而群内差异较小 C.群与群之间差异较小,而群内差异也较小 D.群与群之间差异较大,而群内差异也较大 11.“最可能出现”的抽样误差是( C ) A.极差 B.抽样极限误差 C.抽样平均误差 D.系统性误差 12.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在是否区分自变量和因变量问题上( A ) A.前者不必区分,后者需要区分B.前者需要区分,后者不需区分 C.两者都需区分D.两者都无需区分 13.相关关系描述的是事物之间的( B ) A.因果关系 B.非确定性数量对应关系 C.互为因果关系 D.相互影响关系 14.在确定回归直线的参数时,比较准确的方法是( B ) A.截距法 B.最小平方法 C.半数平均法 D.积差法 15.较常用的时间数列分析模型是( C ) A.Y=T+C+S+I B.Y=T+(C×S×I) C.Y=T×C×S×I D.Y=T×C×S+I 16.使用移动平均法对线性趋势进行分析,能起到的作用主要是( A )

2014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00974《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2014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统计学原理试卷及答案 (课程代码 0097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构成统计总体的每一个别事物,称为 C A .调查对象 B .调查单位 C .总体单位 D .填报单位 2.对事物进行度量,最精确的计量尺度是A A .定比尺度 B .定序尺度 C .定类尺度 D .定距尺度 3.《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对我国政府统计的调查方式做的概括中指出,调查方式的主体是C A .统计报表 B .重点调查 C .经常性抽样调查 D .周期性普查 4.是非标志的成数p 和q 的取值范围是D A .大于零 B .小于零 C .大于1 D .界于0和1之间 5.在经过排序的数列中位置居中的数值是A A .中位数 B .众数 C .算术平均数 D .平均差 6.确定中位数的近似公式是A A .d f S f L m m ?-+ -∑1 2 B .d L ??+??+ 2 11 C .∑∑? f f x D . ∑-)(x x 7.反映现象在一段时间内变化总量的是B A .时点指标 B .时期指标 C .动态指标 D .绝对指标 8.重置抽样与不重置抽样的抽样误差相比A A .前者大 B .后者大 C .二者没有区别 D .二者的区别需要其他条件来判断 9.如果总体内各单位差异较大,也就是总体方差较大,则抽取的样本单位数A A .多一些 B .少一些 C .可多可少 D .与总体各单位差异无关 10.进行抽样调查时,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受到一些可控因素的影响,下列属于可控因素的是D A .样本数目 B .样本可能数目 C .总体单位数 D .样本容量 11.在12个单位中抽取4个,如果进行不重置抽样,样本可能数目M 为B A .4 12 B . ! 8!4! 12 C .12×4 D .12 4 12.方差是各变量值对算术平均数的A A .离差平方的平均数 B .离差平均数的平方根 C .离差平方平均数的平方根 D .离差平均数平方的平方根

数据库系统原理试题答案3

全国2008年10月自学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数据库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统一管理的相关( B ) A.文件的集合 B.数据的集合 C.命令的集合 D.程序的集合 2.在数据库的三级模式中,描述数据库中全部数据的整体逻辑结构的是( C ) A.外模式 B.内模式 C.逻辑模式 D.存储模式 3.数据库系统中存放三级结构定义的DB称为( B )A.DBS B.DD C.DDL D.DBMS 4.教师实体中有教师号、姓名、部门、任教时间、教龄等属性,其中教龄是一个( A ) A.派生属性 B.多值属性 C.复合属性 D.NULL属性 5.对关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C ) A.关系是一个集合 B.关系是一张二维表 C.关系可以嵌套定义 D.关系中的元组次序可交换 6.若属性X函数依赖于属性Y时,则属性X与属性Y之间具有( B ) A.一对一联系 B.一对多联系 C.多对一联系 D.多对多联系 7.设F是关系模式R的FD集,如果对F中每个非平凡的FD X—Y,都有X是R的超键,则( C ) A.R属于2NF,但不一定属于3NF B.R属于3NF,但不一定属于BCNF C.R属于BCNF,但不一定属于4NF D.R属于4NF 8.关系Rl和R2如下表所示: A.1 B.3 C.6 D.9 9.设四元关系R(A,B,C,D),则下面不正确的是( ) A. )R(B D, ∏ 为取属性D,B的两列组成新关系B. )R( 4,2 ∏ 为取属性的值是4,2的两列组成新关系 C. )R(B D, ∏ 与 )R( 4,2 ∏ 是等价的D. )R(B D, ∏ 与 )R( 2,4 ∏ 是相同关系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ORDER BY子句后只能有一个属性 B.ORDER BY子句所产生的输出只是逻辑排序效果,并没有影响表的实际内容 C.进行有序输出时,如果列中有空值则在升序输出时首先列出空值项,而在降序时最后列出空值项 D.ORDER BY子句中必须指明是升序或降序,不能缺省 12.现要查找缺少成绩(G)的学生学号(S#)和课程号(C#),下面SQL语句中WHERE子句的条件表达式应是:SELECT S#,C# FROM SC WHERE( )A.G=0 B.G<=0 C.G=NULL D.G IS NULL 12.数据库恢复的主要依据是( D )A.DBA B.DD C.文档 D.事务日志 13.不能激活触发器执行的事件是( )A.SELECT B.UPDA TE C.INSFRT D.DELETE 14.SQL Server 2000的主要工具中,执行T-SQL的最佳轻量级工具是( A ) A.查询分析器 B.服务管理器 C.企业管理器 D.事件探查器 15.在ODBC体系结构中,为应用程序加载、调用和卸载DB驱动程序的是( B ) A.ODBC数据库应用程序 B.驱动程序管理器 C.DB驱动程序 D.数据源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上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6.能惟一标识实体的属性或属性集称为___ 实体标识符_____。 17.数据独立性使得修改数据结构时,尽可能不修改外部应用程序________。 18.数据库的物理结构主要指数据库的存储记录格式、存储记录安排和__存取方法______。 19.由于数据的冗余,在对数据操作时常会引起__修改异常______、插入异常、删除异常。 20.关系代数运算中,专门的关系操作有:选择、投影、除和_连接_______。 21.SQL语言的条件表达式中字符串匹配操作符是__like______。 22.DBS运行的最小逻辑工作单位是____数据项____。 23.SQL的基本表约束主要有三种形式:候选键定义、外键定义、__域______定义。 24.在复合数据类型中,相同类型元素的有序集合,并且允许有重复的元素,称为__列表类型______。 25.SQL Server 2000引擎对外使用Net-Library抽象层来支持不同的__网络协议______。 1

2018年10月自考04735数据库系统原理试卷及答案(汇编)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数据库系统原理试卷 (课程代码04735)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是 A.Data B.DB C.DBMS D.DBS 2.不属于人工管理阶段特点的是 A.数据共享 B.数据不保存 C.应用程序管理数据 D.数据面向应用 3.关系表中的列,也称作 A.元组 B.记录 C.字段 D.数组 4.关系中包含在任何一个候选码中的属性称为 A.非主属性 B.主属性 C.非码属性 D.超属性 5.关于参照关系和被参照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以外码相关联的两个关系,以外码作为主码的关系称为参照关系 B. 以外码相关联的两个关系,外码所在的关系称为被参照关系 C.参照关系也称为主关系,被参照关系也称为从关系 D.参照关系也称为从关系,被参照关系也称为主关系 6.将相关数据集中存放的物理存储技术是 A.非聚集 B.聚集 C.授权 D.回收 7.颁布SQL3的年份是 A.1986年 B.1987年 C.1989年 D.1999年 8.可用于收回权限的SQL语句是 A.GRANT B.ROLL C.REVOKE D.RETURN 9.在MySQL中,用于实现交叉连接的关键字是 A.CROSS JOIN B.INNER JOIN C.JOIN D.LEFT JOIN 、 10.对于使用存储过程的好处说法错误的是 A.可增强SQL语言的功能’ B.可增强SQL语言的灵活性 C.具有良好的封装性 D.系统运行稳定 11.可以独立地删除完整性约束,而不会删除表的语句是 A.ALTERTABLE B.DROPTABLE C.CHECK TABLE D.DELEALTER 12.在触发器的创建中,每个表每个事件每次只允许一个触发器,因此每个表最多支持的触发器是

自考统计学原理复习重点

00974统计学原理 章节基础知识 第一章:总论 1、统计的三基本方法:大量观察法,综合分析法,归纳推断法((可扩展未简答) 2、凯特乐将统计学的三个主要源泉:英国的政治学派,德国的国势学,法国的概率统计 3、“统计”一词的含义:统计包括三个含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科学。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科学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统计工作的成果是统计资料,统计资料和统计科学的基础是统计工作,统计科学既是统计工作经验的理论概括,又是指导统计工作的原理、原则和方法。(简答) 4、统计信息的两大特征:数量性和总体性(多选、简答) 5、统计的三大职能:信息,咨询,监督(多选) 6、四大计量尺度:定类尺度,定序尺度,定距尺度,定比尺度(重点前两个) 7、按度量层次低到高:定类尺度>定序尺度>定距尺度>定比尺度 8、区别总体和总体单位(选择,判断) 9、统计指标的的三大特性:总体性,数量性,综合性(多选) 10、区分变异和变量,变量又可以分为: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多选) 第二章:统计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1.统计资料的三大特性:数量性,总体性,客观性(选择,填空) 2.总体性的定义是指统计是从整体上反映和分析事物数量特征,而不是着眼于个别事物,因为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只有从整体上观察,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判断) 3.原始资料的搜集方法访问方法观察方法实验方法(多选) 4.统计调查的方式: 1)普查:专门组织进行一次性的全面调查(填空、多选)2)抽样调查:最常用的方法3)统计报表 4)重点调查:了解定义(选择)(多年都有考到)5)典型调查 6.结论:统计方式是以普查为基础,抽样调查为主体(选择、判断) 7.统计调查方案的内容:(1) 调查目的:调查目的要符合客观实际,是任何一套方案首先要明确的问题,是行动的指南。 (2) 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调查对象即总体,调查单位即总体中的个体。 (3) 调查项目:即指对调查单位所要登记的内容。 (4) 调查表:就是将调查项目按一定的顺序所排列的一种表格形式。调查表一般有两种形式:单一表和一览表。一览表是把许多单位的项目放在一个 表格中,它适用于调查项目不多时;单一表是在一个表格中只登记一个单位 的内容。 (5) 调查方式和方法:调查的方式有普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统计报表制度等。具体收集统计资料的调查方法有:访问法、观察法、报告法等。 (6) 调查地点和调查时间:调查地点是指确定登记资料的地点;调查时间:涉及调查标准时间和调查期限。 (7) 组织计划:是指确保实施调查的具体工作计划。(P32-33)(简答) 8.区分调查内容的时间和调查工作的 时间(P33-34)(判断) 9.统计调查误差的种类登记性统计误 差和代表性误差两大类(P34)(简答) 10.产生误差的客观原因1)统计总体中 的个体可能会基于各种考虑或顾虑不 愿提供真实、准确的个体信息资料2) 被调查的个体缺少必要的数据记录,或 没有相关数据,或个人信息资料记忆有 误也可能无法提供真实、准确的个人信 息资料3)调查者数据记录不熟练、责 任心不强造成记录错误,或者发生数据 丢失以及分析、整理个体信息资料有误 (简答) 11.怎么看待误差:误差是比较难避免 的,但抽样误差是有一定规律的。随 机误差中还包括重复误差。它是由于对 同一受试对象或检样采用同一方法重 复测定时所出现的误差。控制重复误差 的手段主要是改进测定方法,提高操作 者的熟练程度。重复是摸清实验误差大 小的手段,以便分析和减少实验误差。 (历年考过,很有可能考) 12.分组的关键:选择恰当的分组标志 和准确划分分组的界限(判断) 13.统计分组的类型以及内容:统计分 组是指根据事物内在的特点和统计研 究的需要,将统计总体按照一定 的标志区分为若干组成部分的一种 统计方法。其目的是把同质总体中的具 有不同 性质的单位分开,把性质相同的单位 合在一起,保持各组内统计资料的一致 性和组 间资料的差异性,以便进一步运用各 种统计方法研究现象的数量表现和数 量关系, 从而正确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及其规 律。 统计分组时应遵循的原则 科学的统计分组应遵循一下几项原 则:1.必须坚持组内统计资料的同质性 和组间资料的差别性,这是统计分组的 一个基本原则:2.必须符合完备性原 则,即所谓“穷举”性。3.必须遵守“互 斥性”原则,即总体任一单位都只能归 属于一组,而不能同时属于两个或两个 以上的组。(简答) 14.组距和组数基本成反比关系:组距 越大组数越小,反之相反(判断) 15.判断开口组的组中值的计算(判断) 16分组变量的类型及其应用:变量分组 有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式分组之分,在组 距式分组中又有等距式分组和不等距 式分组两种形式。对于离散型变量来 说,如果变量值的变动范围较小,可采 用单项式分组;如果变量值的变动范围 很大,变量值的项数又很多,就要采用 组距式分组。对于连续型变量来说,只 能采用组距式分组。在进行组距式分组 的时候,如果标志值的变动比较均匀的 话,可采用等距式分组;如果标志值的 变动很不均匀的话,则要采用不等距式 分组。(简答) 17了解洛伦茨曲线的横轴和纵轴表示 的内容:整个的洛伦兹曲线是一个正方 形,正方形的底边即横轴代表收入获得 者在总人口中的百分比,正方形的左边 即纵轴显示的是各个百分比人口所获 得的收入的百分比。(填空) 18.次数分布的类型和特点钟型分布、 U型分布、J型分布和洛伦兹分布,特 征有1、集中趋势大部分观察值向 某一数值集中的趋势称为集中趋势,常 用平均数指标来表示,各观察值之间大 小参差不齐.2、离散趋势频 数由中央位置向两侧逐渐减少,称离散 趋势,是个体差异所致,可用一系列的变 异指标来反映.(历年考过的简答、选 择) 第三章:统计数据的描述和显示 (核心内容:平均数代表性指标) 1、统计指标按照数量特征不同分为: 绝对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单选) 2、区分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选择) 3、强度相对指标:常用为:人口密度 指标,人均GDP指标,利率,人口增 长率(多选) 4、重点计算三大指标:平均数,标准 差,离散系数(必考) 5、中位数的定义当变量值的项数N为 奇数时,处于中间位置的变量值即为中 位数;当N为偶数时,中位数则为处于 中间位置的2个变量值的平均数。(填 空) 6、各变量值与均值的离差之和为0(判 断) 7、什么时候使用离散系数:数据表现 为离散分布,不具有连续性(填空) 8、统计表的三大基本要素:表头,表 体,表尾(多选) 9、统计图的四大种类:条形图,线图, 圆形图,统计地图(历年考过的简答, 多选) 第四章:抽样调查 1、抽样调查的主要特点(1)它的调查 对象只是作为样本的一部分单位,而不 是全部单位,也不是个别 或少数单位; (2)调查样本一般按照随机原则抽取, 而不由调查者主观确定; (3)调查目的不是说明样本本身,而 是从数量上推断总体、说明总体;(4) 随机抽样的误差是可以计算的,误差范 围是可以控制的。(简答) 2、抽样推断的理论基础:大数定律, 中心极限定理(简答,选择) 3、理解系统误差:系统误差是在同一 量的多次测量过程中,保持恒定或以可 预知方式变化的测量误差。 4、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主要有1.总体 各单位标志值的差异程度。差异程度愈 大则抽样误差愈大,差异程度愈小则则 抽样误差愈小。 2.样本单位数。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 况下,样本的单位数愈多,则抽样误差 愈小。 3.抽样方法。抽样方法不同, 抽样误差也不同。一般情况下重复抽样 误差比不重复抽样误差要大一些。 4.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不同的抽样 组织形式就有不同的抽样误差。(解答) 5、点估计的优良标准:1)无偏性:样 本统计量的平均值=总体的被估计参 数;2)一致性;3)有效 性 6、总体平均数的区间估计典型例子(计 算题) 7、影响样本容量的因素(1)总体的 变异程度2)允许误差的大小3)概率 保证度的大小4)抽样方法的不同 (P114)(简答)前两点定义考判断 8、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1)简单随机 抽样:最基本的抽样方法2)等距抽样 (机械抽样)3)类型抽样(分层抽样) 4)整群抽样:(要保证群间差异小、群 内单位的差异大) 第五章: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 1、相关关系的种类(1)按照相关的方 向不同分为:正相关和负相关。(2)按 照相关形式不同分为:线性相关和非线 性相关。(3)按相关程度分为:完全相 关、不完全相关和不相关。(4)按研究 的变量(或因素)的多少分为:单相关、 复相关和偏相关。(P123)(选择、简答) 2、相关系数r的作用:表示现象之间 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单选)3、必须 懂得运用相关系数R的计算公式(P130 的5.4公式) 4、相关系数的绝对值|r|在0.3以下, 微弱线性相关:0.3-0.5,低度线性相关 0.5-0.8,显著线 性相关(重点掌握)0.8以 上,高度线性相关(重点掌握)5、回 归直线的b含义:表示当X增加一个单 位的时候Y平均增加的数量 6、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的特点:前两 点着重掌握(简答,选择)第六章:时 间数列分析(重点为平均发展水平和平 均发展速度的计算) 1、时间数列分析分为:绝对数时间数 列分析,相对数时间数列分析,平均数 时间数列分析 2、时间数列的作用1. 可以反 映社会经济现象的发展变化过程,描述 现象的发展状态和结果。 2. 可以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发 展趋势和发展速度。 3. 可以探索现象发展变化的规 律,对某些社会经济现象进行预测。 4. 利用时间序列可以在不同地 区或国家之间进行对比分析,这也是统 计分析的重要方法之一。(简答) 3、编制时间数列应遵循的原则1.前提 条件:保证同一时间数列中各项指标值 的可比性。 2.时间长短应该可比。 3.总体范围大小应该一致。 4.指标的内容和计算方法应该统一 (简答) 4、平均发展水平的典型例子 5、环比发展数度的连乘积=定基发展速 度 6、定基发展速度、环比发展速度、定 基增长速度、环比增长速度。(填空, 判断) 7、时间数列的因数分解模型:加法模 型、乘法模型和混合模型其形式:Y=T ? C ?S ?I 8、利用移动平均法分析趋势变动时候, 应注意那些问题:①移动间隔的长度应 长短适中。②在利用移动平均法分析趋 势变动时,要注意应把移动平均后的趋 势值放在各移动项的中间位置。(简答) 第七章:统计指标数 1、广义指数的含义:广义指数指所有 的相对数,即反映简单现 象总体或复杂现象总体数量变动的相 对数(单选、简答) 2、狭义指数就是总指数,是一种反映 复杂总体数量变动的相对数(判断题) 3、拉氏公式和派氏公式(判断题、多 选题) 4、编制数量综合指数时,采用基期的 质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数;而在编制质 量指标综合指数时,则采用报告期的数 量指标作为用质量因素。(多选题) 5、平均数指数分为:加权算术平均数 指数和加权调和平均指数(多选题)6、 平均指标指数的含义P195 7、<必考选择题类型>:已知商品销售 额指数是120%,销售量指数时98%, 则根据指数之间的关系可以推出其销 售价格指数为122.4%(120%/98%)。 补充 1、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是大量观察法、 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统计模型法 和归纳推断法 2、当我们研究某市居民户的生活水平 时,该市全部居民户便构成统计总体, 每一居民是总体单位 3、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的名称,它有 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两种。 4、要了解一个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 总体是全部产品,总体单位是每一件产 品。

数据库系统原理试卷和答案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和答案 试卷代码:03115A 授课课时:96 课程名称:数据库系统原理适用对象:本科选课班 一、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10分) 1、在数据库技术发展的几个阶段中,数据独立性最高的是_____阶段。 A、数据库系统 B、文件系统 C、人工管理 D、数据项管理 2、在SQL的SELECT语句中,与选择运算对应的命令动词是_____。 A、SELECT B、FROM C、WHERE D、ORDER BY 3、在数据库中,下列说法___是不正确的 A、数据库避免了一切数据的重复 B、若系统是完全可以控制的,则系统可确保更新的一致性 C、数据可以共享 D、数据库减少了冗余 4、在数据库系统中,模式/外模式映像用于解决数据的___ A、结构独立性 B、物理独立性 C、逻辑独立性 D、分布独立性 5、关系代数的5种基本运算是___。 A、并、差、选择、投影、自然连接 B、并、差、交、选择、投影 C、并、差、交、选择、笛卡尔积 D、并、差、选择、投影、笛卡尔积 6、在SQL语句中,谓词“EXISTS”的含义是____。 A、全称量词 B、存在量词 C、自然连接 D、等值连接 7、规范化过程主要为克服数据库逻辑结构中的插入异常、删除异常、更新异常以及___的缺陷 A、数据不一致性 B、结构不合理 C、冗余度大 D、数据丢失 8、数据库数据的正确性和相容性是数据库的______。

A、安全性 B、可维护性 C、完整性 D、并发控制 9、数据库三级模式体系结构主要的目标是确保数据库的___。 A、数据安全性 B、数据独立性 C、最小冗余 D、数据结构规范化 10、后援副本的用途是_____。 A、安全性保障 B、一致性控制 C、故障后的恢复 D、数据的转储 二、简答题(回答要点,并简明扼要作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简述数据库系统从哪些方面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2、简述事务的ACID特性。 3、简述并发控制不当带来的数据不一致性问题。 4、简述数据库系统从哪些方面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三、编程与关系运算(每题5分,共20分) 设有四个关系 学生表(学号char(5),姓名varchar(10),姓别char(2),所属系varchar(20))Student(sno,sname,sex,dept) 课程表(课程号char(3),课程名varchar(20),先修课程char(3),学分tinyint,任课教师char(5)) Course(cno,cname,precno,ceredit,tno) 教师表(教师号char(5),教师名称varchar(10),姓别char(2)) Teacher(tno,tname,sex) 选课表(学号char(5)、课程号char(3),成绩tinyint) SC(sno,cno,grade) 1、编写一个触发器,当对学生表进行修改时其性别只能是男和女。 2、编写一个存储过程,依据输入的学号参数,统计该学生的平均分和总分,要 求使用游标,不可以使用sum和avg命令。 3、使用关系代数语言查询选修了’刘红’老师所授的所有课程的同学学号。 4、使用元组演算语言查询同时选修了‘001’和‘002’两门课程号的同学姓名。

自考数据库系统原理真题与答案

2006年10月份自考数据库系统原理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最终用户使用的数据视图称为() A. B. 内模式外模式 C.概念模式 D.存储模式 答案:B 2.在数据库系统中,把可以相互区别的客观事物称为() A.文件 B.字段 C.实体 D.关键码 答案:C 3. 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之间存在着两级映像,使得数据库系统具有较高的() A.事务并发性 B.数据可靠性 C.数据独立性 D.数据重用性 答案:C 4.设关系R和S的元数分别为r和s,则R×S的元数为() A.r+s B.r-s C.r×s D.MAX(r,s) 答案:A 5.设有关系R(A,B,C)和S(D,A),如下图所示,R的主键为A,S的主键为D且外键为A.则关系S中违反参照完整性约束的元组是() A.(1,2) B.(2,NULL) C.(3,3)

D.(4,4)答案:D

6. 有关系R(sno,sname,age),下列关于空值的查询语句中,不能产生正确结果的是() A.SELECTsnameFROMRWHEREage=NULL B.SELECTsnameFROMRWHEREageISNULL C.SELECTsnameFROMRWHERENOT(ageISNULL) D.SELECTsnameFROMRWHEREageISNOTNULL 答案:A 7.在数据库系统中,系统故障造成() A.硬盘数据丢失 B.软盘数据丢失 C.内存数据丢失 D.磁带数据丢失 答案:C 8.在关系模式R(A,B,C)中,F={(A,B)→C,B→C},则R最高达到() A.1NF B.2NF C.3NF D.BCNF 答案:A 9.数据库设计中,用于反映企业信息需求的是() A.ER模型 B.关系模型 C.层次模型 D.网状模型 答案:A 10.在一个ER模型中,有3个不同的实体集和3个不同的二元联系,其中有1个一对一联系、1个一对多联系和1个多对多联系,根据ER模型转换成关系模型的规则,转换成关系的数目是() A. 3

(完整版)统计学期末考试试卷

2009---2010学年第2学期统计学原理课程考核试卷(B)考核方式: (闭卷)考试时量:120 分钟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按照统计数据的收集方法,可以将其分为和。 2、收集数据的基本方法是、和。 3、在某城市中随机抽取9个家庭,调查得到每个家庭的人均月收入数据:1080,750,780,1080,850,960,2000,1250,1630(单位:元),则人均月收入的平均数是,中位数是。 4、设连续型随机变量X在有限区间(a,b)内取值,且X服从均匀分布,其概率密 度函数为 0 ()1 f x b a ? ? =? ?- ? 则X的期望值为,方差为。 5、设随机变量X、Y的数学期望分别为E(X)=2,E(Y)=3,求E(2X-3Y)= 。 6、概率是___ 到_____ 之间的一个数,用来描述一个事件发生的经常性。 7、对回归方程线性关系的检验,通常采用的是检验。 8、在参数估计时,评价估计量的主要有三个指标是无偏性、和 。 二、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每题1分,共10 分) 1、理论统计学与应用统计学是两类性质不同的统计学() 2、箱线图主要展示分组的数值型数据的分布。() 3、抽样极限误差可以大于、小于或等于抽样平均误差。() 4、在全国人口普查中,全国人口数是总体,每个人是总体单位。() 5、直接对总体的未知分布进行估计的问题称为非参数估计;当总体分布类型已知, 仅需对分布的未知参数进行估计的问题称为参数估计。() 6.当置信水平一定时,置信区间的宽度随着样本量的增大而减少() 7、在单因素方差分析中,SST =SSE+SSA() 8、右侧检验中,如果P值<α,则拒绝H 。() 9、抽样调查中,样本容量的大小取决于很多因素,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样本容量 与边际误差成正比。() 10、当原假设为假时接受原假设,称为假设检验的第一类错误。()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 15分) 1、某研究部门准备在全市200万个家庭中抽取2000个家庭,推断该城市所有职 工家庭的年人均收入。这项研究的样本()。 A、2000个家庭 B、200万个家庭 C、2000个家庭的人均收入 D、200个万个家庭的总收入 2、当变量数列中各变量值的频数相等时()。 A、该数列众数等于中位数 B、该数列众数等于均值 C、该数列无众数 D、该众数等于最大的数值 其他 (a

数据库系统原理模拟题

数据库系统原理模拟题 一: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在题号前的[ ] 内,每空1分,共20分) [A ]1:数据库的概念模型独立于——。 A.具体的机器和DBMS B.E-R图 C.信息世界 D.现实世界 [B ]2:——是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结构的数据的集合。 A.数据库系统 B.数据库 C.数据库管理系统 D.数据结构 [ A ]3: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 A.数据库 B.数据库管理系统 C.数据模型 D.软件工具 [ D ]4:在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中,描述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是——。 A.外模式 B.内模式 C.存储模式 D.模式 [ B ]5: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应能实现的专门关系运算包括——。 A.排序、索引、统计 B.选择、投影、连接 C.关联、更新、排序 D.显示、打印、制表 [D ]6:自然连接是构成新关系的有效方法。一般情况下,当对关系R和S使用自然连接时,要求R和S含有一个或多个共有的——。 A.元组 B.行 C.记录 D.属性 [C ]7:在关系代数运算中,五种基本运算为——。 A.并、差、选择、投影、自然连接 B.并、差、选择、交、投影 C.并、差、选择、投影、乘积 D.并、差、交、选择、乘积 [A]8:SQL语言具有_____的功能 A.关系规范化、数据操纵、数据控制 B.数据定义、数据操纵、数据控制 C.数据定义、关系规范化、数据控制 D.数据定义、关系规范化、数据操纵 [A]9:当B属性函数依赖于A属性时,属性A与B的联系是________ A.1对多 B.多对1 C.多对多 D.以上都不是 [ C ]10:在关系模式中,如果属性A和B存在1对1的联系,则说________ A.A→B B.B→A C.A←→B D.以上都不是 [ A ]11:在关系DB中,任何二元关系模式的最高范式必定是________ A.1NF B.2NF C.3NF D.BCNF [ D ]12:一个实体型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关系的码为____D____。 A.实体的码 B.二个实体码的组合 C.n端实体的码 D.每个实体的码 [ C ]13:一个m:n联系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关系的码为___C_____。 A.实体的码 B.各实体码的组合 C.n端实体的码 D.每个实体的码 [ B ]14:在数据系统中,对存取权限的定义称为________。

自考数据库系统原理完整版

自考《数据库系统原理》串讲笔记 第一章数据库基础知识 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属于基础知识,主要是对一些概念的理解和记忆。没有难点,相对的重点是数据模型的四个层次,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数据库系统的全局结构。 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1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阶段(识记) 1.2数据描述的术语(领会) 1.3数据抽象的级别(领会) 1.4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领会) 1.5数据库系统(DBS)(领会) 1.1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 几个数据库的基本术语: 数据: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 数据处理:是指从某些已知的数据出发,推导加工出一些新的数据,这些新的数据又表示了新的信息。 数据管理:是指数据的收集、整理、组织、存储、维护、检索、传送等操作,这部分操作是数据处理业务的基本环节,而且是任何数据处理业务中必不可少的共有部分。 数据管理技术:对数据的收集、整理、组织、存储、维护、检索、传送等操作,基本目的就是从大量的,杂乱无章的,难以理解的数据中筛选出有意义的数据。 数据处理是与数据管理相联系的,数据管理技术的优劣,将直接影响数据处理的效率。 1.人工管理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 1)数据不保存在机器中; 2)没有专用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 3)只有程序的概念,没有文件的概念; 4)数据面向程序。 2. 文件系统阶段特点与缺陷(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中期) 1)数据可长期保存在磁盘上; 2)数据的逻辑结构与物理结构有了区别; 3)文件组织呈现多样化; 4)数据不再属于某个特定程序,可以重复使用; 5)对数据的操作以记录为单位。 文件系统三个缺陷: 1)数据冗余性 2)数据不一致性

【自考】00974统计学原理201401【真题及答案】

. 2014年1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统计学原理试卷及答案 (课程代码 0097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统计是对事物数量特征进行分析的方法体系,统计的基本方法有大量观察法、综合分析法和( B ) A 、数量对比法 B 、归纳推新法 C 、逻辑推理法 D 、全面观察法 2、统计学的早期发展中,政治算术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B ) A 、格朗特 B 、配第 C 、康令 D 、阿亨瓦尔 3、次数分布中各组频率的总和应该( D ) A 、大于100% B 、小于100% C 、不等于100% D 、等于100% 4、为了获得重要的统计资料,为常规调查提供重要数据或背景数据,需要采用的调查方式是( B ) A 、抽样调查 B 、重点调查 C 、典型调查 D 、普查 5、次数分布可以形成一些典型的类型,并用曲线表示。其中,“中间大,两头小”的分布曲线是( B ) A 、正态分布曲线 B 、钟型分布曲线 C 、U 型分布曲线 D 、J 型分布曲线 6、反映现象在一段时间变化总量的统计指标是( B ) A 、时点指标 B 、时期指标 C 、动态指标 D 、绝对指标 7、确定中位数的近似公式是( A ) A 、d f S f L m m ?-+-∑1 2 B 、d L ??+??+211 C 、∑∑?f f x D 、 ∑-)(x x 8、进行抽样调查时必须遵循随机的规则,其目的是( A ) A 、每一个单位都有相同的被抽中的机会 B 、人为地控制如何抽取样本单位总不可靠

统计学原理试题库(全解答)

统计学原理试题库(全) 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 1、统计有三种涵义,其基础是(A)。 A、统计活动 B、统计方法 C、统计学 D、统计资料 2、一个统计总体( C )。 A、只能有一个指标 B、只能有一个标志 C、可以有多个指标 D、可以有多个标志 3、下列变量中,(D )属于离散变量。 A、一个笔筒的直径 B、一袋米的重量 C、一个同学的身高 D、一个县的人数 4、全班同学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66分、76分和86分,这三个数字是(B )。 A、标志 B、标志值 C、指标 D、变量 5、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D )。 A、工人工资 B、工人身高 C、工人体重 D、工人性别 6、要了解某汽车公司的情况,该公司的产量和利润是(C )。 A、连续变量 B、离散变量 C、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 D、后者是离散变量,前者是连续变量 7、劳动生产率是(C )。 A、流量指标 B、动态指标 C、质量指标 D、强度指标 8、数理统计学的奠基人是( C )。 A、马克思 B、威廉·配第 C、凯特勒 D、恩格尔 9、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单位特征的,所以(C )。 A、指标和标志都是可以用数值表示的 B、指标和标志之间没关系 C、指标和标志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变换 D、指标和标志之间的关系是固定不变的 10、统计研究的数量必须是(B )。 A、抽象的量 B、具体的量 C、连续不断的量 D、可直接相加的量 11、构成统计总体的必要条件是( D )。 A、差异性 B、综合性 C、社会性 D、同质性 二、多项选择题 1、对某市工业企业进行调查,则( BCE )。 A、该市工业企业总数是总体 B、该市工业企业是总体 C、该市工业企业总产值是指标 D、该市工业企业总产值是数量标志 E、每个工业企业总产值是数量标志 2、某企业是总体单位,则下列属于数量标志的有( BCDE )。 A、所有制 B、职工人数 C、职工月平均工资 D、年工资总额 E、产品合格率 3、下列指标哪些是质量指标(CDE)。 A、新产品数量 B、高级职称人数 C、考试及格率 D、工人劳动生产率 E、平均亩产量 4、下列属于连续变量的有(ACE)。 A、厂房面积 B、企业个数 C、原材料消耗量 D、人口数 E、利润率 5、以下属于有限总体的是(ABC)。 A、全国人口 B、某县企业 C、某市学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